校园心理咨询干预体系

2024-06-20

校园心理咨询干预体系(精选12篇)

校园心理咨询干预体系 第1篇

1.什么是校园欺凌?所谓校园欺凌,指的是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校园欺凌是一种强势者对弱势者的重复攻击行为,欺凌行为有三个显著特点:即行为的故意性、重复性和双方力量的悬殊性。

研究者们大体上将校园欺凌行为划分为:直接的欺凌和间接的欺凌。直接的欺凌又分为:直接的身体欺凌,如推搡、脚踢、敲打等;直接的言语欺凌,如辱骂、威胁和嘲笑等。间接的欺凌则包括散布谣言、给他人取侮辱性绰号、排斥和诽谤等。研究资料表明,校园欺凌是世界各国屡禁不止且严重的社会问题。

打开媒体页面,各种校园欺凌事件的报道充斥其中,且手段之恶劣可谓触目惊心!据新华网徐延吉的统计,仅2016年1月至5月,被媒体报道的严重的校园欺凌事件就有10件,还有大量的未被关注和统计的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

一项关于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发展调查显示,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在心理、人际关系、学业发展等方面的表现令人忧虑,36.3%的留守儿童表示自己在学校里每月至少被欺负2~3次。

2.校园欺凌的危害。青春期的特点之一就是不计后果,只求眼前痛快。又因为青春期与同伴的友情很重视,最难以承受的是来自同伴的排斥和压力。因此,来自同伴的校园欺凌所造成的身心伤害就显得更加严重且影响深远。相关研究表明,校园欺凌行为会严重破坏被欺凌者的自我认同感,给被欺凌的学生身心造成极为严重的消极影响,同时,事实上校园欺凌的所有卷入者都是受害人。

(1)对受欺凌者的危害。相关研究指出,被欺凌的学生通常会出现失眠、尿床、忧郁、恐惧、无助,并伴有头痛、胃痛等躯体化症状。被欺凌者精神常处于紧张焦虑状态,会导致抑郁、沮丧、惊慌、恐惧甚至绝望等;有人会因为受到残酷的凌辱而心理崩溃或自杀。受欺凌的经历就像一个永远摆脱不了的噩梦,给被欺凌者的人生蒙上挥之不去的阴影。

(2)对旁观者的危害。研究表明,校园欺凌事件的旁观者也会受到心理创伤。他们会感到恐惧,担心类似的事会发生在自己身上,面对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旁观者的不作为会让他们产生无力感和无助感,这种感觉最终导致自信心和自尊心的丧失。另一个极端的危害是,旁观者中的一些人会从中模仿,习得欺凌他人的行为。

(3)对欺凌者的危害。欺凌者大多是社会适应不良者。研究认为,欺凌行为为他们的反社会行为埋下隐患。他们大多不能完成学业,容易陷入吸毒、酗酒、犯罪的泥潭。研究显示,少年期有欺凌行为的男孩,今后也有家庭暴力的倾向。他们24岁时至少有过一次犯罪记录的占60%;其中作为欺凌发起人的孩子在其成年后,大多继续其攻击性行为并通常走上犯罪道路。

综上所述,欺凌行为注定是一场损人不利己的、非理性的情绪发泄。当校园变成欺凌的场所时,教育质量和学生发展都无从谈起。

二、校园欺凌行为的影响因素及防范对策

1.朋友数量与受欺凌频率成反比。人际关系越好、拥有朋友越多的学生,受欺凌的概率越小。所以,校园欺凌的高危对象是形单影只的学生。学校若能特别关注这些人际关系中的弱势人群,有针对性地开设人际交往辅导课程,增强人际交往的指导,提供丰富的交往平台,促进学生友谊的建立,也是有效扼制校园欺凌的有效途径之一。

2.旁观者会助长校园欺凌行为。旁观者的不作为,甚至起哄、喝彩、拍照上传等,都会助长欺凌者的嚣张气焰。从这个意义上说,旁观者也是助纣为虐者,甚至会沦为新的欺凌者。因此,要对旁观者进行教育引导,要求学生做到对校园欺凌行为不围观、不起哄、不拍照,坚决不给欺凌者任何舞台。还要给被欺凌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或鄙视唾弃,或匿名报告,或联手声讨阻止,共同维护校园安全。

3.错误认知是欺凌行为的主因。欺凌者大多存在错误的认知,他们或许从影视中的黑社会老大身上看到霸气的魅力,认为任意欺凌别人是件很酷的事情。或者缺乏移情能力,以为欺凌只是一种好玩的游戏,没什么大不了。因此,要纠正欺凌者的认知,借助团体辅导或反馈调查结果的方式,让他们看到欺凌带给别人的痛苦,人们对这类行为的痛恨与厌恶,指导他们学会理性处理冲突。

4.无人监管地是欺凌多发地带。各种调查显示,操场、厕所、宿舍、食堂、天台、走廊等缺少成人监管的场所是欺凌行为多发地带。如能在这些地方安装监控摄影头,在特定时间段加强巡查监管,可以对欺凌者造成威慑,有效减少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5.教师无作为会加剧校园欺凌。国外一项调查研究显示,40%的小学生和60%的高年级学生说教师只是“偶尔”或者“从来不会”制止欺凌行为。在我国的校园欺凌事件中,也可看到教师在校园欺凌事件中的低干预和无作为。因此,加强教师反校园欺凌的专题培训,提高教师干预的强度和技术,当是治理校园欺凌行为的重要内容。

6.不良家庭环境使孩子易卷入校园欺凌。校园欺凌事件的相关调查显示,欺凌者大多出自冲突家庭,孩子从父母处理冲突方式中,习得类似的表达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而被欺凌孩子通常出自缺乏关爱的家庭,他们从家庭得到的支持和帮助极其有限,因自卑退缩而极易在人群中沦为被欺凌的对象。

据我校学生关于校园欺凌行为调查的数据显示,接受调查的家长100%对校园欺凌持反对态度。但在应对校园欺凌方面却缺乏经验。急需开设家长反校园欺凌专题课堂,对家长开展治理校园欺凌行为的相关宣传教育,讲解校园欺凌行为产生的原因、学生遭遇欺凌后的可能表现,提醒家长做好家庭环境建设,树立理性处理冲突的榜样,提高对校园欺凌行为的识别、觉察能力和应对能力,确保每位学生在遭遇校园欺凌时都能得到家长及时的关注与帮助。

7.大众传媒对欺凌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纵观各种校园欺凌行为,我们不难发现,大众传媒所传递的暴力与血腥画面,在校园欺凌行为中被演绎得淋漓尽致。媒体对校园欺凌事件的报道也极尽渲染之能事,无疑给懵懂少年以暗示,让他们有更多模仿暴力的机会。所以,校园欺凌行为的治理,大众传媒须负起责任,媒体人要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自觉清净媒体空间,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在宣传反校园欺凌方面大造声势,使反校园欺凌的呼声进入千家万户。

8.法律的不完善姑息了校园欺凌行为。一方面是校园欺凌行为的屡禁不止,另一方面是法律的无能为力。现行的《中华人民攻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保护伞,使欺凌行为大肆挑战校园秩序与师生尊严。

三、校园欺凌行为的心理干预策略

欺凌行为的发生是一件校园危机事件,需要启用危机干预程序和策略给予帮助。学校心理老师要就校园欺凌行为的干预提供专业支持,承担起对受欺凌学生的心理辅导任务。

心理干预分事前和事后两部分,事前的干预主要是课程教育和技能培训。事后的干预主要是对被欺凌者的心理辅导和事件处置课程化。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包括生命教育、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和冲突化解等内容。

2.开展相关技能培训。首先是欺凌行为识别技能培训。遭遇校园欺凌的学生通常会出现行为和心理上的异常,表现为上课迟到和旷课,学习成绩会下滑,注意力涣散、思维阻滞、行为退缩、抑郁寡欢、焦虑不安等症状。长时间受到欺凌的孩子,其性格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如果是好交往的孩子会变得孤僻内向;安静的孩子变得歇斯底里地吵闹,刻意损坏周围的一切。了解到这些行为表征后,当发现身边的学生有类似情况时,要有所警觉并及时干预。

其次是普及校园欺凌行为的应对技巧。教给学生应对校园欺凌行为的具体方法。借鉴澳大利亚的做法:“建立互动网站向家长、学生和教师提供对付欺辱、骚扰和暴力可采取的办法。”我们还可以将应对校园欺凌行为的具体方法编成漫画读本,发放到师生手中。开设系列相应课程,在入学教育中增加反校园欺凌宣传教育,传授应对校园欺凌的安全自护方法。针对目标人群和校园欺凌高发期开设系列反校园欺凌课程。分享识别和应对校园欺凌行为的策略。

3.给受欺凌学生提供心理辅导。给受欺凌学生的心理辅导有个体辅导、家庭辅导和团体辅导三种形式。

案例:某校高一女生A,在原来的学校遭遇校园欺凌,从此对学校生活产生恐惧心理,转学到新学校仍无法释怀。一到学校就焦虑不安,不敢靠近和相信别人,无心向学,只想待在家里。班主任和家长一起来求助。对A的心理辅导分别从家庭和班级两个系统进行。

第一步,我与A及其家长面谈一次。了解A所受欺凌的伤害程度、家庭亲子互动情况、评估女生自身的康复能力和家庭的支持功能。唤起A自身的力量,激活家庭互助系统。感觉A虽然内心能量不足,但家庭的支持还是有力的。于是让A在家长的帮助下,确定近期行为改进的目标:逐渐减少回家次数,增加在校时间。列出自己目前能为适应新学校新班级所做的努力,参照系统脱敏法按事情的难度排出次序,写下完成的时间期限。提醒家长要随时关注孩子的情绪,主动询问孩子适应存在的困难,多给一些方法上的指导。

第二步,给班主任反馈了上述面谈达成的共识,并给出以下建议:

(1)营造温暖安全的班级氛围。着力打造温暖安全的班级环境,创建同伴相互包容和互帮互助的班级文化。利用班会课时间,组织学生围绕共建温暖和谐班级的主题,开展系列主题班会和班级活动,观看相关主题电影,如《叫我第一名》等。提醒学生关照和包容弱势同学和有特殊经历的同伴。

(2)提供安全支持和帮助。有意选择一些性情温和,热心助人的同伴当A的同桌和舍友。并教给她与同伴与她相处的一些原则与技巧。与科任老师沟通,主动适应A的心理需求,一起帮助A恢复课堂上的安全感。班主任密切关注A的情绪变化,定期主动询问A的近况,及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3)家校合力帮助A悦纳自己。家长和老师努力发现A的优势与长处,鼓励她做能做和擅长的事;及时发现点滴进步给予肯定;结合A遇见的各种适应困难,提供学习方法、情绪管理和人际交往的指导;允许她放慢适应的脚步,鼓励她找到自己的力量。

以上过程融入了个体辅导、家庭辅导和班级团体辅导的形式,使A得到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一年之后,A终于摆脱了受欺凌的阴影,顺利融入新环境。

校园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方案 第2篇

一、案例描述

小天,一个长相乖巧、身材瘦小的女孩,入学时状态很好,积极参与班级活动,与同学热情交往,可是没多久整个人的状态一落千丈。原来,小天有狐臭,尤其在出汗时体味特别重。小天为此非常烦恼,多次去医院,医生说这是青春期的常见现象,用药就会好转。小天总是随身携带一瓶香水,时不时拿出来喷,说是遮遮味,其实靠近小天,会闻到淡淡的香水味,根本没什么臭味,只是有些同学背后对此有些议论。小天听到后特别受打击,原本想进入新的学校,有新的开始,没想到仍有议论、嘲笑和贬低,这些背后的议论一下子激起了她所有以前受到冷遇和压抑的委屈,让她跌入了情绪的低谷。小天认为大家都讨厌她,所有人都嫌弃她的臭味,从听到议论之后就很少参加集体活动,非常害怕处在人群中,做什么事情都独来独往,即使单独一个人走路,遇到对面有人过来,她都会主动避开。她觉得大家在用异样的眼光看着她,都在嫌弃她有臭味,说她“心机、虚伪、自私”。小天的成绩直线下降,班主任和家长都很着急,技小天谈了多次,劝她放轻松一些,好好学习,可是没有什么效果。班主任还故作轻松地和她开玩笑,说:“我身上也有汗臭味,没事的,不要老想着它,多做些别的事情。”可是小天一点也不觉得轻松,当说起这事时,就会气喘、说不上话来,气管堵得厉害,遭受着深深的痛苦,她时常想:“为什么就我这么臭?!还不如死了呢!”

二、案例分析

案例中小天的情况就属于典型的体像烦恼。青少年的体像心理状态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第一,正常的体像心理。进入青春期以后,男生爱照镜子、喜欢穿时尚炫酷的衣服,女生喜欢化妆、认为自己胖而适当减肥节食等,这些都属于正常的体像心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更何况豆蔻年华的少男少女。我们不仅要充分理解还要正确引导青少年对美的追求,引导他们悦纳自己的身体,避免冠之“臭美”“不务正业”“肤浅”等消极评价。第二,体像烦恼。这是一种由于个体自我审美观或审美能力偏差导致自我体像失望而引起的心理烦恼,如认为自己眼睛小去割双眼皮、不化妆不出门、因为长青春痘不和别人说话、认为自己体毛重夏天不穿短袖衣。一般来说,形体烦恼、性别烦恼、容貌烦恼和性器官烦恼在青少年中的发生率比较高,对这种情况我们要积极关注。体像已经成为影响学生正常生活学习的重要因素,如果通过一般性谈话无法帮助学生解决,就需要心理专业资源介入。第三,体像障碍。体像障碍是指个体想象客观上不存在的体貌缺陷,并为之痛苦而无法自拔,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学习。体像障碍一般可见于多种精神疾病与躯体疾病,其病因和病理较复杂,与器质性和精神性因素都有关系,需进行专业的治疗。

三、干预措施

1、如何帮助有体像烦恼的学生?专业心理评估,对应采取措施。案例中的小天,觉得所有人都议论她、嫌弃她,害怕交往,远离人群,情绪低落等,还伴随着气喘等生理症状出现,已接近变形心理冲突,应组织心理教师或学校心理评估小组,对小天进行心理评估,如果问题超出了心理辅导的范畴,就转介到专业心理医疗机构进行诊断,根据其严重程度来确定心理危机级别和相应的干预措施。如果心理医院诊断为神经症,则根据医嘱住院或服药治疗,可以同时辅助心理咨询或辅导;如果问题属于正常心理冲突范禹,可进行学校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提高自信,悦纳自我。提供展示平台,培养其自信心。体像烦恼是对自己身体的不接纳,是缺乏自我认同的表现,外界的肯定和接纳可以提升其自尊感。这些孩子非常渴望得到周围人的认可,渴望自己表现优异,融入集体生活中,所以,班主任老师在选择班干部及参加活动的人选时,尝试给他们一些机会和平台,锻炼其能力展示其才艺,让其在身体以外的其他方面获得认同感,从而提高自尊水平,促进其对身体的接纳。

焦点解决问句,促进接纳身体。利用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提问方法,对学生进行“三步问”辅导,促进学生对自己身体接纳水平的反思。第一问:奇迹问句。可以问学生“如果有一个奇迹发生,或者有一个魔法棒,可以变成你想成为的身材和长相,你想变成什么样子?”借此让学生描绘对于体像的理想愿景。第二问:量尺问句。可以问学生“如果对自己身材和长相的满意度最高分是10,最低分是1,你目前对自己的外貌满意度是几分?”通过学生的回答粗略评估学生对身体的接纳程度。第三问:任务问句。最后问学生一个回归现实、促进行动的问题:“怎么做可以让自己对外貌的满意度提高1分?”在这个问题中为什么是提高1分,而不是提高到10分呢?因为身材和长相很大一部分的决定因素是遗传,是无法通过外在努力而改变的,而且一般情况下人往往对自己的身体有理想化的期待,所以提高到10分往往会引起挫败感和无能感,觉得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如果是提高1分的话,是可以通过锻炼、注意饮食、学习着装等方式达到的。这个问句可以促进学生对自己身体管理的意识和行动,这种自主感和控制感会大大提升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动力。2。如何在班级中开展体像烦恼问题的干预?

心理班会,角色互换。在班会上多组织一些增强同学之间相互接纳的活动,如心理剧,以体像烦恼为主题,让学生们自编自导自演,在角色互换中体会不同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同身受;或者以“今天我来露露怯”为题,让每个人说一说发生在自己身上最糗的事,老师和全班同学都参加,在笑声中让学生们找到心理平衡,当有体像烦恼的学生发现原来大家或多或少都有类似的感觉时,那种体像自卑感就会大大降低。

发动班委,重点关照。让班干部对小天这样的同学重点关照,跟他们打成一片,平时多找他们一起吃饭、聊天、玩耍,通过班干部的引领逐步扩大他们的人际交往圈,如果班级里有人恶意玩笑,班干部要及时制止,防止错误舆论蔓延。根据性别差异,开展体像教育。研究表明,体像烦恼对心理的影响存在着性别特点。女孩的形体烦恼、性别烦恼、容貌烦恼比男孩更明显、更普遍,而男孩的性器官烦恼发生率要高于女孩,这就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体像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正确认识青春期的自我体像,接纳自我体像。3。班主任是否与家长沟通?

校园心理咨询干预体系 第3篇

[关键词]中职院校;心理干预;机制;体系构建

一、中职院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一)心理危机干预观念存在偏差

目前,我国高校管理者对危机管理的意识不断强化,但是在针对不同职业院校危机类型的时候却往往表现出一定的价值选择偏差。有时候会出现“重政治性危机而轻校内学生心理危机”的情况,当出现学生心理危机问题的时候不能够做到及时有效的应对。这样管理理念的缺失,不仅造成了危机的扩展,同时给中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近几年来,随着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及价值观多元化的倾向,当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较大的隐患,例如,有的学生会产生情感障碍、有的学生缺乏一定的良好道德意识及自我保护、有的学生有行为偏差的情况,有的学生存在一定的社交困难,严重的会发生人格缺陷,产生这种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前学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不健全。

(三)公众认知上存在的误区

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各个环节都非常重要,对于高校而言,不论是校园管理者、专职心理咨询教师,还是家长、班主任、辅导员,同学等,每个方面都应该顾及到。但是长期以来,公众对于中职院校学生心理危机心理干预问题的重视程度并不够,甚至存在一定的误区,公众对心理健康以及危机干预的宣传缺失和不到位,很多人对心理常识都不太了解,更不要谈科学的态度。

二、构建中职院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体系的对策

(一)完善学校心理危机干预长效机制

要想更好地做好中职院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学校相关部门应该把院校学生的心理干预体系真正纳入到校园的管理过程中,强化责任落实。如果学校一旦发生校园突发事件,学校各方面的预案应该完备齐全,校内外心理专家及时到位、学校各部门联合行动、统一指挥,确保心理危机的及时快速解决。例如2011年11月,由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卫生厅牵头的浙江省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研究中心在杭州师范大学成立。浙江省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热线也随之开通,全省高校的学生如果有任何心理问题,都可以向该机构进行咨询、求助,这样能保证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建立心理危机预警机制

中等职业院校作为一个开放的文化组织,学生大约都是十几岁的学生,年龄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比较乐于关注社会和个人的发展,并且有着这一年龄段特有的热情和冲动,很容易产生一些激动情绪并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必须建立校园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古人云:“预则立,不预则废。”虽然校园心理危机的发生具有很大的突发性,但是往往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我们只有在矛盾初期及时发现问题,然后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提前准备,把危机扼杀在摇篮中,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三)完善心理危机应对机制

首先,落实危机应对联动反应机制。学校一旦出现了心理危机事件,相关部门必须做出及时反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应对。在学校主管部门的统一领导下,把学校办公室、学工部、后保处、心理咨询中心、宿舍管理中心、医务室、学生会等单位统一起来,把这些单位都放在一个统一指挥调动的系统之中,一旦出现问题,各司其责,形成快速联动反应机制;其次,积极筹集应急资金。在学校心理危机应对机制的构建过程中,必要的应急资金是不可或缺的。比如说,对学校心理咨询老师进行培训、对学校辅导员、班主任进行业务指导,这些都需要日常的经费,其他还包括心理危机处理中心及其他相关环节的日常运转,必要的设备支持,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

(四)组建素质高的心理指导团队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教师作为教育主体其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说,中职院校在针对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基础上,应该建立一支具有高专业水平和高专业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团队是重要前提。学校应该从实际出发,定期组织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并积极参加全国召开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和交流会,从而不断提升高师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的综合教学水平,也能通过学习其他教师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出自身灵感,从而打造属于自身的、具有创新意义的教学之路,进而更好地应对学校的心理危机情况,为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

总而言之,提高中职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珍爱生命的意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认知水平刻不容缓,建立中职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是引导中职学生正确认识心理危机,理性处理危机,实现学校的快速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可.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思考与对策[J].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01) .

[2] 余冠军,陈玉祥,范起东.美国高校校园危机管理初探[J]. 石油教育. 2010(01) .

[3] 孟艳,钱玲,陈国永.国内外突发公共事件心理危机干预人力资源现状[J]. 中国健康教育. 2010(01) .

[4] 朱斯琴.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探析[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9(01) .

[5] 刘瑜,王大军,孙朝阳.大学生心理危机研究现状的评述[J].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8(06).

高校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体系的构建 第4篇

1 概念的界定

1.1 高校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

心理危机是一种状态, 是指个体遇到重大问题, 无法回避, 又超出个体的应对能力时所产生的暂时性的、严重的心理失衡状态。处于这种状态下的人随着时间的发展, 会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反应, 严重时会出现悲观厌世, 甚至自杀的现象。高校危机干预是指对那些存在心理危机倾向或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大学生提供支持和帮助, 使之最终战胜危机, 心理功能恢复到心理危机前的水平, 并获得新的应对技能, 以预防将来心理危机的发生。高校危机预警则指高校调动各种可利用的资源 (包括校内与校外) , 采取各种可能的或可行的措施, 预防、限制各种危机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并帮助现存的危机得以解决, 使危机造成的损益最小化。在高校, 危机预警包括危机预防和危机预警2个方面:危机预防主要是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提高抗挫折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达到预防危机事件的发生;危机预警主要是识别并有效关注大学生高危人群, 评估和分析其发生危机的可能性, 为进行危机干预尽早提高可靠信息。

1.2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内涵与特点

大学生的心理危机是大学生个体或群体面临不能或自己认为不能解决、处理和控制的生活事件时产生的严重的心理失衡状态。国内有学者认为, 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可分为发展性危机、境遇性危机和存在性危机[2] 。笔者认为, 大学生的心理危机主要是成长过程中的危机, 可定性为发展性危机。发展性危机如果能顺利解决, 将会促进大学生心理发展和健康成长, 使其更加独立、成熟。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 (Erickson) 将人的一生的发展分为8个阶段, 每一阶段都有一个主要的发展任务, 解决得好, 则人格得到成长;反之, 就成为一次危机。大学生大多处在17~25岁年龄阶段, 此阶段的人主要发展任务表现为获得自我认同感和亲密感, 避免认同感混乱和孤独感。实际上, “我是谁?我能做什么?我应该怎么去做?”这3个问题看起来简单, 却是现在大学生最想搞明白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很好解决, 很容易导致大学生的心理危机。由于心理危机是每位大学生都会遇到的, 引发心理危机的原因多种多样, 反映了时代、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和压力。同时, 对大学生而言, 心理危机提供了成长的可能性, 某种意义上是大学生增强耐挫折能力、提高适应能力的一种动力, 因此, 大学生心理危机具有普遍性、复杂性、时代性和动力性的特点。

2 构建高校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体系的依据

2.1 自杀人群的特征

通常情况下自杀人群总体上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并提出了自杀的6个维度, 即境遇、意动、情感、认知、人际关系以及连续性的特征[3] 。境遇特征: (1) 引起自杀的刺激通常是不能忍受的心理痛苦; (2) 引起自杀的刺激是重要的心理需求遇到的挫折。意动特征: (1) 通常的自杀目的是为了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2) 通常的自杀目的是为了中断意识。情感特征: (1) 自杀常见的情感特征是绝望无助; (2) 对自杀的内在态度通常是矛盾的。认识特征:通常对自杀的认知态度是压缩的。人际关系特征: (1) 想与别人交流; (2) 自杀行为是寻找出路。连续性特征:自杀的连续性特征是终身的应付方式。这些特征表明, 自杀是可以感知的, 对自杀行为的发生是可以预防和干预的。

2.2 大学生心理危机发生的心理过程与早期征兆

笔者认为, 大学生心理危机发生的心理过程, 大体可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为警觉阶段, 表现为大学生遇到重大的或自己认为重大的, 同时自己又不能处置的生活事件时, 先出现情绪的“休克”状态, 一时表现茫然、抑制、不知所措等, 但随后出现引发情绪, 增加紧张度, 提高敏感度和警戒水平, 调动自我调控力等警觉和资源动员的应激状态;第2阶段为阻抗阶段, 表现为大学生试图找到应对方法, 消除不良心理反应, 以防心理崩溃;第3阶段为衰竭阶段, 表现为应对手段开始失败, 心理防御机制夸大且不恰当, 出现心理失代偿现象, 如心理混乱, 脱离现实, 出现悲观、绝望情绪或自伤、自杀的行为。需要说明的是, 绝大多数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发展过程在第1和第2阶段, 如果经历了这2个阶段, 问题还没有处理好, 危机的心理过程才会进入第3阶段。因此, 大学生心理危机发生的心理过程是一个逐步渐进的过程, 这就为高校危机预警及危机干预的建立和实施提供了可能性。

关于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早期识别, 根据笔者实践经验, 可从以下2个方面进行评估:一是言语征兆方面, 说“我想死了”或“我不想活了”之类的话, “我的生活没有意义”或“我太郁闷了”, 含糊地说“我所有的问题马上就要结束了”等, 谈论自杀计划 (如自杀方法、日期和地点等) ;二是行为征兆, 出现突然的、明显的行为改变 (如中断和其他同学的交往, 大量的饮酒和吸烟等) , 出现睡眠和饮食障碍, 注意力不集中和思考问题困难, 将自己珍贵的东西送人等。

3 高校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体系的构建思路

3.1 健全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体系的组织系统

组织系统包括领导机构和执行机构。领导机构组成应该包括分管校领导, 校办、学生处、 校团委、宣传部、保卫处、心理咨询中心等部门领导, 各学院分管学生的党总支副书记等。大学生危机预警及危机干预的领导机构可根据各学校的实际情况设在学生处、心理咨询中心等部门, 主要功能是组织相关部门制定学生危机干预方案, 协调学校内外各方面的关系, 当危机事件来临时能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实施干预方案等。执行机构是学校的危机干预中心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高校都未设置) 或心理咨询中心, 其成员应该是熟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并经过危机干预知识和技能培训的专业人员, 主要功能是对处于危机状态的大学生提供及时的帮助和干预, 避免学生的心理危机进一步恶化。学校要保证危机干预中心或心理咨询中心正常运转的人员、经费和场地。

3.2 重点做好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系统

由于大学生的危机主要是发展性危机, 危机形成的原因很复杂, 有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原因, 也有个体生理和心理的原因等。因此, 建立大学生的危机预防系统是一个多方面参与的系统工程。对高校而言, 笔者认为, 构建大学生心理支持系统, 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提高大学生的耐挫能力与应对问题能力, 是做好大学生危机预防系统的主要方面。在高校, 大学生心理支持系统包括室友、同学、班干、朋友、家人等, 也包括班主任 (辅导员) 、学院系的有关负责人、专业课教师、宿舍管理员等, 以上人员都能在学生的心理支持系统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因为当事人实施自杀、自伤或伤人等行为时, 往往都是在情绪不稳定、冲动的情况下发生的, 如果给予心理支持系统中的相关人员一定培训, 使他们有较强的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的救助意识, 并掌握一定的情绪稳定技术, 如倾听、同感等, 支持系统内的人员就会对当事人进行科学初步的评估和干预, 许多心理危机的悲剧就不会发生。因此, 构建大学生心理支持系统是高校危机预防系统的重要部分。另外, 加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 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人格顺应和情绪控制的基本规律, 并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 传授有关危机预防的科学知识, 教给他们有关心理适应的技巧, 如合理的宣泄、代偿、转移、升华等, 使其应付挫折的能力不断加强, 心理素质不断提高, 是高校大学生危机预防系统的关键。

3.3 建立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早期预警系统

做好学生心理危机早期预警工作, 应做到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变化的早发现、早汇报、早评估, 力争将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消除在萌芽状态。

早发现:高校应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并根据普查结果筛选出高危个体, 建立“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库”, 并与各学院心理辅导员一起对这些学生做好干预与跟踪控制工作。

早汇报:为掌握全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动态发展情况, 班级心理委员应定期向学院心理辅导员汇报班上学生的心理状况;学院心理辅导员每周至少1次向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副院长、副书记汇报学生心理健康情况, 如有异常状况发生, 应及时报告学校危机干预中心或心理咨询中心。

早评估:心理危机中心或咨询中心应对存在心理危机的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危机临床表现、社会支持系统和危机水平的评估。笔者根据工作经验, 总结出以下10类大学生人群心理危机发生的高危人群: (1) 遭遇突发事件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如家庭发生重大事故、遭遇性危机、受到自然或社会意外刺激的学生; (2) 学习压力过大、学习困难而出现心理异常的学生; (3) 个人感情受挫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4) 人际关系失调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5) 性格过于内向、孤僻、缺乏社会支持的学生; (6) 严重环境适应不良导致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7) 家境贫困、经济负担重、深感自卑的学生; (8) 由于身边的同学出现个体危机状况而受到影响, 产生恐慌、担心、焦虑、困扰的学生; (9) 患有严重心理疾病和身体疾病的学生; (10) 既往有自杀未遂史或家族中有自杀者的学生。尤其要关注上述多种特征并存的学生, 同时又进入“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库”的学生, 其危险程度更大, 应成为重点预警关注的对象。

3.4 建立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系统

系统包括干预和后干预2个环节。干预环节主要目的是帮助已经处于危机状态中的学生解除心理痛苦, 重新振作, 采用积极的建设性的方法面对困境。根据大学生心理危机程度, 可采取心理支持、及时阻控、实时监护、心理咨询、紧急救助等方法, 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心理支持主要由学生辅导员、班干部实行, 对当事人多一些关爱与支持。及时阻控主要指对于引发学生心理危机的人、事或情景等刺激物, 学校应协调有关部门及时阻断, 消除对危机个体的持续不良刺激。实时监护是指对有心理危机的学生在校期间进行监护, 除学生和教师的监护外, 学校可通知学生家长领回并建议其去专业机构治疗。心理咨询方面, 学校心理中心应设立热线电话和网络咨询, 为发出危机求助的学生提供咨询服务, 缓解危机时紧张状态。关于紧急救助方面, 当学生发生突发性事故, 学生所在学院、学生处、保卫处、校医务室、心理咨询中心等部门应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进行紧急救助, 包括学校应及时与学生家长或其法定监护人取得联系, 并做好当事人的安抚工作;学生处密切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校内学生的稳定及相关工作;保卫处负责保护现场, 协助有关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取证, 配合学校及医疗部门对学生进行医疗救护过程中的安全监护;学校心理中心制定心理救助方案, 实施心理救助, 稳定当事人情绪。后干预环节, 主要对自杀未遂者和自杀者周围的人[4] 。对于自杀未遂者, 干预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其再次出现自杀危机。发生自杀未遂的大学生, 除及时治疗有关躯体伤害外, 主要是启动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心理支持系统, 暂不对自杀行为本身进行道德、情感或法律等方面的评判, 只给予自杀未遂者一些关爱和帮助, 使他们找回生存下去的勇气和信心。对于自杀者周围的人, 后干预的目的是防止其产生模仿性的自杀行为以及对可能产生的心理创伤进行心理修复。当有大学生自杀后, 学校的专业人员应尽快到事发班级, 评估哪些人在事件中受影响较大并给予支持和早期干预;同时, 需要对其周围的同学做哀伤心理辅导, 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 让学生表达出内心的感受, 在表达的过程中接纳学生真实的感受, 肯定积极的想法, 对消极的看法不指责不批评, 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看待生命。

关键词:危机干预,事故预防,学生保健服务

参考文献

[1]翟书涛, 著.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7:194.

[2]何元庆, 姚本先.构建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系统初探.教育与职业, 2005, (5) :56.

[3]GILLILAND BE, JAMES RK.Crisis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in Chi-nese) shangsha.Beijing:China Light Industry Publishing Company, 2002:245.

校园心理咨询干预体系 第5篇

为了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工作,有效预防、及时干预大学生突发心理危机,帮助学生拥有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9月22日,中国计量学院召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领导小组会议,专题就构筑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体系问题进行了研究。

与会人员一致认为,随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日渐增多,高度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工作,是以学生为本、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迫切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要求,是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构建平安校园和和谐校园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学生普遍受益、家长比较放心、社会反响良好”工作目标的重要体现。为此:

一、要建立健全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工作体系

从长远来看,我校必须建立健全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的两线分级工作体系。两线就是“学生工作线、学生三自线”,分级就是校级、院级、班级、寝室等管理级次。

(一)学生工作线(主线):要充分发挥学生工作线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1、校级: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人文社科学院、校心理咨询中心分别是全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工作的领导机构、管理机构、工作机构。

2、院级:成立二级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工作小组;设立二级学院心理咨询工作站。

(二)学生“三自”线:要充分发挥各级学生组织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组织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功能。分别在校级:校学生会设置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部;院级:二级学院学生会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站;班级:设置心理委员;寝室:每楼层设置若干名心理干事。

二、要积极开展五位一体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活动。即: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心理教育指导咨询;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开展心理调查与研究。

三、要认真贯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六结合原则。即:心理健康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普及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教育与指导相结合;发展性咨询与障碍性咨询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与解决心理问题相结合。

四、要不断建立健全完善学生心理危机筛查、干预、跟踪、控制一体化的运行机制。

校园心理咨询干预体系 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603-0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变化,大学生面临着各种挫折与压力的挑战。面对压力,一些相对脆弱的大学生容易陷入心理危机。酗酒、暴力伤人、杀人、自杀等都是大学校园常见的心理危机事件。它不仅危及当事人的健康及生命,而且会影响到家庭、校园乃至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从危机评估、危机即时干预、危机后干预的全程角度,建构多层次、全方位的生态化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什么是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危机干预则是在发生严重突发事件或创伤性事件后采取的迅速、及时的心理干预,通过告知当事人运用合适的方法处理应激事件,并采取支持性治疗帮助个体度过危机,恢复正常的适应水平,防止或减轻未来心理创伤的影响。危机干预不仅仅是短期的一种处理,应该关注到危机发生前、中、后各个阶段的处理。

二、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紧迫性: 笔者自连续四年对某高校入学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结果发现,新生中存在中度以上心理困扰的学生比例达到16.52%,有自杀想法的学生占3.1%。因此,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至关重要。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建构的探析: 建立本土化、多层次、全方位的生态化危机干预模式,就应该从“个体—学校—家庭—社会”四个方面入手,以危机干预的全程观为基础,从危机评估到危机即时干预、后干预,最终建构发展性的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

1.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评估模式:

(1)建立整合生理、心理、社会指标的预警体系。人口学资料中的家庭经济、结构、气氛、重大创伤等因素能够显著的预测心理健康水平。在建构危机评估指标体系时,家庭因素、自杀相关情况、压力、社会支持、精神病性等方面都可以纳入其中。建立一套整合生物、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心理危机预警指标体系,通过客观、量化的分数对学生的心理危机性进行评估。

(2)建立动态的心理危机数据库。一,应该全面关注各类学生群体,特别是家族有精神病史的学生、曾患有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心理障碍和有自杀倾向的高危学生。二,建立多个施测点,采取分阶段的方式跟踪记录,对建档对象进行长期的跟踪调查,对高危对象进行定时施测与干预,全面了解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基本情况及其发展趋势,并进行必要的动态分析。

2.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模式

(1)自我干预模式。大学生自身力量的不足是危机形成的主体原因。其危机的形成和化解应该始终以大学生自身为主体。 一是通过心理健康课程的自我教育。通过心理健康课程,向学生传授心理危机预防知识,教会学生学会情绪自我调节的方式,增强自我干预和帮助他人的能力,避免出现心理危机。同时,在心理健康课程中加强生命教育、压力和挫折教育,引导学生领悟生命的意义、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并使学生正确认识压力,勇敢地面对人生挫折。二是通过社会实践提升自我干预能力。鼓励学生参与社团活动,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自我了解和认识的能力,帮助其与人更好地沟通,学习积极解决冲突和压力的方法,在工作和学习中学会应急情况的处理和求助技巧。

(2)同辈干预模式。同伴之间通过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进行交流,可以唤起共鸣,达到心理危机干预的效果。在具体操作上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建立同辈监督机制,每个班均设立男女生心理委员,由他们充当班级的心理健康保健员和信息员,向班上同学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并定期向学校反映班上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到危机早报。另一方面,建立同辈支持机制,通过朋辈热线、朋辈素质拓展等方式进行同辈互助,发挥同伴对危机学生的影响。

(3)加強危机的后干预。危机后干预有助于弥补目前危机干预机制的不足,丰富危机干预的实践,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有效、及时的避免恶性事件(如自杀、凶杀等)的模仿效应。一是建立对危机学生的后干预机制。曾经有过危机行为的学生是心理干预的高危人群。因此,应该针对有过危机行为的学生进行危机后干预,帮助学生恢复创伤前的认知、感情和行为的功能水平。二是建立对危机学生周遭人群的干预机制。知悉或目睹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会对危机学生同伴带来强大的心理冲突,他们会对危机学生的行为感到惊讶、困惑、自责甚至恐惧。如果这种心理冲突得不到有效处理,会让他们习得危机学生使用的不良应对方式。在危机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对他们进行哀伤辅导、班会、放松技术、个别辅导等,帮助周围的同学消除紧张恐惧心理,防止其产生模仿行为以及对可能产生的心理创伤进行心理修复,并提高其处理类似心理危机的能力。

3.个体—学校—家庭—社会生态系统的危机预防与干预模式

(1)家庭教育。首先,学校可以在新生普测时让学生填写家庭基本情况表,收集学生的家庭地址、家长的联系方式以及成长发育等主要信息,为学生建立家庭教育档案。其次,学校要向家长传输新的教育理念及危机救助方式,可以在每年新生报到期间,对新生家长开设家庭教育的相关讲座,开展亲子团体辅导等拓展性活动,使家长和学生在报到之初就形成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支持的观念。再次,对家长进行相关培训,如在校园网、校报等载体上开辟家庭危机教育专栏、编制心理危机干预家长手册等,定期邮寄给家长。最后,在学生陷入心理危机的时候,要充分启动家庭支持系统,使危机学生获得家庭的理解和支持,坚定其度过危机的决心。

(2)调动社会系统的资源。社会系统(如心理学专家、精神科鉴定等)作为第三方力量可以有效的协调个体、学校、家庭之间的关系,达到系统间的互动、互助发展。为此,建立以社区和单位为基础,以群团组织、社会团体和新闻媒体为辅助,以医疗单位、专业预防救援机构为保证的社会预警系统,提高对高危人群干预和救助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将是我们继续努力的方向。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研究与探讨 第7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危机,危机干预,辅导员

0 引言

当代大学生作为我国的一个特殊群体, 其心理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专业素质、法律意识及社会认知意识都处于形成和稳固的关键时期, 此时期的特点表现为异动性——社会环境的任何异动都会触发心理异动, 容易引发心理危机, 从而影响个体素质的形成[1]。虽然大学生心理健康显得如此重要, 但是从目前大学教育来看, 家庭、学校、社会等对学生心理危机认识依然不够, 危机干预手段单一, 加之大学生群体心理特殊性等原因导致我国大学生发生心理危机情况尤为严重, 心理危机干预力度及成功率不高[2]。

因此, 本文针对上述问题, 分析并阐述心理危机及心理危机干预等概念的涵义, 指出了当代大学生固有的自身特点, 进而分析该群体心理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 同时结合高校辅导员工作职能, 为建立有效的心理危机预防系统、实施良好干预策略、提升干预成功率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及方法。

1 心理危机

现代心理学家Lindemann和G.Caplan认为心理危机是指, 人在心理上受到外部的打击或者刺激而引起的创伤性反应[3];国内学者蔡智勇认为, 当人所必须面对的困难处境超过了自身个人意志控制和处理能力时, 会产生暂时性的心理失衡, 此失衡状态即为心理危机[4];段鑫星等人认为心理危机是一种个体惯常应对方式无法解决面临困境, 原有平衡被打破, 新的平衡没有建立的不平衡状态[5]。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 心理危机即指一种心理失衡的状态, 是所有人都有可能发生的一种失衡状态, 应与心理疾病区分。其发生的条件必须有两个:第一, 外部打击或创伤, 包括爆发性和持续性的打击创伤, 前者例如失恋、家庭变故、突遇重大疾病、紧急事况、重要考试失败等, 后者例如贫困、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关系等;第二, 个人意志控制及能力不足。

当代大学环境随着时代的变化同样在发生改变, 大学生已然不是象牙塔里的受保护花朵。随着环境的多样性及复杂性变化, 大学生可能遭受到外部打击或创伤的几率也随之增高;而另一方面, 由于缺乏相应的教育及实践培训, 当代大学生的意志控制力未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社会经验、处事手段等方面的能力薄弱, 导致当外部打击来临时, 难以靠自身力量解决, 导致心理危机的发生。

2 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危机干预概念同样由lindermann提出, 经由G.Caplan发展与补充, 他们认为, 心理危机干预是一种通过调动处于危机之中的个体自身潜能, 来达到恢复或者重新建立危机爆发前的心理平衡的治疗技术和心理咨询[6]。简而言之, 心理危机干预就是帮助被危机所困扰的人们, 正确的认知个体心理状态, 正确理解心理障碍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基础上, 采取有效的方案策略, 到达恢复心理平衡的效果。

危机干预理论在全世界范围内已得到长足发展, 我国虽起步较晚, 也取得了不少成果。同时大学生心理健康作为我国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总体上看, 各大高校早已全面开展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相关工作, 在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方面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是, 其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 各方对心理危机干预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

从高校领导者、思政老师、学生家长、学生群体, 乃至社会整体, 对心理危机干预等相关概念仍然存在较大误区。有的夸大危机的严重性, 等同于精神疾病视之如虎, 缄口避谈;有的完全意识到心理危机的危害, 认为随着时间变化一切皆好, 无需干预;从各种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 大部分受众认为, 做心理咨询是有疾病的表现, 未能正确意识到心理危机与心理疾病的差别, 更未能意识到, 这种所有人都可能发生的心理危机状态, 若不加以调整极有可能转变的心理疾病。

其次, 各种原因导致心理危机干预意识依然不强

高校领导者关注的是整体局面, 对局部问题因精力有限难以面面俱到;学生家长因朝夕相处、过于熟悉甚至溺爱等情况, 难以察觉学生问题所在;学生群体和个体自身对心理问题存在较大的认知误差, 难以面对自身或者周边同学存在的心理危机, 导致危机隐藏性深;社会群体整体急功近利等不良风气导致漠不关心的态度产生;而最有可能对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思政老师, 由于各高校未能严格按照1:200的师生配备关系, 导致日常事务性工作繁杂, 学生受众面大, 加大了顾及每位学生心理变化的难度, 忽略了大学生的实际内心需求, 无法及时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 错失了心理危机干预的最佳时机。…

最后, 心理危机干预方法和手段单一

虽然危机干预理论已经得到比较好的发展, 众多学者也提出了各种有效的干预手段, 然而针对大学生的危机干预手段往往单一薄弱。

高校的辅导员大都由应届硕士毕业生担任, 自身缺乏心理危机干预的专业知识和处理危机的工作经验, 其所能使用的方法和手段过于单一, 不进行深入分析调查, 直接向上级主管汇报等待指示;或者不分青红皂白, 直接转介给资源极为有限的学校心理咨询工作者;或者强推自身思想, 完全向危机个体灌输自身意志。这些情况的发生, 导致干预的成功率降低, 若危机个体首次求助未能得到有效介入与帮助, 极有可能采取回避的方式, 导致失去危机干预的先机, 造成更大的潜在隐患, 甚至在某些情况下, 不良的干预方式引起危机个体逆反情绪, 反而加速危机的爆发。

3 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及危机原因分析

要有效开展大学生危机干预工作, 对干预群体的整体分析了解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在下述内容中阐述大学生心理状况及危机发生的原因:

3.1 人际关系因素

人际关系因素是大学生中最常见也是最为复杂的一个问题。家庭背景、成长过程、个性、生活方式的差异形成了不同人际交往风格, 这种人际交往风格往往带着很强烈的家庭印记, 同时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情绪多变敏感, 对待问题时而客观时而片面, 容易产生自卑、嫉妒、多疑、害羞、自傲等情绪, 人际交往手段单一, 方法欠缺灵活, 个性突出, 个体与个体之间极为容易产生思想和行为上冲突与矛盾。人际关系因素往往伴随着地域因素及家庭因素, 来自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的学生处事风格差异较大, 加之大学生活会对其原有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带来一定的冲击, 片面的情绪容易生长;同时中国教育缺乏人际关系教育, 加上大学生由于对人际关系交往在认知上存在着严重的偏差…, 不能准确地把握人际交往内涵, 缺乏社会交往的经验以及生活阅历, 常常表现出社交上的防备、恐惧心理倾向甚至拒绝, 个体与个体交往容易出现侵犯感和不信任感。

3.2 社会环境因素

此类因素主要表现为社会大环境, 随着大学扩招, 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易产生焦虑、烦躁、无助、失落等心理, 同时由于教育的缺失, 高校培养未能很好的与企业接轨, 容易引发大学生对优劣评判标准产生怀疑, 对社会环境中的各种现象感到迷惑与不适应, 进而否定自身价值。

3.3 自我认知因素

自我认知因素包括了自我管理及自我理解等。大学生处于青春敏感期, 会产生一系列对人生、学业、自身等问题的思考。自我管理往往表现在个体对自身的控制, 约束自身的能力, 例如保持学业优良、持续奋发向上、阶段目标明确、行动力强等方面, 而自身管理能力弱小的个体容易在迷茫中产生心理上的危机, 此时又伴随着个体对自我、外界的进一步思考和理解, 当未能正确获得答案跟理解, 或者理解出现偏差时, 往往会导致个体自我管理能力下降, 在行动力下降的同时进一步加剧了思想上的偏差。

3.4 情感及生理因素

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 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都处于膨胀状态, 对人生、对友谊、对爱情都充满了纯正的渴望, 他们有相当强烈的自强、自立、自尊意识, 但生活阅历浅, 他们对各种嬗变和冲击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 一旦心理上的情感难以得到满足或者受到巨大冲击, 他们脆弱的心理很难承受得住;同时生理上的个体成熟, 使得他们对生理相关问题产生不少疑惑, 若得不到良好的解答与引导, 易导致不良后果。

3.5 学业及经济因素

据文献表明, 来自家庭经济富裕与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出现厌学的几率稍高于中等水平的家庭。由于大学课程科目较多, 大学生学业压力普遍较大, 家庭经济过差会给学生带来更大压力, 有可能导致厌学, 家庭经济过好则有可能会让学生无视学业问题的存在而放任, 不过上述两者并不存在必然关系, 只存在一定的概率可能。

4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体系构建

基于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特点的分析, 我们可以构建预防体系, 加强心理修复能力, 提升危机干预成功率。

4.1 预防体系的构建

防微杜渐是古人千年的智慧, 高校思政老师首先考虑的应当是防范问题的发生, 其次考虑心理危机的早期介入与干预。从危机发生的两个条件自身弱小+外力强势来看, 我们可以总结出三条措施:

4.1.1 建立完备的学生心理档案, 实现档案信息化, 关注高危人群。

首先在大一新生入学时, 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项目, 为每位学生建立起完备的心理档案, 将测验中反馈出来的问题及时记入数据库, 筛选出心理高危人群, 并给与重点关注, 在后续每年中同样做类似评测, 更新入库, 动态观察;其次思政教师可根据日常工作中获取的信息, 同步更新学生档案, 分析出重点关注人群;最后危机干预事件发生时, 记录解决过程, 并分析根源与表现, 总结经验。

传统的面面相授和工作笔记固然非常重要, 但在某些情况下显得不够灵活。现代化信息技术能够很好的建立完整档案信息, 不仅有利于信息利用、信息提炼和重点聚焦等功能, 更有助于信息的交换与移动, 节省大量的人力成本, 有利于高校思政老师高效的一对多, 把控学生群体动态, 避免无效的时间和资源浪费。以笔者亲身感受为例, 班级中一名学生为降级学生, 因短期内从原来的思政老师及该名学生自身上获取其信息较为困难, 在降级至笔者班级后不足两个月, 突发心理危机, 离校出走, 虽最终妥善处理, 但究查突发危机的原因在于:降级、转专业学生属于暂时性流动群体, 对该类群体信息的汲取难度非常高, 信息交流成本上升, 倘若有完备的信息化档案, 则上述问题可得到极好的避免。

4.1.2 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与专业心理咨询师联手, 提升学生心理素质。

首先, 可开展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其次创建学生心理协会团队带动心理健康教育;最后定期或者不定期的与专业心理咨询师联手, 更为深入的与学生交流座谈。

以上措施均以提升学生自身心理抗压和自调节能力为目的,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心理健康的相关问题。以笔者调查为例, 当前一部分大学生有心理问题, 但难以意识到自身心理问题的存在, 或者羞于面对问题, 通过上述措施可以帮助他们正确了解自身心理特征、问题症状表现及危害, 同时正视自己遇到的困难及困难程度, 有助于当危机发生时个体自身积极寻找外援, 有利于思政老师早期介入;其次, 上述措施能有效消除大学生群体对心理危机和精神病两个概念的混淆, 可以引导他们正确树立心理咨询观念, 缓解焦虑和不安情绪, 同样能正确的对待身边存在心理问题的同学, 并积极的反馈问题给思政老师, 有助于问题及早发现;最后, 心理学本身是一门值得深入研究的学科, 学生多接触学习心理健康知识, 对于以后进入社会健康发展也是非常有益的。

4.1.3 积极创办良好的心理外部环境

外部打击是发生心理危机的先决条件。因此, 为大学生创建良好的心理外部环境有助于降低大学生心理危机发生的可能性。首先, 可对筛选出的高危人群进行梳理, 分析原因;其次, 定期与高危人群的家庭接触, 了解其成长史及家庭环境;最后, 与高危人员所在班级的班干部、同寝室人员等做好有效沟通工作, 保证信息畅通及高危个体所处环境健康。

4.2 干预体系的运行

当学生个体已出现危机特征时, 干预体系应当发挥效应, 找准介入时期, 采取有效的干预策略, 达到恢复危机个体心理平衡的目的。

4.2.1 对危机发生的原因进行排查, 对大学生个体日常表现和家庭信息进行梳理, 通过交流、倾听、调查等手段获取有效信息。建立起以辅导员为核心的, 寝室成员、班干部、学生家庭及学校高层、专业心理咨询师多维干预体系, 根据危机程度选择合适干预组合, 对危机原因进行排查分析。

4.2.2 保证危机个体的人身和信息安全。在选择干预组合及原因分析时一定要注意个体人身和信息安全, 做到迅速稳定个体危机情绪, 干预组合之间信息交流顺畅, 对危机个体监护到位, 个体危机信息严格保密等。

4.2.3 强调与危机个体进行沟通与平等交流, 积极、无条件地接纳危机个体。由于危机个体大都认为自身已无路可走, 无法解决当前困难, 干预组合应有效的与危机个体积极交流, 为其提出并验证应对危机的变通方式, 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使用建设性思维方式, 最终确定能现实处理其境遇的适当选择。

4.2.4 制定干预计划和策略。在制定计划时, 要充分考虑到危机个体的自控能力和自主性, 与危机个体共同制定行动计划以克服其情绪失衡状态。

4.2.5 跟进处理过程, 随时根据情况调整计划, 以适应危机进程。

4.2.6 危机过后回访, 并持续反馈, 若发现心理危机转为心理疾病, 选择专业心理咨询师加入干预组合。

参考文献

[1]FOSTER N., METAXAS D.Realistic animation of liquids.Graphical Models and Image Processing58, 1996 (5) , 471–483.

[2]张红杰, 刘凤阁, 孙幸之等.大学生新生心理卫生状况分析[J].健康心理学, 1998, 6 (1) :89—9.

[3]刘东江, 孔庆娜.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教育管理与心理健康工作的融合[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2, vol28:No2.

[4]Caplan, G.An app roach to community mental helath[M].New York:Grunne&Stratton, 1961

[5]蔡智勇.论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其干预机制的建构[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9) :92~96.

校园心理咨询干预体系 第8篇

一、建立以非专业人员为运作主体的心理干预体系的必要性

研究表明, 心理危机形成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即心理问题产生、形成心理疾病、产生极端行为, 各阶段所采取的危机干预的种类分为预防性干预、治疗性干预和补救性干预。目前高校心理咨询机构主要是治疗性干预和补救性干预两种。心理咨询师直接面向已产生严重心理问题的应激个体。而对于处于普遍处于心理问题产生阶段的大学生群体, 对他们进行的预防性干预, 在许多高职院校中, 仅限于对学生开设心理选修课程, 进行定期的团队辅导和心理知识的宣传, 干预的范围十分有限, 因此, 建立以非专业人员为运作主体的心理干预体系势在必行。

二、以非专业人员为运作主体的心理干预体系的基本构成和运作

在高校建立以非专业人员为运作主体的心理干预体系, 需要由与学生群体密切相关的人群组成, 这一人群经过一定的训练, 掌握基本的干预手段, 了解并能区隔心理危机高发群体的特征;需要有维持体系运作的基本工作手段, 可以面向学生群体进行心理辅导和危机预处理, 通过组织符合某一或大多数学生群体心理特点的群体性活动, 达到心理干预效果, 从而使处于心理危机第一阶段的学生, 在这一体系所营造的一种相对轻松的氛围里不自觉地释放压力、宣泄情感, 进而将自己恢复到正常状态。因此, 该体系包含以基层学生工作者为主体的干预网络与以学生为主体的多样化干预网络两个部分。

(一) 以基层学生工作者为主体的干预网络

1.以基层学生工作者为主体的干预网络的人员的构成

以基层学生工作者为主体的干预网络应由负责基层学生工作的辅导员和班主任组成。他们作大学生的心理工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辅导员和班主任与大学生的联系密切, 他们最能了解学生的活动内容和心理动态, 通过他们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是随时随地的、及时的、形式多样的。同时, 学生与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平时的接触最多, 学生对他们的信任感更加强烈, 更容易向他们吐露自己的心声, 使得心理干预起到更好的效果。

2.以基层学生工作者为主体的干预网络运作良好的必要条件

作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人员的辅导员和班主任应具备心理学专业理论以及广博的知识、较高的心理品质和必要的技能技巧。不断提高他们的理论素质和实践操作水平, 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健康教育意识, 使心理危机识别真正成为他们必备的职业能力。

大力培养辅导员和班主任团队合作的能力, 要让普遍的个体问题到整体中去解决, 可以通过沙龙、工作坊等形式, 定期对他们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培训, 同时有效提升他们之间工作配合默契度, 强化他们心理危机干预能力, 经常召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讨会”, 组织辅导员对一些案例进行分析与研究, 从中获得行之有效的干预及化解方法和手段。制定出完整的、具备实操性的干预预案。预案应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景, 诸如如何全面评估危机的程度及可能产生的影响、应选择哪些成员组成针对性的干预网络、干预网络中各成员的分工、某一特定事件的基本处理程序和注意事项、在哪一环节取得何种支援等等。同时, 要进行相应的模拟演习[1]。

3.以基层学生工作者为主体的干预网络的运作

基层学生工作者首先要建立和完善学生心理档案。学生心理档案是学生在躯体、心理、行为方面的健康状况的动态记录, 是对大学生进行预防性心理教育的重要环节。大学生心理档案不仅要涉及学生的基本状况、心理健康状况、既往病史, 还要包括学生的人格特征、智力状况、职业能力倾向等等。心理健康档案原始资料的采集主要有三条渠道:一是学校医院, 即学生在医院就诊的病历和学生的体检表;二是学院和系部心理咨询室, 即学生的咨询纪录以及个人心理资料;三是专业班主任、辅导员等专门人员采集的学生信息。同时, 加强心理档案的动态发展机制。针对学生在不同年级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心理困惑和问题, 必须要建立定期、不定期更新心理档案内容的制度, 组织辅导员和各班心理委员, 做好档案内容与形式的更新, 加强对学生心理档案的补充和完善[2]。

其次, 基层学生工作者可借助主题班会, 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的内容可由政治教育模块如 (政治方向、国家大政方针、杜会定向等内容) ;思想教育模块如 (价值观的澄清和认识自我、了解自己、接纳自己、发展自己等自我探索内容) ;品德教育模块如 (了解他人、理解他人、关注他人的感受和建立责任感和集体感等内容) 和生活教育模块如 (规章制度、学业生涯和职业生涯规划、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信任与自信、建立归属感和被接纳感等内容) 组成。各个模块当中的部分项目, 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团体辅导方式来实现。例如, 思想教育中对自我的探索, 可以设计引用“我是谁”、“人生曲线”“天生我才”等促进成员自我探索的团体练习实现, 品德和生活教育中对他人的了解和交往, 可以设计“人际交往能力训练”实现;学业生涯的规划, 设计“职业探索之旅”实现[3]。通过这些团体辅导, 将真诚、关注、共情、尊重的心理理念和接纳, 倾听, 复述, 实例化, 宽容, 正面强化, 质疑等心理技术充分运用到主题班会中, 让高校的主题班会彰显自己的特色。

再次, 为了让基层学生工作者更好的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促进班级的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 各班级辅导员和学生之间通过心理周记架设师生沟通的平台[4]。利用班级心理周记, 辅导员可以避开没有合适的场所与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排除学生面对辅导员和专业人员的抵触情绪的问题, 花较少的时间就可以每周对学生进行一次心理健康的体检。

(二) 以学生为主体的多样化干预网络

1.以学生为主体的多样化干预网络的人员构成

班级心理委员和各个宿舍设置的“心理护航员”应成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多样化干预网络的主要成员, 班级心理委员的工作范畴首先是协助辅导员和心理咨询中心组织开展丰富多彩、有益于同学们身心健康的活动, 为班级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其次是关注本班同学的心理动态, 及时发现班级同学中出现的心理问题, 尽其所能在心理上给予帮助。重点是发现同学中有异常行为或有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时, 及时向辅导员或直接向心理咨询中心反映。各个宿舍的“心理护航员”, 可以帮助更全面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及时反映心理问题。

2.以学生为主体的多样化干预网络实现的可能性

以学生为主体的多样化干预网络实现, 必须十分重视对心理委员和宿舍的“心理护航员”进行心理健康的岗前培训, 重点放在提高受训者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心理辅导能力发展。通过培训使心理委员在认识自我、价值观等方面都有比较清楚的认识, 具有理解他人的能力, 识别心理异常、识别心理危机的能力。

3.以学生为主体的多样化干预网络的运作

以学生为主体的多样化干预网络的运作首先可以通过班级心理委员的日常工作来实现。班级委员每周向辅导员或者班主任提交各班心理周报表, 心理周报表是心理委员深入各个宿舍搜集到的学生情况, 它可以将学生中的心理困惑第一时间进行有效的反馈, 成为各班级学生心理状况的最直接反应。

其次, 对于特殊群体, 各班心理委员和宿舍的“心理护航员”可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学生群体中的特殊群体通常包括学习困难生、家庭贫困生、患慢性病或隐性病的学生、性格内向学生、有身体缺陷的学生、有感情困扰的学生及行为违规的学生等。心理委员和宿舍的“心理护航员”平时应多关注这些学生,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 可以采取“一帮一”的方式, 即让学习优秀的同学帮助其修正学习方法;对于家庭贫困生, 心理委员可以引导其正视现实, 建立乐观向上、自尊自强的人生态度, 消除其对社会和生活不公正的偏激观念, 培养其对成长过程中社会和他人给予的帮助的感激心理;对于患病或存在心理障碍及感情困扰的学生, 应更多地为他们提供生活关怀和心理支持, 充分发挥朋辈间鸿沟小、防御性低、等优势, 帮助其完成心理调节。必要时可以主动为其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的建议, 帮助他们找到合理解决问题的途径。

建立与完善以非专业人员为运作主体的心理干预体系需要高校给予足够的重视, 需要专业的指导和多方的支持配合, 需要相关人员主动出击, 积极进取, 研究新情况, 发现新问题, 由此这一体系才能真正发挥辅助高校专业心理咨询机构的作用。

摘要:高校学生心理问题普遍存在, 从事专业心理咨询的人员人手不足, 这个问题, 成为高校大学生心理防护的“真空地带”, 因此, 建立以非专业人员为运作主体的心理干预体系势在必行。

关键词:心理干预体系,非专业,运作

参考文献

[1]李嘉, 房俊东, 张小玲.关于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隐性干预体系的思考.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2006-12.

[2]李海红.学生心理档案的建构及管理机制研究.兰台纵横, 2008-3.

[3]樊富珉.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6-12.

校园心理咨询干预体系 第9篇

高职院校的学生正处于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的阶段, 面对着学习环境的变化、就业竞争压力的加大、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冲击以及复杂人际关系的约束, 导致一部分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堪忧。据有关部门的统计资料显示:全国范围内的高职院校学生, 每100人中约有20~25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这些心理健康问题严重程度不同, 主要表现为焦虑、易激惹、抑郁、恐惧、神经衰弱等症状。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影响学生在校的日常学习与生活, 严重时甚至会威胁学生自身的生命安全, 使学生产生轻生、厌世、威胁他人生命安全等不良后果。从整体上来看, 造成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 新环境适应障碍

在近五年时间内, 对约13000多名高职新生开展了SCL-90心理测评, 数据显示, 每年约有20%左右新生出现一定心理问题, 而中重度的达6%~10%。这是因为高职学生进入新的学习环境后, 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差, 进而产生心理障碍。具体表现为:被高职院校录取的一部分新生, 往往是高考中未能取得理想成绩的学生, 他们在不情愿的情况下进入高职院校学习, 心理上产生较大的落差;还有一部分学生是依照父母的意愿到高职院校就读, 而并非自己的意愿, 难免在心理上会形成压迫感;高职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和前途发展没有制订可行的规划, 对未来学习生活茫然不知所措, 进而产生心理障碍, 出现紧张、焦虑、偏执、压迫、自卑、烦躁等心理症状, 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 学习压力加大

与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 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虽然思想活跃但学习能力相对偏低, 他们在高中学习阶段未能扎实掌握基础知识, 缺乏有效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 尤其在自律性和自学能力方面明显不足。高职教育具备自主、开放的特点, 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自学习惯。但是受自身学习能力的影响, 一部分学生深感学业压力巨大。高职院校以技能型、专业型教学为主, 这对基础知识较差的学生而言, 显然增加了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困难程度, 导致学习效果欠佳, 易产生畏难、自卑、抵触情绪。

(三) 人际交往困惑

通过对高职新生开展的SCL-90心理测评中的数据显示:4.43%的学生有敌对性, 6.26%的学生人际敏感。高职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 他们独立生活能力较差, 遇到困难挫折时心理承受能力差, 在生活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 不够重视团队合作。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矛盾心理, 一方面希望得到他人的关注和理解, 与他人建立长久的友谊, 另一方面又缺乏人际交往的必备技巧, 易陷入交往的窘境。由于期望和现实存在巨大差距, 进而导致部分自信的不足、承受能力差的学生易出现忧郁、压抑、孤僻等不良心理症状。

二、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近年来, 高职院校逐步认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性, 着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但是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经验不足、投入不到位, 从而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不容乐观, 而学院在管理上重视不足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教育工作机制不健全

部分高职院校尚未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足够重视, 没有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缺乏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确定位。虽然部分高职院校积极响应国家有关部门的号召, 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高职教育体系中, 但部分院校却未建立起与此相适应的工作机制, 只形式化地将心理咨询机构挂靠在学生处、校医院等部门, 由其负责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咨询工作, 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缺乏系统性、层次性和规范性, 未能调动学校所有教育资源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

(二) 教育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对学生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但是部分院校对该课程的设置不够合理, 没有根据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需求制订教学计划、目标及任务, 导致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欠佳。同时, 该课程没有结合高职教育特色组织教学内容, 理论内容过多, 有关职业岗位方面的心理防御、调试、训练内容较少, 并且授课教师通常采用“一言堂”的方式, 导致该门课程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降低了授课效率。

(三) 心理教育途径相对单一

当前, 课堂教学、健康讲座、心理咨询是大部分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其中, 健康讲座需要聘请专业人士来校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讲解, 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的不足, 但是却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 只是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讲解。对于心理咨询而言, 负责心理咨询的咨询师坐等学生上门咨询, 未能做到主动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而学生碍于自己的隐私被别人发现, 不敢去咨询室进行咨询, 使咨询室形同虚设, 在预防、干预、治疗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上的作用欠佳。

(四) 教育师资力量比较薄弱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 每2000~3000名学生应配备一名专职的心理健康教师。但是从我国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来看, 受师资力量和办学经费的限制, 远远达不到这一规定标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往往由教师、辅导员担任, 他们有的未经过专业培训, 总是以自己的生活阅历和经验教导学生, 使学生的心理问题不能得到专业性的指导和根本的解决。

三、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实施

高职学生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心理问题如得不到有效解决, 则极容易导致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 成为校园恶性事件的导火索。为此, 学校在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 也要针对可能突发的心理危机状况构建干预体系, 有效消除或化解学生的心理危机。

(一) 明确心理危机干预组织保障

学校要认识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性, 建立院级、系级、班级、学生“四位一体”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形成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推动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有序开展。在院级层面, 将心理危机预防纳入学校安全管理和突发公共事件预防体系中, 组建干预小组, 小组成员包括学校负责人、保卫部门负责人、校医院负责人、心理咨询师等, 制订心理危机预防与应对方案, 并对方案中涉及人员展开宣传教育及培训;在系级层面, 将心理危机干预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 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事前预防的作用, 有效避免心理危机演化为危害行为;在班级层面, 辅导员、任课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 将出现异常行为的学生情况上报到系级和院级部门, 根据上级指示开展工作;在学生层面, 发挥学生干部和心理信息员的作用, 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态, 关注个别学生的异常行为,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宣传。

(二) 建立心理危机预警机制

为了在心理危机前期进行有效控制, 应当建立起心理危机预警机制, 及时向有关部门上报学生心理危机情况, 进而确保有针对性地采取心理危机干预措施。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包括心理问题早报告制度、信息沟通反馈制度、值班制度等。要求工作人员通过观察学生行为表现、组织学生心理测评、约见学生深度交谈等方式, 及早发现学生的心理危机问题, 并确定程度。同时, 在心理危机预警的工作体系中宜建立宿舍、班级及系部心理工作者向上级心理工作部门及时反馈的周、月汇报制度、零报告制度以及心理危机案例实时反馈制度。此外, 工作人员也可根据知情人的报告, 对存在心理危机的学生进行评估, 判断发生心理危机的影响程度, 确定预警等级, 采取有效的处置方式预防心理危机恶化。而学校的心理危机干预部门宜24小时开通干预热线, 分派专人负责接听热线, 减少校园恶性事件的发生。

(三) 加强干预后期跟踪管理

学校宜加强对心理危机康复学生的跟踪管理, 妥善安排学生的学习生活, 不能歧视这些学生, 而是要给予这些学生更多的关爱, 引导其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辅导员应密切关注这些学生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 每个月要主动找他们进行谈心, 让学生干部与其多进行交流, 及时收集学生的信息情况, 将情况上报到院级心理干预管理部门。学校的心理危机干预专家小组要对康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复测, 判断康复学生再次出现心理危机或产生过激行为的可能性。对曾经出现过自杀行为的学生, 学校、辅导员和寝室室友要给予特别关注, 制订防备预案, 一旦再次发生类似行为要立即制止, 避免酿成悲剧。

总而言之, 为了促进高职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将学生培养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长期有效实施, 构建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教育体系。学校要始终以育人为本,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通过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 有效预防、缓解、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避免学生将心理问题演化为极端行为, 从而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学习生活氛围, 促进高职学生成长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之才。

摘要: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教育目标,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日益突出, 也影响了高职教育目标的实现。尽管近年来高职院校逐步提高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 但是在教育效果上仍有提升空间, 尚未能有效改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以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为切入点, 从教育工作机制、教育课程设置、教育途径以及教育师资力量四个层面入手, 揭示心理健康教育不容乐观的现状, 并根据教育现状提出建议, 在此基础上, 针对学生心理危机问题构建危机干预体系, 期望对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消除学生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危机干预

参考文献

[1]刘芳.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4 (3) :85-87.

[2]邹燕, 邓黎.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综述[J].科教导刊 (下旬) , 2015 (10) :102-104.

[3]张军勐, 晏丽娟, 苏雪飞.高职院校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 (3) :45-48.

[4]于骞敏, 李伟华.关于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 2014 (34) :124-127.

[5]王珊.高职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3) :141-145.

校园心理咨询干预体系 第10篇

一、民办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干预建设的现状

1. 重视程度不够

大部分民办高职院校的领导们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认识程度基本停留在“不要出事”这点上,只要保证安全和稳定即可。所谓的重视也只是在口头上重视,只要在迎接检查的时候,提供的各种材料符合要求即可。而事实上,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且具有隐蔽性,因此对学生心理问题难以做到量化和及时显现,这也导致学校对这块工作总体重视不够。

在民办高职院校中,心理健康教育难以形成全员参与的氛围,且学院的重点工作是招生和教学,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则属于边缘化的工作,在有些学校甚至是可有可无的工作。

2. 心理健康组织、机制、队伍不健全

辛自强2012年的研究发现,25年来,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整体上在逐年提高,说明了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那些985、211重点大学,国家资源的倾斜,大量的投入、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的改善为学生心理健康创造了良好的背景。而民办高职院校的收入全部来源于学生的学费,这种企业性质就导致招生是院校发展的生命线,而教工往往一人多岗,像心理健康专职老师这样的岗位往往是由学生处职员担任的,鲜少有民办高职院校有独立设置的心理机构和人员配备。

随着国家和省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视,民办高职院校也在政策要求下制定了各项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案、三级网络制度和危机干预制度等,也组建了校内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但实际运行效果不甚理想。

3. 心理健康工作各项保障和落实不到位

民办高职院校在上级政策要求下,在形式上是符合心理健康工作检查要求的,但在实际上却相差甚远,主要体现在:民办高职院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的投入不够,经费、人员、场地、制度等软硬件均不能保障和落实。大部分民办高职院校具有一定的条件保障,能开展基本的工作,如有专职人员、有咨询室,但缺乏经费投入,很多心理健康教育要求的条件都不能满足。笔者试图在这种投入不够的情况下,探讨一种投入少,又切实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求的模式。

4. 教师缺乏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

民办高职院校教师发展局限,行政岗位中层以上领导大部分是公办退休领导返聘来的,职称发展也艰难异常,在这种教师缺乏发展空间但却承担着比公办院校教师更重的工作量时,教师如何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二、民办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干预建设的建议

1. 完善校-院-班三级网络建设,制定心理危机干预预案

制度的建立可以明确责任和分工,也可在学院范围建立一个工作网络和预警网络。一级网络是心理健康中心为主,负责指导和开展心理健康工作,从专业的角度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和咨询、团辅等工作;二级网络是院系这一级,主要由兼职心理老师、心理辅导员、辅导员为主在学生管理的一线中处理学生中的各种问题,及时发现和上报学生危机事件;三级网络主要是班级心理委员、学生骨干、学生党员、寝室长、心协(心委会)学生干部等组成,他们往往是学生危机事件的最早发现者,同时他们开展的朋辈辅导活动可以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三级网络的基础上,加强危机早期预警和识别,建立班级心理委员周报制(班级心理委员工作手册)和系部月报制(系部心理健康工作台账),一旦发现危机现象立即启动危机干预程序。

2. 做好心理健康普查和排查制度,做好心理健康档案管理

充分利用每年新生心理健康普查的机会,筛选出有心理障碍和自杀倾向的学生,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对心理异常的学生,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建立危机干预档案。利用心理测试软件的危机干预功能一方面可以筛选出需要干预的对象,另一方面可以在软件上为学生建立危机干预档案,从而可以形成一套完整的心理健康档案。各系院兼职心理老师或心理辅导员也可以将系院中发现的需要干预的学生情况在软件中上报,既能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又能留下完整的档案材料。

3. 加强兼职心理老师培养和班级心理委员的培训

民办高职院校在心理健康工作的队伍一般是由专职人员带领兼职人员组成的,兼职人员往往是辅导员担任的。因此在带领和指导这些辅导员开展工作时,首先,让其对自己的职业进行一个规划,帮助辅导员向职业发展性的方向引领,这不仅有利于兼职心理老师可以更好的配合开展工作,也能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其次,加强辅导员的心理健康业务水平培养,如校内培训、网络培训、省市级的心理健康培训等,让其参与到心理健康课程、团辅、各类心理健康活动指导等,在实践中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第三,督促和帮助兼职辅导员考取心理咨询师证书,费用由学校和兼职辅导员共同承担。通过这三步培养,兼职辅导员可以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助力,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更多样化的选择。

班级心理委员的培训不仅仅帮助他们自身提高心理健康发展水平,通过专业的培训和指导,可以让班级心理委员有效地去识别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危机事件,及时上报。同时,充分利用和发挥班级心理委员的群众基础,指导其在班级开展各类朋辈辅导活动。

4. 开设心理健康慕课必选课、心理健康公选课并配套主题教育活动丰富第二课堂

利用慕课不占用教室、课时和师资的优势,可以大范围低成本地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对于有进一步提升需要的学生,可以再选修心理健康公选课,有针对性地获取心理健康知识,同时利用主题教育的活动形式,由心理辅导员组织学生在学习完一个心理健康专题后进行相应的拓展学习——团辅、素质拓展、辩论、心理剧等形式,帮助学生进一步消化课程,又在欢乐的氛围中提升认识。

5. 在个体咨询的基础上加强团体咨询和团体辅导

民办高职院校学生有咨询的需求,但往往不敢迈出那一步,因此开展团体咨询,团体辅导活动,可以较好地解决那些有求治意向但缺乏动力者。

6. 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活动

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活动,不仅可以活跃校园文化氛围,也为学生提供了自我展示的舞台,多参与活动还拓展人际圈子,夯实了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7. 专职心理健康工作人员要加强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培训

心理危机干预对专业要求非常高,专职心理老师除了要加强学习以外,一旦遇到学生自杀等事件可以向所在地区的心理学会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寻求专业帮助,由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师来协助处理危机事件。对于危机事件的预防教育以及危机事件的发现、预警、干预、转介和后期跟踪要制定成预案,还需要多部门协同配合。

三、总结

近几年生源急剧下降,民办高职院校处于相对比较困难的时期,对心理健康方面的投入有限。因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最根本的是运用好心理辅导员和班级心理委员这两支队伍,普及心理健康慕课和各类主题团辅活动,立体化运行三级网络,及时处理各类上报危机干预事件。

摘要:民办高职院校招收的学生属于高等教育生源最底层的,录取分数低,很多学生存在较强的高考挫败感,入学以后因为学习基础薄弱和高昂的学费等原因也容易导致其出现各种心理问题。而民办高职院校在心理健康方面的投入是远远无法满足实际需要。既要满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又要符合民办高职院校投入少的实际情况,平衡两者关系,切实制定出一份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危机干预

参考文献

[1]过正达.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索[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6):93-96.

[2]王珊.高职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45-47.

[3]辛自强,张梅,何琳.大学生心理健康变迁的横断历史研究[J].心理学报,2012(44):5,664-679.

校园心理咨询干预体系 第11篇

关键字:中小学校园暴力;心理危机;心理危机干预

近几年以来,世界各地的中小学校园暴力事件频繁发生,仅2006年8月至2007年1月之间,美国中小学就发生了至少3起校园恶性暴力事件[1],我国的中小学校园暴力事件也呈日益上升趋势,杭州中小学校园暴力一项调查中显示有87%的学生曾遭受过不同程度的暴力侵害[2]。校园暴力问题已经成为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以我市为代表,试图从中小学存在的暴力问题为突破口,来探讨如何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1.存在的问题分析

本次调查对象是唐山市中小学生,被调查者中有59.1%的中小学生在过去一年发生暴力,其中躯体暴力和性暴力的发生率分别为33.5%和3.5%;精神暴力35.1%。从调查结果来,我市中小学生校园暴力问题较普遍,其中精神暴力和躯体暴力为中小学主要暴力方式。本次调查还从中小学的校园暴力应对方式、校园暴力对学生的影响、家庭对校园暴力和学校对校园暴力采取的措施等多方面进行了调查,从本次调查中,发现存在问题如下:

1.1中小学生校园暴力的应对方式不成熟,对个体心理影响较大

本次调查发现中小学生面对校园暴力时,有46%的学生应对方式是“忍让回避”这种消极自我防御的方式,缓解压力的方式还是“自我消化”,企图通过逃避的方式来寻求心理解脱。从“暴力行为对学生的影响”结果分析得出:11.3%的学生遭受了躯体方面的影响,72.9%的学生遭受了精神方面的影响,暴力对学生的心理伤害明显要高于躯体方面,许多学生认为校园暴力行为使他们的心里充满不安、害怕、委屈、愤怒等不良情绪,从而影响到了他们的学习和交往,甚至有3.5%的学生产生过自杀的想法。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看出:有不少学生的应对暴力的方式是消极、被动、不成熟的。同时,暴力事件对学生心理的影响更普遍、更严重。我们都知道心理伤害的恢复,并不像躯体伤害那样治疗时间短、恢复快,特别是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性格正处在形成期,若不能及时、有效地调整心态和心理疏导,这些心理困扰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一生。

1.2学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不到位

经调查发现其主要问题有:一是学校专门从事心理工作的老师数量少,专业化不强。二是心理危机干预的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学校的心理辅导教育多是以课堂和讲座形式举行,不能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使学生受到启发。

1.3中小学生暴力受家庭影响因素较大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处理问题的方式与家长的教育和管理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家长管理过于严格或过于溺爱,对学生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家长过于严格,学生遭受到校园暴力时易采取忍让回避等消极方式,由于严格的环境使他们的负面情绪无法宣泄,易造成心理压力过大,随着负性事件的积累产生心理问题;家长过于溺爱,学生易采取“以暴制暴”等较为主动出击的回应方式,同时他们的暴力心理倾向较高。另外,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忽视、漠不关心及教育方式的不正确也是造成孩子受到校园暴力心理压力过大的主要原因。

2.影响心理危机干预措施的主要因素

2.1个体因素

个体心理危机的易感性即指个体对重大生活事件是否构成心理危机的敏感程度。以往的研究证明,重大生活事件和个人的人格、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等方面存在关系。中小学生的人格特征还不稳定,因而对于重大生活事件,特别是负性重大生活事件的经历,对中小学生人格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从人格特征上来看,对精神质得分较高的学生,应重视他们在丧失因子后的干预,而对精神质得分较低的学生,应重视他们在学习因子后的心理危机干预。对内外向得分较高的学生,应重视对他们师生因子后的心理危机干预。以往研究表明,个人的经历对重大生活事件危机易感程度有直接效应,经历重大生活事件越多的学生,他们的危机易感程度越高,主要因为他们经历了重大生活事件后,没有得到及时、良好的心理危机干预,所以产生累积效应,降低了自己本身的危机免疫能力[3]。通过以上结果我们不难看出,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时,应先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

2.2个体的环境因素

一个人性格与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家庭影响有着很大的关系。本次调查结果表明,生活在单亲家庭或破碎家庭、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父母受教育程度低的中小学生受暴力影响程度要高于一般家庭。在父母受教育程度这一方面,学历高的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更讲究方式方法,孩子的成长环境比较宽松,易形成乐观、豁达、坚强等人格品质特征,遭受暴力后不良情绪得到及时排解。同时,父母的行为习惯对中小学生暴力行为也有一定影响,父母具有不良行为的家庭,孩子的暴力行为相对较多,而且遭遇暴力后影响较大。所以父母在家中应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做孩子生活中的榜样,让其身心健康地成长。

3.中小学生校园暴力心理危机干预措施

3.1学校方面

3.1.1学校建立专业心理机构,配备专业人员,制定合理、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流程和应急预案,定期对学生心理状况进行测查,建立相关档案。当心理危机事件发生时,学校能及时有效地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对于心理障碍较为严重的学生,学校应主动联系其家属到医院进行治疗。

3.1.2学校应加强中小学生自我意识和生命教育,重视健康人格的培养。学校应通过课堂、专家讲座、心理游戏等多种渠道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的自我价值感,树立自信。同时,学校还要开展中小学自护教育,面对校园暴力学会应对方式和自我调整适应。由于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教育学生在遭遇挫折时,注意改善自我的应付方式,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首先要培养开朗、温和、乐观、直爽和坚强的性格特征;其次,要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敢于面对现实,接受各种刺激,在刺激中学会缓解紧张心理;再次,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提高自我的认知力和适应力。

3.2家庭方面

3.2.1建立家庭支持系统。家庭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个系统。家庭成员的爱护、理解与照顾对缓解学生危机事件后的紧张心理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学校可以和家长进行沟通,使学生尽快摆脱心理危机的困扰。

3.2.2树立正确家庭教育意识,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家长不但要关心他们的智力发展,更要注重培养他们坚强、乐观、豁达的人格品质。同时在生活中,还要注重他们的生活技能的培养,增强他们沟通、解决问题、抗挫折的能力,让其成为一个有主见、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3.3政府干预

政府应大力支持和帮助中小学建设心理危机干预系统,尽快组建学校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制定相关法规政策,为心理危机干预提供制度保障和资金支持。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能看到中小学校园暴力事件后,并不意味着一切已归于平淡,许多受害者的内心却波澜起伏,心理上的创伤还没有愈合,如何最有效地减少暴力事件对他们的伤害,抹去他们心里的疤痕,我们认为,面对中小学校园暴力问题时还是应以预防为主,干预为辅,这样才能达到心理危机干预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南南.美国中小学校园暴力探析[J].科教文汇,2007,(125).

[2]杨宏飞.杭州市中小学校园暴力行为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6,(10).

校园心理咨询干预体系 第12篇

1. 存在的问题分析

本次调查对象是唐山市中小学生, 被调查者中有59.1%的中小学生在过去一年发生暴力, 其中躯体暴力和性暴力的发生率分别为33.5%和3.5%;精神暴力35.1%。从调查结果来, 我市中小学生校园暴力问题较普遍, 其中精神暴力和躯体暴力为中小学主要暴力方式。本次调查还从中小学的校园暴力应对方式、校园暴力对学生的影响、家庭对校园暴力和学校对校园暴力采取的措施等多方面进行了调查, 从本次调查中, 发现存在问题如下:

1.1 中小学生校园暴力的应对方式不成熟, 对个体心理影响较大

本次调查发现中小学生面对校园暴力时, 有46%的学生应对方式是“忍让回避”这种消极自我防御的方式, 缓解压力的方式还是“自我消化”, 企图通过逃避的方式来寻求心理解脱。从“暴力行为对学生的影响”结果分析得出:11.3%的学生遭受了躯体方面的影响, 72.9%的学生遭受了精神方面的影响, 暴力对学生的心理伤害明显要高于躯体方面, 许多学生认为校园暴力行为使他们的心里充满不安、害怕、委屈、愤怒等不良情绪, 从而影响到了他们的学习和交往, 甚至有3.5%的学生产生过自杀的想法。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看出:有不少学生的应对暴力的方式是消极、被动、不成熟的。同时, 暴力事件对学生心理的影响更普遍、更严重。我们都知道心理伤害的恢复, 并不像躯体伤害那样治疗时间短、恢复快, 特别是对于中小学生来说, 他们的性格正处在形成期, 若不能及时、有效地调整心态和心理疏导, 这些心理困扰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一生。

1.2 学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不到位

经调查发现其主要问题有:一是学校专门从事心理工作的老师数量少, 专业化不强。二是心理危机干预的形式单一, 内容枯燥。学校的心理辅导教育多是以课堂和讲座形式举行, 不能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难以使学生受到启发。

1.3 中小学生暴力受家庭影响因素较大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处理问题的方式与家长的教育和管理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家长管理过于严格或过于溺爱, 对学生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家长过于严格, 学生遭受到校园暴力时易采取忍让回避等消极方式, 由于严格的环境使他们的负面情绪无法宣泄, 易造成心理压力过大, 随着负性事件的积累产生心理问题;家长过于溺爱, 学生易采取“以暴制暴”等较为主动出击的回应方式, 同时他们的暴力心理倾向较高。另外, 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忽视、漠不关心及教育方式的不正确也是造成孩子受到校园暴力心理压力过大的主要原因。

2. 影响心理危机干预措施的主要因素

2.1 个体因素

个体心理危机的易感性即指个体对重大生活事件是否构成心理危机的敏感程度。以往的研究证明, 重大生活事件和个人的人格、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等方面存在关系。中小学生的人格特征还不稳定, 因而对于重大生活事件, 特别是负性重大生活事件的经历, 对中小学生人格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从人格特征上来看, 对精神质得分较高的学生, 应重视他们在丧失因子后的干预, 而对精神质得分较低的学生, 应重视他们在学习因子后的心理危机干预。对内外向得分较高的学生, 应重视对他们师生因子后的心理危机干预。以往研究表明, 个人的经历对重大生活事件危机易感程度有直接效应, 经历重大生活事件越多的学生, 他们的危机易感程度越高, 主要因为他们经历了重大生活事件后, 没有得到及时、良好的心理危机干预, 所以产生累积效应, 降低了自己本身的危机免疫能力[3]。通过以上结果我们不难看出, 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时, 应先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

2.2 个体的环境因素

一个人性格与行为习惯的养成, 与家庭影响有着很大的关系。本次调查结果表明, 生活在单亲家庭或破碎家庭、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父母受教育程度低的中小学生受暴力影响程度要高于一般家庭。在父母受教育程度这一方面, 学历高的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更讲究方式方法, 孩子的成长环境比较宽松, 易形成乐观、豁达、坚强等人格品质特征, 遭受暴力后不良情绪得到及时排解。同时, 父母的行为习惯对中小学生暴力行为也有一定影响, 父母具有不良行为的家庭, 孩子的暴力行为相对较多, 而且遭遇暴力后影响较大。所以父母在家中应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 做孩子生活中的榜样, 让其身心健康地成长。

3. 中小学生校园暴力心理危机干预措施

3.1 学校方面

3.1.1 学校建立专业心理机构, 配备专业人员, 制定合理、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流程和应急预案, 定期对学生心理状况进行测查, 建立相关档案。当心理危机事件发生时, 学校能及时有效地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对于心理障碍较为严重的学生, 学校应主动联系其家属到医院进行治疗。

3.1.2 学校应加强中小学生自我意识和生命教育, 重视健康人格的培养。学校应通过课堂、专家讲座、心理游戏等多种渠道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提升学生的自我价值感, 树立自信。同时, 学校还要开展中小学自护教育, 面对校园暴力学会应对方式和自我调整适应。由于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 教育学生在遭遇挫折时, 注意改善自我的应付方式, 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首先要培养开朗、温和、乐观、直爽和坚强的性格特征;其次, 要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 敢于面对现实, 接受各种刺激, 在刺激中学会缓解紧张心理;再次, 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 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 提高自我的认知力和适应力。

3.2 家庭方面

3.2.1 建立家庭支持系统。

家庭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个系统。家庭成员的爱护、理解与照顾对缓解学生危机事件后的紧张心理有很大的帮助。同时, 学校可以和家长进行沟通, 使学生尽快摆脱心理危机的困扰。

3.2.2 树立正确家庭教育意识, 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家长不但要关心他们的智力发展, 更要注重培养他们坚强、乐观、豁达的人格品质。同时在生活中, 还要注重他们的生活技能的培养, 增强他们沟通、解决问题、抗挫折的能力, 让其成为一个有主见、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3.3 政府干预

政府应大力支持和帮助中小学建设心理危机干预系统, 尽快组建学校心理危机干预中心, 制定相关法规政策, 为心理危机干预提供制度保障和资金支持。

从以上分析中, 我们能看到中小学校园暴力事件后, 并不意味着一切已归于平淡, 许多受害者的内心却波澜起伏, 心理上的创伤还没有愈合, 如何最有效地减少暴力事件对他们的伤害, 抹去他们心里的疤痕, 我们认为, 面对中小学校园暴力问题时还是应以预防为主, 干预为辅, 这样才能达到心理危机干预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南南.美国中小学校园暴力探析[J].科教文汇, 2007, (125) .

[2]杨宏飞.杭州市中小学校园暴力行为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 2006, (10) .

上一篇:贫困地区经济文化下一篇:石油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