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设幼儿教育论文范文

2024-05-05

预设幼儿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精彩的课堂教学是教师精心预设和师生动态生成的统一。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教师精心的预设,有效的调控,灵活的处理,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整合资源;互动

我们都知道任何课堂都存在预设,预设就是对课堂未知的教学过程实施模拟、演练,就像军事预演一样要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而教学过程又是变化的,具有一定的不可预测性,所以教学中随时都存在生成,即教学中随时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将其中有效的生成融入课堂让课堂变得更精彩同样符合预设的目的。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应该协调统一,而不是相互抵消。为此,教师应该认真研究教材,设计好教学的每个细节,做好预设,并对教学中的有效生成及时有效调控,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让课堂变得更精彩。

一、精心预设,优化生成

小学语文课堂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的高效,从熟悉教材,设计教案到课前的基本准备都是预设的工作。预设的好坏关系着课堂的实施效果,同时也引导着课堂的生成,好的预设能成就有效的生成,能优化生成;而没有计划的,不认真的预设将使课堂变得混乱。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预设呢?

1.设计动态的灵活预设

课堂是动态变化的,再美好的预设都不可能完全呈现课堂的真实过程,而在新课改重视教案设计的思潮下,出现了过度严格执行教案的形式,教学过程变得死气沉沉,失去了原有的活力。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设计具有动态的预设,让课堂有效生成随时能融入教学,成为教学的助理。

例如,在教学《珍珠鸟》一课时,教师为了让学生体会“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内涵,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讲述自己信赖别人,别人信赖自己的故事。

生1:我们日常做的“自己往后倒,别的同学借助自己”的游戏,就是一个信赖同学的表现,我信赖别人,可以放心得往后倒,这种信赖让我心里很舒服,很有安全感。

生2:……

这样的设计就给了学生灵活的表现机会,让学生能发挥自己的主体意思,融入课堂,教师再通过这些有效的生成,引导课文的预设,让课堂不仅有规矩,更有活力。

2.预设应该整理资源

小学语文与学生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教学预设应该从方向上掌控,让学生在吃透文本的基础上,超越教材,跳出文本,拓展更多的课外资源,链接生活与课文。这样学生就能更有效地去理解课文。

例如,在教学《触摸春天》这课时,如果没有联系生活学生这几个年龄段是无法理解盲童的苦难的。而作为教师就应该让学生认真研读课文,发掘学生自己生活中的有效资源去理解课文,引导学生感悟盲童的内心世界,体悟文章的真正含义。

二、捕捉生成,完成预设

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所以,课堂因生成而精彩,作为教师就是要善于捕捉课堂精彩的生成机会,实现有效的预设目的。

1.抓住有效的问题生成,促成预设

例如,在《触摸春天》的教学中有这样一段话: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师: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蝴蝶明明是被盲童抓住的,为什么写被“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呢?

生:难道是听出了蝴蝶的飞翔?

针对学生的回答,我乘机引导:世界上除了用眼睛看世界,还有一种内在的视觉,那可能是真实的,那就是用心去看这个世界。这样的引导让学生走进盲童的内心,没有偏离预设,反而优化了生成。

2.互动生成中感悟、思考,完善预设

教学是双向的,很多生成都是在师生、生生互动中形成的,教师要善于将生成引向预设,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思考。

例如,在《凡卡》这课的教学中,师生共同讨论:“凡卡为什么会写信?”的问题。

师:凡卡没有读过书,他根本不识字,为什么会写信?

生:我知道,凡卡会写信,是他爷爷教的。

师:是吗?请你说说理由。

生:因为从文中对凡卡梦境的描写中可以看出,凡卡的爷爷识字,说不定爷爷在平时生活中曾教过凡卡。

生:老师,我认为凡卡会写信,还与席瓦列维父老爷家小姐有关,因为我在课外读过这个故事的全部文章。

师:说得很有道理,这能看出你平常很爱阅读,涉略很广泛,值得其他同学学习哦!

生:老师,会写信,为何他却不会写信封呢?这难道是因为他没有上过正规的学校,没受过专门的教育的缘故?

……

通过师生的大讨论,课堂不仅生成了对凡卡会不会写信的思考,更形成了深刻的感悟。这依赖教师及时的引导和及时的捕捉课堂生成的细节,让它们成为课堂教学中的闪光点。具体我们可以这样分析:首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生成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索,但教师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将问题再度抛给学生,让学生去思考、去感悟,为学生思维的飞跃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学生在愉悦的讨论环境中相互激发,思维不断碰撞,形成了一个又一个有效生成,教师将生成引入课文预设,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总之,预设与生成是精彩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什么样的策略和方法,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教师精心的预设,有效的调控,灵活的处理,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左黎洲.动态生成,让小学语文教学更精彩[J].学周刊,2013(7).

编辑 李建军

预设幼儿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内容摘要】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课堂动态生成教学是指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教学资源等多种因素的动态生成作用,实现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教学活动。语文课程,因多义性和开放性的文本作用于知识、体验、情感和心理不同的学生生命时,更具有多元性和生成性。构建高中语文课堂动态生成教学,能有效地使师生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推动更高层次的师生互动,实现学生的“三维”学习目标。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语文 课堂动态生成教学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育界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传统的教学过程可能存在着一个误区,就是把课堂“预设”和课堂“生成”人为地对立起来。后现代主义课程观认为,教学“目标的系统性与生成性相结合。课程目标的确定中,既有教师确定的,也有儿童自己生成的,还有儿童和教师共同生成的,最终形成一个网络状的目标系统。”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作用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引导学习的生成。语文课程,因多义性和开放性的文本作用于知识、体验、情感和心理不同的学生生命时,更具有多元性和生成性。因此,语文課堂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实现中,动态生成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解读课堂动态生成教学

(一)课堂动态生成教学的内涵

后现代主义认为,认知不是主体对客观世界直观的、理性的反映过程,而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理解和合作,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沟通和对话,是个体主动建构的过程。知识不是对客体自身属性或外部环境的反映,而是在外部客观刺激和主体认知结构相互作用下而不断建构的结果。“后现代知识观”使知识与客观实在不再是一种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表现出多元化、不确定性、动态生成性等特点。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过程是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积极交流,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课堂动态生成性教学正是以此作为立论基础。

课堂动态生成教学,所谓“动态”,即“运动变化状态”,指在课堂教学中,是由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教学资源等多种因素运动变化综合作用的状态;所谓“生成”,《教育大辞典》中理解为,“‘生成’强调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与从环境中接受的感受信息相互作用,主动建构信息意义生成的过程。”②是指事物的发生、形成、提升的成果,在教学中表现为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策略方法的形成以及教学目标的实现。“课堂动态生成教学”,就是在上述诸因素相互作用的动态中实现教学目标,生成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教学活动。课堂动态生成教学强调的是“生成”,因此简称为“生成性教学”。

课堂动态生成教学,要求在教学活动中,充分重视师生生命活动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复杂性,把每节课都视为不可重复的激情和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的课堂状态。它强调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内容)三者之间的互动,即学生在原始认知的基础上,通过与文本、教师、同学的对话交流,实现意义的获取和提升。“学生与知识之间关系”“从‘反映(认识)关系’发展为‘对话(理解)关系’,学生以内在体验的方式参与教学生活,在体验过程中‘生成’新的知识。”③因此,它是一种动态的,多样化的,提升性的教学。动态生成教学是相对于预设式教学而言的,与预设式教学的学生被动接受相比,它更强调学生知识、能力的自主构建;与预设式教学的静态预设相比,它更强调教学的动态生成。“生成性”是对“接受性”的一种批判和超越,是对“预设性”的补充和修正。生成性教学的提出,是对教学认识深化的结果,同时也为现代教学设计提供了新的视角。它往往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

(二)课堂生成与课前预设的关系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案,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④“预设与生成既有对立性,也有统一性,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⑤预设体现了对于文本的尊重,生成则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预设表现出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相互依存、互为补充。如果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反之,如果不重视生成,那么预设必然僵化而缺乏活力。“预设”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有章可循,“生成”使我们的课堂生动有创意。

如教学《藤王阁序》,让学生赏析“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有学生提出:“‘鹜’是野鸭,作者为什么不能把‘丑小鸭’换成‘白天鹅’呢?”这样的问题肯定超越了老师的课前预设,如果老师说学生是无理取闹,那只能让课堂变得沉默,教师不妨顺势把它设为一个讨论的问题:作者为什么要选取“鹜”这个形象呢?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古诗句中有关鸟的意象来思考。这样,课堂气氛就会活跃起来,同时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如果一味地指责,不给学生一个理由,不仅让学生感到兴味索然,而且还遏制了学生的质疑精神。

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必须在继承传统预设课堂的良好基础上,积极引入并探索动态生成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做到预设与生成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二、语文课堂动态生成教学的意义

(一)语文课堂生成教学让师生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在传统教学中,优秀教师对教材、教参的熟悉,几至于能倒背如流,教学设计详尽无比,具体到每一分钟该做什么都在课前预设好,教学内容的呈现顺序和教学各环节的安排都有明确的规定,课堂就是按部就班地开展教学。然而,这种刚性的教学设计,忽视了学科知识与学生经验的有机结合,忽视了学生的整体感受与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对课堂中的生成资源视而不见或不能及时处理,不能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组织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与拓展生成,阻止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弹性生成。而语文课堂动态生成教学,教师不再拘泥于事先预设好的教案,而是要根据课堂教学实际,灵活、有弹性地接纳、吸收、处理、激活课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实现了自我提高、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同时也促使学生在生成性的课堂中有了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通过积极的动脑、动手、动口,使生命处于最大限度的激活状态,是符合教育“以人为本”理念的。如教学《边城》一文,为了让城里的孩子理解文中所表现的自然美、风情美、人性美,教师如果从城市生活环境、身边人际关系入手,引导学生进行对比理解,就可以化解因时代和地域相隔而造成的阅读难题了。如果教师不考虑学生的生活体验,只是按照教参内容讲解,学生就很难深入理解。教师只有在备课中充分考虑到了学生,才能让课堂灵动起来,课堂才能有生成性。

(二)语文课堂生成教学能推动更高层次的师生互动

新课标中反复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在互动性的对话中,教师应努力地研究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促使学生在对话中不断呈现变化状态。这样,教师便可以及时地捕捉、搜集、判断、重组这些信息,并利用这些活的资源形成新的具有连续性的兴奋点和教学步骤,使学生再一次饶有兴趣地展开研究。如教学《醉花阴》,我分析词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讲到用“黄花”喻憔悴的女词人的妙处时,有一学生提出用“豆芽”比怎么样。针对这一想法,我组织学生讨论用“豆芽”和“黄花”为喻体的区别,学生总结出这样一些结论:“黄花”比“豆芽”雅,“豆芽”太俗,不属于文学语言;“黄花”切合词意,前面写到了“东篱把酒黄昏后”,由“东篱”自然联想到“黄花”;“黄花”在古诗中就作为“愁”的意象。我肯定了后两种观点,并告诉学生,“豆芽”只能表现“瘦”,表达不出“愁”;“黄花”既能表现“瘦”又能传达“愁”,符合诗歌的意境,使诗歌产生艺术美。我又说,鲁迅在《故乡》中把杨二嫂喻为“圆规”,夏衍在《包身工》中用“芦柴棒”来比喻“包身工”,同样成为经典的比喻,如果用“黄花”来比喻就不协调,所以用什么事物来比喻与文章的意境有关,“圆规”“芦柴棒”重在写形,而“黄花”不仅写形(菊花花瓣呈条状)又重在写神——写情写愁。因此,词语原本不分雅俗,用得恰当生动且符合语境就传神。经过这样的讨论,学生收获不小。重视学生的问题,就能利用好课堂的生成性资源,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使课堂更具活力,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高效互动的、充满活力和智慧的过程。

三、构建动态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生成时空

生成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灵性、充满智慧、充满精彩。面对课堂中的随机生成,教师应以微笑面对,以积极的教学心态把握,以灵活的教学智慧处理,将课堂生成视为宝贵的教学资源加以开发利用。

(一)精心策划预设,期待精彩生成

“一个真正关注学生发展的教学设计,会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⑥可见,教学设计只要着眼于为动态生成而设计,就可能产生预设中的生成策略。如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可以调动学生富有个性化的知识、经验、思维、灵感;创设有利于学生获得积极体验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体验学习,也有利于生成问题的产生;对学生的质疑问难做好充分的预测,便于课堂活动的启发引导。总之,教师可以从多方面预测丰富的学情、预测更多的可能,并准备应对策略,以便在课堂上生成相关问题时能够及时、灵活、合理地调整教学预案,让预设真正服务于课堂的有效生成。当然,这种预设也应该是空间型的,即预设应设计一定的空间,给予一定的弹性,而不应该把每一步(甚至每一句话)都进行预设,把每一个预设都框定。只有这样,才会使教师的教学既有胸有成竹的从容,又不乏灵活机智的创造。

如我在教学《祝福》时,设计了一个问题:祥林嫂嫁给贺老六后,应该叫什么?学生随口而答:贺六嫂。这时,有学生问:可她嫁给贺老六再次回到鲁镇来,人们还是叫她“祥林嫂”,是不是作者写作的疏忽?这正是我所期待的“生成”,我抓住了这一机会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封建社会“出嫁从夫”,祥林嫂改嫁给贺六,理应叫“贺六嫂”,可人们仍然叫她“祥林嫂”,非但不是作者疏忽,反而是表现出作者深刻的用意——封建社会提倡妇女守节,所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寡妇再嫁令人不能容忍,所以,尽管鲁镇的人们都知道祥林嫂曾改嫁贺老六,但人们不认可也不愿认可她改嫁的事实,自然不会叫她贺六嫂,而坚持称她“祥林嫂”,以维护他们心中保守、僵化、反动的封建贞节思想。这个称谓隐藏着旧礼教的荒谬,更深藏着作者的深刻用意——鲁迅先生反复强调人们对她称呼的坚持,便是对这种保守、僵化、反动封建贞节思想的充分揭露和批判。

(二)尊重学生主体,保证教学生成

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指引下,民主、平等、宽松的教学氛围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一些小插曲,对有价值的生成,教师应充分利用。如在《药》的教学中,我安排学生讨论文章结尾处描写乌鸦的作用时,有学生认为写乌鸦是实实在在的景物描写,有学生认为乌鸦喻指反革命者,也有学生认为乌鸦象征腐朽的封建社会……有一位学生发问,文中的“乌鸦”为什么不能写成喜鹊呢?这突如其来的似乎低幼化的问题引起哄堂大笑。但对我而言,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因为它正可以成为使课堂讨论深入的切入点。这一个问题的生成,引发学生的兴趣,于是我向学生提出另一个问题:古诗中的乌鸦有什么象征意义?学生说出了“不祥之物”“报丧者”“小人”“哀伤”等。在这基础上,结合文本的内容,我引导学生讨论并达成共识:《药》的结尾着意描写“乌鸦”这一细节,颇有深意。其一,渲染气氛。在中国文化中寄寓“不祥”意蕴的乌鸦,在死一般寂静的坟场,一副漆黑冷峻、缩头缩脑的站相,一声突如其来、情势吓人的大叫,一个张开两翅、挫身迅飞的动作,使人感觉阴冷凄清,毛骨悚然。其二,凸显主旨。夏四奶奶始终不理解作为革命者的儿子的死,她相信人死了有魂魄,希望由乌鸦的动作得以验证,可她万万没想到,乌鸦并没有按她的意愿飞上坟头。这暗示了夏四奶奶因果报应、乌鸦显灵迷信思想的破产,从而更鲜明地凸现出唤醒民众这一深刻主题。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意识,鼓励和欣赏学生创造性的探究与发现,耐心地倾听学生们的思想与见解,这样,动态的生成时空才会孕育而生。

(三)捕捉生成资源,调整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当生成资源产生时,教师要凭借教育智慧在教学实践中因学情的变化对教学设计进行机智地调整,开发并利用这种新的教学资源,从而产生有价值的问题,使课堂闪光,推动教学活动。我在讲授课外文章张洁的《拣麦穗》时,有一学生问:“老师,作者为什么写‘我’在老汉死后,还怀念老汉,这是不是表达‘我’和老汉的忘年恋呢?”这问题是我在备课中始料未及的,但这问题提得好,应该是大部分高中生的疑惑。于是我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分析文中写了“我”和老汉交往的哪些事情,然后对材料进行分析,最后概括出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赞美了人与人之间尊重、关爱、纯洁真诚、博大无私的美好情感,表现人性美。一个问题的提出,可以体现出学生对文本的个性解读能力,也可以使学生找到挖掘文本底蕴的着手点,教师不应忽略学生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要利用有价值、有创见的生成,运用教学智慧,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语文教学应充分发挥文本的多样性和开放性,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发展。“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⑦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當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作为教师,应认识生成、关注生成、开发生成、运用生成,在课堂的动态生成中,准确捕获、果断整合信息,巧妙运用信息,在课前预设和课堂生成中找到最佳的平衡点,机智生成新的教学方案,达到预设与生成的零距离、全融合,点燃师生思维的火花,使师生得到心灵的碰撞,使课堂精彩纷呈。

【注释】

① 小威廉姆E·多尔. 后现代课程观[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5.

② 转引自钱正权. 关注课堂生成就得淡化预设吗[J]. 小学语文教育,2005.7、8:17.

③ 迟艳杰. 教学本体论的转换——从“思维本体论”到“生成论本体论”[J]. 教育研究,2001.3

④ 叶澜.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 教育研究,1997.9:3.

⑤ 余文森. 课堂:如何让“预设”与“生成”共精彩[N]. 中国教育报,2006.4.14:5.

⑥ 叶澜.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 教育研究,1997.9:8.

⑦ 叶澜.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 教育研究,1997.9:6.

(作者单位:广西百色市凌云县中学)

预设幼儿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预设是教学的前期准备,生成体现教与学的过程,是教学活动中的关键。传统教学过分地强调预设,过分追求精细的提问,精心设计每一句话, 准确计算每一环节的时间分配等。造成课堂教学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生命色彩,这样的教学设计是教师一相情愿的杰作。而实际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维度动态过程,尤其当课堂比较开放时,实际的教学过程远比预设的要生动得多。这时如果教师视预设法规, 不能根据学生信息反馈情况及时调整预设,那么在课堂中会失去很多亮点,往往与“精彩”擦肩而过。叶澜教授说:“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话启示我们,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按照预设的教学方案机械、僵化地传授知识的线性的过程,而应是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不断调整,动态发展的过程。因此,在实践中,教师要处理好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1 要为“生成”而精心“预设”

我们倡导生成的课堂教学不是不要预设,而是改进预设,这这种预设更多地关注课堂上学生的精神生活。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的预设不是为了限制其生成性, 而是为了使这种生成更具有方向向感,更富有成效性。我们的备课预设要从着重于教师的“教”走走向学生的“学”,更多地为学生的“学”而预设。

1.1在教学的生成点上进行详尽预设

生成与预设是教学中的一对矛盾统一体,凡事预则立,不预预则废。学生的差异和思维难以预料, 实际教学中总会有些不期期而遇的问题,面对这一现象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预设,才能“临临危不乱”。

如:一位老师在教“找规律填数”中,他出示了这样一题:

老师问: 谁能把你发现的规律讲给大家听听? 学生纷纷举举手,生1说:这一排数,上面的数乘2,等于下面的数,生2说:下下面的数除以2,等于上面的数,生3说:下面的数是上面数的22倍? ……师紧接着问: 那谁能根据发现的规律说说每个括号里里应填什么数? 学生说:7下面的括号里填14, 另一个学生说:2020上面的数应10,因为20÷2=10,还有一位学生激动站起来说:老老师,后面的括号里我发现了能填很多的数,老师点点头:你说说说看,学生说:你看上面的括号填2,下面的括号就填4;上面的括括号里填3,下面的括号里填6……老师称赞他说:说得真不错!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来?一位学生举手说:只要在上面的括号里任意填一个数,再用这个数乘2就得到下面括号里的数。老师边拿下题目边总结说说:同学们真聪明,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找出了规律,并运用了规律。老师正想进行下一环节时,意外出现了,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还有发现,后面的两个括号里可以填相同的数,教师一愣:怎么能填相同的数? 学生说:可以都填0,因为上面填0,0乘2还得0,下面括号里不就是填0吗? 老师表扬:对,这位同学真会动脑筋。这时又一次意外出现了,一位学生站起来反驳:老师他说得不对,根据规律下面的括号里的数应该是上面的的2倍,照他那样说,难道0是0的2倍? 另一位学生也发现:老师,0除以0也不等于2,这两个括号怎么会填0。起先发现填0的学生着急起来: 老师, 根据规律0乘2是等于0吗?师:你们说的都有道理,可是……老师一会说填0对,一会说填0不对,全班同学都显得很失望。

从上面的例子中看出, 我们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既要吃透教材,考虑到所教内容的知识点,逻辑关系,可能引起学生争议或难以理解的问题等,又要对学生可能出现的言行进行充分预设,做到心中有数,临场不乱。教师只有对学生可能有的想法有了详尽的预设,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胸有成竹地引领学生。

1.2“预设”要给“生成”留足空间。

在教学活动中, 预设是必要的, 但同时这种预设是有弹性的、有留白的预设。因为教学活动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建构的过程。因此,教师在预设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教学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从而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给生成留足空间。

如:一位特级教师上的“分数的意义”,老师在黑板上粘上8枚棋子,分别是2枚“相”、2枚“仕”、2枚“车”、2枚“炮”。老师问:从8枚棋子中你能看出1/4这个分数吗? 生1:我看出这枚棋子颜色深,可以用1/4表示。生2:(指着下面一排4枚棋子)这4枚棋子表示1/4。师说:现在看来意见不一样,一个同学说这一枚是全部的1/4,另一同学说这4枚(下面一排)是全部的1/4。还有不同的意见吗?生3说:(指这其中的2枚“相”)这2枚是全部的1/4。师:我搞糊涂了,一会儿是1枚棋子是1/4,一会儿是2枚棋子是1/4,一会儿是4枚棋子是1/4。到底哪个正确呢? ……接下来, 老师着力引导学生理解生3讲的话, 即2枚棋子是全部的14,直到学生弄清其中的道理,但老师并没有因此而满足,也没有因此:“见好就收”。而是进一步利用前面学生1和生2两位学生的生成性学习材料,让它们成为一种新的教学资源。

上面的例子中,老师的一句简单的提问“从8枚棋子中你能看出1/4这个分数吗? ”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各自的知识经验,为各个层次的学生都留足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回答可谓参差不齐,有的认为1枚棋子是1/4,有的认为2枚棋子是1/4,有的认为4枚棋子是1/4……学生有了自由发挥的时间和空间,课堂上才会飞扬着学生学习的智慧和教师教学的智慧,学生才会真正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感受到共享知识的快乐。

2及时调整预设,创造精彩生成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预设再周全,它毕竟是预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顺学而导,必要时要调整原先教学预案,促进教学预设与动态生成的和谐发展。

2.1 在生成中灵活选择预设

在实施预设教案的进程中,教师只有随时捕捉学生的疑问、想法、创见等精彩瞬间,甄别优劣,选择恰当的问题作动态生成的“课眼”。因势利导选择原来的教学程序或内容,自然地变为动态生成,让课堂教学在健康有效的轨道上发展,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促进课堂生成。

如: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用“克”和“千克”的实例引出课题“克和千克”后,进而询问:“关于克和千克,你们想知道什么?”引出学生想探索的问题:“1克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克和千克之间有什么关系? ”……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走进“称一称、掂一掂”活动,学生极有兴趣。他们精神专注地去感知1克、几克、几千克、几百克、1千克有多重。又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笔者通过“同学们,你们对长方体有哪些了解呢? ”“你们对长方体还有别的认识吗?”“你们对长方体还有更多的认识吗? ”3次提问。从学生的回答中知道了学生对于长方体已经有多少认识?对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教师就不再重复,而对于“怎样证明相对的面面积相等”“什么叫棱”“怎样证明相对的棱长相等”这些大多数学生没有掌握的知识,笔者展开了引导和解释。

从学生生成的问题中选择教学预设,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动态生成自然形成,学生也能不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2.2 在生成中机智改变预设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孩子们的知识越来越丰富,他们的见识、思维和经验往往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在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老师的教学预设与实际教学不相符的现象。这时,是机械地执行自己的“既定方针”(教案),还是将学生出现的这种思维状态作为一种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 重新调整和组织自己的教学呢?这不但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机智,更反映了教师的一种学生观和教学的基本理念。

如:一节教研公开课上,老师在让学生讨论了测量圆的周长的方法后,给学生提供直径不同的圆硬纸片材料,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有什么关系。并这样导入:我们知道正方形周长是边长的4倍,那么圆的周长与直径是否也存在一定的倍数关系呢? 这个问题让同学们自己去发现, 请分组测量圆片, 填好实验报告单。这时,居然有很多学生小声地说: “我知道的,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我知道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14倍”……学生的小声议论, 使教师原先精心设计的各个精妙的教学环节与预先设计好了的精心提问,一下子全泡了汤。这时教师楞了片刻后, 马上调整过来地说:“请知道圆周长与直径关系的同学举一下手。”结果全班竟有半数的学生举起了手!接着教师问学生:“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呢?”“从书上看的?”“那么你知道书上的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的吗? ”“不知道”。这时这位教师即时肯定:“大家说得结论是正确的,你们能提前预习,这种主动学习的精神值得肯定,可是大家却不知道这个规律是怎么得出的,大家想不想自己动手设计几个方案,来验证结论?”“想!”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说。“今天老师就请你们用手中的这些圆片,以及刚才讨论的测量圆的周长的方法,来证明你们刚才说的这个规律,好吗? ”“好! ”“好! 下面就开始,可以几个人组成学习小组合作验证, 看哪个小组能利用手中的学具最先证明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教师适时地参与学生的讨论、交流、验证,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逐步概括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与方法。

面对学生已经知道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这一始料未及的问题,令全班学生和台下听课老师为之瞠目的时候,老师没有继续按原来的教学预设组织教学,而是随机应变,及时改变预设的程序,创造性地组织了以上的教学。这既是对学生发现的肯定,更是尊重学生的表现。这样的教学真正使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反映了课堂教学的真实自然。

3珍视生成资源,超越预设目标

我们知道, 教学过程和学生的理解过程都处于动态的发展变化之中。每个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维习惯与兴趣,经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尝试、推理、交流等活动探索数学知识。由于学生的差异,就可能生成不同的见解和方法。珍视这些生成资源,合理组织、利用,可以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活动,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丰富学生的认识成果……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倾听,“听懂”学生的每句话。正确面对学生的错误,要宽容,因为错误也是一种学习资源。

如:一位老师在教“分数的基本性质”时,通过创设情境“分蛋糕”得出1/3=2/6=3/9,接下来按预设是让学生从左到右观察1/3=2/6=3/9得出“分子和分母同时扩大2倍、3倍,而分数的大小不变”。当时老师抛出了一个问题:“请同学们从左往右观察1/3=2/6=3/9,你能发现什么?”学生思考片刻后,马上有人站起来回答说:“从左往右看,我发现分子不断加1,分母不断加3。”面对学生的意外回答, 老师又抛出了第二个问题:“先从第一分数看到第二个分数,再从第一个分数看到第三个分数,在乘法方面你能发现什么规律?”这时,一位优生很快举起来手,他站起来回答:“我发现第一个分数的分母乘第二个分数的分子刚好等于第二个分数的分母,也就是3×2=6,从第一个分数到第三个分数也是这样,3×3=9。”听完他那“振振有辞”的回答,教师果断放弃了原来的预设,重新打开“分蛋糕”的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剩下部分的分数后得出:2/3=4/6=6/9,让他们用刚才同学的方法去验证,他们很快发现3×4≠6,3×6≠9。从而明白刚才那位同学的回答没有规律性。然后老师趁热打铁地让他们开展小组探究活动,通过热烈的讨论, 学生发现了这样的规律:3×4÷2=6,3×6÷2=9。老师又乘胜追问:“原先那组分数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规律呢?”经过大家的再次讨论,又发现了3×2÷1=6。3×3÷1=9,老师将这些算式经过整理,在乘后面添上小括号(得数不变):3×(2÷1)=6,3×(3÷1)=9,3×(4÷2)=6,3×(6÷2)=9。引导学生继续开展探究,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上面的例子,虽然饶了个弯子,但有惊无险,最终不但落实了知识目标,还使探究价值得到了凸显,数学思考能力得到了训练。因此在教学实施阶段,一方面要对课堂上无价值的生成予以正确引导,一方面对极富价值的创造火花予以引燃,使意外的信息生成宝贵的教学资源,从而超越预设的目标。

总之,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虽有对立的一面,但更有统一的一面,我们只有科学而艺术地加以把握,把“预设”与“生成”和谐地统为一体,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有充满激情的言语,才会有充满智慧的火花,才会有充满生命的气息与情趣,我们才会步入理想课堂的境界。

摘要:“预设”是必须的,但要为“生成”而精心“预设”,要关注学生的起点,要有弹性和留白,要在教学的生成点上进行详尽预设;“生成”则更为重要,它是数学课堂的活力所在,教师要善于及时调整预设,创造精彩生成。科学而艺术地对待“预设”和“生成”,我们才会步入理想数学课堂的境界。

预设幼儿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问题式教学 ”中 ,问题的提出是核心 ,没有好的问题 ,就没有有效的问题式教学行为。 鉴于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若想在语文学科的问题式教学中预设出好问题,应遵循以下原则。

1教学内容的确定是问题预设的前提

绝大多数的学科,其教学内容都是确定的,例如,这节课是 “二元一次方程 ”,绝不会有老师上成 “二次函数 ”。 而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在于,它的教学内容是不确定的,语文学科的教材是以选文为主,指提供阅读材料,而对于这篇选文应该教什么,即核心的教学内容,却没有明确的限定。 于是,相较于其他学科, 语文学科的教学就充满了不确定性。 “这就导致了一种很不合理的现象:一方面,使用不同版本语文教科书的教师,上同一篇课文,核心的教学内容几乎没有差异。 另一方面,使用同一本语文教科书的教师,上同一篇课文,具体的教学内容又千姿百态, 乃至千奇百怪。 ”因此,语文教学的核心问题是确定文本的教学内容。 只有准确地把握文本的核心内容,围绕文本的核心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紧扣教学目标预设问题,才能确保问题的精准度,提高课堂效率。 那么,如何确定教学内容呢? 就是要凸显“语文味”,就是以语言表达为核心,重视对言语细节的品味,引导学生沉入文本,从言语的细微之处品味作品的意蕴, 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2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是问题预设的基础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探索者和建构者。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不仅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注意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综合素养, 更要求教师顺应学生的学习规律来组织课堂教学,设计问题情境。 例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学习者在新信息的刺激下,通过同化与顺应作用,重新整合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的过程。 因此,在学习新知识时,适当联系旧知,会更有利于学生对自身知识体系的建构,这就是顺应学生学习规律的行为。 不仅是单个问题的预设要顺应学生的学习规律, 多个问题呈现的顺序也要顺应学生潜在的期望, 前一个问题为下一个问题做好铺垫,下一个问题自然地承接前一个问题,避免形成意义阻隔,使教师所想与学生所思相协调,师生之间形成和谐振动。 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首先要求教师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语文学习者,只有通过不断地反思自身的语文学习经验,才能发现规律和顺应规律,使学生和文本实现“无缝对接”。

3教师对文本的深度解读是问题预设的保障

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 其实就是师生通过阅读和对话共同解读文本的过程。 而教师作为学生语文学习的组织者和引领者, 只有提高自身的文本解读能力, 才能准确把握提问的角度和解决问题的切入点,从而缩短解决问题的路径。 同时,教师文本解读的深度,也决定着语文课堂问题探究的高度,只有教师充分吃透了文本,才能引领学生揣摩语言的魅力,才能提出有文化深度和认识高度的问题。

教师提高自身的文本解读能力, 离不开常用的文本解读方法,如文本细读法、结构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意象解读法、意境还原法等。 同时,也要注重广泛阅读,深入思考,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个人的深度解读,不同于语文课堂上的深度解读,教师个人的解读,可以无限深入,但在课堂上却要深入浅出,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设置问题,避免过度的拔高和单向的灌输。

4结语

综上所述,语文学科“问题式教学”中的问题预设,应以准确把握教学内容为前提,以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为基础,以教师对文本的深度解读为保障。 立足于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预设高质量的问题,把握文本的独特性,引领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高效课堂。

摘要:“问题式教学”是目前课堂教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在“问题式教学”中,问题的提出至关重要,有了好问题,才有高质量的教学。就语文学科课堂教学而言,问题的提出应遵循哪些原则呢?本文围绕这一问题,提出了语文学科“问题式教学”中应遵循的三个原则:教学内容的确定是问题预设的前提;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是问题预设的基础;教师对文本的深度解读是问题预设的保障。

预设幼儿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1 化学概念教学中追问的内涵

简言之, 追问即追根究底的问。化学概念教学中的追问就是指在进行概念教学时, 在学生遇到对概念的内涵含混不清、外延缺乏必要了解的情况下, 与所要达到的期望目标存在一定的差距,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应因势利导, 提供脚手架, 适当设置一些富有层次性和启发性的问题, 促使学生动态生成对化学概念准确理解和掌握的教学形式。

追问的问题一般是根据教学内容预先设置的, 但教学活动具有动态性和不确定性, 中途可能会滋生出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 需要教师敏锐的洞察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 总体上把握追问的内容和方向, 对学生的思维过程加以有效调控和引导, 了解概念的深层意蕴, 促使学生的思维向广阔性和深刻性、独立性和批判性、敏捷性和灵活性发展。

2 追问遵循的基本原则

在化学概念教学中实施“追问式”课堂教学过程中, 要力求遵循如下原则设计教学。

2.1 追问要“以学生为本”

追问过程中化学教师需要不断的提问在问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如不注意方法和策略, 不给学生营造“心理安全”、“心里自由”的氛围, 很容易造成盛气凌人的局面, 咄咄逼人, 把追问变成“逼问”、“拷问”、“盘问”, 强制学生发生思维, 很容易造成学生的逆反心里。因此要充分尊重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 了解他们的心理承载能力, 特别是学困生的心理特点, 这样在教学时才能区别对待, 有的放矢。

2.2 追问的时机场合要适宜

追问是动态的, 具有随机性, 教师要把握适宜的追问时机和场合。超前则没达到火候, 滞后则又冷却了。追问一般发生在对化学概念不能理解或理解错误之时, 而此时的学生一般正是学生急寻解决方案的时候。若及时加以追问, 进行点拨和启发, 可以启迪学生积极思维, 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有效调控, 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2.3 追问的难易程度要适当

追问应考虑概念的难易和学生的认知水平, 难度要适中, 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容易使学生达到“愤”、“悱”状态, 使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思索后能“跳起来, 摘到桃子”为宜,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成功的喜悦。追问的化学问题太容易, 则失去了追问的价值, 不能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和深层次思维, 根本不具有教育性或教育性很弱。反之, 问题偏难, 就会使学生的思维受困, 久之学习效能感就会下降, 逐渐丧失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2.4 追问要讲求层次性和梯进性

知识的掌握和习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不是一蹴而就的。追问中设置的问题应遵循由易到难、由点及面、由表及里的原则, 把握重点、难点, 寻求突破点, 注意问题的层次性和梯进性, 保证前后的过度衔接前一问题的解决, 为下一个问题的解决作铺垫, 逐层推进, 使学生的思维能渐渐地向期望方向演绎, 从而通过几个逻辑紧密的追问加深学生对概念方方面面的理解。

2.5 追问要情感驱动的动力支持

在追问中教师要与学生形成和谐共振, 而且要做到持久保持, 需要教师灵活的应变功力, 其中情感驱动提供了很好的动力支持, 不断的激励性评价非常重要, 它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实施激励性评价, 就是鼓励人的需要, 激发人的思想, 情感和行为, 使人产生一股内在的动力, 激发其向更高的目标迈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生进行激励评价时, 要注意运用“无错原则”来评价学生的发言, 不是非要等到终极目标实现以后才予以鼓励评价, 而应注意激励评价的过程性, 对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都予以肯定和表扬, 使他们感觉到处处有成功, 时时有进步。

2.6 追问要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过程。教师要把外在的追问内化为学生自觉的行为, 使自我追问成为一种习惯。这样的追问符合新课标提倡的“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由关注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其学习过程。学生不再是一个被灌输的“容器”, 而是等待助燃的“火炬”。学生要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化学概念问题学会主动发问, 遇到困难时提出一定的问题解决假设, 设想一些解决策略, 从而激发发问者查询相关资料, 通过一定的办法验证假设, 验证各种可能的答案。

化学概念是用极精辟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 其中每个字词、每一句话、每一个注释都是经过认真推敲并有其特定的意义。因此, 在化学概念教学中应很好的利用追问的策略。

摘要:化学概念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好其他化学知识的基础。因此, 在化学概念教学中应很好的利用追问的策略。文中讨论了化学概念教学中的追问的内涵以及基本原则。追问要注意以下几点:要“以学生为本”;时机场合要适宜;难易程度要适当;要讲求层次性和梯进性;要情感驱动的动力支持;要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关键词:化学概念,追问内涵,追问原则

参考文献

[1] 张发新.追问—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益的一种有效方式[J].化学教学, 2008 (5) :27~30.

预设幼儿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1 深究文本写好预案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与否, 取决于是否把新课程理念内化为课堂的实际行为。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 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 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这确实是教学实践所悟到的真知灼见。“生成”对应于“预设”, 是教学中的一对矛盾体, 是实施新课程必然会遇到的问题。我们说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 但教学不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的过程, 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是师生交往, 积极互动, 共同发展的过程, 是预设与生成的有机融合, 可以这样说, 课堂是在预设中生成, 在生成中预设的, 在对立统一中优化整合、有效建构、全面发展, 让课堂智慧挑战成为可能。有了教学中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 教学才会成为一种艺术, 才会充满生命的气息, 才会生成更智慧的精彩。

我虽然执教了二十多年的语文, 但每每钻研一篇新的课文, 总是先“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 通过对文本的反复阅读发现关键之处。一个生动传神的词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画龙点睛的句子等, 对这些关键地方的理解、揣摩、品味往往可以成为解读文本展开教学的突破口, 从而达到“窥一斑而知全豹”, 使教学落到实处。预设一个高质量的教案, 既是教师经验的积累, 也是教学机智的展现。预设更是蕴含着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 它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基础。如果教师自身对文本没有吃透, 不了解编写意图, 教学目标不明, 教学重点不详, 甚至南辕北辙, 便很难做到以文本为凭借, 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那么我们的教案只能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

例如:教学《一块特别的石头》一课时, 要让学生深刻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 数十年执着求索的可贵品质。我在教案预设时深究文本, 通过不同层次的品读“这么大的一块石头, 是从哪里来的?”“石头是从哪里来的?本来就有的呗!”两个问句展开教学, 前者是有疑而问, 要读出疑问的语气。后者是无疑而问, 自问自答。“本来就有的呗!”带有比较强烈的情感, 同时也传递信息, 应读出肯定的语气。当李四光对小朋友的回答一点都不满意, 村里老人和父亲都没有解答他的疑问时, 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老人、父亲与李四光的对话, 感受李四光思考问题的过程, 除此之外, 还让学生明确李四光的可贵之处在于, 没有因为老人和父亲都未能解决自己的疑问而放弃求索, “这些问题一直缠绕在李四光的脑海里”直到他长大以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 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后来发现我国第四纪冰川, 为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奠定了基础。教案中有了这样几个关键性细节的精心预设作铺垫, 学生就更能够走进人物的心灵, 被李四光的精神所震撼, 产生情感共鸣, 得到良好的情感熏陶。

2 精心预设把握生成

是的, 课堂教学是预设, 但更是生成。在教案预设的过程中, 除了深究文本, 还要做到心中有学生,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特点、语言水平等等因素, 充分考虑学生在每一环节可能出现的动态生成, 并设想出几种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何处理的方法, 这样, 教师才会在课堂上左右逢源?信手拈来。

例如:在教学《钓鱼》这一课时, 当讲到“我”钓到了一条从来没有见过的大鲈鱼, 父亲要“我”把鲈鱼放回湖里时, 突然有一位学生说:“老师, 我认为那父亲真傻, 明明‘四周静悄悄’, 无人知道‘我’是什么时候钓到的, 却把鱼放湖里。”我没有回避, 而是顺着追问:“是啊, 明明无人知道, 父亲为什么一定要‘我’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去呢?父亲的做法对不对?”学生被我引导着朝“在人生的旅途中, 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这个方向思考, 终于明白了:面临诱惑, 要有抵制的勇气和力量, 还要自觉遵守道德实践。这样“节外生枝”的课堂生成, 不仅保护了学生质疑问难的意识, 而且让他们享受到学习的喜悦, 所以说课堂生成的教学不仅是教师教学机智的体现, 更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体现。但是, 动态生成也并不否定预设的重要性, 他们之间也并不是互相排斥的。相反, 课堂精心预设是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前提。因为教学首先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有一个清晰、理性地思考和安排。同时, 课堂又具有不确定性和可变性, 其间许多教学细节是教师无法预测的。在备课时, 教师就需要预设操纵性强、有“弹性”的教案, 为教学中师生的互动共振、精彩生成留出充分的余地。因此, 我们在强调和追求生成的同时, 绝对不能忽视预设的价值, 应让预设和生成都熠熠生辉。

教室里的生活, 不可能像制造产品那样严密地安排和预设, 每堂课都是一轮新的太阳, 都有可能出现意外。或者来自外界的风雨雷电, 或者来自互动的碰撞, 或者来自孩子们的童真率性, 或者来自个别学生的别出心裁……它是挑战, 也是教育智慧迸发和提升的机遇;它是障碍, 也是教学中独特的资源;它需要教师长期蕴积的教育艺术, 也需要教师充满创造的教育机智;它呼唤教师要冷静思考, 更呼唤教师用心去感应, 去把握。让我们扎扎实实地提高每一节课的课堂效率, 切切实实地使每个学生更快地进步吧!

摘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 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 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

关键词:深究文本写好预案,精心预设把握生成

参考文献

上一篇:反洗钱分析论文范文下一篇:铁路校园文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