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设与生成范文

2023-09-22

预设与生成范文第1篇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只有精心的预设, 才有精彩的生成。但教学预设不是单维的、死板的、封闭的、主观的线性教学设计, 而应该是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动态的板块式设计。教学设计时, 可在每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旁边另外开辟一栏——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根据自己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特征等的预先深入的了解, 充分预想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问题, 然后将解决每个问题的应对策略附于其后。甚至设计几个不同的板块, 这几个活动的板块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随时穿插、变化。这样, 在不同的环境, 面对不同的学生, 尽管产生的问题可能多种多样, 甚至截然不同, 但是由于有充分的预设, 所以教师不会手足无措。即使出现这些预设之外的情况, 也能够很快相处应对的策略, 及时化解。例如, 教授“面积和面积单位”, 按什么顺序学习三个面积单位, 就可以做出三种预设: (1) 按教材的编排,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一次出现组织教学; (2) 考虑到学生家里搬新房的不少, 对住房面积多少平方米接触较多, 作了先学习平方米的预设; (3) 同样, 也安排先学习平方分米的教学思路。

结果表明, 学生选择先学习平方米, 教学得心应手。

又如在教学“分数化为小数”中, 某教师直接出示例题:把3/4、3/14、3/5、3/8化为小数 (除不尽保留三位小数) , 学生并直接用分子除以分母去化成小数。由于教师的牵引, 学生很快地找到了分数化为小数的一般方法。从表面看学生也是基于已有经验独立观察分析获取方法的, 但仔细分析, 是几十个学生统一让老师牵着, 沿着老师铺就的道路向着既定目标走去。也许, 这样教快捷、高效、省时, 但留给学生的空间太狭窄了, 学生的思路如出一辙, 不敢越雷池一步, 哪来的动态生成。如果老师先出示3/4、3/5、3/8让学生自己去观察, 探索出可除尽的规律, 分母能不能扩大成10、100、1000等, 初步分析出看分母里的质因数。然后再出示2/9, 让学生的认知产生冲突, 给学生空间去探索知识, 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学生自己经历的一个过程了。这样在预设中就给了学生一个广阔的空间去自由生成, 还学生一个真实的数学课堂。

预设是空间型的, 即预设应设置一定的空间, 给予一定的弹性, 对智慧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而不应把每一步都预设, 把每一个预设都框住。只有这样, 才会使预设脱去僵硬的外衣而显露出生机, 才会使教师的教学既有胸有成竹的从容又不乏灵活机智的创造, 才会使课程的生成成为可能。

2 重视学生生成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师生成

数学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对象应该是学生和教师。这与强调学生是动态生成的主体并不矛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受到环境、学生等的影响, 会产生灵感, 形成即兴的教学思路, 从而对原来教学设计进行完善和必要的补充, 这是值得提倡的。

例如, 一位教师教学同分母分数加法, 一开始让学生说说怎样计算, 估计正确与错误的算法会同时出现, 然后可以抓住认知冲突, 组织讨论。但结果是, 学生在场使计算“2/9+5/9”时, 无一例外都是等于7/9。针对这一情况, 教师灵机一动, 改变原定思路, 设问:为什么不是等于7/18呢?你有什么理由说服老师?面对老师生成的新问题, 学生通过折纸、画图、实物举例等多种方法, 说明自己的方法是正确的, 学生的学习参与十分投入、有效。

3 如何应对错综复杂的动态生成

3.1 动态生成的课堂是真实的课堂, 是丰富多彩的课堂

课堂中动态生成的内容错综复杂, 林林总总的信息会扑面而来, 有时会令教师应接不暇, 不知所措。所以, 要避免过于理想化的倾向, 沉着应对, 既不能挫伤学生创造的积极性, 又不能急于求成。例如, 教学“角的认识”, 教师提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关于角你知道些什么?这些可好, 学生说羊角、牛角、尺的尖尖角、甚至于人民币中的“角”样样都有。这正好是学生认识的生活中的角, 教师要耐心等待, 多加鼓励, 巧妙引导。教师可启发, 数学中的角与刚才说到的生活中的角有所不同, 请画出一个你认为的角。学生在画角的过程中, 充分显露思维水平, 互相启发、交流, 步步为营, 逐步完善。只要教师能很好的把握教材, 有足够的教学机智, 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 就可能将问题变成新的教学资源, 把原先可能成为病点的问题转化成教学的亮点。

3.2 让错误生成变成教学资源

在学生生成的资源中, 学生正确的答案, 精彩的见解, 独特的解题思路, 常常容易引起教师给予他们极大的关注, 而容易被人忽视甚至遗忘的往往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和认知的障碍。其实,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错误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教育的资源。像华应龙老师的一节“平行四边行面积计算”观摩课中, 在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时, 很多学生都认为要把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来计算, 却有一个学生提出了一个错误的资源。他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长乘宽, 因为平行四边行容易变形, 可以转化成长方形。我用四枝笔搭成一个长方形, 再轻轻一推就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的面积是长乘宽, 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也是长乘宽。”对于这样生成的错误资源, 很多老师通常会视而不见, 置之不理。这样就会大大减少学生扩展认知范围, 使学生天然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大胆尝试的探索意识被压抑。面对如此真实的思想, 华老师将错就错, 顺水推舟, 让学生经历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 把学生带入柳暗花明的境地, 享受豁然开朗的快乐。

当然, 课堂教学是有时间规定的活动, 教师要注意不能把学生所有的错误都当作资源。事实上, 教师不可能解决每一个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正因为如此, 教师要有当堂解读学生错误的性质以及判断其与教学相关性的能力。

总之, 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发展推进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有规律可循, 又有灵活的生成和不可预测性。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为动态生成而设计, 使设计尽可能地适应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 使教学资源尽可能生成在预设之内, 使有效的教学在预设和生成的平衡中发展, 在平衡中体现教师的匠心, 展现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

摘要:数学课堂是充满生命活力的, 就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课堂教学的价值就在于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预设的, 不可复制的。然而, 课前的教学预设依然非常重要, 我们要精心去预设, 面向每一个学生, 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 以促进资源的生成。资源生成后又如何有效地利用生成资源呢?这就对教师提出了一种挑战, 需要教师机智地进行有效的回应。

关键词:预设,生成

参考文献

[1] 吴亚萍.论小学数学教学的互动生成 (一) [J].小学数学教师, 2005 (10) .

[2] 吴亚萍.论小学数学教学的互动生成 (三) [J].小学数学教师, 2006 (1~2) .

[3] 王庆念.预设为了生成的有效[J].小学数学教师, 2004 (7~8) .

预设与生成范文第2篇

预设, 是指预测与设计。课堂教学预设, 是指教师课前对课堂教学的规划、设计、安排, 是对课堂方方面面可能出现的问题的预见与对策的准备。俗话说: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活动, 教师在课前必须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有一个清晰的、理性的思考和科学安排。

生成是指生长和建构, 课堂教学生成是根据课堂教学本身的进行状态而产生的动态形成的活动过程。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强调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 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

预设和生成作为课堂教学的两个方面是对立统一的, 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 也需要生成, 而这如同课堂教学的两翼, 缺一不可。一方面, 生成离不开预设, 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 只有生成没有预设的课堂教学是不可思议的。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形散而且神散, 这种情境下的所谓“生成”实质是“放羊”;另一方面, 预设离不开生成, 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只有预设没有生成的课堂教学是没有生命活力的, 这种情境下的所谓“预设”, 不仅会严重束缚课堂教学中师生的生成能力, 还会扼杀师生的创新精神、探究欲望和生命活力。

在思想政治复习课教学中, 我们既要注重精心的预设, 也要注重精彩的生成。通过精心的预设, 保证思想政治复习课教学更加高效有序的展开;通过创造性的生成, 更好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使复习课教学高效卓越。

二、高中政治复习课教学“预设”与“生成”存在的问题

(一) 高中政治复习课“预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 简单重复, 没有新意, 缺乏巩固性、提升性。

在复习课教学中, 一些教师没有搞清楚复习课与新授课的区别, 基本上仍是按讲授新课的模式来组织和实施教学, 没有复习课的味道, 只是照本宣科, 简单重复, 炒旧饭, 把原来学习过的内容进行简单的重复。这样的复习模式和方法, 毫无新意, 没有吸引力, 既调动不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也达不到巩固知识和提高能力的目的。

2. 脱离学生实际, 难易把握不准, 缺乏针对性、层次性。

在复习教学中, 一些教师预设的问题要么过于简单, 要么过难。设计的问题太简单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和轻视心理, 有“轻而易举”之感, 造成学生思维肤浅, 不易于动脑分析问题, 不利于学生求知的意志和品格的形成;如果太难, 不符合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 使学生感到高不可攀, 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教师唱独角戏, 不关注学生的体验, 缺乏交流性、互动性。

在复习课教学中, 一些教师习惯于我讲你听, 唱独角戏, 颠倒主体与主导关系。没有真正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 没有发挥好教师指导者的作用。把课堂作为教师一个人的“讲堂”, 而不是师生互动的“百家讲坛”, 教学效率自然就低下。

4. 内容无主次, 设计不周密, 缺乏复习的综合性、系统性。

在教学中, 一些教师在复习课的预设中没有综合考虑知识的重难点和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只是一个个知识点的积累, 而不注意将零碎的知识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以形成有机的整体, 不分主次, 喧宾夺主, 主次颠倒, 眉毛胡子一把抓, 教学效果事倍功半。

5. 不与时俱进, 理论联系实际少, 缺乏时代性、开放性。

在教学中, 一些教师设计的是一种“标准化”的问题, 答案唯一, 思路唯一, 没有设计开放性的问题, 不引入时事热点和热门话题。学生在分析和解决“标准化”问题过程中只能循着老师的思路去想, 去解决书本上的问题, 千人一法, 无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 高中政治复习课“生成”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 教师“满堂灌”、“满堂问”, 学生没有生成的机会。

在课堂上, 一些教师按预设的教案进行提问, 只停留在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线性的层面上, 教师独揽提问、评价权, 课堂上只有教师向学生发问, 对学生的回答作评价、回应反馈, 学生的任务在多数情况下只有听讲和回答老师的提问。课堂上的“满堂问”, 表面上热热闹闹, 实际上是“满堂灌”, 学生很少有机会表达自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研究, 也没有师生之间平等的、真诚的交流。

2. 追求生成, 脱离预设目标, 出现教学的无序。

在课堂生成的过程中, 一些教师以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就放任学生自己去学习, 去随意生成一些无意义的认识。在教学中, 应时时把握住学生思维的方向, 恰到好处地进行点拨, 以保证课堂生成与课堂中心教学的目标相一致。

3. 非预设性生成被边缘化, 缺乏足够的教育机智和专业敏感度。

在教学中, 部分思维较为跳跃的学生提出了一些老师原本没有预设的东西, 甚至提出了一些超出教师解答能力范围但和教学内容又有联系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 一些教师知识储备不够, 缺乏足够的教育机智和专业敏感度, 采取消极回避的态度, 这让教师陷入比较难堪的境地。

(三) 高中政治复习课处理“预设”与“生成”关系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 重预设, 轻生成。

有的老师十分重视预设, 而弱视生成, 他们心中只有教材、教法、教案, 习惯于把学生的思维固定在教学预设中, 把学生看作一个信息容器, 把自己预先设定的所谓“知识”, 灌输给有鲜活思想的学生, 学生不能在探究生成中掌握知识和提升能力。

2. 重生成, 轻预设。

有的教师片面的、肤浅的解释和演绎“生成”, 抛弃“预设”。课堂教学中看似充满合作、互动、探究, 热闹无比, 但正是这漫无边际的生成挤占了学生有效学习的时间。这种没有服务、没有彰显教学目标的生成不是我们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生成性教学。

三、高中政治复习课教学“预设”与“生成”的策略研究

(一) 高中政治复习课的“预设”策略

1. 把握学情, 立足学情。

搞好复习课的预设, 首先必须把握学情。有的学生对复习内容只知皮毛, 有的学生则感到对复习内容都很熟悉而不必复习。如果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没有准确的了解, 就会造成旧课重讲, 直接影响复习的进度和复习的效果。因此, 我们要通过调查、诊断、检测等工作, 充分把握学情, 清楚学生的知识状态, 明了学生思维状态, 做到立足学情, 对症下药, 才能切实提高复习课教学的实效。

2. 整合知识, 构建联系。

复习课与新课最大区别是学生对教材的认知基础是不同的, 复习课不能按照新课模式要求每一个知识点、重难点都面面俱到。复习课的重点是构建知识框架, 形成知识网络, 在更高层次上把握重点难点易考点。在政治复习课预设中, 教师需要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理论原理和实际案例的关系, 建立政治主体知识脉络, 建立学科知识框架, 并根据归类整理的知识网络设计相应的练习题, 进一步巩固和把握学科知识。

3. 指导方法, 提升能力。

方法能够反映事物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能够打开人的思维的闸门, 给想象插上腾飞的翅膀。在高中政治复习课教学预设中, 要精心设计学生复习的方法, 包括指导学生制订复习计划, 落实复习措施;指导学生处理好课本与复习资料、课内与课外、做题与分析题目等的关系;指导学生提高识记、理解、运用、迁移知识的能力;通过多种试题训练, 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等。

4. 开放预设, 与时俱进。

思想政治课的生命力在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思想政治教学的大多数课题都来自于现实生活。在复习课预设中, 要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不要拘泥于教材, 要尽量引入一些鲜活的时事素材和学生关心的热门话题。通过师生时政热点的交流分析, 既学习了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 又提升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 通过精心的开放性的预设, 使课堂更有深度和广度, 为精彩的生成创造条件。

(二) 高中政治复习课的“生成”策略

1. 创设情境, 引导生成。

思想政治课的理论性、思想性、政策性比较强, 与学生生活实际有一定的距离, 加之受知识结构和社会阅历的限制, 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枯燥乏味, 兴趣不高。如果我们只是讲解抽象的理论, 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更不用说引导教学生成了。在复习课教学中, 我们要挖掘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教学资源, 创设融思想性、知识性、生活性、艺术性为一体的课堂教学情境, 拉近学生与文本、教师以及其他学生之间的距离, 增强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学生的热情, 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2. 质疑问难, 促进生成。

问题意识的培养是生成性课堂的关键, 有了问题, 就为学生制造了“愤”、“悱”的情境, 能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与热情。学生敢于质疑问难, 学生的质疑问难越具开放性, 越能为课堂的生成展现着无限的可能。在复习课教学中, 我们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密切关注学生的需求, 善于发现他们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观点的偏颇、疑问的价值, 适时改变预设, 促进学生的生成, 从而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3. 捕捉契机, 创造生成。

教学契机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也是稍纵即逝的。对于难得的教学契机, 教师只要点一点, 导一导, 就会产生四两拨千斤的效果。针对教学契机, 作为教师要能够迅速捕捉、判断, 把它转化为教学资源, 适时调整教学进程和教学内容。

(三) 高中政治复习课“预设”与“生成”关系的处理策略

1. 为生成而预设。

高质量的预设是教师发挥组织者作用的重要保证, 它有利于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教学过程, 使教学活动有序展开。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课前有应付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种种意外的心理准备, 课堂上才会游刃有余。预设是为了更好的生成, 教师在课前弹性的教学设计, 课堂上灵活地调节教学预设, 是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在思想政治复习课教学中, 我们在教学预设时要留有余地, 既要为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留出时间和空间, 又要给教师自身教学环境的适应和教学步骤的调整留足空间。

2. 用预设调控生成。

创造性的生成, 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使教学过程充满生命活力。如果教学生成的发展变化和教学预设是一致的, 这反映出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逻辑性的合理把握和教学对象认知状况的深入了解, 但更多时候, 两者是有差异的, 甚至是截然不同的, 这反映出教学过程的复杂性和教学对象的差异性。当教学不再按照预设展开时, 就要求教师既要有预设目标意识, 又要有生成的机智意识。因此, 在思想政治复习课教学中, 要用预设调控生成, 恰到好处地进行点拨, 确保课堂生成与教学目标的一致。

3. 预设与生成和谐呈现。

预设与生成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就对立而言, 课前细致的预设使本该动态生成的教学变成了机械执行教案的过程;就统一而言, 预设与生成又是相互依存的, 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 没有生成的预设又常常是低效的。在高中政治复习课教学中, 我们既要防止预设过度导致对生成的忽视, 以挤占生成的时间和空间, 又要克服生成过多影响预设目标的实现以及教学计划的落实, 使教学预设与课堂生成和谐呈现, 让教学预设与课堂生成共同服务于课堂教学, 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摘要:正确处理教学预设与生成关系、关注课堂动态生成是新课程十分强调的重要理念。本文在调查分析重庆市部分高中政治教师在复习课教学预设与生成方面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开展高中政治复习课教学的“预设”、“生成”以及处理二者关系的策略措施。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预设,教学生成

参考文献

[1] 胡庆芳, 贺永旺, 杨利华, 袁菲.精彩课堂的预设与生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预设与生成范文第3篇

教师要提高课堂应变能力, 时刻关注并及时捕捉课堂上师生、生生互动中产生的有探究价值的新信息、新问题, 并能在亮点处引领, 在冷场处引领, 在迷茫处引领, 在错误处引领, 把师生互动和探索引向纵深, 通过对生成资源进行选择、整合、提炼等方法, 使课堂再产生新的思维碰撞和交锋, 从而再有所发现, 有所拓展, 有所创新, 促进教学的不断生成和发展。

一、能对生成资源进行选择

在交流互动、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中, 来自学生的资源大多处于原生状态, 往往是零星的、片面的、模糊的, 这就需要老师自始至终研究学生, “选择”学生的创新信息, 引领学生把教学过程向更高水平推进。在“选择”中需强调的是:不是学生说什么都一样好, 没有任何取舍, 而是要优选有思维价值的问题。优选的标准:一是有利于全面实现数学课程所提出的教学目标;二是符合数学学科学习的规律;三是符合数学教材、学生和生活实际。对个别学生的问题可以个别解决;对学生提出的常识性问题, 可以当堂解决;师生当堂解决不了, 可以在课外想办法解决;对一时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 也可作为一种悬念, 鼓励学生今后继续探究。如在教学《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这一内容时, 我让学生自己剪三根吸管 (线段) 使这三根吸管不能拼成一个三角形。在集体反馈讨论中, 我选择了一位学生做的其中一根较长、另两根极短的组合, 这样非常直观地使学生理解不是所有的三条线段都能拼成三角形的, 为进一步探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能对学生生成的资源进行整合

这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是横向的整合。在同一教学阶段, 老师要从众多发言中优选部分发言内容进行简要归纳, 以此形成共识。二是纵向的整合。在教学过程的结束阶段, 老师要引导学生把前几个阶段形成的不同认识加以汇集、丰富, 形成更为综合、完善的新认识, 并引出新的开放性问题。如在《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这一内容中, 我设计了一题:给你3厘米、5厘米、8厘米三条线段, 能否拼成一个三角形;如果不能, 能否改动其中一条, 使它能实现接成三角形。有学生说改动3厘米的一条, 我们以此为例, 探究可改为几厘米。有学生说大于3厘米, 有的说大于3厘米小于13厘米的自然数, 我通过对学生引导, 让学生想象、猜想, 充分整合了学生的意见, 从而使学生很好地掌握了知识, 也为改动其它两根线段长度的探究奠定了基础, 生成了新的研究课题。

三、能对学生生成的资源进行提炼

对于一些极有价值的创新信息, 师生应该再度归纳集合形成深层次、高质量的资源, 使学生的健康人格、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得到和谐统一的发展。可以及时地把它转化成全体同学共同的精神财富。如让学生当众介绍自己的探索过程、探索方法以及经验和体会, 然后再让全体同学也亲身经历一番他的发现过程, 从而获得各自的体验。

四、综合即时信息, 调控教学活动

一位教师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的特征”时, 先组织学生用长短不一的小棒摆长方形和正方形, 在巡视中, 她发现了以下几种不同的摆法:第一, 用4根小棒摆出的长方形, 其中两根长、两根短;第二, 用6根同样长的小棒, 摆出长为2、宽为1的长方形;第三, 宽由两根相同的短小棒摆成, 一条长由两根相同的长小棒摆成, 另一条长由4根相同的短小棒摆成, 其中, 一根长小棒的长度正好是短小棒长度的2倍。这种摆法出乎她意料。于是她调整了教学:先展出1、2两种摆法, 组织学生交流、比较, 引导学生了解“对边”、初步感知“长方形的对边一样长”。之后, 教师展示摆法3, 教室里立刻响起了不同的声音:“这不是长方形, 上下对边用的小棒不同。”“看上去还是挺象长方形的。”“上下对边用的小棒虽然不同, 但是它们一样长, 就是长方形。”“只要放在一起比一比, 就知道了。”……在争论与辩论中,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了“不同的小棒也可以摆成长方形的对边, 只要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就是长方形。”

五、抓住意外信息, 挖掘创新源泉

预设与生成范文第4篇

课堂里的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 在动态推进的过程中, 有许多无法预约的精彩。生成, 常常是学生主体的“临门一脚”。

1 预设:享受精彩课堂的愉悦

1.1 学科教学价值的新定位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 不仅要关注知识点, 能力点, 还要关注学科的教学价值的独特性和全面性。这种独特性和全面性是什么?很多时候, 我们总觉得茫然。如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内容:全面考虑, 本单元的选文主题为“亲情”。所选课文, 都是围绕着有关亲情或家庭生活的, 都用心灵捕捉生命的灵感, 捕捉对亲情的体会与赞美, 让读者产生感情的共鸣。但在预设时, 不能面面俱到, 最好是一课一得, 突出其内容章法等方面最具个性化的材料, 如用我们惯性的思维, 总认为鲁迅的文章都是“火药味”, 但在《风筝》里, 却展现了他感人至深的人情美、人性美, 这种独特性是不能忘却的。

在上本单元《羚羊木雕》可以作这样的预设:

预设1:初读课文, 说出自己最深的感受, 说说你有什么疑问?预设2:合作探究:分析一下文中人物性格。预设3:找出主要段落读课文, 和文中人物进行心灵对话。预设4:说出文章的主旨。预设5:整体感知课文, 进行课外延展, 从而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预设::分甲、乙、丙三个小组, 甲方代表父母, 乙方代表“我”, 丙方代表万芳, 三方辩论, 展开矛盾冲突。辩论时, 一要摆事实讲道理, 二要注意换位思考, 进入角色, 注意说话的分寸。

预设体现这一课在本单元的地位, 体现本课的特色性, 当然, 不要每课都这样的套路。千人一面, 就没独特性了。所以说, 每上一单元之前, 要宏观地规划一下每一课的落脚点, 也就是说要处理好独特性和全面性的问题。

1.2 对学生地位的新认识

课堂教学的预设首先要想到的是学生。学会站到学生中, 学生是一群鲜活的生命个体, 而每个人的知识经验、认知水平不同, 加上预习的力度也不尽相同, 学生有多少知识储备, 课前我们要了解, 课前准备得怎么样我们要访问, 据此预测课堂上可能发生的一些变化, 并思考其对策, 然后存储在自己的弹性预设空间内。为什么要这样做, 不仅是老生常谈的学生体地位, 更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学生是教学资源, 是课堂生活的共同创造者。

1.3 对教学过程的新理解

“教学就是即席创作。”新的语文课堂既重知识, 又重生成, 是素质教育和升学的统一, 教师在预设准备过程中要多方位的进行思考, 要从文本出发, 把握预设的各方面, 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有效地生成。

如上《孔乙己》时, 针对书上的“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有学生提出“大约”和“的确”是相互矛盾的, 这是不是病句啊?面对这样的资源, 教师一要用, 二要设。生1:孔乙己是个“三只手”, 小抄写员, 又不会“下海”经营, 还是个瘸子, 所以说“的确”死了。生2:这种人在那个社会, 死活没人关心的, 所以作者又用了一个“大约”。师:鲁迅不愧是大师。“大约”、“的确”表现了先生炉火纯青的语言功力。

当课堂上出现动态教学资源信息时, 教师应该是辨识其价值,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去伪存真, 灵活处理, 并做出相应的教学决策。

2 生成:让学生感受“逾越”的愉悦

2.1 内容:结构重组, 拓宽视野

课堂教学活动是动态的, 随机的和零星的。老师准备再充分, 也很难想象课堂上会出现的各种情况。这些变化通常包含丰富的教学资源, 这就需要我们的语文教师应该具有一双慧眼, 敏锐地发现、捕捉这些资源并加以利用。根据课前预设、课堂情况组织教学, 在特定的环境中, 创造性地组织适合学生参与创新的教学活动, 使课堂现场变为生动、鲜活的画面, 流淌出生命的活力。

例如:《孔乙己》教学结构重组片断。预设:这是一篇小说, 我们能不能把它变成另一种体裁啊?生成:其中有一组学生说, 他们准备有成立“法庭”。原告孔乙己:窃书不算偷, 更不该打。被告丁举人:偷窃, 偷窃。“窃”者“偷”也。教师引导:现在请双方各找律师一名, 进行庭上辩论。生1:孔乙己偷书该打, 丁举人没有罪。生2:孔乙己为了自己的生活而偷, 可见只是小偷, 不该遭受丁举人如此摧残, 但他毕竟好喝懒做, 而且偷窃, 可以同情, 不能认可。应该判丁举人重罪, 对孔乙己予以一定的谅解。这样的教学, 学生印象很深。

在教学中就要构建一种开放、和谐、愉快的氛围, 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真正凸现, 拓宽文本, 让学生能在课堂上不断生成, 发展教学资源。

2.2 弹性控制, 适当引导

关注知识的领悟, 生成要灵活。在课堂教学上, 面对学生千变万化的“节外生枝”, 老师要弹性控制, 适当引导。

如《羚羊木雕》教学片断。预设:文章的结尾“我”满腹委屈地想:这能全怪“我”吗?请同学们帮“我”想一想事情该怎样处理才算妥当?生成:各抒己见, 学生想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案。笔者本以为已经水到渠成了, 可这时一个同学说:“这件事谁都不怪, 得怪‘我’的奶奶, 是她没将‘我’的父亲教育好, 才导致父亲怕媳妇。”引导到家庭中婆媳关系的问题, 现场讨论的气氛异常热烈, 许多同学还对如何处理婆媳关系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很有些独到的见解。

总之, 精彩的课堂, 既有教师的充分预设, 为精彩的课堂打下基础;又要有课堂的精彩生成, 让课堂更加灵动、充实, 只有把生成和预设完善的结合起来, 才能够让课堂呈现出亮点, 让课堂教学更加有效进行。

摘要:精彩的课堂, 既有教师的充分预设, 为精彩的课堂打下基础;又要有课堂的精彩生成, 让课堂更加灵动、充实。只有把生成和预设完善地结合起来, 才能够让课堂呈现出亮点, 让课堂教学更加有效进行。

预设与生成范文第5篇

1 新词的生成

1.1 新词通过模仿复制和传播

根据谜米的定义, 模仿是文化信息传播的最主要的方式。我们对谜米学的全部理解, 都奠基于对模仿的意义上。道金斯指出, 谜米是“通过一个过程而从一个人的头脑跳入另一个人的头脑之中的。这个过程, 广义而言, 可以被称为模仿”[2]。

根据布莱克摩尔的观点, 模仿是人类独特的天性。人类每时每刻都在模仿, “正是模仿才使我们人类独一无二地区别于并因而不同于其他动物”[1]。谜米理论也指出, 文化的进化是通过模仿取得的:“对于我们人类的进化过程而言, 人类开始进行相互模仿的那一刻构成了人类进化的一个历史转折点, 从此以后, 第二种复制因子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 那就是谜米”[1]。换句话说, “当你模仿别人时, 必然有某种东西从别人身上传递到你身上, 然后, 它又会从你身上传递到另一个人身上, 从而获得自己的生命。这种在不同的人之间相互传递的东西, 可以是一个观念、一个教诲、一个行为、一条消息, 如此等等, 不一而足”[1]。所以, 文化的习得与传播也是通过模仿取得的。

语言, 作为一种谜米, 它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与历代语言使用者的不断模仿、复制与传播是分不开的。如果语言不再为人所模仿和使用, 那它必然逐渐被人遗忘并走向消亡。新词的传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个新创造的词汇, 例如“谜米”, 一旦被人们模仿和使用, 就从一个个体词汇变成群体词汇, 如果不为人们所模仿, 就会很快消失。

1.2 人脑使新词得以复制和传播

人类作为模仿者和选择者之本性是谜米得以传播的重要因素。谜米理论指出, “一个谜米争取获得自我拷贝的方法之一, 就是争取某一个人的大脑的资源, 并使这些资源保持着对它的复述, 从而获得比未受这个人大脑资源复述的谜米更加强大的竞争力[1]”。可见, 人类是通过大脑来选择模仿哪些谜米。拿词汇来对此加以说明, 如果一个词汇具有强烈的的情绪感染力, 或者因为其它原因而使你无法不对它不加以思考, 那么它就会反复不断地萦绕于你的脑海而挥之不去。这不仅自然地会巩固你对它的记忆, 而且也意味着, 正因为你曾反复思量过它, 你就更有可能把它传递给另外的某一个人, 而这另外的人也将和你一样地深受它的感染。

例如从学校和书本中学到的成语、隐喻, 在人们日常交往中得到反复的复制和传播, 成为成功的谜米;而我们同样可以看到校园中流行的一些新词新语也越来越广地得到复制和传播, 让人们感受到一些敏感阶层、新潮群体的别样心态。例如“教皇”指寝室里最能睡觉的人;“早恋”指早晨出去锻炼;“布依族”、“满族”不是指某人属于哪个民族, 而分别指不依不饶、死缠烂打的人和容易满足的人;“矛盾啊巴金”不是某君热衷文学满口文学大家, 而是发泄内心的矛盾心情, 巴金只是一个音节助词随口带出, 无实意;“史记”指人死记硬背, 不会灵活掌握。[5]正是这些词汇的创意和幽默吸引了人们的注意, 使你不自觉地就会把他们传播出去。

1.3 实际生活的需要促成新词的复制和传播

谜米理论指出, 新的谜米来自于旧的谜米的变异和重组。人们将存在于大脑中的信息谜米在语用中不断重复、增减、变换、传递, 或从一组旧的谜米集合重组成新的谜米集合, 使语言的单个谜米或谜米复合体在使用的过程中此消彼长, 通过各种媒体不断地复制和传播[6]。所有这些行为都是顺应实际生活的需要。例如, 大多数离婚者把“前夫”称为“ex-husband”, 但是一些妇女不喜欢听起来刺耳的前缀“ex-”, 所以她们换作“wasband” (Boston Herald, May10, 2002) 。现在为止虽然还没见到“waswife”, 但也出现了另一个新说法:

That honor goes to writer Phyllis Stevens who published a novel called Stepwives in 1990.[4]

“We never really knew what to call each other, ”Ms.Oxhorn Ringwood said.“When Evan was a kid, I would call Louise my ex-husband’s new wife, but after ten years I couldn’t do that anymore.We came up with stepwives to describ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wives and current wives.” (New York Times, May12, 2002)

《世界英语词典》也已经将“stepwife”收编, 解释为:前妻或随后的妻子。当然, 随着生活的需要和语言的复制和传播, 说不定“waswife”、“stephusbands”也会被人们所青睐。

1.4 通过交际和交流而形成的新词

正如语言学大师萨丕尔所言:“语言, 像文化一样, 很少对他们自己满足。由于交际的需要, 使说一种语言的人们直接或间接和那些邻近的或文化优越的语言说者发生接触。” (王立廷, 1998:2) 。也就是说一种语言谜米可以通过交际和交流在另一种语言谜米中传播。如:“理想男人要够man”, “最后时光的c h o i c e”, “一个拥抱的w a r m t h”, “Wednesday Café里的期待”, “那是个很Fashion的男孩”, “腰间别着Walkman”等等。

这些英汉混用的语言谜米是在改革开放以来, 对外交往日趋频繁的形势下出现的。另外, 谜米理论指出, “对于任何一个人, 什么样的谜米是可以接受的, 什么样的谜米是不可接受的, 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 而决定于他的整个谜米库的整体性质。”[1]换句话说, 被接受的谜米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例如, 我们语言的结构就会影响哪些语言谜米更容易被模仿和传播。下面是一些广泛被接受的粤音和沪音英语借词。如:粤音英语借词:士多 (store) 、贴士 (tips) 、花臣 (Sashion) 、拍档 (partner) 、士担 (stamp) 、马占 (merchant) 。

沪音英语借词:拿摩温 (number one) 、水门汀 (cement) 、白脱 (butter) 、听 (tin) 、朱古力 (chocolate) 、卡拉 (color) [9]。

无论如何, 只要有文化的接触, 语言谜米的传播就必然发生, 新词也必然会生成。

1.5 科技加速了新词的复制和传播

人类语言的传播, 听说读写作为最基本的文化传播媒介创造了一个信息圈, 在这个信息圈里, 文化进化才发生, 就像DNA和RNA创造了生物圈一样[3]。科技的飞速发展产生了更多的传播媒介, 我们熟悉的收音机、电视机、电脑、网络、传真机、电子邮件等都扩大了这个信息圈, 或者说丰富了语言谜米库。所有这一切, 都是趋向于更加有效地传播谜米而采取的重大步骤。它们不仅增加了谜米在传播过程中的多产性, 而且也增加了谜米传播过程能够发生于其中的空间距离[1]。特别是电脑和网络的出现, 更大大提高了语言谜米的多产性和传播速度, 同时由于空间的缩小也自然保证了其保真度。比如我们判断一个词汇传播的广泛程度如何, 我们就可以用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 就是查询因特网。这个词在网络中出现的频率和被访问的次数足以能说明问题。例如, 笔者在网上搜索“stepwife”这个词, 仅仅用了0.03秒就找到了关于这个词的1270项相关内容。

2 结语

语言谜米论将进化论的思维方式应用于对语言发展的分析, 为我们探讨语言的进化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研究思路。在语言谜米作用下, 新词语得到复制, 从中可以窥探语言的变化和发展。深入研究这些规律有助于解释社会语言现象的产生和消亡。

摘要:谜米是文化信息单位, 通过非遗传的方式, 靠模仿而传播, 语言是它的载体之一。本文尝试用谜米理论来探讨新词的生成。

关键词:谜米,新词,复制,传播

参考文献

[1] Blackmore, Susan.The Meme Machine[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Press, 1999:7, 38, 40, 130, 166, 212.

[2] Dawkins, Richard.The Selfish Gene[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192.

[3] Dennett, D.Darwin’s Dangerous Idea[M].London:Penguin, 1995:347.

[4] Paul McFedries.Word Spy:the WordLover’s Guide to Modern Culture[M].New York, 2004:293.

[5] 陈晓宁.十字街头的语言文字[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4:154.

[6] 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 2005 (11) .

[7] 何自然, 何雪林.模因论与社会语用[J].现代外语, 2003 (4) .

[8] 苏珊·布莱克摩尔.谜米机器[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1.

预设与生成范文第6篇

一、高校网络文化育人的供给机制

(一) 网络文化传播中的预警机制

合理有效的预警机制分为检测、分析、判断、预测这四个环节。在检测时, 控制好网络端口, 进行实名认证, 将信息源的控制、追溯与查究通过路由路径控制系统进行, 让网络服务主体行为的规范化从源头开始。在分析阶段, 收集有用信息进行整理、统计与技术分析, 如果出现有害信息的栏目、网站、重点时段、重点地址段以及运行规律, 依照其分布特征与运行规律进行有目的性地屏蔽。在判断阶段, 宏观上对信息对抗的形势进行判断, 采取技术防范措施, 通过对信息的分层次管理, 对有害信息进行过滤和反击。在预测阶段, 将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联系起来, 对网络信息及时有效地反馈。

(二) 网络文化交流中的对话机制

网络对文化交流的新方式作用重大。由于网络文化交流的逐渐壮大, 人们不断开始接触异质文化, 主动投入到意识形态的对话中去, 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网络文化交流中的理性选择, 也能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最重要的是, 网络对话是包容的。因为价值观的不同, 意识形态之间同样存在一定的排斥现象。过分强调意识形态之间的不同与对立, 必然会引起相互敌视与矛盾。对话各方理当保持自我批判的态度, 排除异己性, 提高包容性, 尽量避免对真理理解的绝对化, 在无愧于自身信仰的情况下不排除分歧的存在。然后, 对话各方是平等的。网络对话的本质是在进行交流与学习后, 促进自身的发展, 而不是一方对另一方进行控制。确定自己熟知了所有真理而觉得高别人一头, 或者意图让对方放弃自己的信仰, 都不是对话的本质要求。

(三) 网络文化冲突中的自主机制

自主指的是主权国家在文化矛盾中保持独立意志与完整权力, 也是保证国家利益的战略准则。第一点, 坚定文化自信, 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对于意识形态, 失去自主性就相当于放弃了自我发展。但秉持意识形态自主性, 主要在于吸取本土文化的精华。《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的积淀, 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标识, 是中华民族生机勃勃、发展壮大的滋养, 是中国现在发展的明显优势。”第二点, 坚持兼收并蓄, 促进网络文化的更新。在网络时代文化不断地交锋、碰撞、冲突中, 对意识形态的自主性加以保持, 不只是单纯地回归传统, 更不是对其他文化与意识形态的直接否定, 而是从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中找到适合时代发展的文化, 对自主发展的能力与水平进行提升。

二、高校网络文化育人的实现路径

(一) 平台为基, 铸就网络育人新阵地

第一点, 提升吸引力与公信力, 增强对高校传统网站的建设。以大学生的语言习惯与表达方式为主, 在网站风格、视觉传达以及网页内容等方面尽量靠近大学生, 使得大学生关注网站。注重官方信息发布的权威性, 做到线上线下一致, 在理念、规范、行为等方面建立全面的公信力。第二点, 立足于网络新媒体, 在校园建设新媒体平台。以微博、微信为主要的社交媒体阵地, 建立起以学校官方微博、微信为龙头, 二级单位官方微博、微信联动的“微博矩阵”与“微信矩阵”, 加强学校网络文化的影响力。第三点, 立足大数据, 建立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开展数字图书馆、网上学习中心、虚拟仿真实验室、慕课、微课等项目的建设, 创建教学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综合系统以及心理危机干预系统, 提升大学生对校园网络的依赖感。

(二) 德育为先, 展示网络育人新风

第一点, 树立大学生合理的网络道德观念。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 积极增建与网络道德养成教育有关的课程。为了培养大学生对道德价值的兴趣, 积极组建学生讨论、辩论赛事。同时通过对网络道德的案例分析, 引导大学生正确道德认知;通过模拟网络聊天冲突的情景, 教育大学生宽容以待。第二点, 对高校进行多元化的网络道德教育。通过开展网络道德方面的演讲, 养成大学生合理利用网络、对不道德的网络行为坚决抵制的习惯, 高校要开展一些有关网络道德方面的演讲、讲座。通过朋辈之间的正确引导, 以身作则, 营造良好的环境。尽可能多的参加网络文明公约宣传等活动, 增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网络道德理念。第三点, 加强网络道德管理。对网络法律法规进行完善, 使得大学生建立网络空间的守法意识。

(三) 内容为重, 创建网络育人新生

第一点, 唱响网络文化主旋律。结合政府和社会关注点, 传播时政, 例如开设“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题、文明创新专题等。结合学校真正的工作要点, 采集网络新闻素材, 展现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承与创新等方面的成果。第二点, 开展以网络文化为主题的活动, 传扬正能量。维系关键时间节点, 增强网络宣传, 举办以教育为主题的网络活动, 弘扬大学精神。聚集大学生关注热点, 培养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三点, 鼓励网络文化产品创新, 增大感召力。激励并支持师生创造出优秀的校园网络文化产品, 积极传播文化, 展现学校网络文化感召力和辐射力。

(四) 形式为要, 展示网络育人新魅力

第一点, 注重出现形式, 推动话语转换。在“丝话语”“草根话语”“大众话语”盛行的网络空间, 主流意识形态必须适应受众的接受习惯和接受规律, 从政治话语到大众话语转换, 从理论话语到生活话语转换, 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与其进行对话, 才可能在与多元网络文化竞争中得到话语权。第二点, 重视情感认同, 力争内容新颖。思想传播的过程就是认知参与的过程, 更是情感加入的过程。因此, 内容是否新颖, 是否能吸引大学生的眼球, 将直接决定传播结果的好坏, 第三点, 注重利益诉求, 解决实际问题。利益作为思想的基础, 如果没用利益的需要, 意识形态也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思想’只要离开‘利益’, 自己必定会出丑。”处理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 必须与解决大学生的现实问题结合起来, 想大学生之所想, 急大学生之所急, 做大学生之所需。

三、结束语

在全新的时期, 教育的有效平台之一是网络, 多种网络媒体也都成为教育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使各项教育工作的开展更加顺利。高校的网络育人变成了一种趋势, 为推动高校教育体制的完善, 需要对网络育人进行完善。本文鉴于目前高校网络育人的真实状况, 对网络为目前高校教育带来的挑战和机会作出分析, 总结社会的实际需求来探究高校在网络育人时所需坚持的原则, 最后根据当前高校网络育人面临的问题, 得到高校网络育人的现实方法, 希望可以借此推动我国高校网络教育的发展, 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方向。

摘要:网络育人作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作, 对高校建立网络育人协同机制有着不可忽视的时代价值。目前, 网络环境开放程度高, 网络价值渗透与思想文化动荡, 这对高校立德树人造成了巨大挑战。建立高校网络育人价值的生成机制以及实现路径, 已成为应对高校网络育人挑战的重要目标, 同样是提升高校网络育人整体合力的内在要求, 也是推动高校网络育人创新发展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高校,网络育人,协同机制,时代价值

参考文献

[1] 高芳放.融媒体视阈下高校网络文化育人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7 (24) :60-61.

[2] 苏李.优化网络文化建设推动高校育人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 2017:58.

[3] 杨建.高校网络育人工作的价值研判与路径创新[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6, 17 (2) :36-39.

上一篇:高一电商学期个人总结范文下一篇:剖析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