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设策略语文教学论文范文

2024-03-19

预设策略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内容摘要】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课堂动态生成教学是指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教学资源等多种因素的动态生成作用,实现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教学活动。语文课程,因多义性和开放性的文本作用于知识、体验、情感和心理不同的学生生命时,更具有多元性和生成性。构建高中语文课堂动态生成教学,能有效地使师生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推动更高层次的师生互动,实现学生的“三维”学习目标。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语文 课堂动态生成教学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育界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传统的教学过程可能存在着一个误区,就是把课堂“预设”和课堂“生成”人为地对立起来。后现代主义课程观认为,教学“目标的系统性与生成性相结合。课程目标的确定中,既有教师确定的,也有儿童自己生成的,还有儿童和教师共同生成的,最终形成一个网络状的目标系统。”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作用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引导学习的生成。语文课程,因多义性和开放性的文本作用于知识、体验、情感和心理不同的学生生命时,更具有多元性和生成性。因此,语文課堂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实现中,动态生成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解读课堂动态生成教学

(一)课堂动态生成教学的内涵

后现代主义认为,认知不是主体对客观世界直观的、理性的反映过程,而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理解和合作,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沟通和对话,是个体主动建构的过程。知识不是对客体自身属性或外部环境的反映,而是在外部客观刺激和主体认知结构相互作用下而不断建构的结果。“后现代知识观”使知识与客观实在不再是一种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表现出多元化、不确定性、动态生成性等特点。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过程是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积极交流,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课堂动态生成性教学正是以此作为立论基础。

课堂动态生成教学,所谓“动态”,即“运动变化状态”,指在课堂教学中,是由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教学资源等多种因素运动变化综合作用的状态;所谓“生成”,《教育大辞典》中理解为,“‘生成’强调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与从环境中接受的感受信息相互作用,主动建构信息意义生成的过程。”②是指事物的发生、形成、提升的成果,在教学中表现为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策略方法的形成以及教学目标的实现。“课堂动态生成教学”,就是在上述诸因素相互作用的动态中实现教学目标,生成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教学活动。课堂动态生成教学强调的是“生成”,因此简称为“生成性教学”。

课堂动态生成教学,要求在教学活动中,充分重视师生生命活动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复杂性,把每节课都视为不可重复的激情和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的课堂状态。它强调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内容)三者之间的互动,即学生在原始认知的基础上,通过与文本、教师、同学的对话交流,实现意义的获取和提升。“学生与知识之间关系”“从‘反映(认识)关系’发展为‘对话(理解)关系’,学生以内在体验的方式参与教学生活,在体验过程中‘生成’新的知识。”③因此,它是一种动态的,多样化的,提升性的教学。动态生成教学是相对于预设式教学而言的,与预设式教学的学生被动接受相比,它更强调学生知识、能力的自主构建;与预设式教学的静态预设相比,它更强调教学的动态生成。“生成性”是对“接受性”的一种批判和超越,是对“预设性”的补充和修正。生成性教学的提出,是对教学认识深化的结果,同时也为现代教学设计提供了新的视角。它往往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

(二)课堂生成与课前预设的关系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案,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④“预设与生成既有对立性,也有统一性,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⑤预设体现了对于文本的尊重,生成则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预设表现出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相互依存、互为补充。如果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反之,如果不重视生成,那么预设必然僵化而缺乏活力。“预设”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有章可循,“生成”使我们的课堂生动有创意。

如教学《藤王阁序》,让学生赏析“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有学生提出:“‘鹜’是野鸭,作者为什么不能把‘丑小鸭’换成‘白天鹅’呢?”这样的问题肯定超越了老师的课前预设,如果老师说学生是无理取闹,那只能让课堂变得沉默,教师不妨顺势把它设为一个讨论的问题:作者为什么要选取“鹜”这个形象呢?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古诗句中有关鸟的意象来思考。这样,课堂气氛就会活跃起来,同时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如果一味地指责,不给学生一个理由,不仅让学生感到兴味索然,而且还遏制了学生的质疑精神。

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必须在继承传统预设课堂的良好基础上,积极引入并探索动态生成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做到预设与生成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二、语文课堂动态生成教学的意义

(一)语文课堂生成教学让师生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在传统教学中,优秀教师对教材、教参的熟悉,几至于能倒背如流,教学设计详尽无比,具体到每一分钟该做什么都在课前预设好,教学内容的呈现顺序和教学各环节的安排都有明确的规定,课堂就是按部就班地开展教学。然而,这种刚性的教学设计,忽视了学科知识与学生经验的有机结合,忽视了学生的整体感受与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对课堂中的生成资源视而不见或不能及时处理,不能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组织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与拓展生成,阻止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弹性生成。而语文课堂动态生成教学,教师不再拘泥于事先预设好的教案,而是要根据课堂教学实际,灵活、有弹性地接纳、吸收、处理、激活课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实现了自我提高、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同时也促使学生在生成性的课堂中有了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通过积极的动脑、动手、动口,使生命处于最大限度的激活状态,是符合教育“以人为本”理念的。如教学《边城》一文,为了让城里的孩子理解文中所表现的自然美、风情美、人性美,教师如果从城市生活环境、身边人际关系入手,引导学生进行对比理解,就可以化解因时代和地域相隔而造成的阅读难题了。如果教师不考虑学生的生活体验,只是按照教参内容讲解,学生就很难深入理解。教师只有在备课中充分考虑到了学生,才能让课堂灵动起来,课堂才能有生成性。

(二)语文课堂生成教学能推动更高层次的师生互动

新课标中反复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在互动性的对话中,教师应努力地研究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促使学生在对话中不断呈现变化状态。这样,教师便可以及时地捕捉、搜集、判断、重组这些信息,并利用这些活的资源形成新的具有连续性的兴奋点和教学步骤,使学生再一次饶有兴趣地展开研究。如教学《醉花阴》,我分析词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讲到用“黄花”喻憔悴的女词人的妙处时,有一学生提出用“豆芽”比怎么样。针对这一想法,我组织学生讨论用“豆芽”和“黄花”为喻体的区别,学生总结出这样一些结论:“黄花”比“豆芽”雅,“豆芽”太俗,不属于文学语言;“黄花”切合词意,前面写到了“东篱把酒黄昏后”,由“东篱”自然联想到“黄花”;“黄花”在古诗中就作为“愁”的意象。我肯定了后两种观点,并告诉学生,“豆芽”只能表现“瘦”,表达不出“愁”;“黄花”既能表现“瘦”又能传达“愁”,符合诗歌的意境,使诗歌产生艺术美。我又说,鲁迅在《故乡》中把杨二嫂喻为“圆规”,夏衍在《包身工》中用“芦柴棒”来比喻“包身工”,同样成为经典的比喻,如果用“黄花”来比喻就不协调,所以用什么事物来比喻与文章的意境有关,“圆规”“芦柴棒”重在写形,而“黄花”不仅写形(菊花花瓣呈条状)又重在写神——写情写愁。因此,词语原本不分雅俗,用得恰当生动且符合语境就传神。经过这样的讨论,学生收获不小。重视学生的问题,就能利用好课堂的生成性资源,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使课堂更具活力,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高效互动的、充满活力和智慧的过程。

三、构建动态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生成时空

生成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灵性、充满智慧、充满精彩。面对课堂中的随机生成,教师应以微笑面对,以积极的教学心态把握,以灵活的教学智慧处理,将课堂生成视为宝贵的教学资源加以开发利用。

(一)精心策划预设,期待精彩生成

“一个真正关注学生发展的教学设计,会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⑥可见,教学设计只要着眼于为动态生成而设计,就可能产生预设中的生成策略。如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可以调动学生富有个性化的知识、经验、思维、灵感;创设有利于学生获得积极体验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体验学习,也有利于生成问题的产生;对学生的质疑问难做好充分的预测,便于课堂活动的启发引导。总之,教师可以从多方面预测丰富的学情、预测更多的可能,并准备应对策略,以便在课堂上生成相关问题时能够及时、灵活、合理地调整教学预案,让预设真正服务于课堂的有效生成。当然,这种预设也应该是空间型的,即预设应设计一定的空间,给予一定的弹性,而不应该把每一步(甚至每一句话)都进行预设,把每一个预设都框定。只有这样,才会使教师的教学既有胸有成竹的从容,又不乏灵活机智的创造。

如我在教学《祝福》时,设计了一个问题:祥林嫂嫁给贺老六后,应该叫什么?学生随口而答:贺六嫂。这时,有学生问:可她嫁给贺老六再次回到鲁镇来,人们还是叫她“祥林嫂”,是不是作者写作的疏忽?这正是我所期待的“生成”,我抓住了这一机会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封建社会“出嫁从夫”,祥林嫂改嫁给贺六,理应叫“贺六嫂”,可人们仍然叫她“祥林嫂”,非但不是作者疏忽,反而是表现出作者深刻的用意——封建社会提倡妇女守节,所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寡妇再嫁令人不能容忍,所以,尽管鲁镇的人们都知道祥林嫂曾改嫁贺老六,但人们不认可也不愿认可她改嫁的事实,自然不会叫她贺六嫂,而坚持称她“祥林嫂”,以维护他们心中保守、僵化、反动的封建贞节思想。这个称谓隐藏着旧礼教的荒谬,更深藏着作者的深刻用意——鲁迅先生反复强调人们对她称呼的坚持,便是对这种保守、僵化、反动封建贞节思想的充分揭露和批判。

(二)尊重学生主体,保证教学生成

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指引下,民主、平等、宽松的教学氛围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一些小插曲,对有价值的生成,教师应充分利用。如在《药》的教学中,我安排学生讨论文章结尾处描写乌鸦的作用时,有学生认为写乌鸦是实实在在的景物描写,有学生认为乌鸦喻指反革命者,也有学生认为乌鸦象征腐朽的封建社会……有一位学生发问,文中的“乌鸦”为什么不能写成喜鹊呢?这突如其来的似乎低幼化的问题引起哄堂大笑。但对我而言,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因为它正可以成为使课堂讨论深入的切入点。这一个问题的生成,引发学生的兴趣,于是我向学生提出另一个问题:古诗中的乌鸦有什么象征意义?学生说出了“不祥之物”“报丧者”“小人”“哀伤”等。在这基础上,结合文本的内容,我引导学生讨论并达成共识:《药》的结尾着意描写“乌鸦”这一细节,颇有深意。其一,渲染气氛。在中国文化中寄寓“不祥”意蕴的乌鸦,在死一般寂静的坟场,一副漆黑冷峻、缩头缩脑的站相,一声突如其来、情势吓人的大叫,一个张开两翅、挫身迅飞的动作,使人感觉阴冷凄清,毛骨悚然。其二,凸显主旨。夏四奶奶始终不理解作为革命者的儿子的死,她相信人死了有魂魄,希望由乌鸦的动作得以验证,可她万万没想到,乌鸦并没有按她的意愿飞上坟头。这暗示了夏四奶奶因果报应、乌鸦显灵迷信思想的破产,从而更鲜明地凸现出唤醒民众这一深刻主题。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意识,鼓励和欣赏学生创造性的探究与发现,耐心地倾听学生们的思想与见解,这样,动态的生成时空才会孕育而生。

(三)捕捉生成资源,调整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当生成资源产生时,教师要凭借教育智慧在教学实践中因学情的变化对教学设计进行机智地调整,开发并利用这种新的教学资源,从而产生有价值的问题,使课堂闪光,推动教学活动。我在讲授课外文章张洁的《拣麦穗》时,有一学生问:“老师,作者为什么写‘我’在老汉死后,还怀念老汉,这是不是表达‘我’和老汉的忘年恋呢?”这问题是我在备课中始料未及的,但这问题提得好,应该是大部分高中生的疑惑。于是我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分析文中写了“我”和老汉交往的哪些事情,然后对材料进行分析,最后概括出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赞美了人与人之间尊重、关爱、纯洁真诚、博大无私的美好情感,表现人性美。一个问题的提出,可以体现出学生对文本的个性解读能力,也可以使学生找到挖掘文本底蕴的着手点,教师不应忽略学生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要利用有价值、有创见的生成,运用教学智慧,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语文教学应充分发挥文本的多样性和开放性,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发展。“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⑦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當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作为教师,应认识生成、关注生成、开发生成、运用生成,在课堂的动态生成中,准确捕获、果断整合信息,巧妙运用信息,在课前预设和课堂生成中找到最佳的平衡点,机智生成新的教学方案,达到预设与生成的零距离、全融合,点燃师生思维的火花,使师生得到心灵的碰撞,使课堂精彩纷呈。

【注释】

① 小威廉姆E·多尔. 后现代课程观[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5.

② 转引自钱正权. 关注课堂生成就得淡化预设吗[J]. 小学语文教育,2005.7、8:17.

③ 迟艳杰. 教学本体论的转换——从“思维本体论”到“生成论本体论”[J]. 教育研究,2001.3

④ 叶澜.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 教育研究,1997.9:3.

⑤ 余文森. 课堂:如何让“预设”与“生成”共精彩[N]. 中国教育报,2006.4.14:5.

⑥ 叶澜.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 教育研究,1997.9:8.

⑦ 叶澜.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 教育研究,1997.9:6.

(作者单位:广西百色市凌云县中学)

预设策略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幼儿教育着重点在于对幼儿学习生活习惯的培养,幼儿教师必须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紧跟时代发展,更新自我的教育观念方法模式,怀着对于幼儿教育的爱心,展现对于幼儿教育的极大热情,这是搞好幼儿教育的必要基础前提条件。

关键词:幼儿;教育;培训;家庭教育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8.159

幼儿教育属于早期启蒙教育,幼儿教育的意义作用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幼儿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2.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3.培养幼儿对社会、对集体、对别人、对自己的正确态度;4.激发幼儿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对创造的强烈愿望;5.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6.陶冶幼儿的情操;7.发展幼儿的美感。由此可见幼儿教育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开展好幼儿教育活动,让幼儿教育的意义作用得以充分体现呢?我想这是每一个幼儿教师必须思考面对的问题。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一点教学经验认识,谈一下如何实现幼儿教育的既定目标意义。

一、幼儿教师个人能力素养的培养

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幼儿教师的个人能力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幼儿教育活动成效的好坏。因此我们必须在幼儿教育活动开展之前,注重对于教师个人能力素养的培养,让幼儿教师参加各种学习班,接触到各种先进的幼儿教学理念,掌握一定的幼儿教育的方法模式,努力提升自身的幼儿教育能力水平,这是幼儿教育师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教学理念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的,教师,特别是幼儿教育教师,必须紧跟社会发展,调整自身的教学理念,创新自我的幼儿教学方法模式,在进行幼儿教育培养的过程中要乐于创新、敢于创新以及善于创新。这也对于我们教师能力素质的培养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也就是我们作为幼儿教师,必须拓宽自我的幼儿教育信息接收渠道,掌握幼儿教育观念信息的最新发展动态。

那么如何拓宽幼儿教师对于幼儿教育信息的接收渠道呢?

我认为,第一,征订相应的幼儿教育权威期刊,落实幼儿教师对于幼儿教育期刊文章的有效阅读。幼儿教育的权威期刊,主要内容都是涉及幼儿教育的观念方法模式问题,对于我们幼儿教育中出现的一些实际操作问题有很好的针对性,对于幼儿教育的方向问题也有很好的引导性。所以我们在培养教师个人能力素养的时候,强调对于幼儿教育权威期刊的征订和阅读,是一项必要的提升手段。

第二,让幼儿教师走出去,参加各种幼儿教学理念的培训班,抑或参观一些有着先进教学理念的幼儿园,把别人先进的幼儿教学理念方法模式带回来,提升自我的幼教水平。不可否认,我们所处的地区属于教育欠发达地区,幼儿教育也是如此,那么如何缩小与教育发达地区的差距,实现幼儿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我们的教学责任很重要的一方面。走出去,去听,去看,去感受;引进来,来说,来做,来实现,我认为这是最为有效的措施之一。要让作为幼儿教育组织者和实施者的幼儿教师多走出去,去教育发达地区,去参加一些培训班,去参观一些办得好的优质幼儿园,接触到他们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方法、先进的教育成效,比对自己的一些理念、方法、教育成效,进而找出不足,弥补差距。

二、家庭因素的重要性

幼儿教育绝不仅仅指在幼儿园进行的教育,作为两点一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一环,幼儿教师必须对此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就要求我们幼儿教师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时间及手段,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适度给予一些干预与帮助,让幼儿在家庭中的教育能够实现跟幼儿园教育的互补。对于家庭教育的了解,我们可以利用开展家长会,进行家访,跟家长聊天,增进对于幼儿家庭教育的了解,构建起学校与家庭教育情况信息的互通机制,让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实现有机互促。

三、幼儿个人素质的培养

计划生育实施以来,造成了独生子女现象,现在很多孩子都是家庭的唯一,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在家庭中是处于娇生惯养状态,那么在进入幼儿园之后,就会出现一些事事以自我为中心,凡事都必须先满足自我需求,不会与人分享,没有团队互帮互助意识的现象,那么幼儿教师必须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幼儿与人分享、与人合作的团队意识,让幼儿明白认识到集体的意义与重要性。

这是我们幼儿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各种先进幼儿教育理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经常说一句话:“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那么对于教育而言,持续近二十年的教育过程,幼儿教育又是根本中的根本。实现幼儿教育的预设目标,培养提升幼儿个人素质,是我们每一个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奋斗目标,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那么让我们来重复一遍幼儿教育的意义作用:1.促进幼儿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2.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3.培养幼儿对社会、对集体、对别人、对自己的正确态度;4.激发幼儿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对创造的强烈愿望;5.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6.陶冶幼儿的情操;7.发展幼儿的美感。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幼儿教育的意义责任都极为重大,搞好幼儿教育是关乎祖国未来的大事,我们每一位幼儿教师都肩负重大的教育责任,那么我们应该在这一责任意识的驱使下,不断提升自我的教学能力水平,适应幼儿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 刘伟玲.浅谈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J].学周刊,2010(8).

预设策略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道德与法治课程本质上要求实践精神成为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教师具有实践精神才能使课程实施彰显本学科的功能定位,即立德树人、德育为先,促进初中生的思想品德发展。具备实践精神的教师要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品德发展的真实需求出发,在课程实施中体现实践精神,在自觉的教学活动中以实践精神涵养道德与法治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

关 键 词 道德与法治;教师专业素养;实践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献编码 A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一直存在着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脱节、轻视实践育人的问题。实践的缺失,成为我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道德与法治课程育人目标的根本局限[1]。要切实推进素质教育,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建构立德树人新体系,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涵养实践精神,进行实践教育,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功能。

一、道德与法治教师实践精神的内涵与价值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通过实践构成各种社会关系的有序集合,实践是人与外部世界特别是社会世界构成多元社会关系的纽带和桥梁[2]。实践既是认识的基础,也是认识的目的,还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视角来看,实践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基石。实践作为人类最根本的存在方式,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价值是毋容置疑的。

而人们要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就必须有实践精神。广义的实践精神即与人们的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以主动、自觉特征出现的,对于具体的实践行为有促进和指导作用,能够转化为人们改造世界的实际行动的特殊的精神品质②。实践精神是具有独立意义和特征的社会意识,并具有多种具体表现形式,如愿望、计划、方案、目的、设计等。它具有鲜明的特点:1.现实性。它不仅以理论原理为依据,而且以客观现实为依据。2.自觉性。具有实践精神的个体不是被动地接受理论、适应现实,而是会自觉地思考问题,发现责任和使命。3.主体性。它依照人们“自己内在的尺度”来策划对象应该在实践中“变成什么样”,这一主体的规定性是实践精神的内在灵魂。4.具体性。它表现主体为解决某一特定问题,依据特定条件,并付诸具体活动。5.创造性。具有实践精神的個体能够以现实行动来创造现实中尚未存在的新事物。

而教师的教学活动正是一种典型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所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尤其是作为以引导和促进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为根本目的的课程,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教学活动要让精神化为行动的动力,精神就要走在行动之前,以实践精神指导教学实践。

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尚未出台之前,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为我们深度理解本课程提供了蓝本。在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的阐述中有如下表述:“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具有学科内容的综合性、学校德育工作的引领性和课程实施的实践性等特征。”作为连通小学道德与法治、高中思想政治的中间环节,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与这些课程的基本理念一脉相承,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征。可以说,实践性是道德与法治学科思想性、人文性、综合性等特点的根源和途径。实际上,道德与法治学科目的和学科性质本身便蕴含着实践要求,它主要体现在:课程目的是为了适应学生的成长需要;课程实施的基础是学生的实际生活;课程内容要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课程形式须经历认识、体验与践行的过程。这在客观上要求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具备对课程实践性特点的深刻理解,并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具有响应这种要求的实践精神。

据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的实践精神,就是教师在实施课程时,为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自觉提出和实施教学主张、要求、标准,组织实施教学活动,从社会现实问题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促进学生发生积极的思想和行为改变的精神品质。

只有道德与法治教师具备实践精神,才能拥有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方向;才能促进自己具体的教学行为并转化为改造学生的实际教学行动;才不会仅仅从“本本”出发,而是从实际出发,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品德发展的真实需求出发,不断发现和挖掘现实、理论与学生发展的契合点;才能使道德与法治课程超越“知识逻辑”为主的教学,从而实现根本性的价值观教育,真正促成学生情感态度与行为的改变,促进人的德性与人格健全[3]。这种具有实践性的教育自当以生活、行动、参与、体验为条件,而不与实践、生活相结合的教育就不是真正的教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不论学习还是工作,都要面向实际、深入实践,实践出真知。”[4]实践精神应该成为道德与法治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教师具有实践精神,才能使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彰显本学科的功能定位,即立德树人、德育为先,促进初中生的思想品德发展。这也是道德与法治教师涵养实践精神的价值所在。

二、道德与法治教师实践精神的实践养成

道德与法治教师实践精神的养成自当立足日常教学实践。从实践精神的视角而言,每一个学科的教师都必须自觉认识到,教学是有目的地改变人、培养人的活动,是要在思想上提升人,在行为上转变人。回应时代要求,教师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观,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终身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高度重新定位教学价值。以此为指引,自觉反思自己的教育思想、教学目标、内容、方式等,在价值认同、政治认同的基础上,以科学精神、实践标准来审视自身的教学实践与思考。立足改变自己,重新发现自己,掌握科学的体现实践精神的教学方式,不断涵养自身的实践精神,实现专业成长。

1.实践在前,坚持“用教材教”磨练实践精神的“基本功”

教材与个性化的学生之间的差距,决定了教材的“中介”地位。正如道德与法治教师用书指出的,就教材与教师教、学生学的关系而言,教材是其“脚手架”,提供最为基础的支撑和尽可能开放的空间。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教师贯通从课程标准顶层设计到日常教学复杂情境的必不可少的中介。也因此,“用教材教”,实现教材的校本化使用是需要道德与法治教师不断磨练的“基本功”。

然而,历经新课程改革的洗礼,许多教师依然停留在“教教材”的惯性思维中。实践中,盲目照搬教学参考书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甚至机械搬用他人教学设计的现象并不鲜见。这实质上反映了教师实践精神的缺失。

“用教材教”需要教师秉持高度的实践精神,既要充分理解和贯彻教材的思想内容体系和核心价值指向,又要全面把握区域、学校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活动,开展课堂互动和社会实践。为此,教师要走在学生实践之前,从现实生活中发掘和选用具有教学价值的实例,替代教材统一化的选例;还可以将有地域特质的实例补充到教学中来。如此,才能将生活中的具体事物、人物转化为学习素材,在和学生一起解决特定的真实问题过程中指导学生参与实践。

尤其是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经进入新时代,各种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这些既为道德与法治教育带来了挑战,更提供了丰富而鲜活的教学资源。教师自身需要和学生一样不断学习,积极投入多种多样的社会生活实践之中。只有教师自己亲身体会社会的复杂多变,才能感悟和发现社会生活中所蕴含的学科教育价值,从而找到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结合点,使之成为道德与法治宝贵的教学资源。这是我们养成实践精神的客观现实要求。

同时,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善于利用一些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不要让课堂互动与社会实践的结论拘泥于教材,力求探究讨论或思辨的结论源于学生、出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成果。在核心素养时代,从教学的价值维度来看,学科内容价值与核心素养价值都应该成为教师实现“用教材教”的根本依据。

2.坚持“生本”,在链接“知识”与“生活”中提升教学思维

实践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过程,教学的本质就是教师自身素养在学生身上的反映。教师要取得育人的成功,学生的不断进步是成功与否的标志。而学习最终是发生在学习者自身的思考与行动之中的,当我们把学生看作是教育教学中最重要的学习资源时,那么,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组织引导下的自主学习,就是在培养学生愿做事、会做事、善做事的实践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样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才能真正指向“知行合一”,这样的教学才能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就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而言,就是将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基础,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在不断扩展的生活场域中聚焦“我与自己、集体、家庭、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将“我”的生命感受与国情、法律、心理健康和道德诸领域的知识相融合。由此,推动学生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的价值目标所生发出的不同主题开展深度学习,在自我探索与自主建构的基础上,对这些价值观念逐步实现认同、接受和内化,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5]。

要实现这样的教学组织实施,教师的实践精神不可或缺。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坚持生活逻辑与知识逻辑相统一的编写思路,教材中的“知识”并不都是客观知识,道德知识与学生主体性的、不断生成的道德生活经验相嵌套,力求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得道德知识。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揭示知识的现实背景,另一方面要强调知识的应用,构建知识应用的真实场景,要建立学習共同体,营造相互合作、交流、协商的学习环境。[6]这对教师的教学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清晰的教学逻辑思维,打通“知识”与“生活”之间的链接,站在学生的视角,聚焦学生生命成长所面临的困惑和道德难题,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抽象概念在学生现实生活情境中实现具体化。

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的“生活世界”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现实生活过程,是一个现实的能动的生活过程,人在改变生活世界的过程中改变着整个世界,包括改变着人自身。[7]学生的道德与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现实生活的参与、认识、体验和感悟,学生自己的现实生活对课程建设与实施具有重要价值。教师所选取的学习内容和活动形式应该能够让学生自然地代入问题情境,所创设的教学情境要具有思维含量,让学生愿意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和思考人生与社会;还要为学生提供直接参与实践的机会,引导和帮助学生在亲历、感悟和体验中深化思想认识,提高学生的道德践行能力。

从这个意义上讲,基于学生生活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实质上是学生的道德体验与生成过程,它是学生自主道德学习现场,而非教师越俎代庖的教学设计。教师在这种基于学生、基于生活开展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既彰显了教书育人的现实性、主体性、自觉性,也让自身的实践精神得以提升。

3.指向“问题”,与学生一起在探究体验中实践成长

新课程改革以来,情境探究等早已成为中小学教师普遍使用的教学方式。但是,诸多“没有问题”的课堂表明,我们尚未真正走出“知识逻辑”为主的教学困境。学生在课堂上没有疑问,没有问题,教师教学流程“顺畅”,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课堂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感悟和思考。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8]。缺乏实践精神的教学往往只是解决一般性、方向性的问题,未能直面个人和社会的现实生活问题,自然难以走进学生内心,探究与思考并未真正发生,无法有效引领学生的精神成长。

尤其是对于具有鲜明生活性、实践性、社会性的道德与法治课程而言,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要“从知到行”,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实现社会化发展。教师必须建立指向“问题解决”的教学设计理念,基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设计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任务,帮助学生学会发现和解决生活问题。

这要求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特别是课时教学目标时,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区域状况、学生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预设。它既能够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又能够保障在教学实施时具有可操作性。只有当教学目标是解决某一实践问题时,在既定条件下,所需的学科知识内容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才是具体限定的。这样的教学设计才具有可操作性,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走向道德成长,获得真正的核心素养。

当前,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将课程性质定位为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要让“活动”成为承载教学的主路径;课程方案要求,“社会活动”必须占到高中思想政治必修课的三分之一学时。这必然会引导或影响初中乃至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课程的性质及特征,可以预见,它也将指向并引领依托活动体验的教学组织实施。

“活动”方式固然多种多样,但是,它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或议题,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开展分解、争辩、探究,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领、思维启迪、品格塑造。由于实践活动涉及多方面的知识、能力和品格,是一种综合性活动。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学组织实施必须依托活动体验,帮助和引导学生在掌握基本学科知识和学科技能的基础上,学会运用综合性的思维方法,有机地将本学科或跨学科的相关知识进行整合,形成与提升运用这些知识去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在日常教学中,师生可以一起从关注国内外随时发生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社会生活事件,到观察本地、本社区、本校、身边的人和事;从关注生活、发现生活问题,再到公共参与;在共同解决问题中概括观点、发现新知,锻炼社会实践能力,不断涵养实践精神。

例如,在七年级“敬畏生命”一课教学前,广州某教师发现自己和学生家庭所在社区养狗现象比较多,面对养狗扰民、伤人事件不断,社区管理处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执法权限以及居民的养狗意识、做法存在不少亟需改善的问题。于是,教师事先了解管理部门相关规定,设计了探究分享任务——制定社区文明养犬公约。学生经过调查、体验和探究合作,形成了一份公约。内容包括文明养狗的基础是“我与狗狗的约定”:善待它、不虐待它、不遗弃它等,就养狗过程中的细节问题提出了多项具体意见。最终,教师和学生一起走进多个社区,将这一公约以书面形式递交自己所在社区物业管理处,并得到了积极的反馈意见。

面向生活并探究生活,是实践育人的根本出发点。实践教育的基本目的是通过引导学生真正“进入世界”,基于真实的自然情境和社会情境,习得并使用相关道德与法治知识与观念,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整体认识,进而发展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社会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学生学会在社会生活中自觉地做事,做成了事,也就成为了具备核心素养的人。在与学生一起探究与实践过程中,教师实践精神的养成内蕴其中。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个教师在解决问题的教学实践中都有自己内在的需求和價值尺度,从而呈现出带有个人主观色彩的教学特点和教学风格。这也是教师走向自身专业成长的必然路径。

此外,评价素养的缺失一直是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之一,也是教师实践精神缺乏的表现。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的顽瘴痼疾精神的具体举措,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客观要求。我们要据此调整教学评价的内容和方式,改进评价方式,合理引导教学,促进教师养成实践精神。我们在评价道德与法治教师时,既要肯定其任教的学生在纸笔测试中的成绩状况,也要肯定其彰显实践精神的各种教学方式和教学业绩;还要重视其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表现,肯定教师富于个性教学思想的自我评价方式。教师自身也要通过真实情景、价值观、问题解决、综合性、活动型等要素引导学生,使用多种有效的外显性评价方式,如观察、描述性评语、项目评价、谈话、成长记录、时事小演讲、写作小论文等形式评价学生。这些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是道德与法治教师追求实践精神的充分体现和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2]郭元祥.实践缺失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根本局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4(3):3.

[3][5]杨一鸣.统编《道德与法治》(九上)的编写特色与教育亮点[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8(9):5.

[4]人民网.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8-5-2)[2018-12-30].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8/0503/c1024-29961468.html.

[6]喻平.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和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17(1):52.

[7]程广丽,赵跃先.马克思的\"生活世界\"理论[J].学习与探索,2012(9):41.

[8]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M].许良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263.

责任编辑 毛伟娜

预设策略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预设是教学的前期准备,生成体现教与学的过程,是教学活动中的关键。传统教学过分地强调预设,过分追求精细的提问,精心设计每一句话, 准确计算每一环节的时间分配等。造成课堂教学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生命色彩,这样的教学设计是教师一相情愿的杰作。而实际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维度动态过程,尤其当课堂比较开放时,实际的教学过程远比预设的要生动得多。这时如果教师视预设法规, 不能根据学生信息反馈情况及时调整预设,那么在课堂中会失去很多亮点,往往与“精彩”擦肩而过。叶澜教授说:“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话启示我们,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按照预设的教学方案机械、僵化地传授知识的线性的过程,而应是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不断调整,动态发展的过程。因此,在实践中,教师要处理好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1 要为“生成”而精心“预设”

我们倡导生成的课堂教学不是不要预设,而是改进预设,这这种预设更多地关注课堂上学生的精神生活。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的预设不是为了限制其生成性, 而是为了使这种生成更具有方向向感,更富有成效性。我们的备课预设要从着重于教师的“教”走走向学生的“学”,更多地为学生的“学”而预设。

1.1在教学的生成点上进行详尽预设

生成与预设是教学中的一对矛盾统一体,凡事预则立,不预预则废。学生的差异和思维难以预料, 实际教学中总会有些不期期而遇的问题,面对这一现象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预设,才能“临临危不乱”。

如:一位老师在教“找规律填数”中,他出示了这样一题:

老师问: 谁能把你发现的规律讲给大家听听? 学生纷纷举举手,生1说:这一排数,上面的数乘2,等于下面的数,生2说:下下面的数除以2,等于上面的数,生3说:下面的数是上面数的22倍? ……师紧接着问: 那谁能根据发现的规律说说每个括号里里应填什么数? 学生说:7下面的括号里填14, 另一个学生说:2020上面的数应10,因为20÷2=10,还有一位学生激动站起来说:老老师,后面的括号里我发现了能填很多的数,老师点点头:你说说说看,学生说:你看上面的括号填2,下面的括号就填4;上面的括括号里填3,下面的括号里填6……老师称赞他说:说得真不错!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来?一位学生举手说:只要在上面的括号里任意填一个数,再用这个数乘2就得到下面括号里的数。老师边拿下题目边总结说说:同学们真聪明,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找出了规律,并运用了规律。老师正想进行下一环节时,意外出现了,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还有发现,后面的两个括号里可以填相同的数,教师一愣:怎么能填相同的数? 学生说:可以都填0,因为上面填0,0乘2还得0,下面括号里不就是填0吗? 老师表扬:对,这位同学真会动脑筋。这时又一次意外出现了,一位学生站起来反驳:老师他说得不对,根据规律下面的括号里的数应该是上面的的2倍,照他那样说,难道0是0的2倍? 另一位学生也发现:老师,0除以0也不等于2,这两个括号怎么会填0。起先发现填0的学生着急起来: 老师, 根据规律0乘2是等于0吗?师:你们说的都有道理,可是……老师一会说填0对,一会说填0不对,全班同学都显得很失望。

从上面的例子中看出, 我们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既要吃透教材,考虑到所教内容的知识点,逻辑关系,可能引起学生争议或难以理解的问题等,又要对学生可能出现的言行进行充分预设,做到心中有数,临场不乱。教师只有对学生可能有的想法有了详尽的预设,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胸有成竹地引领学生。

1.2“预设”要给“生成”留足空间。

在教学活动中, 预设是必要的, 但同时这种预设是有弹性的、有留白的预设。因为教学活动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建构的过程。因此,教师在预设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教学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从而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给生成留足空间。

如:一位特级教师上的“分数的意义”,老师在黑板上粘上8枚棋子,分别是2枚“相”、2枚“仕”、2枚“车”、2枚“炮”。老师问:从8枚棋子中你能看出1/4这个分数吗? 生1:我看出这枚棋子颜色深,可以用1/4表示。生2:(指着下面一排4枚棋子)这4枚棋子表示1/4。师说:现在看来意见不一样,一个同学说这一枚是全部的1/4,另一同学说这4枚(下面一排)是全部的1/4。还有不同的意见吗?生3说:(指这其中的2枚“相”)这2枚是全部的1/4。师:我搞糊涂了,一会儿是1枚棋子是1/4,一会儿是2枚棋子是1/4,一会儿是4枚棋子是1/4。到底哪个正确呢? ……接下来, 老师着力引导学生理解生3讲的话, 即2枚棋子是全部的14,直到学生弄清其中的道理,但老师并没有因此而满足,也没有因此:“见好就收”。而是进一步利用前面学生1和生2两位学生的生成性学习材料,让它们成为一种新的教学资源。

上面的例子中,老师的一句简单的提问“从8枚棋子中你能看出1/4这个分数吗? ”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各自的知识经验,为各个层次的学生都留足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回答可谓参差不齐,有的认为1枚棋子是1/4,有的认为2枚棋子是1/4,有的认为4枚棋子是1/4……学生有了自由发挥的时间和空间,课堂上才会飞扬着学生学习的智慧和教师教学的智慧,学生才会真正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感受到共享知识的快乐。

2及时调整预设,创造精彩生成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预设再周全,它毕竟是预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顺学而导,必要时要调整原先教学预案,促进教学预设与动态生成的和谐发展。

2.1 在生成中灵活选择预设

在实施预设教案的进程中,教师只有随时捕捉学生的疑问、想法、创见等精彩瞬间,甄别优劣,选择恰当的问题作动态生成的“课眼”。因势利导选择原来的教学程序或内容,自然地变为动态生成,让课堂教学在健康有效的轨道上发展,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促进课堂生成。

如: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用“克”和“千克”的实例引出课题“克和千克”后,进而询问:“关于克和千克,你们想知道什么?”引出学生想探索的问题:“1克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克和千克之间有什么关系? ”……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走进“称一称、掂一掂”活动,学生极有兴趣。他们精神专注地去感知1克、几克、几千克、几百克、1千克有多重。又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笔者通过“同学们,你们对长方体有哪些了解呢? ”“你们对长方体还有别的认识吗?”“你们对长方体还有更多的认识吗? ”3次提问。从学生的回答中知道了学生对于长方体已经有多少认识?对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教师就不再重复,而对于“怎样证明相对的面面积相等”“什么叫棱”“怎样证明相对的棱长相等”这些大多数学生没有掌握的知识,笔者展开了引导和解释。

从学生生成的问题中选择教学预设,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动态生成自然形成,学生也能不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2.2 在生成中机智改变预设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孩子们的知识越来越丰富,他们的见识、思维和经验往往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在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老师的教学预设与实际教学不相符的现象。这时,是机械地执行自己的“既定方针”(教案),还是将学生出现的这种思维状态作为一种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 重新调整和组织自己的教学呢?这不但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机智,更反映了教师的一种学生观和教学的基本理念。

如:一节教研公开课上,老师在让学生讨论了测量圆的周长的方法后,给学生提供直径不同的圆硬纸片材料,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有什么关系。并这样导入:我们知道正方形周长是边长的4倍,那么圆的周长与直径是否也存在一定的倍数关系呢? 这个问题让同学们自己去发现, 请分组测量圆片, 填好实验报告单。这时,居然有很多学生小声地说: “我知道的,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我知道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14倍”……学生的小声议论, 使教师原先精心设计的各个精妙的教学环节与预先设计好了的精心提问,一下子全泡了汤。这时教师楞了片刻后, 马上调整过来地说:“请知道圆周长与直径关系的同学举一下手。”结果全班竟有半数的学生举起了手!接着教师问学生:“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呢?”“从书上看的?”“那么你知道书上的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的吗? ”“不知道”。这时这位教师即时肯定:“大家说得结论是正确的,你们能提前预习,这种主动学习的精神值得肯定,可是大家却不知道这个规律是怎么得出的,大家想不想自己动手设计几个方案,来验证结论?”“想!”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说。“今天老师就请你们用手中的这些圆片,以及刚才讨论的测量圆的周长的方法,来证明你们刚才说的这个规律,好吗? ”“好! ”“好! 下面就开始,可以几个人组成学习小组合作验证, 看哪个小组能利用手中的学具最先证明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教师适时地参与学生的讨论、交流、验证,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逐步概括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与方法。

面对学生已经知道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这一始料未及的问题,令全班学生和台下听课老师为之瞠目的时候,老师没有继续按原来的教学预设组织教学,而是随机应变,及时改变预设的程序,创造性地组织了以上的教学。这既是对学生发现的肯定,更是尊重学生的表现。这样的教学真正使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反映了课堂教学的真实自然。

3珍视生成资源,超越预设目标

我们知道, 教学过程和学生的理解过程都处于动态的发展变化之中。每个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维习惯与兴趣,经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尝试、推理、交流等活动探索数学知识。由于学生的差异,就可能生成不同的见解和方法。珍视这些生成资源,合理组织、利用,可以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活动,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丰富学生的认识成果……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倾听,“听懂”学生的每句话。正确面对学生的错误,要宽容,因为错误也是一种学习资源。

如:一位老师在教“分数的基本性质”时,通过创设情境“分蛋糕”得出1/3=2/6=3/9,接下来按预设是让学生从左到右观察1/3=2/6=3/9得出“分子和分母同时扩大2倍、3倍,而分数的大小不变”。当时老师抛出了一个问题:“请同学们从左往右观察1/3=2/6=3/9,你能发现什么?”学生思考片刻后,马上有人站起来回答说:“从左往右看,我发现分子不断加1,分母不断加3。”面对学生的意外回答, 老师又抛出了第二个问题:“先从第一分数看到第二个分数,再从第一个分数看到第三个分数,在乘法方面你能发现什么规律?”这时,一位优生很快举起来手,他站起来回答:“我发现第一个分数的分母乘第二个分数的分子刚好等于第二个分数的分母,也就是3×2=6,从第一个分数到第三个分数也是这样,3×3=9。”听完他那“振振有辞”的回答,教师果断放弃了原来的预设,重新打开“分蛋糕”的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剩下部分的分数后得出:2/3=4/6=6/9,让他们用刚才同学的方法去验证,他们很快发现3×4≠6,3×6≠9。从而明白刚才那位同学的回答没有规律性。然后老师趁热打铁地让他们开展小组探究活动,通过热烈的讨论, 学生发现了这样的规律:3×4÷2=6,3×6÷2=9。老师又乘胜追问:“原先那组分数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规律呢?”经过大家的再次讨论,又发现了3×2÷1=6。3×3÷1=9,老师将这些算式经过整理,在乘后面添上小括号(得数不变):3×(2÷1)=6,3×(3÷1)=9,3×(4÷2)=6,3×(6÷2)=9。引导学生继续开展探究,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上面的例子,虽然饶了个弯子,但有惊无险,最终不但落实了知识目标,还使探究价值得到了凸显,数学思考能力得到了训练。因此在教学实施阶段,一方面要对课堂上无价值的生成予以正确引导,一方面对极富价值的创造火花予以引燃,使意外的信息生成宝贵的教学资源,从而超越预设的目标。

总之,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虽有对立的一面,但更有统一的一面,我们只有科学而艺术地加以把握,把“预设”与“生成”和谐地统为一体,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有充满激情的言语,才会有充满智慧的火花,才会有充满生命的气息与情趣,我们才会步入理想课堂的境界。

摘要:“预设”是必须的,但要为“生成”而精心“预设”,要关注学生的起点,要有弹性和留白,要在教学的生成点上进行详尽预设;“生成”则更为重要,它是数学课堂的活力所在,教师要善于及时调整预设,创造精彩生成。科学而艺术地对待“预设”和“生成”,我们才会步入理想数学课堂的境界。

预设策略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预设, 是指预测与设计。课堂教学预设, 是指教师课前对课堂教学的规划、设计、安排, 是对课堂方方面面可能出现的问题的预见与对策的准备。俗话说: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活动, 教师在课前必须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有一个清晰的、理性的思考和科学安排。

生成是指生长和建构, 课堂教学生成是根据课堂教学本身的进行状态而产生的动态形成的活动过程。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强调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 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

预设和生成作为课堂教学的两个方面是对立统一的, 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 也需要生成, 而这如同课堂教学的两翼, 缺一不可。一方面, 生成离不开预设, 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 只有生成没有预设的课堂教学是不可思议的。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形散而且神散, 这种情境下的所谓“生成”实质是“放羊”;另一方面, 预设离不开生成, 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只有预设没有生成的课堂教学是没有生命活力的, 这种情境下的所谓“预设”, 不仅会严重束缚课堂教学中师生的生成能力, 还会扼杀师生的创新精神、探究欲望和生命活力。

在思想政治复习课教学中, 我们既要注重精心的预设, 也要注重精彩的生成。通过精心的预设, 保证思想政治复习课教学更加高效有序的展开;通过创造性的生成, 更好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使复习课教学高效卓越。

二、高中政治复习课教学“预设”与“生成”存在的问题

(一) 高中政治复习课“预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 简单重复, 没有新意, 缺乏巩固性、提升性。

在复习课教学中, 一些教师没有搞清楚复习课与新授课的区别, 基本上仍是按讲授新课的模式来组织和实施教学, 没有复习课的味道, 只是照本宣科, 简单重复, 炒旧饭, 把原来学习过的内容进行简单的重复。这样的复习模式和方法, 毫无新意, 没有吸引力, 既调动不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也达不到巩固知识和提高能力的目的。

2. 脱离学生实际, 难易把握不准, 缺乏针对性、层次性。

在复习教学中, 一些教师预设的问题要么过于简单, 要么过难。设计的问题太简单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和轻视心理, 有“轻而易举”之感, 造成学生思维肤浅, 不易于动脑分析问题, 不利于学生求知的意志和品格的形成;如果太难, 不符合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 使学生感到高不可攀, 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教师唱独角戏, 不关注学生的体验, 缺乏交流性、互动性。

在复习课教学中, 一些教师习惯于我讲你听, 唱独角戏, 颠倒主体与主导关系。没有真正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 没有发挥好教师指导者的作用。把课堂作为教师一个人的“讲堂”, 而不是师生互动的“百家讲坛”, 教学效率自然就低下。

4. 内容无主次, 设计不周密, 缺乏复习的综合性、系统性。

在教学中, 一些教师在复习课的预设中没有综合考虑知识的重难点和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只是一个个知识点的积累, 而不注意将零碎的知识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以形成有机的整体, 不分主次, 喧宾夺主, 主次颠倒, 眉毛胡子一把抓, 教学效果事倍功半。

5. 不与时俱进, 理论联系实际少, 缺乏时代性、开放性。

在教学中, 一些教师设计的是一种“标准化”的问题, 答案唯一, 思路唯一, 没有设计开放性的问题, 不引入时事热点和热门话题。学生在分析和解决“标准化”问题过程中只能循着老师的思路去想, 去解决书本上的问题, 千人一法, 无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 高中政治复习课“生成”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 教师“满堂灌”、“满堂问”, 学生没有生成的机会。

在课堂上, 一些教师按预设的教案进行提问, 只停留在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线性的层面上, 教师独揽提问、评价权, 课堂上只有教师向学生发问, 对学生的回答作评价、回应反馈, 学生的任务在多数情况下只有听讲和回答老师的提问。课堂上的“满堂问”, 表面上热热闹闹, 实际上是“满堂灌”, 学生很少有机会表达自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研究, 也没有师生之间平等的、真诚的交流。

2. 追求生成, 脱离预设目标, 出现教学的无序。

在课堂生成的过程中, 一些教师以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就放任学生自己去学习, 去随意生成一些无意义的认识。在教学中, 应时时把握住学生思维的方向, 恰到好处地进行点拨, 以保证课堂生成与课堂中心教学的目标相一致。

3. 非预设性生成被边缘化, 缺乏足够的教育机智和专业敏感度。

在教学中, 部分思维较为跳跃的学生提出了一些老师原本没有预设的东西, 甚至提出了一些超出教师解答能力范围但和教学内容又有联系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 一些教师知识储备不够, 缺乏足够的教育机智和专业敏感度, 采取消极回避的态度, 这让教师陷入比较难堪的境地。

(三) 高中政治复习课处理“预设”与“生成”关系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 重预设, 轻生成。

有的老师十分重视预设, 而弱视生成, 他们心中只有教材、教法、教案, 习惯于把学生的思维固定在教学预设中, 把学生看作一个信息容器, 把自己预先设定的所谓“知识”, 灌输给有鲜活思想的学生, 学生不能在探究生成中掌握知识和提升能力。

2. 重生成, 轻预设。

有的教师片面的、肤浅的解释和演绎“生成”, 抛弃“预设”。课堂教学中看似充满合作、互动、探究, 热闹无比, 但正是这漫无边际的生成挤占了学生有效学习的时间。这种没有服务、没有彰显教学目标的生成不是我们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生成性教学。

三、高中政治复习课教学“预设”与“生成”的策略研究

(一) 高中政治复习课的“预设”策略

1. 把握学情, 立足学情。

搞好复习课的预设, 首先必须把握学情。有的学生对复习内容只知皮毛, 有的学生则感到对复习内容都很熟悉而不必复习。如果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没有准确的了解, 就会造成旧课重讲, 直接影响复习的进度和复习的效果。因此, 我们要通过调查、诊断、检测等工作, 充分把握学情, 清楚学生的知识状态, 明了学生思维状态, 做到立足学情, 对症下药, 才能切实提高复习课教学的实效。

2. 整合知识, 构建联系。

复习课与新课最大区别是学生对教材的认知基础是不同的, 复习课不能按照新课模式要求每一个知识点、重难点都面面俱到。复习课的重点是构建知识框架, 形成知识网络, 在更高层次上把握重点难点易考点。在政治复习课预设中, 教师需要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理论原理和实际案例的关系, 建立政治主体知识脉络, 建立学科知识框架, 并根据归类整理的知识网络设计相应的练习题, 进一步巩固和把握学科知识。

3. 指导方法, 提升能力。

方法能够反映事物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能够打开人的思维的闸门, 给想象插上腾飞的翅膀。在高中政治复习课教学预设中, 要精心设计学生复习的方法, 包括指导学生制订复习计划, 落实复习措施;指导学生处理好课本与复习资料、课内与课外、做题与分析题目等的关系;指导学生提高识记、理解、运用、迁移知识的能力;通过多种试题训练, 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等。

4. 开放预设, 与时俱进。

思想政治课的生命力在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思想政治教学的大多数课题都来自于现实生活。在复习课预设中, 要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不要拘泥于教材, 要尽量引入一些鲜活的时事素材和学生关心的热门话题。通过师生时政热点的交流分析, 既学习了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 又提升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 通过精心的开放性的预设, 使课堂更有深度和广度, 为精彩的生成创造条件。

(二) 高中政治复习课的“生成”策略

1. 创设情境, 引导生成。

思想政治课的理论性、思想性、政策性比较强, 与学生生活实际有一定的距离, 加之受知识结构和社会阅历的限制, 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枯燥乏味, 兴趣不高。如果我们只是讲解抽象的理论, 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更不用说引导教学生成了。在复习课教学中, 我们要挖掘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教学资源, 创设融思想性、知识性、生活性、艺术性为一体的课堂教学情境, 拉近学生与文本、教师以及其他学生之间的距离, 增强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学生的热情, 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2. 质疑问难, 促进生成。

问题意识的培养是生成性课堂的关键, 有了问题, 就为学生制造了“愤”、“悱”的情境, 能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与热情。学生敢于质疑问难, 学生的质疑问难越具开放性, 越能为课堂的生成展现着无限的可能。在复习课教学中, 我们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密切关注学生的需求, 善于发现他们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观点的偏颇、疑问的价值, 适时改变预设, 促进学生的生成, 从而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3. 捕捉契机, 创造生成。

教学契机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也是稍纵即逝的。对于难得的教学契机, 教师只要点一点, 导一导, 就会产生四两拨千斤的效果。针对教学契机, 作为教师要能够迅速捕捉、判断, 把它转化为教学资源, 适时调整教学进程和教学内容。

(三) 高中政治复习课“预设”与“生成”关系的处理策略

1. 为生成而预设。

高质量的预设是教师发挥组织者作用的重要保证, 它有利于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教学过程, 使教学活动有序展开。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课前有应付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种种意外的心理准备, 课堂上才会游刃有余。预设是为了更好的生成, 教师在课前弹性的教学设计, 课堂上灵活地调节教学预设, 是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在思想政治复习课教学中, 我们在教学预设时要留有余地, 既要为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留出时间和空间, 又要给教师自身教学环境的适应和教学步骤的调整留足空间。

2. 用预设调控生成。

创造性的生成, 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使教学过程充满生命活力。如果教学生成的发展变化和教学预设是一致的, 这反映出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逻辑性的合理把握和教学对象认知状况的深入了解, 但更多时候, 两者是有差异的, 甚至是截然不同的, 这反映出教学过程的复杂性和教学对象的差异性。当教学不再按照预设展开时, 就要求教师既要有预设目标意识, 又要有生成的机智意识。因此, 在思想政治复习课教学中, 要用预设调控生成, 恰到好处地进行点拨, 确保课堂生成与教学目标的一致。

3. 预设与生成和谐呈现。

预设与生成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就对立而言, 课前细致的预设使本该动态生成的教学变成了机械执行教案的过程;就统一而言, 预设与生成又是相互依存的, 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 没有生成的预设又常常是低效的。在高中政治复习课教学中, 我们既要防止预设过度导致对生成的忽视, 以挤占生成的时间和空间, 又要克服生成过多影响预设目标的实现以及教学计划的落实, 使教学预设与课堂生成和谐呈现, 让教学预设与课堂生成共同服务于课堂教学, 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摘要:正确处理教学预设与生成关系、关注课堂动态生成是新课程十分强调的重要理念。本文在调查分析重庆市部分高中政治教师在复习课教学预设与生成方面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开展高中政治复习课教学的“预设”、“生成”以及处理二者关系的策略措施。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预设,教学生成

参考文献

[1] 胡庆芳, 贺永旺, 杨利华, 袁菲.精彩课堂的预设与生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预设策略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课堂里的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 在动态推进的过程中, 有许多无法预约的精彩。生成, 常常是学生主体的“临门一脚”。

1 预设:享受精彩课堂的愉悦

1.1 学科教学价值的新定位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 不仅要关注知识点, 能力点, 还要关注学科的教学价值的独特性和全面性。这种独特性和全面性是什么?很多时候, 我们总觉得茫然。如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内容:全面考虑, 本单元的选文主题为“亲情”。所选课文, 都是围绕着有关亲情或家庭生活的, 都用心灵捕捉生命的灵感, 捕捉对亲情的体会与赞美, 让读者产生感情的共鸣。但在预设时, 不能面面俱到, 最好是一课一得, 突出其内容章法等方面最具个性化的材料, 如用我们惯性的思维, 总认为鲁迅的文章都是“火药味”, 但在《风筝》里, 却展现了他感人至深的人情美、人性美, 这种独特性是不能忘却的。

在上本单元《羚羊木雕》可以作这样的预设:

预设1:初读课文, 说出自己最深的感受, 说说你有什么疑问?预设2:合作探究:分析一下文中人物性格。预设3:找出主要段落读课文, 和文中人物进行心灵对话。预设4:说出文章的主旨。预设5:整体感知课文, 进行课外延展, 从而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预设::分甲、乙、丙三个小组, 甲方代表父母, 乙方代表“我”, 丙方代表万芳, 三方辩论, 展开矛盾冲突。辩论时, 一要摆事实讲道理, 二要注意换位思考, 进入角色, 注意说话的分寸。

预设体现这一课在本单元的地位, 体现本课的特色性, 当然, 不要每课都这样的套路。千人一面, 就没独特性了。所以说, 每上一单元之前, 要宏观地规划一下每一课的落脚点, 也就是说要处理好独特性和全面性的问题。

1.2 对学生地位的新认识

课堂教学的预设首先要想到的是学生。学会站到学生中, 学生是一群鲜活的生命个体, 而每个人的知识经验、认知水平不同, 加上预习的力度也不尽相同, 学生有多少知识储备, 课前我们要了解, 课前准备得怎么样我们要访问, 据此预测课堂上可能发生的一些变化, 并思考其对策, 然后存储在自己的弹性预设空间内。为什么要这样做, 不仅是老生常谈的学生体地位, 更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学生是教学资源, 是课堂生活的共同创造者。

1.3 对教学过程的新理解

“教学就是即席创作。”新的语文课堂既重知识, 又重生成, 是素质教育和升学的统一, 教师在预设准备过程中要多方位的进行思考, 要从文本出发, 把握预设的各方面, 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有效地生成。

如上《孔乙己》时, 针对书上的“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有学生提出“大约”和“的确”是相互矛盾的, 这是不是病句啊?面对这样的资源, 教师一要用, 二要设。生1:孔乙己是个“三只手”, 小抄写员, 又不会“下海”经营, 还是个瘸子, 所以说“的确”死了。生2:这种人在那个社会, 死活没人关心的, 所以作者又用了一个“大约”。师:鲁迅不愧是大师。“大约”、“的确”表现了先生炉火纯青的语言功力。

当课堂上出现动态教学资源信息时, 教师应该是辨识其价值,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去伪存真, 灵活处理, 并做出相应的教学决策。

2 生成:让学生感受“逾越”的愉悦

2.1 内容:结构重组, 拓宽视野

课堂教学活动是动态的, 随机的和零星的。老师准备再充分, 也很难想象课堂上会出现的各种情况。这些变化通常包含丰富的教学资源, 这就需要我们的语文教师应该具有一双慧眼, 敏锐地发现、捕捉这些资源并加以利用。根据课前预设、课堂情况组织教学, 在特定的环境中, 创造性地组织适合学生参与创新的教学活动, 使课堂现场变为生动、鲜活的画面, 流淌出生命的活力。

例如:《孔乙己》教学结构重组片断。预设:这是一篇小说, 我们能不能把它变成另一种体裁啊?生成:其中有一组学生说, 他们准备有成立“法庭”。原告孔乙己:窃书不算偷, 更不该打。被告丁举人:偷窃, 偷窃。“窃”者“偷”也。教师引导:现在请双方各找律师一名, 进行庭上辩论。生1:孔乙己偷书该打, 丁举人没有罪。生2:孔乙己为了自己的生活而偷, 可见只是小偷, 不该遭受丁举人如此摧残, 但他毕竟好喝懒做, 而且偷窃, 可以同情, 不能认可。应该判丁举人重罪, 对孔乙己予以一定的谅解。这样的教学, 学生印象很深。

在教学中就要构建一种开放、和谐、愉快的氛围, 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真正凸现, 拓宽文本, 让学生能在课堂上不断生成, 发展教学资源。

2.2 弹性控制, 适当引导

关注知识的领悟, 生成要灵活。在课堂教学上, 面对学生千变万化的“节外生枝”, 老师要弹性控制, 适当引导。

如《羚羊木雕》教学片断。预设:文章的结尾“我”满腹委屈地想:这能全怪“我”吗?请同学们帮“我”想一想事情该怎样处理才算妥当?生成:各抒己见, 学生想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案。笔者本以为已经水到渠成了, 可这时一个同学说:“这件事谁都不怪, 得怪‘我’的奶奶, 是她没将‘我’的父亲教育好, 才导致父亲怕媳妇。”引导到家庭中婆媳关系的问题, 现场讨论的气氛异常热烈, 许多同学还对如何处理婆媳关系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很有些独到的见解。

总之, 精彩的课堂, 既有教师的充分预设, 为精彩的课堂打下基础;又要有课堂的精彩生成, 让课堂更加灵动、充实, 只有把生成和预设完善的结合起来, 才能够让课堂呈现出亮点, 让课堂教学更加有效进行。

摘要:精彩的课堂, 既有教师的充分预设, 为精彩的课堂打下基础;又要有课堂的精彩生成, 让课堂更加灵动、充实。只有把生成和预设完善地结合起来, 才能够让课堂呈现出亮点, 让课堂教学更加有效进行。

上一篇:后奥运营销分析论文范文下一篇:预算管理水利工程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