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实训基地规划方案范文

2023-09-23

校外实训基地规划方案范文第1篇

一、校外实习基地的类型

学校根据专业设置及课程教学的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择能满足教学实习要求的各类单位,建立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其类型可分为:

(一)课程教学需要的教学实习基地;

(二)专业教学需要的生产实习基地;

(三)其它短期、分散的实习单位(点)。

二、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的基本条件

(一)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应有利于促进学校与基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二)校外实习基地的领导应重视实习基地建设。实习基地具备实习条件和管理环境;能帮助解决实习学生所需的食宿、劳动保护、安全和卫生等条件。

(三)校外实习基地能够选派具有相应专业技术职务的指导教师(师傅)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能有效地参与实践活动,顺利完成教学实习计划。

(四)校外实习基地要求相对稳定,每学期或每学年有固定专业的学生进行实习。

三、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原则

(一)满足教学需要的原则。实习基地建设要从满足教学需要的角度出发,针对专业设置及课程教学要求,制订科学合理的实习基地建设规划。

(二)坚持“互惠互利,双方受益”的原则。学校在与校外实习基地的合作过程中,学校可以利用基地的条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基地可以从实习生中优先选拔优秀人才,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用工需求,达到 “双赢”的效果。

(三)动态合作发展的原则。由于行(企)业竞争日趋激烈,产业结构在不断调整,行(企)业始终处于动态发展之中,因此,对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将实行动态的合作与发展。对于一些条件好、发展稳定并具有积极合作意向的行(企)业可以建立相对固定的基地,有的实习基地则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以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和实习基地使用效果。

三、校外实习基地组织管理

(一)学校委派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和实习班主任具体负责学生校外生产实习的管理工作。就业指导中心主要负责与实习基地的联系、沟通、协调及生产实习过程的检查、督促。实习班主任是生产实习的第一责任人,直接负责管理该班学生在实习期间的一切事务。

(二)学生到实习基地顶岗实习后,由实习基地领导,实习区队区队长、指导师傅、实习指导教师等组成实习指导小组,帮助实习生制定实习计划,指导学生生产实习,组织管理实习过程,负责学生实习成绩的鉴定。

四、校外实习基地协议书的签订

(一)校外实习基地共建双方有合作意向,在符合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条件的基础上,经协商后可由学校与基地所在单位签订校外实习基地协议书(一式二份),由学校、实习基地各执一份;

(二)校外实习基地协议合作年限根据双方意向确定,一般不少于3年;

(三)协议书应包括以下内容:

1、双方合作目的;

2、基地建设目标与受益范围;

3、双方权利和义务;

4、实习师生的住宿、生活、学习等安排;

5、实习学生实习期间的工作待遇;

6、实习学生实习期间的安全责任;

7、协议合作年限;

8、其它。

五、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协作会制度和优秀实习基地评选制度

(一)学校将根据专业门类的特点,成立各类由校外实习基地会员单位组成的协作会。定期召开协作会议,旨在加强学校与校外实习基地的联系,探讨教学实习发展的新思路,促进我校教学实习质量的不断提高。

(二)实施优秀实习基地评选制度。学校将根据实习基地发挥作用情况,定期对实习基地进行检查评估(两年评比一次),对那些热情支持我校学生实习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以促进我校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办法

一、总 则

1、校外实训基地是对学生进行实训能力训练、培养职业素质的重要场所,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之一,必须重视和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领导、建设和管理。

2、学校校外实训基地的教学必须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努力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能力、基本技能和职业素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及教学水平。

3、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要按照统筹规划、互惠互利、合理设置、全面开放和资源共享的原则。尽可能争取和专业有关的企事业单位合作,使学生在实际的职业环境中顶岗实习,努力提高办学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4、为发展我校教育事业,促进我校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全面规范校外实训的管理,特制定本规程。

5、校外实训基地原则上由各系(部)负责管理与协调。

二、具备的条件与确定办法

1、校外实习、实训教学基地必须具备的条件 (1)是正式的法人单位或职能齐全的二级单位;

(2)组织机构健全,领导和工作人员素质高,管理规范,发展前景好; (3)所经营的业务和承担的职能与相应专业对口; (4)在本地区的本行业有一定知名度,社会形象较好; (5)能够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条件和相应的业务指导。

2、校外实习、实训教学基地的确定

(1)各系部相关专业责任人负责选定拟合作的单位,并与拟合作单位进行初步协商,达成合作意向;须做好以下工作:1准备相机,拍摄单位的相关照片,包括单位面貌、工作场所、学生工作场面等照片。2以书面形式介绍单位的基本情况,并确定实习实训基地的领导机构及组成人员。3签订单位实习指导教师的聘用协议。4填写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情况登记表。5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单位介绍及展示图片。6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领导机构及组成人员名单、工作职责。7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规划(包括系部及各专业)。

(2)各系部主任对已达成的合作意向进行审核,认为拟合作单位可以确定为校外实习、实训教学基地的,提交教务处、分管校领导决定;

(3)合作意向经分管校领导审批同意后,相关系部负责起草《合作建设ⅩⅩ专业校外实习、实训教学基地的协议》(以下简称“合作协议”),教务处审查定稿后,与合作单位协商举行签字仪式;

(4)双方签字盖章,协议生效后,该单位即正式成为学校的校外实习、实训教学基地。

3、合作协议签订后,由教务处保存,系部复印一份存档。

4、双方商定挂牌后,牌面内容为“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XX专业校外实习、实训教学基地”,有关费用的承担由双方商定。

5、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校外实习、实训教学基地应予撤消: (1)严重违背合作协议或两次违背合作协议;

(2)业务或职能发生重大变化,以致与协议专业不再对口;

(3)因发生专业技术人员减少、经营状况恶化、违法违规受到有关部门处罚、被公开批评报道等不利情况,不能再承担实习、实训教学任务或不宜再作为学校的校外实习、实训教学基地;

(4)破产、解散、合并、停业整顿或者被兼并、注销。

(5)校外实习、实训教学基地的撤消由相关系部提出建议,教务处核实情况,报学校决定。

(6)校外实习、实训教学基地被撤消的,学校应做出书面决定,并书面通知被撤消的单位;并与被撤消单位共同拆除所挂牌子。

三、基本功能与主要任务

1、基本功能

承担我校高职高专教育、非学历职业技术技能培训等部分实践教学任务,积极创造条件,进行专业研究、技术开发与合作、生产及新技术的应用推广等,努力把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成为实践能力训练的实习基地和专业素质培养的实践基地,为培养跨世纪应用型人才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实践环境。

2、建设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工作目标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学校各系(部)要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和教学改革的实际,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要求每个专业除必备的校内实习基地外,必须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立稳定的双向交流关系。

3、有条件的系和专业,要建立自己相对独立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4、为学生提供包括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两方面的实践环境,使学生在真实环境下进行岗位实践,培养学生解决生产实践和工程项目中实际问题的技术及管理能力,取得实际工作经验,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群体沟通技巧、组织管理能力和领导艺术才能等个人综合素质。为学生今后从事各项工作打下基础。

5、通过校外实训基地建立的一系列考勤、考核、安全、劳防、保密等规章制度及员工日常行为规范的学习,使学生在实习实训期间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从思想上热爱本职工作,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进行职业道德培训。

6、由于校外实训基地是处于正常运转的企事业单位,学生所处的工作环境都是真实环境,执行的规范也都是职业标准,实训的项目均是相关专业学生今后所从事的职业及工作岗位,而且还能使学生在真实环境下进行职业规范化训练。

7、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专业技术技能培训教学大纲,组织编写校外实训的教材。

8、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和专业岗位群的技术技能要求,制定实训计划和方案。

9、依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岗位需求的变化及新生工作岗位的定向,开发新的职业技术技能培训项目与培训内容。

10、承担对“双师型”队伍的培训。

三、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工作责任

(一)系(部)工作责任

1、各系(部)根据专业特点和实际需要,负责联系、选择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单位和场地,与有关的单位洽谈具体建立实习实训基地的事宜。

2、负责在实习实训基地所在单位选择实习指导教师和有关的实习指导人员。

3、负责实习实训基地与学校之间经常性的联系和业务往来,项目开发等。

4、负责实习实训实施性计划的制定,指导书的编写,学生实习实训成绩考评等工作。

5、负责将建立实习实训基地的有关情况报学校领导或教务处审批,并将有关的资料收集归档。

(二)教务处工作责任

1、负责制定学校系(部)、专业建立实习实训基地的计划,对全校各实习实训基地的工作进行统筹和协调。

2、按学校领导的要求,督促系(部)建立实习实训基地。

3、协助有关的系(部)联系实习实训基地。

4、协助学校领导审查已经联系的实习实训基地和有关的合作协议。

5、协助做好有关实习实训指导教师聘请等方面的工作。

四、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1、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培养目标紧密结合,以实习实训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为依据,与目前现场生产实际或近期生产技术发展的装备水平相匹配企事业单位以共赢为基础开展合作;

2、全面规划,协调发展,避免各专业之间重复建设,提高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利用率。优先选择受益面大的公共实习实训基地。

3、注意科技、生产及对外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等对实习实训基地的功能要求,提高基地的技术含量;

4、考虑经费承受能力及学生实习实训质量。尽可能选择专业对口、工艺和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管理水平高、生产任务比较充足的企事业作为学校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5、加大对兼职实习实训指导教师的培训力度,使他们了解专业教学要求,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学校内教师也应熟悉企业的运营及生产环节,在学生实习实训过程中不致影响企事业单位的生产和正常工作。

6、经费问题通过校企共建的原则,争取政府投入、校企自筹、学校与科研单位或行业联合等多渠道筹集经费,走共同建设、共同发展的道路。

五、实习实训基地的工作原则

实习实训基地的建立和发展要遵循互惠互利的原则。在实习实训基地的管理中,对实习实训基地必须要求:

1、根据教学要求,将学生的实践性教学计划纳入学校教学计划管理之中。

2、安排工作经验丰富、责任心强、有较高理论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实习实训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实习实训工作。

3、负责实习实训期间学生的管理工作。

4、为实习实训学生提供食宿等基本生活条件。 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管理中,学校要做到:

5、为实习实训基地提供教学、教材等信息资料,并对实习实训基地的指导教师进行必要的教学业务培训。

6、为实习实训基地单位提供科技和教育等方面的服务。

7、邀请实习实训基地的专家、领导参与学校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性教学管理。 根据实习实训学生的人数和时间的长短,支付适当的费用。

六、实习实训基地的管理

1、申报实习实训计划。各系(部)在开学第一周向教务处上报实施性实习实训计划时,并将学生的实习实训计划、要求通报给有关的实习实训单位。在学生进入实习实训前两周应将具体的实习实训方案送达实习实训单位。

2、选定实习实训指导教师。计划送达后,要与实习实训单位协商,聘请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并研究落实实习实训计划中的具体事宜。

3、组织实习实训前的培训和动员。在学生实习实训前,有关的教学系(部)要组织对学生进行岗前培训。分散实习的,请有关实习实训基地指导教师协助,在学校进行集中培训;集中实习的,可以到实习实训基地,与实习单位一起组织对学生的培训。

4巡视指导与管理。学生开始参加实习实训后,有关的系(部)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除委托学生进行管理外,集中实习实训的,系(部)要派固定的带队教师参与管理;分散实习实训的,要派得力的教师,明确责任,定期巡回指导。

5、实习实训结束后,有关的教学系(部)要认真听取实习实训单位指导教师的意见,认真做好学生的实习实训成绩考评和实习实训的总结。

七、检查与评估

校外实训基地规划方案范文第2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是指企业、事业、社会团体等各级各类单位与学院共同建立的学生实习实训、教师挂职煅炼及从事科研活动的场所,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双方在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科研、技术服务与合作、培训等环节或领域开展全面合作。

第二条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教学必须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努力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及教学水平。

第三条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要按照统筹规划、互惠互利、合理设置、全面开放和资源共享的原则,尽可能争取和专业有关的企事业单位合作,使学生在实际的职业环境中顶岗实习,培养学生岗位能力,努力提高办学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第二章 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基本条件和要求

第四条 校企合作关系紧密,能满足我院完成实习实训教学任务的要求,具备先进的生产手段、技术装备和科学的经营管理方式,拥有一支素质较高的技术人员和职工队伍。

1 第五条 能承担我院高等职业教育、非学历职业技术技能培训等部分实践教学任务,能接受我院有关专业一定数量的教师与学生开展实习实训,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提供场地和实习实训指导人员,并能满足实习学生食宿、学习、劳动保护和酬金等方面的条件。

第三章 学院与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合作形式

第六条 学院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开设各种类型的非学历教育,在人才培训、委托培养、课程进修、技术咨询服务、信息交流、成果转化等方面对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优先给予支持。

第七条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可向学院投资或捐资(捐物)参与办学,参与相关专业建设与指导,选派技术专家来校承担课程教学,单位领导或技术管理人员来校举办学术讲座。

第八条 学院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制定实习实训指导书和实习实训计划,提前送交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并委派责任心强、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参加实习实训的指导教师和学生在实习实训期间必须严格遵守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有关规章制度。

第九条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批量接受相关专业学生教学实习实训、顶岗实习或毕业实习,接受相关专业教师挂职参与技术与生产管理,成为双师型教师培养场所,使实习实训教学与“产、学、研”一体化相结合,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

第十条 开展订单培养,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过程,根据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用人需求量,学院在国家就业政策许可范围内,征求毕业生本人意见后,优先推荐有关毕业生就业。

2 第十一条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与学院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实验实训室资源共享,联合开展科研合作,形成优势互补的科研优势,完成横向课题或共同申报省级纵向课题,并取得实质性成果。

第四章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主要任务

第十二条 为学生提供包括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两方面的实践环境,使学生在真实环境下进行岗位实践,培养学生解决技术操作中的实际问题,取得实际工作经验。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群体沟通技巧、组织管理能力和领导艺术才能等个人综合素质,为学生今后从事各项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十三条 通过校外实训基地的各项规章制度及员工日常行为规范等方面进行职业道德培训,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的精神。

第十四条 由于校外实训基地是处于正常运转的单位,学生所处的工作环境都是真实环境,实训的项目均应按相关专业学生今后所从事的职业及工作岗位进行设计,使学生地进行职业规范化训练。

第十五条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与学校制定共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习实训计划。按照科学技术的发展、岗位需求的变化及学生工作岗位的定向,开发新的职业技术技能培训项目与培训内容。

第十六条 承担对“双师型”队伍的培训和开展科研合作等。

第五章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组织与管理

第十七条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组织与管理实行院系两级管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原则上由教务处、校企合作办公室协助教学系部建设与管理。

3 第十八条 教务处落实和组织实施学院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规划,对全院各专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工作进行统筹协调,督促与协助各教学系部建立能满足教学需要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组织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协议的签订、挂牌等。

第十九条 校企合作办公室、招生就业处协助各教学系部联系和落实校外实习实训单位,积极推动校企合作,配合各教学系部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毕业生提供顶岗实习岗位,拓宽学生顶岗实习与就业渠道的信息。

第二十条 各教学系部具体负责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工作。应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列入系部的发展规划。根据专业设置情况,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为依据,考虑经费承受能力及学生实习实训质量,尽可能就地就近选定专业对口、工艺和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管理水平高、生产任务比较充足的企事业单位作为学院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第二十一条 各教学系部必须配有分管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负责人,并设立专门的秘书岗位(可兼职)。与合作单位联系落实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工作。

第六章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签约与挂牌

第二十二条 经双方协商达成合作意向,就合作单位的基本情况、合作形式与项目、合作时间等事项协商后,由教学系部向学院提出书面申请,经学校教务处审核同意后,与该单位签定合作协议挂牌,确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4 第二十三条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可由院长、分管院长或系主任代表学院与合作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合作协议(一式两份),由学院、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各执一份。协议原件由学院档案室存档,教务处、校企合作办公室、相关教学系部留存合作协议复印件。

第二十四条 协议书内容应包括:1.双方合作目的;2.基地建设目标与受益范围;3.双方权利和义务;4.实习实训师生食宿、学习、交通、酬金等安排;5.协议合作年限;6.实习实训期间意外事故处理;7.实习专业项目及内容;8.其他。

第二十五条 学院与合作单位签订合作协议确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张挂“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实习实训教学基地”牌匾,制作规格由学院与基地双方协商确定。

第七章 实习实训基地指导教师选聘

第二十六条 选聘原则:本着有利于强化学校与实习实训基地的合作关系,有利于利用社会人力资源,有利于调动实习实训基地指导教师教学积极性,有利于保证实习实训计划和实习实训大纲的落实,提高实习实训教学质量的原则。

第二十七条 选聘条件:选聘热心教育工作,有一定的实习实训指导经历,教学态度认真,教学效果好的技术骨干或能工巧匠为指导教师,签订聘任协议纳入教学管理与考核,建立学院校外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库。

第八章 检查与评估

5 第二十八条 为促进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规范管理,教务处将不定期地组织对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检查。从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基地条件、实习实训效果、特色与创新等方面对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不定期的评估、考核,组织开展校外实习实训示范基地、优秀指导教师的评选,并给予表彰。

第二十九条 各教学系部要建立具体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评估考核制度。按照实习实训环境、管理体制、培养目标、教学质量等方面制定评估、考核的指标体系和实施细则,并对其开展评估工作。

第三十条 各教学系部要与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加强对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指导与管理,建立定期检查指导工作制度,协助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解决建设、发展、实习实训教学和管理等方面的实际问题。深化教学改革,不断开发新的实训项目,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以保证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第三十一条 对协议到期的实习实训基地,根据双方合作意向与成效,可办理协议续签手续。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由学院授权教务处负责解释。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教务处

校外实训基地规划方案范文第3篇

校外实训基地作为校内实训基地的补充,在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素养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山东广播电视大学高职会计专业对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日益重视,先后建立了以会计师事务所、代理记账公司为主,以中小企业为辅的校外实训基地,但是重建轻管现象依然严重,导致已建立的校外实训基地无法真正发挥实训作用,难以满足企业、学生以及院校发展的需要。

一、高职会计校外实训基地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学院会计专业校外实训基地有十多家,基本满足我校会计专业学生实习需求,但是对校外实训基地管理仍然比较粗放,重视实训前的联络、动员等工作,而忽视了实训期间的过程管理,整个实习过程的教学管理仍然处于放羊式,对实训期间实训内容的完成情况,实训效果等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度建设不完善

学院实训实习工作虽然有分管院长和分管教研室来承担,但是在实训过程中各个环节缺乏制度规范,口头协议多过制度约束,随机性比较大。例如,缺乏实训基地管理制度,没有建立对实训基地选择、评估、考核、再评估指标体系,对实训基地的管理凭关系凭经验,缺乏量化指标。

(二)教学管理流于形式

目前学院对学生参加实习过程中的教学管理基本处于空白状态,除了“引企入校”项目校企双方共同商定实习内容,其余实习单位接收学生后自行安排实习内容,由于企业教学经验不足,无法构建完整的实训教学体系,而学院对实习企业跟踪指导服务力度不够,使得整个实习内容无法推进,实习效果无法保证。实习学生往往沦为廉洁劳动力,负责跑外或者内勤。

(三)学生管理有漏洞

学生是整个实习过程的主体,所有的实习工作都是围绕学生来展开的,因此对于学生的管理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目前的学生管理侧重于对学生专业知识、职业能力以及安全教育的指导,忽略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思想动态、心理变化。实习前的焦虑茫然,实习过程中新环境的适应,与正式员工的差别对待,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实习后期实习作业的完成、实习成绩的评定等对学生的心理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提前观察到学生的心理变化,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才能保证学生将近一年的实习工作顺利开展。

二、原因分析

校外实训基地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对校外实训基地过程化管理认识不到位,没有将校外实训基地管理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从而导致对校外实训基地重建轻管现象严重;第二,对校外实训基地的投入不够。政府对参与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企业缺乏专项补助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行业对于企业参与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缺乏鼓励和约束,而学院对校外实训基地企业承担的实训教学缺乏经费支持,同时缺乏专职实训指导教师,目前学院实训指导教师全部由专业课教师来承担,其本身就有繁重的授课任务,无法进行全过程的跟踪指导,人财物投入不够,从而导致了最终的实训效果大打折扣。

三、校外实训基地过程化管理实施流程

(一)实训前期的准备工作

目前我院会计专业执行的是“2+1”人才培养方案,即2年的理论学习加1年的认识实习、跟岗实习以及顶岗实习,因此,在每年的6月份,学生第二学年学习任务完成时随即进入到实习环节,实训前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关系到整个实习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学院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总结出实训前期必要的准备工作。1、组建实训指导委员会,由校企双方相关负责人构成,负责商定实训时间、实训内容、实训人数、考核方式、考核标准以及其他事项。2、集中宣讲与双选,确定实训单位、实训学生,签订三方协议,协议内容必须包含教职成[2016]3号文《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相关内容,同时附校企双方协商好的实习教学计划,以契约的形式保证实习内容。3、建立“三导师”教师指导团队,由企业指导教师、学院专业指导教师、辅导员教师成立指导教师团队,建立qq、微信群,负责学生实训过程中的跟踪指导、安全教育以及相互联络。4、开展岗前集中培训,由校企双方共同负责组织,包括安全教育、商务礼仪、办公软件集训、具体实习单位岗位情况介绍、岗位要求、实训内容、考核方式、考核标准、实习作业等等,尽可能帮助学生缓解紧张不适情绪,激发实习热情。5、召开实习动员大会,强调实习纪律、实习安全事项,提出实习要求和期望,各实习单位正式接收实习学生。

(二)实训中期的跟踪指导与反馈

该环节需要做的主要工作是跟踪指导、过程控制以及日常教学记录。学生入企后,根据双选会确定的具体实习岗位开始跟岗实习,具体指导教师进行全程跟踪指导监督,按照实训内容组织实训,并对学生的出勤、实训日常表现进行记录。在实习过程中学院要不定时进行跟踪监督,同时与实习单位和学生座谈,了解实习效果,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索解决措施。

(三)实习后期的总结与考核

实习后期主要做的工作有三项:第一,对所有参与实习的同学根据考核评价标准进行考核,并召开表彰大会进行表扬,激发大一大二学生积极参加实训实践活动的热情;第二,联合各实习单位召开总结大会,总结在本次实习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查找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为后续实习工作打下基础;第三,对学生实习过程中的实习协议、实习日志、实习报告、考核成绩、教师指导记录等进行整理归档。

四、构建校外实训基地过程化管理的保障体系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校企双方以及实习学生应该高度认识校外实训基地管理的重要性,加强沟通增进了解,增强彼此信任,挖掘双方共同利益,深化校企合作,同时学院充分发挥积极性,加大对校外实训基地人财物的投入,保证合作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二)建立组织机构,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沟通协调

搭建校企双方组织架构,保证校企双方的沟通协调和具体业务实施,该组织架构一般包括三个层次,学校层面的对外联络处,学院层面的实训基地管理部门,以及具体业务指导的教师团队,对校外实训基地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持续管理和改进。

(三)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保证校外实训基地高校运行

通过制度规范实习各环节,保证整个实习工作的安全、稳定、高效开展。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制度建设,第一,校外实训基地管理制度;第二,实习教学管理制度,具体包括实习手册、实习计划、实习评价标准等;第三,实习教学指导教师管理制度;第四,实习学生管理制度等。

校外实训基地持续健康运行至关重要,但是对校外实训基地的管理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相信在政府、行业企业、高校共同努力下校外实训基地一定会持续健康运行下去,充分发挥其作用。

摘要:近年来,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日益引起社会各方关注。不少院校纷纷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但是如何形成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 仍然是校企双方需要长期考虑的问题, 本文通过总结分析山东广播电视大学高职会计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探索校外实训基地实施全过程管理的流程及保障措施, 以此规范实习过程的各个环节, 保证实习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关键词:校外实训基地,过程管理,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 郭宏荣.高职院校校外实训基地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重庆三峡职业学院为例[J].知识经济, 2016 (13) :87-88.

[2] 张永霞, 鲁大圣.高职院校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1 (04) :117-118.

[3] 楚文军.高等院校校外实训基地的标准化管理探讨[J].电子世界, 2017 (09) :9-10.

校外实训基地规划方案范文第4篇

1 高职营销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普遍存在效率不高的问题

1.1 只重建不重用, 没有充分发挥校外实训基地的作用

首先, 大多高职院校建设校外实训基地时, 过于强调专业与课程对口, 而很少统筹考虑多种专业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这样的实训基地不便于专业群的共享, 不能发挥它的多专业功能, 还没有做到一个专业开发, 多个专业受益。

其次, 基地忽视为培养双师型教师提供锻炼机会。教师缺乏可持续性的进修学习和实际工作岗位的锻炼, 更谈不上大力帮助合作企业推行技术服务与开发市场。也难以保证学生实习实训的质量。

1.2 校企合作缺少深层次沟通

目前校企合作的最常见形式是学校与几个企业签订实习合同, 推荐部分学生到企业就业。这种校企合作只是把基地当作解决学生实习的一个途径, 其合作方式表现为“放羊式”的顶岗实习。即学校各系部把学生送到实习基地, 由基地进行工作岗位安排, 带队的指导教师时不时到基地检查学生的实习情况。但在此期间对学生的实习计划、任务、实施情况难以充分而准确得把握。更谈不上有效监督保证实习质量。企业由于参与校企合作的意识还不成熟, 认为培养学生岗位技能是学校的事情, 企业只管安排工作岗位。所以, 总把实习生当廉价的劳动力使用, 不是安排在一些技术含量低的岗位就是在外面跑业务, 其结果往往是在学生的印象里造成所学的专业知识没有用处。更有的学生在实习中碰到挫折, 心理期望遭到打击, 因此参与岗位实习的积极性不高。

1.3 对校外实训基地缺乏规范化的管理措施

校外实训基地的有效运作涉及到管理主体、管理形式、管理组织、管理保障等诸多问题, 是个系统工程。但是多数院校对校外实训的管理处于松散状态, 没有形成有效的运行管理机制。专业带队的教师指导频度和力度都还不够。基地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也不够精细, 过程质量得不到有效的控制, 以至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

2 有效建设校外实训基地的指导原则

2.1 互惠互利, 创造效益的原则

互惠互利前提下的校企合作, 一方面要求学校要能为企业做好专业人才的储备、缓解劳动力紧缺的压力, 使企业乐意接收学生去实习, 并将其发展成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另一方面, 基地企业也能很好的为学校服务。通过企业提供的真实市场环境使学校充分了解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 促使专业教师及时调整专业的培养目标, 进行必要的课程改革, 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同时也可使教师自身的实践指导能力和经验得到锻炼提高。

另外, 学校和企业还可以立足各自的资源优势共同创造效益。例如, 利用高校丰富的师资力量和智力资源为企业员工提供培训;为企业提供人才、技术、信息咨询等服务;甚至可以与企业联合开发项目, 与企业技术人员一起共同研究和攻克难题, 为企业排忧解难, 创造效益。

2.2 立足长远, 高效管理的原则

在实训基地的建设中, 从领导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制度的规范到科学严密的实训运作管理制度的建立、再到公正合理的评估机制的保障, 都要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学校与企业需要建立一种能促进和约束双方开展活动的长效机制, 驱动学校和企业在长期的诚信交往中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

2.3 统筹整合, 区域共享的原则

提高实训基地建设的效率, 首先要从战略高度上树立统筹兼顾、区域共享的观念。用科学的方法组织当前的资源, 建设共享型实训基地。要做到政、校、企立足长远进行统一的规划。实训基地要具有仿真性、先进性和通用性。让实训基地更贴近市场真实的环境, 能更有效地满足更多人的职业技能培训要求。一方面, 政府可以组织行业、企业、院校相关专家进行科学论证, 制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统一标准和规范;另一方面, 符合建设条件的职业院校也可邀请教育厅领导、行业和企业技术专家、兄弟院校代表, 共同研讨、确定实训基地的建设方案, 最终达成科学合理的共识, 指导建设功能齐全、辐射周边的共享型实训基地。

3 提高高职营销专业校外实训效率的思路

3.1 结合营销专业的实训计划, 创新多样化的实训形式

(1) 松散式实训形式。这种实训形式最大的特点是不固定, 即实训企业不固定、实训时间不固定, 企业、学校不受固定的约束。一般情况下, 企业的营销部门核心人员不多, 营销办公场所不大。作为营销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 可以为大学一年级学生提供认知实习, 此时, 学生的主要实习场所不是安排在企业内部的营销部门, 而是在市场, 让学生认识企业的卖场环境, 增加学生对企业面向的市场的实际印象。在实习中也可以邀请企业营销部门的资深专业人员给学生讲解市场营销流程, 并让学生认识常见的市场营销中的问题和难题, 增加学生对营销工作的了解。这种认知实习安排一般半天即可, 也不会对企业正常工作造成大的影响。所以是可以积极采取的形式。

(2) 培训式合作形式。这种形式是对学生在完成校内课程之后、在毕业之前进行的培训。培训内容是对真实市场项目的营销策划。这种培训式合作有固定的实训单位和场所、有固定的实训时间。培训企业与学校的合作是长期、稳定的。双方要遵守合作协议, 认真履行职责。我们知道, 企业营销部门的工作量较大, 人员流动非常频繁所以需要有稳定的人才储备;同时企业也会因为业务的不断增长或者销售旺季的来临, 对专业营销人才有临时紧急的需求。虽然每年能从社会上招聘营销人员, 但真正能让其满意的人才却不多。由此, 一些企业就有了自己培训人才、灌输自己企业文化的需要。而即将毕业的高职营销专业的学生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 而且没有沾染上社会上的不良风气, 企业可以按照自己的人才标准来培训学生, 以满足自己选拔人才的需要。这样的培训式合作既可以为企业提供对口的人才, 又可以在短时期内增加学生实践经验和实际操作技能, 从而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3) 引进式合作形式。这种方式是将企业引入校园。学校免费或者以低廉的租金为企业提供营销卖场。在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实训的机会的前提下, 企业只需要输入现成的产品和经营管理制度即可。由于企业开展营销工作不需要投入大型设备和机器, 因此, 对营销场所的面积要求不会太大, 2~3间实训室就能满足。学校也省去了高昂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费用。这样, 既可以充分保障了企业的利益, 同时, 学校对学生实习的全过程也更容易进行实时质量监控, 与企业的沟通也变得迅速而有效。这种形式有利于学校与企业之间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3.2 制定校企高效合作的保障机制和监督考核方式

建立一套完整的保障机制是促进和约束校企双方开展高效合作的基础。从领导协调、到日常管理、再到最终考核评价, 各个环节都要设置专门机构并配备合适的人员。由具有一定的权威性的专业指导委员会 (或行业协会) 、企业、学院三方人员共同组成实训基地领导机构, 负责协调好各方的利益。由专任教师与企业管理人员共同进行实训基地的日常管理工作。要求熟悉教学与生产的具体情况, 能很好地行使管理职能、及时处理各种复杂事件。要做好教学、师资、学生诸方面的管理工作。再就是要建立严格合理的评估机制, 从教学计划的执行、监督、评价到教师的配备、进修、考核, 学生的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进行全面评价与指导。

保证学生实习的质量是提高实训基地效率的关键一环。因此必须对学生实习的全过程和实习结果进行严格考核, 才能督促他们真正的珍惜岗位实习的机会, 为培养就业技能打好基础。具体来说, 从进入实习单位的具体岗位开始, 企业就要对每个学生的岗前培训、上岗前考核、技能操作、岗上培训、实习岗位更换、职务提升等各个方面的行为表现进行全面记录。为反映岗位对专业人才的真实需求情况, 学校在考核环节应设计若干较为关键的行为和能力指标, 比如学生对工作的兴趣、工作主动性、工作质量、数量、学习能力、出勤等, 从而做出客观的评价, 考核合格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实训基地也应在学生顶岗实习签定表上简述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情况, 盖上公章后, 学生方能以此作为自己工作经历的凭证。

3.3 加强政策导向, 实现基地资源的社会化共享

教育主管部门在提高实训基地建设效率的问题上应给予必要的引导与扶持。要对所管辖区域高职院校实训资源的有效整合进行宏观引导、协调和推动。比如可以鼓励校际联合建立和使用实训基地, 由营销协会、专业指导委员会、各校营销专业带头人及实训部门负责人, 共同制定实训培养方案、实训课程标准等, 并据此将基地资源进行整合、重组、运作、使用。要形成面向社会的更开放的系统, 使整合后的实训基地可以对外提供咨询、策划、培训、考证等服务, 不仅有利于扩大高职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还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既促进了实训基地建设的良性循环, 又带动了学校所在地区的高技能营销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

总之, 在建设校外实训基地的实践中, 我们不仅要重视基地建设的数量, 更应该注重质量的提高。只有有效地管理和充分地加以利用, 才能使实训基地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高职院校要进一步拓展思路, 实践科学发展观, 不断探索创新, 努力营造良好的建设和管理环境, 确保校企结合的教育模式够能顺利、深入、有效地开展。

摘要:建立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校外实训基地是提升高职类营销专业学生实践技能的关键平台。但目前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普遍现状是重建不重用, 合作方式较单一, 缺乏规范化管理和缺少投入。因此, 本文重点研究了有效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应遵循的原则, 并提出了提高高职营销专业校外实训效率的思路。

关键词:高职,营销专业,校外实训,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 杜世禄.高职院校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 2007.

[2] 龚中良.高职院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模式探索与实践[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4) .

[3] 首珩.共享型国家高职高专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 2004 (34) .

校外实训基地规划方案范文第5篇

建设方案

连云港市技工学校 机床切削加工专业

2009年2月

一、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目标

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应围绕着培养学生具备高素质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使之主要成为高职教育实施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和载体。其建设的指导思想为:根据专业教学要求,使专业实践教学具有相对稳定性,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具有先进性,教育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示范性,管理模式和运作方式具有规范性,与理论教学和技术发展同步的结合具有紧密性。

1.基地建设的特点、功能与作用:

努力建设好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使之具备以下功能、特点与作用:

(1).使基地成为高职教育培养应用性人才的教学基地。

根据中技生教育的特点,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完成就业岗位所需的岗位能力训练,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不仅成为学生掌握基本专业技能的场所,还应加强现场模拟教学的组织与设计,提供一个与实际职业岗位相贴近的技能训练空间,让学生在有目标的实践训练前提下,通过一些设计性、探索性、开发性、工艺性和综合性等的模拟训练,使学生到达就业岗位后,不会对所处的环境,所遇到的工艺、技术、设备、生产组织管理等问题感到陌生,从而缩短了岗位适应期。同时培养并逐步使学生形成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良好的工作品质和职业道德的个人能力以及与人协作、交往的社会能力,使之具备实践性强和有利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特点。 (2).使基地成为科研项目开发的基地。 依据专业教学要求和专业发展的需要,以及科研的要求,投入必要的教学仪器与设备,并根据科技发展和技术工艺的更新,适时添臵和更新仪器设备,注重不断提高仪器设备的现代科技含量;同时发挥专业部科研人员和先进实验设备优势,鼓励教师参与技术创新、技术交流和技术转化,推动专业部科研工作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科研,教师也让学生早接触先进的仪器设备,早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意识;通过基地全天开放,教师积极参与与科研,以科研带动教学,以教学促进科研,形成教学科研的有机结合,使之具备技术含量高新的特点。 (3).使基地成为行业技术、信息资源和培训的中心。

加强与企业的联合与协作,及时把行业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反馈到实践基地,使实践教育能及时体现出经济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同时充分发挥基地高新设备的功能,开拓为社会提供技能鉴定、技能等级考核、材料检验检测、劳务培训、课题研究、产品开发等多方面的社会服务功能,使之具备开放性特点。

(4).使基地成为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多功能基地。

充分发挥人、财、物优势,通过面向社会开放、与企业合作、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新产品的开发与检测、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合作、对生产实际中遇到的难题进行研究、开发和解决等途径,使基地逐步形成具有教学、科研、项目开发与产品生产的条件,使之具备产、学、研为一体的特点。

2、基地的实践教学、科研及生产的相互促进与开发

职业教育突出职业性特点,职业教育突出培养高技术应用性人才特点,而作为技工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如何发挥实践教学基地的高新设备、科技优势和专业技术优势,把应用科技推向市场,把项目、产品的开发来引导市场。使教学、科研、生产三者相互促进,是每一个技工学校在实践性教学基地的建设中所面临的一大重要课题。实践证明,产、学、研结合的途径,能使得教学、科研与生产相互联动与促进。有利于推进全面素质教育,有利于突出能力培养,有利于创新精神、科研意识的养成,有利于提高办学的教学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基地产、学、研为一体开发的指导思想:

(1).提高设备利用率,变纯教育投入为产出化投入。 充分利用基地的检验检测设备,开展对行业和社会的技术服务,使基地成为行业区域性培训中心;其次结合当地经济发展趋势,投入相对超前的高、新、精、尖设备,既服务于教学,又通过对外开展技术服务、产品生产加工,把纯教育的投入为产出化投入。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取得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

(2).校企协作,以科研促教学。

以校外实习基地为桥梁纽带。加强与企业的协作,发挥设备优势、人才优势,优先为挂牌实习企业作好服务。将企业在生产实际中所遇到的工艺性、技术性、管理性和经营性难题及案例,作为专题,通过课余兴趣小组形成,由师生共同研究开发,以此来带动教学,使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同时接受由企业委托的项目开发、产品研制课题,与企业技术人员合作,使学校和企业科研人才相互渗透。通过联合开发,即可推动企业发展,增强企业经济活力,同时也给学校注入了科研动力,使学校逐渐形成技术创新、技术交流、技术转化的氛围,来带动经济的发展。

(3).将实践性教学内容直接与生产实际相结合。

根据学生学习阶段,将一些实践性教学内容直接融入到生产实际中去,与生产过程相结合。利用课题兴趣小组形式和教学要求,把基地的实践性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尽早接触到生产实际,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安装小型业务,安排学生顶岗实习操作,在指导教师或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学习、掌握相关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在有偿服务中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3、建设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基地

作为技工学校教育的实践教学基地,立足于行业、面向社会,从基地的规划、设计到设备仪器的投入,以及师资力量的配备等方面,本着高起点、高标准和功能范围广的要求,力求把基地建设成为行业乃至社会一流的实践教学的基地,在满足技工学校教育实践性教学要求下,同时也能为行业、社会的技术性人才的需求而开展的各类专门性培训,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为行业、社会开展实践性教学。

(1).为全市乃至其他区域的技工学校开展实践性教学。 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作为技工学校由于校内实践教学场地、设备、师资等方面的不足,而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对技校教育和实施3+2教学模式的学校,通过采用统一的实践性教学大纲,统一的实践教学条件,统一的实践教学模式,使接受技校职业教育的学生其专业技能达到相对统一的水准,同时也有利于解决好中技生与高技教育实践性教学的衔接和层次问题,使基地成为区域性和跨区域的实践教学培训中心; (2).承当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由于其实习内容的要求与企业生产不相衔接而进行的模拟实训任务,通过对仿真工作环境的创设,以弥补在企业实习的不足;

(3).加强与企业和有关厂家的密切联系与合作,承担有关厂家和企业为推广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而进行的适应性培训和针对性培训,继而成为企业和厂家为推广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进行操作、演示与培训的中心;

(4).结合行业新标准、新规范的实施,为社会开展推广性和示范性培训;为企业因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的引进而开展的知识更新和岗位培训,为介绍本行业国内外最新成果,发展趋势预测等开展的拓宽知识面的时事培训;

(5).开展对外劳务输出培训,充分发挥基地的场地、师资条件,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的功能与作用,与有关企业联合,积极开展劳务输出培训,通过培训不仅使基地取得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时能将国际劳务对专业技能要求的有关信息,反馈到基地,并充实到实践教学中去。

通过以上几项开放性实践教学基地功能的开拓,不仅优化了教育资源,同时能及时掌握和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技术发展动向,使实践教学与技术发展同步。

4、建设面向社会的行业技能培训、考核与鉴定的中心

实践基地除了面向本校学生及技工学校学生开展实践性教学外,还应着眼于社会,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充分发挥实践基地的社会化功能,把实践基地社会化作为基地建设的一项重要的目标。

(1)、向社会开展对行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使之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并通过职业技能鉴定,使之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

(2)、开展对企业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培训。由于企业发展或行业技术发展决定了在人才需求上有着不同的要求,由对熟练劳动者和中初级人才的需求,转化为对中高级人才的需求。基地应为企业和行业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培养高素质应用性人才服务;

(3)、开展对社会为下岗职工再就业的转岗培训。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是通过职业培训来实现的,基地应为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技术培训发挥作用;

(4)、开展对企业因技术工艺更新、先进设备引进而进行的知识更新和岗位培训,为企业在岗人员及时掌握行业最新技术和工艺,掌握高新设备的操作积极提供服务。

因此,在建设实践基地时,无论在实训设备、教学计划及师资配臵上,都将考虑实践基地社会化的因素。

二、改革现行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及实践教学综合管理水平

1、改革实践教学大纲、计划,探索建立独立的实践课程体系 实践性教学是高职教育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强调要与理论教学并重。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特点,其实践性教学不仅仅是为验证理论、提高动作技能,而应侧重于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侧重于对某类产品加工制作的工艺过程进行教学,侧重于对学生将已有的设计、决策、规划等成果进行创造性地实施转换成产品能力的培养。而以往某些实践性教学往往是仅为了验证理论、为理论教学服务,是理论教学的补充,这种培养方式已不能完全满足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的需要。通过改变实践教学模式,创建新的实践课程体系,利用多功能实践性教学基地,加大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因此,实践性教学要改变过分依附理论教学的状况,应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以高技术职业岗位对技能和知识的实际需要为依据,探索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从具备职业岗位的从业能力出发,实践性教学体系主要由以下三方面构成:职业基础技能培养、职业基本素质培养和职业(岗位)专业技能培养。职业基础技能是职业岗位群所共有的通用技能,以及岗位群内岗位转换所需技能;职业基本素质包括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独立计划、组织实施能力,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与人合作、协调、交往能力;它贯穿在实践教学的各个活动中,通过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有的放矢地对学生的个人素质进行培养与训练,使之养成敬业、爱岗的良好个人素质。职业(岗位)专业技能是一个职业岗位专用技能和相应综合知识运用能力,使专用技能达到精练程度以及能熟练运用综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机床切削加工专业已开始着手进行探索建立独立实践课程体系的尝试,主要做法是:

(1)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下,通过对专业培养目标的论证,提出完成专业培养目标的技术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

(2)根据技术能力结构要求,设臵技能训练课题和设计性综合性课题。

(3)技能训练项目与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考试要求相结合。 这一实践教学体系贯穿于技校教育,这过程中着重抓好三方面环节:一是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大纲及技能规范要求,对每一阶段的专业技能训练和技术应用能力的训练应配有相应的课时、能力达标、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以避免实践教学的随意性;二是加强实践性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指导、帮助和检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达到技能规范要求;三是严格实践性教学的成绩考核与评定。实践性教学的成绩评定应包括行为规范、专业知识面及应用能力,专业技能的正确、熟练、全面、规范,工作中协调合作能力,独立工作能力、适应能力,工作质量、效率、态度及责任心等方面,体现对学生一种职业能力的综合评价。使实践性教学具有相对独立的成绩评价体系。 2.实践教学师资的培养建设与管理 要实施技校教育培养技工类应用性人才的目的,按现代社会高质量的职业素质要求,必须要建立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技艺高超、素质优良、相对稳定、专兼职结合、管理规范的师资队伍,不断提高实践教学效果与水平,以适应高职教育的需要。

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的培养,主要围绕着使其具备基本职业能力方面入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使其具备从事实践教学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即在熟悉专业理论基础上,通晓专业生产各个环节的基本技能并熟练操作,熟知材料、工具、机械设备和产品的性能和特点,会对操作程序组织实施,正确、规范地演示操作技术,能够分析解决生产实践中出现的一般问题,二是具备从教能力,即专业技艺的授予能力,如能制定课堂计划,规范的组织课堂教学,并会检查课堂教学情况与效果的教学法和方法论方面的能力;会引导学生、调动学生、与学生合作并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的教学能力和心理学能力。

培养和建设好一支素质高、技艺精、能力强的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队伍,是关系到学校能否把学生培养成应用性人才的关键。

机床切削加工专业目前实践教师相对来说,比较缺乏,尤其缺少在专业技能上有明显特长的实践教师。尽管学校在这方面已采取了一些措施,通过引进、内培、外培,较大改变了实践教师的队伍的结构,提高了实践教师的数量和质量,但是如何加强实践教师队伍的建设,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专业部将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来加强实践教师队伍的建设。

(1)加强专职实践教师队伍的建设

专业部在建设专职实践教师队伍时,着重把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做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原则,采取以下途径和办法来加强专职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

A、积极引进面向社会和企业公开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师或高级技师,担任实践教学指导教师,改善师资来源结构,利用他们高超的专业技艺以及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来不断提高实践教学效率。

B、招收大学毕业生,并通过一定的实践培训,充实教师队伍。

C、利用教师休课学期和部分教师待岗培训期,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教师深入生产一线,参加企业生产实践,使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提高专业技能;,也可发挥校内实训基地的作用,建立教师换岗轮训制度,强化训练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鼓励教师努力获取各类资格或技术等级证书,以及本行业相关的技术职称,专业教师实行持证上岗,使部分教师转变成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较强动手能力的专业实践教师。

D、有计划地选派指导教师到全国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学习,系统地学习有关教学法,方法论和心理学等知识,不断提高指导教师教学能力; E、重点培养有发展前途的中青年教学骨干,对中青年指导教师可采取建立教师教学进修制度的办法,以老带新和赴重点高职院校的名师或专业带头人为指导教师,在相应专业中开展实践性教学进修,以不断提高业务水平;重视专业带头人、学术梯队建设及专业教师的“双师”资格培养。

F、积极组织教师参加针对新技术、新规范、新工艺、新材料而举办的各类专题讲座和培训,使教师的专业知识及时得到补充和更新,及时掌握有关的技术信息;

(2)加强兼职实践教师队伍的建设

适时选聘一定数量的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不仅可以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管理效益,使两种师资类型优势互补,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臵,同时为教师队伍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可以对专职教师的某些不合理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调节作用。外聘教师队伍的存在,客观上对校内教师构成了一定压力,可以增强教师的竞争意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从而营造出健康活泼、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

在建立和完善外聘教师队伍时,将遵循下列原则: ① 外聘教师在师资队伍中的比例在20%左右为宜 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专业部把外聘教师控制在教师总数的20%。保持一个这样的师资缺口,兼顾了改革与稳定、效率与质量、理想与现实,是比较合理的。

② 专职外聘教师队伍的建设 专职外聘教师与学校的关系相对比较紧密和稳定,聘期较长,承担的教学任务较重,并且能够共同进行教学计划大纲的修订及有关教材的审核、编写。可通过公开选拔、考试等方式进行选聘。特别可考虑一些退休的工程技术人员、技师等。专职外聘教师可全日制工作便于管理,可以弥补师资队伍数量上的不足。

③ 兼职外聘教师队伍的建设

兼职外聘教师与学校的关系相对比较松散,一般聘期较短,承担的教学工作量较少,主要从行业、企业的专家、技术骨干中聘请。兼职外聘教师往往可带来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能够有效提高和拉动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④ 外聘教师的管理

外聘教师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管理难度大,教学效果难以调控。为有效地加强外聘教师的管理,要尽量做到外聘教师与本校教师一视同仁,标准相同,要求一致。

3、抓好实践教学与教材建设

实践教学的课题与教材建设是实践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课题内容的选择,实践课堂的教学组织形式,所采用的教学手段与手法等是直接涉及到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课题建设是教材建设的基础。专业部本着从培养应用性人才和探索建立独立的实践课程体系的高度出发,首先抓好各专业实践教学的课题建设,在此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有关人员逐步搞好实践教学教材建设工作。

实践教学课题建设包括:课题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程序与手段、涉及的工具及材料、劳动保护与安全、成绩评价与评定和教学提示等项目内容。在教学内容的建设上,应充分结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格与特点,避免纯技能训练的内容,把围绕“应用性”作为教学内容的设计依据,精选出能使“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相结合,“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相结合,“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相结合的课题教学内容。同时结合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规范,以体现课题内容与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相结合。

在建立和完善课题建设的基础上,着手实践教学教材建设工作,主要从下面几方面着手:

(1)、组织教师及企业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建立实践教材编写小组,并聘请有关专家、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成立指导委员会。

(2)参考、选用国内现有的有关实践教学的教材,挑选其中的优秀内容,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教学。

(3)参考、选用国外的一些先进的实践教学的教材,作为辅助教材。

教材选用和编写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的原则是: (1)科学性、先进性。遵循职业技能的内在规律,正确反映技能水平的特性,由浅入深。同时体现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对技术、技能的要求,并具有时代感和超前性。

(2)客观性、适用性。从我国行业技术特点的现状出发,充分考虑该专业的特点。

(3)开放性、国际性。学习借鉴国际上专业技能培训水平,教材水准与国际接轨。

4、实践教学的管理

为使实践教学规范、有序地实施,实践教学工作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必须要制定出一系列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抓好实践性教学的制度建设,是关系到实践教学能否按既定的教学大纲与计划有效组织教学、以保证实践性教学达到应有目标而不可缺的必备前提条件。专业部将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制度建设:

(1)、岗位职责制度

制定《实训部工作职责》、《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职责》、《实训部主任工作职责》、《实训、实验指导教师工作职责》等岗位工作职责,使实践性教学相应工作岗位的职责明确。

(2)、实践教学场所使用制度

制定《实训车间工作守则》、《实验室工作守则》、《实验室、实训车间申请使用程序》等制度,使实践教学场所保持整洁、有序开放。

(3)、仪器、设备使用制度

制定各类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和安全使用规程,贵重仪器、设备使用记录制度、保养检测、维护、维修制度,以保证仪器、设备的使用率。

(4)、实践教学管理制度

建立《实验、实训教学日志》、《实验、实训成绩评定方法》、《实践教学效果评价体系》、《指导教师教学工作考核办法》等制度,以确保实践教学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5)、材料、工机具申购使用制度

校外实训基地规划方案范文第6篇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近年来,我校在此方面作出了一定努力,培养学生的劳动技术、树立学生的劳动观念,我们争取以此为特色做出成绩。

二、创建目标通过一两年的努力,我们初步探索出一条符合我校实际的创建途径,努力形成"劳动基地教育"特色的农村小学。

三、创建背景我校已有良好的栽花种草植树的好基础。校内已有龙爪槐、小叶黄杨,还有每年从春季开到秋末的菊花等。学校空地就是一座花园、一座菜园的话,学生就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赏花、种菜,通过劳动课进行田间管理,既活跃了课余生活,又使孩子们从繁重的脑力劳动中解脱出来,达到劳逸结合的目的。学生通过劳动实践基地,适当参加生产劳动,更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与此同时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管理中的一个硬性指标。它能起到陶冶情操、树立理想的作用。我校又是一所农村小学,学生全部来自周边三个村庄,大多数教师家里都有责任田,都有一定的劳动经验,每位教师都可以作为劳动基地建设的指导教师;校园面积较大,有充分的土地资源可以利用。可以使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学到课堂和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还可以让学生体验劳动生活,尊重劳动成果,体验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四、具体措施(一)、成立劳动教育基地领导小组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劳动基地教育领导小组和研究指导小组,充分听取教师意见,结合教师学生的具体情况,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规划方案《小学劳动基地教育规划方案》。 (二)、实施阶段

1、学校领导小组组织制定实施方案,动员全校师生人人参与,个个动脑动手,形成一个积极的创建氛围。

2、为了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学校特色品牌,我们将抓好以下几项工作:(1)劳动基地分到各班。学校的劳动基地分为:种植园--学校的种植园每班一块花池--教室前后分给各班的包干区(2)具体操作以种-赏-收-品为劳动基地建设和综合实践课程的工作主线,"品"贯穿整个建设过程:品"种"的辛苦,品"赏"的乐趣,品"收"的喜悦。【1】种植园由学校购种,统一安排种植蔬菜收成由学校幼儿食堂统一收购,收入归各班自己处理。【2】花池作为部分班级包干区,负责浇水、除草。【3.】学生自愿到老师处领"观察日记"稿纸写观察日记,这样的观察日记要在综合实践活动室展出。【4】.学校每学期进行一次以劳动基地建设和综合实践活动课为内容的作文比赛,全员参加。【5】.每学期评选一次"种植小能手"。【6】.每学期评选1个校园经济建设先进班级和2名特色建设先进教师。【7】、开发校本课程--种子画《1》通过"采一采、做一做、说一说、写一写、评一评"的形式,来展开这一课程的实施。每周一节综合实践课,除在校园里进行实践劳动外,要在室内进行种子画的教学。每位教师每学期关于种子画教学至少有三个教案,每位学生每学期在综合实践课上至少做出两幅种子画。学校要展出学生的所有作品,其中优秀的作品学校将进行装裱上框。《2》兼任的美术老师在自己的教学中每学期要有六个课时教授学生在课堂上做种子画,美术课上,学生要至少做出一幅作品,以此作为对美术老师教学考核的内容之一。《3》艺术节上,学校优先推荐师生的种子画作品。

五、保障措施为了确保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将建立下列保障措施:(一)学校领导及教师要积极参与创建中,并列入学校的重点工作,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个环节,使每一个环节都有起色。(二)纳入课程计划管理,任课教师按计划上课。劳技总辅导员负责、做好研究和指导工作,确保此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三)认真总结经验,及时调整栽种的品种,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大的方向发展。

六、预期成果

1、特色项目--一年内劳动基地建设与综合实践作为学校特色项目,力争走在其他学校的前头。

2、学校特色--两年内形成在我镇有一定影响的学校特色。

上一篇:小米手机市场营销策略范文下一篇:学校爱心捐赠仪式流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