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感动为话题的作文700字

2024-06-21

为感动为话题的作文700字(精选7篇)

为感动为话题的作文700字 第1篇

一天傍晚,应该还不到傍晚,气息奄奄的太阳便开始下沉,摇摇晃晃,步履蹒跚。还没等到昏黄的余辉铺开,漆黑的夜幕就遮住了夕阳。

本应该是灯火俱上的大石级,却因为一些孩子的恶作剧,变得比夜幕更黑。我和妈妈正是在饭后踏上了这道石级,从上往下,小心翼翼地揣测着下一级的位置。

“好黑呀,什么都看不见,”妈妈终止了之前的话题,“你小心点。”

“知道了。”

又走了几步,时间却过去了很久。

妈妈突然停下来。黑暗中,我感觉到妈妈抓住了我,先是手臂,然后是手腕好象摸索了很久才找到我的手。那天仿佛很冷。当我触摸到妈妈的手掌时,第一感觉是温暖。而妈妈的第一感觉应该是冰冷。妈妈用双手握住我的手,紧紧地握着。她要让我手上的所有冰冷融化在她温暖的指缝间。手暖了,我的全身都不再寒冷。

这只是插曲。妈妈停下来,像是有话要说。

等到我的手有了和她差不多的温度,她松开了一只手,剩下一只牵着我。“来,让我拉着你走,天太黑了,我穿着高跟鞋,拉着你走得快一点。”原来这就是妈妈要说的话。

就在那一刻,我整个人愣住了。大脑像是停止工作了,手脚一点反应都没有,却想起了小时候的很多事。

同样是在这坡又陡又长的石级上,十多年以前,是我踮起脚,跳起来抓住妈妈的手,说,“台阶太高了,我怕摔,我要拉着你走。”

回过神来,我握紧妈妈的手,继续向前走。这时,我再次感受到了妈妈的手:不能说粗糙,是有些僵硬。手背,我虽然看不见,但能感受到皱纹的堆积。

小时候,也是这双手,曾经抽过我的屁股。那是因为我半夜尿床。接着,还是这双手,又把我抱到她的被窝里,自己躺在我冷湿的小窝中,等到天亮。

忽然一阵冷风袭来,我和妈妈都抖了一下。再次回过神来时,我已是眼泪盈眶。前方,明亮的大街已经离我们不远了。路灯发出的光线一束一束的,直达大街上的每个角落。它的美丽夺目一点也不比夕阳差,更重要的是,它的光亮是不会消逝的,尽管是在漆黑的天幕底下。

我拉着妈妈的手,很快走完了剩下的石级,来到街前的路口。我说:

“妈妈,你记得吗,很久很久以前,我也是这样拉着你走到这里的。”

为感动为话题的作文700字 第2篇

这是《感动中国》组委会给陈斌强的颁奖词。这么多年以来,陈斌强总是用着这一条充满母爱味道的布带。绑着患有痴呆症的母亲,在学校与家来回的路上跑,不论是暴风暴雨;不论是有多崎岖的山路;不论有几十公里的路程,他都会用那条布带绑着妈妈。他说:这条布带,妈妈曾用它‘绑着’小时候的我们,我们长大了,就因该为妈妈做点什么,现在妈妈病了,竟管不认识我了我也会一直‘绑着’她。我们永远不会分开。现在条件好了些,陈斌强所在教书的学校分给了他一间单人宿舍,好照顾母亲。他不用在每天骑着车来回跑了,但是他依然没停下步伐,每天按时打扫煮饭再喂饭给妈妈吃,甚至是每晚按时扶持妈妈大小便。在上课时,自己身上脏的东西都没察觉,教室里总会有股味道,但那不是脏、臭的味道,而是爱的味道,学生们也从未取笑过他,而是更加尊敬,这样一个孝顺母亲的好老师。

看着这样一个片段,我不禁内心抽痛了一下。陈斌强竟然能为母亲做到如此地步!而再回想我们是怎样对待亲人的,就感觉惭愧。

无论是吃饭,睡觉还是出门,都少不了妈妈的唠叨声。每当听到这些话,就控制不下内心的烦躁。渐渐地,在敏感烦躁中淡忘了桌上热乎的牛奶;淡忘了为我买的作文书,现在想想,我是多么久没给妈妈捶一次背,多久没有说声:妈妈,我爱你!好像我们是把孝敬、感恩的心埋藏在了最深处,我们只会吵只会闹,让家人为我们担心,想想,这是多么不应该啊!我们应该向陈斌强老师学习,学会孝训,学会感恩,哪怕是为家人做一次饭,洗一次脚,倒一杯温水,做力所能及的事,不让家人操心。

让教材为话题作文添“生气” 第3篇

关键词:课本,话题作文,写作素材

中国自有科举考试便有了命题作文, 从隋唐开始到20世纪90年代初, 长达1300多年, 虽则内容因时代不同而不同, 可命题这种形式并没有本质的变化。上世纪90年代中期, 命题作文这位从传统中走来的长者才结束了他一统天下的权威, 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日益活跃, 而话题作文逐步扮演了重要角色, 越来越具有时代性、地域性的特色。话题作文体裁灵活, 题材限制少, 又不过分拘泥于材料, 给考生写作的空间更大, 发挥的余地更大, 比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好写。虽如此, 由于学生生活阅历浅, 平时脑袋中积累的课外知识甚少, 在进行写作时, 还是觉得难, 难在没有素材, 无从提炼素材, 好不容易想到一个事例, 却记忆模糊, 像隔墙闻到的美味。于是有的同学就看一些课外的书籍, 意在扩大阅读量, 其实忘了最根本的东西———课本。语文课本是我们高中三年必修教材, 每一篇课文学生至少都读过, 即使是自读课文, 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处理, 每篇文章都至少大体有个印象, 这就为学生作文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如果在授课时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积累作文材料意识, 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文素材的活水由此会滚滚而来。所以我们写作时, 也不妨来个“拿来主义”, 从教材中去拿, 运用脑髓去拿, 只要善拿, 一些难以下手的作文, 或许会成为一篇美文, 写作也就不是难事了。如果把话题作文比做一间房子, 那素材便是家具, 而教材则是一个巨大的家具商场, 琳琅满目的家具总有你想要的;教材犹如一座金矿, 若善于提炼, 会给你无尽的宝藏。综观语文教材, 内容广博, 从理想抱负到治国平天下, 从孝道尽忠到持恒讲诚信, 从奉献回报到宽容有原则等无不涉及。

以人教版语文高中课本为例, 可用于写作的话题如下:

一、民族, 国家, 挫折

在《屈原列传》中, 屈原“宁溘死, 葬身江鱼之腹”也不愿意和世俗小人同流合污, 他的忠君爱国之心不被理解时, 他宁死不屈, 表现出一个忠臣的刚强性格, 其爱国之心, 光照千秋, 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仁人之士为国家民族大义甘洒热血, 勇往直前。《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 表现蔺相如识大体, 顾大局, 先国家而后私仇的高风亮节。《烛之武退秦师》一文, 伟大的爱国者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 放弃对国君的怨恨, 只身前去说服秦君, 保卫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令人称赞。朱自清宁可饿死, 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体现了一种崇高的民族气节。

二、意志, 毅力, 恒心

失败总是令人丧气的, 积极的办法是跌倒了再爬起来。春秋时的越王勾践, 他的失败够惨的了吧, 他不是卧薪尝胆, 十年积聚, 一朝灭吴, 报了国仇家恨吗?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写道:“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 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 厥有《国语》……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作也”这段话事例概括精当, 结论鲜明, 很符合这一话题。另外司马迁辱苟加身, 却隐忍苟活, 顽强奋斗, 终于写成《史记》, 光照千秋。这则素材也很有说服力。宋代王安石有过一次令他十分后悔的事, 在《游褒禅山记》中写道他和朋友游一个山洞时, “入之愈深, 其进愈难, 而其见愈奇”, 本来可探得奇景, 却因为一人“不出, 火且尽”而退出, 退出之后, 才发现“力尚足以入, 火尚足以明”, 但已“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我们在生活中不是也经常遇到这种令人后悔的事吗?这是一个没有毅力的很好的素材啊!

三、亲情, 爱情, 友情

著名作家史铁生, 没有把自己打扮成一个思想的斗士或精神的圣徒, 而是把一个凡人灵与肉真诚的痛苦, 把面对生与死艰难而执着的思考和抉择呈现给我们, 超越了“宿命”的无奈和沮丧, 他写地坛, 是献给伟大母亲的赞歌, 母亲的心胸犹如大海般宽容, 她那坚忍的品质和毫不张扬的爱, 可为慈母典型。李密的《陈情表》入情入理, “日薄西山, 气息奄奄, 人命危浅, 朝不虑夕。臣无祖母, 无以至今日, 祖母无臣, 无以终余年……”。他对祖母至孝至亲, 感人肺腑;韩愈痛惜十二郎病逝, 往日生活画面一一浮现眼前, 诉诸文字, 虽是平凡琐事, 但凄切动人。《孔雀东南飞》中的主人公为追求坚贞的爱情毅然赴死;莎翁笔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争取自由、爱情而双双殉情。还有置亲情、爱情于不顾的反面形象, 如《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

四、环境, 生存, 自然

保护环境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 两千多年前, 山林湖泊该是很多吧, 孟子已提出“数罟不入洿池, 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 材木不可胜用也”, 他已经意识到滥捕滥伐的危害, 告诫人们要注意生态平衡。他还说过“五亩之宅, 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 无失其时,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 勿夺其时, 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这都可以用到与本话题相关的作文中去。

五、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反腐倡廉

古之英雄豪杰, 不少就栽在太平享乐之中, 如后唐庄宗、李自成、洪秀全等, 欧阳修《伶官传序》中感叹道:“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和平时代我们往往麻痹大意;一帆风顺时, 我们很少想到困难之处。人生之路, 又怎么会平坦笔直, 魏征就告诫过唐太宗, “不念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斯以伐根以求木茂, 塞源而欲流长也”。今天, 不是也有不少功臣精英, 同样栽在灯红酒绿, 纸醉金迷之中吗?

六、科学态度, 调查研究, 成功秘诀

任何科学的发展或成果, 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 这其中浸透了科学家们无数的心血和汗水。达尔文为了写《物种起源》, 跟随贝格尔号巡洋舰做历时五年的环球航行, 在动植物和地质等方面做了大量的观察和和采集;有调查才有发言权, 不经过调查而道听途说, 或瞎指挥, 肯定误事。苏轼为了弄清石钟山命名的来由, “乘小舟, 至绝壁下”“事不目见耳闻, 而臆断其余无, 可乎?”其行为值得赞扬。

七、人才, 成功要素, 素质教育

马克思是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 他不仅掌握革命理论, 还在文学、科学各个领域中都有很深入的研究和成就。真正的人才, 应该是综合素质都优良的人, 我们从马克思身上, 不是可以得到某些启示吗?

推行素质教育, 迫在眉睫, 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 许多只能是“高分低能儿”, 是病态的苗子, 如同龚自珍笔下的“病梅”, 或“曲”, 或“欹”, 或“疏”。改革教育制度, 推行素质教育, 便是救治那些“病梅”的良方。要成功, 要有远大的志向, 还得有真才实学, 最好还要有外物帮助或者良好的机遇, 也就是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说的“志、力、物”。

八、说话的艺术

邹忌讽齐王纳谏, 巧用比喻, 结果皆大欢喜, 齐王愉快接受纳谏, 国家强大, “战胜于朝廷”。李密是前朝遗臣, 拒任当朝的官, 是会让皇帝猜疑的, 幸而他的一篇《陈情表》, 晓之以情, 动之以理, 皇帝不但不怪罪, 反而表彰他。触龙在赵太后盛怒之下, 依然敢于去劝说, 居然劝说成功, 何也?此无他, 摆事实, 讲道理, 将心比心而已。这种说话的态度, 说话的艺术, 恰恰是我们经常欠缺的。

……

可用来写作的话题太多了, 比如“团结合作、宽容、开阔的胸襟、人格与尊严、学习与恒心、改革与创新”等等, 不再一一列举了, 只要我们对教材学懂并能举一反三, 坚持下去, 就不会为写作文而苦恼了。课文中题材的真实性和大家的熟识程度远高于其他题材, 所以在作文中应用课文远比另辟蹊径稳妥, 而且恰到好处地化用典故、诗词、警句, 还会增加文章的文化含量, 更有文采。写文章是考验厚积薄发的功夫, 最容易记起的是课文, 最容易忘记的也是课文, 我们不能只顾追求“课外的语文”, 更应该重视“身边的语文”, 完美结合, 才能做到文思泉涌, 一挥而就。

参考文献

为感动为话题的作文700字 第4篇

关键词:主旨 理解 缝合 创新

一、经典拟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繁星(三四)冰心

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滚滚的波浪,却是它低下细小的泥沙。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少于800字。

二、技法导航

(一)读懂材料,把握主旨

写作中依托立意的材料都是短小的现代诗歌,所以当审读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现代诗歌的特点和一些理解鉴赏的方法。这些材料一般都是形式短小、思想深刻的几行现代小诗,虽没有太浓烈的情感抒发却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它往往托物言志,借助一两个事物体现作者的思想。因此,理解诗歌首先要抓住关键的词语,主要的事物(作者依托的对象)的特征,然后思考分析诗中事物间的关系,借助想象联想得出诗歌的内涵主旨。诗中如果只有一个事物,就分析该事物的特点,然后结合平时积累,利用联想渗透主旨;如果诗中的事物是两个或多个,就要分析其中的关系,是并列、对比还是包含或其他。并列的类型就从事物共同点得出主旨;对比类型主要从相异之处得到主旨;包含关系的看范围大的事物的特点,代表着一般、典型,从中理解主旨。

如阅读冰心的《繁星(三四)》,这是一首典型的微型哲理诗。找关键词“新陆地”“波浪”“泥沙”,是诗中借以表情达意的事物。看事物特点和关系,“滚滚”和“细小”,事物间是对比的关系,表明诗中情感倾向的词语“不是\却是”很容易得出诗歌的主旨:“创造新陆地的”,或者说,创造伟大事业的,究竟是什么呢?诗人在“波浪”和“泥沙”的鲜明对比间,揭示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创造新事业的,不是波浪般的豪言壮语,而是细小的泥沙坚持不懈的积累。

(二)全面理解,最佳切入

材料作文忌貌合神离,偏离材料主旨。不能把枝叶当成主干同时也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造成审题失误,导致行文脱离题意。因此,全面理解诗歌材料,不仅要抓住关键还要看到细微。还要看清“要求语”,有的要求中明确了话题,指明了写作的方向,而有的则要依据诗歌的内蕴含义,自己确定话题,确定恰当的写作方向。

这首微型诗包含了五个方面的对比,其一,波浪滚滚惊天动地,泥沙细小不屑一顾;其二,波浪滚滚而来风光无限,泥沙深埋地下默默无闻;其三,波浪常在动态中喧嚣,泥沙似在静态中沉积;其四,波浪借风乘势奔涌,泥沙靠内力凝聚;其五,波浪滚涌激情阵阵,泥沙淤积历经沧桑。总之,波浪是外在的现象,泥沙是内蕴的力量。“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种看似有着滚滚气势的波浪,而是这种微细但却坚韧的、在悄无声息中奋斗的泥沙。

全面理解了材料之后,就要选择合适自己写作的角度,进入到构思环节。要善于化大为小,使用以小见大的手法,从小处入手会使文章更充实而深刻。从本诗的主旨出发写创造新事业的不是波浪般的豪言壮语,而是细小的泥沙坚持不懈的积累,这固然是最为稳妥正面切入,也可以从浮躁、喧嚣造成失败的反面例子入手,然后正面写那些默默积聚获得成功的例子。也可以写景切入,如写浮云、写雾气、写沙滩上的足迹……切入最好简短、有新意,但不要离材料太远。

(三)善于缝合,消化使用

试题所提供的材料是写作的引子,全文的中心、观点、论证都是由此材料生发出来的,写议论文不能“过河拆桥”,抛弃试题材料,其他文体也不能整篇脱离所给材料。写议论文时开头应概述材料,结尾还应回扣材料。可把材料变成作文内容的一部分,也可在原材料基础上加以挖掘和提炼,使文章高人一筹。这样还可以避免作文信马由缰、脱离话题的弊病。本则材料可以用在开头或结尾,以此诗的句子为主干,写几个排比的句子,这样既彰显了你的文采又扣住话题,同时还增加了作文的思想内涵。此外,材料中的“陆地”“波浪”“泥沙”,也可以在自己的文章中出现,深入准确地赋予其比喻含义就可以。

(四)准确为文,开拓创新

现代作文鼓励个性张扬,激励创新思维,要缝制新的形式外衣,力求结构形式超乎常规,别具一格。文章有好的内容,还需要好的形式来“包装”。可以摆脱一般的结构形式的束缚,写成日记、书信、演讲稿、寓言、童话、网络论坛等等,使文章生动活泼,摇曳多姿。如果把这个试题写成寓言应该是很容易出彩的,通过正反方面的叙述达到吻合中心话题的目的。同样写成议论文可以找到很多成功在于默默积淀、点滴积累的事例论据,如课本内外、古今中外、社会各个行业的例子。写记叙文可以用小小说的体裁,欲扬先抑,注意安排情节,使之波澜起伏。写书信的体裁可以从反面写,如一个失败的人物思考回忆自己的往昔故事。写成演讲稿,则要角度换位,以一个成功者的身份追述自己奋斗的历程,叙述中注意详略和线索。

总之,以现代新诗为材料的话题作文,写作中除了遵循材料作文写作的原则外要注意:主旨是关键,理解要全面,缝合与消化,创新务为念。

三、模拟练习

阅读欣赏下面这首诗歌,根据要求作文。

《故乡》杨孟芳

李白的霜,染白,一条小路。沿着小路,我,走回去,走到母亲床前才知道,我是她的故乡。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和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思路点拨

这首诗的“诗意”和“哲理”在最后的三句,“故乡”的含义在这里又有了新的诠释。平时,我们常常会这样问自己:我的故乡在哪里?出生地?父亲的出生地?祖父的出生地?是,又似乎不是。然而当我吟诵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时候,我们似乎都在心灵的深处呼唤着“我的故乡”。对母亲来说,“故乡”就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游子来说,“故乡”就是梦牵萦绕的故土。这时,我们才知道“故乡”只是每一个人的心灵寄托。

以感动为话题的作文700字 第5篇

北风“呼呼”地乱叫,虽然还是放学不久,但天已逐渐昏暗下来,一个熟悉的身影拿着都已快变灰了的扫把和生了锈的畚箕在扫地。一位同学从楼梯上走下来,从正在扫地的他身边经过不屑一顾地看了他一眼,然后把手中的纸揉成几个团,往后一扔,自顾自地走了。他却拖着他将近苍老的身子一步步向前走去,走到纸团旁,先是皱了皱眉头,用右手微微挪了挪头顶上的帽子,再弯下腰捡起了一个纸团,放进了畚箕里,眼中露出了一丝遗憾。随后,他又疾步走向快被风吹走了的那几个纸团中去,双手拿起倒在,地上的扫把,用脚踩住纸团,再用扫把压了上去。风过去后,他就立即把所有的纸团都扫进了畚箕里。可是他没有停下来,继续迈向了另一处有脏污的地方,扫着,扫着……

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岁月在他的身上留下了痕迹:皱纹深了,头发也从乌黑变成了花白,身子也不像以前那么灵活、硬朗了。可他没有任何怨言,努力去执行他的信念--就是让这所学校变得更洁白,更美丽。我悟懂了他身上的美--坚持不懈、无私奉献。哦,是它使我感动。

为感动为话题的作文700字 第6篇

那天上午最后一节是体育课,这节课结束,孩子们就要去食堂吃饭了。我踩着铃声下楼,还没到食堂门口,就有孩子热情地呼喊:“薄老师!薄老师!”我顺着声音看去,发现孩子已经站好队等待我的到来。

孩子们刚刚打完饭,我就发现乌云黑压压的一片,感觉伸手就能摸到它们。云越来越黑了,真分不清此时是中午还是晚上。我督促着孩子们抓紧吃饭,争取在下雨前回到教室。可是就在我吃饭前班级发生了小插曲,不得不解决。解决完毕后,发现我的午饭正在静静地等待着我。哈哈,开吃吧。我环顾周围,发现身边除了我和小李同学,班级的学生都已走了。

不一会,大雨就倾泻而下,雨水啪啪的打着窗户。

我对小李说:“没有今天这事,咱俩也早就吃完饭了。一会咱俩咋回班呢?是坐着等雨停呢?还是冒着大雨冲回班级呢?”其实此时我更担心的是班级里的孩子们能否安静的做自己的事情,班级会不会闹翻天了。

突然间远处的一个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薄老师,我们来给你送伞来了。”我抬头一看,只见王子仪满脸笑容,手里拿着雨伞,在远处热情地向我挥舞着。他身后还跟着王恩泽和刘子瑄。等孩子跑近我,我才发现,王子仪、王恩泽满脸、满身都是雨水。这两个孩子傻呵呵的瞅着我笑:“薄老师,我知道你没有伞,特意给你送来一把。”这句话像暖流一般涌入我的心田,我激动的搂着两个男孩,不停地说:“这真是我的大儿子,我的亲儿子。你们咋不打伞来呢?”两个孩子露出憨厚的表情说:“忘了,光想着快点送伞,要不老师该挨浇了。”孩子们的这几句啊话,把刚才班级出现的“愁云”如疾风班抹去了。

我欣然的笑着,心里是那样的甜,看着两个孩子仿佛就像是看到了可爱的甜甜一样。我享受着他们带给我的这份情。原来能在雨中送伞的不光是妈妈、爱人,还能是我的孩子。

高中以感动为话题作文700字 第7篇

是一缕阳光,驱散心中的阴霾;感动是一场春雨,滋养生命的激情;感动是一颗泪珠,划过孩子的心灵。或许在眉宇间,或许在眼神里,生活需要感动! 步入初中的殿堂,青春任我挥洒,家庭与我的距离越来越远。我走在旭日东升的晚上,更不屑于沉郁的父亲。在家里时常爆发的战争,再次“硝烟”弥漫。 “我要一辆新自行车!”妈妈一听,“瞧你爸,这么辛苦,忍心吗?”我又吼道:“可谁让我是你儿子?车子太旧,太老,别人都嘲笑我!”“不行,回屋去!”听到这儿,我怒气冲冲地摔门而入。 父亲木讷地夹在中间,一言不发…… 几天后,父亲突然提出带我去买自行车。我一怔,平时与我关系紧张的他怎么会?可我立即又说:“好极了!走啊?” 记得那天,秋姑娘已带来寒意,雨后的天白云朵朵,银杏叶早已飘飞泛黄,我的步伐异常轻快。“爸!你准备出多少钱?”我贸然问道,他先是一慢又连忙说:“随,随你。”我对这答案很满意,便趾高气昂地迈入了车店中。老板热情地介绍,我与父亲事先约好他不讲话,我在琳琅的店中搜寻到了一辆满意的车子,老板高兴地夸我:“小朋友,有眼力!”我骑了出去,父亲一见:“行吗?”我撂下一句:“就这辆!” 骑了几步,又停了下来。望着西天的山峦与彩云,蓦地一瞥,却见父亲从那紧绷的西装上掏出一大把零钱,老板那递烟的手又收了回去,父亲尴尬地讨还着价钱,随后仔细地数着这把零钱。父亲的满头银丝在萧瑟的秋风中如此刺眼,是父亲早起的寒霜吗?那额角的道道皱纹是寒风与岁月残酷刻上的吗?那锐利的眼神,直挺的身躯在哪里?父亲老了。这一切是我为父亲留下,是他夜以继日地营生才印下了这苍老的面容,我的泪涌出了眼眶。 父亲数清楚后郑重地交给了店主,那人却不屑地将父亲的汗水与辛劳掷入一个筐中。我分明看到父亲谦卑地笑了。目光向我投来,时额角的皱纹随之舒展开来。从那黯然的目光里我感动,苦涩地笑。在父子目光相融的那一刻,我看到了父亲的一生,由潇洒到苍老,但永不改变的是父亲对我深沉的爱,泪簌簌地落下。 骑着单车,任泪水流淌,在那天最后的一片晚霞中,享受父爱的温暖。 那天起,我学会了感动。生活需要感动!

上一篇:那花作文下一篇:麦当劳营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