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诗眼炼字类

2024-05-23

诗歌鉴赏诗眼炼字类(精选6篇)

诗歌鉴赏诗眼炼字类 第1篇

诗歌鉴赏之炼字类解题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体会古典诗歌的炼字之妙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古典诗歌炼字技巧,提高鉴赏古典诗歌语言的能力,诗歌鉴赏——炼字类解题教案。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重难点】炼字题的做题方法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合作探究,诱探点练悟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苏小妹与哥哥苏东坡和朋友黄庭坚一起玩吟诗游戏,苏小妹出了个对子要两位诗人填上两个字,把诗写完整,并能表达意境。这两句就是:轻风细柳,淡月梅花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二、古典诗歌中的炼字何为炼字?所谓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的锤炼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炼字。

三、品赏佳句,推敲字词

1.宋祁《玉楼春》:红杏枝头春意闹

2.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4.“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婕《一剪梅舟过吴江》

5.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

6.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三、学生讨论回答后,老师总结规律:

㈠词性角度:

⒈关照动词

⒉关照修饰语(形容词、副词、颜色词)

⒊关照特殊词(叠词、数量词)

㈡设问方式

⒈某一联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赏析

⒉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⒊这首诗某句中某字可否换成另一字?请简述理由。

⒋诗歌的诗眼是什么?鉴赏它的妙处。

⒌某个词语或某个字被认为是全诗的关键,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四、题型一般有三种:

㈠定向赏析型。如高考全国卷Ⅱ:春日即事李弥逊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教案《诗歌鉴赏——炼字类解题教案》。答案: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网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

㈡自助赏析型。新晴野望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注:尘垢:尘埃。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答案:分别是“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鄰鄰,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

㈢比较赏析型。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全唐诗》收录此诗时,第四句中的“落”字作“在”字。你认为是用“落”字好,还是“在”字好?为什么?答案:“落”字更好,用“落”字,不仅将抽象的秋思之情具体化了,而且使诗句富于动态美和情感美,使人感到秋思仿佛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在”,只写出一种无生气的状态,显得平淡寡味,相形见绌。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 白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注】龙标:古地名,今属湖南黔阳。龙标野宴王昌龄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两首诗都有一“愁”字,但其在诗中的含义和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答案:李白诗中的“愁”是怀人之愁;它是全诗的“诗眼”,作者以此统摄全诗。王昌龄诗中的“愁”是远谪之愁;作者以“愁”衬托自己不以远谪为念,寄情山水的旷达之情。

五、答题步骤:①体悟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看是否运用修辞手法。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③思考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4想想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是否有作用。

六、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对以上诗歌中动词、形容词、数词等实词以及虚词的赏析,初步了解了古典诗歌的炼字技巧,学会从字词的修辞手法、展现的景象,表达情感以及结构上的作用去体会经典字词的妙处,希望同学们能将这节课学到的炼字技巧,运用到我们的诗歌鉴赏中去。

诗歌鉴赏诗眼炼字类 第2篇

中小学必背70首古诗的诗眼(解说诗眼在括弧中)

• 文眼:指文中最能揭示主旨、涵盖内容的

• 关键性词句 ;它可能是全文的线索,贯穿 • 全文,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 ;它往往奠定 • 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 例如:

• 《爱莲说》: “可爱者甚蕃”

• 《荷塘月色》:这几天我心里颇不宁静

什么叫诗眼:

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精练传

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 态度、诗歌意境的具有概括性、生动 性或情趣性的统领全诗、全联或全 句最关键的字词句。

诗 眼

小诗眼: 一句之眼,“一字之妙”。

使意境更丰富;

增强诗歌的形象性、情趣味;

大诗眼:指一首诗的眼目,是全诗的线索,统领全诗

揭示全诗主旨,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大诗眼的判断和鉴赏方法

诗眼举例一

•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望岳》 白居易《琵琶行》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示儿》

南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闺怨》唐·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题临安邸》南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诗眼例三(诗题式)

• 《春夜喜雨》杜甫 《书愤》陆游 • 《题李凝幽居》贾岛 《田园乐》王维 • 《望月怀远》张九龄 《山中留客》张旭 • 《喜弟卢纶见宿》司空曙 •

《征人怨》 柳中庸

指出下列诗歌的诗眼(句子)

• 杜甫《蜀相》

《登高》 • 李白《将进酒》 •

《行路难》

• 李清照《一剪梅》

• 柳永《雨霖铃》

指出下列诗歌的诗眼

•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 》王建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张继

•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赠别》杜牧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约客》 赵师秀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雨过山村》王建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秋夜 朱淑真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湖州歌》汪元量

梨花风动玉阑香,春色沉沉锁建章。

唯有落红官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宫词》 武衍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西楼》 曾巩

总结找诗眼方法

-- 整体感知全诗的意境和主旨

• 抓住体现作者强烈思想感情的字词句 • 关注诗歌题目中隐含的信息

• 关注诗句中最精炼传神的词:动词、形容词、副词

• 诗眼位置:诗题、首联、中间、尾联

高考诗眼设题方式

1、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

2、某词是全诗的关键,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3、哪个字或词统领全诗?请分析一下。

举例:

雨过山村(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 问题:你认为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个字,指出来,并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答案示范

• 答 :闲字是该诗的诗眼,全诗描写

• 了山村幽静和谐、农家农事繁忙。即使是

• 雨天,妇和姑也相约去浴蚕,全家没有闲人,只有庭院的栀子花 闲着,诗以闲着的栀子花衬托出农家之忙,诗充满了情趣。

总结答题步骤

1、指出诗眼,点明该字在全诗表达主旨中的作用,或该字在诗歌结构上所起作用;

2、分析全诗围绕该字或该句写了哪些内容

3、该字(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05天津)

湖州歌(其六)

南宋

汪元量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指出这首诗的诗眼并简析其在诗中的作用。

这首诗的诗眼是“望”字,它对全诗的景物描写起到了统领作用。

诗人用茫茫的白云、悠悠的江水、渐沉的夕阳、归巢的寒鸦等景物,烘托了诗人哀怨、惆怅、悲凉的心境,抒发了自己亡国失家、眷恋家国的悲伤之情。

武衍

梨花风动玉阑香,春色沉沉锁建章。

唯有落红官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

问题:你认为此诗的诗眼是哪个字?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案:“锁”是诗眼,借景托情,描写宫女被禁 锢的悲哀和渴望自由而不可得的怨恨之情。春天是万紫千红的季节,可是宫苑里却“春色 沉沉”,一片沉寂;只有那雪白的梨花飘舞于阑 干阶砌,以春色喻佳人之年华,以落红飞舞出 宫墙反衬宫女的身不由己。妙语双关。

2004福建卷

秋 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参考答案

答:诗眼是凉字,“凉”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心凉)。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的意境。

找出两诗的诗眼,比较分析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登崖州城作》李德裕

•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答案 •

两诗诗眼都着一“望”字。李诗之“望”在首句,引领全篇,实写登楼,既表达了对君国的眷念与向往,又蕴含了对“帝京”遥不可及的感伤。柳诗之“望”在末句,虚写置身峰头,收束全篇。既表现了对故多的思念,更表现了对“京华亲故”一为援手的急切期待。

中小学必背70首古诗的诗眼(解说诗眼在括弧中)

1.汉乐府《江南》:鱼戏莲叶间(戏字为诗眼,嬉游,乐在其中)

2.北朝民歌《敕勒歌》:风吹草低见牛羊。(“见”为诗眼,最能表现广袤辽阔水草肥美)

3.骆宾王《咏鹅》: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活泼可爱)

4.李峤《风》:风——标题就是诗眼(自然力的赞美)

5.贺知章《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裁”为诗眼,大自然创造无限、鬼斧神工)

6.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何须怨为诗眼,苍凉孤独思乡)

7.《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上”为诗眼,境界决定于高度)

8.孟浩然《春晓》: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美景易逝请珍惜)

9.王翰《凉州词》:古来征战几人回(豪情、悲壮)

10.王昌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卫国情怀)

11.《芙蓉楼送辛渐》:一片冰心在玉壶。(明志)

12.王维《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但闻为诗眼,空、寂的境界)

13.《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惜别)

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每逢佳节倍思亲。(思乡念亲。倍,诗眼,更加。反衬此时的孤单,强调思乡念亲的情怀)

15.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是故乡明——借月思乡)

16.《古朗月行》:诗眼为标题中的“朗月”

17.《望庐山瀑布》:疑是银河落九天。(疑是,惊诧之意,赞美壮观景色)

18.《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一个字,深,情深义重)

1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惜别——你的身影是帆,我的目光是河流)

20.《早发白帝城》:轻舟已过万重山。(欢快的心境)

21.《望天门山》:题目中的“望”字为诗眼,诗中景致皆为“望”见之景

22.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虽是离别却胸襟开阔、豪情满怀)

23.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此诗其实所写都是居处所见,并无侧重,实在找不出哪里是诗眼,抱歉。)

24.《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好雨的特色,如果诗眼是一个字,那就是“喜”,两个字就是“潜”、“细”)

25.《绝句》:春风花草香(赞美春天)

26《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花满蹊”是诗眼,其余三句皆为此来)

27.孟郊《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爱无价——这个不用说了吧)

28.柳宗元《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孤、独两字为诗眼,最显境界)

29.贾岛《寻隐者不遇》: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可用一本书得题目解说:存在与虚无,呵呵。)

30.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愁”为诗眼,乡愁)

31.张志和《渔歌子》: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个说不好,应该是这句,渔人之趣,如果找词儿,那就是“不须归”)

32.卢纶《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诗眼应该是“满”,形容雪大,塞下气候恶劣,战事紧张)

33刘禹锡《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遥望,诗眼,所写之景,皆为遥望所得)

34.《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直上,诗眼,强化黄河浪涛的气势。)

35.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春草的坚韧勉励将别的友人)

36.《池上》: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不解,诗眼,写出小娃的天真幼稚)

37.《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忆,诗眼,所写之景皆可忆,皆应忆,忘不掉)

38.李绅《悯农》

(一):粒粒皆辛苦。(此句为诗眼,悯农辛苦劳作)

39.《悯农》

(二):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犹,诗眼,表达了对劳动者不得食的悲愤之情)

40.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爱,诗眼,赞美秋景)

41.《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写出清明时节的冷煞之气)

42.《江南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后一句为诗眼,借古讽今)

43.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只是近黄昏一句为诗眼,感慨美景短暂易逝、年华易老)

44.罗隐《蜂》: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后一句为诗眼,感慨民生疾苦,悲悯百姓苍生,劳动者不得食)

45.胡令《小儿垂钓》: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怕得鱼惊,诗眼,小儿初学垂钓的心理尽显)

46.范仲淹《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但爱”两字为诗眼)

47.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风送暖,诗眼,赞美春意,写出元日喜悦之情)

48.《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个太经典了,“绿”字写尽春意)

49.《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长扫、手栽写出清静无为、不图名利的淡然心态)

50.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题目中的“醉”字为诗眼)

51.《饮湖上初晴后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总相宜,诗眼,突出西湖之美)

52.《惠崇〈春江晓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题目中的“春江”为诗眼,诗中皆为春江之景)

53.《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此二句是诗眼,哲理蕴含:当局者迷)

54.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此二句为诗眼,写尽豪情远志)

55.陆游《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元知、但悲所涉及的事情,即临终念念不忘、谆谆叮嘱之事,所以但悲不见九州同为诗眼)

56.《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遗民泪尽”为诗眼,年年盼回归,盼得泪尽仍然无望,不能抒写收复失地的悲愤)

57.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选一):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各”当家为诗眼,写农家辛苦、农家孩子独立、早熟)

58.《四时田园杂兴》(选二):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此二句中,无人过、惟有写尽寂寥)

59.杨万里《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才露、早有两词为诗眼,写早夏池中之景)

60.《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不与四时同,诗眼,写出西湖六月景的独特)

61.朱熹《春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此二句为诗眼)

62.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末句为诗眼,愤怒指责当权者只顾眼前快乐,忘记了国仇家恨)

63.叶绍《游园不值》: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关不住,诗眼,写出春色春意满人间)

64.翁卷《乡村四月》: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闲人少为诗眼,写农事繁忙)

65.高鼎《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村居为诗眼,诗中所写都是早春乡间特有景观)

66.王冕《墨梅》: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后一句为诗眼,写出墨梅气节风骨)

67.于谦《石灰吟》: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后一句为诗眼,写出心志)

68.郑燮《竹石》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一个“任”字,突出了坚韧、坚定不移的精神)

69.袁枚《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意欲捕鸣蝉一句应该是诗眼,是纵歌与静默变化的关键)

70.龚自《己亥杂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后一句为诗眼,直抒胸臆,道出对人才的渴望。)

高考诗歌“炼字”鉴赏题解析 第3篇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 从炼字角度鉴赏诗歌的语言所占比例非常大。常规的解决炼字的方法是三步走。 (1)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或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 如词类活用、拟人、通感等。 (2)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或有什么艺术效果。这种方法是我们做题中总结出来的, 但是, 题目不可能永远一成不变, 答题的套路也不是通用的模具, 所以我们要不断总结新的方法来解决新的难题。一般来说, 炼字主要锤炼动词、形容词和虚词。根据这三类词语的语法特点分析, 动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动态, 强调过程及变化;形容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性质状态, 跟动词比较, 形容词主要着眼对象的静态;虚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程度范围。

一、动词

动词强调的是对象的动态美, 炼字时我们要关注动静转换结合, 追求表现画面的动态美。

示例一:《最爱东山晴后雪》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 小立春风夕照间。最爱东山晴后雪, 软红光里涌银山。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的“涌”字的妙处。【解析】“涌”字极具动感, 写出了静止不动的东山给人的视觉感受, 是一种化静为动的手法, 兼有比拟的效果, 用河流波浪的涌动来写雪后山脉的起伏。【答案】“涌”字运用了比拟的手法, 形象地描绘出在夕阳映照之下, 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涌出的奇丽景象。

示例二:《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 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 欲别频啼四五声。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 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很准确传神, 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解析】这首诗作于搬家之时, 诗人采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 创造了一个童话般的意境, 抒写了对故居一草一木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全诗是说:春风骀荡, 景色宜人, 我要告别往日最喜欢的湖上亭了。微风中, 亭边的柳条、藤蔓轻盈招展, 仿佛是伸出无数多情的手臂牵扯我的衣服, 不让我离去, 这情景叫人留恋。住久了, 连枝头的黄莺也跟我是老相识了。在这分别之际, 别情依依, 鸣声悠悠, 透出离别的伤感。要回答此题, 首先要弄清题干的含意。所谓的“准确”, 就是符合“柳条藤蔓”“黄莺”等事物的特点;所谓“传神”, 就是用了拟人的手法, 寄寓了人的情感。【答案】用“系”字既切合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 又写出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 表现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用“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 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 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

二、形容词

形容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性质状态。炼字注重运用联想想象, 追求化无形为有形的可感性。

示例一:《初见嵩山》张耒:年来鞍马困尘埃, 赖有青山豁我怀。日暮北风吹雨去, 数峰清瘦出云来。【注】张耒:北宋诗人, 苏门四学士之一, 因受苏轼牵连, 累遭贬谪。“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清瘦”有何精神内涵?【解析】第一问, 前面一系列的铺垫成就了第四句的点睛之笔, 嵩山终于在层层浮云中耸现出来, 其峭拔清瘦的形象是那么的清晰明朗, 其高洁脱俗的姿态是那么的卓尔不群, 作者在这里赋予山以人的情志, 来表露作者对嵩山的喜爱和赞美。第二问, 诗人在这里精心挑选了“清瘦”一词来形容嵩山, 写的极富灵性, 不只赋予了嵩山以人的品格、人的风貌, 更体现了作者的人格操守与精神追求。【答案】 (1) 高俊山峰在一片积云之中突现, 基于这种感官, 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 以“清瘦”形容山峰, 突出山峰的高峻挺拔, 造语新奇。 (2) “清瘦”表现了作者清高独立、人格坚守的精神气质。

示例二:《蟾宫曲.扬州汪右丞席上即事》卢挚:江城歌吹风流, 雨过平山, 月满西楼。几许年华, 三生醉梦, 六月凉秋。按锦瑟佳人劝酒, 卷朱帘齐按凉州。客去还留, 云树萧萧, 河汉悠悠。“月满西楼”中的“满”字极为传神, 试分析其表达效果。【解析】诗句本是写景之句, “满”用来写“月”, 所以应先从写景的角度分析。另一方面, 写景是为了抒情, 因此还应从抒情的角度去思考。【答案】“满”字写出了月光的皎洁明亮, 令人神清气爽, 表现作者在良辰美景中的喜悦之情。

三、虚词

虚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程度范围。如2006年江苏卷对“去岁今辰却到家, 今年相望又天涯”中“又”字妙处的考查, “又”为副词, 暗示作者在时间上不止一次浪迹天涯, 字里行间包含天涯流浪的愁苦与无奈, 言简而义丰。

(2012四川) 《子规》曹伯启:蜀魂曾为古帝王, 千声万血送年芳。贪夫倦听空低首, 远客初闻已断肠。锦水春残花似雨, 楚天梦觉月如霜。催归催得谁归去, 唯有东郊农事忙。【注】子规:即杜鹃, 又名蜀魄、蜀魂、催归, 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解析】题干要求简析颔联中的“空”字, 考生答题要先解释词义, 看是否运用表达技巧, 然后再把这一词义放回原句中整体解读, 看描绘出怎样的图景或呈现怎样的情境最后分析表达的思想情感或达到的艺术效果。【答案】“空”字既传神地描绘贪夫倦听却不得不听的矛盾之态, 又形象地表达出了贪夫徒劳无奈、难以排遣的惆怅之情。

(2012江苏百校大联考) 《蜀先主庙》刘禹锡:天下英雄气, 千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 业复五铢钱。得相能开国, 生儿不象贤。凄凉蜀故妓, 来舞魏宫前。【注】 (1) 蜀先主即刘备, 先主庙在夔州, 作者曾任夔州刺史 (821-824) , 此诗当作于此时。首联“千秋尚凛然”的“尚”字有何妙处?【解析】回答本题, 先弄明白“尚”在这里所强调的内容, 再结合“千秋”的时间跨度和“蜀先主庙”的对象, 围绕用词的手法特色和产生的表达效果来分析。这里由庙及人, 强调时间间隔之久, 能凸显出英雄气概这样些人, 也能自然表现出诗人的内心情感。

【答案】“尚”字强调了先主之庙的威势逼人, 其当年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似存;境界雄阔, 凸显了先主万古长存的英雄气概;表达了对先主的崇敬敬仰之情。

根据以上内容, 我们可总结出解答此类题目的步骤与要点: (1) 结合诗句判断该字、词的词性。 (2) 判断该字、词是否用了某种表达技巧。 (3) 展开联想, 结合诗句, 阐述该字、词是描绘了事物的动态还是体现事物的情态或者强调了程度范围。 (4) 如果该字、词表达了作者的主观感情, 这一点也要写上。

当然任何一种方法都不是一成不变, 比如有时我们还要关注语意的双关, 追求表达的含蓄与丰富之美, 注重字、词表达的诗人独特个体感受。此外, 大家应注意到, 江苏高考诗歌鉴赏题大都以主观题形式出现, 因此, 我们必须重视书面表达。书面表达的训练要求主要是表述严密、条理清晰、逻辑合理、卷面清爽。

古诗词鉴赏是高考语文的一个重要内容, 它要求考生全面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生活阅历和审美情趣, 感知诗歌形象, 品味诗歌语言, 领略诗歌的表达技巧, 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表达。方法只是我们总结出来方便做题的, 并不是万能的宝典。我们要掌握方法, 但更重要的是活学活用, 不能生搬硬套。以上是我就诗歌炼字这种命题形式与解题对策做的总结, 希望能给考生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因为在学习的道路上我们都是“同路人”。

摘要: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的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 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和感染力。诗歌的语言都非常精简, 因而要想让语言出彩, 每一个字、词, 诗人或词人们都要很好地斟酌。在众多的佳作中, 作者反复锤炼的某一个字, 往往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 体现作者的独具匠心。

诗歌鉴赏巧抓诗眼 第4篇

一、从思想情感上体会诗眼

诗眼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這类词一般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赵嘏《江楼感旧》诗云:“独上江楼思渺然,风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这是一首怀念旧友旧事的诗作。整首诗歌的思想情感都是围绕“思”字来贯穿全篇,先写思的原因独上江楼,“独上”透露出诗人寂寞的心境,“思渺然”形象表现出凝神沉思的情态,再写思的环境“月光如水水如天”,登上江楼,放眼望去,但见清澈如水的月光,倾泻在波光荡漾的江面上,因为江水是流动的,月光就更显得在熠熠闪动,意境幽美恬静。思的对象是去年同来的望月人,“同来”与第一句“独上”相应,暗示了今昔不同的情怀。思的结果是“风景依稀似去年”,诗人旧地重游,去年也是这样的良夜,诗人结侣来游,凭栏倚肩,共赏江天明月,那是非常欢快的。如今人事蹉跎,昔日伴侣不知已经漂泊何方,而诗人却又辗转只身来到江楼。面对依稀可辨的风物,缕缕怀念和惆怅之情,正无声啃啮着诗人孤独、落寞、凄清的心。

柳中庸《征人怨》诗云:“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这是一首边塞诗,全诗四句,一句一景,表面上似乎不相连属,实际上却统一于“征人”的形象,都是围绕着一个“怨”字铺开。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前两句就时记事,年复一年,东西奔波,往来边城;日复一日,跃马横刀,征战不休。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岁岁”“朝朝”相对,“金河”“玉关”,“马策”“刀环”并举,又加以“复”字、“与”字,表达了边地生活的单调困苦不尽无穷,厌倦之情。诗人不仅从哪无休止的时间中感到怨苦之情无时不在,而且还从即目所见的景象中感到怨苦之无处不有。怨气候酷寒,时届暮春,在苦寒的塞外却“春色未曾看”,所见者唯有白雪落向“青冢”而已,显示出一片萧杀凄绝的景象。怨山河阻隔,归途遥远,还乡无期,征人联想到青冢附近的黑山,用一个“绕”字牵合,寄寓绵绵怨情,白雪青冢与黄河黑山既显示了征戍之地的寒苦与荒凉,也表明了征人转战跋涉的苦辛。

二、从修辞手法上品味诗眼

诗歌具有高度简洁凝练的特点,诗歌语言常是高度个性化,常通过比喻、拟人、夸张、通感、双关等表达语意,使人感到含蓄、朦胧、多义。

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首诗歌流露出李白对汪伦的深厚情谊,全文的诗眼在“深”字。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谊,水深情深自然联系起来,自然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桃花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更有多深呢?“深”字巧妙地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张先《天仙子》“云破月来花弄影”,一个弄字儿境界全出矣。“弄”将人的感情、动作移之于花,表现花的精神、活力。天上,云在流,地下,花影在动:都暗示有风,为以下“遮灯”、“满径”埋下伏线。当时没有月亮,只是云层厚暗导致的,而风初起时,自然不可能顿时把厚暗的云层吹破一部分,在这罅隙出露出了碧天。但是云破出未必正好是月光所在,而是过了一会儿之后月光才移到了云开之处。

三、从词性上把握诗眼

诗歌的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和跳跃性。有的是时候改变诗歌语言所用词语的词性是最主要的诗歌语言变形手段,而这些词性改变的词语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所以,古诗词中的词类活用常常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蒋捷《一剪梅》“时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就是将形容词“红”与“绿”活用为动词,创造性地利用樱桃和芭蕉这两种植物的颜色变化,显示出时光的奔驰。诗人抓住夏初樱桃成熟时颜色变红,芭蕉叶子由浅绿变为深绿这一特征,从视觉上对“时光容易把人抛”加以补充,把看不见的时光流逝转化为可以捉摸的形象。“红”和“绿”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再各加一个“了”字,从动态中展示了颜色的变化,不仅写景,更是在抒情,抒发对年华消逝的慨叹。

注意动词,恰当的动词在描摹、传情、绘景上常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王维《鸟鸣涧》“描绘山间春夜中幽静而美丽的景色,突出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全诗紧扣一“静”字着笔,“月出惊山鸟”一个“惊”字写出了当月亮升起,给这夜幕笼罩的空谷,带来皎洁银辉的时候,竟使山鸟惊觉起来。鸟惊,由于它们已习惯于山谷的静默,似乎连月出页带有新的刺激。

注意形容词,形容词在诗词中起到修饰作用,让诗词语言更生动形象,使诗词的意境更加深远。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了环境之孤苦,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更见此城地势险要、处境孤危。孤城往往与离人愁绪联结在一起,更是可知人心之寂寞凄苦。

注意数量词,诗人精心选择的数量词在诗作中有时会产生隽永的诗情。叶绍翁《游园不值》“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春色已经满园,而且满得关也管不住了,进园逐一观赏,该是多么的赏心乐事,然而进不去,只能在墙外看那出墙来的红杏,而仅仅只是一枝,这不是莫大的遗憾,可是这一枝红杏正是满园春色的集中表现,眼看出墙红杏,心想墙内百花,眼看出墙一枝,心想墙内万树,这是一种余味无穷的美的享受。

注意副词,恰到好处的副词可以达到化呆滞为流动的美学效果,成为诗眼。李白《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中“只”与“惟”,通过今昔对比将前面的威武、胜利、富贵、荣华统统淹没,只留下荒凉与凄楚,人事的变化,盛衰的无常。杜甫《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自”和“空”互文,感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显出英雄长逝,遗迹荒落,惋惜连与英灵作伴的草木禽鸟不解人事代谢,不会凭吊古人。“自春色”“空好音”的叹息,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感受渗透到客观景物之中,使景中生意,把自己内容的忧伤从景物描写中表达出来,流露出对诸葛亮的深沉悲痛。

古代诗歌鉴赏怎样找诗眼 第5篇

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如能准确找出“诗眼”,不失为一条鉴赏的捷径。请看下面一道高考诗歌鉴赏题,此题要求找出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原题是这样的: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香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通过阅读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咽”和“冷”。因为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痛苦地发出幽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炼地显示出山中幽静的孤寂的景象。

要找准“诗眼”,必须明确什么是“诗眼”。

所谓诗眼,最初是指唐人五言诗,工在一个字,谓之诗眼。后来也指全诗最精彩和关键性的诗句。也有人把诗眼说成“句中眼”,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以后又发展成为一首诗的眼目,即全诗主旨所在。据此可知,诗眼的含义有二:就一首诗而言是一联或某一句;就一句话而言是某一个字。怎样才能找准诗眼呢?我们也必须按诗眼的含义有二分别来找。第一,就一首诗而言,指某一联或某一句,它们一般是:

1、全诗的主旨所在;

2、含有某种哲理的诗句;

3、全诗最精彩和关键的诗句,尤其是精炼的动词,形容词所在的诗句。

例① 临洞庭上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这是一首干谒诗,这首诗委婉地表达想入朝为官的愿望,希望张丞相引荐。因此诗眼应该是颈联“欲济”二句。意思是说:想找到出路却无人引荐,正如无船渡湖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想出来做一番事业,出仕求官。与诗的主旨吻合 例② 山中留客 高适

山光物态寻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湿衣。

从诗题看“留客”是主旨,因此诗眼是三四句。诗人采用委婉的方式,用那令人神往的意境积极去诱导点燃客人心里那要欣赏春山美景的火种。“入云深处亦湿衣”,即也有小雨,人不留客天留客,扣住了主旨。例③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勃勃朝气。从尾联中我们可以看到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全诗的主旨和诗眼也正是尾联。此二句既具有象征意义又蕴含着哲理,也正是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而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强烈共鸣的原因。例④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末二句含有哲理的诗眼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地吸取新知识,才能提高道德和文化修养。这也正是朱熹读书心得。分析鉴赏时一定要扣住读书这个主题。例⑤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末两句有其哲理是诗眼所在。它揭示出一切美好的、向上的,生机勃勃的事物,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是任何力量都禁锢不住的。例⑥ 山园小梅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颔联为全诗最精彩和关键性诗句,故为诗眼。它以“横斜”描绘梅枝稀疏的倩影,以“浮动”状写梅花缕缕袭来的幽香,再以朦胧的月色,清澈的溪水衬托,表现了梅花的高洁、优雅的气质风 韵。

例⑦ 无题 鲁迅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颈联的“刀丛”尤为传神。因此该联为诗眼。同时,此联的“忍”和“怒”含意甚深:生活充满着黑暗的磨难,梦里萦回着慈母的泪影,眼看着战友们惨遭屠杀,作者对于反动派的罪孽真是忍无可忍,但在白色恐怖笼罩下又不得不忍。正如气球在暴力作用下,产生强大的内压,它终于爆发,以雷霆万钧之力,铸成一个“怒”字。“忍”“怒”二动词,如此曲折回荡,把深深郁结在作者胸中的悲愤和战斗激情表现得非常真切。

第二、就某一联或某一句而言,诗眼一般是:

1、“句中眼”,即精炼生动的一个字,多指运用了一些修辞格的字或词类活用的一个字。

2、对后世文学作品影响极大的一个字,尤其是点石成金的动词。例⑧ 咏风 王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诗眼应是“有情”表现在两处:一在“加我林壑清”——秋风轻拂林壑,使林壑幽美清新;一在“为君起松声”——在日落山静、夜幕降临之时,风又奏响大自然的乐曲,给人以宁静之美,给人以娱乐。同时把风拟人化,构思尤新。例⑨ 泊船瓜州 王安石

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句中第三句的“绿”字为诗眼。形容词“绿”活用为动词“吹绿”。它既描绘了江南美丽的春色,寄托了诗人浩荡的情思,又极富有表现力。据洪迈《容斋续笔》载:开初为“到”改为“过”“入”“满”等字都不理想,只有“绿”字最为精警。这是因为前四字都只从风本身的流动着想,粘皮带首,以此描写看不见的春风,依然显得抽象,也缺乏个性;“绿”字则开拓一层,从春风吹过以后产生的奇妙的效果着想,从而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成视觉形象——春风拂照,百草始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例⑩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全诗只是抒写作者走访友人李凝未遇这样一件寻常小事。但颔联尤为著称,成为历来传诵的名句。“宿”“敲”成为诗眼。对后世诗歌锤炼词语影响很大。“推敲”二字有这样的故事:一天作者贾岛骑在驴上,忽然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初拟用“推”字,又思改为“敲”,在驴背上引手作推敲之势,不觉一头撞到京兆尹韩愈的仪仗队,随即被人押到韩愈面前,贾岛便将 做诗得句下字未定的事情说了,韩愈不但没有责备他,反而立马思之良久,对贾岛说:“作‘敲’字最佳矣。”后来两人便成为忘年交。这两句话初看费解,难道诗人连夜晚宿在池边树上的鸟都看到吗?其实,这正是诗人构思之巧用心之苦。正因为月光皎洁,万籁俱寂,因此老僧(或许即指作者)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就惊动宿鸟,或是引起鸟一阵不安噪动,或是鸟从窝中飞出转了个圈,又栖宿巢中了。作者抓住这一瞬即逝的现象,来刻画环境之幽静,响中寓静,有出人意料之胜。倘若用“推”字,当然就没有这样的艺术效果了。

当然,也并非每首诗都有诗眼,如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下燕子,沙暖睡鸳鸯。此诗并无诗眼。四句四景,构成一幅完整和谐的春光画卷。

诗歌鉴赏之炼字 第6篇

授课人:朱鹏翔

教学目标:

1,总结炼字类高考题解题思路及答题步骤。2,介绍常见炼字类型并体会其内在规律。

3,学习选用恰当词汇及语句准确鉴赏诗歌关键字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炼字类高考题答题方法及相关知识的构建。2,选用恰当词汇及语句准确鉴赏诗歌关键字。

教学难点:

1,解读诗歌情景并准确分析诗歌关键字的表达效果。

课前预习:

找出下列诗句的关键字并分析其表达效果及作用。

1,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3,寺多红药烧人眼。4,春风又绿江南岸。

5,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6,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7,楂梨且缀碧,梅杏半传黄。

8,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9,教学过程:

1,分析前一课时两道高考题训练的答案并总结炼字类考题答题方法及步骤。

①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答案总结 :

“诗眼”分别是“咽” “冷”。“咽”即“呜咽”“幽咽”,“冷”即“清冷”。(释词意)山中流泉在岩石间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夕阳西下,昏黄的余晖涂抹在青苍幽深的松林间,让人感觉分外清冷。(作具体解释)“咽”、“冷”两字运用拟人、通感的修辞手法(手法),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描写出山中幽僻寂静的景象,渲染出一种岑寂的意境。(作用)

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宋 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注]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答案总结 :

“闹”字用得好。“闹”有热闹、喧闹之意(释字义)。作者用一“闹”字,写出杏花仿佛闹哄哄争相斗艳热烈地绽放,甚至还使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的景象(描景象)。把春意盎然、生气蓬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点作用)。

规律总结之答题步骤:

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及修辞手法。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产生怎样的表达效果。

2,讲解常见炼字关键字类型及规律,并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选用恰当词汇合理组织语句规范答题步骤鉴赏此类关键字。

①动词鉴赏举例

a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坼,裂开;浮,漂浮。(释义)仿佛洞庭万顷波涛将吴楚两地在东南方向割裂开来,天地日日夜夜漂浮在动荡的水面上,(描述景象)写出洞庭湖浩渺无垠包容天地的磅礴气势,同时“坼”“浮”二字的动态感也流露出诗人对国家动荡不安的担忧及对自己漂泊无依的感慨。(作用)

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怨”字运用拟人手法,(手法)羌笛吹奏出充满离愁别恨的《折杨柳》曲,似声声哀怨,(释义且具体解释)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写出了戍边战士不得还乡的怨情,悲壮苍凉。(作用)动词类炼字规律: 动词类关键字鉴赏,要注重对动词本身的动态性情状的描绘,更要注重对动词使用中为增加表现力而常常伴随的拟人等修辞的效果分析。②形容词鉴赏举例

减字木兰花

向子湮 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

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

“斜红叠翠”一句,“红”“翠”和“斜”“叠”字对春景的描写各有其妙,请简要分析。

“红”“翠”点明了花叶的色彩,以“红”借代花,以“翠”借代叶,含蓄而形象。“斜”“叠”描写花叶的形态,“斜”字描绘出花朵的多姿,“叠”字则显了枝叶的繁密。形容词类炼字规律:

形容词类关键字鉴赏,要注意选用合适词汇分析其从形、声、色等各方面描摹的事物的性状特点。③词类活用关键字鉴赏举例 a寺多红药烧人眼

“烧”字,夸张、通感手法的运用,(手法)突出了芍药花明艳似火给人以强烈视觉感受的特点。(效果及作用)b春风又绿江南岸

“绿”字写出春回大地处处绿意盎然的景象,同时也写出春风渐渐吹绿江南两岸动态的过程。词类活用鉴赏规律:

• 以形容词使动用法为多见 • 易造成通感的效果

• 形容词动用有静态转化为动态的效果 ④虚词关键词鉴赏举例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空”“自”均可释为“空自”,(释义)“好音”“春色”足可悦人耳目,但昔人已往,功业长逝,让身处乱世希冀英雄济世的诗人徒生草木无色好音空鸣的悲叹,(具体解释)也表达出诗人对蜀相诸葛亮的深沉缅怀之情。(作用)

⑤数词关键词鉴赏举例

“一”字突出天地之浩大沙鸥之孤单渺小的对比,形象表达出诗人晚年流落江湖的孤单寂寞及漂泊无依。3,课堂练习:

找出下列诗句关键字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楂梨且缀碧,梅杏半传黄。(杜甫)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杜甫)学生回答,引导总结答案。答案要点:

“缀”突出楂梨青果累累下坠沉甸甸的感觉,“传”写出梅杏由青变黄的细微变化的动态感;“才”见秋水之清澈见底,“恰”写出小船承载恰好之稳重轻快。

4,课后作业:导学案题组一 附:

板书设计: 答题步骤:

释字义找手法——描述情景——点明作用 练字类型规律总结:

动词——动态性情状的描绘

上一篇:7 2013年学校六五普法工作年度小结下一篇:选调生拓展培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