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汽车火灾多发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2024-05-23

公交汽车火灾多发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精选7篇)

公交汽车火灾多发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第1篇

公交汽车火灾多发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全国部分地区连续发生多起公交车火灾事故,有的甚至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在社会上造成了重大的影响。如成都市公交集团北星分公司一辆9路公交车,在成都市三环川陕立交桥下桥处发生燃烧事故,造成27人死亡74人受伤;广东省深圳市一辆320路空调大巴发生自燃烧毁,所幸司机和售票员及时发现火情,打开车门,20余名司乘人员全部平安逃生;浙江省舟山市公交车起火燃烧,由于司乘人员处置得当,车上20余人成功疏散。公交车属于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一旦发生火灾事故,极易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现就公交车火灾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作一简要探讨:

一、公交车自燃的主要原因

公交车自燃,是指公交车因本车电器、线路、供油系统发生故障或运载货物等自身原因而不需要外界火源作用,由本身受空气氧化而放出热量,或受外界影响而积热不散(如夏季炎热的天气),达到自燃点而引起自行燃烧。经统计研究,公交车自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线路老化引发公交车自燃起火。在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公交车突发的自燃事故多为线路故障而引发的。由于公交汽车的使用年限一般比较长久,容易发生电源线路老化,短路等现象,从而引起公交车自燃起火。特别是当汽车长途行驶,使发动机各部件在长时间不停运转,造成温度升高,加上天气酷热,发动机通风状况不好,造成电源线短路,引起自燃起火。

二是燃油泄漏引发公交车自燃起火。燃油泄漏是引起公交车自燃的重要原因。汽油滤清器多安装于发动机舱内,而且距离发动机缸体以及分电器很近,一旦燃油出现泄漏,混合气达到一定的浓度,加之有明火出现,自燃事故就不可避免。而夏季温度较高,汽油滤清器的连接油管因为受热变形,使得原来温度低时连接很紧的软管受热变松,导致汽油泄漏,从而引发公交车自燃起火。其次,变速器油与转向助力油泄漏到高温的排气管上,也是引发汽车自燃的“同谋”。

二、防范公交车自燃的几点措施

公交车火灾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一旦发生,容易造成大量的人员、财产损失。在了解公交车自燃的主要原因之后,有利于我们针对性地预防公交车火灾。我们公安消防部门承担着火灾预防和扑救的重要职责,在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工作方针的同时,加大防范力度,消除火灾隐患,将公交车火灾消灭在萌芽状态。

一是要加强车辆安全检查,提升公交车辆硬件设施安全。

要联合交通、公安等部门开展全城隐患大排查活动,摸清公共交通场所的底数,掌握公共交通车辆的运营数量和运营情况,全面分析当前消防安全状况。要经常对公交车辆的燃油、电路、气路系统和灭火器材进行全面彻底的检查和维修,并做好相关的安全检查记录。对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的,要及时解决,确保车辆、灭火器材装置性能良好,完好有效,落实车辆的日常排检制度,不断加强车辆日常维护保养,杜绝各种危险事故发生,保证车辆安全上路。

二是加强防火检查和火灾隐患整改,开展公交车辆专项检查工作。

消防部门要结合当前开展的公众聚集场所易燃可燃装修材料专项治理、高层、地下建筑消防安全专项整治等专项治理工作,开展多部门联合检查,督促公共交通场所建立健全、逐级完善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安全措施。消防部门主要配合检查车厢内应配置的安全锤是否摆放合适的位置,是否完好无损;灭火器配置是否到位,压力是否有效,防止消防器材因长期受高温影响而失效;对车辆消防器材设置的有效性及其性能进行检查,车内环境是否畅通;车门是否能够正常开闭等。检查发动机后机舱的管线路布置、绝缘

包扎是否规范、有无漏油、管线是否松散、电器件是否规范、运转是否正常等。重点对公交车的燃气系统、电路系统和电子元件进行全面检查。防

止因燃气系统漏气、电线老化及电路超负荷运行引发事故;同时认真检查电瓶是否存在油污、短路、打火及CNG气瓶是否漏气等问题,杜绝因为漏气可能导致的安全隐患。

三是加强消防灭火自救演练,提升公交系统应急处变水平。

消防部门要开展相应的应急演练,加强公交车事故灭火救援准备,提高实战处置能力。每个车辆都要有相应的安全疏散方案,车上工作人员必须熟知疏散程序,确保安全制度落到实处,强化执勤备战,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快速反应和灭火救援能力。要建立并完善公共交通场所等单位灭火救援预案,开展“六熟悉”及进行实地演练,掌握公交车辆的类型、运营线路、使用燃料等情况,并与公安、交通、医疗救护等部门建立联动报警机制,时刻保持通讯畅通,切实提高消防部队处置公共交通工具火灾的能力。

四是加强媒体宣传,提升社会公众应急逃生能力。

通过媒体宣传,可以使社会公众了解应急逃生自救方法,发生火灾后及时有效逃生自救,提高社会公众应急逃生能力。消防部门要督促公交运营单位开展消防培训,使相关人员掌握如何预防火灾,如何排除火灾隐患,发生火灾后如何组织乘客疏散自救。要在公交车醒目位置张贴消防宣传标语,提醒群众注意消防安全,坚决杜绝乘客携带易燃易爆危险物品上车。要结合“安全生产月”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各大新闻媒体加大公共交通场所消防宣传力度。特别是旅客运输行业要以公共交通车辆车载媒体为重点,开辟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新阵地,普及消防法律法规和防火、灭火常识、消防安全逃生自救知识。

公交汽车火灾多发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第2篇

一:车的方面

农用三轮汽车大多和它的名字一样:农用,所以大多无牌驾驶,干农活

车辆损坏严重,加上农村经济条件的限制,车辆损坏严重也不及时修理,普遍现象是大都没有反光镜、刹车不那么灵敏,总之留下安全隐患,农忙结束后,也就搁置了,修理也为落实。大多车辆都有安全问题,其中我县境内的一起一死一重伤的受害死者,当时正是坐在副驾驶上为没有灯光的农用三轮车在用手电照明引路,车祸来临时,由于手里拿着手电,有坐在前面,保护措施没有做到位,结果提前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二:驾驶员方面

农用车驾驶员大多都以为,农用车就是为了农忙之用,又不出远门,没必要办那些手续,所以无牌无证现象非常普遍。驾驶员也大多时自学成才,开车的本领也都是跌跌碰碰中总结出来的,都没有系统的学习交通法规,如果上路遇到紧急情况,大多吓蒙了楞在那了,反应不及时,或者只想到打方向忘了刹车,或者刹车本来就不灵敏。总之自学成才的驾驶员已经为道路安全留下了巨大的隐患。

三:乘车人方面

农村的农活大多时间比较固定,忙完那个季节,人们大都也就闲暇了,为了生活的更好一点,人们都往往在农忙之余出去打散工添补家用。就拿我们县来说,人们大都去xx打散工,一天挣三十块钱左右,如果是坐车去,德陵快客来回就二十元钱,再加上中午吃饭,已经没有盈余了,所以人们都是三五成群一起乘坐他们其中某个人的三轮汽车一起去打散工,每月给三轮汽车一定的“租金”。所以三五不等,十几人同坐在三轮汽车后斗上的现象也就不为新鲜了,可危险也随之而来。

农用三轮汽车伤人事故频发之余,我们交警部门应根据工作实际,从以下几点进行整改:

一:加大普法教育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的交通安全意识。在各项交通构成要素中,人是交通活动的主体,也是交通环境的决定性因素,一个人的交通安全意识,直接决定其参与交通的行为习惯,通过提高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守法意识来促进其养成良好的交通行为习惯,以此消除因交通违法行为给交通安全造成的危害。只有通过持续、广泛、有效地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才能不断提高农民的交通素质,从源头上净化交通环境,推进交通发展,逐步建立适应现代社会的交通机制。

二:加大对农用车辆的治理力度

近年来,农用运输车迅速增长,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威胁越来越大了。加大对这些“危险”车辆的治理力度,始终保持严管重罚的高压态势,是扭转由于这些车辆而引起的交通事故率高发的一项有效措施。为有效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特别是预防群死群伤的特大交通事故。基本构建道路交通安全社会防范体系,有效整治严重的交通事故隐患和交通违法行为,重点防控交通事故比较集中和突出的地区,有效遏制群死群伤的重大、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上升的势头。

三:加强对事故多发点(段)的管控力度,维护道路交通运行的正常秩序

在危险路段、事故多发点段安装警示标志、警示灯;在弯度大、陡坡、临河路段安装险情险路等标志,如“事故多发点”、“事故易发点”等标志及时引起驾驶人注意、警觉而采取相应安全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另外,将排查确定的危险路段、事故多发点段的信息通过电视等媒体向公众告知,以引起社会运输企业及驾驶人的关注。

公交车火灾分析及应对措施探究 第3篇

2009-2013年,我国汽车总量和公交车数量逐年递增,公交车数量占客运汽车总量的比例由2009年的23% 逐年升高到2013年的60%,客车平均座位数也随之逐年稳步增加(见图1)。

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汽车火灾事故也呈上升趋势。 2004-2012年,我国机动车火灾数量总体呈上升状态, 每年机动车火灾数占当年火灾总数的比例呈总体上升趋势。虽然我国目前尚 无具体的 公交车火 灾事故统 计数据,结合我国公交车载客量大,不稳定因素多的状况可以推断,近年,我国公交车火灾事件多发且呈上升趋势是个大概率事件。

事实上,我国公交 车火灾事 件不时发 生,甚至在2014年2-8月的短短半年时间内,已经发生了4起影响较大的公交车人为纵火案件。

2 公交车火灾原因和预防措施

2.1 公交车火灾原因分析

(1)电路系统故障。包括蓄电 池电弧等 电气设备 原因和线路短路等电路原因。

(2)燃油系统故障。包括燃油 容器原因 和供油系 统管路原因。

(3)高温。包括机件摩擦 及车辆撞 擦等机械 摩擦产生的高温和夏季高温。

(4)人为原因。人为纵火,不当操作等。车内纵火事件在近年有多发趋势。

2.2 公交车火灾预防措施建议

(1)完善汽车消防法规,细化公交消防标准,加强执法力度。

(2)车辆合理布局,油路、电路远离热源,定期保养。

(3)利用公交移动媒体,加强公交车消防宣传,提高公众消防意识。

(4)规范驾驶。对于人为纵火,主要通过提高司乘人员的辨别能力来防范。

3 公交车消防技术

3.1 公交车火灾研究与回顾

瑞典SP技术研究所(SP Techn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weden)是国外较早开展公交与客车消防研究的机构。2008年,该研究所在挪威公路管理局和瑞典公路管理局的资金支持下,对公交车火灾做了大量而系统的研究工作。在我国,1987年湖北省公安厅的范作撰文分析了汽车起火原因,至1994年汽车火灾引起一些机构和学者的警觉。2002年,中国矿业大学程远平等对一辆小汽车进行了系统的火灾试验研究。2004年及以后,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的专家学者做了许多汽车火灾方面的试验和研究。2009年,我国首辆“防火型公交车”在成都试运行前做了客舱灭火试验。2010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毕昆、邱榕等应用FDS对公交车火灾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

3.2 公交车发动机舱消防装置

超细干粉灭火剂指90%粒径小于或等于20μm的固体粉末灭火剂,其基本灭火机理是有焰燃烧的化学抑制作用,辅以窒息、冷却、辐射隔离的综合作用。虽然国内市场上已有用于汽车发动机舱的储压式和非储压式超细干粉灭火装置,但目前还需在灭火剂制备工艺和应用基础研究等方面加大研究力度。该装置应用前景广阔, 但相关标准规范有待完善。

美国、芬兰等国在20世纪40年代便开始采用细水雾灭火技术。瑞典有公司生产出应用于公交车和其他车辆发动机舱的高压瓶组式细水雾灭火系统。该系统的主体是一个充装了水和高压氮气的压力容 器,储水量为4 L,在10MPa的工作压力下,有效喷射时间约为40s。当发生火灾时,安装于发动机舱的探测软管因高温破裂,管路压力下降而引起驾驶室的声光报警器报警,驾驶员通过启动按钮启动容器顶部的压力开关灭火。目前,我国鲜有报道细水雾 灭火装置 在发动机 舱应用的 案例。但GB 50898-2013《细水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和GA 1149 -2014《细水雾灭火装置》为细水雾灭火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参考价值。细水雾灭火系统凭借无毒、环保、高效的优势,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热气溶胶系统通过电、热、雷管启动后,固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配方发生燃烧反应,生成并释放出气溶胶灭火剂产物,通过切断链式燃烧反应和产生的大量微粒分解吸热以及气溶胶烟雾吸收热辐射作用,实现化学与物理相结合的灭火效果。目前,S型热气溶 胶产品已 在包括汽车发动机舱在内的国内一些工程项目中应用,对其灭火效果褒贬不一。该技术尚不能用于人员密集处,低温化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有消防企业在将其应用于公交车客舱消防方面做了科研和尝试。

火探系统是采用被称为探火管的充压PE塑料软管自动探测火灾并能启动喷射的预制灭火装置。国外探火管灭火装置广泛用于医疗设备、厨房设备、电气设备、重型机械和交通工具发动机舱的保护。2008年后,我国公安部立项开展该装置在工程应用方面的研究,并由公安部天津消防研 究所着手 起草该产 品行业标 准,最终于2014年6月23日发布了GA 1167-2014《探火管式灭火装置》,在行业范围内正式为这种装置命名为探火管式灭火装置。该装置的充装灭火剂一般为二氧化碳、七氟丙烷、六氟丙烷、普通干粉 或超细干 粉。探火管是 柔性的PE塑料管,可灵活布置于火源最可能发生处附近,一旦着火,PE管在受热温度最高处被软化并爆破,将灭火介质通过探火管破口(直接系统)或专门的释放管喷嘴(间接系统)释放到被保护区域,无需专门的探测系统,可高效扑灭初期火灾。探火管爆破后形成的喷口大小具有随机性,给装置的科学 性造成一 定的影响,消防验收 难度大。我国探火管灭火装置最早应用于电气柜,也有应用于汽车发动机舱的报道,但并未在公交车上推广使用。

上述灭火装置各有优点和不足,各种瓶组式和储压式灭火装置在用于公交车发动机舱前,必须充分研究和验证产品在汽车运行时的安全性,以及在高温、颠簸的发动机舱使用的可靠性,相关规范应进一步完善。

3.3 公交车客舱疏散和消防措施

目前,未见国外公交车客舱消防系统的相关报道,欧美公交车客舱的主要消防措施是逃生门和逃生窗。美国许多公交车除了配备救生锤,还设有逃生车窗,紧急情况时,只需扳下红色扳手,便可轻松将车窗玻璃向外推出, 形成应急逃生出口。车上玻璃都是防爆玻璃,即使破碎, 也会粉碎成没有棱 角的圆形 颗粒,不会对人 造成伤害。 校车和运送老弱病残人员的“社区专线车”在危急时,甚至可以紧急开启客舱尾部,放下逃生坡道,童车、轮椅也可沿坡架迅速逃离。我国公交车客舱的主要消防装置是安全锤(砖)加手提式普通干粉灭火器。四川省首批“防火型公交车”在客舱安装了细水雾灭火系统,这在公交车客舱消防方面跨出了探索性的一步。

4 结束语

随着近年公交车火灾的多发,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公交车消防,将加速推动公交汽车消防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目前,有较多的消防装置可用于处置公交车发动机舱火灾,但在公交车客舱消防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摘要:通过引用相关统计数据,分析并推断出我国公交车火灾形势严峻。总结了公交车火灾原因,提出了公交车火灾预防措施。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公交车发动机舱和客舱的消防措施。分别阐述了超细干粉灭火装置、细水雾灭火技术、热气溶胶灭火技术和探火管灭火装置在公交车发动机舱的应用情况;介绍了公交车客舱的疏散和消防措施。

猪病多发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分析 第4篇

关键词:猪病多发;原因;防治措施分析

前言

在猪的饲养过程中,疾病一直是饲养过程中需要面临的重大问题。疾病不仅影响着猪的成活率,生长周期和猪的品质,而且影响着养殖场(户)的经济利益,增加了养殖风险。我国是生猪养殖、消费大国,生猪养殖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意义重大。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养猪业发展迅速,其中规模化、集约化养猪发展尤其迅速。然而,目前由于猪在养殖过程中受环境、营养、温度及个体差异等条件的影响,猪群发病呈现出来的新病不断增加,一些疾病的非典型化,混合感染、继发感染等经常发生。同时病原耐药问题日益突出,免疫抑制性疾病及营养代谢病日趋严重等特点,使生猪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因此,在生猪养殖过程中,通过及早的发现猪的疾病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对有效控制猪的发病和死亡,降低养殖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猪病多发的原因

防疫不当,疫苗质量参差不齐、效价低。有的厂家生产的疫苗效价不高,剂量不足,免疫时需要注射多头份才能产生足够的免疫抗体。而有的厂家生产的疫苗免疫效果好,但价格贵,经销商和养殖户接受困难。

2 营养和免疫

营养和免疫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却是紧密关联的,在维持身体健康起到致关重要的作用。生产中往往我们只注重营养作为生产性能的一面,却忽视了营养作为免疫的一面。我们在生猪饲养过程中有以下几个方面使得猪体免疫力受到损害。设计饲料配方一般只考虑蛋白、能量、钙磷、赖氨酸等主要营养指标,其他指标难以兼顾,而采用尽量多的饲料原料种类有利于缓解这一弊端。

接种疫苗的目的是使得猪体对某种特异病原具有抵抗力,但是过多接种疫苗会使机体免疫负担过重,导致免疫系统出现紊乱。疫苗在生产、运输、保存过程中出现纰漏,疫苗接种过程中的操作失误,疫苗接种时猪体处于亚健康以及免疫程序错误等原因导致免疫失败是猪场的常见问题。

3 免疫抑制

亚健康的状态,一旦应激就要发病,这样注射疫苗达不到应有的抗体水平。虽然注射过疫苗,但猪体内免疫抗体水平低或抗体高度维持的时间可能不会太长,达不到抵御病毒或细菌入侵的目的。霉菌毒素、重金属、工业化学物质等能毒害和干扰机体免疫系统正常的生理机能。在过冷、过热、拥挤、断奶、混群、运输等应激状态下,引起明显的免疫抑制。

4 用药不当

长期超大量使用抗菌药物和随意使用激素药物,在兽医实践中常有超出几倍到几十倍的剂量,对于不敏感的微生物,过量使用抗生素,不但不能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相反会使微生物增加对药物的耐受性,导致抗药性的产生,使动物传染性疫病越来越难治疗。给药疗程不足,治疗不彻底,病原微生物就有可能在机体内顽强生长繁殖,逐步产生耐药性,甚至发生变异,给以后的治疗造成较大难度。有些专业户在猪得病之后,打上1—2针后,猪开食就停药,没有按照科学的理念坚持1个疗程,导致猪病反反复复,增加治疗成本。

5 防治措施

猪舍环境好坏直接影响母猪的繁殖性能,而且也是决定猪成长的重要因素。环境是综合指标,除了保证猪舍的建造标准和卫生状况,猪舍的温度、湿度、光照、噪音等也非常重要。有资料表明,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范围内猪的生长正常,但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大时,猪寒冷感增加,影响猪的生产性能。光照不仅可以促进猪的血液循环,还可以使皮肤中的胆固醇转化成为维生素D,是增强机体抵抗力的好方法。噪音能使猪受惊,出现应激反应,导致体内环境失衡,诱发多种疾病,使生产力严重下降。此外,猪舍周围的绿化也很重要,绿色植物蒸腾作用可以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使温度降低。植物的光合作用,能使猪舍的空气净化,将猪呼出的二氧化碳进行清理。生猪在养殖过程中,除做好环境控制外,通过科学合理的用药也是提高猪的抗病力,减少发病率的重要方式。然而,一些养殖场(户)并不知道应该如何科学合理的选购和使用兽药,以及鉴别假、劣兽药,这给自身养殖业生产埋下了不小的隐患。同时,大量的使用或滥用药物或者少用不用药物,疫苗保存不当等并不鲜见。上述情况均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养殖风险,导致猪病的复杂化,使猪病难诊断、难控制、难隔离、难处理,人为的增加了养殖的风险。生猪饲养过程中,免疫是预防疾病的最主要方式。春秋两季是重大动物疫病的高发期,各个地方对于动物防疫均高度重视,通过多种举措,以确保免疫密度和质量,扎实做好动物防疫工作。但一些养殖(场)户的认识和观念却跟不上,预防为主的观念淡薄,容易产生麻痹大意的思想,导致在疾病高发期,容易发生猪发病范围大、难控制的现象。同时,一些刚进入养殖业的人员,由于经验不足,使得在养殖过程中疾病的发生率升高,死亡率增加,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结束语

公交汽车火灾多发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第5篇

关键词:畜牧养殖小区;疫病原因;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 S851.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23.060

畜牧养殖业作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一部分,其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朝着统一化、规模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不但增加了农户的实际收益,对于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稳定,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笔者针对当前畜牧养殖小区疫病多发原因,以及对应措施进行简要分析,以期能为畜牧养殖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1 畜牧养殖小区

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因此对于生活物资的需求量极大。当前国家通过进口以及内部生产的方式进行内需供应。在此背景下畜牧养殖小区的概念被提出,畜牧养殖小区以人口为基础,针对区域范围内实际现状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形成以畜牧养殖为主的经济产业链。当前我国关于此类模式的发展,主要的养殖对象为:生猪、牛、羊、鸡、鸭、鱼。

2 当前畜牧养殖小区牲畜产生疫病的具体现状

当前我国畜牧养殖小区分布地域较广,整体的发展现状较为良好。但在部分地区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现象,例如牲畜疫病。牲畜疫病的产生极易引起牲畜之间的交叉感染,最终引发较为严重的疫情。严重时甚至会引起人畜之间的疫情感染,现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3 畜牧养殖小区产生疫病的原因

畜牧养殖小区当前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牲畜疫病现象的出现,对于养殖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针对此类现状笔者分析案例,将当前畜牧养殖小区产生疫病的原因总结如下:管理人员防疫意识较低、防疫专业性较差、药物选择不合理。

3.1管理人员防疫意识较低

当前畜牧养殖小区疫病多发的首要原因是管理人员防疫意识较低。主要突出的现状为:管理人员对于牲畜圈舍清理频率较少,造成牲畜圈舍内滋生了较多的细菌和污染物。未对牲畜本身进行清洁处理,或进行次数较少。长期在此类环境下生存导致牲畜产生疫病,最终造成疫病在牲畜之间传播。

3.2防疫专业性较差

畜牧养殖过程中,一般情况下涉及的管理人员较多,涉及的牲畜圈舍数量也较多。因此一旦产生疫病现象,短时间内控制不当,极易发生较大的疫情现象。当前造成此类现状的主要原因为:防疫专业性较差。当前针对畜牧养殖小区牲畜的防疫工作,主要通过养殖管理人员进行。此类现状下由于管理人员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最终导致在对牲畜进行防疫作业的过程中,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造成防疫无效,牲畜产生了疫病现象。

3.3药物选择不合理

畜牧养殖小区疫病多发原因较多,其中造成疫病现象扩散的原因为:药物选择不合理。牲畜产生疫病初期,对其进行治疗最为有效。在此过程中导致疫病多发,或疫病反复的原因为:药物选择不合理。药物选择不合理,造成牲畜疫病无法得到彻底的治疗。最终造成疫病反复出现,并且扩大了疫病的感染范围。

4 针对当前畜牧养殖小区疫病多发现状的改善对策

畜牧养殖小区疫病多发现象,严重的影响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并且对范围内的居住人员人身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危害。为了有效的改善当前畜牧养殖小区疫病多发现状,笔者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提出了以下的改善对策,加强区域范围内防疫宣传、针对防疫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定期进行防疫工作检查。

4.1加强区域范围内防疫宣传

牲畜在养殖的过程中,为了保证牲畜的健康生长,并且提升养殖户的经济收益,当地政府宣传部门,应联合防疫站进行防疫宣传。针对季节性多发性疫病,牲畜常见疫病,以及其危害进行定期的宣传。以此增强养殖户在畜牧养殖过程中的防疫意识,改善牲畜圈舍卫生状况,并定期对牲畜进行卫生处理。

4.2针对防疫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一般情况下畜牧养殖小区内关于牲畜的防疫工作,主要的责任人为养殖户本身。但由于养殖户专业素养等方面的影响,对于防疫工作不能很好的落实。为了有效的改善此类现状,当地政府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养殖户进行牲畜防疫知识培训。增强养殖户的专业知识,并针对常见病情的判断,以及用药方式进行讲解,以此达到减少畜牧养殖小区疫病多发的目的。

4.3定期进行防疫工作检查

畜牧养殖小区疫病多发,对于养殖区域范围内的牲畜以及人员健康,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为了改善此类现状,政府防疫工作人员,应定期组织人员对养殖户,养殖现状进行检查。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现场指导和改正。以此达到防疫工作的彻底落实,并避免了大范围疫病产生的可能性。

5结语

畜牧养殖小区疫病多发,严重影响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并对居住范围内的人员健康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了有效的改善此类现状,笔者分析案例提出了以下的改善措施,例如:加强区域范围内防疫宣传、针对防疫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定期进行防疫工作检查。以此达到对畜牧养殖小区疫病多发现状控制的目的,同时保障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夏伟.浅谈畜牧养殖小区的建设[J].农民致富之友,2014,(10).

[2]廖俊,应孟周.基于畜牧养殖小区对定点畜牧养殖的设想[J].湖北畜牧兽医,2014,(11).

公交汽车火灾多发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第6篇

【关键词】建筑工地;火灾;预防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social constructio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has become a new focus.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construction site, the diversity of operating environments, the operator of the heavy work site safety management and so on had a huge impact, leading to the frequent occurrence of fires on construction sites, it is an urgent need to take certain precaution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struction site fire, because fires on construction sites, construction sites and fire prevention measures.

【Key words】Construction sites;Fire;Prevention

1. 建筑工地火灾特点

(1)建筑工地火灾的突发性。很多情况下发生火灾都是无法预料的,尤其是建筑工地,场地宽阔,材料很多,不少地方都存在着无人管理现象,进一步形成了火灾。所以,建筑工地火灾体现出突发性。

(2)建筑工地火灾具有多变性。建筑工地火灾的多变性具体体现为多样化的火灾原因,这些火灾在不同的时间与地点极有可能出现不一样的后果。因此,建筑工地火灾具备多变性。

(3)建筑工地火灾具有复杂性。建筑工地发生火灾时,牵连、交错了大量的构件,杂乱堆放的建筑材料,沙浆水泥在场地内的堵塞,这些都严重阻碍了灭火救援。因此,建筑工地火灾凸显了复杂性。

(4)建筑工地在建设过程中,会堆放大量的材料,同时由于不够完善的建筑防火分隔,有关消防设施尚未配备齐全。在发生火灾时,容易产生各种蔓延途径,容易产生大面积、立体式的燃烧。

2. 建筑工地火灾发生的原因

2.1建筑工地布置整体不合理。

(1)由于施工现场占地面积有限,服务于施工的各种临时用房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这些建筑功能逐步在完善,彼此之間与其他建筑工程的防火间距也在逐步缩小,火灾一旦出现,势必从一栋建筑蔓延至另一栋建筑。

(2)施工现场设置了各种临时构筑物,没有合理规划,由于连接了在建建筑的脚手架和防护网等,大量侵占了消防通道。造成火灾一旦出现,工地人员难以迅速转移至安全区域,救援队伍难以迅速靠近火场,直接影响了人员疏散以及灭火救援。

2.2工地施工人员素质状况。

(1)建筑工人消防安全保护意识淡薄。由于建筑工人大部分是农民,文化水平较低,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等都不强,对一些基本安全知识、安全技术措施等缺乏全面了解,他们很多都是利用经验开展工作。

(2)建筑工人自身的安全素质较低。他们基本上不了解安全管理,而相关的安全管理人员只是做表面工作,甚至没有经过任何的技术培训,这样就会引发一些违章现象。加之一些施工单位检查工地现场时,认为都是建设单位的责任,与自己没有关系,不愿投入较多的资金,增加消防设备。

2.3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

(1)电气线路管理混乱。

建筑工地拥有很多用电设备,用电管理非常混乱,电气设备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在建筑工地能够看到随处搭接的电线,缺少必要的防护措施,很多电线表皮脱落、闸刀无盖,加上很多民工违法规定使用电炉子,造成工地电气线路由于超负荷、短路等因素引发火灾。

(2)建筑施工现场明火作业多,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

建筑工地一般都是利用明火设备,非常容易引燃工地存放的易燃材料,更加严重的是在建筑工地违规应用明火。在工地施工过程中,很多电气焊人员没有上岗证,缺少一定的保护措施,形成了巨大的火灾隐患。

3. 建筑工地火灾预防措施

(1)逐级落实安全责任制。

建筑工地拥有很多施工人员,通常都是几个单位共同组织施工,管理工作繁重。必须严格执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基本原则,严格遵守相关的规定,确定对应的安全责任,最大程度体现各施工单位和部门的作用。

(2)合理规划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布局。

结合建筑工地平面布置情况,对每个操作区域科学划分,尤其是明火操作区域,堆放可燃、易爆以及危险物品等区域,设置显著的标识。设置生活区域一定满足消防管理要求,在建筑工程内部禁止设置宿舍。尽可能应用难燃性的建筑材料,提升临时建筑的耐火级别,避免使用可燃材料搭建宿舍。同时,在消防车道禁止堆放建筑材料,在消防车道严禁进行作业。

(3)严格施工现场的用电用火管理。

施工单位要选择一名通过消防安全培训合格的电工对电气设备科学安装与维修,对运行的电气线路和电气设备严格检查,主要是对是否接好线路接头、安装保险装置、存在短路发热等现象进行检查;电气设备附近是否有可燃物,特别是库房内危险物品是否达到了防爆要求。对危险场地用明火需要严格落实,配备必要的消防设备。将消防安全标志放在民工宿舍、休息区、危险物品库房等地,有需要时还要设置吸烟场所。

(4)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

组织工地管理人员接受消防安全培训,提升其自身的消防素质。管理人员重点加强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全面了解消防法规、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等。施工人员重点培训安全教育,适合利用大众、简洁的教育方法,合理利用火灾的有关案例、宣传图片等材料,对临时员工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帮助其了解消防基本常识。尤其是对电焊、气焊操作人员加强消防安全培训。

4. 结束语

近些年来,全国很多建筑工地频繁发生火灾事故,导致了多人伤亡和极大的财产损失,受到了惨痛的教训。由于建筑工地人员的特殊性,消防与施工单位都需要认真开展培训工作,同时认真消除建筑工地存在的火灾安全隐患,从而提升建筑工地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

参考文献

[1]王安,卢海玲.危机管理意识在做好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华章,2013(19).

公众聚集场所的火灾原因及预防 第7篇

关键词:火灾;火灾原因;火灾预防;公众聚集场所

一、引言

近几年,我国火灾形势严峻,尤其是公众聚集场所,火灾起数、死亡人数、火灾损失都呈上升趋势。据统计,我国公众聚集场所1991年发生特大火灾13起,死58人,损失3635万元,1996年发生特大火灾24起,死63人,损失10554万元, 2000年发生特大火灾27起,死418人,损失12233万元。

二、公众聚集场所火灾特点

(一)火灾的突发性强

公众聚集场所的火灾多发生在营业时间,此时人员密度较大,当出现火情时,由于在场工作人员处于忙碌状态,而且许多场所为营造效果,光线大多较暗,在场人员不易察觉火灾的发生。在阜新艺苑歌舞厅特大火灾中,顾客在用燃烧的报纸点燃香烟后,没有及时将火源熄灭,不经意的处理方法直接导致火灾的产生。

由于火灾初期不易被发现,小范围燃烧迅速发展为大范围的扩散。此时,由于场所内部的装修材料容易被引燃,释放出大量烟气和毒气。当现场人员意识到火灾发生时,又由于恐慌而不知如何逃生,进而导致群死群伤的事故。

(二)火灾蔓延迅速

由于公众聚集场所的可燃物或易燃物较多,而且灭火设施的设置及维护不力,当火灾开始蔓延时,不能及时有效的将其熄灭。因此,造成了火灾蔓延的不断加快。

(三)火灾造成损失严重

公众聚集场所人员密集,发生火灾时极易造成人员的伤亡事故;由于室内装修越来越豪华,所用设施价值越来越高,一旦发生火灾,势必造成重大财物损失。

三、公众聚集场所常见火灾原因

(一)吸烟引起火灾

目前,由于吸烟导致网吧、歌舞厅等公众聚集场所发生火灾的情况占相当大的比例。

(二)电气故障引起火灾

公众聚集场所都装有各种电气设备,例如:空调系统、照明系统、音响系统等等,各设备的运转及用电出现问题时,很容易引发火灾。

1.过负荷引起火灾

一些公众聚集场所由一般商用门面、居民房改造而成,原设计的用电负荷不能满足实际用电量的需要,在未经改造或改造不彻底的情况下,电器线路长时间超负荷的运转,极易导致电气线路火灾的发生。

2.短路或者接触不良

公众聚集场所电器密集,接线较多,电线应该穿阻燃管的用一般绝缘管代替,或干脆不穿;有的连接线盒也省,配电箱安装在可燃物上,同时,这些场所的人员错综复杂,环境杂乱,电线容易受到高温烘烤、机械损伤、潮湿腐蚀,这些都可能由于短路或者接触不良引起火灾。

3.用电器具自身故障引燃可燃物导致火灾

公众聚集场所经营业主为了节约成本,减少投入,往往购买价低质次或二手旧电脑、空调、音响设备,电器质量难以保证,因电器自身元件问题导致起火的可能也非常大。

(三)雷击引起火灾

由于公众聚集场所用电器具较多,而且附属设备等比较多,在夏季雷雨季节,建筑物较高位置的附属结构易成为引雷装置,强大的雷电流通过各类信号线、电源线直接进入室内,从而引发火灾。

(四)故意纵火或玩火引起火灾

出于种种社会原因,部分公众聚集场所火灾是由纵火或玩火引起的。例如2002年6月16日夜,北京蓝极速网吧发生的特大火灾即属于人为纵火。

(五)其它原因引起火灾

因为公众聚集场所特点各异,情况复杂,引起火灾的因素还有很多,例如:明火引燃、焊接等。

四、公众聚集场所常见的火灾隐患

(一)忽视消防设施建设和维护

在公众聚集场所,经常可以见到灭火器过期,消火栓、自动喷淋、感烟、感温装置以及其它防排烟、灭火、安全疏散设施缺少或配置不完善等隐患。此类情况是由于经营业主在利益的驱使下,为了减少消防费用的支出,而擅自减少或不配备消防法规要求配置的消防设施。

(二)疏散标志(灯)不明显,疏散通道不畅通

任何场所出现火灾,人员逃生都是放在首位的。而部分公众聚集场所由于装修过于复杂,使得疏散指示标志(灯)不明显;更有甚者,用杂物将逃生通道、外跨楼梯封堵;或用收银台、柜台将逃生通道占用;还有些场所,将安全出口设置的过于狭窄或高度不够。这些隐患在发生火灾时,都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的严重后果。

(三)消防安全制度落实不够,消防常识不够普及

在许多公众聚集场所,工作人员素质不高,经常有由于脱岗、离岗和在职责范围内不作为造成重大火灾损失的情况发生。这都是消防法规的学习不落实、消防技能的教育不足造成的。

五、公众聚集场所火灾的预防

(一)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

1.坚持消防建筑审批制度

2.加强检查,及时消除隐患

3.建立健全严格的用火用电制度

(二)加强建筑防火及安全疏散设施

1.做好消防设施建设的监管工作

根据建设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同时根据最低营业面积、装置及附属设备数量面积的标准来核定人数,计算出口宽度。但是艺苑歌舞厅、天堂录像厅、东都商厦舞厅等公众聚集场所在经营中都存在严重超员的现象。

2.发挥疏散指示和火灾事故照明的作用

在公共建筑的出口、通道等部位设置足够的疏散指示灯和火灾事故照明灯,可以弥补空间设计上的不足,也是实际使用的需要。

(三)加强消防教育和宣传工作

1.坚持对公众聚集场所业主的消防培训制度

消防监督机构要不定期地对有关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和消防安全自我管理水平,督促其抓好消防安全工作,做到警钟长鸣;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灭火方案,建立防火档案,明确主体责任。

2.利用火灾案例大力开展防火教育

可以利用报纸、广播、传单等形式广泛开展防火宣传,使之深入人心,使各从业人员自觉树立消防安全意识并掌握逃生自救基本常识,从而远离火灾。

3.加强青少年消防常识的宣传及逃生技能的培训

为认真吸取学校(含幼儿园)火灾教训,各地可以由教育部门牵头,对中小学生进行了消防安全教育。使青少年加强消防技能的培养,提高自救意识,并认识到火灾的危害。

六、结束语

上一篇:幼儿园食堂工作计划下一篇:《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