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质量分析报告(2013-2014)

2024-06-01

小学教学质量分析报告(2013-2014)(精选7篇)

小学教学质量分析报告(2013-2014) 第1篇

城北小学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去年在全县教学质量评比中排名比较低。滞后的因素很多,首先是人员素质,其次是学校管理。现在“向管理要效益、以创新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指导下,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共同努力,教学管理工作逐渐步入正规化轨道,质量意识深入人心,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努力克服实施课改的压力,成绩已从低谷中走出来,今年我们学校的教学成绩突飞猛进,走在中心校最前列,我们倍感欣慰。

质量,始于教育,终于教育。学校教育的质量,是学校追求的管理目标,也是学校生命力和竞争力所在。我校教育工作在教育局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教职工的理解支持配合下,教育得以健康、持续的发展。为了更好提高教学质量的管理能力,促进城北小学教育更好发展,就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做以下总结、分析、报告。

二、主要成绩

我们学校坚持贯彻执行县教育局的精神,“咬定质量不放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学工作目标明确,管理有特色,教师教书有特点,学生发展有特长,教学质量、师培质量居同类学校前列,我校教学管理得到县教育认同。

1、六年级由市县抽考,语数外科数据(略)

2、成绩分析说明 我校各年级语数科的优生是按照全镇年级学生人数的20%进行计算,英语科和科学科按照85以上为优生。一年级语文91数学85为优生,二年级语文89数学91为优生,三年级语文86数学94为优生,四年级语文83数学92为优生,五年级语文78数学91为优生,六年级语文85数学89为优生。

从优生的情况可以看出我校的六年级和五年级语文优生分数比较低,处于落后位置。其余各年级各学科的优生分数都保持在了85以上,属于相对正常范围内波动。

从平均分看四年级数学、五年级语文数学的平均分都低于了70分,处于相当危险的地位。英语科和科学科平均普遍很低,需要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

从学校来看,中心校、村小的成绩都比较接近,水平相当。毕业班各学科的成绩都处于落后的位置,需要引起校长和教师们的高度重视。

三、主要措施

1、树立教育质量观

教学管理首先是教学思想的管理,特别是重塑千佛小学教学质量观,学校行政做了大量工作,成立了千佛中心小学校教学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和年级组和教研组,经常性地举行教研活动,对教学质量采取了规范的严肃认真的评比。通过组织教师学习、培训,广泛、深入的讨论,形成了全面发展的质量观、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质量观、全过程的质量观、全方位的质量观。有了这一教学质量观,教学管理无论在理念上还是操作层面上,我们始终没有偏离这个价值取向。

2、创新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指导马家小学教育实践

《千佛小学校教学质量管理方案》在2004年8月全乡教师会上首次亮相,得到了全镇教师的广泛支持,当年下期开始分步实施,通过4年的实践,不断完善,更加科学。

《千佛小学校教学质量管理方案》促进我镇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起了重要作用。

本方案涉及各班教学成绩的多个方面,包括平均分、及格人数、及格率、优生人数、优生率、巩固率等全方位的考核体系,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考核方案,加大了教师的紧迫感,提高了教师的积极性。

3、重视教学常规管理,向过程要质量

教学常规是教学工作全程各个环节的规范性具体要求,它包括教学管理常规、教师施教常规、学生学习常规。要建井然规范的教学秩序,向过程要质量,重点做了以下工作。①、教师明确教学管理要求。学年初召开教学管理工作研讨会,总结上学年教学工作情况(含教学质量分析),讨论、制定全镇本学年教学工作思路,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方案和教学质量奖惩制度等。同时要求各校制定相应方案和制度。方案、制度的出台,领导、教师清楚明白,工作起来思路清晰准确。

②、严肃教学常规的检查考核

课程计划的落实。认真落实课程计划,是实施学生全面发展的最起码的条件。教学环节的考核管理。教导处每两个周对教师备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考试进行考核评价,对考核优秀的教师给予表扬,对做差的教师给予帮助,指导。在对教学环节的管理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要大面提高教学质量应切实做到“功夫在课前,着力在课内,弥补在课外”。

规范各项考试考核。期末考试和各项考试工作由教导处具体组织实施。

4、完善教学质量激励机制。我镇的教学管理除了有刚性的评价方案和制度外,还有荣誉激励机制、经济激励机制、情感激励机制,充分弥补制度管理的不足,使教学管理更加科学、更加完美。

5、统筹全镇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成就学校的关键是教师,成就教师关键是提高教师素质,因此教师培训是教学管理工作的又一重点。每学年初都要拟定千佛小学校校本培训计划(包括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时间、考核办法,培训领导组工作的分工等)。千佛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是“培训、实践、考核”。培训:①、邀请教育专家(优秀教师)到校理论讲座(上课示范)。②、本乡(本校)优秀教师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进行专题讲座或经验交流。③、送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组织的教师培训。实践:教研组以课堂教学、教材教法为主的教学研究,通过观摩、说课、评课、教学反思与交流、实例分析、问题会诊、专题研讨等形式,让教师在观念的碰撞与交流中达成新的共识,在实践与探索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考核:考核评价是校本培训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培训要求、内容不同而考核的标准、方式不同。通过实施“培训、实践、考核”的培训模式,引导教师自觉学习教育理论、实践教育理论,提升了教师教书育人的素质。

三、存在的问题和成因

虽然取得可喜的成绩,但已存在一定的问题:

1、教育管理只停滞现有水平,教育质量潜伏着下滑的趋势。

2、教学质量可能会有滑波的主要原因

(1)、我镇盛行外出打工挣钱,家长不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导致学生不重视读书,没有意识到读书所能带来的长远利益。

(2)、由于家长大多外出打工,留守学生数量巨大。

(3)、学校内部管理还有待加强。与教学管理相匹配的内部管理制度缺乏。还没有形成较为科学的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相当配套程度的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和方法。

(4)、教学质量奖励经费短缺,绩效工资未能兑现,尽管有好的评价方案,没有足够的奖励金费相配套也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5)、教师队伍缺乏真正的名师,没有很好的榜样模范作用,导致一些新教师毫无动力,停滞不前。

3、提高教育质量的策略

(1)、教育思想是办学的灵魂,教育质量是办学的生命,学校管理是办学的关键。作为学校管理人员,应该有正确的质量意识,并有提高教育质量的具体措施和办法。(2)、人治管理、法治管理、“无为”管理、德治管理各有其优点和劣势。今天的人本管理思想应将“德治”与“法治”结合起来,将校长人格魅力与教师观念、情感结合起来,将教师的精神追求与物质需求结合起来。只有这样学校才有生机、各方工作才能和谐的推进。

(3)、学校务必做好“节约增效”财务管理,努力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物质保障。

(4)、营造抓教育质量的大环境。

五、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和建议

③、教辅资料问题很不公平,有的学校违规征订了很多资料,而我校严格按照上级要求,没有订任何教辅资料给学生。在这个问题上希望教育局态度更明确,要么严格要求,不允许任何学校违规征订资料,如够违规,严惩不待;要么放松对征订教辅资料的限制。否则像我们这样的学校,再遭遇到不公平的教辅资料问题的话,教学质量的评比肯定将处于劣势。

④、在小学毕业调研考试中,部分学校采取了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希望教育局加大对采取不正当竞争行为学校的处理力度,确保调研考试的公正性。

⑤、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来说,现在没有了升入初中的压力,也没有良好的激励机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上,教育局应该有一个的方案。

以上建议来自基层广大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心声,目的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发展,如有不当之处,请局领导批评指正。

小学教学质量分析报告(2013-2014) 第2篇

我校在 “抓管理促质量、以创新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指导下,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共同努力,教学管理逐渐科学化,质量意识深入人心,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在中心校的统一安排下,我校于2013年1月7日至8日组织了一至六年级期末考试。考试的结果能更全面的检验本学期教学的效果、发现问题、找出不足,为今后教学工作的改进提供依据。下面就我校本次考试结果及今后教学工作做一个汇报:

一、考试组织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前任课教师基本上做了较充分的复习准备,学校组织考试时体现了严肃性和重要性,监考严格,基本上杜绝了作弊现象,阅卷严肃认真,成绩真实。

二、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从任课老师的交流来看,教师们对大部分试卷的评价较好,试题做到了紧扣教材,注重基础,难易适中,比较适宜我们学生完成,总的来说能够起到检测的作用。语文试卷能紧扣教材,注重三维目标的落实,难易还较适中。知识面较广,注重考查学生思维的发展和知识的灵活运用。有一定的难度。阅读题量大,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综合能力。作文题材范围广泛,有利于学生组织材料,有内容可写。数学试卷知识面较广,题目难易适中,紧扣教材,基础知识题目较多,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牢固,说明平时训练扎实。学生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从答卷看,还需加强学生的思维拓展训练,加强学生的习惯培养。

三、取得成绩

本次期中考试全面检验了这一学期我校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总结期末考试成绩情况,我校的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年级语文第六名,二年级语文第一名、数学第六名,三年级语文第三名、英语第七名、四年级语文第三明名、数学第四名、英语第八名,六年级英语第三名。其他学科成绩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初步改变了我校教学成绩落后于兄弟学校的局面。成绩的取得,充分的肯定了我校多年来进行的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成绩的取得也是我校近一年来新课改教学模式探索的结晶;成绩的取得是我校领导、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暴露了很多问题。

四、存在的问题

1、这一次考试暴露出学生普遍基础差的严重问题:不少学生中数学不会审题、不会计算、不会答题,优差悬殊。例如个别低、中年级中优秀率不高,还存在个别学生不及格现象。三、四、六年级数学个别学生基础极差,解答应用题困难很大,主要表现在不能理解题目意思,不能理清思路,还存在计算粗心大意的情况,对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学的策略是避开难题、步步扎实、稳中求升。语文优差悬殊尤其严重,后进生在拼音生字词句上没有打好基础,没有学习兴趣,更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需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尽可能的提高后进生的成绩;二、三、四六级同样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以上问题;三、四、六年级语文在阅读理解中,有部分学生需要加强对短文内容理解,方能减少错误,今后应该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并在训练中掌握答题方法或技巧;写作方面,部分学生字迹潦草,词不达意,写作能力极差,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加强写作训练,严格要求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2、部分教师师德观念不高,没有备好课,对教材的目的要求、重难点把握不好,造成知识缺漏,课堂上没有练习巩固的时间,造成两极分化。个别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把握不足,重视基础知识的训练,忽视综合能力的培养,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停留在口头,未落实在课堂,惰性和责任感不强导致课堂随意性增强,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此,我们应加强教师的培养,提升教师素质。建立教学质量问责制,确实落实校长是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教导主任是直接责任人,科任教师是具体责任人。对人为因素造成质量下降或者虚报考试成绩,追究领导责任。深化课改,提高教研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加快学习型学校的建设。学校领导、教务人员要加强对课堂教学情况的了解、指导,让课堂成为课改的主渠道,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杜绝费时低效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益。

3、教育管理只停滞现有水平,教育质量潜伏着下滑的趋势。教学质量可能会有滑波的主要原因:

(1)、家长不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导致学生不重视读书,没有意识到读书能带来的长远利益。

(2)由于家长大多外出打工,留守、半留守学生数量呈上升,家庭教育缺失现象日趋严重。

(3)、学校内部管理还有待加强。与教学管理相匹配的内部管理制度有待完善,基本形形成较为科学的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相当配套程度的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和方法,但仍需及时修改和完善。

(4)、教师队伍缺乏真正的名师,没有很好的榜样模范作用,导致一些新教师毫无动力,停滞不前。

五、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和要求

1、继续树立教育质量观 教学管理首先是教学思想的管理,重塑教学质量观,学校为教师减负,让教师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在教学和教研上,经常性地举行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学习常规管理办法,形成了全面发展的质量观、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质量观。有了这一教学质量观,教学管理无论在理念上还是操作层面上,我们始终没有偏离这个价值取向。

2、重视教学常规管理,向过程要质量

教学常规是教学工作全程各个环节的规范性具体要求,它包括教学管理常规、教师施教常规、学生学习常规。要建井然规范的教学秩序,向过程要质量,重点做以下工作:

①、教师明确教学管理要求。学年初召开教学管理工作会,总结上学年教学工作情况,讨论、制定全校本学年教学工作思路,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方案和教学质量奖惩制度等。②、严肃教学常规的检查考核

认真落实课程计划,是实施学生全面发展的最起码的条件。教学环节的考核管理。教导处每两个周对教师备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考试进行考核评价,对考核优秀的教师给予表扬,对做差的教师给予帮助,指导。在对教学环节的管理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要大面提高教学质量应切实做到“功夫在课前,着力在课内,弥补在课外”。

3、努力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学校要加强组织教师强业务学习,继续转变教师观念,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在学校积极开展校本培训,把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作为主要内容。积极开展岗位练兵,要求教师认真听课、深入评课,相互学习、总结经验。教导处加强听随堂课,使教师克服平时课堂中的随意性,努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4、深入钻研教材,熟悉教学目标和重点

结合每学期教学计划交流,让全体教师学习课程标准对本学段的要求,掌握本册教材的教学总目的要求,熟悉每单元教学要求,单元教学重难点,制定详细单元教学策略。鼓励教师边备课边在书中点批和眉批,注重标注哪部分是重点,哪个知识点怎样落实,采用哪种方法等。

5、深化教学研究,开展校本教研;继续进行新课堂改革,完善适合我校实际情况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实效。

组织教师继续学习《新课程标准》,改革课堂教学方式,促进师生发展。随着课改的逐步深入,我组织全校教师学习新的课程标准和生本教学方式的各种先进经验,丰富教师的理论知识,让教师们在课改前有充沛的理论储备,同时利用各种渠道千方百计的组织教师到各个先进学校学习先进教育教学经验。

小学教学质量分析报告(2013-2014) 第3篇

一、世界经济增长有望改善和加快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艰难曲折,脆弱性、不确定性和不平衡性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各国政策相应地也在不断调整。 2013年,世界经济继续处于政策刺激下的脆弱复苏阶段,总体形势相对稳定,但继续向下滑行,维持着 “弱增长”格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 2013年世界经济将仅增长2.9%,为金融危机后的最低水平。与此同时,推动经济复苏势头从新兴经济体转向发达经济体。

2013年,发达经济体总体趋于好转。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经济活动开始从低迷加快,经济增长逐步增强,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其中, 美国经济复苏势头较为稳固,截止到三季度经济已连续10个季度保持增长;欧元区经济触底回升,逐步走出衰退,金融市场趋于稳定;日本刺激政策收到一定成效,增长信心有所提振。但发达国家“低增长、高失业率、高赤字、高负债”并存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善,导致增长动力不足,经济增速仍低于潜在水平。IMF预计,2013年发达经济体经济将增长1.2%,低于上年0.3个百分点。

相比之下,2013年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继续放缓。近两年,新兴经济体在经历了自金融危机以来的一轮超出潜能的高增长后,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发展中国家整体经济有逐步转弱趋势。发达国家经济低速增长,总需求水平仍不足, 明显降低对发展中国家的进口需求,对发展中国家经济产生显著影响。主要新兴经济体结构性调整艰难,加上资金流入减少,金融市场大幅震荡,经济增速远低于过去的增长水平。IMF预计,2013年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整体经济增速预计为4.5%,低于上年0.4个百分点。

注:2013年和2014年为预测值。资料来源:IMF,《世界经济展望》,2013年10月。

在各国宽松政策的刺激下,2014年世界经济形势有望进一步改善,整体经济复苏步伐将加快。 IMF预计,2014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6%,增速比2013年提高0.7个百分点,并认为这一增长率属于 “偏低的中期增长轨迹”。2014年,发达国家经济可望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全球经济回升也将更多地集中在发达经济体。欧洲经济走出衰退将推动全球市场信心改善,增强全球经济的增长动力,而美国经济稳固复苏也是决定全球经济前景的最重要因素。经合组织(OECD)的综合领先指标显示,2013年10月该组织34个成员国整体领先指标为2011年6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表明发达经济体经济前景将进一步改善。2014年,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增长速度也会有所加快,但主要新兴经济体经济仍难以恢复到前几年的较高增速。其结果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大市场之间的经济增速差距将进一步缩窄。

但世界经济面临的困难和风险不容忽视。当前,世界经济仍处于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整体增长缓慢,面临着复苏基础不稳、增长动力不足、 发展速度不均等问题,复苏进程难以一帆风顺。美国即将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对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带来重大影响,已成为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最大的风险源。发达国家经济仍低于潜在增长率, 部分新兴大国经济增长放缓、金融风险上升,世界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不排除经济形势可能出现反复。

(一)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仍显疲弱,低速增长成为常态

国际金融危机后,各国都在寻找重振经济的新的增长动力。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正在积极抢占新一轮能源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制高点,以保持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优势地位。但总体看,新一轮工业革命尚处孕育阶段,大范围的新的领先产业仍处于寻求阶段,关键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缺乏实质性突破,短期内还难以形成强有力的新经济增长点。 主要发达国家的结构性问题远未解决,在技术进步缺乏突破的情况下,发达国家难以形成新的市场热点,居民消费中低速增长,企业投资意愿不强,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不足。这也使得世界经济的增长动力不够强劲,只能维持低速增长。

发达国家持续的财政整顿也削弱了经济增长动力。扩张性财政政策在全球应对金融危机中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但也给各国政府积累了大量债务。近几年发达国家连年财政赤字,政府债务率不断攀升。IMF预计,2013年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的政府债务率将分别高达106%、95.7%和243.5%, 2014年仍处于较高水平。为稳定市场信心、增强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发达国家削赤减债任务艰巨, 预计在今后较长时期内会持续的财政整顿。而政府减少对债务依赖、减少预算赤字的过程势必会削弱消费和投资需求,抑制经济。

发达国家的高失业率也是影响经济复苏的一个痼疾。美国失业率已由国际金融危机后的10% 降至2013年11月的7%,但仍高于6.5%的目标水平。欧元区整体失业率居高不下,持续在12%的高位,特别是年轻人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预计2014年欧元区经济复苏也不会使其就业市场有明显改观。其他发达经济体失业问题短期内也无明显改善迹象。IMF预计,2014年发达经济体失业率仍将保持在高位。高失业率不仅抑制居民收入增长,也严重损害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

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对全球经济拉动作用趋于减弱。金融危机以来,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是拉动世界经济的主要力量。但在发达国家需求持续疲弱、国际资本异动困扰、各国自身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凸显下, 新兴经济体也无法独善其身,经济增速回落明显。 有的国家过于依赖能源资源出口,受国际市场能源资源价格下滑冲击严重;有的国家财政和经常账户双赤字问题突出,亟需加快结构调整和财政紧缩。 新兴经济体普遍失去强劲增长势头,让世界经济近期增长前景放缓。

(二)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带来新的风险,新兴经济体的挑战增大

欧债危机曾是影响全球经济最主要的风险源,但世界经济近期最大的不确定性则是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何时并以何种方式退出的问题。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一大转变是,随着经济形势好转,经济复苏巩固,美国正酝酿退出宽松货币政策。有研究机构预计,美联储可能在2014年一季度开始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初期减少购债规模可能是100亿美元。

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与其当初实施一样,都具有重要的溢出效应。量化宽松政策逐步退出,将改变国际金融、商品和房地产市场流动性供求格局,有利于保持资产价格稳定,防止泡沫积聚;但同时也可能会引发国际金融条件的剧烈波动,冲击国际债券市场和外汇市场,造成跨国资本流动异常,给世界经济带来新的不确定性。 自2013年5月美联储暗示要缩减货币刺激规模以来,市场对量化宽松退出预期的混乱和敏感性增强,市场的震荡和风险也明显增加。IMF认为,美国实现平稳退出面临较大难度,能否控制长期利率和市场波动性甚为关键。市场流动性相对减少,很可能导致长期利率升幅扩大,对全球市场产生溢出效应。

美联储启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对新兴市场的影响将更为明显,尤其是对这些国家资本短期流动的冲击明显。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将抬高发达国家金融市场利率,改变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投资收益对比,促使国际资本从新兴经济体向发达国家回流,导致新兴经济体股市、汇市大幅波动。实际上,自美联储发出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的信号后, 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一些新兴经济体的货币大幅贬值,通胀水平严重,股市明显下跌,经济增速放慢。为阻止资本外流,新兴经济体需要收紧货币和财政政策,但这又会使本已减慢的经济增长雪上加霜。

注:2013年和2014年为预测值。资料来源:WTO秘书处,WTO,《贸易快讯》,2013年9月19日。

资料来源: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2013年世界投资报告》,2013年6月26日。

(三)世界贸易与跨国投资增长缓慢,全球经济复苏缺失重要的助推力量

2008~2009年间的全球经济危机由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但通过国际贸易急剧萎缩传导到世界各地。2009年的国际贸易的大幅萎缩史无前例。在各国超常规的经济措施刺激下,2010年国际贸易出现恢复性快速反弹。2011年以来,世界经济低速增长及欧债危机深化,抑制了全球进口需求,国际贸易增长转趋疲弱。2013年国际贸易状况仍不乐观, 特别是发达国家进口萎缩,拖累了全球贸易增长。 世界贸易组织(WTO)最新预测,2013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将增长2.5%,其中发达经济体出口增长1.5%, 进口萎缩0.1%,发展中经济体和独联体出口增长3.6%,进口增长5.8%。在全球经济脆弱复苏、国际贸易总体低迷的背景下,一些国家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和企业困难,大力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世界贸易复苏进程。

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一个非常时期,即国际贸易增长率低于世界产出增长率,由此导致世界经济复苏不可或缺的一股助推力量缺失。2014年,随着世界经济总体向好,国际贸易增长也有望加快。 WTO预计,2014年世界货物贸易量将增长4.5%,但仍低于过去20年间5.4%的平均增长水平。其中, 发达经济体出口增长2.8%,发展中国家增长6.3%, 分别高于2013年1.3个和2.7个百分点。

经济复苏前景不明朗、信贷状况收紧、企业盈利下降,导致众多跨国公司通过资产重组、撤资等方式重新布局全球跨国投资,对外投资十分谨慎。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2013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12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流入量下降了18%,降至1.35万亿美元。其中,发展中国家吸收的外资首次超过发达国家,占全球直接投资流量的52%。2012年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流入量略有减少,下降4%,为7 030亿美元。面对经济前景难以料定,在吸收外资量下降的同时, 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对新投资持观望态度,或撤回国外资产,而不是进行重大国际扩张。2012年, 发达国家的直接外资流入量下降32%,降至5 610亿美元;而发达国家的外向直接投资量下降23%, 降至9 090亿美元。UNCTAD预计,2013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将接近2012年的水平,其上限为1.45万亿美元。

未来全球跨国直接投资复苏之路依然艰难曲折。UNCTAD预计,随着宏观经济基本面改善和投资者信心恢复,跨国公司开展跨国投资能力和意愿增强,2014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可能回升至1.6万亿美元。同时UNCTAD也警告说,全球金融体系的结构缺陷、宏观经济环境的潜在风险及主要经济体政策的不确定性,也可能导致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进一步下降。由于世界经济的脆弱性和政策不确定性,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回升至较为强劲增长水平所需要的时间将比预期要长。另外,各国在出台自由化和便利化投资政策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外国投资的监管,投资保护主义风险有所上升。

二、主要国家及地区经济展望

(一)美国经济将领跑世界经济,但缩减量化宽松规模增加了经济的不确定性

2013年美国经济以缓慢但平稳的步调继续复苏。前3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按年率计算分别增长1.1%、2.5%和3.6%,至此美国经济已连续第10个季度保持增长。制造业、科技业、私人消费、 住房市场的增长支持美国经济实现了持续增长。 房地产市场继续改善,截至7月美国20个大城市房价指数实现了连续8个月环比上升。“页岩气革命”在使美国对外能源依赖度降低的同时,压缩了其制造业生产成本,推动制造业活动继续扩张,汽车和高科技行业的增长尤其值得注意。就业情况有所改善,11月份失业率为7%,是2008年11月以来新低。

由于美国经济数据向好,市场对于美联储收紧量化宽松的预期增强。2014年,需要高度关注美联储缩减量化宽松规模对经济的影响。金融危机后,由于采取多轮量化宽松计划,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大幅膨胀,创下3.93万亿美元的历史纪录。随着美国经济形势好转,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摆上了日程。对美国来说,缩减量化宽松可能导致流动性收紧,由此带来的利率上升将抑制房地产复苏,也会抬高消费信贷和商业融资成本, 不利于私人消费和投资增长。在2013年夏天通过金融市场释放冲击波之后,美联储在如何退出量化宽松政策上面临着国际压力,各方要求其更加清晰地传递信息,但美联储更聚焦于美国的就业和通胀,美国经济状况改善的程度将是美联储决策的关键考量。美联储要权衡的是,如何及何时开始缩减资产购买规模,同时又不会触发利率上升的局面,以免导致拖缓经济复苏进程和损害就业市场的增长。此外,美国政府债台高筑,也潜藏着财政金融风险,可能拖累经济复苏势头。

经过金融危机后的几年调整,美国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有所增强,复苏势头较为巩固。考虑到近年美国经济调整取得的实际成效,以及房地产市场持续向好、国内工业逐渐企稳、“页岩气革命” 提升其竞争力,2014年美国经济将延续增长态势, 增长势头进一步巩固。美联储预计,2013年美国经济增速将为2%~2.3%,2014年增速将加快到2.9%~3.1%。

(二)欧元区经济可望实现温和复苏,但很多薄弱环节依然存在

在经历了欧债危机的“急症期”后,2013年欧元区经济渐渐从下挫中企稳,并逐步走出谷底。二季度欧元区经济环比增长0.3%,是2011年第四季度以来的首次增长。三季度经济环比增长0.1%,为连续两个季度增长。随着市场对经济前景信心增强, 欧元区经济景气指数连续攀升,2013年11月该指数连续7个月保持升势,达到2011年8月以来的最高点。10月份欧元区失业率降至12.1%,是2011年2月以来的首次下降。工商企业看好经济发展前景,投资意愿正在逐步增强。目前,欧洲火车头德国经济回升态势明显,作为第2大经济体的法国也在逐渐好转,西班牙、意大利等重债国融资成本处于安全水平,希腊财政经济状况也出现改善。德国总理默克尔优势连任,有利于欧盟和欧洲央行政策的连续性,也有利于欧元区朝着“欧元巩固”的方向发展。但欧元区的消费依然比较疲弱。

2014年,欧元区经济复苏会持续下去,经济增速可望加快。欧元区经济增长也将推动全球市场信心改善。但高失业率和结构调整缓慢,使欧元区经济增速大幅回升的可能性不大。2013年11月欧元区按年率计算的通货膨胀率上升0.9%,远低于欧洲央行2%的目标,表明欧元区仍存在一定的通缩威胁。欧元区内部经济复苏势头分化依然突出,核心成员国和边缘成员国的经济增速仍存在较大差异,短期内还难以趋同。欧盟委员会2013年11月5日发表的秋季经济报告预测,欧元区在2013年、 2014年和2015年的经济增长年率分别为-0.4%、 1.1%和1.7%,欧盟在2013年、2014年和2015年的经济增长年率分别为0、1.4%和1.9%。这预示着欧元区经济只能实现缓慢复苏。

欧元区经济重新恢复稳定增长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过去几年应对欧债危机中,欧盟多策并举力保经济复苏。欧洲央行的介入以及重债国政府的承诺,给欧元区内部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稳定。 目前,欧元区金融市场趋于稳定,正朝着构建更强货币联盟、夯实金融体系的目标迈进。但很多薄弱环节依然存在,包括仍在恶化的公共债务、高成本信贷以及脆弱的银行。欧元区通过政策行动减少了主要风险并稳定了金融形势,但欧元区金融部门改革尚未完成,部分国家金融体系仍很脆弱,外围经济体增长仍受制于信用瓶颈。欧盟仍在进行的结构改革和财政整顿必将对投资和消费需求产生制约影响,预示着经济增长速度仍将比较缓慢。此外,高失业率以及人口老龄化问题对财政形成较大压力,居高不下的私人债务有待继续清理,调结构任务依然严峻。因此,欧盟仍需要继续采取相应的政策来改善经济增长前景和让欧盟经济更具活力以经受得住内外风险的冲击。

(三)“安倍经济学”政策效果不确定,日本经济后续动力可能减弱

受非常规宽松货币政策、刺激性财政政策的支撑,以及日元汇率大幅贬值效应的影响,2013年日本经济温和复苏,失业率下降,私人消费上升, 工业生产温和增长,出口回升。一季度日本经济环比增长1%,折合年率增长4.1%;二季度经济环比增长0.9%,年率增长3.8%;但三季度经济增长滑坡,环比增长0.3%,年率增长1.1%。随着大规模量化宽松政策的推行,日本央行大幅压低了日元汇率,这对日本的出口构成利好,带来日本企业以日元结算的海外收入增加,企业盈利得到提高,但同时推高了进口价格水平,造成能源、资源进口成本上升。

当美国酝酿退出宽松货币政策时,日本则在 “安倍经济学”的指引下更大力度地放松货币政策, 以使经济摆脱通货紧缩。“安倍经济学”包括:一是宽松的货币政策,二是大规模的财政刺激,三是包括放松管制和促进创新等在内的一揽子增长战略。其目的是激活日本经济,彻底摆脱通缩式萧条。“安倍经济学”提升了国内经济信心,政策效果逐渐显现。在历经两个饱受通缩之苦的“失去的十年”之后,日本消费者价格正在上涨。2013年6月, 日本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0.4%,为14个月以来首次同比上涨。居民价格预期呈上升趋势,有助于日本经济逐渐走出通缩阴霾。

2014年日本经济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安倍经济学”的短期效应缩减。为应对财政紧缩带来的经济下行风险,日本央行将继续推行超宽松货币政策,但政策效果存在不确定性。如果不能充分落实财政和结构改革,日本可能再度出现通货紧缩, 导致银行持有债务增加,加剧主权债务与银行之间的联系,金融稳定面临显著风险。自2014年4月起,日本将实施消费税率由5%提高到8%,对消费增长可能形成抑制,引发经济下行担忧。日本面临着老龄少子化、经济内生动力不足等深层次结构问题,“安倍经济学”的“第三只箭”的结构性改革短期难以见效,未来保持经济增长仍存在一定风险。即使日本政府采取相应的财政刺激,但能源、资源进口成本上升、长期利率上涨、财政债务压力增加、奥运经济的拉动作用尚小等,2014年日本经济增速可能比2013年有所下降。日本十大研究机构对2013年和2014年的平均预测为,2013年经济增长2.7%, 2014年增长1.0%。

(四)新兴经济体面临增长放缓及全球金融状况收紧的双重挑战

2013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继续放缓。从外部看,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下降,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缩预期增强,不利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从内部看,经常账户出现赤字、金融体系不够健全、自身存在结构性矛盾等,减缓了这些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在美联储发出缩减量化宽松信号后,一些新兴经济体金融市场发生剧烈震荡,货币大幅贬值,股市急剧下滑,债券收益率攀升,资本加速外流。

由于外部需求疲弱、投资疲软、政策选择偏少和美国货币政策给金融市场带来的压力,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普遍放缓。金砖国家中,中国增长放缓,俄罗斯和印度都弱于预期,而巴西继续令人失望。2013年中国经济延续回落趋势,预计全年增长7.5%,在金砖国家中依然是最快的。2014年,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会更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经济增速预计低于2013年。2013年印度经济改革进展缓慢、宏观政策空间受限,经济总体延续了上年逐步放缓趋势。IMF预计,印度2013年经济增速为3.8%,2014年经济增长5.1 %。在石油价格持续走低和卢布贬值的背景下,俄罗斯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增大,经济增速有所放缓。IMF预计,2013年俄罗斯经济仅增长1.5%,比2012年下降1.9个百分点,2014年经济增长率将回升至3%。巴西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商品的繁荣,过去几年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铁矿和大豆等大宗商品出口,但忽略了为民众提供实质的基础建设服务,国际环境变化使其经济发展难免不出现波动。2013年第三季度,巴西经济环比下降0.5%,是自2009年以来最大的一次季度下滑。IMF预计,2013年和2014年巴西经济增长率均为2.5%。

2014年,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增长速度也会有所加快。美欧经济复苏将有助于拉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制成品出口国的经济增长。 而美国量化宽松退出的影响、资本流动的冲击、以及通胀走高等,仍是新兴经济体经济发展的潜在风险因素。更要看到的是,新兴经济体自身原本具有内在的脆弱性,各自面临着较多的结构性矛盾,有的严重依赖能源、资源出口,有的国际收支长期逆差,有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当外部环境转趋不利时,新兴经济体的增长往往呈现波动加剧、风险上升态势。

小学教学质量分析报告(2013-2014) 第4篇

热词:版权贸易 英国

2014年6月16日-17日,应英国首相卡梅伦邀请,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英国进行了正式访问。访问期间,中英两国领导人就双边等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意见,为中英关系规划新路线,铺设新轨道,增添新能量,两国经贸合作主线将更加清晰,合作前景一片光明。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图书版权贸易的国家,也是交易最为活跃的国家之一。英国每年输出版权量位居世界之首。根据欧盟信息检测局的统计数据,英国每年的版权总收入在180亿英镑左右,出版业相当发达。

中英两国的出版交流与合作一直十分密切,2014年,英国是中国对外版权贸易中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贸易国。中英两国的贸易及版权贸易也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输出引进比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本文对此具体数据进行分析,以期能找出差距,看出变化,不断向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

一、中英版权贸易的现状分析

(一)2013-2014年中英版权引进分析表

2013-2014年,我国共引进版权数18167项,从英国引进版权数2698项,占全国引进版权的比重为14.85%,其中,图书为2521,占全国引进图书版权的比重为15.16%;录音制品为38,占全国引进录音制品版权的比重为10.05%;录像制品为60,占全国引进录像制品版权的比重为11.15%;电子出版物为4,占全国引进电子出版物版权的比重为5.56%;软件为9,占全国引进软件版权的比重为5.33%;电视节目为66,占全国引进电视节目版权的比重为17.32%。详见表1。

从表2中可以看出,2013-2014年,全国共引进版权总数18167项,其中图书引进版权数为16625项,图书占全体的比重为91.51%。而从英国引进版权的数量为2698项,其中图书版权引进版数为2521,占全部从英国引进版权数量的93.44%,高于全国图书版权占整个版权引进的比重(91.51%),可以说,目前对英国的版权引进主要是图书版权。

(二)2013-2014年中英版权输出分析表

2013-2014年,我国共向国外输出版权数10401,向英国输出版权数731项,占全国输出版权的比重为7.03%,其中,图书为574项,占全国输出图书版权的比重为7.86%;电子出版物为78项,占全国输出电子出版物版权的比重为12.07%。详见表3。

从表5中可以看出,2013-2014年,全国共输出版权总数10401项,其中图书输出版权数为7305项,图书占全体的比重为70.23%。而向英国版权的输出数量731项,向英国图书版权的输出数量574项,占全部输出英国版权的数量的78.52%,可以说,目前对英国的版权输出主要是图书版权。

二、十年间中英版权贸易输出引进情况

从表6可以看出,从2005-2014十年间,中国从英国共引进版权21175项,共向英国输出版权2500 项,差额为18675项,中英版权输出引进比为0.118:1。

从表7可以看出,从2005-2014十年间,中国从英国共引进图书版权19337项,共向英国输出图书版权2308项,差额为17029项,中英版权输出引进比为0.119:1。

三、结论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英两国的版权贸易逆差在逐渐缩小,但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制度、知识产权管理机制、版权贸易的主要渠道以及贸易方式等方面中英两国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推动我国版权贸易更好更快发展,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提高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工作水平、服务意识及版权代理水平,并拓展符合国情的多种版权贸易方式,以提高我国版权贸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小学教学质量分析报告(2013-2014) 第5篇

六年级英语卷面分析

百手整理起驾为您

在的问

施 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原因以及整改措施

一、教师教学死抠教材或无度拓展。在教育教学中,教材是最重要的、最基本的课程资源,体现了课程目标和能力培养的要求,但教材不是给教师树立一个必须遵从的“权威”,而是搭建一个创造性劳动的“平台”。新课程倡导开发的教材观,要求教师做教材的主人,成为教材的鉴赏者和开发者,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做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是一个优秀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

二、朗读指导重技巧,情感体验不深刻。当前,很多教师都认识到了“以读代讲”的重要性,并努力在阅读教学中加以实施。但在实践过程中,更多的教师将重点放在朗读技巧的指导上,如重音、停顿、节奏等,或是笼统地提出朗读的要求,如“读得美一些”、“读出作者„„的感情”等。这样的指导,不能触及文本的深层,学生的朗读只能是飘浮在文字的表面,不能对课文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也无法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朗读技巧的指导是必要的,但重要的是从重点的词句入手,从学生的情感体验着眼,结合文本的内容和语言文字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教师的点拨、引导和启发,体会语句暗含的意思,学生的读才有根,才能读出形,读出意,读出情,读出味读出神.三、追求形式,浮华空泛阅读教学时常遭遇这样的尴尬:教师神采飞扬、学生积极踊跃、教学进程顺利,课后反馈却很不理想。为什么?环节设计似乎没什么疏漏,学生的发言也都切合文本主题,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小组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手段本身无错,关键在于教师运用是否妥当。有的老师过于追求形式,使语文课堂呈现浮躁之气,其间欠缺了思考——冷静的、有深度的思考。很多时候学生没有充足“读”(尤其是默读)的时间,发言顺应老师思路,而非自我生成。更直白些讲,过分形式化的课堂,使学生的视觉听觉不断受到冲击,容易产生思维疲惫。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是根据老师的暗示,猜测老师想要什么样的答案,而不是考虑自己收获了什么。没有思考,何来感悟?浮华之下,自然只剩了空泛。改进措施:

1、要以情感人,引起共鸣。学生情感发展容易受到老师语言、神态的感染,在课堂上教师应充分发挥语言神态等感召效应,引起学生的情感转移,最终能达到共鸣的学习效果。

2、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想方设法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学习方式、阅读的内容、帮助自己解决问题的伙伴;让学生自主地进行质疑问难,让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些由学生自主参与课堂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通过语文课的学习,有可能成为具有生活情趣的文化人。

3、少做或者不做追求形式,浮华空泛的课堂教学。不盲目进行“精彩赏析”,不顾文本特点,经常抛出类似“读喜欢的段落”的笼统要求,忽略全局,肢解课文,造成阅读的“断层”。

小学教学质量分析报告(2013-2014) 第6篇

一、总体情况分析

六年段114位同学都参加了这次半期测验,从测验成绩看,优秀50人,优秀率为43.9%,及格89人,及格率78.1%。这样的成绩和上学期成绩相比较,显然不够理想,也说明这一次测验暴露出我们现阶段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些问题:如书写不工整;卷面不整洁,涂改较多,词汇量少;表达能力弱;作文描写不具体;再加上审题不清,出现了较多的失误。

二、试卷结构分析

本次试卷总体分为书写展示、词语积累、句子积累、运用与表达、阅读感悟、习作表达六个板块。现分析如下:

1、书写与基础知识

试题包括端正规范地书写汉字;看拼音写词语;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给另一个读音组词;写近义词;把词语补充完整;在括号填上合适的四字词语;按课文内容填空等题型。从卷面看,学生对看拼音写词语;把词语补充完整以及按课文内容填空掌握得较好。多音字中的“散聚”这个词的读音不能正确选择,对“归宿”的另一个读音不能正确组词。写近义词,“倾听”和“无奈”这两个词大部分同学只能写出它们的一个近义词。填上合适的四字词语,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平时孩子们的四字词语积累少,词汇量贫乏。按课文内容填空,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学生平时背诵时添字漏字现象比较严重,审题也不认真,如:第4小题《用心灵去倾听》中最打动你心灵的一句话,很多学生写到了《唯一的听众》这课的句子。

2、运用与表达

本次运用与表达的内容是为社区写两张有关美好生活或环境保护的标语,学生摘录了单元四的标语,缺乏趣味性。

3、阅读感悟

阅读练习,孩子们能认真阅读短文,第2、3小题的答案在短文中都能找到,学生答得较好。但学生的表达能力较弱,如:第4小题,假如你是当地人,你和这个“宝石”是一种怎么样的情感?试用一、二句话表达一下你的这种情感。学

生不能很好地表达这种情感,大部分学生回答他们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第5小题,大部分学生都能找出第三自然段中所用的说明方法,并举例说明。

4、习作表达方面

本次作文《我的妈妈》,从题目上看,学生应很有题材写,从学生作文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写作水平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但是在抒发真情实感方面就非常欠缺。

综上所述,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基本技能(读写技能)掌握较差。还有一小部分的同学考试态度极不端正,随便应付的现象还有待改进。

三、改进措施

1、努力进一步加强培优辅差的工作,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利用课余时间逐个找他们谈话,让他们不要满足自己当前的成绩,要在下一步更加努力学习。平时还应注意培养优秀学生自主、自觉、主动、积极的学习习惯。

2、要继续重视识字和积累:本次考试中,识字和积累部分得分率很高,说明学生掌握得比较好。对此我们不能有所松懈,要把这种好的习惯传承下去,所以要继续重视识字和积累,要鼓励学生多背大段的课文,整篇的课文。

3、教会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方法比知识更为重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适度地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进行实践,获取的不仅仅是问题的答案,而是吸取知识的方法,让孩子们能够以方法来指导自己学习。

4、要立足于课堂培养阅读能力:阅读部分一向失分比较严重,我觉得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立足于课堂,立足于课本,立足于基础。要培养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一是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能力,二是体会重视词句含义的能力,三是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四是自己提问题自己回答问题的能力,教会孩子们抓住短文中的主要的句子来体悟相关的问题的解决。

5、加强习作训练:习作教学要在文从字顺上即“通顺”上下功夫,要求绝大多数同学做到能写“不少于500字的文从字顺的作文”,句子没有明显的毛病。重点还是写好记叙文,要能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从实质上去改变孩子们懒于习作的态度。

小学教学质量分析报告(2013-2014) 第7篇

一、期中考试基本情况:

1、城区小学整体情况:(见表格)

2、本校教学质量情况:(见表格)总体而言,积分第一名的老师中,有经常名列前茅的老师,也有新调入的某某某老师,有六年级循环到一年级的某某某老师。

二、存在的问题:

1、教学常规虽然较以往抓的更实,但少数老师还有待提高。具体表现在:

(1)每次学校的常规检查,都能发现有老师没有按要求做好常规。如:每次早读的检查,少数老师没有及时在班指导。

(2)少数老师批改学生作业、试卷不及时,次数也比同年级教师批改少。

(3)没有及时发现学困生学习障碍,缺少课外辅导、个别辅导。

2、不重视面向全体学生。

从平时教研公开课和教学竞赛课,都可以发现部分老师课堂教学时忽视关注大多数学生学习状态,特别是一些上课不积极思考、不回答问题的学生,长期下来使这部分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从而造成相当数量的“学困生”。

3、课堂教学实效性不佳。

少数老师课前钻研教材、了解学情准备不足,靠习惯性或“吃老本”教学,教法陈旧,跟不上时代要求。新的教学理念还没有真正落到教学行为中。只停留在理念层面,没有落实到实践层面。

4、教学研究的针对性不强。

只是为了教研而教研,研究效果不明显,还是停留在形式上。长期以来导致有些老师思想上也不重视,不及时参加。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见:

1、学校的领导要从自身做起,树立良好榜样,要求老师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

2、教师要加强师德修养,要本着良心教学,要对学生负责。我们每位老师都要扪心自问:你认真备课了没有?认真上课了没有?认真批改作业了没有?认真辅导学生了没有?

3、继续完善奖励机制,尽可能合理化。要根据县有关奖励办法制定学校教学激励制度,实现奖优促勤。要加强学生学业成绩的总结表彰,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要提高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实效。要找出本年级、本单元教学簿弱环节进行研究。要多学习本年级本学科的经典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总之一句话,教研活动重在抓落实,抓效果,不能流于形式。

5、加强教学常规的落实。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最基本环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只要大家把这些工作做细了,做实了,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成绩。教学常规要重在平时抽查,重在推门课、学生作业、个案修改等实实在在的常规内容的检查。

6、加强课堂教学的研究:

(1)课前加强对教材的钻究。特别对对教学用书、教本的研读。

(2)课中提高教学效益,要高效教学,强化练习。

语文:阅读,说话,写字。数学:口算、计算。

(3)课后加强对学困生的的辅导,及时查漏补缺。提倡每位学生准备一本错题本,把每次考试的错题记载,教会学生自己总结学习得失。

7、提高老师业务素养。建立老师外出学习制度,只要有外出学习的机会,学校就尽量安排去。老师自己也要加强学习,提高教学水平。

8、加强学生纪律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老师要明确,学生课堂纪律

与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的好坏是相辅相成的。

9、教师要上好术科。要按课表,按教材、课标要求上好每一节课。

(1)学校服务好:总务处负责教科书的清理、协调、发放。

(2)有教材的按书中要求上,体育课按基本要求上(如:队列、队形、向前转等)。

(3)下周起术科教学列入常规检查,一查有没有上,二查有没有按教材要求上。

(4)有压力,也要有信心。压力:即要教好好生,也要教好学困生,即要上好主科,也要上好术科。信心:老师结构合理。

上一篇:营运证丢失证明下一篇:正能量 可爱的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