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邶风·式微赏析

2024-05-21

诗经邶风·式微赏析(精选11篇)

诗经邶风·式微赏析 第1篇

[诗经] 国风·邶风·式微的译文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注释】

(1)式:发语词。微:读为昧(mèi)。式微:言将暮。

(2)“微君”的`“微”相当于“非”。故:事。

(3)中露:就是露中。倒文使协韵。

【题解】

这是苦于劳役的人所发的怨声。他到天黑时还不得回家,为主子干活,在野露里、泥水里受罪。

【余冠英今译】

天要晚啦,天要黑啦,为啥不回家?要不是官家事儿多,咱哪会露水珠儿夜夜驮!

天要晚啦,天要黑啦,为啥不回家?要不为主子养贵体,咱哪会浑身带水又拖泥!

【参考译文】

天已暮,天已暮!为何不能回家住?如果不为君王事,哪会露中吃尽苦!

天已暮,天已暮!为何不能回家住?如果不为君王事,哪会泥中服劳务!

诗经邶风·式微赏析 第2篇

《国风·邶风·雄雉》出自《诗经》。先秦时代邶地汉族民歌。全诗四章,每章四句。此诗以雄雉起兴,抒写想念、瞻望以及无奈之情态。其主旨,一般认为是妇人思念远役的丈夫,也有人认为是思念友人。

雄雉

雄雉于飞,泄泄其羽。我之怀矣,自诒伊阻。

雄雉于飞,下上其音。展矣君子,实劳我心。

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云远,曷云能来?

百尔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雄雉空中飞,扑翅真舒畅。我在想念她,音信恨渺茫。

雄雉空中飞,上下咯咯唱。只是那个人,让我心忧伤。

看看那日月,思念更悠长。路途太遥远,哪能回故乡?

所有这些人,全不知修养。你若不去贪,哪有不顺当?

注释

⑴泄(yì义)泄:鼓翼舒畅貌。朱熹《诗集传》:“泄泄,飞之缓也。”

⑵诒(yí怡):通贻,遗留。自诒:自取烦恼。伊:此,这。阻:阻隔。

⑶展:诚,确实。

⑷劳:忧。

⑸瞻:看。

⑹悠悠:绵绵不断。

⑺云:作语助。曷(hé何):何,何时。

⑻百尔君子:汝众君子。百,凡是,所有。

⑼忮(zhì至):忌恨,害也。

⑽臧(zāng脏):善。

鉴赏

《毛诗序》说:“《雄雉》,刺卫宣公也。淫乱不恤国事,军旅数起,大夫久役,男女怨旷,国人患之,而作是诗。”说刺卫宣公,诗中没有提及。而“丈夫久役、男女怨旷”点明了诗旨所在,即此诗为妇人思念远役丈夫的诗。方玉润《诗经原始》认为其主题为“期友不归,思而共勖”,也可备一说。

诗的前二章都是以雄雉起兴。雄雉就在眼前,能见到它舒畅地拍翅膀,能听到它咯咯的叫声。而丈夫久役,既不能见其人,也不能闻其声。先是怀想,后是劳心,思妇的感情层层迭起。

三章以日月的迭来迭往,来兴丈夫久役不归。同时,以日月久长来拟自己的悠悠思绪。而关河阻隔,怅问丈夫归来何期,亦可见思妇怀念之切。四章语气一转,忧其丈夫仕于乱世,希望他善能周全,可见其深思至爱之意。

雉是耿介之鸟,就其品性可比君子,《国风·王风·兔爰》“雉离于罗”,即比君子遭罪。末章“不知德行”从反面伸足此义,就其品性来讽劝君子。一二章只举雄雉,不言双飞,正道出离别,引出下文“怀”“劳”的情绪,写雄雉,又是从“飞”这一动态去描写它的神情(“泄泄其羽”)和声音(“上下其音”),突出其反覆不止,意在喻丈夫久役不息,思妇怀想不已。

三章“瞻”涵盖思妇所见。思妇与所见的日月构成意象空间,让人想见思妇正在伫立遥望的情景,加以前文所见雄雉的点染,便传递出强烈的画面感。“道之云远”把思妇的视线指向其久役的.丈夫,它与一章“自诒伊阻”相承为义,分别从空间的距离(“远”)和空间的间断(“阻”)来说的。“曷云能来”,是对思妇“悠悠我思”的现实回答,也是思妇瞻望的必然结果。道远路阻,丈夫无法回来,这也深深透露出对当时现实的无奈。

诗经邶风·式微赏析 第3篇

《匏有苦叶》为今本《毛诗·邶风》第九首, 全诗四章, 章四句。兹录于下:

匏有苦叶, 济有深涉。深则厉, 浅则揭。

有弥济盈, 有駻雉鸣。济盈不濡轨, 雉鸣求其牡。

閖閖鸣雁, 旭日始旦。士如归妻, 迨冰未泮。

招招舟子, 人涉?否。人涉?否??须我友。

对于《匏有苦叶》一诗的主旨, 各家历来聚讼纷纷。起初, 古人多将其视为讽刺之诗。“毛诗序”言:“《匏有苦叶》, 刺卫宣公也。公与夫人并为淫乱。”[1]30郑玄笺甚至直言“夫人为夷姜”, 认为此诗是写诗人尊奉周礼所倡的婚姻之道, 讽刺卫宣公“非得礼仪, 昏姻不成”[1]30。唐代孔颖达解读为:“并为淫乱, 亦应刺夫人。独言宣公者, 以诗在为规谏君, 故举君言之, 其实亦刺夫人也”[1]30, 并认为本诗兼讽宣公不依礼迎娶及夫人犯礼而求见宣公。可以看出, 孔氏是对“毛诗序”的进一步阐发。宋代朱熹虽未直言此诗是讽刺宣公, 却认为“此刺淫乱之诗”[1]31。此外, 后世学者如胡承珙《毛诗后笺》、陈奂《诗毛氏传疏》、陈延杰《诗序解》等, 皆从讽刺卫宣公之说。清人姚际恒虽认为“毛诗序”之说可从, 但又认为全诗“四章各自立义, 不为连类之辞”[2]87。方玉润并不赞同此说, 驳姚氏之言曰:“诗岂有四章各自立义, 不相连属之理”, 认为本诗只是结构精巧, 若规若讽而已。在方氏看来, 本诗意在“刺世之礼义渐灭也……直是一篇讽刺座右铭耳”。“诗人之意, 未必专刺宣公, 亦未必非刺宣公。因时感事, 触物警心……故谓之刺世也可, 谓之刺宣公也亦可;谓之警世也可, 即谓之自警也, 亦无不可”[3]134。牟庭《诗切》亦云:“隐语刺时也。……喻人行事颠倒, 不量其宜者也。”[1]87可见方、牟等虽不完全认同“刺宣公”之说, 但总体上仍以讽世规谏的角度解诗。

与此不同的是, 清人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解诗为“贤者不遇时而作”[4]161。王氏认为《论语·宪问》篇“子击磐于卫”时荷蒉言“莫己知也, 斯己而已矣”并引“深则厉, 浅则揭”两句暗讽孔子, 表明的是荷蒉“当随时仕己之义”;而孔子之不仕, 在他看来则是为了“待同心之友而后谋共济也”, 故全诗主旨应为“贤者不仕”, 而非“毛诗序”的“刺淫”之说[4]161。吴生亦从此说, 认为“味其词, 盖隐君子所作”[1]131。可见以贤者因生不逢时而不仕的角度解读本诗, 亦在《诗经》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及至近代, 学者们另辟蹊径, 多以“婚恋诗”的角度解读本诗。如陈子展言:“《匏有苦叶》, 显为女求男所做……诗写此女一大侵早至济待涉, 不厉不揭, 已至旭旦有舟, 亦不肯涉, 留待其友人。”陈氏还认为“荷蒉者取诗深厉浅揭随时为义, 以讽孔子当明随时仕己之义”只能说明《匏有苦叶》是在卫国久已流行于民间的歌谣, 荷蒉引《诗》以就己说不过是断章取义[5]103。程俊英言:“这是一位女子在济水岸边等待未婚夫的诗, 前人多曲解之。”[2]86余冠英还诗以民歌的本来面目, 将全诗内容以散文的形式扼要生动地译述了一遍:“这诗所写的是一个秋天的早晨, 红通通的太阳才升上地平线, 照在济水上。一个女子正在岸边徘徊, 惦着住在河那边的未婚夫”[2]87, 生动地再现了一个待嫁女子等待未婚夫时热切企盼的心情。此外, 高亨虽亦赞同此诗为婚恋诗, 但他依“士如归妻”一句断定在当时仍有母系社会残余的习俗, 认为全诗是写男人入赘妻家的事实[6]46。

古今诸家关于《匏有苦叶》诗义的阐发, 大致有如上所述讽谏、不仕和婚恋三个角度。笔者认为, “毛诗序”等“刺宣公”之说缺乏历史和文本的依据, 难免囿于诗教传统而致有穿凿附会之嫌, 方、牟等关于“讽世规谏”的解法亦偏离了先秦的社会文化背景而以后来的礼教文化束缚之, 难免武断;王、吴等关于君子不仕的说法难免有以偏概全、断章取义的趋向, 有违诗旨。今人婚恋诗的角度似更贴切。全诗构思十分巧妙, 如程俊英所言:“此诗通篇为‘赋’, 前三章写渡口所见所闻, 在这些景物的描绘之中, 隐隐约约露出诗中主人公的影子, 至末章始表现出人物, 点明主题。”[2]87而且本诗就作者眼前所见信手拈来, 线索清晰明了, 在结尾处才以“人涉?否”点名主人公为谁, 大有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之感, 故陈子展叹曰:“此倒序法, 构想甚奇, 神乎技矣。”[5]104可见, 根据卒章“虚心平看”, 将本诗的主人公理解成为一位等候未婚夫前来过河迎娶的少女, 应最合乎情境。但今人高亨根据所谓原始母系社会残余而将主人公理解为“入赘的男子”, 则难免拘泥于一字一句而有不见全篇、自生纠葛之嫌。

二、《匏有苦叶》中的物象与周代婚俗

虽然古人有“诗无达诂”之说, 但对于《诗经》这部经典, 我们还是应该以一种客观审慎的态度进行研究, 理清诗的本义、编诗义与现代义;更要本着“知人论世”的原则, 厘清每种解诗说法背后蕴含的时代文化背景与研究范式, 既不能简单认为“今胜于古”而以今非古, 又不能过度理解诗义而导致推之使高, 钻之使深, 丧失诗的自然之美。而且《匏有苦叶》最初是作为民歌而被广泛传唱的, 无论怎样解读, 我们都不应脱离诗中所描述的物象及其背后所蕴含的周代文化背景。但问题恰恰在于, 古今诸家多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解诗, 缺乏对于周代文化, 特别是民俗文化的重视与探讨。本诗中“匏”“雁”“冰”等物象显然非作者偶然所见, 而是蕴含丰富的周代婚俗文化内涵。只有准确把握这些文化内涵, 才能准确地从“婚恋诗”的角度通晓全诗。

1. 匏

全诗开篇即言“匏”, 匏即葫芦, 据传古人渡水时常把大葫芦拴在腰间, 俗名“腰舟”, 可以避沉溺之忧。《国语·鲁语下》中便有“夫苦匏不材于人, 共济而已”的记载。韦昭云:“佩匏可以渡水也。”[7]65“匏有苦叶”与“济有深涉”表面上是说秋天匏老叶枯, 渡口有了深水要涉, 故应摘取匏而用之;但考诸古籍, 《礼记·昏义》言:“妇至, 壻揖妇以入, 共牢而食, 合卺而?, 所以合体、同尊卑, 以亲之也。”孔颖达疏云:“卺, 谓半瓢。以一瓠分为半瓢, 谓之卺。壻之与妇, 各执一片以?, 故云‘合卺而?’。”[8]2276可见“匏”这一物象实则与先秦时期婚礼中的“合卺”之礼有着莫大关联。结合《豳风·东山》中“有敦瓜苦, 在栗薪。自我不见, 于今三年”之句, 闻一多曾认为, “瓜苦”即是“瓜匏”, 在婚礼中合卺时所用。“栗薪”即是周代另一种婚礼中的仪式“束薪”, 此二者“皆与婚姻有关之什物, 故诗人追怀新婚之乐而联想及之也”[9]180。可见, 全诗开篇“匏”这一物象, 其实为后文描写女主人公期盼未婚夫过河前来迎娶她的强烈渴望埋下了伏笔。

2. 雁

本诗中的“雁”字, 也有着深刻的周代婚俗意蕴。据《礼记》等典籍记载, 周代士人一般的婚礼程序通常要经过六道程序 (即为“六礼”) , 分别为: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六礼依次序而行, 均行于女家之宗庙。对于“纳彩”之礼, 孔颖达疏云:“谓采择之礼, 故《昏礼》云:‘下达纳彩用雁也。’”孔氏又引《白虎通德论·嫁娶》说明雁在整个仪式中的重要性:“雁, 取其随时而南北, 不失节也……又是随阳之鸟, 妻从夫之义也。”[8]2275“纳彩”之礼类似于订婚, 女家在应允之后, 男方求婚之人即请媒人送上活雁作为礼物, 并正式向女家说明缔婚的请求;而“问名”则是男方再次派媒人带着雁作为礼物, 到女家问请女子之名后, 回家占卜婚姻的吉凶。“雁”这一物象对于女主人公而言有着极为重要的象征意义。可以想象, “閖閖鸣雁, 旭日始旦”写的是女主人公看到旭日东升时大雁鸣叫的美好景象。此句上承“有弥济盈, 有駻雉鸣。济盈不濡轨, 雉鸣求其牡”两句, 表明女主人公看到渡口水势上涨, 联想到自己的未婚夫驾车前来迎娶的景象, 听到野鸡鸣叫以寻求配偶, 也勾起了她对于美好伴侣的渴求;而后又启“士如归妻”一句, 写的是女主人公看到大雁, 联想到婚礼中男方以雁作为聘礼的情景, 从而表达了她意欲出嫁的愿望。

3. 冰

“迨冰未泮”写女主人公见河水尚未冰封, 期待未婚夫速速来迎娶她的急切心情, 由此可推知当时时节为秋末。这一细节也与周代聘婚制的结婚时节相吻合。结合《诗经》中的其他内证, 《卫风·氓》言“将子无怒, 秋以为期”, 可知周时女子提出的婚期是秋天;而《陈风·东门之杨》“东门之杨, 其叶。昏以为期, 明星煌煌”两句, 说明春季杨树叶子开始旺盛生长之时正是结婚之时;《周南·桃夭》“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之子于归, 宜室宜家”说的则是桃花灿烂时女子出嫁的美丽图景。可见, 周人婚期一般在秋冬之际, 即头年农历九月至次年二月。《孔子家语》中也有“群生闭藏乎阴, 为化育之始。故圣人因时以合偶, 穷天数也。霜降而妇功成, 嫁娶者行焉。冰泮而农桑起, 婚礼而杀于此”的表述, 究其原因, 周人婚期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制于农业生产, 春天是最忙碌的季节, 仲春时为婚显然会影响整个氏族的农耕生活, 等到秋冬农闲之时, 族人们聚在一起, 正好可以将婚礼办得温馨热闹, 故将婚礼放在秋冬之际最适宜。所以, “迨冰未泮”一句写出了女主人公希望男方在冰尚未完全解冻前就归妻的愿景, 也引出了末章的点睛四句:为什么别人都要趁着河水尚未冰冻赶紧渡河, 而女主人公却不为所动?只因她心里念着的未婚夫尚未到来。

三、结语

对于《匏有苦叶》诗义的理解, 不能囿于“毛诗序”的诗教传统而忽视本诗原本的民歌形态, 也不应忽略诗中所赋物象的象征意义, 而应结合周代的时代背景与文化意蕴对本诗进行全面客观的考量。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拨云见日, 避免在解诗时落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窠臼。笔者认为, 以“婚恋诗”解《匏有苦叶》最中肯, 其中又以今人袁梅在《诗经译注》中的描述最通达:“这姑娘在秋天的早晨, 呆坐在河边等候爱人到来, 等得焦灼不安。她周围的事物又强烈地刺激着她。济河水涨, 引起了她的思绪如潮;山鸡鸣叫, 勾起了她的爱欲如火。此时, 她竟大胆直率地唱道:‘你快快来娶我吧!’她久久地坐在河边, 眼看着人家渡河, 自己却失魂落魄, 如梦如痴。”[10]

参考文献

[1]郝志达, 主编.国风诗旨纂解[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0.

[2]程俊英, 蒋见元.诗经注析[M].北京:中华书局, 1991.

[3][清]方玉润.诗经原始[M].北京:中华书局, 1986:134.

[4][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M].北京:中华书局, 1987.

[5][清]陈子展.诗经直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83.

[6]高亨.诗经今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46.

[7][三国吴]韦昭注.国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57:65.

[8][汉]郑玄注, [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

[9]闻一多.诗经通义[M].北京:三联书店, 1982:180.

凯风 《诗经·邶风》 第4篇

凯风自南a,吹彼棘心b。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c。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d。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e,在浚之下f。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g,载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诗经·邶风》)

注释:

a凯风:和风。这里比喻母爱。

b棘心:酸枣树初发的嫩芽。这里比喻孩子。

c劬(qú)劳:劳苦。

d棘薪:酸枣树已经长大,可以当柴烧。这里比喻孩子已经长大。

e爰(yuán):句首语气词。 寒泉:卫地水名,冬夏常冷。

f浚:卫国地名。

g睍睆(xiàn huǎn):清和婉转的鸟叫声。

大意:

和风煦煦自南方,吹在枣树嫩芽上。

枣树芽心嫩又壮,母亲养儿辛苦忙。

和风煦煦自南方,枣树成柴风吹長。

母亲明理又善良,儿子不好不怨娘。

寒泉之水透骨凉,源头就在浚县旁。

母亲养育儿七个,儿子长成累坏娘。

黄雀婉转在歌唱,悦耳动听真嘹亮。

母亲养育儿七个,难慰母心不应当。

【点评】

邶国原是商纣王之子武庚的封国,在今河南淇县一带,后来并入卫国。邶风即邶国的风土之音。这首《凯风》是一首儿子歌颂母亲并自责的诗,也有人说是悼念亡母的诗,总之是歌颂母爱的伟大。诗人在夏日感受到温暖的南风吹拂,看到枣树在吹拂中发芽并茁壮成长,便联想到母亲养育儿女的辛劳,于是触景生情,写下了如此优美生动的诗句。又想到黄雀在枝头发出婉转的叫声使人愉悦,而自己却没有做出使母亲感到欣慰的事情,因此惭愧而自责。诗中虽然没有实写母亲辛劳的状态,但其劳苦的形象还是生动地展现了出来。“凯风”后来便具有了人子思母的特定含义。古乐府《长歌行》:“远游使心思,游子恋所生。……凯风吹长棘,夭夭枝叶倾。”苏轼的“凯风吹尽棘成薪”,都是受了这首诗的影响和启发,也都是歌颂母亲养育之恩的。母爱是人的天性,是无法磨灭和改变的亲情。歌颂、赞美母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诗经《国风·邶风·凯风》赏析 第5篇

《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凯风》,《诗经·邶风》的一篇。先秦时代邶地汉族民歌。全诗四章,每章四句。

原文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注释

七子对母亲抚育劳苦的咏叹。

凯风:和风。一说南风,夏天的风。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凯之义本为大,故《广雅》云:‘凯,大也。’秋为敛而主愁,夏为大而主乐,大与乐义正相因。”

棘:落叶灌木,即酸枣。枝上多刺,开黄绿色小花,实小,味酸。

心:指纤小尖刺。

夭夭:树木嫩壮貌。

劬(音qu2渠):辛苦。劬劳:操劳。

棘薪:长到可以当柴烧的酸枣树。

圣善:明理而有美德。

令:善。

爰(音元):何处;一说发语词,无义。

浚:卫国地名。

睍睆(音xian4 huan3现缓):犹“间关”,清和宛转的鸟鸣声。一说美丽,好看。 黄鸟:黄雀。

载:传载,载送。

译文

飘飘和风自南来,吹拂酸枣小树心。树心还细太娇嫩,母亲实在很辛勤。

飘飘和风自南来,吹拂酸枣粗枝条。母亲明理有美德,我不成器难回报。

寒泉寒泉水清凉,源头就在那浚土。儿子纵然有七个,母亲仍是很劳苦。

小小黄雀宛转鸣,声音悠扬真动听。儿子纵然有七个,不能宽慰慈母心。

鉴赏

关于《凯风》的主题,说法不一。《毛诗序》说:“《凯风》,美孝子也。卫之淫风流行,虽有七子之母,犹不能安其室。故美七子能尽其孝道,以慰母心,而成其志尔。”认为是赞美孝子的诗。朱熹《诗集传》承其意,进一步说:“母以淫风流行,不能自守,而诸子自责,但以不能事母,使母劳苦为词。婉词几谏,不显其亲之恶,可谓孝矣。”这种说法有些牵强。而魏源、皮锡瑞、王先谦总结今文三家遗说,认为是七子孝事其继母的诗,则比较通达。现代闻一多认为这是一首“名为慰母,实为谏父”的诗(《诗经通义》)。这是一首儿子歌颂母亲并作自责的诗,这样比较宽泛的`理解,似乎更稳妥一些。

诗的前二章的前二句都以凯风吹棘心、棘薪,比喻母养七子。凯风是夏天长养万物的风,用来比喻母亲。棘心,酸枣树初发芽时心赤,喻儿子初生。棘薪,酸枣树长到可以当柴烧,比喻儿子已成长。后两句一方面极言母亲抚养儿子的辛劳,另一方面极言兄弟不成材,反躬以自责。诗以平直的语言传达出孝子婉曲的心意。

诗的后二章寒泉、黄鸟作比兴,“言寒泉在浚之下,犹能有所滋益于浚,而有子七人,反不能事母,而使母至于劳苦”,“言黄鸟犹能好其音以悦人,而我七子独不能慰悦母心”,“其自责也深矣”(朱熹《诗集传》)。寒泉在浚邑,水冬夏常冷,宜于夏时,人饮而甘之;而黄鸟清和宛转,鸣于夏木,人听而赏之。诗人以此反衬自己兄弟不能安慰母亲的心。

诗中各章前二句,凯风、棘树、寒泉、黄鸟等兴象构成有声有色的夏日景色图。后二句反覆叠唱的无不是孝子对母亲的深情。设喻贴切,用字工稳。钟惺评曰:“棘心、棘薪,易一字而意各入妙。用笔之工若此。”(《评点诗经》)刘沅评曰:“悱恻哀鸣,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与《蓼莪》皆千秋绝调。”(《诗经恒解》)

古乐府《长歌行》为游子颂母之作,诗云:“远游使心思,游子恋所生。凯风吹长棘,夭夭枝叶倾。黄鸟鸣相追,咬咬弄好音。伫立望西河,泣下沾罗缨。”命意遣辞全出于《凯风》。唐孟郊的五言古诗《游子吟》的名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实际上也是脱胎于《凯风》“棘心夭夭,母氏劬劳”两句。蒋立甫指出:“六朝以前的人替妇女作的挽词、诔文,甚至皇帝下的诏书,都常用‘凯风’‘寒泉’这个典故来代表母爱,直到宋代苏轼在《为胡完夫母周夫人挽词》中,还有‘凯风吹尽棘有薪’的句子。”(《诗经选注》)

诗经故事

姬姜嫁与姬无涯时,刚满十六岁呢,那时庄姜的美打动了卫国上下男子的心,如是都想娶一个齐国的美女来作老婆的,俗话说:蛇有蛇路、龟有龟路,你别看姬无涯人长的粗大,家道也只是个中等,可千里姻缘一线牵,各人有各人的遇合,他还就娶回了年青漂亮的姜妹妹,娶回家后按习惯就叫了个姬姜了。

两口子恩恩爱爱的过着,一口气生下了七伢仔,姬无涯却在卫国争夺共国中为军队运粮时累死了。

姬姜只好一个人带着七个孩子生活,哺乳着他们长大。姬姜在织布、姬姜在做饭、姬姜夜缝衣、姬姜白下田。

姬姜在织布、姬姜在做饭、姬姜夜缝衣、姬姜白下田;几个孩子很听话,小小的年纪就知道为家中干活,减轻母亲的负担了;先放牛、再打柴、又挑水、后下田,一天天的长大,家中的事就从小到大的都会做了。

姬姜在织布、姬姜在做饭、姬姜夜缝衣、姬姜白下田;老大、老二成了大小伙时,碰上了州吁去伐郑,这两个小伙子都被挑上了去出征,兵危战险都知道,谁愿意把自已的骨肉朝那个凶险的地方送呢?可王命难违,从没离开过母亲的孩子也要到南国去征讨。

姬姜在织布、姬姜在做饭、姬姜夜缝衣、姬姜白下田;队伍朝南行,南风拂面绕,那温暖的南风吹得路旁的小酸枣树都吐出了嫩嫩的绿芽来,想起远方的母亲勤劳的把自已养大,还没有得到一点报答,自已却要去在郑国的土地上厮杀。十有八九,今生再也难回报,那风把老大老二的泪都吹落下了。

姬姜在织布、姬姜在做饭、姬姜夜缝衣、姬姜白下田;老三、老四在家中,担起了大哥、二哥所留下的活,大早就上山打柴火,南风吹过了坡,吹到了树林中,挥汗如雨的小哥俩,早就把一捆捆柴火来捆好,拿出了母亲天没亮时就做好的干粮,就着泉水就吃上了,林中的斑鸠咕咕叫,声声似在唤小鸟,老三老四柴上了肩,急急忙忙朝家中跑。

姬姜在织布、姬姜在做饭、姬姜夜缝衣、姬姜白下田;小五、小六和小七,年纪小小可也有力气,抬回了家中的水,又去摸那河中的鱼,轮换着去放那官家的牛和马,见了母亲也撒娇笑嘻嘻。树上的黄鸟喳喳叫,身边有七子够辛劳。

姬姜在织布、姬姜在做饭、姬姜白下田、姬姜夜缝衣。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诗经《国风·邶风·柏舟》赏析 第6篇

我心不是青铜镜,善恶很难都辨清。虽有亲兄弟同胞,心难沟通不能靠。满心痛苦去倾诉,他们无情很恼怒。

我心不比那方石,不能挪动又转移。我心不比芦苇席,不能随手便卷起。你的气宇很轩昂,我心不会选他人。

满腹愁苦心焦虑,怨愤小人恨难消。遭遇祸患实在多,历经屈辱也不少。静静细思此间事,捶胸不眠真难熬。

《诗经_邶风_静女》赏析 第7篇

资料来源:网络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 关雎》)

——以雌雄二鸟和鸣起兴,表达了男子对女子真挚、热烈的追求。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诗经 子衿》)

——男子对女子刻骨铭心的思念,以致度日如年,精神恍惚。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 蒹葭》)

——追求而不可得的惆怅、迷惘的愁情恰似苍茫的秋水,萧瑟的芦苇。

爱情是人类最真挚的情感,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本教案首次尝试构建网络与古诗文教学有机结合的平台,探索语文传统课堂教学和语文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的古诗文教学新模式。

本教案演示文稿请参见本页面“我的网站”,中“研究成员”页面。

三幕话剧参加前一篇文章。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如实地展示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百年间劳动人民的悲欢离合与喜怒哀乐,在《诗经》中表现男女青年相思、相慕、相爱、相恋的情歌占了很大的比重。从

《诗经》开始,民间情歌成为爱情重要的载体。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诗经》中民间情歌的风格奠定了后世我国民间情歌的基本基调。

教学目的:

在第一单元《诗经》学习的基础上,本课通过对《诗经 静女》、《诗经 蒹葭》、《诗经 关雎》、《诗经 逃夭》、《诗经 子衿》等情诗的赏析,引导学生以分析民间情歌常用修辞手法,如双关、象征、顶真、比兴等的表达效果为切入点,预期达到以下教学效果:、使学生了解民间情歌思想内容、风格特色、艺术技巧等方面的一般特色。、培养学生从以上三个角度任选一个角度鉴赏民间情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

民间情歌中双关、象征、顶真、比兴等修辞手法的辨别及其各自的表达效果。

教学模式:

建语文研究性学习与网络资源交流的平台,以学生自主研究、发现为主,以教师指导、点拨为辅,在本课结束后形成师生的共同研究性成果:民间情歌的一般特色和鉴赏民间情歌的角度。

教学方法:

以情景教学法为主,教师以高雅的图画,用幽雅的音乐,用优美的语言营造诗情画意的诗意氛围。学生以“话剧”形式,再现情诗含蓄、朦胧、蕴藉的意境,引起同学情感共鸣。

以小组自主研究和讨论为辅。

教学过程:

准备活动:

开课前一周,教师组织学生在图书馆和多媒体阅览室查找和本课相关的资料:

《诗经》中民间情歌名诗名句的收集。

双关、象征、顶真、比兴等修辞手法的概念,例句,思考其表达效果。

学生自主组成研究小组,课下从研究《诗经》常用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入手,分成以下几组展开自主研究。《民间情歌的思想内容》、《民间情歌的艺术技巧》、《民间情歌的结构和韵律》、《民间情歌的风格特色》。各组设立小组长,负责汇总研究成果,最后每组形成研究性小论文《民间情歌的特色》。

课堂教学:

一、《诗经》中“爱情三部曲”导入《诗经 邶风 静女》。“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以雌雄二鸟和鸣起兴,表达了男子对女子真挚、热烈的追求。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诗经 子衿》)

——男子对女子刻骨铭心的思念,以致度日如年,精神恍惚。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 蒹葭》)

——追求而不可得的惆怅、迷惘的愁情恰似苍茫的秋水,萧瑟的芦苇。

爱情是人类最真挚的情感,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

二、《诗经 邶风 静女》朗读、疏通字词,以及翻译。

三、讨论一:各小组同学就《诗经 邶风 静女》这首民间情歌的修辞手法展开讨论。

四、各小组课堂发言,展开交流,交流中教师适当点拨,最终形成师生共同的研究性成果。

五、讨论二:民间情歌在思想内容、艺术技巧、风格特色、结构韵律等方面的一般特征。

六、各小组推选代表发言,得出研究性成果二。

七、作业:

请同学运用本课研究得出的民间情歌的常识,任选一个角度赏析南朝民歌《西洲曲》,200 字左右。

八、拓展研究:民间情歌修辞手法辨析。(请学有余力和感兴趣的同学自主研究)、双关和反语的联系和区别。、顶真和回环的表达效果有何不同。、象征和借喻如何区分,各用在什么语境中。

九、学生三幕话剧表演《静女》。

《邺风·静女》是篇优美的民间情歌。“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短短的二句诗就充分显示出捕捉形象的能力和刻划人物的艺术技巧。少女与恋人相约在幽僻的地方见面,可是,当小伙子来到的时候,她也许因为羞怯,也许为了挑逗,却隐蔽起来了;见不到心上人,急得抓耳挠腮,走来走去。写少女用“暗笔”,从男子的内心感受刻划出了一个天真活泼而又美丽多情的少女形象。全诗笔调明快轻灵,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激荡着动人心怀的美好感情。

(3)从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活动以及细节刻划来塑造诗歌形象,抒发主观情怀。如《郑风·女曰鸡鸣》、《邶风·静女》、《陈风·泽陂》等。

四)丰富多采的艺术表现手法。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双关。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寓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艺术创作的基本艺术手法之一。指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艺术家某种深邃的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的艺术手法。象征的本体意义和象征意义之间本没有必然的联系,但通过艺术家对本体事物特征的突出描绘,会使艺术欣赏者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从而领悟到艺术家所要表达的含义。另外,根据传统习惯和一定的社会习俗,选择人民群众熟知的象征物作为本体,也可表达一种特定的意蕴。如红色象征喜庆、白色象征哀悼、喜鹊象征吉祥、乌鸦象征厄运、鸽子象征和平,鸳鸯象征爱情等。运用象征这种艺术手法,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可使复杂深刻的事理浅显化、单一化,还可以延伸描写的内蕴、创造一种艺术意境,以引起人们的联想,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象征可分为隐寓性象征和暗示性象征两种。象征不同于比喻,它比一般比喻所概括的内容更为深广,有的作品的艺术形象,甚至全用象征手法表现出来。“象征”这一词最早出现在古希腊文中,意为“一剖为二,各执一半的木制信物”,但随着词意的不断衍生,如今的“象征”的意义渐渐的演变为以一种形式代表一种抽象事物。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艺术表现手法叫象征。象征的表现效果是: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的感情。上句结尾的词语做下句的开头,或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开头。首尾连续两次都用上,使相邻的语句、片断、章节首尾顶接,蝉联而下,这种修辞手法,叫做顶真,又称联珠、蝉联、连环。主要用于整齐句子结构,贯通语气,突出事物之间的环环相扣。“顶真”又叫作“顶针”现常用“顶真”。

总的说来:环环紧扣,引人入胜。

具体地说:议事说理,准确、谨严、周密。抒情写意,格调清新。状物叙事,条理清晰。比兴是中国诗歌中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宋代

国风·邶风·式微 第8篇

其一,一章“微君之故”和二章“微君之躬”。上下章只变换“故”“躬”两字,却使诗歌语义饱满、押韵和谐。“微君之故”,朱熹《诗集传》释为:“我若非以君之故”;“微君之躬”,“躬”是“躳”的异体,《尔雅·释言》:“躬,身也。”躬、身二字互训,故“躬”即自身也,也即“君”。“微君之躬”即“我若无君”。上章言“我若非以君之故”,下章言“我若无君”。上下章表达相同的意思却运用不同的字眼,把作者委婉含蓄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其二,一章“胡为乎中露”和二章“胡为乎泥中”。“露”为“路”的假借字。《尔雅·释名》:“路,露也。言人所践蹈而露见也。”方玉润《诗经原始》:“‘泥中’犹言泥涂也。”按:“中露”也即今俗语所谓心里沉沉的,像被什么东西堵得慌;“泥中”犹今所谓陷入泥中而不能自拔。因此“中露”、“泥中”是虚写而非实写,上下章可互相补充理解。

同时,作者字数的变换中,始终不忘记押韵的和谐。一章“故”、“露”为阴声“鱼”韵和入声“铎”韵同用;二章“躬”、“中”押阴声“侵”部韵。此两句在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同时,又能押韵和谐字数整齐,有一箭双雕之功效。短短二章,寥寥几句,受奴役者的非人处境以及他们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给读者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由是,重章换字,押韵和谐。体现了一唱三叹、余味无穷的特色。体现了《诗经》精巧凝练的语言,兼有长短的句式,节奏感强。《式微》诗短短32个字,就包含了三言、四言和五言等多种变化,工整与灵活相整合,参差错落,能极力地表达女主人公思想感情的起伏。而其句式的选择又是随着诗的内容和思想感情而灵活变化的,增强了诗的节奏感。总之,《式微》运用语言的艺术,非但韵律和谐优美,而且用词精巧。

在艺术上,这首诗以设问强化语言效果。从全诗看,“式微,式微,胡不归”,并不是有疑而问,而是胸中早有定见的故意设问。诗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自然要倾吐心中的牢骚不平,但如果是正言直述,则易于穷尽,采用这种虽无疑而故作有疑的设问形式,使诗篇显得宛转而有情致,同时也引人注意,启人以思,所谓不言怨而怨自深矣。正是因为这些修辞手法的巧妙使用,才使《式微》一诗“境界具于词语之外,愈反复看去,愈觉其含义无穷。”

创作背景

诗经邶风·式微赏析 第9篇

跟随统领孙子仲,联合盟国陈与宋。不愿让我回卫国,致使我心忧忡忡。

何处可歇何处停?跑了战马何处寻?一路追踪何处找?不料它已入森林。

一同生死不分离,我们早已立誓言。别时握住你的手,白头到老此生休。

诗经·邶风·静女 第10篇

有意隐藏不露面, 徘徊不前急挠头。

姑娘漂亮又静雅, 送我一束红管草。

红管草色光灿灿, 更爱姑娘比草美。

送我野外香勺药, 勺药美丽又奇异。

诗经·国风·邶风·北门 第11篇

原文

出自北门,忧心殷殷。终窭且贫,莫知我艰。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王事適我,政事一埤益我。我人自外,室人交徧讁我。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王事敦我,政事一埤遗我。我人自外,室人交徧摧我。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注释

殷殷,很忧伤的样子。

终,王引之《经义述闻》引王念孙曰:“终,犹既也。”

谓,马瑞辰云:“谓犹奈也。谓之何哉,犹云‘奈之何哉’。”

适,读为“擿”,掷也。一,全、皆。埤,增加。

交,轮流。谪,责备。

敦,《经典释文》引《韩诗》曰: “敦,迫。”

摧,《毛传》:“摧,沮也。”《笺》云:“摧者,讥刺之言。”

马瑞辰云:“毛训为沮,沮毁之也。”

译文

我从北门出 ,忧心深重重。

生活贫且窘,无人知我辛。

唉,老天此安排,让人怎么说!

王爷差遣重,公府事更多。

忙完家中去,家人多斥呵。

唉,老天此安排,让人怎么说!

王事做不完,府上差役重。

做完家中去,家人斥责多。

唉,老天此安排,让人怎么说!

诗经故事

姜齐涓是跟随右公子来到卫国的,而右公子又是卫宣公在邢国避难时结识的,卫宣公的夫人夷姜生下太子彶后,卫宣公很是喜欢,稍大一点,就交给了右公子去培养,就是因为右公子是个忠心耿耿而又富有见识学文的人,而右公子的学问和才华,一多半都装在姜齐涓的脑瓜子里。

姜齐涓刚到卫国时那是很风光的,年轻风翩翩又有学识才华,深受右公子的赏识和信任,能办得事出得力,自然引来一帮子人的追捧,后来成了家,也有了一大家的人口,生活上慢慢也就窘迫起来了。没成家时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不管到那里噌上一顿饱,一天也就过了,可成家后就不行了呢;好坏他也是人头世脸的人了,家里的门面还是要撑起来的,糟糕就糟糕在这里了。

那卫宣公本是个只图享乐胸无大志的主,手下的一帮人也就失了建功立业的机会;雄才大略的右公子都成了他养儿教子的教书先生,跟着右公子混的姜齐涓自然也就没了出头之日了;无法出头是一会事,可办事又是一会事了,征粮派款、抓差服役、礼乐祭祀、案牍文书是一天也不会少的,而这些份内之事作了是无半分赏赐的了。

好不容易把太子彶教得成人,实指望出一个能办一番大事的主来,急急忙忙的给十六岁的太子找了一个颇有势力的齐公主为妻,没想到那女子刚到卫国,就让太子的爹卫宣公看上了,硬是把儿子的媳妇娶作了自已的妃,你说这办的是个啥事情嘛?弄得卫国的百姓都笑作了一团,忙前忙后的右公子和姜齐涓是走那里都讨不着个好的了,就这样,事还是忙个不停,并且一天比一天多,那卫宣公为讨新人的欢喜,还要修新台呢,而这些事,都得姜齐涓们去做了。

年轻时娶回家的美女,到如今早成了河东的狮子,不够开销的薪奉,弄得家里也不安宁了,整天里吵来骂去,加上王事的劳累,使得姜齐涓不到四十岁就白发满头罩了;而以他的地位和才华,这样的苦闷还无处说。

现在的他是,早起出门怕上班,夜来下班怕回家了,稍有点闲,就一个人出了东门、上了北山,漫无目的到处乱晃去了。

出自北门,忧心殷殷。终窭且贫,莫知我艰。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王事适我,政事一埤益我。我入自外,室人交徧讁我,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王事敦我,政事一埤遗我。我入自外,室人交徧摧我,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鉴赏

《毛诗序》:“《北门》,刺仕不得志也。言卫之忠臣不得其志尔。”高亨:“卫国朝廷的小官吏,俸禄微薄,不够养家,而朝廷的琐碎事务、辛勤的劳役,都要他去担任。他既受统治者的压迫,又苦家庭生活的困难,因作此诗。”本诗语言明白如话,理解似不难。但上引《毛诗》与高亨的解释却大相径庭。

《毛传》之“忠臣不得其志”说自是牵强;高氏之解前半是矣,但言“受统治者的压迫”不够确切。何者?一、谁证明他是小官?二、既是官矣,则他就是统治者之一分子。全诗三章,章七句。首章前四句总叙因“窭且贫”而“忧心殷殷”,而且“莫知我艰”。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后面三句,“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将自己所遭的困厄归之于天。但不可当成现代人们所说的命运。此诗与前面的诗创作背景大致相同,即卫遭外侮而衰败。诗人和诗主人公都不愿、也不好将这样的灾难归咎于具体的谁,只能说是上天的旨意。但周人信天,更相信只有人,特别是国君的品德有亏才会导致天怒人怨。(与《雅》《颂》同意)故此处天意实含警告。

诗人不是宏观式的写卫势衰颓,民不聊生,且百业待举,百废待兴。只选取一官吏身份者感叹政务繁重以及 “室人”责难。这一手法正是诗的手法。后世的汉乐府,直到杜甫无不用此手法达到一滴水反映太阳光的效果。故此诗与《泉水》有异曲同工之效。《泉水》通过一远嫁的卫女口吻咏叹对卫的担忧;此诗以官吏的口吻,直抒对国事的忧虑。“室人交徧谪我”应具有象征意义。后两章重唱。一方面指出“窭且贫”的具体所指,即 “王事适我,政事一埤益我”“王事敦我,政事一埤遗我”“室人交遍谪(摧)我”。

上一篇:毛概实践下一篇:本年*局迎春联欢晚会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