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主任教学感悟与反思

2024-05-25

高中班主任教学感悟与反思(精选10篇)

高中班主任教学感悟与反思 第1篇

时光荏苒,转眼之间,我加入教师的行列也快一年了。回首近一年来的班主任的工作,感觉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历练与成长。回想当初学校通知我当班主任的时候,我感到很荣幸,非常感激学校对我极大的信任,把班主任这么重要的工作交给我这样一名新老师。同时,我也感到很庆幸,能拥有这么好的一个锻炼的机会。班主任的工作可以说是任重道远的,我既然承担了这项工作,那就一定要竭尽所能,把工作做好!虽然对于我们新老师来说,没有任何的教育教学经验,但我相信只要我热心工作,虚心学习,善于思考,积极进取,我一定会得到不断进步。在近一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收获了很多的感悟:

一、奠定良好的师生感情基础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高中生,他们不像小学生,老师说什么,就做什么。高中生已经比较成熟,开始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时期,也是容易叛逆的时期。如果老师的教育方法不得当,就很容易适得其反,激发他们的一些叛逆行为。于是,我抓住军训的契机,首先与我班的学生培养良好的师生感情。在白天的军训中,我全程跟陪,和学生们一同经历军训的全过程,有身体不适的学生还能及时地送往校医室,多关心他们,缓解他们想家的情绪。晚上在教室,我和学生们一起举行班会、茶话会,发新书,打扫教室,大家一起有说有笑。毕竟,人与人之间,只有共同经历过一些事情,才会拥有共同的回忆,彼此之间才能建立起深厚的感情。一旦建立起良好的师生感情后,我对他们的教育,他们才会心服口服地去接受,并行动起来。

二、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也是刚从校园中走出来的,我很明白,作为学生,最讨厌“封建卫道士般”的老师,最讨厌那些不近人情、故意刁难学生的老师。所以,我在教育学生的时候,一定会先把道理讲清楚,学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定,老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要求,我们的出发点与考量点是什么。最后,再明确地告诉他们不应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并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我班的班级班规。这一切要求都要让学生明确,不含糊,并且知道是有理可依、有据可查的。在具体的事务当中,遇到特殊情况要具体对待,绝不以老师的权威来强行压制学生,一定要让学生们懂得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想让他们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自主、民主

在开学伊始,学校杨主任就提出过不要怕班干部队伍庞大,班上如果有这么多的班干部,他们哪怕只是自己管住自己,那这个班级都不会差。我认为这种做法非常的好。所以,在筹建班干部队伍的时候,我给与更多的同学锻炼的机会,近四分之三左右的同学都成为了我班班干部的成员。然后,对于班级的各项事务,我首先交给他们自己自主地处理、解决。在需要我帮助的时候,再给予及时地指导与建议。努力创建一个“学生自治”的班级氛围,让他们用一种“主人翁”的心态去积极地思考班级的建设问题。此外,做一个老师是要有耐心的,班级管理工作也需要持久的付出。在班主任工作黔驴技穷的时候,学生的所提出的民主化管理的方法,是非常值得借鉴的。在这个时候,我会向学生学习,吸取和采纳部分有建设性的建议。这样,我与学生的距离将进一步拉近,学生会敢于也乐于和我接近。

三、让班级有“家”的感觉

我注重培养学生的一种集体荣誉感,把班级当做是家,同学和老师就是家人。大家一起共同学习、成长。在这其中,我们一定要把家建设得很温暖、很美好,让每一个学生都愿意回到这个家学习,让每一位老师都愿意来这个家传授知识。所以,卫生方面一定要干净整洁,这是为了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健康着想;每个家庭成员也都是平等的,大家都该为这个家出一份力,将它建设好。纪律方面一定要安静有序,获得最大限度的成长。同学之间,也要互帮互助,“一个好汉三个帮”,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不可能说绝不需要别人的帮助,我们不仅要做到“锦上添花”,更要做到“雪中送炭”,我们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其实也就是在帮助自己。

四、高度的自觉性

我注重培养学生高度的自觉性。他们即将迈入成年的行列,应该要自己能够控制住自己的行为。纪律、文明卫生等方面都要做到有老师、无老师都一个样。“人在做,天在看”,做什么事情之前,都想一想,要无愧于心。不做随意说话、被同学们讨厌的人;不做随意乱扔纸屑、被同学们鄙视的人。即便是自己的所作所为没有人看见,但自己的良心也在审视着自己。一定要用高标准、严要求来约束自己,让自己做一个高素质、高水平的人。

五、学习

我班的学生学习风气较好,大家都积极要求上进,但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又会出现“懒散”的现象,有些学生过分“溺爱”自己,怕吃苦,每次计划得很好,但没有恒心坚持下来。有鉴于此,我通过班会课的机会,向他们进行了关于“毅力”的教育。借鉴老教师的经验,让学生们自己组对,彼此竞争,彼此监督,寻找动力,帮助他们克服“懒散”的毛病。其次,学习效率不高,学习方法不好,也是限制许多同学进步的瓶颈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组织了很多的学习经验交流,大家畅所欲言,现身说法,将自己的好方法、好技巧与大家一起分享,共同进步。

六、师生沟通与交流

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得出的人生经验以及所作的人生选择也就不同。针对有问题的学生,我首先与其家长沟通,多了解学生问题的由来以及症结所在,然后再对症下药,将其带出误区,乐观开朗、积极向上地直面人生。在课余的时间,我经常到教室去走一走,和学生们说说话,了解他们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及时掌握情况、采取措施。其实,我最希望与学生们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首先我是“师”,督促他们的成长;其次我也是“友”,陪伴他们的成长。

一年来,我也在摸索中不断地得到成长,深刻地体会到了“教学相长”这句话的含义。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完善:首先,对于违纪学生的教育,刚柔分寸把握不好,不能很好的杜绝其再犯错误;其次,学生心理辅导不够,还没有真正做到与他们每一位学生都谈过心或者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做好个案的详细记录;再次,班级管理工作还不够细致,有些情况没有及时地跟踪、反馈、解决。

所以,为了更好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班级管理艺术,进一步完善自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

高中班主任教学感悟与反思 第2篇

------热爱尊重学生是教育走向成功的关键

中宁三中周韶华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教育的核心,就在于让学生始终体会到自己的尊严感。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在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潜能。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而热爱学生是教书育人的最基本的落脚点。要当一名深受学生爱戴的合格的班主任,不仅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严谨的治学态度、扎实的业务功底、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高超的组织能力,更要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平易近人的工作作风。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高大的形象,才能具有崇高的威信,顺利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才能不断适应新时期教育工作的需要,使我们的教育走向成功。

尊重学生是新时期教育对教师行为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下如魏书生先生说过的一段话:“世界也许很小,心的领域却很大很大,班主任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中播种耕耘的职业,这一职业是神圣的。愿我们以神圣的态度,在这神圣的岗位上,把属于我们的那处园地,管理得天清日朗,以使我们无愧于自己的学生。”

“尊重”是一种修养、一种品格、一种对别人的平等对待、一种对他人人格和价值的充分肯定。没有人没有缺点和错误,伟人也不例外,何况孩子呢?我们没有理由,也没有人给我们这个权利,用盛气

凌人的态度去恐吓学生或用不屑一顾的神情去嘲笑学生。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最直接的保护者,我们没有理由成为学生“敬而远之”的“凶神恶煞”,而应该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有人说:“尊重是一缕春风,是一泓清泉,是一颗给人温暖的舒心丸,是一剂催人奋进的强心剂”,我说尊重是一种教育智慧,是一种教育艺术。当我们给成功成功学生以尊重时,表明了我们对学生成功的敬佩、赞美和追求;当我们给失败的学生以尊重时,表明了我们对学生的失败予以同情、安慰和鼓励。一个好的班主任最重视发现和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重视尊重学生的人格,哪怕是对生理有缺陷的同学,也备加关心和爱护,哪怕对学生微小的进步,也会给予充分肯定。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既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又是朋友的关系。因此,班主任的知识、智慧、品行、兴趣、爱好等,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分严格之水,要加九分感情之蜜,才能酿成甘露。”只有在师生关系和谐,情感深厚时,教育才能产生最佳效果。

对学生倾注爱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心地善良的人,首要是爱人”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高尚的、纯真的、同时也是稳定的持久的。爱学生可以缩小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密切师生关系,使师生间产生信赖感,增强教育的感染力。从而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备受尊敬的“大朋友”、“知心人”。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的一个眼神、一全微笑、一个不经意的夸奖,都改变着学生的行为习惯和认识态度。

有人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而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我们应该努力成为爱别人孩子的“神”。作为教师,要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不能歧视后进生而偏爱优秀生。因为后进生在班内没有地位,没有人注意他,他的内心深处很自卑,经常性的批评会使他们产生抵触情绪,批评的作用并不大,关心和爱护恰恰很有效。

高中班主任教学感悟与反思 第3篇

来自通州高级中学的张淳老师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大师,尤其擅长阅读教学。我之前曾经有幸两次走进过张淳老师的课堂, 一次是牛津课本M6U2的Project, 另一次是课外读物---奥巴马在开学第一天对全国中小学生发表的演讲《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外阅读,也不管是短小精悍的小品文还是冗长深奥的演讲稿,张老师都能和风细雨般的为大家娓娓道来,却又能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这次在培训班上为大家展示的课外阅读课也不例外,他从不拘泥于传统的阅读课堂。下面我从四个方面来谈一下我对本节课的感受。

一、此次张老师选取的是一则篇幅较长,生词较多的故事,通过讲述父亲在女儿的舞蹈课上怎么一点点帮助女儿克服紧张的心理,从而向大家展示了父亲对女儿无声却又强大的爱意。本节课张老师依旧沿用他对阅读教材处理的一贯手法,即打破由导入,快读,精读,巩固,讨论等一系列活动组成的传统阅读教法,而是另辟蹊径,将整个过程分成几大块任务, 分别从Questions and answers, Analysis and appreciation,Vocabulary expansion, Sharing experience等几个方面进行处理,更多地注重对文本整体的分析和欣赏。比如在Questionsand answers环节,张老师只是有针对性地对整个文本提了四个问题 :Who are the main characters of the story? How didNicole feel at her first dancing class? Who helped her calmdown? What is the author’s job? 看似简单的问题 , 却达到了两个目的。一是能使学生对故事的梗概有个大致的了解,二则是通过对故事主人公的分析很自然地过渡到对故事主要情节及主旨的分析,也就很顺利地进入了第二大板块Analysis and appreciation。紧凑又科学合理的课堂结构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

二、注重培养学生在篇章中分析句子的能力。张老师对文中重难句的分析让人印象深刻。很多传统的阅读课往往抛开对长句、难句的处理,只注重对字词,细节和大意的处理。在张老师的课堂上,纯字词方面的涉及不多,更多的是对句子结构的分析。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而且处理方式多样,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小组讨论和个人回答并存,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当遇到一个难点,估计学生难以回答时, 张老师能适时地将大问题分解成若干小问题,降低题目的难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一个个看似很难解决的问题在张老师“庖丁解牛”式的解读下迎刃而解。

三、引导学生欣赏文本的语言风格。在我聆听的张老师的三节阅读课里,每节课他都会涉及language style analysis。比如本节课中的But the most charming moment was watchinghim stand in the middle of twenty four-year-olds swaying sideto side, hands on his hips, and acting like a fairy princess. (L.30———L.32)由此提到了修辞中的明喻。这让我觉得这样的阅读课才是学生需要的阅读课。他们不仅仅要能回答问题,也不仅仅要能划分结构、领悟大意,更要能够真正地去欣赏一个文本,那才是阅读的高境界。

四、在完成对文本的解读后, 张老师要求学生Share astory of your sweet moment with your Dad,又让学生欣赏了与本文同名的一首欧美经典歌曲,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使这个故事的精髓“父爱如山”得到升华,对每个人的内心都产生了强烈的触动。

阅读教学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策略及语感,特别强调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即达到Reading for ability and language acquisition的要求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坚持“技能中心”原则,要注意学生语言知识的积累和提升,要适当对文本进行语法、修辞的分析,要科学处理好精读与泛读的关系,也要尽可能用英语授课。张淳老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的每个环节都高效地渗透了以上的每个注意点, 他绝对是南通市内进行阅读教学的第一把好手,再难处理的文本他都能信手拈来。他对课外阅读教学的个性化思考及实践是独具匠心的,是生活智慧的积淀。他的独具创造性的教学思维在于对文本的深度认识。当然这样深厚的专业素养的形成更多地是离不开一线教学实践的厚重积淀以及孜孜不倦的钻研、好学、上进的精神。因此作为英语教师,必须秉持终生学习的态度,不断通过专业阅读持续充电,才能不断提升自我的专业素养和技能。另外我们也必须要学会借助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这也是张淳老师的课堂给我带来的启示。每次他的课件总是那么的别致,选用的视频、音频材料都是那么的耳目一新,都能牢牢地抓住每一位听课者的神经,这就在无形中提升了学生的注意力,也提升了课堂的趣味性。所以我们在课堂上要学会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资源优势, 学会将信息技术有效地与课堂教学设计相融合,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摘要:成功的英语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如何把握阅读教学的方法不仅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很重要,而且在高考中也有很突出的体现。因此,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对于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完成阅读任务尤为重要。

高中班主任教学感悟与反思 第4篇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管理;平等;鼓励;合作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156-01

从事教育工作者都深知班主任在学校、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一个班好不好与班主任的工作密不可分,所以班主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做好班主任管理工作,我探讨了一些方法和措施。

一、注重班干部的培养

班干部是班级管理的核心,班干部能起到带头和纽带的作用,所以抓好班干部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方法之一。进入高中以后,班干部由学生民主投票,通过选举产生一支能力较强、有一定影响力的班干部队伍。对待班干部,我积级引导,大胆使用,定期培训,注意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教给他们的工作方法,要求他们团结同学,不要高高在上,搞好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以身作则,“各守其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另外,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研究解决出现的问题,同时布置新的工作和任务。这样,由于班干部积级配合,起到榜样的作用,从而带动全班,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二、制定并实施有效的班级管理规定

班级管理应走简洁制度的路子。沉冗繁杂、朝令朝夕改的班纪班规都不利于学生自觉的形成、习惯的形成,更不利于班级整体精神的建设。在班级走上正轨前,班主任和班干部在开学初根据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合乎学生并切实可行的班级管理制度,包括思想道德、纪律、学习、清洁、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学生每天表现得怎么样要用具体分数来进行量化管理,实行班干部轮流值日考核,每周一小结,每一个月总结一次并评出优秀学生,每个学期期末对优秀的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实践证明,这是一种班级管理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真正地平等对待和及时的鼓励学生是对学生最大的尊重

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是心灵的耕耘,必须讲究教育有艺术。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感受最深的是真正地对待学生是对学生的最大的尊重。只有这样,才能把班主任工作做得轻松、做得更好。高中学生很会察言观色,很注重一视同仁,他们会很在乎班主任在对待学生的一举一动,或许有的班主任认为没什么,我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我是班主任,有谁奈我和?其实不然,什么事都是班主任说了算,这样会给今后的班主任工作带来很多的障碍和不必要的麻烦,比如拿编座位这件事来说,刚开始我担任班主任工作时,我对一些学习好和表现好的学生在安排座位方面给予照顾,总是让他们做在中间,直到有一次有一个同学就提出了异议,说凭什么总是让他们坐中间?我顿时无语。从那以后,我开始反思自己的工作方法并开始考虑那位同学提出的意见,后来我一视同仁,原来坐在旁边的同学到中间去坐,原来坐中间的同学去旁边坐,这样一来,大家都很开心,更重要的是我从学生们的目光里赢得了尊重和信任,为今后开展班主任工作扫清了许多的障碍,我深深地体会到了真正做到对待每一位学生一视同仁的重要性,这也是留给我做班主任工作的一笔宝贵财富。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鼓励,尤其是学生,他们很在乎老师的鼓励特别是班主任的肯定,记得有一次高三的模拟考试,有一个学生成绩以前进步了很多,而我在表扬时只表扬了那些成绩比较突出的学生,后来第二天她给我写了一封信,问为什么只是表扬别的同学而没有表扬她?她与被表扬的同学只差一分,我马上找她来谈话,这时她哭了,泪光中凝聚着不少的委屈和渴望得到班主任的认可与鼓励,我突然觉得很惭愧,原来老师的鼓励是这么的重要,即便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笑容。她给我上了一堂很好的课,这件事将会永远刻在我的脑海里。

四、学校、家庭和社会相结合

教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单靠班主任显然是不够的,而要依靠各种力量齐抓共管。通过班主任的工作,可以把学校、社会、家庭组合成一个整体,形成教育的合力,从而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我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用校讯通或电话联系,及时和家长取得沟通,汇报学生在校的各方面表现情况,对于个别不听班主任管教的后进生还会依靠家长的力量来进行协助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班有一个叫郭俊良的同学,上课经常睡觉,下课经常走出校园到外面玩,学习不用功,对于我的教育不以为然,这时我马上联系了家长,家长也积极配合我的工作,马上来到学校对他进行耐心说服教育,现在这个学生上课非常认真,变得有礼貌,学习态度有了根本性的转变,这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家庭教育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是不可忽视的。

五、调动科任老师参与班级管理,促使班级管理工作轻松、高效

一个班集体,不仅仅只有班主任的班级,它要靠班级的所有学生和所有的任课老师共同努力,才能更加有效、高效地进行班级管理。为此,作为班主任,要多和任课老师进行沟通,告诉任课老师在传授课本知识的同时,也要对学生做一些管理工作。比如,班级中的学生通过努力得了流动红旗,这个时候如果每个任课老师对班级的学生进行表扬,赏识他们,那么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就更加强烈。由此可见,任课老师参与班级管理就会促使班级管理工作变得更加轻松、高效。

高中班主任教学感悟与反思 第5篇

文/周磊

在报告进入主题之前,刘老师利用几个有趣的案例引导听课的老师们思考对待职业的态度问题,不同的思路不同的态度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比如说,忙,刘老师认为这取决于我们对生活工作的认识和态度,他用自己的亲身体会让大家明白,用心去忙,还是用身去忙取决于自己,不是工作塑造人,是人塑造工作。在工作的时候,我们应该同时具备埋头苦干的精神、抬头看天的意识和学会合作。埋头苦干,是态度,是用百分之百的激情做百分之一的事,是我们做成一件事的前提;抬头看天的意识,可以让我们不固步自封、坐井观天,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不断发展的历史;与人合作,对于我们就是与学生、老师、领导合作,善待每一个人,善待每件事,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有了以上三种工作态度,我们才可能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进步、不断创新。所以,接下来,刘老师从上面的思路过渡到平时的教育工作中来,通过详实的案例、丰富的材料、机智的头脑思维,主要从“倾听心声,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呵护心灵,为学生的一生着想;搭建好活动舞台,与学生一起成长”三个方面给听课老师以启迪,对老师们进行了一次精神的洗礼。听完这次报告,我发现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与差距,觉得自己在以后的班主任工作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领域自己没有做深做透。

苏霍姆林斯基说:“用学生的大脑思考问题,用学生的兴趣填补自己的兴趣,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情感,把学生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等途径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也就是告诉我们做老师的,一定要设身处地的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了解学生。古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育工作虽不能说是战争,但是要想把学生教育成功,了解学生是前提。只有我们了解了学生需要什么,我们才能知道给予他们需要的是什么。比如说,刘老师通过对比20世纪70年代、21世纪初和现在的学生对待同一现象的不同反应,就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时代的学生不同的心理现象,如果作为老师不能深入研究导致这种变化的深层次原因,我们的教育效果将会打折扣。反思刘老师的报告,再回头思考自己的班主任工作行为,其实有许多还是值得商榷的。记得初当班主任那一年,我在教育在线壮着胆子给李镇西老师发了一个邮件,请教他该如何做好教育工作,他当时给我回了一句简单的话“多读书,多研究学生。”起初,并不太能理解,后来才渐渐明白这句简单的话的含义。学生是我们的工作对象,如果我们对工作对象都不能了解,又如何谈更好的工作呢?所以,听了这次的报告,我感触很深。刘老师的成功,绝不是偶然的。对以后的班级工作,我想必须要更多的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心灵,知道学生在想什么,才能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质量。所以,在后面的工作中,我将加大与学生的沟通力度,通过多种渠道与学生交流。在自身素养上,为了提高工作的科学性,我要利用课余时间,多阅读和中学生有关的书籍。(班主任培训)比如,读中学生爱读的书、读关于中学生心理的心理学、教育学书籍;多与学生谈心,多关心学生,除了谈学习,还与他们谈生活、谈理想、谈烦恼,以平等的姿态去接近他们;增加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家庭表现和家庭成长环境、了解学生的过去。只有把工作做到学生心里,让学生懂得你的良苦用心,教育也许才能出现转机。当然,努力去了解学生,倾听学生并不是无原则妥协。

听了刘老师的报告,给我另一点深刻的启迪的就是他关于班会课的研究。班会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是老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刘老师的班会课不仅资料丰富,表现形式上有文字有图片有视频,在内容上有历史资料有哲理故事有社会现象,而且班会有自己的思路,他的班会有讨论式、品读式、寻优点式、、实验式、专题式等等。在这诸多的呈现形式中,老师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设计,让学生参与其中,给学生搭建成长的舞台,关注学生的体验。可是,也许因为自己的懒惰,也许因为自己的工作方法、工作思维的问题,自己的班会课更多的时候是老师讲,显得单调又没有系统,缺少了学生的体验过程;很多时候对学生的思想工作要在学生出现问题之后才能进行,缺乏教育的前瞻性。所以,我觉得在班会课这一块教育的阵地上,作为老师自己,应该根据每一年级的不同特点和三年的连续性,制定系列的班会主题,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教师应该是一个杂家,古今中外,政治历史生活小事兼容并包,选择适合的材料为我所用。同时,教师还要有细心耐心,善于观察,从学生的生活小事中找到班会的契机和材料。同时,教师要学会给学生留白,让学生成为班会的主角,从设计到材料的搜集,都让学生亲自参与,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给学生切身的体验。以后,我也将从这些方面努力,提高班会的质量。

高中班主任教学感悟与反思 第6篇

怀着期盼收拾好行囊,我们一行五人又一次乘着火车赶往长沙,这一次的目的地是长沙的名校——长郡中学,去参加由湖南省教师教育委员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举办的2014年年会暨第四届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会议的主题是探究信息化背景下的有效德育。对于每一个外出学习的机会,我都特别的珍惜,这不仅仅是因为可以很直接地学到同行中的专家和佼佼者们的先进理念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方法,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有一点,那就是每一次的讲座和经验分享的内容,都是经过精心准备的,里面凝聚着这些教育者们的心血,充满着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每次听完后,我的心灵都会得到一次净化,洗礼,心中因为工作压力和其他世俗污染而产生的负面情绪会消退很多,心态在一段时间里也会变得平和而上进。也许是因为来做报告的班主任老师实在太用心太优秀了,也许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心变得更柔软更容易感动了,在这次的会议中,听着大家的报告,我竟好几次泪湿双眼,深深地被感动着。

这一次会议的组织者们殚精竭虑,邀请了来自本地本省和外省的名家名师,涵盖了从小学到高中不同阶层,任教不同学科的班主任工作方面的优秀人才,其中湖南师大教科院副院长、博导刘铁芳的《什么是好的教育》,长沙市优秀德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长郡中学王毅的《做一个有情怀的班主任》,衡阳市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常宁第一中学刘卫东的《用诗意装点心灵的天空》,全国知名班主任、“班主任的民间领袖”郑学志的《创新引来班级管理活力》,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师德模范盘晓红《充分得用网络资源,实施“美心”教育》以及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德育专家池昌斌的《自由生长---我和我的学生的那些教育往事》和来自娄底九小的省优秀中队辅导员谭业群的《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做好班主任工作》等报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的一些工作方法和工作理念令我耳目一新,他们的教育故事更是令人感动与赞叹。刘铁芳教授的观念:教育的根本和永恒的主题是“人”,是“立人”,守住教育的直觉与良心,找到质朴的感觉,让教育中的人(学生,孩子)感到好,才是好的教育。老师的“好”应该在学生的生命中起作用,老师最大的好应该是对学生最充分的成全,老师自身学问的好要转化成学生成长的好,要唤起孩子做人的热情,让他们有目的感,寻找自己存在的意义,所以要善于站在新一代孩子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上去理解学生,理解他们的思维处事方式,而不是把主观地自己认为好而学生不乐意接受的东西强加于人。这些话虽然看上去似乎浅显平常,可细细咀嚼,却是字字珠玑。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一直强调以人为本,可更多的做法却只是把我们大人觉得好的东西强行推灌给学生,正如池昌斌老师所说,我们是“拿着爱的名义去谋杀学生”。回想自己所见和所经历的教育之路,还真是这样:只为了让学生有好的学习成绩,每天布置很多很多的作业练习,也不管这符不符合这一年龄段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为了让孩子少出安全事故,将原本应该是热闹而有活力的校园管理成“静园”,下课时要求小朋友也要像大人们一样只安静在走走看看,不许追赶打闹;鼓励家长们多帮学生报各类补习培训班,只为了所谓的“英才教育”······ 我们成全了孩子的什么?我们又如何唤起孩子做人的热情?孩子们在此重压下只会喘不过气来,只会越来越厌学,越来越不快乐,而我们还会跟他们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们好呀,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呢?” 现在想来,不心虚惭愧吗?

年轻的王毅老师和儒雅的刘卫东老师一理一文,他们自身都拥有着深厚的学识素养,面对已经较懂事的高中学生,他们在工作上抛开传统的婆婆妈妈式的说教,而善于抓住生活中的细微小事,用诗意的方式,在感染教化学生的同时,还能给学生以巧妙的美的熏陶。他们的方法我学不来,但却真心佩服与赞叹。听盘晓红老师的介绍她的“美心”课,竟发现原来我也一直在用着和她相同的方法做着同样的事,那我俩之间的差别是什么呢?首先是我的“美心”课不够系统,没有主动用心去设计课题,而常常只是根据班上显现的某些苗头或发生的不良现象进行针对性的教育,简单地说就是我常在“治病”,却没有更早更全面地“预防”。其次我也没有在这些课上下大功夫,花大力气,更多的时候只是在网上下载一点点PPT素材,简单修改,所以效果就远不如盘老师了。看来,把一件简单的事做成极致,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娄底九小的谭业群老师在与家长的沟通合作上真是有一手,她不但能充分地调动家长的力量,还能成为家长的导师与朋友,这一点特别值得我学习。郑学志老师是一位非常有方法有创新的班主任,也是一位优秀的一线教师。我曾在去年的国培学习中听过他教孩子写作文的讲座,对他的赏识与激励教育印象深刻,他给孩子们的五句话我也分享给了我的学生,特别是那句“做最美好的自己,让别人因你的存在而幸福。”我不但时常用它来教育孩子,也时常用它提醒和教育着我自己。因此,这次能在现场听郑老师的讲座,我特别的激动。郑老师这次带来的“从常规管理中创新教育理念,寻找一种有意思的制度”、“创新就是不按常理出牌”、“惩罚的目的是要有益于事情的解决”、“在教育和处理学生的问题时要用积极的心理暗示,从坏事中要想到好事来”、“班规应该由学生民主制定,立规定时,先要肯定别人,用正语言来叙述班规,用积极的方式来落实班规,教师也要受其约束。”等等观念和无处不在的创新思维总是一次又一次地给我带来新的思考,特别是他的创新班规,每一条都从让学生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处处充满着幽默与正能量,没有一个“禁止”、“不准”等字眼,连惩罚方式也别具一格,让孩子能悦意接受,这种颠覆传统的模式让在座的每一位老师都特别感兴趣。反思我自己的班级管理,创新极少,守旧和模仿别人的却特别多,所以班级活力和合力都不理想。这,应该就是用不用“心”和用不用“新”产生的不同结果吧!我觉得,身为郑老师的学生,一定很幸福吧!

池昌斌老师是一个特别有个人魅力的老师,听他的讲座显得十分轻松,台下一直是笑声不断。在他看似轻松诙谐的叙述中,我们了解了他独特的成长经历,感受到了他从小到大在一连串的不平等不公正对待下所保持的乐观豁达与积极向上的心态,更懂得了这些幽默故事后面他所想表达的隐含着的教育观念,那就是:每个人独特的成长经历和生活体验是一种教育资源,是一笔财富,教师自身的经历与自己的教育价值观之间有重大的联系;好的教育是没有痕迹的,要直入学生内心深处,寻找孩子的善;让孩子自由生长,对世界始终保持好奇之心;用儿童喜欢的方式和学生对话,给学生幸福、平等和有尊严感的班级生活和学校生活,这是班主任的重大使命之一······总之,要学会敬畏生命,要让教育亲近自然,让教育充满自由!我觉得池老师是一个真正纯粹地以保存孩子的天性,让孩子自由健康成长为教育原则的老师,是所有参与讲座的老师中最独特又最本真的一个。在当今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在社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下,老师的生存显得那么艰难,有很多的身不由己和很多的不得已,因此我们一边摇头叹息说“中国的教育太落后啦,这样下去只会走向灭亡。。”,一边又迎合着家长和社会的需求,妥协了,随大流,把学生们培养成了流水线上的产品。。。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幸好还有池老师这样的人,坚守着自己的心意,哪怕被人看成特立独行,也要用自己的方式去尽心尽力。此外还有许多专家的讲座,他们无一不在传达着:想当一个好班主任,要有心还要新,有情还要勤,有大爱,还得有长远的目光。正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道至简”,“看着容易做着难”,所以,在最后,让我引用池老师的话做为结语,与大家共勉:想做的事一定要投入,不愧自己,做到最好;不想做又不得不做的事,一定要尽好责任,不愧他人和社会。

教学感悟与反思总结 第7篇

其实,于文章段首我用一个“其实”,只想表达一下强调。其实,教师是我一直以来的一个梦,也深深记得小时候多少次把小朋友叫集在一起,拿着粉笔头在墙上写写讲讲。只是“教师”这个字眼在我的心里着实很神圣。读书多年,遇到的老师无数。深知学生对老师的期盼以及一个好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故此,对于教师这个职业,我心生向往却又心怀敬畏,唯恐“爱之情深,恨之不能”。不得不表示,对于华图,真的是万千感恩。平台和机遇永远是华图的最强音。真心希望自己能有一天站在三尺讲台之上,不负华图的重托,不负学生的期望。

转入正题,任珍珍老师的教学感悟:

一、之于风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或李老师的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于润物细无声之中传播知识;或曾老师的娓娓道来、稳重求胜,让万千难题化作绕指柔;或任珍珍老师霸气外漏、幽默难掩,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柔韧有余。那么我,自认为现在只是机械生硬地传授华图现有知识体系,那么我给自己一周的时间消化吸收、自我演绎,完成自我风格的初探索。再于后期教学中不断完善。

二、关于互动,任老师环环相扣地问题设置、话题引导,是我最需要学习的东西。觉得自己讲课总是太苛求思维的连贯度和表达的流利性。不能很好地做到兼顾学生反应。

三、对于导入,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技术含量的事。在课程初始,一个完美的导入能瞬间拉近学生距离,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这对后续讲课以及学生的认可都极有帮助。以后会借鉴,注意从网络上挖掘,同事间互相学习等多渠道开拓思路,做好导入。

四、加之其他,知识点的深挖解读,任老师能够从华图通用模板中提炼补充形成自己的体系,着实难得。以后自己的学习中,也会注意融入一些个性化的东西,给学生更好的体验感;另外,各地考情等,也得到一些启发:我们可以通过当地教务、同科目前辈同事等方面进行快速补充。

高中班主任教学感悟与反思 第8篇

关键词: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困惑,反思与感悟

自2008年秋季起, 我省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开始实施。半年来, 广大政治教师积极响应号召, 认真学习《江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试行) 》, 切实领会课改精神, 革新教学理念。实施新课程, 挑战与机遇并存, 半年来的政治新课程教学实践中, 笔者有困惑亦有收获, 同时对新课程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一、高中政治新课程实施中的困惑

(一) 新教材内容处理中的困惑。

1. 知识体系不够完善, 有些地方值得商榷。

高一《经济生活》把旧教材中的知识体系基本打乱, 打破了原有的理论体系, 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新构建, 删除了一些旧的知识点, 也增添了许多经济学知识, 比如需求弹性等。总体来说, 新课程淡化了理论, 教材内容偏重于建立一种生活化的经济学, 在内容的处理上倾向于“通俗易懂”。表面上看好像简单了许多, 实际上却给教学增加了难度。比如,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这两个概念出现在“货币的产生过程”中显得突兀, 不利于学生对之进行深入理解, 而把该内容放在“多变的价格”似乎更为合适。再比如, 第八页的货币流通规律这个相关链接应该是帮助学生理解通货膨胀和通化紧缩问题, 放在第七页货币的职能中似乎有些突然。旧教材的知识原理较多, 但新教材把有些必要的知识点也删除了, 且有些知识点有所疏漏。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 减少知识容量, 使他们真正能把知识融入生活是很重要的。但是有些知识点的删除却不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教材中提到了恩格尔系数, 但另一个重要的系数也就是基尼系数却未涉及, 但在收入分配这一课却多次提到了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在新教材中宏观调控部分讲到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问题, 针对哪些是货币政策, 谁来实施货币政策等问题很难讲清, 因为在银行部分删去了中央银行的内容, 只保留了商业银行。再比如, 在市场经济这一内容中新教材涉及地方保护主义等问题, 由于删除了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竞争性的有关内容, 不利于学生理解地方保护主义这一现象。在讲解公司的有关知识点时, 书本中只提到了法人和自然人, 把企业法人这个内容删去, 则可能导致学生无法理解公司的含义和公司、企业及企业法人的不同。三大产业的有关内容也几乎被删去, 而新材中又多次出现产业结构问题, 连三大产业的基本划分也不清楚, 那么学生又如何深入理解产业结构问题呢?

2. 教材容量过大, 处理的难度增加。

新教材中的《经济生活》 (必修一) 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精髓, 每课标题背后都隐含着许多知识点, 导致课时不够用。经济学理论本身就是复杂的, 要把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知识揉合, 并且讲清楚是很难的。新教材经济学的内容比较灵活、多样, 既注重知识的生活性, 又强调知识的科学性, 教师要在一节课内完成教学任务比较困难。此外, 新教材中大量的名词、理论、观点都是教师在以往教学中没有接触到的, 教师的知识体系需要重新建构。教材呈现的知识比较基础, 但有的课后题难度大, 甚至有些教材根本未涉及, 如新型工业化的“新”体现在哪里等问题。庞杂的教材内容, 灵活的课后题对于新课标精神的贯彻、新的教学方式的运用、学生新的学习方式的实现都增加了难度, 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 教师教学实践中的困惑。

1. 是否每堂课都需要“自主、合作、探究”。

比如, 第一课“神秘的货币”中就有七个探究活动, 虽然在《江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试行) 》中未曾明确规定可不作拓展或不作要求, 但实际上, 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有的内容要么略去不讲, 要么只能详讲, 不可能做到点到即止。陈友芳教授曾经指出, 不要求在课堂上讨论所有的探究活动, 每一目讨论1—2个即可, 剩下的交给学生课后自己去钻研、学习。 (1) 然而, 在新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 却产生了“自主、合作、探究”形式化、绝对化的倾向, 探究变成了一种模式。这样机械、刻板的操作很难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甚至讨论过多, 导致课堂时间不足或者难以掌控等情况。“自主、合作、探究”是政治新课程追求的目标, 也是一种学习方式, 究竟需不需要合作?值不值得探究?教师需要对之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2. 如何把握知识点落实的度。

《指导意见 (试行) 》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和自主学习, 重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和迁移, 降低了知识掌握的要求, 教材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上都淡化了, 如价值和使用价值,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等。还有一些尽管在正文中出现, 但《指导意见 (试行) 》中却降低了记忆的要求, 这就给教师出了一个难题:如果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这些知识, 那么对这些知识的“死记硬背”是不可避免的, 这样做是否又违背了《指导意见 (试行) 》的要求呢?

3. 如何提高新教材实施后的课堂效率。

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 是现代课堂教学的具体要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要求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与尊重, 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基于这种新的教学理念, 有的课程专家甚至建议把课堂交给学生, 于是出现了一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教师讲授少了, 课堂上的讨论看似热烈但没有主题, 学生海阔天空胡言乱语还受表扬说有创新;教师讲得少正好又可以掩盖部分老师知识储备的不足和课堂准备的不充分。结果是, 学生从课堂上获得的知识, 反而不如以前:以往的课堂也许沉闷, 但一堂课下来学生对知识的收获颇丰。如今的课堂效率似乎降低了。课堂的“失控”导致预设的教学目标无法完成。教师该如何练就在课堂上进行“二度备课”的本领, 把握好课堂节奏, 提高课堂效率呢?

(三) 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惑。

1. 如何开展综合探究活动。

综合探究活动是政治新课程的亮点之一, 它着力于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 使教学不局限于对知识的复制, 增强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综合探究以活动为主要的开展形式, 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 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 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体验和感受生活, 发现和解决问题, 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然而, 笔者在组织四个探究活动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难题, 比如, 《正确对待金钱》这一探究基本上只能采取围绕某一事件展开讨论、作问卷调查或辩论几个形式, 但真正能触动学生心灵的活动形式却很少, 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又如, 《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这一课, 本来最好的活动形式是到劳动力市场去观察、体验, 但现实条件不允许。最后一个探究《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中, 有许多概念, 如产业转移、数字鸿沟、绿色壁垒、倾销等, 都涉及许多知识和典型案例, 需要学生自己去搜集和整理, 但是条件不具备。总之, 综合探究的开展在实际操作中有诸多矛盾, 其一是探究内容与课时不足的矛盾, 其二是探究内容与活动形式采用上的矛盾, 其三是探究的创新设计和客观条件的矛盾, 其四是综合探究活动与学科的整体教学和学校教育管理秩序的矛盾。

2. 如何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

新教材开始使用后, 很多教师就在探讨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的问题。新课程的理念是侧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 改变以往一考定论的方式。但是教师在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也存在诸多困惑, 如, 是否要记录学生平时上课的发言情况, 是否要记录学生作业完成情况, 如何评价学生在综合探究中的表现, 等等。对于新课程实施后试卷如何出, 出什么样的题型, 期中考是出试题还是写小论文, 学分制到底如何实施等问题都没有深入地讨论和研究。大部分学校对教师仍然是以高考成绩论英雄, 致使教师无休止地争时间, 抢课时, 片面追求成绩, 不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甚至连三年后的高考方案如何, 教师也只能猜测而已, 所以许多教师只能采取保守教法, 做好几手准备, 这样无疑就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初衷。

二、高中政治新课程实施中的反思与感悟

尽管新课程的改革还存在诸多问题, 但是任何一次改革必定都要经历这么一个过程, 作为一线教师, 应着眼于微观教学领域, 这其中最值得考虑的是如何上课的问题。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受用一生的良好学习方法。往大处说, 也就是要把教育定位为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在这一大背景下, 教师的授课自然也要顺应养成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理念的目标。那么, 在新课程条件下, 教师应该如何授课呢?就这一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也进行了一定的思考。

(一) 积极转变教学理念, 紧跟新课程改革的步伐。

目前施行的新课程改革, 被说成是空前深刻、天翻地覆的教育变革, 于是很多人认为新课改就是将原来的一切推翻, 彻底破坏, 重建教育教学秩序。这显然是认识上的偏差。新课改是要破, 而且有些方面必须破得彻底, 但绝不是全破全立, 而是有破有立。简言之, 就是要对原来的模式进行批判的吸收, 就是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教师应认识到, 新课程条件下教师的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只有树立新的课程观、教材观和学生观, 与时俱进, 才能给学生营造出宽松、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 使学生自主地学习、体验、观察、探讨。旧的教学理念注重于对知识的灌输, 已不适应时代的需要与教学的要求, 这正是新课程要破的东西。在新课程背景下, 应该倡导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的主动学习, 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课堂里教师的传授。

(二)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 具体分析教材和学生特点。

对于广大教师而言, 新课程教学的最大问题在于容量过大, 砍则担心影响考试成绩, 不砍又完不成教学任务, 到底该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矛盾呢?笔者认为, 教师在备课前仔细研究《指导意见》非常必要。

教师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备教材、备学生显得尤为重要。就目前的课堂教学来看,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 大致有两种现象:一种是“新瓶装旧酒”, 按照原来的套路, 对于教材“不敢越雷池一步”;一种是完全以个人意愿随意处理教材, 甚至弃教材于不顾, 还美其名曰“个性化”。这两种现象的产生, 都是由于没有摆正政治教材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所致。教师在备课时, 首先应立足于教材, 将其视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 充分挖掘和利用, 绝不可弃之不用。此外, 由于政治教材并不是唯一的资源, 在实践过程中, 我们还应尽可能地广泛吸取一切有利于教学的资源。

教材被誉为教材群之“母港” (2) , 是教材系统中最主要的“教材”, 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 教材是他们知识的最重要来源。在教材使用上, 应吃透教材, 并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增减。根据需要, 对教材的结构可以适当变通, 以适应教学的需要。由于每个班级的学生人数、素质不同, 而且现在的班级都是“超负荷”运作,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对各个教学班的特点进行具体分析, 根据具体情况, 及时对教学方法方式作出调整。新的教材观认为, 教材是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主要载体, 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资源 (非唯一资源) , 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 (仅是依据) , 是“教学的工具”和“教学的抓手”。

(三) 善于利用各种手段, 采取多元教学方法。

新课程仍需要教师的讲, 但这个讲是建立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之上的, 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现在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 最传统的是讲授法。要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单纯使用讲授法肯定会回到以前一味灌输的老路, 因此应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例如, 在课堂上可采用讨论法, 抛出一个典型的、可以拓展学生思维的问题让他们讨论 (如收入公平问题) ;或者采取情境教学法, 设置情境, 营造氛围, 使学生仿佛真正在实践该项活动, 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投资理财问题) 。新课程的信息量较大, 所以如果有条件的话, 还应该多运用多媒体教学法, 给学生呈现丰富的信息 (小康社会问题) 。实物真人展示教学法也可多运用, 使学生能真正把书本中的理论结合现实 (信用工具问题) 。

新课程改革把教学的实质定义为交往、互动, 这种观念的转变, 必然要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过程的交往、互动, 意味着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学方法不能单一要多元, 可以融合使用, 只要使用的时机恰当即可, 不必拘泥于某一课固定使用哪种教学方法。

新课程的号角已吹响, 声势浩大, 每一位教师都应借新课改之风不断完善自我、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尽管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我们有困惑和问题, 有些教师发出了“政治新课程, 爱你为什么这么难”的感叹, 但是困惑和问题并不可怕, 它们是引领我们进步的阶梯, 推动我们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真正的一堂好课, 靠的是教师的勤奋与努力、辛苦与汗水的付出。只要我们在面对困惑的时候不是后退而是多想一想“新课程, 如何上好课”这个问题,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高中班主任的困惑与反思 第9篇

新课程改革给高中教育带来了一股新鲜的空气,但也给高中班主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问题。笔者想谈谈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班主任面临的困惑和反思。

困惑之一:高中班主任怎样与学生保持良好的关系?

笔者身边有一个真实的教育案例。小王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第一年分配到笔者所在的学校任教高中英语,担任班主任工作。也许是受新的教育理论影响,小王与班上同学关系特别融洽,班上学生也亲昵地叫他“小王”。这时,“有经验”的老班主任告诉他不能这样与学生走得太近,但小王不以为然,依然坚持自己的教育观点。一个月过后,小王班上班级量化评分全校倒数第一,宿舍纪律最差,教室、包干区卫生最差,小王班上学生多次被政教处主任请去谈话。这时学校领导也找小王谈话了,第二个月,小王就在无可奈何中辞掉了班主任的职位。

与小王班主任工作作风不同的班主任是怎样治班的呢?大多数班主任针对所有学生,“严”字当头,对学生采取高压政策。这类班主任最现实,他们认为学生大多数对老师“欺软怕硬”,因此,班主任的第一要务是镇住学生,不和学生嘻嘻哈哈,保持班主任的威严。学生见到班主任就像老鼠见到猫一样。在这种教育氛围下,学生不敢不学,不敢不遵守学校的所有规章制度。这类班主任的工作学校领导最放心,班级治理得井井有条,每次月考、期中、期末考,班级学生成绩都不差,高考时能够超指标,最后班主任、学校领导皆大欢喜,他们认为光荣地完成了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的教育教学任务。

反思:高中班主任的角色要求班主任一定要艺术地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班主任与学生关系过于亲密,像前面提到的“小王”班主任,学生可能认为王老师管理太松,于是不怎么听班主任的话,给班主任工作带来许多麻烦;班主任管理太严,学生又受不了,表面上服从班主任领导,心理却抵触班主任。班主任与学生之间保持良好的关系是一种重要的管理资源。班主任要把良好的师生关系看作管理资源的一笔财富。新课程提倡平等的师生关系,笔者觉得时下高中班主任还要以学生为根本,尊重学生,至少在人格上班主任与学生是平等的,树立先成人后成材的教育理念。

班主任要与学生保持和谐的关系。笔者校试着用人文班集体建设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由政教处史建云主任领衔的人文班集体建设课题,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首先,在班集体内部倡导和谐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其次,班主任多和学生交流,争取学生的信任,了解学生的需求,笔者觉得班主任与学生谈心是最好的交流方式,另外交心本、周记、小作文都是班主任和学生交流的载体。再次,班主任帮助协调好学生与授课教师之间的关系,在学生面前维护科任教师形象,在科任教师面前委婉表达学生的意见。班主任、学生、科任教师之间关系和谐了,班主任的工作就会事半功倍。

困惑之二:高中班主任怎样提高管理的有效性?

目前高中班主任在校呆的时间最长,高中班主任成为最辛苦、最累的一个职业。有人开玩笑说高中班主任“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在这么长的时间内,几乎是全天候陪同、管理学生,但管理效果如何?成为一个问号。如果在这么长的时间内,班主任不断地管理学生,无论大事小事,眉毛胡子一把抓,学生肯定觉得厌烦。但如果长时间不管理学生,那么班主任的职位不是形同虚设吗?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怎样管理学生,都成为班主任必须考虑的问题,所以班主任管理也要瞄准时机,三思而后行。

还有班主任的管理力度问题。每个学校都有不同的情况,因此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只能适合于本学校。笔者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四星级高中,生源质量不是最好,如果放松对学生的要求,那么高考质量肯定会走下坡路。在制定校规校纪时,教师们充分发挥民主,让学生代表在“校园管理听证会”上讨论校规校纪,然后试行,最后定稿,形成具体的规章制度。但即使是这样,还有很多制度要求班主任反复抓、抓反复。例如,学校不允许学生带手机、小灵通等通讯工具进入校园,禁止学生带MPS、MP4,禁止学生看小说,禁止学生在校园学习区吃零食。但是即使是这样的细节问题,也要班主任反反复复抓。笔者的困惑是,对日常行为习惯方面的管理,能不能加大管理力度?学生明知故犯的问题,是否说明班主任的管理有效性太差?

反思:高中班主任在时间上提高管理的有效性。笔者认为,班主任一方面也要教学,在教学的同时管理好班级,要讲究效率。班集体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治,也就是通过班主任的管而达到不需要管的目的。但现实中班级管理浪费了班主任大量宝贵的时间。班主任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后,对班级集中问题通过主题班会解决,鼓励尖子生,拉动问题学生,对问题学生要重点抓。主题班会能够集中解决许多问题,班主任要通过班集体的自我教育达到教育目的,形成良好的班风。因此,班主任利用主题班会可以提高管理的有效性。

高中班主任在管理力度上要提高有效性。现在的高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学生自理能力差,对班主任布置的任务,需要班主任亲自检查才能完成,依赖性很强。例如,在日常行为规范方面,就有学生经常不佩戴胸卡,有学生偷偷地带手机、小灵通到宿舍,有学生在晚自习时把小说撕成一张一张地阅读等等。笔者觉得对现在的高中生,在日常行为规范方面要日日检查,高标准、严要求,加大管理力度,直到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班主任加大了管理力度,管理效果要好得多,也就提高了班主任管理的有效性。

困惑之三:高中班主任怎样拥有心灵深处的幸福感?

笔者曾采访过许多高中班主任,要他们谈谈工作的感受,他们大多只用一个字形容,那就是“累”!不但身体累,而且心也累!班主任劳动强度之大表现在工作时间上太长,从早晨6:20到晚上9:40,全过程陪同。有人笑话称高中班主任为学生的“高级保姆”!班主任把所有的时间都奉献给了学生。在家里,班主任是“不合格”的父亲、“不称职”的母亲!高中班主任心累表现在时时刻刻担心班上学生纪律,担心每一次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高考!笔者想,在这种竞争环境下工作,班主任有何幸福而言?

物理教学与网络的感悟反思 第10篇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许多行业遇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引起了各行各业的技术革新。教育教学也是其中之一,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手段的变革也是与时俱进。教学从传统的投影媒体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改革,都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好的教学效果。现代教学理论要求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创设情景,使学生自主学习。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将网络技术引进到教学中去,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过程,加大信息量的传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智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运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兴趣的秘密何在》中写道:“所谓课上得有趣,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教师使学生对上课有兴趣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但要使学生对上课的学习内容有兴趣则往往要困难些.与传统教学相比网络教学将计算机与教学结合,学生可以独立操作计算机进行学习,运用网络技术,将学习内容生动、形象逼真、动听地传递给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运用计算机网络学习知识、掌握、运用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以动手动脑,越过一个又一个学习上的障碍,体验成功的喜悦.从接受知识到掌握知识到运用这些知识的全过程都是在自发之中进行的,对知识本身的学习更有持久的兴趣,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着决定性作用.

二利用网络教学可优化教学过程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口授,学生听讲.课堂上以老师为主,学生只充当被动接受的角色,调动学生的方式也很单一——提问式.这种教学方式有时很难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投入意识,在老师的主导作用下,使学生以最简捷有效的`方法获得科学知识.网络教学提供给学生的是独立的、开放的空间,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网上资源。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看:网络教学使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实践者。教师能全面了解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更加有利于因材施教。网络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手脑并用,教会了学生怎样学,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更加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观念。利用计算机网络在课堂上将载有文本、音响、动画、图像等信息一起传输给学生,这些信息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同时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促使学生主动记忆,认真思考,努力探索,积极参与教学.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学得轻松活泼、愉快,对新知识学得快、掌握得快.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信心.学生学习更加刻苦,其探索欲、创造欲更加强烈,学习效果更佳,教学过程也更完善.

三利用网络教学可以发展学生能力和培养学生素质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单纯地讲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注意的是为学生升学深造打基础.存在着培养的学生考分不低,能力不强,素质不全面,利用网络教学,学生必须在课堂上动手动脑,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学生动手使用计算机的能力、自学能力、由表及里的逻辑思维能力等都得到发展.并且学生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之中,网络教学过程以其本身的科学性、思想性和启发性感染着学生,教育着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对学习表现出求知欲,好奇心,热爱真理的需要得到满足而产生的良好情感,表现出克服困难,自觉学习的坚强意志.使学生在认识、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受到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培养了学生严谨求学、科学探索的基本素质.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更培养了能力,提高了素质..

四物理教学中如何利用网络教学

学校必须有网络教室及相应的软件。我们在教学中曾经尝试原子物理、简谐运动、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的网络教学。在教学中结合原有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利用网络交流工具,如:E-mail、BBS的讨论版、聊天室等,制作多媒体教学网页,利用网络教室开展教学。例如游标卡尺的教学: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介绍仪器结构、原理、读数方法,然后示范练习,学生操作练习。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了解不够,学生自己练习时正确与否,也不清楚,这就造成了学生遇到游标卡尺的读数错误率高的现象。

利用网络教学时,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个网页:游标卡尺的结构、游标卡尺的原理、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读数练习、课堂测试、课堂讨论、生产与实践。

在游标卡尺的结构中展示各种游标卡尺,学生接触游标卡尺的任何部件,课件均以声音、文字的形式介绍其功能、使用方法。

在游标卡尺的原理中以动画形式,图文并茂的分析各种游标卡尺的原理。

在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中以动画形式介绍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

在读数练习中学生可以任意移动各种游标卡尺,进行读数练习,并且立刻知道正确与否

在课堂测试中可以随机生成五组游标卡尺读数练习,学生可以进行课堂测试,并将结果上传给教师。

在课堂讨论中可以利用BBS讨论有关问题。

在生产与实践中可以连接相关网站,查找游标卡尺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设计游标卡尺

教学中可以先利用实物介绍仪器结构、原理。读数方法直接可以计算机上演示给学生看。然后介绍多媒体教学网页的使用方法,以后就可以让学生自己操作,开展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学,相互讨论,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独立性与创造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师、生的交流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

上一篇:如何有效培养孩子的智商和情商发展下一篇:山东省2016年上半年锅炉水质化验工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