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结题报告

2024-06-07

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结题报告(精选6篇)

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结题报告 第1篇

【优质课网】海量优质课教学视频在线观看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在教科书中学语文,还要在课堂外、在生活中学语文。要把语文学习伸向生活,在生活中融入语文学习,首先要认识语文学习与伸延生活。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这一语文教育名言,揭示了语文和生活的深层联系。语文学习向生活伸延,尤其向生活言语实践伸延,更符合母语学习的特点,既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又能为提高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提供实践机会。我们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大语文教育环境,找准课内外知识的联系点,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书本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生活言语实践的大课堂里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建构自己的语文素养。

一、语文学习与伸延生活的必要性 尽管我们已经走进了新课程,但在读学生厌学现象也相当严重。语文教育面临挑战,这种挑战,一来自一些学生觉得语文学习枯燥无味,二是因为学生的课余时间大都被大量的作业以及各种形形色色的强化辅导班占据,语文学习的时间基本框定在课堂里,大部分时间被老师的烦琐分析和频繁提问占去了。这样,学生学语文被束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和语文教材里。学生远离社会生活实践,缺乏必要的生活积累和生活历练。这是极具有害的。其实我们都知道,任何能力都是学习主体“悟”后“练”出来的,而绝非是“讲”或“听”出来的。直接的社会实践,不仅能增加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经历,而且对学生意会大量的语文模

糊性知识,对学生积累审美经验,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特别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他一周两次把学生带到野外去,到“词的源泉”去旅行,他把这称为“蓝天下的学校”、“快乐的学校”。他曾说“宁静的夏季拂晓,我跟孩子们来到池塘边。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朝霞那令人惊叹的美。于是孩子们感觉和体味到朝霞、拂晓、闪烁、天涯这些词在感***彩上的细微差别。”(苏霍姆林斯基:《帕大雷什中学》)在苏霍姆林斯基这里,对生活的直接观察活动充满了情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致,不仅体验到生活的经验,而且获得了美感经验。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作为社会交际的工具、思维的工具、传承文化的工具,语文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它源于社会生活,应用于社会生活,一旦离开了社会生活,也就丧失了生命力。观察、调查、参观、访问等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是学生学好语文,增加积累,培养审美情操,培养“悟性”的有效途径。因此,语文学习与伸延生活,既能增加学生的生活历练,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可以消除厌学情绪,是语文学习的有效途径。

二、语文学习与伸延生活的方向

人从呱呱坠地开始,要生存,要发展,第一学吃饭,第二学言语。要学习言语,就必须在生活中学习,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人的一生可以不学其他,但不能不学语文。但事实上,一个人学习语文并不是从进入学校开始的,也不是离开学校就结束,而是随时随地都有着语文学习。社会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泉,也是语

文学习的补充和伸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母语课程,语文学习是一种母语学习”。依据母语学习的习得规律和语文能力形成的特点决定语文学习应该向生活言语实践伸延。学习母语的最大特点和优势就是在母语环境中通过使用母语来提高读写听说能力,这一过程在语言学理论中被称作母语习得。学生学习言语,说到底,就是为了运用母语更好地生活。因此,学习言语,就要遵循母语的习得规律,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提高,而不能仅限于课堂之内。事实证明,课外社会生活中的言语活动,不论言语的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就数量和范围说,都大大超过课堂的学习。据研究,学生一天生活中的说话量抵得上两个学期的课堂说话量;学生课外的阅读量超过课堂阅读量10倍以上。这说明要有效提高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仅靠现有的课堂活动量是远远不够的。

三、语文学习与伸延生活的内容

古人云:“处处留心皆学问”,我们也可以说,处处留心皆语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能成为语文课程资源。”语文学习能否向生活伸延,关键在于有没有一双发现课外语文学习资源的眼睛.语文学习再也不是仅仅“读教材”,再也不只锁定在教室里。有语言文字存在的地方就会有语文学习活动;有社会交往的地方,就能进行语文实践。语文教育不能在沸腾的社会生活面前关上大

门,画地为牢。语文教育必须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吕淑湘先生说:“语文课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边有广告牌;买东西,附带有说明书。到处可以学语文。”显然,学生的语文学习就要在一种开放、主动、多元、动态的学习环境中进行,而这种环境不能单从表面的时间和地点上交换方式,还要从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上有利于学生的言语学习。如让学生从报纸、杂志、书籍、电视、广告、标语、地名、歌词、风俗等方面感受,分析后获得知识。

四、语文学习与伸延生活的意义

茅盾先生有句名言:“书本上的知识而外,尚须从生活的人生中获得知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并不局限于课堂语文学习,通过课外阅读、写作、口语文交际、社会实践以及各种传媒等,都能够为学生语文索养的建构提供一个发展平台。社会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大课堂,虽然语文学习可以与生活相联系,但并不就等于生活。学生的生活言语实践多是在无意识、无目的的状态下进行的,有些言语甚至是不健康的,不科学的,会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如在学生中传开的灰色流言:“学习苦,学习累,学习还要交学费,不如参加黑社会!……。”因而,必须对学生的生活言语实践加强指导,拒绝灰色信号对学生的言语干扰,不能只顾及课堂语文学习,而置课外生活言语实践于不顾。

语文学习向生活言语实践伸延,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生活言语实践提供了一个与现实生活,与他人交往对话的情境。学生在历练中积累经验和体验,满足和发展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施展。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求真、去扬善、去审美、去探索、去创造,并且能用理性的眼光去认识他人、认识社会、认识世界,达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这样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语文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此,就要拓宽语文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参加生活言语实践,体验生活,扎根于现实生活。

正如刘国正先生所说:“在课外的天地里,学生得到语文训练的机会很多很多,是课内所不能比的。”只要我们善于把面临的时空与事物和语文学习相联系,朝着语文学习向生活言语实践伸延的方向去开展语文学习,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结题报告 第2篇

在生活中,语文是很重要的,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学习语文。

记得有一次考试,一道应用题里有这样一句话:“温度升高到30摄氏度。”我当时没有看仔细,误以为是:“温度升高了30摄氏度。”可想而知,我的计算结果与正确答案相差甚远,老师还因此批评了我。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万万不可小看这一个字,俗话说的好:“千里之堤,愧于蚁穴。”这一字就如“蚁穴”若有疏忽,就会毁掉一道应用题这个“大堤”。经过这次教训,我以后审题都很仔细了。

语文不仅仅在学习生活中很重要,在课余生活中也是缺少不了的。

一日,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个关于征友的版块,上面登着许多人的小档案。我在很就以前就想交一个笔友了,于是我决定利用这个机会来实现我的心愿。我很快就把自己的档案写好了,并寄往该杂志社的在出版社。可数日过去了,仍不见有人给我来信,我越等越沮丧,终日愁眉苦脸。爸爸发现了我的异状,问我有什么事,我便把征友的事告诉了他。他说:“把你写的档案给我看一看。”我找出原稿,递给了他。谁知爸爸看着看着突然笑了起来。我不解,问:“您笑什么?”他指着档案说:“这简直就是身份证嘛,写的这么严肃,无趣,难怪没人愿意跟你交朋友。我听后红着脸低下了头,爸爸忍住笑,拍拍我的肩膀说:“别泄气,我来帮你。”于是,在爸爸的帮助下,我又重写了一份档案,其中把我的特征和爱好写的生动,鲜明,再加上爸爸为我取了一个极富诗意的笔名,整个档案看起来就像是一篇抒情的散文。档案登出去不久,便有许多朋友给我来信。我要感谢语文,是它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才语文吸引了五湖四海的朋友,让我交到了朋友。

正如我国着名数学家华罗庚所说:“语文天生重要。”的确,语文学习和运用的天地是极为广阔的,这点我在实践中已深深体会到了。然而语文又是博大精深的,仅满足于一知半解是不够的,我们应在生活中不断的学习语文,并正确地运用语文。

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第3篇

一.寻找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结合点, 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

《相似论》中讲到:教学必须与生活经验相似, 与现有的知识经验相似。学生尽管社会阅历不甚丰富, 但都有自己多彩的生活, 也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 要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中更好地与教材产生共鸣, 得到感悟, 就需要我们具备一双慧眼, 寻找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结合点, 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

1. 联系学校生活经验, 学习语文。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 学生一天大部分时间在学校生活、学习, 生活经验感受较多、较直接, 教师可直接把这座舞台上学生亲身经历的一些故事引入到语文学习中来。新课程教材中有许多反映学校生活的一些课文。如学习《伟人细胞》一文时, 对“如何看待主人公贾里”这个问题, 我先让同学们找一找自己在学校生活中是否也有与贾里类似的想法和经历, 再回过头来评价文本中的人物, 这样通过自己与文中人物的比较, 学生认识到:贾里对自己的成长并不太在意, 这是符合人物发展变化规律的。这样, 对贾里的评价全面客观了。学完课文后, 学生能意识到“不做小事的人, 怎么干得成大事”的道理, 就应该算是学有所得了。

2.联系家庭生活经验, 学习语文。

家庭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第一场所, 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启蒙老师, 在这里学生获得了很多知识。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语文教学。如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主题是“至爱亲情”, 该单元的五篇文章都是反映家庭生活的。家庭生活是学生所熟悉的, 这里有浓浓的父母之爱, 有深深的手足之情……在学习本单元之前, 我先安排一节课让学生畅谈家庭生活的感受, 由于很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感触较深, 学生都踊跃发言;第二节课联系课文寻找结合点, 谈体味和感悟。如学到《甜甜的泥土》一课时, 有两位学生谈到王小亮的遭遇时声泪俱下, 而且还感染了其他同学, 真正达到了与课文产生共鸣的效果。课后经了解这两位同学所处的也是离异家庭, 有与文中人物王小亮相似的家庭生活经历。可见生活化教学的魅力无穷。

3.联系社会生活经验, 学习语文。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沟通课堂内外, 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等教育资源, 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 更是学习语文的一片新天地。例如:针对初一年级许多学生用字混乱的现象, 我一改以往“黑板上纠正错别字的做法”, 把学生带入“社会用字”的大环境, 要求学生在自主活动和相互合作的基础上, 对身边能看到的报刊杂志、电视广告、街头宣传标语、广告牌用字等进行甄别, 有疑问的字词查找字典区分正误并登记在册, 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整理编印, 最后将《勘误表》交有关部门或当事人处理。这样, 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文字知识, 养成写规范字, 说规范话的良好习惯, 而且也训练了学生的社交能力、说服他人的能力。

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拓展过程可以由多种形式实现, 只要留心, 就会发现社会的教育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如我们家乡溧阳是著名的茶乡, 茶文化历史悠久, 内涵深厚。人们在生活、生产中创造了一系列与茶结缘的文化样式, 丰富了中华文化宝藏, 这就是一种很好的教育资源。只要教师悉心安排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 一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又如到村里去出黑板报, 帮商家设计广告词等都是很好的语文实践活动。

二.寻找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衔接点, 联系学生的库存生活。

“库存生活”包罗万象, 涉及到当今社会的多个领域、多种形态。美国教育家华特有句名言:“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要生动活泼起来, 必须与库存生活联系, 只要与文本相关的生活都可以衔接。实践表明, 教材中除了有学生现实生活的影子, 还反映许多学生新奇的、没体验过的或与他们生活体验有反差的生活。如何衔接呢?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中小学生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把教学融入生活, 我们要在衔接点上做文章, 用学生喜爱的形式去衔接, 讲究艺术性, 凸现巧妙来。

1. 善于捕捉语言的接点。

语文的基础性和实践性要求生活的语言与教学的语言相结合。当学生感觉到生活的语言与教学的语言不一致或冲突时, 要及早做好铺垫, 以牵一发而动全身, 最终引向更高层次的融合。如《背影》一文, 结尾段写父亲的哀愁, “待我渐渐不同往日”, 学生对此感到疑惑, 这里是不是与“父爱”的主题不符?如果事先作好铺垫, 引导学生置身于文本生活的背景 (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父亲的家境) 去看待这个问题, 由此再诱导他们深究父亲的性格为什么会变得这样, 那么理解此处言语便不再困难, 原来此处并非说明父爱的减退, 而是表现生活对父亲的压力和磨难。这种对父亲的理解, 比“我”在浦口车站时的感触又深化了一层。

2. 善于捕捉媒体的击点。

有些事物在生活中不大出现, 学生不太可能有生活储备, 可借助于媒体, 以形象替代学生的生活体验。如学习《长征》一诗时, 对“暖”“寒”学生难以理解, 因为此处包含着丰富的想象, 并伴随着强烈的情感, 学生的体验达不到这一高度。如能借助于媒体展示“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庆”和“飞夺泸定桥时的壮烈”等影视片段, 以形象暗示学生来引发学生的情感, 就不难理解了。

3. 善于捕捉活动的触点。

学生的抽象思维出现困难无以凭借或学生的经验与语境产生断点时, 应通过模拟活动让学生直观感知。如朱自清的《春》一文要领悟“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中的“偷偷地”“钻”的神韵时, 可以让学生做游戏, 当学生尝试着从“挤挤挨挨”中慢慢探出头来时, 他们就充分地感悟到了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和春天的勃勃生机。

三.寻找语文学习与生活的集合点, 联系学生的理想生活。

理想生活是对现实生活、库存生活的审视、设想、创造。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认识活动与感情是紧密联系的。任何认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情感诱发下产生的。在教学中, 我们不仅要容纳学生的现实生活, 提炼学生的库存生活, 还要把这二者作为“已知通向未知”的桥梁, 审视、设想和改造更高尚的理想生活, 充分体现语文教学德育的功能。

1.抓住生活形象。

教学中要善于唤起学生思想中的闪光点来畅想高尚生活。在学习《十三岁的际遇》时, 我曾做过小小调查, 发现愿意过文中田晓菲生活的学生和不愿意过这样生活的学生都有, 于是就让他们“争论”, 最后达成共识:肯定那种生活当然是“理想”的, 但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幸福美满的生活也可以是不同的。我们还要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来描绘未来的宏图, 积极创造, 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学生畅谈自己理想中的生活、理想中的自己、理想中的社会、理想中的人类、理想中的宇宙, 畅谈决心、信心、恒心, 充分体现了语文课堂深省、内化、创造的功能。

2.抓住文本与生活的冲突。

教师要通过钻研教材, 善于发现文本与生活的冲突,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并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一次, 我和学生在学习课外阅读文章《中彩那天》时, 同学们都清楚, 如果中彩的话, 全家就会皆大欢喜, 但我引导学生抓住课文情节的冲突, 提出:作者的父亲中了梦寐以求的彩票时, 为什么全家却心事重重?这个问题与学生的生活经历产生了强烈的冲突, 使他们产生了好奇心, 强烈的求知欲望驱使他们认真阅读课文。通过思考讨论后, 才知道原来真正中彩的是父亲的同事库伯, 而这中彩的奔驰轿车, 父亲完全可以占为己有, 因为外人都以为父亲中了彩。全家人心事重重的根本原因是违背道德信义占有这辆车, 还是遵守道德信义, 把这辆汽车还给库伯?全班同学围绕这个问题读读、想想、议议, 老师适时引导学生展开人生价值的讨论, 让学生懂得人应有志气, 人穷应志不穷, 金钱有价道德无价。

教无定法, 教亦有法。律有所循, 例无穷尽。我相信, 只要我们让语文教学返璞归真, 去引导学生参与生活, 丰富生活积累, 让学生在生活中用自己独特的体验方式, 以独具个性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那么学生的心灵就能一任自然、自由飞翔, 学生的语言则能吐心声、诉衷肠, 习于生活, 得于自然, 游刃有余地表现生活, 表达自我。这样, 语文教学才能发芽、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 丁伯荣, 江苏教育出版社。

[2]《语文教学改革》, 任长松, 人民教育出版社。

[3]《学会生存》, 美国:埃德加, 富尔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年版。

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结题报告 第4篇

语文是教会我们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表达生活的学科。我们生活中的點点滴滴被我们观察到,体验出,然后表达成文,于是便引出千万人的共鸣,有些更是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称为千古绝唱。

李白的《床前明月光》,客居他乡的游子夜不能寐,记录下眼前所见之景,被人传唱千年;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短短几个字,如此简单的场景,却写出了无数人心中的凄凉;《项脊轩志》里“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不动声色一句看似闲谈,却不知赚取了多少人的眼泪;朱自清的《背景》,父亲送别儿子的琐碎细节,写在笔下,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艾青说:“生活是艺术所以生长的最肥沃的土壤,思想与情感必须在它的底层蔓延自己的根须。”观察生活、体味生活、表达生活,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精髓所在。

用生活的心境来学习语文,各种文学作品的意境与情感才能得其真味。我们读赵师秀的《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春早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这一首七言绝句,以摹写江南水乡梅雨时节夜晚的雨景表达作者当时的心境,很多学生会认为这首诗的理解有难度,但其实如果把自己设身处地地放在作者的位置,感受此情此景,不消揣摩,作者的心绪便自然而然可以体会得到了。想象一下,黄梅时节,细雨绵绵,池塘里漫漫春草,青蛙的叫声连成一片,约了朋友来访,却迟迟没有等到,灯影昏黄,自己一人坐在窗前,百无聊赖地拿棋子敲打着书桌,偶尔震落下一点灯花。把自己置身于作者所处之景,体会作者的生活,那么诗中所流露出的点点闲愁和作者怅惘失望的情绪就马上跃然纸上了。这些生活的细节,细雨、蛙声、闲敲棋子震落灯花,使全诗蕴藉含蓄,有无穷的韵味。

好的文学作品也都来源于生活的点滴细节。林洪的《山林清供》里有一个故事,说的是苏易简的一段,宋太宗问苏易简:“食品称珍,何者为最?”对曰:“食无定味,适口者珍。臣心知虀汁(泡菜的汤汁)美。”太宗笑问其故。曰:“臣,一夕酷寒,拥炉烧酒,痛饮大醉,拥以重衾。忽醒,渴甚。乘月中庭,见残雪中覆有虀盎,不暇呼童,掬雪盥手,满饮数缶。臣此时自谓:上界仙厨,鸾脯凤脂,殆恐不及也。”

多么有爱的故事,夜色淳淳,清月朗照,半夜忽醒,掬雪盥手,满饮数缶虀汁,闲逸平和,冲淡悠远,读之余香满口,思之平安喜乐。

笔者曾经特别爱读《红楼梦》里的一段:“一日清晓,宝钗春困已醒,揭帷下榻,微觉轻寒,启户视之,见苑中土润苔青,原来五更时落了几点微雨。”娓娓叙来,不动声色,却是磁石一般,令人不禁心神向往。

平淡之中,自有一股魔力,让人反复思量,心神摇曳。这就是生活之细节的魔力。

细节是袁枚笔下的“坛高三尺酒一尺,去尽酒魄存酒魂”。咋觉味道淡如,但若羼入三四分新酒,便觉芳香透脑。淳淳的,悠悠的,不特别关注留意不到它的存在,可它却在不经意间滋润着你的生活,倘若细细品味,便觉精美难言,让人心中分外熨帖。

细节是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细节是马致远的“一声梧桐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细节是“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细节是“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语文教学要启发我们观察生活,引导我们体会生活,教会我们表达生活,收集生活中被人遗漏的细节,酝酿出美的篇章。

生活的细节是半夜时分,静静地守在一朵昙花前,默默地等待绽放那一刻的绚烂,生活的细节是清晨拂晓,轻轻地打开窗子,呼一口新鲜空气,远远地眺望那天边的云。

生活的细节是从门上拿下干枯的艾草,听枯草渐渐碎裂的声音。

生活的细节是泡一杯浓茶,看清亮的水渐渐变得碧绿。

生活的细节是翻开一本陈年的厚厚的书,看尘土簌簌地下落。

生活的细节是盛夏的傍晚,在乡下的老屋,倾听小虫快乐的呼喊。

生活的细节是偶尔醒来的深夜,坐起看窗外遥远处的点点灯光。

生活的细节是打开窗子,清风吹来,看书桌上的白纸一张张飞起,落下。

生活的细节是漫漫秋夜,伴耿耿秋灯,听绵绵秋雨在满地堆积的落叶上迟疑,然后悄悄渗透,传出沙沙的私语声。

生活的细节之美无处不在。一个不经意的瞬间,一种喜乐悄悄隐进心灵,然后,轻轻游走。而语文的教学,则正是把生活的细节录以文字,书以篇章,与人分享,引人共鸣。能够启发于生活,改变于生活,才不辜负语文教学所期许的承载。

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作文 第5篇

匡衡小时家中贫困,给邻居家打工来换书,还有凿壁借光之事发生。虽说条件艰苦,匡衡却在孜孜不倦的阅读。正是因为这些,他对《诗》的理解极深。当时儒学之士曾传有“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之语,可见因为阅读为匡衡带来了极大的学问。后来在汉元帝时期,匡衡还成为了当朝宰相,这些都是阅读的好处。如果没有小时候那艰苦的阅读,匡衡怎么会有后来的成就。

再看苏秦,身带六国相印,一时促成六国纵横,真威风凛凛。这也与消失苏秦的勤奋阅读分不开。苏秦挑灯夜读,没精神的时候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此提神。因此留下了“刺股”之名,还有了渊博的知识。凭借这些知识,苏秦才能游说六国,得到了各国国君的相信。假想苏秦如果当年听了妻子的话,不去读书了,那么这么大的成就也就与他无缘了。阅读,改变了苏秦的人生。

书到用时方恨少,是非经过不知难。这句话不但古代适用,现在也同样适用。就拿小升初的语文考试为例,经常有一些句子给了上句让接下句。这种时刻就体现出来了阅读的重要。没有平时大量的积累,自然是答不上来,那么就与这几分再见了,可能因此与名校失之交臂。这也反映了阅读的重要。

一般来说,经常阅读的人,对文字的理解能力较好。并且我们的脑部是开发得越多越灵活,常常阅读,我们也就自然的比较聪明了。书是前人智慧和经验的结晶,“读一本好书,就想和许许多多高尚的人谈话”。不去再犯前人犯过的错误,成功就在我们眼前。

语文老师也常常提到阅读的重要性,只有学会阅读,才能够将语文学好。学好了语文,拥有了基础的文科基础,其他科目自然也不会差。如果一道题连题意都读不懂,那么还怎么解题。只要学会了阅读,平时的学习成绩自然不会差。作为一个儿童,多读书,便是启迪智慧的不二法宝,让自己的思绪因为读书而活跃,不局限于眼前。

再说说写作,如果没有充足的阅读,又怎么能够提高写作的水平。没有丰富的文化基础,怎么能写出好词佳句。

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结题报告 第6篇

内容摘要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智力残疾学生存在记忆力差,注意力难以集中,语言发展缓慢,思维水平低的特点,加强语文课程与智力残疾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实现课程的生活化。让课堂内容回归学生生活,充分利用智力残疾儿童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结合课文内容,创设生活情境;密切作文与生活的联系,让课堂中所学用于学生生活,引导学生走出书本,走出课堂,走进社会,走入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

生活语文

创设生活情境

智力残疾

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像生活一样广阔。不论是普通孩子,还是智力残疾的特殊孩子,如果学习语文被束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和语文教材里。学生远离社会生活实践,都是十分有害的。正因为如此,在新的一轮课程改革中,《新课标》特别强调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去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不断发展其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在《培智学校新课程设置方案》(11稿)的培智学校课程改革的目标中也指出:“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实现课程的生活化,社会化,实用化,综合化,多样化和个性化,使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更有效地融合起来。”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学生,特别是对于智力残疾学生,语文学习再也不仅仅是“读教材”,再也不只锁定在教室里。有

语言文字存在的地方就会有语文学习活动;有社会交往的地方,就能进行语文实践。语文教育必须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

普通学校的教师现在已积极投身新的课程改革中,正用大语文教育观、新课程的理念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创设一种开放、生动、多元、动态的学习环境。虽然特殊教育的新课程的改革正在准备中,还没有在所有的特殊学校中展开,但是,作为特殊学校的一名语文教师,也应该而且必须积极地投身于课改中,用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智力残疾学生存在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差,语言发展迟缓、思维水平低下、缺乏主动性„„的特点,要想让这些学生学好语文是非常困难的。为了让他们学好语文,我们就要转变观念,充分利用好一切可以利用的语文课程资源,特别要用好生活中的语文课程资源,以学生的语文生活经验和成长需要为依归,把教科书“这本小书”与生活“这本大书”融为一体,强调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联系,密切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激发他们学语文的兴趣,消除他们学语文的畏难心理,让智力残疾孩子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让孩子们享受学语文的快乐,从而提高培智学校语文教学的效果。

如何利用好生活这个大课堂,更好更有效地发展智力残疾学生的语文能力呢?现就结合我的教学实际,来谈几点作法:

一、让课堂内容回归学生生活。

(一)、充分利用智力残疾儿童的生活经验,培养智力残疾儿童的独立

识字能力,汉字难学,字形为最。对于智力残疾儿童来说,要记住汉字的字形的确十分困难。因为智力残疾儿童的记忆存在两个主要缺陷,一是识记速度缓慢,保持不牢固,再现困难或不准确。在学习新的知识时,智力残疾儿童只有在多次重复之后才能掌握且很容易遗忘。智力残疾儿童记忆的缺陷主要存在瞬时记忆和短诗记忆上,他们无法将瞬时记忆和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上,其原因在于他们不善于运用适当的复习策略。二是记忆的目的性差、选择功能薄弱。根据智力残疾儿童记忆的特征和缺陷,对于识字教学,要尽量贴近实际,生活化地识字。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生活体验、知识经验,使识字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结合,唤起学生大脑皮层中沉睡的信息,产生亲切感,提高识字效率。

1、再现生活情境识字。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名言是这样说的:“只有当识字对儿童来说变成一种鲜明的、激动人心的生活情景,里面充满了活生生的形象、声音、旋律的时候,读写教学的过程才能变得比较轻松。”比如学习“染”字,教师的讲台上摆放着一个水彩盒,一小瓶水和一些棉球。教师用水调好各色颜料,用镊子夹起一个棉球,浸到红色的水彩中,蘸了片刻,棉球被染成了红色。教师又夹起一个棉球放到绿色的水彩中蘸了片刻,棉球被染成了绿色。教师让几个学生将几个棉球染成了黄色、紫色、蓝色。之后,告诉学生,棉球浸到红、绿等水中,由白变成红、绿等颜色,这就叫“染”,大家看到这个字的下半部分,“木”表示一种植物,它能榨出使物体着色的颜料;“氵”表示制成燃料还需要加上适量的水(师指“染”字的左上角),把要染的东西放进有颜料的液体中经过多次浸、晒,东西就着色了,这个“九”就是表示多次的意思。这样,在愉快的实验中,学生理解了“染”字左上方的三点水,右上方“九”的来历,悟出了下方“木字底”的理据。于是“染”字随着这个有趣的实验,深深地扎在学生的脑海中,既准确地感知了字形,又理解了字义。

2、调动生活经验识字。每次学习生字时,我都会问:孩子们,这些字你们有没有在其他地方见到过?在哪儿见到过呢?这样引导学生把识字、记忆生字与平时生活联系起来,如在学习“塘”字时,有一个学生是这样记的生字“塘”的左右结构,左边是“土”,右边是“唐镜森(班上一个学生的姓名)的“唐”„„学生们都笑着说“对”,就是唐镜森的“唐”。我又问:“池塘的塘字为什么是土字旁呢?你们见过池塘吗?”同学们通过联系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池塘的堤坝大都是泥土筑成的,明白了塘字为什么是土字旁的道理,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记住了“塘”字。这样调动生活经验识字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古人云:“处处留心皆学问”,我们也可以说,处处留心皆语文,只要我们老师、家长都做生活的有心人,随时引导智力残疾学生在多彩的生活中识字,定能提高识字效率,培养学生的独立识字能力。

(二)、结合课文内容,创设生活情境,联系生活,理解课文内容。对轻度智力残疾儿童,要通过教育,使他们具有初步的阅读能力。而智力落后儿童的思维长期停留在直观形象阶段,抽象概括水平低,我们现在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全日制培智学校语文教科书的许多内容陈旧,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缺乏时代气息,学生学起来不感兴趣,有的课文讲的道理十分抽象,智力残疾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比较困难,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在备课、上课时有意识地为学生营造生活的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语文、运用语文。创设生活情境的手段很多,如教师进行形象性描述,可借助影片,音乐渲染等多媒体手段。例如《蚕姑娘》一文,这课描写的是蚕的生长过程,对于农村的孩子,由于有生活经验,理解起来不是很困难,但对于城市的孩子,特别是智力残疾孩子要理解蚕的生长过程就很困难的。为了很好地帮助城市的智力残疾孩子理解课文内容。我特意买了小蚕,带到班上教孩子们养蚕,引导孩子们观察蚕的样子,变化,并用数码相机拍下了每一次蚕眠的照片。有了这些生活体验,再来学习《蚕姑娘》时,学生们较好地理解了蚕的生长过程及蚕眠蜕皮的现象,而且还在养蚕的过程认识了桑树、桑叶,培养了孩子们的爱心、责任心和对蚕的喜爱之情。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言:“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之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

为中心的教科书。”如果我们坚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相信轻度智力残疾学生的阅读能力能逐步得到提高。

(三)、结合习作教学,创设生活情境。

与正常儿童相比,智力残疾儿童语言发展水平低,发展速度也要迟缓一些。在所拥有的词汇量方面,智力残疾儿童要少得多,且理解不全面、不准确,因此,习作对于轻度智力残疾学生来说是十分困难的。对轻度智力残疾学生习作指导,一定要将生活引入课堂,让学生明白习作交流就是生活的倾诉,而决不是一件单调枯燥的事。习作内容的选择尽量贴近生活,以实用为中心。在指导学生习作时,要采取多种方式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如可让学生先动手做一做、说一说,再写一写;能带学生去社会生活中实地观察就要克服一切障碍和困难带学生亲自去看一看,然后再说一说、写一写;或利用多媒体再现生活等。例如教学全日制培智学校语文 觉得作文也不那么难了。

二、让课堂中所学用于学生生活。

课堂上学语文,是为了在生活中用语文,我们要以教材为基础,不断开拓学生运用语文的空间。

(一)、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生活中的语文资源是很丰富的,我们要指导轻度智力残疾学生立足语文,用眼睛、耳朵去关注语言之外的事情。比如时事的、历史的、人情风俗等等,有选择地、艺术地结合到语文教学中去。因此,要选用恰当的活动做“跳板”,让课中所学用于学生实际,如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例如在学习了一些生字新词后,智力残疾学生由于记忆容量小,保持差,易遗忘,再现困难。这就需要让学生对这些汉字反复学习、充分练习,如果练习、复习的形式机械重复、单一,儿童就会感到乏味,对练习、复习失去兴趣,效果也差。因此,我们要开展多样的活动来达到复习巩固所学生字词的目的。如鼓励学生自制生字词卡片,用打牌的游戏来识记学过的生字词,或自制卡片贴在家里的墙上经常读一读,认一认。或猜字谜、送生字回家、给生字找朋友等。在教室前面的黑板上,每天写着根据学生所学的生字编写的儿歌,让学生自由练读,以增加与生字见面的机会,巩固识记效果。引导学生开展在生活中识字的比赛,让广告、商店招牌、路标,电视屏幕等也都逐渐成为学生识字的教材。这种有意识地引发学生自主、自由地把识字与生活相联系的做法,不仅强烈地激发了孩子们识字的兴趣,也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识字能力。

(二)、生活是一个大课堂,蕴含着丰富的课程资源,社区是学生重要的生活环境,是步入社会的基础,因此,要引导轻度智力残疾学生自发地运用课堂所学,去解决生活中发现的问题,从中让学生感受爱,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如:邻居阿姨的一件衣服忘了收,不知被风刮到哪儿去了,你会怎么帮助她?引导学生可以在社区公告栏写一则寻物启事,既复习了写启事的知识,又使孩子体验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多好?„„这就是在生活中学用语文的例子。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杜威也曾提出“教育即生活”,这就是语文教学的真谛。我们只有引导轻度智力残疾学生走出书本,走出教室,走进社会,走入生活,让轻度智力残疾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让孩子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才能最终实现智力残疾儿童语文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叶林.中重度学生汉字认读能力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05(03)

2、刘仁增.让识字教学焕发生命活力.小学语文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2)

3、叶立群,朴永馨.特殊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 次印刷

4、全国培智学校新课程设置方案(11稿).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国培智学校新课程方案研制组.2004

上一篇:艾滋病常见问题和答案下一篇:处置森林火灾现场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