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历史教学

2024-06-22

初中历史与历史教学(精选12篇)

初中历史与历史教学 第1篇

一、认真预习,勤于思考

在预习时,教师要教会学生阅读课本。阅读是“学习之母”、“智慧之源”,是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载体。具体的做法是:首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上的引言、章、节、目和大事年表,让学生初步掌握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特点,以及每件大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影响等,加强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其次,阅读课本正文,要求学生做到“读”、“思”、“划”三个字。读,就是了解本节教材的大意、具体内容、重点和难点。“思”,就是边读边想,对史实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从而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划”就是边读书,边在课本上的重点内容和词句上做记号。再次,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上的历史地图和插图,增强形象思维,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最后,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正文下面的注释,了解不同学术观点,提高兴趣,拓宽知识面,加强对正文的理解。总之,预习阶段要“俯而读、仰而思”,“读”要到角到边,“思”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达到夯实基础的目的。

二、专心听讲,积极参与

上课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继承人类知识财富,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自己的认识能力的活动。中学生每天学习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里度过的,因此提高课堂效率十分重要。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关键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让学生当课堂的主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全部活动,不当旁观者。具体说,就是要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要认真观察老师的每一个言行,要大胆发表自已的看法,认真参加讨论,有选择地记笔记。为此,要注意做好如下两点:首先是指导学生学会听课。即要会听开头,会听新知识,会听小结。其次,要求学生在原预习环节写成学案的基础上,根据教师授课内容,以及同学回答问题的思路,重点对照、审视、补充自己的学案。特别对老师授课、同学回答问题过程中与自己学案不同的地方,要深入思考,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多问个为什么,矫正思路,以准确掌握本章节的基本知识、重点、难点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历史发展线索等。

三、及时复习,强化记忆

在对课本知识全面阅看的基础上,对于上课时已明白和理解的部份要少花时间,而应把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尝试回忆时想不起来、记不清楚、理解模糊的部份。关于参考书,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选好参考书;要在阅读课本并对所学知识有个基本理解之后,再去看参考书;要围绕学习的中心内容去看参考书的相关部分。参考书上和课本、老师讲得一样的,一扫而过,如有从不同角度加以解释或深化内容的,或扩展知识的,要仔细阅读,争取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法对同一问题加以理解。在听过课和复习后,再次审阅整理自己的学案。如何整理呢?重点把上课所涉及的知识而在学案中没有的部分补上,把原学案上不准确的部分更正过来,以保证学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弥补不足。如果平时下功夫写好学案和整理好学案,到了期末复习,只要一看学案,心中就有数了。这样复习时,既省时,又准确,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独立作业,加深理解

引导学生完成每个章节后面的作业题,这些作业题是课本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以巩固知识、培养技能和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具有评价、反馈、检测和鞭策的功能。它可以鉴定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是否达到了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的要求,可以检查学生在掌握知识以及能力上的优缺点,可以预测学生能力发展的倾向,可以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鞭策学生勤奋学习的精神。所以课后作业要做,且要题题过关,忽视课本后的作业,不做作业的现象有必要改变。同时要学会做章节中的思考题。思考题是高一层次的练习,有助于学生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也可以让学生讨论后完成,教师要重视分析、讲评,做到释难解惑。教师要指导学生把课本内容分析概括为若干要点,然后将各个部分综合成完整的知识系统,使“繁而杂”向“少而精”转化。

摘要:素质教育是以21世纪培养人才需要为目标, 多角度、多方位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知识上、能力上的教育。实践证明, 实施素质教育的最有效、最主要的途径是学校教育。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因此, 要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有必要探讨学生的主体作用, 探讨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落实主体性原则的问题。通过对初中历史教学实践的探索与反思, 总结出在预习、上课、复习、作业四个教学环节中贯彻实施主体性原则的具体方法。

初中历史与历史教学 第2篇

论文摘要:文章将反思性教学理论运用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之中,力图把中学历史学科反思性教学实践做一个完整的呈现,从而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反思性教学自产生之日起,无论是作为一种思潮,还是作为一种运动,都一路高歌,势不可挡。主要是因为它给当代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具体来说,反思性教学启发人们反思操作性教学的局限,不断探究教学中的新问题,在探索中把自己锻炼成学者型教师,从而改变凭经验教学或简单重复教学的现象。目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课程实践方式,为此“教师应超越常规教学中对课程内容的机械复制,积极对自身的课程与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反思性教学理论传入我国,无疑是为广大教师理解新课改提供了新的视角,这对他们创造性地实现新课程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近年来,笔者一直坚持将反思性教学理论运用于中学历史教学实践,现结合中学历史教材,就这一问题谈谈个人的体会,以求教于方家。

所谓中学历史学科反思性教学实践,就是在反思性教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中学历史教学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借助对自己教学实践的行为研究,不断反思自我对历史教学内容,学生学习历史的规律,历史教学的方法、手段以及经验认识,以发展自我职业水平,努力提高教学实践合理性的活动过程。

一、教学实践前的反思

备课是教学工作的第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教师能否上好一堂课的关键前提。教师备课时,应对即将实施的教学目标、过程设计、采取措施、使用方法、时间安排等的合理性进行思考、预期和修正。例如:我在备《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Ⅱ)第4课]一课时,对课程标准进行了反思。课标的内容是“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按课标要求“资本主义萌芽”必须讲授,而人民版教材却没有相关内容,这是教材编者的疏漏,还是课标制定者的失误?究竟如何处理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才更合理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查阅了大量资料,结果发现大多数学者都否认中国存在所谓“资本主义萌芽”。著名历史学家萧功秦说:“实际上这种所谓萌芽的东西可能根本就长不大!在封建制度主张定于一尊,在这种‘求定息争、防争氓乱’为基本文化精神的社会里,哪怕长出来也是没有意义的。它总是会被扼杀掉,根本用不着西方势力动手。比如雇工制度,在宋朝就有了,可它永远是这个东西,几百年的时间里也没有长成资本主义的大树。因此,我认为称所谓‘资本主义萌芽’是一个误导的概念,改称为永远长不大的‘资本主义死胎’,可能更接近事实一些。”另一位学者任爽也谈到这个问题,他说:“„„我们在春秋战国时期,似乎已经可以依稀找到‘资本主义萌芽’,而在明清时期,似乎还可以发现大量的‘奴隶制’的残余。这些现象给我的感觉是,在中国,社会形态的演进似乎不可能被严格而明确地或者说是硬性地加以区分。因为人们可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现同样的因素,或者说相同的因素往往可以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长期延续”。从上述学者的论述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目前资本主义萌芽问题已遭到了学术界普遍质疑。虽然这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但不能因为有争议就一字不提,况且课标中也有明确的要求,因此教学中不讲不行,关键是如何讲的问题。如果讲得太深学生难以理解,若是给学生一个定论更有悖于科学性原则。鉴于上述情况,我在备课时一方面补充了有关资本主义萌芽的基

用心

爱心

专心

本知识,同时也简单介绍了学术界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这样一来,既贯彻了课标要求,也弥补人民版教材的不足。

二、教学实践中的反思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对教学情境、进程、态度、内容、方法及时反思,以便验证教学设计是否合理,同时还要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调控。例如:我在讲授《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Ⅰ)专题二第1课《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主要介绍了1840~1900年西方列强侵华史实,第2课《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讲述的是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而其他版本的教材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都是将列强侵华史与中国军民抗争史同时介绍的。人民版之所以另辟蹊径,把中国人民的斗争史单独拉出来,专门设置一课,主要是为了进一步落实突出课程标准关于“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这一情感态度价值观主题。我在备课时基本沿袭了教材的这一思路,而没有把两课内容按时间顺序进行整合。在讲授第一课时,学生都能按时间顺序掌握列强侵华的重大事件。而在上第二课时,我却惊奇地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中法战争”(第1课中的内容)发生在“左宗棠收复新疆”(第2课中的内容)之前。产生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初中阶段历史教学没有到位,学生连最起码的时间概念都没有。怎么办?如果仍然按原来的教学设计授课,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当时我立即调整了教学进度,先给学生补习初中历史,等他们形成必要的时间概念后,再按原来的设计进行教学。虽然这一节课没有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但由于及时调控却使得课堂教学更趋合理。

三、教学实践后的反思

课后反思也是反思性历史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对实践结果的归因、总结评价、寻找差距,以便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指导现今、未来的教学活动。承前所述,上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一课后,我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效果进行了反思:1.如何解决教学进度与课时不足的矛盾。高中历史课每周只有两节,如果在讲授新课过程中,还要补习初中的教学内容,肯定无法完成课标规定的教学任务。增加课时显然不可能,怎么办?能不能挖掘隐性课时呢?如果能设计一份预习提纲,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预习,事先解决上课时的“拦路虎”,到授课时的进度自然就加快了;同时,预习题能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而且这也是反思性教学目的——两个“学会”的具体体现。这样看来,设计一份既科学又经济的预习提纲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经过一番思考,我设计了如下提纲:(1)按时间顺序列举列强侵华的事件及其后果?(2)针对列强入侵,中国军民进行了怎样的抗争?结果如何?(3)将列强侵华事件与中国军民的反抗斗争一一对应起来。(4)在课本中找出中国军民反抗斗争的典型事件。这份预习提纲能否奏效,还有待于下一节课的验证。

2.如何完成情感教育目标。我在授课过程中侧重史实讲解,忽视了情感渗透,这堂课本应该上得生动感人,结果却变成了简单史实的罗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首先查阅了有关情感教育的文章,其次还虚心向老教师请教,最后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拟定了如下措施:(1)采取情景式教学。激活学生情感世界,不是靠教师简单的灌输,而是要学生亲身体验。上课时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再现中国军民浴血奋战的感人场面,让学生从中体会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2)发掘教材的情感因素。教材选取的中国军民奋起抗争的事例都是具有其特有含义的。“三元里抗英”,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人民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左宗棠收复新疆”,颂扬了政府官兵为收复国家失地而作的积极努力;“黄海海战和反割台斗争”,表现了政府官兵、人民群众为维护国家主权,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义和团反帝运动”,则谱写了广大农民群众高举“反帝”大旗,与列强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的壮丽诗篇。上课应选择典型事件,从“中华民族”的视野来讲授。面对着列强的入侵,用心

爱心

专心

无论政府官兵,还是民众百姓,尽管他们形式不同,手段不一,或自发,或有组织,但他们都是站在民族的立场上,为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而英勇抵抗外来侵略。(3)启发学生主动参与。情感教育自然离不开学生的全程参与,是被动接受还是主动参与,直接影响到情感教育的效果。在讲授中国军民抗争时,可启发学生进行讨论,谈谈各自的感想,让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体验中国人民视死如归的斗争精神。从而把本节课的情感教育推向高潮。我将教学反思后形成的改进方案用于另一个班级的教学。相比之下,这节课有了明显的进步,但又涌现出一些新的问题。由于部分学生预习不充分,再加上学生讨论持续时间过长,教学进度再次被延误。这些问题又将成为反思性教学新的起点,反思性教学就是在这种不断循环中推动教学日趋合理的。

历史学科就是让人通过认识过去来认识自我、反思自我、矫正自我、超越自我。历史虽然是过去的事,但研究历史、学习历史的都是现代的人,我们所教所学的历史,实际是今人对前人的理解学、解释学,由于社会的进步,时代的不同,人们对历史的解释与认识也就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历史都是现代史,历史教师应当自觉树立反思意识,与时俱进,引领学生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培养学生富有时代意义的历史思维。综上所述,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反思性教学必将成为中国历史教学的发展趋势。

用心

爱心

初中历史教学与审美教育 第3篇

一、努力创设历史教学过程的行程美

历史教学过程决不应归结为讲、抄、练、背、考等枯燥死板的过程模式,而应是一次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美的行程。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好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让学生在美的情境中感知信息。

1.建立师生和谐关系,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共同活动,要使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关键在于师生的关系是否和谐。如果师生间民主平等,是一种和谐融洽的关系,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教师乐于“传道、授业、解惑”,就会出现一个心理相容、思维沟通、情感交流的教学状态。当师生心理相容时,教师的言行就会引起学生肯定的反应。同时,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尊重、信任和期待的信息就可以通过一言一行输送给学生,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得到认可、信任,并产生情感交流和共鸣,从而成为学生认真听课,努力学习的一种动力。

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学生是有血有肉、有需要、有情感、有独立人格和个性的人,教师应理解和尊重学生,主动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志同道合的朋友、情投意合的伙伴。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民主、平等。以学生为主体,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使教学活动在和谐的气氛中进行。

2.创设师生思维同步,设置优美的教学过程。心理活动的状态决定着人们获取信息量的多少,人在积极的心理状态下所获取的信息量多,反之,获取的信息量就少。所以,教师应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使学生大脑皮层处于受刺激状态,从而进入最佳学习动机。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途径,莫过于让学生直接体验课堂思维劳动本身的乐趣。在思维过程中,层出不穷的推理,茅塞顿开的领悟等等。都可令学生享受到参与思维的幸福感,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而这些都要求教师既要深掘教材内涵,又要把握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因时、因地、因材施教,使其思维发展过程与教师同步运转。

二、努力锤炼历史教师的语言美

美的语言往往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历史涉及的知识丰富,联系的事物广,这些都要求历史教师具有较高的语言素质和修养,只有将历史和科学性、思想性融汇于美的教学语言之中,才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中更多的是借助教师那倾注感情的、充满魅力的语言。教师形象生动的语言可以呈现给学生一幅幅逼真的图画,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从而获得必要的感性知识,加深对历史知识、历史现象的理解。

三、努力追求历史教学手段的艺术美

彩图、剪贴图、模型等是传统的历史教学手段,教师在教学时要选择富有表现力、感染力、艺术性强的教具,使学生愉快地感知教学内容。如在《昌盛的秦汉文化》一节教学中,为了突出“甲骨文”这一教学重点,我利用本书彩图——殷墟出土的刻有文字的龟版和本课记有的日食的甲骨文,让学生对甲骨文有些感性认识,然后叙述甲骨文记载着商朝生产者、阶级关系,以及商王对风雨大小、战争胜负、猎获多少的占卜结果,是我们今天研究商朝历史的宝贵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有文字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输出信息的渠道越多,其输出效率越高。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幻灯、投影、电影、录像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越来越广泛地被引进到历史课堂教学之中,它们可以直观形象地再现历史知识,使学生在感知美、鉴赏美的愉悦中形成历史的科学概念。如果在展示这些知识的同时配上优美的音乐和生动的解说,则更加能增强课堂教学的真实性、新颖性、趣味性,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教学气氛更加和谐。◆(作者单位:江西省临川第二中学)

新课程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探索 第4篇

1. 备课中体现趣味性

俗话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 自己先要拥有一桶水。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中要阅读大量的相关资料, 精挑细选趣味性较浓的与课程内容联系紧密的材料, 以便讲课时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公元纪年”这部分内容时, 我用硬纸片做了一个精致的“年代尺”模型, 让学生观察, 并提出问题:“一个人公元前24年出生, 公元后24年去世, 这个人活了多少年?”同学们边观察, 边计算, 计算的结果可能有两个, 一是48年, 另一个是47年, 为什么会出现两个结果呢?哪一个结果是正确的呢?让学生围绕着这一疑问再进一步观察“年代尺”, 学生会发现, 公元元年不是公元零年, 而是公元1年, 计算时不能简单的套用数学上的“数轴法”进行公元纪年的计算, 正确的计算过程:24+24-1=47 (年) , 这样学生会感兴趣, 内容也能记得扎实。

2. 教法中贯穿趣味性

孔子说过:“好之者不如善之者, 善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保持“乐知者”的状态, 教法必须改革创新, 灵活有趣。爱听故事, 这是初中学生的一个特点, 妙趣横生的故事, 扣人心弦, 引人入胜, 能激起学生极大的探索兴趣。在讲授“个人离不开社会”这部分内容时, 我给学生讲了“狼孩”的故事, 从而引出“个人离不开社会”。正如一滴水滴在桌面上, 会很快蒸发掉, 放在海洋中会永不干涸一样。同时教育学生祖国的沃土和文化滋养了每一个中华儿女, 儿女们长大后要报效自己的祖国母亲。

3. 讨论中激发趣味性

课堂讨论是在商讨和辩论中互相启发, 从而研究和探求真理的教学模式, 它强调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中, 改变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方式。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地学习, 并去不断地探索真理;在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关系中, 改变学生机械的接受知识的观念, 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多问“为什么”。要达到预想的效果, 教师要精心设题, 保证课堂讨论质量。首先, 注意命题的综合性, 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和命题的新颖性;其次, 公布讨论题时, 要提出目的和要求, 布置必读的参考资料, 善于启发和诱导。如果学生一时语塞, 教者要适时点拨, 打破沉默局面。学生发生争论, 教者要因势利导, 紧扣主题, 将论点引向纵深;最后总结。如在学习“实践的钥匙”这部分内容时, 我让学生以自己最感兴趣的社会调查主题和对象进行分组讨论, 同学们通过讨论思考提出许多自己感兴趣且比较实际的调查主题。

4. 让学生多做调查多实践

比如学习《生活在社区里》, 我要求学生回家写一篇调查报告, 内容包括:自己生活的村庄或居民区 (社区) 的面积、人口分别是多少?社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作用?它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哪些方便?你认为自己的社区在布局上有哪些优点?有哪些不足之处?不足之处应如何改进?并请绘制一幅改进之后的社区平面图。课上, 学生非常激动地展示着交流着自己的杰作, 这样, 对于什么是社区, 社区的功能有哪些, 社区的分类标准等一系列本来很抽象的问题都迎刃而解, 同时还对学生进行了热爱家乡和增进环保意识的教育。这种社会调查引导学生走向社会, 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服务家乡, 服务社会, 也使我们的教学从课堂延伸到家庭、社会, 延伸到现实生活, 使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

5. 讲究课堂导入, 诱发兴趣,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新课的学习中去

历史与社会课原本应是趣味性极强的, 现实中学生不感兴趣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教学中未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触动学生的兴奋点, 引发学生探求的欲望、参与的热情。如讲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先播放歌曲《十送红军》。这首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能使学生每一根神经都“乐”起来, 每一个思维的细胞都“活”起来, 然后因势利导, 随即提问:井冈山的老百姓为什么要“十送红军”?红军长征经历了哪些艰难险阻?又是怎样克服重重困难取得胜利的?这样让学生很快进入学习佳境, 既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又能指导学生学习本课的目的与重点, 可谓一石二鸟。

初中历史与历史教学 第5篇

甘肃省金昌市第三中学韩德宗

邮编:737100

电话:***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素质教育全面的推进,初中历史学科在教育理念、教学手段与成效等方面有了较大改观,大部分学校的历史教学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初中历史教学方法也不断尝试一些新的方法。然而,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却令人堪忧,本文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际经验,谈谈初中历史教学现状的问题,探索与思考新的教学模式,与大家共勉。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现状;教学模式

学者钱乘旦曾说:“历史不仅是一种知识,而且是一种智慧。”历史是已经凝固的现实,现实是正在流动的历史。历史是一座桥梁,架起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昨天和今天。作为一门学科,“历史学从事的是一门富有社会价值的学科。从社会整体看,学史以‘通古今之变’,有助于人们认识世界发展潮流,推动社会进步。从个人方面看,读史有助于培养‘真善美’的思想品德和情操,而个人的进步正是社会整体进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因此,无论从个人的发展还是从社会的进步看,学好历史都是非常重要的。初中历史教育的目的在于传授基础历史知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智力,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自身素质。然而,目前学生对历史学习却普遍缺乏兴趣。有关人员对北京2107位学生的统计资料显示:在学生最不愿学的科目中,历史位列第三;在学生对15功课喜欢程度由低到高的排序中,历史位居第二;在被学生视为“枯燥、没意思的课”的排序中,历史位居第五。[2]历史课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如此低下,不得不让每一位历史教师反思教学现状,探索与思考新的教学模式。

一、现状分析

1.传统观念问题

在初中开设的课程中,对于历史学科的价值与功能的认识上,历史无用论思想严重,这种轻视历史教学价值的滞后思想观念严重影响着初中历史教学。对历史学科的教师而言,在对历史培养人才方面的作用认识和现实历史教学态度上,都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以应试为导向,仅仅围绕记住历史事件、掌握历史知识和方法,最终目标是提高本学科成绩,对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中的能力、过程、情感与价值等层面很少涉及,而这又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历史的态度和积极性,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历史学习的困境——教师教学缺乏热情。

2.教学主体问题

历史教师资源匮乏也成为当前历史教学现状的突出特征之一,初中历史教师队伍中,很多教师不是学历史专业出身,在专业素养上有些欠缺,加之对历史教师培养的轻视,使得历史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空间很小,提升途径很窄,这势必会严重制约着历史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进取心。对于学生而言,缺乏学习历史的激情,学习历史的动机仅仅是为了提高考试成绩,并认为历史学习就是对知识点的死记硬背,课堂之上记好笔记,按照老师考前辅导,死记硬背一些事件、原因、意义即可,而对于那些与自身成长紧密相关的历史学习方法掌握、历史思维能力训练、历史价值观培养等认识肤浅。

3.教学方法问题

由于主客观多重因素导致,当前初中历史教师,特别是农村初中历史教师仍广泛沿用照本宣科的传统教学方式,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那些专业素养较差、工作态度不认真的教师就是按照“复习(检查背诵)——讲新课——划重点”三步走的教学方式,很少真正根据教学内容,利用现有和可获性资源采用合作探究等现代教学方式的尝试,这种教学方式很难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更谈不上达到历史教学目的。

二、应对策略

1.认识历史教育本质,切实转变教育观念

学生方面:了解学习历史意义,端正学习历史态度。

首先,历史对现代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唐太宗曾经说过:“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历史不仅仅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过去式,也是当下,在现代生活中所发生的每件事在下一秒都已经成为历史,因此我们的历史也都是与时代息息相关的,是与时俱进的。学习历史,可以从古人身上汲取经验和教训,避免犯同样的错误。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应该了解历史,学习历史可使人明智。

其次,学习态度影响学习效果。常说态度定一切,只有对历史学科有了客观正确的认识,我们才会意识到学科的重要性,从而积极主动的学习本学科的相关知识。

最后,任课一门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历史学也不例外。学习历史紧靠课前预习,课上笔记和课后复习的传统学习步骤已不适应历史学的特点,学习效果也不尽人意。学习历史,一定要抓住历史的学科特点,采用适当的学习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俗语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正是这个道理。

教师方面: 更新教学观念,创设教学环境

首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而在教学中,我们必须运用各种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兴趣是学习一切东西的源泉,以历史学科的重要性为切入点,使学生明确历史学科对于每个学生都有直接关系。了解中国国情和世界各国的风土人情,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的历史知识人才。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求知欲,激励学生学好历史的兴趣,使他们明白学习历史不但能增加自己的知识,还能壮志,为自己的人生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学习历史使自己明史励志,当然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之中的困惑,改正错误,把思想教育工作渗透到各种具体活动中去,不断促进学生思想的进步和发展。

其次,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

师生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热爱、信任会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并在这种满足中发展自我价值感,激发上进的力量和信心。反之,一个经常遭受教师冷漠厌弃的学生,则会产生一种被遗弃、自卑、嫉妒的心理,从而导致心理的畸变。因此,教师首先要努力塑造自身的形象,举止言行要为人师表,提高自身的亲和力、感召力。严禁体罚与变相体罚。

最后,教师要重视学生之间的交往问题,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特别对于那些问题学生,如果发现其成绩下降,或出现不良现象,可以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找出困扰孩子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指导家长对子女要严而有方、严而有度、不能溺爱或放任自流。要善于为他们在班集体或周围环境中创造信任和欢迎他们的心理氛围,吸引他们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增加他们和同学们友好来往的机会。并坚决制止对他们进行嘲笑、挖苦、讽刺,同时要为他们营造轻松愉快的教育气氛,使他们独特的才能有表现的机会,以利于提高他们在同伴中的地位和自信心。

2.突出教学主体

新课程的推进离不开广大教师的努力, 同时, 教师也要进行角色的转变。教师不仅是教科书的执行者, 更是使用者。因此,中学历史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摆正师生位置,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得到尊重,使他们在学习中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真正成为历史课堂的主人。而要想真正地提高学生素质,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历史教学活动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以学生兴趣和内在需求为基础,主动体验和感受历史的过程,也是探索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过程。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树立真诚为学生服务的意识,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亲近感、信任感,这样才能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要营造一种美好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轻松愉快、自觉主动地参与思维、理解等一系列活动。在课堂中,学生有充分的权利表达自己的意见,教师要尽可能采纳合理的建议。教师应对学生的各种发现和见解给予鼓励,并进行恰当的引导,从而让学生在和谐、融洽的教学环境中产生积极向上的情绪。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进行语言交流的主要表现形式是“问与答”。因此,教师提问将极大地影响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活动,教师只有不断地提出发人深思的问题,师生之间的双边交流才能融于和谐的信息交流之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才能调动起来。历史活动课强调的是“活”,突出的是“动”,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活动的指导者。每一次活动课都要精心设计,要求全体学生参与活动设计,包括课前的组织、策划、准备、课中的主持、实施及课后的总结评价。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起指导、组织、协调的作用,给学生较大的活动余地,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各方面的潜能。如中国近代史既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屈辱史,又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史。这段历史感情色彩浓郁,教师要通过组织学生演讲,促使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文史资料,更进一步了解中国近代史上许多鲜为人知的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人物和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活动课程和学科课程成为历史学习的发动机。历史课外活动课具有开放的特征,它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如中国古代史的教学内容可通过社会调查的方式进行,让学生亲身感受、体会、收集、掌握第一手材料,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能力,提高他们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通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根本所在,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所在。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要不断地探索历史教学的方式、规律,使历史教学“活”起来,使历史教学很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3.更新教学模式

历史课堂教学,往往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谈话法、图解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等。新课改《历史课程标准》要求构建具有以下特征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其一是凸现学习主体的主动参与和有效互动;其二是凸现学习主体的情感体验与活动构建;其三是凸现学习主体的合作探究与个性发展;其四是凸现学习者生活世界的联系和激励他们大胆创新。基于以上要求,应构建以下适应于历史新课程特点的历史教学模式:

(1).自主活动教学模式

自主活动教学模式,就是强调以给予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为前提,以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为基本形式,以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为目的,建立在学生自主决定、自主选择、自主控制、自主评价、自主构建等基础上的一类教学活动模式。

(2).问题探究教学模式

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问题情境的支持下,师生从提供背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交流成果等几个方面来组织实施教学的一类教学活动模式。

(3).情境体验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将情境与体验结合起来,突出强调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发展的良好土壤和环境,置学生于丰富复杂的教学情境中,以情境唤起学生的生命体验。

至于在历史教学中到底运用哪些方法效果最好,关键在于老师。老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知识累积程度,自己的学术水平、性格、能力,以及学校的教学条件等因素,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及其组合,,指导学生自主探索,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例如:

(1).设置凝问,创造记忆法

每节课都有提问,学会回答问题是最基本的。如果问题是一个点,学生可以作答。如果问题是个面,大部分学生便不知所措了。例如: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了哪些进步?这是一道比较题,必须把山顶洞人和北京人进行比较回答。但学生的答案是毫无判断、没有选择地照搬课文,反映出学生答题的水平较为低下。教师要为学生分析题意,介绍答题的基本步骤,然后引导学生先阅读课文,分析判断,再综合作答,并要求答案内容有一点以上的必须分点作答:①、②、③……,养成条理清晰的好习惯。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标新立异,创造一些记忆法,加强历史学科的学习。例如:简化记忆法,将某个历史知识简化为一个或几个字或者数字;关键词记忆法。对于某些历史事件的评说,可抽取几个重要的关键词,记忆可大大简化;谐音记忆法,利用谐音,将枯燥无味的数字转化为生动的词语,方便记忆;顺口溜记忆法,可将某些历史事件编为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如历史朝代歌;故事性记忆法。将严肃的历史事件故事化,情节化,可方便记忆。鉴于篇幅所限,我们无法对所有记忆方法进行举例。历史学科对于每个人今后的发展都是有借鉴意义的,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历史学科的重要性,采取合理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这不仅对我们本学科学习有利,也有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

(2).立新创意,知识归纳

学完一个单元,列大事年表可教会学生抓住重点,理清历史线索的方法。每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都异彩纷呈,头绪繁多,设计表格教会学生归类整理知识的能力。

(3).亲身体验,参观教学

结合本地区有利条件, 组织或指导学生学习参观历史博物馆,进行实地观察、调查、研究和学习,从而获得新知识或巩固已学知识的教学方法。

(4).培养兴趣,提高技能

指导学生做课外阅读札记、知识卡片,撰写历史小论文,开展历史小论文征文比赛。各班同时应成立历史手抄报兴趣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可以进行评比,各班同学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初中生历史教育不容忽视,无论是教学法还是教学技巧。

(5).开展演讲,知识竞赛

结合所学知识举办演讲活动,开展“人人学历史,讲历史”的演讲活动。同时,适当举办历史科学改正错别字比赛;鸦片战争时期历史知识竞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知识竞赛;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总之,教师要充分抓住学生的创造心理需要与心理动力,激发其创造激情,培养其创造意识,塑造其创造精神。这不失为素质教育的实际操作的方法之一。同时,值得提出的是,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挖掘教师的潜力,打开知识的宝库,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探索性,激发求知欲,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崇高品质,让历史知识在眼前飞扬。

参考文献:

[1] 茅家琦《史海闲话·序》,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年9月第一版

新课程初中历史教学与思考 第6篇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历史;基础性

一、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

初中历史学科是学生第一次全面系统学习历史知识,主要是学习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发生的对中国或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因为初中历史学科和初中其他学科具有相似性,即基础性,这在2011年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课程标准的第一部分“前言”和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分别用了16个“初步”、12个“基本”、7个“基础”来叙述。具体有:

第一部分“前言”。学习初中历史有利于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形成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课程性质:初中历史的教学针对初中生(一般年龄在11周岁至16周岁之间)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为高中学习历史打下基础。课程基本理念:基础是为普及历史常识,让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基本知识,初步具备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课程设计思路: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基础知识,初步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在学习内容的编制方面,选取最基本的史实,反映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发展的基本进程。在突出初中历史教学特点的基础上,也为高中历史学习打好基础。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初中历史是让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基本知识,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进一步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激发其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具有提出不同见解的能力与勇气,使学生在质疑状态下记忆最基本的知识内容,为成为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历史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初步掌握历史发展基本线索,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初步形成论从史出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在了解历史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初步理解历史问题的价值和意义,初步学会对历史进行分析和评价,逐步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初步掌握解释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初步理解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二、初中历史教学

1.教师要精讲历史知识点

基于初中生阶段的思想特点和课程标准,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克服繁、难、偏、旧弊端,教材是学生学习历史的重要资料,也是课程开卷考试的参考资料,老师应通过对相应教参内容的讲解,使学生了解、知道、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过程和影响,但限于课时要求,不可过多赘述。

例如,在讲授川教版九年级上册13课《英国的新生》时,有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教材精简地叙述了“议会斗争”“两次内战”“查理一世被处死”“成立共和国”“克伦威尔军事独裁”“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到“光荣革命”“通过《权利法案》”,最终建立“君主立宪制”,教师讲授时应分析事件因果关系,归纳主要过程,体现课标“英国的新生”,对于英国国王“统而不治”如何形成及责任内阁制、代议制的发展等复杂历史,初中生难以理解,课程标准不做要求的内容,教学时就不必详细展开。

总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把课程标准要求的内容讲授给学生,同时又不能花太多时间在非关键之处。简而言之,教师应注意取舍、详略有当,把要讲的讲清楚、透彻,不要讲的可以不讲,体现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时有节余,可以拓展课程学习内容,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

学习历史需要有正确的态度、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激情,而学生的学习主要是迫于外在压力,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在历史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基本历史技能,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的基本技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制作课件展示给学生,新课内容讲授后,出一个历史问题。前510年,罗马共和国建立。按照公元纪年法,推算这一年属于 世纪 (初或末)。面对这道选择题,有的学生很快就回答出公元前6世纪,对于是公元前6世纪初还是公元前6世纪末有不同答案。我先叫一个学生回答,他说是前6世纪初,因为年份较小。然后再叫一个学生回答,他说是前6世纪末,因为是前510年距前500年只有9年,前6世纪快结束了。我表扬后面回答问题的学生,今后出现公元纪年法换算问题,学生出错的几率低多了。

3.教师要注意挖掘历史课程的教育价值

通过历史学习,培育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使命感、责任感,融入历史社会发展中。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学习世界近代史,使学生明白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是必然的,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

参考文献: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承”与“启” 第7篇

初中历史学科知识体系, 教科书是将教学内容依据课程标准按一定的主题加以编排的, 这种编排是对史实进行了选择和剪裁的, 每个单元或主题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各单元或主题之间的编排只是大致上按照时间发展的顺序, 有时会出现时空单位之间的“空档”或“错位”。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对这种由主题所建构的历史知识系统, 还需要和学生一起对其结构、层次建立起联系。这样才能把每一个具体的、特定的、个性鲜明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等一个个具体知识点进行有效的沟通、衔接和联系。使整个课堂上下贯通, 结构紧密, 浑然一体。学生的学习就会形成一个完整的过程, 学生会以整体形象感知历史。教师在备课时, 要研究所用教科书中编排的子目, 要设计本课的板书提纲, 要安排这节课的教学步骤与环节。在此基础上, 还要考虑如何做好各子目、各部分之间的过渡。这种过渡做得好, 可以把一节课讲得环环相扣, 层层递进, 可以使各部分内容紧紧相连, 整个一节课显得是浑然一体。

具体来说, “承”就是承上。在教学新课时, 首先看看教学内容与已学过的知识有没有联系。如果有, 就可把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作为参照点, 来一个简短的温故知新。以华师版教材为例, 在七年级上册《第一次农民大起义》一课的教学中, 在讲述完第一个题目“秦的暴政”后, 教师就可以这样来过渡:“官逼民反, 正是由于秦朝的残暴统治, 使得广大民众难以为生, 不满的情绪日益高涨, 全国像是布满了干柴, 只要有一颗火种就能熊熊燃烧。那么, 这反秦的火种是怎样点燃的呢?这就是大泽乡起义。”一个简单的“官逼民反”, 不仅在两个题目之间实现了自然的过渡, 而且道出了两个题目内容之间的因果关系。使得两个题目之间有了有机的联系, 也使讲述的历史过程显示出必然的发展。再如在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的教学时, 要学习隋朝的短暂统一和唐朝的繁荣, 就可以先让学生回顾秦汉时期的基本特征, 如秦朝是一个短暂的王朝和汉承秦制的特点。

再来说说“启”, 就是启下, 就是在教学某一课时, 想一想有没有能为后面的教学做铺垫或埋伏笔的语句。必要时加以点拨指导, 以利于后面内容的展开。比如在世界历史上册《希腊罗马的上古文明》一课教学中, 有“罗马文明因吸纳希腊文明及其他地区文明的优秀成果而愈显繁盛壮丽、光彩夺目, 并为日后西方文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一段话, 这段话教师可以稍加解释:希腊罗马时期的奴隶制民主政治, 为文艺复兴、为资本主义民主、平等、自由思想的传播铺垫了社会基础。同样, 罗马帝国时期产生的调整民事关系的有关法律制度, 如买卖关系、债权债务关系、亲属身份关系等, 又为资本主义提供了现成的法律制度基础。这样就为第五单元《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中《西欧走出中古时代》第一个题目:文艺复兴的教学做出铺垫。同样, 本课中的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两个题目内容, 在讲述它们的历史影响时, 就可以指出, 文艺复兴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思想文化前提, 而新航路的成功开辟又为殖民主义者向东方掠夺财富、积累资本打开了方便之门。从而把后面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殖民扩张就能衔接起来。罗马帝国的兴衰演变也与后来欧洲的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等主要国家有渊源关系。如果在前面作出简单的线索交代, 在学习后面的相关国家的内容时, 学生就不会感到突然——怀疑这个国家是从哪儿冒出来的。

另外, 及时的进行部分或单元的归纳总结, 也是很重要的一种手段。如在教学完世界史上册第八章《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后, 教师可以把本章的内容甚至和第五章的英、美、法三大资产阶级革命从时间、原因、过程、文献、重要人物、结果、历史影响等几方面列表对比归纳, 学生会感到很得力。教师多出一份力, 学生就会感到加倍的轻松。让每一位学生对历史学习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 为学生搭起一架向更高处攀爬的阶梯, 让历史课堂更精彩, 这是我们历史教师应该孜孜追求的目标。

总之, 我们教师要把研究教科书、研究学情和研究自己客观地结合起来, 在熟知自己、了解学生、掌握教学环境的情况下对所选用的教科书进行整合, 使其资源效能达到最大化。体现教师在课程资源生成中的主体地位。如果再辅之以富于变化教学方式和颇具感染力的过渡技巧, 历史课教学一定会变得得心应手, 左右逢源。

参考文献

[1].《史事的过渡──历史教育专家叶小兵教授听课随笔之五》,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叶小兵, 人民网, 2009年9月29日。

[2].姚春丹:谈谈历史课的导言、过渡语和小结的设计[J];黑龙江教育;1999年第10期。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与技巧初探 第8篇

一、多种课堂教学方法

历史课堂教学, 往往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谈话法、图解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等。至于在历史教学中到底运用哪些方法效果最好, 关键在于老师。老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知识累积程度, 自己的学术水平、性格、能力, 以及学校的教学条件等因素, 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法组合, 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1. 讲述法

此方法有利于学生了解历史的过程和内容, 适于向学生传授新知识, 也适于复习巩固旧知识。可分为叙述、描述和概述三种具体方法。

运用叙述时史实要确凿。教师所述史实, 应来自可信的史料, 这样才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表象。叙述要具体生动形象, 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 使学生如亲临其境, 感受历史真实场面。

描述法能增强教学的形象性, 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自然的领悟有关的历史结论。如讲《戊戌变法》这节课时, 着力描述谭嗣同拒绝出走、慷慨就义的壮烈情景, 把谭嗣同这位维新志士的光辉形象深深铭刻在学生心中, 使学生受到强烈感染,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对于教材中较为次要、但又必须讲到的部分用概述的方式, 以便勾勒出历史的全貌和线索。

2. 讲解法

讲解历史上的政治制度、经济结构、法令条约和科技文化等内容。讲解的具体方法主要有释义说明、举例论证、分析综合、比较、对比。

3. 谈话法

是师生双方以谈话或问答的形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 促使学生主动地思考、理解、掌握知识, 还可培养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

4. 图示法

可快捷地向学生展示或提供完整的知识结构, 调动学生的感官, 以加强学生的记忆;同时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法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方法。

5. 讨论法

讨论中促进学生参与教学, 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以及合作精神、积极进取的态度等等。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最后通过具体史实向学生阐明正确观点。

6. 角色扮演法

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动起来, 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教学《百家争鸣》, 先分组讨论归纳各家学派的观点, 接着进行历史体验:请用百家争鸣时期某一家学派的观点, 就现实生活中乱拉大小便这一令人头疼的问题, 谈谈你的看法。小组讨论、发言, 并引导学生归纳:儒家:“不要在这里拉了, 怎么还在这里拉呢?”道家:“拉吧, 这里的环境污染, 我住山上。”法家“此地禁止乱拉大小便, 违者罚款!”

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得体的语言, 恰如其分的感情抒发, 辅之以形象的自制图片和多媒体教学,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唤起强烈的求知欲望, 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如我在教学《新中国的成立》时, 课前准备了:1、七届二中全会、国旗、国徽、国歌、人民英雄纪念碑等的相关资料。借助网络, 把资料归类保存在博客里2、自制聊天场景: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2) 、《歌唱祖国》。再如欣赏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把《清明上河图》投影出来, 比看课文的图片效果要好得多。

历史教学的内容十分丰富、十分广泛。学者钱乘旦曾说“历史不仅是一种知识, 而且是一种智慧。”初中历史的教学也需要好的方法和技巧才可以使学生对历史可产生兴趣, 以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教师应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及多媒体技术的灵活运用, 把丰富的历史再现于学生面前, 使学生受到感染, 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主题鲜明, 直接激活学生的兴趣,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历史与历史教学 第9篇

一、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理念更注重发展性评价

长期以来, 我国课堂教学评价都将教师的教作为评价对象, 过于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 忽视改进和激励的功能;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 忽视对过程的评价;评价内容过于注重学业成绩, 忽视综合素质的评价和全面发展的评价;评价方法和评价主体过于单一, 等等。种种问题已经成为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桎梏, 因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强调指出, 课堂教学评价应该“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纲要》进一步要求“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这些要求, 体现了“以学论教”、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理念。

二、初中《历史与社会》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

1. 重视发展。

评价体系的制定以有利于学生发展、教师提高为出发点, 即以人为本。一方面, 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发展, 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 既要有利于教师好学上进, 自我反思、合作共事, 又要有利于教师教育教学素质、学科专业素质的提高。

2. 重视过程。

初中《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会获得新的知识与技能;养成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 并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形成和发展。教师的教学过程是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 既是教育思想、教学理念的展示, 也是教育教学素质、学科专业素质的展示, 优点要加以肯定, 不足要反思整改。因此, 评价只有充分关注教和学的全过程, 教师提高、学生发展才能落到实处。

3. 重视评价多元化。

课堂教学评价, 教师和学生既是评价的客体, 更是评价的主体, 评价注重自我反思和总结, 制定改进教或学的计划和方案, 不断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评价是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家校之间共建的过程, 将多方信息加以综合后科学地反馈给被评价者, 易于被评价者接受。

三、初中《历史与社会》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及措施

在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新理念下, 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可以称得上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笔者认为, 应围绕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表现和评价功能展开, 重点落实“两个转变”。

1. 实现课堂教学从关注“教师的教”向关注“学生的学”转变。

现代课堂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 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 只有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 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对“学生的学”的评价主要是从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三方面进行。

(1) 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有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我们可以从以下四种状态来判断:即情绪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和目标达成状态。如果课堂上没有学生的情绪状态和交往状态, 就无法有效地激活课堂。单有情绪状态和交往状态, 没有学生积极的思维状态和良好的目标达成状态, 课堂很容易出现“泡沫现象”、“表面繁荣”, 就是我们平时所看到的课堂上“小手如林”、“对答如流”的现象, 只有四种状态协调统一, 我们才能对课堂教学作出比较客观、准确的评价。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将学生作为认识、发展的主体, 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

(2) 学生学习方式的真正转变。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这是新课程实施的一个显著性标志。课堂上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初中《历史与社会》和传统教材相比的变化之一, 就是减少了知识点, 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留出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使我们有可能更多地强调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在课堂教学中, 真正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一定是自主学习, 这时, 学生学习的兴趣被激发, 有强烈的探索和创新欲望, 对有挑战性的问题, 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释思维的过程, 处于学习的最佳状态, 学习效果最好。

(3) 学生亲历科学探索的过程。“重结果轻过程”是传统课堂教学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也是一个十分明显的教学弊端。所谓重结果, 就是教师只重视知识的结论, 教学的结果, 而忽视知识的形成过程, 忽视学生在新知识学习中的思维历程、情感体验以及探索实践过程。新课程强调要把过程与方式视为课堂教学的目标, 要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我探索、思考、观察、体验、操作、想象、质疑、发现和创新的过程。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面对有挑战性的问题进行思考、讨论得出结论时, 不但能提供问题的答案, 而且能分析获得答案的过程以及自己的思考, 即使教师和其他同学明确他获得答案的推理过程、思考的性质、证据的运用、假设的形成, 等等, 这样有助于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 使之体会到思维乐趣的深刻体验, 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并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 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在课后设计学生作业的过程中, 同样要求体现出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充分表现出收集资料、推理、判断并作出结论的全过程。这样,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学到了知识, 又发展了能力。

2. 实现课堂教学评价从选拔、筛选功能向促进发展功能的转变。

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 而绝不是简单地进行优劣高下的区分。即新课程教学理念下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除了选拔功能外, 还应该具有以下促进学生和教师发展的功能:

(1) 反馈调节的功能。新课程倡导的发展性评价将评价的结果以科学、恰当、具有建设性的方式反馈给被评价者, 促使其最大限度地接受, 帮助他建立更为客观、全面的认识, 促使其进一步发展。例如, 对一个学生的评价, 我们可以将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小组评价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全面描述该学生的发展状况, 明确指出他的优势和不足, 帮助其制定需要改进的要点和目标。这样, 每个学生都能去除评价带来的心理压力, 正确接受评价结果, 并以愉悦的心情和老师、同学、家长进行交流学习, 从而开阔自身的视野, 达到发展自身的目的。

(2) 展示激励的功能。发展性评价更多地把评价活动和过程当作是为被评价者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和机会, 鼓励被评价者展示自己的努力和成绩, 在很多时候都会成为一种积极有效的激励手段。例如, 通过对学生档案袋中学生自己选择出来的最好作品的展示和各种渠道对他们的肯定, 就会使学生获得自信和愉快的情感体验, 推动自己不断前进。

(3) 反思总结的功能。发展性评价更看重评价个体的参与, 即通过学生自评或教师自评的方式, 激发他们本身的内在动机, 自觉地内省和反思自己, 认真总结自己的前期行为, 思考下一步计划, 长此以往, 形成一个良好的反思与总结习惯, 对其一生获益多多。但同时, 还要注意将多种评价方式所获得的信息进行综合、反思、总结, 例如, 对教师的评价, 除了强调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的诊断和反思外, 还要注重学生的意见和家长、学校的反馈意见, 要从多种渠道获得改进教学行为的信息, 进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4) 记录成长的功能。发展性评价倡导多元化的评价内容, 例如, 设计一个成长记录袋, 里面清晰、全面地记录个体成长的点点滴滴, 并对此用发展的眼光来进行客观评价, 运用多种手段进行过程性评价, 关注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 这有利于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及时反馈、矫正, 通过评价, 促使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 建立一个动态的教学评价系统。

(5) 积极导向的功能。发展性评价将评价看作是一个与教学过程同等重要的过程。无论是对学生的评价还是对教师的评价, 都把它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从而建构出一个促进教师、学生、学校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

总而言之, 学生的发展是根本, 这是新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立足点, 也是所有教学工作的立足点。新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也关注教师的主导作用, 增强评价的可操作性, 又提升了评价的正确度和积极影响。同时, 呼吁全社会关心课程改革, 创设出一个宽松的、具有支持性的社会氛围, 以确保课堂教学评价体系顺利有序地开展。

摘要:课堂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催生剂。本文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注重发展性评价展开阐述, 提出了初中《历史与社会》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的三个基本理念, 并进一步论述了初中《历史与社会》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及措施。

关键词:新课程,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实践与探索

参考文献

[1]钟启泉, 崔允漷, 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初中历史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10篇

那么, 如何才能实现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呢?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 教师的创新能力直接影响教学的实际效果, 影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初中历史教师要具有创新意识

教师的创新意识直接影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 要实现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为此, 课堂上我们要以极强的创新意识开展课堂教学, 充分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 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和创新能力。我们运用有深度的语言, 创设情境, 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 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 学生的批判性质疑是创新思维的集中体现。从历史不难发现批判性质疑是创造和革新的起点。我们首先要允许学生对教材和教学内容产生疑问, 让学生敢于对教材上的内容质疑, 敢于对教师的讲解质疑, 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打破常规本身就是创新的开始, 进行批判性质疑, 并且勇于实践、验证, 寻求解决的途径, 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必备的素质。培养学生对复杂问题的判断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随时体现。所以, 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鼓励学生对自己的疑问展开探究性研究, 找到问题的答案。我们还要结合初中历史学科特点, 设计一些复杂多变的问题, 让学生自己判断并加以解决, 或用辩论形式训练学生的判断能力, 使学生思维更具流畅性和敏捷性, 发表具有个性的见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我们在每堂课都要进行各种总结, 也必须有意识地让学生总结, 总结能力是综合素质的体现。培养学生总结能力, 即锻炼学生集中思维的能力, 这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是相辅相成的, 集中思维使学生准确、灵活地掌握各种知识, 将它们概括、提取为自己的观点, 作为求异思维的基础, 保障求异思维的广度、新颖程度和科学性。

二、培养初中生的创新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 有了兴趣学生的学习动力十足, 兴趣是与学生的能力培养联系最紧密的因素。为培养学生的能力, 首先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同样,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创新兴趣入手。被动接受是不会产生创新的。创新必须是学生自己主动进行的思维和行动, 所以创新必须以学生的创新兴趣为基础。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教师要合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 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

学生的好奇心是学生对事物产生兴趣的开始, 学生都有强烈的好奇心理, 我们要正确引导学生好奇心理, 鼓励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开展研究, 提高学生研究的兴趣。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有必要的。学生通过主动研究感兴趣的知识, 获得成功体验, 体会历史给他们带来的成功机会和快乐, 培养创新兴趣。

2.让学生热爱历史, 培养学生的兴趣。

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如果不感兴趣, 则很难对学生展开能力的培养。所以, 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来源于多方面, 可能来自于对历史美的认识。因为生活中大量的历史知识应用, 有的是依据历史中的重要事件演变的, 它们具有很强的启迪价值, 在教学中能够给学生最深刻的感知, 充分体会历史给生活带来的美。历史作为一门社会学科, 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学史可以明智, 也是指导学生实际生活的基础。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离不开历史, 教学中要尽量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对历史的正确认识, 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3.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可以实现多种教学手段的有效融合, 营造创新氛围。多媒体教学具有一定的交互性, 在这种交互式学习环境中, 学生具有更大的自主性, 也可以选择不同教学模式进行学习, 这种交互方式对培养初中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 进行有效的初中历史教学改革, 实现对学生的创新教育已成为初中历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这就要求广大初中历史教师以高度的创新意识组织课堂教学, 充分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 通过质疑解疑让初中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和创新能力。

摘要:初中历史教师的创新意识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要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因此, 在课堂上教师要带着极强的创新意识开展课堂教学, 充分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 通过质疑解疑, 让初中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和创新能力。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与研究 第11篇

一、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我遵循《课标》(大纲)核心课程理念,把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紧密的结合,

通过对课标的解读,核对该可对应课标内容标准。认真钻研课本,把课本中每一个历史阶段、每一张、每一节的具体要求和通过学习应该达到何种程度都告诉学生,让学生心中有数,目标明确,既能增强他们学习的興趣和信心,也便于学生找准学习的方向。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标准。只有合理确定教学目标,才能保证课堂教学有的放矢,避免教学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达成教学预期。本人认为教学目标的确定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1.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课程标准》是教学的指针,教材编写的依据,也是评价教学效果的标准。目前的《课标》都是以“三维目标”的形式呈现,它体现的是对学生不同层次的要求,也是对全国各地教学的统一要求,尽管教材可以有很多,具体课堂教学标准千变万化,但都必须达到共同的指标要求。

2.紧扣教材内容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载体,具有基本知识和理论的概括,往往以大字呈现,也有丰富的案例、图片资源成为教学的有效补充,由于教师对教材挖掘的深度和广度不同,在加上各地考试命题的难易程度的差异等因素,教师在确定具体教学目标时,可能比《课标》的“三维目标”更具体,更系统化,甚至会有所补充和增加。

二、探索学习掌握课本知识的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首要表现,也是其他学习能力的基础保障,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方法和技巧不同,决定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这方面能力的开发训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1、探索学习历史知识共性的便捷途径

知识获取的迅捷性、记忆的持久性和再认再现的准确性,是学习效率的首要体现。每一个知识点、概念都有其不同的记忆方法,发现并掌握其规律,合理加工处理知识信息,探究便捷的记忆技巧,有利于提高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效率。如《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中都有赔款,俄国1861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的性质都是资产阶级性质改革。一战、二战爆发的根本原因都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等。

2、探索系统地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的方法

历史的每一部分内容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完整的历史学科知识体系。学生在学习中,要把零散的知识体系,进行系统的掌握。一是掌握专题线索,如政治、经济、文化各大专题。二是掌握历史阶段特征,要从政治、经济、文化涉及的诸方面进行抽象的概括和掌握。学生可参照相关辅导材料中对知识体系的概括,结合自己学习特点进一步加工改良,如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奠定基础,秦朝推行郡县制对后世影响深远。确定层次和隶属关系,探索出系统掌握历史学科知识最佳方法。

三、引导自学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要想鼓励学生思考,养成动脑筋的习惯,我的着力点就是“问题”。没有问题的教学,不会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多少痕迹,更不会激发起学生思维的涟漪。因此教学中,我总是精心设计问题,鼓励学生质疑。如我在教《美国的南北战争》这一课时,在教学中引导提问“为什么说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是奴隶制度的存废问题?”让学生去思考,然后再分析“北方资产阶级为了发展生产,需要大批的劳动力,但南部奴隶制度的存在,占用了大量的劳动力。”两种观点正确与否,最后得出战争的原因是奴隶制度的存在。这样逐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认真分析、发现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学生自己搞清楚的问题,其印象是深刻的,记忆也牢,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得重要方法。根据教育的开放性原则,适当改换传统教学模式,开辟宽松的民主教学环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推动学生担任学习主角,加强学生的个体间的信息交流。如以讨论、辨析、导演历史小剧等多种形式,诱发学生进入学习的角色中,在激发其自主意识时,刺激他们的创新兴趣。另外,教师还要允许学生对教师讲课提出的见解(观点、结论)提出质疑,并调动学生参与,如引导若干学生支持或反对教师的某一观点,通过有序的积极辩论,使学生各抒己见,想人之所不想,见人之所不见,能人之所不能,从而优化学生的创造心理环境,激发他们想象的冲动、联想的新颖、思路的开阔,有效调动学生的潜意智能,使之成为创造思维的策源地。

四、营造和谐教学氛围,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初中历史教学与生活因素融合的尝试 第12篇

一、努力寻找生活中的历史痕迹

历史是人类生活的积淀, 在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分析研究中, 教师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历史留下的痕迹。 每一段历史在特定的时代、 特定的地区都留下了鲜明的烙印, 随着岁月的流逝, 这样的烙印虽然在变淡, 但有一些仍然在我们的生活中, 教师只要充分发掘这些资源, 完全可以用于辅助历史教学的开展。 例如在《 血肉筑长城》 的教学中, 笔者要求学生从自己生活中寻找抗战留下的痕迹。 立刻有学生回答“ 沙家浜”。 没错, 抗战时期在芦苇荡中, 新四军战士和沙家浜人民共同谱写了一首首壮丽的战斗诗篇。 样板戏《 沙家浜》所讲述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带。 事实上《 沙家浜》 是有故事的原型的:1939 年秋, 在江阴县顾山镇对“ 忠义救国军”的战斗中, 时任新四军江南抗日义勇军第二路政治部主任的刘飞在战斗的关键时刻, 亲率警卫班向敌人发起冲锋, 打退敌人进攻, 但自己也身受重伤。 战斗结束后, 面对日伪顽匪相互勾结、下乡“ 扫荡”的险恶环境, 在地方党组织和群众的支持帮助下, 带领数十名伤员, 不畏艰险, 重建武装、坚持抗日。 因此, 无论是作为剧目名称, 还是作为地理坐标, “ 沙家浜”都与抗战这段历史密不可分, 见证并演绎了“ 血肉筑长城”的历史。 再比如在《“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教学中, 笔者要求学生向自己的父母爷爷奶奶了解文革的一些知识, 特别是他们的爷爷奶奶辈是文革的经历者, 从他们那里可以获得许多丰富的信息, 这些生活中的痕迹为历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使学生理解感悟更为直观。

二、深入生活感悟历史发展规律

历史的车轮永远滚滚向前, 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 历史发展的痕迹非常明显, 每一个时间节点、每一个阶段都产生了相应的印记,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生活之中感悟历史发展的轨迹, 感悟历史一路走来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例如在《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教学中, 笔者要求学生事先进行了一些资料的搜集与调查分析, 了解改革开放前、后及现在, 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在比较的过程中, 学生所搜集的资料立足于自己的家庭以及周边熟悉的人群, 从一穷二白到解决温饱问题到再生活小康, 每一阶段人们的生活质量是不一样的。 从茅草屋到瓦屋再到现在的小别墅、住宅楼, 从自行车到摩托车再到现在的小汽车进入百姓家庭, 学生从自己生活中感悟到的变化, 虽然只是整个社会发展的一个点滴, 但是一滴水同样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从群众生活质量的变化引起的生活方式的变化, 可以从一个角度侧面反映出社会经济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 这样的生活感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深了理解, 是打造生动历史教学的有力抓手。 这些生活因素的广泛运用, 对初中历史教学深入开展发挥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三、联系时事政治强化思想教育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生活因素, 还要关注学生在生活中所感兴趣的一些社会热点、时事政治。 对此, 教师一定要从大处着手, 将生活因素的融合与学生的情感关注以及青少年思想教育充分结合起来, 这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更是意义重大。 例如在《 钢铁长城》 教学中, 笔者除了要求学生查阅了解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哪些成就之外, 还要从学生所关注的一些时政热点内容入手。 如中日钓鱼岛纷争等, 从学生感兴趣的这些生活中的话题入手, 和学生一起分析中日两国现在军事经济实力对比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和解放战争时期、甲午中日战争时期相比有着什么样的本质的变化。 笔者向学生出示了我国军队建设方面取得的一些成就资料, 例如9.3 阅兵式上首次向世界展示的高端武器, 辽宁舰劈波斩浪的震撼场景, 新型战机腾空而去的精彩瞬间, 以及我国多首航母同时开建的喜人场景等等。 这些资料的补充, 让学生平时生活中关心的一些话题得到了充分的研究。 国家军队的建设、主权领土完整、与周边一些国家的关系等, 这些生活中的话题在教学中加以充分的发掘利用, 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而且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

四、对比生活了解伟大建设成就

生活因素的发掘在历史教学中属于一种深度的拓展, 也是强化学生树立正确人生理念的重要抓手。 笔者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对比, 从正反两方面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 例如在《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教学中, 笔者运用二十年为时间节点, 播放了2015 年、1995 年、1975 年三个不同时间节点本地区城市建设的面貌。 学生通过老照片展示清楚的看到:1975 年, 街道狭窄, 路上仅有少量的公共汽车;1995 年, 街道已经明显拓宽, 街上有了许多摩托车, 汽车数量也有所增加;到2015 年, 狭窄的马路已被宽阔的大道所代替, 路上各种各样的小汽车, 路两侧有彩灯、太阳能路灯、美丽的绿化景观等等, 这些方面的显著对比,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城市建设的变化, 也折射出整个社会发展的变化。 笔者还向学生揭示了地区生产总值、工业用电量、城乡人均收入等对比数据, 既有画面的直观演示, 又有数据图表的对比分析, 这些生活中的景象、生活中的案例, 让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果有了更加直观全面的认识, 从而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综上所述, 历史教学与生活因素的融合, 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诠释了历史的丰富内涵, 也让学生学习更接地气, 对提高历史教学成效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诚如, 克罗齐所言:“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

摘要:将历史教学与生活因素融合起来, 可以使历史教学更接地气, 能够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 强化思想教育, 促进历史教学开展。

关键词:初中历史,生活因素,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1]李辉.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 2013 (32)

上一篇:公证的作用下一篇:暖通设计方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