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的原因及预防

2024-07-06

产后抑郁的原因及预防(精选11篇)

产后抑郁的原因及预防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11月收治的产后抑郁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6例。观察组年龄21~39岁, 平均年龄为 (29.1±2.1) 岁, 平均体质量为 (57.6±6.2) kg;其中初产妇29例, 经产妇7例;顺产16例, 剖宫产19例。对照组年龄22~38岁, 平均年龄为 (28.9±2.2) 岁, 平均体质量为 (58.7±2.4) kg;其中初产妇31例, 经产妇5例;顺产17例, 剖宫产18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1.2.1 产后抑郁的原因分析

产妇之所以会出现产后抑郁, 主要受到心理、生理、社会以及自身性格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具体如下: (1) 心理因素:产妇对于分娩及育婴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难以适应角色转变, 情绪控制力差, 具有较大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 进而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 (2) 生理因素:产妇在停经、妊娠以及分娩这一系列过程中, 体内激素会受到影响, 进而导致内分泌变化较大, 身体表现为体质量增加及肌肉松弛, 身体存在明显的不适感。 (3) 社会因素:家庭和社会因素同样也是引起产后抑郁的主要原因。婚姻、家庭和社会不和谐, 居住环境条件较差, 产妇得不到良好的休息, 对产妇的心理产生的重要的影响。 (4) 产妇自身性格:产后抑郁多发于性格内向的产妇, 其分娩后十分敏感, 容易受到刺激, 进而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同时缺乏排遣的途径, 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心理压力[2]。

1.2.2 护理

针对产后抑郁的原因, 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 具体如下: (1) 心理护理:加强健康宣教, 医护人员需要向患者讲解待产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分娩过程等知识, 同时向产妇讲解产后抑郁的原因、症状以及预防和治疗方法, 使其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加强心理疏导, 需要家人陪护在身边, 给予其情感支持, 进而有效缓解其心理压力, 尽可能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与产妇进行沟通和交流, 进而对产妇的心理状态具体予以了解, 给予心理支持, 适当参与娱乐活动, 保持心情的愉悦, 提高产妇的情绪控制力。为产妇提供可以舒缓和发泄情绪的有效途径, 及时、有效的排遣心理压力, 对有效缓解患者产后抑郁的症状有着积极的影响。 (2) 产后访视:营造和谐温馨的病房氛围, 通过听音乐、阅读以及观看电视节目等方式来放松产妇的心情, 分散其注意力, 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在给予健康指导的基础上, 协调家庭关系, 保证婚姻、家庭和社会的和谐, 产妇家属需要为其分担压力, 共同参与到育婴当中, 给予产妇以物质和精神支持, 帮助产妇重塑信心, 尽快接纳并适应母亲这一角色, 增加母婴的接触, 培养感情, 进而有效改善患者的产后抑郁症状[3]。

1.3 观察指标

参考抑郁自评量表 (SDS) 进行评分, 抑郁标准:评分>40分, 分数越高, 则抑郁程度越为严重, 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前后的SDS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百分数 (%) 表示, 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前, 观察组患者的SDS评分为 (49.1±4.1) 分, 对照组患者的SDS评分为 (48.9±4.3) 分,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 5) ;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的S D S评分为 (3 3.2±3.7) 分, 对照组患者的S D S评分为 (38.6±2.3) 分,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产后抑郁是产妇受到心理、生理、家庭以及社会等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心理障碍, 严重则会引发病理变化, 对母婴健康产生着不利的影响。产妇分娩之后, 容易出现内分泌紊乱, 导致情绪不稳定。产妇对于育婴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难以适应角色转变, 缺乏一定的信心, 容易产生的消极的情绪[4]。缺乏来自于家庭的情感支持, 母婴之间缺少感情交流, 以上都是引起产后抑郁的主要原因。针对产妇产后抑郁的原因, 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 并给予其情感支持, 尽可能保持轻松、乐观的心态, 提高情绪控制力。增进母婴之间的情感交流, 进而帮助产妇在短时间内适应母亲的角色, 有效缓解其产后抑郁状态, 促进其身心健康, 同时对婴儿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5]。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 护理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SDS评分分别为 (49.1±4.1) 分和 (48.9±4.3) 分,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DS评分分别为 (33.2±3.7) 分和 (38.6±2.3) 分, 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改善产妇产后抑郁症状有着积极的作用效果, 从产妇的心理、生理、家庭以及社会等多个层面出发, 全面、系统的进行护理, 改善产妇产后的生理和心理状态, 为母婴健康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摘要:目的 分析产后抑郁的原因, 探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11月收治的产后抑郁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办法, 观察组则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DS评分均高于40分, 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DS评分均降至40分以下, 其中观察组患者的SDS评分 (33.2±3.7) 分低于对照组 (38.6±2.3) 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心理、生理、社会以及自身性格等因素是引起产妇产后抑郁的主要原因, 针对性给予护理干预措施, 有效改善其产后抑郁状态, 保障产妇的身心健康, 对婴儿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产妇,产后抑郁,原因,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夏小兰.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抑郁情绪的影响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 2016, 20 (02) :246-247.

[2]袁定琴.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中国社区医师, 2016, 32 (06) :171-173.

[3]陈国红.产妇产后抑郁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中国社区医师, 2016, 32 (09) :142-144.

[4]张晓慧.产妇产后抑郁的原因及护理干预[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 10 (08) :213-214.

产后脱发的原因如何预防 第2篇

(1)洗头前先用大齿梳子将头发理顺,先梳发梢,然后逐渐向上,最后从发根至发梢。

(2)用温水洗发。太烫会伤发质,太冷难以除垢。

(3)倒出适量的洗发露,按摩至起泡后才能均匀抹在头上,不要直接倒在头发上。

(4)先用洗发露将污垢洗尽,切记勿用指尖抓头皮,应用指腹轻轻按摩头皮。

(5)分两次彻底清洗,保证一点不留粘滑物。

2、正确的梳理方法:

(1)先用大齿的梳子理顺头发,先梳发梢,然后逐渐向上,最后从发根至发梢;然后再用细密齿梳梳理,头发会更顺滑。

(2)梳发的时候,从发根稍用力,梳齿要接触到头部皮肤,这样才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并使头皮油脂到达发丝。

3、正确的吹干方法:

产妇产后抑郁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第3篇

【关键词】产妇;产后抑郁;原因;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385-01

近年来,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作为产妇产后的特定疾病,阻碍产妇的产后恢复。大多数产后抑郁症女性将出现不同程度的情绪低落、悲伤等不良情绪,部分严重产妇甚至可出现自杀倾向。同时,产后抑郁将影响乳汁分泌,新生儿得不到及时的喂养,不利于健康的生长发育。因此,关注产妇产后健康,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在本文中,笔者重点分析产妇产后抑郁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方式,具体情况如下:

1、产妇产后抑郁原因分析

1.1生理因素

1.1.1激素因素

娩出胎儿后,产妇的内分泌水平将发生明显变化。其中作为显著的变化为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又可引发儿茶酚胺减少,使得神经递质受到影响,并引发抑郁情绪。

1.1.2失眠因素

新生儿的夜间哺乳、哭闹、更换尿布将影响产妇产后的夜间睡眠质量。娩出胎儿后,产妇身体本就虚弱,同时夜间睡眠质量不佳更易引起产妇的疲倦感,进而可放大自身的不良情绪,以产生烦躁、抑郁心理。

1.1.3年龄因素

过早(<18岁)或过晚分娩(>35岁)均将对对产妇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对于年龄较小的产妇,其在心理及行为上更像一个孩童,还未能肩负起育儿的责任,内心压力较大,心理较难适应。对于年龄较大的产妇,其在娩出胎儿后往往身体疲惫虚弱,既无法较好的照顾新生儿,又无法继续回到原有事业工作中,往往出现矛盾冲突。

1.1.4BMI指数因素

李志平[1]等研究指出,对于BMI指数较高的产妇,其出现产后抑郁的几率明显高于正常BMI指数的产妇或低于BMI指数标准的产妇。且随着孕期增重的增长,若产妇增重在15kg以上,其产后抑郁的发生率亦明显上升。

1.2心理因素

1.2.1产妇个性因素

性格内向的产妇更易引发产后抑郁,目前已有临床报道指出,本身性格较为内向、敏感的产妇在产后遇到不良刺激极易引发产后抑郁症。

1.2.2角色转换因素

分娩过后产妇面对新生儿不知所措,不知如何适应母亲这一角色,会在新生儿的照顾过程中显得慌乱、焦虑,易引发抑郁症状。

1.3分娩方式

何欣[2]等资料指出,剖宫产或产钳助产方式分娩的产妇其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的产妇。

2、护理干预

2.1产前健康教育

在分娩前,护理人员收集产妇的相关资料,分析产妇的家庭经济情况、目前职业、夫妻关系、个人情绪特征等。对于存在的不良因素,护理人员需加强与产妇的交流、沟通。产前向产妇讲解分娩前准备、分娩流程等,让产妇能够大致熟悉分娩的注意点。同时以高兴的情绪渲染产妇,让产妇指导迎接新生命的降低是令人兴奋的事。

2.2分娩时护理

对于阴道分娩产妇,在其分娩过程中由护理人员始终陪伴产妇。在分娩过程中通过帮助产妇按摩、与产妇交谈等方式转移产妇的疼痛注意力。尽量的缩短产程,保障产妇顺利分娩。对于剖宫产产妇,在麻醉前教导产妇不要紧张,尽量向产妇讲解剖宫产的优势,如产期不会疼痛等,让产妇有所心理安慰。发挥社会支持系统作用,可选择产妇丈夫或其信赖的人陪伴产妇,给予产妇鼓励与信心。

2.3产后护理

2.3.1环境护理

因分娩后产妇生理、心理都疲惫憔悴不堪,因此产后需要足够舒适、安静的环境进行休养。护理人员与家属应配合控制探访人数,减少嘈杂,为产妇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并留有产妇丈夫或其少部分家属进行陪伴,使产妇产生一定的心理安慰。

2.3.2家庭和社会支持

丈夫是与产妇最亲近的人,因此产妇丈夫在其分娩过后一定要给予产妇理解与支持,说些感激或宽慰的话,如“辛苦了”、“我会一直在这照顾你”等话语,让产妇能有所感动,以营[3]。

2.3.3喂养指导

产后待产妇身体有所恢复,则需开始对婴儿进行哺乳喂养,既为新生儿补充基本的饮食营养,又能拉近产妇与新生儿之间的关系。对于初产妇,将由护理人员指导哺乳的基本要点,避免造成乳头疼痛、肿胀而造成产妇不适。同时指导产妇如何进行自我乳房按摩,处理乳汁淤积的症状。

2.3.4产后心理疏导

在产后需加强对产妇的巡视,观察期的言行举止,看是否出现抑郁症的征兆。护理人员与家属都应多陪伴产妇,懂得体谅产妇,与产妇多沟通,了解其内心的想法,尽量满足产妇的产后需求。针对性的了解产妇产后出现不良情绪的原因,帮助产妇一一解决,如不知如何照顾新生儿,护理人员则对其进行一定的指导,如失眠烦躁,则尽量为产妇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利于产妇产后休息。同时可鼓励产妇参加产后康复训练,以分散产妇的注意力,以保障产妇维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2.3.5饮食干预

因分娩后产妇身体虚弱,其家属大多准备大量的补品,久之会使产生烦躁、恶心等不良症状。在产后饮食搭配中,产妇家属应注意荤素搭配,不光只准备一些进补的汤类,同时可准备新鲜的水果、蔬菜,促进产妇的食欲。同时可准备开奶的食物,以促进乳汁的分泌,这样可利于新生儿的喂养,拉近母子关系。

3、小结

产后抑郁危害女性的身心健康,临床上必须加以重视。造成产后抑郁症的原因较多,因此在围产期需给予产妇综合性的护理干预,以减少产妇的不良情绪,保持其乐观的心理状态。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志平,刘洁杏.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8(7):224.

[2]何欣.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及护理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4):236-236.

产后抑郁情绪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582例,产妇年龄20~35岁,平均年龄为(27.32±2.76) 岁,孕周36~40周,平均孕周为(38.54±1.37)周。229例产妇的分娩方式为阴道分娩,59例为阴道助产,294例为剖宫产。 389例产妇为初产妇,193例为经产妇。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的有56例,高中/中专的有195例,大专及以上的有331例。144例家庭月收入≤4 000元,270例家庭月收入> 4 000元或≤5 000元,168例家庭月收入>5 000元。本研究究均均经过所纳入产妇的知情同意,并由本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标准

所有纳入的产妇均在我院接受系统的产前检查,并最终完成分娩。同时排除既往有精神疾患、有明确精神病家族史的产妇;排除合并认识、理解障碍,不能够配合本研究调查工作或者是不愿意配合本研究调查工作的产妇。

1.3 研究方法

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由专人对所有产妇进行一对一的调查,收集所有产妇的各项临床资料,包括产妇的姓名、 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等个人基本情况;孕周、分娩方式、产后有无大出血或者感染等并发症,妊娠和分娩相关情况;了解孕产期相关保健知识的情况、身体健康状况等一般情况;新生儿的性别、有无新生儿窒息或者病理性黄疸等疾病;家属对产妇的关心和支持情况、分娩前后丈夫的陪伴等社会支持情况。产后抑郁情绪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估,SDS量表由专人负责分发给产妇,由产妇自行填写,填写完毕后由调查员审核量表,确认无误后回收,回收完毕后进行统一汇总,录入数据后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分析。

1.4 观察指标

统计所有产妇的SDS量表评估结果,同时,对比不同临床资料产妇的SDS量表评估结果。以SDS量表评估结果作为判定产妇有无产后抑郁情绪的标准,<41分为无产后抑郁情绪,≥41分为有产后抑郁情绪[3]。

1.5 统计学分析

对所收集的资料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数据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的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SDS量表的评估,本研究582例产妇中,有产后抑郁情绪的为51例,产后抑郁的发生率为8.76%。对比不同临床资料产妇的SDS量表评估结果显示,了解孕产期保健知识、健康状况良好、家庭月收入>5 000元、分娩过程顺利、新生儿性别为男性和家属情感支持好的产妇,SDS量表评估结果显著降低(P<0.05),见表1。

3 讨论

分娩为胎儿脱离母体,成为独立个体的过程。产妇在分娩前后需要承受疼痛、机体生理变化带来的不适等刺激,生理上的应激状态可对其心理产生明显的冲击。产妇在这一过程中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4]。钱耀荣等[5]对我国产后抑郁发生率的调查研究报告显示,我国产后抑郁的发生率为13.1%~16.3%。这说明我国产后抑郁的发生率较高,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产后抑郁的发生不仅对产妇的产后康复不利,同时也会增加产妇家属的负担,因此,重视产后抑郁,研究相应的对策, 对有效防治产后抑郁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调查了在我院分娩的582例产妇,结果显示,产后抑郁的发生率为8.76%,这与罗辉等[6]调查结果基本一致。通过对比不同临床资料产妇的SDS量表评分结果,结果证实,了解孕产期保健知识、具有良好的健康状况、家庭月收入高、分娩过程顺利、新生儿为男性以及获得良好的家庭情感支持的产妇,其产后抑郁情绪程度较轻。产妇孕产期保健知识的获取渠道主要通过孕期指导、定期产检以及自身学习获得。如果产妇缺乏获取孕产期保健知识的能力或者渠道,则可造成产妇对孕期、分娩过程认识的不足,容易产生错误的认识,容易因产后机体的不适、无法正确护理婴儿而出现烦躁、焦虑、抑郁的情绪[7]。因此,临床医护工作者应加强孕产期保健知识的宣教工作,帮助产妇正确了解分娩和产后护理的相关知识。同时了解产妇的心理状态变化情况,帮助产妇更好地处理自身的情绪变化。王英芳[8]的研究也证实,加强孕产期健康知识的支持和指导,能够有效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产妇机体的生理状态也是产后抑郁产生的重要因素。产妇分娩后,机体的激素水平出现明显的下降,同时术后的疼痛、乳房的胀痛等身体不适症状的出现,均可增加产妇的心理负担,增加了产后抑郁发生的风险[9]。胡付姣[10]的研究证实,产后并发症的发生是产后抑郁重要的诱发因素,因此,临床上应针对产妇产后机体的不适症状,进行相应的处理。护理人员可为产妇提供专业的产后指导,指导产妇进行正确的哺乳,缓解产后乳房胀痛症状,减少产后乳腺炎的发生率。对术后术口疼痛明显的产妇,可给予适当的止痛处理,同时加强手术刀口的护理,减少术后刀口感染的风险。家庭经济收入也是影响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的因素,产妇由于分娩而不能参加工作,减少了家庭的经济收入,同时,分娩以及新生儿护理费用则使家庭的经济支出明显增加,产妇对家庭经济情况的担忧,可加重其抑郁的情绪。随着我国医疗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家庭经济情况对产妇产生的影响可逐步得到改善。分娩过程顺利可增强产妇产后恢复的信心,促进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因此,医护人员在分娩前应做好充足的准备,分娩前应充分了解产妇的情况,制定适当的分娩方案。在分娩过程中密切配合,做好与产妇或者家属的沟通工作,尽量保证分娩的顺利进行。目前, 我国部分家庭仍存在重男轻女的观念,产妇在生育女孩后,比较容易出现抑郁的情绪。同时,家属情感支持也对产妇产后心理状态的变化产生重要影响[11]。李菊[12]的研究显示,产后缺乏家庭支持是产后抑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因此,医护人员应加强与产妇及其家属的沟通,指导产妇家属产后护理的技巧,争取为产妇提供充分的家庭情感支持,使产妇获得更好的安全感,避免产后抑郁的发生。

母猪产后无乳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第5篇

1.母猪产后无乳的原因

(1)母猪自身的因素。母猪自身的因素是导致母猪产后无乳的最直接原因。母猪的品种不同,产后泌乳能力也不一样,通常外来品种比本地品种的母猪泌乳力弱;初次生产的母猪因为没有生产经验而非常容易紧张、不安、烦躁或者兴奋,也会影响到母猪的泌乳功能;母猪的年龄过小,身体发育和乳腺功能还未成熟,或者年龄过大,身体机能下降,也是母猪产后无乳的主要因素;母猪在初生仔猪吮吸乳头时感到剧烈疼痛而产生抵触心理不愿进行哺乳等,这些母猪自身的因素都有可能导致产后无乳。

(2)饲养管理不善。饲养管理不善是导致母猪产后无乳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一是猪舍的建设不科学,选址不合理,猪舍无阳光照射,长期阴暗潮湿、通风不畅、周围环境不佳、有噪音等对母猪的生长及生产影响很大,容易导致母猪产后无乳。二是饲料调配不合理,每次的饲喂量及饲喂的频率不科学导致母猪营养失衡,母猪太瘦或者太肥都会影响生产及产后的泌乳。三是饲养过程中对母猪太粗暴或者母猪缺乏运动,因体质差导致分娩困难也会使母猪产后无乳。

(3)疾病感染。疾病感染也是导致母猪产后无乳的一大因素。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及溶血性链球菌等细菌感染,蓝耳病、乙型脑炎、伪狂犬病、猪瘟,以及细小病毒感染引发的乳腺炎、急性子宫炎、传染性繁殖障碍、产褥热及腹泻等疾病都会导致母猪产后无乳。

2.母猪产后无乳的预防措施

(1)加强母猪管理。当母猪留作种用时要选择品种优良、泌乳力好的母猪;初次配种要在母猪身体和乳腺发育成熟时进行;配种后要做好母猪的产前、分娩及产后的各项护理消毒工作,对用作分娩的猪舍进行严格的消毒,对母猪的乳房、外阴和腹部做好消毒工作。如需人工助产,还要对工作人员进行消毒。

(2)加强饲养管理。保证饲料的质量,同时饲料的配比要科学合理,保证母猪每日摄入充足的营养物质,喂食频率不能过于频繁,也不能间隔时间太长,以每日3次为宜。早晚两次喂食量可以多一些,中午可以少些。严格控制母猪营养的摄入量,防止母猪营养不足过瘦或者营养过多太肥,造成分娩困难而导致产后无乳。

(3)加强环境管理。首先要科学合理地建造猪舍。在建造猪舍前,先对周围环境进行勘察,避免周围噪声影响母猪。要确保选址合理、采光充足、通风性好。其次做好不同季节猪舍的温度和湿度的调节。冬季需加强保暖,夏季要避免高温湿热。最后要做好猪舍的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每天都要清理猪舍的粪便,并进行消毒,保证母猪有干净舒适的生产环境。

(4)加强病害预防。做好病害的预防控制工作也是预防母猪产后无乳的关键。要做好驱虫工作,杀灭母猪体内寄生虫可在饲料中混入伊维菌素或者芬苯达唑,杀灭母猪体外的寄生虫可使用伊维菌素预混剂。母猪生产前1个星期可将复合电解多维素加上荆防败毒散混在水中进行饲喂。在母猪产后要采取相关的消毒和抗感染措施,如生产后1天内注射盐酸林可霉素复方注射液。

(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黑河中心支公司 马玉莲 邮编:164300)

产后抑郁的原因及预防 第6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妇产科诊治的50例产后焦虑抑郁情绪[产后焦虑抑郁情绪诊断标准符合抑郁自评量表 (CES-D) 评价标准[2]]孕产妇作为观察对象 (观察组) , 年龄21~39岁, 平均年龄 (26.22±4.17) 岁, 均排除智障、人格障碍及脑病史等影响调查结果的因素。按照1∶1比例选择同期无焦虑抑郁情绪的孕产妇作为对照病例 (对照组) , 年龄21~39岁, 平均年龄 (26.22±4.17) 岁。

1.2 方法

比较两组孕产妇年龄、孕期保健、社会支持系统、家族精神病病史、学历、分娩方式、医疗费用支付等因素上的差异。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 两组之间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应用t/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年龄≥35岁、未定期孕期保健、缺少社会支持、家族史、小学以下学历高于对照组 (P<0.05) , 是导致产后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因素, 两组孕产妇分娩方式及医疗费用支付比较无差异 (P>0.05) , 见表1。

3 讨论

妊娠是妇女生命中的一个重要时期, 伴随着一系列神经生理的改变, 是一个充满着情绪和心理冲突的时期, 一旦改变的程度和性质超越了正常的界限, 便产生病理的改变导致产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 产后焦虑抑郁情绪原因除与神经内分泌变化外, 还涉及心理及社会因素[3], 本文结果显示引起孕产妇产后焦虑抑郁情绪是危险因素包括:未定期孕期保健、缺少社会支持系统、家族精神病病史、孕产妇学历低、年龄大。

孕妇未定期孕期保健缺乏对分娩过程的认识和心理准备, 缺乏正常妊娠、分娩的知识, 降低自我保健和自我监护能力, 对分娩的恐惧, 对新生儿健康状况的担忧, 对产后角色的转变, 以及孕产妇对母亲角色缺乏认同, 从而造成孕产妇的心理压力过重而出现产后焦虑抑郁情绪[4], 本文观察组未定期孕期保健36.00%高于对照组的10.00% (P<0.05) 。应加强对孕妇孕期保健管理, 通过孕期健康教育使其获得相关的卫生保健知识, 正确对待孕期、分娩期出现的不适, 树立起正确的生育观和良好的健康行为;向孕妇讲解孕期的生理变化可以引起哪些心理反应及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 教会孕妇一些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与孕妇共同探讨正常妊娠不同时期的心态, 帮助孕妇解决问题、减轻压力, 安全地渡过这一特殊时期。指导母乳喂养及育婴方法, 发挥哺乳母亲间的相互交流和鼓励效应;进行有计划, 有针对性的身体功能恢复训练;做好出院指导与家庭随访工作, 提供良好的心理咨询。

缺少社会支持也是影响产后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的关键, 支持系统的不完善, 婚姻生活不如意是产后焦虑抑郁情绪的重要影响因素, 孕产妇在孕期和产后均会有暂时的心理退化, 情感脆弱, 依赖性强, 如果父母对孕产妇态度冷淡, 丈夫对孕产妇不能体贴对待, 不能从心灵上给予孕产妇支托, 都会加重孕产妇的抑郁情绪, 往往导致产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5]。本文观察组缺少社会支持44.00%高于对照组的12.00% (P<0.05) 。对孕产妇的家庭成员进行有关心理卫生方面的宣教, 做好家庭成员问的相互沟通, 建立温馨的家庭氛围, 关心孕产妇的心理感受, 帮助孕产妇建立起和谐的人际交往圈, 使孕产妇有效地应对压力, 在不影响孕产妇身体恢复及婴儿健康的前提下, 鼓励孕产妇尽可能多与家人、朋友、亲属交流, 适当参加活动, 积极调节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为其创造温馨的、和睦的家庭环境, 让孕产妇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 使孕产妇有效地应对压力。

有精神病家族史的孕产妇, 由于精神疾病的因素, 易出现产后焦虑抑郁情绪, 观察组具有家族史14.00%高于对照组的2.00% (P<0.05) 与有精神病家族史的孕产妇大脑机能敏感性高, 产后心理、情绪易波动, 适应环境能力差有关。对存在家族性精神病病史孕产妇, 定期请心理卫生专业人员进行随访, 及时处理先兆症状, 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 认真做好健康宣教, 减轻孕产妇的心理负担, 避免诱发产后忧郁发生的因素。

高学历的孕产妇知识面广, 她们通过报刊杂志、网络电视等媒体了解有关分娩、小儿喂养、营养搭配和产后心理健康的疏导, 她们懂得如何发泄自己的情绪, 而低学历的孕产妇往往忽略了这些方面, 从而导致其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观察组年龄小学以下学历24.00%高于对照组的8.00% (P<0.05) 。加强低学历孕孕产妇健康教育, 开展多种形式的孕期健康教育, 使每个文化层次的育龄妇女在孕产期都能得到科学健康知识的咨询和指导, 以提高孕妇在分娩时的母婴健康状况。

年龄大产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病率高, 因其结婚较晚, 生育年龄较大, 希望能够顺利分娩, 对生产的良好结局期望值高, 对孩子的喂养、抚育更加细心, 增加了思想负担, 也增加产后发生焦虑抑郁情绪的易感性, 另外年龄大的孕产妇通常有固定的工作, 产后突然与社会隔离, 易发生焦虑抑郁情绪[6], 观察组年龄≥35岁32.00%高于对照组的8.00% (P<0.05) 。加强婚育知识普及教育, 选择合适年龄怀孕, 避免大龄妊娠, 减少年龄大增加产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可能性。

摘要:目的:探讨导致产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选择50例产后焦虑抑郁情绪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观察组) , 按照1∶1比例选择同期无焦虑抑郁情绪的孕产妇作为对照病例 (对照组) , 比较两组孕产妇年龄、孕期保健、社会支持系统、家族精神病病史、学历、分娩方式、医疗费用支付等因素上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年龄≥35岁、未定期孕期保健、缺少社会支持、家族史、小学以下学历均高于对照组, 是导致产后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因素。结论:导致产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因素多种多样, 可通过实施针对性预防措施减少产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

关键词:产后焦虑抑郁情绪,相关因素,预防对策

参考文献

[1]张情芬, 靳倩莹.产后焦虑抑郁情绪现状分析和影响因素研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3, 35 (1) :164-165.

[2]朱昌明,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133-140.

[3]王士燕.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干预〔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 21 (11) :1234-1235.

[4]汪洋.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临床合理用药, 2014, 7 (1A) :129-130.

[5]史爱萍.心理干预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 2014, 11 (1) :37-38.

产后出血的原因、应对措施及预防 第7篇

所谓的产后出血表示的是胎儿娩出之后的一天之内出血量超过500 m L, 大多数产后出血是在胎儿分娩之后的2 h之内发生。胎儿娩出后至胎盘娩出前、胎盘娩出至产后2 h、产后2~24 h内, 这三个时间段是产妇出现出血现象的主要时间段, 其中前两个时间段的发病率更高, 其临床表现为阴道流血过多, 一般在产后24 h内的流血量超过了500 ml L, 并容易出现休克以及感染, 是产妇在分娩期间较为严重的并发症[1]。产后出血会导致产妇出现死亡现象, 也是目前我国产妇出现死亡最主要的原因。特别是在边远的山区以及农村地区, 由于医疗水平和设备较为落后, 导致产妇在出现出血症状的时候, 难以及时的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这一问题更加的突出[2]。因此, 要注重加强对产后出血原因的分析和研究, 并及时的进行预防和采用有效的应对措施, 来降低产妇由于产后出血而出现死亡率。

1 产后出血的原因

1.1 宫缩乏力

宫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产后出血占到了75%左右。产妇在生产之后的2 h内, 子宫肌纤维会出现收缩现象, 通过压迫来有效的减少出血量, 但是有些产妇会由于在生产的过程中使用了过多的麻醉剂以及镇静剂。在胎盘娩出之后, 医生要及时的检查产妇, 如果摸不到宫底, 且子宫轮廓不清楚、宫体变软, 在宫缩时按压会排出大量的血块以及血液, 一般子宫收缩缺乏是与软产道撕裂同时存在的[3]。

1.2 胎盘因素

胎盘因素一般是在胎儿产出10 min之后还没有娩出胎盘者, 以及阴道出现大量的出血的患者, 主要包括胎膜残留、胎盘植入、胎盘粘连、胎盘嵌顿、胎盘剥离后滞留、胎盘剥离不全等症状。这也是由于血窦不能及时关闭而引起的大出血。在胎盘娩出之后, 医生需要及时的检查胎盘是否完整, 同时观察胎儿面是否有血管断裂的现象, 如果出现断裂就有可能残留副胎盘。

1.3 软产道裂伤

软产道裂伤也是导致产妇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 主要包括会阴裂伤、阴道壁血肿、阴道裂伤、子宫颈裂伤等症状。一般在正常分娩的过程中, 产妇的宫颈会出现轻微的裂伤, 但是这不会引起大量的出血[4]。医生在检查时, 如果发现子宫轮廓清晰且收缩良好, 但是仍然出现出血的症状, 就应该考虑产妇是否存在阴道壁血肿、阴道裂伤、宫颈裂伤等现象。

1.4 凝血功能障碍

凝血功能障碍是少数产妇出血的原因。产妇一般多会有重症肝炎、血液病等合并性的内科疾病, 在怀孕之前就会有这类疾病的病史。同时造成产妇凝血功能产生障碍的原因还有可能是羊水栓塞、中毒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宫内死胎滞留过久等方面的因素。

2 产后出血的应对措施以及预防

2.1 子宫收缩乏力

为了有效的处理子宫收缩乏力的症状, 首先医生应该采取子宫按摩治疗, 再者是中药物治疗的方式, 最后才是手术治疗。首先医生需要观察患者的实际情况, 对患者的子宫进行按摩, 缓解子宫收缩乏力的现象;这种治疗方式仍然没有明显效果的话, 就可采用宫颈钳夹法与宫腔填塞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刺激神经而引起子宫反射性的收缩。但是上述方法都无效果的时候, 医生就需要及时的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来防止患者出现休克现象, 挽救患者的生命, 手术治疗可分为子宫切除术、血管介入、B-lynch子宫被带式缝合、结扎盆腔血管止血这四种方法, 采用手术治疗方法对患者会产生严重的损伤, 一般不建议使用。

2.2 胎盘因素

如果出现由于胎盘因素导致患者出现产后出血, 医生需要及时的采用人工剥离胎盘的方法来进行治疗, 如果人工剥离存在困难的话, 可以用刮宫术或者是钳刮术, 使用这种方法治疗医生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强行剥离。

2.3 软产道损伤

针对软产道损伤所采用的治疗方法是逐层缝合伤口, 如果是小的血肿、无活动性出血、裂伤伤口较小的患者可以选择期待治疗, 如果患者的血肿持续增大、活动性出血、伤口大于1 cm且出现疼痛加重的现象, 则一定要进行血肿清除或者是伤口缝合治疗, 在治疗的过程中应该适当的为患者输血, 以免患者出现贫血或者是血容量快速降低的现象。

2.4 凝血功能障碍

一旦患者确诊为凝血功能障碍, 医生应该尽快的为患者输全血、凝血因子、凝血酶原复合物或者是纤维蛋白原、血小板等, 如果患者出现其他合并的内科疾病, 应该及时的邀请其他科室的医生进行联合诊治。

2.5 预防

为了有效的预防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的现象, 医护人员一定要加强监护管理, 在生产之前与产妇进行沟通和交流, 在缓解其紧张情绪的同时, 详细的了解和掌握产妇的身体状况、原有病史等资料。在生产的过程中, 实时的观察产妇的子宫收缩情况, 一旦出现异常, 就要及时的进行检查。在生产之后, 医护人员要密切的关注产妇的排尿情况, 以免出现问题[5]。

参考文献

[1]刘芳, 谭艳萍.妇产科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探讨[J].大家健康 (学术版) , 2013, 05:96.

[2]王艳.妇产科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探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08:243-244.

[3]兰蔚青.妇产科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 2013, 19:117+119.

[4]倪永梅.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和应对措施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 2014, 25:83-84.

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孕妇100例, 产后6周据抑郁状态分为健康组60例和抑郁组40例。健康组初产妇52例, 经产妇8例;年龄22.0~41.0 (26.0±5.5) 岁;孕周37.0~42.0 (39.5±1.5) 周;其中自然分娩50例, 剖宫产10例。抑郁组初产妇35例, 经产妇5例;年龄21.0~39.0 (25.0±5.0) 岁;孕周37.0~42.0 (39.0±2.0) 周;其中自然分娩34例, 剖宫产6例。2组年龄、孕周、产次、分娩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产后抑郁症诊断标准

抑郁, 对周围事物无兴趣, 食欲异常且体质量明显减轻或增多, 失眠或睡眠过度, 精神兴奋或阻滞, 易疲劳, 对未来绝望, 思维不集中, 有自杀倾向。上述项目中符合5条及以上者, 且症状持续>2周, 或每天出现1~2条症状者, 均可确诊。

1.3 调查方法

对2组家庭关系、生育观念、分娩知识、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方面进行调查和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家庭关系和生育观念

抑郁组家庭关系较好及生育观念正常者比例均低于健康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健康组比较, *P<0.05

2.2 分娩及新生儿情况

抑郁组分娩知识较少者比例高于健康组, 分娩方式正常及新生儿Apgar评分≥8分者比例低于健康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 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产后抑郁症逐渐被重视。有报道称, 产科因素及生物学异常因素共同作用, 是导致产后抑郁症的因素, 其中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状态是影响产后抑郁症的最主要因素, 而剖宫产、阴道助产也是产后抑郁症的高危因素。随着妊娠月份的增加, 女性形体发生较大变化, 心理、情绪方面也出现较大变化, 易造成产妇出现产后抑郁症[2]。

孕期由于雌激素、孕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快速升高, 而产后上述激素均会急剧降低, 产妇很难适应激素水平变化情况, 心理上会出现焦虑、紧张、抑郁等情绪, 一方面担心新生儿的健康, 又担心自己不能胜任母亲的责任。本文表明, 生育观念较差、分娩知识掌握较少的产妇, 其产后更易出现抑郁症。

和睦的家庭、和谐的社会氛围, 尤其是丈夫的悉心照料均易使产妇产生良好的产后情绪, 如上述各方面处理不当, 产妇就会出现情绪低落, 影响产后心情。本文表明, 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家庭关系相对较差, 由此可见, 家庭关系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重要因素。

分娩过程中, 产妇对产钳助产的恐惧及分娩疼痛带给产妇的不适, 再加上对新生儿健康及安全的担心, 均是导致产后产妇抑郁症的重要因素。本文中, 与健康组相比, 抑郁组难产率较高、新生儿Apgar评分较低 (P<0.05) , 充分说明分娩方式、新生儿健康情况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有关。

注:与健康组比较, *P<0.05

针对产后抑郁症的相关致病因素, 产前做好分娩知识的健康宣教, 提高产妇及其家属对分娩知识的认知度, 使其积极配合分娩, 提高自然分娩的信心。针对产妇的不良情绪, 及时给予心理疏导, 使其保持良好心态, 对于家庭不和睦的产妇, 也要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 鼓励丈夫更细心地照顾妻儿, 同时做好母婴喂养等知识的健康教育, 拉紧与产妇及家属的关系,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产后一旦发现抑郁症状, 应及时给予干预和处理[3], 以改善产妇心理状况, 确保母婴安全。

参考文献

[1] 杨伟芳.产后抑郁的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9, 6 (9) :120.

[2] 唐志红.产后抑郁症发病因素及预防措施探讨[J].中国民康医学, 2011, 23 (6) :969.

产后抑郁的原因及预防 第9篇

关键词:产后出血,原因分析,预防急救

导致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是妊娠合并心脏病、子痫、感染、产后出血, 其中产后出血是导致产妇死亡最为主要的原因, 每年全世界都有2 000万名妇女由于产后出血患病, 125 000名孕妇由于产后出血而导致死亡。一旦发生产后出血, 那么预后就较为严重, 尤其是那些产后出血持续时间较长、休克情况较为严重的产妇即便获救, 也很容易出现席汉综合征后遗症, 所以一旦发现有产后出血, 应该及时治疗[1]。为探讨产妇产后出血原因及预防急救, 以该院2010年10月—2011年5月收治的84例产后出血产妇为研究对象,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2010年10月—2011年5月共收住分娩总数4 389例其中产后出血84例, 发生率为1.91%, 年龄21~38岁;孕周35~43周;阴道分娩54例.剖宫产30例。患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者72例:包含前置胎盘、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双胎妊娠、巨大儿、骨盆异常、子宫畸形、胎位异常、急产、多次人工流产史、多胎经产、胎膜早破、贫血、子宫肌瘤, 患有两项以上高危因素者42例。84例产后出血原因中, 56例为宫缩乏力, 其中原发性12例, 继发性44例;21例胎盘因素, 16例前置胎盘, 5例胎盘残留, 7例软产道损伤, 18例出现失血性休克。

1.2 方法

阴道出血达到或高于400 mL在胎儿娩出2 h内, 或阴道出血达到或高于500 mL在胎儿娩出24 h内, 确诊为产后出血。阴道分娩者在胎儿娩出后, 即刻放聚血器于产妇臀部, 剖宫产者计量吸引器负压瓶内的血量, 计算浸染纱布、敷料的血量。

1.3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数据运用t检验, 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产后出血原因

4例 (4.76%) 产妇产后出血原因是软产道裂伤, 10例 (13.10%) 产妇产后出血原因是胎盘因素, 70例 (83.33%) 产妇产后出血原因是宫缩乏力, 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 宫缩乏力是导致产妇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

2.2 产后出血与分娩次数的关系

分娩次数≥2次的发生产后出血者, 占3.03%;初产妇中发生产后出血者, 占1.55%;, 经χ2检验,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2.3 产后出血与流产史关系

有流产史者的1 500例产妇中发生产后出血44例, 占2.93%;无流产史的2 889例产妇发生产后出血者40例, 占1.38%, 经统计学检验,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71, P=0.02) , 见表2。

2.4 分娩方式与产后出血

剖宫产总数1 692例, 发生产后出血40例, 发生率为2.36%。阴道分娩总数2 697例, 发生产后出血44例, 发生率为1.63%。两者发生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出血量为 (1 228.4±524.6) m L, 阴道分娩的出血量为 (1 175.8±561.7) m 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预防急救措施

3.1 注重产前保健, 识别高危人群

产科工作者所走的路是一条艰苦的道路, 因为我们的服务对象是人, 世界上最复杂的生物莫过于人, 人不但是生物的有机体, 而且有社会性, 有思维和心理活动, 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有丰富的医学知识, 还要有认真踏实、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要把书本上不变的理论加以精细的思考应万变的病情, 所以, 对就诊的每一例孕妇都要大力宣传围生医学知识, 搞好产前保健, 详细询问病史, 对提供的病情加以整理、归纳、总结, 通过仔细观察, 然后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及相关的辅助检查, 如:肝、肾功能, 血常规、尿常规、血糖、凝血机能, 产科彩超, 心电图等, 配以全面周密和认真思考, 在大脑中充分整理加工后, 得出正确的概念和判断, 再经一番仔细的鉴别诊断, 最后提出科学的诊断结果和切合实际的处理方法, 筛查出高危, 并对不同的高危因素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2,3,4]。

3.2 要有积极的应急处理能力

产科出血有许多情况是不能预知的, 有资料报道, 因产科出血致死者中, 约2/3没有明确的危险因素, 突然发生, 并且来势凶猛, 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地观察, 作出准确的判断, 及时、果断地作出处理决定。争分夺秒, 多争取一分钟的抢救时间, 就可减少许多并发症的发生, 根据不同的原因作出不同的抢救方案, 如无条件处理者, 及时采取措施, 在作好充分准备的前提下, 及时转诊。

3.3 止血

最主要的环节就在于务必要控制和减少出血的发生。结合产妇的实际情况, 来对其采取不同的止血方法。对于大面积出血的患者, 一定不能采取灌肠的方法;对于静脉出血、表浅小动脉出血的患者, 可以采用结扎止血或者血管钳止血。除必要的检查和操作, 尽量减少搬动, 以免加重出血加重休克。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包括瞳孔及意识状态, 周围动脉搏动、血压和脉压差, 皮肤色泽、温度和湿度, 呼吸频率和深度, 尿量, 体温及性质、尿相对密度, 中心静脉压和周围表浅静脉充盈度等[5]。

3.4 产房观察

胎盘娩出后, 产妇应继续在产房观察2 h, 因产后出血约80%发生在产后2 h内, 因此需重点监护, 密切观察生命指征、一般情况、阴道流血和宫缩情况。但也不可忽视12 h以后的出血情况, 应对产妇说明注意事项, 定期医护人员进行巡视, 发现问题应及早处理。

3.5 熟练掌握产科手术

3个产程的观察应加强, 积极处理产程, 防止宫缩乏力的发生。每一种产科手术应熟练掌握, 在适当的时间采取会阴侧切及剖宫产术, 同时尽可能降低切口出血量。准确测量产后阴道流血量, 如若出现产后出血需积极需找原因, 准时诊断和处理。重视妊高征、肝炎、贫血等合并症的治疗, 减少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 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4 讨论

宫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 通常占产后出血的70%~80%。该组资料中70例 (83.33%) 产妇产后出血原因是宫缩乏力, 宫缩乏力是导致产妇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同时, 产后出血与分娩次数、产后出血与流产史关系、分娩方式与产后出血关系较为密切, 应该提高女性的保健意识, 减少非意愿性和非计划性妊娠, 产后出血的发生可得到减少。

抢救产后出血的产妇时, 医护人员需密切配合, 医生判断要准确对于产妇病情, 掌握产后出血的临床表现, 熟练医护人员技术操作, 准确快速的完成抢救工作, 明确抢救程序, 充分准备各种抢救药品抢救器械, 性能良好, 确保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不断提高抢救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张玲萍.22例剖宫产产后出血临床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 2009 (5) :89-92.

[2]曹志华.产后出血原因分析抢救及护理[J].医学信息, 2008 (4) :178-179.

[3]马冬艳.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预防[J].中国医药指南, 2010, 8 (7) :177-178.

[4]王改改, 陈芳琴.产后出血54例临床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 2010, 23 (6) :163-165.

产后抑郁的原因及预防 第10篇

关键词:晚期产后出血;处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R714.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3-0245-01

晚期產后出血是指分娩后24h至产后6周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短时间内大量失血可迅速发生失血性休克,严重危及产妇生命。对选取2012年~2013年收治的分娩发生晚期产后出血的27例临床处理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27例晚期产后出血,年龄22~39岁,平均29岁。初产妇25例,经产妇2例,足月分娩24例,早产3例。均为单胎。一次或多次持续或间断,出血总量在400ml以上。

1.2 方法:首先要查明出血的原因,依据不同的原因给予相应的处理。(1)经阴道分娩后晚期产后出血 少量或者中等量的出血,给予缩宫药促进子宫收缩,应用广谱抗生素和支持治疗。如有胎儿附属物残留,应在输液和备血的条件下行刮宫术,操作应轻柔,防止子宫穿孔。术后继续应用抗生素和缩宫药[1]。(2)剖宫产术后的晚期产后出血 除非确定有胎盘胎膜或者蜕膜残留,否则不宜行刮宫术。出血量较少者可给予抗生素治疗,加强营养,促进剖宫产切口愈合,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守治疗失败者,可行清创缝合及双侧子宫动脉或者髂内动脉结扎。组织坏死严重者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或者子宫全切除术。条件具备的医院可采用髂内动脉栓塞疗法。(3)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处理 低血容量休克的治疗首要措施是迅速补充血容量,应立即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准确估计出血量,判断休克的程度,并做中心静脉压监测;按照先晶体后胶体、先快后慢的补液原则,短期内快速输入生理盐水、右旋糖酐、全血或血浆、人血白蛋白以维持有效循环血量;在补充血容量的同时给予止血药物并迅速止血或防止血容量继续丢失;补足血容量后血压仍低时可使用升压药物如多巴胺。同时给予吸氧,纠正酸中毒,应用糖皮质激素,改善心肺功能,防止肾衰竭,同时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1.3 预防:(1)正确处理第三产程: 在第三产程中应该正确识别胎盘剥离的征象,适时的娩出胎盘。胎盘未完全剥离前禁止强行牵拉脐带,以免导致胎盘胎膜残留。胎盘胎膜娩出后,应仔细检查是否完整,有无副胎盘,有无断裂血管[1]。如发现胎盘小叶缺损、胎盘有粗糙面或者胎膜残留应及时清宫;如发现胎盘粘连应在严格无菌操作下进行人工剥离胎盘,术后应严密观察子宫收缩和产后出血情况,并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2)积极预防子宫复旧不全: 在分娩过程中,经阴分娩或者剖宫产过程中均应尽量减少阴道检查及宫腔操作次数,对于胎膜早破、羊水三度污染或有羊膜腔感染征象时,应用5%甲硝唑冲洗宫腔及腹腔,术后给予足量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同时加强产褥期护理,鼓励指导及早开始母乳喂养,促进子宫收缩,防止产后出血。(3)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 伴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子宫切口裂开也逐渐增加。所以应该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降低因子宫切口裂开而导致的晚期产后出血。 (4)剖宫产注意事项 剖宫产结束分娩者,手术者在术中应选择恰当的子宫切口的位置,仔细检查切口有无延长,合理逐层缝合,充分结扎止血,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回病房后每日严密观察手术切口有无渗血、渗液,有无血肿、硬结等。定时按摩子宫,注意观察宫缩及阴道出血情况,产后出血较多的产妇遵医嘱给予缩宫药。

2 结果

即胎盘因素引起者13例,子宫因素引起者10例,产道因素引起者2例,产妇自身因素引起者1例。经治疗27例均痊愈出院。

3 讨论

正确估计产后出血量对治疗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估计产后出血量常用目测法和称量法(将产后浸湿的敷料重量减去产前未浸湿的敷料重量,所得重量差1.05g相当于1 ml),目测法较不精确,建议采用称量法[2]。少到中等量的阴道出血,排除了宫腔内残留以及血管断裂的活动性出血后,可选用处方中所列的药物治疗。当晚期产后出血量多,超过平时月经量,高度怀疑胎盘残留、胎膜残留、蜕膜残留及子宫胎盘附着部位复旧不全者,清宫术常为首选。胎盘残留引起的晚期产后出血多发生在产后10日左右,胎盘附着部位复旧不全引起的晚期产后出血多发生在产后2周。由于引起晚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胎盘残留和胎盘附着部位复旧不全,刮宫多能奏效。术前应先予补液,并作好输血准备,同时应用子宫收缩剂,术时操作务求轻柔,以防子宫穿孔及宫腔粘连。

对于一般原因不能解释的产后出血,注意出血的性状、色泽、频率。若为持续性阴道出血,应仔细检查软产道是否损伤;若阵发性阴道大出血,超过400ml,应警惕动脉活动性出血,一经发现可行手术治疗或超选择性双侧髂内动脉栓塞;同时还须考虑子宫内膜炎、子宫黏膜下肌瘤感染、绒毛膜癌等原因;自然分娩后晚期产后出血应与双角子宫、双子宫等畸形子宫由于蜕膜残留所致产后出血相鉴别。对剖宫产术后少量流血病人的处理多选用处方中用药控制感染,加强子宫收缩。胎盘、胎膜残留在剖宫产术极罕见,刮宫可能造成原剖宫产切口再损伤,行刮宫术需慎重。如保守治疗无效,则以伤口裂开的可能最大,修补手术多不能成功,需行子宫切除术。采用经股动脉行双侧髂内动脉栓塞,疗效不确切,可避免子宫切除。晚期产后出血重在预防,首先要作好产前保健,其次要普及新法接生,再次晚期产后出血的产妇往往可以追溯到第三产程或产后2小时内阴道流血较多或怀疑胎盘残留的病史,故应在产后及时治疗。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59.

[2] 郑红兵.晚期产后出血114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6):346.

产后抑郁的原因及预防 第11篇

1 临床资料

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于本院经阴道分娩后, 因宫缩乏力而发生产后出血的患者资料40例。均为20~39岁的产妇, 妊娠满37周~不满42足周, 总产程3~23.5 h, 婴儿体质量2.45~5.00 kg。40例产妇中1例为双胎妊娠、7例有不良妊娠史、4例有妊娠高血压、9例为高危孕妇。

2 结果

40例宫缩乏力患者中, 经及时按摩子宫或应用缩宫素或经直肠纳入米索前列醇等措施救治后观察, 有36例患者阴道流血量明显减少, 其余4例经宫腔填塞纱布后阴道流血量被控制。40例产妇因发现及时, 抢救措施得当, 均预后良好, 病死率为0。

3 原因分析

3.1 体质因素

产妇平素体质虚弱或合并某些慢性全身性疾病等, 分娩后易发生宫缩乏力, 引起产后出血。

3.2 精神因素

产妇精神因素是导致产后出血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部分产妇有多次人工流产手术史, 担心分娩过程中发生意外而易焦虑;部分产妇及其家属受传统观念的不良影响, 过分关注胎儿的性别, 导致产妇心理及精神压力增大;部分产妇在待产过程中, 因对产房环境及分娩过程不了解, 而致精神过度紧张;部分产妇虽具备自然分娩的条件, 但心理上对分娩恐惧, 产生恐惧心理。精神紧张及焦虑可增加产妇对宫缩痛的敏感性, 致分娩后宫缩乏力, 导致产后出血。

3.3 产科因素

产程延长, 宫缩痛致产妇休息不足, 疲劳过度, 过度的体力消耗;产时助产士操作动作粗暴, 产后膀胱充盈;临产后过多使用麻醉剂、镇静剂、或子宫收缩抑制剂以及产科并发症 (宫腔感染、胎盘早剥、妊娠高血压疾病、严重贫血) 导致子宫肌水肿甚或渗血等因素均可影响子宫收缩使产妇在分娩后发生宫缩乏力, 致产后出血。

3.4 胎儿因素

巨大儿、多胎妊娠、羊水过多, 使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失去弹性, 子宫过度膨胀, 导致宫缩乏力, 引起产后出血。

3.5 子宫因素

子宫畸形导致子宫纤维发育不良;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影响子宫肌正常收缩;有剖宫产手术史、产次过频或过多、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等造成子宫肌纤维损伤。以上多种因素均可引起产后宫缩乏力, 致产后出血。

4 预防措施

4.1 产前准备

妊娠前社会及个人积极做好计划生育相关工作, 尽量减少人工流产的发生次数, 计划妊娠前为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的危险, 应积极治疗宫腔感染、急慢性盆腔炎、各种程度贫血及某些相关的全身性疾病等。妊娠期加强营养, 注意休息, 增强体质;定时产前检查, 早期发现贫血等妊娠合并症, 提前预防并及早治疗。医院相关工作人员应严密监护和管理高危妊娠的孕妇, 做好前期预防工作, 并根据孕妇的个人情况及时做好相应的治疗处理。

4.2 精神调节

产妇的精神状态可影响宫缩情况和产程进展, 调查显示焦虑较重的产妇发生分娩并发症的概率要高于情绪稳定的产妇, 所以护理人员应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缓解产妇的焦虑情绪[2]。对分娩恐惧及过于恐惧疼痛而精神紧张的产妇, 告知其可采用分娩镇痛的方法。且无痛性分娩在相应的适应症下是产妇和胎儿的权利[3]。产房应色彩柔、布置温馨, 根据产妇不同需求播放音乐, 使产妇倍感亲切、心情放松。鼓励家属陪伴产妇待产并劝其摒弃传统观念, 以缓解产妇的精神压力并增强产妇分娩的自信心。医护人员对产妇采用关切的态度, 使产妇精神放松并信任医生, 产前仔细耐心的为产妇讲解分娩的过程, 使其对分娩有一定的认知, 从而平复产妇情绪, 并利于其积极的配合治疗及护理。

4.3 产程指导

鼓励产妇适当进水进食, 进食易消化、高维生素、高蛋白质、高热量的食物, 保证产妇基本需要。督导产妇充分休息, 避免其过度疲劳, 必要时合理使用镇静剂, 以保存体力。产程中产妇可采取侧卧位、站立、蹲位、坐位等体位, 以产妇自感舒适为原则, 并指导产妇正确配合使用腹压。指导产妇采用深呼吸放松法, 缓解宫缩疼痛。鼓励家属陪伴分娩, 指导家属安慰鼓励产妇并采用正确的按摩方法, 使产妇感到舒适安全并可增强产妇顺利生产的信心。

4.4 充分预测

做好预测、预想、预治对预防宫缩乏力有重要意义。预测胎儿大小, 对估计分娩巨大儿可能较大者, 应及时做好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的各项准备。估计产程的长短, 密切观察产程的进展, 积极预防因产程延长, 产妇过度疲劳、精神紧张等导致的产后出血的发生。分娩后医护人员应密切注意产妇阴道流血及腹痛情况, 从而评估产妇子宫收缩的情况。若发现有子宫收缩欠佳的征兆, 应立即适力按摩子宫, 同时及时静脉滴注缩宫素10U或米索前列醇400μg纳入直肠或舌下含服卡前列甲酯栓0.5mg等药物以刺激及增强子宫收缩并使其保持收缩状态, 从而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若以上治疗仍无效, 应予宫腔纱条填塞压迫出血。

5 讨论

因为产后出血的发生对产妇的生命安全造成了重大威胁, 所以做好产后出血的防治工作是医护人员的首要任务。我们研究认为, 首先应做好妊娠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增强身体素质;加强孕期保健, 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定时产前检查, 适度控制胎儿体重;加强产前宣教, 使产妇及家属对分娩有一定的认知, 平复其不良情绪;其次, 产程中严密观测并及早发现导致产后出血发生的各项危险因素, 并针对不同因素积极做好相应的预防治疗工作。最后, 助产师应对产妇进行人性化的产程指导, 自身除具备娴熟的助产技巧外, 应有对孕妇负责的高度的责任心, 在产程中认真细致的观察产妇的情况, 及早发现导致产后出血发生的高危因素。以上几项措施虽然简单易行, 但对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224-235.

[2]郑修霞, 夏海鸥.妇产科护理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67.

上一篇:图书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下一篇:网络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