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科学范文

2024-05-20

道德科学范文(精选12篇)

道德科学 第1篇

科学出版物编辑职业的特殊性, 决定了其职业道德除具有一般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内容外, 还有其特殊的规范, 其中主要是如何使用手中握有的选择稿件并对其进行编辑加工的权力。

第一, 以科学态度对待手中的发稿权。科学成果的发布和传播是科学实现其社会功能的必需。然而, 发布还是不发布、发布什么样的研究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发布, 其权力操于科学出版物编辑之手。科学出版物的编辑须以尊重事实、尊重知识、尊重读者的态度, 审慎地使用手中的权力, 择优发布研究成果。科学出版物编辑应坚持科学真理、尊重科学规律、崇尚严谨求实的学风、维护科学诚信。 (1) 对论文中的剽窃内容, 对已有科技成果的篡改、抄袭、重复发表, 伪造实验数据及不符合科学事实等违背科学道德的文稿和伪科学的书稿, 应坚决杜绝, 而对一些有重大学术价值、有可能推动科学技术和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发现、新方法、新假说, 编辑应在科学识别的基础上, 独具慧眼, 优先安排发表。历史上的惨痛教训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孟德尔呕心沥血8年创立了遗传学说, 即遗传的分离定律和独立分配律。如此重大的科学发现, 却因为当时的植物学权威耐格里瞧不起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和尚在花园里做的试验, 把他的论文扔在纸篓里, 直至35年后才得以发表。这一重大失误, 曾使遗传学发展滞后了三分之一个世纪。应坚持稿件面前人人平等, 对来稿一视同仁, 杜绝关系稿、人情稿, 一律以稿件的质量作为决定取舍的标准, 克服选稿工作中的“马太效应”和“权威决定论”是科学出版物对编辑最重要的道德要求。 (2)

第二, 以科学精神编辑科学出版物。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 科学精神对于提高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准尤为重要。 (3) 前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在第50次中国科协年会上指出:“科学精神是通过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科学道德所体现出的严肃认真、客观公正、敢于实践、独立思考、尊重证据、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精神气质。”弘扬科学精神就要坚持严谨、严肃、严格的科学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 科学出版物的编辑过程, 就是编辑对稿件的选择、优化过程, 科学精神贯穿于编辑活动各项工作的始终:科学出版物既是精神产品, 又是物质产品, 而且其精神产品属性是其根本属性;人们购买、阅读科学出版物主要是需要其精神内容, 即科学知识、技术、思想和方法等, 而非它的物质外壳;抛开精神产品这一属性, 人们看到的就不是科学出版物, 而只是某些物质产品, 如笔记本、空磁带、空光盘等。因此, 科学出版物必须具有科学性、知识性、学术性。而要做到这一点, 无疑需要科技编辑具有科学精神, 否则就会为反科学、非科学、伪科学创造可乘之机。另外, 科学出版物编辑在科学出版物的审读加工中, 除了要用到专业知识外, 还会用到一般的、公用的科学知识, 如科技史、数学、逻辑、语法、技术规范、写作学等各学科的思想和方法, 这些知识对于塑造科学出版物编辑的科学精神至关重要, 掌握这些知识有助于科学出版物编辑形成严谨的编辑作风。从这个意义上说, 崇尚科学精神无疑是科学出版物编辑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总之, 科学出版物编辑作为科学技术传播的中介, 必须以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出版物中每一环节, 做到严肃认真、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开拓创新, 自觉纠正不正之风和不良行为, 努力选好、编好、出好科学出版物。

第三, 以科学方法编好科学出版物。科学方法赋予科学研究材料要丰富翔实、观察要客观公正、实验要反复可比、结论要逻辑明确等特性, 从而大大丰富了科学精神的内涵。科学出版物编辑必须十分熟悉科学研究的方法, 并以此来要求科学出版物, 同时, 在自己的编辑工作中也要贯彻这些科学方法。信息技术给科学研究的创新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也给科学出版物编辑掌握相关领域的研究动态提供了快速的信息获得渠道和技术。科学出版物编辑必须通过自学和接受培训来提高自己的信息科学素养, 掌握信息技术, 利用中国知网的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检测学术不端行为, 利用网络数据库如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和相关国外数据库研究和评价文献传播。上网查新, 可查看有没有抄袭剽窃现象, 并可防止一稿多投或多发;查看作者的参考文献, 可防止科学出版物“失真”现象的发生, 也可及时、全面地了解与稿件相关的学术研究动态, 提高自己准确评判来稿学术水平的能力。同时, 利用网络手段还可以提高编辑工作效率。 (5) 科学出版物编辑过程中科学的工作方法, 还包括如三审三编三校制, 这是提高科学出版物的编校质量, 使其更规范、更标准的保证。

鉴于编辑的科学道德的形成来自主、客观两个方面, 故其建设也必须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进行。

第一, 加强自身修养。科学出版物编辑应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 要重视“编艺”, 但更要重视“编德”。“编艺”差固然会影响编校质量, 但却是可以通过学习和积累经验而逐步提高的, 而“编德”差则会直接造成出版工作中的“冤假错案”, 伤及出版物也伤及科学本身。文化出版工作是一项崇高的事业, 其编辑人员应具有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 养成敬业、乐业、创业的品格, 将追求卓越、精益求精、打造学术精品、为社会奉献优质的精神食粮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应克己奉公, 严守自律、自尊、自强的学术道德, 防止商业社会的不良风气侵袭神圣的学术领域;在选用稿件时, 要杜绝关系稿、人情稿、条子稿、提职稿、有偿稿, 自觉抵制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 坦诚接受社会监督;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学术剽窃, 排斥学术赝品, 清除学术泡沫, 传播优秀成果, 倡导优良学风, 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做贡献。 (6) 科学出版物编辑要有“博识能力”, 只有博识, 才能居高临下地驾驭材料和分辨科技文稿的优劣, 才能对来稿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使科技信息通过所编的出版物及时而又保真地传播到社会上去。科学出版物编辑还必须经常及时地了解各学科研究前沿的最新动态, 以免对书稿的创新价值判断不准或者使同一内容重复发表, 导致资源浪费。

第二, 用教育推动编辑的科学道德建设。应当切实加强编辑的科学道德教育, 根据编辑职业道德标准的要求, 有组织、有计划地对编辑人员实施系统教育;结合编辑实践的需要, 在编辑活动内部建立认知“伦理准则”, 培养编辑的自我评价能力, 使其最终内化为编辑的认知和习惯, 从而直接自觉调控编辑的道德行为。在编辑部内部, 首先要抓好领导班子的道德教育, 提高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 为编辑人员做表率。领导人员应积极参加国内和国际的学术交流会议, 增强时代感;改进工作方法, 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编辑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方式, 开展编辑部全体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法律法规教育, 使道德行为成为编辑内部的自觉行为, 把编辑的职业道德建设落到实处。

第三, 建立健全监督管理体制。提高编辑道德水准, 除了个人自律, 社会他律也极其重要, 必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科学道德行为规范, 建立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一是加强社会舆论和媒体的监督, 依靠媒体的力量, 即通过媒体曝光, (7) 及时匡正学术腐败行为, 纯洁学术氛围, 如对公然造假者及时在媒体上进行曝光。要建立学术评价公示制、公开答辩制、匿名评审制、评审责任制和追究制等, 建立评审专家库和随机遴选制。二是建立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 包括操作规范制度、保密制度、民主决策制度、学习交流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度等。这些制度规范了编辑人员的行为, 既是职业道德的约束机制, 也是编辑成才的激励机制。三是认真做好编辑职称的评聘工作, 结合年度考核, 对每个编辑进行民主评议、严格考核, 把考核结果与晋职、晋级挂钩。要形成责任追究制, 对违反有关规定的编辑须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 对问题比较严重又屡教不改的要严厉处罚, 对触犯法律的则报告司法部门追究法律责任, 决不姑息迁就, 从制度上给编辑的职业道德建设以保证。

道德问题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一直关注的问题, 道德水平从来就是人类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私德很重要, 它代表个人的文明程度;公德更重要, 它关系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社会公众人物的道德之所以尤其重要, 是因为其道德是私德与公德的交织, 而编辑道德正是这样的道德。因此, 编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千年来, 从东方到西方, 思想家们关于道德发表了许许多多精辟的发人深思的言论, 其中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诗人但丁的长诗《神曲》尤为被人关注, 恩格斯给予高度评价, 称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在《神曲》中, 但丁用优美的诗句塑造了一个冲破中世纪的黑暗与野蛮、昭示新时代的光明与文明的“道德女神”的形象, 并借女神贝亚德之口说道:“知识造成的缺陷可以由道德来弥补, 但道德造成的缺陷却无法由知识来弥补。”这是两句人人都可以作为经典的诗, 被世界公认为是三千年来对道德问题讲得最透彻的至理名言。编辑作为文化的设计师和守门人, 更应将其奉为座右铭, 并以此相互勉励。 (注:诚挚感谢刘西琳教授对本文的指导和帮助!)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 (试行) 》, EB/OL. (2007-07-04) 2008-1l-27.http://www.cast.org.cn/n3508l/n35533/n38590/10436008.html

[2]张秋玲:《简论传媒的道德培植》, 《新闻爱好者 (下半月) 》, 2008 (5) 。

[3]张福平:《编辑与两种文化的整合》, 《编辑学刊》, 1997 (2) 。

[4]靳翠萍:《浅论新闻媒体中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缺失现象——也谈新闻职业道德》, 《三明学院学报》, 2007, 24 (3) 。

[5]孙玉双:《网络环境下新闻职业道德的规范》, 《新闻爱好者 (上半月) 》, 2008 (5) 。

[6]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高校社科学报工作者职业道德倡议书》, http://www.wuj.whu.edu.cn/news/changyi.html

科学道德 第2篇

课 程 名 称: 科学道德

课 程 论 文 题 目: “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学习心得体会 姓 名: 张凯茜 学 号: 2014300354 所 在 学 院: 西语学院 专 业: 学科教学(英语)任 课 教 师: 王华民

2014年 12 月 29 日

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的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这一门课,我深有体会。科研本身就是一件严肃以及认真的事情。对于研究生,学术固然重要,道德却更不容忽视。学术道德是治学的起码要求,是学者的学术良心,其维系主要依靠学者的良心及学术共同体内的道德舆论。学术界不可一日无学术道德,否则歪风邪气便会乘虚而入,扰乱严谨科学的学术界。科学道德和良好学风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高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魂。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必须始终贯穿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各项工作之中。

科学道德是指科学行为主体的道德意识,它是科技工作者在科研活动中思想和行为应该遵循 的规范和准则,也是科技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具体体现,也是约束科学家之间科学共同体内部以及科学共同体与公众和社会之间的一种基本准则遥。学风建设为立身之本立,严谨的学风为立校之本。诚信与严谨乃一个合格大学生的根本。“人无信则不立。”诚信既是华夏文明的精髓,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是我国公民道 德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如今,大学生的整体信用形象已成为整个社会信用状况的晴雨表和风向标。诚信问题已成为迈向现代化的一道坎。它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了。在一所高校里,该校学生的诚信程度,影响着该校的学风、校风。从另一方面说,该校的学风、校风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应是“诚信”的倡导者 和实践者。大学生要大力弘扬以信待人,以信立人的美德,成为践行信用美德的表率。目前,大学生的信用状况的主流是好的,但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存在着一些诚信缺失的现象,严重影响着学校的声誉、学风。学风是一个学校校风之体现,良好的学风是优良校风形成的 基础。考试作弊与诚信是格格不入的。诚信,是人基本的素质与道德要求,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得以维系的绳索,是我们正立于天地之间的脚下基石,是茫茫大荒漠中那“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主要是在全国范围内向新入学研究生宣讲科学精神、科学道德、科学伦理和科学规范,目的是通过宣讲教育,引导研究生遵守学术规范、坚守学术诚信、完善学术人格、维护学术尊严,摒弃学术不端行为,努力成为优良学术道德的践行者和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推进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研究生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准科研工作者,需要在很多方面不断地自我完善,但仅就科研态度而言,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最基本的方面:(一)严谨的学风

踏实严谨的学术氛围是科研活动的基本要求。在研究工作中,每一个实验过程,都应该详细地记录,仔细地分析整理才能够获得精确的结果。做学术研究工作,必须能够将科学的态度与创造的热情相结合,尊重科学规律的同时还要敢为人先,淡薄名利,艰苦奋斗,善于在细微之处实现个人价值,在长期的艰苦探索中寻求科学的真谛。严谨的学风是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潜移默化而形成的学术氛围,其根本方法在于净化青年人的求学目的。青年人为何而求学? 周恩来总理在青年时期的理想是“为了中华之崛起,为了担负国家将来艰巨之责任”。然而当今社会,许多学生往往把读研作为改变人生命运的捷径。没有搞清楚“以后想做什么”,而是把读研当成一种就业的手段,导致毕业后不能适应相关专业的需要,更不能够将自己的知识转化为“为全国和全世界人民服务”的生产力。研究生阶段应该侧重于学术素养、实践技能和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自我培养与提高,端正做人、做学问的道理,并结合实际将其运用到科研成果的开发和利用中去。(二)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伴随近代科学的诞生、在继承人类先前思想遗产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科学理念和科学传统的积淀,是科学文化深层结构(行为观念层次)中蕴涵的价值和规范的综合。”一个发展良好的科研体系和科学共同体自身都应具备特定的精神气质和精神追求。研究生在校期间可以利用丰富的学习资源,淋漓尽致地施展自己的才华,为自己创造自身修养和学术能力上升的空间。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培养自己的思维创新能力能力和科研精神,从平凡的食物中寻找不平凡的问题。科学精神不仅对科学自身有重要意义,而且能够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滋养道德和陶铸人性。

(三)学术责任

所谓学术责任,“是指学者在其科研领域内开展的科研应遵守一定的学术标准和职业道德,对其科研成果所可能造成的社会影响承担一定的责任,同时学者要有对公众、社会提出警示的义务。”研究生在求真和求善的过程中养成学术研究的责任意识,在好奇与探究中体悟到肩上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将个人兴趣付诸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样才能在整个科研活动中贯穿尊重他人成果、关注未来发展的信念。只有扎扎实实地加强学术道德,才能够在做学问时保持高度警觉的头脑,拒绝从事有悖于科学发展的研究,避免自己和他人的科研成果对人类社会造成的一系列危害。

早在 1983 年,首都科技工作者在北京科协讨论时就定出了科学道德的 7 条规范:(1)热爱祖国,忠于人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2)勇于探索,敢于攻坚,不畏艰险,锲而不舍,为追求科学真理而奋斗终身;(3)严谨治学,实事求是,报告成果准确无虚假,评定成果公正无私;(4)发扬学术民主,坚持百家争鸣,支持发明创造,鼓励别人超过自己;(5)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虚心学习国外新成就,既不夜郎自大,也不妄自菲薄;(6)摆正国家、集体、个人的关系,为国家多作贡献;(7)讲团结,搞协作,挑重担,讲风格。后来中国科协全国委员会将这一道德规范转发到全国,倡议全国科技 工作者自觉遵守。这 7 条道德规范仍然是今天科技工作者应该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加强科学道德建设更高层次上则是依靠科学主体的道德自律。科学道德的自律性来源于追 求真理的信念,没有信念或终极价值的追求,道德规范实际上也是不存在的。实践道德自律,一方面要注重培养内在的道德需要,养成自强不息的精神,培养自我教育、自我约束和自我 发展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努力从道德自律走向道德自觉。面对纷杂的道德文化,能自主判断,自主选择,吸收有益营养,抵制不良诱惑。努力使进步的道德理想和合理的行为规范自觉地转化为自己的信念和习惯,对自己的思想、情绪和行为实行自反自省,自我调控,自我修养。

作为研究生,我们更要重操守、重品行、重修养,遵守学术规范、养成良好学风,勇于探索、不断创新。要诚信、平等待人、正确认识自身、不妒忌,扎实学习、刻苦钻研,艰苦奋斗、实事求是。要勇于创新、把握前沿、注重实践,把握机遇,争取为国家和民族做贡献。弘扬诚信正义,谨承诺言,坚持品行为立身之本,勇于与不良风气做斗争。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建立良好的时间观念、自控能力,努力拼搏,严谨求实,用实际行动共建学术伦理。要倡导严谨治学,维护学术精神。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忠于真理、探求真知,自觉维护学术精神,反对投机取巧的作风和行为,要争做遵守和履行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的先行者。

破“科学管理”立“道德领导” 第3篇

科学管理是借助工时定额化、程序标准化、管理职能化、量才分工、差别计件付酬等措施来提升效率的管理思想;它亦是工具理性指导下,借助物质激励,追求结果最大化的管理理论。科学管理中所有计划都是当局意志的体现,劳工只能按指标行事,无异于管理上的专制 [1 ]。由于其“见物不见人”的管理风格,以它为指导教学评价易造成教师主体地位被忽略,教师的思想、理性、自由等价值信念被剥夺。以此理论来指导教师评价,必然会出现诸多不适。

1.科学管理在高校教学评价中的失切性

1.1 理论上,前提假设与教师不符

首先,“人性恶”的假设对教师不适合。教师因长期积淀的职业伦理要求教师具有性善取向,道德水准高于常人。科学管理假设人性是恶的且人会偷懒,显然不符教师人性。以性善论人性假设的道德领导理论 [2 ],强调利他主义与给予的品质才是人性中最根本的东西。其次,“经济人”的假设不适合于教师。科学管理假设人是“经济人”,其行为目的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由于这种对人的简单片面理解,科学管理理论忽视了人需要的多层次性、复杂性和多样性,更别谈及人的自我实现。

1.2理念上,与高等教育的初衷相违背

价值应该成为教育管理的焦点 [3 ]。自由、平等、民主的价值追求是高等教育的存在基础。科学管理以追求效率为首要目标。对效率的追求,加剧了大学传统精神与现代观念间的疏离、断裂乃至对峙。在有形产出不断增殖的同时,大学的精神、价值和信念等无形的传统资源却日渐枯竭 [4 ]。

1.3评教实践中,过程中因素被忽略

首先,教师的创造性易被会忽略。教学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先天素质、后天兴趣及生活环境进行的创造性活动,极具能动性。严格的纪律约束易使教师墨守陈规,使教师教学活动创造性受到抑压。其次,对管理层的信任易被践踏。对以科学管理为理论根基的教学评价更多的是采取管制和监督的手段。教师时时有一种被人监视的感受,教育信任这一“社会资本”被忽视乃至透支了。

1.4实践中教学评价结果不可靠,易被误用

如果我们用有形的外部产品来度量效率,而不是用获得的有价值的经验来度量效率,那么效率的目的就变成物质主义了。效率只是教育的副产品 [5 ]。仅以量化评价作为考核标准,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关心、品德的熏陶、不良习惯的规范等隐性表现却被忽略,评价结果的可信性自然令人们的质疑。对S大学2 386名学生网上评教心态的调查显示,60.3%的同学认为学生网上评教成绩不能够真实反映教师实际教学水平。管理者却把评教打分当做一种结果并进行评比,并据此作出升职、降职、加薪、减薪等决策。可见,评价结果被误用了。

2.从“科学管理”向“道德领导”的转变

鉴于科学管理下学校的管理目标的错位,萨乔万尼等提出了道德领导理论。道德领导是借助领导者专业、道德权威和组织成员秉持的共同价值观、信仰及共同愿景,通过学习共同体的建构,使全体成员与学校共谋永续发展的理论。以它为指导的教学评价会撇开传统管理的威权,求助于替代领导,对教师施以文化熏陶,将道德植入教师的性格中,使教师能够自我领导,从而实现组织自发生长。

2.1学校目标的转变

学校目标的转变表现为:(1)目标性质的转变——由静态目标变为动态目标。因为人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生成、演化、发展的,目标也须建立在能够指导非理性、不确定性实践的理论上。(2)目标内容的转变——从注重结果到注重过程,这可避免高校因追求效率而与高等教育初衷的背离。(3)目标所属者的转变,由领导者个人卓见变为组织共享目标,领导要善于塑造共同愿景,令教师对此作出承诺,实现目标的共享。

2.2学校体制的转变

学校体制的转变首先是由领导替身取代真正的管理者。领导替身是教师情感和社会契约等内在力量获得激励和驱动的动力源泉,它也是避免对教师的外在压迫,实现了其自我领导的内因,它包括共同体规范、专业理想、充溢的工作状态和团队精神。其次是由共同体替代个人。共同体成员拥有一种与他人具有相同意向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的团队精神得自于成员间的互依感、彼此间的责任感等情感和规范方而的因素 [6 ]。共同体的出现变意味着组织中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与管理者、教师与教师群体等的支持性多重关系的产生,这种支持性关系使每位教师的经验成了共同体的经验,相互交流与借鉴必会带来教师的成长。

2.3学校领导角色的转变

学校应通过教学实践的竞争,锻炼出有权威的领导。校长要成为组织的精神领袖,以共同的愿景和目标号召团队,并引燃全体成员的领导意识,使高校由优秀转向卓越。校长的领导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会传递到行为 [7 ]。因此,校长须放弃仅存的威权,以自己的专业实力、德望来树立自己的权威,实现以德治校。这样我们的大学精神才会点燃教师的激情,实现 “就算你烧毁我的建筑物,但留给我员工,我将重建我的教育王国”这样的领导愿景。

3.道德领导下的教学评价

(1)评价目标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通过建立每个教师成长的档案袋,引导教师关注自己的专业成长,努力成为反思性教师。 总之,评教的初衷与归宿均是教师发展。(2)评价制度要避免将评价结果与职称评定、奖金发放挂钩,促成教师间的对话和合作。(3)校长在教学评价中的角色定位为:校长要树立自己的专业权威和道德权威,发挥专业导师的作用,在实施评价、收集评价信息的基础上,对新教师及排名靠后的教师展开面谈式的分析,帮助其找到其教学理念盲区,实现其专家型教师的转化;校长应更重视教学的形成性评价,引导教师关注常态教学。

4.结论

高校教学评价若以科学管理为指导,易导致手段与目的的背离。教学评价的突破须以理论变革为先导。伴随着话语体系的转变,教学评价方能实现由理论向现实的重构。

参考文献:

[1] (美)弗雷德里克·泰勒著,马风才译.科学管理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22.

[2]沈大山.学校道德领导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5.

[3]陈学军.学校道德领导的意旨、反思与践行[J].教育发展研究,2009(12):5.

[4]阎光才.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89.

[5] (美)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29-130.

[6]冯大鸣.美、英、澳教育管理前沿图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58-59.

[7](美)托马斯·萨乔万尼著,冯大鸣译.道德领导——抵及学校改善的核心[M].上海:上海教 育出版社.2002.3.

科学道德与高校素质教育 第4篇

1 从科学道德教育入手, 是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信念的有效途径

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和根本目标, 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的理想信念。然而, 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崇高的理想信念, 决不是挂在嘴边的豪言壮语, 也不是浮现于脑际的美好图景, 而是体现于平凡岗位上踏实地的奋斗和奉献。对于高校学生来说, 最根本的就是要确立为报效祖国, 服务社会而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加强对大学生的科学道德教育具有特殊的意义。

科学道德作为科技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具有多方面的要求。热爱科学, 淡薄名利, 坚持真理, 实事求是, 刻苦勤奋, 不断进取, 缜密严谨, 一丝不苟, 勇于探索, 敢于冒险等等, 都是科学工作者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这种适应科学研究工作基本要求的道德精神, 既是科技工作者必备的基本素质也是科学研究工作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而良好的科学道德和科学作风, 总是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基础的。科学史上大凡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 无不以献身科学、追求真理为自己人生的最高理想。张衡为了研制地动仪, “不患位之不高, 而患德之不崇”, “不耻禄之不伙, 而患智之不博”。居里夫妇为了证明镭元素在生理上的效应, 不顾生命危险而以身试毒。爱因斯坦则把“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可贵”作为座右铭, 并一生身体力行。这些科学家正是以献身人类科学事业作为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 才能不计得失, 不怕牺牲, 为探索自然奥秘而跋涉历险, 攀登高峰。由此可以认为, 良好的科学道德和科学作风, 既是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内在要求, 又是崇高理想的直接体现。因此, 对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必须从学生思想实际出发, 以科学道德教育为切入点, 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道德和科学作风联系起来, 把理想、信念教育落实到热爱科学、献身科学, 提高科学素养上来。由于这方面的问题与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活和价值目标密切相关, 可以避免流于空泛。更容易为学生所认同和接受, 因而会收到特殊的效果, 从科学道德的内容和实质来分析, 将会看到科学道德的教育与辩 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更有着直接的内在联系。众所周知, 科学研究的任务是探索自然界的未知规律, 发现客观真理, 而真理就是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 就是实事求是。因此, 科学道德作为科学工作者的行为规范, 尽管有多方面的要求, 但其实质和核心则是实事求是、坚持真理。正如毛泽东所说:“科学是老老老实实的学问, 任何一点调皮都是不行的”。“凡真理都不装样子吓人, 只是老老实实地说下去和做下去”。邓小平也说:“科学, 它本身就是实事求是, 老老实实的学问, 绝不允许弄虚作假的”。这种以追求真理为价值目标, 以实事求是为行动准则的科学道德, 既是科技工作者特有的职业道德, 又是一种最高层次的普遍的道德原则。它实际上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在科学研究工作上的具体运用, 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在科学道德这一特殊的社会行为规范中的体现和贯彻。因此, 对于作为未来科技工作者的高校学生, 确立了实事求是, 坚持真理的科学道德和科学作风, 也就从根本上树立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从根本上确立了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的理想信念, 从而就能从根本上抵制各种错误思潮,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袭。

2 以科学道德教育为切入点, 是培养高校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

如果说思想道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那么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则是素质教育的关键, 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根本。一个科技工作者或管理人员, 如果不能创造性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不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有所发现, 有所发明, 有所创新, 即使是学富五车, 满腹经纶, 也不能对社会、对人民有大作为。在当今的信息时代, 科技经济突飞猛进, 新理沦、新技术层出不穷, 培养富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全面发展的人才, 既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 也是我们在国际上抢占科技经济制高点,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基本保证。从这一方面来看, 加强对学生的科学道德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科学技术工作的本质就是创新, 就是发现新事物, 揭示新规律, 建立新理论, 创造新技术。以实事求是, 坚持真理为核心内容的科学道德, 正是科技工作的本质要求。实事求是就是要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 探求事物发展的规律, 达到对事物真理性的把握。由于客观事物是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和科学实验中时常都会碰到各种新的情况, 新的问题。坚持实事求是, 就必须研究新情况, 揭示新规律, 解决新问题, 就必须勇于探索, 勇于创新, 而不能墨守成规, 照搬本本。毛泽东正是深入研究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 才创造性地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李四光更是指出:“不怀疑不能见真理”。在实事求是基础上的怀疑精神, 是科技工作者的一种重要品格, 也是创新的一把钥匙。

创新意味着要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 要立前人没有提出的理沦, 要创前人没有发明的技术, 这无疑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 而且难免会受挫折、犯错误。这就需要有敢于冒险、不怕失败的勇气, 需要有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意志, 更需要有为科学、为真理献身的精神。这无疑也是科学道德的本质要求, 是实事求是, 坚持真理的直接体现。因为科学的道路, 真理的发展本来就是曲折的。立志于科学事业, 就应该百折不挠、不怕挫折、不怕失败。科技史上许多重大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 都曾经过多次挫折、多次失败, 然而, 正是那种坚持真理, 献身科学的道德精神, 激励着科学家们去攻克一个个难关, 攀登一座座高峰。在今天的高科技时代, 科技创新更加复杂, 更加艰巨, 也更具风险性, 对于作为未来科技工作者的高校学生, 尤其需要加强科学道德和创新精神的教育。

3 以科学道德教育为切入点, 有利于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各学科各环节的教学中去

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各方面各部门密切配合, 共同努力, 特别是需要发挥专业课、基础课教师的作用。因为高校开设的课程, 大多是专业课和基础课, 学生接触最多的也是专业课和基础课的教师, 他们的课堂教学, 实习指导以及言行举止对学生的思想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然而, 目前的实际情况是, 专业课、基础课老师大部分把自己局限于只讲授本课程的知识, 而视德育工作为身外事。这显然是与“教书育人”精神相悖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要“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 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这里的“各学科” 显然包括各门专业课和基础课。因此, 《决定》实际上是给广大专业课、基础课教师提出了把德育渗透于教学过程的任务, 而科学道德的教育恰恰是“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的最佳切入点。众所周知, 任何一门科学都有其产生发展的历史, 都是从不成熟到成熟, 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 而一种新理论的建立, 都会有一段生动感人的故事, 都蕴含着宝贵的道德精神和创新经验, 自然科学的这种内在发展规律及其所蕴含的道德精神和创新经验无疑是对学生进行科学道德教育的生动教材。专业课和基础课的教学当然不可能去详细介绍每一门学科的发展史, 而是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 适当穿插介绍一些著名科学家创建新理论的典型事迹及其所表现出来的道德风貌。这不仅能使学生在无形之中受到科学道德的教育和创新精神的启迪, 而且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使“寓德育于各学科教育之中”可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教学实习, 论文写作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环节, 它更是为专业课教师提供了科学道德教育的大好机会。教学实习和论文写作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它本身就是一项具体的科学活动, 必须遵循一些基本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 这些规范和规程是科学规律的反映和科学精神的体现, 它对人们行为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 不能有丝毫的违反。学生的实习过程, 既是接受技术培训的过程, 也是接受职业道德教育的过程。作为指导老师, 必须把道德教育放在重要地位, 结合本专业的实际, 引导学生虚心学习, 多思多问, 并以自已的榜样行为帮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道德和作风。显然, 专业课教师的这种作法, 是德育教师无法做到的。

总之, 科学道德教育为“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提供了最佳切入点, 只要专业课、基础课教师切实把德育工作作为自已的一项重要责任, 就一定能够找到更多的结合点, 想出更多的办法, 从而为推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发展,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摘要: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思想道德的教育。从科学道德教育入手, 是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信念的有效途径;是培养高校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有利于把德育渗透到各学科各环节的教学中去, 从而为推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推进素质教育做出贡献。

“科学道德” 学术不端 案例 第5篇

一、学术不端行为

学术界目前尚未有一个标准、权威的定义,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学术不端行为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如:学术领域的科学不端行为,是指各种编造,作假、剽窃和其他违背科学共同体公认道德的行为;滥用和骗取科研资源等科研活动过程中违背社会道德的行为;所谓学术不端,是指学术界存在的一种与科研和学术的求真、求实、求新精神相悖的不规范、不诚实、不道德的行为;学术不端行为是指违反学术规范、学术道德的行为,国际上一般用来指捏造数据、窜改数据和剽窃三种行为。2007年1月16日中国科协七届三次常委会议审议通过的5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试行)对学术不端行为定义为:学术不端行为是指在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中的各种造假、抄袭、剽窃和其它违背科学共同体惯例的行为。这些定义尽管表述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学术不端行为是涉及学术领域的,违反基本学术规范、违背学术道德的行为。其主要表现有:伪造和弄虚作假、抄袭剽窃、重复发表论文、虚假注释、虚假署名、随意侵占他人科研成果、低水平重复制造学术垃圾等等。

二、学术不端案例

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学术不端无缘“导师”。2009年7月15日,西南交通大学公布该校学术委员会结论,认定该校副校长黄庆确存在学术不端问题,宣布取消黄庆管理学博士学位及研究生导师资格,但这个处理结果却整整迟到了2年。2007年7月,黄庆被举报两篇署名论文存在抄袭行为,由此引发抄袭门事件。此后,西南交大虽然组织了专家进行调查,但外界却迟迟未得到该调查结果。西南交大负责此事宣传的工作人员曾红表示,学校的学术委员会只是对其论文是否抄袭进行论证,至于行政职务的变动,需要等待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处理结果。

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黄庆被曝抄袭门始于2007年7月,举报人在新语丝网站及一些高校学术论坛发帖,称西南交大副校长、博士生导师黄庆的署名论文涉嫌抄袭。举报者称,2000年6月,黄庆以第一作者发表的《新世纪管理科学发展的战略思考》涉嫌严重抄袭成思危等人论文。此外,黄庆以第二署名作者发表的《一种新的综合评价方法――粗糙集灰色聚类评价》,涉嫌抄袭钟波等人于2002年发表的《组合预测中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权值确定方法》一文。对于《新世纪管理科学发展的战略思考》一文,举报人认为该论文的核心观点及75%以上的核心内容来在成思危等人的论文。对于《粗糙集灰色聚类评价》一文,举报者罗列了20多条证据,认为黄庆的论文有多处文字及部分章节涉嫌抄袭。事发后,西南交大校方组织专家介入调查,但结论迟迟未对外公布。

道德科学 第6篇

1.以德育工作为主线,以德育改革为契机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学生成人成才乃至成功的坚实基础。

学校成立德育工作委员会。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实际特点,制定详尽的德育工作计划,丰富德育工作的内涵。发放德育调查问卷,从政治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公共道德观、文明礼仪、人际交往、心理等多个方面对在校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现状进行调查,了解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探究卫生职教学生的特点,摸索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2.以专项教育为抓手,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1)文明礼仪之风吹遍校园。

(2)细致温馨的心理健康教育。

(3)润物无声的专业思想教育。

学校将专业思想教育渗透融入在教育教学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为学生设计了一系列别具特色的专业思想教育方案,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4)暖人心扉的感恩教育。

学校精心策划了暖人心扉的感恩教育“五学”活动唤醒学生的感恩情怀。

(5)寓教于乐的生活家园。

为学生打造“爱”的家园,让每一位学生都拥有寓教于乐的生活家园。

(6)卓有成效的的主题班会。

学校深入广泛地开展主题班会教育活动,每周针对一个教育主题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班会,从“近”——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趣”——班会不忘趣味教学;“实”——班会内容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小”——班会主题以小见大四个方面组织主题班会活动的开展。

(7)观看系列主题教育片。

建立先进的校园电视设备,分别从亲情教育篇、感恩教育篇、成功激励篇、红色教育篇、历史解析篇、专业教育篇等六个篇章精心挑选相关影片在学生课余时间进行转播,让主题教育形象化、生动化。

(8)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

论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 第7篇

科学通过长期的发展, 已经建立起比较成熟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 伦理并不具有像科学那样的客观性、共同性。从科学的评价标准来看, 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是对地心说的革命, 是科学的巨大进步;但从中世纪欧洲的伦理观念来看, 却违背了《圣经》的教义, 不适当的伦理标准阻碍了科学的进步。伦理的这种保守性、稳定性、滞后性与科学的进取性、快速发展性形成鲜明的对照。科学促进伦理的变革, 使伦理更好地适应科学和时代的需要;伦理引导科学的进步, 使科学更好地为人类造福。科学界也有人担心伦理的规范和引导会不会背离“科学自由”的原则, 但实践充分表明, 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必要的适当的伦理规范非但没有背离科学自由的原则, 反而促进了科学顺利健康的发展。

2 关于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关系的理论研究

古今中外的学者对此提出了许多看法, 总结为以下四种观点:

(1) 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等同论。这种观点认为, 知识就是道德, 道德也是知识, 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本身就是道德行为, 反之, 愚昧无知或盲目迷信是与道德无缘的。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 是第一个把知识与德行统一起来的人。他认为, “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 美德作为一种善, 属于知识的范畴。知识使人变得明智、就会有美德, 相反愚昧无知是导致恶行的根源。

(2) 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相斥论。这种观点认为, 科学技术发展不仅不能带来道德进步, 反而导致道德退步, 因此, 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是水火不相容、互相排斥的。我国古代思想家老子认为, “智慧出, 有大伪”、“为学日益, 为道日损”, 只有“绝巧弃利”、“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才能保持道德的纯洁性。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启蒙思想家卢梭, 在著名的《科学和艺术的发展是败坏了风俗还是净化了风俗》一文中, 悲观地预言:“科学与艺术日益进步, 可是人类变得越来越坏了”, “随着科学和艺术的光芒在我们的天边上升起, 德行也就消逝了。”特别是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道德堕落的现象遍及社会各个角落, 一些学者认为“道德崩溃”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他们甚至主张停止科学技术的发展, 拯救道德危机, 陷入了道德决定论的误区。

(3) 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无关论。这种观点认为, 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分属两个不同的领域, 它们有各自的研究对象和社会作用, 从来也不相遇, 永远也不会发生冲突”, 是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英国思想家休谟把知识和科学分为“事实的知识”、“价值的知识”和“物理科学”、“精神科学”, 认为道德价值观念来自趋乐避苦的情感, 理性对道德价值无能为力。德国哲学家康德也认为, 科学的王国与正义的王国是不交叉的。现代西方新实证主义伦理学派代表人物维特根斯坦、卡尔纳普等人也认为道德不存在对错、真伪的问题, 科学也没有善恶之分。

(4) 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善恶并进论。这种观点认为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既非等同, 亦非排斥, 更不是无关的, 而是善恶并进的, 科学技术发展既能促进伦理道德进步, 也能导致道德退步。我国近代思想家章太炎认为, 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但是人们的物质生活与道德思想却非完全直线发展, 是苦乐并进、善恶兼行的。皮埃尔·居里和玛丽·居里夫妇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他们既认定人类由新发现得到的利益将会比害处多, 但又有些忧心忡忡。后来, 爱因斯坦、维纳等人也同样表示了这种忧虑。这表现出科学家对科学技术社会后果的关注和他们的高度社会责任感。

当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和辩证唯物主义原理, 分析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之间的关系, 我们看到两者之间既不是等同的, 又不是相斥的, 更不是不相干的。

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①科学知识是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而道德作为人们行为规范和准则, 是对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的反映。它们分属于不同的认识领域, 因而社会作用不同。科学用于指导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 而道德用于调节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但两者又是密切联系的, 都是对客观实际的正确反映, 统一于真善美的追求之中;②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也是辩证统一的, 从根本上来说,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对于伦理道德的发展也是同样具有革命意义的推动力量, 表现为科学技术的发展, 决定了人类道德前进的基本趋势, 促进了新的道德规范的形成, 深化了人们的道德认识、更新了人们的道德观念等等。同时进步的社会伦理道德, 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发挥了重要的精神动力和和文化支撑作用。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因为受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其它因素和中间环节的影响和作用, 因此相互作用关系不是单向的、直线式的, 而是曲折的、复杂的。

3 目前科学技术发展与伦理冲突表现

(1) 当代科技发展引发的伦理冲突具有深层次的影响。

例如克隆技术, 克隆技术的诞生将使人类能够操纵基因, 打破种属的界限, 人类可以改变物种的基因构成和机能, 但是从伦理道德角度来看, 克隆人将干预人类自然发展, 改变人类亲缘关系, 打破人类生育概念和传统生育模式。这些冲突比曾经生命技术带来的冲突更加严重和深刻。

(2) 当代科技发展引发的伦理道德冲突涉及领域更加广泛。

例如, 安乐死、人工受精等研究带来的生命伦理问题;网络技术带来的网络伦理问题, 利用网络的虚拟、无序、开放等特征导致的网络犯罪, 网络侵犯等;核能、核武器的和平利用引发的伦理问题等等。

(3) 当代科技发展引发的冲突更加直接, 更加尖锐。

例如, 高科技应用导致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 克隆技术引发的人类身份确定问题, 核能的开发引发的安全以及世界和平问题, 这都是直接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问题。

4 协调发展科学技术与道德伦理

为缓解上述的科学技术与伦理冲突主要提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对策:

(1) 强化社会伦理责任, 克服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

强化社会伦理责任, 包括科技工作者、政府以及社会等多方面的伦理责任。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多是受政府、企业集团和组织资助的, 也就是说, 科技工作者成为社会职业角色, 科学已不再纯粹是为了探索自然奥秘, 它成了满足社会经济、政治等需要的一种工具, 更直接地为科研活动的组织者和赞助者 (政府和企业) 服务。科技工作者一方面以发现和发明造福人类, 另一方面又无法摆脱政治和军事控制。无论从研究手段还是从研究目的来看, 科学家的行为时刻处在社会各阶层的关注之下, 受制于社会的普遍道德规范和标准。科技伦理和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不仅仅是个人层面的道德行为和价值观念的问题, 而且事关整个社会的道德取向和价值规范, 事关整个社会的发展前途。这就要求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 不仅要坚持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精神, 客观公正地提交科研成果, 更应该对某项即将诞生的科研成果所带来的社会后果进行充分评估, 向公众说明其科技成果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 公众应当享有广泛的知情权。

虽然由于科技风险的不可避免性, 科学家难于对其科研成果的负面效应有完全的预见性, 但科学家应尽可能考虑到其成果的应用可能造成的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负面影响。科学家还必须坚持公众利益优先的原则, 以人类的幸福和世界的和平为科学研究的根本出发点, 关心人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2) 更新观念, 包括科学发展观, 文化观等。

传统科技发展观既割裂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 同时又割裂了科技与社会、自然紧密的互动关系, 其结果必然导致传统科技发展观的狭隘性, 要么相对孤立地只是从科学系统内部“为科学而科学”要么只注重科技对经济发展的动力作用而“为经济而科技”, 从而纵容了科技负效应的日益膨胀, 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恶果。

为此, 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创新跨越、竞争合作、持续发展”的新科技发展观。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确立以人为本的价值中轴, 在此基础上探索真理。科学是一种对真理的追求活动, 在其活动过程中正确处理理性与情感, 功利与审美的关系。②对高科技的应用进行人本主义的规约。这样既可以克服科技双刃剑的特征, 最大限度地遏制其负效应的作用, 又可以从根本上消除科技对人性的挤压。

新文化观就是把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相结合的大文化观。也就是说要在现代科技发展过程中注入人文关怀, 即以人为本。在科技理论中, 同样蕴含着逻辑的、直觉的、价值的、审美的、道德的、信仰的因素, 科技成果无法超越认识论和价值论的前提。为此, 要探究有利于科技健康发展的社会总体精神, 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新文化观。这种新文化观体现了科技中的人性、人道、人生等的人文指向和尺度蕴含, 表达了人的情感世界, 它为高科技的健康运行提供了指导。

(3) 建立完善法律机制。

保持科技与道德协调发展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要进行两项立法:①立法律之“法”, 即行政立法;②立道德之“法”, 即自我立法。法律是强制性的规范, 约束人们应该做什么, 不该做什么;道德则是非强制性的规范, 也是一种立法, 以人类特有的内驱力的激励, 达到自我觉醒和自我约束。道德和法律, 一是“自律”, 二是“他律”, 二者缺一不可。

法律侧重在于惩恶, 而道德侧重于劝善, 防患于未然。从事科技活动的专家, 违规或失范的行为大多不属于法律管辖的范围, 要靠本人的自省自律和公众舆论的谴责去克服、防止和净化。但我们看到, 由于道德规范的非强制性, 它只能解决人们在科技活动中应该做什么, 不应该做什么, 应该怎么做, 不应该怎么做的问题, 当有人偏要反其道而行时, 其规范就会显得苍白无力了。如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 基因技术必然给人类带来更大的福利, 但是, 也必然有人以基因技术为恶:如根据基因组工程学, 达到治病的目的, 也可以利用此技术使人致病, 更有甚者, 有些国家正准备或正在研制基因武器, 如果使用这种武器必然产生可怕的后果。像这类问题仅靠道德是解决不了的。道德的下限就是法律, 当道德的力量不足以律己或律人时, 就不得不依靠法律的威严, 通过立法禁止。

总之, 科技道德与科技法制都是规范和调节科技活动的手段和机制, 法制是通过法律制度, 以强制手段来约束人们的行为;道德则通过道德教育和舆论教育手段, 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来影响和提高人们的道德觉悟, 使人们遵守合乎道德的准则。显然, 科技法制的强制性约束是不可缺少的, 而道德的非强制性规范和教育作用, 特别是它对科技工作者思想观念与行为准则产生潜移默化作用也不可替代。

参考文献

[1]雷毅.科学也要关注伦理问题[N].科技日报, 2000-12-15.

[2]詹颂生.科技时代的反思[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2.

[3]刘大椿.在真与恶之间—科技时代的伦理问题与道德抉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4]刘则渊.现代科学技术与发展导论[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道德科学 第8篇

下面就如何在科学课堂教育中渗透道德教育谈几点体会。

一、尊重学生, 善于激励, 做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引路人

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要实施道德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首先必须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 把道德品质教育当成学生成长的出发点和归宿, 转变角色, 变教育者为引领者, 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朋友关系。一是要尊重学生, 甘于平等。要打破学生对教师权威的崇拜, 教师不再高高在上, 而是弯下腰来倾听孩子的声音。学生都有与人沟通的欲望, 有探索未知世界的渴望,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平易近人, 师生之间维持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 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此, 科学教师要有一颗平常心, 能够善待学生的奇思妙想, 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 给他们以恰当的回应, 使学生情绪高昂, 学得主动、自然、快乐。二是相信学生, 多赞赏。教师要信任每一位学生, 相信他们的能力, 尤其是对待学业成绩不理想的学生, 教师要多鼓励, 多关怀, 相信他们的潜力, 真诚、具体地指导帮助他们。正所谓“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播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 教师的一个眼神, 一个动作, 一句话都会在学生的心灵激起涟漪。因此, 在教育实践中, 教师不仅是个传授者, 更要是个发现者和引路人, 发现学生身上的个性美、人性美, 关注他们所关注的, 惊喜他们所惊喜的, 以欣赏的目光、激励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到被赏识的愉悦。

二、结合文本, 注重渗透, 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和情感

1. 结合文本, 诚信教育, 培养学生诚实、尊重事实的道德认识

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任何学科都有德育的功能,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 抓住时机, 将诚信教育有机渗透到教学活动之中去,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

记得有一次我在上《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时, 实验过程中有一个马铃薯在盐水中也沉了下去, 我没有回避, 而是和学生一起分析马铃薯为什么会沉下去, 并趁机鼓励他们不要迷信课本, 要用事实说话。学生通过反复实验, 找出原因是由于这个马铃薯太新鲜了, 肉质厚实, 使盐水浓度达到极限而无法浮起来。由此可见, 并不是所有的马铃薯在水中都是浮起来的, 书中所说的并不是完全正确的。学生为发现书中的结论有误而欢呼雀跃, 我也为学生敢于质疑书本的严谨科学态度而欣慰。

有时, 我发现学生没有尊重事实, 并不是一味地指责, 而是细究其原因。如果他只是为了寻求一种安全感, 而随了大流, 那么就鼓励他要实事求是, 发现什么就说什么, 让他知道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不同意见, 哪怕是错的也没关系。而对于那些因为上课不认真而瞎编乱造的学生, 则要严肃对待, 先是提出批评, 然后让他们重新实验, 下课后再找他们谈心,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让他们明白要利用好课堂的每一分钟, 认真学习。

科学课中还有许多科学故事都是诚信教育的良好素材, 如:为“日心说”付出生命的布鲁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 他们都是实事求是、严谨科学精神的楷模。

2. 激发天性, 鼓励引导, 培养学生勇敢、自信的品质

小学生对一切事物都感兴趣, 但对不认识的东西不可避免地怀

过程中要善于激发孩子们天性中的勇敢成分, 使他们敢于独立面对陌生事物。科学课的教学就是一个使孩子们不断发现并认识新事物的过程, 所以培养孩子们勇敢地认识并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显得尤其重要。在教学过程中, 如果发现学生在对他们不熟悉的事物产生恐惧心理, 教师就应该及时鼓励并作出正确的示范, 通过言传身教, 不断地给孩子们鼓励和勇气, 使他们勇敢地探索新事物。

3. 合理分组, 合作学习, 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意识和精神

现在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 在家中没有机会和其他孩子交流, 造成了孩子们自我意识强而集体意识淡薄的现象, 如果任其发展, 必将对其今后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针对这一点, 我们可以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开展一些诸如分组活动、合作学习的尝试。

首先, 由学生自由组合、教师协调的方式结成小组。这种组合缩小了学生之间的距离, 便于沟通。

其次, 每当实验前先让学生讨论、分工, 然后再开始实验。有时会出现学生之间争做或争吵的情况, 这时, 教师应抓住这一契机, 教育学生要以一颗宽容的心来对待别人, 平心静气地阐述自己的想法和根据, 形成民主讨论的风气, 同时引导学生先仔细倾听对方的发言, 如果对方的观点是有道理的, 要勇于承认错误并改正。这样, 不但能顺利地完成实验,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了与人平等、坦诚地共处, 学会正确看待自己, 也正确看待别人。

再次,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成果展示。比如:五年级科学“制作小赛车”一课课后活动中, 我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 比一比哪一组制作的“小赛车”最有创意, 最美观, 这样既注重小组的作用又展示了个体,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享受到团结合作方法, 既达到了本学科的教学目的, 同时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孩子们互帮互助, 协同完成任务的优良品质, 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三、加强督促, 促进内化, 巩固学生的道德认识和品质

l.加强引导和监督,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毅力

做一件事能否持之以恒、坚持到底是成功的关键。小学生做事情缺乏耐心, 没有毅力是很正常的,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有意识地培养他们。例如, 在科学课教学中, 我发现学生刚刚接触到新课程时往往都是兴趣盎然, 有时课上完后还是意犹未尽, 但这种兴趣往往维持不了多久。教师必须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并对要完成的学习任务作全程追踪,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耐心细致地指导, 才能使他们最终完成学习任务。

例如, 我在上“光和色”一课时, 带学生用三棱镜在太阳底下观察光和色。学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下课前我布置了作业:不同的色光对植物的生长有影响吗?要求写出观察计划, 并按计划进行研究活动, 下节课汇报。课后的第一天, 有许多孩子找我说他们的收获, 而三天之后就只剩下一小部分了。为了培养学生锲而不舍、坚持到底完成任务的毅力, 在接下来“光的传播”一课中, 我加强了对学生的督促, 并在学生兴趣下降, 遇到困难时及时鼓励帮助, 最后分阶段以表演、展示的形式把他们取得的成果进行宣传, 让他们感受到克服困难后取得成功的喜悦, 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通过这种言传身教的方式, 培养他们对要完成的任务的责任感, 同时也不知不觉地磨炼了孩子们的毅力。

2. 注重人性化评价, 培养学生珍爱生命、与小动物和谐相处的情感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行为特点, 不够的, 适时适度的奖励或惩罚, 有利于学生趋善避恶, 实现自律,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尤其是奖励, 对小学生来说, 来自教师正面的评价是十分重要的。积极的评价能够使学生感受到受赏识的愉悦, 感受到前进的动力。因此, 我一直坚持对学生采用激励性的评价, 无论行为的大小, 只要是符合道德要求的, 都给予鼓励。

例如, 在三年级《植物》单元的教学过程中, 就应挖掘“爱惜花草树木”这一道德教育内涵。我建议学生观察搜集时, 只能是落叶、断枝, 或以给小树整枝的方式带一些枝条来。教学中我特意安排把小动物放回大自然这一环节。每组的材料员都轻轻地把昆虫盒里的小动物放回草丛, 许多孩子目送这些小生命回到自己的“家园”的过程。这样做, 使学生懂得, 人不应该无端地剥夺其他生物体的生命。只有当一个人充满了对小草、小动物生命的关怀, 那么他对于高级的生命、人的生命, 才能真正尊重。生命是宝贵、神圣的, 也是平等的, 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珍视、善待。如果经常在科学活动中渗透人文关怀与生命意识, 那么定能唤起学生心中那份纯真而又美好的爱心, 也定能达成科学课的情感目标, 即培养学生热爱动植物、热爱大自然、珍爱每一个弱小生命的情感。

道德科学 第9篇

小学科学教材中渗透着不少科学历史知识和名人故事,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科学发展史和科学家的成长史。在教学中,教师可用之以情导学,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如,在教学“船”“磁铁”等课时,教者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的郑和航海壮举以及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学生们深受鼓舞,由衷地为自己的祖国感到骄傲。随后,我又向学生介绍,近代中国国力柔弱,饱受列强的欺凌,其根本原因就是统治者闭关自守,不思进取,认为科学技术只是奇技淫巧,结果导致整个民族近一个世纪来积弱的局面。虽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我国造船、航海、电子等产业还未能完全掌握核心技术,因而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利润价值较低。学生听到这里,心潮难平,纷纷表示要学好文化知识,将来报效祖国,把中国建设成为科技强国。

二、揭秘科学道理,培养学生的公民道德意识

在“声音”一课的教学活动中,我让学生到街道、高速公路边等地进行实地调查、搜集资料,在课堂上对搜集来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后,学生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在高速公路一些地段建有很高的“墙”,不知是何作用?另外,在城市中心的街道上,有很多的禁鸣标志,既然车辆都安装了喇叭,为何又要禁止鸣喇叭呢?还有一些道路两旁栽上了密集的树木。为此,我让学生上网查阅资料了解其科学道理。学生在揭秘科学道理的过程中,了解到高速公路旁边建有隔音墙,它体现了现代社会以人为本的环保理念,市中心喇叭禁鸣也是同样的道理。道路两旁栽上密集的树木也是为了降低噪音,改良环境,防止道路水土流失。在讲解这些科学道理后,教者适时引导学生在公共场合要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做一个文明守纪的小公民,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的公民道德意识。

三、探究科学规律,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科学态度是人对客观世界、自然规律的看法。最基本的科学态度是实事求是和尊重自然规律。科学教学活动中的观察实验、动手操作等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如,在教学“我的大树”与“观察稻谷”时,教者要求学生按科学程序进行,先整体再局部或先局部再整体,由表及里;在教学“植物的一生(凤仙花)”一课时,指导学生分组种植凤仙花,结果出现了以下几种情况:1.超量施肥,导致花种被烧死;2.幼苗长成后,学生为了使凤仙花长得更快,犯了拔苗助长的错误;3.长期用自来水浇花,导致花苗萎缩,植株瘦弱。针对以上几种情况,我们将不理想的几组情况列出分析,并带领这些组的学生到其他种植情况较好的小组参观。在比较中得出较为科学的结论,也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按科学规律办事的态度。

四、参与科学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前不久,香港大学以高额奖学金吸引内地不少高考状元前往就读。但时隔不久,就有学生陆续退学,究其原因,其中一点就是他们不能适应香港大学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他们只善于享受别人的成果而不为别人付出。而今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缺少与他人合作共处的经验和能力。我们的教育就应该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上大做文章。

科学作为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正是培养团队精神的良好平台。科学教学活动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大大缩小了学生之间的距离。在评比时以小组为单位,减少对个别同学的奖惩,使学生产生集体荣辱感,增强了合作意识,逐渐树立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思想。如,我在教学“分离混合物”一课时,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比一比哪一组想到的办法最多,最后请每一组都进行展示,这样既注重小组的作用又展示了个体。既达到了科学的教学目的,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与互助的精神,促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道德科学 第10篇

“诚信”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质的一项重要价值标准。孔子曰:民无信不立。鲁迅有“诚信为人之本。教育家陶行知称: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指出: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见, 古往今来, 中华民族一直奉诚信为做人之根、处事之本。学术诚信作为诚信价值观的一个分支, 大学生学术诚信主要是针对大学生这个群体在学习及从事的一系列学术活动过程中严格遵守学术研究的道德操守。它要求大学生立足于自身的知识体系, 以真实、客观、严谨、科学的态度认真钻研, 做到“恪守治学之责、笃行为学之道”;在对待其他研究者及其成果要本着尊重真知的责任感和敬畏感, 不盗用他人成果, 严格恪守学术诚信规范, 以诚信的态度对待一切学术研究活动。

二、当代大学生学术诚信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大学生学术诚信不仅是大学生自身道德素养和学校德育教育质量的直接体现, 更是促进高校学术水平健康发展、推动学术创新的重要保证。但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得知, 当下大学生的学术诚信现状不容乐观, 作业应付、考试作弊、论文抄袭、数据造假等学术诚信缺失的现象屡见不鲜。基于此前的研究基础, 笔者就重庆市部分高校进行了大学生学术诚信研究调查, 力图从大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活动及思想认识层面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大学生学术诚信的现状及原因, 以便提出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解决对策。

(一) 大学生学术诚信现状

本次调查, 我们从四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作业完成状况”:超过69%的同学有过抄袭情况;其次是“考试状况”:超过52%的同学认为自己或者别人有考试作弊的行为, 可见考试作弊现象的普遍性了;再次是“论文写作、实验数据完成状况”:17.4%左右的学生会选择“大部分复制文献”, 而对于“实验中未能得到合理数据时, 你会怎么办?”的问题, 则有超过50%的同学存在作假行为;最后是“大学生对学术诚信的认知状况”:目前还有大约49.1%的同学只是了解一些或者不了解, 对于“学术诚信是否关乎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大事”这一调查, 也有19.4%左右的同学处在彷徨的状态。从调查中分析, 我们得出结论:无论是在实际言行层面还是认识层面, 当前大学生的学术诚信总体状况不容乐观, 大学生的学术诚信建设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 大学生学术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出现的学术诚信缺失现状确实不得不让人深思,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在“追求真知的大学殿堂里”会出现如此多的学术不诚信现象呢?无可否认, 这既与市场经济环境下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有关, 也与学术道德教育力度不够及规章制度不健全、监管惩戒力度不强等因素有关。大学生自身学术道德修养也是导致其学术信仰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具体而言, 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社会环境的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大学已不再是封闭的“象牙塔”, 大学生的价值理念受到社会各种现象及多元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冲击。一方面, 社会经济日益发展, 但与之相应的道德体系和法律体系建设相对滞后, 公民道德观念淡薄, 法纪意识不强, 社会信用体制不健全, 导致各个领域不诚信的行为大量涌现。在这样一种社会大环境下, 高校学生经受着思想的冲击和层层考验, 一些自律意识不强的学生, 便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失去了正确的价值判断, 继而随波逐流。另一方面, 当前,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 特别是搜索引擎的广泛应用, 这为大家带来了更多、更丰富的信息资源, 同时也为网络抄袭、剽窃提供了捷径。

2. 学术诚信教育缺位。

在调查访谈中, 笔者了解到, 目前, 高校基本没有开设关于学术诚信、学术规范及学术道德等方面的课程教学和专家学术讲座。《大学生手册》中仅仅只是涉及考试违规、违纪的相关规则, 而对于作业、论文等方面的学术诚信要求基本没有。很多同学不了解学术规范的具体内容, 对于学术论文中涉及的署名、引用、注释等概念模糊不清。这都充分体现了现在高校对大学生在学术诚信方面的教育和宣传是缺位的, 致使他们的学术道德、知识产权及学术诚信意识极度薄弱。

3. 学术诚信制度不健全。

无规矩不成方圆。学术诚信的规范既需要道德意识层面的理解和认同, 也需要相应规章制度的制约和保障。目前, 我国尚未有专门的“学术行为管理规范”等制度性文件来规约学术行为, 在大学里也未专门出台针对学生遵守学术道德、学术诚信的制度要求。所以, 制度的缺失致使行为失去约束。

4. 学术管理的监督、惩戒不到位。

调查中, 我们发现, 当问到“在学校, 是否有学生因作业 (论文) 抄袭、考试作弊而受到过处罚吗?”的问题时, 有54.5%选择“有处罚, 很严厉”, 认为“有处罚, 但不严厉”和“没有处罚”的同学共占28.6%, 还有16.9%表示“不清楚”。可以说, 目前, 高校对大学生的各种不诚信行为, 除了对统一性考试出现的作弊行为, 学校有严厉的惩罚措施外, 很多老师对于作业和论文中出现抄袭和剽窃行为大都宽容待之, 保持沉默。

5. 大学生自身学术道德修养不足。

一部分大学生认为, 自己将来不从事学术研究, 目前, 完成论文写作、作实验、搞科研都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 而缺乏对学习、学术研究严肃性和严谨性的清醒认识, 对学术研究缺乏尊重、敬畏之心。但大部分大学生还是表现为对学术诚信内容不了解, 对学术活动的相关规则, 大到理论概念、研究方法的运用, 小到引文注释的规范, 缺乏准确、全面的认识。

三、加强大学生学术诚信建设的途径

高校是人才培养、知识传播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 理应是社会文明的标识和人类道德的旗帜;然而, 受社会上“急功近利”、“心浮气躁”之风的影响, 使得我国大学近年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学术诚信危机。这也直接影响到大学的学术氛围及新型学术性人才的培养。所以, 我们要有效遏制大学生学术诚信缺失的现状, 必须内外因相结合, 既需要通过教育加强道德的自律;也需要通过完善制度、强化监督加强规则规范的他律。

(一) 加强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

1. 在课堂教学中充实学术诚信内容, 构筑学术诚信的思想道德防线。

一是以新生入学为契机, 上好诚信教育第一课。学校在《大学生手册》中增加学术诚信要求, 从学术诚信的含义、表现、规则和处罚等作以详尽的规定, 通过校规、校纪考试, 强化大学生对学术诚信的认识。大一新生要签订《诚信承诺书》, 其中包括在学术诚信方面提出按时独立完成作业、实验, 不伪造实验数据, 不抄袭、剽窃他人作业和论文等要求。二是把诚信教育纳入课程体系, 发挥“两课”主渠道作用。学校可以在专业课程中安排学术诚信的教育内容, 告知大学生在论文写作、实验研究中的一些基本知识和规范, 才能让他们做到知所循、知所守;同时告知他们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对其个人成长的重要影响、真知灼见的学术成果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告知他们对待知识、学问要严谨踏实, 树立严谨治学的责任感。只有诚实对待未知, 才能获得真知。

2. 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营造诚实守信的校园氛围。

一是精心规划设置学术诚信教育专栏, 设置诚信格言、警句牌;二是营造良好的诚信教育舆论环境, 充分运用广播、校报、网络进行正面舆论引导;三是通过举办“学术不端案例展”加强警示教育;四是通过征文、辩论、讨论、思想交流等多种形式,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驳斥错误的看法和言论, 帮助学生分清是非, 提高学术诚信的辨识能力。

3. 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

一是发挥身边大学生党员在反对学术不端行为、加强学术自律方面的带头作用。二是发挥教师言传身教的榜样作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在学习的道路上, 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最直接;所以, 为人师者在自身的教学、学术研究中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用自己高尚的道德风范和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化学生, 真正担当起“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 引导学术树立良好的学术道德和诚信品格。

(二) 完善学术制度体系建设

20多年前, 邓小平同志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 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 甚至走向反面。可见, 制度对人的行为具有很大的导向作用。同理, 好的学术制度能够抑制学者的弱点, 使学者的学术精神得到强化;而不良的学术制度往往放大学者的人性弱点, 即使具有学术精神的学者也可能逐渐失去学术上的追求[1]。因此, 学校可针对学生出现学术诚信缺失行为的表象和心理, 制定相应的学术制度, 做到有章可循, 加强学术自律。

(三) 加强对大学生学术诚信的监督和惩戒力度

一是建立大学生学术诚信委员会, 由校内外专家和优秀学生干部组成, 负责有关学术规章制度的制定、宣传、教育工作, 承担大学生学术成果的审查和评价任务, 并对违反学术诚信的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查处结果要在一定范围内公开, 接受其他同学监督, 使其起到警戒和教育的作用。二是充分发挥教师的把关作用, 老师要对学生的作业、论文进行认真指导、严格批阅, 确保学生学习态度的严谨性。此外, 学校还可充分引进新技术手段, 例如, “学术论文查重系统”, 辅助完成对论文的检测, 有力监管学术不端行为。

摘要:本文采取问卷和访谈的调查方式, 深入剖析了当代大学生在学术诚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笔者认为, 要解决大学生学术诚信缺失的问题, 势必要同时发挥自身、学校和社会的综合作用, 使大学生的学术诚信意识既能“内化于心”, 更能“外化于行”。

关键词:大学生,学术诚信,原因,对策

参考文献

道德科学 第11篇

要站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深远意义。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应对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需要: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维护广大群众根本利益的迫切需要;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迫切需要。只有不断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现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才能最终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我们重视对不同未成年人群体的分类分层教育,使工作质量和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但与不断发展的形势相比,与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工作的要求相比。在工作实践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具体表现在:

1、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形式不够创新。目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过多的注重形式主义,缺乏创造性思维和有效的载体。往往过多注重表面形式,停留在知识性的课堂传授层面,没有很好地将思想道德认知同工作、生活及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2、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主体不够积极。思想道德习惯养成的形式、内容趋向组织化、行政化、单一化,不少道德行为规范还没有成为未成年人持之以恒的工作、生活原则。在增强对青少年的吸引力。调动广大未成年人主动参与践行的积极性上还不够。

3、很多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缺陷。如:追求享乐。不懂得生活的艰辛;只知索取,不懂感恩;只知埋怨社会的不公,不愿意承担社会责任;道德水准较低,缺乏高尚远大的理想;独立生活能力差,辨别是非能力差,抗挫能力差。

二、原因分析

1、社会影响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假冒伪劣、诚信失缺、欺诈行为、不择手段等部分成年人的道德失范,社会价值观、人生观的扭曲,极大地冲击着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意识,加大了他们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难度。“学校教一套,家长讲一套,看到的又是一套”的现象经常发生,让生理、心理尚不成熟的未成年人无所适从。二是不良的文化环境影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互联网、手机短信经常传播庸俗、低劣、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使未成年人的心灵受到污染和毒害。

2、家庭教育方面的原因。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只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对子女的思想教育。隔代管教,极端溺爱,使孩子无所适从,导致说谎、两面;撒手不管,无暇顾及,使孩子放任自流,导致放纵、放荡;自我享乐。盲目追求,使孩子模仿,导致攀比,堕落。教育方法不当。以钱物代替对子女的表扬和奖励。以打骂代替对子女的批评和约束,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

另外,现在的青少年大多是独生子女。很多家庭对子女过于溺爱,由于缺少必要的竞争,许多孩子从小就以自我为中心,不知分享,不会合作,不懂感恩,不能经受挫折委屈。发展成畸形性格:虚荣心强、贪图安逸享受、缺乏爱心、对老师家长社会感情冷漠,集体观念淡化,个人主义严重,责任意识缺失。在家里不主动帮助家人做事,在班级同学之间互助观念淡薄。表现在行为上以自我为中心,自以为是,心理问题日趋突出,一旦遇到挫折极易走向自伤或伤人的极端。

3、学校教育方面的原因。

一是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于段滞后。绝大部分学校教学活动的安排以智育为主,德育工作滞后,工作中把德育工作当口号,走的是重智育、轻德育、重成绩、轻品德的老路子。

二是应试教育制约德育教育推进。

4、思想道德建设协调机制缺失。缺乏家庭、学校、社会的联动机制。一是学校教育得不到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有效支持,形成了一种淡化家庭、社会教育责任的思想,把绝大部分的教育责任都推给了学校。二是缺乏有效的社会教育指导协调机构与机制,在朱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雷声大、雨点小,互相推诿、相互扯皮,大家都管、大家都不管的现象依然存在。

三、应对策略

以人为本是运用科学发展观,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根本所在。要坚持以人为本。要把诚心诚意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服务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未成年人不能仅仅把他们当作教育和管理的对象,要多尊重、多理解、多关心、多帮助。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既要遵循思想道德建设的普遍规律,又要适应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特点和接受能力,在尊重理解未成年人的基础上,使用鲜活通俗的语言,生动典型的事例。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未成年人积极主动参与思想道德实践。

1、强化社会教育的作用。一是强化行政部门的职能意识。净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政府的公安、工商、文化等部门和群团组织,必须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净化网络环境。毫不留情地查处传播淫秽、色情、暴力和伪科学出版物,杜绝诱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刊物、音像制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活动场所的建设和管理,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科技馆、烈士陵园、纪念地等场所,发挥其教育作用。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彻底根治精神污染对孩子的毒化,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

二是要树立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观念,调动社会一切因素,积极构建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大教育”格局。

2、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的作用。学校是未成年人的集聚地。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肩负着思想道德教育的神圣职责,在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具有特殊意义。

一是构建思想道德教育整体规划,要体现目标分层、内容分解。根据不同阶段的未成年人心理生理特点,及认知接受能力,形成教育序列,环环相扣,相互渗透。思想教育应贯穿于成长全过程,遵循青少年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针对不同学龄段的特点,确定不同阶段的具体要求和内容,形成相互衔接,层次递进的教育网络,推进德育工作科学化。例如高中阶段,高一正确定点,迈好高中第一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道德规范教育、法制纪律教育为主,

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正确设计生活、学习的良好习惯,增强自律、自信和自我调控能力;高二准确定位。迈好青春第一步,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以民族精神教育、艰苦奋斗教育为主,培养文明交往情操和积极向上心态,增强自尊、自强和分辨是非能力;高三正确定向,以公民意识教育、前途理想教育为主,培养勇于探索、乐于奉献精神,增强做合格公民的自治能力和生存能力。通过系列教育活动,使未成年人以美好的憧憬步入成年人。

二是营造良好育人环境。校园环境是育人的隐形课堂,它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应当作学校建设的基础工程来抓。

三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素质。“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队伍是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的主力军,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学校道德教育的成败。教师应有全面育人的教育观、全面发展的人才观、全面进步的质量观。要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具备人格魅力,把单纯的“责任”变为丰富的情感,将“情”和“爱”注入教育事业,激活学生学习兴趣。创造师生共同成长的多彩世界,让学生真正找到他们渴望、呼唤、向往的学习乐园、心灵家园。

四是把学科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充分发挥教材的德育功能,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挖掘开发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强化思维实践,提高分辨能力。

五是深入进行法纪教育,提高学生行为规范能力。邓小平说:“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使他们成为知法、懂法、守法的公民。根据学生实际,有的放矢地扩大法制教育的外延,充实学习内容。

3、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家庭教育不仅是一切教育的起点,而且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孩子心理、性格和人格的影响是决定性的,“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往往带着家庭的痕迹。因此。父母的教育和言行必须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一是匡正成才观念。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不仅要关心孩子的学习,更应关心心理健康和道德修养,要根据孩子的能力提出适当的要求,千万不要不切实际地过高要求。二是家长要提高自身素质,注意言传身教,做孩子的表率,要掌握科学的家教方法,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4、创新教育方法。

一是要针对未成年人求新、立异、好奇的特点。注重未成年人教育方法的创新,满足他们求知、尚美、守德的要求。

二是针对未成年人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开展心理疏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强化心理素质教育。及时化解他们的心理矛盾。帮助青少年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三是强化主题活动,践行道德规范。注重寓教于乐,满足兴趣好爱,使未成年人在自觉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道德境界得到升华,精神生活得到充实。要利用各种节日、纪念日、以及入学、入队、入团、成人宣誓等契机,组织夏令营、冬令营、革命圣地游、红色旅游、生态旅游等活动,把丰富的教育内容融入到生动有趣的课外活动中。四是注重用先进典型激励青少年,选树一批可亲、可敬、可学的先进典型。激励青少年奋发图强。

道德科学 第12篇

关键词:依赖模型的实在论,道德观,法拉利车队

科学, 即以范畴、定理、定律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多种现象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发展为人类提供了巨大帮助, 而它也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许多困境。可就在人类因科学发展而面临更多困惑之际, 又是否尝试过用科学本身来解决这些困惑。本文即将从该视野入手, 以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基于最前沿科学研究所得的“依赖模型的实在论”理论为武器, 着手解决我们在体育界 (亦可以扩展为整个社会各个方面) 所遇到的道德层面的问题。

1 依赖模型的实在论

一般意义而言, 一个客观事物, 它是什么样, 就是看起来的样子而已——正如我们观察到的一样。然而如马克思主义者所言, 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会对我们认识事物产生影响, 进而影响我们对事物的认识, 也就会影响我们对其的判断。例如一个近视者A, 如果他摘下眼镜, 去看10米之外横幅上写得字, 或许只会认得一片模糊。然而, 当一个视力正常的人B做同样位置、同样距离、同样角度——即除了二人的近视与不近视的区别外, 其他观察方式完全一样——的观察的话, 他却会清楚的看到横幅上写得是什么字, 并理解其意义。如此, A会认为那是一片“模糊”, 而B则会清楚的说出横幅所表达的意思。

一般而言A会知道自己近视, 明白B的观测更有参考意义, 因而会听取B的意见甚至采纳 (如果二人之间建立信任的话) ——可倘若A根本不知道何为“近视”, 更不知道自己正是“近视者”的话, 那么对他而言, 他所见的东西即是“标准”的, B和其他人所见也应该是与他一样的。若不一样, 则是因为B和其他人的视觉出现了问题。更糟糕的是, 倘若A能将自己“近视之眼”的所见, 用推理、逻辑, 乃至数学等方式做出无懈可击的表达, 那么他自己必然会更笃信所见的世界乃“标准”世界。

正因此, 霍金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模式, 即“依赖模型的实在论 (Model-dependent Realism) ”:我们在理解世界、认识世界、构建世界的模型时, 是通过大脑来解析的。而大脑所解析的“数据源”、“信号源”, 则是来自我们的感官。一旦这样的一个模型能够成功的解释事件, “我们就可以将实在性或绝对真理的品格赋予它, 并且组成它的元素和概念”[1]。

按照此“依赖模型的实在论”, 我们就可以尝试回答上面提到的那个有趣现象。在为同样的物理场景、抑或直接说这个世界做模型时, 也许存在不同的方式、角度, 进而所使用的元素和概念也不尽相同。“如果两个这样的物理理论或模型都精确的预言同样事件, 人们就不能讲一个模型比另一个更真实……哪个模型更方便我们就随意的使用哪个。”[1]

或许在看10米远的横幅时, A和B所见不同。但当A和B都在看面前的一本书时, 他们的所见应该是相同的。这种情况下, A与B所见相同, 因而我们就不能说B比A的更好——然而, 往往会有人说, 看10米远的横幅时, B的模型显然要比A的好——可是若进一步发展霍金的“依赖模型的实在论”, 那么事实也未必如此。

2 实在的“不实在”

霍金举了一个非常浅显却又足够深奥的例子来说明实在本身的“不实在”。意大利蒙扎市议会禁止将金鱼饲养在碗状的鱼缸中, 其中的一条重要理由是, 金鱼在这样的鱼缸中, 其关于现实的视野会遭到扭曲乃至摧毁, 这对于金鱼而言是痛苦的。[2]可极具哲学意义的追问是, 难道人类所观测的世界乃至宇宙, 就是完完全全真实的吗, 难道我们的所见, 就没有遭到丝毫扭曲, 是否全人类都是某种意义上的“近视 (或者其他的称呼) ”——只是全人类都没有意识到而已。

如果全人类都“近视”的话, 那么我们自有一套的标准、规律, 以及其随后演变、推理而来的所有事物, 也不过是“近视”的产物——它们只是在我们“近视”的世界中完全合理而已。如是, 或许金鱼在其世界中所自有的一套标准、规律, 也是完全符合金鱼的。金鱼的实在的图像和我们的不同, 然而我们能肯定它比我们的更不真实吗。如果一条金鱼表述了这样的一个理论, 我们就只好承认金鱼的风景是实在的一个准确的图像。[1]因为, 我们人类, 或许只是“金鱼”而已, 可我们一直认为自己的一套标准、规律是合乎逻辑的——如今看来, 这只不过是依赖一种模型的实在论而已, 倘若金鱼也在浴缸中能研发出一套理论的话, 那么在本质上人类的模型实在论与金鱼的模型实在论, 并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

3 延伸:道德的标准

既然人类所观测的世界, 亦不过是一种模型的实在而已。那么通过观察、接触 (用人类所创模型的方式) 来认识和理解的物质进而也就是一种模型的实在。那么, 由之而得到的思想, 也不过是一种模型而已。

例如, 人们都爱饲养宠物。当我们养了一只小狗, 并对它悉心照料和教养时, 它会在一段时间后去做我们希望它们去做的事情, 进而我们获得了心情上的逾越——可这是否是人类的一厢情愿, 是否存在一种可能, 在那种可能之下, 小狗“反而”觉得它是一家之主, 给它准备食物的人, 是它的仆人。如此与我们人类的“宠物观”颠倒的思想, 是断然可以否认的吗——在我们能和小狗无障碍的沟通前, 是不可能否认这种可能的。

由物理学为代表的科学, 已经发展到了可以解决哲学层面问题的地步。当研究至此时, 我们可以发现它与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是有着一些共同点。罗国杰认为:“道德就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所特有的, 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和特殊的社会手段维系的, 并以善恶进行评价的原则规范、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3]王引兰认为:“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 根据人与人之间的实际关系的内在要求而形成的一系列行为规范, 以及以此来调节的能够用善恶标准来评价的, 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传统习惯来维持的一类社会现象。”[4]这里的重点就是经济关系。既然世界上不存在两个完全一样的人, 那么就很容易推理出, 没有两个经济关系完全一样的人。如此, 就不可能存在两个持有完全相同道德观念的人——他们可以在某一件、某一些事情上持有相同的道德观点, 可总会在一件或者一些事情上持有不同的道德观点。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依赖模型的实在论”在此处相符合, 并不是巧合。相反的, 这本身更体现了科学中的理论。我们要描述宇宙, 可能需要在不同的情况下使用不同的理论。而每一种理论也许都拥有它自己的实在版本。但是依赖模型的实在论告诉我们, 一旦这些理论交叠, 也就是说它们出现了重合、都能适用的地方, 只要它们的预言一致, 那么就是可以被接受的。[1]

如此, 两种理论都在告诉我们, 每个人的道德观都不尽相同。藉此, 一些体育界乃至生活中令人苦思冥想的争议或争论, 其本身的是非对错的绝对主义争论就不那么重要、甚至没有意义了。

4 案例:F1法拉利车队“让车门”事件分析

4.1 让车门事件回顾

201 0年7月2 5日, 世界一级方程式大奖赛 (FIA Fo rmula On e World Championship, 以下简称F1) 在德国站时, 比赛行至第47圈, 法拉利车队 (以下坚持法拉利) 的车手菲利普·马萨与费尔南多·阿隆索领先, 两人分列1、2名。此时, 法拉利工程师斯梅德利通过无线电对马萨说:“好的……是这样……费尔南多 (阿隆索) 比你快。你能确认一下, 理解这个讯息了吗?”第49圈, 马萨赛车出弯时明显节奏缓慢, 阿隆索直道超车, 二人位置更迭。此时, 斯梅德利再次通过无线电向马萨说:“好的搭档, 好小伙, 只要坚持跟住他就行了, 对不起!”第67圈, 阿隆索第一个冲过终点线, 马萨获得第2。由于这段无线电对话在比赛直播时传遍了全世界, 因而引起了F1圈内外广泛的争议, 即“让车门”。

2010赛季F1对积分系统进行了改革。改革后, 分站赛冠亚军的分差由过去的2分, 拉大到了如今的7分, 冠军对季军的优势由过去的4分扩大到了10分。对此, F1圈内人士均表示大力支持, 2009年世界冠军简森·巴顿就认为:“我今年 (2009年) 拿了6个冠军, 可我每次只比亚军多拿2分, 难道不应该更加激励大家争冠吗。”[5]在如是的巨大利益面前, 众车队对分站赛冠军的争夺更加激烈。

德国站 (赛季共19站赛事, 该站为第11站) 之前, 迈凯轮车队的汉密尔顿总积分145分位列第1;法拉利的阿隆索总积分98分, 位列第5;而马萨则仅有67分, 排名第8。当时F1圈内基本达成共识, 马萨已经退出了争冠行列, 而阿隆索尚有可能。德国站后, 汉密尔顿以157分继续领跑积分榜, 而通过“让车门”事件, 获得分站赛冠军的阿隆索则增至123分, 与榜首的差距缩小到了34分。

4.2“让车门”的道德审判

4.2.1 法拉利之经济关系

依据马克思主义, 我们首先应该审视法拉利的经济关系。内部方面, 车队是从属于世界知名汽车厂商法拉利汽车公司的。F1圈内将法拉利这样的车队称之为“厂商车队 (Manufacturer Teams) ”。它可以直接获得身为汽车厂商的母公司的资金支持, 更可以从母公司直接获得赛车底盘、引擎等核心环节的零件与技术支持。一款法拉利赛车, 由法拉利汽车公司独立打造, 并不需要借助其他汽车厂商的帮助与合作。厂商车队的目的, 是为了通过良好的竞技成绩来为母汽车公司打广告, 提升民用车市场竞争力。而如是广告对于母汽车公司的品牌塑造, 其效果是寻常广告无法企及的。

外部经济关系上, F1车队的主要收入来源, 是每年的商业赞助和年终奖金。车队成绩好, 自然会吸引更多、更高昂的国际知名品牌的赞助;而年终奖金则是按车队成绩排序后, 依据名次按比例分配, 世界冠军所赢得的年终奖金自然最多。

综上所述, 内外经济关系都促使着法拉利争夺最佳成绩, 因而其催生的道德观念也必然由此而生——值得注意的是, 由于内外经济关系中, 受益者指向的都是法拉利及其背后的母公司, 因而是“集体”而非“个人”成为了他们的利益享有者。

如是理念下, 在车队团体利益与车手个人利益之间, 法拉利选择了前者。这一点, 法拉利领队多米尼卡利也公开给出了评价:为了确保 (车队) 优势, 法拉利并没有认为他们做错了什么。

4.2.2 法拉利之行为符合其“模型”

至于此, 问题又回到了“依赖模型的实在论”中。我们只需要判断, 法拉利的一套行为, 是否符合其自身世界观的规律, 便可以给其行为做定论了。显然, 作为F1成立60年来, 获得世界冠军次数最多的车队, 法拉利在决策上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们也知道自己的无线电通话必然会传遍全世界。可见, 执意要做出如实行为, 是法拉利按照其自有“模型”来做的, 符合其“模型”的规律。因此, 就像金鱼一样, 在它们的模型中, 或许世界本来就是透过碗状鱼缸看到的样子, 因而各种行为也必须按照那种模型做出, 才是“对”的。

而在哲学上, 也可以追溯到罗素的话。“当一个行为是行为者经过适当的、公正的考虑后判断为正当的行为时, 它就是道德的, 或者, 在为形成一个初步意见所需的一定数量和种类的思考后, 不假思索就是最善的行为本身也是道德的。”[6]

5 结语

实质上, 批判者并不具备法拉利的经济关系, 他们更不具备法拉利的“模型”。批判者都是在用属于自己的道德, 去批判法拉利的道德及其行为。因此, 所谓的不道德, 其实就是没有用同样的观点看待同一个问题罢了。扩展的说, 就仿佛是认为一夫多妻者“好”与认为一夫多妻者“坏”的人在辩论一样。究竟答案是“好”还是“坏”, 并不会有一个服众的答案——因为双方基于的是各自不同的社会、世界的“模型”, 拥有的是不同的道德观念。在这样的A或B的选择题中, 往往是出于其他因素:如金钱、权利、荣誉、习俗、多数人的压力影响, 使得人们“普遍”的认为A或B其中的一个对, 而另一个错。

可“依赖模型的实在论”又会反问, 你又如何能从科学上证明“金鱼”的实在的图像 (道德观) , 比“坚信持有普遍道德观的我们”的实在的图像 (道德观) 更加不真实。

参考文献

[1] (英) 史蒂芬·霍金, 列纳德·蒙洛迪诺.大设计[M].1版.吴忠超, 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

[2]Council Bans Goldfish Bowls[EB/OL].http://www.abc.net.au/news/n ewsitems/200407/s1160927.htm.

[3]罗国杰.马克思主义伦理学[M].人民出版社, 1982.

[4]王引兰.伦理学初探[M].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8.

[5]罗乐.年终盛典摁下“重启键”[N].A22版.体坛周报, 2009-12-14 (2109) .

上一篇:主导教学论文下一篇:思路及建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