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海外开发

2024-06-23

加快推进海外开发(精选7篇)

加快推进海外开发 第1篇

1树立开放观念,解决扶贫的内生动力

习总书记指出,“摆脱贫困首要意义并不是物质上的脱贫,而是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甘肃的落后,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因素。甘肃人自古以来就有小富即安的心理,过于知足,没有致富的强烈欲望。没有欲望,就没有动力,就不会主动地学习知识,就不会积极地寻找机会,甚至不肯为此吃苦。贫困并不要紧,最怕的是思想贫乏、没有志气,最怕的是安贫乐道、等靠要。这种精神状态不可能摆脱贫困。随着向西开放以及中央对甘肃的支持力度的大幅度增加。在这一过程中,如果能够伴随着甘肃人观念的转变,树立开放观念,把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充分发挥出来,外来的各种帮扶又科学、到位,内外结合,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才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圆满实现。

2通过向西开放参与国际分工,促进落后地区产业发育

目前我国面临由东部沿海向西北内陆的产业转移。产业转移是接受地省份经济发展的一个增长跃点。甘肃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要积极把握国家的政策支持,以中西亚国家市场为特殊目标,订立相关区域建立的标准,制定以兰(州)白(银)核心经济区率先发展,建设兰(州)白(银)都市经济圈,积极推进兰州新区、白银工业集中区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做大做强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制药等主导产业,把兰白经济区建设成为西陇海兰新经济带重要支点、西北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在甘肃乃至西北地区发挥“率先、带动、辐射、示范”的中心作用,提高兰州等城市的产业竞争力,以省内的做大做强,进一步提升在与中西亚国家进行对外开放时的竞争与合作力度,加强国内与国际两个市场的联系,为进一步提高与中西亚地区经贸往来的针对性,更好的发展与中西亚的联系,和实现兰州等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的效果,甘肃省要大力在省内符合条件的地区建设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国家支持兰州等城市作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区,大力发展保税加工和保税物流,支持在甘肃符合条件的地区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提升甘肃对外开放水平。针对甘肃的实际情况,对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建设重点应放在保税加工与保税物流的建设上。为实现中西亚地区的资源和原材料的对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和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的产业升级,可对制造、加工的货物在海关监管下暂缓缴纳进口税,并作为原料、半成品临时进口,经产业技术加工后复运出口,增加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同时在该领域内,让从事仓储、配送、运输、流通加工、装卸搬运、物流信息、方案设计等相关业务的企业享受海关实行的“境内关外”制度以及其他税收、外汇、通关方面的特殊政策,以鼓励企业对保税加工行业的支持,提高其资本投入,促进甘肃省与中西亚经贸联系的密切。同时海关特殊监管区的建立给予了中西亚国家一定的优惠关税,提高了甘肃企业的在中西亚国家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有利于甘肃更好的开展与中西亚国家之间的经贸往来,加强兰州等城市的加工能力,促进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将兰州等城市作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区,大力发展保税加工和保税物流,在条件符合的地区逐步建立面向中西亚国家对外开放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3引进国际资本,打造甘肃向中西亚国家对外开放的金融平台,加速工业化进程

中国的开放模式正在从过去30年以引进来为主的单向模式,迈向“引进来、走出去”并举的双向模式。这种转换与深化,是中国转换发展方式总体战略的组成部分,对中国企业而言,这个大背景大趋势显然是实现自身全球化发展的难得机遇。甘肃要及早意识到这一投资趋势的变化带来的机会,在与中西亚国家展开投资的过程中,正确定位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的比重,根据本省实际,切实做好两者之间的配合与转换。在与中西亚国家的发展过程中,要努力营造有利于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的良好环境,确保已签订的合同类项目尽快落地实施,推动意向和协议类项目加快转化为合同类项目。在此过程中,要积极汲取中西亚国家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并结合甘肃实际,融会贯通,以指导甘肃其他领域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必须注意到,甘肃以引进中西亚国家优秀企业和将自己的企业送出去的双拳出击结合,汲取对方优秀技术、满足自身市场需要的同时,还要注意对双方资源优势的利用。建立健全双方的投资信息交流机制,以专业化的投资网站建设,评估双方经贸领域和其他领域的项目风险与价值成果,优化投资组合,提供投资参考决策,提供一个良性科学的投资平台环境,实现投资领域的进一步开放。

随着甘肃同中西亚国家交往的不断增强,金融领域的合作蓄势待发。有中国和中西亚国家参与的上海合作组织银联体成立于2005年10月,其旨在按照市场化原则,依托成员国政府的推动作用和企业的广泛参与,创建适合本地区特点的多领域、多样化融资合作模式,共同为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合作项目提供融资支持和金融服务,促进成员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2012年6月,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会同哈萨克斯坦开发银行、吉尔吉斯斯坦结算储蓄银行、俄罗斯开发与外经银行、塔吉克斯坦国家储蓄银行、乌兹别克斯坦对外经济活动银行等6家成员行在会上发出《可持续发展倡议》,共同倡导履行社会责任,为成员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甘肃作为与中西亚国家有着天然地缘优势的中国省份,可以利用上海经合组织银联体在金融领域的资金支持、金融服务和系统规范,加强与中西亚国家之间的金融对话,提高金融信息交流的频度和质量,并以银联体为模范,结合自身实践,建立健全本省的金融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同时要积极研究金融工具的开发和金融衍生品的创新,鼓励开展信用贷款,提高金融服务质量,促进金融监管机制的效率。在基层做好扩大信贷投放和“三农”金融服务,同时打好中小微企业和非公经济融资、企业上市融资再融资和企业债券融资。以更科学更高效的金融机构设置与人才选择,加强对中西亚国家金融市场的了解与联系,促进对本省金融市场的监督管理与问题疏导,以便更有效的防范金融风险,促进与中西亚国家的金融合作和金融市场开发,寻找更多的未来金融领域的发展机会。

4发展清真食品加工业,带动穆斯林少数民族农牧业发展

加快推进海外开发 第2篇

(一)西部地区人口多民族、人文多色彩、物产多种类、地质多层次、生态多样化。就目前和全局来说,西部有两大突出特点,一是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二是新一轮发展的重点和难点所在。特别是在国际环境发生复杂变化、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关键阶段的新形势下,加快西部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保持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西部大开发10年,西部地区扶贫开发速度加快,贫困状

况明显改变。2001年到2008年,中央财政扶贫资金投入西部地区累计598.1亿元,占分配到省(区、市)财政扶贫资金总量的62.9%。截止2008年底,西部地区3.5万个贫困村实施了整村推进扶贫规划,其中人口较少民族、内陆重点县边境一线和革命老区贫困村6842个,占19.5%。产业化扶贫、移民扶贫、连片开发扶贫相继实施。到2008年底,财政扶贫资金支持西部地区132个县开展了“县为单位、资源整合、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4498个贫困村建立了贫困村互助资金;西部地区低收入贫困人口从2001年的5535.3万人减少到2008年的2648.8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9.8%下降到9.3%,下降10.5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1年的1197.6元增加到2008年的2482.4元,1 增长107.3%,高于全国重点县增长幅度2.9个百分点。

西部大开发10年,也是宁夏扶贫开发取得重要成果的10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经过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不懈努力,《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在宁夏实施进展顺利,扶贫开发取得显著成效。一是贫困人口减少速度逐步加快,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98年的1053元提高到了2009年的2916元,增加1863元。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由2000年的128.6万人减少到2008年的16.8万人,并于2007年提前年实现了《宁夏扶贫开发规划(2000-2010年)》确定的贫困农民人均纯收入2000元的目标。二是贫困地区整体经济水平有所提升。10年来,贫困地区加快推进了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步伐进程,经济社会呈现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强劲势头,整体社会经济发展实力大幅度增强。枸杞、羊绒、马铃薯、清真牛羊肉、压沙西瓜等特色农业资源在贫困地区形成集中连片的区域资源规模优势,形成特色县域经济。三是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持续改善。贫困县自然村通公路、通电、通电话、通广播电视的比例,行政村卫生室和合格卫生员比例,均有大幅度提高。退耕还林、高标准农田建设、小流域治理、种草养畜、整村推进连片开发、劳务培训与劳务输出、危房改造、移民建设和农

技培训等工程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四是贫困地区种族干部群众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改变。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从扶贫开发中得到了实惠、尝 2 到了甜头、看到了希望、倍增了信心、激发了勇气、积聚了力量,逐步从过去的等、靠、要思想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取而代之是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拼搏精神。

(二)扶贫开发是消除贫困、保持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贫困不是社会主义,只有消除贫困,人人丰衣足食,社会才会趋于稳定和谐。扶贫开发20多年来,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减少了两亿多人,促进了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防巩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夯实了基础,准备了条件。当前,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带来了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分化,利益矛盾更加突出,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经济社会之间发展的不平衡,贫困差距不断拉大,尚未脱贫矛盾和新的利益矛盾地交织,使得利益矛盾表现更为明显、更为突出、更为尖锐。如果处理不当会给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工作,把各项扶贫措施落实到位,就能够逐步形成一种化解矛盾和解决矛盾的机制,就能不断积极主动地缓和解决矛盾,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扶贫开发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在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到2020年的奋斗目 3 标。西部工区发展相对落后,要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需要更大更艰苦的努力。没有西部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西部地区的现代化就不能说实现了全国的现代化。”目前,我国大部分贫困人口集中在西部地区,西部大开发10年间虽然有力地改变了西部贫穷落后的面貌,但整体上要比东部甚至中部发展滞后,这种局面如果不能在今后10年工作中得到突破,那就意味着整个西部势必拖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后脚。因此,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切实改变贫困地区面貌,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和新内容。

扶贫开发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本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在世界之交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战略构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生动而具体的实践,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要部分。西部地区是我国扶贫开发的主战场,要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就必须按照中央的要求,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围绕整村推进和连片开发、扶持龙头企业带动贫困地区调整结构、抓好贫困地区劳务转移就业培训三项重点工作。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和投入力度,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坚持整合扶贫资源,形成各级政府各

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协同扶持,体现大扶贫概念,逐步形成大扶贫格局。大力发展贫困地区生产能力,快速增加贫困人口收入水平,对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重点帮助其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对丧失劳动能力 4 的贫困人口,给予其必要地救济求助,坚持走符合中国国情的“政府主导、社会动员、自力更生、开发扶贫、全面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之路,使贫困地区人民更加充分地享受发展成果。

(三)认真学习领会西部大开发战略,对做好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以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为契机,解放思想,科学制定“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重点规划好国家西部大开发提出的涉及我区六盘山区扶贫规划,同时做好下一个十年扶贫开发规划纲要规划和重点扶贫开发攻坚过程和项目规划。依托规划,整合资源,对有发展条件的地方实施连片开发和整村推进,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因地制宜实施一批基础设施、优势特色产业和社会事业项目,着力改变贫困地区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和发展能力。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减灾避灾特色优势产业,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贫困农民收入水平和就业能力。推进科技扶贫,加快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提高贫困地区农村科技服务和信息化、社会化水平。就地没有发展条件的地方,多途径开展扶贫移民工作。我区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要在“减少贫困、增加收入、缩小差距、促进发展、构建和谐”的总体目标下,按照中央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进一步完善扶贫开发战略,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扶贫开发政策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基础上,坚持突破重点区域和瞄准贫困人口同步推进,以提高贫困人口 5 的收入和生活质量为主要目的,以培育主导产业和增强发展能力为中心任务,以提高贫困人口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为重要手段,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立足于“减人”“增收”促发展,在努力减少贫困地区的人口上做文章,在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上下功夫,在扶贫投资体制、扶持方式和社会扶贫机制上进行创新。

减少人口,就是要在强化计划生育的基础上,加大实施少生快富工程,更重要的是要把贫困人口从山区转移出来。要生态移民、教育移民、务工移民三条路一起走,深化生态移民、扩大劳务移民、促进教育移民,实现我区贫困人口的稳定脱贫致富。

增加收入就是要大力发展贫困地区的产业。集中一定的扶贫资金扶持产业发展的主要领域和关键环节,重点支持战略性主导产业和区域性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实现户均有1项稳定增收的种养业或其它二、三产业增收项目。通过财政奖补、小额贷款、村企合作、扶贫贴息等多渠道,扶持做大基地和马铃薯、清真牛羊肉、枸杞及中药材、硒砂瓜、同心园枣、甘草等农产品加工流通骨干企业,引导、鼓励具有市场开拓能力的区内外大中型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到贫困地区

建立原料生产基地,为贫困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逐步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格局。

加快推进海外开发 第3篇

调整和完善扶贫战略框架,制定更符合新时期农村实际的更科学合理的扶贫开发规划,是实现“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目标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让贫困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有力保障。在巩固扶贫开发既得成果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扶贫开发规划,必须突出以下六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一、以开发式扶贫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扶贫开发方针政策

新时期的扶贫开发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强化贫困识别机制,以尽快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为首要任务,以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为重点,不断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进程。扶贫开发规划在全面贯彻落实开发式扶贫方针上应做到“六个相结合”:

坚持政府专项扶贫与行业扶贫相结合。继续加大党委政府专项扶贫力度,不断增加财政扶贫投入,充分发挥政府在和会事业中的主导作用;同时积极一道各类行业扶贫,努力形成“大扶贫”工作格局,促进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加快发展步伐。

坚持群众主体和社会参与相结合。鼓励贫困群众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投资、投劳,在扶贫开发过程中增长才干、自我发展;加大信贷、企业、外资投入力度,引导和组织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合力推进扶贫开发。

坚持项目扶持与以人为本相结合。扶贫开发要通过资金的扶持和项目的建设这个载体来实现;同时,扶贫开发的工作对象是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是弱势群体,更需要以人为本,十分注重人力资源这一脱贫致富的根本。

坚持开发式扶贫与到户扶持相结合。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增强农村贫困人口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大扶贫开发资金、项目进村入户力度,以项目建设为依托,提高贫困群众的收入水平,不断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重点突破与全面扶持相结合。既要突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认真抓好各种类型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又要统筹兼顾,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促进农村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坚持分类指导与重点扶持相结合。区别不同的贫困类型,采取不同的扶贫开发工作标准和扶持措施,在规划编制和资金、物资的投放上,突出重点,先难后易,优先扶持最贫困的地区和最贫困的人口。

二、以促进发展为主题,力促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唯有发展,才能有效解决贫困问题,才能使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全面进步,彻底摆脱贫困,建设和谐小康社会。

促进发展,必须抓住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这个关键。扶贫开发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在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促进贫困地区协调发展上下功夫。坚持以“整村推进”扶贫战略为主导,加强农村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最大限度地提高贫困人口的生产能力和就业技能,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促进贫困群众增产增收。

促进发展,必须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扶贫开发必须在促进农村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切实关注和解决农村贫困地区的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问题,不断满足贫困群众在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在促进农村贫困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整合资金和社会资源,继续加大农村贫困地区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农村贫困地区社会服务体系,促进农村贫困地区社会事业发展,最大限度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努力培育科学文明的乡风民俗,实现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从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促进发展,必须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扶贫开发要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注重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农村贫困地区社会的良性发展。坚持合理利用资源与节约资源并举的方针,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为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农民生活构筑绿色屏障,实现生产与生态相互益补、发展与环境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继续实施村庄环境整治工程,扶持建设沼气池,继续实施移民搬迁扶贫工程,并配合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措施,进一步保护和改善山区生态环境,实现农村贫困地区长远发展。

三、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改善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

农村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相当落后,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和贫困群众增产增收。实施扶贫开发,就要抓住基础设施建设这个重点,将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列入整村推进、移民搬迁、以工代赈项目的重要内容,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努力实现基础设施建设的“乘数效应”,为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长期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基础设施建设,要优先搞好农田水利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义和实现农村贫困地区整体富裕的重要内容;是夯实农业基础、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最直接、最现实的要求;是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迫切要求;是提高农村贫困地区防灾减灾能力、促进农村贫困地区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

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农村公路建设是保障农村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对开发地区经济,活跃农村商品市场,沟通城乡物质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基础设施建设,要着力抓好村庄环境整治。加强农村贫困地区村庄环境整治,要以改善农民群众生活环境为着力点,切实解决村庄存在的脏乱问题,不断美化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逐步提高广大农民文明素质和环保意识。

基础设施建设,要十分重视文教卫生设施建设。加强农村贫困地区文教卫生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村贫困地区教育、卫生、文化等基础设施条件,是满足广大贫困群众文化卫生生活的需要,有效解决“就医难、上学难”等问题。

四、以关注民生为根本,确保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发展,贫富差距却在不断拉大,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潮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却难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搞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就要以贫困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高度关注民生。

关注民生,必须做到扶贫开发规划与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现实需求合拍。制定扶贫开发的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现实需求,扶持贫困群众办好想办而又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切实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着力解决好与贫困群众增产增收密切相关的生产条件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把扶贫开发的好事办实、实事办好。

关注民生,必须最大限度地让贫困群众直接受益。贫困群众不仅是扶贫开发的直接受益者,更是扶贫开发项目的建设者。扶贫开发项目要充分尊重和体现贫困群众的意愿,能让群众参加建设的项目都要动员和组织群众参加,要让贫困群众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更重要的是要让贫困群众在扶贫开发过程中直接受益。

关注民生,必须将扶贫开发触角延伸到贫困农户。扶贫开发是实实在在的为贫困群众谋取根本利益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扶贫开发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都应当符合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不能急功近利,只顾眼前、不虑长远;更不能好大喜功,只讲“形象”,不求实效;实现扶贫开发解决贫困问题、缩小贫富差距、增进社会和谐的功能。可以在扶持贫困群众发展产业上下功夫,采取财政扶贫资金扶持和扶贫信贷资金相结合的方式扶持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还可以在扶持贫困户子女教育方面做文章,资助贫困户子女接受职业教育或者高等教育,使贫困群众不仅可以全家脱贫致富,还可以稳定地脱贫致富,彻底告别贫困。

五、以发展产业为重点,加快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步伐

近年来,扶贫系统在产业扶贫方面有很好的探索,扶贫产业在扶贫工作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新阶段的扶贫开发规划应把发展产业作为重点,夯实贫困群众增产增收脱贫致富的基础。

发展扶贫产业,要使传统产业扬优成势。在对传统产业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扬优除弊,选择技术优势大、经济效益高、市场前景好的传统产业进行扶持,使传统产业做大做强,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使传统产业有新的发展,焕发新的光彩,发挥新的作用,成为农村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村贫困人口增产增收的主要途径。

发展扶贫产业,要使区域产业形成规模。发展扶贫产业突出区域性,实行连片开发,有利于形成产业规模,实现规模效益;还有利于降低扶持成本,增强扶持效果。产业扶贫的区域性,主要从行政区域和地理区域两方面来体现。一个产业可以在某个行政区域内发展,如“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等。从地理区域来说,一个产业可以在某一生产区域内发展,可以突破行政区域的限制。扶贫产业的发展要考虑一个区域内的地理、气候等环境因素,选择适合该区域的产业来发展,使之形成优势,来带动行政区域产业的发展,来辐射带动贫困地区整个经济的发展和贫困群众增加收入。

发展扶贫产业,要加大资金投入。发展扶贫产业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发动各个方面的力量,挖掘各种资源优势,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才能使产业成气候、上规模、见效益。首先,各级政府要做发展扶贫产业的主导,统揽本地扶贫产业发展的全局,做好本地扶贫产业发展的领导、组织和协调工作;扶贫系统作为主管部门,要在财政扶贫资金中建立专项资金,确保扶贫产业成为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摘除贫困帽子的有力举措;同时,要牵好头,积极指导组织扶贫产业的发展;要充分协调各有关部门资源,各个相关部门齐抓共管;还要充分调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产业建设,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积极为扶贫产业发展服务。

发展扶贫产业,还要注重引导带动。贫困群众由于在资金、技术、信息以及技能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和困难,都以传统种植业和传统的耕作为主,在发展产业方面显得先天不足,需要给予一定的示范带动和科学引导。一是通过扶贫龙头企业带动辐射贫困群众发展产业。扶贫龙头企业将原料基地建在农村贫困地区,与贫困群众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提供物资、技术等支持,以最低保护价收购农产品,带动贫困群众发展产业。二是通过乡村行政组织力量引导贫困群众发展产业。乡村干部结合本地扶贫产业发展规划,走村人户,宣传党和政府的扶持政策,讲解产业优势和预期效益,引导贫困群众从常规农业中解脱出来,投身于扶贫产业。三是通过村干部、致富能人带动贫困群众发展产业。扶持村干部、致富能人发展扶贫产业,通过他们的产业实践让贫困看到实实在在的效益,带动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同时为贫困群众发展产业提供技术示范。

六、以提高素质为抓手,增强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发展后劲

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最大的致贫因素是教育水平低下、文化程度低、综合素质不高、劳动技能较差、思想观念不开阔,导致劳动效率差,外出务王处于劣势状态翼务工收入相对较低。素质的贫困是最顽固的贫困,增强农村贫困地区合贫困人口发展后劲,彻底解决问题,就要从提高贫困群众就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着手,以“雨露计划”等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为主体,大力推进智力扶贫,不仅可以提高其就业技能,提高其务工收入,还可以提高其综合素质,从根本上消除贫困。在农村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中要着力解决好四个问题。

培训专业上突出“优”。农村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对象是一个特殊群体,也是弱势群体,要使之在激烈的劳务竞争中有一定的竞争力,转移培训就要突出求精求优。一方面在培训专业的选择上要充分结合市场需求,充分尊重贫困地区劳动力的意愿,选择一些市场急需的、技术含量“高、精、尖”的专业进行培训,有了一技之长就能好就业,就好业,就能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就是要确保培训质量,加强对培训基地的协调沟通,增强培训基地的责任感,科学安排和严格执行教学计划,扎扎实实进行教学,确保完成培训任务。

培训对象上以培训青年和新生劳动力为主。青年和新生劳动力是农村贫困地区发展的有生力量,决定了农村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同时他们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比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又处在较少的家庭负担之中,比较能够全身心地学习。以青年和新生劳动力为主要培训对象,既可以提高培训的效果,还可以促进农村贫困地区长远发展。

培训形式上以职业技术教育为主,培训时间上以中长期培训为主。通过2—3年职业技术教育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教育,能使农村贫困地区劳动力较好地掌握一门就业技能,获得中高级技术等级,真正拥有一技之长,能从事一定技能岗位,获得较高的劳务收入,还能稳定就业,为脱贫致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培训模式上要突出实效原则。扶贫系统实施农村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已从单一的劳动力转移培训模式发展到劳动力转移培训、自主创业和实用技术培训并举的模式,培训也从数量的完成到技术含量提高过程的发展,培训模式的完善日益符合农村贫困地区劳动力的实际。进一步完善培训模式就要结合产业发展实际,突出实效的原则,以掌握一门就业技能为基本要求,把资助贫困地区贫困学生上大学中专院校作为“雨露计划”的培训内容,增加“雨露计划”培训的覆盖面和贫困群众的受益面,真正实现“培训一人,致富一家,受益一生,带动一方”的目标。

[作者简介]曹绍云,男,江西省吉安市扶贫办副调研员;胡桂永,男,吉安市扶贫干部。

加快推进海外开发 第4篇

一、锁定目标,转变工作思路抓扶贫

今年以来,兴国县围绕“一年一变化,三年大变化,2020年同步奔小康”总体目标,全面打响了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正在实现“四个转变”:

1、扶贫理念变“就扶贫抓扶贫”为“城乡统筹扶贫”。

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基本思路,高标准编制了《罗霄山区连片特困地区(兴国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和《兴国县新阶段扶贫开发规划》,规划布局了“以县城为一级中心城市(核心城市),城岗乡、古龙岗镇为二级重点城镇(次中心),其他乡镇为三级城镇”的三级城镇网络体系,积极探索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高标准实施新农村建设工程205个,城乡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2、扶贫对象变“见缝插针扶贫”为“整村连片扶贫”。

在坚持以建卡贫困户为单元实施扶贫的同时,实行“以群众为主、社会帮扶、资源整合、以点带面”的集中连片整村推进扶贫新模式,着力对165个省级扶持重点贫困村进行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并坚持重点贫困村与危旧房改造相结合,今年计划改造危旧房10760户,高标准规划集中建设点54个。同时,着力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启动实施了20座重点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等一批水利设施建设;苏区大道改造和兴莲至新开岭段等一批交通设施建设;农网改造升级35千伏及以下工程等一批电力设施建设。

3、扶贫方式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

坚持把扶贫与扶智紧密结合起来,深入推进“雨露计划”培训,今年新增转移农村贫困劳动力8856人,全力抓好九年义务教育,启动了投资2272万元、总面积达20690万平方米的26个中小学校舍D级危房改造项目。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出台系列扶持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优惠政策,积极引进洽谈江苏东珠景观股份有限公司等战略投资者,投资发展油茶、花卉苗木、灰鹅、脐橙等产业,今年上半年全县农业产值达9.8亿元,同比增长10.9%。

4、扶贫格局变“政府推动扶贫”为“三位一体扶贫”。

变过去仅靠政府扶贫为专项、行业、社会“三位一体”扶贫。积极向上争取,争取落实了兴国至赣县高速公路和中央苏区烈士陵园等一批重大民生项目。全力向外招商,通过举办2012兴国(深圳)招商投资环境推介会,引进香港亚太矿业钾长石及高岭土深加工、深圳华讯方舟通讯电子等超10亿元项目5个。加强帮扶支持,组织各县直单位、有实力的企业主动与挂点帮扶贫困村的联系帮扶,在资金、技术上予以大力支持帮助,使其早日脱贫致富。

二、科学研判,立足县情实际看扶贫

通过全力推进扶贫开发,兴国县区域贫困状况有所缓解。但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观察和判断,当前贫穷落后面貌仍未根本改变,按照2300元的新扶贫标准,全县仍有贫困人口20.4947万人,主要表现为四个“不”:一是产业发展不发达。工业产业技术含量较低,工业企业税收过千万的仅5家、过百万的仅14家;农业产业总体规模小、管理粗放、效益较差;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近乎空白,旅游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二是基础条件不完善。全县仍有645公里四级以下等外公路、215座四五类危桥亟待升级改造;仍有6450座“七小水利工程”亟需改造完善、24.55万群众饮水不安全;电力、通信、城市功能配套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三是社会事业不繁荣。教育设施严重不足,全县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缺口29.04万平方米;卫生保障体系弱,每千人病床数、执业(助理)医师、执业护士只有1.6张、0.7人和0.72人,分别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4.9%、39.1%和47.4%。四是发展能力不充足。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2.6%,受过专业培训的劳动力仅占19.4%,直接影响其农业经营效益和竞争收入较高非农就业岗位的能力。

三、民生优先,着眼发展全局谋扶贫

兴国县将始终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把区域发展与扶贫开发紧密结合起来,按照“四个转变”的思路,优先启动、优先关注群众反映最强烈、要求最迫切的民生问题,全面实施“五大工程”,把兴国建设成“全国扶贫开发示范县”。

1、全面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

推进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是落实中央关怀、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举措,是拉动内需、扩大投入、统筹城乡发展的有利契机。为此,坚持把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作为新一轮扶贫开发的首要任务,着力保障贫困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实行政府主导、农民主体,一户一宅、节约用地,分类分批、统筹推进,规范程序、阳光操作,合理选择改造建设方式,优先解决最危险、最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十二五”期间,力争全面完成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和村庄的环境、公用基础设施配套工作,完成1.25万名深山区、库区、地质灾害频发区移民搬迁,努力建成一批规划科学、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和谐秀美乡村。

2、全面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坚持基础设施先行,加快建设一批交通、水利和电力等基础设施,有效解决制约群众脱贫致富的瓶颈问题。一是加快交通设施建设。争取尽快开工建设兴国至赣县茅店高速公路、南昌-兴国-赣州-深圳客专并设站兴国;优先安排专项资金推动兴国加快实施县乡村公路和危桥改建工程,全面提升公路通行运输能力,形成便捷、高效、安全的公路交通体系。二是加快水利设施建设。大力实施新建和改造“七小”水利工程,到2015年,实施土地自然资源综合治理与中低产农田改造10.12万亩,解决24.55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三是加快电力设施建设。着力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力争到2013年,基本解决农村电网建设水平低、供电不足、电压不稳的问题,提高贫困乡村电网供电能力。

3、全面实施产业扶贫工程。

坚持把加快产业发展作为打好新一轮扶贫攻坚战的根本途径,力争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减少贫困人口10.7万人。一是壮大工业产业。积极引导各类生产要素向主导产业和骨干企业倾斜,加快建设优势产业集群,重点围绕矿产品加工、新型建材、机械制造、食品加工四大工业主导产业,打造一批领军型、航舰型企业,形成主营业务收入分别突破30亿、15亿、10亿元的企业方阵。二是培育农业产业。围绕打造“绿化生态示范县、高产油茶重点县、花卉苗木大县”目标,推行“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农户”为主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大力发展脐橙、烟叶、制种、生猪、花卉苗木、蔬菜、油茶、灰鹅等农业主导产业。到“十二五”期末,建成“30万亩高产优质油菜基地、15万亩水果种植基地、1.5万亩水稻制种基地、1000万羽灰鹅养殖基地、10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1.5万亩烟叶种植基地”六大农产品产业基地。三是繁荣第三产业。围绕“将军故里、军工摇篮、山歌之乡、堪舆圣地”的总体定位,发展红色文化旅游、乡村生态旅游和农业休闲观光旅游,打造对接粤港澳、闽台地区的旅游后花园;着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规划建设以兴国经济开发区物流园为主体,以若干个内部物流园为辅的专业化物流仓储基地,促进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

4、全面实施公共服务建设工程。

坚持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一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积极改善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今年全面完成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到2015年,全面消除农村学校B、C级危房;重点组织实施好兴国中学新建,以及潋江五小、省级示范幼儿园、红军子弟小学、开发区中学等一批项目,着力解决教育基础薄弱问题。二是提升城乡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巩固和完善医疗救治、疾病预防和卫生监督三大体系,加快启动实施人民医院改扩建和中医院、妇保院迁建工程,优化城区医疗布局。同时,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规范农村卫生所,拓展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三是加快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到2015年,按标准实现县有“三馆一场”(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体育场)、乡有“一站”(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有“一室”(文化活动室),乡镇农民健身广场覆盖率达60%以上,村、社区文体设施覆盖率达50%以上。

5、全面实施贫困群众素质提升工程。

加快推进海外开发 第5篇

为加速推进辽阳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实现全面振兴,现就加快推进河东新城开发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推进河东新城开发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加快推进河东新城开发建设,是实现辽阳全面振兴的迫切需要。辽阳全面振兴的过程,是加速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近年来,辽阳市经济社会始终保持较快发展势头,主要是靠产业拉动,城市规模没有相应扩大,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中心城区负荷超重,人均用地面积低于国家规定标准。由于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不足,影响产业合理布局和规模集聚,影响城市的综合竞争能力。开发建设河东新城,是城市结构的重大变化,有利于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以城市化促进工业化,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加快推进河东新城开发建设,是提升城市品位的必然要求。辽阳有2400多年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太子河穿城而过,城市建设优势得天独厚。河东地区山水秀美,有清太祖努尔哈赤建造的都城遗址和皇族陵园,是清文化发祥地、燕太子丹蒙难地,历史遗迹和典故传说众多。开发建设河东新城,实现城市跨河而立,可以留住城市记忆,弘扬历史文化;可以使太子河成为城市内河,与护城河、新开河相互呼应,形成城在水中、水映新城、城水交相辉映的城市风格;可以把河东地区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优势转化为城市发展优势,充分展示底蕴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大气开放的城市特色,实现经济实力与城市形象同步提升。

(三)加快推进河东新城开发建设,是全市人民的强烈愿望。实现城市跨河而立,是全市人民的深切期盼,是几届领导班子的美好夙愿。但囿于多种条件,河东开发一直没有全面展开。目前,辽阳市经济实力已有较大增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获国务院批准,太子河右岸大堤建设和辽溪铁路改移工程解除了跨河发展的瓶颈制约。更重要的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河东新城开发建设,主要领导同志亲自推动、具体指导、大力支持。同时,恰逢中央实施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措施,为河东新城开发建设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河东新城开发建设时机成熟、条件具备,启动以来势头良好。只要举全市之力加快推进,河东新城必将迅速崛起。

二、河东新城开发建设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基本原则

(四)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理念创新为先导,以建设现代产业新城、生态宜居新城、文化魅力新城、文明和谐新城为目标,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现代服务业和化工新材料为产业支撑,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五年基本建成起步区,十年形成新城总体框架,经过坚持不懈努力,建设一座特色鲜明、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的现代化新城。

(五)发展目标

──建设现代产业新城。培育以现代服务业和化工新材料业为主导的新城产业体系。发

展高水平的现代服务业,打造一流的商务区。建设高标准的化工新材料工业园区,形成千亿产值的产业集群。

──建设生态宜居新城。形成以山水为主题的鲜明生态特色。绿地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良好,人居环境优美怡人。节能环保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功能健全,充分体现人文关怀。

──建设文化魅力新城。实现弘扬历史文化、体现人文传统、建设现代设施的有机结合。古城历史文化积淀得到充分展现。文化设施齐全,文化产业发达。城市风貌凸显历史文化内涵和现代文明气息。

──建设文明和谐新城。打造文明诚信、开拓创新、包容开放的城市精神。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居民品德建设成效明显。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文明素质不断提高。社会管理完善,社区服务便捷,人民安居乐业,城市和谐安定。

河东新城规划面积80平方公里,依据战略发展规划分期分阶段实施开发建设。

建设一河两岸起步区16.13平方公里,到2013年基本建成。形成五个区块(生态居住区、商业金融区、行政文化区、商务办公区、绿化景观区)、三大主轴(滨河空间发展轴、城市空间发展轴、绿化景观轴)的功能布局;形成山、城、林、水相融相生的城市形态;建成新城商务区;在南起东环路桥、北至长大铁路桥,9公里太子河岸线、3.6平方公里水域,形成一河两岸城市客厅。新城基础设施完善,人口达到8万人以上,树立起新城形象。

建设工业园区。在建设一河两岸起步区的同时,规划建设新城化工新材料工业园区,2013年达到4平方公里,形成500亿产值的产业集群。

全面开发建设新城。到2018年,形成新城总体框架,完成主要基础设施建设。新城成为辽阳市城市发展核心区、行政服务中心区、现代服务业示范区、观光休闲旅游区、生态宜人居住区。建成区面积达到3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20万人以上。在此基础上,遵循城市发展规律,逐步完成河东新城80平方公里开发建设。

(六)基本原则

──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原则。创新规划理念,提高规划水平,确保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严肃性。做到战略发展规划一步到位,控详规划和城市设计分期编制,开发建设分步进行。

──坚持基础先行、项目带动原则。充分发挥基础设施的乘数效应,通过加快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项目,带动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加速开发建设进程,增强综合竞争实力。

──坚持产业支撑、要素集聚原则。通过加速城市化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科学配置资源,有效引导人流、物流、资金流,推进项目向主导产业集合、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居民向新城集聚。

──坚持生态宜居、突出特色原则。注重体现历史文脉,利用依山傍水的优越条件,以自然山水为主题,以历史文化为底蕴,实现特色化发展,展示城市个性化魅力。

──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原则。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实施经营城市战略,把河东新城作为最大的国有资产来经营,把城市建设作为重大的产业来开发,用新体制新机制走出开发建设的新路子。

三、河东新城开发建设的主要任务

(七)科学编制和实施河东新城规划。以《辽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为依据,按照河东新城战略发展规划,高标准编制各类规划。在完成一河两岸起步区16.13平方公里控详规划和10.95平方公里城市设计的基础上,河东新城控详规划和城市设计要逐步实现全覆盖。加快编制供水、供电、供气、交通、通讯、防洪、绿化、人防和历史文化保护等专项规划。整合规划资源,扩大公众参与。加强规划管理,严格执行新城战略发展规划、控详规划和城市设计规划,确保规划权威性。

(八)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服务设施。建设好供水、电力、燃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推进城市地下管网一体化。完善道路网络框架,打通河东新城中轴和两侧路网,形成“四横三纵”的主干路网。加快跨河桥梁建设,实现现代防洪、交通工程与城市建设的完美统一。三年内完成起步区16.13平方公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公交优先,逐步建立起以公共交通为主体、其它交通方式相配套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机场大道,积极策划沈辽城际轨道交通,加强与沈阳经济区各城市交通等基础设施对接和城市建设发展互动。加强城市综合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和预警预报体系建设,增强防灾抗灾能力。推进城市数字化建设,提高城市运行效率。拓展公共服务领域,加强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商服、就业、社保等设施建设,抓好市民服务中心、商贸城等重大项目建设,形成多层次多功能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九)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立足城市功能整体布局,大力发展以金融商务、休闲旅游、房地产业、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等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发展金融服务业和总部经济,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在河东新城设立分支机构,引进知名企业总部、研发中心等落户新城。大力发展旅游业,重点开发以东京城、东京陵为重点的前清历史文化遗迹游,以太子河风光带为重点的休闲旅游度假游,形成融历史文化和自然山水于一体的城市旅游特色。加速发展房地产业,使其成为新城支柱产业之一。加快建设现代物流体系,突出发展为生产服务型物流业,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以会展、传媒为重点,打造一批文化创意产品品牌。建设现代化的文化中心和体育中心,推进大剧院、科技馆和图书馆建设,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加强对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战略研究,增强现代服务业发展活力。

(十)建设化工新材料工业园区。深入实施高端竞争战略和大项目带动战略,加速化工新材料业发展。高标准规划建设化工新材料工业园区,分阶段完成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实现“七通一平”。重点发展节能环保、生物工程、低碳经济等产业和国家重大工程急需的各类高性能新型材料、复合材料、节能材料和环境友好型材料。增强自主创新、集成创新能力,推动化工新材料向集约化、系列化和高技术化方向发展。节约资源和能源,加强环境保护,推行清洁生产。把化工新材料工业园区建成国内知名的技术创新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高素质人才集聚基地。

(十一)创建生态宜居环境。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着力建设生态节能环保新城。加强城市绿地保护和建设,以一河两岸、城市中轴和新城出入口为重点,大规模植树造林,形成点线面结合、乔灌草并茂的绿地系统,提高绿覆率和绿视率。以太子河、红光灌渠、长沟沿河和新建人工河为主体,打造城市水系,构筑湿地景观,形成亲水城市个性。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效益。积极发展节水产业,推进中水回用和分质供水。积极推广建筑节能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建居住建筑节能达到65%,公共建筑节能达到50%。鼓励应用太阳能技术,推动太阳能照明的应用。加强城市污水、垃圾处理,实现污水集中处理和达标排放,推进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提高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综合整治城市噪声,增强居住舒适度。

(十二)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大力传承历史文化,积极建设现代文明。注重历史文脉存续,处理好城市开发建设与文物保护的关系,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前清文化、民俗文化等品牌,彰显东北第一城、后金建都地的本源文化特色。大力发展建筑文化,针对一河两岸、一水三山的独特地理环境,围绕山、城、林、水的城市格局,加强景观风貌管理,精心建设地标性建筑,使建筑使用功能与艺术功能有机结合。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加快建设诚信文化、创新文化、和谐文化,营造良好的人文生态。充分发挥文化设施的社会教育和公益服务作用,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以开放的胸怀包容和吸收外来先进文化,推动多元文化相互交融,增强城市的沟通力、感染力和融合力。

(十三)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河东新城是全市招商引资的新平台,是拉动全市发展的新引擎。要动员全市力量,整合各种招商资源,掀起招商引资热潮。要依据新城产业定位,瞄准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100强企业,搞好项目策划和包装,积极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工业园区招商、产业链招商、专业招商、以商招商。要创新融资手段,多渠道引进金融资本、上级项目资金和社会资金参与城市建设。加强土地资本运作,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土地收益。加强国有资产和政府信用运作,积极争取银行贷款和政策性贷款。按照投资多元化、经营产业化、管理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的要求,采用BOT、BT等方式,推进市政公共事业产业化经营。通过拍卖经营权、冠名权、广告权、专营权等方式,经营好城市无形资产。

(十四)实现新城老城互动发展。这是高起点推进城市化的重要内容。要把河东新城开发建设与老城改造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建设新城,拉动太子河左岸经济,进而带动老城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改造。通过改造老城,向新城转移产业和人口,加速河东新城开发建设步伐。通过建新城、带老城,使新城老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四、全力以赴推进河东新城开发建设

(十五)进一步解放思想。河东新城开发建设事关全市发展全局。全市上下一定要解放思想,坚定信心,坚决破除等靠思想,破除畏难情绪,破除部门利益,牢固树立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树立敢为人先、勇于首创的精神,树立迎难而上、一往无前的斗志,用新体制新机制走出开发建设的新路子。使河东新城开发建设的过程,成为思想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工作创新的过程。

(十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创新领导体制,河东新城党工委、管委会分别为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行使市级审批权限,负责河东新城开发建设全面工作。创新管理体制,进

一步落实市直部门和各县(市)区支持、服务河东新城开发建设的各项制度。河东新城管委会已审批的项目、完成的审批手续,市直部门不再重复审查和审批。创新服务方式,河东新城管委会设立政务综合服务中心,对进驻项目实行“一条龙”服务。创新财税管理体制,建立河东新城财政,完善资金筹集和偿还机制。成立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作为新城的融资平台、建设业主、经营主体和偿债主体,保证城市建设正常运行。创新选人用人机制,大力实施人才战略,采取政府雇员制方式招聘人才,全面引进急需的各类人才,确保人才引进来、留得住,切实发挥作用。

(十七)完善政策体系。用足用好全市鼓励外商投资、引进外地投资和扶持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房地产业发展等各类优惠政策。鼓励高新技术企业落户河东新城,除落实土地、税费等优惠政策外,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专项资金。鼓励重大投资项目加快建设,对大额投资项目允许一次规划、分期建设、分期缴纳土地出让金。鼓励大企业总部和金融机构入驻河东新城,对其建房、租房给予一定补助。鼓励人口聚集,积极吸纳外来人口和农村人口到河东新城就业、购房和定居。完善和落实征地补偿、社会保障、劳动就业、撤村建社区等政策,切实保护群众利益。

加快推进海外开发 第6篇

二是创新投融资模式, 撬动金融资本投入。1月8日, 重庆市农综办与国家开发银行重庆市分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重庆市分行、中国农业银行重庆市分行共同签订360亿元授信协议用于建设高标准农田, 首期贷款项目已实现融资2.17亿元。

三是创新实施主体。鼓励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单独立项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四是规范建设标准。按照“水利化、机械化、便民化、产业化、生态化、长效化”的标准, 促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质增效。

五是典型示范带动。按照“资源集合、力量集中、措施集成、发展集约”的建设原则, 建设新型现代农业综合开发重点项目区, 集中打造一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典型示范。

加快推进海外开发 第7篇

一、在发展思路上, 坚持“四轮联动”, 构建科学发展示范区。

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也是开发区打造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适应新的形势要求, 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 不断拓展发展思路, 坚持“四轮联动”, 突出生态和谐, 努力构建科学发展示范区。一是建区与造城同步推进, 建设充满生机活力新城区。开发区依城而建的特点, 决定了开发区发展壮大的过程, 不仅是项目集聚和产业发展的过程, 同时也是城市规模扩张、区域形象提升的过程。因此, 进一步确立建区与造城同步推进的理念, 把开发区作为盐城百平方公里城市区的重要板块, 做到社区、小区、园区同步建设, 行政、商业、文化互动发展, 生态、人文、景观融合一体, 现代服务业、都市工业与城市化互为支撑, 使开发区既能生产又能生活, 既集聚产业又吸引人气, 成为产业经济繁荣、城市功能完备、现代化气息浓郁的新城区。二是发展与环保两手并重, 建设可持续发展生态园区。坚持环保优先、生态立区。强化进区项目预审, 所有进区项目都由环保专家进行专项评审, 凡国家禁止类项目一概不引进, 对环境有污染项目坚决“一票否决”。以各类“区中园”为载体, 以企业集群为依托,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生态化水平。加快发展环保产业, 积极推进防污治污市场化,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环境治理保护, 引进具有前沿技术的工业污水治理项目, 对进区企业所排污水实行集中净化、循环使用, 不断提高生态效益。三是产业与人气同步聚集, 建设最佳怡人生态居住区。一个适宜发展的区域, 首先应该是最宜居住的地方。围绕打造湿地之都、建设水绿盐城的总体要求, 积极实施环境优化工程, 坚持植绿、净水同步推进, 亮化、硬化全面达标, 努力打造绿色满目、清水盈河的最优环境。按照布局合理、功能完备、形象品味俱佳的要求, 推进居住小区建设, 特别是根据外资企业不断落户的实际, 规划具有异国风情的特色小区, 建设最宜外商生活的仿真环境, 致力打造盐城乃至苏北最优的生态居住区。四是经济与社会统筹兼顾, 建设以人为本和谐社区。坚持在开发中维护群众利益, 在发展中使群众得到实惠。坚决落实失地农户补偿政策, 对折迁失地农民, 做到住房100%安置, 补偿100%到位, 社保100%落实。建立健全技能培训、促进就业、资金保障三大体系, 实现村居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全覆盖, 有就业愿望失地农民全就业, 扶持农民创业、鼓励企业吸纳特殊群体就业保障资金全到位。积极探索“共建共享”新机制, 将驻区企业和入区项目下移到社区、村组, 企业发展、项目建设与社区 (村组) 集体收入挂钩, 使广大群众不仅顾全大局, 更主动参与大局、服务大局, 调动基层服务企业发展、项目建设的积极性, 使开发区真正成为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和谐发展的乐园。

二、在开发建设上, 培育“四个核心”, 打造率先发展先行区。

开发区的发展壮大, 关键在内生力的培植和竞争力的提升。无论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自主创新目标, 还是在区域竞争中赢得发展、实现跨越, 都必须把培植放大核心竞争力作为至关重要的环节来抓, 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层次。一是准确把握定位, 打造城市经济核心区。就定位来说, 开发区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 是牵引城市经济的龙头。因此, 更好建设国家级开发区, 不仅是开发区自身发展的需要, 更是开发区担当自身使命、繁荣一方经济的责任。坚持以定位为提前, 以规划为龙头, 积极推进通榆河东核心区建设, 加快路、桥及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 迅速拉开框架, 完善功能, 不断拓展发展空间, 为企业集群、产业集聚提供最优条件, 为各类企业优势互补、各个产业协调发展提供最佳平台, 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出无限的综合效益, 既有的地域空间集聚起最大的发展优势, 一定的经济规模焕发出最强的竞争实力, 全力打造引领城市经济发展的优势核心区。到“十一五”期末, 开发区经济总量占市区经济的30%以上。二是强化外引内培, 培植牵引发展核心企业。核心企业是培植企业集群、加快产业集聚最重要的基础。增强开发区竞争力, 必须把培植核心企业紧紧抓在手上。一方面, 立足科技前沿领域, 把握产业发展方向, 加快引进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力强的龙头型、旗舰型项目, 以大项目引进大企业。另一方面, 积极落实企业做大做强的各项政策, 推动现有企业挂大靠强, 引进优质要素进行嫁接重组, 优化资产结构, 活化内部机制, 加快做大做强步伐, 不断催生具有行业竞争力、产业带动力的核心企业, 到“十二五”期末, 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拥有自主品牌和高新技术产品的规模以上企业达80%以上, 为开发区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三是加快集聚步伐, 培育错位竞争核心产业。培植特色产业开展错位竞争, 是开发区在区域竞争中赢得主动、抢得先机的关键。放大东风悦达起亚第二工厂龙头优势, 加速汽车零部件、汽车研发、汽车贸易、汽车物流、汽车文化等产业集聚, 引导汽车产业向产业链高端攀升, 同时做大中大客车、悦达专用车、新能源汽车等企业规模, 致力打造千亿元规模汽车产业。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园、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光电产业园等载体, 加快高新技术项目集聚, 把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成开发区新兴支柱产业。以香港福田、启新等项目实施为契机, 加快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 不断扩张高档纺织产业规模。以悦达大马力拖拉机等为龙头, 加快培植动力机械产业。以意大利行星减速机等为支撑, 着力提升装备产业发展水平, 使开发区的核心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 既有影响力, 更具竞争力, 形成独特的发展优势。四是坚持自主创新, 打造区域核心竞争力。坚持产学研结合, 积极引进研发中心、大学科技园、博士创业园等技术和信息平台, 加快建设行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为区内企业提供高水平的科技成果、先进的研究试验平台和人才智力保障。引导企业健全完善技术创新机构, 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通过3-5年努力, 使科技研发技入占GDP比重3%以上, 各类研发中心达到30家, 汽车、纺织、机械、电子等行业都建成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发挥国际创业园载体作用, 放大科技企业孵化效应, 积极为在孵企业提供高水平的管理咨询、投融资、创业培训、技术转让等服务, 不断提高孵化能力, 加快创新型企业成长步伐, 放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 以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抢占加快发展高地, 赢得竞争新优势。

三、在招商引资上, 加快“四个转变”, 构筑项目竞争强势区。

适应新的形势要求, 加快转变招商理念, 创新招商手段, 不断提高招商引资成效, 增强项目竞争实力。一是加快由“大呼隆”招商向专业队伍招商转变。多年来的实践证明, 招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特别是在大项目的招引过程中, 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谈判技巧。适应这一要求, 将更加注重专业队伍建设, 更加突出小分队招商。在组建专业招商分局的基础上, 管委会班子成员全部到招商一线参与项目竞争, 并做到优秀人才向招商集中, 行政资源向招商倾斜, 最大限度激发全区上下的招商热情与活力, 保证40%以上人员在一线招商, 最优秀人才置身项目竞争主战场。二是加快由引资向引资与引技、引智、引制并重转变。项目建设和企业成长, 是各种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资金是项目建设的物质基础, 但项目顺利建设并健康成长为核心企业, 必须有先进的技术、制度以及人才支撑。因此, 进一步确立引资与引技、引制、引智并重的理念, 在项目的选择上, 既看投资规模, 也看科技含量, 着力引进知识型科技项目, 带动产业不断升级;既看目前状况, 又看成长前景, 着力引进具有先进管理制度和人才优势的企业, 促进开发区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和全民智力的发展, 注入可持续发展的持久动力。三是加快由“政策招商”向“环境招商”转变。开发区创办初期, 国家在土地资源、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扶持, 享受“超国民待遇”, 利用政策优势招商, 成为开发区快速发展的一大“利器”。随着宏观调控常态化和“两税合一”政策的实施, 开发区的政策优势趋于弱化, 投资环境成为项目竞争最重要的致胜因素。因此, 必须顺时应势, 确立“环境招商”理念, 在做优做特软环境上下功夫做文章, 努力为各类资本提供最广阔的产业发展空间、最优秀的劳动力资源支撑、最良好的市场秩序和商务环境, 使环境优势成为最大的招商优势, 在项目竞争中赢得主动, 取得成效。四是加快由招企业向招产业转变。产业不仅是一个区域发展的有力支撑, 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环境。一个企业的发展壮大, 需要最有效的产业配套和最低廉的物流成本, 需要在集群发展中集聚最大的优势, 获取最优的效益。因此, 坚持产业招商, 发展链式经济, 把开发区的基础产业作为投资环境向客商推介, 把各类项目落户作为加快企业集群、产业集聚的手段。根据现有产业状况, 没有龙头企业的招引龙头企业, 加快企业集群步伐;没有配套企业的引进配套企业, 促进产业链的前后延伸;缺少资金的引进资金, 推动企业膨胀规模、做强实力。通过招企业与招产业的有机结合, 提高招商的针对性、有效性, 努力实现集群式扩张、集约式发展, 实现招商引资与产业发展的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四、在载体建设上, 注重“四措并举”, 塑创发展环境最优区。

上一篇:破解路径下一篇:学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