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下论文范文

2024-07-16

校外下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儿童音乐剧融音乐、舞蹈及角色表演于一体,能够培养儿童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但是目前儿童音乐剧在校外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并不乐观,存在活动形式单一、娱乐和商业性过强、创造理念模式化等问题。为了促进儿童音乐剧在校外教育活动的开展,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搜集整理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音乐剧素材,根据儿童特点确定教育目标,注重个体差异,提高指导教师的各項艺术能力,借助节日大舞台,为儿童表演完整的音乐剧提供机会等。

关键词:儿童音乐剧  校外教育  策略

一、儿童音乐剧应用于儿童校外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

音乐剧融音乐、舞蹈、表演、美术等为一体,是一门广受大众喜爱的艺术表现形式。作为音乐剧的一个重要分支,儿童音乐剧能够调动儿童的多种感官体验。在舞台上,儿童演员身着演出服装,通过唱歌、跳舞、恰当的表情等形式,可以带观众体验精彩绝伦的音乐故事。因此,音乐剧能够激发儿童的想象力、表现力以及创造能力,促进他们积累舞台表演经验,提升他们的综合艺术表现力。

儿童音乐剧有助于提高儿童学习艺术的兴趣,增强儿童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儿童音乐剧能够帮助儿童更好地解读文学作品,也能够让儿童完成在观众前勇敢展现自我的挑战。在幼儿审美感受敏感期,引领他们感受多重样式艺术的美丽,其重要性不言自明,但一方面,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音乐教学现状并不乐观,艺术培养和训练实践被升学压力反复挤压;另一方面课堂环境和授课方式比较单一,学生无法基于多样气氛和条件下施展自己的参与性和主观能动性,因为无法很好的提升艺术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也正是基于新课程改革要求和条件的不断创新,我国学前教育积极进行了教学模式及理念的跟进,儿童音乐剧在此时也加入学前教育的时代教育计划中。儿童音乐剧集合了文学、舞蹈、表演等多种艺术,因此可以作为开拓儿童事业、开展综合艺术学习的重要途径。每周安排两三次儿童音乐剧校外教育,可以让学生放松身心,以更饱满的精神投入到日常学习中,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可以说儿童音乐剧是学生们学习压力之余的重要调剂。儿童音乐剧的题材大多是贴近儿童们日常生活的趣味故事,或者是儿童们耳熟能详的童话寓言故事,通过活泼可爱的舞蹈、优美的音乐旋律以及逼真的舞台布置,能够激发儿童对音乐剧的热爱,不仅如此,儿童在排练和演出音乐剧的过程中,综合运用舞蹈、表演以及音乐等各种艺术元素,能够锻炼儿童的综合素质。儿童音乐剧的教育意义不仅是让儿童掌握一定的表演技能,更是让儿童在表演中通过自主探索与创造获得身心双方面的和谐发展,从而为未来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此外最为关键的是,儿童音乐剧这样的学习形式从本质上看,从教师严格按照课时的讲解,转变为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想法,非常符合群体教育模式下对学生个人独特的主体建设性的培养,它的课程不是通过书本和沉闷的说教来进行的,而是通过看得见的、令人振奋的行动,而且它们直指人心。

二、儿童音乐剧在校外教育活动中的开展现状

正是由于看到儿童音乐剧在促进儿童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一些小学幼儿园尝试将儿童音乐剧应用于校外教育活动。湛江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发展,教育协同经济领域同步作战,近年来湛江儿童校外教育活动内容越来越丰富,校外生活质量也不断提高,儿童音乐剧作为湛江校外教育活动这一舞台的新元素大放异彩。然而从实际开展情况来看,儿童音乐剧在校外教育实践还不全面,比如只注重培养学生唱歌跳舞的技巧,忽视其综合艺术表现力的发展,活动方式安排较为单一等,这些都制约着儿童音乐剧在校外教育活动中的开展。除此以外,儿童音乐剧作品的取材忽视了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娱乐性较强,缺乏深刻的教育意义,鲜有从儿童角度出发的剧目,创作理念大多也较模式化。从练习方法角度来说,目前多数小学幼儿园的儿童音乐剧以程序化模仿为主,这就导致儿童的自主探索能力、创造能力得不到充分施展。以上问题的出现表明多数小学幼儿园对儿童音乐剧教育目标的理解还停留在传授基础音乐知识技能上,还没有达到培养儿童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这一高度上。

三、儿童音乐剧应用于儿童校外教育活动的策略

关于儿童在游戏中学习的说法,已经有很长时间的争论,许多学者已经对此做出了全面的研究,大部分的结论是,儿童在有乐趣的情况下可以学习到更多。课外儿童音乐剧,可以是除了学校音乐艺术教育外的另一种媒介,可以发展儿童的道德、审美、合作水平。教育学家奥卡佛说,儿童时期学习的音乐是学习社会实践的基础。这是因为儿童通常会把全部注意力放在所有能让他们开心和有律动的事情上。在这个观点中,儿童音乐剧可以作为一种动力,成为另一种教学、指导和向儿童传递信息的媒介。音乐剧可以教他们道德,塑造他们的行为模式,也可以娱乐他们。因此,如果我们只关注美学体验,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到儿童戏剧的教育潜力,我们可能忽视了游戏为儿童提供的丰富机会。正因为儿童音乐剧对儿童行为能力塑造的强大影响力,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儿童音乐应用于儿童校外教育活动的策略实施,必须确保儿童音乐剧的剧本选择和实施引导合理化、规范化。校外教育工作者要注意这样一个事实:戏剧可以成为儿童社会道德发展的媒介,在这个选择上它已经被赋予一些时代的教育功能和任务,因此儿童音乐剧在校外教育的角色也从仅仅为了娱乐和放松中解放出来,我们需要更加认真对待儿童音乐剧对儿童世界观、生活观、学习观的导向作用,因为学生更容易沉浸在音乐剧中看到的事情。

(一)搜集整理适合儿童的音乐剧素材

选择儿童音乐剧素材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从儿童喜爱的绘本或童话故事中查找素材,儿童对情节跌宕起伏的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诸如《老鼠嫁女》《幸运的一天》等故事,由于体现了强烈的冲突性,因此儿童非常乐意用自己的方式去演绎。所选择的故事主题一定要非常清晰,故事的人物形象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一定要在儿童能够理解的范围内,这样便于儿童了解自己演绎的人物是谁。寓言故事由于富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儿童能够从中学会明辨是非,因此这也可以成为儿童音乐剧的素材。其次,从儿童日常生活发生的趣事中取材,儿童的日常生活充满乐趣,时不时上演着各种趣味十足的情节,老师可以认真观察儿童的日常生活,将发生的趣事加入到音乐剧的剧情中,这样更加容易引起儿童共鸣。在排练音乐剧时,由于演绎的是儿童自己的故事,所以儿童能够尽快融入到角色中,演出效果更佳。需要注意的是,选材一定要选那些具有代表性并能够传递正能量的故事。再次,从多姿多彩的大自然中选材,儿童天生就对大自然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大自然中的各种小动物、花草树木等都能够激发起儿童强烈的好奇心,因此老师可以从大自然中选出那些能激发儿童想象的趣味场景进行音乐剧创作,诸如《采蘑菇的小姑娘》《拔萝卜》等,已经成为了非常经典的儿童音乐剧。

(二)根据儿童特点确定教育目标,注重个体差异

只有确定合理的教育目标,才能制定出有效的排练方案。教育目标的确定需要科学分析儿童的年龄特点以及个体之间的差异性,需要综合考察各种因素,比如儿童的兴趣爱好、音乐基础等,结合儿童的音乐基础情况确定恰当的教育目标。还需要注意的是,教育目标一定要符合儿童全面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要让儿童通过练习音乐剧掌握音乐领域的基本知识,了解表演的基本技能,培养一定的审美能力,从而获得全面发展。

由于每一名儿童的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因此不能一刀切地追求同等水平的练习效果,应该根据儿童的个体情况进行恰当调整,在面向全体儿童的时候,关注个体的差异性。老师可以采取因班而异的方式制定教育目标,制定的教育目标也要多元化,可以既包括掌握音乐剧知识,也包括熟练运用表演技能等。儿童音乐剧在校外教育活动中的开展不仅要遵循艺术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还要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考虑在内。在确定教育目标时要融合全面协调发展的全新教育理念,在校外活动中进行儿童音乐剧排练时,要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儿童的兴趣,鼓励他们都参与其中,从而提升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儿童通过系统学习和排练音乐剧,能展现自己的艺术特长,感受艺术之美,最终达到教育目标。

此外,除了根据主体差异不断调整儿童音乐剧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以外,我们还可以从儿童音乐剧的客体选择上入手来进行调整。在其内容选择和编排上,我们可以針对学生主体的不同、发展特点的不同在教育性、学习性和混合型中做出考虑,并参考学生本人的需求和愿望。

(三)儿童音乐剧舞台场景布置

场景的布置情况对儿童练习音乐剧非常重要,逼真的场景能够锦上添花,让儿童更快进入角色。当前小学及幼儿园的环境布置主要以促进儿童智力发展为主,鲜有专业的音乐剧舞台场景,因此可以购置专业的道具设备,为音乐剧在校外教育活动中展示创造舞台。儿童音乐剧通过音乐和人物表演来演绎故事,融合了表演、音乐和服装道具等舞台效果。音乐剧的演出效果与道具、服装的完备情况存在直接关系,因此小学幼儿园应该完善学校的音乐播放器,准备充足的服装道具,并且提供专门的音乐剧练习教室,配备先进的多媒体设备。熟练的表演配上高质量的音乐播放器,必定能够锦上添花,增加儿童表演音乐剧的成就感和自信心。道具和服装在音乐剧演出中必不可少,恰当的道具和服装能烘托气氛,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由于当前很多小学幼儿园儿童音乐剧的展示机会只安排在毕业典礼或者是汇报演出上,儿童们平时展示自己的机会较少,可以每周选择固定的一天进行节目汇演。节目汇演的剧目不限,每名儿童都可以参加,可以模仿自己喜欢的角色,也可以通过舞台真实展现自己生活中的小故事。在节目汇演中可以给表现出众的儿童颁发奖状奖品,从而激励更多的儿童勇敢上台,大胆展示自我。

(四)留足充分的校外活动时间

儿童音乐剧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此除了平时的基本功教学外,还需要给儿童留足充分的校外活动时间,这样才能提升音乐剧的排练效果。古人云:“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音乐剧舞台上的精彩演出需要演出者花费足够的时间进行摸索练习,一个音乐剧的学习与排练在一个教学活动中是很难完成的,它需要长时间的摸索模仿与创新,因此每周应该至少安排两三次校外活动时间来排练音乐剧,充裕的时间加上充足的活动空间是保证音乐剧学习效果的必要条件。越来越多的小学幼儿园已经意识到儿童音乐剧对儿童全面发展的积极作用,因此为儿童音乐剧排练安排了适当的校外活动时间。老师要为儿童创造更多练习儿童音乐剧的机会,鼓励儿童在校外活动时间段大胆表现,鼓励他们在每周的儿童音乐剧汇演中勇敢上台,展示自我。

(五)提高指导老师的各项艺术能力

艺术老师必须具备充足的艺术知识、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创造能力,才能在儿童排练音乐剧时进行恰当指导。音乐剧台词及剧情的创编需要较强的文字功底,但是儿童自身的水平有限,这就需要老师进行编辑修改,因此要求老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字素养,将儿童的想法进行重组,从而创造出儿童感兴趣的剧目。不仅如此,对儿童音乐剧素材进行整理与创编也是老师必须掌握的一项能力。在选好儿童音乐剧素材以后,老师需要对这些素材进行归类整理与重组,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确定音乐剧学习的内容;根据难易程度与关联性确定内容的先后次序;教学内容要环环相扣,前面学习的内容要为后续做好铺垫。艺术源于生活经验,生活经验的积累能够让儿童更容易把握角色特点,因此老师可以将音乐剧情节与儿童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以《天鹅湖》这一经典音乐剧为例,儿童最开始可能很难理解其中的故事,但是当老师带领他们了解了剧情后,他们会对天鹅湖有更深的理解。当然,《天鹅湖》对于初学音乐剧的儿童来说难度太大,老师最好选择简单的童话故事作为音乐剧初始阶段的学习内容。老师还要注意知识与技能之间的整体性,让儿童的多种感官都参与到练习中,从而实现全面发展。幼儿园及小学可以通过在职培训以及定期考核的方式促进指导老师提高自身的艺术能力,还可以通过薪金待遇吸引多才多艺的高校毕业生加入到指导老师队伍,并且鼓励艺术毕业生们大胆创新,为他们在音乐剧方面的创新提供支持。

(六)借助节日大舞台,增加展示机会

儿童音乐剧如果仅仅停留在校外教育活动中,其展现的舞台就太过局限了,而且多数儿童也得不到全面展示自己的机会,因此可以借助重要的节日活动,让儿童走向学校的大舞台进行音乐剧展示。大多数儿童都渴望在大众前展示自我,让周围的人发现自己的独特,重大节日刚好能够成为儿童们展现自己的舞台。在学校的大舞台上进行音乐剧演出,不仅可以检验儿童们的排练情况,加深他们对音乐剧的理解,还可以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随机应变的能力,这恰好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每个学校都会组织文艺演出,老师可以以儿童节文艺汇演作为契机,排练一部情节完整的音乐剧,让儿童们在节日汇演中充分展现自己。《老虎拔牙》《拔萝卜》等经典故事可以改编成儿童音乐剧,让儿童们身着多样的服装扮演成小猫、小老鼠等各种小动物,随着音乐欢快起舞。让儿童们随着音乐的节拍依次上台,通过对话、旁白或者舞蹈等多种形式展示角色特点。国庆节、元旦等也可以成为儿童们展示音乐剧魅力的机会,老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节日主题排练不同剧目的音乐剧。当儿童们在节日舞台上进行音乐剧演出时,学校可以邀请孩子们的家长一起来看演出,让家长亲眼见证孩子们的成长,从而加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交流,让家长明白练习音乐剧能够给儿童带来积极变化,从而让家长能够支持自己的孩子在校外活动中学习和排练音乐剧。

四、结语

儿童音乐剧能够让儿童们综合运用舞蹈、表演以及音乐等各种艺术元素,有利于提升他们的综合艺术表现力。正是由于看到儿童音乐剧在培养儿童综合素质上的积极作用,各类小学在校外教育活动中纷纷开展儿童音乐剧教育与排练。但是在实际开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缺乏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的音乐剧素材、儿童音乐剧商业性过强、教育意义缺乏等,这些都制约着儿童音乐剧教育功能的全面发挥,因此可以采取相应的改进策略,如搜集整理适合儿童的音乐剧素材;根据儿童特点确定教育目标,注重个体差异;提高指导老师的各项艺术能力等。

优质的儿童音乐剧不是一味地说教,而是通过角色和人物让孩子们明白一些道理。如果課外教育人员只可以创作或选择规范性的音乐剧,对学习者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也是很大的打击。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集中在不同群体中推广同时具有教育性和娱乐性的儿童音乐剧,然后在不同需求的主体下特殊选择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性儿童音乐剧和学习性儿童音乐剧作为补充。儿童可以通过戏剧这一媒介,通过观看或扮演一个人的社会实践,了解社会和道德问题,培养一些社会技能。此外,道德教育往往是几乎每个音乐剧故事的一部分,在娱乐背景下,道德课也可以植入儿童戏剧中,与目标儿童一起在音乐剧中做出引导、观察和交谈,然后基于对学生们主观和客观需求更加了解的基础上进行下一次实践,并以此作为底层建筑再度选择或设计新的音乐剧作品。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和教育对象都可以相互学习,实践者可以更多地了解儿童在不同情况下是如何思考和说话的。让孩子们在演出结束后有机会讨论道德问题,与他们最喜欢的角色交谈,也可以成为音乐剧活动的一部分。在实践过程中,儿童也可以学习他们的沟通技巧。通过合作,一些孩子有可能发展出对音乐剧的兴趣,并将其作为未来的职业。教师需要认真对待儿童音乐剧的时代影响,并将其视为另一种可以让儿童得到娱乐和教育的媒介。

参考文献:

[1]路建红,吝利雪.浅析儿童音乐剧融入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尝试[J].文渊·中学版,2020(01):755-756.

[2]顾兆娣.探究儿童音乐剧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中外交流,2019(04):214-21.

[3]杨霞.小学音乐课堂中儿童音乐剧教学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08):518-519.

[4]崔晓燕.小学音乐教学中儿童音乐剧的应用策略分析[J].华夏教师,2019(30):66.

[5]陈小静.小学音乐教学中儿童音乐剧的应用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15):79-80.

[6]魏秀霞.儿童音乐剧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甘肃教育,2017(03):121.

[7]李健.雷州半岛乡土元素儿童音乐剧创编选材研究[J].戏剧之家,2021(16):32-33.

[8]陈鹤.儿童音乐剧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戏剧之家,2021(08):59-60+150.

[9]欧宗耀.儿童音乐剧剧本创作特征探析[J].四川戏剧,2021(04):99-102.

校外下论文范文第2篇

Sudhakar Agarkar博士目前是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泰恩市的VPM国际教育研究院的教授、教务长。他曾供职于塔塔基础研究院霍米巴巴科学教育中心达30年之久。在此期间,他一直从事学校的科学与数学教育基础研究工作。他还曾为由于印度种姓制度造成的不可接触者子女的科学与数学教育制定对策,并对对策的有效性在不同地区进行了跨文化群体研究,为培养印度第一代低种姓家庭的学生作出了贡献。

印度1947年从英国获得独立后就开始为建设自己的国家投入到发展科学技术的努力之中。20世纪50年代,各类全国性科研团体纷纷建立。这些科研团体需要具有科学素质的人才源源不断地流入,这就引发了一大批科技教育机构纷纷建立起来。除了向学校和大学投入正规教育资源外,科研团体还努力通过各种校外活动调动学生对科技的兴趣,以期他们走上与科学技术相关的职业生涯。不仅如此,为了发现和培养学生中的科技人才,科研团体还创造各种机会,在全国和州一级创立各种合适平台,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创新思维。本文简述印度政府和志愿组织在这方面作出的各种努力及其成果。@科学技术竞赛(science and Technology Fair)

科学技术竞赛由印度科技馆全国理事会(National Council of ScienceMuseums,NCSM)组织。该理事会于1978年4月4日建立,是印度文化部管辖的一个独立社团,在印度全国各地拥有27个科学中心、科技馆和天文馆。为了在公众中普及科学,该理事会组织面向教师的培训课程,面向一般公众的科学报告,面向学生的科学猜谜活动。为鼓励学校和大学生的创新,定期举办科学技术竞赛活动。参赛学生的创新性项目通过评审评出优秀项目授予奖励。竞赛先分地区(东、西、南、北)举办,然后评出优秀项目参加全国竞赛。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科学展(Jawaharlal Nehru science Exhibitions)

位于新德里的教育研究与培训全国委员会(National Council of EducationalResearch and Training,NCERT)是印度教育领域的最高领导机构,每年组织针对在校少年儿童的贾瓦哈拉尔·尼赫鲁科学展活动。印度各州、各联盟领地、一些南亚邻国的学校学生参加这项活动。活动先在地区、州逐级举办,全国的科学展是这一项目的高峰会。

教育研究与培训全国委员会为科学展活动每年确定一个主题,发给各州的教育领导部门。确定的主题一般都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强调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的作用,鼓励学生、教师认真分析人类进步的各个方面与科技创新的关联。科学展展示在农业、能源、产业进步、环境、教育技术、健康等方面的创新。

全国青少年科学大会(National Children’sScience Congress)

全国青少年科学大会为印度各地10~17岁的青少年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运用科学知识与素养实现自己的梦想。该活动创立于1993年,目的是给青少年提供一个论坛,通过对各种开放式问题的探索,追求自己的科学好奇心和兴趣。每年有约500名青少年经过地区和州一级的筛选获得参加全国大会的机会。活动持续5天。活动的组织单位是印度科学技术部科技司(Department of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The Ministry of Scienceand Technology)所属科学技术传播全国委员会(NationalCounci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NCSTC,www.ncstc.nic.in),该组织在印度全国拥有科技传播的组织网络。

欲参加全国青少年科学大会的学生要选1个题目,每年7月通过科学技术传播全国委员会网络报名。在按下来的两三个月的时间里他们要根据题目开展项目研究,10月中旬参加地区竞赛,经选拔通常在11月中旬参加州一级科学大会。全国科学大会在12月最后一周举行,参加者为在州一级竞赛中获奖的项目。科学大会对项目的考查、评判从多个角度进行,包括题目的选择、项目介绍、数据收集分析、实验和有效性、解决问题的方案、团队合作、研究的影响等。每个州可选拔2个项目参加全国科学大会。从所有参加的项目中选出一些优秀项目,可申请技术产业化促进计划的资助。

这里必须注意的是,全国青少年科学大会不仅为正规学校系统的青少年,也为校外教育系统的青少年提供了展示创造力和创新性的机会。活动促使青少年思考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问题,找出存在的原因,运用科学的过程解决它们。这包括仔细的观察,提出相关联的问题,建立模型,在模型基础上预测解决方案,通过实验、现场考察、研究,产生创新思想,得到最佳解决方案。全国青少年科学大会产生了各种社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解决方案。现举一个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泰恩市学生开展的项目为例进一步说明。

甘奈什节是马哈拉施特拉邦的一个重要节日,在节日期间举办的各种仪式上都会摆放甘奈什神像让公众祭拜。一段时间以后就把数量众多的神像沉入当地水域。泰恩市中心的马森达湖连续多年用于容纳神像。当地的一群学生决定选择“沉入神像对湖水的影响”进行研究。他们在神像沉入湖水之前1天和之后1天,在4个地点对湖水取样,并从其他渠道获取了相关信息资料,得出以下结论。

1998年共向马森达湖沉入6625尊神像,约为21600.80千克物质。其中包括20 446.68千克石膏、1144.12千克颜料,造成湖的泉眼堵塞。

1993年泰恩市政府曾对马森达湖进行清理,湖的深度达到18英尺。5年以后,1998年湖深只有约10英尺了。

学生们取样测出湖水的pH值,沉入神像日前1天湖水的pH值为8~9之间,后1天湖水的pH值为7~7.3,水的酸度显著增加。

甘奈什神像用合成化学制品染色,化学颜料包含汞、铅、镉等有毒物质,会引起湖水污染。

在研究的基础上,这群学生提出建议,甘奈什神像应该用金属制造,这些神像不必沉入水中,可以祭拜多年;可以用可降解的纸浆制作神像。他们还建议制作体积小的神像,沉入流动的河水中,而不是湖泊死水里。这个研究让人们建立了将神像沉入水中造成环境问题的意识,现在已经有企业制作体积小的神像,还有人把神像沉入到专门做的模拟水池中。

科学奥林匹克竞赛(Science Olympiads)

印度定期参加国际科学奥林匹克竞赛活动。塔塔科学数学教育基础研究院所属霍米巴巴科学教育中心(HomiBhabha Centre for Science Education,HBCSE)负责参加国际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及初中科学竞赛选手的选拔培训。每年通过地区和全国考试,每学科选拔50名学生,经过在霍米巴巴中心的进一步培训选拔,组成参加国际奥赛的代表队。印度已经荣幸地举办了生物和天文学国际奥赛及初中国际奥赛。2015年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也将在印度举行。

全国科学奥林匹克竞赛在印度学生中普及程度较高,影响很大。竞赛经费由印度政府提供,具体是由核科学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原子能司)、科学技术部科技司和空间司,以及人力资源发展部负责。科学奥林匹克竞赛活动是印度青年创新人才培养的蓄水池,国家鼓励竞赛活动与各部门的研究发展活动建立关联。

校外下论文范文第3篇

享有权利:

1. 基地负责人由中国校外教育杂志社聘为编委会成员,由杂志社颁发聘书。

2. 基地享有中国校外教育杂志社颁发的“中国校外教育·美术教育实践基地”授权铜牌。

3. 享有《中国校外教育》(美术)杂志用大幅精美彩页为基地进行整体展示宣传的待遇。另赠送1-2个内插彩页的宣传版面。

4. 授权美术基地以集体组织单位的名义组织学生参加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

5.享有每期赠送2册《中国校外教育》(美术)杂志的待遇。

6.享有参加每年由《中国校外教育》(美术)杂志举办的各种教育论坛或活动的待遇(会务费优惠)。

7.享有中国校外教育杂志社委派儿童美术教育专家对基地进行专业指导的待遇。

8.有权协助《中国校外教育》(美术)编辑部组织当地师生稿件,在同等条件下基地选送的作品优先录用。

9. 享有共同开发“中国儿童网(www.zget.org)”网络资源的待遇。

10. 享有在“中国儿童网”上设立基地专用宣传空间的待遇。

加入条件:

1.具备法人代表和一定教学规模的校内外教育单位和机构。

2.有宣传推广《中国校外教育》(美术)杂志的义务。

3.有能力宣传组织由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主办的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

我们愿与全国各地校内外美术教育机构合作,真诚期待您的加入。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43号

中国儿童中心期刊总社

邮编:100035

联系人:张鹏 孙婷

电话:010-66150413

010-66160277

传真:010-66160277

电邮:zhangpeng@zget.org

校外下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校外音乐培训是相对于校内音乐教育而言,校外音乐培训机构既包括以盈利为目的的琴行、音乐培训中心,也包括政府设立的青少年宫、群众艺术中心等。本文以南京地区为例,结合多年从业经验,通过分析校外音乐培训机构产生、发展的时代背景,调查和总结现今校外音乐培训机构规模、数量及特点,探究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给予解决对策。

[关键字]南京;音乐;培训;琴行

一、校外音乐培训机构概况

(一)校外音乐培训机构产生及发展的时代背景

校外音乐培训机构是相对于公立和私立的中、小学及高校而言,主要指从事音乐培训的教育机构,既包括以盈利为目的的琴行、音乐培训中心,也包括政府设立的青少年宫、群众艺术中心等非营利性机构。

近年来,南京市校外音乐培训机构无论从数量上还是办学质量上都有着很大的飞跃。一方面,这与物质生活的富饶、相关政策扶持以及南京独特的地缘优势息息相关。另一方面,随着人们对文化艺术等精神层面的需求日益增长,传统的学校音乐教育在某些方面已不能满足人们接受更深入、专业的音乐教育的愿望。由此,校外音乐培训机构应运而生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南京市人均收入水平也水涨船高。在满足了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后,人们有能力将更多资金投入到艺术领域以追求更高级的精神享受。伴随着思想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们将学习音乐作为陶冶性情的方式之一,且目前城市一般家庭都能够负担购买乐器、教材及课时的费用,这就为学习音乐创造了先决条件。

其次,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推进艺术事业的发展创造了利好条件。如国家教委“八五”期间提出了加强艺术教育的目标,一批由企事业、私人兴办的音乐培训中心、琴行开始涌现。面向中小学、高中生的艺术特长生加分政策:一方面是对考生多年学习成果给予的肯定,另一方面也激发了更多学生学习艺术的热情。此外,国家还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艺术院校建设,为文艺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优质人才。

再者,校外音乐培训机构的发展也与南京独特的地缘优势息息相关。如国内知名艺术学府南京艺术学院的前身——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就是由美术教育奠基人刘海粟先生创办,经过百年发展已经成为实力雄厚、拥有多种艺术学科的综合性艺术院校。这不仅使省内艺术类考生趋之若鹜,也吸引着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人才济济的局面不仅为艺术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本地区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此外,校外音乐培训机构的发展也适应了教育自身的发展需求。校外音乐培训是相对于校内音乐教育而言,学校开设的音乐课虽为必修课程之一,很多高校也将其作为选修课,但其性质依然是普及性、基础性的。除此之外,尽管音乐所具有培育感觉、深化主体意识的功能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可,但当下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使音乐以及所有艺术课程都被置于其他学科的从属地位,这也是越来越多的学生寻求校外音乐培训机构以获得音乐教育的又一因素。

(二)校外音乐培训机构的主要类型

1.私营音乐培训机构

(1)琴行

琴行是以乐器销售、维修为主的商业机构,多数琴行同时销售若干种品牌的乐器,或以某一品牌为主、兼营其他品牌。少数琴行仅代理某特定品牌乐器,如2014年落户南京的施坦威钢琴展示中心就是集展示、销售、教育及演出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机构,其不但有专门的展厅和培训场地,目前还拥有冠名室内乐团并定期举办音乐会,这种较为综合的琴行运营模式目前仍未少数。

除乐器销售外,目前大部分琴行也提供音乐培训。南京知音琴行和星火琴行同为创立时间较久、在业内享有广泛知名度的琴行,不仅代理国际知名乐器品牌,也销售国产乐器。这两家琴行在培训领域也享有较好的声誉,是目前琴行运营模式的代表。

由于代理知名乐器品牌需要雄厚的资金实力且申请程序较为严格,因此大多数规模较小的琴行并不具备代理资质,而是作为“中间商”从事销售活动。但对于人们而言,琴行这种从销售到培训的形式由于具有便利性,因而被广泛地接受和选择。

(2)音乐培训中心

音乐培训中心与琴行同为从事音乐培训的机构,所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以培训为主且不具备乐器销售资质。较为常见的是声乐培训中心,如“歌者盟”即为一家在全国若干个城市均设有分支机构的专业从事声乐教学的组织,南京市也设有教学点。该机构主要以教授流行音乐演唱为主,授课形式自由多样,培训对象多为成人。

2.政府设立的艺术文化机构

(1)南京市群众艺术馆

南京市群艺馆下设培训中心是面向社会从事艺术辅导及培训的机构,其培训科目较为多样化。音乐类主要包括面向少儿的音乐课程及老年大学开设的音乐课。少儿音乐课程包括少儿声乐、古筝、小提琴、萨克斯、长笛、电子琴等,均为3至5人集体课的形式,其中钢琴为一对一教师单独指导。

群众艺术馆开设的老年大学是专门面向中老年群体的艺术培训学校,每年分春、秋两季招生。音乐课程包括古筝、钢琴、声乐、电子琴、二胡等,每门课程均有固定开课时间,学员可自由选择课程及授课时间。除钢琴课为每班最低为9人以外,其他乐器课程的班级编制均为12人以上。

群众艺术馆所开设的音乐课程多为集体课形式,以培养兴趣为主兼具普及性音乐教育的特点,而在专业性方面则略显薄弱。

(2)南京市青少年宫

南京市青少年宫隶属于共青团南京市委,是省内规模最大的青少年社会公益服务机构之一。所设艺术培训班每年分春、秋两季招生,由于有人数限制,有意向的学生要根据所发布的招生简章报名并参加选拔。青少年宫开设的音乐类课程包括双排键、电子琴、小提琴、钢琴、声乐等。授课形式灵活多样,既有一对一单独授课,也有3至20人的集体课形式。此外,青少年宫还定期组织演出活动以丰富学生课余生活。虽然目前艺术培训中心众多、选择范围较以往更广,但青少年宫依然是家长较为信任的机构之一。

(三)校外音乐培训机构规模、数量及特点

1.校外音乐培训机构的规模、数量

目前由政府设立的青少年宫共18家,分布于各个行政区。而相比之下,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私营音乐培训机构的数量则难以给出准确数据。具体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是教育培训市场乱象丛生的现状,很多不具备资质的组织或个人由于受到利益驱使违规办学,此等案例近年来屡见不鲜,极大的损害了学生和家长的权益。其次,音乐培训属于教育培训的范畴,即任何取得教育培训资质的私营机构都可以从事音乐培训,这就很难区分究竟有多少家注册教育培训机构从事音乐培训、多少家机构从事音乐以外的培训或二者兼具。此外,很多音乐培训活动是以琴行为依托,而琴行的经营范围主要为乐器销售,并不具备音乐培训资质,仅在取得相关授权的情况下方可从事音乐培训,由此也很难统计从事音乐培训的琴行的具体数量与比例。

2.校外音乐培训机构的特点

(1)分布广泛

琴行、音乐培训中心由早先开设于繁华商业圈开始逐步扩散,目前于学校、住宅区、商业中心附近较为常见,在数量和分布密度上都有所增长。

(2)规模不一

各家琴行及音乐中心机构从注册资本、员工数量到教学场地面积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异。如知音琴行目前已有3家门店,星火琴行除在新街口设有乐器展销旗舰店外,在扬州、常州等市也设有分店。与此相比,投入较少、规模较小的琴行则占多数,在资金实力、教师配备及教学环境上都存有明显的差距。

(3)培训对象多样化

入学门槛低是校外音乐培训机构的特点之一,因此培训人群在年龄、职业等方面都十分多样化:由音乐启蒙阶段的幼儿到老年大学里接受再教育的中老年、由高校在读生到社会各界从业者、由零基础音乐爱好者到音乐专业考生,培训对象的多样化体现出社会各阶层人们对音乐的普遍热爱和追求。

(4)授课形式灵活

相比于中小学音乐课,校外音乐培训机构在教学形式上较为多样:既有一对一单独授课,也有集体课形式;既有独奏(独唱),也有合奏(合唱)形式;由于音乐学习——特别是器乐,需要教师深入悉心的指导,因此一对一或小班化教学为主要方式,在教学内容和进度上教师能够根据学生掌握情况作出安排,显现出个性化、灵活多样的特点。

(5)办学质量良莠不齐

办学质量很大程度上是由师资力量决定的,由于培训行业从业人员鱼龙混杂,因此各音乐培训机构的教学质量也存在较大差别。有些机构为降低成本而聘请非专业的、不具备教学资质的人员。师资问题也是目前音乐培训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二、校外音乐培训机构教学状况分析

(一)校外音乐培训机构的主要培训课程

1.音乐素质课

音乐素质课是以开发学生音乐潜能、提升基本音乐素养为目标的一类课程。音乐素质课的产生和发展取决于近年来音乐教育理论的实质性进展,节奏、音准、音高及音乐性等与演奏(演唱)息息相关的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音乐素质课仅在部分音乐培训机构有所开设,主要课程主要包括:

(1)幼儿音乐启蒙课

幼儿音乐启蒙课主要针对学龄前儿童,是以培养音乐感知力为主、具有启蒙性质的一类课程。通常为集体课4至10人的形式,有些则采用亲子课的方式邀请父母参加,授课周期多为8至12周。课堂设计无固定模式,但多借助于游戏、多媒体设备或简易乐器,目的在于帮助幼儿了解乐理知识,培养节奏感等。通过一期课程的学习,学生基本能够视谱演唱并获得对各种乐器的基本了解,为以后的音乐学习打下基础。

尽管开设幼儿音乐启蒙课的机构日益增多,但在课堂设计、教材选择上及教学方法上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则各不相同。但总体而言,幼儿音乐启蒙课对学龄前儿童的音乐素质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奥尔夫音乐课程

奥尔夫音乐课程是目前在国际上被广泛认可及应用的音乐教育体系。奥尔夫音乐教育法创始于德国,是通过语言、游戏、歌唱、演奏奥尔夫乐器和体态律动等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幼儿综合音乐素质。相比于音乐培训中心,奥尔夫音乐课程在专业的早教机构出更早。

虽然目前开设奥尔夫音乐课程的培训机构总体数量有限,且多数标榜其所开设课程的纯正性,但笔者在调查时了解到,仅有为数甚少的教师接受过专业的奥尔夫课程体系培训并取得认证书。这一方面是由于获得专业认证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另一方面是由于培训过程需付出时间、财力等代价。因此,所谓“奥尔夫音乐课程”大多只是借鉴了奥尔夫音乐课程的形式。甚至有些机构利用人们缺乏了解的弱点,在宣传时扭曲了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基本思想。由此可见,目前音乐培训机构所开设的奥尔夫课程在专业性和系统性上都亟待增强。

2.合唱及合奏课

合唱及合奏类课程较为常见,琴行、音乐培训中心及群众艺术馆、青少年宫等都广泛地开设。此外,还有专门为中小学组织、排练合唱队、管乐队的音乐培训形式。

合唱是训练儿童乐感的极佳方式,因此很多家长将其作为音乐启蒙的途径。针对成人开设的美声合唱班、流行音乐演唱班等也是较为常见的课程。器乐教学多为一对一授课,一些机构也开设了合唱(重唱)、合奏(重奏)课,如双钢琴演奏、管乐重奏等,有效地训练了演奏的协作能力。

此外,为满足成人学习器乐的需求,一种以集体课形式开展的器乐入门班悄然兴起。如位于河西的筝言筝语艺术培训学校就是一家专门从事古筝培训的机构,针对零基础成人开设了古筝入门班,并以“十五次课就能弹奏十首乐曲”作为宣传和吸引生源的噱头。此类器乐集体课的特点是效率高、专业性要求较低,从满足成人接受音乐教育、丰富业余生活的角度看有着积极意义。

此外,专门为中小学组织、排练合唱队及管乐队的机构是校外音乐培训的一种特殊形式。同琴行和音乐培训中心相似,此类培训机构不仅组织教学,也从事乐器销售,所不同之处在于其没有展销门店及独立的教学场地,赫彩管乐团、大雅乐盟(南京分部)等是南京成立较早从事管乐培训的代表。其运作方式是先由专人到中小学开展宣传并对有兴趣的学生进行面试、选拔,对符合条件的学生按每班6至12人的编制划分乐器种类后分班教学。授课教师多为艺术院校兼职学生,除教授基本演奏法及管乐队合奏曲目之外也提供音乐等级考试的培训。此类音乐培训机构的特点是:没有独立教学场地,多利用中小学教室;教师无法自由选择教材和上课内容,须严格执行既定教学计划。其弊端也显而易见:由于教师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要维护课堂秩序,往往无法发现并仔细解决每个学生在演奏方面的问题,这就导致了学生基本功薄弱、综合音乐素质较低的状况。

3.器乐类

目前,器乐培训整体专业性显著增强、培训涵盖的乐器种类也日趋广泛,主要分西洋(打击)乐及民乐两类。西洋乐器中,钢琴是被学龄前儿童选择较多的乐器,小提琴、长笛、萨克斯、吉他、架子鼓等也受到广泛喜爱;民乐方面,选择古筝和笛子、二胡的学生居多。

4.声乐类

声乐类课程按演唱方法可分为童声演唱、民族演唱、美声演唱及通俗演唱四大类。童声演唱是为变声期前的儿童开设,民族、美声及通俗演唱则适合度过变声期的成人。声乐课是目前被选择较多的课程之一。

5.音乐高考培训课

音乐高考培训课是有针对性的对考试内容进行全面、集中培训的一类课程。虽不同院校的考试内容不尽相同,但培训内容主要以江苏省高考音乐类统考大纲为参照。

音乐专业统考主要考察学生的识谱能力、演唱或演奏能力、听觉能力及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考试包括基本乐科、主试科目及加试科目三个主项。其中基本乐科是涵盖内容较广、专业性较强的考察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科目,包括视唱、练耳、基本乐理和音乐常识几个部分,音乐培训机构根据考试大纲的具体要求分科目进行教学。此类课程具有应试为主、高强度、内容量大的特点。

6.音乐理论课

音乐理论课包含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和视唱练耳两部分,课程一方面迎合了较高级别音乐考级的需求,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音乐教育注重演奏(演唱)技巧而忽略音乐基础理论教育的缺憾。音乐理论课与音乐高考培训课在内容上有相似之处,但与之相比在范围上较窄,难度上较易。

(二)校外音乐培训机构的师资构成及培训对象

1.师资构成

校外音乐培训机构的师资构成主要分为四类,即:艺术学院教师、在乐团从事演奏(演唱)的艺术工作者、音乐专业在校生及毕业生。艺术学院教师往往以顾问的身份受聘于校外音乐培训机构,当需要时对学生进行短期的演奏或演唱指导。在乐团从事演奏(演唱)的艺术工作者有着较高的演奏技巧及丰富的舞台经验,由于要承担演出任务,通常也作为教学顾问或兼职音乐教师受聘于培训机构;音乐专业在校生为目前校外音乐培训机构的主要师资来源,根据所就读院校和专业可分为两类:一是专业艺术院校及重点高校音乐专业的在校生,另一类是普通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及非音乐专业在校生,目前于音乐培训机构兼职的学生占音乐专业在校生的比重较大;此外,音乐专业毕业生多担任全职教师,其中也不乏投资开办音乐培训学校的例子。

2.培训对象

校外音乐培训机构的培训对象主要分为三类:一是数量上占多数的学龄前儿童及中、小学生;二是即将参加高考的音乐类考生;三是高校学生及爱好音乐的社会各界从业者。

(三)音乐等级考试对教学活动的影响

1.主要考级组织及考试内容、形式

每年举办的音乐等级考试对业余音乐学生是一次十分重要的水平考核。当下音乐考级组织众多,如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家协会,江苏省音乐家协会、南京艺术学院等,近年来一些国际音乐考级组织,如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国际音乐家协会等也逐渐兴起。江苏地区报考人数较多的为江苏省音乐家协会和南京艺术学院组织的考级。演奏(演唱)的考试通常安排在暑期,主要目的是以鼓励为主,通过考试的方式使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总结。

(1)江苏省音乐家协会

江苏省音乐家协会考级组织创办已26年,目前考试项目包括声乐及所有常见的乐器种类,如钢琴、小提琴、手风琴、笛子、二胡、电子琴等,除声乐外,级别设置均为1至10级。学生根据自身演奏(演唱)水平报考相应的级别并现场演奏,由评委专家组评定是否合格。所演奏曲目均出自指定考级教材,报考八级及以上的学生还需参加音乐理论科目的考试,在演奏(演唱)及音乐理论考试成绩均合格的情况下才被视为考级通过。考级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及不合格四个等级,成绩为合格的学生会收到相应的考级证书。江苏省音乐家协会在若干个城市均设有考点,南京市考级由多家指定琴行或音乐培训中心提供场地以方便考生就近选择考点。

(2)南京艺术学院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考级与江苏省音乐家协会组织的考级在考试时间、级别设置和考试项目上基本一致,但由于指定教材不同,考试曲目上也略有不同。南京艺术学院音乐考级同样要求报考八级及以上的考生参加基本乐理与听音这一科目的测试,对于音乐理论知识欠缺的考生还开设了考前集中辅导班。

(3)其它考级机构

目前,越来越多的省外音乐考级组织如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家协会等在南京设立考点,在级别设置与考试内容等方面与省内音乐考级略有不同,但考察方式都为现场演奏并由专家评定。此外,国际上一些音乐考级组织如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国际音乐家协会逐渐被人们所知晓。尽管在考试内容、级别设置和评定标准等多个方面与国内音乐考级体系相迥异,且目前设立考点的城市十分有限,但由于考试成绩在国际上更具认可度,因此有留学意向的考生依然趋之若鹜。

2.音乐等级考试对教学活动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上课频率增强

音乐等级考试对于教学活动影响最显著的就是为通过考试,学生练习演奏(演唱)时间增多、上专业课频率增强,通常由每周一次课增加到每周二次或更多。

(2)基础练习忽略

音乐等级考试带来的另外一点影响是教学内容以考级教材为主,对演奏(演唱)基本功的练习有所忽略。以管乐为例,通常授课会以气息、音色训练开始,逐步拓展到手指基本技巧训练、练习曲及乐曲等,但面临考级时,基础练习则缩短或省略。

(3)激励作用显著

音乐考级的目的之一就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鼓励他们朝着更远的目标迈进,设立目标、努力练习、参与考试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历练,这也是音乐考级所带来影响的有利方面。

三、校外音乐培训机构教学的主要问题及思考

(一)校外音乐培训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1.从业人员鱼龙混杂,教学质量良莠不齐

目前大多数琴行、音乐培训中心以在校学生为主要师资来源,可即便是同一所高校的音乐专业学生,在演奏水平及教学经验方面也存有千差万别,对于教师职业的理解和对学生的责任感也因人而异,在教师的选拔和聘用方面,多数音乐培训机构并没有严格标准。此外,受经济利益驱使,一些机构聘用根本不具备演奏(演唱)技能及教学经验的人员,利用学生和家长对音乐专业知识缺乏了解的弱点从事教学,误人子弟,这样的悲剧在整个培训行业都不鲜有。

还有一些专业水平较高的教师,凭借身份地位提高学习门槛以谋求经济利益,使真正有天分、热爱音乐的学生望而却步,这不仅违背艺术教育的本质,也体现出教师自身价值取向出现了偏差。

2.应试教育背景下功利思想严重

功利思想不仅体现于家长对于成绩的追求,也体现于教学方面。目前的升学政策使有音乐特长的学生在竞争中更具优势,对于迫切想进入重点学校的学生和家长,考级证书和比赛获奖证书就成为了追求的目标。学习音乐似乎不再是享受艺术之美、提升精神境界的方式,而成为升学的捷径。很多教师也有着同样的功利思想,主要体现于在教学中不注重基本功的训练以及对学生审美趣味的引导,而将考级、比赛或演奏(演唱)难度高的作品作为教学成果加以展示以提高自身价值。艺术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为何?这个基本问题值得每一个教师深思。

3.一些机构唯利是图,贩售劣质乐器谋求暴利

售卖乐器是琴行利润的主要来源,目前除知名品牌乐器的价格较为公开透明以外,很多不知名品牌的乐器并没有公开的价格标准,劣质乐器经过包装、宣传摇身一变身价倍增。最典型的是对中小学进行管乐培训的机构,向学生统一销售的乐器在演奏时时常出现各种问题,虽价格不菲但质量却难以保证。目前,通过售卖乐器谋取暴利已是行业内部公开的秘密,针对如此损害学生及家长利益的现象,亟需相关部门的严格监管。

(二)校外音乐培训机构主要问题的思考

针对校外音乐培训机构存在的种种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1.加强对校外音乐培训机构办学的监管

目前南京市已开始对教育培训行业加大审核力度,严格控制教育培训资格证书的发放,这意味着不具备资历的机构将无法取得办学资格。同时,一些规模较小的私营琴行、音乐培训中心将面临更大的生存挑战,大、中型音乐培训机构间的竞争也会日益加剧。此外,对教育培训行业资质审查的工作应该更加细致化,制定具体、严格的教育培训办学标准是首要任务,针对不具备教育培训资质违规办学的机构,应予以严厉的处罚。

2.加强对执教者的规范化管理

当下音乐培训机构师资构成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现状,一方面体现出培训市场对音乐类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整个行业缺乏对教师执教资格的认证标准。公立学校的教学和师资之所以有保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严格的准入制度——教师必须具备教师资格证并经过严格的考核才能从事教学工作。与之相比,校外音乐培训机构在这方面则十分欠缺,对执教者既没有教学水平的考量,也没有从业资格认证的要求,这就导致了音乐培训行业充斥着大量不具备教学能力的人员。解决这一问题的首要任务是制定一套被大众、教师及音乐培训机构都认可的音乐教师等级评定体系,具体标准可参照公立学校教师资格标准,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将不具备教学能力的人员拒之门外。

3.改进艺术类升学加分政策

无论对音乐教育的忽视还是功利思想驱使下的音乐学习,深层原因与应试教育的大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音乐是人类内心情感的表达,音乐所提供的有意义的认识体验是其他任何途径都无法得到的,而应试教育违背人类发展规律,以考试成绩作为选拔人才的终极手段,在如此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学习音乐也成为了升学考试中脱颖而出的手段。一纸证书是否能证明过人的音乐能力?是否有比现行的升学加分政策更好的鼓励手段?这些都值得政策法规的制订者权衡考量。

四、结语

尽管存在种种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整个音乐培训行业依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生机。艺术的光辉不会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暗淡,让更多人了解音乐、热爱音乐、分享人类的共同情感应是每一个艺术教育者的毕生追求。校外音乐培训是拨散艺术火种的阵地,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使之朝着规范化、优质化的方向发展,使其真正成为培育艺术人才、传播音乐之美净土。这对每一位从业者而言,任重而道远。

校外下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当前社会上的校外儿童美术培训机构越来越多。这些机构凭借自身优势培养了大量美术人才,获得了社会和家长的肯定。但校外儿童美术培训机构在发展中还是存在一定缺陷。本文分析了这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校外儿童培训机构 美术教育 发展方向

当今社会校外儿童美术教育正如火如荼的发展着,很多家长都热衷于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校外培训机构去学习美术。那么在这个特殊的领域中,如何发挥校外培训机构的优势,弥补学校美术教育的不足,提高广大儿童的绘画能力,已成为当前美术教育界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我国学校儿童美术教育与校外美术教育共存之现状

美术课程是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理念都已形成完整的体系,对于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审美能力、绘画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学校美术教育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弊端:首先学校美术教育对于尖端美术人才的培养欠缺相关的机制;其次学校儿童美术教育固定的教学内容往往限制了教师的教学,而校外儿童美术培训教育却能弥补以上缺陷。因此,民办儿童美术培训机构已如雨后春笋大面积存在。形成这种局面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当前国家对校外儿童美术培训教育非常重视,在2002年颁布的《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七章《扶持与奖励》第四十八条有明文规定:政府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运用贷款手段,支持民办教育事业(含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的发展。由此可见校外儿童美术培训机构正是因为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加之和学校美术教育比较起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才逐渐壮大起来的。

二、校外少儿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当前校外少儿美术教育有一定优势,并受到国家、社会以及家长的肯定,但还是存在不少问题:

1.校外美术培训教育的方式和现行美术新课标之间存在矛盾。目前我国小学美术新课标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方法以启发为主。而当前的校外儿童美术培训机构的教育方式和新课标存在一定差距。具体表现为以下三方面:校外儿童培训机构由于部分教师缺乏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的支持,仍然还是实施着以教师为主体的满堂灌教学法,教师在课堂上占据着绝对主体地位,且教学内容共性化的知识过多,缺乏对学生美术个性的培养;校外儿童培训机构由于追求在短时间内“出成果”,对学生的辅导方法缺乏新颖性,压抑了学生的绘画天性。当前这些美术机构都是采用师父带徒弟的方式去辅导,而这些“师父”们对学生的绘画都做出了统一、严格的要求,学生在绘画过程中不能随便改变,这种方式钳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校外少儿美术教育机构为了提高自身的品牌意识,往往过分强调对学生绘画技能的培训,而对学生美术鉴赏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的培养却不够重视。以上三条都是校外少儿美术教育和现行美术课标相冲突之处,有待改善。

2.校外美术培训机构现有教育资源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校外少儿美术教育机构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不少家长的关注,但其现有教育资源却非常有限,既不能满足学生需要,也不能适应社会需要,其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具体有如下表现:一方面培训机构的美术教师缺乏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虽然绘画水平较高,但教学创新能力难以满足学生需要。此外,更为关键的是培训机构缺乏稳定的师资,流动性比较大,对学生的教学有较大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因为美术培训机构大都是民办的,部分民办培训学校为了追求高利润,不注重学校建设的投入,在设备上能简化的就尽量简化。很多培训机构尚未配备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没有电化教学,有的甚至连电视机、照相机、录音机都没有。教学设施可谓简陋至极,严重偏离了社会发展对美术教育的要求。

三、校外儿童美术培训机构应和学校美术教育有机整合

从国家当前的政策来看,校外儿童美术教育对培养特殊型的艺术人才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我国的学校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绘画能力、以及对美术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见要想全面提高广大儿童在美术方面的素质和修养,实施真正意义上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还要把校外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体系。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校外儿童美术培训机构没有固定教材,教学灵活机动,但缺乏系统性,而学校美术教育有固定的教材和教学大纲,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但灵活性不够。因此作为校外的美术培训机构就可借鉴学校美术教育的经验,根据学生兴趣选择系统化的教材,并制定教学大纲,让教师根据大纲和学生的情况制订教学计划,使教师的教学既具有灵活性,又具有系统性。而学校美术教育则可借鉴校外美术教育教学灵活之模式,允许教师根据学生兴趣和爱好传授教学大纲之外的美术知识,注重发展学生的美术个性和创造性思维。

2.校外儿童美术培训机构缺乏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教学设备较为简陋。这些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钳制了美术教育,进而影响到学生对美术的兴趣。那么应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校外培训机构主要是由于资金缺乏,加之又是私人性质,以经济效益为主,所以教学设备不能随时更新。而学校美术教育是国家投资,资金雄厚,在教学设施上相对校外培训机构有较大优势。因此,政府可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公办学校和民办儿童美术机构联合办学,这样就能充分利用公办学校的教育资源(先进的教学设施、雄厚的师资力量)为校外美术培训机构服务,从而弥补其设施简陋、师资不够稳定的缺陷,同时从另一方面也充实了学校美术教育的内容,可谓一举两得。另外,民办美术机构为稳定师资还可根据实际情况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

3.如能把校外美术机构培养尖子生的特长和学校美术教育注重提高学生整体美术素质的优势融为一体,无论是对校外少儿美术教育还是学校美术教育来说都是有益无害的。校外儿童美术培训机构在培养学生绘画能力的同时,可借鉴学校美术教育注重培养孩子对美术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的经验,让孩子们既能提高绘画水平,又能提升在美术方面的艺术修养,成为全面的美术人才。学校美术教育则可借鉴校外美术机构培养美术尖子生的模式,加强对尖端美术人才的培养,实现学生共性和个性的双向发展,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有为艺术家。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形势下,如果国家能够根据校外儿童美术教育的特点,再针对学校美术教育的优势,实施有效措施从以上角度入手,则可有效促使校外美术培训机构和学校美术教育优势的融合,最终让二者获得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夏红专.校外少儿美术教育的喜与忧[J].中国美术教育,1994,(5).

[2]应霁民.推动校外美术教育健康发展[N].美术报,2000.

[3]黄平.论学校美术教育的价值系统[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4,(4).

校外下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报告利用“中国儿童校外生活调查”数据,对幼儿园、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儿童的假期校外生活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儿童假期生活照料以父母和祖父母/外祖父母照料为主,校外生活中课外班、走亲访友、外出旅游的参与率较高,且假期睡眠状况良好。城市和家庭背景良好的儿童假期校外活动的参与率更高。相比于兴趣班,儿童在课外班类型上更偏好补习班。不同父母外出务工状况和不同学段儿童的假期校外生活状况存在差异。

关键词:校外生活;儿童照料;补习班;兴趣班;课外班

作者简介:张文玉,北京大学博士,北京育灵童教育集团教育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

一、引言

随着社会經济的发展,家长的教育观念不断增强,对子女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如何充分利用儿童校外时间,安排好儿童校外生活,促进儿童个体在激烈的教育资源竞争和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众多家长关心的问题。诸如如何利用课外时间巩固儿童课内学习效果、弥补课内学习的不足,如何利用课外时间拓展儿童的兴趣,开阔儿童的眼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等问题都是家长关注的焦点问题。

就学术研究而言,儿童校外生活早已成为学者关注的话题,其中对儿童课外补习(或称影子教育)的关注尤甚。不少研究利用具有全国代表性的数据对儿童校外生活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例如,林晓珊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hina Education Panel Survey,缩写为CEPS)2013~2014基线调查数据,对儿童课外补习状况进行了分析,发现独生子女家庭、亲子关系良好的家庭和中产阶层家庭儿童更多地参与了课外补习,购买课外补习服务就是“购买希望”。[1]庞圣民利用200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8)数据分析了课外补习对城乡教育公平的影响,发现课外补习主要受益人群是非重点初中的城镇子女,农村子女则被排除在外,课外补习扩大了城乡教育不公平。[2]魏易利用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与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合作收集的国内首个专门针对家庭教育支出的“2017年中国教育财政家庭调查(CIEFR-HS)”数据对2016年下学期和2017年上学期全国学前和中小学教育阶段家庭教育支出总体规模进行了估算,发现家庭教育支出总规模约19042.6亿元人民币,占2016年GDP比重达2.48%。[3]

对课外补习的研究,为我们了解儿童校外生活提供了有益的视角,也让我们看到儿童校外生活对家庭、教育公平和教育支出等方面带来的影响,凸显了儿童校外生活研究的重要性。但问题在于:第一,儿童校外生活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并不只包括课外补习,还包括家庭照料、外出旅游等多方面的内容,而现有研究对这些方面较少关注;第二,对学龄期儿童而言,与学期中的短期课后生活安排不同,假期是其可以集中安排校外生活的时间,对其发展影响的重要性不容忽视,然而现有研究对儿童假期校外生活的关注不足。那么,包括假期课外补习在内的儿童假期校外生活的整体状况是怎样的?不同个体和家庭状况的儿童假期校外生活有何差异?利用“中国儿童校外生活调查”数据,本报告将尝试回答上述问题。

二、儿童假期生活状况

假期生活是儿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假期生活情况不仅包括学习情况,还包括其家庭照料情况、社会交往情况和休闲娱乐情况等方面。而有关儿童假期生活的研究,关注较多的是儿童假期学习生活状况。在本部分,我们将通过搜集到的数据,对包括儿童假期学习状况在内的假期生活状况进行描述,并比较不同类别儿童在这些假期生活维度上的差异,以期对儿童假期生活状况进行更加全面的分析。

(一)儿童的假期生活照料情况

儿童生活监护状况对其发展有重要影响,不同监护类型特别是父母对子女的监护状况对儿童在学业、生理和心理发展等方面有重要影响。[4][5]在本部分, 我们按照父母照顾、祖父母/外祖父母照顾、亲戚/保姆照顾、兄弟姐妹照顾、自己照顾和其他人照顾,对儿童假期生活照料情况进行了排序。举例来说,如果一名儿童假期的生活照料人包括父母和祖父母,那么在数据处理上归入父母照顾一类;如果一名儿童假期的生活照料人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亲戚/保姆、兄弟姐妹,那么在数据处理上归入祖父母/外祖父母照顾一类。研究主要发现如下:

1.儿童假期生活主要由父母和祖父母/外祖父母照料

图1显示了儿童假期生活照料的情况。可以看出,不论是暑假还是国庆节,儿童主要的假期生活照料人都是父母和祖父母/外祖父母,由亲戚/保姆、兄弟姐妹、自己和其他人照顾的比例较低。暑假由父母照顾的比例为52.49%,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照顾的比例为40.65%;国庆节由父母照顾的比例高于暑假,为61.89%,国庆节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照顾的比例则低于暑假,为31.12%。也就是说,在暑假和国庆节,儿童的监护类型或生活照料类型存在差异,国庆节儿童由父母照料的比例更高。差异性检验的结果显示,暑假和国庆节儿童生活照料类型的差异在1%的水平上显著。原因可能在于国庆节是儿童与父母的共同假期,父母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会尽量亲自照料子女生活。

2.女生由父母照料的比例高于男生

区分不同性别的儿童来看,不论是暑假还是国庆节,女生由父母照料的比例均高于男生。暑假女生由父母照顾的比例为54.71%,高出男生的50.32%;国庆节女生由父母照顾的比例为63.21%,高出男生的60.66%。比较来看,不同假期女生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照顾的比例低于男生。暑假女生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照顾的比例为39.24%,比男生的41.97%低2.73个百分点;国庆节女生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照顾的比例为30.41%,比男生的31.77%低1.36个百分点。在亲戚/保姆照顾、兄弟姐妹照顾和自己照顾这几个维度上,不论暑假还是国庆节,女生的比例均低于或等于男生。差异性检验的结果显示,不论是暑假还是国庆节,男女生在生活照料情况上的差异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原因可能在于,出于安全考虑,父母会尽可能地将女生带在身边照顾,或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择更加值得托付和信赖的照料人来帮助照料女生的生活。

3.暑假独生子女由父母照顾的比例低于非独生子女

表1统计的是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假期生活照料情况。可以看出,在暑假,非独生子女由父母照顾的比例为56.10%,比独生子女的47.70%高8.40%;非独生子女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照顾的比例36.94%,比独生子女的45.63%低8.69个百分点。而在国庆节,独生子女由父母照顾的比例为61.99%,略高于非独生子女的61.87%;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照料的比例为31.82%,略高于非独生子女的30.64%。一般情况下,由于非独生子女家庭所存在的资源稀释效应(resource dilution effect)①,与独生子女相比,他们在获得的各项资源上均较少。但这里的数据显示,在暑假生活照料上,非独生子女更多由父母照料,独生子女由父母照料的比例反而低。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发现,在我们样本中的全部6238名独生子女中,有4462名,也就是71.53%均为城市户籍,因此推测暑假独生子女由父母照料的比例较低的原因,可能在于城市儿童父母由于工作原因,在照顾子女上精力不足。

4.学段越高,儿童由父母和祖父母/外祖父母照顾的比例越低

区分不同学段来看,不论是幼儿园、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还是初中学段,儿童的假期生活照料仍然以父母和祖父母/外祖父母照顾为主,但随着学段升高,由父母和祖父母/外祖父母照顾的比例逐渐降低。在暑假,从幼儿园、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到初中,由父母和祖父母/外祖父母照顾的比例分别为97.16%、95.92%、91.67%和87.90%,在国庆节这一比例分别为97.32%、96.33%、90.86%和87.36%。

但有一点值得注意,幼儿园儿童由父母照顾的比例低于其他学段儿童,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照顾的比例高于其他学段儿童。原因可能在于,与其他学段儿童相比,幼儿园阶段儿童的照料需要投入更多精力,父母在自身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尽量选择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照顾儿童。在“自己照顾”类别上,从幼儿园到初中,占比逐渐提高,特别是初中阶段,暑假自己照顾的比例为6.03%,国庆节自己照顾的比例为7.21%。卡方检验的结果显示,不论暑假还是国庆节,不同学段儿童在生活照料类型上的差异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

5.国庆节城市儿童由父母照料的比例显著高于农村儿童

图3是区分城乡来看儿童的假期生活照料情况。可以看出,在暑假,城乡儿童在生活照料上的差别不大,城市儿童由父母和祖父母/外祖父母照顾的比例分别为52.02%和41.24%;农村儿童对應的比例分别为53.17%和39.78%。差异检验的结果显示,暑假城市和农村儿童在生活照料类别上的差异不显著。但在国庆节,城乡儿童在生活照料上的差别较大,城市儿童由父母照顾的比例为64.79%,比农村儿童的57.65%高出7.14个百分点;城市儿童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照顾的比例为28.86%,比农村儿童的34.43%低5.57个百分点。差异性检验的结果显示,国庆节城乡儿童在生活照料类型上的差别在1%的水平上显著。

6.家庭收入越高,儿童由父母和祖父母/外祖父母照料的比例越高

表3显示的是不同家庭收入情况的儿童假期生活照料情况。可以看出,从最低收入25%家庭、中间收入家庭到最高收入25%家庭,儿童由父母和祖父母/外祖父母照顾的比例逐渐升高。在暑假,这一比例分别为91.51%、93.22%和94.46%;在国庆节,这一比例分别为90.17%、93.59%和94.51%。但需要注意,在暑假和国庆节,不同家庭收入的儿童在由父母照顾或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照顾的比例上的变化趋势相反,在暑假,家庭收入越高,儿童由父母照顾的比例越低,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照顾的比例越高;在国庆节,家庭收入越高,儿童由父母照顾的比例越高,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照顾的比例虽未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但家庭收入最高25%家庭的儿童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照顾的比例仍然最低,为27.44%,低于最低收入25%家庭儿童的30.94%和中间收入家庭儿童的33.17%。

7.父母均未外出和仅父亲外出的儿童假期更多由父母照料

区分不同父母外出状况来看②,不论暑假还是国庆节,父亲外出和父母双方都未外出的儿童由父母照顾的比例高于父母双方都外出和母亲外出的儿童,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照顾的比例低于父母双方外出和母亲外出的儿童。在暑假,父亲外出和父母均未外出的儿童由父母照顾的比例分别为59.98%和53.26%,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照顾的比例分别为33.21%和40.38%,而父母双方外出和母亲外出的儿童由父母照顾的比例分别为35.59%和36.04%,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照顾的比例分别为54.09%和51.10%。在国庆节,父亲外出和父母均未外出的儿童由父母照顾的比例分别为63.85%和64.35%,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照顾的比例分别为28.57%和29.26%,而父母双方外出和母亲外出的儿童由父母照顾的比例分别为35.93%和39.71%,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照顾的比例分别为53.14%和50.00%。

8.父母对儿童校外生活的重视程度越高,儿童假期由父母照料的比例越高

表5显示的是父母对假期生活不同重视程度的儿童假期生活照料的情况。整体上,不管是父亲还是母亲,也不论是暑假还是国庆节,他们对儿童假期生活重视的程度越高,儿童由父母照顾的比例越高。举例来说,在暑假,母亲不重视、一般重视和重视校外生活的儿童由父母照顾的比例分别为42.44%、48.48%和53.14%;在国庆节,对应比例分别为44.55%、51.47%和63.25%。差异性检验的结果显示,父、母对校外生活不同重视程度的儿童在暑假和国庆节生活照料上的差异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

(二)儿童假期课外培训情况

对于学龄阶段儿童而言,学习无疑是最主要的任务,即便是在假期,学习仍是其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儿童课外培训既是政策关注的焦点,也是学者研究的重要问题。在我们的调查中,对儿童假期课外班参与情况的相关信息进行了搜集,同时依据儿童假期课外班的参与类型,区分补习班、兴趣班和其他培训班三种类型。补习班是提供学科辅导服务的课外班,兴趣班则是用于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和发展特长的课外班,包括文艺特长、体育特长和科技特长等类型,不能归入补习班和兴趣班的课外班归入其他课外班。由于其他课外班的参与率较低,在下文我们会汇报该类型课外班的相关数据,但不做进一步分析。

1.儿童假期课外班参与率较高,暑假参与率高于国庆节,补习班参与率高于兴趣班参与率

图4显示的是儿童假期课外班参与的整体情况。可以看出,儿童假期课外班的参与率很高,在暑假有46.30%,也就是接近一半的儿童都参与了课外班,在国庆节这一比例也达到了24.80%。分类别来看,不论是暑假还是国庆节,补习班的参与率都高于兴趣班。在暑假,补习班和兴趣班的参与率分别为28.64%和13.64%;在国庆节,补习班和兴趣班的参与率均低于暑假相应类型课外班的参与率,分别为16.46%和7.30%。

2.女生假期课外班参与率高于男生

区分性别来看,不论暑假还是国庆节,女生整体课外班参与率、补习班参与率和兴趣班参与率都高于男生。如图5所示,暑假女生整体课外班、补习班和兴趣班的参与率分别为48.20%、29.40%和14.20%,对应课外班男生的参与率分别为44.60%、28.20%和13.20%,分别比女生参与率低3.60%、1.20%和1.00%。在国庆节,女生整体课外班、补习班和兴趣班的参与率分别为26.90%、17.50%和7.90%,男生对应课外班的参与率分别为22.60%、15.50%和6.60%,分别比女生低4.30%、2.00%和1.30%。差异性检验的结果显示,暑假男生和女生在课外班、补习班和兴趣班参与率上的差异分别在5%、10%和1%的水平上显著,国庆节男生和女生在课外班、补习班和兴趣班参与率上的差异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

3.独生子女假期课外班参与率高于非独生子女

不论是暑假还是国庆节,独生子女在课外班、补习班和兴趣班上的参与率均高于非独生子女。在暑假,独生子女课外班、补习班和兴趣班的参与率分别为53.90%、34.70%和15.60%,而非独生子女相应类型课外班的参与率分别为40.80%、24.10%和12.30%,差别较大。在整体课外班参与率和补习班参与率上的差异均超过了10个百分点,为13.10%和10.60%;在兴趣班参与率上的差异较小,为3.30%。在国庆节,独生子女课外班、补习班和兴趣班的参与率分别为29.10%、19.60%和8.00%,而非独生子女相应类型课外班的参与率分别为21.50%、14.10%和6.70%,分别相差7.60%、5.50%和1.30%。差异性检验的结果显示,不论暑假还是国庆节,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课外班、补习班和兴趣班参与率上的差异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

4.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儿童补习班参与率较高

表6显示的是不同学段儿童各类课外班的参与情况。可以看出,无论暑假还是国庆节,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儿童的课外班参与率均较高,暑假参与率分别为57.60%、52.70%和44.90%,国庆节分别为23.20%、33.20%和31.00%。区分补习班和兴趣班来看,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儿童在暑假和国庆节的补习班参与率均高于小学低年级儿童。在暑假,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儿童补习班的参与率分别为30.10%、39.10%和38.50%,兴趣班的参与率分别为17.40%、21.90%和12.40%。在国庆节,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儿童补习班的参与率分别为12.30%、24.60%和26.80%,兴趣班的参与率分别为6.40%、14.10%和8.40%。

5.城市儿童假期课外班参与率高于农村儿童

图7显示的是城乡儿童假期课外班参与的情况。可以看出,不论是暑假还是国庆节,城市儿童在课外班、补习班和兴趣班上的参与率都高于农村儿童。在暑假,城市儿童课外班、补习班和兴趣班的参与率分别为55.80%、35.70%和15.50%,高于农村儿童的32.20%、18.30%和10.90%,分别高出23.60%、17.40%和4.60%。在国庆节,城市儿童课外班、补习班和兴趣班的参与率分别为29.50%、20.00%和7.90%,高于农村儿童的17.80%、11.20%和6.40%,分别高出11.70%、8.80%和1.50%。差异性检验的结果显示,城乡儿童在暑假和国庆节课外班、补习班和兴趣班上的差异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

6.整体上看,家庭收入越高,儿童课外班的参与率越高

表7显示的是暑假和国庆节不同家庭收入情况的儿童课外班、补习班和兴趣班的参与情况。可以看出,随着家庭收入的提高,整体上,儿童在课外班、补习班和兴趣班上的参与率也在提高。在暑假,最低收入25%家庭、中间收入家庭和最高收入25%家庭儿童课外班的参与率分别为32.19%、46.24%和58.87%;补习班的参与率分别为21.22%、27.16%和38.03%;兴趣班的参与率分别为10.33%、11.40%和19.48%。在国庆节,最低收入25%家庭、中间收入家庭和最高收入25%家庭儿童课外班的参与率分别为19.56%、25.33%和28.41%;补习班的参与率分别为13.67%、16.38%和19.11%;兴趣班的参与率分别为7.16%、6.37%和9.13%。差异性检验的结果显示,在暑假和国庆节,不同家庭收入情况的儿童在课外班、补习班和兴趣班参与率上的差异在1%的水平上显著。

7.父母均未外出和仅父亲外出的儿童课外班参与率较高

区分父母外出务工状况看,不论是暑假还是国庆节,父亲外出和父母双方均未外出的儿童课外班参与率(分别是暑假39.50%和49.80%,国庆节21.30%和26.40%)、补习班参与率(分别是暑假23.70%和31.10%,國庆过节13.80%和17.50%)和兴趣班参与率(分别是暑假10.60%和14.10%,国庆节6.30%和7.40%)大都高于母亲外出和父母双方均外出的儿童;父母双方均未外出的儿童暑假和国庆节课外班、补习班和暑假兴趣班的参与率均高于父亲外出的儿童。父母双方均未外出的儿童课外班参与率最高。详细情况如表8所示。

8.区分父母对儿童假期校外生活的重视程度来看,儿童假期课外班参与率无明显差异

表9是区分父母对校外生活不同重视程度的儿童暑假和国庆节课外班、补习班和兴趣班参与情况的统计。可以看出,不论是暑假还是国庆节,也不论是父亲不同重视程度还是母亲不同重视程度,儿童在课外班、补习班和兴趣班的参与情况上虽然存在差异,但没有明显的规律可循。一般情况下可能会认为父母对儿童校外生活越重视,儿童课外班的参与率会越高,但表9的数据并未呈现出这种趋势。可能的原因在于,儿童校外生活是多方面的,不只包括课外补习一项,父母对儿童假期生活的重视也不只包括课外班一项,因此从表9的数据观察不到对应规律。

(三)儿童假期其他生活状况

儿童假期生活不仅包括生活照料和学习,还包括社会交往、休闲娱乐等方面。在本部分,我们根据调研采集的数据,对儿童假期是否走亲访友、是否外出旅游和睡眠是否充足进行分析,以从更多侧面反映儿童假期生活状况。

1.在除睡眠外的其他假期校外活动上,儿童在暑假的参与率高于国庆节

图8统计的是儿童假期走亲访友、外出旅游和睡眠状况的整体情况。可以看出,儿童暑假走亲访友和外出旅游的比例均高于国庆节,暑假有78.70%的儿童有走亲访友的经历,62.00%的儿童有外出旅游的经历,而国庆节走亲访友和外出旅游的比例分别只有63.40%和42.60%,分别比暑假低了16.70%和20.80%。暑假儿童睡眠充足的比例为94.30%,略高于国庆节的93.40%。

2.不同性别儿童在其他假期校外活动参与率上差别不大

图9是区分不同性别的儿童假期其他校外生活情况,整体上看,不论是暑假还是国庆节,男生走亲访友和外出旅游的比例均高于女生,但差别不大。暑假男生走亲访友和外出旅游的比例分别为79.40%和62.80%,女生走亲访友和外出旅游的比例分别为78.20%和61.60%;国庆节男生走亲访友和外出旅游的比例分别为63.90%和43.50%,女生走亲访友和外出旅游的比例分别为63.00%和41.80%。从睡眠充足状况看,男生和女生的差别微乎其微,暑假男女生睡眠充足的比例分别为94.20%和94.40%,国庆节分别为93.50%和93.40%。差异性检验的结果显示,暑假男女生在走亲访友和外出旅游比例上的差异分别在5%(P=0.04)和10%(P=0.09)的水平上显著,国庆节外出旅游的比例差异在5%(P=0.03)的水平上显著。暑假和国庆节睡眠充足状况和国庆节走亲访友比例的差异不显著。

3.在除睡眠外的其他校外活动参与率上,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

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暑假和国庆节走亲访友和外出旅游的参与比例存在较大差异。暑假独生子女走亲访友和外出旅游的比例分别为80.60%和68.60%,而非独生子女相应的比例为77.40%和57.10%;国庆节独生子女走亲访友和外出旅游的比例分别为66.00%和47.40%,而非独生子女的比例分别为61.40%和38.90%。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睡眠充足状况上的差别较小,暑假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睡眠充足的比例分别为94.10%和94.50%,国庆节对应的比例分别为93.00%和93.80%。差异性检验的结果显示,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暑假和国庆节在走亲访友和外出旅游上的差异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但睡眠状况的差异不显著。

4.幼儿园儿童假期其他校外活动的参与率低于小学和初中儿童

表10是不同学段儿童假期其他校外生活状况的统计。可以看出,暑假不同学段儿童走亲访友的比例均在70%以上,其中初中比例最高,达到83.20%;国庆节各学段儿童走亲访友的比例低于暑假,但都在50%以上,比例最高的依然是初中儿童,为74.10%。暑假各学段儿童外出旅游的比例均在50%以上,参与比例最高的是小学低年级儿童,为68.20%;国庆节各学段儿童外出旅游的比例均在30%以上,比例最高的是初中儿童,为50.80%。暑假和国庆节各学段儿童睡眠充足的比例基本都在90%及以上。但整体来看,幼儿园儿童暑假和国庆节走亲访友、外出旅游和睡眠充足的比例均低于其他学段儿童。

5.除睡眠外,城市儿童的其他假期校外活动参与率高于农村儿童

图11是城乡儿童在其他假期校外活动参与情况上的统计。可以看出,城乡儿童在暑假和国庆节走亲访友和外出旅游参与情况上的差異较大,城市儿童走亲访友和外出旅游的比例高于农村儿童。在暑假,城市儿童走亲访友和外出旅游的比例分别为81.60%和70.40%,而农村儿童对应的比例分别只有74.50%和49.30%;在国庆节,城市儿童走亲访友和外出旅游的比例分别为66.50%和48.50%,而农村儿童对应的比例分别为58.70%和33.60%。但从睡眠充足状况看,城市儿童和农村儿童的差异不大。差异性检验的结果显示,暑假和国庆节,城乡儿童在走亲访友和外出旅游上的差异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但睡眠充足状况的差异不显著。

6.家庭收入越高,儿童走亲访友和外出旅游的比例越高

表11统计的是不同家庭收入情况的儿童假期其他生活情况。可以看出,整体上,不论是暑假还是国庆节,家庭收入越高,儿童走亲访友和外出旅游的参与比例越高,但在睡眠充足状况上的差别不明显。具体来说,从走亲访友的参与情况看,在暑假,从最低收入25%家庭、中间收入家庭到最高收入25%家庭,儿童走亲访友的参与率分别为71.65%、80.02%和82.57%;在国庆节,对应比例分别为55.21%、65.04%和67.62%。与走亲访友参与情况相比,不同收入家庭儿童在外出旅游参与方面的差异更大,暑假按照家庭收入由低到高的外出旅游参与比例分别为45.56%、61.42%和77.55%,最高收入25%家庭儿童的参与比例是最低收入25%家庭儿童的约1.5倍;国庆节的对应比例分别为29.79%、41.30%和56.17%,最高收入25%家庭儿童的参与比例是最低收入25%家庭儿童的近2倍。

7.父亲外出和父母均未外出的儿童走亲访友和外出旅游的比例高,母亲外出的儿童睡眠状况差

表12是不同父母外出务工情况的儿童假期其他生活状况的统计。整体看,父母均未外出的儿童暑期和国庆节走亲访友和外出旅游的比例都是最高的,其次是父亲外出的儿童,父母双方均外出的儿童暑假和国庆节走亲访友和外出旅游的比例则较低。从睡眠状况看,不论暑假还是国庆节,父母双方外出、父亲外出和父母均未外出的儿童睡眠充足的比例差别不大,但母亲外出的儿童睡眠充足的比例明显较低。父母均未外出的儿童走亲访友、外出旅游的参与率最高,睡眠充足的比例也最高。差异性检验的结果显示,暑假和国庆节不同父母外出状况的儿童在走亲访友和外出旅游方面的差异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睡眠充足性的差异均在5%的水平上显著。

8.父母对儿童校外生活的重视程度越高,儿童走亲访友和外出旅游的比例越高,睡眠充足的比例也越高

如表13所示,不论是暑假还是国庆节,也不论是父亲还是母亲对校外生活的重视程度,儿童走亲访友、外出旅游的比例都是随着父母对校外生活重视程度的提高而提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儿童的睡眠状况,父亲对校外生活不重视的儿童暑假只有81.50%的比例睡眠充足,国庆节只有79.40%睡眠充足;母亲对校外生活不重视的儿童暑假睡眠充足的比例只有80.30%,国庆节睡眠充足的比例更是只有77.20%,这是我们在本报告中有关儿童睡眠充足状况所有维度分析中最低的。差异性检验的结果显示,不论是暑假还是国庆节,父母对校外生活重视程度不同的儿童在走亲访友、外出旅游和睡眠充足性方面的差异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

三、总结与讨论

本报告利用“中国儿童校外生活调查”数据,对幼儿园、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儿童的假期校外生活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整体上,儿童假期校外活动的参与率较高。儿童假期生活照料以父母和祖父母/外祖父母照料为主,课外班、走亲访友、外出旅游等活动的参与率都比较高。儿童假期睡眠状况较好,绝大部分儿童都能够获得充足的睡眠。区分暑假和国庆节来看,儿童在暑假的各项校外活动参与率高于在国庆节的参与率,这反映了儿童假期校外生活的具体安排与假期的长短以及父母是否同时放假存在一定关联。从暑假和国庆节的儿童照料情况来看,国庆节父母照料的比例高于暑假,这反映了整体上父母对子女发展有较高的重视程度,会在亲子共同假期尽量利用自己的时间陪伴儿童成长。

本报告也发现了儿童假期校外生活中值得进一步关注的问题。首先是儿童假期校外生活存在一定的城乡及家庭背景差异。整体上,城市儿童和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儿童,父母对其假期生活照料情况,课外班、走亲访友和外出旅游等活动的参与情况均优于农村儿童和家庭经济状况较差家庭的儿童。这反映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家庭背景对儿童假期校外生活的系统影响,其背后的原因值得深入分析。其次,儿童假期课外班参与的比例较高,且补习班的参与率高于兴趣班的参与率,這反映了家长对于儿童学习的重视。第三,从父母外出的情况来看,与父母均未外出和父亲外出的儿童相比,父母均外出和母亲外出的儿童假期生活的各项情况都比较差,这反映了父母陪伴状况特别是母亲陪伴状况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毋庸置疑的是,这个问题的出现与当前的流动留守儿童问题、城乡教育差异问题存在一定关联,需要政府从政策层面给予更多关注,使尽可能多的儿童能够在父母双方,或者至少在母亲一方的监护下学习、生活,以促进他们更好的发展。

在2019年1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以《落实 落实 再落实》为题发布了讲话,并在讲话中强调要重视家庭教育,指出“家庭教育不到位,不仅会抵消学校教育的效果,还会给孩子发展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而在2019年2月发布的《教育部2019年工作要点》中,则明确了重视家庭教育工作的任务(“明确家长主体责任,发挥学校指导作用,健全家校合作机制,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和工作措施(“发挥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会等作用,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密切家校合作。开展家庭教育主题宣传活动,研究制定家长、学校指导手册。启动家庭教育法立法研究与家校共育共治机制实践试点”),更进一步强调了家庭教育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毫无疑问,儿童假期生活是儿童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期待未来对儿童的假期生活安排能够从研究和政策层面有更多的关注,以提高儿童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晓珊.“购买希望”:城镇家庭中的儿童教育消费[J].社会学研究, 2018,33(04):163-190+245.

[2]庞圣民.市场转型, 教育分流与中国城乡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1977-2008)—兼论重点中学制度是否应该为城乡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

买单[J].社会, 2016,36(5):155-174.

[3]魏易.2017年中国教育财政家庭调查:中国家庭教育支出现状[R/OL]. (2018-03-08). http://ciefr.pku.edu.cn/cbw/kyjb/2018/03/kyjb_5257.shtml.

[4]高亚兵.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与普通儿童心理发展状况的比较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 2008(7):56-61.

[5]范方,桑标.亲子教育缺失与“留守儿童”人格、学绩及行为问题[J].心理科学, 2005,28(4):855-858.

上一篇:工运论文范文下一篇:耕地非农化问题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