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业大学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6-17

内蒙古农业大学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精选6篇)

内蒙古农业大学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第1篇

内蒙古农业大学201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1.内蒙古农业大学成立于1952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最早的本科高等学校。学校现有1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3个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 ,3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研究生2464人。我校2014年计划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约495名(含委托培养、自筹经费、推荐免试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约280 名(实际招生计划以教育部正式下达为准)。

2.2014年起,按照国家研究生收费制度改革,我校全面实行研究生培养收费制度改革,研究生全面实行收取学费制度(收费标准按上级文件执行),同时配套研究生奖学金。研究生收费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全面建立鼓励学术研究、学术探索和学术进步的全方位的、系统的研究生奖助体系和激励机制,为此,学校将在现有研究生奖助体系的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及内蒙古自治区相关规定建立研究生奖、助学金体系,具体政策另行通知。

3.思想政治理论、外语(英语一、英语二、俄语、日语)、数学(一、二、三)、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采用国家统一命题,其它课程均由我校命题。

4.报考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硕士(项目管理领域)须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5.我校2014年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一律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6.同等学力考生 同等学力考生为国家承认学历的大学专科毕业生,毕业后在报考专业或相近专业工作两年及两年以上(到录取为硕士生的`当年9月1日止,以下年限计算相同,不再列出)、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专科毕业升本科的在读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的要求:①不允许跨专业报考。②只招收英语考生。③只能录为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研究生。④专科毕业生还须修读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专业8 门以上主干课程(附教务部门成绩单、试卷、进修交款收据)。⑤成绩单、试卷、交款收据复印件在报名后交到研究生招生办(外地考生可寄来),原件复试时审核。⑥报名前应与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联系,确认是否符合报名条件。考生提交的上述材料应真实有效,如发现有弄虚作假随时取消报考、录取、入学资格,直至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7.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2013年11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8.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9.在职人员考生所在单位必须是人事档案所在单位。

10.为方便与考生联系,考生在报名时必须填写联系电话(如联系电话有变动,请及时通知研究生招生办)。

11.请考生务必在进行网上报名前详细阅读我校对考生的报考条件的具体要求,自审合格后再报名,否则,由此造成的不予录取等后果一概由考生本人负责。

学校名称:内蒙古农业大学 单位代码: 10129 地 址: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昭乌达路306号

邮政编码:010018 网址:www.imau.edu.cn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E-mail:yjszs@imau.edu.cn

电 话:0471-4309337 传 真:0471-4319291 联 系 人:王老师

 

内蒙古农业大学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第2篇

东南大学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是一所以工科为主要特色,理学、工学、医学、文学、法学、哲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

2013年,我校学术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122个(含33个一级学科和89个二级学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类别19个,其中工程硕士招生领域18个。总招生规模约为3400名,其中学术学位研究生2000名左右,专业学位研究生1400名左右;拟招收校内外推荐免试生1200名左右(含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各院系专业比例有所不同)。

一、学术学位研究生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心健康;

2.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必须在研究生入学前取得本科毕业证书);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考生(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2012年11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3)国家承认学历的同等学力考生(我校部分专业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请注意查看2013硕士生招生目录院系“备注”栏):

①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3年9月1日),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已修完本科阶段全部必修课程,并能提供由学校教务部门出具的全部必修课程学习证明及成绩单。

②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③同等学力考生一般不得跨专业报考,并须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正式出版的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研究论文。

3.凡在国外获得学历学位的考生,须持有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学历认证证明。

4.本科阶段是国防生的考生必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属选培办的同意,并在报名信息的“现役军人码”栏中确认“国防生”身份;报考类别为“委托培养”。根据教育部、总政治部文件规定,国防生录取后必须保留1-2年学籍后方可入学。对故意隐瞒“国防生”身份的考生,我校经查实后将不予录取。

5.强军计划考生,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规定办理,报考类别为“定向培养”。

6.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7.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8.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准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

9.我校临床医学(含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各专业限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报考;影像医学与核医学限西医临床医学和医学影像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报考;临床检验诊断学限西医临床医学和医学检验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报考。(详见医学院2013硕士生招生目录“备注”栏)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报考条件

1.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和工程管理的考生必须是: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原则上只能按“委托培养”类别报考。

2.报考法律(非法学)的考生,在高校学习的专业须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不得报考)。

3.其他专业学位类别的报考条件与学术学位研究生一致。

4.我校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和软件工程硕士不接收强军计划和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生报考。

三、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

我校参加教育部等五部委组织实施的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按照“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要求,采取“自愿报考、统一考试、适当降分、单独统一划线”等措施招收一批立志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和发展服务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保证毕业后回定向地区(单位)就业,其中在职考生回原单位,非在职考生(含应届本科毕业生)全部回定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就业。报考条件与上述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研究生一致,报考类别为“定向培养”。考生必须在网上报名前征得所在省、自治区或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民教处同意,并将加盖公章的《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资格确认表》于11月30日之前寄送至东南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四、报名

1.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报考前,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须经所在学校主管部门同意;在职考生须经本人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同意;在校研究生须经所在培养单位同意;其他人员须经人事档案所在单位同意。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研究生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使我校无法调取考生档案或签定有关协议,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的后果,我校不承担责任。目前在读本科的非应届毕业生不得报考,一经查实,即取消报考资格。

2.考生报名时应准确填写报考类别,一经确认,不得随意更改:

非定向或自筹经费考生,如被录取,我校须向考生所在档案单位调取人事档案,学生毕业后“双向选择”就业;

定向或委托培养考生,如被录取,我校须和考生所在工作单位签订定向或委培协议,不转户口、人事档案等,学生毕业后回原单位或地区工作。

我校定向培养计划仅用于强军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等专项计划考生。

3.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所有报考我校的考生(包括推荐免试生)均须在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网上报名系统报名(http://yz.chsi.com.cn/)和办理现场确认手续,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时间按教育部统一规定。

4.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报考我校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和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的考生应选择东南大学报考点(代码:3202)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内蒙古农业大学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第3篇

关键词:专业学位,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

我国1990年开始设置和专业学位教育, 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 到2012年硕士专业学位增至39个, 招生人数累计已近一百万。农业高校在专业硕士培养方面也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 随着培养制度和教育机制日益完善, 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目前已经为我国的“三农”事业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近年来, 云南农业大学结合自身实际和区位特点, 努力探索适合于地处西南边疆、少数民族众多、农业人口比重大、农科专业学位教育相对滞后等教育规律, 在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构筑等方面开展了积极的工作, 对云南省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和解决“三农”问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作用。

由于云南农业大学在职农业推广硕士的人数所占专业学位人数比例在90%以上, 在该文中主要针对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培养、学位论文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背景情况

云南农业大学是云南省唯一的以农科为优势, 农、工、经、管、理、文、法、教育等学科交叉融合、特色鲜明的云南省省属重点大学。从2002年开始专业学位教育工作, 现有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和高校教师三种专业学位。到2013年12月止, 在读在职专业学位研究生1112人, 已授予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1580人。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自2002年批准招生以来, 招生规模不断攀升到近三年保持稳定, 2009年云南农业大学在职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招生规模名列全国第一, 近3年来报名人数不断攀升, 因受到每年招生人数不能超过350人的限制, 录取分数均远超过国家指导线。2010年, 由云南农业大学牵头新增“设施农业”新领域获国务院学位办批准, 为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做出开创性贡献, 学校成为西南片区首家农业推广硕士领域协作组组长单位。

二、基本现状

1. 认真执行有关规定, 加大招生工作力度

国家下达了招生计划后, 采取多种措施吸引优秀生源, 进一步加大了招生宣传力度, 把在职攻读专业学位的特点、性质及培养目标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加以宣传。通过招生简介、招生目录、参考书目等招生宣传资料内容详实、丰富、信息量大, 达到了全面介绍和宣传的目的, 在招生咨询活动中,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工作中, 我们力求体现人性化管理,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广泛开展招生宣传、咨询、查询等工作, 迅速、便捷, 提高了工作效率。

从2011年开始, 农业推广硕士不再招收专科层次的学生, 所以2011年报名人数有所下降, 从表1可以看出, 云南农业大学的农业推广硕士录取率从2002年的68. 25% 降到2012年的32. 11%, 生源质量明显提高, 报名人数从63人到2012年的1090人, 社会认可度不断增强。

2. 培养与管理制度建设

云南农业大学按照“积极发展、开拓创新、规范管理、保障质量”的指导思想, 建立了从招生到学位授予各个环节紧密相连、职责分明的管理体系, 形成了切合本省及学校实际的培养模式, 制订了规范可行的培养制度, 为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逐步走上了数量与质量、规模与效益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轨道提供了根本的制度保障。

云南农业大学专业学位教育管理的工作模式经历了二个阶段: 研究生处部门化管理和校院分级管理。2002年, 云南农业大学刚刚获得农业推广硕士授权, 研究生处部门化管理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管理纳入整体的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中, 招生工作主要由招生科负责, 培养工作主要由培养科负责, 学位工作主要由学位办公室负责, 对外联络、经费管理及其他协调工作由处办公室负责。从2005年开始, 云南农业大学实行研究生教育校院分级管理, 研究生处代表学校行使管理职能, 突出研究生处的宏观监控和指导功能, 强化学院的主体意识与自我发展能力, 建立校院互动、紧密配合、重心下移的专业学位教育管理体系, 充分发挥学院和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促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3. 师资队伍建设

农业推广硕士教育的师资队伍, 主要由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和任课教师组成。针对农业推广硕士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职业性、复合性及应用性等特点, 云南农业大学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十分注重教师的学术水平、实践经验和治学态度, 通过精心挑选、优化结构, 确保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从而保证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云南农业大学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的公共课、专业课等任课教师由研究生处和相关学院共同协商, 认真选派长期从事农业科学技术实际工作、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主讲教师, 并对他们进行培训、开展教学研究与交流。同时, 也邀请云南省农业厅、农科院等部门领导和专家开设讲座。

4. 课程教学工作

( 1) 培养方案

为规范管理, 确保质量, 在全国农业推广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及秘书处指导下, 按照全国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文件精神, 结合本校的实际, 由研究生处负责组织各有关学院制定农业推广硕士授权领域的培养方案, 并在2003年初开始试行《云南农业大学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农业推广硕士的全部课程学分要求不低于30学分, 由4个部分组成, 见表2。

随着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实践的不断加强, 研究生处对学科领域的培养方案、培养计划与教学大纲进行相应的修订和完善。

( 2)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决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教师水平、教材质量、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可以通过加强任课教师队伍管理得到保证, 而学生出勤率、教学互动、课堂氛围等方面则必须通过强化学生管理才能实现目标。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采取“进校不离岗”的培养方式, 工作与学习的时间矛盾比较突出。为保证学生的课堂出勤率, 云南农业大学课堂授课时间按1年2次集中进行, 每次约1个月。研究生严格实行每学期注册、上课考勤的制度, 对于无故旷课或请假课程总学时1/3者, 禁止参加该门课程的考试, 必须跟班重修。

专业课的讲授, 除安排校内理论水平较高和实际工作经验丰富的教师讲授外, 适当安排1 ~2位校外具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同行专家来做专题报告。另外, 在专业课讲授过程中, 合理安排一些有关文献检索、开题报告写作、论文写作、项目申请书填写等实用性专题, 使研究生在专业课学习过程得到更多的技能训练。

5. 学位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工作是对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调查研究、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等的全面训练, 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科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环节。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论文是农业推广研究生培养最重要的内容, 是培养质量的根本标志。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的《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 结合本校学位论文过程管理的实际, 构建了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论文过程管理体系。

( 1) 论文选题

新生入学后, 通过双向选择、明确指导教师, 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研究生的职业背景和工作实际, 进行论文选题。论文选题的原则首先应符合专业学位学科领域培养目标, 要求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强调论文结果能解决实际问题, 注重实践创新。其次是与研究生的职业背景和工作实际相结合, 有相应的支撑项目课题和研究条件。

( 2) 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开题是决定学位论文质量的关键。专业学位研究生初步确定论文选题后, 在双导师的指导下通过查阅文献和收集资料, 撰写论文开题报告。为规范管理, 云南农业大学制订了《云南农业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的规定》, 规范格式和基本要求。在第三学期, 进行论文开题报告 ( PPT形式) 及导师专家小组论证。通过这一环节, 一是对研究生进行项目开题和立项相关能力的训练和检查; 二是通过论证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 以便完善、调整或重新开题, 为论文后续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 3) 论文中期检查

论文中期检查安排在第四学期末, 由研究生处组织导师小组进行。要求每位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填写“论文中期检查表”并以PPT投影形式进行答辩, 报告内容包括: 论文研究进展; 存在的问题; 下一步解决措施。这份报告提交导师审核, 并提出指导意见。这一环节的落实, 一方面, 可以对论文情况进行摸底, 把握论文进度, 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另一方面, 可以避免个别学生做论文和导师不联系的脱节现象, 起到检查督促作用。

( 4) 论文初审

在第六学期初, 大多数专业学位研究生已完成学位论文第一稿。组织专家进行论文初审, 对论文的格式和图文表达、内容和意义, 工作量和难度、创新点、技术水平和应用价值等方面进行严格审查。凡已达到专业学位培养目标和质量要求的论文, 必须根据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进行修改和补充完善, 形成论文评阅送审稿后进入论文答辩前的论文评阅阶段。对达不到专业学位要求的论文, 则不再受理进入下一阶段的论文评阅。

( 5) 论文评阅

初审合格的学位论文, 由研究生处负责送审, 聘请专家进行论文评阅。评阅人由2位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担任, 其中校外实际工作部门的专家至少1位。学校参照“全国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论文的评阅标准”, 从选题的针对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工作的难易和工作量、工作的先进性和实用性、结果的效益和图文表达水平来进行评阅。

( 6) 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由5 ~7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组成, 其中校外生产第一线专家至少1名, 配答辩秘书1人。主要包括导师介绍答辩人情况, 论文宣读、答辩, 论文评分和评议, 投票表决和学位授予建议等部分。指导教师不得作为答辩委员会成员并在表决时回避。答辩委员会决议当场审定, 并由答辩委员会主席签名和宣布结果。

( 7) 论文完善和定稿

通过论文答辩后, 要求研究生根据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的意见和建议, 进行最后一次修改完善, 按标准格式装订成册, 在规定时间内把电子版和纸质版交研究生处、校图书馆及相关部门。否则, 校学位委员会不予学位授予审议。

三、存在的问题

云南农业大学经过11年的专业学位办学实践, 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 导师队伍以学术型的为主、弱化了专业学位的应用性和实用性特征

导师绝大多数是学术型的, 承担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多, 长期指导学术型研究生, 在培养应用性和实用性专业学位研究生方面经验积累不足, 思维定向于学术型, 加上学术型背景的学员偏多, 自然弱化了专业学位的应用性和实用性特征, 学位论文研究型的占多数。

2. 办学时间较短、教材建设离专业学位培养目标还有差距

教师在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付出辛勤劳动, 但内容和特色离专业学位培养目标还有差距, 特别是案例教学相对薄弱。教学用书的建设和课程教学及考试方法的改革任重道远。

3. 学位论文质量参差不齐

专业学位研究生大部分导师都精心做到了对专业学位论文论文和研究生培养进行认真指导和严格把关, 但一部分导师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研究和学习指导还不到位, 对于论文审核和过程监控处于一种半空白状态, 从而使专业学位论文质量得不到保障, 呈现参差不齐的局面。

4. 招生领域拓展后领域生源分布不平衡

原来云南农业大学农业推广硕士种植和养殖两个领域报考生源平分秋色。经过调整和增列到13个领域后, 报考生源比较集中在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和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两个领域。

四、建议

1. 进一步完善分级管理模式, 提高研究生教育管理效率

实行研究生教育校院分级管理后, 各办学学院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新问题, 如对政策的一致性、档案的规范性、材料的完整性、方法的科学性等。研究生处必须通过调研, 提出合理的政策性建议, 供学校领导决策时参考, 完善分级管理模式, 调动学院在专业学位教育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 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方式, 扩大专业学位办学规模

相对东部和中部, 云省的教育水平较低, 专业培训等教育投入明显偏少, 教育状况不能满足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需求, 劳动力素质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通过灵活多样的办学方式, 扩大专业学位教育办学规模, 可以很好地解决研究生教育和社会脱节的现象, 把为企事业单位员工提升职业能力纳入到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中, 更好地发挥高等学校为社会服务的功能

3. 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

质量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为保证在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 最为主要的就是通过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和学生技能技术水平的形式来予以体现。要实现这一目标, 必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制度和质量评价体系, 形成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过程监控和相关制度。

参考文献

[1]赵姝明.中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探微[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2010, (04) :154-156.

[2]张世红, 刘亚琼, 李焕英.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3, (01) .

[3]王文君, 上官新晨, 徐明生, 杨武英, 周志娥.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分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0, (03) .

内蒙古农业大学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第4篇

(一)招收对象

在体育领域从事体育教学,训练和管理工作的在职人员,从事专业运动训练(包括中小学和大学)的运动训练人员,各级运动竞赛的管理人员、中高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等,是体育硕士专业培养的群体。

(二)报名条件

2007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学历证书(一般应有学士学位),具有体育运动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或2004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专科毕业并取得学历证书、具有“运动健将”以上运动技术等级的在职人员。

(三)对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的招收办法

针对优秀运动员,教练员的培养,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批准,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从2006年开始对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实行单独招生,录取规模不超过本院当年招生名额的20%。

(四)报名时间及招生名额

网上报名时间为7月上、中旬。

招生名额:50人

(五)其他

1学制:一般为2年。

2学位:课程考试合格并通过硕士论文答辩者授予体育硕士专业学位。

3授课形式与时间:一般采取寒暑假或阶段性集中授课。

内蒙古农业大学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第5篇

北京外国语大学(以下简称“北外”)是首批进入教育部“211”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之一。其前身是1941年成立于延安的中国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俄文大队,距今已有72年办学历史,是我国办学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开设语种最多的外国语大学。经过几十年的创业与奋斗、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北外目前已发展成为一所多语种、多学科、多层次,以培养高质量、创新型一流外语人才及外语类复合型优秀拔尖人才为目标的`国际一流外国语大学。

北外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就开始招收研究生,至1965年共招收培养研究生65名。从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到7月,北外已授予博士学位406人、硕士学位4982人。目前在校研究生人数213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85人,硕士研究生1802人)。北外培养的博士、硕士研究生中涌现出了许多优秀拔尖人才,其中不少人已经成为国家各条战线上的骨干力量,有的还担任了部级领导职务,他们为我国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外交事业及中外思想文化交流和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北外目前共教授54种外国语言,教学和科研涵盖了世界上所有主要语种群的文学、语言、文化、历史、经济、政治、新闻传播、外交、法律等,研究领域极为宽广。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北外现具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有1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西班牙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欧洲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翻译学),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法学、政治学、新闻传播学、管理科学与工程),6个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授权点(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2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翻译硕士<含英、俄、法、德、日五个语种的口、笔译方向>、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校拥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国家重点学科(含培育学科)(英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日语语言文学),7个北京市重点学科(俄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西班牙语语言文学、欧洲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

北外一贯坚持“以一流的师资,办一流的大学”的办学理念,汇聚了一大批学贯中西、蜚声海内外的知名学者和学术带头人,拥有一批在外国语言学、外国文学、中外思想与文化、海外汉学、国际问题、国际法、国际新闻传播等研究领域取得卓越成就、享有较高学术声望的专家学者,师资力量相当雄厚。学校现有专任教师678人,其中教授、研究员133人(含博士生导师89人),副教授、副研究员232人,讲师275人;聘请外国籍专家和教师70余位。北外现设英语学院、俄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欧洲语言文化学院、亚非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法学院、国际商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院、外国文学所、外国语言所、日本学研究中心、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海外汉学研究中心等18个院、所、中心,法语、德语、日语、西班牙语与葡萄牙语、阿拉伯语等5个系。信息技术中心有50多个语言实验室和视听教室,配备各种录像、摄像、演播、卫星接收等现代化电教设备。我校图书馆藏书70余万册,外文报刊400多种,中文报刊800多种,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

到目前为止,北外已与46个国家和地区的166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每年选派研究生赴国外知名大学学习研究,与国外多所著名大学联合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

一、培养目标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具有在高校、科研单位、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国际和跨国组织从事教学、科研、外事、管理以及其它与本学科相关的工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学习年限:

我校研究生均须全日制脱产学习。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基本学制为3年(英语学院新闻学专业,高级翻译学院、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的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为2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翻译硕士<含英、俄、法、德、日五语种的口、笔译方向>、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习年限为2年。

()

内蒙古农业大学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第6篇

发布时间:2012-02-29 浏览次数:

欢迎广大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报考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是一所以工科为主要特色,理学、工学、医学、文学、法学、哲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

2012年,我校学术型研究生招生专业138个(含29个一级学科和109个二级学科);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类别17个,其中工程硕士招生领域17个。总招生规模约为3300名,其中学术型研究生2100名左右,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1200名左右;拟招收校内外推荐免试生1000名左右(各院系专业比例有所不同)。招生目录中公布的各院系“招生人数”基本上为2011年的录取人数(包括推荐免试生和统考生),仅供考生参考,录取时视当年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

一、学术型研究生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心健康;

2.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必须在研究生入学前取得本科毕业证书)。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2011年11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4)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我校部分专业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详见2012硕士生招生目录“备注”栏):

① 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2年9月1日),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已修完本科阶段全部必修课程,并能提供由学校教务部门出具的全部必修课程学习证明及成绩单。

② 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

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③ 同等学力考生一般不得跨专业报考,并须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正式出版的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研究论文。

3.凡在国外获得学历学位的考生,须持有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学历认证证明。

4.本科阶段是国防生的考生必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属选培办的同意,并在报名信息的“现役军人码”栏中确认“国防生”身份;报考类别选择“委托培养”。根据教育部、总政治部文件规定,国防生录取后必须保留1-2年学籍后方可入学。对故意隐瞒“国防生”身份的考生,我校经查实后将不予录取。

5.强军计划考生,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规定办理,报考类别为“定向培养”。

6.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7.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2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8.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准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

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报考条件

1.报考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和工程管理硕士的考生必须是: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2.报考法律(非法学)的考生,在高校学习的专业须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不得报考)。

3.其他全日制专业学位类别的报考条件与学术型研究生一致。

4.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完成学业后,可以获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5.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和工程管理硕士原则上报考类别为“委托培养”;其他类别参加全国统考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报考类别一般为“自筹经费”或“委托培养”。

6.我校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和软件工程硕士不接收强军计划和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生报考。

三、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

我校参加教育部等五部委组织实施的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按照“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要求,采取“自愿报考、统一考试、适当降分、单独统一划线”等措施招收一批立志为西部民族地区的建设和发展服务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毕业后回定向地区(单位)就业,其中在职考生回原单位,非在职考生(含应届本科毕业生)全部回定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就业。报考条件与上述学术型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一致,报考类别为“定向培养”。考生必须在网上报名前征得所在省、自治区或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民教处同意,并及时将加盖公章的《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资格确认表》于11月30日之前寄送至东南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四、报名

1.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报考前,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须经所在学校主管部门同意;在职考生须经本人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同意;在校研究生须经所在培养单位同意;其他人员须经人事档案所在单位同意。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和录取问题所引起的一切纠纷,与招生单位无关。目前在读本科的非应届毕业生不得报考,一经查实,即取消报考资格。

2.考生报名时必须准确填写报考类别,一经确认,不得随意更改:

非定向或自筹的考生——如被录取,我校需向考生所在档案单位调取人事档案,学生毕业后“双向选择”就业;

定向或委培的考生——如被录取,我校需和考生所在工作单位签订定向或委培协议,学生毕业后回原定向单位或地区工作。

我校定向计划专用于强军计划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计划考生。

3.所有报考我校的考生(包括推荐免试生)均须在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网上报名系统报名(http://yz.chsi.com.cn/)和现场确认,报名时间和现场确认时间按教育部统一规定。

4.报考我校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和建筑学院美术学专业的考生必须在东南大学报考点报名和考试,其他类考生应在当地省级招办指定的地点报名和考试。

5.考生须正确选考外国语语种及其他考试科目(以招生专业目录公布的内容为准),否则由我校指定。

五、考试

1.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2.初试时间按教育部统一规定进行,初试科目详见招生专业目录。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英语

一、英语

二、日语、俄语、数学

一、数学

二、数学

三、西医综合、中医综合、教育学基础综合、心理学基础综合、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法律硕士联考的试题由教育部统一命题;其他科目一般由我校自行命题。

3.初试成绩满足我校复试要求的考生方可参加复试。我校复试为差额复试,复试统一安排在东南大学,具体时间、地点见网上通知。复试内容包括外国语听力、口语、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测试。复试方式将采取面试、笔试及实际操作等。专业知识笔试覆盖范围参见招生专业目录中的备注栏。

4.以本科毕业同等学力报考的考生,初试成绩达到复试分数线后,还须参加我校组织的报考专业本科阶段主干课程的加试,其中笔试科目不少于两门,加试科目及要求请直接与报考的院(系、所)联系,加试合格后方可参加复试。报考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或旅游管理硕士的同等学力考生可以不加试。

5.初试阶段的502设计表现、503建筑设计基础、504风景园林设计基础及复试阶段的快题考试,考生应自备考试工具(包括图板、文具和一号图纸若干张)。

6.资格审查和体检均安排在复试阶段进行,具体安排见网上通知。资格审查时如发现有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的考生,我校一律取消其复试资格并不得进行调剂;不参加体检、体检不合格及弄虚作假者,一律取消录取资格。

六、录取

各招生院(系、所)根据《东南大学研究生复试录取办法》和本单位复试录取细则,在招生计划范围内择优录取,宁缺毋滥。

拟录取为自筹经费、委托培养以及定向培养的硕士生须在录取前签订相关协议书;所有拟录取硕士生须政审合格后发给录取通知书。

录取考生于2012年秋季入学。

七、其他说明

1.我校硕士生培养年限一般为2—3年(根据各专业培养方案确定)。

2.我校按省物价部门批准备案的收费标准只对自筹经费和委托培养研究生收取培养费。

3.我校设有多种奖学金,奖励优秀的在校研究生。此外,研究生还可以申请各类“三助”岗位资助。

4.2012年我校不组织单独考试。

5.我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前辅导班,不提供历年试题及复习资料。

6.凡弄虚作假、违反考试纪律的考生,我校将不予录取,并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7.为保证考试的严肃性,我校对有任何一门考试科目违纪、作弊或缺考考生的各科答卷均不予评阅。

8.我校部分专业在两个以上院(系、所)同时招生,考生应注意选择并准确填写专业代码和考试科目。

学科代码

学科名称

招生院系

040110

教育技术学

继续教育学院

学习科学研究中心

04020

3应用心理学

人文学院

学习科学研究中心

08090

2电路与系统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081300

建筑学

建筑学院

建筑研究所

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经济管理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

130400

美术学

建筑学院

艺术学院

9.东南大学本校教职工报考,须按校人字[2008]23号文件“关于专任教师在职攻读博(硕)士学位补充规定的通知”执行。

10.若2012招生国家出台新的研究生招生政策,我校将做相应调整,并及时在我校研究生招生网予以公布。

八、信息查询、联系方式

我校研究生招生的相关信息将及时公布在研招办网页(http://yzb.seu.edu.cn),请考生密切关注。

联系电话:025-83792452传真:025-83792583

电子邮件:yzb@seu.edu.cn

上一篇:自强之星演讲下一篇:优秀班主任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