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员教学四步讲解法

2024-06-25

教练员教学四步讲解法(精选9篇)

教练员教学四步讲解法 第1篇

教练员教学四步讲解法(连载一)

2015-08-28 陈祖豪 驾校经营管理俱乐部

讲解是教练员教学中的第一个重要环节。讲解的目的是让学员领会要领,指导练习,提高培训的效率。要想发挥这个环节的重要作用,关键在于教练员的讲解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练员讲解时,由于缺少思路,导致不会讲、不敢讲,直接影响到教练员传授、学员接受的良性教学效果。机动车驾驶教练员教学四步讲解法,为教练员提供讲解的依据和思路,便于教练员教学讲解能力的培养。四步讲解法就是采取提问加陈述的方式,向学员传授:这(或流程)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或目的)?怎样操作?注意事项是什么? 第一部分 汽车驾驶操作装置四步讲解方法的应用

驾校是学员学习和了解汽车性能及组成机械操作规范的第一课堂。教练员在对学员的培训中,注重对学员专业知识的传授,能方便学员了解汽车的性能,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为享受汽车带来的方便和快捷,品味驾车的快乐奠定安全的基础。

一、转向盘

1、这是转向盘,俗称方向盘。

2、它的什么作用呢?方向盘的作用是控制汽车行驶方向。

3、我们怎样正确的操作呢?操作方法是:以左手为主,右手为辅。左手定位在9—10 点位,右手定位在3—4 点位。左打左拉右推,右打右拉左推,两手交叉接打方向盘。

4、在操作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在操作时,不准双手同时离开方向盘;不准反手掏方向盘;转动方向盘 的幅度大小要与行驶速度相配合,车速快,转动方向盘幅度 要小,速度慢,转动方向盘幅度可以大一些。

二、行车制动器

1、这是行车制动器踏板。

2、它有什么作用呢?它的作用是减速或停车,踏下发生制动减速,抬起解除制动从而控制汽车运行状态。

3、我们怎样正确的操作呢?操作方法是:右前脚掌踩踏,膝关节和踝关节用力,操作时把握轻、重、轻的力度,轻——是消除制动踏板的机械量;重——根据道路情况和自身车速;轻——在安全的情况下做到减速或停车平稳。

4、在操作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注意的事项有:根据道路情况,掌握预见性制动方法,防止一般情况下猛踩制动踏板。湿滑、冰雪道路严禁猛踩制动踏板。

三、离合器

1、这是离合器踏板。

2、它的什么作用呢?它的作用是保证起步平稳;保证换挡平顺;防止传动系过载。踏下切断发动机动力,抬起接通发动机动力。

3、我们怎样正确的操作呢?操作方法是:左前脚掌踩踏,膝关节和踝关节用力。踩,要迅速,一次性踩要踩到底。抬,要遵循快、停、慢的要领。具体的根据离合器半连动要领进行。

4、在操作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注意的事项有:在行驶中,不要将脚长时间放在离合器踏板上,增减挡时,抬离合器踏板都要遵循快、停、慢的要领。

四、加速踏板

1、这是加速踏板,俗称“油门”。

2、它有什么作用呢?它的作用是改变汽车行驶速度。踏下踏板汽车加速,抬起踏板汽车减速。

3、我们怎样正确的操作呢?操作方法是:右前脚掌踩踏,膝关节用力。

4、在操作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注意的事项是:一定要做到轻踏缓抬。

五、驻车制动器

1、这是驻车制动器操纵手柄,俗称“手刹”。

2、它有什么作用呢?它的作用是保证汽车长时间停放时的安全性,防止溜车。

3、我们怎样正确的操作呢?操作方法是:按下按钮放下手柄,解除制动;拉起手柄,发挥制动作用。

4、在操作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注意的事项有:拉起手柄时,不要用力过猛,一般情况下,拉起时能听到锁扣发出3-5 响为易。放下时,应按下锁钮,先向上稍提起再放下。

六、转向灯开关

1、这是转向灯开关。

2、它有什么作用呢?它的作用是发出改变行车方向信号,以警示其它车辆和行人,保证行车安全。

3、我们怎样正确的操作呢?操作方法是:当左转弯、向左变更车道或超车时,将转向灯操作杆向下拨到左转向挡位,完成左转弯、向左变更车道或超车后,将转向灯操作杆向上拨回到原位。当右转弯、向右变更车道或倒车时,将转向灯操作杆向上拨到右转向挡位,完成右转弯、向右变更车道或倒车后,将转向灯操作杆向下拨回到原挡位。

4、在操作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需要改变方向或行车道时,应提前3 秒开启转向灯,完成转弯或变更车道后,应及时关闭转向灯,将转向灯操作杆回位。在高速度公路上需驶离高速公路时,应在提前500 米开启右转向灯。

七、雨刮器开关

1、这是雨刮器开关。

2、它有什么作用呢?它的作用是:在下雨、下雪时视线不清时,通过雨刷左、右摆动,保持前挡风玻璃的能见度。

3、我们怎样正确的操作呢?操作方法是:根据下雨、下雪的情况,分别可选择快、慢挡。向下拨一挡是慢速挡;再向下拨一挡是快速挡。上下拨动可进行快慢调整。向上拨回到原位关闭雨刮器开关。

4、在操作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要注意是:选择快慢要适当,保正视察清晰。当未下雨或风挡玻璃干燥时,严禁使用。

八、安全带

1、这是三点式安全带,它属于被动的安全系统。

2、它有什么作用呢?它的作用是用于减少发生事故时或发生事故后的伤害程度。

3、我们怎样正确的操作呢?操作方法是:左手大拇指和食指成虎口形托着安全带,右手捏着安全带锁舌,将安全带从卷器中拉出,横过胸部和髋部,插入座椅右侧锁扣内。解开时,左手大拇指和食指成虎口形托着安全带,右手拇指按压锁体上红色按钮,锁舌弹出,左手顺势送回安全带。

4、在操作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要注意的是:扎安全带时,上安全带应通过左肩膀中部,下安全带必须紧贴骨盆部位。解开时,右手抓住安全带锁舌,顺势将安全带送入安全带卷器中。

九、座椅调整手柄

1、这是座椅调整手柄。

2、它有什么作用呢?它的作用是:调整座椅前后位置,以保证驾驶时操作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3、我们怎样正确的操作呢?操作时,右手向上提起座椅调整手柄,身体协调用力前后攒动座椅,感到位置合适,松开手柄,再前后稍攒动一下,听到“咔”的一声,说明座椅锁住。

4、在使用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注意的事项是:调整座椅后,在两腿能微弯曲,脚能自如踩踏板。

十、靠背调整扳手

1、这是靠背调整扳手。

2、它有什么作用呢?它的作用是:让靠背处于适当角度,保证驾驶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3、我们怎样正确的操作呢?操作时,向上扳动调整靠背扳手,向后靠或向前松,使靠背处于合适角度。

4、在操作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要注意的是:调整后,保持正直坐姿,左右肩能依靠在靠背上,两手向前平伸,手腕能置于方向盘顶端位置为易。

十一、后视镜

1、这是后视镜,分别有左后视镜、右后视镜和内后视镜。

2、它有什么作用呢?它的作用是:观察准确左、右和后方的道路情况。

3、我们怎样正确的操作呢?操作方法是:通过扳动旋钮可调整后视镜角度,以增大视野。

4、在操作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要注意的是:调整时,将车停于平地,左右后视镜调整标准是,让车身分别占镜面的四分之一为易。后视镜调整时,能观察到后方左、右两侧车道为易。行驶中观察时,目光不能离开行驶方向超过2 秒钟。

十二、点火开关

1、这是点火开关。

2、它有什么作用呢?它的作用是接通或切断点火系及其它用电设备电路。

3、我们怎样正确的操作呢?操作方法是:顺时针旋转一挡位,接通点火和其它用电设备电路。顺时针旋转二挡位,接通起动机电路,起动机带动飞轮旋转后,起动发动机。

4、在操作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需要注意的是:起动前必须检查变速杆是否在空挡位置,自动挡车必须踏下制动踏板,当发动机起动后,应及时将点火开关顺势回到一挡位,以免起动机长时间空转。每次使用起动机不得超过5 秒,再次起动应间隔15 秒以上,连续三次未起动应下车检查

教练员教学四步讲解法 第2篇

一、学生的自学能力现状分析。

当前, 小学生的自学能力现状如何呢?笔者通过对748名四、五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对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自学能力进行分析, 具体情况如下。

1. 有18.9%的学生从来不自学数学知识。有部分教师认为小学生知识经验欠缺, 思维能力尚不完善, 小学生不具备自学的能力;也有部分教师认为自学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能获得枯燥乏味的抽象的课本知识, 学生看重的只是结论, 这有违新课程强调的“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因此, 反对学生进行教前自学。这部分教师所在班级几乎从不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或进行教前的当堂自学。

2. 有66.8%的学生的自学流于形式, 成效不大。部分教师在上新课之前, 会布置学生对将学内容进行预习, 但要求不具体, 仅仅是提出“预习第×页——第×页”, 对于这样的自学要求, 学生往往是简单地理解为:浏览教材, 画出重点。所以, 这样的自学多数形同虚设, 流于形式, 成效不大。

3. 有14.3%的学生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 能较好地对新知识进行自学。这部分学生的教师, 注重对自学能力的培养, 多数能指导学生进行自学。例如:有的教师会精心设计导学提纲指导学生自学;有的教师虽不设导学提纲, 但自学要求详实有效, 具有针对性;有的教师长期坚持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深入思考, 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自学模式。

二、什么是“四步自学法”?

所谓“四步自学法”即是学生课前运用“读、试、思、问”四步的自学方法。第一步:读。通读、阅读、精读教材;第二步:试。尝试完成课后基本练习;第三步:思。反思尝试练习的完成情况, 反思学习过程, 思考本节课学习的重难点;第四步:问。以问题的形式呈现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及疑难问题, 即本节课我们应该学会哪些知识?解决哪些问题?我已经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在课堂上解决?

在实际教学中, 我指导学生始终遵循这样的四个步骤进行自学, 并且变以往的课外预习为课上当堂自学, 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四步自学法完成规定的自学内容。例如:在执教人教版, 第七册《商的变化规律》一课我是这样呈现自学要求的:

1.读:阅读课本第93页。

(1) 看完整, 试着回答书中的每一个问题; (2) 把你认为重要的划出来; (3) 不太懂的标上“?”

2.试:回顾“积的变化规律”的学习过程, 结合你阅读课本的收获, 尝试概括“商的变化规律”。

3.思:反思学习过程。“在除法里, 商有怎样的变化规律?你是怎样发现这些规律的?”

4. 问:提出你没有把握的问题。

三、“四步自学法”实践的要点。

1.教学生学会阅读。

“先学后教,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和基础是使学生学会阅读 (教科书) 和学会思考 (提问和质疑) 。这是教的着力点, 是实现少教多学和“教为了不教”的关键和前提。教学生学会阅读数学教科书, 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四步自学法”的核心, 也是“四步自学法”取得成效的关键。在实际教学中, 我针对学生阅读教材往往直奔结论, 直奔所谓的书中的重点, 囫囵吞枣这一系列的问题, 坚持以教学生学会“有序地阅读数学教科书”和“完整地阅读数学教科书”作为学生·是·否会阅读的重要标准。针·对·有序要求学生看书要坚持从上往下, 一个字一个字地认真看, 完整则体现在书中的每一个空格都要填, 每一个问题都要有想法。在《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中, 如果是面对初试“四步自学法”的学生, 我用以下几个问题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 进而完成自学。问题1:例题5对你的学习提出了哪些要求?引导学生明白看到例5应该主动开展“画、量、算”这几个学习过程。问题2:在自学过程中怎样把书读“厚”?指导学生:“你发现了什么?用什么实验来验证一下。”使学生主动思考, 大胆总结自己的发现, 并运用多种方法进行验证。我还要求学生把发现, 把实验方法简要记录下来。学生的发现和实验的过程就是“把书读厚”的过程。问题3:在自学过程中, 怎样“把书读厚”又再“把书读薄”?这样的问题旨在引导学生总结、梳理自学成果。

2.坚持让学生独立学习。

在实施“四步自学法”的过程中, 我始终坚信学生能够独立学习。从开始的老师“教着学”, 逐步过渡到老师“带着学”, 最后实现学生“独立学”。为了保证学生有足够的独立学习的时间, 提高自主学习的有效性, 我一般把独立学习的时间安排在课始阶段。学生独立学习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在教师讲解之前, 让学生尝试完成课后习题, 也就是必须贯彻“四步自学法”的第二步骤:试。通过“试”, 学生可以对自学成果进行自我检查。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 可以让学生发现更多的问题。尝试练习是学习的过程, 更是学习进行自我反思的重要依据。只要长期坚持, 不断地把学习的主动权和责任权还给学生, 把教学建立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 使教学成为推进学生独立学习活动和巩固、强化独立学习效果的一种学习活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的责任意识一定能得到有效增强。

3.坚持引导反思。

引导反思是“四步自学法”的第三个步骤, 这是一个最容易被忽略的环节。可我恰恰认为这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步骤。因此,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反思, 而且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反思。我们要指导学生不仅从知识层面反思“学会了什么”, 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 反思“我是怎么学会的”, 让学生在反思中不断积累学习经验, 学会学习方法。

4.坚持以学论教、因学定教。

在实施“四步自学法”的过程中, 我们一定要坚持以学论教、因学定教。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自学后的交流环节教师应该紧紧围绕“四步自学法”的第四步骤:问。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组织有效的交流讨论, 并进行必要的讲解。教师要努力做到“该讲的大胆讲, 不该讲的坚决不讲”, 切实落实教学的针对性, 把教学用在刀刃上, 用在解决“最近发展区”的问题上, 真正实现少教多学, 让学生的问题成为课堂的主旋律。只有老师尊重了学生学习的成果, 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5. 坚持以人为本, 面向全体学生。

面对“自主学习”, 许多教师最担心的是“学困生”的问题, 很多教师担心由于学困生能力有所欠缺, “自主学习”势必造成更大的两极分化, 使优生更优, 后进生更差。因此, 在实施“四步自学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正视学生个体差异, 在初始阶段一定要给予学困生更多的爱和关注。对于学困生而言, 只有教给他恰当的学习方法, 才是真正地提高他的“造血功能”也是真正改善他们学习能力的正道。只有我们真正把学习建立在每个学生原有的基础上, 从实际出发, 引导每个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 才能使学生树立信心, 激发兴趣, 使学习进入良性循环的机制:学会—兴趣—愿学—学会……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学有所得, 才能真正实现课堂公平。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20.

[2]崔永胜, 崔永.“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探索[J].延边教育学报, 2007.6, VOL21, (3) :61-62.

语文阅读教学四步读书法 第3篇

纵观初一教材,翻阅初一新教材教学建议及练习说明,你不难发现,阅读教学已经渗透到整个课堂教学中。初一新课标更为注重学生自我朗读的体验,倡导四步读书法。

一、读准

所谓读准,即发音停顿必须准确,且有一定的语序,也就是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读一词、一句、一段话、甚至一篇文章,并达到声情并茂,感动他人的效果。要读准,课前预习至关重要。它要求学生主动拿起笔,圈好生字词,动手查字典,读准字音,积累词语,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的动口、动手能力。

二、读畅

畅即流畅,要流畅先要熟练。而要熟练,则必须强调学生对句子乃至文章的反复阅读,以达到熟能生巧的境界。古人曾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许多时候,文章所蕴含的情感并非能一目了然,更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能强加给学生的,而要通过反复朗读,仔细推敲,从朗读人的表情变化,声音的抑扬顿挫,语气的轻重缓急中体现情感获得知识。这个时候的阅读教学又可分为几种:首先是默读,为了不干扰他人的思维,或是便于更好理解文意,此时在静默之中浏览全文,对文段的结构、段落、中心内容、写作特色等进行了解是十分有效的;其次是精读,选取精彩句子或片断加以研究,认真分析,通过思考难点感悟全文;第三是速读,在理解句意省时的基础上迅速阅读;第四是分角色朗读课文,可根据文意及学生各自的表现分配角色,让学生主动参予,在朗读中充分展现自我优秀的一面,以树立其学习语文的自信心。有一位教师在教读《山中访友》时曾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你最喜欢本文的哪句呢?能把它朗读出来与大家共赏吗?同时老师还可以用录音机为你配音。”话音刚落,同学们反应迅速,个个表现出色,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三、读情

情就是作者在文章中所蕴藏的思想感情。无论哪一种体裁的文章,都必然会有作者所渗透的思想感情,可是很多时候作者不是直接抒情,而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这时,就需要读者根据不同情况仔细推敲,加以品味,从中感悟。记叙文的阅读需要弄清文中的六要素、中心及写作特点;议论文则需要了解其中心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说明文要弄清事物的特征及说明方法。当弄清了所要掌握的内容之后,我们就能随着作者的思想历程去体验作者的内心世界,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了。在教读初一教材《生命生命》时,首先必须要求学生根据课文阅读作者叙述的三个事例。其次还必须弄清三个事例蕴含的意思分别侧重哪一方面?比如:

事例 思考

飞蛾:生之欲望——意义

香爪子:生命力——价值

心跳:生命——珍视、奋斗

当学生对文章相关的内容均一目了然之后,就会深深的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了:一是必须对生命负责;二是生命虽短却可让它活得有价值;三是珍惜时光,珍惜生命。这就是作者要体现的思想感情,也是该文立意之所在。

四、读境

读书四步法中的这一步已是感情的升华了。它要求读书的思想不能简单的停留在某一点上,而必须在透彻理解作者感情的基础上尽情的展开想象的翅膀,在作者描绘的意境中恣意遨游。这一步强调重视学生的个体参与和情感体验,让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与之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要求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放飞想象,用眼去看,用心去感受。若学生一旦冲破空间的枷锁,就如鸟儿一样在空中自由飞翔,用他们的眼睛去审视多彩的世界,用他们的心去体验生活的真谛,用他们的力量去撑起未来的一片蓝天。例如《山中访友》,当你朗读到:“你好呀,悬崖爷爷!高高的额头,刻着玄奥的智慧,深深的峡谷漾着清澈的禅心,抬头望你,我就想起了历代的隐士和高僧,你也是一位无言的智者,云雾携来一卷天书,可是出自你的手笔?”在你的想象中,悬崖似乎成了一位智者,朗读如涓涓细流,透过语言,你就会走进作者所描绘的童话般世界。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仅仅是组织者和协调者。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主动竞争,是教师的责任之一。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点拨,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展开讨论和交流。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充分说明了质疑的重要性,通过质疑,释疑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开拓思维,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质。总之,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教练员教学四步讲解法 第4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五环四步”教学模式,应用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水平的逐步提高, 人们对教育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学校的教师为了实现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 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面对着新的教育教学形式, 再实行以往那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新课改的推动下, “五环四步”教学模式的应用,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是一个完备、系统类的教育, 职业院校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要对学生加强职业和人文素养方面的培养, 为将来的全面培养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环四步”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模式, 是一种符合职教特点与需要的教学模式。通过该模式的学习和研究, 并运用到教学中, 得到了社会各院校的广泛关注。

二、“五环四步”法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内涵

“五环四步”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内涵:“五环”指的是“能力发展动员、基础能力诊断、能力教学训练、能力发展鉴定、能力教学反思”。“四步”指的是“能力发展训练”按“明确任务、小组行动、展示成果、多元评价”的步骤次第展开。

三、“五环四步”法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

(一) 能力发展动员

“能力发展动员”即明确能力发展目标、激发能力发展动机。主要是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和意义。

例如:课堂上强调教师要重视创设情境, 在每一个教学任务下, 通过图文并茂的课件演示, 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明确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 应该完成的学习任务;提出并讨论问题, 调动学生学习动力, 让更多的学生敢于参与、主动参与;提高学生自信, 培养学生自我表现的能力。教给方法, 引导、启发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可以完成学习任务。

(二) 基础能力诊断

基础能力诊断对学生进行评价与测定, 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 允许具有不同学习经验的小组学习不同的任务或完成同一任务不同梯度的目标, 避免重复学习。根据诊断结果进行教学分组, 调整教学设计, 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利于实施因材施教。

例如:以旧知引新知, 突出新旧知识点的连接点, 引出本次教学内容及重难点, 提出与新课相关的知识点, 指导学生探究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 适时给予引导, 根据学生的表现来分组学习。

(三) 能力发展训练

“能力发展教学”即采取小组教学的方式和“任务、行动、展示和评价”的程序与方法, 让学生掌握能力发展所必须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这是本教学模式的核心环节。

1.任务

采取阅读任务书方式明确学习任务, 教师把学习的责任放在学生身上。例如:教师通过发放任务书, 由组长阅读给组员, 组员分角扮演教学中的人物, 明确各自的学习任务。

2.行动

根据学习任务, 小组分组行动, 提出问题, 讨论问题, 小组间的行动主要体现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 营造开放、合作、交流、思考的空间,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教师的任务在于为学生安排学习环境, 提供学习材料, 指导学习方法, 解答疑难, 发现遭遇困难的学生并及时提供补救教学给与特别辅导。

3.展示

分组展示学习成果, 各组选出代表上台发言, 根据代表发言, 学习记录展示, 共同解决学习过程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增强分组教学实效, 活跃课堂气氛, 把学生推到主动位置, 主动参与, 主动尝试,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重视学生“学”的能力的提升:一是自主学的能力;二是交流学的能力;三是创新学的能力。

4.评价

采取自评、互评等的方式进行评价, 多元化评价学习的态度、方法及成果质量, 抓住学生亮点表扬激励, 锻炼学生独立探索, 尝试创新, 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 在合作中成长, 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后学习的互帮互助中。

(四) 能力发展鉴定

能力发展鉴定可以是书面作业鉴定, 也可以是实操性鉴定, 既要鉴定行动的过程 (规范) , 也要鉴定行动的结果 (作品)

例如:在课堂上, 以综合练习题的方式巩固所学新知识, 学生独立分析项目, 并利用知识的迁移尝试应用新知。以考核性鉴定作业形式上交, 来鉴定学生掌握所说知识。以教学软件来进行实操性鉴定, 鉴定软件操作的过程, 重视操作的结果, 进行分析, 进一步加深理解和巩固新知识, 理清学生思路, 形成完整的知识系统。

(五) 能力教学反思

“能力教学反思”, 即教师根据自身实施教学方案的感受与学生的反馈情况, 查清是否实现预定教学目标及其原因, 以利提出改进意见。

例如:在课上, 主要是教师广泛收集学生的意见, 课后教师撰写教学后记, 写出整个课堂中各要素多重互动、互相交织、彼此渗透所形成的“场效应”。

总之, “五环四步”法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是在课程改革基础上提出的符合我们职业教育教学实情的一种教学模式, 它的最可贵之处在于学生“学”的能力的提升, 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重视学生自主学的能力, 交流学的能力, 创新学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尝试、探索、团队协作精神, 真正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由单一接受到发展创新的根本转变, 实现了教师由知识的传承者到创新人才的催生者的角色换位。这就是该模式的科学实质和深刻内涵, 也只有理解了这个内涵, 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才能做到融会贯通, 才能达到无形有神 (教学有法无定法, 无法之法乃至法) 的境界。

参考文献

[1]重庆谭绍华.“五环四步”能力本位的职业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教学资料 (中职讲堂) .

[2]倪贤祥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空乘学院, 四川广汉, 618307)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2年第3期.

[3]韩培庆.《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职教论坛, 2007 (3) .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四步”设问法 第5篇

关键词:浅谈 数学教学 设问方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和落实新课程时,首先应理解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同时要弄清教与学的关系发生了哪些变化?有效的数学课堂应追求什么?如何才能帮助学生达到最佳的数学学习状态?而传统的教学,我们总是注重学习结果看重学生的分数,殊不知探究过程中的快乐对他们来说是何等重要。因此,我们应该更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尤其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经历了哪些体验?遇到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是否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最终将累积成为学习障碍,从而令学生彻底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用这样的视角来探视数学课堂教学,我们就会更加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课堂教学的科学设计。有学者说,问题是数学发展的重要动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指导人类的各个领域是数学的根本特性。其实,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有意识地使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循环往复过程,在此循环往复、步步推进的过程中,学生才掌握了知识、获得了能力。小学生的本性就是好奇好胜,利用他们的这种心理特点,设问激趣的确不失为一种构建和谐有效数学课堂的灵丹妙药。所谓设问激趣,就是把课堂教学涉及的重点、难点内容以层次递进的系列问题呈现出来,以此引发学生发散思维、积极思考,让学生在思考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寻求方法的过程中体验求知的快乐,在解决问题后享受成功的喜悦,最终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那么,在数学课堂中如何创设问题呢?现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尝试的“四步设问法”浅述如下,以供各位同行借鉴——

第一步:巧问开场,激发兴趣。实践表明,刚上课时,由于各种原因,学生注意力比较分散,不易很快进入学习状态。此时如果教师能贴近生活、结合实际,巧设开课前的第一个问题,给学生创设一个观察、联想、抽象、概括、数学化的过程,一定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很快进入学习状态。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这样的情境中,再注意给学生动手、动脑的空间和时间,学生一定会有强烈的学习愿望,这就为一节好的数学课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步:系统设问,举一反三。探求新知一般应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具体内容把设计系列问题层层推进课堂教学。在具体实施中,既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也可以讨论交流,还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单独提问,这样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也能使一节课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当然,所列问题可以在课堂上讲授内容的前提下适当拓宽,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当学生通过自己的能力解决了这些问题,领略到成功的欢愉,就会增强学习的信心,激发学习的兴趣。别林斯基说:“教学方法应该使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使他们发展积极的思维”。让学生自己去寻求问题的正确解答,这不仅对他们领会知识和掌握技巧有促进作用,而且对他们的发展也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当他们尝到成功的乐趣后,对学习热爱之情就会油然而生。

第三步:两问作结,发散思维。实施课程改革后,课堂小结时要改变教师总结学生听的被动局面。应该让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一是本节课你学了什么知识和方法?二是你觉得自己学得如何?我鼓励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自主小结和自主评价,或小组讨论、或个人发言、或互相补充等等。作为教师的我最后给知识补充完善,给学习心得体会给以充分肯定,并提出合理建议。

第四步:拓展延伸,温故知新。布置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是不容忽视的,恰当的作业不仅能起到理解、掌握和巩固课堂内容的作用,而且可以为下一节的课堂教学内容埋下铺垫,引发新一轮的数学问题。课后思考问题一般难度应大一点点,使学生通过自学后又能够解决的问题。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经验的生物、物理、化学、数学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好像是微微打开一个通往一望无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东西有意地留下来不讲”。

教练员教学四步讲解法 第6篇

示范法在艺术体操教学中的应用

1. 准确的示范法

示范是一个直观的教学, 教师以具体动作为范例, 实际操作使学生了解要学习动作的形象、结构。它是传授知识技能的重要环节, 也是区别于其他科学的基本点。示范要像演员那样以精湛的艺术表演, 给人以深刻而真实的形象感受。因此, 示范时要做到准确、熟练、轻快、优美, 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1]。教师的示范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渴望练习的要求。因此教师应明确了解不同的示范有着不同的目的和作用, 以表达最佳的示范效果。如个别动作的示范就要采取多个方向, 而非每个动作的示范都千篇一律的采用正面示范。

艺术体操教学示范是以人体姿态的变化为主要内容, 学生对动作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是需要进行直观教学的, 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就是这个道理。对于大学生来说, 模仿力较强, 尤其是对自己感兴趣的艺术体操, 可以说正确的示范比讲解更重要, 它是技术教学的直观途径。教师在示范中位置、方向和时间都必须使学生进一步易于观察。必要时, 还可以做正误动作的对比演示, 使学生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动作, 尤其是器械教学中, 更要注重示范的作用。

2. 镜面示范法

镜面示范法是教学中常用的手段。它是强化记忆的动作方法。在小组合套路教学和成套套路教学中, 常使用此方法。一套艺术体操的动作, 方向路线变化是比较复杂的。在学习比较简单的动作时, 多采用镜面示范。因为镜面示范便于教师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使学生更容易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在学习比较复杂的动作时, 多采用正面示范。由许多单个动作串起来的成套动作比较复杂, 方向的变化比较多, 教师有必要进行多次的领做, 也可让掌握动作较好的学生在前面带做。经过多次、反复的练习, 使学生能很快地熟练整套动作, 形成动力定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正确示范和讲解, 对提高教学质量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起着重要的作用[2]。

3. 完整的示范法

完整示范技术动作是由教师或由教师指定学生以具体动作为范例, 使学生了解完整的动作形象、结构、要领的方法.完整技术动作示范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 因此在运用示范讲解时, 教师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 并注意结合艺术体操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学生体质等客观条件, 选择技术动作示范的次数、速度、位置和方向, 完整技术动作示范是学生建立正确动作表象的重要信息源, 对于学生的艺术体操运动技能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3]。示范要体现出艺术体操教学内容的特点, 如在学习"身体波浪组合"这一技术动作中, 先完整示范, 使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都有美的欣赏, 然后再强调重点前、后、跪立、侧波浪时身体的姿势及发力顺序。

讲解法在艺术体操教学中的应用

1.准确的讲解法

讲解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动作概念的基本途径。所以, 教学中要求教师的讲解富有教育意义, 要简明扼要, 突出重点, 通俗易懂, 生动有趣, 做到精讲多练。要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必须让学生充分了解动作术语, 这就需要在传授基础知识之中渗透[4]。在教学中必须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讲解.并注意讲解的广度和方式要符合学生的艺术体操技术基础、知识、运动经验, 能使学生易于接受.另外, 完整讲解技术动作具有鲜明的引导性, 教师要善于借助于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的事物或已经学过的运动技术, 与所学艺术体操运动技术产生联系, 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艺术体操技术动作.如讲解"右手单臂抛接球"这个技术动作时, 应从球的持法开始有步骤、有节奏、分路线、方向的进行完整讲解, 而在讲解中强调此动作的重点是蹬地、摆臂协调发力, 球沿着手指尖的方向向上抛出, 并主动伸手迎球、接球。

2.讲解法的方式

教学中要提高讲解的技巧、时机, 采用的方法要恰当。通常, 讲解法有以下三种方式: (1) 集中讲解。一般用于学习新教材时:某一技术练习前要提出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 在分组练习中教师发现有共性的问题需要解决时;在课的开始宣布任务时;课的结束教师小结本课指出某些问题;当一个练习中要提出新的要求时。 (2) 个别讲解。在集中讲解、分段讲解的前提下, 针对练习中学生由于技术水平的差异出现问题而采取的方法。 (3) 分析法。艺术体操是美的集中体现, 在成套动作中、乃至每个单一动作, 都有关键技术要求, 这样才能构成统一的美。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错误所在, 帮助学生分析动作, 找出纠正办法。尤其是要抓基本功、基本姿态练习。这是成套动作完成准确、优美、幅度大、质量高的关键所在。

结论

示范、讲解法是高校艺术体操教学中的主要方法和手段。教师通过正确地示范教学, 让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了解事物的外部形态, 建立正确的动力定型和理论概念。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做到善于观察, 思考, 勤于领做示范, 从而发现更多的问题, 积累经验。在教师的分析讲解中, 要重点突出, 让学生了解正确的动作要领、要求, 避免无谓的重复和唠叨。只有示范与讲解密切配合, 才能使学生更快体会动作要领、掌握动作, 在艺术体操课的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摘要:艺术体操教学有利于身体形态塑造, 注重动作美的培养。所以在艺术体操教学中, 教师准确的示范技术动作和讲解, 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的功能, 更好地感知动作, 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 从而提高艺术体操技术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讲解,示范,艺术体操,正确

参考文献

[1]陈莉萍.普通高校艺术体操教学的思考与改革[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1997, 25 (4) :35-36.

[2]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1:55-56.

[3]钟进.高校艺术体操教学方法探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4, 15 (3) :48-49.

四步预习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第7篇

“学为主导”四步阶进法 第8篇

2.交流展示。经过第一环节的定向自学, 学生有了交流展示的欲望和基础, 此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展示, 教师应根据定向自学提纲, 组织交流展示, 其目的是解决基本概念问题, 而概念的深化和难点的解决需要在第三环节完成。具体要求是:让学生在小组或全班交流自学过程中的收获和遇到的问题, 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或者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

3.探究深化。这一环节主要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经过定向自学和交流展示, 解决了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问题, 而概念的深化、难点的突破、重点的拓展, 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 和学生一起探究完成。这一环节, 教师要用丰富的教学资源, 帮助学生建构新知识。这一环节的具体要求是:在教师引导下, 解决在交流展示环节中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这一环节, 是学生建构新知、掌握规律、训练思维、提升能力的核心环节。

4.巩固训练。这一环节的具体要求是:精选习题, 实现高效的知识迁移和变式训练;小组结对, 展示测评和互评的结果。

教练员教学四步讲解法 第9篇

关键词:四步导读法;语文;阅读教学;例谈

“四步”导读法的内涵和特点

“四步”导读法,简单地说,就是教师围绕四个教学步骤设计问题,引导学生阅读的一种教学方法。具体是指教师根据自己的读解发现,设定教学目标,围绕“文本结构梳理——重点细节探究——主题意蕴发现——语言特色体悟”这四个教学步骤,设计系列导读问题,引导学生逐层深入阅读文本,最终生成教学目标的一种程序化的阅读教学组织策略。具有四个特点:

1.问题引领。导读问题引领阅读活动展开,指向预设教学目标;导读问题解决,阅读活动随之结束,教学目标随之完成。

2.教师主导。教师在课前精心设计导读问题,融入自己的阅读体会和教学意图,并以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形成初步结论;在课堂上进行随机点拨和观点归纳提升:教师始终发挥主导作用。

3.程序性强。阅读、讨论与总结等师生双边活动,按照“文本结构梳理——重点细节探究——主题意蕴发现——语言特色体悟”四道程序顺次展开;前一个板块预留问题的解决,是后一个板块的逻辑起点。程序简明,易于操作。

4.普遍适用。任何文本阅读都要克服“语言层——结构层——意蕴层”这三层障碍。“四步导读法”,针对阅读障碍设计问题,降解阅读难度,引导阅读,而且教学程序与学习程序基本一致。因此,能够有效指导各类文体阅读,是一种普遍适用的阅读教学组织策略。

“四步”导读法的程序逻辑

第一步,文本结构梳理。目的是整体感知文本——特别是文本各个部分的内在逻辑联系,帮助学生熟悉文本的基本内容,为对话交流提供事实依据。

第二步,重点细节探究。是在熟悉文本基本内容的前提下,深入探究影响“主题意蕴发现”的局部问题,为后继的“主题意蕴发现”提供内部语境支持。

第三步,主题意蕴发现。结合作家世界、时代背景等外部语境,发掘文本的意蕴空间,联系前面形成的内部语境,就阅读中产生的独特体验和新的意义发现进行探讨交流,这是阅读教学引领学生精神成长的主要意义所在。

第四步,语言特色体悟。是学习过程的回溯,在把握作品结构和意蕴构成的“意义场”的基础上,体悟作品独特的语言技巧以及蕴含其间的思维和情感特质。这是对文本意义的重新审视,既是领悟具体语言技巧的过程,也是与作者情感思想的二次交流过程。

“四步”导读法的应用课例

以《故都的秋》为例,全文12个自然节,“四步”导读法应用示例如下:

第一步,文本结构梳理。通过课前问题设计,引导学生阅读对应课文段落,把问题引向预设目标,课堂上展开讨论交流,教师再进行明确总结提升。目的是帮助学生熟悉本文的基本事实,形成整体印象,为深入探究重点细节和发现主题意蕴奠定基础。导读过程(见表1)。

第二步,重点细节探究。主要是结合整体语言环境,讨论文中一些违反常理常情的主观性语句,探究理解其中流露出的反常心态。教师通过梳理提炼,设计相关导读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为下一步的“主题意蕴发现”铺垫基础。导读过程(见表2)。

第三步,主题意蕴发现。“发现”包括三层空间:一是主题的特定性,能够理解阐释;二是主题的普遍性,能由此及彼拓展延伸;三是主题对读者启发。这三层主题意蕴解读,可通过导读题设计,引导学生联系文本、联系读者、超越文本内涵,形成对作品意义的理解发现。导读过程(见表3)。

第四步,语言特色体悟。主要是指体悟本文在表现手法、修辞艺术以及语言风格等方面的艺术特色,借以进入作者世界,领会主题意蕴,借助导读题的设置,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加深情感体验,了解作者情感智慧。相关导读过程(见表4)。

结束语

“四步”导读法是教师基于文本层次的深刻理解,针对阅读中的难点障碍,设计导读问题予以化解;以问题引导阅读讨论交流等活动,并在问题的讨论解决中,逐步达成预设目标或生成阅读价值。

运用“四步”导读法,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效调动学生深度参与阅读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文本阅读的逻辑程序。“四步”导读法适合指导各类文体的阅读教学,是一种普遍适用的阅读教学组织策略,值得推广和借鉴。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原理新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83-184.

[2]韩雪屏.中国当代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上一篇:读轮椅上的霍金作文400字下一篇:2020年财政局专题民主生活会班子剖析材料5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