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秘密日记

2024-06-10

成长的秘密日记(精选14篇)

成长的秘密日记 第1篇

成长的秘密.青春的珍惜。

——题记

【一】

今天生日,天气也放晴了,只是,为什么很想哭呢。

这次也会淡忘吗?如果做不到该怎么办?还有两年,你就会有自己的生活,而在这两年,我们注定不会有任何交集,我要准备我的中考,忙碌的学习会让我没有时间想你,等到你挽着别人的手进入礼堂时,我也许会在中考的惆怅中安静的为你祝福,那时候,我还会想你想到掉眼泪吗?

我们的距离太远,从很多年前就被注定。

命运从没有想过让我遇上你,可是在这烦乱的世界中,有什么不可能呢?而事实,就是我遇见你,记住你,为你哭泣。

我一直都做着一个梦,梦着很多年前,我来到你的国度,如果那时候我们相识,也许可以有希望可以在一起,而这,也只能是我安慰自己的梦而已。

我有时候会想,是不是时间太过匆忙,遗忘了我们的相识,才会留下我在这个颓败的小镇里孤独的相思?

生日,让我想起,十几年前我来到这个世界,命运帮我安排好了一切,当我第一次看见母亲嘴边的笑颜,你已经挽着别人的手把温暖给了另一张脸……

今年生日不想吃蛋糕,因为没有愿望可以安慰自己,那些甜腻的幸福,到了我的嘴里会变成苦涩的泪水。

也曾经想尽一切办法和你联系,可是最后却开始安慰自己。

我们的距离太远,从很多年前就被注定。

我想,这辈子,我就只能这样静静的看着你,因为,你永远也不可能知道,我在这里,为你哭泣。

在论坛里,看见你给她们的信,简单的几句话,??o的表达却有三千多条回复,而我给你的留言,有满满的一大篇,却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见。

昨天晚上看《快乐大本营》,那上面有很多张笑脸,所有的温暖都刺痛了我刚流过泪的心灵,可还是坚持着没有关掉电视,等待着自己被融化他们的快乐里,到了最后,节目结束时,才发现自己已经泪流满面。

【二】

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我躲在阴暗的阁楼里,欣赏着你的笑颜,贪婪的欺骗着自己,只为了让心灵多一些温暖而已。

上网的时候总是疯狂的收集你的消息,想让自己多了解你一点,哪怕我们这辈子不可能会相遇。周围有很多闲言碎语,可还是甘愿让自己沉醉在你的世界里,是真的想在这个冷漠的社会里保留下自己的这份任性。

总是会忍不住幻想我们的相遇,不敢奢望能够在一起。

我想我是在预习我们的相遇,因为在心底始终有一丝希翼,如果有一天命运被时光打乱了旋律,我们也许会在某个地点相遇,那时候,我不容许自己错过那个时机,我会思考该怎样保留那一段记忆,让它们变成成长中永恒的珍惜。

【三】

在木槿花开的季节,会坐在阁楼里想你,闭上眼,在空气中画出你的轮廓,欺骗自己你在身边,为我收集木槿花瓣上褶皱的美丽。

在空气逐渐冰冷的十一月,会一个人坐在教室里看着泛黄的墙壁,想着时光在这时候流过悲伤的裂缝,把我的思念带一点给你。

在阳光肆意疯狂的七月,会一个人躺在阁楼里看你的照片,喜欢你微笑时嘴角边的温柔,我的指尖冰凉,拂去阁楼里潮湿的空气。

在樱花飞舞的三月,会很早起来走进冰冷的晨雾中,我总是漫无目的地走,总想着在这片迷雾的尽头有你在等我。

【四】

有没有告诉过你,为了看懂你在博客里的留言,我第一次开始翻字典;

有没有告诉过你,一直想给你寄信,却因为不想打扰你而放弃;

有没有告诉过你,你的每一部作品我都有看,而且还会傻傻的在日记本里写上一大篇观后感

有没有告诉过你,我的日记的主角始终不变,一直是你;

有没有告诉过你,我和你的fans不一样,我只是单纯的喜欢你,从没有想过要打扰你;

有没有告诉过你,我对你的喜欢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把它当作这辈子最珍贵的秘密;

有没有告诉过你,我从来都不认为你是完美的,我总是从我了解的碎片当中幻想着你的样子,你的优点,你的缺点;

有没有告诉过你,如果可以,等你老了以后,我希望能去看你,像一个陌生的路人一样和你相遇;

有没有告诉过你,我真的很想遇见你。

【五】

有时候会想,我该拿什么喜欢你?

我从来都不相信可笑的一见钟情,在这个被硝烟充斥着的时代,爱情变的奢侈,而我,又该拿什么来爱,成长只给了我一点点梦想,它是我青春的希望。

有时候会想,为什么我会遇见你?

在寒冷的十二月,我不是只喜欢躲在阴暗的阁楼里等待着温暖吗?你是以什么样的方式闯进我的世界?又要以什么样的方式离开?

有时候会想,下辈子我们可不可以在一起?

这辈子,我们错过的时间太长,已经无法弥补,那么下辈子呢?如果我愿意为你保留我的灵魂,那么你愿意把下辈子的遇见留给我吗?

有时候会想,我该怎样在你的世界中存在?

如果命运把我安排成你的惊喜,我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在你的世界中存在?

【六】

一直很喜欢自己在很多年前讲过的一句话——真正的公主只需要等待,而灰姑娘却必须争取。

你知道吗?我那时候以为我是那个公主,只需要穿着美丽的蕾丝公主裙在原地等待着王子骑着白马带着我爱的木槿来接我,而渐渐长大了就明白。

成长的秘密日记 第2篇

《没有秘密长不大》是一本写校园故事的书。下面我来给大家说说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吧。

“单翼天使”张小伟一直感到很孤单,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离开了他一直依赖的妈妈,和开朗的朱子同成为了亲密无间的好朋友……。张小伟和朱子同这两个男生的友情中包含着许许多多成长中的困难和秘密,秘密包括早恋、沉迷网络游戏等等。“单翼天使”张小伟从这些秘密中领悟到了生活的经验及教训,而这一切,又都成了他自己成长中永远的秘密!

《秘密花园》中成长的秘密 第3篇

玛丽刚到克雷曼庄园时, 她是一个既寂寞又别扭的小女孩。由于长期由奶妈和仆人照顾, 小小年纪就骄纵任性, 没有人喜欢她, 她也没有任何朋友。然而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以及无意间发现的一个被深锁了十年的“秘密花园”, 使她的生活有了很大的转变。从此, 她的人生观都不一样了, 学会了照顾植物的同时, 也学会了如何去关心别人。玛丽通过玛莎、花匠本·威瑟斯塔夫、知更鸟的帮助找到了秘密花园, 并进入花园劳作使它恢复生机, 而自己也变成了个快乐健康的小女孩。

科林是个被抛弃的孩子, 玛丽不顾管家的一再限制与威胁, 在庄园里找到常年卧病在床、精神极度痛苦的科林。他性格怪癖, 动不动就大发脾气, 这一切是由于父亲对他的漠视, 虽然不是故意这样, 但却深深地伤害了小科林, 他需要伙伴, 需要学会爱和被爱。玛丽让他认识到自己不是驼背, 除了他长年卧床导致的虚弱外跟常人没有区别, 并且用自己的坏脾气抨击科林, 想要他燃起康复的勇气。玛丽告诉他花园的秘密, 给他讲狄肯等很多令他心驰神往的故事。

狄肯是仆人玛莎的弟弟, 跟玛丽和科林完全不同。他性情温和, 给这对有问题的兄妹提供了很多帮助, 帮助他们成长。他对大自然和动物有种很神奇的能力:能通过吹笛子吸引松鼠、野兔、狐狸、羊羔到他跟前。这个约克郡的小伙子能跟大自然和他自己和谐相处。他从不会感到恐惧, 没有孤独感, 也不自私, 本质上就是善良的, 他展现给玛丽和科林的是积极向上的态度, 给他俩真正的友谊。狄肯的性格强化了小说通过自然获得新生和救赎的主题, 同时使《秘密花园》这部小说中充满了希望和快乐。

《秘密花园》里, 至少可以找到两组以玛丽为主人公的秘密, 分别呈现为被封锁的玫瑰园和被掩藏的柯林。玛丽刚刚被管家梅德洛太太接到庄园时, 曾被明确告知, 禁止“满屋子东摸西碰”。这话大大损伤了小女孩的自尊心, 同时也十分清楚地表明, 面对庄园里陌生的成年人世界, 在柯林的事上, 她不被认可具有知情的权利。玛丽顿生反感并作出尖刻的回答:“我才不会东摸西碰呢!”事实上生活在印度的时候, 玛丽也扮演着几乎一无所知的土公主角色。她看上去像一个多余的人, 玛丽的坏脾气一方面与娇生惯养有关, 更大的原因恐怕还在于这种长期被隔离在知情状态外的劣势感与压抑感。她只有借助于歇斯底里的发泄才能部分地缓和这种强烈的不平衡感。

玫瑰园的出现开始从根本上改变这种不平衡。将花园秘密发掘出来并占为已有的玛丽第一次享受到了拥有知情权的快意以及相对于大部分不知情者的优越感。随着保密游戏的愈演愈烈, 玛丽和柯林从中获得的乐趣越来越大, 到了后来, 三个孩子几乎是在合演一场针对克雷曼庄园所有成人的喜剧游戏了。虽在新鲜空气、户外运动还有好心情的调养下, 柯林的身体状况日渐好转, 但是为了制造假象以便保密, 他还装出一副病恹恹的模样, 甚至不惜在饥肠辘辘的同时拒绝厨师送来的美食, 宁愿饿着肚子偷偷到花园里去啃烤土豆。他们如愿以偿, 成功地瞒过了大人们。这个过程强化了成长个体的独立性与优越感, 肯定了其发展力量, 同时也在更为根本的意义上增强了秘密造就的“安全感”, 实现了在秘密中成长。

“秘密”背后的成长秘密 第4篇

教养总是在生活之中,但因为其过于日常化的“外貌”,很容易就被我们忽视。作为一个有学前教育学背景的妈妈,管倚把教育学的理论以及自己的理解和想法贯彻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她很愿意和妈妈们一起分享生活中就能轻松实践的育儿法则……

被告知一个秘密就像被赠予一份礼物。

——康德

女儿每天从幼儿园回到家,我总要问问她在幼儿园的情况。女儿呢,有时候有问必答,有时候却吞吞吐吐,“我……嗯……忘记了”,如果你想进一步追问,她还有一句“我什么都不知道”等着你。

作为一个妈妈,对孩子的所有事情,总是想事无巨细都了如指掌,但孩子每每会给予我们“我不知道”、“我忘记了”等明显是敷衍的回答,有时候更会直接告诉你“这是我的秘密”。面对孩子抿紧的嘴,有时候我们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作为父母的我们难免会沮丧:一手带大的孩子,怎么会让人觉得和他有这么大的隔阂?难道我们之间的感情没有那么深?另外,像我这样“多虑”的妈妈还会担心:孩子不应该天真单纯、心无城府的吗?这么小就知道对家长隐瞒了,以后长大了还怎么得了!

每个人都有秘密!

最近我去参加同学聚会,大家一起回忆小时候的各种糗事,而当年我被公认为“小坏蛋”的证据之一,就是幼儿园时,我就知道把不要吃的饼干,趁老师不注意,塞在外套和袖套的夹层里,在回家的路上再偷偷扔掉!而老师和我妈妈,从来都没有发现过这个秘密。

同学们的善意嘲笑,让我一下子释怀了。原来,当时幼儿园的我也有自己的小秘密。那么,女儿有自己的小秘密,也完全不稀奇!

孩子有了自己的秘密,看似就和家长有了隔阂。这种隔阂,让爸爸妈妈们失落万分;但是对孩子来说,就意味着成长。

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埃里克·埃里克逊认为,孩子的自我认同感是在孩子的生活中日渐发展起来的,比如孩子学会走路,就能体会到行动的自由以及“我会走路”的意识。当孩子逐渐把身体意义上的自我和父母心目中的形象区分开时,他们也就逐渐发展出自己的个性。

在这其中,孩子拥有自己的秘密,更是一种“自我和父母相独立”意识的显著特征。正是因为有秘密,而并非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向父母公开,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独立性。

在这点上,可能德国社会学家奥尔格·齐美尔的描述更为简洁明了:一旦人们能够保守秘密,他们就开始生活在两个世界里。这两个世界,一个是眼前的现实世界,另一个则是人类生活体验的内心世界,而且前者会受到后者决定性的影响。当孩子拥有自己的秘密,就证明他同时开始拥有复杂的内心体验世界。

是否要探寻孩子的秘密?

孩子拥有秘密,宣告了他内心世界的降临。无法触摸到的内心世界,让我们做家长的恐慌不已,谁能保证孩子的内心世界是纯洁一片?谁又能知道,孩子的秘密是善意的隐瞒还是恶意的欺骗?

但是每个人都会成长,每个人都有秘密,如果孩子在家长面前永远是透明的,就意味着家长的作为可能抑制了孩子的成长。这不是我们所希望的。

有些不痛不痒的小秘密,就让它成为永远的秘密吧。不要随意探寻孩子的秘密,但要告诉他比拥有秘密更重要的原则——保守秘密。

德国心理学家伊丽莎白·弗里特纳和勒纳特·瓦尔丁曾经做过一项实验,实验进行过程中,孩子们会观看一部电影,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2个10岁左右的女孩在客厅里一起玩耍)

女孩罗莎:你知道吗?

女孩卡迪亚:什么?

罗莎:昨天我偷偷地吸了几口香烟,味道很不好,我觉得很恶心,而且我还真的有点害怕呢。

卡迪亚:爸爸妈妈不许我抽烟。

罗莎:我爸爸妈妈也不许我抽烟,所以我刚刚讲的事是个秘密哦。

就在这个时候,卡迪亚的妈妈走进了房间。她很好奇:你们的样子怎么这么滑稽呢?是不是做坏事了?

卡迪亚:不是我!是罗莎!她告诉我她昨天抽烟了!

妈妈:唉……卡迪亚!

随后,研究人员会问看电影的孩子一些问题。

实验中,大部分5~6岁的孩子认为,泄露秘密的是罗莎,因为她说她偷偷抽烟。而且他们认为妈妈说错话了,妈妈责备的应该是罗莎,而不是卡迪亚。

12岁左右的孩子则认为,卡迪亚应该为自己泄露了他人的秘密感到内疚。妈妈的 “唉……卡迪亚”其实就是对她的警告。

很显然,孩子保守秘密的意识,是随着年龄增长,通过不断学习才能获得的。

心理学家在这个研究中发现:

5岁左右的孩子会很自豪“我知道什么是秘密,我已经告诉过别人好多秘密了”(其实他只是知道秘密的大概意思);

大部分6岁左右的孩子,知道要考虑该不该把秘密说出去(开始有初步的保密意识,但是未必能做到);

6~10岁的孩子,能经常思考要不要把秘密泄露出去(说话之前先考虑保密的问题);

10岁左右的孩子,会用友谊的标准来确定自己的行为(可能只愿意为好朋友保密);

12岁左右的孩子,能清晰意识到自己为他人保守秘密的责任,泄露他人的秘密意味着失去他人的友谊。

守护孩子的秘密!

孩子有秘密是正常的,并非不健康、不应该的,它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正常发生的事件和载体,大人应该允许孩子保持自己秘密,尊重孩子的秘密。对于孩子来说,和爸爸妈妈分享自己的秘密不是义务,而是对爸爸妈妈一种额外的信任,一份特别的回报。孩子愿意和你分享他的秘密,爸爸妈妈固然可以欣慰,但是千万不要为了获取孩子的小秘密,而失去孩子对你的信任。

作为家长,比刨根问底地审问孩子的秘密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教导孩子保守秘密的责任感。

尊重孩子的秘密。如果孩子用“XX告诉我了,但是我不想告诉你”、“这个我们说好了,不能向其他人说的”拒绝你,那么请你尊重孩子,压制一下自己的“百爪挠心”。

以身作则。每个孩子都有一些糗事,比如尿床了、摔在泥塘里了,如果你和孩子约定保密,那么请遵守这个约定。不要在亲戚朋友面前,谈及孩子的这些事情,一方面是为了孩子的自尊,另一方面是为了你们之间的“约定”。

指出孩子的泄密行为。固然要约束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但是为了揭露不良行为而产生的告密行为,同样是不良行为之一。和卡迪亚的妈妈一样,要及时向孩子指出泄密行为是不对的。

最要紧的,是爸爸妈妈的心态。我们不得不接受这一点:孩子和爸爸妈妈分享自己的秘密不是义务,而是一份特别的信任。

成长的秘密作文 第5篇

看这张,还不会走路的我,在爸爸、妈妈的怀抱中,笑得那么甜、那么幸福;那张更有趣,我正用小手拿着叉子,往嘴里送着生日蛋糕,“贪吃”的我弄得满嘴都是白色的奶油……

我一边兴致勃勃的翻看着,一边体味着成长的快乐……

啊!这组是我五岁时随爸爸、妈妈到杭州千岛湖游玩的照片。黄龙洞前,有我们的身影;西子湖畔,有我们的足迹……“还我河山”几个劲有力的大字映入眼帘——那是我在民族英雄岳王爷塑像前的留影……祖国的大好河山是如此的美丽、壮观!

越往后看,照片越来越清晰,色彩越来越绚丽。这时爸爸提议:“我们看储存在电脑里的照片吧。”爸爸打开电脑,我轻点鼠标,一张张更加精美的照片展现在眼前……

这是泾县新四军纪念馆,里面陈列着*等革民先烈使用过的文物,让我想到当年革命前辈们浴血奋战的情景。我缅怀着革命先烈,深深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继承先烈的遗志,发扬优良传统,好好学习,奋发图强,将来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昌盛。

“啊!牡丹,百花丛中最鲜艳!啊!牡丹,众香国里最壮观!……”蒋大为爷爷嘹亮的歌声在我的耳畔悠然响起。这是多美的景象啊,屏幕上出现了各色的牡丹——白的像雪,红的像火,粉的像霞……千姿百态、富贵端庄……丫山的花、丫山的石、丫山特有的“喀斯特”地形又一幕幕展现在我的眼前。

“海宝来了!”我激动得欢呼起来。这不,可爱的海宝(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睁着一双调皮的大眼晴,摆动着双臂,拉着我和苗苗,正笑眯眯地走来……

我仿佛又回到了去年夏天,又回到了游人如织的上海。科技馆、海洋馆、东方明珠、上海交大……又都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成长的秘密作文 第6篇

下午,老妈把我从睡梦中毫不留情的拽起。“等会儿去你大姑家,你去不去?”一听不是让学习,我爽快地答应了。“走了,出发。”我赶紧跟上了老妈的步伐,去车库取车。

出了小区,两人缓缓骑行,走进了一段闹市。一位牵着小孩的老人进入了我的视线。目光不断的在老人身上逡巡,总觉得她,似乎在哪见过?老人手中紧紧握着小孩的手,仿佛,只要松开,小孩便会消失得无影无踪。老人的背似乎在与历史年轮的对峙中,稍稍隆起了些许。

而孩子,望着旁边五花八门,奇奇怪怪的东西,明显止不住好奇趁老人一个不注意中,挣脱了老人的手,向一个糖葫芦摊跑去,全然不顾身后老人如何叫喊,追赶。小孩终于停下来了,望着眼前,那放着一串串诱人糖葫芦的小摊。口中,仿佛已流下了一道很长的涎水。

老人在他身后不断的喘着粗气。缓缓走过来看着他,眼中,那目光似乎没有半点责备的意思,反而充满了慈爱。小孩指着那家小摊,向身后说道。“奶奶,我想吃那一个。”

刚停下的老人听了这句话,迟疑了一下,小心的向摊主问道:“那个多少钱?”摊主不加思索的道:“那一层的都是四元。”老人把那双布满沧桑的双手颤颤的伸入口袋,在扁瘪的口袋中,翻寻着,几张可以兑换孙儿喜欢吃的东西的纸币。翻着,不停的翻着,将口袋的底部都翻了出来,却也仅仅找到了五张,邹巴巴的一元纸币。将其中的四张,递给了小摊的老板,小摊老板接过钱,笑盈盈地递上一根让孩子无比眼馋的糖葫芦。

小孩子接过糖葫芦,笑得更欢了,又开始跑了起来,老人也只好无奈的跟在后面,不停的追着。看着老人离去的背影,我好像想起了什么?啊!我想起来了。那老人,多像我的外婆,也更像我的奶奶,那个快乐无比的孩子,不正是儿时的我吗?

成长的秘密作文 第7篇

“单翼天使”张晓伟一直感到很孤单,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离开妈妈,和开朗的朱子同成为好朋友……这两个男生的友情中包含着许多成长中的“秘密”,包括早恋、沉迷网络游戏等等,张晓伟从这些秘密中领悟到了生活的经验及教训,而这一切,又都成为了他自己成长过程中永远的秘密!

其实,成长过程就是一幅画,秘密就是画中的一道景、一件物,是不可缺少的东西。记在我们成长的足迹,陪伴我们一生。家长们可能会这样认为:什么秘密!有什么话不能跟家长跟父母分享吗?如果大人们这样认为,那就大错特错了!秘密之所以是秘密,是藏在每个人心中的宝藏,是不想让人发现的。而且,不是所有的话都能和亲人分享的,嘻嘻……保留一点属于自己的隐私嘛!也许,这样做,家长们会不理解,他们可能会偷偷的去揭发孩子们的“秘密”,这样是不对的!每个人都不能属于自己的小秘密吗?让这样秘密在每个人的心里生根发芽吧!

在父母的眼中,我们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孩子。我们总是那么不务正业,可是大人们哪里知道,我们每天都是学习学习,难道连轻松放松一下也不行吗?3年级的时候,爸爸妈妈就抓得很紧,一放学就要先写作业,写玩了好要在预习一下明天的课程,快要考试的时候连电视动不能看。就连课外书也不能动一下。那个时候的课程也很简单,我就没有多想,爸爸妈妈也是为了我好嘛。可是现在呢?那些题目都那么难,家长也不知道鼓励孩子,他们那里知道这题有多难?尤其是快要期末考试的时候,老师开始活跃了。让孩子们做一堆一堆的卷子,笔水都废了几万吨。我似乎厌倦了这样的生活一天到晚除了学习还是学习,一点自由的时间都没有。我觉得我好累啊!加上作业一下子增多,又要复习,我似乎对学习产生了压力。可政府一天到晚在说为我们减负,可还是那么多作业。

小时候你们常常教育我们要会尊重人,可是你们知道“尊重”是什么意思嘛?或许这两个字你们写都不会写吧。

每个人都会有秘密,有些是可以说说的,但是有些秘密只能留在自己心里懂吗?

我已经长大了,成长的烦恼会永远伴随着我。有的你们可以帮助我,但是有的你们冰棒不了我。当我失望的时候烦恼的时候,你们不能或没有时间听我说,我却只能给日记本倾诉。当我对您有意见的时候又不敢惹祸上身。就只好对日记本说说。当我犯错误时,我会捂着耳朵不听你们的唠叨,在日记本上检讨自己。

“最有效的途径,不是千方百计以‘侦探方式’获取‘情报’,而是建立起亲密的信任关系,这对家庭教育来说非常重要。”科学家分析,教育从根本上而言是一种关系,良好的教育依靠关系维系。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如能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则胜过一切教育。“试想,如果孩子在心中坚信,‘妈妈是尊重我、信任我的’,这要比所有‘侦探手段’都管用。”反之,孩子一旦发现自己的隐私遭到偷窥,则势必在相当长时间内,影响到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效果。

没有秘密的孩子,是永远长不大的。他们从小的时候就像学习机器一样在那里不停的学习,没有一点坎坷什么的,他们会比那些学习差、有许多秘密的孩子差很多,他们也是永远也赶不上那些孩子的!

老干妈的成长秘密 第8篇

每一天, 这里都会生产出大约130万瓶辣椒酱, 由始终等候在厂区的卡车拉走进入销售渠道, 然后迅速被发往中国各地的大小超市, 以及遍布五大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一位渠道经理说:“有华人的地方, 就有‘老干妈’, 它最大的意义是提高了华人对辣椒的接受度和依存度, 改变了华人的口味。”

作坊时代的“老干妈”虽然产量很小, 但光靠龙洞堡周边的凉粉店已经消化不了, 她必须开拓另外的市场。陶华碧第一次感受到经营的压力。

陶华碧用了一个“笨办法”:她用提篮装起辣椒酱, 走街串巷向各单位食堂和路边的商店推销。

一开始, 食品商店和单位食堂都不肯接受这瓶名不见经传的辣椒酱, 陶华碧跟商家协商将辣椒酱摆在商店和食堂柜台, 卖出去了再收钱, 卖不出就退货。商家这才肯试销。

一周后, 商店和食堂纷纷打来电话, 让她加倍送货;她派员工加倍送去, 竟然很快又脱销了。陶华碧开始扩大生产, 她给二玻的厂长毛礼伟打了一个的电话:“我要一万个瓶子, 现款现货。”

无论是收购农民的辣椒还是把辣椒酱卖给经销商, 陶华碧永远是现款现货, “我从不欠别人一分钱, 别人也不能欠我一分钱”。从第一次买玻璃瓶的几十元钱, 到现在日销售额过千万始终坚持。“老干妈”没有库存, 也没有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 只有高达十数亿元的现金流。

“这三个字太难了, 太复杂了”

陶华碧的记忆力和心算能力惊人, 财务报表之类的东西她完全不懂, “老干妈”也只有简单的账目, 由财务人员念给她听, 她听上一两遍就能记住, 然后自己心算财务进出的总账, 立刻就能知道数字是不是有问题。

1997年8月, “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成立, 工人增加到200多人。陶华碧要做的不再仅仅是带头剁辣椒, 财务、人事各种报表都要她亲自审阅, 工商、税务、城管等很多对外事务都要应酬, 政府有关部门还经常下达文件要她贯彻执行。除此之外, 她还经常要参加政府主管部门召开的各种会议, 有时还受命上台发言。

从部队转业到206地质队汽车队工作的长子李贵山得知她的难处后, 就主动要求辞职来帮母亲。虽然此时的陶华碧已是小有名气的生意人, 但她还是觉得李贵山辞掉“铁饭碗”来帮助她是“秀才落难”, 故极力反对, 无奈之下, 李贵山只能“先斩后奏”, 先辞掉工作才找到陶华碧, 成为“老干妈”的第一任总经理。

有高中文化的李贵山, 帮陶华碧做的第一件事是处理文件。一个读, 一个听。听到重要处, 陶华碧会突然站起来, 用手指着文件说:“这个很重要, 用笔划下来, 马上去办。”

需要签字的文件, 陶华碧就在右上角画个圆圈——这是她从电视里看来的。李贵山觉得这样很不安全, 他在纸上写下“陶华碧”三个大字, 让母亲没事时练习。陶华碧对这三个字看了又看, 一边摇头, 一边为难地感叹:“这三个字, 好打脑壳哦 (贵阳话:太难了) !”但为了写好自己的名字, 她像小孩子描红一样一笔一划地整整写了三天。

有人问她练字的感受, 陶华碧用她的“特色语言”总结说:“比剁辣椒难, 比剁辣椒难”。三天后, 当她终于“描”会了自己的名字时候, 高兴得请公司全体员工加了一顿餐。

直到现在, “陶华碧”是陶华碧认识的仅有3个字。

“我自己是老土, 但你们不要学我一样”

1998年, 在李贵山的帮助下, 陶华碧制定了“老干妈”的规章制度。笔者没能得到这份制度的原文, 但谢邦银说他们没有员工手册, 所谓的规章制度其实非常简单。只有一些诸如“不能偷懒”之类的句子, 更像是长辈的教诲而非员工必须执行的制度。

就靠这样一套如美国宪法般没改过一个字的简单制度, “老干妈”11年来始终保持稳定, 公司内部从来没有传出过什么问题。

“陶华碧有自己的一套, 你可以叫作‘干妈式管理’。”贵州大学讲师熊昉曾作为记者多次采访过陶华碧, 他说:“比如龙洞堡离贵阳市区比较远, 附近也没什么吃饭的地方, 陶华碧决定所有员工一律由公司包吃包住。从当初200人的小厂开始, ‘老干妈’就有宿舍, 一直到现在2000人, 他们的工资福利在贵阳是顶尖的。”

在陶华碧的公司, 没有人叫她董事长, 全都喊她“老干妈”, 公司2000多名员工, 她能叫出60%的人名, 并记住了其中许多人的生日, 每个员工结婚她都要亲自当证婚人。

除此之外, 陶华碧还一直坚持她的一些“土原则”:隔三岔五地跑到员工家串门;每个员工的生日到了, 都能收到她送的礼物和一碗长寿面加两个荷包蛋;有员工出差, 她像送儿女远行一样亲手为他们煮上几个鸡蛋, 一直送到他们出厂坐上车后才转身回去。

除了“干妈式”管理之外, 陶华碧在公司结构设置上也有自己的特色。“老干妈”没有董事会、副董事长、副总经理, 只有5个部门, 陶华碧下面就是谢邦银和王武, 一个管业务, 一个管行政。谢邦银笑称自己就是个“业务经理”, 因为总要扑到一线拼命。

1998年开始, 陶华碧把公司的管理人员轮流派往广州、深圳和上海等地, 让他们去考察市场, 到一些知名企业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她说:“我是老土, 但你们不要学我一样, 单位不能这样。你们这些娃娃出去后, 都给我带点文化回来。”

2005年, 李贵山离开总经理岗位, 总经理职位空悬了一阵后, 职业经理人王海峰上任, 现任总经理谢邦银时任总经理助理。而笔者了解到的情况是, 李贵山在“下课”之前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都只是挂名, 不再参与公司管理。

“老干妈”的管理团队, 大概是中国目前大型企业中最神秘的一支, 陶华碧对他们的一个要求就是不能接受外界采访。坊间对这支团队的评价大致为:忠诚、勤勉、低调。而其长子李贵山离职的原因, 一直是一个谜。

“政府也很困难, 我们不借了”

2001年, 为了进一步扩大规模, 陶华碧准备再建一处厂房。当时, 公司大部分资金都压在原材料上, 有人建议她找政府寻求帮助。南明区委很重视, 立即协调建行给她贷款。协调好以后, 区委办给她打来电话, 让她到区委洽谈此事。

陶华碧带上会计来到区委, 乘电梯到区长办公室所在的三楼。因为电梯很旧, 门已经坏了, 陶华碧走出电梯时, 一不小心被电梯门挂住了衣服跌倒在地。

陶华碧爬起来后, 随行人员以为她要发火, 谁知她却说:“你们看, 政府也很困难, 电梯都这么烂, 我们不借了。”

随行人员还以为她是在开玩笑, 她却叹了一口气, 说:“我们向政府借钱, 给国家添麻烦。真不借了, 我们回去。”陶华碧不知道政府协调银行贷款是什么意思, 以为就是向政府借钱。

创业期间, 陶华碧从来没有和银行打过交道, 唯一的贷款是在她发达之后, 银行不断托人找上门来请她贷款, 却不过情面才勉强贷的。贵阳市商业银行的一位工作人员说, 陶华碧对他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你们就是想找我点利息钱嘛。”

“难道我还要怕假货吗”

随着企业不断发展, “老干妈”品牌广为人知。但是, “人怕出名猪怕壮”。东西好卖了, 仿冒自然而然就出现了。

62岁的陶华碧和她的家族拥有“老干妈”超过90%的股权, 她是这个“辣椒酱帝国”金字塔尖上的女皇。

2012年11月22日晚, 在贵阳小十字的一间咖啡馆里, “老干妈”总经理谢邦银和董事长办公室主任王武接受了采访。

“董事长授权我们回答一些问题。”他们特意强调了这一点。在整个采访过程中, 这两个30多岁的年轻人显得非常谨慎, 对任何涉及到陶华碧个人的问题总是斟酌再三才会回答。

“你要不给我瓶子我就不走了”

无论是收购农民的辣椒还是把辣椒酱卖给经销商, 陶华碧永远是现款现货, “我从不欠别人一分钱, 别人也不能欠我一分钱”。从第一次买玻璃瓶的几十钱, 到现在日销售额过千万始终坚持。

刚刚成立的辣酱加工厂, 是一个只有40名员工的简陋手工作坊, 没有生产线, 全部工艺都采用最原始的手工操作。

“老干妈”员工回忆说, 当时捣麻椒、切辣椒是谁也不愿意做的苦差事。手工操作中溅起的飞沫会把眼睛辣得不停地流泪。陶华碧就自己动手, 她一手握一把菜刀, 两把刀抡起来上下翻飞, 嘴里还不停地说:“我把辣椒当成苹果切, 就一点也不辣眼睛了, 年轻娃娃吃点苦怕啥。”

在老板的带头下, 员工们也纷纷拿起了菜刀“切苹果”。而陶华碧身先士卒的代价是肩膀患上了严重的肩周炎, 10个手指的指甲因长期搅拌麻辣酱现在全部钙化。

很快陶华碧发现, 她找不到装辣椒酱的合适玻璃瓶。她找到贵阳市第二玻璃厂, 但当时年产1.8万吨的贵阳二玻根本不愿意搭理这个要货量少得可怜的小客户, 拒绝了为她的作坊定制玻璃瓶的请求。

面对贵阳二玻厂长, 陶华碧开始了她的第一次“商业谈判”:“哪个娃儿是一生下来就一大个哦, 都是慢慢长大的嘛, 今天你要不给我瓶子, 我就不走了。”

软磨硬泡了几个小时后, 双方达成了如下协议:玻璃厂允许她每次用提篮到厂里捡几十个瓶子拎回去用, 其余免谈。陶华碧满意而归。

当时谁也没有料到, 就是当初这份“协议”, 日后成为贵阳第二玻璃厂能在国企倒闭狂潮中屹立不倒, 甚至能发展壮大的唯一原因。

“老干妈”的生产规模爆炸式膨胀后, 合作企业中不乏重庆、郑州等地的大型企业, 贵阳二玻与这些企业相比, 并无成本和质量优势, 但陶华碧从来没有削减过贵阳二玻的供货份额。现在“老干妈”60%产品的玻璃瓶都由贵阳第二玻璃厂生产, 二玻的4条生产线, 有3条都是为“老干妈”24小时开动。

“老干妈”创立初期, 李贵山就曾申请注册商标, 但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以“‘干妈’是常用称呼, 不适合作为商标”的理由驳回。这给了仿冒者可乘之机。

全国各地陆续出现50多种“老干妈”, 陶华碧开始花大力气打假。派人四处卧底调查, 每年拨款数百万元成立了贵州民营企业第一支打假队, 开始了在全国的打假。

但仿冒的“老干妈”就像韭菜一样, 割了一茬又出一茬, 特别是湖南“老干妈”, 商标和贵州“老干妈”几乎一模一样。

陶华碧这次犯犟了, 她不依不饶地与湖南“老干妈”打了3年官司, 从北京市二中院一直打到北京市高院, 还数次斗法于国家商标局。此案成为2003年中国十大典型维权案例。

2000年8月10日, 一审法院认定, 贵阳老干妈公司生产的“老干妈”风味豆豉具有一定的历史过程, 湖南老干妈构成不正当竞争, 判决其停止使用并销毁在未获得外观设计专利权前与贵阳老干妈公司相近似的包装瓶瓶贴, 并赔偿经济损失15万元。

这意味着两个“老干妈”可以同生共存。这是陶华碧无法接受的, 她很快提起上诉。

其间有很多人劝陶华碧放弃官司, 但陶华碧面对前来劝解的人就一句话:“我才是货真价实的‘老干妈’, 他们是崴货 (贵州话:假货) , 难道我还要怕崴货吗?”

最终陶华碧和湖南老干妈的官司, 在两位黔籍官员:时任贵阳市市长孙国强和当时的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的极力斡旋下, 贵阳老干妈终于打败了湖南的“老干妈”。2003年5月, 陶华碧的“老干妈”终于获得国家商标局的注册证书, 同时湖南“老干妈”之前在国家商标局获得的注册被注销。

成长的秘密 第9篇

问缘故。同事说,刚刚朋友打电话来说,他的女儿在农贸市场边摆了个地摊,卖莲蓬。同事的朋友偷偷在一边观察,小家伙的摊子已经摆了快一个小时,还没有卖出一个莲蓬。放暑假后,上小学三年级的女儿,想磨练磨练自己,于是,昨天从市场上批发了一小袋子莲蓬,自己摆摊卖。小家伙第一次练摊,如果卖不出去的话,打击会很大,所以,想请大家帮个忙,去买上一两个,给孩子一点信心。同事说,小姑娘认识他,自己去买的话会穿帮,只好请我们帮忙。

农贸市场离单位不远,中午休息的时候,我打头阵,去买莲蓬。

正午的太阳,很毒。虽然只有两百多米,走过去已汗津津了。远远地看见,农贸市场大门一侧的树阴下,坐着一个小姑娘,面前摆着两摊绿绿的莲蓬。应该就是同事朋友的女儿。

慢慢走过去。路人的行人不多,小姑娘眼巴巴地盯着每一个路过她身边的人。有人扭头看一眼,迟疑了一下,又加快脚步,匆匆走了。小姑娘失望地看看他的背影,又把目光移向下一个行人。

小姑娘看见了我,眼神里充满了期待。不想让她看出我是特意来买莲蓬的,因此,我装作没看见,顾自径直往前走。从小姑娘身边经过的时候,我几乎能听见她屏住的呼吸。走过几步,我突然返身,走到小姑娘的莲蓬前。小姑娘喜出望外地看着我。我蹲下身,问她,莲蓬怎么卖?小姑娘激动地指着左边的莲蓬说,这个小莲蓬,一元钱一个;又指指另一边,这个大一点,二元钱一个。

我各拿起一个莲蓬,比划了一下,一个比另一个只是稍大一点。我对小姑娘说,你看看,这个大不了多少,却要比另一个价格贵一倍,是不是有点不合理?小姑娘羞涩地笑着说,这是我自己分出来的,如果你真想买的话,大的小的都是一元钱。我也笑了,这样的话,别人会只买大的,小的就卖不出去了。我给你出个主意,小的还是一元钱一个,大的两个三元钱,你看怎么样?小姑娘高兴得拍着手,叔叔,你这个主意好,就听你的。我掏出五元钱,买了两个大莲蓬,两个小莲蓬。小姑娘拿出一个小塑料袋,高兴地帮我装了起来。

买好了莲蓬,我并不急着走,继续和小姑娘聊。我问她,这些莲蓬批发来花了多少钱?小姑娘擦了一把脸上的汗珠,告诉我,一袋子22元,回家数了数,总共36个,其中大一点的14个,小的22个。顿了顿,小姑娘兴奋地说,如果都能卖出去的话,那就是43元,这样的话,我就能赚21元。

小姑娘一激动,把她的商业秘密全说出来了。我好奇地问她,如果都卖掉的话,你赚到的这笔钱你打算做什么?小姑娘眨巴着眼睛,只有21元,能干什么呢?我可以加上自己攒下的零花钱,给妈妈买一件礼物。小姑娘告诉我,以前每天爸爸都会给她10元零花钱,但她总觉得太少了,有的同学家长一天给二三十元零花钱呢。今天自己卖莲蓬,才知道爸爸妈妈其实挣钱很不容易的。小姑娘一边说着话,一边用折叠扇,对着莲蓬扇。我笑着问她为什么对着莲蓬扇?小姑娘笑着说,这样它们凉快一点啊。小姑娘晒得红扑扑的脸上,细汗涔涔。

回到单位,我将莲蓬分给同事们品尝。剥下一颗莲子,送进口中,清香,微甜,苦苦的尾子。我们议论着小姑娘卖莲蓬的事情。其实,那些莲蓬最终能不能卖得出去,对她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人生体验,这可能是她离真实的生活最贴近的暑假。

第二位同事准备出发,去买莲蓬了。小姑娘不会知道这一切,这是成长的秘密。

成长的秘密作文 第10篇

我边走边回想着昨天发生的事情:下午上课前,大家为了庆祝教师节展开的热烈讨论。以往,我们为了表达自己对老师的心意,绞尽脑汁。虽然一束束鲜花、一张张贺卡交到了老师手里,在高兴之余老师还要批评我们乱花钱。明天就是教师节了,我们要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呢?李胜杰脑子转得最快,他抢先对同学们说:“要不,我们把教室装饰一下,再请老师们与我们联欢怎么样?他的意见刚提出来,就被大家给否定了。“那还不是会被批评乱花钱吗?”“那该用什么方式呢?”大家陷入了深思。

“叮铃铃……” 下午的预备铃声响了,“上微机课去啦!”我们班的“小不点”马儒坤高兴地跳了起来。“你真是没心没肺的。”他的同桌边找信息技术课本,嘴里边嘟囔着。突 然,班长大叫了一声:“哎!我有个好主意。”全班都向班长投去了期盼的目光。“既不能乱花钱,又要表达心意。我们可以选择特殊的方式呀,那就是电子贺卡。 你们觉得怎样?”班长的话音刚落,大家就鼓起掌来。于是,班长起身向办公室走去。

上课了,微机老师对我们大家说:“今天,班长对我提出了小小的请求,希望我能给大家一节课的时间,因为有个小秘密要完成。虽然我不知道是什么事,但我相信你们,就给你们一节课的时间吧!”老师的话刚说完,大家就热烈地鼓起掌来。在同学们感激的目光中,老师离开了教室。

大家摩拳擦掌地行动起来,纷纷打开微机,构思和制作起礼物来。微机室里只听见鼠标点击的哒哒声,同学们有单独行动的,也有两人合作的; 有自由发挥的,也有寻求帮助的。每个人的心里像吃了蜜糖一样地甜。随着时针的转动,大家的劳动成果也成型了。在紧张忙碌的制作中,班长却悄悄地走出了教 室。不一会儿,她拿着一张小纸美滋滋地回来了。她扬了扬手中的纸张说:“大家请注意,我相信现在万事俱备,只欠我这场东风了吧?”“班长万岁!万岁!”我 们欢呼起来。原来,班长用她的甜言蜜语把老师们的邮箱地址找来了,大家高兴地将各个邮箱地址输入了微机中。

大功告成,大家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欣赏着自己的杰作,想像着老师们欣喜的表情,我们感到无比的幸福。

成长的秘密作文 第11篇

为了缓解痛苦,我披好衣服,走到院子里,看看我儿时栽下的松树,松树长得甚是茂盛。

忽然听到一个声音:“还痛吗?”我一看,是松树,在阳光里闪动着绿色。

我靠近它问:“是你在叫我吗?”

“难道还会有别人吗?”它抖动身体,几只小虫子掉落下来。

“痛!痛得我非常难受,我想我真够倒霉的!”透过阳光,我分明看见它笑了,怪事!

“当年你栽下我,”它顿了顿说,“现在我长大了,你却没有。”

“是啊,你们树木长得就是快。”我坐在了它旁边。

“你不想快点长大吗?”“想啊。”“这里面有一个秘密,是长大的秘密,不过……好啦,回去吧!”它只说了一半,分明是吊我胃口。

我一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原来是一场梦。窗外,豆大的雨点被狂风夹带着,横扫天际;院子里的树被风雪挤着、压着、撕着、咬着、推着、踢着,不时传来树枝折断的声音,断枝残叶打着窗户,发出可怕的“砰砰”声。面对此情此景,我涂上药的伤口,已麻木了,没有了虫咬般的苦楚。

雨停了,风止了,我披上衣服走出屋子,发现院子里的树木经过雨的洗礼,愈加挺拔秀丽了,枯枝不见了,干叶不见了,有的松枝上还挂着几颗小珍珠,松树上的绿色似乎要流出来,美!

快乐成长的秘密作文 第12篇

在这千变万化的世界里,每个人每天都在成长,社会在不断变化,人们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的工作着,我们学生每天都要上课、做作业,这样的枯燥生活也许人们早已习惯了,他们习惯了每天工作,他们逐渐忘记了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快乐,其实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快乐的事情。

小时候,爸爸就告诉我做人要宽容、诚实,可我对爸爸说的话却不以为然,也从不把爸爸的话放在心上,每天无忧无虑地过着我自己想要的生活,直到那一天,经历了那件事我才明白爸爸所说的话。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我早早地洗漱完,吃好早饭后,看看日历,今天竟然是缝集的日子,我想到集市上去玩,但家里的.电动车坏了,这下去不成了。过了一会儿,爸爸说他也要去赶集,于是爸爸就到邻居家借了辆车来骑,我也嚷着跟爸爸去,爸爸在我再三请求下答应了,我开心极了,急忙换上漂亮的衣服跟着爸爸出发了。

一路上,放眼望去,路两旁都是绿油油的麦田,杨树抽出了嫩芽,小河里的水清澈见底,宛如明镜一般,能清晰的映出蓝天、白云、绿树和红花,微风习习吹来,湖水泛起一道道涟漪,在阳光照耀下波光粼粼,看着这美丽的景色,坐在车上,我舒心极了。

来到了集市上,集市上人山人海,我和爸爸只好下车步行,摊位、人群挤满了整条街。我们正在挑选东西,突然有一个年青人骑的摩托车撞了爸爸的电动车,这真是石头碰鸡蛋,一碰就碎,车上保险杠被撞掉了,可是那个年轻人什么也没说,骑着自己的车子就走。我气愤极了,想叫住那位青年。可爸爸说:“算了,赶紧买东西吧,快点回家吧。”我们买了菜后就回家了。

到了家,爸爸望着那辆电动车好久没有说话,我突然上前说:“拿胶带粘住就没事了。”爸爸说:“那怎么行,这不是骗人吗?”爸爸转身出去,我也跟着出去,看见他对邻居说明情况,邻居竟然一点也没有生气,反而说:“这车旧了,迟早会坏的,无所谓。”但爸爸还是掏了20元钱给他。看到这,我为自己刚刚的做法羞愧极了,突然明白诚实是多么值得敬重,我真正等得了诚实其实也会让人快乐,邻居看到了那20元钱真诚说了一句你真是太客气了,邻居笑了,我看到他们笑,我也不由自主的笑了。

1号店高速成长的秘密 第13篇

“他让我在超市等着,一等就是两个小时。见面后,连一句道歉都没有。”话中的“他”,是某超市的管理员。“我”则是如今素有“网上沃尔玛”之称1号店的董事长——于刚。以上情景,仅仅发生在4年前。

当一个电子商务网站刚被取名为1号店的时候,它的董事长不仅舍弃了戴尔全球采购副总裁的一切,而且适应了俯身低头。

现在,于刚要搞清楚的是消费者在想什么。1号店已成为中国电商中跑得最快的公司,前三年成长率达到192倍,销售额从2008年的417万元到2011年的27.2亿元。在艾瑞咨询公布的2011年中国网络电商榜单中,1号店的年交易额为第7名,年增长率为235.8%,排名第一。

他们的创业故事,已被沃顿商学院引为MBA课程的案例。

总裁创业

作为职位,戴尔全球采购副总裁是抽象的。但,如果说每年全家全球性旅行、月租近10万的别墅呢?如此优越的生活待遇,正是于刚若干年前的写照。

严格来讲,1号店是于刚的第二次创业。他的第一次创业是在美国,做的产品是航空管理软件。于刚的那家公司做了7年,将产品卖给了几乎所有的美国大型航空公司。

“那段经历让我感触很深,也看到了自己的价值。”因为市场饱和,于刚最终还是将该公司出售了。

将公司卖掉后,亚马逊将于刚挖去,做全球供应链的副总裁。后来,戴尔又将其挖回中国,职务是全球采购副总裁。

在戴尔,于刚认识了时任戴尔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总裁、负责销售的刘峻岭。两人经常定期午餐聚会。变化,源于在一家湖北餐厅里的提议。

“当时,峻岭提起了创业的想法。虽然我们的职位很高,但还是一个螺丝钉,只不过是拧在很大的机器上。”这又一次燃起了于刚创业的激情。其实,当时两人的想法还是很简单的,只是将新公司圈定在了电子商务。他们用了4个月的时间做市场调研与商务计划,最终将其定义为“一家品类丰富、包罗万象的店”。

在上海市浦东新区祖冲之路295号楼,一间不到10平米的小屋子里,戴尔的两位前高管开始了新的创业之旅。

至于网站的名字,他们选了一个朴实且又能体现雄心的:1号店。

2008年7月,1号店上线。创业初期,于刚与刘峻岭事必躬亲,设计LOGO,发招聘广告,印销售目录再去地铁站和小区发放,去仓库里拣货、盘点甚至亲自送货。工商局的一位年轻工作人员让于刚站着,不许他坐下,“像训他孙子一样训我。”

于刚说他有屈辱,也有挫败感,这是真正的从零开始,他说,“你放不下,怎么重新开始。”

“当然,这一切将来都可以当故事讲了。”乐观的于刚带着一贯谦逊的笑容,讲述着自己的过往。

想要实现让消费者用鼠 (1) 标逛超市,1号店要做得还有更多。

细节为王

“为顾客提供足不出户、一站式家庭购物解决方案”,这是1号店商业模式的核心。“这里不仅是网上超市,还提供订机票、缴水电费、信用卡还款等虚拟增值服务,顾客群体多是25~40岁的都市白领。”

1 号店的定价原则是低于传统渠道3%至5%。这个数字是与传统零 (5) 售成本进行比较得出的差值。“只要超市能盈利,我们就能盈利。”

于刚清楚,细节往往会决定顾客体验进而影响是否再次消费。为此,1号店请市场调研公司做常态性的顾客体验调查,每周都依据收回的几千份问卷意见进行改进。比如,有顾客反映,米和面等大件商品白天家里没人签收,送到办公室还要扛回家,很辛苦。因此,1号店就推出了“定时达”、“一日三送”等个性化配送。顾客可以选择发货时间,以确保在方便的时段收货。

于刚说,“每周一次的高层例会第一件事不是分析运营情况,而是进行客户反馈讨论,并指定责任人进行改善。”顾客体验指标还被细化成十几项,直接与员工绩效考核挂钩。

“以前根本没有议价权,现在我们在议价权上不亚于任何企业,因为我们的顾客非常忠诚,在上海,每天来访客户最终下单比率超过10%,而全国每天下单的顾客中有70%是老顾客。”

运营仪表板的功效

于刚认为,完善供应链管理是电商竞争的关键,而这也正是1号店高速成长的秘诀之一。

“上万种商品,不同的保质期、不同的价格,历经采购、到货、入库、上架、出货以及可能的退货诸多环节,什么时候该启动库存预警?什么时候该进行补货?资金的流动状况如何?所有这些都环环相扣的,非常复杂。没有一个先进的系统,根本没法做到有效管理和可持续性的业务扩展。”于刚说。

1 号店的秘 (2) 密在于,每个管理部门都有一个运营仪表板,可以实时监控运营情况,还能够每天生成报表,总结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需要改善的指标,比如缺货率多少、客户投诉情况等等。“就像温度计,能实时测出是否发烧。”于刚说。

目前,1号店仓库中完成一个订单拣货过程平均所需时间是127秒,未来这一速度将随着系统的不断优化继续提高,目标是缩短到50秒。“这才是真正意义的电子商务的效率。 (6) ”于刚说。

自建配送

做不做物流配送,是这几年各家电商网站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初期,1号店选择与物流商合作,“那时很痛苦,因为发展太快,物流跟不上趟,货物经常发不出去。我们发现有超过60%的抱怨与配送有关。”2010年8月,1号店决定尝试自建物流,通过数据分析,他们得出结论,当配送员与配送单量比值达到某个临界点时,自建物流成本将低于与第三方合作。

目前1号店在上海近郊建立了近14万平米的仓库,拥有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五个仓储中心,并在34个城市设立了130多个自配送中心。2012年的计划是将配送团队扩展到上百个城市。效果立竿见影,内部统计的顾客满意度增长超过10%。

“现在看来,这个决定是非常正确的。”于刚解释说,无论从及时配送率、配送成功率,还是顾客满意度、破损、溢漏、少货率等来看,自建配送的指标都要优于第三方配送公司。目前,1号店70%的订单由自建配送系统配送。

“在1号店的投资上,30%~40%用于仓储配送,30%多用于IT建设,广告营销占投资的比例不足10%,远低于行业竞争对手的平均水平。”对此,于刚的解释是,“要把钱花在刀刃上”。

棋子隐忧

扩张是电商规模游戏的必须,但单靠自己的力量,是不足以快速完成高速成长的。和所有的“前辈们”一样,1号店也向外部资金表达了寻求之意。

2011年5月, 沃尔玛与1号店达成战略入股协议, 取得后者少部分股权。 (3) (4)

沃尔玛应该选对了押宝对象。一开始1 号店就定位为网上超市式的综合品类零售商,消费者很快就找到它的相似比喻体:“网上沃尔玛”。

此前,1号店还引入投资人平安集团。

“资金确实重要。”于刚说,但在引入投资人方面,第一考虑的不光是资金,还有战略价值。平安有很多顾客、品牌资源和 (7) 金融方面的服务;沃尔玛有在供应商、物流、自有品牌等方面的资源。像沃尔玛进来以后,1号店会加速发展物流体系,配送站点还会增加数百个。

于刚说,现在大部分都是供货商主动来找1号店,4年前那种艰难创业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如今,上海市浦东新区祖冲之路295号,基本上被1号店整幢租下来。

不过,1号店在几轮融资后,创始人还能在多大程度上掌控这家公司,还是个问号。

2012年2月,沃尔玛又宣布增加对1号店的投资,实际控股量增至51%。行业分析认为,1号店的战略地位,未来将更多倾向于成为沃尔玛中国电子商务布局中的一个棋子。于刚不愿谈及他和刘峻岭到底还持有多少股份,他说,“我们更看重事业能做多大和企业能走多远,用自己的股权换来企业长远的利益是我们心甘情愿的。”

达达:超速成长的秘密 第14篇

达达所做的事情,是用移动和众包的方式解决配送,目前开通了40多个城市,拥有50万名配送员。他们中有闲散时间的快递员、保洁、保安等,并且每天以几千人的速度增长。达达与超过15万家商户建立了合作,包括美团、饿了么、百度、京东等大平台,日单量达到90万单。创办一年半时间,达达完成了C轮1亿美金融资,领投方为DST,红杉资本和景林跟投。俄罗斯人尤里·米尔纳(YuriMilner)创办的DST基金所投的都是Facebook、Twitter、Airbnb、阿里巴巴、小米、京东这样的独角兽,让它出手并不容易。

达达的创始人兼CEO蒯佳祺说自己是一个“揉面团”的人,需求和供给就是面粉和水,二者不断揉成面团,面团越大,引力就越大。

运气

蒯佳祺说达达今天的成绩脱不开运气。

虽然蒯佳祺在做达达的时候,已经有了大致的判断:移动互联网中最大的机会是O2O,而O2O中最大的痛点是物流,但O2O的物流是离散的,甚至必须用众包的方式解决。蒯佳祺一开始也并没有想到从外卖切入,而是选择了鲜花配送。但很快他就发现鲜花的需求量并不大,随之他又想到了外卖。

正巧,那个时候达达碰上了热火朝天的“外卖大战”。如今已成规模的几家外卖平台在去年开始发力,随着这些平台的推广,商家的外卖订单量陡增,由商家配送显然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传统快递又无法解决即时配送的问题,外卖平台也都没有自己的配送队伍,急需接入大量的外部资源。

这也让达达起初在商户端的推广容易很多。蒯佳祺说,他们从办公楼附近的商场开始一家一家聊,从八佰伴聊到陆家嘴再到更远的地方,短短几个月就发现商家的合作欲望越来越强。到后来,再去找商家聊,“那种感觉就好像,终于等来了这样的服务”。

蒯佳祺说,在品类的选择上,一定是高频打低频,高效打低效。所以达达的策略是从高频品类,也就是外卖入手,再延展到生鲜、超市便利店、水果等中频品类。今年年初,达达推出了开放平台,类似于微信的开放平台,商家可以自己通过注册,申请和达达的API对接,每天都有十几家甚至几十家公司申请。

达达早期的种子用户也是以办公楼为圆心聊天聊到的。搬到这里之后,除了开发产品,包括蒯佳祺自己,每个人每天的工作就是和大楼的保安、保洁,以及大街上看上去可能做兼职配送员的人聊天。他们总结出了可能做兼职配送员的人的核心特征,比如有空闲时间、收入不高、有自己的交通工具等。第一批找到了7个人,但蒯佳祺发现,这7个人中,有3个用的是山寨手机或者iPhone,而达达当时只有Android版,所以,第一批真正被招募到的配送员只有4个。蒯佳祺还清楚地记得,一个是家政保洁人员,一个是在附近的麦当劳上夜班的送餐员,一个是退休人员,另一个是保安。

达达也受到过质疑,有人说平台上可能有虚拟数据。听到这句,蒯佳祺苦笑了一下,说结果会证明一切,如果一个平台上有很多的刷单,或者是虚假订单,那一定会死得非常快。

迭代

说到达达的产品细节,蒯佳祺随手就拿起《创业邦》记者递给他的名片,在达达商家的App页面上输入了名片上的电话,然后页面上跳出了记者常用的外卖配送地址。蒯佳祺说,达达有云地址功能,只要用过达达,收货地址就会自动记录在云地址库中,下次只要输入电话号码,就可以自动跳出相应地址,减少商家的重复输入。

这是杨骏加入达达后做的诸多改变之一。蒯佳祺在朋友的介绍下,从美国找来了Facebook最早期的华人工程师之一,也就是现在达达的CTO杨骏。杨骏曾在Google和Facebook总部工作近7年,在Facebook负责Growthteam,后来在硅谷的移动支付公司Square也是带领Growthteam。杨骏说,Facebook或许是第一个有专项团队来负责重点培育项目的公司。但在一个公司或者产品很早期的时候,整个公司就相当于一个成长型项目,这时候要做的事情是保证使产品迅速贴近这个市场。

于是,包括蒯佳祺和杨骏,达达的每个人每个月都需要去做配送员,到线下送单来体会产品。除此以外,客服每周也会汇总一次,把客户的各种吐槽、抱怨反馈给他们,再迅速变成产品需要优化的点。所以,达达前期的主要节奏就是快速迭代,复制成功经验。

蒯佳祺说,最初,如何保证钱、货和人的安全,这些规则的制定都很艰难,但如今已经成了行业规则,如注册成为配送员需要上传身份证进行认证,参加网上培训,并在完成一定的单量之前进行线下培训和考核。在具体的配送环节,配送员取货时需要拍摄小票,遇到货到付款的情况,需要垫付货款给商家,送达后再从用户那里收取。如果是线上支付,达达会在配送员的资金账户里冻结同等金额,确认配送无误后再解冻资金。为了保证配送及时,达达还对每一个订单进行自动定位,记录时间和地点,保证配送员在15分钟内取货,并在60分钟内送达。并且,达达还建立了信用评价体系,如果发现违规操作,会做出相应的惩罚。

精细化

但经历过产品初期的快速增长之后,达达面临的是如何将产品精细化,实现变现。

补贴可以使平台迅速聚集供需双方,在短时间内将规模做大,加速市场整合。随着规模越来越高,订单密度越来越大,继而达到一个点,可以降低补贴,而后不再需要补贴,然后开始盈利。

想要到达这个转折点,产品本身的软件和算法又极其重要。

早先,杨骏为线下的销售人员开发了一个专门的App——“BD工具”,用来和商户进行沟通。初期是记录和展示拓展的商家和商家配送员信息,但随着商户和平台数的大量提升,BD工具逐渐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可以更好地统计商家所处的生命周期,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

但比这更重要的是合并订单和动态定价。这也是除了用户本身对外卖等平台和相配套的物流服务提高所带来的红利以外,另一个能为达达在物流带来盈利的地方。

如今达达在做一些尝试,把顺路的订单合并在一起,让配送员一次可以接一个订单组。订单组的配送费会比普通的略高,一方面提高了配送员的收入,一方面也为达达提供了一定的盈利空间。“对于地形、地况、路况、配送时间,我们需要提前计算,才能得到一个比较好的建议。”蒯佳祺说。为了让合并订单更为顺畅,达达还在原本抢单的基础上试验指派订单,向合适的配送员配送一些顺路订单,提高效率。“如果可以让配送员的送餐箱里永远装满东西,盈利会很可观。”

而这背后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动态定价,这直接决定了供求关系。Uber是根据不同时间段的供需关系来调整车费,而达达是根据所在城市、时间段、送货距离、客单价、天气等多个因素来调整配送费用。杨骏说,采用动态定价是为了把控和调节每个场景下的供求关系,而这其中的关键就是通过接单的延迟、订单取消率、活跃订单和配送员比例等一系列指标建立

一个供求打分模型,监测每个场景下的供求关系。举例来说,当出现恶劣天气如暴雨的时候,外卖订单往往会激增,相比之下,活跃配送员的数量较少,适当提高运费可以保证有更多的配送员来接单。

上一篇:以桥为话题作文教案下一篇:屋面工程做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