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作文文采学案

2024-05-28

高中语文作文文采学案(精选6篇)

高中语文作文文采学案 第1篇

作文复习之:

巧用修辞“亮”文章

高考《考试说明》关于“有文采”是这样描述的: 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文句有意蕴。

要做到文章“有文采”,就要摒弃枯燥乏味的信息语言,学会运用生动形象的诗化语言。

阅读欣赏《踮起脚尖》和《永远的苏武》

踮起脚尖(议论文)

踮起脚尖,就更靠近阳光。——题记

踮起脚尖,听晨风抚过松林,飒飒作响,那是林海的呼吸;踮起脚尖,感受初阳掠过草地,拾起珠玑,那是天外的暖意;踮起脚尖,看蝶翅轻拍花朵,曼舞飞扬,那是生命的活力。踮起脚尖的人生异样精彩!

踮起脚尖,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看:美丽的大自然,柳絮摇曳,燕子北归,艳阳高照,蝉鸣虫唱,麦浪吐金,丹桂飘香,雪花纷飞,寒梅傲雪。在这独具韵味的世界中,不要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打开窗子,看看屋外,推开门,来到田野,踮起脚尖,伸开双手,闭上眼睛,倾听风声,触摸空气,一切都是那么地清新自然,让人神清气爽。

踮起脚尖,谱写人间的真爱。

瞧:那小女孩子,正踮起脚尖,手里拿着十元钱,正往募捐箱里塞,脸上的表情是多么的神圣;那瘦弱的男孩,把脚踮得老高,“妈妈我比你还高,我能提这个!”把袋子死死地提在手里;高高瘦瘦的男生背后,母亲不停地踮起脚尖,为儿子翻正衣领!

踮起脚尖,成就完美的人生。

听:“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牛顿踮起“研究”脚尖,向开普勒学习,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对渗透着血汗的成果从不视为己有,一有突破便立即告知同行,让大家共享成果。他一次次用个人成就垫高了全国同行的起跳点,迅速造成千军万马高起点上协同攻关的局面。” 袁隆平踮起“道德”脚尖,舍一己之名利,促全局之伟业,让水稻比高粱还高,稻穗比扫帚还长,稻谷像花生米那样大,使杂交水稻产量再上新台阶。

踮起脚尖,就更靠近阳光。

许下第一千零一个愿望,有一天幸福会听我们的话。现在的我们,“雄姿英发,羽扇纶巾”,我们就是青春,青春就是我们的筹码。在青春的竞技场上,我们踮起脚尖努力耕耘,尽情挥洒汗水,期待能够丰收,即使我们手里捧着干瘪的稻子,我们也不在乎,“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然而踮起脚尖就可以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对于一个追求者来说,仅仅是“踮起脚尖”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即使我们踮起脚尖也还有我们够不着的果实,即使我们踮起脚尖也还有我们看不到的风景。早在两千多年前先哲荀子在他著名的《劝学》篇中就深有体会地说“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由此看来,踮起脚尖虽然能让我们看得远,但终不如站在高处看得更远,“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孔子也正是由于站得“高”才看得远,那深邃的思想光芒才能够远照千秋万代。因此,要想看得远,必须站得高,有时恐怕不仅是一次踮起脚尖就可以了的,需要不辞劳苦,甚至不妨尝试辛苦登高,或许更为有用。

美好的景色要求我们踮起脚尖。人间的真爱驱使我们踮起脚尖。完美的人生离不开我们踮起脚尖。点评:

“忘却和铭记”为话题

永远的苏武

挥一挥羊鞭,锦帽貂裘,他将其扔进云霄深处;弄一支秃笔,矮纸斜行,他镌刻出对大汉最深切的眷顾。一边是高官厚禄,一边是赤胆忠心;站在忘却与铭记之间,站在逸豫与忧劳之间,他选择了忘却富贵,选择了铭记忠心,给人性涂抹上最浓重的一笔。

擎一支旌节,他怀抱汉匈和睦的夙愿,奔走于茫茫大漠;扶一阵驼铃。他阔别长安的歌舞升平,游荡于寒沙衰草;他用挺直的脊梁,架起横亘天山,沟通中原的飞虹。

哀叹,当汉使谋反事败;正气,当苏武拒绝折节叛敌;惊诧,当单于面对这个宁死不屈,不为富贵所动的铁血男儿;执着,苏武举起扬鞭,选择做高山雪莲那圣洁的守望。

朔风凛冽,他与冷月作伴,北顾中原,将“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的高贵铭记在心灵深处。胡笳幽怨,他与孤冢为伴,将“荣华富贵,千金封侯”的许诺忘却的一干二净。地窖冰冷,他将满口毡毛与草皮一块咽下,浑身的热血却沸腾着一个至死不渝的信念——铭记祖国,精忠报国。冰雪飘零,他用至情睥睨佳肴美酒,铮铮铁骨敲响千秋的绝唱——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犹能忘。

好一个永远的苏武,他用睿智,铭记下对大汉忠贞不渝的信念,在漫天风雪中且歌且行,把那光秃秃的旌节升华为一段千古的传奇,书写了一段铭记千古的悲歌。

好一个永远的苏武,他用勇气,忘却了单于荣华富贵的引诱,在大漠风沙中渐行渐远,把那枯瘦的羊群定格为一段不朽的历史,挥洒了一部可歌可泣的诗篇。

历史不能忘记,在浮华与坚守之间,北海的苏武,那流放于荒山野原的铁血男儿,用不屈和铮铮铁骨做出了最完美的诠释:忘却富贵,成就气节;铭记祖国,造就伟大。

我明白了,在铭记与忘却之间,在坚守与浮华面前,那行于枯草寒冰之上的苏武,用执着和信念做出了最完美的答案。富贵,只不过是过眼云烟,忘却,便是它最好的归宿;忠心,方才是历史永恒,铭记,是它的精神家园。

壮哉,那永远的苏武!伟哉,那震撼人心的忘记!奇哉,那惊天动地的铭记!雄哉,那一段忘却与铭记的千古颂歌!

永远的苏武。点评:

作文语言劣化现象:

1、好高兴哟,我妈妈今天烧了我好好喜欢吃的酸菜鱼,爸爸还第一次为我倒了一杯非常柠檬。()

2、踏进校门的第一天,我就牢牢记住“国家、荣誉、责任”的六字校训,默默地要求自己认真学习,为学校的荣誉学习,勇敢地承担现代青年的责任,将来报效祖国。()

3、我撩撩凌凌乱乱的头发们,深呼一口气,心中竟有些得意。嘿,他还在三楼呢。谁知“Over goy leads to sadness”,一不小心,鞋子们滑落了。该死的Shoes竟不偏不倚地掉在男生捧着 的Book上,惨了,My God!()

4、我只是一只菜鸟,一晃三年,已是高三的大虾了。在我的主页上找不到“欢乐”。铺天盖地的练习,折腾得我毫无办法。我真想趴在桌上Zzzz……(睡觉),或给自己设置隔火墙,让练习远离我。真羡慕高一的菜鸟,他们可以在操场某个聊天室,畅谈自己。7456(气死我了)……()

修辞一:

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形象,化腐朽为神奇。(形象美)

“愁”是什么? 古人写“愁”的比喻句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

离愁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冯延巳)那么,在作文中如何正确使用比喻呢?

本体-----------喻体(相似点)

时间如海,记忆如沙滩,海水将一枚枚贝壳送到沙滩上,又收回她那浩渺的胸怀。时间如风,记忆如巨岩,风将巨岩刻划得千疮百孔,又用多情的手把那些痕迹抚平。

高考作文(山东)

《贝壳·划痕·记忆》 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点是什么?

升格练习

下面这段话还存在着一定毛病,请你用添加比喻的方法使语句更生动形象。(提示:抓住“大笑一声”来答题)

(考生原稿)李白大笑一声,便响彻了大半个盛唐;诸葛孔明笑一声,便有了三国鼎立的局势;岳飞一笑,便能令宋朝回光返照。

拓展探究

你读过的课文或课外文学作品中哪些运用了比喻句,给你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比喻写景的作品有哪些? 比喻写人的作品有哪些? 比喻说理的作品有哪些?

修辞二:排比---增强语言、情感的气势。(气势美)壮哉,那永远的苏武!伟哉,那震撼人心的忘记!奇哉,那惊天动地的铭记!

雄哉,那一段忘记与铭记的千载颂歌!《永远的苏武》

风摇枝叶,雨泣残红,雪欺衰草,深院锁玲珑。芳魂销耗,空闺只影,美人迟暮,游子泣秋风。温婉灵秀,小家碧玉,壮士未归,深院锁清秋。(江西高考满分作文《红楼泪眼·湘云》)[妙处可言]

修辞三:

巧用诗文---使我们的文章更具有文学底蕴。(底蕴美)

例: 诗意地生活,或许应该如陶潜“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般的悠然自得。

诗意地生活,或许应该如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般的飘逸洒脱。

诗意地生活,抑或许应如易安居士“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般的温婉简约。文章分别借用陶渊明、李白、李清照等三位诗人的作品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诠释了“诗意地生活”。拓展练习:

以“亲情”为话题,综合运用修辞如比喻、排比、引用古诗词、拟人等方法仿写一段话。示例:

亲情就是父亲扬起的手掌,颤动的双唇和恨铁不成钢的怒容; 亲情就是母亲灼灼的泪水,柔情的呼唤和温暖舒适的怀抱; 亲情就是子女肯定的目光,尊敬的语言和一份小小的礼物。

亲情的船要靠在爱的港湾,亲情的楼要建在爱的基石,亲情的泉要流在爱的大地,亲情的星要亮在爱的苍穹,亲情的花要开在爱的园圃。

仿写:

同学们!我们平时学了那么多的修辞,在该它冲锋的时候为什么不让它陷阵呢?这不是躺在银行里还大声喊穷吗?愿同学们熟悉修辞、巧用修辞。

梅花香自苦寒来,文章“亮”从修辞出!

布置作文

以“我想握住你的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7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高中语文作文文采学案 第2篇

写作目标:1、了解使作文语言富有文采的意义。

2.掌握几种使作文语言富有文采的方法。

一、作文语言富有文采的意义

古人云:“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这里的“文”就是文采,精彩的语言能使文章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从而更有效的.表达思想内容。语言要有文采,也是近几年评判中考、高考作文时日益强化的尺度。而语言的表达恰恰是一些同学写作上的软肋。

二、怎样使自己的作文语言富有文采

其实,语言有文采,无非是要求谴词造句时,既能做到用词贴切精美,又能恰到好处地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来增加语言的意蕴和感染力,从而让作文语言在“准确”、“通顺”的前提下,再平添几分“精彩”和“亮丽”。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1、善于联想,学会描写。

例如:我不时地把头扭向车外,只见远处、近处,一片片、一簇簇的桃花,争奇斗妍。春天将她梦幻般的美,毫无保留地馈赠给大地。偶而,也会扬起自己的发丝,将一阵柔风吹送过来,隐隐约约透出些淡淡的花香。香气便在山间弥漫开来,像从瑶池飘来一曲仙乐,醉了山,醉了水,醉了游人。

2、学会使用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修辞方法。(请同学们仿写句子)

例如:美是游荡在寒冬中的几点残雪,美是漫步在蓝天上的几缕浮云,美是跳跃在湖面上的一抹夕阳,美是回荡在密林中的几声鸟鸣,美是,

美是,美是。

3、引用或化用成语、诗词、歌词、、台词、俗语或名言警句。例如:

①、我爱在落花时节,走进桃园,坐在树下,双手托腮,静静地欣赏悠然飘落的花瓣,心中没有黛玉“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无奈和伤感,只有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飘逸和洒脱。

②、他,矮矮的个子,蓬乱的头发,不合时宜的衣服,站在这些潇洒而高傲的城区孩子中间,总有点“鸡立鹤群”的感觉。

③、人生苦短,韶光易逝。正像小品中所说“眼一闭一睁,一天就过去了;眼一闭不睁,一辈子就过去了。”所以,我们要珍惜今天,珍惜今生!

(同学们可仿照例句,试写片段。)(方法未完待续。)

高中语文作文文采学案 第3篇

一、导学案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作用

生活中的语文无处不在, 传统的语文作文教学显然已经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语文作文教学不再是向学生灌输某种思想, 而是通过有趣的活动, 通过生活的熏陶来培养学生对于作文的热爱, 在无形中就能够提高学生的作文质量。我国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作文的教学做了一些规定, 无疑, 导学案给学生创造了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 使学生在这种欢乐的氛围中, 点燃激情, 活跃思维, 思想飞翔, 从而更加容易让作文与生活联系起来, 更容易去体察别人的感受, 也更容易明白怎样去表达。

导学案的出现,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觉到自己在课堂上的分量, 他们记录下自己的微小的生活片段, 通过课堂互动的方式进行展现,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 还能通过这种方式积少成多地进行大量素材的积累。经过实践检验, 导学案的合理设置十分地有利于学生在生活中用极其精彩的语言去表达自我, 提炼出蕴藏在生活中的哲理。

那么如何合理地设置导学案呢?教师应该巧妙地将教材中所涉及的知识点潜入一个个事先创设的具体的材料情景、生活场景甚或课堂的一些相关的活动之中。通过具体的具有探索性的问题, 恰当地将学生引导进入可以开展自主学习的状态之中。在课堂问题能够得到解决的同时, 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的能力。

二、导学案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1.导学案可以作为学生积累素材的一种方式

比方说可以设置“素材仓库”等环节, 让教师将一些素材讲出来, 然后让学生根据老师讲的素材内容, 联想一段自己以前看到的或者在内容上, 或者在主题思想上, 甚至与所涉及的主人公有某种相似之处的素材, 将之与大家进行分享, 这样既使课堂气氛活跃, 又让学生对题材有了更好的认识。

2.作文擂台

每过一段时间开展一次相同题目的作文比赛。让学生们互相进行作文评价, 选出好的作文, 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专门的研究与讲解, 也可以让作者讲出具体的写作经验等。教师应该给予表现比较好的学生一些奖励, 当然也要给予那些表现不太积极的学生以鼓励, 使他们得到认可。

3.名著导读

教师可以根据某一个课时所希望的主题设置一个相关的名著导读环节, 也可以在合适的基础上对某些名著进行讲解, 这样不仅使学生可以感受经典的魅力, 在很大意义上来说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至于说选择那一本著作, 教师则应该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也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决定。

4.开辟写作园地

学生学习高中语文的过程中, 最忌讳的一点就是闭门造车, 没有任何一篇优秀的文章可以脱离社会, 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 才会产生情绪, 才会有所谓的情感共鸣。导学案当中教师除了充分引导之外, 还要格外地重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写作分享, 开辟写作园地, 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 可以互相学习, 互相借鉴, 甚至可以推敲字句, 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课下也可以巩固和复习课堂上所学习到的知识, 除此之外, 还有一定的延伸和拓展的作用。

5.积极鼓励学生投稿

导学案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作文考试最后的分数, 这实际上是教会学生如何运用词句, 如何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过程。因此, 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向杂志、报刊, 以及各种广播电视台媒体投稿, 这些官方的媒介如果选用了学生写作的文章, 会大大刺激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热情, 同时这也是检验学生平时语文积累和遣词造句的好机会。

高中语文作文文采学案 第4篇

生活无处不语文。如果谁失去了对生活的感悟,那么他无论怎么努力都是很难做到下笔如有神,下笔千言立就。因此我们要始终坚持学会从生活本身中汲取我们所需要的养分,这也就是导学案的精神。导学案就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们进入自己学习的天地,作文的教学尤其如此。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导学案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80021

近几年在课改中所坚持推行的“学案导学”的新模式,是指以课堂导学案为主要的教学载体,以具体的导学为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自主地完成学习任务,并且辅助以教师的启迪,每一堂课都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

这样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就是导学案。本文所做的探讨的就是在结合“学案导学”的相关课程改革理念的基础上,搭建起学生学习作文的平台,用导学案架起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与生活之间的桥梁,相信这种方法是高效而且有趣的。

一、导学案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作用

生活中的语文无处不在,传统的语文作文教学显然已经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语文作文教学不再是向学生灌输某种思想,而是通过有趣的活动,通过生活的熏陶来培养学生对于作文的热爱,在无形中就能够提高学生的作文质量。我国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作文的教学做了一些规定,无疑,导学案给学生创造了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这种欢乐的氛围中,点燃激情,活跃思维,思想飞翔,从而更加容易让作文与生活联系起来,更容易去体察别人的感受,也更容易明白怎样去表达。

导学案的出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觉到自己在课堂上的分量,他们记录下自己的微小的生活片段,通过课堂互动的方式进行展现,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还能通过这种方式积少成多地进行大量素材的积累。经过实践检验,导学案的合理设置十分地有利于学生在生活中用极其精彩的语言去表达自我,提炼出蕴藏在生活中的哲理。

那么如何合理地设置导学案呢?教师应该巧妙地将教材中所涉及的知识点潜入一个个事先创设的具体的材料情景、生活场景甚或课堂的一些相关的活动之中。通过具体的具有探索性的问题,恰当地将学生引导进入可以开展自主学习的状态之中。在课堂问题能够得到解决的同时,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的能力。

二、导学案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1.导学案可以作为学生积累素材的一种方式

比方说可以设置“素材仓库”等环节,让教师将一些素材讲出来,然后让学生根据老师讲的素材内容,联想一段自己以前看到的或者在内容上,或者在主题思想上,甚至与所涉及的主人公有某种相似之处的素材,将之与大家进行分享,这样既使课堂气氛活跃,又让学生对题材有了更好的认识。

2. 作文擂台

每过一段时间开展一次相同题目的作文比赛。让学生们互相进行作文评价,选出好的作文,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专门的研究与讲解,也可以让作者讲出具体的写作经验等。教师应该给予表现比较好的学生一些奖励,当然也要给予那些表现不太积极的学生以鼓励,使他们得到认可。

3. 名著导读

教师可以根据某一个课时所希望的主题设置一个相关的名著导读环节,也可以在合适的基础上对某些名著进行讲解,这样不仅使学生可以感受经典的魅力,在很大意义上来说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至于说选择那一本著作,教师则应该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也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决定。

4. 开辟写作园地

学生学习高中语文的过程中,最忌讳的一点就是闭门造车,没有任何一篇优秀的文章可以脱离社会,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才会产生情绪,才会有所谓的情感共鸣。导学案当中教师除了充分引导之外,还要格外地重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写作分享,开辟写作园地,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甚至可以推敲字句,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课下也可以巩固和复习课堂上所学习到的知识,除此之外,还有一定的延伸和拓展的作用。

5. 积极鼓励学生投稿

导学案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作文考试最后的分数,这实际上是教会学生如何运用词句,如何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过程。因此,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向杂志、报刊,以及各种广播电视台媒体投稿,这些官方的媒介如果选用了学生写作的文章,会大大刺激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热情,同时这也是检验学生平时语文积累和遣词造句的好机会。

从上面的叙述可看出,导学案不仅搭起了作文与学生们生活之间的联系。而且真正地通过导学案提高了学生们的创造能力,实现教学与乐趣的兼顾。导学案给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推开了另一扇敞亮的窗。在学生的学习中种下快乐、自主的种子,同时也将学习的效率提高到了很高的层次。

高中语文作文文采学案 第5篇

学习目标:学会古诗文引用、化用的方法

学习过程:

一、导入:背诵《锦瑟》并分析本诗写法。

二、技巧指导与训练

妙引用古诗文 两招六式帮高考作文增文采 导学案

如:①“命运是项羽英雄末路自刎乌江时的那一声仰天长啸。”②“命运是屈原留在汨罗江畔的那一串串沉痛的叩问。”

语言的弹性浓缩锤炼了诗的形象,那声“仰天长啸”和“沉痛的叩问”穿过历史的隧道,压迫读者的心灵,让人思索命运的真谛。

练习:以 “命运”为话题写一组句子。

第三种情况,历史人物与相关诗句的组合。

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直接引用,表达为:名人+名言+意境。如

①美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②美就是苏东坡“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超脱与豁达。③美就是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与恬淡。

前两句是名人名言名德,后一句是名人名言意境。

练习:以“骨气”为话题,运用上述方法,写一组句子。

第二个层次是化用。表达为:名人+名言化用。如

①“李白的云帆点缀了沧浪之水”。②“辛弃疾的醉眼迷离了刀光剑影”。③“陆游的梦乡回荡着铁骑铮铮”。④“苏轼的华发张扬了少年意气”。⑤“思念使女诗人瘦比黄花”。⑥“思念使豪放派鼻祖幽梦还乡相顾无言垂泪千行”。⑦“思念使婉约派泰斗酒醒晓风残月杨柳岸”。

化用给人的审美刺激是多重而深刻的。它把古诗还原成生活的同时又提升和诗化了生活。仿照例句自选话题,再写三个句子:

第二招:底蕴成段

【第一种情况】:表达式,N个名句(或N个名人名事)…+意境(或其它)。

陶渊明“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折射出冷静的人生选择;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道出政治家的深重责任感;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已经挣脱并超越了自己的苦难,显露出普度众生的情怀;毛泽东“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更是一代伟人对饱经沧桑的神州大地的历史性洪钟巨响……

仿照例句自选话题,再写三个句子:

【第二种情况】表达式,名人+名言名事…+议论。分为六种情况

1、表达式,N个名句+议论。

抽刀断水,是最无奈的神话;举杯消愁,是最动情的悲歌。感动于“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的玄妙,陶醉于“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的飘愁,沉浸于“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的哀怨,顿然领悟:用旁观的眼神,是于心进行深刻对话后偶得的一种风骨,一种锤炼后的进发与升华!

仿照例句自选话题,再写一组句子:

2、表达式,N个名人+N个名句+议论(或议论在前)。

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友情的沟通。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都用优美的语言送走了友人,达到了友情的沟通。李白《蜀道难》一文中劝说友人归来的语言精辟,达到了友情的沟通。从李白的“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可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友人便从言语中感受到友人的关怀,沟通也便到了心坎。沟通并不像白居易说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它需要语言为它传达彼此的关切。友情的沟通,需要语言的钥匙。

仿照例句自选话题,再写一组句子:

3、表达式,N个名人+N个名事+议论。

当屈原抱着石头与江水相拥,当霸王自刎时的鲜血染红了整片夕阳,当普罗米修斯裸着身体被巨鹰啄食,当拉奥孔扭曲着身体仍想保卫自己的儿子,历史在悲风中发出阵阵哀鸣,但他们生命的结尾却那么响亮有力,数千年来仍叩击着人们的心灵,播放出永不低沉的生命绝唱。

仿照例句自选话题,再写一组句子:

4、表达式,N个名人+N个名言名事+议论.古往今来,因感情亲疏而导致错误事物认知的事例不胜枚举。李牧一心为国,“大破林胡,开地千里,遁逃匈奴”,可谓战功赫赫,却因赵王的不信任而惨遭杀害,最终葬送了赵国大好江山。诸葛亮“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却因对马谡过分信任而误下军令,失去街亭,从而导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惨淡结局。李白才气超人,“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却因唐玄宗的疏远而一生漂泊,壮志难酬……可以说,历史上许多悲剧的诞生都是由感情亲疏引起的。

仿照例句自选话题,再写一组句子:

5、表达式,1个名人+N个名句名事(或化用)+议论。

经历了少年的意气风发、锋芒毕现与青年时的思考,人,终于要真正成熟起来了。他不再像年少时那样刺目得不可接近;他开始散射出圆润柔和的清辉。他渐臻圆满。黄州的苏东坡不再是那个傲世的才子,或高高在上的官员,他回归成了“寂寞东坡一病翁”,他只是一个淳朴真挚的文人。他在赤壁怀古,在林间穿行;他不再计较仕途上的得失,他的眼界已经由平面的当下扩展到立体的古今。他的内核充实了。他敢于吟出“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他坦然地在山路上行走。他的前后《赤壁赋》,成为中华文化中不朽的篇章,被一代代地传诵。这便是真正的成熟。不是抵抗,不是愤怒,不是针锋相对,而是如山间的朗月,圆满无缺,向世间洒下清朗的光芒,却自生自落,不因外物而随波逐流,这就是人生的大境界。

仿照例句自选话题,再写一组句子:

6、表达式,1个名人+N个名句名事(或化用)+N段+议论。

是拣尽寒枝终不肯栖的寒鸦么?是举杯邀明月的饮者么?是穿越了十年生死痛苦一场的痴汉么?

在那个“群星荟萃”的时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本是韬光养晦,游戏笔墨罢了,而你偏偏要独上高楼,你的光芒刺痛了那些习惯于黑夜的眼睛,你注定要承受官场和文坛一齐泼来的污水。

而我只看见你青青的竹枝,脚上的芒鞋,被雨淋湿的脊背,你的笑容从容洒脱,你的眼中只有秋风绿水泛清波。

你坚守着自我,从而达到让后世永远仰望的高度。(苏东坡)

你能体味出“六根弦架成的桥通向心渊,弹落了多少春花秋月”中的无奈吗?你能体味出“一粒千年的老盐,腌咸了爱的花苞”中的辛酸吗?你能体味出“思念在风中弥漫,空气中充盈着湿湿的感动”中的诗情画意吗?你能体味出“雪花尘封天地的季节,爱是一枚单程邮票”中的感动吗?你能体味出“百花伤尽了春,只有一朵秋”中的悲伤吗?你能体味出“在遗忘的过程中,漂泊的月光经常来我的梦里栖息”中的孤寂吗?一句句轻灵的诗句让我体味到了一种语言上的诗意美而又不缺乏哲理,让我在飘香的花园前,感受着现代小诗清新秀丽。那润万物的小雨,可曾抚淡了锦官城的浓艳?那满皇都的烟柳,牵来了一片撩起闲绪的朦胧。可是那飘逸的太白,为我拉来了九天的银河,三千尺的飞流?把我带到那爱晴柔的树阴下,静看满塘接天莲叶、映日荷花的,可是潇洒的杨万里?更让我醉心啊,乘上落霞,与孤鹜齐飞;泛舟秋水,共长天一色。

仿照例句自选话题,再写一组句子:

实例借鉴

梦回大唐

站在世纪的长河上,你看那牧童的手指,始终不渝地遥指着一个永恒的诗歌盛世——那是歌舞升平的唐朝,是霓裳羽衣的唐朝。

唐朝的月明。不知谁在春江花月夜里,第一个望见了月亮,从此月的千里婵娟,夜夜照亮无寐人的寂寥。月是游子的故乡,床前的明月光永远是思乡的霜露;月是思妇的牵挂,在捣衣声声中,夜夜减清辉。月是孤独人的酒友,徘徊着与举杯者对影成三人。

唐朝的酒烈。引得诗人纷纷举杯销愁,千金换酒,但求一醉。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人之一生,能向花间醉几回?临风把酒酹江,醉里挑灯看剑。醉卧中人间荣辱皆忘,世态炎凉尽空。今朝的酒正浓,且来烈酒一壶,放浪我豪情万丈。

唐朝的离别苦。灞桥的水涓涓地流,流不断历历柳的影子。木兰轻舟,已理棹催发,离愁做成昨夜的一场秋雨,添得江水流不尽。折尽柳条留不住的,是伊人的脚步;挽断罗衣留不住的,还有岁月的裙袂。一曲离歌,两行泪水,君向潇湘我向秦。都说西出阳关无故人,何地再逢君呵?

唐朝的诗人清高。一壶酒,一把剑,一轮残月。一路狂舞,一路豪饮。舞出一颗盛唐的剑胆,饮出一位诗坛的谪仙。醉卧长安,天子难寻,不是粉饰,不为虚名。喜笑悲歌气傲然,九万里风鹏正举。沧海一声笑,散发弄扁舟,踏遍故国河山,一生哪肯摧眉折腰!

唐朝的红颜多薄命。在刀刃上广舒长袖轻歌曼舞,云鬓花颜,泪光潋滟。都羡一骑红尘妃子笑,谁怜马嵬坡下一抹黄土掩风流。情不可依,色不可恃。一世百媚千娇,不知谁舍谁收。长生殿里,悠悠生死别,此恨绵绵。

万卷古今消永昼,一窗昏晓送流年。三百篇诗句在千年的落花风里尘埃落定。沏一杯菊花茶,捧一卷《唐诗三百首》,听一听巴山夜雨的倾诉、子夜琵琶的宫商角羽,窗外有风透过湘帘,蓦然间忘了今夕何夕。

唐装在身,祖国在心中。(冠华作文网)

遭遇挫折,笑对痛苦

2004年四川高考满分

人之一世,殊为不易。在看似平坦的人生旅途中充满了种种荆棘,往往使人痛不欲生。痛苦之于人,犹狂风之于陋屋,巨浪之于孤舟,水舌之于心脏。百世沧桑,不知有多少心胸狭隘之人因受挫折放大痛苦而一蹶不振;人世千年,更不知有多少意志薄弱之人因受挫放大痛苦而志气消沉;万古旷世,又不知有多少内心懦弱的人因受挫放大痛苦而葬身于万劫不复的深渊……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放大痛苦,而应直面人生,缩小痛苦,直至成功的一天。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可谓:“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然而直面挫折,他却能达人知命,笑看人生。试想,如果没有王勃开朗阔达的胸襟,哪能有他吟放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千古绝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浪漫诗仙李白,在遭遇仕途不顺的挫折后,他沉寂了吗?消沉了吗?没有。“长安市上酒家眠”,笑对痛苦,面对挫折他拂袖而去,遍访名山,终于成就了他千古飘逸的浪漫情怀!

由此看来,面对挫折,我们不应过分地沉迷于痛苦失意的阴影中不能自拔;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整日浸泡在悲伤痛苦的淤泥中越陷越深;面对挫折,我们不应长期颓废不振而迷失眼前的方向。遭遇挫折,缩小痛苦,才是明智的选择。相反,若一味沉迷于挫折的痛苦中,后果将不堪设想。

刘备面对失去二弟的挫折,因兄弟之情无法释怀,放大痛苦,结果在痛苦中做出错误决定,贸然出兵伐吴,落得“白帝托孤”的千古悲剧。可悲可悲!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古人已经为我们做出了太多的榜样,也留下了太多的遗恨。在现在竞争日益加剧的社会里,挫折无处不在。若因一时受挫而放大痛苦,将会终身遗憾。遭遇挫折,就当它是一阵清风,让它从你耳边轻轻吹过;遭遇挫折,就当它为一阵微不足道的小浪,不要让它在你心中击起惊涛骇浪;遭遇挫折,就当痛苦是你眼中的一颗尘粒,眨一眨眼,流一滴泪,就足以将它淹没。

专题六 记叙文语言有文采学案 第6篇

一、阅卷探秘

千言万语总是情

作文语言是否有文采,具体表现为四条标准要求:(1)词语生动,句式运用富有表现力,语言生动活泼、简明有趣;(2)句式灵活;(3)修辞手法;(4)意蕴丰富。

那么,考场上怎样在语言表达的文采上夺分呢?

让记叙文的语言抓住阅卷老师的心

(1)语言具有画面感。语言具有画面感,是优秀记叙文的第一特征,就是要用文字“刻画”出一种画面,再现一个场景,使“文中有画”,使读者有如身临其境。

(2)语言具有流动感。语言的流动感,就是用词要稳,句式要活。即词语使用准确生动,句式形式流畅自由。读者读了这样的句子,会有如咬一口贡梨一样清心爽口而又香甜四溢。

(3)语言具有含蓄性。记叙文的语言忌直白浅露。表达含蓄隽永、耐人寻味,是记叙文语言上品的标志。含蓄性语言的标志常常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寄寓在启人思考的画面中,包孕在“醉翁之意”的描述里。它大多以概括、暗示、曲笔、言已尽而意无穷等方式表达广博深长的内涵。当然,点题的语言不可过于含蓄。

2.“有文采”应注意的问题

(1)最高的文采,是“有内涵”的文采,是优美畅达语言背后流淌着的思想之源;一味求美,堆砌华丽辞藻,美就会向丑转化。

(2)考场作文语言形象、生动,不可为了追求文采而故弄玄虚,使语意晦涩难懂。

(3)平时阅读要有“文采”意识,遇到表现力强的语句应随时积累,读点报纸杂志(如《求学》《读者》《意林》《青年文摘》等),以资借鉴。

如何做到有文采

孔子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即语言没有文采,流传就不会久远。回想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诗文名篇,哪一篇不是文采斐然,令人回味不已、拍案叫绝呢。高考作文亦如此:言之无文,高分难得。考场上一篇文采斐然的文章,会让阅卷老师爱不释手,赞赏有加。

《考试说明》对“有文采”的具体要求是“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文句有表现力”。那么怎样才能使文章有文采呢?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灵活的句式让语言灵动多变 所谓“句式灵活”,就是指根据中心内容的需要灵活地运用多种句式。一篇文章,一段话,选择句式,要根据表达的目的和具体的语言环境,灵活变换,综合使用,这样才能使语段更为和谐流畅,从而让你的文章文采飞扬。

(1)灵活运用长句与短句。长句字数比较多,结构比较复杂,节奏舒缓,表意严密、细致、精确。短句结构简明,节奏紧凑,表意简洁、明快、有力。因此,我们在缀句成篇时,要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根据整篇的语言格调,慎重选择。或用长句,或用短句,或长短结合,如果调配得好,语言就能因此增色。

(2)灵活运用常式句与变式句。常式句就是按照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前因后果,先轻后重等正常语序组成的句子;变式句则是为突出表达某方面的内容,临时改变某些成分的位置的句子。变式句一般有下面几种:句子成分的倒装,正句和偏句倒装(如“虽然„„但是”的倒装、“尽管„„也”的倒装等)。根据具体的语境,选择恰当的句式,可以更好地表情达意。

(3)灵活运用整句与散句。运用整句即运用排比、对偶、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采用骈句、整句的形式,来议论点题、抒发感情、总领全文,以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整句适用于以抒情和议论为主的文章。结构不整齐、各式各样的句子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叫散句。散句比较灵活,富于变化,生动感人。整句和散句交错运用既整齐和谐,又富于变化,更能使表意深刻、语意连贯。

边练边悟1 席慕容说:“生命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我们都是那个过河的人。”这句话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请写一个片段表明自己的观点。要求运用整散结合的句式。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生活中的风雨险阻不可避免,然而凭借担当与毅力,生命之舟畅行水上。生命的丈量者史铁生以淡定向我们诠释了无畏的力量。他双腿残疾却没有意志消弭;他坐在轮椅上,却比很多站立的人走得更远;他忍受病痛,却自愿在死后捐出器官;他在人生最好的时刻失去双腿,但地坛里的思索与感悟却让他的灵魂站得更高,更挺。只因为他承担起作为一个自立于天地间的人的责任,唱响了属于他的激昂旋律,他的文字、他的思想无疑都将他推向了成就的顶峰。

2.多样的修辞让语言亮丽多姿

修辞的作用就是使语言生动、形象,恰当的修辞会使你的语言文采斐然。如满分作文《你不是我的航向》:

当我们看见别人不顾红灯、横穿马路时,请理性地阻止自己的脚步跨过斑马线;当我们看见别人随意插队时,请抵制你内心模仿的冲动;当我们看见别人不愿意给老奶奶让位时,请你不要学着无动于衷。当你面对生活的种种冷漠与不道德,请不要无端地盲从,翻翻脑海中那本理性的词典,来指导你现实中的行动。

作者运用排比句式,指出了现实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一些不文明、不道德的现象,启示人们要注意在生活中无端的盲从,只会让你找不到自己的航向,失去原来的自我。运用排比,让文章显得气势贯通,具有说服人的力量。

很多时候修辞手法不是单一使用的,而是综合运用多种修辞于一段话中,如:

风是调皮的小男孩,抓把土抛到空中,趁机扯乱女孩子的长发;风是年老的画家,一味选用灰色调,造出昏黄的画面;风是不高明的小偷,溜进屋时弄响了门,逃走时还在窗台上留下了脚印。

这段文字综合运用了排比、比喻、拟人三种修辞,使文字灵动,摇曳多姿。

边练边悟2 请以“人生的赛跑”为话题,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个片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人生的赛跑有时好比龟与兔比赛一样,龟比兔慢,但活得长,兔比龟快,但死得早。看你如何权衡。人生的赛跑有时又好比雷锋和一个长寿的恶人相比一样,前者生得伟大,死得光荣,活得虽短,但精神长存;后者生得猥琐,人人都嫌其活得太长。看你的选择。人生的赛跑让执著于赛跑的人累得满头是汗,而忘掉在赛跑的人会看到满眼的风景,不知不觉中停下脚下的步履„„

人生的赛跑让富有和有权力的人放下金钱、地位,放下身段,去做有益身心健康和公益的事,也让贫穷的人安贫乐道,精神上过得滋润。因为路太长,不这么做,你到达不了终点,你的综合成绩太低,你的生命质量必然太差。

人生的赛跑让我们思考生命存在的意义不在于你跑得多快,还在于你跑得多慢,在于你的每个脚印是否踏实,是否让人生过得充实、圆满和智慧。

3.旁征博引,富有底蕴

在作文中,引用(化用)名言、古诗词等,能营造优美的意境,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给阅卷老师以美的享受,而且能很好地显示你深厚的文学功底,从而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如《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苏子心中自有虎啸龙吟,如那追逐巅峰的苍鹰,手持刀剑,锋芒逼视,然尽管无畏如他,也依然不忘在征服的途中追忆亡妻“十年生死两茫茫”,也依然拥有享受生活宁静安详的勇气,长叹一声“此心安处是故乡”!这段文字熟练运用苏轼的名句,起到了很好的表情达意的作用,同时使文章显得富有底蕴,也很好地展示了作者在语言运用上的才情。

巧妙使用诗词名句,可以使文章高人一等。在高考作文中,假如你的文章恰当地引用了名言警句和古代诗词,就会使文章顿时生辉,光彩夺目。

边练边悟3 仿照下面语段的形式,再写一个片段,要恰当引用名人名言。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居庙堂之高时“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时“则忧其君”,其心系天下的担当精神着实让人敬佩。一篇《岳阳楼记》的短章道出了他那无尽的愤慨和对国家的无穷热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担当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令人敬仰和膜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身处于早已为秋风所破的茅庐之中,自己漂泊在外,无处安身,却仍心怀天下寒士,希望挨饿受冻之人免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命运,他的担当又有几人堪比?

4.绘声绘色,生动形象

绘声绘色指讲述、描摹事物的情景非常生动逼真。在写作时,它常用于记叙类文章中,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的形态、特征做具体、生动的描摹与刻画,使读者对描摹刻画的对象产生真切、具体的感受和印象。运用绘声绘色的关键是调动眼、耳、鼻、舌、身各种感官,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诸多方面,描摹事物的形状、神态、色彩、声音、气味、质地等特征,使其面目精神跃然纸上,勃勃欲生,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物,如临其境。

边练边悟4 下面是2011年江苏卷(作文题为“拒绝平庸”)的两篇满分作文的片段:

(1)闲来无事,先生应几个亲友的请求,开了个小小作文辅导班,本来先生只打算收几个学生的,可不知谁走了风声,这个好友那个亲戚,一来便是一打。先生推辞不得,像退休前一样忙活。我常住先生家,便问先生:“您不累?”先生苦笑:“怎么不累啊,这么多人?”转而又一笑,“罢了,罢了,再为这些孩子烧烧我这老蜡烛吧!”我哈哈大笑,心中感到丝丝温暖,本来可以钓鱼、打麻将的先生,不甘于碌碌无为的生活,用心在准备每一份材料。我脱口而出:“先生好伟大啊!”先生也笑了:“去去去,少拍马屁。”(2)黑将军站在厨台上,威风地看着我,腿上绳子早已挣开。它发出得意的鸣叫,高亢、响亮、清脆,倒有一种虎啸山林之势。但这小小的厨房中,它又能逃向何处呢?我逼近它。它挑衅地看我一眼,向着窗户纵身一跃,跳了下去。果然,它不是一只平庸的鸡。

请分析这两个片段在写法上的特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注重节奏,富有韵律

古人作文特别讲究语言的音乐美,这是中国文学的特色。虽说现代语体文不必像文言文那样严格,但是正如老舍先生所说,好的文章要“让句子念起来叮当响”“让人家愿意念,也愿意听”(《关于文学的语言问题》),所以至少还要讲究一些节奏。如果有了节奏感,文采也就氤氲其中了。如:

你向往山居的清净,就必须舍弃都市的繁华;你仰慕奋斗者的成功,就必须舍弃安逸闲散的生活;你希望走遍千山万水,就必须舍弃乡土乡音的温馨与柔美。

(《距离产生美》)快乐就压在烦恼的皱褶里,藏在疼痛的口袋里,它在你的头顶,在你的脚下,在你深深的眸底。

(《寻找快乐》)虽然这两段中的最后一个字在平仄上并不谐调,但是读起来却有节奏感,若把“千山万水”“温馨与柔美”句换至最前边,把“深深的眸底”改成诸如“的身边”“的心里”等,就失去了这个效果。

有时也要讲究点平仄。前一句是仄声煞尾,后一句煞尾的就应是平声。这样可使声调起伏跌宕,抑扬有致。如: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故都的秋》)四个排比句的末一字是仄平仄平,读起来抑扬顿挫,铿锵和鸣。

边练边悟5 下面是一篇作文的节选,在句式上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请进行改正。

爱是人的本性这是最基本的常识。奉献爱心成为每个人的一种常情。自孔子提倡“仁爱”开始,中华民族的血管里一直流淌着令人激昂的爱的血液。初春的一场雪灾使中国南方损失惨重,但不辞劳苦的唐山十三兄弟却千里迢迢到湖南帮忙打通道路,爱已注满了他们的肺腑;汶川大地刹那间,大地晃动,群山摇摆,校舍顷刻间而倒下,暴雨倾盆而下,黑暗的大地充斥着死亡的气息、悲恸的哀唤。但时隔不久,满头苍发的温总理站立在这散乱的石砾之上。不用说,有常识的人都知道汶川当时最需要的就是关爱与鼓励。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爱——这正是我国政府执政为民的根本常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爱,是人的本性,是每个人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常识。每个人都有爱心,奉献爱心成为一种常情。自孔子提倡“仁爱”开始,中华民族的血管里一直流淌着令人激昂的爱的血液。初春的一场雪灾,使中国南方损失惨重,道路阻塞,车辆滞留;寒风刺骨,衣食缺乏。唐山十三兄弟,不辞劳苦,星夜兼程,千里迢迢,急赴湖南,和救援大军一起清扫积雪,打通道路。汶川大地刹那间,地动山摇,校舍倾倒,暴雨如注,黑暗吞噬了大地,哭声、呼救声撕心裂肺,处处充斥着死亡的气息、悲恸的哀唤。但时隔不久,满头苍发的温总理站立在散乱的石砾之上,用那嘶哑、坚定的声音给灾难中无助的人们送去了信念和力量。有常识的人都知道汶川当时最需要的就是关爱与鼓励。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爱——这正是我国政府执政为民的根本常识!

实战演练: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片罂粟开花了,娇艳美丽的花朵在风中摇曳。

罂粟对过路的人说:“如果你能采食我的果实,一定会给你带来快乐。” 路人对罂粟说:“如果我陶醉于你片刻的快乐,就会给我带来长久的痛苦!”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得抄袭或套作。

写作提示

人生在世,“痛苦”与“快乐”这对矛盾的情感会伴随终生。如何正确地对待这一矛盾体,值得思考。

从整体上来看,这则寓言,讲了“痛苦”与“快乐”的辩证关系,写作时要注意辩证地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两者看似对立却又紧密统一,相互转化。

从局部来分析,亦可立意为“任何时候都不要为一时的绚丽所迷惑”“保持清醒的头脑,拒绝形形色色的诱惑”等等。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如果你去印度,你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里的公路特别破旧,最好的路都赶不上我们的二级公路。但只要你沿着公路走,每隔数公里你就会发现一座华丽的教堂,其华丽程度难以用语言来形容。一位旅行者问当地的居民:“你们这里教堂如此华丽,公路却如此破旧,你们就不能把那些建教堂的钱用来修公路吗?”居民答道:“路是通向财富的,不重要;教堂是通向神的,很重要!” 全面理解材料含意,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上一篇:公务员面试的体会下一篇:化学元素俄语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