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学本课堂构想

2024-06-07

初中语文学本课堂构想(精选7篇)

初中语文学本课堂构想 第1篇

一、保证预学的基础作用

预学有别于“事先自学将要听讲的功课”的预习, 更有别于学生在教师教学之前的“练习”;它是学生在正式课堂教学之前所进行的目标、任务明确的自主性前置学习, 有效预学是学本课堂的基础。为了帮助学生有效自主预学, 教师需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先行学习的支架, “预学单”就应运而生。

预学单一般包括预学提示、预学问题、我的收获、我的疑惑等内容。应准确把握学习内容的核心知识、基本思想方法和学生学习起点、认知规律及学习难点, 科学地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 设计预学提示, 帮助学生明晰为什么学、学什么、用什么学、怎么学。精心设计预学问题是重中之重。应遵循“低入、多做、深思、高出”总要求, 体现“知识问题化, 问题探究化, 探究层次化”的要求。对于一篇课文而言, 设计问题要紧扣学会语言文字运用这个基本任务, 也要基于文本的体式:考虑课文作为某类文体的共性特征, 更要把握其独有的个性特征即“文本内在构成规律”, 对个性特征的解读, 往往是设计问题的关键。预学问题不宜过多, 一般两至三个。

学生凭借预学单掌握了预学方法, 养成了预学习惯后, 教师就不必再每篇课文都设计预学单, 逐步指导学生“裸预学”, 尝试解决文本写了什么 (文本的内容或主旨、情感与情趣等) ;深究课文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 (行文风格、结构与方法、语段类型、语句与特色、语词特点与修辞等等) 。逐步培养语文意识和言语意识, 更要激活原有经验 (知识、生活、思维) , 提出自己的疑惑, 为课堂上的思维、情感碰撞做准备。

二、落实合作的关键要素

学本课堂学习要经历个人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讨和全班展示交流等过程。因为有了充分的自主预学, 小组合作学习成了课堂的关键环节, 成了学本课堂最有效“组织学习”方式。

精心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学习内容首先来自于预学单。合作学习的内容应该是个人预学中难以解决的问题, 也是课文重点、难点、疑点、盲点问题, 特别是“学生能感觉到但表达不出来, 或学生一望而知, 其实一无所知的东西。” (孙绍振) 先合作讨论预学单设计的问题和疑惑, 再讨论课堂生成的能激发学生思维碰撞、推进学生思维发展、直达文本内核和学生内心深处的问题。

精心组织合作学习的活动。组建好合作小组, 采取“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方式进行分组, 使同层次的组员实力相当, 组际之间综合水平基本平衡;明确组员分工, 增强小组成员参与和管理小组的意识;建构小组文化, 如创设组名, 制定组训, 特别要强化落实倾听细则、组内交流细则、组间展示汇报细则, 掌握小组合作的要义;制定小组目标, 形成小组短期和长期目标, 增强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还可制作组标, 时刻警醒、激励团队。合作问题和环节不宜过多, 一般围绕两三个有价值的问题, 组织两三次深度合作。

充分发挥小组讨论作用。人人主动而有质量地参与学习讨论是有效合作学习的标志。学生预学充分, 是讨论高效的前提;老师对预学情况全面了解和有效组织, 是讨论高效的保障;明确的讨论要求, 是高效讨论的关键;小组长的高效管理, 是讨论高效的保证;及时科学的评价能促进讨论高效的持续发展;多样化的讨论方式, 能更好地刺激讨论高效。“观点交流———观点改进———观点总结”是讨论的三部曲。

发挥教师促进学习的作用。老师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 能更好地带动学生讨论, 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可以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要求处适当适时引导, 教给阅读的理念、阅读的方法;在“学生不喜欢的地方、学生读不懂的地方、学生读不好的地方”点拨, 使学生读懂、读好, 豁然开朗, 领略文章之美之味之韵;抓住问题的要害, 一语道破天机, 豁然开朗, 醍醐灌顶;学生经自我阅读, 提出有价值、创造性的问题, 而问题解决处于低水平徘徊, 或由问题难度大课堂处于停滞状态, 教师更要适时适度介入, 以较高的思维水平引领课堂, 或变换角度发问、临机指导, 或分解问题、铺设台阶, 进入更深层次的探讨。在学生理解的粗浅处、矛盾处、错误处, 教师灵活追问, 催化学生的思维发展。

三、强化思维的核心功能

要把学习权即学习的时间权、思考权、对话权、自主评价权还给学生, 解放学生的学习时间, 解放学生的智力, 解放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开拓精神。让学生自主阅读, 自由表达, 合作交流, 自由地与文本、作者和他人对话, 与自我对话, 参与到知识的建构中, 发掘潜力, 提高提问与应答的能力、沟通与交流的能力、发现与反思的能力, 变“学会”为“会学”。

要保证学习活动的充分展开。学本课堂中心环节是“学的活动”, 教学环节就是对学生“学的活动”的组织;教学流程是“学的活动”的充分展开。王荣生先生认为“学的活动”充分展开有三要素:“学的活动”有较充分的时间保证;学生的学习经验要有较充分的表达和交流;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形成了新的学习经验。一堂课的学习环节, 以2~3个为宜 (即每个环节15~ 20分钟) 。课上得简简单单、实实在在, 工夫下在学生站在自己的生活世界中, 潜心琢磨语言文字上, 采用朗读、质疑、置疑、体验、品味、感悟、交流、展示等方式实现与文本、与作者、与同伴对话。只有学习活动充分展开, 才能实现由“双基”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向“四基”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转变, 实现由“两能”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向“四能”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发展。

努力构建思辨课堂。引导学生以自己的慧眼敏锐地发现文本中“似是而非”的模糊处, “以白当黑”的空白处, “以一当十”的凝炼处, “语微旨隐”的含蓄处, “戛然而止”的结尾处, 抓住最能激发学生思维碰撞、情感交流之处,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 敢于亮出自己的观点, 充分阐述自己的理由。学生变成质疑、置疑的人, 就能提出不同的看法, 提出不同的问题, 以问题作为纽带, 组织学习, 极大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批判思维能力。

四、紧扣言语的根本目标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习语文的第一步, 应该下在对具体语言材料的积累、品味、感悟上。” (巢宗祺) “在基础教育中, 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所有课程的特质在于它以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为根本宗旨。语文的本体就是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语文教育必须走在语文的路上, 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否则就会走向自我消亡的悬崖。” (王尚文) 紧扣语言文字运用, 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是语文教育的主要任务, 也是初中语文学本课堂的逻辑起点、学科基点和根本目标。无论教师备课、课堂学习, 还是学生作业、作文、语文考试都要紧紧围绕语言文字运用展开。

学本课堂非常强调学科特性, 要以“语文的方式”进行语文学习。突出整体感悟, 多运用诵读感悟、语句品析、体式把握、篇章探究、留白质疑、视角分析、意象推敲、切己体察等语文学习方法。洪镇涛先生倡导的“在比较中揣摩语言以培养语感, 在语境中感悟语言以获得语感, 在切己体察中品味语言以养成语感”的语言学习方法, 更是对传统语文学习精华的高度概括。直入文本、独见性灵的批注是古代名家学习的宝贵经验。课堂上, 师生共同交流在预学中完成个性化的批注, 不仅共同体会“那微妙的咀嚼味儿” (朱自清语) , 还能共享“碰撞的火花”“发现的惊喜”, 既是展示学习成果、分享思想的过程, 也是思维碰撞、产生新见的过程, 在适合各自发展的听、说、读、写的高密度、大容量的言语实践中敏于文字、发现问题、构建意义。针对不同的言语内容, 宜用不同的方式学习, 如寻找文字推敲处, 学生浅读处, 学会咬文嚼字;寻找文本主旨处、矛盾处、空白处, 选取学生疑难处, 用“追问”来引导研读;寻找文本精妙处, 学生误读处, 运用比较法品读。

五、构建反馈的保障机制

语文被人诟病之处众多, 其中就有教考分离、学用分离, 缺少有效的课堂反馈和评价机制, 无法检测教学效果。学本课堂特安排“课堂反馈”一环, 及时落实反馈保障的机制。既有学生对自身学习的反馈, 也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生生互评。学生自我反馈评价, 包括学习时间、学习程序、学习方法、学习体会、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情况等内容。自主评价不是孤立的, 应该和他人评价相结合, 借助同伴的帮助, 真实评价自己各方面素质, 发展、健全自我意识。教师多方面观察学生的优点和缺点, 从学生的反馈中发现问题, 加以引导, 使“关心学习的评价”走向“促进学习的评价”。

学本课堂作业、检测是重要的反馈手段, 宜尽量做到“超前断后”。“断后”就是课内当堂检测训练、不再留课后作业; “超前”就是在新授课之前只布置新课预学单。结课前, 可让学生自我出题, 也可交换命题, 根据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难点, 以及学习后的自我理解, 拟一组需要5~10分钟的自测题, 自己评分、检查学习效果, 或给小组其他成员检测。也可教师出题及时进行检测, 反馈学习效果, 对不能过关的学生课后及时进行指导, 为后继学习扫清障碍。除了当堂检测外, 还可以有其他的方式, 如谈收获 (说) , 迁移学习方法写片断 (写) , 运用课堂学到的方法做访谈、去调查、开展课外阅读; 可让学生整理作业, 让学生有自主管理、独立思考的时空, 养成自我纠错和及时订正的习惯;也可以安排单元整理课, 让学生自主梳理知识, 自我架构知识框架, 及时巩固相关知识。

需要指出的是, 语文当堂检测应该与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关联起来。从学习需要出发进行有效的设计, 注意“学生感到需要”和“教学目标需要”两者的结合。要围绕具体的教学内容展开, 在考虑具体的学生“学习条件”的基础上进行 (差异性检测) , 批改时要依据教学目标对学生的效果作出评价。多提供选做题,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有所发展。

六、追求美的教育境界

学本课堂以学生为本体, 建立学生自主阅读、发现以及合作学习的机制, 通过个人自学、小组合作, 关注个体差异, 最大可能调动学生人人参与学习, 人人主动学习, 人人在学习中学会学习, 实现学习的多样化, 体味到学有所得的快感, 体现对学生人格充分尊重和对学习的敬畏, 是“爱”的最好的诠释。

学本课堂以学习为本位, 把尽可能多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感悟语文本身之美学生自我开采美的矿藏, 进而自觉主动运用言语创造美。情感是文章的灵魂, 作品的情感打动学生的心弦, 激发情感的共鸣, 又吸引学生“忘我的投入”, 整个语文学习过程荡漾情感之美。

初中语文学本课堂构想 第2篇

(征求意见稿)

一、指导思想

以领导讲话精神、教研室生本课堂研究实施方案和“人本”理论为指导,遵循人的成长发展规律,遵循语文教学规律,遵循语文学习规律,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预期目标

(一)学生方面

1、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

2、具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3、具有初中学生应具备的学习语文的方法;

4、具有良好的合作沟通能力;

5、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6、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教师方面

1、“生本”理念扎根教师脑海;

2、涌现出一批熟练运用“生本”理念进行教学的教师;

3、出现一批高质量的课例、导学案、论文;

4、出现一批成熟的课堂教学模式。

三、基本要求

1、“生本”理念贯穿教学过程,一节课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时间不少于30分钟;

2、学生采用对坐形式,适时进行合作学习;

3、教学模式鲜明;

4、利用导学案进行教学。

四、研究成员

全县所有初中语文教师。经个人申报确定主力成员和核心成员。

五、研究内容

(一)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1、现代文阅读教学基本模式:目标定向,自主预习——导入新课,检查预习——任务导学,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点拨引领——整理反馈,总结提升——整合训练,巩固提高

2、文言文阅读教学基本模式:目标定向,自主预习——情境导入,朗读展示——疏通文意,理解内容——理解背诵,积累语言——拓展延伸,总结收获——巩固练习,提高能力

3、复习课课堂教学模式:复习内容概述——独立练习巩固——同伴互改互助——小组交流解惑——归纳共性疑难——全班集中攻关

4、试卷评讲课课堂教学模式:概述考试情况——自查薄弱环节——组内同伴互助——搜集共性问题——集中讲重解难——纠错总结提升

5、作文指导课课堂教学模式:

(1)明确目标——解说题目——当堂写作——佳作赏评——病例评改——课下升格

(2)明确目标——初步构思——组内互评——班内互评——完善自改——构思行文

6、作文评讲课课堂教学模式:回顾要求——总评得失——佳作推荐——自由演读——病例共改——自改完善

7、综合性学习教学模式:确定专题,制定方案——自主合作,搜集资料——同伴互助,筛选资料——独立思考,整理资料——小组交流,取长补短——全班展示,修改完善

(二)常见文体教学研究

1、记叙文教学研究;

2、议论文教学研究;

3、说明文教学研究;

4、诗歌教学研究;

5、古文教学研究。

(三)专题研究

1、导学案设计与实施;

2、小组合作有效性;

3、学生积极有效参与学习;

4、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培养;

5、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6、学生作文能力培养;

7、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8、学生审美能力培养;

9、语文知识教学;

10、利用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11、学习评价研究。

六、研究重点

1、现代文阅读教学基本模式;

2、作文指导课教学基本模式;

3、记叙文阅读教学;

4、导学案设计与实施;

5、小组合作有效性;

6、学生积极有效参与学习;

7、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培养;

8、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9、学生写作能力培养;

10、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11、学习评价研究。

七、实施步骤

整个研究过程分三阶段实施。

推进阶段(2013年):2013年是“生本课堂”研究推进年,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积极推进“生本课堂”研究。本年度,“生本课堂”研究要全面展开,全体教师都要积极投入到“生本课堂”的研究中来,要用生本理念统帅所有语文教育活动,每一节课,每一次语文活动,都要做到以生为本来设计,以生为本来实

施,切切实实把“生本”理念落到实处。2013年重点研究的5个专题是:(1)现代文阅读教学基本模式;(2)作文指导课教学基本模式;(3)导学案设计与实施;(4)小组合作有效性;(5)学生积极有效参与学习。

提高阶段(2014年):2014年“生本课堂”研究水平提高年,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着力提高“生本课堂”研究水平。本年度,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进行深度研究,着力提高教学模式的研究水平,文体教学的研究水平,教学专题的研究水平,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着力提高学生的成长质量。同时,要注意观察和了解,学生是否发生了变化,是不是所有学生都发生了变化,若没有变化,要反思,要改进。

总结阶段(2015年):2015年是“生本课堂”研究成效年,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努力促进“生本课堂”研究产生良好效果。本年度,一方面继续进行“生本课堂”的纵深研究,一方面查找和改进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总结推广研究成果和经验,所有教师务必做好研究过程资料的积累,做课题研究的有心人。

八、方法措施

(一)专题研究与整合研究相结合我们把研究内容分成三个方面,只是为了归类的需要和阅读的方便,在实际教学中,这三者是相互交融、密不可分的,因此,在研究中,适合专题研究的进行专题研究,适合整合研究的进行整合研究,真正做到专题研究不离具体的教学内容,具体的教学内容不离教学模式。

(二)活动推动

1、充分利用教研活动

(1)利用校本教研

学校是教学研究的主阵地,校本教研是教学研究的主要形式,“生本课堂”研究要紧紧依托校本教研,依托教研组全体语文教师的力量,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打好“生本课堂”研究攻坚战。

教研组要统筹有序安排教研活动,按照“推进——提高——有效”的研究进程,做到教研活动有主题,课堂教学有专题,说课议课不回避问题。

(2)利用教学协作区教研

教学协作区要充分发挥和整合力量,把每学期的教学协作区教研活动办成交流“生本课堂”研究经验的平台,办成研讨“生本课堂”的舞台,办成展示“生本课堂”研究成果的擂台。通过经验交流,专题研讨,课堂展示,让老师带着问题来,带着收获回。

2、充分利用评选活动

(1)课堂教学评比

课堂教学是“生本课堂”研究的主阵地,最直接体现“生本”理念,是学生最受益的教育形式。2014年,将进行以“生本课堂”为主题的课堂教学竞赛,通过竞赛,发现人才,发现和研究问题,探讨解决的方法。

(2)导学案评比

导学案是指教师根据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学习目标,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是集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分层次的评价练习于一体的师生共同使用的“教学合一”的文本。我们把在课堂使用导学案作为“生本课堂”的基本要求,希望通过实践,提高教师教学案的设计和实施水平。2013年秋季,将进行导学案评比。

(3)教学论文评比

教学论文是教师把教学经验、教学研究成果、教学研究思考写成的文章,简单地说,就是教师将平时教学中的一些经验、研究、思考进行总结,并综合运用有关理论进行分析和讨论。要大胆探索,勤于思考,善于分析,把理论思考和实践经验整理成教学论文。2013年秋季,将进行2013年重点研究的5个专题的专题论文评选;2015年,将进行“生本课堂”研究专题论文评选。

(三)研究常态化

构建有效的初中语文生本课堂 第3篇

一、设疑探究,强化课堂的动态生成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教师的单边活动,课堂上学生处于听讲与记忆的静止状态,学生缺乏问题意识,一切都由教师强加与灌输,学习的主动性也从无产生,语文教学陷入僵化状态。因此,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的特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潜在的探究动力,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提高学生参与语文教学活动的热情。例如在学习莫怀戚的《散步》一文时,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最后“母亲”依从了孩子的建议而走小路?并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学生表现得十分踊跃,有的说母亲有慈爱之心,有的说母亲疼爱晚辈,有的说是小孩子不懂事,没有为年老体弱的老人着想。为使学生将自身的生活体验参与到阅读当中,教师接着问:长辈对我们倾注了无限的爱,我们平日感受到了吗?于是学生回忆平日父母长辈对自己关怀的事例。有的同学说,有时真的把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视为理所当然,甚至是视而不见,这确实是不应该的;有的说父母给我们的爱都是真诚的,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有的说我们应该通过自身的行动来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好好学习,掌握本领,将来对国家对家庭能有所贡献是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也是回报父母的最好礼物。可见,通过设疑,可以有效促进课堂的生成,促使学生将日常生活体验参与到阅读当中,实现了对主题的有效把握与升华。

二、自主提问,促进课堂探究的有效性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提问的主体,学生是被提问的对象。教师怕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抓不住重点,回答不到点子上耽误授课时间而完不成教学任务,因此课堂很少提问甚至不提问,即使提问也是自问自答,告知学生一个所谓正确的答案。因此学生在阅读中问题意识很难产生,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缓慢。鉴于此,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了学生自主提问、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把课堂的提问权交给学生,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例如在学习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时,教师让学生首先阅读课文,整体感知,在阅读过程中提出问题,然后与小组成员一起探究解决。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藤野先生敬业乐教,热爱学生,这从他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等事例中可以体现出来。但作为教师,对学生充满期望,认真教书与批改,这本身是教师应该履行的职责,为什么能够得到鲁迅先生如此的崇敬与怀念呢?”教师让学生针对这个问题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学生通过反复阅读寻找答案,全面了解鲁迅的写作背景,在热烈讨论中各抒己见,通过交流学生对问题有了更深的理解:藤野先生热爱自己从事的教育事业是可敬的,热爱学生、认真执教是令人感佩的,但是当时正处在日本军国主义歧视中国人的背景下,藤野先生能够抛弃民族偏见,致力于医学的学术传播,真诚对待中国学生,这是何等伟大的具有全球视野的胸怀,这更加值得鲁迅先生及所有人的尊重与敬仰。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促进学生探究能力形成的关键,语文课堂就应该提倡学生自主提问、交流探究,才会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互动合作,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生本课堂理念提倡尊重学生年龄特点与身心发展规律,结合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因材施教,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激活学生的思维。例如学习《皇帝的新装》一文,在让学生充分阅读后,教师让学生分组进行课本剧的创编活动,在创编完成之后,让学生在小组内互动合作,进行课本剧的表演训练,其实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的过程就是学生深入理解人物性格与社会环境的过程,他们在表演设计中探讨适合人物性格的语言、动作、神情,结合对课文的深入理解,使课本剧的表演惟妙惟肖。在学习了《范进中举》和《孔乙己》之后,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假若孔乙己与范进相遇,他们进行了一番对话,大家想一下对话内容是什么?并将他们相遇后的对话写下来,然后进行表演。学生们非常踊跃,发挥自身的想象,通过自身的理解来设计人物的语言、动作及表情,在表演中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在学生小组合作表演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组成评委,对各小组表演进行评价,最后根据评分的高低评选出“最佳表演小组”、“最佳表演先生”等奖项,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激励。

总之,构建语文生本教学课堂是提升语文教学效率,提升学生语文探究能力与素养的有效途径。教师的教学设计应该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注重课堂的动态生成、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与学生兴趣的激发,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不断提高。

初中语文学本课堂构想 第4篇

众所周知, 教学的实质是“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具体来说, 就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会知识、获得方法、形成思维、培养能力, 使他们能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今后能实现自身价值, 适应社会需求。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作为语文课程的核心概念, 其大致内涵是:对祖国语文的热爱 (即学习兴趣) , 必要的语文知识, 较强的语文能力 (识字写字、阅读、思考、倾听、表达、写作等能力) , 良好的学习习惯, 健全的人格个性, 健康的文学欣赏趣味, 较宽的文化视野等。所以, 语文教学要“实”, 要有效, 就必须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不断形成语文素养, 逐步获得以上各方面的发展。

可是, 我们必须承认:当前应考压力下的语文教学, 学科异化严重, 课堂有效性差, 呈现出“谨小慎微”、“迫不及待”、“不厌其烦”和“多元无界”等不良倾向, 学生发展非常有限。

先看“谨小慎微”。因为要照顾考试中的知识点, 所以教师以试题为依据残忍地肢解文本, 按照教学参考书“谨小慎微”地将文本分割为无数的问题和练习, 且无轻重主次之分, 然后在课堂上如天女散花般向学生抛出。点点滴滴, 林林总总, 包罗万象, 唯恐有所遗漏:从字音字形、词语解释、作品知识、结构层次到主要事件、主要人物、文章主旨、写作特色……这样一来, 教师才显得“心安理得”, 但实际上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是极有限的。

其次是“迫不及待”。课堂时间有限, 教师又“谨小慎微”地设计了那么多的问题, 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只能包办代替、速战速决:问题提出以后, 要么让学生随便思考或“合作”一下, 便迅速要求作答, 不管学生说得如何, 稍作甚至不作评价就公布了答案;要么问题才说完, 不待学生思考便顺口说出了答案, 然后问学生“是不是”、“好不好”……在这缺乏生成性的“告诉式课堂”上, 学生完全是在教师的“迫不及待”中被动学习。

再次是“不厌其烦”。问题多, 问得快, 学生无法掌握怎么办?就只能靠教师不厌其烦地讲解分析。所以我们可以看到, 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对学生的高度不信任。不管问题是简单还是复杂, 教师都是喋喋不休, 妄图通过自己一遍又一遍的分析讲解, 让学生“掌握”知识。

以上几种倾向综合起来, 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图形来表示, 笔者将其称之为“长方形课堂” (如图所示) 。

最后看“多元无界”。新课改以来, 许多教师赶潮流似的追求学生的“个性化理解”, 表现出对学生的“绝对信任”, 针对一个问题, 无论学生怎么回答都给予认同, 教师不作过多的点评补充。笔者将这种倾向概括为“三角形课堂” (如图所示) 。

“长方形课堂”面面俱到, 枝蔓丛生, 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强调“教”而轻视“学”, 教师以居高临下的“条分缕析”和“讲深讲透”为己任, 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 致使课堂毫无生机, 学生被动发展, 缺乏兴趣, 思维僵化。而“三角形课堂”虽偏重“学”却放弃“导”, 课堂上“人云亦云”“多元无界”, 教师对学生听之任之, 学生思维散乱, 知识零落, 并逐渐丧失严谨的学习态度。这两种常见的语文教学组织形式, 导致当前的语文教学更多地体现出“无效”的特征, 最终的结果自然是“费力不讨好”———教师很辛苦, 学生很痛苦, 学生获得的发展有限。

针对此种情况, 笔者在教学中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反思, 提出了“菱形课堂”的构想, 并在实践中不断补充完善, 逐步形成了行之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一、“菱形课堂”的基本操作流程

如图所示:

二、“菱形课堂”的具体组织步骤

语文“菱形课堂”整体上的思路表现为“集中———开放——集中”, 具体组织步骤如下:

集中

教师提出目标明确、紧扣文本核心知识方法的主问题, 引领学生学习, 激活学生思维。

开放

学生在主问题的引导和驱动下, 在预习的基础上全面深入地学习文本, 多元化思考, 教师作个别指导, 答疑解惑;学生讨论、交流, 向学习小组和全班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在讨论、交流、汇报的过程中, 要求学生认真倾听, 不断反思, 及时发现他人或自己的不足之处后, 进行补充完善, 也可以针对同一问题从其他角度进行发散和交流, 从而实现课堂的开放化和学习交流的多元化、广泛化, 也能实现对更多学生的关注;在学生学习交流的过程中, 教师认真倾听, 积极思考, 进行“二次备课”,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准确的判断:学生通过多元化的交流, 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已接近甚至超出预设的, 便不作过多讲解, 自然进入下一环节;学生在交流中, 出现答非所问、片面肤浅、与预设相去甚远等问题的, 教师及时纠正和引导, 以精简高效的引导、讲解或者驱动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正轨, 引导他们全面深入地学习思考。

集中

每次交流达成目标后, 教师便及时引导学生小结, 或让学生在课本上作相应的批注, 也可以板书于黑板指定位置;同时, 教师适时地组织学生迁移运用, 用获得的知识和方法去解决同类问题。如此一来, 就很好地把学生多元化的学习交流及时引向了核心知识和方法, 实现了对文本的“聚焦”。

需要强调的是, 以上可以是整堂课的组织步骤, 可以是一个教学环节的组织步骤。形象地说, 就是“一堂课可以是一个菱形, 也可以是两三个菱形” (太多便又成了面面俱到的“长方形课堂”) 。

三、组织“菱形课堂”需要把握好几个要点

(一) “菱形课堂”要以学生的充分预习为基础。

“菱形课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就要给学生充分思考、讨论、交流、反思的时间。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保证学习效率和效果呢?这需要组织学生结合预习提纲认真预习:让学生熟读文本, 借助相关资料学会一些简单、基础的知识, 对文本有大概的了解;对于预习提纲涉及的问题, 认真思考、勾画和批注, 并能主动质疑。通过课前的充分准备, 学生带着收获和问题进课堂, 为“菱形课堂”的有效生成奠定基础, 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 主问题的设计是关键。

在“菱形课堂”中, 主问题就是一个“统帅”, 它在课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能起主导作用、支撑作用, 能让学生真正进行整体性、多元化阅读思考, 从而发展学生的能力。余映潮老师认为, 主问题是阅读教学中立意高远的、有质量的课堂教学问题, 是深层次课堂活动的引爆点、牵引机和黏合剂, 在教学中显现着“以一当十”和“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力量。所以, 主问题的有效设计, 直接决定着课堂的有效开展和学生的有效发展, 是“菱形课堂”的关键。

首先, 主问题需有广度和张力。它除了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引领作用之外, 还要能“引爆”学生思维, 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学习过程, 并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构建起解决同类问题的方法, 所以主问题有一定的广度和张力——它能基本涵盖本堂课 (或本环节) 的重点内容;同一个问题, 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同时“高可成、低可就”, 确保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同一问题上有所“斩获”, 都能参与学习过程, 获取学习方法, 得到一定发展。在《春》的教学中, 笔者在学生理清行文思路的基础上提出了主问题:“你觉得文中哪幅画面最美?美在何处?作者是通过哪些方法来表现这种美的?请结合文中词句多角度地谈一谈。”问题一出, 学生思维就会如脱笼之鹄自由翱翔, 教师只需适时引导, 及时掌控, 即可实现对核心内容和方法 (景物特点、写景之法) 的聚焦。

其次, 主问题的指向性要强。主要问题直指文本要点, 能把学生的学习指引向文本所承载的核心知识和方法, 切不可指向不明、模棱两可, 让学生在学习中漫无目的。如教学《大自然的语言》时, 提出了这样的主问题:“你从这篇文章中学到了哪些关于物候的科学知识?请紧扣文章内容有条理地归纳。”这样问, 目的明确:概括文本, 同时学习科学知识。

再次, 主问题要重学法指导。主问题是用来指导学习, 激发思维的, 如果只让学生知道“做什么”而不知道“怎样做”, 学生也许会无从下手。所以, 在主问题中给学生一些切实可行的学法指导, 能提高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比如, 笔者在诗歌教学中, 给学生的方法指导是“请借助注释和联想想象, 结合‘诗歌鉴赏基本方法’ (辨类别, 寻方向;审标题, 明内容;看作者, 联背景;通字词, 晓诗意;抓意象, 品意境;找诗眼, 解情感;析手法, 识特色) 自读诗歌”;在小说教学中分析人物形象, 方法指导是“请结合人物所做的事, 抓住文中描写人物的词句”;在写景散文的教学中, 主问题设计为“请联系已有知识和方法 (写景方法:远近、高低、整局、动静、虚实、感官、正侧、修辞) , 抓住关键词句, 多角度地总结文章用什么方法表现了景物的哪些特点?并联系自己的情感体验说说这些景物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在这些方法的指引下, 学生快速有效地投入到学习中。

(三) 教师要深入解读文本并充分进行预设。

在教师为主的课堂上, 教师要讲什么, 都是课前预设好、课上按部就班呈现出来的, 特别多媒体被广泛运用于课堂以后, 这种现象更加比比皆是:教师在PPT上设好问题, 做好答案, 鼠标一点, 一目了然。这种缺乏生成的课堂上, 教师往往表现得“成竹在胸”“泰然自若”。但是, “菱形课堂”上, 教师的引导和讲解以学生的充分讨论交流为基础, 学生会在哪些地方出问题, 教师要讲什么, 要怎么讲, 都不得而知。所以, 教师在课前要做到“有备无患”:

1.教学目的明确, 认识要有高度。对这个教学内容, 课标的要求是什么;文本中包含哪些核心知识方法;学生通过这些核心知识方法的学习, 要达到课标中的哪些要求, 获得哪些发展 (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 。

2.深入解读文本, 进行充分预设。要设计怎样的主问题, 通过怎样的学习活动才能实现目标, 让学生获得发展?学生在哪些方面会比较轻松?在哪些方面可能会出问题?出了问题要怎样引导……这些, 教师都必须在备课阶段进行全面深入的预设, 不但要写在教案上, 勾画在课本上, 最重要的是要“心知肚明”, 可谓是“课上一分钟, 课前下苦功”。当然, 这对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笔者的经验是, 教师在解读文本时, 可以借助各种参考书, 但最好在课标的指引下, 以读者的角度去审视和解读:文本主要写什么?表达什么?有哪些特点?哪些知识和方法是对人的发展最有帮助的……总之, “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 教师课前对文本的字斟句酌, 对问题的全面预设, 是课堂上有效引导的基础。

(四) 教师要善于引导, 有灵活多变的教学智慧。

“菱形课堂”是开放性、生成性和多元化的, 并且受思维水平和学习基础的限制, 学生在学习中肯定会出现很多问题:要么缺乏兴趣, 要么学而不懂, 要么学得片面、学得肤浅, 要么走上弯路……这时候, 需要教师审时度势, 在了解学情后有针对性地、灵活多变地进行引导, 才能把学生多元化的学习“聚焦”到核心知识和方法上, 并在学习中获得良好发展。所以, “菱形课堂”使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显得异常重要, 对教师掌控、驾驭课堂的智慧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那么教师要怎样做呢?

第一, 要学会倾听。在倾听中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对比学生的交流和课前预设的差距, 同时构思引导的方向和方法。

第二, 要善于激励。在激励中才能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火花, 所以, 教师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看法。那我们应该怎么说呢?笔者常用的语言是:“说得不错 (说得有道理) , 再听听其他同学和老师的看法, 你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第三, 要善于追问。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后, 教师不要急于下结论, 而要提出有驱动性的问题, 或针对学生交流中的某个点延伸设问, 或多问“为什么”, 或追问“你为什么这么说呢?说说你的理解”“其他同学还有补充的吗?”在追问中, 学习就能由偏到全, 由浅入深, 逐步达成教学目标。如果说主问题关注的是课堂的广度, 那么驱动性问题关注的则是课堂的深度。

第四, 要善于“点睛”。学生充分讨论、交流、补充之后, 仍然未能很好地“聚焦”核心知识和方法, 教师就必须“挺身而出”, 及时精讲点拨, 让学生有“顿悟”的感觉。首先, 要放低姿态, 和学生平等对话、研讨, 教师可以这样说:“你们都说得有道理, 想不想听听老师的看法”;其次, 引导点拨的语言要精练简洁, 学生理解的、说过的就不再重复, 力争“一针见血”;再次, 要让学生及时反思, 找到自己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听了老师的看法, 你发现自己在哪个方面出了问题?你受到的启示是什么?”最后, 要引导学生及时小结并记录学习成果, 让学生在课本上作相应的批注, 并指定位置让学生上黑板书写 (当学习结束后, 就生成了系统的板书) 。

要强调的是, 如果某个学生的交流已经触碰到了某个核心知识方法, 教师就要以此为契机, 在引导和驱动中达到“一针见血”的效果。

(五) 要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越是注重开放性和生成性的课堂, 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就越高。“菱形课堂”的实践, 不但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文本解读和课堂掌控的能力, 而且也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主问题设计得再好, 学生不主动学习也没用;学生心里想得再好, 不主动交流也没用;学生交流得再好, 不倾听反思也没用;教师点拨得再好, 学生不勾画记录、复习巩固也没用……可见,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是“菱形课堂”有效性的保障, 所以我们要在日常的教学中, 从点滴做起,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包括主动学习、积极思考、认真倾听、大胆表达、总结反思、勤于动手、复习巩固等。

初中语文作文评价标准的分类构想 第5篇

初中语文作文评价标准探究

2011级硕士学号:S110670姓名:

【内容摘要】目前我国作文评价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最为重要的问题是作文评价标准的模糊性,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将很难进行公平、客观、准确的进行作文评判。本文在分析了语文作文评价标准缺失的基础上,提出了将作文评价标准分为标准测试评价标准和日常评价标准两类的构想。

关键字:作文评价标准 标准性评价标准 日常评价标准

作文评价是初中语文评价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作文评价实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语文评价体系的实施,进而影响着教学中各个环节的进行。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课程标准中强调作文教学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那么,作文评价则是为了检验学生是否具备了目标中所规定的学生应该掌握的这种作文能力。

一、语文作文评价标准的缺失

长期以来,我国语文作文评价一直存在很大的问题。这其中,我认为最大的问题在于作文评价的标准过于抽象和模糊。2011年语文课程标准第三部分评价意见中,对作文评价的具体建议为:“写作的评价,应按照不同学段的目标要求,综合考察学生写作水平的发展状况。第一学段主要评价学生的写话兴趣;第二学段是习作的起始阶段,要鼓励学生大胆习作;第三、第四学段要通过多种评价,促进学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对于作文的评价还须关注学生汉字书写的情况。写作的评价,要重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鼓励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关注社会。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不仅要具体考察学生占有材料的丰富性、真实性,也要考察他们获取材料的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等途径,运用多种方法搜集材料。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要考察学生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也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级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采用展示、交流等多种方式。提倡学生在成长记录中收存有代表性的课内外作文和有价值的典型案例分析,以反映写作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从课程标准给出的评价建议中,我们只能够得出一个“作文评价要注重阶段性、情感性、呈现形式多样性”的比较笼统的观念,对具体教学中的作文评价和考试中的作文评价,我们仍旧不知如何着手。因此,我认为作文评价最大的问题在于构建一个比较完备、科学、客观、准确又具有可操作性的作文评价标准。本文着重探讨初中作文评价标准的建立构想。

二、初中作文评价标准的分类建立构想

考试评价存在着主观性、片面性、偶然性和间接性等影响因素,而语文作文是主观性最语文学科前沿问题和专题研究课程作业中央民族大学

强的一项考试,以上“四性”体现得尤为明显。那么,作文评价标准的科学性也就体现得更难把握,也更加重要。有人认为作文和判分都是主观意识活动的产物, 意识本身是随意性的, 评分误差是无法控制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桑代克说:“所有的存在都存在于数量之中。对存在的全面认识, 包括认识它的质和量。”这就是说作文评价本身并非不存在客观性, 若评价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人为因素, 削弱其主观性, 增强其客观性, 其误差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 关键是要有一个科学的方法。所以我认为,语文作文评价标准要考虑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我认为,初中作文评价标准应该分为标准化考试评价标准和日常教学评价标准。标准化考试评价准备是指大型升学考试或竞赛类测试,即为按照系统的科学程序对考试的全过程实行标准化处里,对误差进行严格控制,有较高效度、信度,能测出受试者真实水平的测试而制定的评价标准。日常教学评价标准是指为教师根据自己教学需要布置的作文作业、随堂测试等形式而制定的作文评价标准。我认为两者是统一而又有所区别的,标准化标准应该指导日常评价标准,日常评价标准以标准化测试为指导,但更应强调其反馈性。

(一)标准化语文测试中的作文评价

语文考试是日常学习的指挥棒,这是毋庸置疑的。许多人认为这种本末倒置的错位是直接导致语文作文教学中出现许多问题的根本原因。我认为,问题不在于指挥棒本身,而是我们如何利用这个考试的指挥棒。只要将考试能够体现目标要求,考试要求于目标实现保持高度一致,那么语文为考试而教学的方法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在目标的指导下而进行。如目标要求学生在语言运用上要做到“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那么将这样的要求在作文中给予体现,老师根本考试的要求,指导学生在这方面加强训练,这一过程便是目标指导教学的变相体现。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就需要对作文评价标准给予更为细致的阐述。

我们目前的作文评价标准存在过多的主观评判成分,很容易使评阅“凭着感觉走”。在分数上也是采用综合式的整体印象分,即一篇作文给一个综合分。我认为这种评分标准一次性判分, 矛盾相对集中, 容易导致“一叶障目”或“以偏概全”的误评;又因为评价人的思想境界、写作素养能力及喜好等的不同, 同一篇文章的得分往往大相径庭, 从而影响了作文评价的客观公正性。在美国,NAEP 作文评价标准拥有专门的研究小组,对于其作文评价标准的研究与产生过程,给予了文字性的报告。在评价标准具体使用前,NAEP 组织教师专门培训,直到确认教师能持续、可靠地使用这些评分档次。在评价结束后,还给出了各类文体评价的实效数据与图表,以进一步证实评价的信度。我们可以借鉴美国NAEP 作文评价标准的方式,从观点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周全、表述是否清楚、语言是否流畅等方面制定评分标准,有效地避免作文阅卷时开放的随意性和咬文嚼字的僵化性,使作文试题有合理的可信度和区分度。我认为,标准的制订要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书写字迹工整、卷面整洁,书写格式规范及正确使用点符号等都应在标准中体现;要依据课程标准的阶段训练目标,考虑学生的年龄阶段认知特点;要有利于尊重学生的个性,保护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二)日常教学中的作文评价标准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将测试中的严格的评价标准运用到日常的作文评价中,让学生明确写作目标和评价标准,并且要加强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和评价结果反馈的及时性、反复性。

在日常的作文训练中,教师可以分条训练,如从1.切题性: 作文符合题意;2内容性: 作文内容充实、健康;3结构性: 作文结构合理、完整;4中心性: 作文中心突出;5语言使语文学科前沿问题和专题研究课程作业中央民族大学

用: 作文中使用的语言规范、多样;6文面: 作文表面整洁、字迹工整清晰。这六个方面入手进行分项训练,使学生时刻清楚作文评分标准,也清楚作文写作规范,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有人认为这种的标准化的模式限制了学生的思想,不利于学生培养写作的真情实感,不利于学生写作热情的培养。但我认为作文和其他文章是一样的,任何形式的文章都需要考虑这几个方面的因素。如在日记和随笔中,也应该注重中心的体现和文面的工整,而这种写作训练恰恰有利于良好写作习惯的养成。

在日常作文评价中还应该注重作文评价主体的多元性。传统的作文评价多是老师评价为主体,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对作文批改的评价。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由此可见,作文的批改应该凸现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自由的空间,给他们更多的权利,让他们进行更高层次的再创造,体验成功,体验自信。同时,也应该增加同学之间互相评价的环节,让学生体会互相学习的乐趣,也能增进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学生在评价作文的同时也能加深对优秀作文评价标准的理解,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这也是让学生提高作文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当然,这其中锻炼学生对同学的作文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在日常作文评价中还应该注意作文反馈的反复性。古人讲文章要“三分写,七分改”,作文的批改反馈也是作文评价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这一点在标准性测试评价中无法实现,因此在日常教师作文评价的反馈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对作文修改的过程是学生作文心理历程成熟、写作技巧逐渐完善、遣词造句渐趋精道的过程。其对文章任何一处的改动,都是对其原有思想认识的一次超越,都是其某一个心灵火花的发现,必然都包含着其某一次成功的喜悦。对这些的评价与鼓励,才能引起学生心灵的回应,产生效应。因此,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老师一定要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反复的修改反馈,只有不断的修改才能有提高。

另外,我认为,我国在语文作文评价体系中并不缺少相应的理论研究,其研究成果虽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我认为其最大的问题还在于理论研究与实际运用的相脱节。一线的教师只是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作文教学和评价。因此,在作文评价理论研究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将理论和实际很好地结合,将理论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

参考文献:

1.程霞.层次性作文评价初探.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1.06 2.川金娣、王刚.教育评价与测量.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02 3.李广凤.初中作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学科教学.2005.01 4.钟显林.论作文评价.吉安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7.11 5.胡清俊.构建多元化作文评价的尝试.新课程研究.2010.05 6.林文明.立多元化作文评价体系.吉林教育.2003.05 7.刘志胜.多元化学生作文评价的策略及价值.学语文.2006.05 8.张成华.突出主体多元互动论—新型作文评价体系的构建.基础教育研究.2004.03 9.郭莉佳.浅析如何构建多元化作文评价.教育战线

初中语文学本课堂构想 第6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于教学方式的指导要求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与郭思乐教授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生本教育理念十分吻合。以此为理念指导,学校语文组开展“三学”(学生、学习、学习效率)课堂研究,就着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交流合作精神、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课堂教学方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以期打造明德学校的“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让效果显出来”的活力高效课堂。经过近两年的实践研究,学校初步确立了明德“三学”生本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的四个维度:以学定导、以导促学、同伴互助、明德课堂。下面笔者结合部分语文研究课例进行阐述。

一、以学定导,根据学情确定课堂导学的目标和方法

“以学定导”源自于郭思乐教授的“以学定教、先学后教”的生本理念,学校对此进行了调整,更适合学校课堂实际。以学定导是以学生在教师导学活动单的指导下,对文本进行有目的的自学为前提。在学生先学的同时,教师要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对文本的初读感受,并预设学生可能出现或提出的问题,作出导学目标、方法的选择。

《我的叔叔于勒》是中学语文教材传统篇目,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代表作之一。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其亲兄弟于勒的前后态度变化,尖锐地指出了金钱左右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使是亲兄弟也概莫能外。作者通过曲折的情节,个性化的人物,表现一个深刻的主题,能够给人启发,耐人寻味。

课前自学活动单中笔者设计了三个问题:①请用三到四句话概括小说情节。(友情提示:按照小说开端、发展、高潮、结局)②小说中有哪几位主要人物?请用三个左右的词语概括菲利普夫妇的形象。③读了这篇小说,你对文中哪些方面感兴趣或有疑问?(某人物、部分情节等)

课前活动反馈时发现,学生对学习小说大都有较浓厚的兴趣,大部分同学很关注小说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命运,看过小说之后印象较深的就是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命运结局,但很多同学也对出人意料的结局表示不理解。故笔者将教学目标设为:体会短篇小说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情节特点。同时根据学生的疑问设计了一系列课堂导学思考:①请找出小说中出人意料的情节。②为什么说这些情节出人意料?③怎样的情节是出人意料的呢?④这些出人意料的情节,你觉得它合理、可信吗?到文中找出依据来。⑤结合以上问题请说说短篇小说的情节特点。⑥那么小说作者为什么要设计这些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情节呢?我们认为教师教学的重点不只是依教材而来,还应根据学生学情而来,同时设定一个让大多数同学跳一跳能摘到“苹果”的教学目标。这样,学生才会有成功的喜悦,课堂才有活力,也才能达到比较满意的学习效果。

“以学定导”不只在课前,课堂上教师也需要及时捕捉到学习进程中的信息(尤其是学生在学习中暴露的问题),并快速调整自己的导学思路,这样,教师的“导”就更精粹,更切中学生的需要。

另外,以学定导的基础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教师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研究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语文的特点,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别和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精神。

二、以导促学,帮学生搭好“脚手架”,领学生进“最近发展区”

特级语文教师陈钟樑先生曾在全国课改课活动中示范执教了初一年级的《风筝》这篇课文。课后他指出了现在生本教学的误区:课堂上学生展示过多,缺少了教师的引导,这样的课堂活力只是浮于表面,缺少了课堂的生成,学习效果可想而知。我们认为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不应该因为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而削弱。教师的“导”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自学中的疑难,“导”要在关键处,帮助学生搭好“脚手架”,把学生领进“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举一反三,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

《散步》是莫怀戚先生的散文名篇,教学本文时很多学生(甚至部分教师)肤浅地将本文主旨定为:一家人浓浓的亲情,要传承尊老爱幼的民族优秀传统。学生文本解读遇到了瓶颈,课堂陷入了僵局。对此笔者及时调整教学设计,为学生搭建“脚手架”:要求学生再次找出“散步”波澜中表明作者感受的语句,分析它们对表现作者生活感悟的作用。并适时穿插两则材料:

材料链接一:“其实我骨子里是想写生命。”(《二十年后说散步》)文章写于1985年,“我”父亲刚去世,照料了他多年的母亲似乎一下子抽掉了生活目标,身体情况变得很复杂。“我”有个弟弟是医生,私下里说母亲处在丧偶综合症中,这是一个微妙的阶段,必须谨慎度过,最不可缺的就是子女的陪伴。

材料链接二:2005年秋,“我”的导师陈钟樑先生在重庆开会,吃饭时恰巧和莫怀戚同桌。莫怀戚对陈钟樑先生说:“请你代我向全国的语文教师致谢。如果没有他们,我还不知道我的文章写得这么好。不过我写这篇文章的本意是想表达‘男人的肩膀,男人的幸福’。”

笔者要求学生结合材料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最后向全班阐述自己对本文主旨的理解。教师“拐棍”把学生领进了“最近发展区”,在思考交流后,大多数学生领悟到本文除了浓浓的亲情外,更宣扬了中年人那种对生命“承前启后”的责任感、使命感。同时,教师的“导”还让学生学会了解读散文主旨的一般方法:寻找文中议论抒情句并结合写作背景。这样有方法指导又有生成的课堂自然是鲜活的高效的课堂。

nlc202309041643

值得注意的是,以导促学中“导”的目的在促“学”,课堂的主体需落实在学生的“学”。课堂上要把本文阅读、思考的权利、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在尊重学生自我感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

三、同伴互助,引导学生在质疑问难和讨论交流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

合作互助学习一向为古人推崇,《论语》中即有“独学而无友,则固陋而寡闻”的论述。意思就是:一个人学习而没有合作互助伙伴,则他的见识是非常少的!《新课标》在相关教学方式的论述中也积极倡导同伴互助的合作学习。学校的“同伴互助、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课堂上运用小组合作、全班展示等形式,为学生创设充分表达自己思想和思维过程的舞台,让他们在质疑问难和讨论交流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感受成功的愉悦。同时教师适时参与,教学相长,师生共同进步。

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一课中,笔者根据文本特点和学生课前的自学反馈,将文意疏通和课文理解结合起来,设计了以下问题,提供生本小组合作学习:①作者为什么夜游?②为什么到承天寺?③寺庭散步,见到哪些景物?④苏轼夜游时的心情如何?文中有没有直接表露这种情感的语句?同时我还指明了学习方式:要求各组在组员独立自主学的基础上,采用适合本组的“小组合作”的互助方式。例如,让三、四号同学疏通文意给一、二号同学听,然后一、二号同学补充;或者由一号提问,二、三、四号同学轮流作答,互为补充;最后推选三、四号同学全班交流或提出疑问。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小组选择适合自己组的合作方式,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增强了小组的凝聚力,让每位学生参与并投入到学习中来,在质疑问难和讨论交流中获取了知识,提升了能力。最后的“全班展示”环节可以说是水到渠成,课堂现场紧张而有序,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感受到了学习带来的成功的愉悦。

我们认为开展合作学习,首先要给学生群体(小组)一个共同的任务,也就是搭建一个“舞台”,让每一位学生在这个“舞台”上都积极地承担个人的责任,学生在活动中相互支持、相互配合,遇到问题能协商解决,能通过有效的沟通解决群体内的冲突,对各人分担的任务进行群体加工,对活动的成效共同进行评估,通过合作,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合作精神。同时,在学生互助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适时进行指导、帮扶,确保学习目标的达成。

生本课堂同伴互助、合作学习的基础是学习小组的建设,学校在三年前开始学习小组文化建设,经过研究实践,学校初步架构起语文课堂小组学习的基本流程:目标呈现—学生自学—组内交流—班级展示—教师点拨—检查反馈,并按照课堂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另外,“明德课堂”中的“明德”二字,指课堂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结合好语文学科特点启迪学生的智慧,点燃学生的生命。语文课堂上要让学生有丰富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处于一种充盈的生命状态。同时学习的过程即是人与人交往、交流、感悟的过程,即是培养学生爱国、致善、求实、创新的“健雄精神”的过程,体现学校“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之宗旨。

乡镇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的构想 第7篇

本着因材施教原则以及面向全体的原则,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阅读感受,倾听每一个学生的阅读感悟,让他们有表达独特感悟的机会。除此以外,构建有效的阅读教学,笔者认为还要从以下两大方面努力:

一.强化学生课外阅读的意识

强化学生阅读的意识,让阅读成为学生生活的一种需要。阅读的妙处,历代文人说的已经够多了,学生也从教材中培根《论读书》一文知道了读书对人的性格修养等诸多方面都具有塑造作用,潘新和先生在《语文:表现与存在》里把阅读描述得更为庄严:

“阅读,是为言语生命打底,是为人生打底,是为言语创造和自我实现奠基。”

“任何的阅读都在改造人,都会不知不觉地表现出来,会在人的行为举止中得以显示; 使人变得更丑陋或更美好,更粗俗或更优雅。”

阅读既是如此重要,大家对这一点也是确信无疑,可是为什么没有付诸实际行动呢?笔者以为,在七年级学生入学的第一天,语文教师就应该与学生共同制定阅读计划,并把阅读当成每日的一个常规任务,定期检查反馈,一直跟踪到初中毕业,用三年的时间来培养学生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应该是可以实现的吧。

具体实施方法:(1)在班上建一个图书角,打造“书香班级”的读书氛围。切记定期更换柜中书籍,书籍来源可以发动学生每学期拿来三本进行交流。(2)推荐阅读书目。精心选择读物,提高学生阅读品味。除了《课程标准》推荐的经典著作外,还可以提议学生征订优秀的期刊,如《读者》《青年博览》《青年文摘》《散文》等,还可以订阅与语文学习有关的书刊杂志,如《阅读与写作》《语文报》等。(3)定期检查反馈,常抓不懈。

二.精心打造有效的课内阅读教学

1.把课堂还给学生

学习借鉴洋思中学和杜郎口中学的做法,改变“我辛辛苦苦地讲都考不好,不讲的话岂不是更糟”的观念,把课堂的发言权让给学生。总结多年的教学经历,笔者不得不承认本人讲得并不精彩,而且事实上认真在听的学生一直不多,就是真的在听的学生在考试的时候往往也并不认为是听来的。并且在普通班教学,课堂纪律一直是个问题,许多学生45分钟起码有40分钟是在“不务正业”。既然如此,何不放下课堂的话语权,让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的作用越隐蔽、淡化,学生成为‘平等者中的首席的情况越是经常,他们越是认为自己应该成为或认为自己本来就应该是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这才一意味着教学的成功,教师的成功。

2.介绍一些鉴赏方法,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这是《课程标准》针对初中阶段的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所提出的具体要求。要帮助学生提高鉴赏水平,还要向学生介绍一些文学鉴赏方法。接近初中学生接受水平的鉴赏方法有这么几个:伦理批评、审美批评、结构主义文学批评、新批评的细读法。其中细读法最能带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妙的阅读心理体验。

3.教学生领悟文学作品意蕴的多向性

阅读教学活动,在文本和教师与学生三者之间凭借语言展开。仅从语言来看,其模糊性就存在于教材一本原语言,教师一输出语言,学生一接受语言之中,语言的模糊性是客观存在的,何况还要在三者之间传递。因此,教学生利用模糊心理,在整体把握文本的基础上,运用联想想象创造,对作品做出创造性的解读。

4.读写结合,有所读必有所写

阅读和写作有着密切的关系,不管是出于“为读而写”还是“为写而读”还是“为读而读”的目的,笔者认为读完之后都应该动笔,或摘录,或评论,或仿写,应该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上一篇:财务审核下一篇:石油企业安全属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