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地区范文

2024-06-16

流行地区范文(精选11篇)

流行地区 第1篇

1 调查材料

2009—2012 年门诊收治的患病或病死蛋鸡临床病例9 665 个,涉及蛋鸡总数14 416 899 只,分别来源于赤峰市12 个旗( 县、区) 。

2 调查方法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变化进行诊断,在不能准确判断时,采集病理、血液等材料在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实验室检测( 包括细菌的分离培养、血液学、血液生物化学和血清学检测等) 进行确诊。

3 结果与分析

3. 1 蛋鸡疾病发生情况

在2009—2012 年临床门诊收治的9 665 个病例中,诊断出蛋鸡病34 种,其中2009 年27 种,2010 年和2011 年均为25 种,2012 年24 种。在34 种鸡病中传染病17 种,寄生虫病6 种,普通病7 种,各类综合征4 种,见表1。

3. 2 年度动态变化

临床病例中,鸡慢性呼吸道病、鸡新城疫、鸡大肠杆菌病和球虫病发病比例一直较高,其中鸡慢性呼吸道病呈逐年下降趋势,鸡新城疫呈波浪式变化,鸡大肠杆菌病呈逐年上升趋势; 鸡痘和流行性感冒病例分别在2011 年和2012 年出现高峰,发病数增至门诊病例的10%以上,其他年度比例不高; 鸡减蛋综合征呈逐年大幅下降趋势; 输卵管炎由2009 年的7. 62%上升到2010 年的15. 36%,后又大幅度降为1% 左右;笼养蛋鸡疲劳综合征和坏死性肠炎前两年没有临床病例,后两年呈上升趋势; 其余鸡病各年度发病比例变化幅度不大,见表1。

3. 3 2012 年发病率高的几种疫病流行动态

鸡慢性呼吸道病,各月份发病率都在较高水平上,全年出现1—4 月份和8—9 月份两个高峰期; 鸡新城疫,除11—12 月份发病率相对较低外,其余各月均较高,在3—5 月份和8—9 月份形成两个发病最高峰期; 鸡大肠杆菌病,除12 月份发病率较低外,全年发病比例均较高,在3 月份形成明显的发病高峰; 鸡球虫病,在1—10 月份发病率一直在较高水平,其中4—8 月份形成发病高峰期; 流行性感冒,1—6 月份呈上升趋势,6 月份达到最高峰,6—12 月份呈直线下降趋势,在4—8 月份形成发病高峰期; 笼养蛋鸡疲劳综合征,1—10 月份发病率较高,在4 月份和9 月份出现高峰,同时形成2—6 月份发病持续高峰期; 坏死性肠炎,1—4 月份上升,4 月份达到最高,4—8 月份呈下降趋势,8 月份最低,9 月份又出现一个高峰,以后各月份呈下降趋势,见表2。

3. 4 流行特点分析

3. 4. 1 传染病种类多、危害严重 临床资料显示,蛋鸡发病种类多,病情复杂,其中传染病17 种,占发病种类的一半,传染病发病数量排在前7 位的依次是鸡慢性呼吸道病、鸡大肠杆菌病、鸡减蛋综合征、鸡新城疫、流行性感冒、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和禽白血病。

3. 4. 2 支原体、沙门菌和大肠杆菌感染普遍存在 主要由败血支原体感染引起鸡慢性呼吸道病发病率一直排在第1 位,最高时是2009 年,占门诊病例的近1 /3,为30. 45% ,最低时是2012 年,也在15. 07% ; 主要由沙门菌感染引起的鸡输卵管炎和鸡白痢病的比例为9. 34%,最高时是2010 年两种病的比例为17. 11% ; 鸡大肠杆菌病发病率逐年上升,2012 年达到15. 72%,平均为10. 05%。

3. 4. 3 寄生虫病所占比例较高 门诊病例中寄生虫病占13. 34%,其中鸡球虫病病例每年平均为7. 85% ,危害也十分严重。

3. 4. 4 主要疫病发病季节性明显 2012 年病例数据统计,发病率高的几种主要鸡病( 鸡慢性呼吸道病、鸡新城疫、鸡大肠杆菌病、鸡球虫病、流行性感冒等) 的季节动态变化比较明显。

3. 4. 5 混合感染病例呈上升趋势 混合感染病例所占的比例不高,但呈逐年上升趋势,由2009 年的0. 15% 上升到2012 年的2. 46% 。

4 讨论

1) 赤峰地区蛋鸡疾病种类复杂多样,常见疫病仍占主导地位,给当地蛋鸡养殖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2) 基因变异出现新的菌( 毒) 株,导致赤峰地区蛋鸡相关疫病流行,并且出现了发病鸡的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非典型的病例,且常常继发、并发和混合感染鸡大肠杆菌病、沙门菌病、鸡慢性呼吸道病、鸡球虫病等。

3) 菌株耐药现象严重,用药治疗效果不佳。

4) 一些鸡病发病率呈现季节性变化,除了与气候因子相关外,还与蛋鸡的日龄和生理阶段有关。

5) 临床病例中,由于鸡舍通风不良、饲养密度过大、突然改变饲料和饲料品质低劣、饲料中某些营养成分不足或过剩、环境卫生状况差、消毒工作不到位和防疫用药程序不合理等引发的诸如鸡慢性呼吸道病、输卵管炎和各种综合征占有很大的比例。

6) 混合感染病例的病原不仅有两种,还有多种病原同时感染,致使蛋鸡疫病更加复杂,诊断和防治的难度增加。

5对策与建议

1) 大力宣传普及鸡病防治的基本知识,建立生物安全体系,净化饲养环境,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与消毒程序。

2) 严格遵守兽药使用规范,防止耐药现象产生。对于细菌性感染的病例,应先进行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以确保有效治疗该病; 其次联合或交叉用药可减少耐药性、缩短用药周期,从而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3) 根据以往的研究和对本地区蛋鸡流行的主要疫病免疫监测,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符合当地蛋鸡疫病流行特点的免疫程序。

4) 为蛋鸡提供符合其生长、生产条件及便于防疫消毒的笼舍和用具,减少应激,控制环境条件因素引发的鸡病。

流行地区 第2篇

伏永鹏马晓燕姬新芬张俐曹健

摘 要: 目的 探讨建立农村地区结核病防治体系的运行机制及预防控制肺结核流行的技术策略和防治模式,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世行贷款/英国赠款、全球基金及FIDELIS三个结核病控制项目的实施,筛选科学有效的防治策略,回顾性分析预防控制效果以检验其可行性。结果 全市肺结核免费筛查范围扩大3.6倍,医疗机构疑似病人报告率提高31.5%,全人口初诊病人就诊率提高202%,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由33.3%提高到72.2%,新涂阳病人2月末痰菌阴转率由88.7%提高到93.8%,治愈率由84.1%提高到92.7%;肺结核病人就诊延迟率由71.7%下降至40.0%,治疗中断率由9.1%下降至4.2%,农村群众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由31.2%提高到65.6%,每年可保护健康人群5.38万人,7年累计减少肺结核病人37660人。结论坚持一个原则,建立一个机制,加强一个建设,落实一个保障,健全一个网络,实施一个规范,推行四大策略的农村地区结核病防治体系建设模式,预防控制效果良好,社会效益显著,为实现我市结核病防治工作规划目标,提高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整体质量发挥了明显推动作用。关键词: 结核病;防治策略;体系建设

我市位于甘肃省东部,为典型的农村欠发达地区,近7年先后实施了世行贷款/英国赠款、全球基金及FIDELIS三个结核病控制项目,在开展农村地区结核病防治体系建设方面积累了较好的工作基础,2007年受甘肃省科技厅委托,我们就建立农村地区结核病防治体系预防控制肺结核流行的策略和措施进行了大量尝试和筛选,并通过预防控制效果的回顾性分析检验了其可行性,报告如下。

基金项目:甘肃省软科学研究计划资助项目(0709ZCRL088)

作者单位:甘肃省平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平凉,744000

作者简介:伏永鹏(1965-)男,大学,副主任医师,长期从事结核病防治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研究组数据来源于平凉市各县区2003年-2009年结核病人登记本、初诊病人登记本、结核病实验室登记本、结核病人病历等基础资料,并与各项目报表资料相核实。对照组数据来自平凉市1996-2002年结核病防治工作报表。1.2 研究方法:技术策略依据全市结核病防治工作规划、计划、项目实施方案、工作总结、工作规范等规划管理资料优化筛选。就诊率、发现率、治愈率等技术指标用研究组和对照组全部数据统计分析,终末值进行χ2检验。整群随机抽取课题前后各120名初诊病人和120名涂阳病人分析其它主要防治指标,终末值进行χ2检验。1.3 主要技术策略:

1.3.1坚持一个原则:全市结核病防治工作坚持“以发现病人为前提,宣传政策为基础,控制传染为关键,项目管理为核心,质量控制为保证,全面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DOTS策略”的原则。

1.3.2建立一个机制:建立了“政府领导、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组织领导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开展和项目措施的落实;大力推行PPM-DOTS策略,加强了医疗机构与结防机构的合作;积极与工、青、妇组织合作,扩大了结核病防治工作基础。

1.3.3加强一个建设:加强了结防专业机构的能力建设。研究期结防机构数量增加43.3%,专业人员总数增加了80.6%,专业人员技术熟练程度提高了24.8%;结防机构设备投入数量增长4.8倍,工作用房面积增长2倍,X线和痰涂片检测范围显著扩大;督导人员增加3.05倍,督导次数增加4.1倍,访视病人增加3.9人;项目财务和药品管理能力提高,抗结核药品专人、专柜、专帐管理,制度健全,帐物相符,设立了资金专户,配备了业务熟练的会计,严格按程序审批和使用资金。1.3.4落实一个保障: 即落实了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经费投入。近7累计使用项目资金715.24万元,比课题实施前7年的121.5万元增长5.87倍,拉动市县内配经费增长141.6%,保证了各项防治工作的正常开展。

1.3.5健全一个网络:即健全了市、县、乡、村四级结核病防治网络。7年来,全市结防人员接受国家级培训22人次,省级培训311人次,市级培训县级865人次,县级培训乡镇防疫人员4522人次,培训村医10799人次,结防机构培训综合医疗机构

结核病防治相关人员725人次。通过层层培训,健全了市、县、乡、村四级结核病防治网络。同时,各县(区)项目办认真落实项目激励政策,调动了各级结防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1.3.6实施一个规范: 2006年起,全市在总结静宁经验的基础上,比全国提前两年推行了乡村级结核病防治工作规范,把结核病防治工作的主要内容以工作手册的形式下发到每个工作人员手中,统一了标准,明确了要求,靠实了责任,规范了工作资料,更便于考核评价乡村医生的工作,对于解决三迟问题(就诊延迟、确诊延迟、治疗延迟)起到了很好促进作用,2007年9月世界卫生组织和卫生部联合督导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1.3.7推行四大策略: 一是大力推行“六进三制作”的宣传教育和健康促进策略,即进农户、进设区、进媒体、进校园、进军营、进机关,制作宣传用品、制作固定宣传牌、制作墙体标语,大力宣传肺结核防治的基本知识和国家对肺结核病的免费检查治疗政策。二是大力推行“三个结合、一个重点”的肺结核病人调查发现策略,三个结合即平时推荐与集中推荐结合,普查与筛查结合,转诊与追踪结合;一个重点,即把痰涂片检查作为发现传染性肺结核病人的主要手段。三是大力推行DOTS为主的结核病人治疗管理策略。四是大力推行结核病规划督导和质量控制策略。

2.结果

2.1肺结核病人发现:课题实施以来,肺结核疑似病人增长了3.6倍,全人口初诊病人就诊率由99.1/10万上升到304.2/10万,初诊病人痰检率提高了24.4%,X线检查率提高了13.6%,新涂阳病人增加1.2倍,新涂阳病人登记率由19.5/10万提高到39.2/10万,发现率由33.3%提高到72.2%,课题前后新涂阳病人发现率有非常显著差异(χ2=1015.3,P<0.001),发现的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总数及初治涂阴病人数均有较大幅度上升,见表1。

2.2肺结核病人治疗转归:对照组共登记新涂阳病人2665例,2月末痰菌阴转2363例(88.7%),治愈2441例(84.1%),研究组共登记新涂阳病人5759例,治疗结束5327例,2月末痰菌阴转4997例(93.8%),治愈4938例(92.7%),课题前后新涂阳病人治愈率有显著差异(χ2=57.39,P<0.01)。研究组新涂阳病人疗间死亡率、治疗失败率和丢失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2。2.3其它主要防治工作指标:

2.3.1 疑似病人报告:研究组综合医疗机构肺结核疑似病人报告率98.2%,转诊率96.1%,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31.5和35.5个百分点,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差异(χ2=32.57,34.42,P<0.01)。

2.3.2 主要社会学评价指标:就诊延迟率降低31.7%,确诊延迟率降低25.9%,治疗延迟率由11.7%降为3.5%,治疗中断率由9.1%降为4.2%。课题前后就诊延迟率和治疗中断率有显著差异(χ2=24.4,6.67,P<0.01)见表3。

表1 课题前后肺结核病人发现情况

免费检查

分组

疑似病人 就诊数

对照组

就诊率/10万 99.1痰涂片检查 检查数

痰检率(%)68.9

9793 X线检查

病例数

初治涂阳 登记率/10万 19.5发现率(%)33.347

42109

5248

病人发现

复治涂阳数

初治涂阴数

活动性病人数

13507 9306 2665

研究组

44715

304.2 41719 93.3 38544 5759 39.2 72.2 840 3711 10310

表2 课题前后新涂阳肺结核病人转归情况

疗 程

分组

登记数

结 束

2月末痰菌阴转 例数 2363 4997

率(%)88.7 93.8

治愈 例数 2441 4938

率(%)84.1 92.7

完成疗程(%)199 160

7.5 3.0

未治愈 死亡(%)67 96

2.5 1.8

失败(%)31 43

1.2 0.8

丢失(%)77 16

2.9 0.3

对照组 研究组

2665 5759

2665 5327

表3 课题前后病例报告及社会学评价情况

疑似肺结核病人

分组

样本量

对照组 研究组

120

应报告 99 103

报告数(%)转诊数(%)66 101

66.7 98.261 99

61.6 96.1

样本量 120 120

就诊延迟(%)86 48

71..7 40.0

确诊延迟(%)77 46

64.2 38.3

治疗延迟(%)14 4

11.7 3.5

治疗中断(%)11 5

9.1 4.2

涂阳肺结核病人

3.讨论

关于农村地区结核病防治体系建设问题,许多地区进行了不同层面的单题探

[1、2、3、4、5、],但全面系统的研究未见报告。我市位于甘肃省东部,为典型的农村欠

发达地区,近7年先后实施了世行贷款/英国赠款、全球基金及FIDELIS三个结核病控制项目,通过吸收和借鉴外资项目的先进技术策略和管理理念,在开展农村地区结核病防治体系建设研究方面积累了较好的工作基础,2007年受甘肃省科技厅委托,我们就建立农村地区结核病防治体系预防控制肺结核流行的策略和措施进行了全面尝试和筛选,逐步形成了“坚持一个原则,建立一个机制,加强一个建设,落实一个保障,健全一个网络,实施一个规范,推行四大策略” 的农村地区防治体系和工作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全市肺结核免费筛查范围明显扩大,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和治愈率明显提高,防治工作质量整体加强,农村群众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由31.2%提高到65.6%[6],每年可保护健康人群5.38万人[7],7年累计减少肺结核病人37660人,为实现我市结核病防治工作规划目标,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然而,结核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付出长期而艰巨的努力,逐步完善,不断优化。按照国家要求,结合辖区实际,笔者认为,目前在结核病防治体系建设方面,我们还应加强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应尽快加强结防机构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机构的合作,逐步扩大结核病人的医疗保障范围,解决肺结核病人治疗期间的辅助检查(肝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心电图检查)费用,全面落实新版规划指南的各项要求。二是应进一步完善FIDELIS项目提出的村医収痰、乡镇查痰措施,切实发挥乡镇查痰点的作用,为偏远地区群众筛查提供最大便利,体现防痨服务的公平性与可及性。三是应抓住全省疾控机构进医院的良好机遇,加强综合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科的建设,做好综合医院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培训与督导,切实提高肺结核疑似病人的报告率和转诊率。四是加强流动人口中肺结核病人的跨区域管理,增进与艾滋病防治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做好结核病人的HIV抗体检测及艾滋病人的X线检查,积极探讨辖区MDR病例的治疗管理模式,为更好应对三大挑战积累工作经验。五是应进一步拓展新的诊疗措施,在全面开展痰涂片检查的基础上,逐步扩大痰培养的比例,做好新试剂和新药物(包括FDC)的推广应用,减少误诊和药物副反应发生,提高病人治疗的依从性。六是应积极做好2010年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工作,准确掌握全市结核病疫情趋势,适时调整现有防治策略,以促进结核病防治工作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吕梁地区肉鸡包涵体肝炎的流行情况 第3篇

1.病原 包涵体肝炎病毒属于禽腺病毒Ⅰ群,核酸类型为双股DNA。在Ⅰ群病毒中有很多血清型,都与自然发生的包涵体肝炎暴发有关。该病毒对热较稳定,在室温下可存活较长时间;能抵抗脂溶性溶剂如乙醚、氯仿等;对酸、碱亦具有很强的抵抗力,在pH值3~9范围内能正常存活,但对甲醛敏感,1∶1000浓度的甲醛即可使病毒灭活。

2.流行病学 该病多发生于4~10周龄的鸡,5~7周龄鸡最易感,最早的在7日龄可见,产蛋鸡很少发病。通常情况下,病死率为2%~5%。如有混合感染,死亡率则明显上升。该病可通过接触患鸡或被污染的禽舍、饲料、饮用水经消化道感染,也可通过鸡胚垂直传播,所以一旦传入则很难清除。

3.临床症状 自然感染潜伏期为2~4天。早期感染常在生长发育良好的鸡群中无前驱症状突然发病、死亡。中大鸡感染3~4天后出现死亡高峰,持续5~7天后死亡逐渐减少。死亡高峰期个别患鸡精神沉郁,嗜睡,食欲降低,排出白色水样稀粪或黄白色稀粪。病后期患鸡面部、冠髯苍白,贫血,少数出现黄疸(颜面和皮肤呈黄白色),故又称贫血综合征。病程一般10天左右。单独感染时,患鸡群整体精神不差,采食也无明显影响,但在伴有法氏囊炎、传染性贫血等免疫抑制性疾病混合感染时死亡率明显上升。

4.病理变化 肝脏的病变最具有特征性,几乎所有病例的肝脏都有病变。典型病变为肝脏肿胀、黄疸、质脆、易破裂、呈点状或斑驳状出血,或者混有坏死灶,同时褪色、变浅呈浅粉红色或黄褐色,严重者呈黄色。肾脏肿胀或者颜色发黄,有的呈灰黄色有出血点。心包积液,心外膜有灰白色斑块。有的脂肪黄染。个别胸、腿肌皮下和腺胃偶有出血,胰腺有坏死灶,法氏囊萎缩。骨髓变黄,血液稀薄。

5.防治措施 ①传染性法氏囊病引起的免疫抑制常常是该病的诱因,控制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生可有效预防该病。②加强饲养管理,防止病原传入,防止和消除应激因素。③在饲料中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K、鱼肝油等以参与脂肪、蛋白代谢,恢复造血功能。④治疗该病尽量少用西药,否则死亡率反而更高,宜选用清热解毒、祛湿退黄的中药,如龙胆泻肝汤。有的病例用药头3天死亡反而轻微上升,尤其在刚上死亡高峰时,这时一定要继续用药。

(作者联系地址:山西省汾阳市南二环新政府大楼四层畜牧兽医局 邮编:032200)

1946年东北地区霍乱流行概略 第4篇

一、严重的霍乱疫情

1946年东北地区的霍乱大流行最早暴发于辽宁锦西市。该年6月初, 锦西市即有霍乱疫情发生, 断断续续死亡计达数千人。锦西市高桥王善屯一个月就死亡29人, 白马石乡转弯子村死亡31人……染病没法治, 死人没人埋, 8月才止息[1]。6月20日, 霍乱传至铁岭县, 该县从当日发现霍乱病例后, 至7月19日共死亡30人;8月27日再发482人, 死亡179人, 至8月31日死亡208人, 9月10日终息。[2]。1946年7月以后, 霍乱传入营口、黑山, 仅两个月的时间, 营口市内居民染疫死亡即达2600余人[3];7月至10月间, 霍乱在黑山县流行, 发病率和死亡率亦很高。据调查, 仅该县邴家屯村100多口人, 就死去30口。[4]1946年的霍乱也传至辽宁省法库县、抚顺县, 其中法库县死亡约500人, 大夏堡村李容春家死11人[5];抚顺县在这场霍乱大流行中, 以该县驿马站村死人最多, 全村1200人中, 死亡100余人, 有的人早上为他人送葬, 晚上即被传染死亡, 被别人送葬[6]。

6月中旬以后, 霍乱开始由辽宁省向吉林省扩散, 并迅速传至梨树、永吉等县。在1946年6月至8月的霍乱大流行中, 梨树县全县死亡人数无法计算。仅郭家店就死亡700余人, 占郭家店总人口的10.3%。刘家馆子区许家围子屯120人, 死亡42人。榆树台镇死200余人[7]。永吉县霍乱流行发生后, 死亡现象不断出现, 尤其是该县岔路河、乌拉街、缸窑等交通方便的地方更为严重。7月12日, 岔路河镇死亡30多人, 全家染病者不计其数。恒成号村刘忠山一家八人丧生。乌拉街镇在霍乱高峰期棺材卖绝, 只好用苇席卷尸而去。病势凶猛, 传播迅速, 前所未见。到8月初, 近三个月时间, 全县境内死于霍乱的有3000多人[8]。1946年7月, 农安县境内霍乱暴发, 该县仅三宝、榛柴岗、杨树林、巴吉垒和青山等62个村 (全县228个村) , 便有霍乱患者6964人, 死亡4891人, 死亡率70.23%。其中, 潘家屯等七个自然屯发病54人, 无一幸存, 双山村冷家屯一月内死亡25人[9]。1946年7月间, 伊通全县霍乱大流行, 夺去万余人的生命, 无数家庭惨遭灭门之灾。伊通县城高峰时期, 每天死亡上百人。仅新家乡沙古屯就死去120余人, 占全屯人口的1/4。开始是以棺椁装殓, 不久棺椁售缺, 代之以板柜, 继而板柜用光, 则以席卷, 最后是早晨死了有人抬, 晚上死了无人埋, 令人目不忍睹[10]。7、8月间, 霍乱亦波及了九台、乾安、镇赉, 病势迅急, 朝发夕死。据当年南京政府全国疫联合办事处统计, 九台县霍乱发病775人, 死亡337人。而实际发病死亡的人数比统计数据高出数倍[11]。8-11月, 乾安县城乡霍乱大流行, 发病4697人, 死亡3048人, 有的屯几乎人烟绝迹。所字区坚字井从农历七月十五日开始, 全屯人家接连发病, 死亡甚多, 只剩下五个大人和三个小孩[12]。8月, 镇赉县城及东屏街首先发生霍乱, 很快传染半个县城, 并波及城郊村屯, 死亡105名[13]。

此次霍乱, 传至黑龙江时已是1946年7月中下旬。7月21日, 哈尔滨平房一带开始流行, 进而传到双城。在县城西南隅居住的长途贩货的商人从南满带入病菌, 回来后死于家中。后又有一老妪从拉林河南来双城镇探亲, 发病死亡, 疫病传及全家。随之西南隅、南门外, 特别是现在的糕点厂和县招待所附近一带成为重疫区。西南隅瑞气胡同刘焕之 (俗称刘家糖坊) 一家染疫死亡七口;西门附近颜姓一家死亡五口。县政府路东杂货店老板, 早晨清扫铺面, 发病即死, 诊断为急性霍乱。永德堂药店中医辛作福, 日间在西门执勤检疫, 当晚发病猝死。疫病由城内蔓延四乡, 南河沿各村屯首先发现, 城西大把抓四屯发病百余人, 死亡30多人, 城东八里地二屯死亡20多人, 仅城内就死亡600多人。当年9月中旬霍乱在双城全县消灭[14]。

总体上来看, 1946年东北地区的霍乱流行是6月自锦西始发, 7月疫情沿铁路线蔓延至锦州、沈阳、长春、吉林等地, 同时向周边地区扩展, 7月中旬流行达到高峰, 至10月终止。这次流行主要发生在国民党占领区, 据不完全统计共发病39098人, 死亡33359人, 病死率高达85.32%[15]。

二、霍乱发生并不断蔓延的原因

1949年建国前, 广大民众处于贫困饥饿状态, 缺乏物质文化生活和医药卫生保障, 无力抵抗疾病的侵袭, 加上社会动荡、政局不安、连绵战争等, 因而各种疫病的流行猖狂凶猛, 严重地影响了人民健康。1946年东北地区霍乱大规模流行之时, 正值国民党发动内战, 向东北大举进攻时期。而当年夏天, 上海发生霍乱, 由上海到东北打内战的国民党军队就把霍乱带到了东北, 引起了霍乱在东北的大流行。

建国前东北地区广大民众生活环境和卫生状况较差, 蚊蝇跳蚤滋生, 为霍乱流行提供了方便条件。有资料表明, 1946年东北霍乱大规模暴发并流行时, 吉林省德惠县的人口居住比较集中, 当时该县尚没有自来水, 其水源多为水井, 因长期管理不善, 水质污染严重。同时, 该县公厕与居民厕所卫生状况差, 可以说是蚊蝇成群, 形成传播病毒的媒介, 致使痢疾、伤寒、麻疹等传染病在该县不断发生。

1946年东北地区的霍乱流行及不断扩大、蔓延, 也与当时人们防疫知识缺乏、迷信思想严重有关。霍乱肆虐猖獗之时, 许多群众不知道霍乱是什么, 称之为“闹瘟疫”, 以为是神灵降下的灾难。霍乱蔓延之下, 许多遭瘟人家日夜哀声不止, 以泪洗面, 人心惶惶, 一片“千村薜荔人遗矢, 万户萧疏鬼唱歌”的悲惨凄凉景象。

三、霍乱防治举措

由于正在备战的国民党没有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 因而酿成了史无前例的巨大灾祸, 给人民生命、生产造成了深重灾难。以辽宁省抚顺县为例, 该县在1946年霍乱流行期间, 国民党政府既未建立任何防疫机构, 也未对疫病作认真统计及预防, 防疫措施亦不得力, 致使霍乱迅速流行, 直至抚顺解放。

当然也有例外, 在吉林省双辽县霍乱暴发流行期间, 国民党县政府会同国民党军八十七师卫生队联合组成隔离病院, 由卫生队长任院长, 地点设在原实验小学。该病院组织医务人员20人, 都是军队和地方抽调的, 共收容霍乱病人100多人, 采取注射生理盐水补液、樟脑强心、内服磺胺嘧啶等治疗方法, 经过治疗死亡的很少。与此同时, 还把开业西医组织起来, 抽调20多人, 由县长召集开会做了动员, 交代了治疗任务, 这些人分片负责, 走门串户, 救治病人。在疫病流行期间, 国民党军队沿街设卡站岗, 限制行人往来, 全城戒严, 工厂停产, 商店停业, 学校停课, 限制瓜果进城销售。这些措施, 对抑制双辽的霍乱流行与蔓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946年霍乱流行对东北解放区军民也是一次严峻考验。这年夏天, 吉林省柳河县民主政府获悉外地多处发生霍乱疫情后, 在东北民主联军三纵队七师卫生处协助下, 组成防疫委员会, 下设宣传、检查、医疗和行政管理四个组, 各区、村也成立相应组织, 筹集资金, 积极防治, 城乡共有患者1718名, 其中治愈1552名, 治愈率90.3%, 死亡166名, 死亡率为9.7%[16]。黑龙江省双城县霍乱发生后, 该县民政科组织西医张国华、程兆德为医疗领导人, 民政科社会股长钟祥圃为总负责人, 将所有开业西医组成医疗队, 张国华、杜占鳌等24人每人轮流出诊, 并免费到疫户消毒、诊治病人。所有开业中医组成检疫队, 孟昭明、马志显等27人每日到四门执勤, 检查出入行人, 宣传防疫知识, 防止疫患出入。发现患者或疑似疫患之人及时送往隔离房治疗, 登录霍乱死亡情况等。双城这次霍乱流行虽甚猖獗, 但由于政府采取积极措施, 医务人员努力工作, 终未成大患, 当年9月中旬霍乱在全县消灭。1946年霍乱传至哈尔滨以后, 7月20日, “哈尔滨市防疫部”即告成立, 7月21日就在哈尔滨市太平桥发现第一名患者, 病源来自双城, 8月9日经化验判明为真性霍乱, 市政府于8月10日发出《关于防止霍乱传染蔓延的紧急布告》, 并立即开展防疫工作。该市参加防疫人员共245名, 支出防疫经费东北币261万元。至9月15日霍乱扑灭时, 该市接受疫苗注射者11000人, 收容霍乱病人167人, 死亡仅97人。此后, 再无霍乱发生。

流行地区 第5篇

【摘要】目的:探索宁夏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随访干预模式,为艾滋病防治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给予HIV感染者补助激励接受随访并支持生产自救,定期培训干预专业技术人员并建立考核机制,卫生医疗共同参与干预工作。结果 建立了2个感染者组织,随访干预比例由2005年的32.3%上升到2011年的81.9%,符合条件的81例HIV感染者接受免费抗病毒治疗,疫情严重地区随访干预技术人员数量需要增加。结论 医疗机构参与,疫情严重地区由社区承担,建议激励机制,继续加强随访干预工作。

【关键词】艾滋病;医学随访;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R512.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313-01

宁夏为艾滋病低流行地区,1994年在劳务输出归国人员中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随着监测检测范围的扩大,近几年,报告人数上升明显。医学随访是指对发现的HIV感染者进行定期的追踪调查,以获得其行为学、免疫学及临床症状等变化情况相关信息,为进一步采取治疗、救助关怀等措施,提供真实、可靠信息的过程。是防治艾滋病的一项关键管理措施[1]。为阻断二代传播,遏制艾滋病蔓延,我们采取以提高干预人员素质为基础,适当激励措施为手段,发挥医疗机构优势,提高病例管理比例为目标的HIV感染者干预模式。

1、对象方法

1.1 对象:1994年至2010年,宁夏地区报告的所有HIV感染者病例。

1.2 方法

1.2.1 发挥网络平台作用,及时随访干预:获得确认的HIV阳性结果后,责任疫情报告单位(医疗机构,疾控中心,血液中心等)24小时内通过网络直报,县(区)级疾控中心网络审核,10日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2],建立档案。做到三及时,及时上报,及时审核,及时建档。

1.2.2 政策支持,指标保证 :制定了《宁夏自治区艾滋病病例发现与管理实施方案》,并在重点地区将HIV感染者病例随访干预指标纳入到卫生机构目标考核内容,强化了医疗卫生保健机构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责任意识。

1.2.3 给予补助,鼓励积极性:对于主动前来接受随访干预的人员,报销路费,依据其接受服务的项目(免费咨询、安全套发放、CD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性病转介、抗病毒治疗等)给予一定的补贴,通过HIV感染者本人去影响周围的前来接受干预服务。对于提供随访干预工作的人员给予经费补助。

1.2.4 加强技能培训:组建主要有医疗卫生人员组成的防治专家队伍,定期开展随访干预人员的干预技巧培训及艾滋病防治相关政策培训,开展HIV/AIDS病例参与的自我管理培训。

2.结果

2.1 建立感染者组织,支持开展生产自救:在疫情较重的2个县区,建立了感染者组织,配合疾控医疗机构提供心理疏导,治疗转介。疾控部门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给予优惠措施,支持感染者开展生产自救。

2.2 随访干预效果:当年现存活的HIV/AIDS病例中,随访干预比例由2005年的32.3%,上升到2010年的81.9%,有统计学意义(x2=134.842,P<0.01)。2005年-2010年现存活HIV感染者随访干预比例比较见图1。

2.4 接受抗病毒治疗情况:接受免费抗病毒治疗人数逐年增加,截至到2010年底累计治疗81例。

图2 2005-2010年抗病毒治疗人数比较

2.5 工作中存在困难:异地报告的HIV感染者人员流动,报告信息不准确影响了随访干预工作,需要加强培训,提高疫情报告人首次获得信息的完整性及真实性;社会歧视现象的存在,HIV感染者的自卑心理也影响着随访干预工作;病例管理的激励经费及HIV感染者组织开展活动需要专项经费长期支持;随着报告人数增加,疫情严重县(区)专业干预人员数量需要增加。

3、讨论

3.1 管理工作的制度化是实施随访工作的基础:艾滋病的防治是一项长期性工作[3],低流行地区的艾滋病防治专职医疗卫生配备人员较少,部分人员尤其是县级疾控机构人员既要承担艾滋病防治工作,又要承担其他防疫工作,同时,工作人员的流动,影响着工作的可持续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必须结合各地实际,建立包括政策倡导,宣传教育,监测检测,HIV感染者随访管理,治疗转介的综合防治网络,实施激励机制,提高积极性,把艾滋病防治工作纳入到市、县卫生责任目标考核中,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3.2 社区参与感染者和病人的管理服务更多人群:HIV感染者组织在自我管理,积极接受随访干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增加,仅由县(区)级疾控中心开展随访干预工作已不能满足需求,需要在疫情较重地区建立以社区为中心的随访管理队伍[4]。

3.3 专业医师指导随访提高依从性:宁夏建立了艾滋病治疗的定点医疗机构,每年对定点医疗机构的艾滋病治疗医生开展抗病毒治疗培训,医疗机构人员由于专业的优势,给病人制定治疗方案的同时,对健康状况的评定、心理健康的教育能很好促进治疗的依从性,宁夏累计报告病例中有30%都是医疗机构发现的,由专科医生给予随访干预服务,不仅能避免病例的流失,同时,基于HIV感染者对于医生的信任,能保证更多的病例接受干预服务。

参考文献

[1]王陇德,汪永清.艾滋病防治条例释义[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3.

[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HIV/AIDS病例报告网络直报工作指南[M],北京,2008.

[3]孙江平,充分认识艾滋病防治的长期性和复杂性[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8,42(12),859-861.

南通地区犬细小病毒流行病学调查 第6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试剂

dNTP Mixture、Taq (5U/μl) 、10×Buffer电泳缓冲液、DL2000 Markers和Mbo II限制性内切酶均购自大连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琼脂糖为基因公司产品。引物合成: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成。

1.2 样品

样品来自2008~2010年间扬州大学动物医院经免疫胶体金试纸条检测为CPV强阳性的病犬粪便。取CPV阴性犬粪便作为阴性对照, CPV活疫苗作为阳性对照。

1.3 DNA的制备

样品用磷酸盐缓冲液 (PBS, 10%, w/v) 稀释, 然后8000r/min高速离心5min, 取上清煮沸10min后冰浴。为了去除抑制聚合酶活性的残留物质, 在PCR扩增前DNA样品用蒸馏水进行1:10稀释。

1.4 PCR引物设计

所有PCR引物设计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CPV-2, 2a, 2b和2c的VP2衣壳基因序列 (Accession No.AY380577, DQ340434, DQ025992, AB054223) 设计而成。引物A (上游引物:5'-GGATGGGTGGAAATCACA GC-3', 下游引物:5'-ATAACCAACTCAGCTGGTC-3') 分别位于VP2基因2954-2973 bp和3780-3799 bp处, 用于扩增VP2上游序列, 目的片段大小为815 bp。引物B (上游引物:5'-TCCAGAAGGAGATTGGATTC-3', 下游引物:5'-TTCTAGGTGCTAGTTGAGATT-3') 分别位于4012-4031 bp和4509–4529 bp处, 用来扩增VP2基因的下游序列, 目的片段大小为518 bp, 该扩增产物中包含一个Mbo II特异性酶切位点用于特异性的鉴定CPV-2c。

1.5 PCR反应

PCR反应参照文献并做微小改动, 将反应中的Mg Cl2浓度调整为1.5mM。PCR反应程序为:94℃变性30s, 52℃退火45s, 72℃延伸1min, 共30个循环。PCR扩增产物1.2%琼脂糖凝胶电泳, 溴化乙锭 (EB) 染色后凝胶成像系统拍照观察。

1.6 PCR产物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反应

限制酶Mbo II能够选择性的识别CPV-2c VP2基因4060-4064 bp处GAAGA序列。通过引物B扩增获得的PCR产物取10μl根据说明用5单位Mbo II限制性内切酶, 37℃酶切3h, 然后用1%的琼脂糖凝胶电泳, EB染色后紫外凝胶成像系统拍照观察。

1.7 测序

将PCR扩增产物送至上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测序。

2 结果

2.1 PCR扩增结果

以阳性对照为PCR模板, 经PCR扩增和琼脂糖凝胶电泳, 可以清晰地观察到两条与预期大小 (815bp, 518bp) 相一致的目的条带。从临床健康犬粪便样品中未获得扩增条带, 说明PCR反应体系正确, 经PCR分析, 239份粪便样品中, 有230份经PCR扩增出现了2条特异性的目的条带。

2.2 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 (RFLP) 和测序结果

为了检测出样品中可能存在的CPV-2c型毒株, 用Mbo II限制性内切酶进行RFLP分析, 结果显示230份样品中没有CPV-2c型毒株。因此随机选取23 (10%) 份样品送去测序, 结果显示23份样品为CPV-2a和CPV2b型 (见表1) 。

23份样品测序显示仅仅2/23份的VP2蛋白在426位点处有AAT密码子, 这是CPV-2a的特征, 然而其余21份样品在VP2蛋白同一位点处为GAT密码子, 是CPV-2b的特征 (见表2) 。

3 讨论

就像1970年CPV-2的出现和突然消失令人惊讶一样, 犬细小病毒发生了很多变化, 例如病毒在短短的几年内宿主范围的迅速扩大。病毒的变异体如此之多部分是由于其突变速度就像RNA病毒的进化速度那么快所导致的, 这些病毒对家养犬和野生物种的健康具有潜在的负面危害已经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虽然犬细小病毒新的变异体CPV-2c第一次在意大利被检测出后就在其他欧洲国家和南美出现, 但在本研究中笔者并没有发现CPV-2c, 而且发现了CPV-2b出现的频率极高 (21/23) , 这也说明CPV-2b是目前南通地区犬细小病毒流行的主要毒株。尽管我国在1982年即发现了CPV, 但在过去的几年里并没有关于CPV基因型的统计分析, 无法分析CPV的进化过程。本调查结果指出在南通地区的CPV-2b突变体比CPV-2a突变体更流行, 这与美国和英国的流行趋势相一致;而在德国和西班牙, CPV2a和CPV2b的发生几率相当;相比之下, 澳大利亚则以CPV-2a的感染更为常见。对于CPV突变体在世界范围内分布不同的原因还不清楚。除了CPV-2b, 笔者还鉴定了南通地区存在CPV-2a型的毒株, 经序列分析, 结果表明该毒株的基因型序列与已报道的nj01/06毒株序列果完全相同。由于南通和南京在地理位置上非常靠近, 因此从这两个地方分离到基因型完全一致的毒株是完全有可能的。据知, 目前在亚洲除了越南之外没有关于CPV-2c的报道。因此, 更多的样品、更深入细致的调查亟待开展, 只有这样, 才能了解和掌握CPV在未来的流行和发展趋势。

(收稿日期:2011–07–06)

摘要:本调查中, 笔者对2008~2010具有临床症状的犬的粪便样品进行PCR分析, 确定南通地区犬细小病毒流行类型。结果表明, CPV-2b为目前主要流行病毒株, CPV-2a的比例很低, 没有CPV-2c和CPV-2型。

流行地区 第7篇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病原检测数据来源于安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PCR实验室。

1.2 方法

按照《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年版)要求[2],并结合安阳地区实际情况,各县区每月尽量采集所有临床手足口样病例粪便标本,4℃保存,12h内送至实验室。使用北京天根病毒检测RNA提取试剂盒提取病毒核酸,使用上海之江手足口病毒实时荧光PCR试剂盒(肠通用型、EV71型、CA16型)对样品进行鉴定和分型。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χ2检验和聚类分析。

2 结果

2.1 检测结果

2012年共检测安阳市手足口病例样品514份,检出肠道病毒阳性样品340份,阳性率为66.15%。其中EV71型阳性237份,CA16型阳性43份,阳性率分别为46.11%,8.37%;其他型肠道病毒阳性59份,阳性率为11.48%;另外,还首次检出1份EV71和CA16型混合感染样品。与2011年相关数据比较,CA16和其他型肠道病毒感染阳性率略有下降,但EV71型感染阳性率呈显著上升趋势。见表1。

2.2 季节分布

夏季共检测出阳性样品133份,占全年总阳性样品数的39.12%,为全年阳性率最高的季节,而2011年手足口样品阳性率春季最高。分析2012年全年各型感染情况为:EV71型在夏季最高,阳性率超过60%,从秋季开始降低,冬春季趋于平稳;CA16型全年各季节所占比例均不高,在春夏季更低。EV71型在2012年各季中都已成为绝对优势株。见表2。

2.3 性别特征

2012年实验室检测阳性样品中,男性人数约为女性人数的2倍,但男女各型肠道病毒阳性率较为接近。检验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对于是否感染肠道病毒影响无统计学意义(χ2=0.158,P=0.691);不同性别对于感染EV71型和CA16型肠道病毒影响无统计学意义(χ2=0.329,P=0.566)。见表3。

2.4 年龄分布

0~7岁及以上年龄组皆有感染,最小仅3个月,最大11岁,多集中于1~3岁年龄段。分析病例数较多的0~4岁年龄组发现,2012年较2011年EV71型阳性率均上升,而CA16型和其他型肠道病毒阳性率皆有下降。见表4。

注:()内数字为阳性率/%。

注:()内数字为阳性率/%。

注:()内数字为阳性率/%。

注:()内数字为阳性率/%。

2.5 聚类分析

对实验室检测的2012年全市9个县区的阳性样品数量进行聚类分析,以揭示各县区手足口疫情的亲疏关系。

使用Ward法将9个县区分为两大组:第一组包括北关区、文峰区、殷都区、龙安区和林州市;第二组包括内黄县、滑县、安阳县和汤阴县。两组对比发现,第一组EV71型感染率较高,而其他型肠道病毒感染率较低;第二组则明显相反。

3 讨论

安阳市2012年手足口病病原谱呈现出以EV71型肠道病毒感染为主,CA16型和其他型肠道病毒感染占有一定比例的特征。与安阳周边地区以及河南省的整体手足口疫情基本一致[17,18,19,20,21]。但相较2011年,安阳地区2012年手足口疫情表现出了新的特点:首先,EV71型感染显著上升,具体表现在全年各季节和各年龄组EV71型感染所占比例均出现升高。其次,疫情高峰出现时间略有延迟,从春季变为夏季。夏季是婴幼儿户外活动最为频繁的季节,疫情高峰出现在夏季,增加了病毒传播的风险。最后,感染人群年龄范围有所扩大,并且首次发现EV71型和CA16型混合感染病例。预示着未来一段时间内,本地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面临较大压力,遏制传染性强、致病率高、神经毒性大的EV71型病毒感染应成为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对各县区聚类分析发现,城市和农村地区手足口病感染情况具有较大差异,提示城乡疫情防控策略应有所区别。有文献曾报道过安阳农村地区健康人群中具有较高的普通肠道病毒(非EV71和CA16的其他型)隐性感染情况[22]。此次研究临床病例标本中,普通肠道病毒同样也是导致儿童手足口病的重要病原。因此,改善农村基础卫生条件,加强健康教育,培养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对降低农村普通型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具有重要作用。而在高EV71型感染的城镇地区,对婴幼儿生活居所和娱乐设施进行消毒,避免婴幼儿在疾病高发时节进入拥堵场所等防控措施可能更为有效。

摘要:目的 了解安阳市2012年手足口病病原感染情况及流行特征,为下一阶段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对安阳市手足口病例样品进行肠道病毒鉴定和分型,使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2年安阳市手足口病病例以EV71型肠道病毒感染为主(46.11%),CA16型(8.37%)和其他肠道病毒(11.48%)占有一定比例。夏季EV71型感染最为显著,感染人群主要是低龄婴幼儿,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全市9个县区聚类分析发现,城镇地区以EV71型感染为主,农村地区则以非EV71和CA16的其他型肠道病毒感染为主。结论 安阳地区2012年手足口疫情较2011年呈现出EV71感染增高的趋势。应将防治EV71型感染作为遏制疫情上升的关键,并根据城镇和农村不同的疫情特点,制定和采取更有针对性的防控策略和措施。

流行地区 第8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血清样品

将2161份猪血清样品分成4组:第1组于2006—2007年从黑龙江省采集, 共92份;第2组于2008年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采集, 共249份, 其中金锣屠宰场245份, 养殖场4份;第3组于2009年从吉林省部分县市采集, 共1 530份;第4组于2009年从辽宁省开原市及昌图县采集, 共290份。

1.2 检测试剂及判定

猪乙型脑炎病毒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 武汉科前动物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检测方法及判定标准参照试剂说明书。结果判定是在酶标仪上测各孔的OD630值。试验成立的条件是阳性对照孔平均 OD630值≥0.6, 阴性对照孔平均OD630值<0.3。样品 OD630值≥0.32时判定为阳性;样品OD630值<0.32时判定为阴性。

1.3 仪器

Sunrise 96孔酶联免疫检测仪, TECAN公司产品。

1.4 统计学处理

用χ2检验比较不同地区、不同种类猪血清JEV IgG阳性率的差异。

2 结果

2.1 不同地区猪血清样品JEV IgG检测结果 (见表1)

表1结果表明:2 161份猪血清中有592份为阳性, 阳性率达27.39%。第1~4组的阳性率分别为10.87%、12.05%、30.72%、28.28%, 平均阳性率为27.39%。由此可见, 不同地区的JEV阳性率不同, 其中吉林省猪血清JEV阳性率高于其他3个省。经χ2检验, 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JEV阳性率差异不显著 (P=0.852 7>0.05) ;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的JEV阳性率差异极显著 (P=0.001 3<0.001) ;黑龙江省和辽宁省的JEV阳性率差异显著 (P=0.005 6<0.05) ;内蒙古自治区和吉林省的JEV阳性率差异极显著 (P<0.001) ;内蒙古自治区和辽宁省的JEV阳性率差异极显著 (P=0.000 2<0.001) ;吉林省和辽宁省的JEV阳性率差异不显著 (P=0.541 4>0.05) 。

2.2 商品猪和种母猪血清样品JEV IgG检测结果

主要对吉林省和辽宁省的商品猪和种母猪的血清样品进行分析, 结果见表2。

由表2可见:913份商品猪血清中共有阳性94份, 阳性率为10.30%;737份种母猪血清中共有阳性376份, 阳性率为51.02%。经χ2检验, 商品猪和种母猪的JEV阳性率差异极显著 (P<0.001) 。种猪阳性率高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引入了未经检疫的种猪, 通过配种和人工授精在猪场内传播;母猪阳性率高可能是由于多次免疫后, 免疫的保护率与疫苗质量、猪体带毒相互交叉感染和技术员操作有关。因此, 经血清学检测为阴性的种猪才能引种并加强引种检疫, 从源头上控制JE的传播。

2.3 吉林省猪血清样品JEV IgG检测结果

此次试验重点对吉林省的猪血清样品进行了研究分析, 结果见表3。

由表3可见, 吉林省猪场的JEV阳性率最高达83.33%, 最低为0, 其中有7个猪场的JEV阳性率高于平均值 (30.72%) 。由此可以看出, JE在有些地区已经呈现流行趋势。

3 讨论

3.1 JEV 的流行情况

2006年, 刘伯庶等[1]在红河州对猪乙型脑炎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 结果表明猪乙型脑炎的感染率为13.6%, 其中乙型脑炎单一感染率占感染数的22.8%, 与其他病原混合感染分别占检测数和血清阳性数的10.5 %和77.2 %。2008年, 靳兴军等[2]对北京市猪血清进行乙型脑炎流行病学调查, 结果显示192份免疫猪样品检出阳性67份, 阳性率为34.90%;172份非免疫猪样品检出阳性13份, 阳性率为7.56%。2008年, 杨培昌等[3]在云南省楚雄州对猪乙型脑炎的流行情况进行了血清学调查, 结果所送检猪场和农户散养的猪均有阳性检出, 平均阳性率为48.21%。2009年, 崔光辉[4]对河南省12个市猪血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结果显示血清抗体阳性率为47.94%。本试验对东北地区猪流行性乙型脑炎进行了系统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结果显示猪流行性乙型脑炎平均阳性率为27.39%。相比较而言, 东北地区的阳性率比南方城市低, 可能与气候有很大的关系, 北方冬春季节比较寒冷, 不适宜乙型脑炎的传播。

3.2 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评估

本试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东北地区猪流行性乙型脑炎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为掌握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状况提供了一些依据。此次调查结果表明, 东北地区的屠宰厂、养殖场的猪表现出较高的抗体阳性率, 其中吉林省最高, 黑龙江省最低, 可能与地区差异有关, 也可能与此次采样的数量有关, 应该监测各省更多猪场的血清样本, 更确实地体现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情况。另外, 通过对商品猪和种母猪乙型脑炎阳性率的比较, 种母猪的阳性率高于商品猪。为进一步研究猪流行性乙型脑炎在东北不同地区、猪不同生长阶段的流行和分布规律, 应再开展一些系统的病理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掌握东北地区猪群JEV感染情况、影响该病流行的因素、各地流行的主要基因型及与其他毒株的进化关系。另外, 还应对养殖人员、屠宰场工人、兽医等的感染情况进行调查, 评估其公共卫生学意义, 为猪群JEV感染的净化和控制提供依据。

摘要:为研究东北地区猪乙型脑炎的流行情况, 试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采自东北地区4个省 (区) 的2 161份猪血液进行了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阳性率为30.72%, 辽宁省为28.28%, 内蒙古自治区为12.05%, 黑龙江省为10.87%;种母猪阳性率为51.02%, 商品猪为10.30%;吉林省17个猪场的阳性率高低不等, 有些猪场已呈现流行趋势。

关键词:猪,乙型脑炎病毒,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参考文献

[1]刘伯庶, 王琼秋, 李永斌, 等.红河州猪乙型脑炎病流行病学调查[J].云南畜牧兽医, 2006 (5) :17-18.

[2]靳兴军, 韩磊, 纪蔚红, 等.北京市猪乙型脑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兽医杂志, 2008, 44 (8) :51-52.

[3]杨培昌, 曹兴萍, 高自寿, 等.云南省楚雄州猪乙型脑炎流行情况血清学调查[J].动物医学进展, 2008, 29 (5) :109-112.

双城地区奶牛乳腺炎流行病学调查 第9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选择黑龙江省双城市3个大中型奶牛养殖场, 于2010年7月份—2011年6月份, 每月10—15日对奶牛场泌乳期的奶牛进行隐性乳腺炎和临床型乳腺炎的检测。被检奶牛均为中国荷斯坦奶牛, 同一条件下舍饲, 饲养规模在300~550头之间, 挤奶方式均为机器抽吸。调查了解奶牛场部分奶牛的年龄、胎次、饲养管理、场地设施等方面的情况, 并做详细记录。

1.2 乳腺炎检测方法与判定标准

采用加州乳腺炎检测法 (CMT) 初步筛选, 确诊结合奶中体细胞计数法 (Little和plastrige法) 。判定标准:乳汁中体细胞在50万~500万个/m L为隐性乳腺炎;乳汁中体细胞在500万个/m L以上为临床型乳腺炎。

1.3 数据处理

将隐性乳腺炎和临床型乳腺炎患牛的数据用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P<0.05为差异显著, P<0.01为差异极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 奶牛乳腺炎与乳区的关系 (见表1、表2)

奶牛隐性乳腺炎平均乳区阳性率为12.68%, 各乳区差异性不显著 (P>0.05) ;奶牛临床型乳腺炎平均乳区阳性率为2.62%, 各乳区差异性不显著 (P>0.05) 。说明奶牛各乳区均可发生隐性乳腺炎或者临床型乳腺炎, 各乳区之间发生隐性乳腺炎或者临床型乳腺炎的概率差异不显著。主要是因为这几个奶牛场均采用管道式机器进行挤奶, 因此随意性较大, 这就避免了由于人工挤奶造成的固定左侧乳区或固定右侧乳区的不良习惯, 从而不能导致乳房损伤而使个别乳区发病率偏高。同时由于牛场采用的牛床面积较大、较厚, 这就使奶牛乳房与后肢、地面等接触摩擦的机会大大地减少, 因此没有出现后乳区比前乳区乳腺炎发病率高的情况。

2.2 奶牛乳腺炎与胎次的关系 (见表3、表4)

注:1) 利用Matlab作方差分析, 临近数据进行两两比较;2) 同列数据肩标大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极显著 (P<0.01) , 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 (P<0.05) , 没有标注表示组间差异不显著。

从表3、表4可以看出, 奶牛隐性乳腺炎和临床型乳腺炎发病率均随胎次的增高而增加。奶牛年龄越大, 胎次越高, 乳腺炎发生率也就越高, 并且患病奶牛的日产奶量也会有所降低[1]。段玉等[2]对大理地区奶牛乳腺炎调查表明:随着年龄增大乳腺炎发病率明显增高。主要是因为随着奶牛年龄增大, 奶牛机体的抗病能力也逐渐下降, 机体接触病原菌的机会增多, 导致了奶牛感染乳腺炎的机率增大。同时由于奶牛胎次的增加以及哺乳次数的增加, 造成乳管的增大, 也会导致病菌的感染机会增加。

注:1) 利用Matlab作方差分析, 临近数据进行两两比较;2) 同列数据肩标大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极显著 (P<0.01) , 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 (P<0.05) , 没有标注表示组间差异不显著。

2.3 奶牛乳腺炎与泌乳阶段的关系 (见表5、表6)

注:1) 利用Matlab作方差分析, 临近数据进行两两比较;2) 同列数据肩标大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极显著 (P<0.01) , 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 (P<0.05) , 没有标注表示组间差异不显著。

注:1) 利用Matlab作方差分析, 临近数据进行两两比较;2) 同列数据肩标大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极显著 (P<0.01) , 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 (P<0.05) , 没有标注表示组间差异不显著。

泌乳后期 (201~305 d) 奶牛隐性乳腺炎的发病率较高, 其他阶段发病率较为平稳, 泌乳后期与其他阶段相比发病率差异性极显著 (P<0.01) , 奶牛易感性较强。泌乳后期 (201~305 d) 奶牛临床型乳腺炎的发病率较高, 泌乳后期与其他阶段相比发病率差异性显著 (P<0.05) 。一般来说, 泌乳奶牛是在3胎次以上逐渐达到产奶高峰, 由于此时奶牛乳房负担较重, 随着泌乳月份的增高, 奶牛长期因机器挤奶的抽吸, 乳腺组织防御能力下降, 外源性致病菌的侵入与乳腺组织的损伤, 乳汁中抗菌物质的减少, 造成泌乳后期 (201~305 d) 奶牛乳腺炎发病率增高。

2.4 奶牛乳腺炎与产奶量的关系 (见表7、表8)

注:1) 利用Matlab作方差分析, 临近数据进行两两比较;2) 同列数据肩标大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极显著 (P<0.01) , 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 (P<0.05) , 没有标注表示组间差异不显著。

注:1) 利用Matlab作方差分析, 临近数据进行两两比较;2) 同列数据肩标大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极显著 (P<0.01) , 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 (P<0.05) , 没有标注表示组间差异不显著。

结果表明:产奶量越高, 乳腺炎发病率越低。经χ2检验得出, 日产奶量分别为<20 kg、20~40 kg、>40 kg的奶牛隐性乳腺炎和临床型乳腺炎发生率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产奶量在20 kg以下奶牛乳腺炎的发病率较高。一方面是由于乳腺炎的发病大大减少了奶牛的产奶量;另一方面是产奶量在20 kg以下奶牛的泌乳日龄大多超过305 d继续泌乳, 乳房遭受病原菌感染的机会增多。而高产奶牛为了获得较高的平均产奶量, 此时奶牛采食量提高, 高能高蛋白质日粮的摄入, 乳房的负担增大, 造成乳腺炎的发病率也比较高, 但发病率明显低于产奶量在20 kg以下的奶牛。因此, 加强对泌乳量较低奶牛和高产奶牛日常护理和配制均衡日粮, 对预防奶牛乳腺炎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上调查表明:奶牛隐性乳腺炎和临床型乳腺炎患牛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基本相似, 表明隐性乳腺炎是临床型乳腺炎的初级阶段。因此, 有效地预防隐性乳腺炎, 可以大大地减少临床型乳腺炎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姚海儒, 李长存, 王春景.奶牛隐性乳房炎调查[J].中国兽医杂志, 2008, 44 (6) :114.

流行地区 第10篇

关键词:绵阳;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ORF5基因;克隆;遗传变异

中图分类号: S852.6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9-0026-04

收稿日期:2013-12-05

基金项目: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编号:2013JY0127);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编号:09ZB033);绵阳师范学院科研项目(编号:QD204A004)。

作者简介:陈希文(1977—),男,四川宜宾人,博士,副教授,从事动物疾病防控研究。Tel:(0816)2200065;E-mail:xwch05@163.com。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一种流行于全球的猪烈性传染病,该病于1987年在美国发现首例病例后很快就在欧美各国的猪群中引发了一场空前的“流产风暴”,使有关国家的养猪业蒙受了灾难性的经济损失。这种曾被称为猪神秘病(mystery swine disease,MSD)、猪蓝耳病(blue-eared disease of pigs)的猪病现已蔓延至世界各国,是目前造成全球养猪业经济损失严重的疾病之一[1-9]。该病的病原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Wensvoort等在荷兰首次分离到该病毒[10],以后在美国、加拿大、欧洲国家、中国以及日本也陆续分离到[11-13]。该病毒为有襄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含有8个读码框,由于其基因组结构和转录机制与动脉炎病毒相似,1995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将PRRSV归属于动脉炎病毒科 (Arteriuiridae)动脉炎病毒属 (Arteriuirus)。2006年在中国暴发的猪高热病的主要病原就是PRRSV 变异株(高致病性PRRSV),其显著特点是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并引起育肥猪的发病死亡[14]。PRRSV有8个读码框,其中ORF5编码囊膜糖蛋白GP5,该蛋白是PRRSV 异质性最高的结构蛋白,2个基因型间氨基酸的相似性仅50%~55%,北美型不同分离株间GP5 的同源性为89%~94%,欧洲株间的同源性为87.10%~9925%。GP5 也是PRRSV 主要的宿主保护性抗原,参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GP5 的变异直接导致PRRSV疫苗株的交叉保护率降低,给该病的防控带来了更大的挑战[15-18]。有研究表明,中国北美型流行毒株可被分为多个亚型,近来又有研究表明中国同时存在着欧洲型PRRSV,这些无疑给该病的防控增加了难度。本研究對四川省绵阳地区主要猪场PRRS流行毒株 ORF5基因进行了克隆和测序,并将测序获得的ORF5 序列与GenBank 中的参考毒株序列进行了比较分析,确定PRRSV 在绵阳地区猪场的遗传变异情况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PRRSV疫苗毒株的选择和综合防控提供了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采集绵阳猪场疑似PRRS发病猪的血,分离血清-20 ℃保存备用。

1.2主要试剂

Trizol LS Reagent,M-MuLV反转录酶,AxyPrepTM PlasmidMiniprep Kit、Agarose Gel DNA Purification Kit,rTaq DNA 聚合酶、DNA Marker DL 2000等购自TaKaRa 公司。

1.3引物设计与合成

根据GenBank 中收录的HP-PRRSV JXA1的基因序列(GenBank 登录号:EF112445.1),利用Primer 5.0 软件设计合成能扩增出区分经典株和HP-PRRSV株 Nsp2基因的引物P1、P2(P1:5′-CAAAGAYCAGATGGAGGAG-3′,P2:5′-ATRATGGCTTGAGCTGAG-3′)以及扩增ORF5全基因的引物P3、P4(P3:5′-GTTTACCCAACGCTCCTTA-3′,P4:5′-ACTGGCGTGTAGGTAATGG-3′)。引物由生工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合成,纯度级别为PAGE。基因预计扩增长度分别为 768 bp(经典株)或678 bp(变异株)和801 bp。

1.4病毒总RNA 的提取

按RNA Trizol试剂说明书提取总RNA,具体方法如下:取500 μL血清,加入1 mL Trizol试剂,匀浆,室温静置2~3 min;加入200 μL的三氯甲烷,剧烈振荡,室温静置2~3 min;4 ℃ 12 000 r/min离心15 min;取上清,加入等体积的异丙醇,室温静置10 min,4 ℃ 12 000 r/min离心10 min;弃上清,加入1.0 mL 75%乙醇,振摇,4 ℃ 12 000 r/min离心 5 min;弃去上清,干燥沉淀物(室温约5 min);用适量无RNase 水溶解沉淀,-20 ℃保存备用。

信阳地区猪圆环病毒病流行病学调查 第11篇

1 材料

从信阳各县区未免疫猪圆环病毒疫苗的220个猪场中选择病死或扑杀的猪, 取肺脏、淋巴结等组织共170份和血清50份;对来自信阳地区罗山县、光山县、潢川县、商城县、息县、新县、淮滨县、平桥区、浉河区免疫过猪圆环病毒疫苗的78个猪场的健康猪只进行前腔静脉或耳静脉采血 (5 mL/头) , 常规分离血清780份, 2~8 ℃保存, 备用。

PCR抗原检测试剂盒 (批号为20110308) , 购自北京世纪元亨动物防疫技术有限公司;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 (批号为20110112) , 购自武汉科前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酶标仪 (型号为DG5031) , 南京华东电子集团医疗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生产;PCR仪 (型号为2720) , 美国AB公司生产。

2 方法

2.1 PCV-2病原的检测

2.1.1 组织样品的处理

每份组织分别从3个不同的位置称取样品约1 g, 用手术剪剪碎, 混匀, 取0.05 g 于研磨器中研磨, 加入1.5 mL 生理盐水继续研磨, 待匀浆后转至1.5 mL 灭菌离心管中, 8 000 r/min离心2 min;取上清液100 μL 于1.5 mL 灭菌离心管中, 再加入200 μL 消化液和20 μL 蛋白酶K, 振荡混匀后, 置56 ℃水浴中消化1 h。

全血样品的处理:待血凝后取血清放于离心管中, 8 000 r/min离心5 min;取血清100 μL加入500 μL 消化液和10 μL 蛋白酶K, 混匀后, 置55 ℃水浴中过夜。

2.1.2 阳性对照的处理

取阳性对照100 μL加入200 μL 消化液和20 μL 蛋白酶K, 振荡混匀后, 置56 ℃水浴中消化1 h。

2.1.3 病毒DNA的提取

从水浴锅中取出已处理的样品、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 分别加入600 μL 酚/氯仿/异戊醇混合液, 用力颠倒10次混匀, 12 000 r/min离心10 min;取500 μL上清液置于灭菌离心管中, 加入500 μL 异丙醇, 混匀, 置-70 ℃冰箱中30 min;取出样品管, 室温融化, 13 000 r/min 离心15 min;弃上清液, 沿管壁缓缓滴入1 mL 75%乙醇, 轻轻旋转1周后倒掉, 将离心管倒扣在吸水纸上1 min, 再将离心管于50 ℃烘干。取出样品管, 用30 μL灭菌去离子水溶解沉淀后作为模板, 备用[2,3]。

PCR扩增体系 (20 μL) :PCR 反应液16 μL (用前混匀) , Taq DNA 聚合酶2 μL, 模板DNA 2 μL。PCR反应程序:94 ℃ 3 min;94 ℃ 30 s, 62 ℃ 45 s, 72 ℃ 45 s, 共35 个循环;72 ℃再延伸10 min。

2.1.4 电泳

取PCR 扩增产物10 μL加2 μL 上样缓冲液, 点样于琼脂糖凝胶孔中, 以110~120 V 电压于50 倍稀释的TAE 电泳缓冲液中电泳, 紫外灯下观察结果。

2.2 PCV-2抗体的检测

按照武汉科前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说明进行操作。

3 结果

3.1 PCV-2抗原的检测结果

从信阳各县区未免疫猪圆环病毒疫苗的220个猪场中采集疑似病料170份和50份血清进行了PCR检测, 结果检出猪圆环病毒病阳性的有81份, 见表1。其中二季度与三季度感染率较高, 见表2;保育猪感染率较高, 见表3。圆环病毒与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混合感染较多, 其次是巴氏杆菌与肺炎双球菌, 见表4。

3.2 PCV-2抗体的检测结果

在酶标仪上测各孔OD630值。试验成立的条件是阳性对照孔平均OD630值大于或等于1.0, 阴性对照孔平均OD630值必须小于0.3。 样品OD630值大于0.42, 判为阳性;样品OD630值在0.38~0.42之间, 判为可疑;样品OD630值小于0.38判为阴性。不同地区PCV-2抗体检测结果见表5和图1。从表5及图1可见, 信阳市浉河区、潢川县、商城县猪PCV-2疫苗免疫合格率要好于其他地区, 分别为57.00%、52.35%和68.00%。

4 分析与讨论

1) 表1~4结果经计算可知, 2011年未免疫猪圆环病毒疫苗的猪场感染阳性率为36.81% (81/220) , 且二、三季度发病率较高, 保育猪发病率为71.6% (58/81) 。猪圆环病毒2型与猪链球菌和副猪嗜血杆菌混合感染情况较多。

2) 由表5可见, 信阳各县区免疫过猪圆环病毒疫苗的猪场中平均阳性率为47.25%, 说明免疫保护水平达不到50%。

3) 调查结果显示, 目前信阳地区猪场圆环病毒的发病率较高, 且多见于保育猪群, 发病期间由于继发或混合感染了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 导致发病猪死亡率较高。主要原因是猪场母猪可能携带有圆环病毒, 在产房内仔猪可能已经感染, 断奶后由于各种应激因素造成猪群发病, 尤其是管理水平差的猪场比较突出。可以肯定的是, 信阳地区圆环病毒感染情况是比较严重的, 应重视对该病的防控。考虑到免疫刺激加大仔猪发生疾病的风险, 猪场可考虑通过加强饲养管理, 给母猪接种灭活疫苗, 通过提高母猪的抗体水平, 使仔猪获得一定保护, 同时还可考虑在保育阶段添加一些敏感抗生素, 降低细菌继发感染所造成的死亡率[4]。

参考文献

[1]王忠田, 杨汉春, 郭鑫, 等.规模化猪场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兽医杂志, 2002, 38 (10) :3-5.

[2]黄菁华, 王岩.即墨市猪Ⅱ型圆环病毒的ELISA检测和PCR初步鉴定[J].山东畜牧兽医, 2007 (10) :1-3.

[3]蒋成砚, 李开明, 谢昆, 等.ELISA在猪圆环病毒2型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应用[J].江苏农业科学, 2011 (4) :255-256.

上一篇:扩展作用下一篇:阳光教育理念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