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后焦虑抑郁

2024-06-21

卒中后焦虑抑郁(精选10篇)

卒中后焦虑抑郁 第1篇

1 焦虑抑郁共病研究现状

“共病”源于ICD-10、DSM-ⅢR的多轴诊断, 通过标准化精神现状检查 (SCAN和CIDI) , 发现多个独立的精神疾病共存于一名患者, 即一名患者符合一种以上疾病的诊断标准, 得出多个疾病诊断。因此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 共病现象引起人们注意, 相关研究报导逐渐增多。焦虑抑郁共病 (CDA) 临床常见, 其患病率高达19%~50%[8]。

1.1 焦虑抑郁共病诊断

焦虑和抑郁障碍在诊断标准中是相互独立的疾病实体, 但通常在同一个体共存。两组症状分别考虑时, 足以符合相应诊断标准, 这种情况称为焦虑抑郁障碍共病。

1.2 焦虑抑郁共病含义

焦虑抑郁共病有两层意思, 一是患者的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均达到症状、严重度及病程标准, 而非指伴焦虑症状的抑郁障碍或伴抑郁症状的焦虑症;二是两种达到诊断标准的精神障碍须同时存在, 不包括以往有一种疾病在缓解后又发生另一种疾病的情况。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共病 (焦虑抑郁共病) 是当前全球精神病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 也正在逐渐引起国内同道的重视, 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焦虑障碍研究协作组邀请部分专家, 于2003年召开专题研讨会[9], 认为在治疗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应付方式指导, 将有助于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这种共病在初级保健人群中的患病率达19%, 与单一焦虑或抑郁障碍相比, 前者具有症状重、病程长、社会功能损害重、自杀率高和预后差等特征, 故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的治疗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

2 脑卒中后焦虑研究现状

临床上脑卒中伴发焦虑和抑郁性障碍并不少见, 由于此类患者多数没有意识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 在脑卒中患者中属于病情较轻的一类, 常常易被非精神科医生所忽视, 因此使很多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期。脑卒中后焦虑障碍是一种典型的由生物、心理、社会等多因素作用而导致的疾病, 在脑卒中后很常见, 在继发性脑卒中的器质性精神障碍里仅次于卒中后抑郁。在急性卒中发病期, 广泛性焦虑障碍发病率为21%~28%, 是普通人的5倍~10倍。急性脑卒中焦虑症状的发生率是41.6%, 与抑郁症状的发生率相近, 且多为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伴随发生, 降低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对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康复均会产生阻碍作用[10]。

焦虑情绪可有精神性和躯体性两方面表现。精神性焦虑情绪是指患者由于焦虑引起心理方面的表现, 如心情压抑、恐惧、紧张、担忧、失眠、记忆力下降及情绪易激惹等。躯体性焦虑情绪主要是严重焦虑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症状, 如患者表现为心慌、气紧、便秘、食欲下降等, 甚至出现健肢类似患肢的感觉及运动障碍。其原因可能是担心因肢体残疾不能恢复而产生精神和躯体焦虑, 对失去社会接触和经济上的担心, 对未来要依靠别人的生活方式感到恐怖、自卑和自责。目前, 改善心理环境因素的影响是调整患者心理状态的重要条件, 它能控制患者情感, 使之消除许多不应有的顾虑。将脑卒中后焦虑与病变部位进行比较发现, 精神性焦虑的平均分明显高于躯体性焦虑。焦虑不仅是生物因素的影响, 而且也可能是对躯体残疾产生的心理应激反应。再加上随之而来的家庭、社会、生理等因素影响病后生理、心理平衡失调, 导致焦虑的产生[11]。

脑卒中后的焦虑情绪发生是多因素的, 这是一个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中风患者病后的焦虑主要以精神性焦虑为主,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 必须进行心理引导, 通过对患者心理上安慰、支持、劝导、保证疏通和环境调整等。

3 脑卒中后抑郁研究现状

抑郁是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 症状在卒中后第3个月最为常见。脑卒中后抑郁对日常生活能力有不利影响, 易损害注意力、学习能力及记忆功能。脑卒中后抑郁的严重程度与脑卒中的预后有密切关系, 如不给予及时治疗, 抑郁症状至少持续7个月~8个月, 给患者的康复训练带来困难[12]。主要表现在自杀率升高、康复疗效差、认知功能障碍增加、神经功能缺失症状严重和生存满意度下降。严重影响脑日常生活质量, 延长康复时间, 增加脑血管病病死率, 给患者亲属及保健机构带来精神和经济上的极大负担, 有关PSD的研究正成为一个新的热点。近年来脑卒中后抑郁的国内外研究具体归纳如下。

3.1 病因学研究

目前PSD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认为有3种可能, 抑郁症状是脑部病变的直接作用结果;患者本身肢体瘫痪是刺激抑郁发生的原因;上述两者原因兼而有之。

3.2 发病机制

目前PSD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从PSD的发病生物机制角度讲, PSD的发生与大脑损害后神经生物学改变有关, 因为去甲肾上腺素能和5-羟色胺能神经元胞体位于脑干, 其轴突通过丘脑及基底节到达额叶皮质, 病灶累及以上部位时, 可影响这些区域内的5-羟色胺能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通路, 导致去甲肾上腺素和 5-羟色胺含量下降而导致抑郁。PET对脑卒中患者脑代谢研究结果显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脑内去甲肾上腺素和 5-羟色胺神经递质下降, 支持本学说[13]。

3.3 病理解剖学研究

很多研究未能证实PSD与左半球 (或左额叶) 受损之间的关系, 而认为PSD与功能性抑郁相同。也有研究认为左额叶和双颞叶局部血流低灌注与抑郁发生有关[14]。

3.4 临床表现

出现PSD的临床特征多表现在躯体焦虑化、体重减轻及绝望感方面, 而迟缓、认知障碍 (包括自罪、自杀、激越等) 、睡眠障碍不明显 (使用HAMD量表评定) [15]。

3.5 对预后影响 PSD

可延缓神经功能缺损和认知功能的恢复; PSD 可增加脑卒中的病死率, PSD患者的病死率是非PSD患者的3.4 倍。PSD与病死率间的联系对立于其他危险因素, 但PSD的严重程度与病死率高低无关; PSD导致患者生存质量和生活满意度下降, 卒中后3 个月时, 由于重度PSD和严重神经功能缺损, 社会联系明显减少, 生存质量和生活满意度明显下降, 3 个月后重度PSD发生率有所下降。在卒中后1 年时, 生活满意度仍差的患者, 在今后3 年中很难恢复[16]。

4 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共病研究现状

4.1 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共病的发生率

卒中后患者存在心理障碍者高达36.08%, 提示应对脑卒中患者出现的焦虑和抑郁症状予以高度重视, 这一结果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17,18]。

4.2 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共病的相关因素

PSAD的发生与病变部位关系不密切, 而有研究认为伴有抑郁的卒中后焦虑与左侧皮层损害相关、单纯焦虑与右半球相关[19]。因此, PSAD与卒中部位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卒中次数大于一次的患者易出现焦虑, 提示脑卒中是一重大负性生活事件;神经功能缺损严重者易患焦虑, 可能与他们的日常生活需要较多的社会支持有关, 这与Astrom 认为日常生活依赖程度、社会支持网络状况与是否产生焦虑相关的认识一致[20]。

4.3 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共病的临床特征

患者既有焦虑的心情 (不幸预感、焦虑、惊恐) , 亦有自主神经症状 (乏力、睡眠障碍、尿频、手足刺痛) , 运动性不安 (静坐不能) 等, 当然有些症状产生的原因亦有器质性因素在内, 如乏力亦是脑卒中直接损害的结果, 而尿频于男性尤为突出, 可能与有前列腺增生有关。患者既有低落心境 (忧郁) , 亦有兴趣丧失、性兴趣减退、能力减退、睡眠障碍、易激惹、晨重晚轻诸抑郁症常见的症状, 而能力减退等亦是脑卒中直接损害的结果, 从一定程度上亦提示脑卒中后抑郁症状的产生生物学因素亦起重要作用。睡眠障碍是焦虑或抑郁的常见症状。尿频、多汗诸症状于焦虑中应引起重视, 而生活空虚感、兴趣丧失、能力减退于抑郁中尤当引起注意, 它们不但是焦虑或抑郁的常见症状, 且治疗起来较为困难。

5 结语

脑卒中后情绪障碍以焦虑、抑郁常见, 属于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范畴。情绪的变化, 临床上最易被忽视[21,22]。卒中后抑郁可压抑患者的康复欲望, 不愿积极配合和主动进行康复训练, 甚至不愿被动接受康复训练, 以致延误最佳康复时机, 从而影响神经功能及心理精神等的恢复速度。因此, 临床医师应提高对卒中后抑郁的识别能力, 并重视对其治疗的重要性。宜加强加强对焦虑、抑郁的药物和心理治疗等。

了解卒中后抑郁 第2篇

有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与抑郁症有关;与躯体损伤相比,抑郁在卒中患者中更为常见。PSD(卒中后抑郁)的第一个系统纵向研究发现日常活动中受损的严重程度、社会功能和认知功能均与PSD有关。

近期,爱荷华大学的Robinson博士在Am J Psychiatry杂志上发表一篇综述,探讨了PSD的识别、发病率、危险因素、与躯体和认知损害的关系等,并阐述了PSD的预防、病因和未来研究方向。

诊断

DSM-5将卒中后情绪障碍归为心境障碍,因为有抑郁特征、抑郁症或混合情绪特征。其定义为:存在抑郁心境或快感缺乏(丧失兴趣或快乐)持续2周或以上,外加以下症状中出现4条或以上,症状持续存在并干扰日常生活。这些症状包括:明显的体重减轻或增加、失眠或嗜睡、精神运动性激越或迟滞、疲劳或精力丧失、无价值感或不恰当的内疚感、注意力不集中、或犹豫不决。

血管性抑郁患者发病年龄较晚,认知功能损伤较严重,躯体损害的发生率也较高。另外,抗抑郁药治疗反应差,临床过程趋于慢性和复发性。尽管血管性抑郁和小血管缺血有关、PSD和大血管梗死有关(除腔梗),但大多数研究发现二者家庭和个人抑郁症病史、突出的执行功能障碍却很少。

患病率

最近的一项元分析(61个队列,25488例患者)数据表明:卒中5年后,31%患者出现抑郁。之前的一项元分析(43个研究,20239例患者)发现:卒中5年后,总患病率为29%。另外,卒中后5年内出现一个或多个抑郁表现的概率为39%~52%。

危险因素

1.遗传因素: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中5-HTTLPR和STin2VNTR基因多态性与PSD有关,5-HTTLPR表观遗传修饰也与PSD的发生和严重程度有关,同时5-HTTLPRs/s基因甲基化增加。还有研究称BDNF基因高甲基化也与之相关。

2.人口学因素:年龄非明显的危险因素,但也有报道称女性为高危人群,年龄与PSD无关。

3.病史:主要的心血管高危因素: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与PSD无关,可能与糖尿病有关;有抑郁或焦虑史者为高发人群,有抑郁家族史的患者同样与之有关。

4.卒中特点和病损部位:卒中严重程度与PSD明显相关,但PSD与卒中类型(缺血/出血)和发病机制(血栓/栓塞)无关。左额叶和左基底神经节病变与PSD有关,但限于卒中后两个月内;左脑额叶前部病变的边界与抑郁的严重程度有关,但是仅在卒中后6个月表现的明显。

5.功能与认知障碍:日常生活活动中脑卒中损害程度与PSD最密切;抑郁症的卒中患者比非抑郁患者在背景特征相似情况下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评分(MMSE)得分明显偏低,抑郁症与认知障碍明显相关。

6.社会支持:尚不明确,可能是因为社会支持的定义和评价存在重大差异。例如,虽然社会关系的数量是与抑郁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但是生活状况和婚姻状况与PSD无相关性。

对脑卒中恢复、死亡率和对抗抑郁药物疗效的影响

抑郁的严重程度对于日常生活活动障碍的严重程度来说是个独立预测因素。

以前有研究称:与安慰剂相比,去甲替林、氟西汀治疗显著改善PSD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同样,一项纵向研究发现去甲替林、氟西汀治疗12周可改善认知功能,且可持续两年以上。此外,有研究证实SSRIs类药物可促进PSD和其对情绪影响的恢复。

临床上PSD可明显增加死亡率,与非住院PSD患者相比,急性卒中后PSD的死亡率较高。一个纳入51119例退伍军人病例的队列研究发现:缺血性卒中PSD与健康人群相比其3年死亡率风险增高。

病因机制

与其他精神疾病相同,PSD也与心理、社会和生物学因素有关。但是具体机制尚不明了。经典假说为单胺能上行投射系统、HPA轴异常,前额叶皮层下回路破坏,神经可塑性、谷氨酸神经递质和促炎因子的改变。

对于PSD发病机制临床研究很少,研究发现:PSD患者五羟色胺脑脊液水平或去甲肾上腺素代谢物水平降低,此外,上行单胺通路缺血性病变导致参与情绪调控的额叶和扣带回区调节异常,从而导致抑郁。

一项基于33项研究的元分析得出结论:PSD患者血清BNDF较低,另外,HPA轴功能异常和促炎因子水平增加抑制海马神经元再生,降低前额叶皮质神经可塑性导致PSD的发生和发展。

治疗

去甲替林(50~100mg/天)治疗6周可明显降低HAM-D评分,SSRIs类药物西酞普兰(10~20mg/天)治疗6周HAM-D评分明显降低。

一项元分析(纳入了16项研究1655例患者)结果显示:抗抑郁药物治疗显示了轻微的获益,而各个治疗药物之间疗效无显著统计学差异;抗抑郁药物治疗增加了胃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如意识混乱、镇静过度、震颤等。心理干预治疗卒中后抑郁无效。

预防

Robinson教授在2008年进行了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结果发现58例非抑郁卒中患者预防性使用艾司西酞普兰(超过65岁,5mg/天;小于65岁,10mg/天)一年,PSD发病率为8.5%,而59例安慰剂组发病率达22.4%。但是有研究却发现药物干预对于抑郁预防无效,而心理干预有微小但显著的效果。

未来研究方向

Robinson博士称,PSD发病机制有待继续探索,从而确定明确的预防方案。例如IL-6与抑郁症躯体症状的相关性和卒中后数小时内血清BDNF降低与抑郁发展的关系。营养神经和抗炎或许对PSD和其他卒中后神经精神疾病的预防、治疗有效。

未来研究还包括探寻PSD后死亡率增加的机制,阐明卒中后抗抑郁治疗促进身体和认知恢复的机制SSRIs促进神经再生可能为潜在的机制。

来源:丁香园

卒中后焦虑抑郁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后抑郁和焦虑的患者, 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 观察组中男27例, 女23例;年龄35~76岁, 平均 (54.5±3.8) 岁;其中脑出血12例, 脑梗死38例。对照组中男28例, 女22例, 年龄38~78岁, 平均 (56.7±3.9) 岁;其中脑出血10例, 脑梗死4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纳入标准

选取的100例患者都符合以下几种标准: (1) 均符合国内第四届脑血管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2) 生命体征稳定, 能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 无智力障碍, 无精神病史; (3) 患者均在知晓研究目的与方法的基础上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 包括基础的注射、服药、检测生命体征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 具体措施如下。

1.3.1 成立心理护理小组

心理护理小组由五人组成, 其中包含一名护士长作为组长, 其余四名组员为护理人员。每个小组根据自己所负责患者的病情制定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心理护理小组保证每天不少于3次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并由每组组长监督组员每天按计划实施心理护理工作, 组员在护理过程中需要记录患者负面情绪的情况, 及时向组长反应, 以便及时制定对策, 并且在监督的同时及时发现护理中的不足, 然后不断改进, 提高心理护理的质量。

1.3.2 对患者进行知识宣教

研究发现, 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知识的认知程度高低会影响患者脑卒中后抑郁和焦虑的情况, 对自己越不明白的事物产生的恐惧感就会越严重[2]。所以, 在实施心理护理时, 首先要让患者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 护理小组可以开展与疾病相关的视频播放或讲座活动, 让患者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预防措施等, 消除患者对疾病的恐惧心理, 减少发生抑郁和焦虑的可能性。

1.3.3 心理护理干预

脑卒中患者治疗后出现的偏瘫、四肢行动受阻等情况会让患者一时间难以接受, 如果缺乏沟通和正确的心理引导, 患者的抑郁焦虑情况会日益严重[3]。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要保证患者的治疗环境, 让患者感觉舒适, 病房的温度、湿度、光线都要保证符合患者需求。护理人员每天接触患者的时候要带给患者正面积极的信息, 比如亲切的问候和温和的语言沟通, 消除患者的孤独感。耐心倾听患者表达的情绪, 尽量帮患者解决问题, 向患者传达抑郁和焦虑情绪给病情带来的负面影响, 多向患者举出一些正面的治疗案例, 增加患者对疾病治疗的信心。对于一些重度抑郁焦虑的患者, 护理人员要特别注意, 必要时让患者家属时刻陪伴, 有紧急情况及时报告给组长。

1.3.4 进行康复训练

待患者生命体征恢复稳定后, 针对患者术后出现的四肢活动受阻情况制定合理的康复训练计划, 包括头部、四肢正确体位摆放、肩关节活动、体位转移等, 在康复训练过程中用鼓励和赞赏的语言激励患者, 增加患者成功的体验。康复训练有利于消除患者对自理能力差而产生的抑郁焦虑情绪, 利用辅助工具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以及自信心[4]。

1.3.5 出院后注意事项

脑卒中后抑郁和焦虑症状不易消除, 康复是一个长期并且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 大部分患者出院后仍然需要进行必要的康复训练, 所以患者出院后需要家属的悉心照料和护理, 在这个阶段, 家属的参与对患者的康复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对其实施心理护理时可以让患者家属在旁学习, 告知家属哪些方面是需要出院后继续实施的, 患者出院前护理人员需和患者家属一同制定适合患者康复程度的康复训练计划, 其内容包含每一位家庭成员配合给患者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陪同患者进行四肢的康复训练, 并认真记录康复程度, 方便院方复检。

1.3.6 家属的支持

在患者的整个护理过程中, 患者家属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亲情的支持是患者心理治疗的重要方面, 支持患者亲友陪护, 与患者进行更多的沟通交流, 掌握患者心理变化情况, 对于出现负面情绪时及时进行疏导, 给予患者精神上的支持。指导家属在日常生活方面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 和简单的康复训练, 提高患者自理能力[5,6]。

1.4 评价标准

采用医院自制问卷进行统计, 由受试者填写抑郁自评量表 (SDS) 和焦虑自评量表 (SAS) 进行自评, 设置20个选项, 根据最后得分评判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程度。分值在53~62分判定为轻度抑郁, 分值在63~72分判定为中度抑郁, 分值>72分判定为重度抑郁, 焦虑程度判定同抑郁判定分值[7]。患者于护理前、后各进行一次填写, 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1.5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护理前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但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比护理前的抑郁和焦虑状态明显好转,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并且观察组护理后患者抑郁和焦虑情况的改善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3 讨论

由于脑卒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 语言功能障碍、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导致患者出现抑郁和焦虑情绪的情况非常多, 临床通常表现为紧张、消极、情绪低落、恐惧、不配合治疗等, 脑卒中后抑郁和焦虑致使患者心理调节能力下降和出现心理障碍, 最终导致患者丧失进行康复治疗的动力。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进步, 心理护理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在对患者护理的过程中, 护理人员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影响患者心理状态, 从而帮助患者在面对疾病的时候能有正面心态[8]。本研究通过成立心理护理小组、对患者进行与疾病相关的知识宣教、从患者心理问题的疏导开始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早期康复训练、患者出院注意事项以及联合患者家属的精神支持, 对脑卒中后抑郁和焦虑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 从抑郁自评量表 (SDS) 和焦虑自评量表 (SAS) 统计的数据能证明此方法明显减轻了患者心理负担, 使患者对疾病的康复恢复信心, 改善其抑郁和焦虑症状。从调查数据中反映观察组患者实施了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抑郁和焦虑值降低得较明显, 说明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和焦虑患者情况的改善取得一定成效。

综上所述, 对脑卒中后患有抑郁和焦虑症状的患者给予周到细致的心理护理, 为患者营造利于疾病治疗的环境, 和康复的良好氛围, 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从而使患者抑郁和焦虑状态得到改善, 这种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王丽波, 关崇智.心理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卒中后焦虑及抑郁状态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5 (11) :321-322.

[2]李秀华.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康复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 2013, 11 (6) :85-86.

[3]李瑞英.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 2013, 12 (25) :65-66.

[4]李桂林, 费静霞, 冷文娟, 等.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3, 21 (1) :58-59.

[5]曹楠.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与焦虑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1, 27 (15) :261-262.

[6]林丽华.系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焦虑的影响[J].当代医学, 2011, 17 (9) :22-23.

[7]韩冰.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 2012, 19 (2) :146-147.

警惕 脑卒中后的抑郁症 第4篇

抑郁是脑卒中后患者较常见的一种症状,尤其左脑前部的梗塞易引起抑郁症。多发生在脑卒中后2个月~1年。特别是家庭中的负性生活事件,是诱发患者脑卒中后抑郁的重要因素。

抑郁反应的发生非常隐蔽,不易被察觉,有些病人由于脑卒中后存在语言障碍,使抑郁症状不容易被發现。抑郁症主要有以下表现。

1. 情绪和性格的变化:情绪低落,情绪不稳,经常感到委屈想哭,语言减少,不爱与人交往,多疑。

2. 睡眠不好:经常失眠、梦多、入睡困难,或睡眠不深、夜间易醒或早醒。

3. 无兴趣:对以前喜欢做的事情不感兴趣,不愿意参加社交活动,经常闭门不出。

4. 身体不适:常常伴有胃部不适、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有时感心慌、胸闷、气短、头晕头疼、周身窜痛等。

5. 能力下降:以前能胜任的工作和家务不能胜任,总感觉疲乏,懒得活动。

6. 悲观无价值感:对未来不抱希望,常常感到孤独、绝望,害怕和无助,经常自责,有时有自杀的念头。

脑卒中患者的家人要了解这方面的常识,注意观察病人的细微变化,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以便及早发现,及时治疗。

(编辑 林 妙)

卒中后焦虑抑郁 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9月—2013年3月河北省秦皇岛市中医医院脑血管科门诊和住院患者100例, 具有典型脑血管病相关症状如不同程度的偏侧肢体活动不利, 或偏侧肢体麻木或言语不利等症状外伴发典型的烦躁易怒, 情绪低落, 委屈, 失眠或伴头晕, 或心悸症状。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 男32例, 女18例;年龄39岁~78岁 (61岁±2岁) ;病程5个月至2年;合并高血压37例, 高脂血症24例, 糖尿病16例。对照组50例, 男28例, 女22例;年龄42岁~75岁 (59岁±2岁) ;病程5个月至2年;合并高血压30例, 高脂血症28例, 糖尿病20例。两组年龄、性别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卒中诊断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有关标准, 全部病例均经CT或磁共振成像 (MRI) 检查证实为脑梗死[1]。参照《国际疾病分类》[2]第10版 (ICD10) 收集符合混合性焦虑和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病例。

1.2.2 中医诊断标准

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风病及郁证诊断标准, 辨证为气虚血瘀, 具有典型中风相关症状如不同程度的偏侧肢体不遂, 或偏侧肢体麻木或言语蹇涩等症状外伴发典型的烦躁易怒, 多思善疑, 情绪低落, 委屈, 不寐或伴头晕, 或心悸胆怯, 健忘, 少气懒言等症状。舌质暗淡, 苔白, 脉沉细无力。

1.3 排除标准

其他非血管性原因 (如原发性脑肿瘤, 脑转移瘤, 硬膜下血肿, 癫痫发作后麻痹, 脑外伤等) 造成的脑功能障碍, 包括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 、脑实质内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意识障碍、失语、心脏病、肝肾功能不全、器质性精神障碍、痴呆、认知障碍等;拒绝参与调查者;既往抑郁症、焦虑症及睡眠障碍病史者。凡不符合纳入标准, 未按规定用药, 无法制定疗效, 或资料不全者。

1.4 治疗方法

1.4.1 治疗组

基础治疗 (降压、降糖、调脂等治疗) +中药方:黄芪60 g, 党参20 g, 白术30 g, 炙甘草10 g, 当归10 g, 远志10 g, 酸枣仁30 g, 木香20 g, 龙眼肉30 g, 茯苓15 g, 生姜6 g, 大枣3枚, 川芎15 g, 柴胡15g, 栀子10 g, 合欢皮15 g, 陈皮15 g等。失眠明显加夜交藤、茯神等;血瘀明显加桃仁、红花、鸡血藤、地龙等;胸闷、心悸加瓜蒌、丹参等。水煎服, 每日1剂, 30d为1个疗程。灸法:取穴百会、气海、关元、足三里、血海。痰盛加中脘、脾俞、丰隆, 不寐加三阴交、神门等。每穴5 min~7 min, 每次30 min左右, 距离皮肤2cm~3 cm, 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 至皮肤有红晕为度, 上穴交替使用, 30 d为1个疗程。口服西肽普兰1次/日, 30 d为1个疗程, 治疗2个疗程。

1.4.2 对照组

基础治疗 (降压、降糖、调脂等治疗) +口服西肽普兰1次/日, 根据病情变化调整剂量, 30 d为1个疗程, 治疗2个疗程。

1.5 观察指标

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 、汉密顿焦虑量表 (HAMA) 、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PSQI) 评分, 并评定疗效。

1.6 疗效评定标准

用国内通用的四级标准评定两组疗效。痊愈:症状完全消失 (或停止发作) , 具有恢复原工作学习的可能, 自知力完全恢复, 适应环境良好。远期疗效在痊愈3个月~6个月后工作学习能力恢复至病前水平, 无明显个性改变。显著进步 (明显缓解) :主要症状消失 (或发作减少50%~70%) , 具有参加一定工作的可能, 自知力部分恢复 (或某些情况下完全恢复或未恢复) , 能在一定范围内适应环境, 远期疗效在3个月~6个月后工作学习能力虽有恢复, 但未达到病前水平, 有明显个性改变。好转 (部分缓解) :症状消失或部分消失 (发作减少25%~50%) , 恢复工作学习可能有困难, 自知力缺乏, 生活能自理或部分自理, 远期疗效3个月~6个月仍不能恢复工作学习能力。无变化 (未缓解) :症状无改善 (或发作无减少) [4]。

1.7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HAMA评分比较 (见表2)

2.3 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 (见表3)

2.4 两组治疗前后PSQI评分比较 (见表4)

3 讨论

脑卒中是目前人类疾病三大死亡原因之一, 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突发意外造成不同程度的言语及肢体功能障碍, 不仅给患者生活上带来很大的痛苦, 心理上也造成极大的伤害。正常的精神状态受到影响, 可导致焦虑抑郁的发生, 而焦虑抑郁往往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的恢复, 使患者丧失康复锻炼的信心, 严重影响患者治疗及康复过程, 使患者丧失劳动能力, 甚至增加脑血管病死亡率。因此卒中后焦虑抑郁的发生应引起临床医生足够的重视。

目前国内外对卒中后焦虑抑郁研究多集中在脑血管病恢复期, 关于恢复期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 国外文献报道发生率在40%~50%, 轻、重度抑郁发生率分别为14%、26%[5]。龙洁等[6]在脑血管病患者大样本调查中发现, 抑郁症的发生率为34.2%, 其中轻度为20.2%, 中度为10.4%, 重度为3.6%, 大部分为轻至中度抑郁。考虑其机制可能与大脑损害引起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之间的平衡有关。脑卒中后其通路受到损害, 导致神经递质的相关功能低下而引起抑郁[7]。

卒中后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属于中医“不寐、心悸、郁证”等范畴, 属中医理论中的“因病 (中风) 致郁”。中风的病因病机多责于气血亏虚, 肝肾不足。气虚无以推动血行, 停而为瘀, 肝肾不足, 阳亢于上血随气逆, 上扰清窍, 脑窍失养, 发为中风。而中风患者又多痰湿偏盛, 现代之人多饮食不洁过食肥甘厚腻, 日久脾失健运, 痰浊内生, 痰瘀互阻, 经络不通发为中风。郁证主要为情志不舒气机瘀滞所致。肝主疏泄喜调达, 卒中后患者肢体不遂, 言语障碍, 患者担心日后的恢复, 导致情志内伤, 思虑过度劳伤心脾。中风日久患者多为气血亏虚之体, 气为血之帅, 故采用灸法配合益气健脾方对本病进行治疗。该方由黄芪、党参、白术、当归等中药组成, 具有益气健脾活血通络之功效, 其中川芎为血中气药, 辛温走窜, 有行气活血之功。当归补血行血。灸法取穴百会、三阴交、血海、脾俞、足三里等。百会为手足三阳经与督脉及足厥阴肝之会, 位居颠顶, 为百脉聚会之所, 能清头目醒神开窍。太冲为肝经原穴, 足厥阴肝经上出额, 与督脉会于颠。三阴交可补三阴, 益脑髓, 调气血, 故配以三阴交、足三里共奏益气健脾, 醒神开窍通络之功。加之随症加减符合中医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的原则, 也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观念, 灵活机动的优势, 故取得较好的疗效。合理配穴疏通经络调整气血运行, 从而使患者阴阳平衡。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原因可能因为西酞普兰片针对抑郁效果较好, 但卒中后焦虑抑郁患者有其特殊的病理特点, 相对顽固, 卒中造成的精神刺激因素持续存在, 且中风有其特殊的特点即发病率高, 致残率高, 致死率高, 复发率高等, 患者较恐惧, 有“谈虎色变”的感觉, 而本治疗方法在基础治疗控制脑血管病相关危险因素, 把脑病复发风险降到最低的同时, 采用中医中药内治法与外治法相结合治疗焦虑抑郁, 同时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指导原则, 调整阴阳平衡, 从根本上改善患者体质, 降低复发风险, 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也减轻了焦虑抑郁情绪, 阻断了恶性循环, 达到了预防脑病复发同时减少抑郁症等发生的效果。故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总之该方法中药内治法与外治法相结合, 灸法操作简单方便, 避免了针刺给患者带来的疼痛恐惧, 使患者易于坚持, 从而避免了长期应用西药的毒副反应, 也降低了焦虑症、抑郁症的发病率, 符合“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理念。

脑卒中后患者活动能力降低, 失去独立生活能力而产生担心、不安, 从而导致焦虑抑郁的发生。故焦虑抑郁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 神经科医生应提高对卒中后焦虑抑郁障碍的重视, 尤其对于神经功能缺失严重患者的情绪变化予以更多关注。早识别、早诊断、早治疗, 以更好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提高治愈率, 缩短疗程, 有效降低致残率。

摘要:目的 观察灸法配合益气健脾方治疗卒中后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卒中后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50例, 采用基础治疗+灸法配合益气健脾方;对照组50例, 采用基础治疗+口服西肽普兰片。两组均治疗60 d。治疗前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 、汉密顿焦虑量表 (HAMA) 、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PSQI) 评分等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2%, 优于对照组的7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治疗后HAMD、HAMA、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P<0.01) , 但改善程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中医中药内治法与外治法相结合治疗焦虑抑郁的同时对于卒中的相关症状如言语及肢体功能等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也减轻了焦虑抑郁情绪。

关键词:卒中后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中医内治法,中医外治法

参考文献

[1]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 (1995) [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 (6) :380-381.

[2]范肖东.ICD 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3:113-115.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J].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256.

[4]陈贵廷.最新国内外疾病诊疗标准[M].北京:学苑出版社, 1992:454-455.

[5]Tcrja P, Anter L, Irina S, et al.Frequency and clinical determi-nants of post stroke depression[J].Stroke, 1998, 29 (11) :2311-2315.

[6]龙洁, 刘永珍, 蔡焯基, 等.卒中后抑郁状态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研究[J].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1, 34 (3) :145-148.

卒中后焦虑抑郁 第6篇

(一) 研究对象

将吉林地区四所三甲医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患者及配偶为研究总体, 依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8月在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及其配偶作为研究样本160例。

(二) 研究工具

1.一般资料情况调查表。由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自行设计, 包括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作情况、支付医疗费用方式、每日照顾患者时间及有无其他照顾者。疾病相关资料:患病严重程度, 病程长短。

2. 抑郁自评量表 (SDS) 。1965年编制, 用于全面、准确评定抑郁病人的主观感受。

3. 焦虑自评量表 (SAS) 。1971年编制, 用于评定焦虑病人的主观感受, 应用范围广。

(三) 统计学分析

调查数据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 (Forward法) 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注: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 调查参与情况及参与者一般资料

表l显示, 患者的配偶多为女性、多处于40~60岁年龄段;23.8%配偶有正式工作并有固定的工资或退休金;24.4%的患者其医疗费用完全自付;且本样本中, 配偶的文化程度多数为初中及高中, 高中以上仅占20.0%;照顾者仅为配偶的家庭为53.8%。

(二) 脑卒中患者配偶的抑郁状况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以患者配偶是否有抑郁为应变量, 进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配偶SDS评分与其年龄、文化程度、工作情况、医疗费用支付方式、Rankin量表评分、患者病程长短相关,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三) 脑卒中患者配偶的焦虑状况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以患者配偶是否有焦虑为应变量, 进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患者配偶SDS评分与年龄、受教育程度、工作情况、Rankin量表评分相关,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 。 (见表3)

三、讨论

(一) 脑卒中患者及其配偶的人口学特征

本研究中, 160例脑卒中患者中, 男性112例, 女性48例, 年龄多集中于40~60岁, 这一结果与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结果一致, 也符合中老年人为该疾病的高发人群, 且男性略多的流行病学特点。其配偶年龄, 亦主要集中于40~60岁, 占47.5%, 且女性为主, 占70%, 其年龄和性别分布与相关文献报道基本相符。配偶文化程度较低, 以高中以下为主, 高中以上仅占20%, 仅有23.8%的配偶有工作及稳定的经济收入。考虑原因, 可能由于患者及其配偶多为中老年人, 受教育阶段正值我国社会动荡期, 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工作及经济收入较不稳定;研究对象来自吉林地区, 该地区比较重视农业发展, 经济水平较为落后, 研究对象又有一定比例的农村人口。在疾病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上, 以公费为主, 占75.6%, 这与近年来, 我国全民医保政策逐步推进, 使得城乡居民参保率大幅度提高密切相关。另有研究显示, 女性在面对应激事件时, 由于其承受能力同男性相比较差, 抑郁、焦虑程度显著高于男性。提示医务工作者应给予女性照顾者更多心理和精神上的关心、理解和支持, 指导其掌握照顾患者及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知识。多数研究对象为患者唯一照顾者, 占53.8%, 这与瞿宗红等人的研究认为中年人在社会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处于中坚地位、负担重相一致。提示我们对该年龄段照顾者应多加交流, 了解其需求并给予帮助, 减轻其心理压力。

(二) 脑卒中患者配偶的焦虑、抑郁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

脑卒中以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及高复发率极大威胁着人类健康, 疾病具有病情危重、病程持续时间长的特点, 对于患者配偶而言也无疑是极为严重的负性生活事件。这一应激事件成为患者配偶的强大应激源, 使其处于焦虑、抑郁的状态。本研究得出的结果亦可见配偶的心理健康现状不容乐观, 本文中SDS评分及SAS评分显示患者配偶都处于较高的抑郁、焦虑水平。日本的脑卒中照顾者的压力比普通人群高12%。

研究结果显示, 配偶在照顾脑卒中患者过程中的焦虑、抑郁状况与以下因素相关:

1.年龄及文化背景。分析结果示, 随着年龄的增长, 配偶出现焦虑、抑郁症状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一年龄段人群, 作为社会、家庭中坚力量, 承担多种社会及家庭角色, 患者生病, 使其配偶在人力、物力、感情上都承受很大压力, 长期处于紧张超负荷状态, 极易出现心理障碍, 甚至患病。调查结果显示, 中等文化程度及以下的配偶出现抑郁、焦虑较多, 程度较高。配偶文化程度高, 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康复锻炼情况越好, 配偶文化程度低, 很难对疾病有正确、全面、及时的认识, 会加重配偶的负担, 这与国内相关研究结果一致。这与文化程度高的照顾者更能够主动而有效地寻求学习和掌握照顾患者的知识和护理技巧,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负荷, 增强其应对压力的能力有关。

2.经济状况。该研究结果显示, 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为公费者, 焦虑、抑郁评分较低, 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相关研究指出, 脑卒中患者配偶在照顾患者过程中通常会有不同程度的经济问题。我们发现, 自费医疗患者的配偶较公费医疗患者配偶焦虑、抑郁状况更为严重, 也是引发其心理疾病的主要因素。研究亦显示, 配偶有工作和稳定的经济收入, 其焦虑、抑郁评分较低, Schulz研究表明, 家庭收入与照顾者的抑郁相关, 高收入的家庭可有效减小经济负担。

3.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研究表明, 患者的Rankin分值对配偶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较大, 这一结果也佐证了患者的躯体功能障碍是影响配偶焦虑抑郁情绪的重要因素。患者躯体功能障碍程度高, 对配偶的依赖程度就随之升高, 无疑增加配偶的负担。配偶对疾病的知识掌握不够, 使家庭康复带有盲目性和随意性, 尤其在康复训练、有效预防疾病复发方面知识严重匮乏, 由此, 患者的生活质量无法得以保证, 进而使得配偶心情更加焦虑、抑郁。

4.社会支持。研究表明, 社会支持情况不良, 配偶焦虑、抑郁状况也更为严重。调查显示, 调研对象的社会支持以家庭为主, 然而随着中国家庭日趋小型化, “四二一”的家庭模式已悄然来临, 进而可利用的家庭支持来源愈显匮乏, 又由于患者多数采取居家康复方式, 承担主要照顾任务的患者配偶势必要减少其工作及社交时间来照顾患者。因此, 配偶获得的社会支持极为有限, 必然导致心理健康问题。

参考文献

[1]杨莘.神经疾病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99.

卒中后焦虑抑郁 第7篇

关键词:护理,脑卒中,抑郁,焦虑

脑卒中是一组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突然起病的脑血管疾病。它具有复发率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1]。我们收集2012 年1 月至2015 年1 月我院诊断为脑卒中的患者, 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抑郁焦虑患者心理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 年1 月至2015 年1 月我院诊断为脑卒中的178 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入选标准: (1) 年龄大于18 周岁; (2) 根据我国常模做对照, 所有研究对象入院时抑郁自评量表大于50 分, 焦虑自评量表大于53 分; (3) 自愿参加试验。排除标准:患有恶性肿瘤或精神病。

按住院单双号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89 例。基础治疗护理两组相同, 研究组加用心理干预。研究组平均 (64.5±9.4) 岁, 男52例, 女37例;对照组平均 (65.6±10.3) 岁, 男55 例, 女44 例;两组一般资料结果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护理方法

1.2.1 心理支持护理方法

(1) 护士需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 并保持良好的沟通。使患者信任医师及护士, 并积极就治疗和护理中的疑问进行交流。 (2) 护士定期与患者进行单独交谈, 耐心听其陈述, 帮助患者认识疾病的性质, 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及各种疑虑。

1.2.2 小组活动

邀请并鼓励患者参加医院的脑卒中病友活动。对于不能参加小组活动的患者, 或主动性不高, 或不愿参加的患者, 护士需采取一对一访谈, 具体了解患者的心理, 针对性解决问题。鼓励患者多与病友沟通、交流。

1.2.3 健康教育

邀请心理医师对患者进行脑卒中讲座, 从而使患者正确认识脑卒中, 以及学习如何面对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脑卒中发生后生活的变化;让患者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 并取得家属及社会支持;护理人员还应采取各种方法加强宣传脑卒中的生活常识, 为患者做生活指导。

1.2.4 音乐干预

患者在住院接受治疗期间, 每晚入睡前30 min, 关闭房间灯光, 聆听优美音乐, 依据负诱导原理转变患者原有不良情绪。

1.2.5 加强随访

出院期后, 护士定期进行电话随访, 了解出院后患者的用药情况及生活上的困难之处, 指导患者合理饮食、放松训练。让患者选择合适的放松方法, 如散步、舞剑、做操、打太极拳等方式。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入院时和出院后抑郁、焦虑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资料采用Econometrics Views 6.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使用Student's 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照组和研究组入院时和出院后抑郁、焦虑评分对比

入院时, 研究组和对照组抑郁、焦虑评分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但出院后, 两组评分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脑卒中患者在入院时存在明显的抑郁焦虑心理, 原因为患者脑卒中发生后日常生活能力下降, 缺乏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导致各种病态心理。有研究指出, 脑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后遗症中的常见、多发的症状[2]。因此, 脑卒中患者的护理工作中, 除常规护理外, 还应重视健康教育。有研究指出, 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生命质量[3]。护士通过用安慰、鼓励的语言引导患者, 建立和谐的环境, 让患者度过心理应激或危机阶段。

综上所述, 对于脑卒中抑郁焦虑患者, 护理干预能够明显降低其不良心理, 对促进疾病的康复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付海霞.老年慢性疾病患者主要照顾者负荷现状调查[J].中国医药导报, 2013, 10 (4) :125-127.

[2]刘红, 郭春杰.卒中后抑郁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04, 3 (3) :472-473.

卒中后抑郁研究进展 第8篇

1 发病率

Kim等[2]通过对148例门诊脑卒中病人随机、双盲、安慰、对照研究, 以DSM-III-R (精神障碍的诊断和统计方法) 为标准, 卒中4个月内发生抑郁障碍率为18%。Pohjasvaara等[3]对277例中风病人的前瞻性研究发现, 中风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40.1%, 其中重型抑郁为6.0%, 轻中型抑郁14.1%。李常度等[4]用美国流行病学研究中心抑郁症表 (ES-D) 作为中风后抑郁症的筛选和评定工具, 发现160例中风病人中抑郁症的发病率高达63.13%, 远高于同龄老年人的发病率。李小波[5]对240例卒中后病人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 评分, 并同时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积分, 结果卒中后抑郁的发病率为49.2%。

2 发病机制

2.1 中医病机

中风后抑郁症在中医学尚无单独病名。大多学者将其归在“郁症”范畴, 认为此病乃气机郁滞, 肝失疏泄所致。聂斌等[1] 认为本病乃“中风”“郁证”之合病。是中风后病人对现实产生的落差, 导致病人的情绪波动, 肝气郁结, 气机失调。刘群霞等[6] 认为中风的发生常因虚、火、气、血、风、痰六端, 而中风后抑郁症因并发于中风之后, 故其病机多与气血、痰火郁遏有关。但主要与气郁相关。朱丹溪云:“气血冲和, 百病不生, 一有怫郁, 诸病生焉”。谷巍[7]认为中风后抑郁形成的病理基础是气血亏虚。在此基础上因情志不遂而致气机郁滞, 阴阳失调, 脏腑功能失常, 精神改变。另有学者认为中风后抑郁的病机为气血逆乱、神明失养[8]。鲍超[9]亦提出脑络受损、元神失主是中风后抑郁症发病机制。亦有医家认为本病发病机制为痰蒙清窍, 神明受扰[10]。董子强[11]则认为阳气不足, 浊阴必乘, 气机郁滞, 痰浊必生, 痰浊乘虚上蒙清窍故见忧郁不乐。

2.2 西医发病机制

目前主要有两种学说:一是内源性机制学说[12]:该学说认为其发病可能与脑部损害后影响了去甲肾上腺素 (NE) 和5-羟色胺 (5-HT) 的产生有关, 临床研究也显示:额叶、颞叶、基底节、丘脑以及脑干等部位的病灶均可导致抑郁的发生。二是反应性机制学说[5], 即家庭、社会及心理等多种因素导致脑卒中后的生理及心理平衡失调而导致反应性抑郁状态。通过对病人血浆和脑脊液中单胺类递质NE、5-HT、DA及其代谢产物 (5-HIAA, HVA) 含量的测定发现, 病人血浆和脑脊液中的单胺类递质及其代谢产物含量下降[13,14]。脑卒中后病灶引起的下丘脑垂体应激性的病理损害可导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HPA) 轴功能紊乱[15]。

3 相关因素

3.1 年龄

年龄小于50岁与大于65岁者比50岁~65岁的发生率高, 这是因为小于50岁的病人多为家庭的支柱, 由于此病导致职业、地位的丧失, 经济来源无保证, 而出现抑郁。65岁以上的病人, 多觉自己老了, 无用了, 自卑、沮丧, 这可能与脑中风产生心理反应及诱发内源性抑郁有关。因年龄越大, 自控能力越差, 故表现较明显[16]。对于脑血管病病人来说, 年龄越大, 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就越高, 伴发PSD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所以, 高龄仍是本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3.2 性别

高丽霞等[17]认为PSD发生与性别有关, 女性病人PSD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俞海泓等[18]采用单因素分析, 结果显示, 42例女性中风病人中, 中风后有26例发生抑郁, 发生率为61.9%, 女性明显高于男性 (发生率为 41.8%, P<0.05) , 但再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后, 发现性别对抑郁的发生无明显影响 (P=0.206) 。龙洁等[19]对中风后抑郁相关因素研究显示, 人群性别构成比男∶女为1∶0.635, 而PSD患病率男女为1∶0.978。虽然, 两性患PSD的人数几乎相当, 但由于人群构成比中包含有男性脑卒中发病率高的因素, 所以实际上女性易患PSD的趋势是很明显的。

3.3 神经功能损害严重程度

肢体活动能力越低, PSD的发生率越高, 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病人在抑郁组明显高于非抑郁组, 并认为抑郁的发生与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成正比关系[20]。

3.4 病程

俞海泓等[18]研究发现, 病程与抑郁的发生呈负相关, 中风后6个月以内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6个月以上, OR为0.346。而龙洁等[19]研究显示, 恢复期即卒中后2个月至1年PSD发生率最高。

3.5 病变部位

徐心耕[21]对210例卒中后抑郁病人进行分析, 病灶位于基底节、脑叶、小脑、脑干, 三者发生率经χ2检验,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提示基底节区病变病人易发生PSD。贾艳滨等[22]研究显示抑郁与损伤部位有关而与损伤大小无关。脑内的病变部位与卒中后抑郁具有相关性, 病灶直接损伤了相应部位的功能而引发了抑郁的相关症状, 尤其左侧额叶、颞叶、基底节、丘脑部位病变的病人发生率高[21]。下丘脑调节复杂的情绪状态和自主神经系统。边缘系统影响情绪和动机, 海马和额叶皮层属于边缘系统的一部分, 海马与情感活动密切相关, 海马部位神经细胞凋亡就会引发一系列抑郁的症状。而额叶损伤可致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心境低落和思维阻滞等抑郁状态。颞叶与认知、情感反应和学习功能有关。

4 治 法

4.1 中药治疗

《证治汇补·郁证》“郁病虽多, 皆因气不周流, 法当顺气为先”所论, 以疏肝解郁为先, 辅以活血、健脾、利湿。临床中医治疗也多采用疏肝解郁之法。梁志亮[23]予柴胡疏肝散加减:同时采用针灸治疗, 结果总有效率为93.33%。马云枝等[24]认为血瘀肝郁是PSD的主要病机。临床采用自拟活血解郁汤以行气活血、解郁安神, 总有效率为91.9%。曹建华[25]则采用越鞠丸加减治疗, 有效率为94.44%。张柱权[10]认为本病发病机制为痰邪上扰于脑, 蒙蔽清窍, 使神明之腑功能受扰。治疗组予导痰汤加减, 对照组口服氟西汀 (由美国礼来亚洲公司生产) ,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0.0%, 对照组总有效率71.4% (P>0.05) , 表明导痰汤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效果与氟西汀相当。董子强[11]临床针对抑郁证予以温阳奋志振颓汤, 与百忧解进行对照比较结果两组有效率比较, 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4.2 针刺治疗

4.2.1 体针为主

鲍超[9]采用健脑调神针法治疗, 总有效率为90.6%。申鹏飞等[26]采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卒中后抑郁, 结果针刺组180例, 有效率72.8%;西药组76例, 有效率56.6% (P<0.05) 。丁舟等[27]针刺督脉经穴为主治疗。主穴:百会、神庭、风府, 配穴:内关 (双) 、合谷 (双) 、太冲 (双) 、风池 (双) , 与口服西药百忧解进行比较, 针刺与百忧解对中风后抑郁的作用相近 (P>0.05) 。但临床诸报道显示, 针刺组所产生的副反应明显低于西药组。

4.2.2 头皮针为主

宋颖等[28]采用头皮针治疗本病, 取顶中线、额中线、额旁1线 (左) 、额旁3线 (双) , 每日1次, 对照组口服百忧解0.5 mg, 结果针刺组有效率89.7%;西药组有效率71.4%, 刘晓辉等[29]对治疗组36例取额中线、顶中线、顶旁1线为主穴区, 体针以神门、内关为主穴;对照组30例口服多虑平25 mg,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 对照组为70.00% (P<0.05) 。

4.2.3 电针为主

侯冬芬等[30]采用电针百会、印堂治疗本病, 与传统针刺百会、印堂、内关、神门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电针组有效率明显高于传统针刺组。聂斌等[1]对临床90例病人进行对照研究。90例病人均进行一般中风后康复的针刺治疗取体穴 (取患侧的穴位) 上肢取肩骨禺、曲池、外关、合谷;下肢取风市、血海、足三里、解溪、太冲, 所有的病人都进行主动或被动康复功能锻炼。电针组在上述治疗方法的基础上, 加用电针百会、印堂、神门、内关、期门治疗60 d。西药组在上述治疗方法的基础上, 加用氟西汀20 mg/d, 治疗60 d。对照组不用抗抑郁药, 在基础治疗的方法上加用安慰剂。结果显示:3组病人治疗后总疗效比较, 电针组、西药组的抗抑郁疗效、神经功能康复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 。电针组与西药组的疗效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4.2.4 其他针法

庄子齐等[31]采用“智三针”配合点穴按摩治疗中风后抑郁症。治疗组穴位选取智三针 (本神、神庭) 内关、公孙针刺治疗, 配合点穴按摩;对照组口服黛安神2粒, 每日1次, 1个月后统计结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6%, 对照组总有效率70.0% (P<0.05) 。李淑芝等[32]采用透穴针法治疗本病, 有效率89.3%。幸小玲等[33]临床采用舌针疗法结合中药治疗取得显著疗效。

5 结 语

卒中后焦虑抑郁 第9篇

【摘要】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0例PSD 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康复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康复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在干预前、干预后15天、30天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于干预后15天、30天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康复护理可以提高PSD生活质量,促进疾病的康复。

【关键词】康复护理 卒中后抑郁 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331-02

脑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 , PSD)是脑卒中最常见的情感障碍并发症,患者多不能主动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康复治疗,直接影响其心身康复和生活质量。护士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状态,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将系统化康复护理措施应用在患者的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护理中,并与采取常规护理的患者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间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PSD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1];抑郁症的诊断参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3)[2]。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45~66岁,平均(55.25±8.75)岁。将80例患者分为康复组和常规组各4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脑卒中疾病护理常规,康复护理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康复护理措施。(1)心理康复护理 护士要通过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疏导、支持、鼓励,提供一些休闲娱乐活动,改善患者的心情,消除患者心理障碍,增强其对康复治疗的信心,制定力所能及的生活目标,使其在良好的情绪中积极主动锻炼[3] 。(2)康复健康指导 对患者及家属开展有针对性、具体的健康指导,指导内容包括:疾病知识、危险因素及如何预防、治疗本病的新药物、新疗法以及本病的有关检查手段等。为患者提供科学的护理和协助锻炼的方法,鼓励和要求患者要保持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情绪激动,定期随访指导。(3)肢体康复护理 帮助患者制定循序渐进的康复锻炼计划,根据病情采取肢体被动活动、主动的全方位肢体功能运动,防止并发症及废用综合征等,减少和减轻异常行走模式。按照Orem自理理论的要求对患者进行自我护理指导,使其逐渐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1.3 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干预后15天、30天均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表(WHOQOL- 100)评定患者生活质量。

2 结果

经过干预后,两组患者WHOQOL-100评分均有明显提高( P <0.05) ,康复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WHOQOL - 100比较

组别例数干预前干预后15天干预后30天康复组

常规组40

4057.35±8.65

57.42±6.3169.45±5.12﹡﹡△△

62.35±7.84﹡﹡82.11±5.56﹡﹡△△

68.54±5.34﹡﹡注:两组治疗前比较, P > 0.05;康复组、常规组治疗前后比较,﹡﹡P < 0.05;两组治疗后比较, △△P < 0.05。

3 讨论

脑卒中后抑郁(PSD)是脑血管疾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与瘫痪、生活不能自理,日常生活能力下降以及经济负担有关。因此必须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帮助其恢复各方面的功能。康复护理是为了适应康复治疗的需要,从基础护理中发展起来的一门专科护理技术。在康复的观点、康复技术指导下的护理工作不仅仅局限在挽救病人的生命,同时应减轻病人生存后的功能障碍。本研究表明,康复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因此,开展积极有效的康复护理能够帮助减轻抑郁状态,促进疾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中华神经分會.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2]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 3)[M].3版.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7- 89.

脑卒中后抑郁症 第10篇

关键词:脑卒中,抑郁症

脑卒中是全球老年人群致死率最高的三大疾病之一, 而幸存者大多遗留神经功能缺损, 更不幸的是脑卒中后抑郁显著增加了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早在20世纪40年代国外就有报道, 但当时仅仅认为是卒中后躯体功能障碍产生的心理反应。脑卒中中老年发病率、病死率均较高, 存活脑卒中患者致残率亦居高不下, 患者在致残情况下, 生活自理能力完全或部分丧失, 因此而失去职业、社会地位等, 这些给病患家庭以及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精神及经济负担。脑脑卒中后抑郁较为常见, 主要表现为情感低落、兴趣减退等。严重者可伴有自杀倾向甚至产生自杀行为[1,2,3,4,5]。

1 脑卒中后抑郁发病因素

1.1 生化理论

脑卒中发生后, 会造成一定程度、范围脑损伤, 脑干与皮质联系受到破坏, 导致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减少, 从而诱发抑郁。

1.2 与病变部位的关系

目前普遍认为优势半球病变和额叶损害可导致抑郁的发生。梗死灶越是接近左侧半球额极, 抑郁程度越明显。

1.3 社会心理因素、其他因素

急性脑卒中是一种强烈的应激源, 在很短暂的时间内能使一个健全的人变成偏瘫 (半身不遂) 或失语状态的残疾人, 患者承受的心理压力是巨大的, 同时又因为治疗费用大, 病情易复发, 康复过程慢, 他们认为生活不能自理会给家人带来麻烦, 又担心在社会及家庭中的地位下降, 无人照顾而对前途丧失信心。同时, 中风的康复需要数月、数年, 严重者可导致永久性的残疾, 这更是导致患者产生抑郁症的重要原因。文化程度低, 经济条件差, 与家庭不和睦的患者抑郁发生率较文化程度高, 经济条件好, 家庭和睦患者抑郁发生率高。

2 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表现

有学者统计, 在PSD (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较大脑梗死后出现的抑郁障碍) 病患中, 少数患者1个月之内就会伴发一定程度抑郁;脑卒中半年左右最易产生抑郁症状, 是脑卒中后发生抑郁的高峰期;2年内时间里, 脑卒中患者都可能合并抑郁;因此, 对脑卒中后有情绪异常的患者随访至少应2年以上。主要表现是: (1) 情绪和性格的变化:情绪低落、情绪不稳、经常感到委屈想哭, 语言减少、不爱与人交往、多疑。 (2) 睡眠不好:经常失眠、梦多、入睡困难, 或睡眠不深、夜间易醒或早醒。 (3) 无兴趣:对以前喜欢做的事情不感兴趣, 不愿意参加社交活动, 经常闭门不出。 (4) 身体不适:常常伴有胃部不适、食欲下降和体质量减轻, 有时感心慌、胸闷、气短、头晕头疼、周身窜痛等。 (5) 能力下降:以前能胜任的工作和家务不能胜任, 总感觉疲乏, 懒得活动。 (6) 悲观无价值感:对未来不抱希望, 常常感到孤独、绝望, 害怕和无助, 经常自责, 有时有自杀的念头。有学者统计, 脑卒中后合并抑郁的患者康复锻炼的主动性不同程度减弱,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速度, 增加了康复难度, 从而增加了脑卒中患者的病死率。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国内外文献的报道约25%~60%, 我们的研究发现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约为59.26%, 与国内外报道一致。轻度抑郁以胃肠道、全身症状以及迟钝等躯体焦虑为主, 而中重度抑郁以情绪低落、悲观厌世为明显。

DSM-Ⅲ分类:PSD有重性和轻性两种形式。轻度抑郁:反应性抑郁 (恶劣心境) , 不含二年标准, 与病变部位无关。症状类似神经性抑郁, 大多表现为注意力涣散、思虑过度、兴趣缺失、神情沮丧、睡眠障碍、失望和易愤怒等;重度抑郁:与内源性抑郁不易区分 (临床症状和神经化学改变) 症状类似内源性抑郁, 除了上述轻度抑郁症状外, 常有紧张、早醒、食欲减退、体质量减轻、思维困难、濒死或绝望及自杀意念等。

3 诊断标准和评估方法

PSD的诊断标准尚未统一, 评估方面目前也无统一的特异性标准可借鉴。目前, 国内外学者大多采用功能性抑郁症的各种诊断标准作为依据, 并借鉴其量表、参数等。临床实践中, 脑卒中后患者多伴有一定程度意识认知障碍或失语等, 在自述病情时往往无法准确描述相关情绪改变等信息, 使得医师难于准确判断, 因而造成诊断准确率、漏诊率偏高。现今国内主要采用CCMD3作为诊断标准。在量表的选择上, 还不完全统一, 主要应用的有Hamilton抑郁症量表、Montgomery Asberg抑郁症量表等。

4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防治措施

4.1 家庭的支持

首先家庭成员一定要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 给予生活上的照顾, 鼓励患者力所能及地参加社会活动。融洽的婚姻家庭关系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对于有经济困难, 对治疗无信心及年高无人照顾者, 尽量为其选择经济实用的治疗及功能锻炼方案, 让其对生活产生信心。要关注患者病后的精神状态, 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4.2 社会的支持

个体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途径与他人或群体接触, 并获得自我价值感、物质、信息和情感支持。一般认为, 具有良好的社会支持的患者发生概率小。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稳定患者病后的情绪增加其治疗疾病的信心。而独居, 社会家庭支持不满意的患者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较高。

4.3 心理治疗

医师积极治疗原发病, 帮助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本身对患者的抑郁有很好治疗作用。多与患者交流, 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 采取合适的心理疏导疗法, 如语言、表情、行为、暗示等方法, 有意识地诱导患者把心中的抑郁释放出来, 减轻他们的压力, 帮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绪,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4 药物治疗

PSD药物治疗时亦应根据PSD的不同类型来选择药物, 临床上多以苯二氮类药物来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和改善患者睡眠。足量应用相关某类药物一月左右, 如果效果未达到临床预期, 则需改换另一类药物去治疗。目前应用较多的是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SSRI) 如氟西汀等, 一般要服用半年左右, 之后逐渐少剂量。如果撤药后病症再次出现, 则应适当增加剂量以达到有效治疗要求。正规治疗后绝大多数患者的抑郁症状可以完全消除, 有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 使患者生活和社会交往能力尽快得到恢复。

PSD发病率高, 发病机制复杂且存有争议, 尚缺少统一、规范、实用的诊断和疗效判定标准。对PSD的药物治疗目前发展较快。心理治疗还具有广阔的空间。进一步研究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舜伟.重视综合医院中抑郁障碍的诊断[J].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4, 37 (1) :9192.

[2]龙洁, 刘永珍, 蔡焯基, 等.卒中后抑郁状态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1, 34 (3) :363.

[3]Maurice Victor, M.D, Allan H.Ropper, et al.亚当斯维克斯神经病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2.

[4]炎彬, 邢东明, 孙虹, 等.脑缺血再灌注小鼠脑内不同神经核团单胺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变化[J].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3, 19 (11) :1364-1369.

上一篇:政府品牌下一篇:项目调研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