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文本翻译论文

2024-06-14

小说文本翻译论文(精选10篇)

小说文本翻译论文 第1篇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 翻译研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翻译研究的视角不仅局限于语言学的视角, 还有文学、哲学、文化、政治学、生态学等视角, 翻译研究的广度不断延伸。随着翻译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翻译研究的对象和素材也更加多元化, 例如除了对翻译的文本本身的研究之外, 还包括翻译研究的外部资料如翻译评论、书信、广告、访谈、日记、公开演讲等。而在翻译的文本本身和翻译研究的外部资料中间, 还存在第三种类型的资料, 即“副文本”。本文拟从副文本角度, 探讨副文本与翻译研究的关系, 并将从副文本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翻译序跋来窥探林译小说。

一.副文本与翻译研究的关系

“副文本”的概念是由法国文论家杰拉德·热奈特 (Genette) 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 指的是“在正文本和读者之间起着协调作用的、用于展示作品的一切言语和非言语材料”。他还对副文本进行了进一步的分类, 包括两大类型的副文本: (1) 书内副文本或伴随文本 (peritext) , 包括诸如作者姓名、标题、封面设计细节、丛书标题、书脊、序、跋、前言、铭文、题词、内容提要、注解、注释、插图、附录、后记等; (2) 外副文本或非伴随文本 (epitext) , 包括独立于文本之外, 但与文本关联密切的采访、评论、日记、信函等 (Genette, 1997:5)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副文本与翻译研究的关系:副文本与译者的关系, 副文本与译本的外部生产环境、接受机制的关系, 副文本与伪翻译的关系。

1. 副文本是体现译者翻译思想的载体

翻译传统上被看作是一项“隐形”的活动, 自然译者也就成了“隐身”人。但是, 副文本尤其是译序跋却可以让译者“现身”, 通过对译作序言跋语的研读, 我们不仅可以了解译者的翻译目的、翻译思想、翻译方法、翻译动机等, 甚至可以了解其潜在的意识。译者的个人观点和翻译观可以在译作的序言跋语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正是由于副文本是译者翻译思想的重要载体, 因而译者大都十分重视译作序言跋语的撰写。例如, 在中国翻译史上, 晚清的译序跋非常普遍并且具有鲜明的特征。众所周知, 长期以来被中国译界奉为圭臬的“信达雅”就是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中提出来的, 长期影响着中国译坛。林纾在《<巴黎茶花女遗事>引》、《<黑奴吁天录>例言》、《<吟边燕语>序》中都明确地说明了他的翻译目的、动机以及翻译思想, 是后人研究其翻译思想的重要资料。

2. 副文本可以反映出译本的外部生产环境和接受机制

通过研究副文本, 可以让译者充分现形。然而并不是译本中所有的副文本因素都是直接和译者的选择联系在一起的, 某些副文本如封面设计、插图、扉页、题记以及印在书籍护封上为该书做广告的简介或短评等则大多是由赞助人或编辑来主导的。因此, 副文本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能为我们发现和解读某一特定时期翻译生产的外部环境提供线索。通过研究和对比副文本因素可以发现译者、赞助人如何受到目的语外部环境如社会与文化语境、翻译规范、意识形态和诗学的影响, 利用译本的各种副文本因素, 对于翻译过程的介入甚至操纵, 为目的语读者塑造原语的文化形象, 从而为译本带来新的面貌和诠释。

副文本不仅可以反映出译本的外部生产环境, 同时影响读者对文本的接受。比如译者在译序跋中大多会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与感受, 从而引导读者对译本的理解和接受。再比如, 出版机构可通过封面设计、插图、护封等副文本因素赋予译本新的内容和意味, 间接制造出译本的一种文化形象, 影响并引导着读者对译本的理解和接受。

3.副文本为研究伪翻译提供了重要线索

GideonToury所说的伪翻译 (pseudo-translation) 指的是自称为翻译作品或以翻译作品的形式出现, 其实并不存在相应的原本, 不曾发生事实上的语言转换的作品 (Toury, 1995:40) 。Robinson则认为:由于社会或文本自己的原因, 凡“原创”或“派生”身份可疑的作品都叫做“伪翻译”。由于伪翻译现象和副文本因素尤其是作者姓名、译者署名、封面设计、序跋等息息相关, 副文本为我们研究伪翻译现象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线索。

伪翻译的产生有着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 和特定的意识形态和诗学紧密相连, 与当时的语境以及文本生产者的意识形态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通过研究伪译本的副文本, 可以引导我们发现译者/作者、出版商的目的和意图, 挖掘译本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时代背景。例如:晚晴时期, 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时代的需要, 出现了大量的伪翻译。各种改译、创译、述译等层出不穷, 都是译者为了服务于统治阶级的利益或者自己的翻译目的。比如, 林纾在《译林·序》中说:“吾谓欲开民智, 必立学堂;学堂功缓, 不如立会演说;演说又不易举, 终之唯有译书”。由此可见, 林纾翻译的最终目的是要开启民智, 而不是为翻译而翻译。因此, 我们不能拿现代的翻译理念去批判林纾为何会对其翻译的小说做大量的修改, 主要是为了服务于其开启民智的目的。

二.从序跋角度来窥探林译小说

林纾, 字琴南, 号畏庐, 又号冷红生, 是我国著名的小说翻译家, 有“译才并世数严林”之称。清末民初, 他翻译了170多部外国小说作品, 涉及10多个国家的数十位作家。其早期译作如《巴黎茶花女遗事》、《黑奴吁天录》等引起强烈反响, 许多译作十分畅销, 曾一时洛阳纸贵。

林纾的翻译历来备受研究者的关注, 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林纾的翻译进行了研究:有的从目的论角度为林纾辩解, 有的从清末民初的翻译规范角度来解释林纾的翻译方法, 也有的从意识形态角度来解读其翻译。但是, 却少有学者从序跋角度来研究林纾的翻译。因此, 本文将从序跋角度来研究林译小说, 从中窥探林纾的翻译目的、翻译方法、翻译语言及其文学比较。

林纾的翻译序跋主要集中在两本书里:一本是《林琴南书话》 (吴俊标注, 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 。该书将林纾的66篇译序跋作为一编, 名之为“异域稗贩”, 这是目前可以找到的对林纾译序跋最齐备的收录。另一本是《林纾研究资料》 (薛绥之、张俊才编, 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 。该书收入了林纾的10篇译序跋。

本文在将通过林译小说的译跋序来窥探林纾的翻译目的、翻译方法、翻译语言、文学比较。

1.翻译目的

热奈特认为, “副文本可以让读者了解作者或出版者的目的, 这是大多数序言的主要功能”。译者在撰写译序跋时, 大都会论述其翻译目的。林纾所处的年代, 中国正经历着内忧外患。鸦片战争后, 西方的各种思想和文化开始大量涌入中国, 传统的文化系统遭到破坏, 中国的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为了救国保种, 开始有意识地向西方学习。然而有志人士逐渐意识到, 仅仅学习西方政治制度以及科学技术是不够的, 他们便将注意力转向普通民众, 希望能通过“开启民智”来挽救国运, 而开启民智最方便、最有效的途径莫过于小说。因此, 清末民初, 才出现了大量译介外国小说的现象, 大抵都是希望小说作为中国民众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 从而达到“开启民智”的效果。

林纾在大量的译作序跋中表明了他翻译的主要目的:开启民智。林纾在《译林·序》中说:“吾谓欲开民智, 必立学堂;学堂功缓, 不如立会演说;演说又不易举, 终之唯有译书”。由此可见, 他把译书当作开启民智的途径。他在《深谷美人·序》中说道:“余老矣, 羁旅燕京十有四年, 译外国史及小说, 可九十六种, 而小说为多。其中皆名人救世言, 余稍微渲染, 求合于中国之可行者。”可见, 林纾怀有崇高的翻译目的, 愿为“叫旦之鸡”, “冀吾同胞警醒”, 他希望国人通过外国文学作品来了解外国列强, 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 “师夷长技以制夷”。

2. 翻译方法

林纾采用“口授笔译”的翻译方法, 口授和笔录分开, 从口授者的理解到表达, 再到笔录者的再理解和再表达, 其间出现的偏差和误读不可避免, 因此林纾的翻译方法可以归到“伪翻译”的范畴。这一点, 我们可以从林纾的序言跋语得到印证。例如, 在《黑奴吁天录·例言》中, 林纾写道:“书中歌曲六七首, 存其旨而易其辞”, “节去译文稍烦琐者”, “删节纲目”。由此可见, 林纾的翻译方法并不是完全忠实于原文, 而是“存旨易辞”的“伪翻译”。

然而, 林纾这种“口授笔译”的翻译方法也有其好处。据朱羲胄春觉斋著述所记载, 在林纾的翻译生涯中, 前后共有19为合作者, 这些合作者几乎都不是“干政”的角色, 因而他们都是从纯审美的角度向林纾提供文本。虽然这样会导致选材缺乏系统性, 但大量新颖多变的体裁却正可以满足清末不同审美情趣的读者。在林纾的译著中, 有言情小说、政治小说、社会小说、伦理小说、侦探小说、神怪小说、探险小说、军事小说、历史小说、讽刺小说等, 由此可见, 林纾翻译的小说题材非常广泛。

3. 翻译语言

从林纾的译序跋中我们可以看出, 他在写序跋时使用的多为文言, 而不是白话文, 而他实际上在翻译外国小说时也是使用文言进行翻译的。究其原因主要是林纾有强烈的读者意识:清末民初, 购买、阅读“新小说”的大都是“出于旧学界而输入新学说者”, 要想得到这些士大夫的首肯, 就要使用符合他们写作规范的文言翻译。林纾正是以古文名家的资格, 运用他的史、汉妙笔来做翻译文章, 所以才大受欢迎, 才引起中上层社会读外国小说的兴趣, 因此抬高了小说的价值和小说家的身价。

除了使用文言进行翻译之外, 林纾的译作还有一个明显的倾向———以文胜质。林纾长期从事古文研究, “治《史记》、《汉书》廿五年”, 韩愈的文章前后研读了四十载, 他的文章受到桐城派古文大家吴汝纶的称赞。因此, 由于林纾本人就是一个古文大家, 他在译介小说时非常注重译文的文学性, 这也是他的翻译作品具有很强可读性的主要原因。

4. 中西文学比较思想

“文学比较”是译者在完成了译本的文字转换之后, 以译者和文学评论者的双重身份对译本所进行的介绍和研究, 这样的文字往往出现在译序跋中。译者通过在译序跋中将中西文学进行比较, 一方面可以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导读者理解外国小说, 借以通过小说之窗来了解他国文化。

林纾是强调中西文学比较的主要代表, 他凭着文学家的敏感和批评家的眼光, 将外国小说与我国民族文学作品对比, 做出相当精妙的判断。在他的译序跋中, 中西比较的成分与色彩随处可见。例如在《孝女耐儿传·序》中将狄更斯作品与《石头记》对比, 指出:“中国说部, 登峰造极者, 无若《石头记》叙人间富贵, 感人情盛衰, 用笔缜密, 著色繁丽, 制局精严……若狄更斯者则扫荡名士美人之局, 专为下等社会写照, 奸狯驵酷, 至于人意所未尝置想之局, 幻为空中楼阁, 使观者或笑或怒, 一时颠倒至于不能自已, 则文心之邃曲, 宁可及耶!”从分析林纾译序跋中的中西文学比较, 我们可以看出, 林纾始终以中国传统文学作为比较背景, 以促进国人对外国小说的理解和认识。

三.结语

虽然副文本之于翻译的意义的理论研究不过十几载, 但副文本资源在翻译中的应用却可以追溯到翻译的起源。译学界的前辈们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关于翻译的副文本资源, 为我们今后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实证基础。因而加强副文本对翻译价值的研究对翻译历史、翻译理论有着重要的意义。副文本如何最大限度地使译文为读者所接受并增强其社会效果, 应成为今后翻译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当然, 副文本只能成为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材料, 决不能因此而忽略对于翻译文本的研究。

摘要:副文本是指封面、标题、序言、前言、注释、后记等在文本中连接读者和正文并起协调作用的中介性文本材料。译作的副文本与译者、与译本的外部生产环境和接受机制、与伪翻译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林译小说研究的有很多, 但却很少有人从副文本角度来进行研究, 本文将重点从序跋角度来窥探林译小说的翻译目的、翻译方法、翻译语言以及文学比较。

关键词:副文本,翻译序跋,林纾,翻译

参考文献

[1]Genette, Gerad.Paratexts—Thresh olds of Interpreta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2]Robinson, Douglas.Pseudotranlation[A].Edited by Mona Baker.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C].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183-185.

[3]Tahir-Gurcaglar, Sehnaz.“What texts don’t tell:The uses of paratexts in translation research”[A].Theo Hermans.Crosscultural Transgressions, Research Models in Translation Studies.II Historical and Ideological Issues.[C].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7:44-60.

[4]Toury, Gideon.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65.

[5]李峰.开辟翻译文学研究新领域——译本序跋研究初探[J].东方从刊, 2008 (2) :117.

[6]彭祥林.作为副文本的新文学序跋[J].江汉论坛, 2009 (5) :100.

[7]孙昌坤.译作序言跋语与翻译研究[J].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 (6) :128.

[8]吴俊标校.林琴南书话[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

新时期小说文本阅读篇目 第2篇

刘心武《班主任》和卢新华《伤痕》

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

高晓声《陈奂生进城》何士光的《乡场上》

张贤亮的《土牢情话》、《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巴金《随想录》

茹志鹃《剪辑错的故事》、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方之的《内奸》、刘真的《黑旗》、李国文的《月蚀》

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王蒙的《布礼》、《杂色》、宗璞的《我是谁》

周克琴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古华《芙蓉镇》、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漏斗户主》,张贤亮的《邢老汉和狗的故事》,张弦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

《爱是不能忘记的》(张洁)、《晚霞消失的时候》(礼平)、《波动》(赵振开)冯骥才的《铺花的歧路》张弦的《记忆》

柯云路《新星》

贾平凹的《小月前本》、《腊月·正月》、《鸡窝洼的人家》,王润之的《鲁班的子孙》,路遥的《人生》,张炜的《秋天的思索》张承志《黑骏马》

知青小说:

郑义《枫》叶辛《蹉跎岁月》竹林《生活的路》遇罗锦《一个冬天的童话》老鬼《血色黄昏》

王安忆《本次列车终点》孔捷生《南方的岸》

梁晓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雪城》

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张承志《黑骏马》

寻根文学:阿城《棋王》郑义《老井》韩少功《爸爸爸》《女女女》王安忆《小鲍庄》 贾平凹《商州初录》系列

新写实、新历史主义小说:

刘震云《一地鸡毛》、《单位》方方《风景》 池莉《烦恼人生》《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苏童《红粉》《妻妾成群》《妇女生活》叶兆言“夜泊秦淮系列”刘恒《狗日的粮食》《伏羲伏羲》 余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

莫言《红高粱》

新历史小说(补充):

苏童 《罂粟之家》《1934年的逃亡》《米》《十九间房》《我的帝王生涯》

北村《披甲者说》格非《敌人》方方《祖父在父亲心中》

王安忆《长恨歌》

莫言《丰乳肥臀》陈忠实《白鹿原》

先锋小说

格非《欲望的旗帜》马原《虚构》余华《现实的一种》《河边的错误》《在细雨中呼喊》 女性写作:张洁《方舟》

王安忆“三恋” 《叔叔的故事》《长恨歌》铁凝“三垛”《玫瑰门》 陈染《无处告别》《与往事干杯》

林白《一个人的战争》 卫慧《上海宝贝》

晚生代写作: 韩东《障碍》朱文《我爱美元》

潮流之外: 贾平凹《废都》 陈忠实《白鹿原》 刘恒《沧河白日梦》 张炜《九月寓言》 张承志《心灵史》

新世纪文学:

乡土文学:《檀香刑》《天堂蒜薹之歌》《生死疲劳》贾平凹《秦腔》铁凝《笨花》孙惠芬《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葛水平《喊山》《甩鞭》严歌苓《第九个寡妇》、范小青《赤脚医生万泉和》

底层文学:尤凤伟《泥鳅》刘庆邦的《神木》《红煤》、林白的《万物开花》《妇女闲聊录》曹征路的《那儿》贾平凹《高兴》方方《出门寻死》……

生态小说:贾平凹的《怀念狼》,姜戎的《狼图腾》,阿来的《空山》,杨志军的《藏獒》,官场小说:王跃文《国画》阎真《沧浪之水》、李佩甫《羊的门》张平《十面埋伏》、《国家干部》、周梅森《绝对权力》、《我主沉浮》、陆天明《大雪无痕》

理论部分阅读书目

《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主编陈晓明、撰稿李洁非等,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 《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陈思和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陈思和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90年代批评文选》,陈思和, 杨扬选编,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1

《理解九十年代》,陈思和等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新文学传统与当代立场》,陈思和著,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共和国文学50年》,杨匡汉,孟繁华主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当代文学关键词》,主编洪子诚, 孟繁华,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978激情岁月》,孟繁华著,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梦幻与宿命:中国当代文学的精神历程》,孟繁华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1956:百花时代》洪子诚,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 1967:狂乱的文学年代》杨鼎川,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1993:世纪末的喧哗》 张志忠,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第五部分 外国文学

第五部分外国文学

*《希腊罗马神话》

*《俄狄浦斯王》(《索福克勒斯悲剧二种》)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神曲》,(意)但丁

*莎士比亚悲剧四大悲剧

*《浮士德》(德)歌德

*《悲惨世界》(法)雨果

《高老头》(法)巴尔扎克

*《红与黑》(法)司汤达

*《双城记》(英)狄更斯

《德伯家的苔丝》(英)哈代

*《卡拉马佐夫兄弟》(俄)陀思妥耶夫斯基

*《安娜·卡列尼娜》(俄)托尔斯泰

《母亲》(俄)高尔基

《瓦尔登湖》(美)梭罗

《喧哗与骚动》(美)福克纳

《愤怒的葡萄》(美)斯坦贝克

《百年孤独》(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

《等待戈多》(法)萨缪埃尔·贝克特

《沙恭达罗》(印)迦梨陀娑著,季羡林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泰戈尔诗选》(印)泰戈尔著,冰心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雪国》(日)川端康成《一千零一夜》(阿),任何版本都可以。

小说文本教学应突出三性 第3篇

一、紧扣背景,突出历史性

小说文本的背景有双重含义,一是小说写作的背景,这往往与作者所处的时代相关,也就是小说产生的时代背景;二是小说中故事情节发生的背景,这是作者在小说文本中着力营造的背景。只有紧扣背景教学,才能更好突显小说产生的时代意义,从其历史性角度把握好小说的内涵。在小说文本教学中,紧扣背景教学,就要引导学生将小说放入到作者所处的时代或者故事发生的时代去分析研判,以历史的目光来审视,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

比如在教学吴敬梓《范进中举》一文时,我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写作背景。这篇小说节选于《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所处的时代为清代,是封建王朝的末季。科举制度的腐朽弊病,有识之士已经一览无遗,作者就多次参加科举考试未中,尝遍了其中辛酸,也看多了科举考试中读书人或名落孙山或金榜高中后的失魂落魄与狂喜,以及扭曲的性格。因此,作者写作这篇小说,客观上反映的是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戕害。作者将故事发生的背景放在了明朝,明朝在理学影响下,科举考试更加僵化,死板的八股文让读书人或者中举,或者落榜,读书人中举则光宗耀祖,落榜则一无是处,这样的背景就更加赋予了范进这个人物以及故事发生的合理性和强烈的讽刺意义。通过这样的解读引导,学生更加清楚地明白了文中作者写范进这个人物多次科举不中,受人讥讽,而老年一旦得中,立马受人追捧的情形,就是为了突显科举考试背景下读书人尊严与心理受到的钳制与伤害。在小说文本教学中,如果小说的写作背景或故事背景相对复杂并且与文本息息相关,那么作为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从把握背景入手,了解小说文本创作的历史性,或者把握小说人物所处环境下的情节内涵,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走进小说文本中人物的世界。

二、紧扣情节,突出故事性

情节是小说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小说文本教学中,由于小说篇幅往往较长,难以全篇进行解读教学,于是不少教师习惯于将小说中最精彩或者最有意义的一些故事情节抽出来进行详细讲解,而对其他情节进行淡化处理,以学生自读为主。其实,这样的处理方式虽然有其合理之处,但也陷入了为教学而教学的怪圈。教材提供的是小说文本,其故事情节往往是相对完整的,如果仅仅就其中的某几个细节来进行教学,难免有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感觉,也削弱了小说文本本身应有的故事性。小说写作讲究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情节与情节之间往往连环相系,因此,不能在割裂情节的前提下进行教学,而应该在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中进行解读。

还是以《范进中举》一文为例。这篇小说虽是节选部分,但对于初中生而言,篇幅较长,教师在教学中全篇驾驭有一点难度。小说围绕中举这一核心内容,整个故事情节是相对完整的,主要分三个阶段:一是范进中举前,胡屠户等人对范进的冷嘲热讽,以及范进自己的落魄;二是范进中举后,胡屠户等一干乡邻的变化,以及范进因中举喜极而疯的情况;三是范进疯愈后,各色人等的奉承、拉拢及范进飘飘然的种种情况。如果教师挑选其中的精彩情节进行解读,难免就割裂了范进中举前后各情节的对应关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按照上述三个时间段,分别以胡屠户和范进二人为核心参照系,抽出其中的情节加以改写串联,一方面保留了其中的核心情节,另一方面使得故事相对完整,同时情节前后的对应关系也更加明晰。学生通过这样的串联改写完整地掌握了情节的走向,也更加清晰地感受到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冲突,从而既突出了小说文本的故事性,又使得教学相对简便易行。在对篇幅较长、人物较多、情节复杂的小说文本进行教学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整体把握故事情节的基础上,突出对重点人物、重点情节的把握,特别是对情节与情节之间关系的把握,以此来通盘研习小说文本。

三、紧扣手法。突出艺术性

小说的艺术性很强。从情节设置和语言描写上来细分,小说中的手法主要是突显情节的艺术手法和赋予语言魅力的艺术手法,这里我们主要讲的是情节设置上的手法。小说为了突出冲突和矛盾,必须较多地借助手法来实现,因此在小说文本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手法来领会小说情节设置的意义,从而欣赏小说的艺术性。初中生由于阅读经验的相对匮乏,往往更多是从具体情节上把握内容,而较少主动通过对小说艺术手法的把握,来深刻理解小说文本内涵和作者的匠心所在,因此语文教师在小说文本教学中,就需要紧扣手法,引导学生深层次研习小说文本。

如对《范进中举》这篇小说的教学,我重点引导学生把握三种艺术手法,一是贯穿全篇的情节设置手法,主要是对比,即通过人物前后的情形对比来突显科举制度下扭曲的灵魂,这种对比既有主人公范进,也有胡屠户等其他配角;二是语言艺术上的特定手法,主要是讽刺和夸张手法的运用,通过文中一些情节和语言,将人物前后言行不一夸张地彰显出来,讽刺效果非常突出;三是在叙述上的细节描写的手法,通过特定的语言、神态、动作将这种对比、讽刺的内容表现得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在具体教学中,我将小说中体现这些手法的情节内容抽离出来,引导学生品味和欣赏,从而达到培养学生通过把握艺术手法来理解小说内涵的目的,同时,通过互动讨论,带领学生进一步挖掘小说文本中各种手法的具体表现和内涵。不少学生发现,原来简单看故事只是“看热闹”,而分析手法看小说才是真正“看门道”。在小说文本教学中,教师就是要不断帮助学生去分析文本中各种艺术手法,来让学生真正读懂作者的表达意图,从而实现对文本的深刻理解。

其实,对于大部分初中生而言,小说文本的故事性往往强于其历史性和艺术性,他们更多是从情节角度理解小说内容的。作为语文教师就是要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结合写作背景、故事背景、小说手法等,在把握小说情节基础上,更加深刻地理解小说情节的内涵,从而真正走进文本,欣赏文本。

小说文本翻译论文 第4篇

著名的翻译家、翻译理论家、语言学家彼得·纽马克将语言学相关理论应用于翻译实践中,结合翻译研究和英语语言学研究,其翻译理论广为人知。1981年,纽马克出版著作《翻译问题探讨》,在此著作中,他提出翻译离不开文本的观点,并根据语言功能的相关理论,将所有文本划分为三大文本类型:

表达功能型文本(Expressive Function)

典型的表达功能型本包括严肃文学作品、权威性言论以及自传、散文和私人信函。纽马克认为,这类文本因其表达的核心在于作者应用语言来传达的思想感情,其独特的语言形式和内容同样重要,因而翻译此类文本时应强调原作者的权威,遵循“作者第一”的原则。在忠于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内容的同时,忠于原作者的语言风格。

信息功能型文本(Informative Function)

信息功能文本包括非文学作品、教科书、学术论文和报刊杂志文章等。文本形式往往非常标准化。信息功能型文本强调的核心是“真实性”。在翻译此类文本时,相较原作者所使用的语言,文本内容的真实性更加被关注,应遵循“真实性第一”的原则。译者在语言应用上,可以不以原作为标准,而以目标语读者的语言层次为标准,力求通顺易懂。

号召功能型文本(Vocative Function)

号召功能型文本包括告示、广告、产品说明书、宣传手册以及以取悦读者为目的的通俗小说等。其中侦探小说是典型的号召功能型文本。此类文本目的在于号召读者去阅读、思考、行动并感受。因而在翻译号召型文本时,应遵循“读者第一”原则。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充分利用目的语的优势,完全不拘泥于原文的表达方式,使得译文语言尽量达到与原作语言同样的效果。若原文表达存在不确切,无条理或不清晰之处,译者也有责任进行修改。

侦探小说是一种以娱乐读者、取悦读者为目的的文本。根据纽马克的文本功能翻译理论,对侦探小说的翻译应遵循“读者第一”的原则。读者阅读时的感受可说是衡量侦探小说译作好坏的决定性标准之一。然而,在西方侦探小说的汉语译本中,普遍存在一个或多或少会影响读者阅读感受的方面:外语姓名汉译之后,字数多、拗口复杂且无规律难记忆。按照对号召功能型文本翻译“读者第一”的原则,这个影响读者阅读体验的方面是需要改善的。

西方侦探小说程式结构与侦探小说人物姓名翻译的重要性

西方侦探小说产生于19世纪的欧美,普遍认为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是其鼻祖。通过《莫格街谋杀案》(1841)、《马里·罗盖特的秘密》(1842)、《金甲虫》和《被窃的信件》(1844)等著名小说,爱伦·坡用笔墨塑造了首位业余侦探形象——杜宾,该形象也成为后来侦探小说主人公的模型。像杜宾那样通过观察和推理破案成为了侦探小说常用的模式。如英国侦探小说家、侦探小说研究权威朱利安·西蒙斯所认为:“后世侦探小说基本上未脱坡之臼巢,仍然是坡的原创性写作的互文”比较阅读一些侦探小说,不难发现西方侦探小说有着很相似的结构,有一定的模式。“传统侦探小说的模式由四部分构成:1.神秘的环境;2.严密的情节,包括:1介绍侦探,2列出犯罪事实及犯罪线索,3调查,4宣布案件侦破,5解释破案,6结局;3.人物和人物间关系,主要有4类人物:1受害者,2罪犯,3侦探,4侦探的朋友,牵涉进罪案的好人;4.特定的故事背景。这四部分的次序可以根据需要排列组合,但它们是传统侦探小说的结构基础。”人物作为模式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备受读者关注。侦探的名字将在小说中反复出现,而侦探的朋友,无论作为侦探的衬托、线索的提示人还是特色性格的承载者,他的名字都将代表一个非常生动的形象,除此之外的形形色色的名字,或许会属于牵涉罪案的好人,或许是下一个受害者,或许是置于真相之前的干扰信息,又或许就是最终的凶手,找出这些名字的归属,是阅读侦探小说极大的乐趣。侦探小说的情节通常是比较紧凑的,在塑造出的神秘环境下,读者通过文字去认识人物,分析人物,必然要关注他们的名字,记住这些名字。因而在侦探小说英译汉的过程中,人物姓名的汉译是否上口,是否便于记忆非常重要。然而,英文名常用的中译方法是音译。音译过来的名字是一个到多个互不相关的汉字无意义的组合,除了人们耳熟能详的中译名(如福尔摩斯)之外,呈现在读者眼前的如同一组由汉字组成的符号,是陌生的。例如《一份不适合女人的工作》中,仅在第一章的首页,短短三、四百字就出现了伯尼·普赖德、科迪莉亚、斯帕肖特三个复杂而无规律的名字。文中对科迪莉亚使用的代词是“她”而在斯帕肖特后加了“小姐”二字,可知此二位为女性,伯尼·普赖德这个名字可以根据常识和其代词“他”知道为男性。当在第二页中又出现代词“她”时,读者可能已经忘了前面一页出现过的两位女性的复杂名字了。除此之外,在这个故事中还有伊莎贝尔·德拉斯特里、戴维·史蒂文斯、马斯克尔警长、佩尔佩图阿修女、马克·卡伦德、罗纳德·卡伦德勋爵等等绕口令般的姓名。如果说读者阅读这些名字感到拗口难记,完全是因为没能深入了解这些人物的特点,没有通过通读全书而从语言片段信息中拼凑出一个鲜活的形象的话,未免有失公平。不能否认,对于习惯于汉语姓和名加起来基本不超过四个字的读者来说,这些人名确实太长也太没有规律可循了。实际上,在一些读者论坛上(如知乎网),不乏对此抱怨的读者。“外国名为什么翻译的这么拗口?”有一些汉译名字甚至和它英文发音相差还挺大(福尔摩斯VS Holmes)。针对此问题,在读者和译者中已有一些探讨和建议。

关于侦探小说中英文姓名汉译建议的探讨

1.直接使用外文原文姓名。随着国内英语教育的普及,人们对英文字母不再陌生,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一些英语的拼读规律,因此可以不翻译名字。例如翻译《一份不适合女人的工作》时直接使用Cordelia而不再将它翻译为科迪莉亚。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简单易行,便于使用不同语言阅读的读者交流。缺点是目前来说对读者的语言素养还有一定要求,仍然有很多读者拼读英文姓名比较困难。

2.中文取名替换音译名。如翻译《一份不适合女人的工作》时,可以直接给科迪莉亚取一个相似的汉语名字,如:李雅。这种方式的优点很明显,可以使译作的文化色彩统一,符合读者阅读习惯。同时缺点也很明显,会切断人物与其文化背景之间的联系。例如科迪莉亚这个名字是与《李尔王》中的三女儿同名的,在小说《一份不适合女人的工作》中设定时常会有人拿此事调侃科迪莉亚小姐。虽然对于使用汉语阅读的读者来说李尔王的三女儿也叫科迪莉亚这件事也仍需格外注释,并不见得有太多情感共鸣,但毕竟是情节中的一个趣事。使用汉语取名就意味着舍去这份乐趣了。

3.减少译名汉字数量或使用几个相互关联的汉字。如Cordelia的译名,除“科迪莉亚”之外至少还有两种其他形式,一是“柯迪娅”,另一个是“科黛拉”。这两种译法无论从女性化特点上还是长度上都不同于“科迪莉亚”的选用。通常,为了避免不同的译者选择不同的字而导致一个外文名多种中译名的情况,翻译人名时一般都遵循统一的惯用译法。“凡已有约定俗成译法的应该一律从‘俗’,即令原来的译法不大合适,也不要轻易更改。”是比较普遍的观点。然而侦探小说作为一种以取悦读者为目的文本,不需要强调真实性,在几乎架空的背景下,侦探小说中的人物也与历史上的人物无甚关联,只要处理得当,理论上为保证读者阅读体验是可以改变汉字选用的。

比较分析这三种建议,似乎目前删减合并姓名音节,减少汉字数量或者选用关联性更强的文字更为可行。而当下随着科技文化飞速发展,现在难以解决的问题或许将很快迎刃而解,随着人们对英语逐步提高的熟悉程度,姓名不译或许也将变得可行。同时现在看来可以接受的翻译方式或许也将弊端渐显。例如随着电子书的普及,有声书越来越普遍,书籍以声音的形式呈现给读者,听觉取代视觉,此时抑扬顿挫的汉语中夹杂使用译制片配音的语气读出的汉字组成的英文名是否合适仍有待探讨。无论如何,语言是与时俱进的,对于新情况新问题保持积极应对的态度才会使得语言的魅力更好地展现。

参考文献

[1]彼得·纽马克.翻译问题探讨(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1981.

[2]袁洪庚.现代英美侦探小说起源及演变研究[J].国外文学,2005.

[3]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2.

[4][英]P.D.詹姆斯.祁阿红.一份不适合女人的工作[M].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6.

把握小说细节 个性解读文本 第5篇

本课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贯彻新课标精神,体现“文学即人学”的思想,关注学生运用阅读经验与生活经历,调动自己丰富的知识经验和想象力,用自己的声音进行文本解读。

为了激发学生文本解读的探究意识,我课前反复阅读文本,将其进行各角度的思考,以便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可以更灵活准确,触及内心最深处,力求让学生发挥其最大的潜能,调动其最丰富的经验;设计课程时着重关注学生一步一步走向个人解读之路的过程,让这个思维过程真正成为他们自己的东西。

教学实施过程中,注重教师个人能力对课堂气氛的调节作用,更注重学生个人思考的深入与学生活动的充分与高效,引导学生探究作者的情感思路、文章构思以及语言文字背后深藏的情感与哲理,提高学生的理解力、想象力和人文修养。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对文学文本的解读,一定要紧扣语言文字本身,一切从文本入手,通过对文字的解读,探究文本蕴涵的哲理。所以我本着“导入——初读文本——指导——研读文本——个性解读”的过程进行课程设计。

教学过程中设计交流活动,让学生在充分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利用集体智慧去感受有难度或有争议的地方;以及在充分尊重学生思维的基础上随机点拨,并借助问题引导学生提升理性认识。

教学简案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深切体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知识目标: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

能力目标:尝试探究。

[教学难点]

难点:个性化解读的探究。

重点:对人物形象的把握。

[教学方法]诵读、举例启发、讨论、展示

[教学用具]多媒体播放系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当一部影片在我们面前放映的时候,当一本书在我们面前打开的时候,当一篇小说在我们面前展示的时候,我想告诉大家的是:阅读是心灵的历险。优秀的作家总是给读者留下无尽的想象的思维空间,读者要历尽心灵的艰辛去挖掘其中埋藏的宝藏。这节课,就让我们与美国著名黑人作家兰斯顿·休斯进行一次心灵历险吧!

二、初读文本

1.在学生初读《初秋》的基础上,为了更好的感受文本,请两位同学与教师合作分角色朗读全文。(运用钢琴曲伴奏带《秋日的思语》)

2.文章读完,请几位同学用一两句话或一两个词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回答示例:

生①:给我一种悲凄的感觉,有种欲哭无泪的冲动。

生②:我好像就站在主人公身边,无意中看到这一幕,让我十分伤感。

生③:玛丽感情的细腻更让我感到无尽的悲凉。

三、指导

读文章就是要挖掘作品中作家埋藏的宝藏,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和作者进行一次较量。甚至有的评论家开玩笑说:“如果你从作品中读不出东西,作者就可以嘲笑你;如果你从作品中读出了作者也想不到的东西,你就可以嘲笑作者了。”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在较量中取胜呢?

(展示课件)

阅读指导:1.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生活经历和阅读感受。2.注重对文本“细节”的阅读。3.尤其是小说。小说是人物的艺术,我们要关注人物,关注情节,关注环境。

总之,对文本细节的研读与把握对理解文章主旨有重大的意义。

四、研读

1.教师给学生举个例子,并谈谈对一个细节的认识,并通过幻灯片展示让学生获得直观感受。

(展示课件)

“树叶从广场上慢慢落下来。不是风吹落的。秋天的黄昏里,她感到一阵难受。”

先让学生给此句定位,然后我给大家展示自己的个人化解读,让同学们跟随我的思维去感受,以真正起到示例的作用。

师:当我第一次读到此处时,我心里有些许疑问,小说是写人的艺术,这句话是不是多余的?树叶是不是风吹落的很重要吗?

当我第二次读到此处时,我心里有些莫名的异样;

当我第三次读到此处时,我就觉得必须再看看不可了……

因为,我想到“树叶不是风吹落的”,那它们是怎么落下的呢?(学生应和)自然凋零!生命已到尽头,不能不落,这是一种无奈,一种无可奈何!

自然凋零的树叶一旦落到地上,就再也回不到树枝上了,这不正如人生吗?人的一生平凡如一片树叶,普通如一片树叶,一旦岁月流逝,就再也回不到过去了。留给我们的只有无尽的回忆、咀嚼、怅惘和无奈。

就像玛丽和比尔的分离与相遇,读起来是十分平凡的生活小事,但当他们多年以后相遇,在当事者心目中却是一次震撼心灵、惊天动地的事情。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片树叶的跌落看似很轻,但可以砸伤多少脆弱的心灵啊……

(学生中发细微的声音,表示赞同和叹息)

2.给学生一个挖掘历险即个性解读的机会。学生先研读文本,找出感触最深的地方,谈一谈作者想通过此处揭示什么问题,告诉我们什么,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

(1)用五分钟时间在初读的基础上细读、思考。

(2)小组讨论。

(3)推出发言人,展示挖掘的财富。

发言示例:

生:“突然,第五街所有的灯都亮了起来。”我觉得女主人公的心事由此张显,男主人公仍没发觉,说明时间实在让他变得不关心她了。

生:我觉得这个“暗淡”照应了她的心境,又被“亮”来反衬,更精彩了。

生:他“没能一眼认出她来”,与他能在芸芸众生中一下喊出她的名字不同,他已经对她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昨日的感情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淡漠了。

生:“她看上去那么苍老”,而他“依然年轻”,说明他们过着不一样的生活,她的生活可能很不幸福,这也许就是她对他难以忘怀的心理基础之一吧。

生:对于上位同学说的这个问题,我再给一种可能性。俗语说“情人眼里出西施”,玛丽的“苍老”也许确实只是比尔的主观感受,玛丽在比尔眼中已经不算什么,不会感到她有什么青春活力了;而比尔一直没有走出玛丽的情感世界,所以他在玛丽心里依然年轻帅气。

生:见到他后,她习惯性地等着他的吻,说明他们以前感情很好;而他却只握了握手,从这儿看出时间是一个很有威力的东西,它可以把世上最深厚的感情磨平。

生:灯,忽明忽暗,玛丽的心情就似波涛跟着翻转起伏;风,忽来忽往,比尔的感情犹如过眼云烟不再真切。人与人很多时候就是这样,不会相同,于是故事出现了,哪怕,它让人伤感。

(掌声大起)

生:《初秋》这个题目有很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自古逢秋悲寂寥”,“初秋”给人特有的环境感:寂寥、悲凄,有利于故事发展。

(注意,学生发言的时候,教师一定要给以适当简洁的点评。)

五、解读及小结

1.只要我们敢于在阅读中历险,敢于细心的挖掘,宝藏定会在我们面前熠熠闪光。

教师谈谈对文本解读的几点看法,仅供参考。

(用课件展示以下四句话)

(1)人们都渴望交流,但又无法拒绝生活将自己改变。

玛丽和比尔多年后不期而遇,双方都想交流,都在试探地询问对方的情况。但是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他们的谈话实际上是在答非所问。因为他们都被生活改变了,已经不再懂得对方,甚至他们从来没有懂得过对方,没有懂得过自己的真实思想。比如“我”和闰土,原来是一对很好的玩伴,是完全平等的,但是多年的生活将他们改变了,闰土竟喊“我”“老爷”。其实大家在生活中可能也有这样的经验。你现在已经和小时候的朋友找不到共同话题了。即使同学聚会,更多的也是回忆并谈论过去,因为生活将我们变得陌生了,除非你们经常联系,他从来没有在你的生活中消失过。

刚才我们已经分析了,这些年里,玛丽生活得不如意,变得苍老了;而比尔可能一直很幸福,依然很年轻。其实生活中的变化并非都很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没有抓住这个机会,没让自己进步,反而是落后于生活了。变化是挑战,也是机遇,那么,我们就应该在变化中不断完善自己的心灵世界,不断超越和改变自己。

(2)人们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谁都无法走入他人的世界。

人们都生活自己的世界里,谁都无法走入他人的世界。因为人群分开了我们,我们也分开了人群。人与人之间似乎都横亘着一些无法逾越的障碍,而你又没有能力将它推开。就像文中两位主人公,他们被什么分开了?找个关键的“障碍”,就是那些“不认识的人”。所以啊,人与人相处时,有时候也不要要求别人太多,这本身就是一种宽容。

时间就是一种设置障碍的武器。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礼貌”这个词。在时间的流逝中,世界将一对恋人分开了。多年后,当他们再次相见,比尔对玛丽是礼貌的笑笑。大家知道,在家人、朋友、恋人面前可以撒娇,甚至可以相互笑骂,而对陌生人才会不得不“礼貌”。一个“礼貌”道出了他们越来越陌生,越来越疏远,道出了他们之间那个障碍的确是无法逾越的。

(3)人生中有着太多的偶然,我们谁也无法控制和把握。

“为了点小事”,他们“闹崩了”,一气之下嫁给了那个“自认为她爱的人”,一对多年的有情人从此越来越远,这本身就是一种偶然;多年后的不期而遇,更是一种偶然。在这些偶然中,他们内心波澜起伏,答非所问,不知所措,而这些都是谁也无法控制和把握的。

(4)很多时候,选择等于放弃。

玛丽选择了别人,等于放弃了比尔,即使再相遇,也永远回不到过去了,这正如林中有两条路,选择了其中的一条,就再也回不到另一条了,这个观点可以结合美国著名作家罗伯特·弗洛斯特的诗《没有走的路》来解析,让大家更深切地体会。(用课件展示《没有走的路》)

2.让学生从这种选择中学会积极勇敢。

(展示课件)启示:选择是不可避免的,没有放弃就没有选择,当我们面对选择时要大胆果断。一旦选择了,就要用心走下去,勇敢走下去。

3.谈了几点小小感受,你们又是怎么看待本文的呢?是否从这个看似简单的文本故事中读出了更多深藏的道理呢?希望以后可以更多地听到同学们用自己的人生感受、阅读经历解读文本的内心的声音。

六、作业

调动自己的主观感受、知识经验,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根据生活经验,写一篇读后感或者为本文续写一个结尾。

与小说文本对话的关键词 第6篇

一、人物

抓住人物形象描绘的特点, 了解所反映的社会生活。阅读分析一篇小说, 首先要抓住小说的主要人物是谁, 作者使用什么方法来塑造这些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所揭示的社会意义是什么。例如, 鲁迅的小说《孔乙己》用较多的笔墨描写了迂腐、寒酸的封建社会下层知识分子孔乙己的形象。孔乙己是个旧知识分子, 他受封建文化毒害极深, 达到了麻木不仁、迂腐不堪、至死不悟的地步。作品写“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站着喝酒”, 表明孔乙己生活贫困, 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和短衣一样;“穿长衫”则含蓄地说明他硬摆读书人的臭架子, 思想上羡慕上层阶级, 轻视劳动人民。他喝酒的方式和衣着的矛盾, 正反映了他经济地位和思想意识的矛盾。作品从他的外貌、语言、动作中, 描写出他的性格特征:忍辱怯懦、好喝懒做、不会营生、迂腐麻木。小说还写了人们对他的嘲笑以及他的悲惨结局。通过这些描写, 作者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和人吃人的罪恶社会, 反映了孔乙己一生的悲剧和整个社会的炎凉世态。

因此, 与小说文本对话, 首先要抓住人物形象,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揭示作品的深刻内涵。

二、环境

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与小说对话的另一个切入点。我们都知道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可以交代时间背景、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描写自然环境是为了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 表达人物的心情, 渲染气氛等。也就是说环境描写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揭示文本主题而服务的。例如, 鲁迅小说《孔乙己》里的环境描写:封建势力非常强大, 封建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丁举人一手遮天;咸亨酒店的掌柜和伙计以及酒客都很愚昧, 他们欺侮和嘲弄孔乙己。孔乙己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里, 被逼迫、被侮辱, 没有温饱, 没有人同情或怜悯。再看文末“中秋过后, 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 看看将近初冬, 我整天的靠着火, 也许穿上棉袄了”。这里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 衬托被丁举人打断腿后的孔乙己此时的命运更加悲惨。万恶的封建教育制度不仅毒害了孔的思想, 而且摧残了他的肉体。以上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描写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冷酷和黑暗, 鞭挞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同时也批判了群众的冷漠麻木。因此, 阅读分析一篇小说, 还要分析人物生活的典型环境, 从环境描写中看社会面貌, 从环境描写中揭示人物性格和人物反映的社会意义。

三、故事情节

故事情节通常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故事情节的发展一方面起着制造悬念、引人入胜的作用;另一方面揭示矛盾冲突, 展示人物性格, 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理清故事情节是与小说文本对话的又一突破口。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以盼于勒———赞于勒———见于勒———躲于勒为故事情节, 展开对菲利普夫妇形象的塑造, 从他们对弟弟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 揭示了菲利普夫妇自私、贪婪、冷酷、虚伪的性格特点, 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与腐朽。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以上课前———宣布上课———上课经过———宣布散学为故事情节, 展开了对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内心和言行的描写, 塑造了小弗朗士痛苦懊悔和韩麦尔沉痛悲愤又充满希望的典型形象, 表现了法兰西人民的爱国深情, 表达了法国人民的必胜信念。

从高考看小说类文本的学习 第7篇

学习小说, 我们都是从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 入手, 职业高中的学生, 大多语文基础较为薄弱, 对文章阅读较浅, 仅仅能够把握大概的故事情节, 而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往往不够深刻。如何让学生能够准确地鉴赏一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是每一位职业高中语文教师要面对的问题。而最好的应对方法就是从春季高考语文试题中寻找途径, 下面看几组春季高考语文试题对小说类文体的考查:

(2012 年) 当代小说 迟子建 《灯祭》

33.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在写父亲时, 作者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4 分)

(2013 年) 当代小说 《回家》

34.概括海子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4 分)

(2014 年) 现代小说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鲁迅

30.文章以人物对话贯穿全篇, 语言极富个性化。试从文中找出一例, 并简要分析其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和性格。 (3 分)

(2015 年) 外国小说《选择》

25.小说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的方法? (3 分)

27. 简要分析肖夫人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3分)

纵观以上高考题, 我们可以概括出两种题型:一、描写人物运用了哪些方法。二、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明确了这两点,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和学习中就能做到有的放失、游刃有余了。例如, 学习美国著名作家欧亨利的《最后一片叶子》这篇小说时, 我们可以这样进行:

首先, 梳理各种描写手法及其作用。正面描写包括:肖像描写 (外貌描写) 、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侧面描写包括:侧面烘托、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各种描写手法的作用:⑴肖像、神态、动作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⑵语言描写:①刻画人物性格,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②描摹人物的语态, 使形象刻画绘声绘色、跃然纸上。 (3) 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涵情感 (矛盾/ 焦灼/ 担心/ 喜悦/ 兴奋等) , 表现人物思想品质, 刻画人物性格, 推动情节发展。 (4) 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征, 揭示人物性格。磨刀不误砍柴工, 通过这一学习过程, 学生在脑海中对人物描写的方法有了一个清晰的轮廓, 接下来的人物形象鉴赏就容易多了。

其次, 精心阅读, 细细品鉴。学生阅读课文29-36自然段, 思考下列两个问题 (2008 年高考题) 。29.在对贝尔门的描写中, 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两种描写方法?30.根据文中的描写, 用简要的语言说一说贝尔门是怎样的一个人。29.[答案]肖像 (外貌) 描写语言描写[评分标准]本题2 分, 每答对一问得1 分。30.[答案]贝尔门是一个穷困潦倒、外表粗俗 (或丑陋) 而内心善良、高尚的失败的画家。[评分标准]本题4 分, 对外表和内心的概括各占2 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方法总结:

1.步骤,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尤其是人物形象, 可以分“三步走”:首先, 听其言, 观其行。就是从作者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方面入手, 了解人物的语言、外貌、行动、心理等。其次, 给人物写“思想鉴定”。这是由表及里的过程, 就是通过作品对人物的种种描写, 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及思想品质。再次, 领悟作者的创作意图, 从作者所揭示的作品主题和情感倾向中去认识人物形象的意义和作用。

2. 用一个判断句xx是…… (性格特点) 的…… (身份或本质) 。

小说文本翻译论文 第8篇

一、解剖文本来生成

解剖文本就是剖析文本, 像庖丁解牛一样把文本条分缕析, 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广度和深度。要想达到这一目的, 就要找准解剖的切入点。应从一个符合文本独有特征的巧妙角度切入, 指向文本的关键处、核心处。切入点就是教师对文本深度解读后高屋建瓴的一问, 最能拨云见日, 道破天机的那一问, 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顾德希老师曾说:“凡是好的阅读课, 能给学生以启发的是一句话或几句话的理解, 抓好了这句话或几句话的理解, 学生就会茅塞顿开。”也可以从学生的困惑出发来解读文本。江苏省高中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者杨彬在教学《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时, 就采用这种方法来进行文本解读的。他先让学生预习课文, 挑出“在伽西莫多要水喝时没有人理他, 为什么他的仇人爱斯梅拉达会送水给他?眼泪和水有怎样的内涵?”这样一个有代表性的问题切入, 抓一问而带全部, 巧妙地梳理了情节, 解决了眼泪和水的关系, 通过回答, 学生把握了爱斯梅拉达、伽西莫多、孚罗洛副主教的形象, 体悟出了雨果创作的技巧, 从而避免了繁多的头绪, 引领课堂教学向纵深迈进。

二、体验文本来生成

一些小说通过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来诠释作者的思想, 表明了作者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和认识、情感趋向和价值取向。所以阅读理解小说文本时需要对人物形象进行体验, 才能更好地领会作品蕴涵的意旨。教师应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让学生在阅读、对话、探究中, 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 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阅读感受和体验。

笔者在教学莫泊桑的经典小说《项链》时曾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玛蒂尔德除了赔项链还有没有其他选择?”这个预设的问题一下子把学生的思维激活了, 他们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 想到了这样三种其他选择:一是向朋友说明实情, 想求得朋友谅解时得知项链原来是假的;二是买一条假的还给朋友;三是一逃了之。在学生达成共识的基础上, 笔者又追问:“玛蒂尔德为何没选择我们所想到的这三种方法却选择了一条最为艰难的路?从中可看出她怎样的性格?”学生再次讨论后达成了如下感悟:玛蒂尔德讲究自尊、诚信和敢于担当, 在困难面前逃避那是懦夫的行为, 我们就要做玛蒂尔德那样的勇者。另外, 在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时, 不能只看到她不被人们认同的一面, 还应看到她身上有很多人性的光辉, 唯有如此才会客观公正。学生通过这样的体验式阅读, 不仅领会到玛蒂尔德的可爱之处, 更学会了如何去分析人物。

三、挖掘文本来生成

就小说文本而言:“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法国哲学家罗兰·巴特还说:“作品一旦产生, 作者就死了。”在这个意义上对形象的多元感知, 对主题的多重探究, 对情感的多方梳理, 对语言的多角度咀嚼, 就有了巨大的生发空间。小说文本实在是值得挖掘的富矿, 多元的生成可以蔚为大观。挖掘文本就是聚焦于文本对于语言文字的具体运用, 努力在语言文字的丛林里涵泳、咀嚼、解构微言大义, 品悟弦外之音, 引导学生从接受美学的视角, 遵循“形象大于思想”的审美规律, 强化学生作为实践主体在解读文本中的作用。挖掘小说文本多重意蕴的尝试, 确实是小说阅读教学生成最重要的维度之一。

如对《丹柯》主题的多重建构, 教学时如能放手让学生挖掘文本, 就能在有关定论的基础上生发出更多新颖的解读。

教学《丹柯》最后一个环节为归纳主题, 学生水到渠成地归纳为:小说歌颂了丹柯一心为公的品格, 自信勇敢、敢于牺牲的精神。

接着笔者进行了小说主题的多元解读和个性化感悟教学。笔者启发引导学生:作品的主题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 小说的主题模糊多义, 所以, 小说的主题概括出来了, 但是我们的阅读欣赏其实还远没有完成, 我们应当再进一步深入, 从多元的角度和个性化感悟的角度来欣赏领悟。

学生自由讨论发言。 (教师引导:从丹柯角度分析;从族人角度分析)

明确:

1.歌颂了革命先驱一心为公、自信勇敢、勇于牺牲的精神。

2.先驱者的孤立和不被理解, 批判了长期处在黑暗中的人们的麻木。

3.从丹柯和族人的关系上我们又看到了小说的另一个主题就是领导者对群众要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

4.对英雄应当理解、尊重、感恩、爱护。

总结:小说主题的解读和感悟有着一个巨大的精神空间, 这才有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也正是这样, 伟大的小说才会有恒久的生命力。

四、拓展文本来生成

阅读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对文本探究感悟的过程, 更是一个主体与文本相互交融的过程。感悟不是靠教师提取出来给学生, 而是由学生自己去体验, 去发现, 去创造, 只有靠学生自身的阅读智慧才能实现。成功的教学就是善于挖掘文本中的智慧, 把文本中蕴涵的智慧转换成学生的个体智慧, 同时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 这种质疑是一种在个体思考、体验基础上的判断。这就涉及到对文本的延伸和拓展。教学中的延伸和拓展应源于文本而又超越文本。教学时如能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来评析, 站在辩证的角度来透视, 站在文本比较的视角来建构, 站在多学科交融的角度来聚焦, 对文本适度拓展, 定有动人的生成。

如德国作家伯尔的《流浪人, 你若到斯巴……》, 师生在课堂上理清了作品的主要内容, 知道战争使学校变成医院, 野蛮毁灭了文明, 感受到战争对人的伤害, 因此, 小说主要是对纳粹军国主义的强烈批判与讽刺。但是, 这时有几个学生开始议论:谁让德国人发动战争, 真是活该!显然, 这些认识偏离了作者本意, 是对小说的误读。这时笔者马上追问:“我”对战争恐惧和厌恶吗?这个追问让学生明白“我”不知道为什么作战, 也不知道自己牺牲的无意义, 更不知道反思自己。接着继续追问:既然“我”没有反思, 反思的任务由谁完成的?这一问拓展出了新的内容, 本节课后师生各自查阅了相关资料, 深入了解作家的经历, 在下节课的讨论中就产生了新的认识:普通民众也应承担战争的责任, 德国民众集体接受纳粹的精神奴役, 反映了那个时代整个德意志民族的思想缺位。

五、探究文本来生成

探究是语文课堂学习的最佳境界。小说家在字里行间总要有意无意留下空白, 让读者去填充, 去丰满, 去体味言外之意, 去倾听弦外之音。这就需要学生在教师引导下, 沉入文本中探究作者意图, 构建多重对话。

魔幻现实主义大师马尔克斯的《礼拜二午睡时刻》中, “这个儿子真的是小偷吗?”作者故意躲在文本的背后, 没有出来认定, 学生也各执一词。作者为什么要采取模糊化的写法, 将其处理成一位“疑似小偷”?教学时有必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首先, 母亲的形象决定了故事细节的设计。如果小说将重点放在儿子是否是小偷上的话, 那意味着情节设计就要朝向另外一个方向发展, 母亲就要为儿子申冤昭雪。这不是作者想要表现的。爱是不需要理由的, 这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儿子是否是小偷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儿子这样死去是悲惨的, 母亲是值得我们同情的, 母亲的坚强是值得读者敬重的。其次, 从作者的创作动机来加以探究。马尔克斯在这里想要表达一种超越时空的悲悯情怀, 让读者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感到一丝温暖, 而不是要谴责谁。作者不追求“事实的重述”, 而强调“感情的记录”。因此, 没有必要将儿子的身份交代清楚。第三, 依据课文中枪杀的这一段补叙性的文字来探究。作家由疲惫的呻吟、粉碎的鼻子、朴素的衣着等来刻画儿子的形象, 很少有小偷的暗示。通过这一段文字的阅读, 读者会认为, 这个儿子即使真是小偷, 也是令人同情的, 因为这样的小偷可能是被生活所逼。如果作家真的将其设计成十恶不赦的小偷, 那么这样的刻画就宣告失败, 因为小偷的行为已构成犯罪, 如果再歌颂母爱, 读者就很难接受了。可见, 小说对母爱的描写是有分寸的, 内敛而不放纵, 体现了作家驾驭感情的能力。

小说阅读教学的生成无疑给小说文本镶进一个深刻的楔子, 让学生或剖析、或体验、或挖掘、或拓展、或探究, 一石激起千层浪。让阅读真正成为学生个性化行为, 使学生在多元化的解读过程中, 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我们期待着, 在学生阅读的枝头上缀满富有个性的花朵, 鲜艳夺目!

参考文献

[1]王丽娟.中学语文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辩证关系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钱梦龙.一个哈姆雷特还是一千个哈姆雷特[J].中学语文教学, 2004 (10) .

文本细读在小说教学中的运用 第9篇

1.分析小说语言

在小说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语言解读环节进行积极的鼓励及引导,以使学生能够探索文章的特点,切身收获美的体验。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大部分教师过于注重对段落的划分、段意以及文章主旨的归纳总结,然而,这并不是小说中的实质性语言。相反,对小说的阅读教学,教师应着眼于文章的咬文嚼字,从而实现文章背后意境的深入解读。

比如,鲁迅在 《孔乙己》 中这样写道:“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句话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呢?从语言形式上来看,“的确”和“大约”的意思是相反的,但鲁迅却将这两个词放在了一起,仅从形式上来看,这句话是有语病的。但如果我们从文章的实质性涵义进行深入剖析,可以发现,这正是作者的感慨:“我”从未见过孔乙己的尸体,那我也就不能确切的说孔乙己肯定死了;但从现实角度分析,孔乙己的腿已经被打断,没有收入能够养活自己,人们对他的态度只是嘲笑和讥讽,那他怎么可能活下来呢?从“的确”和“大约”这两个词之间的矛盾中,我们能够感受到鲁迅笔下文字的张力,他的人文情怀也正是通过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我”对孔乙己充满了怜悯,但也衬托出孔乙己的可悲与可恨。据此,我们可以深切体会鲁迅心中对中国礼教下国人的怜悯与同情。

2.挖掘文章空白

小说中常常留有较多空白,对其挖掘和深思能够体会细读小说带来的独特魅力。对空白的深入解读也正是高中小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应想方设法让学生体会作者在其字里行间埋藏的深刻意味。但这些空白并不具有足够强的确定性,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细读工作予以引导,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和方向进行空白的挖掘与研究。

以鲁迅的小说 《祝福》 为例,在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在祥林嫂被抓走之后,鲁四老爷说了两次“可恶”,而在卫老婆子面前,鲁四老爷又说了一次“可恶!然而......”这里怎样解读?深意何在?鲁四老爷表面貌似那样严肃深沉,而实际上是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那句“然而”其实是鲁四老爷的人生态度:他对于什么都漠然和无所谓。再往下进行这个空白的品读,很容易发现鲁四老爷的内心深处的极度冷漠,并自我开解至自己心平气和的一个过程。实际上,这又与“我”在祥林嫂面前“说不清”的状态又有什么区别呢?在这里,可以看出鲁迅眼中中国传统礼教下知识分子的含混不清与庸碌,进而更深一步折射出鲁迅对人性的理解及批判。

3.把握文章整体

对小说进行文本细读的过程绝不仅是停留在字词的琢磨上,还需着眼于文章整体,“小题大做”。对小说结构的关注离不开对小说本身的艺术内涵与艺术空间的探讨,并最终落在人文关怀之上。也就是说,小说的阅读不是将文章放在当时的社会之中,而要传达出更深层次的人文关怀。

从对文本结构细致研读的过程中,学生将累计和深化自身的知识储备,以此提升整个语文课堂的深度,这是教学理论极难覆盖的领域,只有学生对文本精细品读和深入钻研之后,才能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

当然,对文本的整体把握也决不能仅仅只局限在整篇文章内,还需要对同类小说甚至与之有关联的其他小说都有所涉猎,这样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整体把握。文章的比较性细读能够培养出学生更广泛的阅读意识,并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和知识储备。

对于小说的探索,必须从人物、语言等多个方面进行对比。 比如,《守财奴》 中葛朗台临死前拼命去抓神父的十字架, 《儒林外史》 中严监生为了两根灯草始终吊着一口气,虽然时代不同,作家不同,但对这种吝啬到极致的人性的嘲讽却是高度类似。这就对高中语文教师在文学素养积累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注重提升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更要鼓励学生扩大自己的阅读面,进而实现学生更高层次文学观的塑造。

4.结语

小说文本翻译论文 第10篇

卡琳·丽韬在《后现代翻译:文本向互文性和超文本的转换》中讨论了互文本和超文本对现代翻译的影响。卡林·丽韬在文中提到, 由于计算机技术使整个文本生成的历史具有可见性, 所以它逐字地破坏了所谓的中心文本和各种译文的等级分布。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保持文本唯一性与多样性之间的平衡, 如何改变我们对于“原作是创新而翻译却不是创新”的观念?任何文本都有互文性这个特性, 因为任一文本意义不同程度地引用了其他文本, 从每一个文本都可以看到至少一个互文本的痕迹。现今的计算机窗口环境以一种鼓励互文本的方式来显示文本, 因此翻译本身实际上就是一种互文活动。卡琳·丽韬认为, 超文本使得人们能够排列和重新排列文本, 分散文本片段, 将其嵌入到其他文本中。由于超文本使用者将每一个文本拿来为自己所用, 所以超文本系统重新构造了作者、译者和读者的关系和角色, 所有阅读行为或翻译行为是作品和不同版本的合作行为。

2 文本向互文性转换

互文性这一概念是由法国后结构主义代表人物朱丽娅·克里斯蒂娃 (Julia Kristeva) 提出的。她对互文的定义是:任何文本的构成都仿佛是一些引文的拼接, 任何文本都是对另一个文本的吸收和转换。索莱尔斯的定义也是很精辟的, 值得一提:任何文本都处在若干文本的交汇处, 都是对这些文本的重读、更新、浓缩、移位和深化。从某种意义上讲, 一个文本的价值在于它对其他文本的整合和摧毁作用。

互文性理论认为原作与译作之间是一种互文的关系, 译者作为原作与译作的媒介拥有三重身份:读者、阐释者和作者。在互文性理论参照下, 译者的身份体现在:作为读者对文本的完成, 作为阐释者对文本的解释, 作为作者对文本的改写。理论家们将世界上的每一件事物都文本化了, 传统被互文性所代替, 文本的界限消除了, 每一个文本都向其他所有文本开放, 从而这一文本与其他文本都为互文本。卡琳·丽韬说如果是互文文本, 那它就有其他文本的印记, 本身就是其他文本的翻译。正如我们所看到的, 那么这个文本就不能在与其他文本对比时展现出明显的优越性, 文本和其翻译因此不能表现出明显的对立。如果每一个元素的内部元素与其他文本相融合, 如果一个元素已经是拥有其他文本或翻译的印记, 那么两种元素间如何有一个分明的界限呢?因此, 由于关系转换和其他文本印记的存在, 文本和翻译的关系变得不稳定;由于拒绝接受简单的两极对立, 因此也模糊了文本和译作之间的明确界限或区别。

在熟悉了当今如此发达的文本生成技术后, 我们应认识到译作是原作的再生, 译作与原作之间应是一种互文性的互动关系, 而不应有从属、次等之别。互文本是对原作者的权威的挑战, 是对译者身份提高的有力条件。在面对唯一而真实的原作时, 是什么让我们恐惧?在面对多样的文本时, 是什么让我们不自在?卡琳·丽韬认为, 按照西奥·赫斯曼的观点, 盲目接受“原作至上”观点总会导致翻译研究变成通过强调翻译中的错误和不足来展示原作优点的过程, 当然也保持了一种译者地位低于原作者的感觉。 (The study of translation then serving merely to demonstrate that original’s outstanding qualities by highlighting the errors and inadequacies of any number of translations of it.) 传统读者将作者视为意义的全能掌控者, 因为我们不希望意义超出他的范围到达译者手里。虽然不同版本的翻译是以原作为模板产生复制品的, 但是复制品和翻译有自己的特征和多样性, 人们应该像重视原作一样去重视复制品和翻译。原作者与译者之间是主体性的对话关系, 而不是所谓的主次关系。不同译本之间的对话是一种主体间的互文性互动行为;译者与译入语读者之间的关系也应是翻译主体间的对话关系。

3 文本向超文本转换

1965年, 美国专家泰得·纳尔逊 (Ted Nelson) 提出了一种利用计算机技术把相关文本组织在一起的方法, 并将这种方法命名为“超文本 (hypertext) ”。超文本技术使用超链接的方法, 将自然语言文本和计算机交互式地转移和动态显示线性文本的能力结合在一起, 在文档内部和文档之间建立起非线性的网状结构, 使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 从当前阅读位置直接切换到超文本链接所指向的位置, 利用超文本机制提供的联想式查询能力, 迅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有关信息。一个文学作品的超文本成分通常包括:作品的标题、副标题、笔名、序文、献辞、题词、注解、后记、附录、封面、插图、作者简介、媒体对该书的评介、不同语言的译本等等。超文本使很多东西变得可能:排列和重新排列文本, 分散文本片段, 将其嵌入到其他文本中, 像意象一样连接、分离、互连文本。翻译不再被理解为是对一个固定有界的原始文本的复制, 而必须作为对多元化的原作持续再创作的重构。超文本在屏幕上向读者展示许多不同的翻译, 在我们眼前炫耀翻译的连续性, 使读者看到的是没有绝对意义的作品。

在这种超文本环境下, 所有阅读行为或翻译行为是作品和版本的合作行为。卡琳·丽韬说, 由于超文本能够用电子技术对文本进行排列和再排列, 由于窗口环境能分散文本片段、插入文本、连结或打断文本及图像, 因此它改变了我们写、读和译的方式。超文本可以链接世界上所有其他含有信息的计算机, 在网上可以激活任何一点进入另一个点, 一个信息单位可以连接到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超文本网络技术的发展突破了传统文本的线性阅读方式。正如巴特经常说的:我们现在知道文本不仅仅是释放一个单独“神学”意义的一行文字, 而是一个多维空间, 其中有许多并非原本就融合冲突的作品。文本是一系列从无数文化中心提取的引言。丽韬在文章中提到, 超文本注定要改变传统的文本理论和后现代翻译。在屏幕上向读者显示许多不同的翻译, 在我们眼前炫耀一系列的翻译, 超文本使读者面对的是不可能绝对的翻译与具有最终意义的原作。 (In presenting its readers with a multiplicity of variant translations on the screen, in fl aunting before our eyes the seriality of translation, hypertext confronts its readers with the impossibility of a defi nite translation, and therefore also with the impossibility of the closure of the original.) 超文本环境下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区别的文本, 因此后现代生产时代使一种文本变得丰富多样, 产生多个版本。各文本之间相互连接, 这种情况使得文本之间将相互融合, 相互包含。由于超文本使用者可以将任何一个文本为己所用, 所有写作都变成了协作式的, 这种协作不仅仅存在于作者和译者间, 也在作者、译者和读者间。在全新意境的创造之外, 超文本能提供读者多重选择的网状路径和文本间自由跳转的联想机制, 使传统文本的线性阅读变成了联想式自由读写, 改变了我们读写的方式。

4 总结

卡琳·丽韬对于后现代主义翻译见解全面而独到。她通过文本向互文性的转变, 重新审视翻译的等级说, 提出作者与译者是主体性的对话关系, 而不是所谓的主次关系。丽韬同样分析了文本向超文本的转变, 使得后现代的写作与翻译变成了合作式的创作, 平添了翻译研究的包容性。她深入地分析了文本的变化与后现代翻译的关系, 其思想为我们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但是其中有些理论不够完善, 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以卡琳·丽韬的《后现代翻译:文本向互文本和超文本的转换》这篇文章为研究对象, 来探讨卡琳·丽韬对于后现代翻译的观点。丽韬在文中主要讨论了新兴计算机技术对翻译的影响, 即互文本和超文本的大量出现不仅削弱了译者地位低于作者的观念, 也改变了人们读、写、译的方式。

关键词:后现代翻译,互文性,超文本

参考文献

[1]Nelson, T.Literary Machines[M].Mindful Press, 1990.

上一篇:三法结合下一篇:国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