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在生态文明建设

2024-07-05

新时期在生态文明建设(精选8篇)

新时期在生态文明建设 第1篇

2013年斗门区教育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

《新时期广东生态文明建设》试题

说明: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用蓝色或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作答,打印或复印的答案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不必交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全身形态,延续了人类社会的文明、工业文明的历史血脉。

2、生态文明建设的终极目标是。

3、2009年,被列入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的城市有。

4、生态文明建设产业结构优化的趋势主要是指。

5、建设生态城市应该遵循原则是

6、按区域特色和技术标准,绿道分为7、2011年,广东政府提出要以环境友好型社会 等先进理念,为进一步深入推动广东省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的力的保障。

8、合理的消费指的是 的消费。

9、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是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 施 的依据。

10、新时期广东精神是。

二、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5分

1、我国生态哲学思想渊源流长,“天人合一”是 的生态哲学思想。

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

2、在 年,“绿道”这个新概念第一次被摆上了案头,被摆到了与轨道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

A.2009B.2010C.2011D.20123、2012年,广东省颁布了,将广东省的陆地面积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生态发展和禁止开发”4类区域。

A.《广东主体功能区规划》B.《广东环境保护纲要》

C.《森林保护管理条例》D.《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4、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布局模式有。

①增长极模式②点轴模式③网络模式④开放模式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5、珠海高栏港经济区外300公里的海域上,即将建成投产的气田是。

A.荔湾3-1气田B.春晓气田C.南湾3-1气田联D.港湾3-1气田

6、是生态文明建设在产业区的具体体现,是产业生态学的一种具体实践方式。

A.生态工业园B.生态农业园C.生态产业园D.传统工业园

7、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主要包括生态社会建设规划、生态经济建设规划及。

A.生态环境建设规划B.生态意识建设规划

C.生态行为建设规划D.循环经济建设规划

8、低碳消费模式是指消费者选择__排放较低的消费资料或者消费方式,以满足自身的 1

需要。

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废气D.废水

9、以下不属于广东生态文明建设优势的是。

A.便利的区位优势B.良好的生态资源

C.经济发达优势D.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

10、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 研究过程中提出的。

A.“人与环境圈计划”B.“人与生物圈计划”

C.“人与自然界计划”D.“人与生态圈计划”

11、生态文明现状系统,由社会文明、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和政治文明五个子系统构成。

A.生态环境B.精神文明C.物质文明D.生态行为

12、各地应根据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营成本费用和水质改善目标的需要,按照的原则制定污水处理收费标准。

A.“公益事业”B.“保护环境”C.“合理盈利”D.“节约用水”

13、主体功能区一般包括:优化开发区、重点为开发区、及禁止开发区四类。

A.海洋开发区B.沿海开发区C.限制开发区D.内陆开发区

14、世界上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绿道始建于年美国波士顿公园绿道系统。

A.1867B.1918C.1985D.201115、政府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应秉承“”的理念。

A.效率优先B.顺畅优先C.节能优先D.公交优先

三、多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并列定为五位一体。

A.政治建设B.环保建设C.文化建设D.社会建设E.经济建设2、2011年,21个地级以上城市及顺德区空气质量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居住区标准),其中达到一级标准。

A.珠海B.梅州C.河源D.阳江E.中山

3、生态经济建设规划包括。

A.生态产业建设规划B.清洁生产规划C.循环经济建设规划

D.生态行为建设规划E.环境建设规划

4、珠江三角洲包括以及江门、东莞、中山和惠州。

A.广州B.深圳C.珠海D.佛山E.肇庆

5、政治文明子系统包括等指标。

A.政治自由度B.廉洁指数C.政治纪律性D.行政服务效率E.市民满意度

6、健全生态制度,包括。

A.树立核心价值B.建立保护制度C.强化风险防控

D.探索制度创新E.加强环境监管

7、低碳交通的特征是。

A.低排放B.低能耗C.低收益D.低污染E.低成本

8、广东省国土开发总体战略包括。

A.高效利用B.双轴拓展C.多极增长D.绿屏保护E.核心优化

9、生态文明指标选取的原则包括。

A.整体性B.典型性与代表性C.可操作性与可引导性

D.定性与定量相结合E.相对独立性

10、城市低碳消费的关键是人们的 之间的协调和配合。

A.消费理念B.消费方式C.消费能力D.消费需求E.消费行为

四、判断(正确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建设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否定,生态文明强调先进文明必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人们在享有现代物质文明成果的同时,又能保持和享有良好的生态文明成果。(╳)

2、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大资源利用,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怎么等生态文明建设的四大任务。(╳)

3、为了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国家实施“以罚促治”政策。(╳)

4、低碳交通的核心在于优化能源利用结构和提高交通运营效率。(√)

5、按减少碳排放量的方式,低碳技术可分为减碳技术、固碳技术和用碳技术。(√)

6、广东与港澳共饮一江水、共享一片天、共建和谐社会,一直是粤港澳合作的重点内容之一。(√)

7、三大交通网络是指调整公路网、轨道交通网、高等级航道网。(╳)

8、快速公交系统是一种介于快速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间的新型公共客运系统,是一种大运量交通方式,通常也被人称作“地面上的地铁系统”。(√)

9、循环经济的特征是低排放、低消耗、高利润。(╳)

10、美国“贝丁顿生态村”设计理念就是建造一个“零化石能耗发展社区”。(╳)

五、简答 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意义:

1、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

2、建设生态文明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选择。

3、建设生态文明是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4、建设生态文明是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的迫切需要。

2、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效益主要体现在哪几方面?

1、促进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形成;

2、有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有效遏制生态退化趋势;

4、有效消减污染物排放;

5、有效改善城乡景观生态质量。

3、构建低碳城市的内涵是什么?

1、从减少碳排放的角度,包括绿色能源、清洁技术的采用,强调所有的物质资源和能源得到高效合理的利用,并进入循环系统,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减少无谓消耗和污染物的产生;

二是从社会生活的角度,包括低碳交通、低碳建筑、低碳消费等方面,强调人们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尽可能地减少自己的碳足迹,践行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

三是从城市管理层面,强调低碳规划和低碳制度,完善低碳城市规划先行,发挥制度作用,规范人们行为和各方面利益。

4、面对全球生态问题的日益恶化,我们该如何应对?

一、发展低碳经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1、在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工作;积极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增加自然界的碳汇能力

2、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适时调整农作物布局;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优化和合理利用水资源;加强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降低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二、控制氟氯碳化物,减缓臭氧层破坏

三、加强废气净化,控制酸雨污染

四、完善保护制度,遏制生物多样性锐减

六、论述15分

什么是低碳生活方式?请根据自己的实际,谈谈你将如何打造自己的低碳生活方式。

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生活,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低碳不仅是企业行为,也是一项符合时代潮流的生活方式。低碳,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简单理解,低碳生活就是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因此低碳生活是我国提倡生活方式之一。

在日常生活中在我将主要从低碳饮食、低碳日常两个方面打造自己的低碳生活方式。

以营养健康为导向的代碳饮食。一是平衡膳食,在保证营养、健康的前提下,提倡少食肉禽蛋奶,多吃五谷杂粮、瓜果蔬菜,尤其是尽量选取本地应季的天然食材。二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三是低碳做饭,采用节能电器、厨具;

以经济适度为导向的低碳日用。一是选择低碳家电,二是低碳穿衣、尽量选用自然环保面料;三是减少生活垃圾,对垃圾进行合理的分类,提高回收利用效率;四是低碳办公,尽量采用无纸化办公,提高办公效率,五是提倡合理消费用、文明消费,积极使用低碳交通方式。

新时期在生态文明建设 第2篇

确切地说,生态文明的提出已经可以说是很久远的事情了,但实际上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却并不明显。虽然这些年来的投入和宣传不可谓不多,但确实收效甚微。尤其在二三线城市,民众对于生态文明的概念甚至不甚明了,更不要说是积极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发展这么宽泛的主题了。

宣传的到位与否,与实际的效果不一定成正比,这与民众的接受能力相关。民众接受到了某个信息,却不一定会消化,并因此得到有效执行。

因而,事情的关键在于接受。

而民众要接受某种信息,要基于他对该信息的理解和支持,这受限于其受到的教育和积累的素养。因此,教育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也应该要起到重要的作用。只有

新时期在生态文明建设 第3篇

一、农村生态伦理建设的重要性

自改革以来, 我国的经济得以快速的发展, 但在经济快速的发展同时, 忽视了许多重要的因素, 出现了如生态失衡、资源告罄等一系列问题, 使得发展陷入困境。在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要构建人—自然—社会的和谐, 尊重生命和自然界, 要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伦理的范畴。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因此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将是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现今单一的追求改建与发展而忽视生态文明的建设是不可取的, 必须保护好农村的生态资源和环境, 并以此作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构建更加和谐、健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反之还是一味的发展和改建的话将会给自然带来巨大的影响, 也必将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和阻碍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农村的人口达9亿之多, 占有我国绝大部分人数的总量。生态意识对于农民而言是相当的淡薄, 甚至何为生态并不是很了解。所以, 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 为农村生态伦理建设是相当有必要的。

现在出现了一种现象就是农村工业的兴起, 由于开发商往往更注重经济的利益, 而农村的农民对法治和生态意识很淡薄, 所以农村环境问题将会越来越严重, 污染也将会影响和改变人类往后的生活方式和带来不可预计的危害。因此, 生态伦理建设在农村是迫切需要加大力度。

二、新时期农村建设中出现的生态伦理问题及影响

在现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 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由其信息化的时代到来, 社会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城镇的规模也得到了不断的扩展, 农村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社会文明也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是, 这些取得的成果大多都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农村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对农村居民的生活和身心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影响着农村的经济发展。农村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 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必将受到生态环境的影响, 也将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景, 影响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1. 生活垃圾污染

在现在的农村地区可以随地看到大量的垃圾成堆, 政府部门也并没有相关的处理措施, 每经过时都会发出腐烂的臭味, 更重要的是那些垃圾很多都是不易分解的或是对土壤有毒性物质, 如聚乙烯、聚氯乙烯塑料薄膜。农膜残留量增加, 水分渗透量就减少, 土壤含水量下降, 削弱了耕地的抗旱能力, 残膜在土壤中破坏了农田的生态环境, 形成阻隔层阻碍作物对营养和水分的吸收, 农膜中添加剂影响土壤, 也将统破坏农田的有机结构和种植物的不良生长。

2. 家禽粪便污染

在农村地区, 几乎每家都养着许多的家禽。农村居民都习惯了传统的生活方式, 对于家禽产生的粪便都是随意处理的, 甚至直接与家庭的生活垃圾一起打包丢入河流造成污染。有些居民甚至不及时地处理, 这将很容易引发细菌滋生和传播。

3. 化肥、农药的污染

无节制的使用化肥会使土壤退化, 现在大部分的化肥都含有很高浓度的氮元素, 氮素化肥相比其他化肥而言污染更严重, 氮素过多也是对自然环境的威胁。氮素进入地下后会造成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影响土壤的有机质和农村居民的正常饮用水。

4. 工业污染

看看现今的农村不难发现, 许多的地方为了提升经济的发展, 都开始建立了工厂和工业园。打着发展经济的口号而不顾生态环境的建设, 并且政府对环境监控的措施相对松弛和农村居民对环境意识的淡薄, 造成现在农村许多地方也经常性的飘着各种有害物质, 使得附近的居民生活受到极大的影响。

三、新时期农村生态伦理建设

生态伦理建设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要求, 是建立一种人类遵守生态道德的体系, 是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一种价值观体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改建过程中, 出现了许多有关生态环境的问题, 为了建立更加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改变现状, 提高生态文明建设。

1. 提升农民生态伦理意识

“意识是行为的先导, 人们的一切行为和活动都是在一定意识指导下行动的。”农民生态伦理建设首先要提升农民生态伦理意识, 要在思想上让广大的农民有足够的认识。我们现今面临的生态伦理问题, 就是因人类对自然不正常的行为所造成的。所以, 提升农民的生态伦理意识, 才能让农民以主人公的角色保护生态环境, 才能实现农村生态的平衡, 才能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新农村。从现在的实际情况来看, 大多数的农村居民只是一味的以传统的生活方式生活和只考虑经济的利益。要从过去的注重工业的发展向现实的生态环境保护的转变, 从粗放型农业向集约型农业的转变, 传统型农业向生态型农业的转变。总言之, 需要农民从传统伦理观念向生态伦理观念转变, 提升农民的生态伦理意识和生态伦理建设的行动力。

2. 增强农村生态伦理教育

意识的提高仅仅是观念上的改变和行为发生变化, 生态伦理建设需要正确的指导方法, 因此, 要增强农村生态伦理的教育。教育是提升生态伦理意识一种重要途径。意识的发展需通过教育的手段来获得和提高, 加强农民的生态伦理教育, 可以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带来巨大的作用。要积极发展各种科学知识的普及, 更重要的一点是一切要从实际出发, 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编写相应的书籍以及科学知识的传授。信息化时代的今天, 可以增加更多的教育方式来满足更多的农民, 用信息化知识来武装农民, 甚至采用信息化技术来丰富农村生态伦理的建设。

3. 建设农村生态伦理机构、完善农村生态伦理建设相关设施

农村生态伦理建设不仅需要农民意识的提高和教育的培养, 政府作为执政部门更要发挥其作用。政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领导者和带头人, 必须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意识, 不应以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短暂的经济利益。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参与者, 应以主人翁的身份积极配合政府出台的正确的举措。

一切的生态伦理建设都离不开相关的设施作为支配, 只有“软件”与“硬件”相结合才能发挥更大的效果, 尤其是要运用好现代化的设施。

4. 建立、健全农村生态环境的相关法律

农村生态环境的相关法律法规在我国还并不算是很健全, 也不是很明确。这也是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立法的缺失, 在生态方面, 出台较早的《环境保护法》“只重视对城市环境和重点污染地区的保护, 处罚工业对城市环境所造成的污染。”[ 4 ]我国其他有关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也不是很健全, 而针对农村的就更加的少。因此, 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健全的法律法规来约束。应结合农村的实际修改以往有关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做到“责权清晰、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5], 防止农村生态环境遭到进一步的恶化。

参考文献

[1]王周.农村生态伦理建设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003.

[2]刘青松.农村环境保护[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3.

[3]贺新春.黄梅珍.新农村视野下的农民生态伦理思考[J].成人教育, 2009, (1) .

[4」刘颖杰.我国农村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法律问题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 2011.

新时期在生态文明建设 第4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

在新时期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发展理念,并且逐渐的融合到城市规划的过程当中。在开展城市规划工作中,必须重视生态环境的建设,应用生态学的理论与知识,将城市规划与自然要素进行有机的结合,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向来是人类生存中所并存的两个问题,两者既存在矛盾,又存在相连的关系。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以往粗放式的发展过程中对于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环境污染与生态环境的破坏对于城市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城市生态环境的优化逐渐成为了当代城市规划中的重点内容,是可持续发展理念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内容。

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城市是人类重要的生存环境,并且伴随着人类的物质文明的发展,是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统一、制约所构建成的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城市的规划建设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内容,并且实现多层次的生态系统的构建。可持续发展是新时期城市建设的重要方向,也是规划过程中所必须考虑的内容。通过将生态环境建设的理念进行推广,可以更好的实现城市的综合影响力。

1城市生态环境的规划原则

第一,资源回收利用原则。资源回收是对资源充分利用的有效形式,也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措施。资源回收的意义在于可以有效的减少资源的消耗,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提高可回收材料的利用水平。以资源回收理念来推进相关产业发展,可以有效的对城市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

第二,多样性原则。物种多样性,是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进行生态环境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容。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要重视保持物种多样性,通过构建复合性的生态系统,保证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顺利完成。

第三,预防与保护共同推进原则。针对于现存生态环境问题,要积极的进行解决,并且推行有效的保护措施。与此同时,还要对于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进行提前分析,并且做好有效的预防工作。在生态环境的规划过程中,必须要引入合理的预估机制,各项工程开展之前要对于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全面的评估,并且就其中不合理的方面进行整改,并且给于合理的整改建议。只有拨正预防与保护共同推进,才可以真正的保证城市生态环境的规划的有效性。

2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建设相融合

第一,城市发展规划。城市发展规划对于城市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是城市后续经济、环境与社会体系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其发展的重要指标。首先,经济发展指标是城市发展目标中的首要内容,也是衡量城市综合实力的一个关键要素。在经济发展指标的制定上,要囊括不同内容,主要包括生产总值、人均收入、能源消耗、资源消耗、废弃物利用率等多方面的内容。经济发展指标的制定要与城市的发展相结合,并且结合城市的产业结构特点,以促进城市资源充分利用为原则。其次,环境发展指标是衡量城市生态环境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一般来说,环境发展指标包括了城市污染强度、水资源质量、遭遇污染治理、污水处理率、饮水质量、重大污染事件等等内容。生态环境指标为后续生态保护和预防工作提供了有效的依据,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指导。最后,社会发展指标的制定。社会发展指标对于城市的人口密度、增长率、自然灾害水平、消防安全水平、工业水平、教育水平、市民满意度等多项内容提出了一个既定标准,并且要以提高人口素质和城市职能水平,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为目标。

第二,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生态环境的建设规划工作是城市规划过程中,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总纲,也是现行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开展的重要前提。在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过程中,需要针对于生态环境的改善、绿化系统的改善以及人口容量的规划入手,提出不同的规划方向。首先,自然环境改善规划上,要以改善城市环境水平为主要目标,构造合理的生态体系。在对城市现有生态资源进行利用时,要注重合理的保护。对于城区内部的河流、池塘、湖泊、溪流等地段进行保护,通过人工河道的改造,尊重自然,在保证原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做好相关绿化和配套。通过人工环境整治措施的推行,将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进行融合,形成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体系,进而实现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协和、统一。其次,对城市绿化系统的建设规划。城市绿化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保持自身居住环境质量的重要前提。绿色植物作为城市绿化的主体,其具有良好的净化空气、消除噪音、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还可以改善城市环境,美化城市环境,健全城市的生态平衡。在绿化系统的规划中,要组织形成一个具有良好层次体系的绿化系统,并且考虑城市的具体特点,打造符合城市的绿化体系。最后,对于城市人口容量的规划。在进行人口容量规划的过程中,要结合相关计算指标,并且对城市具体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参考国外先进的人口容量规划指标和经验,保证城市内部人口容量规划的合理性,权衡经济、社会、环境三者之间的利益,寻求城市人口调控对策和规划管理政策,为城市用地布局、居住用地规模与指标等提供科学依据。

4结束语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规划过程中,逐渐的意识到了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并且随着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推广,人们的自身意识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在生活质量的诉求不断提高的今天,生态环境质量的水平成为了人们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人类对于环境质量的要求,较以往每个时代都更高,生态环境建设的需求也逐渐发展到历代社会的顶峰。现代科学理论认为,生态城市是城市化发展的下一步进程,城市内部生态环境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其城市的发展潜力,决定了城市能否更好的吸引投资、人才和物资,更好的在竞争中寻求有力的位置。经过大量的实践研究分析证明,新时期城市规划中融入生态环境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王成新,于雷,吕红迪,周军.城市环境总体规划中的区域协同思想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3(11)

[2]种颖.城市更新中生态环境建设的问题和策略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3(12)

[3]许娜.生态城市建设中规划与绿化问题分析[J].门窗.2014(01)

新时期在生态文明建设 第5篇

姜微微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党中央相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等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举措;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并将到2020年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要求之一;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绿色经济、绿色矿业、绿色消费模式、政府绿色采购不断得到推广,“绿色发展”被明确写入“十二五”规划并独立成篇,表明我国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党代会报告中少见的这种动情的叙述方式着实令人动容,也体现了对待自然的基本态度。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首次被写入党代会报告,就是向世界宣告:我们要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我们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

十八大报告指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和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四个方面着手,提出要加强水源地保护,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保护海洋环境生态,完善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安全格局等。毋庸置疑,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是建设美丽中国的主干线、大舞台和着力点。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理性反思的产物。它是指人类在改造和利用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由此所产生的对自身的各种负面影响,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和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

马克思恩格斯对生态文明提出了许多丰富而深刻的思想,马恩生态文明思想大约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他在深刻的社会、经济以及阶级背景下产生的,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而我国的生态文建设是在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上发展起来的。

其一,生态发展的可持续性马恩生态文明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马恩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发展的可持续性,人要想存在和发展必须依靠自然界。人类依靠自然界的原因就在于自然界的可持续性。人与自然界,只有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发展,在能保证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实现人类、自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二,生态思想的实践性。马克思曾指出: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自然的一种对象性活动。自然是通过人类劳动创造出来的人化自然,人类把自然纳入生产劳动之中,把自然作为生产劳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所以说,人类社会就是通过人类的实践劳动而产生的。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只有通过实践,社会才能在自然接受改造的过程中不断的进步发展。其三,生态文明内容具有时代性。在马恩存在与发展的时代,自然生态环境还没出现严重的恶化,但随着工业革命的不断发展,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而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污染与破坏,在马恩生态文明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科学发展观,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一)生态文明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态文明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自然基础。我们都知道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虽然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但是,如果离开了生态环境这一前提条件,经济的发展就是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通俗地说,如果没有森林,锯木厂的价值就为零;如果没有鱼,渔业的价值就为零。可见,没有生态环境资源,经济就无法发展。从经济学的“木桶”原理来说,我们也应重视生态文明在经济发展中的能动作用。因为决定木桶容量的不是最长的木板,而是最短的木板。在如今的社会发展状况下,生态环境这木板已经越来越短。如果人们还是一味地追求经济价值,忽视生态价值,那么就算经济木板越来越长,最终也将是无发展的增长。

(二)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物质保障。生态文明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新型的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而生态文明建设中遇到的一切问题都要靠发展来解决。

可见,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建立在生态文明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才更有利于实现人、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如果我们在生态文明观的指导下,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发展理念,那么在协调经济与生态的相互关系中积聚内部力量,谋求经济的极大发展是可能的。

新时期在生态文明建设 第6篇

学习了《新时期广东生态文明建设》这本书,我们要意识到,全球恶化的生态环境形势已不是单纯的科学技术就可挽救的,要靠政策、靠政治,更要靠全社会觉悟的生态道德文化观。否则,如何拯救“濒临失衡的地球”。通过对十八大报告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深入学习,就生态文明中的生态道德教育谈点体会。

人类对社会的依赖性与其对自然的依赖性,构成了自己生存与发展的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生态的破坏、环境的污染、沙尘暴、雾霾天气、经济发展中的透支等现象,并非主要出自科学上的无知或技术上的缺失,而是与人们的道德水平直接相关。确立新型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生态道德这一触及人类的道德规范的必然要求。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德育教育特别是学校德育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围绕如何处理自己与他人、集体、社会、国家的关系而展开,相对忽略了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包括人类与其他生命之间关系的教育,没有把生态道德教育作为其中的重点来进行。针对目前我国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提高全民对生态道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很是必要。

新时期在生态文明建设 第7篇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50.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城市低碳消费的关键是人们的消费理念、消费方式和()三者之间的协调与配合。(5分)5分

A.经济基础

B.消费环境

C.消费行为

D.消费金额

正确答案:C2、在广东省主体功能分区资源环境压力分析中属于“过度开发导致超承载力的环境压力”的分区是()。(5分)5分

A.优化开发区

B.重点开发区

C.限制开发区

D.禁止开发区

正确答案:A3、广东省除()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外,大部分地区为南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类型。(5分)5分

A.粤北山区

B.珠江三角洲地区

C.雷州半岛

D.粤北西北侧的连山

正确答案:A4、下列关于环境主体功能分区说法错误的是:()。(5分)5分

A.主体功能区区划仅仅是一种初始性划定

B.主体功能区环境保护相关政策的制定,应遵循确保发展权公平的原则

C.可分为重点开发区、优化开发区、持续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

D.要实施基于主体功能区的“分类指导、分区推进”的环境政策,主动引导各区社会经济发展,实现全省环境与发展的协调发展

正确答案:C5、()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5分)5分

A.十五大

B.十六大

C.十七大

D.十八大

正确答案:D6、生态文明又称()。(5分)5分

A.原始文明

B.健康文明

C.绿色文明

D.白色文明

正确答案:C7、()尤其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不只是环境实现科学管理的一项基本工作,更是改变国家发展布局的约束性指导,是实现以生态环境引导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战略转变的最主要举措。(5分)5分

A.主体功能区划

B.编制发展规划

C.转变发展布局

D.合理开发海洋

正确答案:B8、()是建立国家生态环境质量保障行动中长期规划,统筹兼顾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需求。(5分)5分

A.改善环境质量

B.保持生态平衡

C.强化风险防控

D.应对全球变化

正确答案:A9、循环经济得到培育发展,实现资源在生产链条中多次、反复、循环利用,形成()的循环流动。(5分)5分

A.“资源——产品——再生资源”

B.“资源——产品——环保产品”

C.“资源——环保产品——二次资源”

D.“再生资源——资源——产品”

正确答案:A10、()报告中指出:城市生态规划是要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个方面创造一种能充分融合技术和自然的人类活动的最优环境,诱发人的创造精神和生命力,提供高的物质和文化水平。(5分)5分

A.“国际人与生物圈计划”第五十七集

B.党的十八大

C.“国际人与生物圈计划”第五十六集

D.党的十七大

正确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1、低碳饮食,就是对碳水化合物的消耗量进行严格限制,同时稳步提高()和()的摄入量。(7分)7分

A.糖分

B.蛋白质

C.维生素

D.水分

正确答案:B C12、环境承载的特性包括:()。(7分)7分

A.客观性

B.可变性

C.区域性

D.时间性

正确答案:A B C D13、为更好地适应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和加快经济转型,广东构建()和()的工作已扬帆起航。(7分)7分

A.“绿色经济”

B.“绿色文明”

C.“绿色财政”

D.“绿色出行”

正确答案:A C14、健全生态制度要做到:()。(7分)7分

A.树立核心价值

B.建立保护制度

C.探索制度创新

D.加强环境监管

正确答案:A B C D15、我们通常所担心的矿产资源通过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就可以实现(),以达到减少进入生产流程的物质量,以不同方式多次反复使用某种物品和废弃物的资源化的目的。(7分)7分

A.“减量化”

B.“再生产”

C.“再使用”

D.“资源化”

正确答案:A C D

三、是非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5.0分)

16、全球变化尤其气候变暖是典型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它关系到全球经济和人类社会持续发展与平衡稳定的全局。(3分)3分

正确答案:是

17、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是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NESCO)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3分)3分

正确答案:是

18、广东省在固体废物管理、流域跨行政区交接断面水质考核与管理、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治、提高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等方面都走在了国家环境法制建设与管理的前面。(3分)3分

正确答案:是

19、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要先从系统运行过程中提取具有标识性、可量化的指标来构建。(3分)3分

正确答案:是

20、“阴阳五行说”以整体观、联系观和动态观来观察和解释世界。(3分)3分是

新时期在生态文明建设 第8篇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严重的水土流失已成为我国头号环境问题[3]。水土保持秉承生态文明观中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以生计改善与保护性开发为切入点,有效保护水土资源,支撑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水土保持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4]。保持水土,维护生态安全,意义重大,刻不容缓。水土资源是一切生物繁衍生息的根基,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水土保持通过因地制宜,合理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布设各项措施,严格实行预防、修复、治理、保护,防止盲目无序地开发利用水土资源,有力地推动了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建设生态文明,并不是人类消极地回归自然,而是积极地与自然实现和谐相处。

1 水土保持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概念

1.1 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是指在水流作用下,土壤被侵蚀、搬运和沉淀的整个过程。在自然状态下,纯粹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侵蚀过程非常缓慢,常与土壤形成过程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因此坡地还能保持完整,这种侵蚀称为自然侵蚀,也称为地质侵蚀。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特别是人类严重地破坏了坡地植被后,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土壤破坏和土地物质的移动,流失过程加速,即发生水土流失。

1.2 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是指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综合性科学技术。目前水土保持由三大类措施组成: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水土保持林草措施和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1.3 生态

生态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生态学的产生最早也是从研究生物个体而开始的。如今,生态学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人们常常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的、美的、和谐的等事物均可冠以“生态”修饰。

1.4 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世界伦理社会化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十八大”成果的定义是: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

1.5 生态修复

生态修复是指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1.6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是指能够有效缓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冲突,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它要求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生产发展的同时既要实现预定目标而又不破坏生态环境,尽一切可能地同自然界和谐相处,同时必须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是以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本质特征的建设。

2 陕北水土流失的现状

水土流失是全球严重的灾害之一,它对土地资源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导致干旱、淤积以及洪涝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造成了我国自然环境的急剧恶化[5]。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丘陵和山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70%以上。长期以来,由于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人口的剧增,陡坡开荒,乱砍滥伐,破坏植被,毁林毁草开荒十分严重,水土流失不断加剧。据1990年遥感普查,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km2,占国土面积的38.2%,而且水土流失面积、侵蚀程度、危害程度呈加剧趋势,全国平均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万km2(表1,图1)。同时荒漠化面积也不断扩大,全国荒漠化面积已达262万km2,且每年以2 460万km2 的速度递增。由于水土流失面积分布广,面积大,治理难度大,而且边治理边破坏,造成人为新的水土流失现象仍然存在,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形成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水土流失已成为我国环境破坏的罪魁祸首(图2)。

陕西北部地区(以下简称为陕北)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和中国革命的圣地,包括榆林、延安两市的25个县区、352个乡(镇)、8 944个村委会,地处毛乌素沙地东南缘,黄土高原腹地,位于我国平原地区向西部高原和干旱地区过渡地带,地理位置为107°28′~1 1 0°31′E,35°43′ ~39°34′N(图3)。陕北是黄河中游的重点区,也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全区25个县(区)中,就有85%个属于黄河中游水土流失重点县,区内土壤侵蚀模数高达1.0万 ~ 5.9万t /(km2·a)。按全区平均的水土流失面积计算,相当于冲走表土0.4~0.5 cm,严重的可达2 cm。每年向黄河输沙7亿t左右,占黄河平均输沙量13亿t的53.8%左右。按土壤中含氮1.0 kg/t ,磷1.5kg/t ,钾20.0 kg/t计算,则土壤因水土流失损失肥料约2250 kg/(hm2·a)。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降水量少,年际、季节降水变率大,且又主要集中在7—9月份,加之黄土抗侵蚀能力差,侵蚀严重。例如吴旗县水土流失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97%,年平均侵蚀土壤厚度1 .2 cm,河道最大含沙量1 1 4 kg/m3。风蚀主要分布在古长城沿线以北风沙滩地及毛乌素沙地南缘,由于降雨量较小,长期干旱,以及大风天气,使极不稳定的地表土壤物质脱离地表被搬运,加上气流中土壤颗粒对地表的磨蚀作用,形成连绵不断的沙丘,长期风蚀导致地表有机质流失,土地生产力降低,形成荒漠化。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使大量水分和养分付诸东流,加强了土壤贫瘠化,而且导致了黄河泥沙之患。

水土流失恶性发展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最终导致肥力减退、水分流失、土壤干旱、沟壑增多、蚕食耕地、淤积江河库塘、破坏交通、增加自然灾害、破坏生态,导致生态系统恶性循环,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陕北地形地貌的分布为:延安以北地面切割严重,是峁、梁、沟壑丘陵区,绥德、米脂、佳县一带最为典型;以梁为主的梁峁沟壑丘陵区,以宝塔区、延长、延川为最明显。西部有较大河流的分水岭,多梁状丘陵。延安以南是以塬为主的塬梁沟壑区,络川塬是保存较完整、面积较大的黄土塬。宜川一带因沟谷蚕食,形成了破碎塬。神木—榆林—横山—靖边—定边一线是风沙滩地,著名的毛乌素沙漠的东边缘地带。从定边到窟野河东西长约420 km,南北宽12~1 20 km,主要与植被破坏后就地起沙和风沙从毛乌素沙漠中部搬沙有关。冬、春季多发强劲的西北风,使沙丘不断向东南移动,对陕西省中部造成较大的威胁。陕北主要河流窟野河、秃尾河、无定河、延河、洛河均是黄河的重要支流。其上中游有较宽的河川,是主要的产粮地,下游主要形成悬崖峡谷和沙状河滩。

km2

水土流失以地域的治理为主,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先进行治理,形成以“点”成“线(带)”,以“线(带)”成“面(片)”的方案,逐渐扩大治理区域,边治理就能看到治理效果。陕北具体地说,以河流流域治理为起点,对小流域先进行植被培养,因为小流域相对湿度较大,植被较易生长,然后再以小流域为基础逐渐推开来。1991年《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以来,陕北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和共同参与下,陕北水土保持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打坝淤地、植树种草、实施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治理速度明显加快。认真贯彻“预防为主,保护为先”的工作方针,加强了水源区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在陕北积极实施封山禁牧,依靠大自然的力量促进生态修复。市、县、区成立了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机构,省、市、县、乡、村5级水土保持监督执法网络基本形成,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监测监理等技术服务支撑体系日益完善,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不断加强,全社会水土保持意识显著提高。先后组织开展了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水土流失补偿机制研究。开展了“陕—京二线”、“锦界煤电”等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

陕北地区具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具有建设能源重化工基地的良好条件。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开发不仅关乎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影响到我国的能源安全。因此,对于这一开发过程进行深入研究是有必要的。该地区是1998年国家计委批准的我国唯一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矿产资源特别是煤炭资源丰富,拥有世界八大煤田之一的神府煤田。丰富的资源禀赋使陕北成为我国新世纪的能源接续基地。在能源安全的约束条件下,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开发不仅关乎当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陕北是能源重化工基地,人口众多,粮食、民用燃料需求等压力巨大,在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对土地实行掠夺性开垦,片面强调粮食产量,忽视因地制宜的农林牧综合发展,把只适合林、牧业利用的土地也辟为农田。大量开垦陡坡,以致陡坡越开越贫,越贫越垦,生态系统恶性循环;滥砍滥伐森林,甚至乱挖树根、草坪,树木锐减,使地表裸露,这些都加重了水土流失[2]。另外,某些基本建设不符合水土保持要求,例如,不合理修筑公路、建厂、挖煤、采石等,破坏了植被,使边坡稳定性降低,引起滑坡、塌方、泥石流等更严重的地质灾害。

3 生态文明建设与水土保持的特征

3.1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及理解

中国政府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开始提及生态文明。1999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曾预言:“21世纪将是一个生态文明的世纪”。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特征,“十八大”报告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由此,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做好其本身的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更重要的是要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就意味着生态文明建设既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并列从而形成五大建设,又要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过程中融入生态文明理念、观点、方法。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建立健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胡锦涛指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质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包括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制度政策和意识,还包括完善的组织结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积极的实际行动”。习近平同志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这些重要论断,深刻阐释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表明了我们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

“十八大”更是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6]。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可见,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图4)。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落实了中国未来改革方针,首次提出”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强调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一是深化了“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相提并论,并把“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作为6个“紧紧围绕”之一进行统一部署。二是确立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在全面深化改革总体部署中的地位,提出“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三是丰富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内容,把资源产权、用途管制、生态红线、有偿使用、生态补偿、管理体制等内容充实到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中来。

对“生态文明”的理解,总体上可以沿着两种思路来展开:第一种思路是沿着“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来展开,把生态文明看作是人类应该和能够达到的最高级别的发展形态[7]。在“生态文明”概念下,人类社会摆脱了贫困、污染等不利现象的困扰,开始迈向“自由王国”。在这个意义上,“生态文明”是一种比较抽象和长远的价值追求,承载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未来发展方向的理性思考。第二种思路是沿着“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的思路来展开,认为我国国家治理的思想方法中,“物质文明”主要强调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精神文明”主要引导人们内心世界的健康发展,“政治文明”主要促进建立人与人之间正确的社会关系,“生态文明”则侧重于指向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样,就以“物质(经济)”、“精神(文化)”、“政治 (社会)”、“自然 (环境)”等为“维度”,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治国理念和方法体系。

3.2 水土保持的重要意义

土壤侵蚀类型和水土保持的目的,决定了水土保持的综合性。即以大流域为骨架,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相结合,形成综合防护体系,发挥综合措施的群体效应,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陕北综合治理实践证明,水土保持是防治水土流失最成功的技术路线,任何单一措施,都难以奏效。尤其是黄土高原地区,有一半以上的泥沙来源于沟道侵蚀,如果不采取沟坡兼治、综合治理,不但不能改善当地生产、生活条件,恐怕黄河泥沙问题也难以根本解决。水土保持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6,7]。

水土保持是国土整治的根本。几十年来,水土保持在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治理江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水土保持被广大群众誉为党和国家的“德政工程”、山区脱贫的“致富工程”。水土保持是江河治理的根本,是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源头和基础,是与水资源管理互为促进、紧密结合的有机整体。保护珍贵的土地资源免受外力侵蚀,既是水土保持的基本内涵,也是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的主要内容。从保护土地资源、减轻土壤退化的角度上讲,水土保持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水土保持不仅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也是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处在生态环境建设的前沿。

4 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

水土流失已成为我国头号的环境问题,只有重视和切实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加快水土流失防治进程,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才能真正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落到实处[8]。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水土保持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与地位,弄清楚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是未来加快水土综合治理步伐,开创生态环境建设新局面的关键一环而不可忽视。

4.1 水土流失是头号生态环境问题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9]。水土流失不仅是全世界环境的头号问题,目前也已成为我国的头号生态环境问题。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92万km2,使得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38.2%。水土流失中的沟蚀是破坏地面完整的“元凶”。水土流失威胁城镇,破坏交通,危及工矿设施和下游地区生产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特别是在高山深谷因水力和重力的双重作用所发生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灾害。黄土高原地区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位于中国中部偏北,34°~40°N,103°~114°E,西起日月山,东至太行山,南靠秦岭,北抵阴山,总面积64万km2,涉及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7个省(区)50个地(市)、317个县(旗),总人口8 742万,其中农业人口6 908万[10]。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面积达45.4万km2,占总面积的71 %,多年平均输入黄河的沙量达16亿t表土,使黄河下游河道平均每年淤高10 cm,水土流失面积之广、强度之大、流失量之多堪称世界之最。其中,水蚀面积33.7万km2,风蚀面积11.7万km2;年土壤侵蚀模数大于1 000 t /km2 的面积就有29.2万km2,占黄土高原地区总面积的46.0%,侵蚀模数大于5 000 t /km2 的面积16.6万km2,占黄土高原地区总面积的26.0%。侵蚀模数大于1 0 000 t / (km2·a)的面积为7.63万km2,占黄土高原地区面积的11.9%;侵蚀模数大于15 000t /(km2·a) 的面积为4.03万km2,占黄土高原地区面积的6.29%(表2)。黄土高原许多地方沟头每年平均前进3 m左右,把地面切割得支离破碎(图5),从飞机上向下看,许多地方一半左右的地面都变成了沟壑。亟待治理的面积近200万km2,全国现有水土流失严重县646个,每年水土流失给我国带来的经济损失相当于GDP的2.25%左右,带来的生态环境损失更是难以估算。全国众多的水土流失类型和人为破坏等因素,生态环境恶化与严重水土流失区的贫困互为因果,致使自然资源得不到有利的保护和充分合理的开发利用,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水土流失流走的是沃土,留下的是贫瘠土。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地力衰退,产量下降,形成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目前全国农村贫困人口90%以上都生活在生态环境比较 恶劣的水 土流失地 区。4.2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互相依托,相得益彰

随着经济的推进,环境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在各种场合的大型研讨会中多次被提及。同时,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环境保护也成为一项基本国策,国家强调在开发利用资源的同时,必须保护生态环境。水土流失是我国面临的头号环境问题,是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特征,是贫困的根源。要解决这一问题,争取继续生存、继续发展的权利,必须调整好人类、环境与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要调整好经济发展的模式[11]。保持水土,根除灾害,时不我待,刻不容缓,应该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从水土保持的本质来看,尽管它有着自身的特点,但属于整个水利基本建设的一部分。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是我国以一贯之的基本国策。水土保持是搞好生态环境建设的前提、基础、根本性措施和有力保障。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互为依托,密不可分,相得益彰。

水土保持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关键和纽带,是生态建设的主体之一,承担着改善生态环境、改良生产条件、改变生存状况的重大任务,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12,13]。《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国发 [1993]5号) 指出:“水土保持是山区发展的生命线,是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 发展的决定》( 中发[2011]1号) 明确了新形势下水利水土保持的地位和作用,指出水利、水土保持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水土保持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定结构和特定功能若干个子系统组成的综合体。水土保持是山区发展的生命线,是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km2

通过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层层设防,节节拦蓄,增加地表植被,可以涵养水源,调节小气候,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减少水、旱、风沙等自然灾害,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而所谓生态环境就是由土、水、光、热等和生物群落的有机组合,从而构成相对稳定的自然整体,如果水土保持工作做不好,形成的水土流失必然影响相应的协调关系,导致生态环境的平衡以致破坏恶化。因此只有密切关注到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之间这种互为依托的关系,才能按照生态经济学的观点做好水土保持与环境建设这一伟大事业。

4.3 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了水土保持发展

水土保持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保持水土,维护生态安全,意义重大,刻不容缓。水利发展与环境保护二者是经济发展上两个不可忽视的主体,水利建设对生态环境又有重要影响,因此,推动水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今生态保护这一重要命题的一个分支[14,15]。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明显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空前加强(图6~ 7)。10年间,全国累计完成造林面积0.58亿hm2,是历史上造林面积最多的时期,全国森林覆盖率由16.55%增加到20.36%;同时我国提高了高污染、高排放行业环境准入门槛,颁布了实施清洁生产标准,建立落后产能淘汰机制,实施了新的饮用水卫生标准,推进了PM2.5等新国标监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工作。

进入21世纪,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被正式列入到我国党和政府的重要文件之中。从整体上来看,经过20多年的探索,我国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的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自2006年以来,中央连续5年在一号文件中强调要尽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相应法律法规也不断出台与完善 (表3)。近1 0年来,中国先后启动实施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西南溶岩地区石漠化治理、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甘肃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等具有一定的生态补偿性质的重大生态建设工程,总投资达7 000多亿元。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通过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力度,大力实施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全面推动水系生态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宝塔区在整治穷山恶水的斗争中,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由于基础条件差,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成效不明显。20世纪70年代,全国掀起了“农业学大寨”的热潮,宝塔区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平整土地、治沟打坝、流域综合治理等,但由于重速度轻质量,治沟不治坡,梯田条幅窄,加之规划设计不配套、工程技术含量低、管护措施不到位等因素,花费很大力气修好的梯田和淤地坝,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却较差。从1989年起,宝塔区抓住国家以工代赈、粮食自给、生态建设、延河流域世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土地复垦等项目实施的大好机遇,在充分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和典型实践的基础上,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大规模机械化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成绩,涌现出枣花、燕沟、新庵科等一大批流域治理和农田建设示范典型,并成了延安对外展示农业建设成就的亮点工程。目前,全区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 200 km2,治理程度达69.8%;建成淤地坝4 01 0座,已淤成坝地面积0.46万hm2;基本农田面积累计达到2.12万hm2。

5 水土保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水土保持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和基础。生态环境是由土、水、光、热等和生物群落的有机组合,从而构成相对稳定的自然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往往是大自然经过了很长时间才建立起来的动态平衡。一旦受到破坏,有些平衡就无法重新建立,所带来的恶果可能是人类的努力无法弥补的。如果水土保持工作做不好,形成的水土流失必然影响生态系统内相应的协调关系,导致生态环境平衡的破坏以至恶化。因此只有密切关注到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之间这种互为依托的关系,才能按照生态经济学的观点做好水土保持与环境建设。

5.1 水土保持是综合防治蓄水减沙的根本性措施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保持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是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着眼于生态改善,着力于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上,即将生计改善和生态改善有机结合,是水土保持的特色和重要原则[16]。水土保持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农业技术措施优化配置,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形成综合防护体系,统筹兼顾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将治理水土流失与群众脱贫致富和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土保持工作由试验、示范、推广到全面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宏观上一个国家,微观上一个县一个局部都证明了这一点。经测算,临朐县修建的各类水土保持设施的蓄水能力已达到11 081.54万m3,仅弥河流域就拦蓄泥沙1 200.1万m3,大大延长了水利水保工程的使用寿命,等于重修了10座大型水库。通过对河道的治理,不仅减少了入库泥沙,保护了沿岸的粮田,而且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山区农业生态环境。近几年,仅五常市向阳群富小流域,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就达到542.7 hm2,修水平梯田68.9hm2、地埂39.6 hm2,保土耕作83.8hm2,修塘坝3座,改造水保林、灌木林面积235.5 hm2,改造新植经济林面积23.3 hm2,种草面积为21 hm2,使小流域林草覆盖度由原来的50.7%增加到70.6%;流域内保水量达到53.93万m3,保土量达到13 516 t。经计算,天台县祥和溪等5条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各项工程实施后,每年可以减少土壤流失量2.95万t , 产生蓄水 效益306.86万m3(表4)[8]。

1 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水土保持进入了稳定、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截至2005年底,全国累计水土流失治理保存面积达到92万km2,比“九五”期末净增9万km2,兴修了一大批库坝及水窖、涝池、塘堰、渠道等蓄、排、引水工程。近10年来全国共审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34万个,生产建设单位投入水土保持资金4 000多亿元,减少水土流失量20多亿t ,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在生态修复方面,全国有1 250个县出台了封山禁牧政策,累计实施封育保护面积72万km2,使45万km2生态得到初步修复。全国建成清洁小流域300多条,各地积极探索生态安全型、生态经济型、生态环境型小流域建设,进一步丰富了小流域治理的内涵。随着水土保持重点防治的推进,水土流失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大大改善,群众粮食自给问题稳定解决,进入江河湖库的泥沙明显减少,有效保护和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为实现治理区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现有水土保持措施每年可减少土壤侵蚀15亿t ,增产粮食1 80亿kg。通过对河道的治理,不仅减少了入库泥沙,保护了沿岸的粮田,同时减缓了突发性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危害,保障山区经济可持续的发展。各项措施保水保土效益的发挥,有利于减少河道下游淤积,保障项目区的农业生产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北方生态脆弱、产业单一、广种薄收、乡村贫困的特殊问题区域,“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土地利用方式成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键瓶颈。水土保持是陕北改善自然环境、农村脱贫致富的根本出路,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工程[17,18]。榆林市2013年秋冬季机修梯田要求80%以上的宽条地配置复式生物经济埂,即在田埂上栽种经济林果或药材。这种复式埂变过去层层梯田叠撂为一层梯田一层绿,不仅增加了地埂稳定性,有利于土壤保墒,而且经济收入十分可观,又增加了植被覆盖,改善了田间生态环境。从总体上看,年输沙量和年径流量都表现出随时间而减小的趋势,梯田、造林、种草和淤地坝拦沙造地4项水土保持措施面积随时间增大的趋势极其显著。蓄水效益即改变微地形、增加地面植被覆盖、改良土壤性质,增加土壤入渗,形成“土壤水库”;修建坡面小型蓄水工程、拦沙坝工程,拦蓄地表径流。保土效益即增加地面覆盖减少溅蚀,变坡地为平地,改良土壤理化性质,减轻面蚀、防止沟蚀。

5.2 水土保持改善农业生产结构

农业生产结构亦称农业部门结构,是指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农业企业的农业生产各部门和各部门内部的组成及其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19]。如农业各生产部门中的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等的组成情况和比重。农业生产结构是农业生产力合理组织(或生产力要素合理配置)和开发利用方面的一个基本问题,它的合理与否对农业生产能否顺利发展起着十分重大的作用。生产结构的调整是我国近阶段经济工作的重头戏,结构调整不仅仅在于使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在量的增长上趋于合理,其实质在于合理配置和利用资源,降低物耗、能耗,减少污染排放量,提高经济效益。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也向水土保持产业提出了要求,并为水土保持产业开发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有条件建设支撑生态经济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基础。就水土保持来说,保持水土,改善土壤生态环境,更重要的是促进农村经济向良性循环发展,扭转恶性循环的局面,才能使资源、经济、环境协调发展。

开展水土保持工作要依据流域的自然经济特点,合理布设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充分利用国土资源,发挥资源的巨大潜力,大力发展经济,建立种、养、加、产、供、销多元经济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20]。通过以产业开发为主的水土流失治理,不仅巩固了水土保持治理成果,而且使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缓解了人口多、资源少、环境差的矛盾。许多事业、企业单位、农民和个体工商业者依靠政策优势,纷纷把资金、技术、信息等注入水土保持治理,用了3~5年时间形成了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开发、系列化服务的产业链,让荒山变成了“花果山”、“财源山”。

黄河沿岸土石山区的清涧、佳县、吴堡、府谷、神木、绥德、米脂、子洲、延川等县的100多个乡镇,涉及枣农人口近百万人,是我国红枣原产地中心的一部分。据史料记载,当地栽培红枣已有3 000多年的悠久历史。2009年底榆林市红枣面积达到10.4万hm2,其中挂果面积为9.4万hm2,新植红枣面积0.96万hm2。枣农人均拥有枣树0.1 33 hm2,万亩红枣乡有43个,从清涧至府谷,枣林棋布,片带相连,形成了一条南北长347.5 km,东西宽约10km的红枣林带。2009年红枣大获丰收,总产量达到43.4万t ,比2008年增加10.9万t ,增长33.8%,在陕西省红枣产量59.4万t中占到73%。2009年底,榆林市红枣加工企业92个,其中大中型红枣加工企业10多个,小型红枣加工企业70多个,个体加工户2536户,烘干烤炉5 029座,从业人数总计1.9万人,季节性从业人数达3万人。在产量增加、价格高攀的双重作用下,枣农红枣收入大幅度增长,人均1 686.4元,为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贡献了422.2元,占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0.2%。在清涧、佳县、吴堡等重点枣区,红枣所带来的经济价值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更大,个别重点乡镇枣农人均红枣纯收入可占到全年纯收入的90%以上。近年来,吴堡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发展红枣产业作为兴县富民的战略重点来抓,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政策扶持、科学引导、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的要求,推进红枣产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企业化转变,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图8)。

5.3 水土保持缓解水资源供需平衡的矛盾

地球上真正能被人类直接利用的水资源,是存在于大气和河流、湖泊中的淡水以及浅层地下水,它仅占全球水贮量的0.3%。当今世界水资源短缺,无论是哪个国家哪座城市都面临着水资源不足和水污染严重的问题[21]。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水资源总量2.8万亿m3(表5),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的1 /2,且分布不均,82%的地表水和70%的地下水资源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而占国土总面积50%以上的华北、西北、东北地区水资源量只有全国的18%。据统计,我国干旱缺水地区涉及全国20多个省(区、市)。土地面积约500万km2,这些地区农业正常用水每年缺300多亿m3。而这些地区又都处在我国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的地区。如西北的黄土高原总面积64万km2,集中连片的水土流失面积就有43万km2,占总面积的67.2%;东北黑土漫岗区总面积100万km2,水土流失面积约42万km2,占总面积的42%。水土保持措施拦截地表径流的能力非常显著。在干旱、半干旱水土流失区,通过水土保持措施,大大地增加降雨蓄渗量,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是农业发展的根本保证。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工业用水、城市用水量急剧增大,水资源供需之间的矛盾显现,加之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广大农村节约用水观念普遍不强,农业用水利用率相当低,造成了巨大的水资源浪费,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水资源型干旱导致广大农村农作物减产绝收、农村饮水困难、农民收入大幅度下降,严重影响人民的生产、生活,给工农业生产带来了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

5.4 水土保持是改善山区农业生态环境的主要途径

陕北地处黄土高原、黄河中上游,在古代历史上,曾经是植被良好、青山沃土的繁荣富庶之地,至少有千余年山川一直是郁郁葱葱的。然而,后来由于历史上的数次战乱、频发的自然灾害、人为的乱砍滥伐和无序的开荒耕种等多种原因,使陕北地区的生态植被不断衰减,水土大量流失,土地沙化日趋严重。生态环境恶性化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问题是水土流失,水土流失的主要地类包括坡耕地、荒地、沟壑。发展农业生产必须与治理这三大地类的水土流失同步进行,在改善这三大地类生态环境过程中,农业生产得到相应的提高;随着改善这三大地类生态环境任务的完成,农业生产即将得到稳定的可持续发展[22]。三大地类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分别是:坡耕地修梯田,荒山荒坡造林、种草、建果园,沟壑筑坝淤地和修小片水地;同时应在风沙区采取一整套防风固沙措施。水土保持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有力地推进了经济的稳定、持续、快速发展。

为了改善山区农业生态环境、生存环境恶化的现状,从1997年开始,陕西省延安市大胆推行“四荒地”产权制度改革试验,在延长农民耕地承包期、稳定承包关系的同时,出台了“划定责任山(沙)”、“荒山(沙)”承包、“四荒地使用权拍卖”等政策措施,有效调动了农户承包“四荒”、投入生态建设的积极性。陕西省榆林市全面贯彻落实了国家“退耕还林还草”、“封山、禁牧”、“山川秀美”工程等,经过了10年的努力,对荒山、荒沟、荒沙实行全面封禁,严禁放牧、毁林开荒及非法砍伐林木、侵占林地。加大补植补播力度,落实管护责任,充分依靠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增加植被,减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全面树立“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取得十分显著的成效(图9),榆林市终于披上了一层绿色的外衣。截至2008年底,榆林市开发建设项目单位水土保持总投资达18亿元。其中已完成投资10亿元。主体工程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投资8亿元,新增措施投资2亿元;累计完成水土保持工程120处,植物措施1 200 km2,防治面积1 500km2,大量的植树造林改善了植被状况。采用生态经济方法估算出了研究区(绥德县、米脂县、佳县、吴堡县、清涧县和子洲县)退耕还林(草)工程涵养水源、固土保肥、固碳制氧、保护生物多样性、净化空气和改善局地小气候六大生态服务功能的总价值分别为72亿、83亿、80亿、116亿、97亿、91亿元。其中,固土保肥价值量最高(50%~92%),其次是固碳制氧(7%~48%),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改善局部小气候总和价值不到3%。

5.5 水土流失治理是加快生态建设的有力保障

在自然因素中,降雨、植被、地形地貌、土壤等是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因子,这些因子也是生态环境的主要因子[23]。地形地貌构成大的地貌单元,植被构成地貌单元内的植物圈,而土壤是地貌单元和植被基质,降雨则受地貌单元的环境条件和气候变化的影响[24]。这些一旦遭到破坏或发生变化,原始的自然生态平衡被打破,造成水土流失、洪涝、山崩、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从人为因素看,由于人口剧增,修路开矿、工程建设等需要的增加,使大量的自然资源遭到毁灭性破坏,这些都不同程度地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加剧了水土流失的发生和发展。不论是自然因素还是人为因素产生的水土流失,归根结底都是生态环境遭破坏,脆弱的生态环境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的结果。良好的地面植被,截持降雨,减轻水土流失。

201 1年,陕西省绥德县在秋冬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中,累计完成投资1.32亿元,治理面积104.72 km2。此外,该县还新修“三田”0.06万hm2,造林0.43万hm2,种草0.55万hm2,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05万hm2,改造提高基本农田0.014万hm2,新修生产道路1 22 km,包括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小流域坝系工程、省级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等。该县秋冬农田基建重点治理区涉及薛家河镇的朱麻硷、周家桥村,新修5 m宽生产道路15 km,机修8 m宽幅梯田93.3 hm2,新治理面积5 km2,平均日上机械24台,投劳80个,完成投资284万元。目前全县形成了乡乡有重点、村村有工程的秋冬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格局。高西沟村位于陕西省米脂县城东北20 km2,全村共有126户522人,总土地面积4 km2。这里山连山、沟套沟,昔日土地贫瘠、地表破碎。从20世纪50年代起,高西沟人为了改变山穷水恶的环境,甩掉贫困落后的帽子,凭着满腔热血和勤劳的双手,修梯田、打坝堰,植树种草,坚持封山禁牧,防止水土流失,沟、坡、梁、峁、涧综合治理,山、水、田、林、路一步到位,闯出了一条极富特色的生态建设新路子(图10)。

全国水土保持工作“十二五”规划围绕保护优先、综合治理、分区防治、项目带动、生态修复、科技支撑的“六大战略”统筹布局,拟续建革命老区水土保持、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南方崩岗治理工程、黄土高原淤地坝工程等12项重点工程项目,新建黄河中游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拦沙工程、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工程等5项重点工程项目,实施预防监督管理制度建设、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等18项管理改革重点项目,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发展与改革管理的各项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确定了未来5年全国水土保持工作的整体布局,是我国水土保持事业的新起点[25,26]。必须精心策划,积极推动,进一步做好宣传工作,争取更好的社会环境;完成坡耕地水土资源综合整治、水土保持植物综合开发、重要水源区水土保持、南方崩岗防治等一批重要规划。加强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推进水土保持科技创新,提高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科技含量。在科学考察的基础上,组织有关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有计划、有重点地对一些关系水土保持事业发展的重大课题进行攻关;对动土量大、集中连片的治理开发项目,纳入水土保持“三同时”管理范畴,编制水土保持方案,落实水土保持措施。严格禁止在25°以上或当地禁垦坡度以上的陡坡地上开荒种植农作物。不断完善水土保持监测预报体系,强化监测评价的服务职能,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系统总结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示范工作经验,广泛宣传、积极引导。

6 结论

上一篇:成人高考的四大优势下一篇:文学理论入门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