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桥中学学生一日行为规范

2024-06-07

花桥中学学生一日行为规范(精选11篇)

花桥中学学生一日行为规范 第1篇

花桥中学一日行为规范及检查评价方案

一、晨 起

第一条:按时起身、漱洗、吃早饭。寄宿生早晨按学校规定起床;通学生,要根据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路程以及交通情况,定好起身时间。起床后,要将脸、手洗干净,头发梳整齐,还要整理好内务。床铺要理清,桌面要整洁,地面要干净。准时参加早操和早自习。早饭要吃饱,保证身体健康,提高听课效率。

第二条:穿戴要整洁,朴素大方。平时衣着要整洁朴素大方。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烫发,男女同学都不能染发、理怪发型。不化妆、不戴首饰、不穿不适合学校内穿着的服装;上体育课要穿运动鞋。

第三条:整理好书簿,备齐学习用品。在前一天晚上作业做完以后,就要看看课程表,想想要缴什么作业,要什么学习用品,整理好书簿再睡觉。

第四条:进出家门,要和父母及长辈打招呼。孝敬父母,尊重长辈是传统美德,要及时向父母及长辈问候。出门上学要向爸爸妈妈及长辈打招呼:(例:“爸、妈、爷爷、奶奶,我上学去啦!”)放学回家招呼:(例:“爸爸妈妈,我回来啦。”)平时每逢长辈生日寿辰要及时祝贺道喜,如果家长生病要及时关心、亲切问候。(例:爷爷生日,吃饭时,高兴地说:“爷爷,今天是您的生日,祝您老人家健康长寿。”)(例:妈妈病了,走到床前亲切问候:“妈妈要喝水吗?药吃了吗?身体好些了吗?”)

第五条:注意交通安全,不违章通行。骑自行车的同学,要爱护好自己的交通工具,发现损坏,当天就要修好。不骑无车铃、无刹车、破损严重的自行车。车速不能太快,下雨天更不能骑快车。骑车时注意力要集中,不要多人并排,不能开玩笑,做危险动作。禁止骑轻骑、摩托车。超车要从左边,事先要打铃,转弯要伸手示意。不能强行超车, 不能突然转弯,以免发生交通事故。如果碰撞了别人要打招呼;造成了事故,要主动处理,不能逃逸。书包要放稳,以免丢失;包带要束好,以免缠在车轮里或被其他车辆绊带,造成交通事故。发生了事故,同学间要互相救助,或帮助记住肇事者车号、特征,或帮助扶起受伤的同学、伤势严重的要帮忙送往医院,或帮助其与学校或家长取得联系,情况危急的可到附近报警110或报急救中心120。

二、进 校

第六条:准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准时到校,指准时到教室。因病因事不能到校,必须办好请假手续,或提前请假,或事后补假,请假条上必须有家长的签字。

第七条:校园内一律不许骑自行车。到校门口就要主动下车,一直推车步行到规定地点停放,把车放整齐,车轮不要超过白线,车头统一顺摆,车篓里的有用东西要拿走。车子要锁好,车子如果未上锁,将扣其车辆,须凭家长证明或班主任签字单到值班室取车。

第八条:遇见老师要问好,同学之间要招呼。遇见老师要主动问好。早上说“老师,您早!”中午、下午、晚上说“老师,您好!”放学时说“老师,再见!”同学之间见面或分手时也应互相招呼。

三、晨 间 卫 生

第九条:值日生应在晨读前打扫好包干区。值日生应提前到校,检查记载并向班主任或劳动委员报告前一天放学后教室卫生打扫情况,并且开始当天的值日工作。室外包干区要扫干净,垃圾扫清倒入垃圾池内,不可倒入洗手间、路边卫生箱,倒垃圾时应用扫帚压住纸屑树叶不能一路走一路撒。班级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平时的脏、废、杂物随手放入垃圾袋,装满扎紧袋口,放入班级大清洁袋,每天值日的同学要整理好大清洁袋,装满扎紧袋口送到学校垃圾池。

学生会每天早晨将会检查各班包干区打扫情况。教室秩序及环境卫生,团委、学生会安排优秀学生分别每周抽查一到两次;关窗、锁门情况每天检查。每个同学应负责做好自己服务岗位上的工作,积极努力增加班级的常规管理成绩。

四、晨 读

第十条:充分利用早晨时间,养成读书习惯。早晨到校后,应充分利用清晨时光读书。晨读课上主要读语文、外语、政治。语文、外语、政治课代表,要事先和课任老师商量好晨读内容,并带领好晨读。

同学们在晨读时要朗读课文,不做作业。晨读迟到包括上课迟到的同学,应站在教室门外喊报告,得到

老师允许,方可进教室。

五、升 降 国 旗

第十一条:参加升降国旗仪式要庄重。每周一举行升国旗仪式时,在校同学应准时参加,要面向国

旗,列队、肃立、脱帽、行注目礼、。要认真聆听国旗下的讲话,不得说话、搞笑。平时不举行升降国旗

仪式,但升降国旗时,凡经过现场的同学都应面对国旗,自觉肃立,待国旗升降完毕,方可行动。

六、上 课

第十二条:准备充分,静候上课。预备钟响,即进入教室,文具书本要放在课桌的右上角,坐好

或伏好静等老师。

第十三条:文明上课,注意礼仪。上课钟响,老师走上讲台,班长号令:“起立!”老师说:“同学

们好!”同学齐声说:“老师好!”待老师说“请坐下”或“坐下!”后,方可坐下。下课钟响,待老师示

意下课时,班长号令:“起立!”老师说:“同学们再见!”同学齐声说:“老师再见!”后方可离开座位。

一般情况下,让老师先离开教室。有人听课,更应礼让于客人。课上要注意文明礼貌,发言要举手,发

表不同意见时,要注意有礼貌。夏天不穿拖鞋、背心、短裤上课,不扇扇子;冬天不焐热水袋。上课不

喝茶,不吃零食。

第十四条:坐姿端正,专心听讲。上课时,坐姿要端正,看书写字、胸要离课桌一拳,眼要离书

一尺,不斜坐,不斜视。上课要专心听讲,积极思维、踊跃发言。不做小动作,不随便说话,不做与本

课无关的事,更不得以任何理由破坏课堂纪律,自习课上要保持安静,不下位置,不扰乱秩序。

另外,上体育课、音乐课、实验课、电脑课等均应提前去所在地点,除遵守一般课堂必须遵守的纪

律外,还应执行以上课程的有关规定。

七、课 间

第十五条:课间活动要文明安全。下课后,值日生要及时将黑板擦干净,同学们要走出教室休息、远眺,让眼睛放松。课间活动时,不得在教学区和走廊内玩球;楼上同学不得将废纸、粉笔头向楼下扔,更不得向楼下吐痰,不准跳摸班牌、门框;不准触摸电器设备;不得爬在栏杆上;不得做任何危险动作;

上下楼梯不得拥挤、推拉、搞笑,以免发生事故;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不讲粗言秽语,不得喧哗起哄,不许骂人打架。

第十六条:做“两操”,整齐到位。做眼保健操时,要闭目静心,按音乐节拍、穴位及动作要领认

真做好。做课间操时,出操退操做到静快齐,做操时要认真、到位。因病因事不参加课间操的同学要向

班主任或体育委员请假,出场退场要注意安全。学生会定期地检查各班做操情况。

课间操出操快、精、齐的,做操动作整齐,认真地班级每天可加2分,眼保健操认真地班级每班可加

2分。两操有3人以上不认真的班级不加分,全班不认真地班级扣3分。

第十七条:课间不许致到校外购买零食,不得边走边吃东西,不许乱扔纸屑果壳等杂物。

第十八条:进办公室,要有礼貌。进办公室前,应先轻轻敲门或喊报告,得到老师允许才可进办公

室,得到老师的帮助要说声“谢谢”。

八、午 间

第十九条:在食堂用午餐,不许将饭菜带入教室和宿舍,在规定处洗餐具。在校用餐的同学,要自

觉排队依次购买饭菜,大同学要爱护小同学,同学之间要相互礼让,要服从学生会干部的监督。用餐完

毕,不得将饭菜倒在饭桌上、水池里。

第二十条:午饭后要适当休息。午饭后,可以在校园里散散步,但不许追逐、搞笑、做危险游戏。

午睡时不得搞笑喧哗影响他人休息。

九、放学后

第二十一条:要认真独立及时完成作业。作业要独立思考,不抄袭,不拖拉,书写要工整,以免影响自身健康和污染作业本、课桌、板壁。

第二十二条:搞好课外阅读,培养兴趣,发展特长。要养成到图书馆、阅览室广泛阅读的习惯,要积极参加学校社团活动和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扩大知识面,发展爱好特长。

第二十三条:课余活动不违规。同学之间,不要摆阔气,不乱花零用钱;不进营业性舞厅、酒吧、茶座、网吧;不看宣传色情、凶杀、迷信的坏书刊、录像;不玩游戏机,不打桌球;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不参加封建迷信邪教活动;教室、宿舍内禁止打球、打扑克。教学区、宿舍区内和主要通道不得进行球类活动。

第二十四条:爱护校舍、公物和绿化。不得攀折花木、践踏草坪、破坏绿化;不得涂改黑板报、宣传栏;不得污损图书和仪器;借物要及时归还,损坏公物要照价赔偿。如果故意破坏公物,不仅要赔偿经济损失,还要视情节轻重,给予必要的纪律处分。

第二十五条:遵守公德,遵纪守法。放学途中,外出购物,都要遵守公共秩序,注意公德,讲究文明。要与家人邻里和睦相处,乐于助人。不贪小便宜,不做偷窃、敲诈、抢劫等犯法的事情,一旦发现,将按校纪校规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将移送公安部门处理。

第二十六条:放学后要及时回家,注意交通安全。放学后,不要在路上逗留,要及时回家。寄宿生晚饭后,要按时到指定教室参加晚自修。所有同学做完作业后要整理好书簿,准备好第二天的学习用品。要按时睡觉,保证睡足九小时,保证第二天准时起床,精力充沛地投入新一天的学习生活。未经父母同意,不得在外住宿,寄宿生未经班主任许可,不得回家睡觉,更不可将和其他亲友带入宿舍住宿。

以上九款二十六条,是我们每一位学生必须遵守的日常行为规范。古人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花桥中学学生一日行为规范》大多数内容是基础文明方面的内容,是做人的基本规矩,但是却很重要,人品重于文品,要做好学问,先要学会做人。让我们牢记花中“严肃、活泼、团结、紧张”校训,诚于做人,恒于学问,学好基础文明;打好文化基础,做一个合格的花中学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花桥中学学生一日行为规范 第2篇

学生一日行为规范

一、进校:

1.身着校服,发型合格,不带饰物,按时到校。

2.不得携带任何与学习无关的物品(手机、游戏机、音乐播放器等)进校。

3.骑车的同学进校要在校门外的白线外下车推行,自行车按指定位置摆放整齐。

二、上课:

4.自觉遵守课堂常规(详见课堂常规的具体内容)。

三、两操(即:眼睛保健操、广播操):

5.在操场做广播操,集合要做到“快、静、齐”。做操动作用力到位,排解准确协调。

6.做广播操要坚持出全勤,此时各班教室应开窗通风、关灯、锁门。

7.做眼保健操要认真、准确、规范。

四、活动:

8.积极、严肃、认真参加升旗仪式。

9.认真参加班、校会和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认真收听实时广播和校会广播。

五、休息:

10.要文明休息,保持安静。在楼内行走时,要轻声慢步右行。遇到老师、来宾,要主动问好、让路。不在校园、教室、楼道内追跑打闹,大声喧哗。

11.原则上应在校内休息,如有特殊情况,须持班主任或教导处的批条或出门条,经传达室老师允许后,方可离校。

12.进老师办公室时,需喊“报告”,经老师允许后,方可入内。

13.举止文明,礼貌待人,尊重他人人格。不打架,不骂人,不说脏话。同学之间团结合作,正常交往,真诚相待,不叫侮辱性绰号,不欺辱同学,发生矛盾时主动做自我批评。

14.爱护公物,不在校内和楼内、外墙上,教室课桌椅上涂抹刻划。

15.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主动捡拾地上的垃圾,保护绿地,保护环境,保持校园、教室整洁优美。

16.文明就餐,排队就餐,节约粮食。做好饭后的卫生值日。

六、离校:

17.离校前值日生认真做好卫生值日,切断教室内一切电器电源,管好窗户,锁好前、后门。

18.在静校前离校,汽车同学推车出校门,在校门外的白线外上车。放学后直接回家,路上遵守交通法规,注意交通安全。

19.回家后,要主动向家长问好。并能主动协助家长做些家务,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第3篇

第一, 组织学生参观食堂洗碗处学生倒掉的剩菜剩饭及丢在校园各处垃圾箱内吃剩的烧饼、面包等。使学生亲眼看到, 在学生中浪费粮食的严重性。我再紧密联系前段时间西南五省严重干旱, 讲解当地群众吃水困难, 粮食生产遇到极大挑战, 全国军民正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奋力抗旱的时事来倡导学生勤俭节约。这样, 浪费与短缺反差对比, 平时不注意节俭的学生脸红了, 羞愧地低下了头。我要求每个学生在笔记本上写一篇体会, 分组交流评论。

第二, 与家长协商, 全班分成五个小组利用双休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每组由一名志愿者———家长带队。有的组参观了鲁北企业集团;有的组走访了我县电视台、医院、造船厂;有的组深入农村蔬菜大棚生产基地, 尝试、感悟种菜的艰苦, 粮、菜来之不易。回校后, 各组写出调查报告或劳动体会。学生们的共同体会是:劳动人民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劳动创造世界, 包括自己父母在内的广大劳动者是可敬的。尤其是深入农村的小组, 他们很有感触地说:“农民伯伯辛勤耕耘, 顶严寒, 冒酷暑, 腰酸腿疼, 用汗水换来了粮食、蔬菜, 我们真正体会到‘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义。浪费粮食、蔬菜是极不道德的行为,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犯罪。”

第三, 开展“今天我当家”活动, 从买菜、做饭、炒菜到洗刷餐具。由家长评议的办法把情况反馈给班主任, 在教师指导下由班委会公布点评。

第四, 开展植树绿化活动。在征得校领导同意后, 我班在校园操场北部角落植树十棵, 每小组两棵, 树苗来自校园小树林育苗处。一比植树是否规范到位, 树坑深浅大小是否合乎标准, 树苗根系是否保护完好;二比速度;三比谁能把树植活, 养护好。

第五, 动员全班积极参与我县爱护卫生运动, 营造“人人参与共建美好家园”的良好氛围, 完成一条街道的垃圾清理义务活动。学生们拿着扫把、长铁夹和垃圾袋, 开展清理“牛皮癣”、垃圾死角、小砖渣、白色垃圾、杂草等活动。花丛中、人行道、河滩都有他们的身影, 劳动中, 学生们个个热情高涨, 干劲十足, 不怕脏, 不怕累, 认真清理每一处垃圾死角和非法小广告。经过一番劳作, 街道、河边周边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观, 学生们的行为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好评, 为此我班还被团县委授予优秀团支部的荣誉称号。学生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都感触颇深, 也都受到了教育, 他们纷纷表示, 要以更加积极的态度迎接生活中的挑战, 努力学习, 做文明中学生,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报效祖国。

如何合理搭配中学生一日三餐 第4篇

营养专家介绍,中小学生要特别重视一日三餐。三餐对于正在生长发育期的中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早餐不仅要吃,而且要吃好,应多吃含水分多的食物,如牛奶、豆浆或蔬菜、鲜果汁等。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期,午餐应品种多、营养质量高、营养素均衡。晚餐不宜吃得太多。三餐的合理配比是中学生健康的前提。

早餐

早餐是中学生大脑启动的“开关”。中学生经过一夜的睡眠,体内供应大脑能量的葡萄糖贮备几乎消耗完了。大脑活动在睡眠中要暂时休息,也可以说是暂时“关闭”。早餐就像雪中送炭一样,及时为大脑细胞提供能源——即血中葡萄糖,早餐使大脑接通了活动所需要的电流,开通了大脑活动的“开关”。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中学生,吃早餐是必需的,而且早餐的质量或数量都不能忽视。一顿营养丰富的早餐可以提供身体上午所需要的热能和营养素,吃好早餐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非常重要。首先,大脑工作的热能来自血糖,不吃早餐或早餐中的热能不足,血糖的浓度就低,大脑细胞得不到充足的血糖供应,就会降低学习效率,从而影响学习成绩。首先,不吃早餐和早餐质量不好的学生,上午第一二节课就会出现精力不集中、疲劳、思考问题不积极,第三四节课时上述现象更明显,热能和营养素摄入不足,严重时导致营养缺乏症,如营养不良、缺铁性贫血等。再者,经常不吃早餐,影响消化系统的功能,容易诱发胃炎、胆结石等消化系统疾病。所以,经常不吃早餐不仅影响学习成绩,而且对健康会产生一系列的危害。

国外学者就中学生的早餐质量及其对智力的影响作过调查:将83名学生分为三组,①不吃早餐;②吃两片奶油面包;③吃两个炒鸡蛋加奶油面包。②及③组再加喝橙汁。在早餐后的30分钟、2小时及4小时的时候,分别对三组学生做智力测验,结果表明第③组平均分最高,第①组平均分最低,不吃早餐的儿童智力较差。

不吃早餐的学生,在回答老师提问的问题、回忆能力、运用新近所学知识能力、语言流畅程度和创造性都不如吃过早餐的儿童。

据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对全国学生营养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城乡学生中80%以上有吃早餐的良好习惯,但仍有约20%的学生不吃早餐,即便是吃早餐的学生也因为对早餐重要性认识不够,或缺乏营养知识而不能合理安排早餐内容。例如有的中学生每天早晨走路(或骑车)时,手持油条边吃边走,长期这样吃早餐是对健康不利的。不吃早餐的中小学生,血液中不能保证大脑所需的葡萄糖,时间长了会发生头昏脑胀,情绪不稳定,恶心、呕吐、甚至晕倒,不能精力充沛地学习。到午餐时便狼吞虎咽,易患消化不良或胃病。

按照我国学生每日膳食营养素供给量基本要求,一般早餐食谱中的各种营养素含量应占全天供给量的30%左右。

按照“五谷搭配、粗细搭配、荤素搭配、多样搭配”的基本原则,早餐应重视质量,而不是以数量为主,吃饱就行的事。应该从早餐里摄入整天所需营养素的1/3以上。既要有糖类(含淀粉类的主食),也要有含蛋白质和脂肪的副食。

营养早餐应有粥面类、面点类、冷菜类等三部分组成,主食可选择面包、馒头、包子、豆馅包、饺子、两面发糕、烧饼、面条、鸡蛋炒饭、米粥、豆浆或牛奶等;副食可给煮鸡蛋、炒鸡蛋、鸡蛋羹、煮黄豆、豆腐干、豆腐丝、各类卤肉、猪肝、花生米、香肠、凉拌土豆丝、拌海带丝、拌芹菜、糖醋萝卜丝、泡菜、糖拌西红柿、拌青椒丝、小葱拌豆腐、香椿拌豆腐等。在餐后加一份瓜果补充维生素。

早餐不仅要热能充足,还要有足够的蛋白质。通常早餐除供给一定量的馒头、面包、蛋糕、包子等,最好能吃50-100g的荤食,如1个鸡蛋、1杯牛奶或豆浆、肉松、素鸡、火腿、午餐肉等。要尽量做到色香、味美,以唤起孩子的食欲,逐步养成吃早餐的习惯。必须重视早餐,早睡早起,以便有足够时间准备和进餐。

午餐

午餐在一日三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最为关键的作用。它既要补充学生上午的热能消耗及各种营养素的丢失,还要为下午的学习和活动储备热能,更要满足学生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午餐的热量和油脂量都应该是三餐中最高的。质量好的午餐,对提高中学生身体素质有很大的作用。而许多学生家庭的午餐都较简单,满足不了学生生长发育和学习活动的需要。学校应把学校午餐列入学校教育计划。

学生午餐的营养素设计量,应占全天供给量的35-40%。学生营养午餐的食物供给,应包括粮薯类、瓜果蔬菜类、大豆及其制品类、鱼肉禽蛋类等四类食物,粮食类100-200g;动物性食物50-75g;牛奶100-125g;大豆及其制品20-30g;蔬菜200g;植物油5-7g。重视菜谱色、香、味、形、质的合理搭配。要善于做些价廉物美又营养丰富的菜肴,如豆制品、猪肝、海带、肥肉、胡萝卜等食物。

此外,在配餐时还应讲究质量,要少吃动物油,多吃植物油。应减少脂肪摄入量并增加饮食中的糖类含量,以预防肥胖症、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目前这些病不仅发生于中老年人,青少年也可发生。据调查,由于各种原因,只靠家庭饮食,一般不易达到中学生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热能和维生素供应标准。午餐品种有肉、水产品、蔬菜、水果、米饭、面包、牛奶等,每餐都保证有200g牛奶。

晚餐

晚餐的原则是“少而清淡”。从营养学的角度,晚餐不应吃得过饱,不应油腻,否则会影响睡眠,晚餐不宜吃得过晚,因为晚上吃的食物还没有来得及消化、吸收,便卧床休息,会对孩子夜间的睡眠不利,影响第二天上课时的精神状态。晚饭吃得过晚,还会影响第二天早餐的食量,更重要的是,晚饭吃得过晚,可引起尿路结石。学生营养晚餐营养素的设计量应占全天供给量的30%,各种营养素的设计量应以补充有益于促进生长发育的营养素多一些。

学生营养晚餐的食物应包括瓜果蔬菜类、大豆及其制品类、鱼禽蛋奶类等三大类食物,所占比重分别为60%、10%、30%左右较为适宜。

学生营养晚餐的种类,应在6-10种甚至更多的种类(不包括汤菜料、葱姜蒜调味料)。要重视菜谱色、香、味、形、质的合理搭配。

花桥中学2012 第5篇

政教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全员育人”的理念, 坚持 “以德治校”、“以法治校”的思想,完善常规管理,创新德育途径和方法,拓宽育人渠道,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合力。努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和谐教育氛围,培养志向远大、脚踏实地、人格健全的阳光少年。

二、工作目标:

安全事故零纪录;常规教育有序化;学生活动特色化;评价体系科学化;德育网络健全化。

1.认真落实政教处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进一步增强全体人员的德育创新意识;

2.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抓手,进一步强化学生文明习惯养成教育,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

3.完善各项制度,创新班主任工作评价机制;

4.进一步推进班级文化建设,全力打造团结、奋进、活泼、具有浓厚学习氛围和文化氛围的优秀班集体;

5.重视和加强班主任的业务培训,加快青年班主任的专业成长,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

6.实施节日活动与德育主题“双轮驱动”,扎实有效地开展德育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综合素质;

7.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利用好校园广播、橱窗、黑板报、等校园文化设施,积极发挥校园文化的引领作用。

8.加强安全教育,着实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

9.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做好学困生的心理疏导工作,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10.加强法制教育,使学生从小知法、守法,教育学生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11.加强家校交流与互动,努力发挥学校、家长、社会三位一体的联合教育功能。

三、工作措施:

1、加强师德建设,优化教师队伍。采用多种形式和措施组织广大教职工学习各种教育法律、法规,、在广大教师中大力提倡敬业,精神、服务精神、协作精神、奉献精神和表率精神。

2、加强一日常规管理,确保各项常规落实到位。继续实行校行政全天候值班,课间及中午教师值班,师生共同参加的“一日常规”督查一位一体的值班制度,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管理,认真梳理管理的薄弱环节,清除管理盲点,实行每天评分、公布,促进优良校风、学风、班风的形成。

3、加强“普法”教育,强化安全工作。加大普法工作力度,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定期请有关法制工作者来我校举办专题讲座,利用升旗仪式、班会、橱窗、广播台等进行法制教育,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切实做好学生自我保护的宣传工作。

4、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强化班级管理。定期召开班主任会议,发挥班主任在学生管理中的主导作用,要求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一定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言传身教,切实将工作落实到位、管理到位,通过月工作考核,强化班级管理。

5、加强督促检查,及时发现解决问题。通过召开班级干部或学生代表座谈会,了解学生心理,了解教师及班主任依法执教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微杜渐。

6、加强综合教育,争取校外支持。将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定期配合班主任召开家长会,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教育实践活动,请社会组织、团体、个人来校进行安全、法制、国情以及其他有针对性的讲座或报告,争取全社会力量来教育学生。

7、加强部门协作,完善学生管理。积极参与学生宿舍、食堂、公物保管等方面的管理,教育学生文明就餐、按时就寝、艰苦朴素、厉行节约、热爱劳动、爱护公物、顾全大局,进一步培养他们独立自主能力。

8、禁止学生进入“三室一厅”和网吧,耐心细致地做好结对帮扶工作,大力加强校园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9、加强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建设,继续举办运动会、文艺汇演,丰富师生文化生活,陶冶师生情操。

四、工作安排:

二月份:行为规范月

进行收心教育,对学生仪容、仪表、校牌、团徽的佩戴进行检查;团员入学注册;出第一期板报、书法展板,主题是:“新学期,新风貌”;做好流生的统计和动员工作。

三月份:学雷锋活动月

强化常规教育;自律办公纪律开展“勤俭节约”教育活动;开展学雷锋宣传动员大会并落实活动;召开“复兴中华、从我做起”主题班会;继续完善“一日一警言”的教育工作;结合“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3月份的最后一个周一,即3月25日)进一步做好对学生进行各类安全教育。

四月份:读书活动月

结合“4月4日清明节”祭扫烈士墓活动,开展 “复兴中华从我做起”演讲比赛,同时开展“革命传统美德教育”; 加强体育训练,迎接中考----体考;结合“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开展“爱我家园、美化校园”活动;结合“4月23日南京解放纪念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结合“爱鸟周”(四月份最后一周)进行“热爱大自然”教育;出版庆祝“五•一”、纪念“五•四”宣传专栏及板报;完善“成长档案袋”和“达标规则”;安排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家校沟通。

五月份:心理健康月

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五一”放假,加强安全教育;结合“母亲节”(5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天,即5月12日)开展“孝敬父母---感恩行动”主题班会,并撰写“妈妈-我爱您”的感恩征文;组织好期中考试和分析并召开学生家长会;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班情、学情和教情等;团委开展纪念“五•四”活动并发展新团员;完善“成长档案袋”。

六月份:卫生环保月

普及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初三学生毕业宣言;结合“6月6日全国爱眼日”进行“用眼卫生和健康教育”;“理想与人生”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考前指导心理疏导;中考学生家长会及考生志愿填报指导;完善操行评语的填写、学籍卡、“行为达标”考评的填写;期终评定并表彰“市、校级三好生”、“市、校级优秀学生干部”等;撰写论文、班级工作小结、个人小结及教学小结;上交相关教学材料等。

七月份:安全、法制教育月

专题教育系列:安全教育讲座;整理档案;团员升迁。

以上工作将结合校月工作安排进行适时调整,达到逐步完善。

京华学堂学生一日学生行为规范 第6篇

(一)、到校及放学

1、衣冠整洁,朴素大方。团员带好团徽。不穿拖鞋进校。不得在校园内使用手机等移动通讯工具。

2、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

3、按时到校。因故不能到校,须向班主任请假。

4、遇见师长、同学,主动问早、问好。

(二)、上课

1、上课预备铃响后,安静坐候。

2、课本、笔记等学习用品放在课桌指定位置。上体育课穿球鞋、运动服。

3、上、下课时,起立向老师致敬。下课时,请老师先行。

4、迟到要立在门口,经老师同意后方可人内就座。

5、坐姿端正,专心听讲,积极思考,认真回答。

6、回答老师提问要起身站立,认真、响亮地回答。发问要先举手。

7、上课不随便说话,不擅离座位,不吃零食,不做与上课无关的事。体育课时不在教室、走廊打闹、喧哗。

8、自习课由值日班干负责管理。每位同学应自觉按课堂纪律严格要求自己。

(三)、课间

1、下课后,值日生负责擦黑板,请任课老师填写《班级日志》有关栏目。

2、课间应休息,做好下堂课的准备。

3、在走廊及教室内不打闹、不跑跳、不高声喧哗。

4、主动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文体、科技及其他活动。

5、尊重爱护同学,高年级同学不欺侮小同学。同学间不起绰号,不搞恶作剧,提倡使用“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

6、爱护学校公物、花木,不在室内外墙壁、黑板、布告栏上以及厕所里乱贴乱写乱画,不在教室、走廊和绿化区里打、踢球。

7、不乱丢纸屑,不随地吐痰,不从窗口往下倒水或抛其它杂物。

2012学生一日行为规范 第7篇

(一)、上学规范

1、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旷课。穿好全套校服,佩戴校卡,带书包来校。

2、注意安全,严守交通规则,不追逐打闹,平安到达学校。遇见老师、家长,文明有礼,行礼问好。

3、不带手机、MP3、金银等贵重物品来校。

4、进校行走路线:

①走读生:保安室→宣传栏→田径场外侧跑道→篮球场→洗手间楼梯上楼;

②骑单车走读生:到校门口要下车,从小学部教学楼后面→→篮球场→→洗手间楼梯上楼;

③乘车生:小学部走廊(文印室前)阶梯课室后门→篮球场→洗手间楼梯上楼;

(二)、早读规范

1、学生到校后按规定线路上楼梯进入课室,不准在校园内逗留或做其他事情,要立即开口晨读。

—904;(六年级单独走一条线)七、八、九年级从教学楼

(沿田径跑道)→食堂侧门单独走一条线上二楼食堂就餐(班主任和配班教师分别在队伍的最前面和最后面,带领学生有序排队、就餐)

2)班主任必须编排好就餐学生的座位,以便每次就餐时清点学生数;

3)安排4名学生分饭菜,其余学生坐餐桌前笔直不动、手放腿上,保持绝对安静,无喧哗声,碗摆台上一条线,等待分入饭菜汤;

4)待本班饭菜汤全部分到位之后,由班主任发口令“统一开餐”;

5)叮嘱学生自备餐具,节约粮食,不挑食,不能离开饭堂就餐,不要将饭菜倒在桌子、地板上,不要把餐具放在饭堂的餐架上;

4、学生购买零食只能在小店前吃。

(八)、午休规范

1、午休铃声响后,﹙包括到校走读生﹚立即安静下来,趴在桌面上午睡。不谈话,不搞小动作,不做作业,不看

(三)、早操规范

1、铃响后,各班主任、体育教师立即集队前往操场,按指定位置列队站好。集队要求“快、静、齐”。

2、早操要求:班主任应认真做好学生的出操组织和动员工作。体育委员应积极协助做好队列整理工作,带领同学步伐整齐,精神饱满。

3、早操前一节课的科任教师应准时下课,并协助做好学生出操的组织工作。

4、各班除特殊学生外,均应参加课间操活动。未能参加的学生需在班主任批准后方可留在班中。

5、值日行政、师生要各负其责,检查监督早操活动,公布结果。

6、“两操动作”。做“两操”动作时,做到动作规范,节奏整齐,力量适度,做操要求做到“准确、整齐、有力”,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有序退场。早操完毕,按指定顺序依次退场。

(四)、升国旗规范

1、每周一上午8:10分,为升国旗仪式时间,全校师生必须参加升国旗仪式。

2、国旗出场时,仪仗队高奏出旗曲,旗手、护旗手迈着正步高抬国旗出场。

3、当升起国旗时,全校师生面向国旗立正,仪态庄重大方,不说话、不走动或搞小动作。奏、唱国歌时,面向国旗行注目礼,齐声高唱国歌。

(五)、课堂规范

1、课室布置规范

2、课前准备。上课铃响前,仅允许将本节课书本放在桌面的左上角,安静地等待老师来上课;

3、礼仪规范。上下课,为了表示对老师辛勤劳动的尊重,需动作迅速整齐起立,向老师行礼,齐声呼:“老师好!”和“谢谢老师!”

4、坐姿规范。腰挺直,双手平放在桌面。

5、站姿规范。课堂起立、回答问题姿势要立正。

6、纪律规范。上课时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不讲话,不搞小动作,不随便离开座位,无事不离开教室,在老师引导下进行各种课堂训练,需要发问或回答时,先举起右手,得到老师同意后才起立说话。

(六)、课间活动规范

1、课间活动要服从值日老师、值日生的指导,做安全有益的活动,不做危险有害的活动。

2、注意安全。课间不得在各楼层走廊大声喧哗、打闹、追逐奔跑。不要串班,在楼道、卫生间逗留,去小学部,停车场,上五楼以上地方玩耍;上下楼梯,靠右侧轻步慢走,不在楼梯扶手上滑行。

3、讲究卫生。爱清洁、不乱扔垃圾,不往窗外、楼下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经常注意保持环境卫生。教室桌椅要摆放整齐,卫生工具要统一摆放。

4、课间值日生要每节课后擦黑板和清洁讲台。

5、出入办公室、迟到进入教室要先报告,经老师允许才能进入,离开时要与老师告别:“再见!”

(七)、进餐规范

1、排队,按各自楼梯下楼:

东楼梯601—602—603—702—703—802—901—801—701; 西楼梯604—605—704—705—803—804—902—805—90

3书,不吃东西。桌面上不放任何物品。

2、班干部清点人数,报告班主任,如有不明原因缺席的学生要马上报告值日行政和通知家长。

3、学生外出课室,须征得班主任同意后在约定时间内进班。

(九)出勤规范

1、眼操未完,不离开教室。

2、每位学生须遵守学校作息时间,不得以各种理由不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或集会,若有特殊情况或有事有病需先向班主任请假。

(十)、作业规范

1、当天的作业要当天完成,决不拖到明天。

2、先复习当天学过的知识,再做作业。

3、养成不懂就问的良好学习习惯。

4、作业要书写工整,格式正确,独立完成,不抄袭别人的作业。

5、写字时眼睛距书本一尺,身体距桌子一拳,握笔手指距笔尖一寸。

6、做完作业后要认真检查,有错字、错题要立即改正。为了让父母了解自己在学校学习情况,尊重父母,每天作业要给家长签名认可。

7、完成当天作业后,还要预习明天的新课,做好学习新课的准备。

(十一)、放学规范

1、中午放学:

走读生在班级走廊集队,清点人数,在班干部带领下排成一路纵队,有序下楼到指定地点(中学校道)排队,放学;从田径场外侧跑道→保安室→出校门。

2、下午放学:

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顺序,依次放学: 16:10,为乘第一趟车的学生上车时间;

16:20,各班走读生列队离校(骑车生凭卡出校)16:30,乘第二趟校车的学生集队,清点人数并以班为单位列队前往操场集合,等候上车。

3、放学集队严守纪律。要做到“快、静、齐”。要求各班学生集队动作迅速,无人拖拉,保持肃静,无人说话,队列整齐,无人随便出队列,各班走读生在16时30分前离校完毕。

4、放学一切行动均要听从广播指令,尤其是下雨天气要听从指挥,不得擅自行动。

5、注意安全。回家途中,上下楼梯,上落校车,步行骑车,走过马路,都要遵守纪律制度,遵守交通法规,提高安全防范意识,防止出安全事故。

6、及时回家。放学回家第一时间向家长报到。放学后,不在学校和路上逗留玩耍,不到同学家串门,不到网吧,按时回家。未放学任何学生不允许离开教室。学生请假,须征得家长签名同意。

(十二)、考试规范

1、严肃认真参加考试。保持安静,独立思考,不得以任何形式作弊。

2、以任何形式作弊者,按情节轻重分别给予处分。

花桥中学学生一日行为规范 第8篇

“文革”结束后, 中国教育史上出现一次历史性转变, 教育实现了两个转变, 一是由“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向“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转变;二是从“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向“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转变。这一时期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调整时期

这一时期教育的重点一是拨乱反正, 中小学教育走出“文革”阴影, 全面恢复由于“文革”而中断了的教育秩序, 提高教育质量;二是如何抚平“假、大、空”德育对人们造成的伤害和心里的阴影;三是新时期的德育该如何进行。1978年3月5日, 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3条规定:“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 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这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方针在党和政府的文献中的最后一次表述, 此后党和政府重要文献中再无此提法。可以说, 教育目标正在为由“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向“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过渡作艰难的尝试与努力。

1981年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要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 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人民和青年。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 又红又专, 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2]尽管“是沿用了过去的提法”, 但我们不难看出, 教育方针在教育价值取向上, 实现了从单一的为政治服务向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中心、多元服务取向的转变。《决议》结束了旧时代, 真正启动了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代。随后, 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并公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教育工作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1983年邓小平为北京市景山学校“三个面向”的题词, 更是明确指出了教育的现代化方向。

由于“文革”时期德育完全被政治教育所取代, 因此, 这个时期德育政策将确立德育发展方向、加强德育建设、关注青少年思想的转化和社会风气的好转等作为当时的主题。以下以《中学生守则》为例略加说明。《中学生守则》是国家对中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的基本要求, 是每个中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教育部在1979年和1981年连续两次颁发了《中学生守则》 (各10条) 。这两个守则之间没有太大的不同, 但较之1955年和1963年的《中学生守则》, 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全国中学生的行为准则, 1981年版的守则精简到10条, 20世纪50年代《中学生守则》中强调的“热爱领袖”“对教师绝对服从”之类的话语也被修改成为具有普适意义的正常行为规范和礼仪要求, 进行同情人、关心人、爱护人、尊敬人的人类良知的启蒙, 这也为之后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制定打下了基础。这个专业性德育文件的颁发, 使德育脱离了“无规范”“高要求”的状态, 避免了德育的随意性, 德育活动逐渐步入正轨。

2.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建立时期

随着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教育体制改革和普及义务教育, 学生的个性发展、个性培养问题渐露端倪, 并在课程领域进行了初步探索, 全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材等在80年代到90年代逐渐建立起来。1985年8月,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明确提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建设人才”的培养目标。1986年4月12日, 第六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并颁布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这标志着为“文革”所破坏的教育法制建设重新起步, 从此, 法制建设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规范、引导和保障的作用, 越来越得到重视。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总结了四十多年教育曲折发展的历程所得出的宝贵经验,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八项基本原则, 并指出教育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 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这是我国教育法体系中最重要的法律。在《教育法》总则中明确规定了新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3]

这一时期, 由于国情的变化, 德育领域自身开始反思和重新建设。如何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如何教青少年认识我国国情?如何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如何指导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和心理素质方面尽快得到提高以适应社会新的要求?这些都成为德育关注的重点, 也成为日常行为规范要解决的问题。1988年6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首次颁布试行稿, 全文包括五个方面, 共40条, 主要内容包括: (1) 自尊自爱、注重仪表; (2) 真诚友好、礼貌待人; (3) 遵守纪律、勤奋学习; (4) 勤劳俭朴、孝敬父母; (5) 遵守公德、严于律己。这五个方面大致体现了道德教育的几个核心内容, 即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处理个人与自己、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懂得学生的责任与义务, 学会如何生活。同时进一步教育学生增强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 懂得什么是正确的行为, 什么是错误的行为;应该怎样做, 不应该怎样做, 通过日常行为的训练逐步提高分辨是非、区别善恶的能力和道德选择与行为的能力。随后, 1994年国家教委正式颁发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通知。首次正式颁发的《规范》, 总结建国以来中学德育工作的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 以中学生的身心特征和思想品德形成规律为依据, 目的是使中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保证中学生健康成长。这也是针对当时中学生养成教育比较薄弱的状况, 希望通过《规范》让学生受到最基本的行为养成教育, 更好地面对复杂多样的社会环境, 达到提升学生德性的目的。

3.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发展时期

与20世纪80年代新潮彭湃、思想飞扬不同, 90年代教育开始出现整合态势, 逐步步入良性轨道发展, 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这一时期基础教育最重要的时代特征就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德育也逐步改变, 开始了从强迫性、指令性、封闭性而向民主性、互动性、开放性的转变。1999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颁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关于德育, 《决定》强调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 还要求进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 理想、伦理道德以及文明习惯养成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国情、形势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这一文件提出了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战略思想, 明确了我国21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2000年, 教育部对德育进行了一些新的调整, 重点指出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增强受挫折和战胜困难的能力, 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2004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中小学生守则》, 同年9月1日正式实施新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这次修改, 将中小学生守则合二为一, 仍是10条, 反映出目前我国青少年心身发育提前、衔接紧密的特点, 体现了道德的恒定性和遵从道德的连贯一致性。其中, 第2条“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校规校纪, 遵守社会公德”, 第3条“乐于探究,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有益的活动”, 第4条“珍爱生命, 注意安全”, 第10条“热爱大自然, 爱护生活环境”等都是新增加的内容。《守则》只是一些原则性的要求, 一些具体行为的要求都列入到《规范》中。新修订的《规范》更加符合时代特色, 增加了如诚实守信、加强实践、合作意识、创新意识、网络文明、安全自护、远离毒品等内容。“按时到校, 不吸烟、不喝酒、不打架、不做对人民有害的事”, 都是学生伸手可及的“低标准”要求、实实在在的要求;“关心父母健康”“答应别人的事努力做到, 做不到表示歉意”等, 则在体现人文关怀的同时, 让学生感到规范不再是宏大的、遥不可及的大道理, 而是每天都会在身边发生的细枝末节的“小事”。无论是合并后的《中小学生守则》, 还是新制定的《中学生行为规范》,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时代性, 同时也可以看出如此重要的专业性德育文件, 开始走出“假、大、空”的痼疾, 变得更有“人味”, 更加具体化, 更具有适宜性和可操作性。

综观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的德育教育, 可以发现以下重要变化。

1.不断调试过强的政治色彩

无论是宏观教育政策的调整, 还是学生守则等具体的德育文件的修订, 从中都可以看出, 我们正在不断调试教育中过于突出的政治色彩。从“又红又专”到“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到培养“四有新人”, 到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些关键词语的转变也代表了我国德育价值观的转变。“红”代表了一种有色的“道德人”, 是被政治和伦理充斥的没有自己独立存在的“道德人”, 这种“道德人”的道德理想以及对价值世界的追求, 是被外在的道德秩序与社会秩序设计好的、强制的、缺乏个体自主意识的, 忽视了作为独立个体的生活价值、权利与人性的尊严。[4]而之后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对于“又红又专”, 政治色彩就淡化很多, 而且也更现实化一些。

2.坚持以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中心

这一时期对教育方针有了明确而科学的表述, 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也渐入正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是健康人的可持续发展, 体现在教育中, 它力图克服我国学校教育的整齐划一、僵化的性质和偏重学历以及极端的教育管理造成的青少年“心灵的荒芜”。国家连续颁布和修订了学生守则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使我国中小学德育走向“依纲管理”和“依纲育人”的规范化道路,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适宜、具体、可操作的行为规范, 对于学生“丰富心灵”的培养, 文明礼貌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重视青少年成长的过程性和阶段性

学校德育不能脱离经济基础、历史发展以及学生的身心特点, 理想化地对学生提出过高要求。1985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通知》要求“紧密联系青少年不同时期的思想、知识、心理发展的特点, 循序渐进, 由浅入深, 从具体到抽象, 从现象到本质, 引导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由于中小学阶段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 2004年发布的《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针对这一阶段的学生的学习、生活提出了具体可行的、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过程特点的规范性要求。

4.爱国主义教育的始终强调和传统文化教育的回归

1983年, 《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关于加强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的意见》出台, 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从中央的角度第一次专门对爱国主义教育作出部署, 显示了国家对其重视程度, 也使得爱国主义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成为德育的中心, 也成为中学德育工作的关键和核心。“文革”十年, “孝”被认为是封建糟粕的遗留, 曾一度被批判。“文革”后, 经过专题研究以及思想解放, 统一了认识, 即“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改革开放后的《守则》和《行为规范》中才又见到“孝敬父母”的有关条款。

5.法制教育、社会常识教育、国际主义教育、身心卫生和个性发展教育等新德育内容的呼唤

由于中学德育与国家和社会稳定紧密相关, 所以, 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变化总要在德育中体现出来, 尤其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 由于各方面的需求, 会不断增加一些新的内容。在新的《守则》中, 增加了有关法制教育、国际主义教育、个性发展教育等内容。2004年《中小学生守则》第2条指出, “遵守法律法规, 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校规校纪, 遵守社会公德。”在同年颁布的《中学生行为规范》第8、第10条增加了“平等待人, 与人为善”“相互尊重、理解宽容、正常交往、不以大欺小”, 以及第37条“不吸烟, 不喝酒, 不滥用药物, 拒绝毒品, 不参加各种非法组织”等条款。从中可以看出德育内容的发展和变化。

参考文献

[1]宋恩荣, 吕达.当代中国教育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119.

[2]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1:57.

[3]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文献选编[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3.

利用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量化考评 第9篇

关键词:行为习惯;德育组长;爱心券

教育思想家乌申斯基说:“人的好习惯就像是在银行里存了一大笔钱,你可以随时提取它的利息,享用一生。一个人的坏习惯就好像欠了别人一笔高利贷,老在还款,老还不清,最后逼得人走入歧途。”作为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引导并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中学生的行为准则,引导学生遵守日常行为规范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学生现状分析

高中生已经开始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事物的认识具有自己的看法。在这一阶段,知识量、信息量猛增,是为今后的工作与生活奠定坚实基础的大好时期。但在这个时期,由于思想还不成熟、对事物的甄别能力还比较弱,自制力较差等不足,容易形成一些坏习惯。我校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家庭教育较不重视或不懂得良好习惯的培养。因此,从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自觉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能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师作为学生学习中的引路人,在指导高中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过程中应掌握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加强思想交流,让学生参与制订日常行为规范量化考评标准

从思想上让学生懂得良好习惯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行为习惯就像指南针,指引我们的行动。纵观历史,大凡卓有成就的人,都是一些良好行为长期坚持、养成习惯的结果。就像法国学者培根曾经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地追求好习惯。”做学生思想工作时,首先就是要做到关心、尊重、了解和爱护学生,消除学生的戒心和抵触情绪,使学生体会到教育者的真心和善意,同时,要多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不要凭主观想象就认为理所当然。这样学生才能对教师建立信任感。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下,教育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面对这么多的学生,单纯的思想工作是不够的,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还需要制度的支撑。因此,需在《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基础上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制订一套符合学生实际、行之有效的行为规范标准来监督、评价学生。而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制订日常行为规范标准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那么,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标准的制订呢?首先,请班长收集学生的想法和建议,并进行整理分类;班主任根据学生实际加以引导并补充;最后,从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形成班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量化标准,并以班规的形式确定下来。为了能时刻提醒学生自己制订的班规,可在班规形成后组织一次主题班会,

让大家表表决心并在班规上签名,签名的班规应粘贴在班级显眼的位置,以便时刻提醒学生。

但怎样才能让评分标准长期地发挥作用,真正制约学生的行为举止,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管理学生是理想的方法。

三、成立班级督导部,明确小组评价方法,实行精细化管理

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每组6位学生,各组都选出自己的德育组长,由德育组长组成班级督导部。对学生在校日常行为进行精细化管理并督导评分,每天算出学生的德育分并加于公示。同时,为使督导能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班级成立相应的纪检部,对督导部的评分进行督促检查并给督导部同学每天工作进行评分,作为督导部同学的德育分。班主任每天给纪检部的同学打分作为他们的德育分。督导部每周统计一次每小组的分数。每周一把上周的量化考评表公示,以示公开、公平、公正。

各小组的成绩由两部分组成:科任教师每节课对小组的评分以及日常行为规范量化考评的成绩之和。不管是学习还是日常行为规范,要求每个小组都应尽最大的努力,争取最好的成绩,为小组、为班级做出积极的贡献。

四、教师关注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量化考评表的情况并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教育

德育组长每星期一把量化考评表交上来,教师应及时给予关注,发现问题及时向学生了解情况。对于被扣分的学生和小组进行教育,多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并要求他们遵守班级制订出来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量化考评标准。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

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要想让学生改掉不良的习惯,教师需要有足够的耐心,需要及时、反复地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只有反复纠正不良习惯,才会使良好的习惯在不断的重复中变得越来越稳固。

参考文献:

孙景霞.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能力和行为习惯[J].才智,2008(12).

作者简介:林艳红,女,1976年2月出生,本科,就职于福建省厦门市国祺中学,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班级管理。

Use of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Daily Conduct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Promote the Students Good Behavior Habits

Lin Yanhong

Abstract:Please the whole class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high school students daily conduct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standard,is shall be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moral education team leader in each group take turns to the class for each group to carry on the daily conduct quantitative evaluation,the evaluation results and classroom teachers to teams score in every class evaluation of group. Combining school charity supermarket,formulate a set of effective love coupons reward scheme,promote students to develop good habits.

Key words:behavior;moral leader;love coupons

青云一中学生一日行为规范 第10篇

一、早晨

1、学生应按时到校,不得提前或迟到。

2、按要求早读,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3、早读后各班值日生清扫卫生

二、上午

4、课前预备铃响后,应迅速做好上课准备,值日生擦好黑板和讲桌。

5、课堂要求:

(1)上课铃响后,学生必须进入教室,保持安静。教师进入教室,全体学生起立,立正行注目礼,老师还礼后,学生坐下。

(2)听课精神要集中,积极思考,做必要的笔记;回答问题先举手经老师允许后;起立发言要态度严肃、声音清晰,发言毕,经老师允许后坐下。

(3)课堂上对老师有意见不许顶撞,课后在适当时间有礼貌的与老师交换意见。

(4)上课时间不经老师允许,不得随便出入教室,不得随便走动。

(5)课堂上不吃零食,不喝水(饮料),不扇扇子。

(6)下课铃响,老师宣布下课,全体学生起立致敬;老师走出教室后,学生再出教室。

6、课间操要迅速去到指定地点排队,做操要认真、规范,服从指挥。

三、下午

7、下午的课前准备,课堂要求同上午。

8、下午第四节课外活动,要按照学校统一安排去进行。

四、晚上

9、晚饭后,要迅速到教室学习,不得以任何理由为借口在校园和教学楼内乱跑。

10、遵守自习纪律,不随便出入教室,不做任何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不做任何防碍他人的活动,不说闲话、笑话。

11、晚自习放学铃响后,学生迅速回宿舍,教室值日生关窗、关灯、锁门。

12、食宿在家的应按时回家,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不得在街道(马路)上聚众游戏,不得违章骑车,不得在街上逗留长时间不回家。

13、回宿舍立即做好入寝准备,严禁向楼道、楼下、楼梯倒水和扔杂物。

14、熄灯后,立即就寝,不再做任何影响睡眠的活动。如说笑、走动、看书、洗漱、听收音机、串寝等。

五、常规

15、在规定的时间内可到餐厅买饭,买饭时一律按先后顺序排队,不拥挤哄嚷;饭后要洗刷碗筷,不准在宿舍内进

餐;不随地抛撒饭菜。

16、在楼道内走动要轻声慢步;不得追逐打闹,在教室内不喧哗,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17、上课,自习时间一律不接待家人与客人。

18、不在教学楼内玩球,不从窗口向楼外扔废纸、杂物。

19、在校内注重仪容仪表,不得穿奇装异服,行业标制服,不穿被心、裤衩,不穿拖鞋,不化妆,不染发,不佩戴首饰、腰饰。

20、教学楼、宿舍楼内保持肃静,严禁在楼内嘻笑打闹、鸣放鞭炮、下棋打牌、接打电话等。

21、保持校园、教学楼、宿舍楼及楼道卫生。不随地吐痰、乱扔杂物。

22、在校内不准骑自行车。

花桥中学学习雷锋活动方案 第11篇

一、活动目的:

弘扬雷锋精神,倡导社会文明新风,深化学雷锋活动,结合环保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民族精神代代传教育,培养青少年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优良品质,加强我校精神文明建设,掀起我校学雷锋活动新高潮,我校今年学雷锋活动将立足校园,走向社会,不断丰富和发展新时期学雷锋活动的内涵和形式。

二、活动主题:弘扬雷锋精神构建和谐校园,完善自我,服务他人,奉献社会。

三、活动要求:“学雷锋”活动要立足本职,立足本校,使学雷锋深入到每个班级,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像雷锋那样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不流于形式。

四、活动时间:3月起。

五、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各班召开主题班会,制定方案,成立活动小组)

1、升旗仪式,校政教处、团支部向全校师生发出“完善自我,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倡议,“学雷锋活动月”正式拉开帷幕。

2、充分利用学校的橱窗、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开展宣传造势。同时举行“雷锋精神伴我成长”主题板报比赛,各班围绕该主题出一期主题班报,校政教处、团支部于3月15日前进行集中评比。

3、校园广播站播读雷锋日记、校内外学雷锋先进事迹材料,播放学雷锋主题歌曲等,营造学雷锋活动氛围。

第二阶段:活动开展(各班按照活动内容组织实施)

主题一:用雷锋精神完善自我。

1、各班利用班会课举行“我与雷锋找差距——告别缺点,发掘优点”主题讨论会。引导全体同学在认真深入学习雷锋精神的同时,开展自省修身活动:在严格自省、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充分挖掘自身优点,增强自信心,提高班级凝聚力,同时对自身在为人、处事、学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整改,各班制定学雷锋活动计划,将学习雷锋精神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2、立足校园、立足身边,争做文明学生。学雷锋应如何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①坚持岗位学雷锋:要求学生全员参与,从日常做起,具体要求做到:“十不”即“不迟到、不早

退、不旷课、不打架、不骂人、不吸烟、不喝酒、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不破坏公物”。

②立足学习,开展“一帮一”活动,要树立“敢为人先”的信心,“不甘落后”的决心,带出互帮互助,你追我赶的浓厚学习氛围,使每个同学的成绩都有大的提高。

3、举办“爱心无限,快乐奉献”爱心义卖活动,号召全体学生将闲置的各类物品(衣物、书藉、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或自制小作品以班级为单位拿出来进行义卖,为爱心助学募集善款。并借此活动培养我校学生节约、关爱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理财观、价值观,提高社会交往能力,达到通过活动完善自我、促进成长的作用。

4、继续开展“一帮一”爱心活动。倡导同学之间互帮互助,携手共进,不仅是在学习上相互促进,共同进步,也希望在生活和思想品德上互相影响共同提高,最终提升整个班集体、整个学校的良好风气。

5、校政教处、团支部将组织学生会举办“我和雷锋的距离”校园文明状况图片展。在展出反应雷锋精神的图片的同时,展出同学们中的一些文明行为照片,同时也展出一些不文明、不和谐行为的照

片。通过对比,让同学们意识到差距和不足,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6、配合“我和雷锋的距离”校园文明状况图片展、“我与雷锋找差距——告别缺点,发掘优点”主题讨论会及其他学雷锋活动,各班将于3月组织开展“续写雷锋日记”学雷锋主题活动日记征文比赛,3月底进行评比。

主题二:学习雷锋,服务他人,奉献社会。

1、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校外的公益劳动

(1)走进福利院看望老人,以实际行动去服务社会

(2)走向社区进行清除白色垃圾

(3)创建清洁文明校园,对校园进行一次彻底的打扫除

第三阶段:总结表彰(学校根据班级活动情况评比学雷锋先进班集体、先进个人)6月底,各班级进行“学雷锋活动月”情况总结,并将总结材料(连同活动中照片、影像资料等)于6月25日前上传校政教处、团支部,期末政教处、团支部将根据各班级一学期来学雷锋活动持续开展情况评选出“十佳学雷锋先进班级”,每个班级同时推评1名“学雷锋先进个人”,校政教处、团支部集中进行表

上一篇:小学四年级美术兴趣活动的总结下一篇:工艺质量管理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