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的复习计划

2024-05-29

高考语文二轮的复习计划(精选14篇)

高考语文二轮的复习计划 第1篇

1第二轮语文复习要求

1.考纲第一

吃透弄熟。各项知识构成一个前后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要通过点线面结合,记忆、分析、比较等多管齐下的方式,吃透弄熟考纲网络结构和高考试卷之间的联结点。

抓好重点。考前要复习的内容面广量大,后期复习没有必要每点平均用力,学生要根据考纲的考查范围和要求以及自身的熟悉程度对复习内容进行衡量,抓住每一个考查范围中的重点知识。

2.效率至上

计划性强。考生对复习的内容要作全盘考虑和分解,针对各知识点制订短期计划。方法灵活。如利用零碎时间复习语文基础知识,因分散则容易掌握。

精选试题。概括说,就是“选、读、答”。“选”的关键是精。

2第二轮语文复习计划 (一)第一阶段(3月21日―4月5日)

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针对自己在语基、表达等考点的弱势环节复习。②注意在生活中为阅读与作文积累材料。③本月内30%的时间用在做题上,注意总结命题规律与特点。

(二)第二阶段(4月6日―4月16日)

①偏重阅读古文与现代文。②练习作文的写作。③多做模拟题。④关注有关考纲的信息。

(三)第三阶段(4月17日―5月1日)

①重点是作文。②检测二轮复习总体效果。

3第二轮语文复习方法

1、抓好落实,争取突破

(1)加强集体研究,分工合作。

(2)计划要细,尽量争取时间。

(3)重视基础,做好小练习训练。

(4)坚持阅读。高考不止,阅读不止。

(5)重视写作,加强审题指导

(6)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重视个别辅导。

(7)处理好专题训练与综合训练的关系。

(8)不放松作文训练。

(9)培养学生仔细审题,精心作答,认真检查的习惯。

(10)适应网上阅卷的新形势,加强试卷规范化练习。

2、注重策略,着眼于提高效益

巩固基础、专题训练、限时训练、综合训练四者有机结合穿插进行。巩固基础是首要任务,专题训练是基本形式,限时训练、综合训练是基本手段。即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强化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分析、审题等能力,以适应高考的要求。

3、查漏补缺,提高考试能力

1)要在平日的练习或模拟测试中及时发现知识、能力点上的弱点和缺失,并把它作为复习和训练的重点加以突破。

2)本轮复习以做适量练习为重点,在练习中复习第一轮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练习分两种,一是围绕〈〈考试说明〉〉作些专题练习,二是综合模拟题。

3)本轮复习要注意锻炼应试心理,提高应试能力,以便能够在考场上正常发挥乃至超常发挥自己的水平。

高考语文二轮的复习计划 第2篇

20__年的高考复习已步入第二轮的紧张备考阶段。语文学科的二轮复习首先要研读新考纲,明确考试要求,整体把握复习内容,然后将其分类细化。针对不同内容的不同特点、要求,复习时应各有侧重。成语、仿写应以常见常用为原则,偏、难、怪的不必涉及;病句重在类型的掌握,再配合适量的练习;保持现代文阅读的数量;写作文边写边改。

二、复习目标

1、重视基础,培养语文素质,稳扎稳打,不放过知识点的细枝末节,系统复习一遍;

2、兼顾其它,适当补充内容,落实双基;

3、对大纲规定的背诵篇目,要达到看之能译,合之能诵,熟记文言字词句的程度;

4、明确高考现代文阅读考试知识点,加强各类文章阅读解题方法、答题技巧的指导;

三、具体措施

1、坚持练字,坚持背书,练好语文学习的基本功;

2、要练到位,学生作题的全过程实施细心观察,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上下工夫;

3、要改到位,学生练过的东西要评改,老师或详或略都要有评价,不要留下知识漏洞,评改的方式可以不拘一格;

4、要讲到位,讲到学生的疑难点上,讲到知识的关键点上,讲到试卷的失分点上,讲到考纲的赋分点上;

5、要补到位,步步为营;

6、落实到位,盯住学生,摸清每个学生的增分点,因材施教,落实补差;

7、每个学生都要有作文材料库,积累鲜活论据;

8、抓好阅读课,开阔学生视野。

9、强化合作意识。做到精诚团结,艰难与共。做到六个统一:统一资料,统一教学安排,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方法,统一教学时间,统一教学检测。为学生提供作文范例;研究复习备考发现的新问题,交流复习备考经验。

四、时间及内容的安排:

1、从20__年3月到20__年4月中旬市调研考试结束为第二轮复习时间;

2、早操后10分钟,用于名句名篇的积累及作文素材积累;

3、每次月考进行一次测验,全改全评;

4、穿插作文训练;

5、内容安排:

每专题安排7节课(一周时间)完成。

第一周: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选用、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仿用句式选用、变换句式、正确使用熟语。

主讲人:陆秀琴、刘欣慧

第二周:辨析并修改病句、文言实词、文言虚词

主讲人:陈婷婷、史华玮

第三周:文言句式 文言翻译 筛选信息分析综合

主讲人:林惠、黄兰

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

第四周:古诗歌鉴赏

主讲人:周先林

第五周:现代文阅读

主讲人:韩莉萍、陈春花

如何有效进行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 第3篇

一、文言文复习

(一) 树立整体把握文本的意识。

高考考查的文言文大都是人物传记。对人物传记应该弄清楚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 文章对这个人物如何评价。有时, 作者的好恶隐含在平实而客观的叙述中, 要求考生披文入情, 深入揣摩。第二个问题, 人物经历了几个阶段, 做了几件事, 到了几个地方做官、做事。一个是分层, 一个是把握人物性格。

(二) 解题按照倒读法。

利用倒数一、二题的选项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文言文阅读中考题和文章的内容有时候是相互解释的关系, 所以充分利用选项条件, 将其复原到原文中, 也能正确解题。

(三) 遵循翻译原则按照翻译标准做好文言翻译试题。

对专有名词和特殊句式进行准确辨析, 把握得分点。

二、古诗词鉴赏

(一) 积累文体知识, 学会“知人论世”。

所谓“知人”就是掌握作家的生平和诗歌风格。这是作家成熟的标志, 也是诗人的审美理想与追求的体现。掌握了诗人的生平和风格, 就可由此及彼地类推诗人的其他作品。所谓“论世”就是了解作家的时代风貌, 如果掌握了时代风貌, 同时代作家所具有的共性也就基本把握住了。

孟子说:“诵其书, 读其书, 不知其人可乎?”拿到一首诗词, 要先弄清楚作者及其所在时代的特征。高考试题往往标明作者或者在注解中明示, 由作者我们可以推想到那个时代及其特征。

(二) 从宏观上把握整首诗词的思想意蕴和感情基调。

(三) 注意诗歌中的关键词句, 解析它们的深层含义和隐含信息。

关键词句往往透露着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集中流露作者的情感体验。关键词句是理解诗歌内容的切入点。“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关键是“花落去”、“燕归来”, 以此表达伤春、惜春之情。此外, 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含蓄, 诗人不直言伤秋, 而是说“寒波淡淡起, 白鸟悠悠下”, 说“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因此, 必须透过诗歌语言的表层意思把握其表达的隐含之意。

(四) 提高鉴赏能力, 工夫得下在平时。

平时要多看诗词鉴赏性的文章, 并对文章进行鉴赏。

三、高考作文备考策略

费时费力见效慢, 是同学们作文的共同感受。因而, 有的同学对高考作文训练不以为然, 认为平时写不写作文无所谓, 到时临场发挥就行;有的同学则抄佳作背范文, 企图到时候“修修补补”侥幸过关;更有甚者, 在做综合训练题时, 只做基础知识题和阅读题, 不写作文。这些做法, 都是不足取的。其实, 只要冷静下来, 做一些必要的训练, 讲究一些策略, 高考作文就可以上一个台阶。

(一) 做一些审题、立意的训练。

审准题意就是要对作文试题上的材料、提示语、话题和写作要求各部分仔细审读揣摩, 全面确切地理解文题的所有含义。有两种较实用的立意方法。

1. 化大为小。

可以围绕材料, 多提一些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在回答这些问题时, 我们的写作思路会越来越明确, 愈来愈深入, 较小的写作切入口就形成了。2010年作文“中国人读书调查”这个话题, 我们也可以围绕“读书”来提问:读纸质媒体的人越来越少, 而网络阅读的人越来越多, 为什么呢?是人们真的不喜欢读书了吗?显然不是, 不然怎么网络阅读的人越来越多呢?这里面是否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人们不喜欢读纸质的书吗?看来是, 但为什么呢?人们为什么喜欢网络书?网上阅读的利弊是什么?衡量读书的标准是什么?造成读者下降的原因是什么?时代发展到今天, 书的概念是否应该有所变化?将书的外延放宽泛点是否有利于读书?商品经济的今天, 究竟怎样来看待读书的问题?思考这些问题, 可以让我们理清一些观念, 澄清一些认识的误区, 认识到读书对一个人、一个 (下转第70页) (上接第39页) 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作文的主题也就确定了。

2. 化小为大法。

在原材料的基础上加以扩展延伸, 开掘出一个带有普遍道理的命题。

(二) 透过现象看本质, 加强立意创新训练。

文章最忌随人后, 新识卓见自然在。四平八稳、循规蹈矩的作文固然无可厚非, 但充满个性、富有新意的文章更耐人品读。我们在加强审题准确训练的同时, 还要注意立意的创新训练。因为审题的准确并不一定等于立论的深刻。所谓深刻, 是指开掘要深, 内涵丰富。深刻的分析, 来自于对问题的深入分析。在备考中, 我们要随时注意引导、启发、鼓励自己通过多向思维、求异思维来拓展思路, 从一个问题, 一个材料的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思考, 然后从诸多角度比较中找出自己感悟最深, 最能发挥自己特长的角度去写。

(三) 加强材料储备, 建立资源宝库。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时, 我们感到最困难是看到题目找不到合适的材料, 于是胡编乱造、无病呻吟, 结果下笔千言, 给人的感觉是废话连篇。造成问题的原因是我们平时没有注意加强材料储备。

1. 准备一个素材本, 分类梳理。

高考题目是“乱花渐欲迷人眼”, 却是“年年岁岁花相似”。我们在准备材料时, 可以通过分类梳理的方式, 以不变应万变。如我们可以以“为人处世、求知成事、奋斗奉献、生存发展、经世济民”等序列分类, 也可以“成长体验、理想信念、环境生存、人生素养、传统美德、开放交流、文化教育、科学思维”等序列分类。在整理之后, 最好从不同侧面对材料进行分析, 这样不仅平时作文训练时可以顺利引用, 而且可为考场拼搏提供取之不尽的资源, 更可节约写作时间。

2. 注重教材, 多读多思。

教材本身就是一个层出不穷的材料宝库: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名人事迹……以《勾践灭吴》为例, 可用来阐释“得民心者得天下”“仁者无敌”“忍辱负重, 能屈能伸, 坚韧不拔”“勇于反省, 自强不息”, 也可用来阐释“什么时候都不能置人格尊严于不顾”“不能为了报仇, 置他人性命于不顾”“可共患难, 不可共富贵”, 等等。话题“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意见”和“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 可以借助苏轼的《石钟山记》“余常疑之”、“余尤疑之”、“盖叹郦元之简, 而笑李渤之陋也”, 想到坚持调查验证以取舍别人的意见。

3. 专题性的阅读积累。

专题性的积累, 可以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 获得最丰富的信息, 达到“多快好省”的效果。“热点”和“亮点”, “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及一些优美的句子, 名言警句等的积累。

4. 关注时代生活, 拓宽视野广泛阅读。

话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4篇

我们在认真研究近几年的江苏高考试卷,对照考试大纲,结合高考试题的有关评价报告时,不难发现,江苏高考语文试题具有如下特点:1. 重视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考查;2. 客观题的分值减少,主观题的分值增加;3. 增强了文化内涵;4. 试题的形式变化不大;5.作文命题相对较稳定,作文的批阅取消了切入分,拉大了作文得分的距离。鉴于以上情况,我提出以下建议,供同学们及家长在二轮复习中参考。

一、 认识自我,查漏补缺

回顾教师所讲,明白要求,记住要诀,强化训练,及时归纳,找出良策,二次巩固提高。同学们自己准备一本“错题集”,将自己平时容易混淆甚至不能识记的字音、字形、词语、成语、文学常识、默写等相关知识点分类归纳,进行滚动练习。家长也可帮助同学们对历次考试的错题进行重新整理,放到同学们的“错题集”中。“错题集”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复习,效果是最好的。

二、 构建体系,探求规律

同学们只有将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建立起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逻辑关系严密的知识体系,才能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语文学科体系的整体框架。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善于分析试题的出题思路,找出一些共性的东西,构建这一类题型的基本解题方法、步骤,摸清答题的要点,形成快捷的、准确的解题技能,以应对各种试题,临阵不乱,稳操胜券。

三、 精选试题,强化训练

同学们要充分利用好历年的高考题,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研究命题角度、走向。平时复习,同学们特别要强化快速解读文本能力的训练,理清文本思路,准确把握文本的主旨和表达特色。当然阅读鉴赏的能力非短时间就能形成的,语文学科的“补短”还要看一看自己的实际状况,如果语文基础题失分较多的话,那强化语文基础题训练的效果要比提高阅读鉴赏能力的效果好得多,各考生还要把握好时间与效率的关系。

四、 备足素材,模拟演练

高考作文被称为天下第一大题,占分70,是高考语文成败的关键,不容忽视。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写出自己的特色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训练:1.梳理积累材料;2.从不同的角度设计几个不同的话题,运用材料写出一些不同类型的文章,力求写出自己的特色,熟化已占有的材料;3.锤炼几篇成功的范文。根据人类、社会、自然、文化四大主题各写一篇,精心打磨,反复修改,做好备战的准备。要求记叙文写三篇,议论文写两篇,散文写一篇;4.注意对审题能力的培养。审清题意后,在选材上进行思考,原来准备的材料能否用得上,千万不要生搬硬套,有的稍加改造,有的要大加改造,有的就要重新构思。

五、 注重表达,规范答题

在高考语文考试中,读题、审题、思维角度的确定、组织语言、书面表达、答后的审读等,一切都要按规范操作,要有强烈的得分意识,立足考点,抓住采分点作答; 作答规范,重点突出,条理清晰,便于阅卷老师评判。平时抽出时间将2009年、2010年、2011年的江苏卷限时做一遍,对照评分标准,自己批阅,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高考二轮复习计划 第5篇

一、指导思想

紧盯市、区高考任务目标,坚持“巩固、完善、综合、提高”的指导思想,以“立足学科、夯实基础;联系实际、关注综合;有效训练、提高质量”为整体复习策略,突出讲练结合,加强综合检测,加强个别辅导,加强师生交流。通过“练、讲、考、评”,实现学生构建主干知识体系、提高综合能力的复习要求,力争今年高考取得好成绩。

二、复习时间及目标要求

1、二轮复习从3月上旬至4月底。

总体要求是:“系统、条理、熟练、灵活”。

2、三轮复习在5月份,5月下旬及6月考前查漏补缺,回扣课本,系统梳理。

总体要求是:“综合、提高、熟练、规范”。

三、主要工作思路

1、研究分析20XX高考大纲和高考说明,吃透20XX年高考试题精神,提高复习针对性。要坚决针对高考样卷组织检测卷,坚决按考试大纲精神把握练习重点和难点。大胆突出,大胆取舍。

2、加强二轮复习课型的研究,组织好公开课、示范课、研讨课,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忌每节课的内容题量过大)注重讲练结合,突出以练为主、个别辅导为主。全程落实集体备课制度,每周共同探讨所讲内容与检测内容落实情况及学生所反映的问题。备课组长是第一责任人。

3、以“提升一本、咬住二本、猛促三本”为班级工作思路,全面落实培优、治跛、转差责任制。各教师必须熟知相关对象(全班确保责任层、希望层、后进层)学生姓名及状况。根据考试精细到每一个知识点或每一种题型。各班主任要充当后期复习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第一责任人!

4、加强艺术生、体专生的管理。根据专业过关情况,从抓“短平快”科目入手,力求相关学生语文、英语双过线,实现复习的高效率。文科美术生单独编班,从生活习惯和解题习惯培养入手,引导学生抓好基础,能够解决简单问题。体专生抓双过线目标生管理。让小秋收变大丰收。

5、搞好学生的应试训练.认真组织好二轮模拟考试,使学生得到充分的考前训练,以提高解题质量,提高解题速度。

四、保证措施及要求

1、加强领导,突出高三教学的重要地位。

学校领导包科蹲班,年级主任备课组长、班主任负责对高三教学工作的全程管理。要求蹲点领导要进科进班指导、研究、检查督促教学工作,以加大管理指导的力度。具体安排如下;

2、完善计划,加强研究,落实常规,增强复习实效性

(1)重视考点:考点是最权威最重要的公开信息,各组要将考点题目化,全覆盖。少在考与不考的可能性上下工夫,多在是否落实上思考。加强考点与课本的联系,新题型一般是从教材、以往高考题、以往竞赛题、阅读材料等翻新而来。从近年高考题找规律,从各地模拟题中求新意。制定考点复习详案,力求讲得清楚、学得明白。避免热点经常考,冷点无人问的现象。

具体要求:人手一份20XX年学科考试大纲、学科高考样题。教师下载各科三年高考二年模拟题集;每周综合练习题格式及内容与高考样题基本相同,适当向当前学习内容倾斜,难度与梯度与样题一致;文科学科练习题中要将大纲要求的必背 篇章或词句等内容逐一反复覆盖。

(2)加强专题讲练:二轮复习主要是专题复习和系统训练,在专题复习之专题要有明确指向,它们是学科重要思想的体现、学科重要方法的总结归纳、学科重要模型的体现、学生易错点易混点的检查纠正。即在复习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整体把握,解决“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问题。(构建知识网络的重要性)

②局部归类,解决“一般散沙,不得要领”的问题。

③突出重点,解决“眉毛胡子一把抓”的问题。

④讲清规律,解决“就事论事,就题论题”的问题。(形成解答某类问题的基本思路)

⑤重心下移,目前高考仍是基本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考查,复习与测试中要大胆取舍,杜绝偏、难、怪。难点要分散在各练习中,攻克题型要专练。

具体操作要求:每专题结束后紧跟过关练习,试题要剪拼,试题要有针对性,专题讲的什么,就要练什么、考什么,切不可偏离主题,使学生无所适从,检测后要全批全改,精心讲评。

(3)紧盯目标,督促导师制的落实

评价与衡量导师制是否落实的标准是:能否顺次序记住全班目标生,是否每星期与具体责任生单独见面并具体指导,是否帮助目标生建立错题档案,是否指导目标生做错题类题以至相关问题过关。

实行导师制的周抽查公布制度,主要从学生中了解教师与学生个别交流情况、模拟卷批改给分情况等。要求教师在课间自习时间和晚自习第三节课与目标生见面。

3、很抓限时训练,测试教师必到班,综合练习时连堂不下课。

高考是速度的考试,准确性的考试,规范性的考试,意志力的考试。综合测试要督促学生不翻书、不讨论、不用计算器并限时交卷,通过按标准给分和评讲,引导学生规范表达。

4、重视高考复习过程的研究,注意处理好六个关系

第一、学科内综合训练与综合科目训练的关系。以学科内综合为主,二轮复习各学科要按专题按部就班的进行。

第二、单科复习与团体战的关系。各学科要围绕有利于学生综合成绩的提高为工作重点。杜绝压作业、争时间以损害整体利益而提高单科成绩。

第三、提高备考的有效性。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正确界定本科边缘生、跋腿生,找准目标,提高辅导的针对性。

高考第二轮复习计划 第6篇

以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认真研读《20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说明》,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加强学法指导,争取在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绩。

二、学生现状分析

本届学生基础较差,成绩不太理想,要使学生在高考中具备一定的竞争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三、高考地理试题趋向分析

通过对《考试说明》的研读和分析,高考的能力导向会继续保持不变。在考核内容方面,空间位置、原理和规律仍会是考察的重点;试题难度调低,意味着适中题的比重上升;考试目标进一步注重考核信息提取、逻辑推理、知识运用能力。

四、主要复习策略

1.整编专题试题,归纳考核方向

(1)整合内容,归类专题

计划在20xx年高考二轮复习中,设置如下专题,分为四大类:

Ⅰ 主干知识系列

专题一 地理过程的原理和规律

专题二 地域差异的特征及成因

专题三 人地关系的协调和问题

Ⅱ 区域热点系列

专题四 中国主要热点问题

Ⅲ 地理图表系列

专题五 地理信息分布图类

专题六 地理信息关联图类

专题七 地理统计图表类

Ⅳ 考核目标系列

专题八 空间定位题型

专题九 地理计算题型

专题十 信息提取题型

专题十一 知识运用题型

(2)分析试题,归纳考目

认真分析高考试题中考查某类专题的主要项目、主要角度、主要层次等,把握好复习的深度。

(3)选编习题,分层训练

面向学生实际,选择适合习题,根据学生实际层次,编辑习题。

2.深析训练试题,探讨解题思路

(1)理清题意,提取相关知识和思维,注意应变能力的培养

(2)探讨题型,归类相关知识和思维,注重知识的迁移

五、时间安排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计划 第7篇

二、确立好专题:高三第一轮复习对所学知识已进行了充分的回忆和加工建立了高中化学知识体系,因此在第二轮复习中要注意主干知识的重新梳理,将对基础知识的单纯记忆转化为理解和应用,要做到概念准、规律清,准确理解化字概念和原理的意义及适用条件,以教材为立足点,切实做到重视课本而不完全依赖课本。第二轮复习我们将化学分为五大块:化学实验,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及化合物,有机化学。体安排如下:

第二轮复习分五大部分十六个专题时间从3月1日至4月30日。

一、实验部分:专题一:基本仪器,基本操作、实验安全预防和处理,时间:3月2日~3日

专题二: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

时间:3月4日~5日。

专题三:物质的性质与制备实验

时间:3月5日~7日。

专题四:实验设计与评价题型应对策略

时间:3月9日~10日。

二、基本概念部分:

专题五:物质的组成分类及化学用语表达式的书写

时间:3月11日~12日。

专题六:无机反应类型、反应热

时间:3月13日~14日。

三、基本理论部分:

专题七:物质的量、守恒思想

时间:3月16日~18日。

专题八: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时间:3月19日~21日。

专题九:电解质溶液、胶体

时间:3月23日~24日。

专题十:电化学

时间:3月25日~28日。

专题十一: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时间:3月30日~31日。

四、元素及化合物:

专题十二:元素化合物

时间:4月1日~4月4日。

专题十三:无机推断题型应对策略

时间:4月7日~4月15日。

五、有机部分

专题十四:有机物结构、组成、性质

时间:4月16日—4月20日

专题十五:有机物的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应对策略

时间:4月21日—4月25日

专题十六:有机推断、有机含成题型应对策略

时间:4月27日—4月30日

专题确立后,组织本专题知识内容时,不能简单重复一轮内容,而是要突出主干知识的整合,把握主干知识要做到两点:

一是要抓住每一专题中的最基本原理及方法论;

二是要抓住非常容易与日常生活中相结合的知识点,这样学生在复习本专题内容时,会很自然地用其所掌握的基本原理去联系现实进行分析,为后面热点专题复习打下基础;

三、明确教师在第二轮复习中的角色:第二轮复习不同于第一轮复习,因此教师在第二轮复习中要适当地转换角色。教师在第二轮复习中要当好一名指挥者和策划者。所谓指挥者,即要指导学生干什么,怎么干,知识要精讲,课堂上要少讲、多引导、多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所谓策划者,即要教师要精选试题,每一次训练、测验都要在时间上、难度上,内容上做周密的计划与安排,争取使每次训练,达到好的效果,使学生有效地从题海中解脱出来,提高复习效率;

四、强化训练,增强适应性:第二轮复习以提升能力为目标,以加强综合、突出应用为特征,为实现这一目标,抓好训练这一环节显得十分重要。 1.抓好自主性学习,精讲精练,提高能力 纵观近年高考命题立意旨在降低知识难度,突出能力立意,而能力考查中思维能力是核心,四月以后我们化学科内的主要任务是针对学生反映的综合问题精讲精练,多留足时间学生的自主复习,去领会还不会做的题目来龙去脉,以求能力升华,同时让学生自己查漏补老师跟踪辅导。 2.组织理综训练,增强高考适应性 化学单科测试主要安排在周四下午,命题模式采用“8道选择题和4道大题”的形式。理科综合测试安排在周日下午进行,然后统一进行阅卷,分析评价考试情况。通过这些训练提升学生适应能力,例如:在做题时,如何进行思维切换、答题规范化、审题准确化,并且要求我们老师认真配合做好学生思想工作,才能演到位。

猜您感兴趣:

1.初三化学复习备考计划

2.高中化学复习备考策略

3.高考化学复习备考策略

4.初三化学备考计划

5.初中化学中考备考策略

高考语文二轮的复习计划 第8篇

一、认真总结, 形成方法

经过第一轮的复习后, 考生应该知道总结自己学习上的得失, 形成自己一套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 如整理模拟试题中的错题, 并归类到纠错本中, 以便及时知道自己的不足;平时复习养成勤记录的习惯, 不仅记教师讲的要点, 还要记自己思考得到的方法, 便于以后运用。

二、找到不足, 查漏补缺

可以从三方面来进行查漏补缺的工作。一是对照考试说明检查自己的不足。二是分析自己做过的模拟考试卷, 了解自己的强、弱项。三是课后回忆所复习过的专题, 看是否能记起来, 这是一种比阅读更积极的过程。它要求大脑更积极地活动, 同时又是一种自我检查、自我监督的过程, 使人可以集中精力掌握不能回忆的部分或改正回忆中的错误, 因此回忆是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复习效率的重要方法之一。找到自己的不足后立即进行弥补。

三、实实在在, 揣摩考题

高考题中的信息含量非常大, 应实实在在地研究近年来的高考题。

在高考题中, 什么最值得我们揣摩?笔者认为, 首先是揣摩题意。只有这样, 才能知道近三年的高考题中考了哪些知识点, 哪些知识点是重复考了或哪些还没考, 这样自己就可以有目的、有侧重、有针对性地复习。二是揣摩答题思路。很多学生在做阅读中的简答题时都有这样一个体会:看答案发现自己在做题时也曾想过这一点, 但是自己写出来的答案却与参考答案大相径庭。为什么这样?这是因为这些学生在筛选到信息后, 组织答案时思路较散, 不能很好地安排答题思路, 即答案的层次分不清。要改变这种状况, 必须从揣摩高考题的答题思路、答题层次出发来进行必要的训练。三是揣摩答题用语。回答问题时, 一般来说, 应尽量用文中的词句作答, 文中没有可以直接用作答案的语句时, 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一定要注意语言的简明扼要。另外, 答题时分点作答, 也是考生揣摩高考题答案时应注意的一个看似简单但很重要问题。

四、干净整洁, 练习卷面

卷面是试卷的“门面”, 它直接影响到阅卷老师对答题卷的评价。

根据高考阅卷情况, 我认为有几点要特别注意。一是用蓝黑墨水的钢笔或水性笔写, 黑墨水和纯蓝墨水太扎眼, 圆珠笔很难使卷面平整, 也容易把卷子弄脏。二是写作文时尽量不要涂改, 这一点平时就要练习, 那种平时不练, 认为“只要在考试中注意一下”的想法是非常危险的。此外, 在写作文时, 如果实在有不得不改的错误, 轻轻画一斜线即可, 千万不可涂黑。三是答题时注意题号, 要“对号入座”, 千万不可“张冠李戴”, 否则, 就有可能几题都丢分。

五、分配时间, 训练速度

高考时如果能合理分配做题时间, 这将对考试有很大的帮助。因此, 平时训练时, 一定要把答题的速度训练出来。语文考试有150分钟, 可以做如下分配: (对全国卷来说)

第一卷用40分钟, 其中第一题语言知识用5分钟, 社科类阅读用15分钟, 文言文阅读用20分钟。

第二卷除作文之外的主观题用60分钟, 其中诗歌鉴赏用15分钟, 现代文阅读用30分钟, 语言运用题用15分钟。作文用50分钟。

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略作调整, 最好有3~5分钟检查。为了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试题, 平时就应该按照这个时间来做, 不能有半点拖延。

六、心中有数, 熟悉试卷

在临考前几天还有一个事情要做, 那就是充分熟悉高考试卷。考生可以想办法找来近三年的高考试卷, 经常看一看, 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考生在看到2012年的高考试卷时不觉得陌生。这样有助于考生尽快进入考试状态。

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策略 第9篇

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主要是以专题形式展开,复习的重点主要锁定在考点知识归纳以及规范作答上。

一、重视回归教材

高考试题材料在课外,知识点却在课内。第二轮复习时,考生更应该回归课本,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课本内容。在回归教材中,我们会发现高考中各类文本的选材都与教材中的课文存在联系或相似性。例如近几年文言文考查都坚持“课外材料考课内”这一原则,即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考生陌生的,但知识点却是源自课内的,考生可以从学过的文言篇目或熟知的成语典故中找到相关依据。因此考生遇到考题时,要学会联想已学过的课文、现代汉语双音节词和成语来解题。比如2015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卷Ⅰ诗歌鉴赏的第8题,出现了课外与课内相结合的新的对比阅读形式,把《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对比鉴赏,这样既考查了考生的文本辨析能力和利用旧知识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还暗考了考生对课文经典作品的理解能力。再如2015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卷Ⅱ文言文阅读的第5题,考查的文化常识“古人的姓名字号”,在必修五教材的梳理探究部分《古代文化常识》就有所涉及。因此,第二轮复习时,考生要更熟悉课文。

二、规范答题习惯

在第二轮的专题复习中,考生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科学控制答题时间。通过模拟考试,要有效地培养自己准确填涂答题卡,看懂试题内容,看清答题要求,在指定位置作答,合理安排考试时间等好习惯。这些习惯看似微不足道,但正是这些细节决定成败。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发现二轮复习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很多考生懒于动笔,疏于深思,对于语言表达题只可意会不能言传,更无法用文字严整规范地表述出来。在二轮的专题考试训练中,考生作答时要更加注意分值,抓住采分点作答;考后要研究参考答案,揣摩参考答案的思考角度和表达方式,力求使自己的答案更加全面;作答要完整详尽,言简意赅,分点论述,条理清晰,书写工整。

三、整合知识网络

在第二轮复习中,考生要努力构建自己的语文知识网络,与第一轮复习的高考考点进行整合归纳,理清每一个考点所包含的考查内容,明确每一个考点所考查的能力点是什么,它通常会怎么考,考点与考点之间有怎样的联系。许多题目就是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例如,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小说阅读题考查的是赏析文章艺术手法、分析文章思路、欣赏作品形象、对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文本的能力;诗歌鉴赏题考查的是综合考虑作家生平经历、时代背景、意象、表达技巧等有关知识和赏析诗歌的能力。如果考生能认真细致地将这些考点整合归纳,就能够形成一套高效的解题方法。

四、提高复习效率

在第二轮复习中,考生要确保每天有一定的练习量。做题的目的是为了积累巩固知识,掌握总结答题规律。例如成语、语病辨析题等,要坚持天天练习;而语言应用题(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背诵默写题则可以穿插在其中,轮流练习。对于《考试大纲》规定背诵的64篇古诗文内容,要分篇突破,而且每一篇要落实到默写上,切实消灭错别字,力争背诵拿满分。对于训练中做错的题目,要建立错题本,也可以在错题上做出特殊的标记。考生每个星期都要抽出一定的时间,自觉主动地去浏览纠错本,把已经做过和考过的试卷中的重点题目做好小结归纳,提高训练效率。

1.现代文小阅读、大阅读的复习重点是近几年的新课标卷高考真题。通过高考真题的训练,培养自己从关键词、关键句入手快速把握文意的能力,从而找准答题区域,掌握基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技巧。养成首先在文本上勾画、圈点,分析、概括,较好地把握住文意,然后再读题、做题的好习惯。要加强语言理解能力、信息整合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例如2015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卷Ⅰ选考的人物传记《朱东润自传》,文本由“他传”变“自传”,文章叙事性减弱,学术性增强,考生不容易读懂。题目的综合性更强,对考生加工文本信息能力的要求也更高。面对传记阅读题的这种变化,在二轮复习中,考生要适当地阅读一些不同类型的学术文章,以丰富自己阅读不同文本的经验,获取初步的学术探究能力。

2.病句复习则要熟悉病句的六大类型,可以把一轮复习中的病句题整理出来,根据病因分类整合,把典型句子牢牢记住;还可以把近几年的高考病句真题进行梳理归纳,分类检测。这样用扎实的理论来指导实践,做题的能力就会慢慢提高。

3.文言文阅读复习要重视朗读,最好每天抽出早晚读时间来诵读文言语段,以增强语感;要联系学过的课文,强化文言知识的积累和迁移能力(注意积累整理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等);重视翻译,按照高考《考试说明》的要求,做到以直译为主,字字落实,译句力求通顺,译对句式和语气;用准确流畅的语言表述答案。

4.诗歌鉴赏复习讲究抓住意象,体悟意境,善于表达。首先一点是“积累”,要注重积累常见意象。诗歌中有很多意象是固定的,了解了它们的含义有助于考生理解诗歌。其次要掌握诗歌鉴赏的常用术语,如表述语言风格常用的术语有:朴素自然、清新明丽、悲壮慷慨、沉郁顿挫、豪迈雄奇、幽默讽刺等。还要掌握常见的表达技巧,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象征、对比衬托、想象联想、虚实等。最后要就诗歌赏析的有关知识进行整合归纳,比如可以总结炼字型、意境型、分析语言型、分析技巧型、综合比较型等各种题型的答题模式。

5.作文复习要注重强化审题,积累素材,增强文采。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区高考试卷,作文命题方向更加关注现实生活,关注社会热点,要求考生在写作中彰显自己的鲜明个性和思想深度。例如2015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卷Ⅰ明确要求以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因此,考生在作文复习中要有意识地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训练:(1)每天坚持积累一些具有时代气息的鲜活热点素材。可以把读过的书、看过的精彩文章、背过的名句、有过的独特经历、听过的心动的事等材料集中起来,按美德、立志、情感、成才等分类,做好素材的储备。(2)训练准确审题的能力。只有对题目内容了解得越透彻,写出的文章才会越有思想深度。(3)注意各种作文形式的交替训练,坚持每周的定量练习,认真做好自评和互评,对照作文评分标准,逐项进行升格训练。

但是,复习策略、解题方法再完美,如果没能转化为自身的能力,也是徒劳无益。因此,在二轮复习中,考生一定要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挖掘自身的潜力,及时查缺补漏,提高解题速度,掌握答题技巧。特别要养成做题后及时反思的习惯,争取每做一道题都有新的收获。

主动性

□梁漱溟

认识人心的主动性,宜先从其生命自发地(非有意地)有所创新来体认;然后再就人们自觉的主动精神——人们的意志来认取。

人在思想上每有所开悟,都是一次翻新;人在志趣上每有所感发,都是一次向上。人生有所成就无不资于此。古语云:“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此不惟适用于文艺作家,亦适用农、工百业的发明创造,和军事、政治的事功成就。“文章天成”是说自有合理性在其中,“妙手偶得”是说灵机触动,非所意料。诗人巧得妙句,画家有神来之笔,不惟旁人所不测,他自己亦不能说其所以然。若究问其致此之由,一切可说的都是外缘,都是凑成乎此的条件,而不是这些外缘条件的主体——生命本身。生命是自动的、能动的,是主动的,更无使之动者。凭空而来,前无所受。这里不容加问,无可再说。问也,说也,都是错误。

生命本性可以说就是莫知其所以然的无止境的向上奋进,不断翻新。它既贯串着好多万万年全部生物进化史,一直到人类之出现;接着又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一直发展到今天,还将发展去,继续奋进,继续翻新。——体认主动性当向此处理会之。

如上所说的主动性,是从本源上指点。至于所谓人们自觉的主动精神,亦即人们的意志(连行动在内)者,恒必涵括了主动性、灵活性、计划性三点,则是从此本源发展扩大的。除其中灵活性、计划性容后分别申说外,这是再就其中主动性之一点试为指明。

自觉是人心的特点。通过自觉的主动性不是别的,就是人们意识清明中的刚强志气。譬如有人对于外界环境的困难险阻未尝不看得分明,且在奋斗中再三再四受到挫折,而卒能不屈不挠坚持到底,以制胜于最后五分钟的那种坚毅精神,即其好例。再则对于强敌,如所谓“在战略上藐视敌人,而在战术上却能针对敌人不稍轻忽的那种豪迈精神”,即其又一好例。

高考英语二轮复习计划 第10篇

以教学大纲为依据,考试说明为准绳,新课程标准为参考,以人教版新教材为依托和基础,制定全面的、科学的、系统的、针对性强的复习计划,来充分提高我校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并且密切关注今年的高考动态,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学生潜能,学生非智力因素,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扎扎实实抓好双基,通过综合训练,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题技巧,以适应新的高考形式和要求。

二、情况分析

通过第一轮地毯式的复习,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夯实基础。重点是词汇、句型、语法、高考考点等,目标是抓住中等生,促进学困生,进一步提高优等生;第二轮侧重培养应试技能,第三轮综合查漏补缺,力争在高考英语取得满意的成绩。

根据前几次统考来看,我校届高三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不容乐观,跟兄弟学校存在较大差距:尖子生群体不突出,而学困生的队伍相对较庞大,此外,理科班部分学生偏理现象严重,基础不扎实,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完成句子和书面表达等综合能力堪忧,且相当一部分学生不重视英语,所以在对学生全面强化督促的同时,如何抓好基础,强化针对性,有的放矢提高讲和练的方法及效益,成为专项与整体复习中的一大挑战。

三、教材处理

重点放在高三教材的疏通和巩固上,要求学生在复习相关单元知识,熟读教材。教师必须把好检查验收关,确保中等生以上能够比较流利地熟读教材中的阅读材料,以熟读促进单词的掌握和语感的增加。高一、高二教材为以阅读为主,以高考要求为标准进行取舍与重组、注重重点句子单词和词组;增强能力水平和应试技巧。

四、复习资料

一轮复习以《创新思维》为复习资料,适当增补,每一单元2--3课时;其配套《周报》当作学生作业及限时训练题,讲评,批改。二轮复习以《创新思维》和《全品》为复习资料当作学生作业及限时训练题,讲评,批改。

五、进度安排

一轮复习至3月份结束。3月份至5月15日前为二轮复习。

六、第二轮复习的几个注意点:

(1)制定短期可行的复习计划,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条不紊,循序渐进。

(2)降低难度抓基本题,关键是把中档、低档题把握住。

(3)回归基础,突出对主干知识的复习。高考英语改革虽然从强调知识考查向注重综合语言应用能力考查转变,但是还应认识到能力必须依据基础,要注意学生的 “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现象。帮学生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力争让他们做到“一看就会,一做就对”。

(4)认真研读《考试说明》,求同存异,融会贯通,强化知识链,力求知识系统和完整。对语法知识的复习要进一步巩固和落实,关注历届高考中出现率较高的语法项目。对于状语从句,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强调结构,日常交际用语等在高考中出现率较高的语法知识点,需进一步查漏补缺,确保有系统性和完整性。

(5)注重篇章段落。应该在教学中“抓大放小”,注重对篇章段落的分析和理解。

(6)查漏补缺,强化专题训练。复习中应适当加强对重点内容的强化训练和讲解,提高对考点知识的识别能力,注重培养寻找已知条件,排错求证的思维能力。

七、第二轮复习的着力点:

1、把握高考脉搏,增强改革意识

根据试题的特点,听力题已不像往年一样是整份试卷中最容易的一个大题。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在注意熟悉基本词汇、短语、句式的同时,更要注意对复合句及复杂句子的理解。不仅要注意对事实性具体信息的理解,更要多注意以what问句形式出现的主旨要义题及说话人的态度和意图推断题的训练。阅读理解题的素质要求提高了,尤其是较多的生词以及连续不断的长难句和交错出现的心理障碍题。

2、加强阅读教学,扩大词汇量

阅读在高考英语试题中“重中之重”的地位不会改变。要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增强他们的语感,必须通过加大阅读量来实现。在教学中注意以下两点:

(1)利用各种学习策略,提高阅读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精泛并举,大力开展课外阅读,争取逐步达到《新课程标准》八级的要求:除教材外,课外阅读应累计达到36万词以上。确保达到学会使用3200个单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的要求。

3、改进语言基础知识的教学

高考英语语言知识部分的命题只会加强,不会削弱。平时教学中要完整地整理出英语学习的知识体系,使知识的学习能有效地转化为综合语言能力。

八、二轮复习安排

㈠、知识网络专题复习

⑴词汇复习

复习归纳词汇的音、形、义、用四方面,扩大词汇复习的深度和广度,即归纳同义词、近义词,掌握其适用条件,语法特点与其相关知识的联系,尽可能争取熟练运用。复习时切忌不可死记硬背,而应侧重理解,做到词不离短语,词不离句,把记忆和使用结合起来。

⑵句型复习

这可按语法结构、用法等进行归类总结,如例装、省略、虚拟、强调句、感叹句、复习宾语等结构以及各种句型。

⑶语法复习

这项不可轻视。一定句法能力是提高语言能力的基础,复习时要减少单纯的语法考查,降低语法的难度,增加语境,加强语境中对理解,推理能力的考查,在后期,“丢掉语法”,用尽可能多的时间去进行阅读、写作与听力训练培养能力。

⑷课文整体复习

引导学生掌握各类文章的特点,获得课层理解能力和规范表达能力。

⑸以培养阅读能力为中心,全面推进

通过阅读理解训练,学生既可以巩固和加强各项英语基础知识,又可以学习到许多英语表达的方法和技巧,而这些又成了书面表达的能力基础。

⑹以实践原则指导高考复习,促进能力转化。

在这个环节里我们要精讲精练、突出重点、考点、突破难点。在练习上要精心选题,有的方矢。

㈡、试卷题型专题复习。熟悉题型特点,提高应试能力

1.单项填空

原则上做到语境为主,兼顾语法。灵活运用排除法、还原法、简化句子结构法等适合自己的应试技巧提高答题效率。在日常学习中要牢记基本词汇的本意、转化意、引申意或比喻意以及固定搭配;要以动词的学习为重点(时态、语态、主谓一致、非谓语动词、词义辨析);要强化从句的学习(状语从句、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

2.完形填空

该题型综合考察学生在特定语境下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在训练中要牢记应试原则:瞻前顾后、上下求索、左顾右盼、首尾一贯。

在日常学习中要做到:注意重点词组、习语和常用句型的积累和应用;注意词汇的使用范围和同一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含义;常读、常思、常悟、常总结,以阅读带动完形填空能力的提高;科学选题,选好试题,由浅入深,语言地道,文意连贯。

3.阅读理解

高考中该题型题材丰富,体裁多样,内容富有时代气息,语言原汁原味,以考察深层次理解为主。如主旨大意;猜测词义或句意;判断推理;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基本态度;文章题目等。

备考时就要养成好的习惯:精泛结合、扩大视幅、不点读、不出声读、不过多回读;能根据上下文猜词、乐于分析长难句、坚持做好读书笔记、不断扩大词汇等。训练中要以限时阅读为主,把握好速度和准确度的关系。在做题过程中要逐渐做到:快读文章笼统抓大意;回读文章对应答好题。快读文章不仅容易获得文章的主题思想,而且可以减弱生词多对阅读的影响。所谓找对应就是在明确文章表达的中心后,带着问题回读文章,找到相关信息,把A、B、C、D四个选项逐个与原文对照,认真分析,通过排除或对比来获得答案。这样既能减少阅读量,又能减轻阅读压力,从而提高阅读的信心和效率。

4. 完成句子

完成句子考查学生对英语语法掌握的程度,涉及时态、语态、分词、不定式、情态动词、名词从句、定语从句等中学常见的语法点,其中对中国学生很难掌握的动词时态、语态以及复杂的非谓语动词等进行了重点考查。此外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突出测试了考生的英语基本技能。完成句子的题干提供了充分的语境,考生只要根据中文提示,结合所给英文单词写出语法正确、语义完整的语言内容即可,答案不是唯一。

5.书面表达

该题型是让考生在特定的语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以特定文体(书信、便条、请假条、日记、报道、发言稿等)进行语言输出的主观性试题。在日常训练中学生要熟悉各种题材、题型的特点和要求,背诵常用的词汇、句型、文章的开头、结尾和优美的段落,多进行仿写、改写和修改,并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做到卷面整洁优美,大小写和标点符号运用正确。

在应试的过程中可采用七步写作法提高书面表达的整体水平。具体操作步骤为:一审(审定人称、主体时态、格式)、二定(确定主题和结构)、三列(列出简明要点)、四连(连词成句,连句成文)、五美(综合运用过渡语的使用、长短句的搭配、倒装、非谓语动词、强调句型、独立主格、复合句的使用、高级词汇等手段进行美化,以达到地道、流畅、一气呵成的效果)、六查(检查大小写、标点、时态、语态、主谓一致)、七抄(将草稿快速、工整地誊写到试卷上)。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11篇

①审题要仔细:仿句要细到标点符号;概括要注意信息点的把握。

②条件要符合:如果是一句话新闻的概括,注意报喜不报忧的特点。

③形式要限制:仿句要注意修辞及字数的规定;概括要注意字数。

④内容要创新:不要照搬照抄,开拓思维,注重积累。

⑤上下要协调:尤其是结合语境下句子,一定要注意上下文的暗示,使上下协调。

如果有对话,要注意谦敬词的使用。

【语段压缩题】答题技巧:明确题干要求,抓住陈述对象、事件经过及事件结果,画出文中的信息点,或归纳或概述特点,连缀成句,不多少文字,不出语病。

解题思路:首先抓住三词、三句找出文章的中心所在;(一般是有解释的或重复较多的),其次去掉肯定不要的信息,包括原因、论据、过程等,其次换,其次数,其次对,最后是理。

【语句扩展题】答题技巧:情景式扩展:抓住主题词,突出重点,有景有情,生动形象。事理式扩展:围绕中心,分析论述,正反多角度分析论证此类题关键是要注意题目中以重点的要求。一般情况下,以为重点,有两种做法,其一,在其前加上复杂的定语,其二,在其后写一串话(最好运用相关的修辞手法丰富文采)具体解释的.内涵。一般情况下以第二种为好。例如,20xx年高考(微博)25题,解题思路是,首先考查语境要求:毕业典礼上同学们心情愉快,都在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考试前夕有两种情况,一是心情紧张,一是对考试充满信心,但是只有后一种才会有歌声,同时还要在语句中出现毕业典礼上、同学们、歌声等几个词语。

【句式仿写题】答题技巧:看清列出题干几点要求,分析仿写句,琢磨句式特点及表现手法,注意材料中的思想内容,搜索仿写材料,展开联想和想象,按要求仿写,仿写句子与例句一一对应,尽可能使句子写得新颖,有深意。注意要求,抄录句式,寻找对象,遣词造句,连贯得体。注意仿写对象要同类,修辞手法要符合事理和情理。

【句式变换题】答题技巧:看清题干要求,变短要先提出主干,修饰语按顺序变为分句;变长要确定陈述对象,将短句按顺序变为修饰语。先写出几个句子,后选出符合要求不出语病的句子作答。

高考数学第二轮复习计划 第12篇

1、章节复习

不管是那门学科都分为大的章节和小的课时,一般当讲完一个章节的所有课时就会把整个章节串起来在系统的讲一遍,作为复习,我们同样可以这么做,因为既然是一个章节的知识,所有的课时之前一定有联系,因此我们可以找出它们的共同之处,采用联系记忆法把这些零碎的知识通过线串起来,更方便我们记忆。

2、考前突击

俗话说的好,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很多学生平时不下功夫,总是在考试前做突击,虽然这种方法不可取,但是不得不说考前突击的记忆还是非常深刻,尤其是当你看到一个知识点而考试中有考到这个知识点的时候,你对它的记忆便会更深,虽然不是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但是也有其一定的效果。

3、轮番复习

虽然我们学习的科目不止一项,但是有些学生就喜欢单一的`复习,例如语文不好,就一直在复习语文上下功夫,其他科目一概不问,其实这是个不好的习惯,当人在长时间重复的做某一件事的时候,难免会出现疲劳,进而产生倦怠,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做复习的时候不要单一复习某一门科目,应该使它们轮番上阵,看语文看烦了,就换换数学,在烦了就换换英语,这样可以把单调的复习变为一件有趣的事情,从而提高复习效果。

4、纠错整理法

高考政治第二轮复习建议 第13篇

一、加强高考研究, 提升复习备考的针对性

1.潜心研究《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

认真研究、解读《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 是复习备考不容忽视的环节。第一, 要研究“考核目标与要求”。“考核目标”即考查学生的能力目标, 包括四个方面: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这四种能力又分别分为三个层次的要求。一定要下大力气研究“考核目标与要求”, 研究它在高考题中的体现, 针对四种能力精选试题进行训练。第二, 要研究考试内容与范围, 以此构建知识体系。要着重研究《考试大纲》内容的增加点和删除点, 调整复习内容。第三, 要研究《考试说明》中的样题, 搞好题型专题复习。要对照近几年《考试说明》中的样题与对应的高考试题, 研究它们之间的必然联系, 总结高考命题方向, 密切关注2016年高考动态, 努力做到科学备考。

2.多渠道搜集和研究高考信息

我们可从报纸、杂志、网络、各种高考研讨会、先进地区学校的试题中获取高考信息, 并对这些信息进行认真的研究、筛选, 从中把握高考的动向和命题角度, 把有效的信息用于指导我们的备考复习, 增强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高考命题应该坚持以下几条原则:第一, 主题性原则。题目的设置要有利于考查某个模块、某个单元的主题, 题目所提供的情境材料是有利于考查该题的材料, 在此基础上整合《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的基础知识, 来解决问题。第二, “三贴近”原则。材料的选择和问题的设置要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如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Ⅰ以“校训的故事”引起的反响, 考查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第三, 注重对情境问题的考查。题目依据情境材料中的问题而设置, 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情境中的问题, 是具体的、实际的问题, 而不是 “大而空”的问题, 不是材料和问题 “两张皮”。 如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Ⅰ第38题设问 (1) “政府应该如何强化预算管理”, 此设问不是单一地问“政府应该如何做”, 而是限定了一个具体的信息“强化预算管理”。第四, 命题设置的内容注重考查重要观点和价值标准。试题考查的内容和考查的目的侧重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或某一模块中重要的观点和价值标准, 给学生以正确的价值取向, 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第五, 时代性原则。命题应该体现最新的时代风貌和时代特点, 体现最新的国家意志和舆论导向, 体现最新的社会热点和大众关注。

3.认真钻研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一是研究近三年全国及各省市高考政治试题的特点, 增强命题、选题、做题的针对性。例如, 近三年高考政治非选择题以社会热点问题为宏观背景, 提供具体的热点材料, 创设新情境, 提出情境问题, 要求学生回答。这种“小切口”设问, 以小的视角、具体的事例体现大的时代精神和要求的形式, 就是高考试题的一个典型特点。二是研究近三年高考试题的各种题型、设问方式、组织答案的逻辑思维方式, 加强对审题与解题方法的指导。我们要结合参考答案, 认真研究命题者的思维方式, 把握不同类型题目的解题方法, 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政治试题的参考答案主要由两部分构成, 一是课本知识, 二是材料信息, 要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材料要用足, 用得越充分越好, 特别应当注意的是, 材料中的信息有时就是答案的组成部分。可以说, 材料的运用率与得分率成正比关系, 这是做非选择题能得高分的一条经验。要学会把材料提供的有效信息 (关键性的句子和词语) 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 找出相关知识点, 组织答案要点。

二、搞好知识专题复习, 提升复习备考的实效性

1.夯实基础, 整合知识, 构建体系

第二轮复习不是第二遍复习, 决不能搞简单重复。第一轮复习的重点是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要达到熟练掌握。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是对基础知识的体系性和综合性总结, 要会整合知识、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第一轮复习后, 我们所掌握的知识体系性、综合性是不够的, 第二轮复习要重点解决这些问题。知识体系分为大体系和小体系, 大体系是整合教材内容构建的知识体系, 主要按单元和课的结构形成, 小体系按考点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形成。我们在复习中应多构建小体系, 再由众多小体系整合为大体系。要把每一个知识点都放在知识系统中来把握, 做到“宏观在胸、微观在握、融会贯通”。只有这样才能在高考中根据题目的设问, 正确运用知识, 多角度、多层面地整合知识, 灵活地迁移知识, 在试题规定的情境问题中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重视基础, 抓好主干, 立体复习

“基础不牢, 地动山摇”, 第一轮复习的重点是抓基础知识, 第二轮复习的重点仍然是抓基础知识, 这是高考复习备考的基本原则。第二轮复习要突出主干知识, 高考试题主要考查学科主干知识, 一是考查学生对主干知识的掌握程度 (包括记忆和理解) , 二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主干知识的能力。主干知识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从教材角度来看的主干知识, 即教材的重要概念、基本理论观点和重要原理;另一方面是从社会热点角度来看的主干知识, 凡是能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相结合的基础知识都是应着重掌握的主干知识。要结合《考试大纲》规定的考点, 以课本为依据, 把教材的主干知识以及与社会热点问题相联系的主干知识分别找出来, 确定每课的主干知识, 在此基础上明确主干知识的层次要求。对于主干知识, 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于心, 背诵如流。在基本熟悉课本知识的情况下, 有必要围绕新问题、新情境重新整合课本知识, 本着理解热点、解决问题的目的, 将知识进行必要的拆分、加工和重组, 结合热点专题归纳课本理论, 打破教材原有顺序和框架结构, 优化组合教材知识, 选择最有利于该知识运用的角度, 跨框、节、课甚至跨知识体系进行知识梳理, 结合热点专题对主干知识开展“立体式”的复习。

3.抓纲务本, 重视教材, 在教材中“寻根”

所谓“抓纲”, 就是要“吃透”《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所谓 “务本”, 就是要重视课本。从近几年的高考政治试题来看, 无论内容多新、形式多活, 都可以在教材中找到知识的支点, 这就是说“题在书外, 理在书中”, 一切试题都是课本知识的深化、扩展和推移。第二轮复习不要抛开课本, 再好的学案、再好的复习提纲也代替不了课本。探究问题和解析题目时, 所运用的知识都要回归教材, 都要往教材上靠, 在教材中“寻根”。联系社会热点时, 要明确课本知识是认识和理解现实热点问题的“工具”, 也要在课本中为热点问题“寻根”, 找出与教材的结合点, 运用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去分析说明热点问题。总之, 熟悉教材, 把握教材, 以牢靠熟练的基础知识适应高考的千变万化, 才是复习中最基本的策略, 尤其是后期复习更应回归教材。

三、搞好热点专题复习, 提升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1.找准社会热点, 构建热点专题

热点专题的复习要注意选取具有代表性、针对性、典型性的专题, 不能多而杂。社会热点问题有的适合于非选择题, 有的仅适用于选择题, 要有所选择和侧重。适合非选择题的要加大力度复习, 构建时政专题;适合选择题的要适度用时, 点到为止即可。选择热点专题要注意两点:一是党和国家当前的重大方针政策或者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重大热点问题;二是与教材基础知识能够结合并有密切联系的问题。

2.精炼热点专题, 注重规范实效

热点专题不要太多, 对热点的分析不宜讲得过多、过细。对热点背景材料, 要进行整体理解, 掌握重要意义、大致梗概、典型案例、关键词语, 在短时间内以简单的方式了解热点的全貌。热点专题材料要简明扼要、脉络清晰、设置问题、落实要点, 这样有利于记忆和掌握, 如果内容庞杂、太多太细, 我们就会产生畏难情绪, 影响学习效果。

3.落实强化关键词, 形成答案亮点

非选择题的解答主要是把教材知识和社会热点问题结合来组织答案要点。对于中央文献或国家领导人讲话中的一些权威性、经典性、核心性、代表性的关键词语, 要重点掌握, 强化记忆。在高考答题中, 考生如果用上这些关键词语, 就会成为答案的亮点, 得到较高的分数。

四、重视课堂学习, 提升复习备考的有效性

1.落实到试题, 提高应试能力

第二轮复习课要坚持“五主”原则, 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主轴、思维为主攻、训练为主线。其中, 前两个是形式, 第三个和第四个是内容, 最后一个是方法。而要落实“问题为主轴, 思维为主攻”, 就要做到课堂问题化, 实质上也就是课堂试题化。

第二轮复习课主要有三种类型, 即知识专题复习课、热点专题复习课、试卷讲评课。为了提高复习的实效性, 提高应试能力, 这三种类型的复习课都要落实到试题上, 把问题的探究与知识的复习融为一体。

知识专题课要落实到试题。知识专题复习课的过程一般是: (1) 明确考点。 (2) 依据考点把教材相关的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 (3) 检查对主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4) 每个主干知识落实到1~3个高考题或经典题上。通过对例题进行探究分析, 以巩固知识, 熟悉高考试题的特点, 学会审题和答题的方法与技巧, 提高审题和答题的能力。 (5) 课后巩固训练。

热点专题课也要落实到试题上。热点专题课的过程一般是: (1) 介绍热点专题的宏观背景。 (2) 列出反映热点专题内容的几个案例或情境材料, 提出情境问题。 (3) 讨论解决问题的知识建构。 (4) 讨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答案要点。 (5) 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回答问题。

试卷讲评课也要落实到试题。试卷讲评课要以处理做错的题为主。每个错题都要思考选错或答错的理由, 从做错的理由中了解知识或能力缺陷, 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查漏补缺。最后, 再选择一部分和错题相似的题目进行训练, 让每次考试或训练都成为“高分卷”。讲评课决不能简单地对对答案、改改错, 而是要对典型错误进行重点剖析, 总结答题思路和方法, 做到“纠错一道题, 解决一类题”。

2.检查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拿出一定的时间, 检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是第二轮复习的重要任务。第二轮复习中, 对主干知识的基本内容, 一定要熟练掌握, 尽量达到回答问题不翻教材。对于热点问题中的关键句子, 也要着重掌握。不仅要检查对知识的记忆, 还要检查对知识的理解, 我们可以针对某一知识点进行举例说明, 只要能举出恰当的例子, 就说明已经理解。对于基础知识, 要多记忆、多思考、多运用。

3.勤于思考, 善于讨论

要勤于思考, 通过各种方式动脑、动手、动口, 在课堂上要主动向老师提出质疑, 主动站起来回答问题, 要多对问题展开讨论, 成为学习的主体, 避免被动式学习。

4.做好课堂笔记

学习笔记是复习的重要资料, 作用非常突出。对基础知识和热点问题中的规范性表述, 对增补的新知识的表述, 对老师讲课的亮点, 对教材知识和社会热点问题中的关键词、经典语言, 对精心设计知识体系的板书, 对题目的答案要点和审题解题的方法技巧等内容, 都要落实到笔记本上, 并经常复习, 最终记在脑子里。

五、强化针对性训练, 提升解题做题能力

1.精选试题, 精心设问

对试题的选择要注意两点:一是典型, 二是新。“典型”, 主要是要引入近几年的高考试题进行练习, 熟悉高考试题的命题方式和答案要求。“新”, 就是选取反映最新社会热点的题目进行练习, 最有效地实现教材知识和社会热点问题的结合, 提高复习效果。我们可以及时引用最新的热点材料, 创设情境, 从多角度提出设问, 自编题目。

2.限时训练, 定量训练

阅读和答题速度慢, 题目做不完, 是许多学生高考丢分的一个重要原因。无论是课堂做题, 还是考试训练, 一定要限时, 严格把关, 在高强度的思考和快速书写中提高答题速度, 适应高考的紧张气氛。要严格按规定的时间训练, 到时交卷, 决不拖延。

3.规范答题, 书写工整

语言不规范、书写太潦草、字迹不清晰是高考丢分的重要因素。要牢记“细节决定成败, 规范就是分数”, 严格要求自己, 做到答案布局合理、字体工整、要点条理化、层次清楚、运用政治术语、规范涂卡等。

4.训练到位, 举一反三

近几年高考试卷均重理解、考应用, 突出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以致用的思维品质的考查, 真正做到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尤其是非选择题, 突出以能力立意为主, 要求学生提炼试题提供的材料 (文字、图片、图表、数据等) 的有效信息, 并对其进行分析整合, 进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相关问题。相当多的题目切入容易深入难, 好做不好得分, 要回答准确、全面、深刻不容易。因此, 要结合例题掌握题型特点、答题方法和技巧。要学会审题, 从情境材料和设问中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 把试题信息与教材知识挂钩, 运用社会热点、经典语言, 用规范的语言来表述, 以熟中生巧, 触类旁通。

5.用“错题本”, 答“高分卷”

每个学生都要拥有自己的错题本, 并找出错因缺陷, 明确标准规范, 经常记、经常看, 考后记、考前看, 熟记在心。对月考、周考中做错的题, 要重新做一遍, 让老师再改一遍, 以提高考试成绩。

6.进行变式练习, 培养思维能力

对于好的题目, 不能练过就放在一边, 不再过问, 要换新的情境材料, 或者换考查角度, 变换设问, 予以改造创新, 重新练习, 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从而培养思维的周密性、逻辑性和完整性。

高考语文二轮的复习计划 第14篇

作为一名一线的高中语文教师,希望能帮助学生找到高考语文C层级试题二轮复习的有效策略,在完成新课标提出的在高中阶段每个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相应的学习任务的同时,也能在应试能力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从而为促进学生全面、持续、有效地学习和发展做出努力。究竟C层级试题二轮复习策略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笔者认为应该包括下列三个方面。

一、复习目标策略

要根据高三学生的具体学情和语文教学要求,教师可对高三学生备考情况的能力发展进行详细的目标确定,从而建立起高考语文C层级试题二轮复习的目标体系。每位学生在学期初都应该制定了详实的奋斗目标,要定期或不定期督促检查计划落实进度与达成目标情况。高考语文C层级试题的复习要按照序时进度,可分成月、周的目标,以避免在有限的时间内复习的盲目性和重复性,避免高能耗、低效率现象的发生。强化目标意识,做到心知肚明,经常检查目标的落实情况,给自己升温鼓劲,有利于明确努力方向,提升信心。

例如《考试说明》中的样卷是本年高考内容的具体体现,是对本届高考试卷的题型、长度、难度、区分度等方面的映射。学生在高考语文C层级试题的复习中要和老师一起结合《考试说明》前两年的样卷、高考试卷加以认真研究,把握命题走向,做到心中有数。一般说来,高考试卷每年都会稳中有变,变中求精,精中有新,教师要收集和研究前两年试卷,来了解命题指导思想,把握命题动态。但教师不能采取简单低效的“拿来主义”,把各种模拟题随便塞给学生。对于外来的试题要经过认真选择、加工,使其为我所用,为学生所用。所以,对高三学生备考情况的能力发展进行详细的目标确定,从而建立起高考语文C层级试题二轮复习的目标体系这一环节尤为关键。

二、复习内容策略

根据高考语文C层级试题二轮复习的目标和语文教学特点,教师须合理安排高考语文C层级试题二轮复习的内容,初步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高考语文C层级试题二轮复习内容体系。

考生在第一轮复习中完成了不少练习,但因其功课紧张,往往还未能做好总结梳理工作,在这方面,教师对学生是可以有所帮助的。首先,教师应依照内容的文体特征,指导学生吃透文本内容,让学生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更加明确地掌握高考语文C层级试题二轮复习的内容特点。同时,教师还要再次强调学生读文本时要有梳理脉络的习惯,教师还可以给文本进行适当的分类,用一些同类体型集中到一起,指导学生及时生成有效的答题方式。

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提高文本的利用率,完成一个文本内容的训练,不只是完成其中的已有题目,还可以深度挖掘文本内容,看看还有哪些地方可以设题。教师也可以结合文本内容特征多出几道题,从各方面来训练学生,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文本内容的训练价值,如果学生的学习层次较高,也可以指导学生去自主设置C层级题目,让学生在设题中认识文本内容特征从而建立起C层级题目答题的思维模式,从而达到训练答题规范的目的。

三、复习方法策略

根据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特点,教师应着力探索高考语文C层级试题二轮复习课程的学习方式,确定高考语文C层级试题二轮复习课程的教学时间、空间及程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多种切实可行的可操作的语文活动模式。

首先,教学模式要从“讲授”到“引导”转变。讲授,就通过讲把知识授给学生。讲授式教学,教师一言堂,学生属于被动接受,学生很少有思考的空间,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没有凸现出来,教师主导作用实际上并没有发挥出来,而且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的训练也就是低效的。在二轮时间如此紧张的背景下,没有充足的思维训练无疑是不行的。所以,教师要懂得引导,通过科学的提问来引导学生进行推理思考。我们的讲授往往只是给学生一个结果,一个答案,即使提问,也是为了看学生记住了没有。时间一紧,我们甚至连这样的提问都会忽略。我们讲授很少给学生一个答案的生成过程,显得语文课堂效率低下。所以,我们教师要学会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引导,要通过提问让答案生成过程明显化,并且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进行自觉严谨推理,提高课堂容量。

其次,学习模式要从“学”到“习”转变。“学”强调简单学习新知识,“习”强调的是“复习”。我们高考语文C层级试题二轮复习课程也要强调复习的重要性,但是复习的不仅仅是一般的文言文实词、成语等需要记忆的东西,而是对于很多广义上的知识,甚至需要用到的逻辑,更要复习和练习。有的时候老师会发现有些学生很努力学习语文,但是成绩总得不到提高,就是因为推理过程和逻辑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复习。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授课当中更需要引導学生进行逻辑思维复习,要做到学而时习之。二轮复习的时间很紧张,更要注意“习”语文,不仅习知识,还要习逻辑、习思维,学一点,习一点,掌握一点,不能学了就忘,忘了机械重复。

最后,生成模式要从“自发”到“自觉”转变。笔者认为,学生语文复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体现在知识积累基础上的自觉生成答案的能力,在这其中,我们尤其强调自觉,也就是自觉进行生成,而不是凭感性估计答案或者回忆答案。在高考语文C层级试题二轮复习中,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自觉去形成生成答案的能力,而且我们授课的环节上也要做到自觉,自觉教给学生生成答案环节当中要用到的推理和逻辑。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那么我们平常的教学有时就会显得处于一种无序、随意和刻板的状态。所以,我们教师有必要强化自己在授课中的自觉意识,从而带动学生的自觉意识。

二轮复习是建立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以追求“质变”为目标,以期学生在考场上能够稳定发挥,甚至超常发挥的专项复习,因此需要侧重于强化学生的综合把握试题的能力。法国的哈伯特曾说过,对于一只盲目航行的船来说,所有风都是逆风。如果没有清晰明确的目标、内容和方法,高考语文C层级试题的二轮复习也将如失去罗盘的船只,迷失于茫茫题海中。高考语文要想取得突破,只有花精力对高考语文C层级试题作专项的考察、分析和研究,我们才能在高考的浪潮中扬帆起航,决胜千里。

上一篇:中考作文题目预测及下一篇:小学信息技术(泰山彩色版)第一册下全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