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征文

2024-06-22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征文(精选14篇)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征文 第1篇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最美小学生

“富强、民主、和谐,文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张贴在我们的校园里,我们每个同学都熟记于心。

初次接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觉它好像很深奥、很玄妙,和我们小学生没有什么关系。慢慢的,通过学校和老师的宣传教育活动,我对它有了自己的认识。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志,则国志” 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我们更应该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为我们小学生来说,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8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关键是要落实到日常学习生活中:

爱国——就是要把伟大的爱国精神落实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发奋读书上;落实到热爱我们的家乡,热爱我们的父母、亲人、老师、同学上;落实到热爱我们的学校,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上。

敬业——就是要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勤奋读书,学有所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诚信——就是要诚实做人,踏实做事。

友善——就是要尊敬师长,听从教育,服从管理,团结同学,助人为乐。如果我们做到了这些,我想我们就是品德高尚、富有教养的文明学生,也就是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这里,我呼吁每一个小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最美的小学生,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更大贡献!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征文 第2篇

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农业科研机构,更需要精神的引领和支撑,更需要学习、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院100多年来,农科院始终坚持自身的历史传统与风格特色,不断培育和弘扬具有自身特色的农科精神,并将之内化到各项事业中,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了一大批胸怀远大的科技精英。农科精神是农科院在科研实践中长期积淀凝练的文化特质和广大职工高度认同的价值追求,是“求实、创新、团结、奉献”院训的具体阐释,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农科表达。

学习、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推动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地把学习活动延伸转化为全社会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重在学习,力在践行,贵在坚持。新时期,作为在科研单位从事纪检监察的一名,要努力做到三个更加。

更加主动地服务大局。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向中心聚焦,为大局聚力,纪检部门义不容辞、责无旁贷。面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生动实践,我们要结合农科院实际,进一步增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以扎实的工作成效为发展大局提供坚强的纪律和政治保障。要着力在保障政令畅通上下功夫,切实纠正“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行为,绝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全力保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着力在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上下功夫,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若干意见,转作风、树新风,着力整治慵懒散奢等不良风气,保证全院各级党组织集中统一、风清气正。要着力在支持干事创业上下功夫,大力保护干事创业的干部,对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锐意改革、敢于负责的干部,给予更多的理解、关心和支持,大力营造一个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征文 第3篇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于2014年3月26日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省教育厅决定联合人民教育出版社、云南教育报刊社共同举办云南省首届“古滇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征文大赛。一、活动主题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组织单位1.主办单位:云南省教育厅2.承办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云南教育报刊社三、征文对象全省小学教师四、征文内容及要求1.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 以教育部《完善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 围绕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讲话, 围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感悟, 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来做好教育工作, 以达到真正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 (字数要求5000字以上) 2.征文体裁不限 (理论文章、短评、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均可) , 题目自拟。3.本次征文大赛的参赛作品, 必须为参加选手原创, 不得抄袭, 不得侵犯他人著作隐私权等, 因此类纠纷而产生的法律责任, 由参赛者自行承担。五、征文时间即日起至2016年3月3 1日六、投稿方式请将稿件以WORD文档发至邮箱ynjy2014@126xom。来稿请注明:作者姓名、工作单位、联系电话、邮箱地址等。七、征文评选及使用1.由大赛组委会专家组统一评审, 评出^二、奖及优秀奖若, 发放获奖证书和奖品。2.优秀作品除在《云南教育·小学教师》上选登外, 还将推荐至人民教育出版社下属刊或其他中央级期刊发表。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4篇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中国梦”的实现需要13亿民众共同为之努力奋斗,但用什么样的价值观才能凝聚起全体中国人的意志,达成共识?

党的十八大给出了答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大报告首次以12个词概括了这一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此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进行总结,有其现实针对性。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日益进步的同时,也出现了某些人信仰迷失,理想信念动摇,价值取向扭曲,道德失范,诚信缺乏,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等现象。

“当我与中国朋友交谈时,他们为中国经济社会显著的变化而骄傲,但中国人自己也有些彷徨,他们自问‘中国人究竟信仰什么。”美国知名的中国问题研究专家库恩在新近发表的文章《中国人你信仰什么?》中写道。他注意到,中国人热议的一些话题,比如女童小悦悦被车碾无人相助、老人摔倒没人敢扶等,表明中国社会面临道德重建的挑战。在不少西方人看来,中国的一些年轻人越来越彰显个性,但他们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以及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价值显得不那么关心。

此次中国共产党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颖而又与时俱进的内容,将为化解国内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提供强大的思想支持,有利于提高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

【练一练】

(1)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体现了

①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②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依法行政和民主执政

③中国共产党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④中国共产党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要坚持联系实际,区分层次和对象,加强分类指导,找准与人们思想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交会点,做到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这体现了

A. 矛盾具有特殊性

B.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C.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D.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3)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不断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这说明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和文化创造的主体

②精神文明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④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是相互促进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参考答案】

(1) C (2) D (3) B

命 题: 上虞中学 朱建祥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征文 第5篇

11月8日至15日,一个普通的故事,因为梦想的力量而绽放出动人的光芒。那是属于十八大的生动情节,那是属于“中国声音”的温暖片段。十八大的召开凝练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我们含着激动的泪水,又裹着坚强的志气,内心充满着希冀,又步履镇定,寻找着也获得着,思想着也行动着。农科人员心理承载着思想情怀和激情梦想。让梦想破茧成蝶,无数人的成长,成就农科精神的崛起。

中华民族走向崛起的道路上,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为重要手段,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是新时期下,党中央对优化农业发展的肯定与支持,同时也对农业科研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树立什么样的思想精神坐标,以及如何将新时期农科精神与自身相结合切实改善广大人民生活质量,成为每个农科人员有待解决的全新问题。农业科研人员肩负着复兴中华的伟大历史使命,必须时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宗旨,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牢固树立新时期昂扬向上的农科精神,增强自身道德修养,培养献身农业的高尚情操,不断促进高新农业技术发展,充分发挥农业的多重功能性,大力改善人民生活,为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奋斗终生。

农科人员播种希望,放飞理想,超越自我,一步一个脚印将梦想与现实接轨。立足社会层面概括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孙中山曾多次指出,一个人的自由,以不侵犯他人的自由为范围,才是真自由。居里夫人说过,能过能追随理想而生活,本着正直自由的精神,勇往直前的毅力,诚实而不自欺的思想而行,则定能臻于至善至美的境地。实现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和普遍追求,是各国人民在政治建设和政治发展中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是人类政治智慧的结晶。目前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对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如何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下解决三农问题,是每个农业科研人员所承担的历史责任;新时期下,农科人员应该以袁隆平同志为榜样,不畏困苦,科学求实,无私奉献;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听从内心的召唤吧,一个农科人员的精神面貌,每个农科人都是“梦之队”的一员,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书写着,期待着更多的农科人做出无愧无悔的证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基本价值追求和道德准则要求。中华民族自古崇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杀身以成仁”的民族气节。这8个字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是有着切实的内涵,雷锋精神、抗洪精神、抗震精神则是这8个字的具体体现。北京时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特大地震,给人民群众造成巨大损失;在灾后的第一时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副总理汪洋,国务院秘书长杨晶同时前往四川雅安地震灾区指导救灾。“中国首善”陈光标获悉芦山地震后,马上第一时间到芦山, 23人的救援队伍中携带了生命探测仪等专业设备,并呼吁世界企业界人士立即行动起来参与抗震救灾,不惜代价全力抢救生命。汶川地震时出钱出力,被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称为“有良知、有感情、心系灾区的企业家”,当选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被称为“中国首善”。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感动就在我们身边。地震无情,人间有情。在灾难面前,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以大无畏的精神,不惧艰苦,勇于奉献,用切身行动谱写了一首感人的大爱乐章。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征文 第6篇

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以24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它分别阐述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追求,反映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指引每个人奋然前行的最正确的方向。我们每位同志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究竟追求什么样的人生?”

“欲筏心事,独语斜阑”是一种凄婉的人生;“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是一种激荡的人生;“默默无闻,逆来顺受”是一种平凡的人生。而我追求的却是“过朴素生活,怀美丽梦想”的人生,过朴素的生活就是要甘于平凡,怀美丽的梦想就是要不甘平庸,超越平凡。

我想大家都听过这样一句话“什么是不简单?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是不平凡?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最美司机”吴斌、“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教师”张丽莉……这些平时名不见经传的平凡人物,关键时刻用自己的行动彰显着人性的温暖,奏响了新时代的强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非凡的经典。平凡,孕育着成功的必然。不在平凡中蹉跎,而要在平凡中追寻非凡。这便是我们每个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态度。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人社工作者、一名人民公仆,我们又该如何在平凡的岗位上真正践行呢?我的.回答是:牢记服务宗旨、秉承公正原则,情牵百姓疾苦,勤勉地过好每一天,认真地做好每件事,真诚地对待每个人。简单来说,就是:爱岗敬业、心系百姓、踏实工作。

我想大家都还记得观看《焦裕禄》这部影片时的情形,他那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对党无限忠诚的高尚情操,就是一个共产党员对“敬业爱岗”的真正诠释。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向他学习。

是的,这样的岗位是平凡的,这样的岗位是平淡的,没有鲜花簇拥,没有澎湃激情,更没有如潮掌声,但是,我们每一项工作的开展都关系到民生,每一项政策的落实都涉及到群众,所以它又注定是不平凡的。当看到群众困难解决时眉头的舒展,权益维护时露出的笑脸,我想,每个人心里都会有一种收获的感觉吧!正如作家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说的那样:“永远把艰辛的劳动看作是生命的必要,即使没有收获,也要心平气和地继续耕种。”那这平凡的岗位,就值得我们辛勤耕耘。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名言佳句体现了封建士大夫忧民的朴素情怀,却也能体现我们关注群众疾苦的心声。“为民”是人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改善民生也不是一个装点门面的宣传口号,这都需要我们用辛勤的汗水去兑现。工作岗位虽然平凡,接待群众锁事、麻烦事也很多,却也是人社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为人民服务就是从这些点滴小事做起,无论是就业援助、仲裁调解、还是社保办理、劳动监察,这些都是我们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无论在哪个岗位上,我们只有做好本职,忠于使命,心中时刻牢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真正是积极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行动不也正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题中之义么?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征文 第7篇

本书用100个例子,归纳了理想信念、民主法治、忠臣爱国、以人为本、公平正义、和谐文明、敬业奉献、团结互助、诚实守信、宽厚兼容、求真务实、改革创新12个方面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通俗易懂的文字,充分地向我们展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书中有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如果一个人有足够的信念,他就能创造奇迹。”是啊,理想信念,能让身处黑暗的人看见光明,使困于逆境的人看见希望。书的第一部分“理想信念”中用十个小故事,向读者展示了理想信念的强大魅力。这十个小故事中第一个就是马克思写《资本论》的故事,从这个故事里,我感受到理想信念的巨大力量,它能给我们以无穷的动力,它能让我们克服一切苦难。我一直都知道马克思写了《资本论》,也知道他一生都不富有,但是我不知道马克思是在流亡海外、贫困交加的情况下坚持了四十年才完成了《资本论》。马克思是一个知识渊博的人,他的知识领域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宗教学、逻辑学、美学、政治学、文学,他能阅读欧洲许多国家的文字,能用德、法、英三种文字写作,我想如果没有强大的理想信念做支撑,马克思早就放弃了艰苦的写作工作,转行做别的工作来改善生活条件了,而不是不惜流亡海外也要完成旷世巨作《资本论》。同时,我也看到,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如果马克思只有发现人类社会进化规律的理想信念,却没有将这一理想付诸实践的话,也许人类至今还在黑暗中摸索人类社会进化的规律。我们要确立远大的理想很容易,但是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却要付出很多的努力,这就象我们登山,想要登山很容易,但是上山的路却是崎岖的、难走的,我们只有日日努力,时时刻苦,才能到达理想的高峰。我们学习也一样,要天天努力,时时刻苦,才能取得好成绩。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第8篇

本文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背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成及其内在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思政课教学和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等第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背景

在2006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理论, 这是我党在建国后, 在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就后,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 它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加强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建设,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提供可强大的理论支撑, 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我们知道,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 使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由于这种由国内国际合力而造成的社会思潮多元化和差异性, 价值取向的多样化, 我们必须有科学的统一的价值核标准和价值观, 必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来净化、提升中国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 进而用这一体系来支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任务, 最终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体事业向前发展, 实现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中国梦。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成及其内在联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大理论成就, 其内容及其丰富而又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个科学理论, 其内容有着内在的、必然的逻辑联系。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辩证统一。简单地讲,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 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养和发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就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培养和实践以“八荣八耻”为主旨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就奠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历史教训和现实经验告诉我们:“不能没有马克思, 没有马克思, 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 没有马克思的遗产, 也就没有将来”。邓小平同志就深有感触地说过:“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 没用了, 失败了。哪有这回事”, 在今天, 我们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复兴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 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武装我们的头脑, 指导我们的行动, 要把坚持和发展结合起来, 在坚持中发展, 在发展中坚持, 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内容及其要求。

我们都知道, 理想信念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任何时候都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 邓小平说:“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 尤其是我们的青年, 要有理想。”胡锦涛指出:“理想信念, 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 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今天, 我们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复兴中国民族的伟大中国梦, 这正契合了整个民族的愿望和向往, 它适合各个阶层, 各个群体, 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 广泛性和包容性, 具有强大的感召力, 亲和力和凝聚力。一个积极向上, 充满激情的人, 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健康的精神状态和良好的精神风貌的人。同样, 一个民族也是如此。中华民族能生生不息, 并在现在和将来正扮演着世界舞台上的一个重要角色, 我们靠的就是两个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

所以, 复兴中华民族, 实现振兴中国的伟大梦想, 需要伟大而科学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来支撑。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之魂, 而改革创新更是我们这个民族之魂。

“礼仪之邦”的桂冠我们戴了几千年, 但今天这顶桂冠却黯然失色。西汉的贾谊说过一句话:“仓禀实而知礼节, 衣食足而知荣辱。”但道德理论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是同步的。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它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而荣辱观的践行, 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不光是要靠教育, 还要有相应的机制、制度做保障, 同时贵在坚持, 持之以恒, 要有相应的伦理评价、奖惩和监督机制和配套措施。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2013年12月23日,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这是在中央层面第一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这一理论提高到战略高度, 其历史地位是何等之重要, 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聚和集中表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际体现。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都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理论的重要意义, 从理论层面和现实角度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在于它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观上的实质界定, 是全国全党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 是建设和谐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推动力量, 是我国文化软实力和核心规定, 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所有社会目标中具有统领和统帅的地位, 它广泛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对于每个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它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强大的思想理论支撑, 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思政课教学和大学生的基本要求

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明确指出, 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受教育者, 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 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意见》指出:“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 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事实上, 现在全国全日制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都采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全国统编教材, 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这两门教材始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作为全书内容的主线, 引导大学生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我们这样做的唯一根据就是我国的高教本质所决定的。高校的主要职责是培养高级人才, 是社会主义中坚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谁学”, “为谁服务”这是原则问题, 丝毫动摇不得。

我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取得了一定成效, 具体来讲, 我们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从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入手

“打铁须得自身功夫硬”, “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这一切都是说:教师要首先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有强烈的荣誉感和责任意识。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 除了要具备较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外, 还要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 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高尚的人生理想和信念, 更要在作为上体现文明和修养。

2. 从授课学生入手, 抓好课堂教学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阵地, 以学生为教育的主体。根据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理论基础较一般, 但学生的学习态度较端正, 学习目的很明确, 因人施教, 因材施教。在“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中, 我们采取了让学生自己谈对人生、价值的理解;在“理想信念”的教育中, 让学生自己畅谈对未来的打算、追求;在“爱国主义”教育中, 让学生谈自己的家乡, 谈自己的旅游经历等, 在学生充分畅谈后, 教师起一个汇总、抽象、归纳的作用, 把正确的思想告诉学生, 把学生中不成熟的, 甚至错误的观点加以修正, 这样由于学生身临其境, 最终结果是心服口服。“模拟法庭”教学, 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案例教学等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 使学生亲切了思政课, 因为它不再是单纯的原理、概念的抽象灌输和填鸭, 而是一种自觉的轻松参与, 在整个活动中, 学生扮演者各种角色, 体现了自己的价值, 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3. 党政工团齐抓共管, 形成合力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是一个部分, 一个领域, 一个人所能完成的任务。我院在这方面做的较好。从新生入校后的军训、学前各类教育, 学院党委, 团委, 学生处, 教务处, 思政部等通力合作, 有意识地进行这方面的培训。学生普遍反映较好, 收获较大。

4. 结合社会热点, 利用现代媒体, 不堵塞、不回避、理性疏导

当代大学生普遍智商较高, 拥有的信息量大。“鼠标一击, 世界尽知”。但他们毕竟是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 很多问题缺乏理性的思考和判断。如今社会上出现的“扶不起的老太太”, “不愿助人”等现象, 我们组织了专题讲座, 结果使学生明白: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 是一种荣誉, 是自我人生的一种升华;对砸日本车, 烧日货商店的现象, 我们开展了以“理性爱国”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使学生在爱国主义问题上, 多了一份理性, 少了几许冲动, 同时也增强了法制观念。以“烟台大学保洁员吃学生剩饭”为契机, 开展学生座谈, 通过讲传统、讲国情, 结合荣辱观, 使学生明白了节约、勤俭是美德, 浪费、奢靡是一种犯罪。现代媒体的力量是强大的。网络文化包罗万象, 鱼龙混杂, 如何让大学生激浊扬清, 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们必须利用现代媒体。解铃还须系铃人。不堵塞、不回避, 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能量, 正本清源, 弘扬正义, 匡扶真理。

总之,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被提升到国家思想理论建设的战略地位, 而高校的职责本身又凸显了它的特别重要作用, 作为大学思政课应当顺势而为, 与时俱进, 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尽职尽责, 并进行理论与方法的创新。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党理论创新的一个重要结果, 全面认识和评价这一重要成果,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实现“中国梦”, 搞好高校思政课教学, 培养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高级人才的客观要求。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雅克德里达.何一译.马克思的幽灵[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21.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 1993:383.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 1994:110.

[4]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中) [M].中共文献出版社, 2006:636.

[5]西汉贾谊.论积贮疏.

[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7]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9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文化载体

一、校园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作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建设的根基也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校园文化建设中各种难题的解决,也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二者之间存在深刻的内在联系:

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道德基础、力量源泉以及精神动力。作为社会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具有先进性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作为理论支撑、思想基础以及精神动力。

二是校园文化是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作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代表,校园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才能在社会文化领域中极具强大影响力。

二、校园文化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价值体现

校园文化本身具有层次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寓教于乐、参与面广、深受学生喜爱等特点,能以其最活跃、最生动、最具吸引力、最易于为人所接受的方式满足广大学生需求,为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奠定精神基础。因此,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它独具自身价值:

(一)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校园文化所具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与化人的独特优势及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方式活跃的文化氛围,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培育和践行过程中更具感染力和熏陶力。

(二)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贴近日常。作为日常生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所具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特征,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培育和践行过程中以更加灵活新颖的样式、喜闻乐见的形式,贴近时代主旋律。

(三)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校园文化具有实践性强、吸引力大、影响力广等特点,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提供丰富的课外实践渠道与途径。只有坚持不懈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变得更加具体和丰富。

三、以校园文化四维度建设为载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等四个维度建设,它具有渗透性、潜在性、广泛性与感染性等教育功能,为广大青年学生提供形式丰富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精神食粮和生活氛围,无形中可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

(一)依托校园物质文化载体建设,夯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物质基础

1.利用红色教育资源,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红色教育教学的重要资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一个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课堂。加强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开发与合作,建立健全与烈士纪念馆、烈士陵园、博物馆、科技馆等地方各级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共建共育机制,利用重大纪念日与节庆日,组织青年学生到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植入学生心中。

2.重视校园设施与环境建设,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物化形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和具体内容融入校园设施与环境建设,合理规划与布局办公楼、教学楼、图书馆以及公寓楼等标志性建筑物,建设完善的场馆设施和文体设施;选取、创新校园各类极富特色的公共标识,精心设计一些富有文化特征的人文景观,如喷泉、假山、园林等景观的创意布设及美化绿化,以及教室、学生食堂、宿舍、走廊等场所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和要求的雕塑、书画作品、名言、警句等的布置;利用宣传橱窗、通报栏、黑板报;报刊、校园网站、校园广播站及教室学习园地等渠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抽象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加深广大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

(二)依托校园精神文化载体建设,提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动力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容,凝练大学精神、校训、校歌。结合学校自身办学传统、办学特色与理念,聚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凝练体现学校办学思想的高品质的大学精神,内化成为校园里一种坚强的精神力量;根据学校独特的理想抱负和精神气质,科学选取与提炼既言简意赅、寓意深刻,又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大学精神的校训、校歌,激发广大青年学生爱国、爱校情感,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根生动具体。

2.强化良好校风、学风、教风建设,提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效性。结合学校发展战略目标和未来规划,根据办学理念、办学模式以及社会主义学校的要求,努力营造 “求真务实、治学严谨、勇于创新、追求进步、崇尚科学”的彰显学校个性和时代特色的优良校风;加强学生诚信意识教育、学习适应性教育、职业生涯和就业指导教育以人文素质教育,推广国情区情教育、厅局长进校园、校长与职能部门领导“谈学风”等品牌项目,举办“学风建设”论坛,开设“学业与人生”讲坛,帮助青年学生树立诚信意识,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形成“志存髙远、博学笃行、勤奋刻苦、诚实守信、追求进步、开拓创新”的优良学风;加强教师思想道德教育,提高自身道德素养,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自身知识体系与实践教学,发挥在价值观教育方面的表率作用,营造“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嚴谨治学、与时俱进”的优良教风,以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

[2]姜国玉.依托校园文化平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2.

[3]吕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校园文化载体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13.

[4]孙叶青.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四个维度[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6).

[5]张慕微.试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J].科教导刊,2014(1).

[基金项目]2013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于共青团组织的大学生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活动实施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3JGB226)阶段性研究成果。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征文 第10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家的要求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对社会的要求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对公民的要求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就每一个公民而言,要想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家和对社会的要求,首先要做到对我们每个公民的要求,即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对于我们身边的绝大多数普通人而言,理论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似乎是抽象的,甚至是虚空的。其实,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对于我们来说,不是特别遥远的事情,也并不是只有部分人能够做的,而是适用与我们所有的公民,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都是相辅想通的。在和平年代的今天,爱国不再是抛头颅,洒热血,而是兴国,强国。兴国,强国,对于我们每一个人而言,敬业,热爱自己的工作,也是一种贡献。诚信,友善是我们每个人必不可少的品质,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做到诚信友善。

爱国,即爱祖国。雨果曾经说过,人民不能没有面包而生活,人民也不能没有祖国而生活,可见爱国是我们每个人所必需的,没有祖国强大的支持和保护我们的各项权益,个人也没有办法去生存。爱国不是大而空的话题,对于我们而言,就像加里宁说的那样,爱自己的祖国,这就是说,要渴望祖国能成为人类理想的体现,并尽自己的力量来促进这一点,在平常的生活中做好每一件小事就是爱国的体现。保护国家秘密,并不是离我们很遥远的事情,有时候就发生在我们周围,我们要擦亮自己的眼睛,不被企图对我们国家不利的人所利用。就像前段时间发生的一件事情,一位青年被外国间谍利用,到我国某地的军事基地去拍照。虽说青年也并非有意如此,但可是对于这种事情,要有我们的判识度,而不是因为一份工作就丧失了判断力。都谈爱国,对于实践,就很容易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现在不是抛头颅,洒热血,而是做每件有益于国家的事情,或许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一件件平凡的小事,但是这么一件件平凡的小事积累起来也会发挥很大的作用。

敬业,就是做好自己的工作,热爱自己的事业。爱岗是敬业的前提,敬业是爱岗情感的进一步升华,是对职业责任、职业荣誉的进一步深刻理解和认识。一个不爱岗的人很难做到敬业,一个不敬业的人,很难说是真正的爱岗。所以,每个从业的公民要真正做到敬业,首先,必须从爱岗做起。就是说,不论做什么工作,不论职务大小,都要立足本职工作,严肃认真,兢兢业业,脚踏实地,一丝不苟。其次,必须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要知道每个工作,每个岗位,都是可敬的,都是人民需要的。我的一位老师说,对我而言,我的爱国就是做好我的工作,认真教学,带好我的学生。话虽然朴素,但是道理却很深刻。把该做的事做好,才会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他是这样教育着自己身边的人,也是这样做的。一个平凡的人,倾心做一些平凡的事情,把精力倾注在教育事业上,所以他赢得了大家的尊重。爱国,所以要敬业,我们国家现在需要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敬业,做好自己的每份工作,也是为发展生产力做出一定的贡献。对于我而言,现在的敬业就是认真读书,热爱在学校的生活,而不是每天怨天尤人,敷衍了事。诚信,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也是对我们每个人为人处事的要求,千百年来,被中华民族视为自身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诚”即诚实诚恳,主要指主体真诚的内在道德品质;“信”即信用信任,主要指主体“内诚”的外化。“诚”更多地指“内诚于心”,“信”则侧重于“外信于人”。“诚”与“信”一组合,就形成了一个内外兼备,具有丰富内涵的词汇,其基本含义是指诚实无欺,讲求信用。我们现在都讲诚信,都宣传诚信,关于诚信的每件小事经常发生在我们周围。例如,我们学校学生会的权益部经常在人人网上发布的一些失物招领的消息,就是捡到东西的同学诚信的表现,小到钥匙扣,大到钱包,手机,那些同学并没有将东西据为己有,而是积极联系失主,完璧归赵。当然诚信还不仅仅表现于此,对别人说过的话要做到,也是一种诚信。孔子说过:“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言行一致,言必行,行必果,自古以来是被所有人所推崇的。对于身为学生的我们而言,考试不作弊也是一种诚信。就像考试周的时候学校宣传的那样,能够做到诚信考试,既对自己是一种负责,对他人也是一种公平。诚信的各种事情就发生在我们周围,那些同学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让我们争取每个人做到诚信。

友善,就是对人要和气,这也不仅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还是对我们每个人处事的要求。友善的本义是指像朋友一样的友好和亲近。作为一种公民道德规范,善良友好是维持良好的公民伦理关系,维护和谐的社会交际秩序的前提与基础。在具体内容上,大致可以理解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要做到善益待人、和气待人、诚实待人、宽厚待人、平等待人。我们身边,也有很多我们能够学习的对象,例如食堂打饭的阿姨,小卖部买东西的售货员等等。友善是我们内心最可宝贵的财富,是我们民族历史中最可珍贵的传统,是我们彼此赖以生存和心灵相通的链桥。对别人友善,也是对我们自己的奖赏,你对他人友善,他人也会对你友善,这些都是相对的道理。既然如此,何乐而不为呢。人际交往、待人处事,如果没有了宽容,没有了友好,就失去了人之初中最重要的“善”。友善是一种美德,一种修养,也是衡量一个人道德境界的尺码。当与别人产生矛盾时,我们应在坚守原则的基础上,努力化干戈为玉帛。在我们生活中,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别人身处困难时候,此时,我们一句安慰的话,一点点力所能及的帮助,甚至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尽心尽力地帮忙,都是展现我们友善真诚的一面。身为学生,对于我们身边的同学,更要如此,每天朝夕相处,大家和和睦睦相处,更能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氛围。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我们每个人的要求就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公民的要求,并不是需要我们专门腾出时间来做,而是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就可以做到,而且这也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也是对每个人自我素质的提高。要想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国家,对于社会的要求,就得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所谓积水成河,积土成山,只要我们大家每个人都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每个人能够努力提升自我的素质,就可以做到我们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征文 第11篇

各班级:

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在全校范围内进一步树立良好的精神风貌和高尚的道德风尚,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和精神世界,转化为广大同学的人生态度、行为准则、价值取向和自觉行动。现在全校范围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和“奋发向上 崇德向善”为主题的征文、演讲系列比赛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征文比赛要求

1、本次征文比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和“奋发向上 崇德向善”为主题,参赛者自选其中一个或几个主题词为文章主旨,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所见所闻,记录或讲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或“奋发向上 崇德向善”方面的典型故事或自身感悟。

2、征文要求主题鲜明、内容充实,表现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体裁不限。文章必须原创,严禁抄袭、套改。

3、征文不超过1000字,在文章末页注明作者姓名、所在班级。各班级参赛稿上报校团委,征文截止日期为四月二十日。

二、演讲比赛要求

1、演讲内容须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或“奋发向上 崇德向善”中的一个主题词为中心。要求以生动的语言和感人的事例,展示我校爱国守法、爱校敬业、诚实守信、和谐友善、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精神风貌。演讲稿须为原创。

2、在演讲时应使用普通话,口齿清晰、表达流畅、精神饱满、仪态自然;衣着要求大方得体,符合身份特征;演讲时间不得超过5分钟,超时扣分。

3、参加演讲的选手名单务必于四月二十一日前上报校团委,学校将于四月底组织比赛。

本次征文演讲比赛面向我校全体学生,请各班级班主任认真组织筹划,指导班级学生积极参赛。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征文 第12篇

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在工作中要尽职尽责,努力做到依法执政、公正、公平,维护好党和国家的形象。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都应该做到恪尽职守,尽心尽力。在办理公务的时候务必做到依法办事,不能徇私舞弊,必须秉公执法,力求做到公平、公正,为人民行使好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做好人民公仆。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最大的力量为党的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高校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13篇

关键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文化

当代大学生是当代青年中的佼佼者, 承载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生的价值观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 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精神追求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有的影响甚至是深远的、负面的。在这样复杂和多元的背景下, 要培养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高校义不容辞, 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 提高引导的能力, 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践行者。

一高校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

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核心阵地, 充分体现着高等教育的价值与功能。从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来看, 促进人和社会的发展是高等教育重要价值的体现。高等教育还是构成大学文化的重要元素, 发挥着传承、改造和创新文化的功能, 承担着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使命。首先, 高校是当代大学生成人成才, 走向社会的最后平台。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引导作用, 高校承担着教育大学生传承传统美德、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的社会功能。其次, 高校是传播理论知识, 完善大学生专业知识体系的场所。高校的基本任务就是传播知识、传承文化, 利用自身所拥有的教育资源优势, 通过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传承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问题

当代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上存在的问题和差异直接关系到高校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教育和引导的成功与否。虽然目前大多数大学生都能够正确认识到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并且自觉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自己的行为规范中, 但是, 由于受到全球多种价值观的冲击, 导致一部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缺失。高校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主要问题具体表现以下三个方面。

1. 低估了社会不良风气对学校的影响

社会不良风气在高校存在的主要形式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相互攀比、入党动机不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走形式等等。少数大学生把能否获得经济效益、是否有利于个人生存与发展作为对绝大部分事物价值的评定准则, 导致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在大学生中产生影响。

2. 低估了片面强调技术技能的职业价值观的影响

随着整个就业环境的变化, 广大企业出于用人成本等方面的考虑, 偏向于录用专业技术技能较好的毕业生, 要求毕业生一上岗就能掌握相关的技能, 创造利润。在这样的背景下, 导致很多大学生一进入大学就只注重专业课而不花时间和精力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上。他们以企业的招聘要求为标准, 片面地理解职业价值观, 很多职业类的高校也把职业价值观教育放在首要位置, 认为学生掌握了专业技能就可以了, 而忽视了职业价值观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部分内容, 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 培养大学生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能够有所作为。

3. 低估了网络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不良影响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 网络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诸多优质的教育资源, 比如专业教学资料、课件、讲座、论坛和大量招聘信息、就业信息等。这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十分有利的作用;同时网络上也充斥着来自于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观念、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等, 甚至有些不良思想也在各种漂亮的伪装之下迅速传播。这些负面元素对鉴别能力较弱的大学生很容易产生冲击, 容易造成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紊乱和对现实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认可的动摇。

三高校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措施

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阵地的高校, 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落实举措, 充分发挥高校的平台引领作用, 教育和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 注重“三进”工作与职业教育的结合

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职业价值观相结合, 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价值观形成中的作用, 教育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教材、课堂这两个平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三进”工作落到实处, 武装学生的头脑。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方面, 根据形势的不断变化, 通过适当地调整课程的教学计划、内容、教学形式与方法, 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相关内容, 以更加灵活多样的方式展现, 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三进”工作。

2. 注重社会实践, 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更多地指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让学生通过亲自参与、感同身受, 从而达到内心的认同;通过让学生体验生活来了解社会, 真正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另外, 任课老师还要以座谈、主题演讲比赛、知识讲座、图片展览、视频播放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指导学生开展相关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和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注重文化的熏陶, 倡导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教育与文化有着天然和必然的联系。如何有效推动多种文化的交流贯通是高校在文化育人活动中必须要着重思考和谋划的方面, 充分发挥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等不同文化的交融优势, 这是破解这一难题的一个有效方法;另一个方法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文化、传统文化、地方文化和大学文化的作用, 推动多种文化形态交流融合;还有就是通过知行合一的行为促进文化建设, 推动意识与实践紧密衔接, 引导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支配自身行动的文化自觉。

4. 注重网络的引导, 充分运用网络正能量

网络在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有利也有弊, 网络给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了诸多有益的影响, 同时由于网络中的一些不良信息也给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互联网最大的特点就是信息丰富, 存在着强大的信息资源。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为大学生开启一扇全面了解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信息, 全面了解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窗口。利用“红色网站”的兴起、“党员之家”的建立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深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进而激励大学生积极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

5. 注重舆论的作用, 积极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高校要利用文明单位创建的契机, 加大美丽校园建设力度。思想道德建设重在养成, 贵在实践。高校作为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和重要平台, 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 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传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弘扬社会主义时代新风;同时必须充分发挥德育实践的作用,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 把学校建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基地。

四结语

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路上, 高校必须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和多元多变的现实生活, 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动摇, 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引导广大师生形成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共同的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 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梁金霞.高校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责无旁贷[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8 (1)

[2]邓志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 (校长教育研究) , 2008 (7)

[3]胡宇南、周红.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与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对接[J].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11 (3)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14篇

为推进习近平总书记“8.19”讲话和内蒙古自治区全区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在我区新闻宣传领域的深入贯彻落实,本期以“责任与担当 创新与发展”为主题,推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8.19”讲话和全区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特刊,集中刊发自治区宣传文化系统、自治区党校,各盟市部分宣传部、报社、广电局(台)主要领导的署名文章及《内蒙古日报》系列评论,以飨新闻宣传战线同行。

8月19日,中央召开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就中心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远大理想和现实目标、党性和人民性、正面宣传和舆论斗争、总结经验和改革创新、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党动员和部门负责等7个方面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做了精辟而深刻的阐述,是指导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的纲领性文献。总书记的这些深刻阐释,明确了党的中心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的定位和关系,明确了意识形态工作引领社会、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的强大支撑作用,明确了意识形态工作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意义,为我们新时期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指明了方向,作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者,深受鼓舞、倍感亲切。

10月29日,自治区党委召开了全区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王君书记在重要讲话中围绕学习贯彻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深刻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重要意义,对我区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做了深刻地分析,对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开创我区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做了全面地部署,提出了明确地要求,为做好新时期我区宣传思想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要把全国全区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落到实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认为需要从3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迫切需要,是一项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重要工作。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了国家发展目标,彰显了社会核心理念,确立了公民基本遵循,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对更好地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在日趋激烈的国际思想舆论斗争中掌握主动权和话语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宣传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认识,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要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成为全体人民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

二、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党委高度重视思想道德建设,就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全区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和自治区精神,不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和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和学习宣传,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力促进了公民道德素质的提升。与此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社会道德领域还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一些社会成员理想信念淡漠、人生观价值观扭曲,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以权谋私、造假欺诈、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问题和现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背道而驰,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格格不入,冲击着社会的道德底线,拷问着人们的道德良知。我们要按照全国全区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的有关部署,着力在推动实践养成上下功夫,以在全社会深入开展“中国梦·尽责圆梦”和“德润草原·文明之行”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环境。要抓好“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充分发挥公益广告在传播文明、引领风尚中的重要作用。要不断加大分类指导力度,完善创建工作长效机制,着力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水平。要以“乡风文明大行动”为载体,狠刹不正之风,倡导文明新风,培育新型农牧民。

三、营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社会氛围和环境

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让人们时时处处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和熏陶,形成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做到强“魂”健“体”。要发扬求真务实精神,坚持虚功实做、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则要求具体化、目标任务项目化,抓实、抓细、抓具体。坚持创建为民利民惠民,实实在在谋发展、干实事、求实效。要把工作重心向基层倾斜,把更多的资源投向基层,更好地为基层服务。要坚持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政策保障、制度规范、法律约束相衔接,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体现到制度设计、政策法规制定和社会管理之中,从政策环境、体制环境、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给予有力支撑,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合力。

上一篇:小手真干净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下一篇:稽查部门个人先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