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现流程及资料

2024-06-29

贴现流程及资料(精选3篇)

贴现流程及资料 第1篇

产品定义

银行承兑汇票贴现是指银行承兑汇票的合法持有人在银行承兑汇票到期之前,为取得资金而将票据转让给商业银行的票据行为。

功能和特色

能满足单位持有的商业汇票快速变现的需求;手续方便,融资成本低。我行目前可办理的贴现产品主要有直贴、买方付息贴现、协议付息贴现、部分放弃追索权贴现等。

办理流程

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包括业务受理、票据查验(票据查询、票据审验)信贷审批、账务处理、到期托收等环节。

申请人应提供的资料:

(一)填写完整、加盖公章和法定代表人或授权经办人私章的《商业汇票贴现申请书》、《商业汇票贴现清单》;

(二)经年检的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组织机构代码证、贷款卡原件及复印件;

(三)尚未到期且要式完整的银行承兑汇票原件及正反面复印件;

(四)交易双方签订的真实、合法的商品或劳务交易合同原件,或其他能够证实商品或劳务交易关系真实性的书面证明;

(五)与出票人(或直接前手)之间的增值税发票原件。对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规定》等制度办法中所列免征增值税或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商品交易,因其特殊性无增值税发票作附件;

申请人可提交其他能够证实汇票具有真实商品或劳务交易背景的书面证明;

(六)近期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

(七)首次办理贴现业务的客户还应提供以下资料:

1、上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如通过贷款卡在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中查询到该客户上的财务报表,可视该报表已符合规定,即贴现申请人只需提供近期相关报表。

2、经办人身份证原件并复印留存,日后经办人不变的情况下无需提供,在经办人变化的情况下仍应提供。

3、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及授权委托书。

(八)经营行认为需提交的其他资料。

贴现流程及资料 第2篇

票据贴现业务的风险包括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诈骗手法主要有伪造变造票据、内外勾结实施诈骗等, 致使票据各方的合法利益受到了损害, 严重扭曲了票据的功能, 影响了票据业务的规范开展。

一、票据业务主要风险

(一) 票据伪造变造风险

随着犯罪分子制假水平的不断提高, 银行对“克隆”票识别难度不断加大, 而且通过“克隆”票诈骗的金额巨大, 票据伪造变造风险已成为票据业务面临的首要风险。

(二) 贸易背景真实性风险

部分企业虚构贸易背景, 申请签发无真实贸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 通过承兑、贴现套取银行信贷资金, 滚动开票, 一旦资金链条断裂, 将给银行带来巨大损失。

(三) 公示催告风险

企业在银行申请贴现后恶意申请公示催告, 银行如未获悉公示催告信息, 在规定时限内申报票据权利, 将造成资金损失。

(四) 已贴现票据的交接和保管风险

经办人员未按规定交接和保管票据、发出委托收款, 使犯罪份子有可乘之机。

二、票据业务风险成因

(1) 风险认识不到位。重发展、轻防范, 一些经办行片面强调业务快速发展, 忽视风险。

(2) 内控不严。有章不徇、违规操作, 制度形同虚设, 经办机构在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查等方面流于形式。

(3) 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不高。一是不具备真假票据鉴别能力;二是从业人员思想、道德素质不过硬。

三、票据业务风险防范措施

(一) 建立健全票据业务内控机制

(1) 细化贴现业务岗位责任制。一是对贴现业务流程中各岗位人员职责进行细化, 明确各岗位每项职责的具体内容, 统一审查要求、标准、方法;二是明确贴现业务不相容岗位、不相容职责;三是明确各岗位人员在流程中所承担责任的大小。

(2) 建立贴现业务日常检查制度。贴现经营机构内部以岗位责任制为基础, 实行后一环节对前一环节审查的事项进行核查, 机构负责人不定期抽查, 对违规行为追究经办人员责任。

(3) 加大对专业人员的培养。票据真实性审查主要依靠票据审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责任心, 票据审查人员技能的提高有赖于培训和日常的积累, 要加强票据审查人员的培养, 确保票据审查人员的相对稳定性。

(二) 严格防范关键环节风险

实行不相容岗位分离, 信贷审查岗、票据审查岗和审批岗之间互相不得兼岗。

(1) 票据伪造变造风险。验票环节:票据审查人员必须经培训考核通过后方能上岗, 票据审查实行双人审查, 票据初审岗、票据复审岗要全面掌握票据防伪暗记, 对拟贴现票据进行严格审查, 并配备必要的票据鉴别仪器。查询环节:贴现前必须向承兑行查询, 查询全部通过人行大额支付系统, 实地查询仅作为补充方式, 且必须客户经理和审票人员双人查询;对影响票据到期解付的事项应向承兑行发出查询, 得到承兑行确认回复后办理。

(2) 贸易背景真实性风险。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查实行双人审查, 相关材料复印件必须与原件核对无误。贴现申请人及其直接前手与合同中的供需双方和发票购销双方名称相符;汇票的金额与合同及发票金额之间存在逻辑合理性, 汇票金额不能大于合同金额和发票金额;汇票的签发日期、贴现日期与合同签订日期及发票开票日期之间存在逻辑合理性。合同:对新客户进行贴前调查, 分析客户办理票据业务的真实需求, 与业务总量对应的交易总量要与企业基本需求一致, 所签购销合同符合其经营规律;增值税发票:严格审查增值税发票的真实性, 发票的商品名称、数量、单价与合同匹配, 增值税发票全部通过税务网站进行核查, 也可采取电话、传真、实地调查交易对手等方式进行核实, 必要时到当地税务部门核实相关发票信息, 防止客户利用伪造、变造发票、先贴后废、旧票新用、一票多用、虚假合同等方式办理票据业务。

(3) 公示催告风险。票据审查人员要通过人民法院报搜集公示催告信息, 将是否公示催告列入票据查询的内容之一, 贴现后通过人行大额支付系统向承兑行发出已贴现通知, 保留已贴现汇票完整背书复印件, 在票据遗失或被公示催告后及时按规定申报权利。

(4) 已贴现票据的交接、保管、托收风险。一是交接和保管风险。建立客户经理、审查人员、保管人员的交接登记制度。已贴现票据必须背书至贴现经营机构后, 寄金库或入保险柜保管, 实行双人负责。保险柜安放地点须配备守卫人员、电子监控或其他安保措施。票据保管人员负责已贴现汇票的登记、入库保管工作, 并定期查库、核对, 保证账实相符。二是委托收款风险。委托收款人员匡算邮程, 按《支付结算办法》有关规定办理委托收款手续。异地汇票必须通过特快专递方式办理委托收款, 委托收款人员通过邮局网站跟踪邮递环节、及时与承兑行联系确认是否按时付款, 退回票据的邮件要严格交接, 以免遗失。

参考文献

[1]周银林.票据贴现业务的风险防控要点探析[J].票据研究, 2011 (04) .

贴现流程及资料 第3篇

【关键词】银行承兑汇票 风险 利率

一、银行承兑汇票贴现

银行承兑汇票贴现是指当企业有资金需求时,将未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转让给银行,银行按票面金额扣除贴现利息后,将余额付给持票人的一种融资行为。在银行承兑汇票到期时,银行则向承兑人提示付款,当承兑人未予偿付时,银行对贴现申请人保留追索权。它是以承兑银行的信用为基础的融资,是客户较为容易取得的一种融资方式,操作上也较一般融资业务灵活、简便。

二、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市场分析

(一)银行承兑汇票票量分析

对于企业来说,与银行贷款相比較,银行承兑汇票融资更加快捷与便利,同时对于开票行来说,也有一笔不小的中间费用,因此,银行承兑汇票对企业与银行来说都是一种双赢的融资工具。近年来,银行的开票量逐年成倍增加。2013年签票20.3万亿,承兑余额9万亿,增7000亿,贴现46万亿,同比增44%。2014年3季度末承兑余额9.7万亿,签发量16万亿,比2013年底增0.8万亿,9月末票据融资余额2.7万亿,增7000亿。累计交易量42.5万亿。平均增速30%。

2014年各银行出现资金紧缩,同时银行提高贷款风险控制防范,贷款的时间成本与资金成本明显增加导致企业贷款需求下降,票据的调节作用更加突显,2014年1~4月份金融机构票据规模增长约1004亿,同比多增近4700亿,这是往年所没有的。特别是几大国有大行规模的增长,余额排序也恢复工农建中交的顺序。4月末比3月末增1361亿。

(二)2014年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利率分析

2014年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利率走势呈倒“V”形,整体的趋势犹如坐过山车一般刺激,有时上午和下午的价格相差非常大,偶尔会出现价格突然上涨,偶尔还会出现资金紧张的现象,因此如果对市场行情走势不准确,票据转贴与回购市场还有出现前所未有的亏钱的现象,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1.2014年银监连续几次发文如127、140、250、48号文等,对于银行业务操作及票据市场有一定的影响。如127、140号文件主要是银行同业改革涉及票据回购审批及管理体制,250、48号主要涉及对票据体制改革情况及常规业务检查。多家银行将票据回购业务放到总行统一审批管理。部分小银行则在转贴、回购业务这块受到业务监管限制。

2.2014年陆续出台了一些新政策对票据市场有些影响,如IPO重启,存款保险制度,非银同存纳入贷存比、降息等等。

3.2014年票据市场的另一大亮点则是对银行承兑汇票的收费市场化改革,之前几十年开具承兑汇票手续费万分之五没变过,现在终于市场化了,进一步促进了承兑业务的快速发展。

三、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存在的风险

(一)银行承兑汇票操作风险

近几年随着我国票据市场整体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规模不断扩大,一些问题也慢慢凸显出来了。比如贴现业务违规操作方面,企业贴现没有真实的贸易背景,中介的违规操作,甚至市场上还出现一些假票、克隆票。

2012年润银公司由于违规经营票据业务,7月10日上午10时起,杭州市6个城区公安分局统一行动,出动警力600余名,对31个票据贴现点实施统一收网行动。据统计,截至7月11日上午11时,该次行动共抓捕涉案人员254余人,刑拘85人。林岗及其润银投资均在抓捕之列。近年全国票据案件较多,但此次杭州案件中,公安机关和检察院长的意见出现分歧,检察院认为证据不足的态度在全国亦属少数。但在此类票据案件中,法院及央行的意见尚未明确。

2012年该案件对整个票据市场都是一个提醒,大家也都在分析与思考业务操作的规范性及怎样规避业务操作的风险。

(二)银行承兑汇票利率风险

近年来由于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出现了银行资金紧缩状况及票据利率剧烈波动的情况,带给票据业务操作及收益方面造成了一定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宏观经济环境波动的条件下,由于利率的变动票据价值发生变化而对银行收益或资本造成的风险损失,如同业转贴、回购业务;二是贴现银行为追求利息收入以愿意以低于成本的价格为企业办理贴现业务;三是银行或企业为追求个人效益,利用利率的差价来进行利益个人的事情。

(三)银行承兑汇票贴现风险防范

为了规范银行承兑汇票贴现风险及业务操作规范化,进一步促进票据市场的繁荣,在银行承兑汇票贴现过程中需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风险防范:

1.操作风险防范。规范业务操作流程,在贴现过程做到有真实贸易背景,贴现企业能提供真实的增值税票和合同及其他所需资料。

2.利率风险防范。对价格走势与市场有一定的判断,不会因为价差在不同的时间段造成损失。

3.票据真伪风险防范。规范扩大电子票据市场,一是能促进商业票据的流通和使用,提高信用度,使商业票据成为企业支付和融资理想工具,成为企业、银行之间融通资金的重要平台,甚至可能发展成为公众投资品。二是可通过在系统中设置人民银行的买入和卖出功能,结合再贴现率的调整,增加人民银行货款政策操作的弹性,提高人民银行调控货币市场的能力,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三是通过对所有电子商业票据集中登记托管,能够通过对票据实际融资利率以及票据市场报价的统计监测,及时了解票据市场利率的走向,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基础数据和依据。

4.加强监管责任。重点明晰央行和银监会的职责,建立央行宏观调控、支付清算系统规则制定并监督和银监会微观合规性监管的事前、事中管理体制,审计、纪检部门外部审计和违规查处的事后监督体制,公安部门对违规违法行为的刑事责任追究的法律惩治体制,最大限度地减少票据诈骗和违规经营现象的发生。

5.建立社会信用管理系统。对于建立信用评级制度,可由资信评估机构对企业和银行进行信用评级,并对评定结果负连带责任,评定结果纳入个人信用征信系统和企业信用征信系统,信用档案库,构建一个完善统一的全国性票据验证征信网络,动态记录企业或银行在票据市场的违约行为,并公布于众,以促其严格守信。

四、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未来展望

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一直繁荣至今,当然离不开供需双方的均衡,曾经也创下了金融业的半边天。下一步票据电子化和交易互联网化是票据市场发展的方向,票据交易将更加公开、规范、透明。

从票据市场发展方向来看,票据市场也会加入互联网+的市场,加快电子票据和互联网平台展开的体制创新、管理创新、交易创新,同时也会利用网络平台发展票据信用和票据利率的衍生产品如信用互换、利率互换、远期交易、期权交易等。

票据市场电子化后,票据互联网平台有两类,一类是票据中介公司转型开办的互联网票据理财平台,票源由票据公司自己开拓市场,另一类是商业银行借助第三方平台开办的互联网票据,解决部分中小企业或小面额、短期限、低信用票据融资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阙方平,许白贞.《中国票据市场制度安排与运作实践》.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2]刘为霖,边维刚.《票据融资与票据市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3]巴曙松,贾蓓.《发展票据市场若干问题研究》.财会月刊:会计版权,(2005).

[4]赵慈拉.《我国票据市场现状、问题与发展方向》.中国金融(16)(2007).

上一篇:三个人合伙协议下一篇:n开头的形容词修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