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问题调查报告

2024-06-27

医疗问题调查报告(精选6篇)

医疗问题调查报告 第1篇

010411122李诗颖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医疗保障问题的调查报告

“看病难,看病贵“是当今最受关注,也是最棘手、最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之一,牵涉多个领域,构成因素纠葛复杂。虽然对其改革路向众说纷纭,但一致的观点认为,医疗保障体系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所在,形成一个覆盖面广的医疗保障体系是解开看病贵难题的第一把钥匙。

因此基于对现实生活中真正的医疗保障情况的进一步深入了解,本组成员按照一下步骤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分析:

一.查资料,了解我国医疗保障现状 经过长期的探索,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目前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已从城镇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及退休人员逐步扩展到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截至2007年底,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17983万人,其中参保农民工人数为3131万人①。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已初步建立,在提高医疗保障能力和职工的健康水平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各项工作的扎实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制度框架及运行机制已基本形成。截至2007年底,全国开展新农合的县(市、区)达到2448个,占全国总县(市、区)的85.53%,参加合作医疗人口7.3亿,占全国农业人口的85.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支出总额为220亿元,累计受益2.6亿人次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避免了“小病扛,大病拖”现象的发生,对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村稳定、保障广大农民权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从总体来讲,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已经日臻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也顺利实施。但是也应该看到,包括中小学生在内的城镇其他非从业居民尚未被纳入社会医疗保险范围。随着社会转型的日益加快、疾病风险的困扰和经济体制改革过程带来的分配不均等,广大城镇居民对医疗保障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在此背景下,2007年国务院专门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7]20号),就开展试点的目标、任务、基本原则、主要政策及组织实施办法作出了具体的规定。截至2007年底,我国共有城镇人口5.9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44.9%,其中就业人口2.94亿,非就业人口3亿。城镇已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约2.21亿人(其中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有4068万人),占全体城镇人口的37%,比上年增加6319万人①。尽管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我们也清楚地看到,许多城镇居民仍然徘徊在医疗保障体制之外。因此,构建健全完善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障体系,在实践中推动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工作的健康发展,就成了当前的应势之需,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二.设计调查问卷,并进行网络调查。提问如下: 1.您认为就目前在医院就医的费用如何? 2.假如您生病了,习惯去哪儿就医? 3.您对基本医疗保险知道多少?

4.你对于现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满意吗? 5.如果您没有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原因是?

6.如果参加医疗保险,您觉得每月交多少保险费是可以接受的? 7.如果参加医疗保险,您觉得哪项险种是您最需要的? 8.参加医保后,您是否觉得医疗保障水平有了提高?

三.分析调查数据,并对于发现的问题提出初步解决设想 1.对城镇居民医疗保障的宣传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作为一项惠民工程,许多群众对城镇居民医疗保障都持欢迎的态度,但由于宣传力度不够,许多试点地区并没有实现全覆盖,一些居民依然徘徊在城镇居民医疗保障体系之外。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许多已经参保的居民对城镇居民医保的真正内涵和一些具体细节也缺乏了解。部分群众对报销补偿费用期望过高,对设立的起付线不了解,对医疗费分段计算补助也不熟悉,尤其是对报销程序还不是完全清楚。这就有待于各试点地区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把工作做实、做细,使广大群众在真正了解、熟悉城镇居民医保工作的基础上,积极踊跃地支持和参加城镇居民医保工作。

2.统筹层次低,保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局部试点地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统筹层次一般为县、市级统筹。统筹层次低,不仅不利于进一步分散风险,也不利于资金在全国范围内调剂和发挥更大的互助共济作用。从保障水平来看,由于我国当前生产力整体上还不够发达,且经济发展呈现出很大的不平衡性,所以许多试点地区还是以保障住院和门诊大病医疗支出为主,最高报销上限也有待进一步提高。今后,各试点地区应随着经济的发展,加大政府对城镇居民医保的财政投入力度,在化解住院和门诊大病风险的同时,要逐步试行门诊医疗费用统筹,探索统筹解决城镇居民门诊费用问题的办法。

3.监督管理机制要进一步健全

从试点地区的情况来看,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的监督和管理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在支出管理方面,个别定点医疗机构仍有开大处方、开用药目录之外的药和不合理的大型检查等情况,导致部分群众获得的补偿金额降低,也导致了参保居民对医保制度的误解和不信任。个别定点医疗机构把门诊病人转化为住院病人,诱导病人过度消费医疗资源,造成参保居民住院费用增长。有的医院审查不严,个别患者冒名顶替套取资金,严重侵害了参保居民的权益。在医疗保险基金的给付方面,也没有建立包括基金运行分析制度、运行情况通报制度和常规基金运行监督检查制度在内的基金的收支监测预测预警系统,还没有形成包括组织监督、民主监督、制度监督、行政监督、业务监督、审计监督等多种监督形式在内的内外部双重监督体制。

4.城镇居民医疗保障服务体系需进一步完善

城镇居民医疗保障事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完善的医疗保障服务网络。近年来,各地医疗保障服务体系无论是在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也应该看到,这与广大城镇居民的医疗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许多群众对医疗机构的服务意识、医疗人员的业务素质还颇有微词;就医环境需要改善,尤其是城镇社区医疗服务机构还很薄弱,亟待加强。四.总结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调查,我们对于我国的医疗保障问题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在问卷调查的帮助之下进行了初步的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法的探讨。当然,这些措施的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今后,政府要加进一步努力打造健全的服务体系,为广大群众提供省心、放心、舒心的服务。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也应该加强自身对于医疗保障制度的了解和运用,为更好的大学生活做好保障。

班级: 专业: 学号: 姓名:

医疗问题调查报告 第2篇

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商学与人文部

调查人:信管1班-闫杰因为我是一个农民的孩子,所以对农民看病难问题有很深的感触。有时候,对于一个农民来说,如果得了一场重病,可能因为花钱治病而使一个家庭负债累累,有的没钱治病,只能承受病痛的折磨。俗话说:健康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健康,就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就没有全面小康。9亿农民的“看病难”、“因病致贫”、“困病返贫”的问题深深牵动着中央领导的心。为此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改善乡村卫生医疗条件,积极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对贫困农民的医疗救助。因此,我在我的家乡 河南省新蔡县练村镇进行了有关合作医疗保险的走访调查和简单问卷调查。

在我对称湾村,甘湾村,徐营村,郑寨村,李庄,五个村庄进行了60人走访调查中,调查者的年龄,学历,如下表: 年龄

学历

我的家乡练村镇是驻马店市一个农业较为发达的乡镇,全镇有6~7万人,而在外地经商或打工的人占了调查者人数的67.6%,依靠农作物作为主要收入的家庭只有相当少的部分一。在家者多为老人孩子,所以医疗问题很受关注。

我在走访调查中问及农民的家庭月收入,在800元以下的占有

34%,800-1000元的占有35.9%,1000元以上的占有31%,而家庭医疗费用的支出每年在300元以下的占有44%,300-900元的占有34.9%,每年医药费用支出在1000元以上的占有20.6%,近几年,农民的收入有了不少的增加,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收入增加的同时,农民医疗费用的支出也有了很大幅度的增加。这是我在调查中,农民普遍反应的问题。据我个人查资料了解,1990年至1999年,全国农民的平均收入从686元增加到了2240元,增加了3.32倍。但农民看病的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也分别由10.9元、47元增加到了79元和289元。也就是说农民在收入仅增长3.32倍的情况下,门诊费和住院费的费用分别增长了4.4倍和3.7倍。这意味着农民住一次院差不多要花去全年的收入,医疗费用的支出增加过快,增幅过大,致使许多农民生病后不去医院就诊,需要住院的不去住院,贫病交加。可以看出农民就医问题依然十分严峻

当调查问及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了解时,有71.4%的人听说过,自己也参了保,但对其政策具体的内容如补偿办法等却不清楚,19.8%的人对这一政策,一点都不了解,从调查来看,很少有农民从农村医疗保险管理机构获得补偿,这是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也是农民最为敏感的的问题,同时也是新型农村合作医保执行和落实的关键所在。有41.6%的人认为从管理机构获得补偿不方便,要获得补偿,比较难办,程序也比较复杂,工作人员办事效率不高,只有24%的人认为办理农村医保补偿,还比较方

便,很满意。从调查的总体分析,有80%的农民表示支持认同这一政策,减轻了农民遭遇重大疾病时的医药负担。可以看出农民对于参保的积极性很高、期望也比较大。15.4%的人认为这项政策有利也有弊,自己也有其它的看法。在问及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有何顾虑时;有42.7%的人担心新型农村医保政策不稳定,怕钱白投了,12.6%人对其获得补偿时,担心资金无法兑现,办理时程序复杂。也有25.5%的人对此无顾虑,相信政策带来的巨大实惠性和稳定性。通过对在调查过程中表示不参保的村民的进一步调查,他们不参保原因的结果显示,村民表示担心管理存在漏洞、害怕得不到保险赔偿、不了解内容和程序以及政策不稳定,总结一下,其实就是农民担心农村医疗保险政策得不到落实。他们担心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尤其是在对政策不完全了解的情况下,出了状况也不知道该如何去保障自己的权利不受侵犯,所以干脆就不拿出这个钱。

其中根据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规定,只有在指定的定点医院就医所产生的费用才能得到补偿。农民并没有得到实惠。另有33.2%的人认为乡镇医院就医程序复杂,医疗人员素质普遍不高,技术水平较差,医疗设备陈旧,农民根本不能从其获得医疗保障。农民大病小病不愿去乡镇一级医院就医。同时也有7.9%的人认为乡镇医院路途太远,不方便就医,只有15%的人对当前乡镇医疗状况还比较满意。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出的初级阶段。农民得到实惠,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通过调查统计分析概括以下几点

(1)相关部门对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宣传严重缺乏。有很多人对这一政策不了解(2)农民对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满意度不高。(3)农村医疗保险中个人所承担费用偏离。(4)现行农村医疗保险制度还存在很多缺陷,亟待改善。(5)医疗保险政策得不到落实是农民不参保的主要担心原因。(6)乡镇医院医药费农村的乡镇医院医疗人员素质普遍不高,医疗技术水平落后,医院的医疗设施陈旧,农民从乡镇医院得不到医疗保障得来的好处。

通过我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总结出以下解决方案:

(1)相关部门重视对农村医疗保险的宣传宣传力度,促进农民积极参保,使农民得到切实的利益。

(2)深化医疗制度改革,把医保改革的意义讲透内容讲清,政策讲准。使农民不再为看病发愁。

(3)严格管理医药价格,促进提高医疗效率,促使大病治疗费用下降。

(4)加强对医疗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提高乡镇医院的医疗技术和医疗设备。

(5)加强立法,在国家机关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下保证医保政策落实。反对一切不

正当行为。保证医保费用正常使用。

关于农村医疗问题的调查分析 第3篇

为了解我国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来取得的成绩和存在问题, 为今后的实际工作提供参考, 我们特组织了这次“关于农村医疗问题”调查, 对成员各自所在地区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

一、研究方法与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一)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充分运用多种调研方法, 力求使所得的资料相互补充, 相得益彰, 保证本研究以点面结合的方式获得大量有效资料, 从而保证所得结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本次调查课题组成员深入安徽淮北、河南巩义、浙江绍兴、金华、温州等地的农村展开实地调查。本次调查发放问卷100份, 回收96份, 有效回收率96.0%.其中有效问卷92份, 有效率92.0%。调查对象的选择采取随机方式;调查问卷采用无记名形式。为了解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情况提供了较为详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本调查的特点是:本调查在农村进行, 以中国基层的村民的视角, 客观真实的反应了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这一新型利民政策的实施情况。

本此调查分析采用Excel软件统计。

(二) 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1. 性别、年龄。

本次调查中, 被调查对象男性占55.4%, 女性占44.6%。平均年龄在38.4岁, 最小17岁, 最大73岁。针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层次我们都做了一个调查, 而年龄又比较集中在四十岁的中年人, 由于他们更关注政策, 所以更能准确的了解农民们的认知情况, 使调查更具可靠性。

2. 文化程度。

调查发现, 现在的农村中年人的文化程度相比过去有了显著的提高, 这反映了着改革开放以后, 人们的文化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调查对象中以初中文化水平的人数最多有45人, 占了49%;有37人有高中 (以上) 文化程度, 占全部对象的40.2%, 而小学 (以下) 文化程度的只有10人, 占了10.9%。这一结果是值得我们欣慰的, 同时对医疗事业的发展也有巨大的作用。

3. 月收入状况。

在农村中, 村民的月收入大多是在1500~2000元, 占问卷的34.8%;其次是1000~1500元, 占问卷的27.2%;不容乐观的是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还有12人, 占了问卷的13.0%;月收入在2000~3000元的人占了10.9%;虽然农村的经济比城市落后, 但是还是有自强不息的人先富起来, 月收入在3000以上的也有5人, 占了问卷的5.4%。可见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 人们的钱袋子越来越鼓了, 基本医疗已不再成为问题。

二、当前农村医疗基本情况

(一) 监管力度不够, 还存在违规现象

在人们的眼中可能觉得现在不会再存在一些无证的诊所或卫生院了, 然而, 经过此次调查我们惊讶的发现, 现在农村还是存在一些违规的就医地点。调查中有49人认为存在无证得诊所或卫生院, 占了问卷的53.3%, 这一现象说明我们对这类就医地点的监察力度不够。调查还发现有70%以上的人认为医务人员有私自提高药价现象。

(二) 现医疗设备、医药品种和医生技术水平有待完善

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虽然给了农民朋友们很多优惠的政策, 但是从调查问卷中我们发现, 农民认为新农合医疗制度还是有很多需要改善的方面。根据我们的调查, 农民朋友们对改善医疗设备的要求比较高, 占了问卷的70.7%, 这可能也是政策规定不完善之处。从这一问卷结论当中我们可以发现人们对于医生的技术水平是相当重视的, 有60人认为我们的医疗水平还有待提高, 占了问卷的65.2%。农民们认为这些方面还需要完善, 说明政府还需加强对监管, 使新农合政策更有效实施。

(三) 政策存在死角, 农民抵御风险能力较弱

新农合医疗的政策还不完善, 用药目录的限制过大, 需进一步调整。报销层级设定比较复杂, 农民群众不易理解。定点医院审核结算人员构成不够合理, 审核结算程序、告知制度的执行不严格。大病统筹未从根本上解决, 农民抵御大病风险的能力仍较弱。

(四) 紧急救护预案缺乏, 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弱

世界上每时每刻都有意外发生, 然而有紧急医疗救护预案地段的死亡人数则明显要比没有预案措施的地段少, 说明紧急医疗救护预案措施至关重要。而调查发现, 有42人所在的村子里没有紧急医疗救护预案来应对村民的突发疾病或突发事故, 占了45.7%;只有少数的12人认为自己村里有防护预案, 只占13%;还有38人不知道自己村子里是否有防护预案。有这一措施的农村寥寥无几, 我想这事应该引起各地政府的重视, 只有确保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 政府才能称得上是为人民谋福利, 一切为了人民。

(五) 体检、心理健康方面工作不足

在体检方面, 有78.3%的农民认为每年都要体检, 然而由于经济的原因他们将此事忽略了, 所以, 我觉得应该出台相关政策来帮助农民们一年至少做一次体检。

随着经济的增长, 社会压力的增大, 人们的视线也不仅关注肉体上的健康, 而是逐步移向心理健康, 研究表明每个人在心理上都有一定的疾病, 可是我们却忽视了农民这一庞大的群体, 他们的心理健康同样值得我们关注。本次调查发现政府在这一块领域没有建设好, 农村竟然没有一个地方有心理咨询室, 说明我们还不够重视村民的心理健康, 可想而知, 村民的自伤、自杀行为率居高不下是可以改变的。

三、新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情况

调查发现:目前大部分农民已经参加了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大部分人参加了医疗保险, 但是农民进行医疗费用保险方面的意识不足。

(一) 相关政府积极做业, 新农合医疗全面实施

自2003年新农合医疗在全国各试点实施以来, 通过政府的努力2007年开始全面实施。政府成立了新农合医疗管理委员会, 设立了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各镇街也相应成立了专门机构。同时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 使农民对新农合医疗有了一定的认识。如今, 新农合制度越来越得到广大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积极参与。

(二) 医疗保险工作较到位, 农民有了贴身保障

医疗保险是病人的护身符, 参加了保险, 村民们就减轻了心理负担, 万一得了什么疾病, 也不用再像热锅上的蚂蚁了, 可以先安稳的就医, 而后将医疗消费单据交到参保公司就行。此次调查结果显示:有76人参加了医疗保险, 占了问卷的82.6%, 只有少数的7没有参加保险, 占了7.6%, 还有9人不知道自己是否参加了医疗保险。可见我们医保的普及率还是比较高的。

(三) 农民报销意识较底, 积极性较差

根据调查, 一些定点医院有设立专门的报销窗口, 实行即时报销制度, 一部分农民从中得到了实惠, 可还是存在农民没有去报销自己医疗费用的现象, 而且情况十分严重, 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 努力普及报销知识, 使更多的人民得到实惠。

四、应对医疗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经过一个月的实地调查分析, 针对当前农村医疗存在的问题, 课题组从以下方面提出几点建议:

(一) 政府层面

1. 进一步加大新农合实施工作的宣传力度。

政府应采取更加有效的宣传手段, 大力宣传新农合实施的重大意义、政策措施及各项规定, 增强广大农民的互助共济意识和健康风险意识, 调动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把筹资前的阶段性集中宣传与实施中的经常性宣传结合起来, 为新农合的稳定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注重用事实说话, 以典型的事例宣传参加新农合的优越性, 通过受益群众现身说法, 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更加深入人心。

2. 立足实际, 大胆创新, 完善不足、缺失政策。

政府人员应研究总结新农合医疗实施以来的经验教训, 立足实际, 制定出解决各自地区特有问题的各项政策。如根据各地情况合理调整报销比例, 在保障基金正常运行的基础上, 最大限度的让参合群众受益;积极争取、利用政策, 扩大卫生院的用药目录范围, 尽量简化层级设置和报销程序, 进一步方便群众就医, 促进新农合健康发展。

3. 加强村卫生院建设, 规范基层医疗秩序。

按照少而精、便于管理的原则, 合理规划设立村卫生室, 提高新农合定点卫生室的入门标准, 理顺卫生室的管理体制, 明确村委会的所有权和卫生部门的业务监督管理职能, 加强用药、财务、人员管理, 夯实农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体制, 为新农合的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4. 加大医疗市场监管力度, 严厉打击非法行医。

深入开展医疗市场专项整治活动, 依法查处非法行医, 规范医疗秩序, 净化医疗市场, 保障群众就医用药安全, 为新农合医疗的实施创造更加优良的环境。严厉查处套取新农合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 确保新农合顺利实施。

5. 完善网络, 加强监管, 确保新农合医疗有序实施。

借鉴先进地区经验, 采取多种手段, 尽快建立区、镇、村三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和监督管理机构的网络监管体系, 全面实行微机、信息卡管理, 堵塞监管漏洞。加强对定点医院的监管, 把责任和处罚落到实处。落实解决好镇街合管办人员、经费问题, 进一步提高监管水平。

(二) 医务人员方面

1. 自觉服从组织安排。

医生的职责是看病, 跟地点没有关系, 只要你的医术好自然会有升职的机会。然而, 现在一些医生靠左后门, 往城里跑。使得农村的医疗问题, 雪上加霜。所以, 身为医务人员应自觉服从领导的安排, 在指定地点行医。

2. 自觉诚心诚意为病人服务。

现在一些农村医生认为山高皇帝远, 高层监管不到, 对病人态度恶劣, 服务质量极差。医生是公认的白衣天使, 应自觉的诚心诚意为病人服务, 这也是医生们应尽的职责。

3. 坚决杜绝违规行为。

现农村还存在无证行医现象, 没有经过国家批准, 说明该医生的医术没有得到认可, 胡乱行医用药可能, 危害病人的健康, 导致严重的后果, 甚至是威胁要生命。所以医务人员应杜绝无证行医。

(三) 农民自身方面

1. 关注新闻, 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

农民存在消息滞后现象严重, 即使政府已经大力宣传, 但他们仍然知之甚少, 其重要的因素还在于农民自身, 他们过少的关注新闻广播, 导致对政策一无所知。所以农民应关注时事, 不断扩充对政策的认知程度。

2. 积极主动参加新农合医疗制度。

政策的有效实施不仅靠政府, 还在于人民的主动性。一项政策的出台必定是经过仔细的研究和探讨的, 其目的性很明确, 为广大人民谋福利。所以积极主动参加这一制度自然能获得一定的实惠。

3. 享受应有权利, 积极报销医疗费用。

新农合医疗实施, 是政府拨款, 为农民排忧解难, 消除因病致贫等现象出现的有效措施, 广大农民应积极响应政府出台的政策, 积极报销医疗费用, 使新农合医疗实施更完善。

摘要:为解决农村“看病贵, 看病难”问题, 政府颁布实施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关注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的实施情况至关重要, 文章从调查新农合医疗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现状出发, 针对现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 最终从政府、农民、医务人员三个层面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新农合医疗制度,医保,农民

参考文献

[1]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历史回顾与发展反思

[2]浅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21期

[3]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衡山人大网2008年1月23日

[4]让新农合最大限度造福百姓—峄城区推行新农合制度调查报告2008年3月20日

医疗问题调查报告 第4篇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现状;问题及建议

改革开放30年来,从解决温饱问题到落实健康体系,我国始终未落下致力于医疗卫生改革的目标。目前,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是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医疗救助为主体分别覆盖农村人口、城镇非就业人口、城镇就业人口和城乡困难人群,解决了部分人群医疗保险缺失的不公平问题。【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以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为主要目标,加强群众日常看病保障,深化农村医疗改革成效。相关数据显示,2006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率达60%,全国已有1451个县(市、区)开展了农村合作医疗,覆盖人口为5.08亿人,4.10亿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参合率为80.7%。【2】

为进一步了解新型农村医疗合作保险实施现状,加强国民对边缘地区农民新农合参与度的关注,调研人员深入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孝姑镇,就此地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合作保险现状调查,共计问卷400份,有效问卷363份,有效回收率90.75%。

对象和方法

调研对象 本次调研对象涉及孝姑镇所有在住村民、相关政府工作人员及乡镇医院卫生院在职人员。覆盖11个村,11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5600人。乐山市孝姑镇位于四川省犍为县城东南15公里,地处岷江两岸及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交界,属于我国西部偏远地区。以孝姑镇进行此次调研,具有一定典型性和代表性,可以让发达地区国民及上级政府更为有效的了解到政策的实施力度和广泛有效性。对363名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学历,月平均收入四项基本情况进行了统计。见表1

表1 样本特征

变量频数百分比变量频数百分比

别男14640.22%

历初中及以下20255.65

女21759.78% 高中/中专12734.99%

合计363100.00% 大专143.86%

龄18岁以下226.06% 本科195.23%

18~209726.72% 研究生及以上10.28%

21~30297.99% 合计363100.00%

31~407520.66%

入<100022963.09%

41~505815.98% 1000~20007420.39%

51~606517.91% 2000~3000369.92%

61~70123.34% >3000236.64%

80以上51.38% 合计363100.00%

合计363100.00%

调研方法 问卷调查为主,问卷有村民当面填写,辅以调研人员当面讲解,但不影响其选择,实证与规范研究相结合,对孝姑镇新农合现状进行了探讨及现实问题分析。运用excel,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1 孝姑镇村民参与新型医疗合作保险现状

1.1 政策跟风,新农合整体了解度较低

据调研小组了解,孝姑镇村民中几乎所有在住人员都参与了新型医疗合作保险,基本实现了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第一阶段的“广覆盖”的设计理念,但如此高的参保率背后却不乏村民对于新型医疗合作保险知之甚少的现象。调查数据显示21.14%(84/363)村民表示自己对新农合完全不了解;69.70%(253/363)的村民表示自己了解一点;仅有7.16%(26/363)的村民能够肯定地表示自己了解新型医疗保险。大多村民表示自己选择新型农村医疗合作保险是因为村委会的带动和鼓励,对政府的信任和对新政策的肯定。

2 了解途径单一,政府带头作用明显

在对新农合的了解途径调查中显示,通过政府、村委会了解到新农合的村民占所有调研对象的60.33%(219/363);通过书籍报刊、电视广播、网络媒体等了解到新农合的人占23.14%(84/363);通过他人了解的占14.88%(54/363);通过医生了解到新农合的人占8.28%(32/363);15.15%(55/363)选择了其他。在大量的数据中,不难发现,政府和村委会是了孝姑镇村民了解新农合的主要途径,并且是孝姑镇村民参加保险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村民的极高的参与度与其对新农合的极低了解度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虽然村民的积极配合保证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在孝姑镇的顺利实施,对新农合整体了解度的匮乏却让这样的利民政策成了一种形式,跳出表观的参与度,加强村民对于新农合的了解也是目前应该着手落实的事务。

3 新农合医保制度透明化欠缺

访谈中孝姑镇村民表示新型农村合作保险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自己的医疗费用,基本上脱离了以往“不敢看病,有病拖延”的现状,但自己在报销医疗费用的过程中仍处于非常被动的状态,例如对于医保的申报比例和可以申报的药品种类及注意事项完全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在问及是否了解可报销药品种类时,3.03%(11/363)的村民表示非常了解,21.76%(79/363)的村民选择了比较了解,47.93%(197/363)的不太了解,27.27%(99/363)的村民表示完全不了解。“医生开什么处方,就买什么药”成为大多村民看病的一个定律,由于未对可报销药品做一个系统学习,多数村民对可实际可报销的药品模棱两可。新型农村医疗保险虽然体现了人民生病政府买单的理念,但是如果参保的村民拿到的只是空头支票,何来医改成效呢?

4 医疗设施未完善,病员输出形成反差

按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制度规定,在二级以下医院报销比例高,到三级以上医院就诊报销比例相对较低。【3】但孝姑镇经济发展相对迟缓,基础医疗设施较为简陋,造成县级以下医院难以满足村民看大病的需求的现象。目前,农民参加合作医疗后,门诊就医不能报销,大病住院按照花费金额分层次给予不同比例的报销,其实这一比例对农民基本没有任何帮助,即使有帮助,但作用不大。【4】医院级别越高在新农合报销范围以外的费用却越多【5】当遇上稍严重的疾病时,村民都是选择市里或者省城里的大医院,因为那里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即使新农合可以让村民报销部分医疗费用,仍是相当昂贵。县级以下医院设施不够完善导致了县级以下医院病员不饱和,市级省级医院病号饱和的现象。

对于村民来说,新农合确实为他们带来了福音,但他们更大程度上是因为政策的趋向而非自我的意识。据上数据显示,23.14%(84/363)的村民通过书籍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了解到新农合,而60.33%(219/363)的村民通过政府村委会了解到新农合。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和信息交流的不便成为政策落实的一大阻碍,加之村民自主学习的意识薄弱让成为政策的具体化的一道瓶颈。

6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保障水平不高

调查访谈的孝姑镇居民,大部分人对医保的保障感受都是有保障但不足。对于绝大部分的人来说,得小病的时候更多,重病时候较少。然而,得小病本身花费的医药费就不多,对于其报销而言,虽少之又少,但在一定程度上,对百姓看病有所保障。但是,当得大病时,花费的医药费更多,但其医保补贴相较医药费而言,是远远不够的。虽有一定程度的补贴,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人们看病难的问题,没有满足人们最根本的医疗需求。并且,现在医药费用消费逐渐上涨,相对而言,医保报销程度就更有限了。所以,医保确有其保障,但保障也是有限的。

7 医疗消费满意度不高

调查显示,67.22%的孝姑镇居民(255/363)对医疗方面的消费感受是勉强可以接受,15.43%的人(56/363)认为难以承受,17.35%的人(63/363)认为不会造成负担。调查的大部分孝姑镇居民都认为,小病痛例如感冒等在当地小诊所能治好,花费不高。但如果遇到一些较为严重的病,进大医院治疗,所支出的医疗费就是一笔大开销了,对于一些相对较贫困的家庭来说,更是入不敷出。另外,新农合医疗制度中制定的可报销药物和医疗项目种类偏少【6】,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并未减轻农民的医疗负担。

意见与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并改善自我保险意识淡薄的现象。

在关于居民医疗保险的问卷中显示,大多数居民对医疗保险了解度不高,说明医疗保险宣传力度不大以至于居民不了解参保流程,同时说明居民对医疗保险的关注度很低,自我保险意识淡薄。而且,许多宣传只是停留在介绍新农村医疗保险给居民带来的表面好处而已,并没有突出重点。【7】鉴于此情况,建议通过有力的宣传来打消居民的各种顾虑。同时,让居民真正了解新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意义,提高居民参保的积极性。

<二>完善医疗保险相关制度。

当前,我国在医疗保险相关制度上,尚有许多不足之处。就其而言,为了方便参保人员异地就医结算,建议推行全国医保“一卡通”。【8】为了方便居民就医用保,建议扩大医保覆盖面。如此,才能更好地满足居民对医疗保险的需求。更有效地保障居民的合法权益加快医保政策的进程。

<三>加强医疗保险管理与监督。

目前在我国的现实情况下,医疗保险的管理现状令人堪忧。在调查中也发现,居民对医疗保障的具体内容知之甚少或者根本没有概念。建议进一步提高相关内容的透明化程度。【9】通过将所有医疗保险经办业务在同一个服务平台下实行“阳光”管理,公开,公正,透明。比如:公开报账明细,让受报人知道详细报销情况。建议加强对定点医疗单位的全面管理和监督。比如:加强药品价格监督

<四>简化报销程序

一是在各级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可在医院窗口直接补偿;二是简化县城外就医的转诊手续,限时办结补偿结算手续;三是开通“一站式”服务窗口,实现新农合补偿和医疗救助两项业务一个窗口办理、同时审核结算;四是市级定点医院异地就医即时报销工作,农民异地就医也能够“当天出院,当天补偿”。【10】

小结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农村居民获得医疗保障的重要来源,只有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让受保人真正从中获益,才能改变如今‘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普遍现状。通过分析整理数据,不难发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贯彻、实施仍存在较大问题。若这些矛盾无法解决,农村合作医疗难以提高。对此,我们提出了相关建议,望对医疗事业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柴华敏.中国城乡居民医疗服务需求及医疗保险研究[D].南开大学:南开大学研究生院,2013.5:3

[2]谭秀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行为的理论分析和经验研究—来自陕西的调查结果分析[D].西北大学:西北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2008:1-3

[3]山东省卫生厅.山东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文件汇编[Z].2009:12.

[4]何忠伟,王有年,陈艳芬.北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9:89

[5]刘芳.新型农村医疗费用的研究[J].理论月刊,2011(08):68-70

[6]吕大伟.如何加强新农合资金运行管理[J].财经界,2014.(29):74—74.

[7]石金科. 新农村医保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1,19:141..

[8]刘玉娟,杨文毕. 广西异地就医管理的探索与困境[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18):3418-3420.

[9]赵玉香,赵银祥. 我国农村医保现状分析与建议[J].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6,8(2):249-250.

[10]林秀琴,福州市新农合医疗现状及发展的满意度评价研究[D].福建:福建农业大学,2013

作者简介:

王璐瑶(1995-),女,汉族,四川成都人,主要从事临床医学。

邓世芸(1994-),女,汉族,重庆永川人,主要从事麻醉医学

降央初(1993-),女,藏族,四川甘孜人,主要从事临床医学。

关于农村医疗问题调查问卷 第5篇

一.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1.您的性别:

A 男B 女

2.您的年龄:

A0-20B20-40C40-60

3.您的文化程度:

A高中以上B初中以上C小学以下

4.您的月收入状况:

A1000元以下

5.您的身份是:

医疗问题调查报告 第6篇

关键词:医疗保险 城镇居民 医保政策 缴费标准支付待遇 相对负担 调研的目标人群和所涉及的问题:

本次调研的主题是“武汉居民的医疗保险问题”。主要目标人群是城镇职工,灵活就业人员,学生,城市低保人员。所涉及的问题有:城镇职工的医疗保障问题,灵活就业人员的医疗保障问题,城市低保人员的医疗保障问题,大学生医保政策问题,个人负担问题,参保就医是否方便问题。

调研情况综述

一.武汉是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办法

(一)政策方针

第一条 为了保障城镇职工和退休人员的基本医疗,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 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8〗44号),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城镇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以下简称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和退休人员(不含聘用的外籍人员)的基本医疗保险和有关事项的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负担;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以收定支,收支平衡;基本医疗保险的水平与本市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财政、用人单位和个人的承受能力相适应。

第四条 基本医疗保险实行全市统筹、属地管理。蔡甸、江夏、东西湖、汉南、黄陂和新洲区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由本区统筹管理,具备条件后,纳入全市统筹管理。

第五条 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管理部门主管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作,负责组织实施本办法;下设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负责经办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日常业务工作。财政、卫生、药监、地税、审计、物价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基本医疗保险有关工作。

第六条 在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与之配套的补充医疗保险制度。

(二)基本医疗保险费的征缴

1.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月缴纳。

2.职工以本人上月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并按2%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由所在单位从职工本人工资中代扣代缴。

3.职工没有上月平均工资的,以本月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没有本月平均工资的,以当月工资作为缴费基数。

4.职工月平均工资或当月工资低于上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以上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作为缴费基数;超过上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300%的,以上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作为缴费基数。

5.用人单位以本单位职工缴费基数之和作为缴费基数,并按8%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人单位应按上全市职工平均工资的50%为退休人员缴纳一次性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具体办法由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管理部门制定。

6.已按国家规定办理退休手续的退休人员,个人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三)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1)医疗费用在统筹基金超付标准以下的由个人自付。

(2)医疗费用在统筹基金起付标准以上部分,根据医疗机构等级,由统筹基金和职工个人按下列比例支付,退休人员个人自付医疗卫生费用的比例为职工个人自付比例的80%:

1、一级医疗机构统筹基金支付88%,职工个人自付12%;

2、二级医疗机构统筹基金支付85%,职工个人自付15%;

3、三级医疗机构统筹基金支付82%,职工个人自付18%。

据调查,武汉市职工的医保体系还是很完善的。截止2008年12月底,武汉市全部职工135.6万,其中在岗职工106.44,下岗人员27.64万,其他从业人员1.52万。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为102.28万,占应参保职工总数的96.1%。

二.灵活就业人员的医疗保障问题世纪90 年代以来, 受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升级、劳动力供求矛盾突出等因素影响, 我国灵活就业人数不断增加。作为劳动者, 灵活就业群体同样具有参加社会医疗保险的权利,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 目前大多数灵活就业人员没有参加社会医疗保险。

(一)参保政策存在诸多障碍

2003年5月,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出台了《关于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指导意见》。之后,武汉相关部门也制定了《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办法》,确定了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具体操作办法,为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提供了依据。通过对这些政策的梳理,我们发现,其中存在一些问题。

1.缴费基数和比例偏高。所规定的缴费基数一般为上职工平均工资, 值得注意的是职工平均工资是单位正式职工的平均工资, 在统计口径中并不包括灵活就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与单位正式职工的平均工资差距较大, 以此作为缴费基数显然超过了多数灵活就业人员的承受能力。在缴费比例上, 多数地方并没有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适当的优惠待遇, 基本上是本着“待遇相同、缴费比例也相同”的原则规定缴费比例, 由于没有用人单位为其缴费, 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所缴纳的费用要远高于单位职工。

2.政策的灵活性不足,缺乏选择性。比如,有些政策要求参保者必须参加所有的医疗保险项目;多数地方要求参保者按月缴纳保险费, 由于灵活就业人员工作、收入不稳定, 很难做到按月及时缴纳, 往往会因此断保, 而断保就意味着失去或降低相关待遇, 要支付滞纳金, 甚至重新计算缴费年限等。

3.参加医疗保险需要以先参加养老保险为条件。政策规定, 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医疗保险需要出示参加养老保险的证明。对收入较低的灵活就业人员来讲, 同时参加养老和医疗保险在经济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4.要求参保者具有当地户口。这一规定限制了部分流动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医疗保险。

5.退休后继续享受医疗保险待遇的条件较高。多数地方规定, 灵活就业人员退休后继续享受医疗保险待遇应满足累计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和实际缴费年限)男满30年、女满25年的条件。有些地方还规定了10~15年的连续缴费年限的条件。这些条件对收入不稳定的灵活就业人员而言很难满足, 导致某些灵活就业人员因担心无法满足这些要求, 在退休后不能继续享受保险待遇而选择不参保。

(二)灵活就业人员经济承受能力较弱

目前, 我国还没有灵活就业人员收入状况的调查数据。为此, 本人只能根据一些资料粗略计算。

根据网上的抽样调查显示: 2008年我市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工薪收入为8640元/年,而每户家庭平均人口数和就业人口数分别为2.98人和1.56人,通过计算可知,我市城镇灵活就业

人员年人均收入为12960.44元, 人均收入在1080元左右, 还不到单位职工平均收入的70% ,经济承受能力可想而知。

(三)完善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政策

1.不要以先参加养老保险为条件。相对于养老保险, 灵活就业人员更需要的是医疗保险, 因为疾病风险随时都可能发生,并可能需要大额医疗费用。因此,应取消参加医疗保险需要先参加养老保险的规定, 灵活就业人员可以把有限的资金用于参加医疗保险, 在经济状况较好时再参加养老保险并补缴相关费用。

2.缴费基数与缴费比例适度。应明确规定, 医疗保险以统筹地区上社会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 而不是以单位职工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缴费比例根据参保类别应有所不同, 只参加社会统筹的灵活就业人员缴费比例比本地单位缴费比例低1~2个百分点;既参加社会统筹又建立个人账户的, 比本地单位和职工缴费比例之和低1~2个百分点,个人账户规模同单位职工相同。另外,是否参加大额医疗补助保险由参保者自愿选择。

3.缴费与待遇适当挂钩。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的保费可与其享受的医疗保险待遇挂钩。只参加社会统筹的,参照当地统筹基金支付办法确定待遇;既参加社会统筹又建立个人账户的, 同一般单位参保职工一样享受医疗保险待遇;缴纳大额医疗保险费用的, 享受当地的大额医疗保险待遇。统筹基金支付的各项待遇与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的累计缴费时间适当挂钩, 累计缴费时间越长,相应的待遇也越高。

三.城市低保人员的医疗保障问题

(一)现状

去年,湖北省政府将低保人群参加医疗保险列为为民办实事之一,出台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参加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在全省建立了城市低保对象医疗保险制度,初步形成了医疗保险报销、惠民医院减免、社会医疗救助三位一体的困难群体医疗保障体系。武汉市作为全国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也出台了将约26万低保人员纳入医疗保险的政策。

由于低保对象结构复杂,参保过程中许多问题逐渐浮出水面。通过大量调查,了解到湖北省低保人员参加医疗保险的瓶颈所在:低保人员特殊政策尚显不足,规定中给予低保人员的14元“年门诊、健康检查等费用”还不及武汉市武昌区惠民医院就医门诊人均费用,同时也大大低于低保人员在无保障情况下自行处置疾病的年消费水平;社会医疗救助规定仍有缺失,其中大病住院治疗救助规定的是病种而不是针对需要救助的人。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武汉市得到大病医疗救助的低保人数仅337人,仅占全市低保对象259012人的0.0013%,而在对武汉市“一街四社区”200个低保对象的抽样调查中,就有多例危及患者生存的严重疾病,因不在“规定”救助的病种之列致使患者得不到救助。

(二)对策

执行省政府文件政策时可结合自身财政状况提高低保对象医疗保险费筹集标准;低保户家庭成员的个人账户和起、支付比例可参照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模式实行“家庭成员互助”;对最贫困的居民实行“无病种”救助,扩大救助面以及救助重大疾病的种类,建立医疗救助绿色通道;增加惠民医院数量,开辟公立医院惠民窗口,构成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链接的平民医疗体系等,力促为城市低保人群构筑一道坚韧的“保障网”。

四.大学生医疗保障问题

(一)尴尬现状——大学生大病医疗没有保障

目前,我省大多数高校采取的是公费医疗与商业保险相结合的方式,也就是说,在校大学生如果患病,小病可以在校医院治疗,大病医疗费则由商业保险机构承担。很多家长担心,商业保险承担的金额有限,且只承担一次医疗费用,一旦大学生患上慢性病,医疗问题就会成为沉重感负担。

(二)采取措施

据了解,2008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从2009年开始,全面推开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制度试点,将在校大学生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医保范围。根据有关部门的实际测算,每生每年110元的筹资标准比较合适。这个标准既顾及了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又能使大学生获得比较高的医保水平,同时还能保证医保基金略有结余。建议中提出,政府的财政拨款应占医保资金的80%以上;中央财政给每生补贴20元,学校按学费的一定比例给予补贴;学生个人缴费在30元左右。但是,贫困大学生的缴费应由学校或省级财政补贴;其余资金缺口则全由省级财政负担。建议中同时强调,学校补贴应来源于学校的财政收入,不能通过提高学费转嫁到学生身上。

五.“看病难”成应分析

1、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我市大部分卫生资源集中在中心城区和大医院。中心城区居民享受着80%的医疗卫生服务资源,而远城区及农村居民却仅能享受不到20%的医疗卫生资源。在中心城区,优势医疗资源又集中在三甲医院。一家拥有1200张床位的三甲医院,年门诊人数151.34万,病床利用率为109.3%,已经不堪重负;而二甲医院(区级医院)的床位利用率只有30-40%,医疗技术发展缓慢,人才流失严重,又造成病员流失;且负责多发病、常见病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更是举步维艰,加上种种政策的限制,一般年门诊人数均不到2万人。

2、医保实行“低水平、广覆盖”政策,“低水平”含义模糊不清,政策取向不明,实行“低水平”的机制可以说基本没有建立。按政策理解,“低水平”应该给消费者(患者)提供“烧饼”(基本医疗服务),但消费者(患者)却都涌进了提供“披萨”(高水平医疗服务)的饼店(三甲医院)。承担“低水平”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心),在医保规定用药中仅限于甲类药品(313种),能在市场上购买到的不过200余种;若需要使用乙类药品,就要自费,根本满足不了一般病患者的求治需要。要她提供“烧饼”可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医保政策与医疗机构两极分化(即向高水平发展趋势和在“低水平”运行)之间都存在矛盾,失去了政策调节功能;以及医保运行机制的缺憾,造成医院与医保执行部门之间的摩擦,最终殃及的还是患者,是看病难的重要因素。

上一篇:届高校应届毕业生毕业推荐鉴定下一篇:林业技术论文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