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执行力范文

2024-05-22

教师执行力范文(精选8篇)

教师执行力 第1篇

优化教育教学质量 转变教育教学观点----参加提升教师课程执行力培训会有感

隆济小学:何祖华

2014年7月5-12日,在教委领导的悉心组织下,我有幸参加了“提升教师课程执行力”培训会,在这次培训中,归绪专家们用鲜明的案例,深入浅出的言语,为我们上了精彩的一课。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从思想品德、个人素质、工作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感受颇深。本次培训会主要归绪专家们的讲解主要针对如何上好一堂课,以及优化课堂结构等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提升教学执行力 进行教学结构改革

学校真正的产品是课程而非学生一堂好课,一堂优秀的课是学生学得好的课,有实效的课。不是看教师“讲”得如何好,而是学生“学”得如何好,是看教师从教学目标出发,结合教学对象,如何把知识、应用方法、技术技能让学生学会,是看教师如何讲得使学生掌握,领会。当今的课程改革并没有得到真正深化。职业教育不仅完成技术教育的功能,实现学生的就业,更重要的是促进人的人格和文化发展,让学生学会做人。在了解众多就业企业的调查中,我们发现,企业更加注重人格的培养,教育对象需要加强人文关怀,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强调文化的积淀,知识可以很快的掌握,但是文化缺需要日积月累的学习和领悟。现代教学论强调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在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获取知识和技能。必须要克服教学只是单纯知识的传授,精心设计一堂课的结构,一切从学生出发,一切从实践出发;人文技能兼顾,调动学生主体。

二、转变观念,重识教师作用与责任。

长久以来,我们都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有两个主体,一是教师,二是学生。教师作为教与学的一个主体,应该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学习。而廖荣德所长却在这次培训中,引导我们思考:教师主导是否就说明教师不具有主体性?学生为主体是否就说明学生不具有主导性?廖所长用犹太人的一句谚语:“女人要让男人成为一家的头,而自己则要成为这颗头的脖子”,生动形象的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认识,这就是“学生主体、学情主导、教师助推”。教师要以生为本,根据具体学情,帮助学生学习、成长,在此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发挥“助推”作用。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作为教师,我们应深刻认识到:提升课堂执行力是一场持久战

学习本身就是艰苦的劳动,提升课堂执行力更是一件需要不断探索、反思、总结的逐渐提高、逐步完善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想赢得胜利,就决不能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要做到爱心、耐心和恒心;要坚持“二益”,即有益于学生自身的发展,有益于学校长远的发展。牢牢记住:“三心”之道促高效;“二益”之中求发展。

教育是一件知易行难的事情:教学之道,任重道远;教学之道,取法自然;教学之道,贵在专心;教学之道,更要从实际出发,遵循规律。“学海无涯,教海有道”,让我们在激发、培养学生潜能的同时,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大胆课改、实践创新,实现自我人生的价值!为学校的发展,为国民素质的提升开创和谐共赢的局面!

教师执行力 第2篇

教师的课堂执行力是指教师按课程的计划执行并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要提高教师课堂的执行力,就是要求教师通过遵循一定的教育规律,以自己课堂教学的实践活动来改善课堂教学模式,达到有效教学的要求,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一、转变思想观念是提高课堂执行力的前提

要提高课堂的执行力,教师首先要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对现代教育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从传统的观念中转变过来。传统的观念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不教,学生不学。但现代的教育观有了重大的改变,是学生会的教师不教,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教,学生学不会的教师才进行适当指导。所以,作为当代的教师,尤其是对于青年教师而言,在新课程改革的引领下,教师需要将教学任务理解到位,需要从传统的观念中完全成长起来,勇敢的去接受新生观念。

二、加强专业培训是提高课堂执行力的理论基础

当我们真正转变观念以后,我们还需要有专业的理论依据作为指导,需要专业人员,如课程设计者、教育科研人员和教研人员等专业研究人员向一线教师展示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帮助青年教师更好地内化理论知识,减少行动的盲目性,深化教师对教材教法的理解和渗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我们应该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新课程从人的整体发展的角度出发,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整合的三维目标,强调了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所以教师的课堂教学实施能力也应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三、不断反思是发展课堂执行力的有力保障

不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人们常说教育是一门艺术,因为教师的工作对象不是一个个机器零件,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有头脑有思想有灵活的个体。教师要善于从平时的教学中研究、学习、积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四、提高科研能力是提高课堂执行力的后备力量

加强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才能更好的提高教师课堂的执行力。学校和有关教育部门应加深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提高教师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是课堂实施的主体,课堂的理念、课堂实施的策略和方法都需要教师去执行和落实,教师应通过培训和参与教育科研活动,在自身的教育教学过程不断积累、善于反思和总结经验,以更新知识水平,提升工作能力的同时,提高教师的课程执行力。

小学数学教师课程执行力现状分析 第3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师课程执行力,课堂教学

“ 执行力” 在管理学领域中定义为 “ 有效利用资源, 保质保量达成目标的能力”. 2004 年, 崔允漷将“执行力”一词首次引领进了教育领域, 发起了教育领域中“课程执行力”研究的热门. 本研究针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实施, 采用录像分析法 (ITIAS) . 对小学数学教师课程执行力的现状, 对教师课程执行力对比分析、提出建议.

一、教师课程执行力概述

我国对课程执行的研究较晚, 对课程执行力的定义各有所见, 谢利民、姚志敏都同不同角度提出课程执行力的内涵, 但都提到了课程目标的有效落实, 因此本研究将课程执行力定义在课堂中, 指教师有关落实课程标准目标的表现能力.

在教师课程执行力构成方面, 刘松林和谢利民认为教师执行力由国家课程实施方案、教师群体、课程执行条件、课程执行环境组成. 而姚志敏将教师课程执行力的划分成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有效落实课程目标的能力. 教师课程执行力由教师课程理解能力, 教材的二次开发能力,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教学实施能力. 虽然划分各有不同, 但都含教师理念、教学活动、教师评价三部分, 故本研究这三方面分析小学数学教师的课程执行力.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取三节数学课堂观察, 每三秒钟的时间间隔取样, 使用信息技术的互动系统 (ITIAS) 编码进行数据采集, 制作矩阵, 进行分析. 根据课堂中编码数据的采集, 和矩阵整合, 将三位教师的稳态格进行了统计, 统计结果如下表:

表1 中的每项编码都可以描述教师课程执行力的多个方面的程度. 如4-7, 9-12, 14-18, 教师们采用不同教学方法来完成课堂. 9-11, 13 可以看出课堂中的教学效果. 而教学理念是贯穿在整节课堂的所有活动中的, 所以每项数据都可以体现出教师课堂中的教学理念.

三、基于ITIAS的数学教师课程执行力的研究结果

(一) 教学活动

1. 教学方法多样

国家级教师课堂主要使用了1、情境教学法:将数学问题安置在实际情境中, 通过学生的现场演练解决“行走中的数学”疑难点的目标. 2、讨论法 (76 次) :但并非让学生进行无界限的讨论, 而是教师指引讨论方向, 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

省级教师课堂主要使用了1、问答法 (154 次) :教师提出问题, 让学生在回答问题中获得学习经验, 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陈述能力. 2、实验法 (83 次) :在掌握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 教师准备了实验器材,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拼出长方体, 帮助学生深度理解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意义. 3、游戏法:教师在课堂针对正比例开展游戏, 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 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数学知识与技能. 4、练习法 (153 次) , 教师通过大量的练习加深学生对长方体计算公式的使用.

一线教师课堂主要运用了1、探究法:通过实际的情景问题发现特点变化的量之间的关系, 并探究变量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是正比例. 3、练习法 (79 次) :教师通过多次做练习题, 掌握和巩固如何判断正比例以及正比例在数学中的应用, 提高数学解题技能.

2. 积极整合格显著

在矩阵表格中, 1-6 与1-6 所相交的区域, 被称作积极整合格, 在8-9 与7-8 所相交的区域, 被称作缺陷格. 落在此区域数据越多, 表明课堂气氛越融洽 (或有隔阂) .

通过数据可以看出, 三位教师的课堂导向都是积极的,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师生交流几乎都很流畅 (缺陷整合格<1%) 其中一线教师的课堂导向最为积极 (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比率为17.5) , 但国家级教师的课堂气氛最为活跃 (国家级教师积极整合格为25%) , 说明一线教师在课堂中将导向定位的非常积极, 但是课堂气氛的反馈却并未达到预定效果, 说明一线教师课堂组织能力有待于改进.

(二) 注重积极的教学评价

在进行数学学习的评价时, 不但要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结果和学习水平, 还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以及形成的情感、 态度. 本研究的ITIAS中教学评价的统计并不完整, 故我们对课堂中教师的形成性评价做了单独统计.

通过表3, 我们可以看到一线教师和国家级教师课堂中积极评价次数较多, 但是国家级教师做的大都是有效评价 (21 次) , 如 “这个问题你回答的真完整! ”“我真佩服你, 你提问的问题越来越有逻辑性了! ”. 而一线教师虽然积极评价较多, 但接近一半的都是无效评价 (12 次) 如“你真棒! ”“你真聪明! ”. 说明一线教师没有理解什么是有效的积极评价, 也没有对表扬和鼓励进行区别. 若教师在课堂中频繁的使用表扬而非鼓励, 对学生非但不能起到强化作用, 反而会有消极影响, 这也是一线教师课堂进行积极引导, 却没有得到预期活跃的课堂气氛的主要原因.

(三) 教师教学力图体现数学 “人文性价值”

教师的教学理念贯穿在教师全部教学活动中, 教师在课堂中进行的教学行为, 代表了教师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师对课改的理解. 国家级教师的课堂中, 学生应答107 次, 讨论76次, 教师操纵技术8 次. 可以认为国家级教师理解的数学课堂应是学生自主的思考与交流的过程, 学生在此过程中习得数学知识与技能. 教师将教学内容、 思想联系生活中的其他问题, 体现了数学的“人文性价值”, 也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但是教师在操纵信息技术方面, 对课堂信息技术的使用仅停留在表明层次, 没有做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省级教师课堂中, 教师讲授66 次, 学生共应答154 次, 学生做练习153 次. 说明省级教师认为数学的课堂应通过思考与实践获得数学知识和技能, 让学生在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中进行思考, 并在动手实践操作中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师在课堂中采用了大量的时间进行习题操练, 说明教师对数学的定义偏向工具性, 且课堂中并未明显的突出体现数学的“人文性价值”.

一线教师课堂中教师讲授72 次, 学生共应答128 次, 学生做练习79 次, 无效评价12 次. 说明一线教师理解的数学课堂是教师讲授和学生探究的过程, 在使用探究法的同时加入了传统的说教法. 课堂的最后开展了游戏环节, 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是一门“学生感兴趣”的学科. 虽然一线教师的课堂设计的很好, 但是由于缺乏教学经验, 课堂中无效评价过多, 未达到教学预期.

四、建议

1. 增加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中的有效使用

《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 (修订稿) 》明确要求: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 但教师普遍将信息技术的使用理解为将传统教学的板书转化为PPT的播放. 真正的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的整合, 应是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完成认知过程, 而不是把信息技术当作课堂中的教辅工具. 且教龄较大的教师由于长期板书授课, 仍然较依赖板书, 课堂中使用信息技术使用的比率非常低, 未能达成“信息技术与课堂的整合”.

2. 教学评价应具有鼓励性、探寻性

在教学评价方面, 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大都偏向积极性评价, 改变了传统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思想.但部分教师还不能很好地进行有效评价, 教师应对答案和学生的思维过程进行深层次的追问和探究, 并对学生的思考过程表示鼓励, 而不是表扬学生得到了正确答案. 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与思考的过程, 避免学生过度关注问题结果.

3. 改变教师对数学教学倾向工具性的理念

根据ITIAS得出的数据不难看出, 部分教师对数学教师的关注点偏向训练学生的数学解题技能, 对数学价值的定义倾向工具性, 这会导致教师在课堂中大幅度增加学生做练习的时间, 降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师应更关注数学的人文性, 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提高自身素养.

参考文献

[1]陆书环, 博海伦.数学教学论.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2]顾小清, 王炜.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课堂分析技术新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 2004 (7) .

[3]James D.Klein等著;顾小清译.教师能力标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4]石迎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维度与标准研究.东北师范大学, 2007.5.

[5]姚志敏.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课程执行力研究.上海师范大学, 2011.4.

[6]刘松林.影响课程执行的因素探析.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11.9.

[7]薛惜晨.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程整合的优秀视频课例分析研究.东北师范大学, 2012.5.

[8]张华武.ITIAS在多媒体课堂教学量化研究中的应用.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12.10.

[9]方海光.改进型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及其应用.中国电化教育, 2012 (10) .

学校教师必须提高国家课程执行力 第4篇

2007年秋季,北京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启动,北京市教委主任刘利民在启动仪式上作了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提出要“提高国家课程执行力”,笔者认为这一问题的提出主要舆论背景如下。

1.有人认为,教学设计只是基于学生学的设计,而不是基于教材的设计

教材是教师为实现一定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使用的供学生选择和处理的负载着知识信息的一切手段和材料。课程设计只有基于三大基础,即学科(教材)、学生和社会才能产生均衡的课程。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活动等)之间只有强化的内在联系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才能得以协调各要素的有效配置完成教学系统的功能。把学生与教材等要素分别割裂提取并加以孤立设计或不设计,会自然造成教材实际无设计、学生实际难设计的无序局面。正是在这种论调影响下,有的教师认为课本知识不重要了,上课就蜻蜓点水般涉及一下教材,很快就引导学生“走出教材”,搞一些联系实际的活动,使整个课堂都是一些与课本知识无关的活动,看起来热热闹闹,到下课时学生连书本上的基础知识都没有明白。显然,新教材与传统教材直线式编写思路不同,它是发散式的编写思路。如果把旧教材比喻为“面包”,那么,新教材就是“面粉”。不重视设计,面粉怎么会变成色香味形俱全的面包呢?

2.有人认为,教材只是一个例子……无论哪一级教材,都不是权威的,应消除权威

国家课程(教材)并非是普通一例,它是从知识海洋、日常生活中选取隐含着本质因素、根本因素、基础因素的典型。使学生透过这种例子,可以较容易地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并使学生学习知识(价值)与生活态度、知识的系统性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谐地统一起来。所以,这个“例子”是学科中的重点,是反映整体的镜子。学生借助于这些例子的学习以理解普遍性的东西。须知,新课程的国家教材经权威部门审批,相对而言,它是同类教材的优中选优,是实现新课标难以替代的教材,它不是权威,但有权威的价值地位。所以,若把教材是例子的理解仅仅停留在习惯的、一般的、无足轻重的理解的水平上,必然会使新教材在认认真真的过程中完全落空。

3.有人认为,教材不是学生必须完全接收的对象和内容

我们要走出往日视教材为“圣明”,迷信教材的神话式怪圈,但绝不能因此得出新教材“不是学生必须完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的结论。因为新课程标准规定并要求新教材既将学生必须掌握的经典知识和灵活运用的能力作为课程内容的共同基础部分,又突出了为适应每位学生发展的不同基础部分,两者结合较好地使教材共性与个性相统一。未加审视在课前便主观笼统地断定新教材不是学生必须完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难免会对新课程新教材任意加以取舍,并严重破坏新教材的内容完整性、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性,而将必须完全接受的内容范围人为地加以缩小而徒增新课程实施的混乱。

由上可知,当前高中教师对国家课程的应有态度、对课程意识的科学更新之任、对新课程(教材)的法赋之责等均需正确地加以强化,科学地加以确认。如此,就必须明确地提出并要保证提高国家课程执行力的这一课程实施的重大理论与实践的问题。

二、提高国家课程执行力的主要理论依据

1.课程与教材的知识基础性与统一性

由国家教育权力机构组织专家制订的高中课程标准及其编写的教材,一定要体现或反映国家对高中阶段的学校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这种国家意志。主要表现为国家关注的是课程与教材的知识基础性与统一性。追求这种共同统一为的是保证所培养的人的共同特质,它不可能照顾具体区域与学校的差异性,并且从人材培养角度看,也不必过于高估这种差异的需要与价值。为要达到国家规定的培养目标与规格就必须使之成为支配新课程实施者的思想和行为依据,是不可违抗的精神力量,它实际具有法的性质与作用。所以,国家教育权力部门一再强调“要把课程方案钻研深透”,课程实施要“充分体现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精神”,要保证每个学生达到上述课标国家规定的共同基础。换言之,国家课程具有的这种统一性、共同性在执行上具有强制性,对国家课程绝不能任意地或一刀切似的因地而变,因校而异,因人而改。学校教师对国家课程首先必须是执行,在执行的前提下实施、开发。

2.课程实施应走忠实取向与创生取向相结合的道路

课程实施者应“忠实地”反映课程设计者的意图,按照课程设计者建立起来的程序和方法等将课程计划付诸实践。教育专家依据以往教材实施倾向问题,总结出忠实取向存在注重传授知识专一、注重学习结果、注重认知目标、注重应试技巧训练,轻视学习过程、轻视独立思考和个性发展、轻视情感目标、轻视学生全面发展、轻视学生交流、合作与主动参与等种种弊端。殊不知,这些弊端主要是由以往教材这种取向对象自身问题所决定的,而主要不是忠实取向行为模式自身存在的不可克服的问题。新课程与教材与以往课程与教材相比已发生的巨大变化表现在:针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转为强调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与以往课程多由学科构成不同,建立了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组成的课程结构,不再单纯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而是从学生发展需要出发,精选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知识;课程设置由必修与选修两部分组成;以往教学大纲关注的是教师的教,新课程则致力于学生个性成长;课程评价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纪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等等。新课程设计的这些内容、方法、要求和程序乃是新课程的生命,但均依赖于课程实施者是否重视并采取忠实取向来决定。我们不能认为以往课程的忠实取向存在的问题,在新课程忠实取向时也一定存在。特别在新课改的初期阶段,如果根本否定而放弃新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势必会带来意外的混乱,会给对于已经习惯采用忠实取向的大多数教师造成举步维艰、束手无策之困。当前,我们只能创造条件,倡导实施由忠实取向走向与创生取向相结合之路。过早地推行创生取向、舍弃忠实取向,是极不负责任的态度,也是不能成立的。

必须指出:如果我们真要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就必须要始终坚持个性化发展只有在同普遍性、共性因素的关系中才能实现。个性化发展必然包含有普遍性的东西,这是个性发展的前提条件。要把每个学生培养成为拥有作为人格主体所不可或缺的国民教养的基础,形成旨在人的普遍性能力之个性化实现的发展力,并使之实现的主体,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处理好的课题。只有提高对国家课程执行力的自觉性与创造性,才能有利于解决基础性与发展性的均衡,统一性与个体差异性的和谐。

三、提高国家课程执行力遇到的主要问题

1.“大胆怀疑”与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大胆怀疑论出现在当前教育报刊上的观点主要是:“要对现有的一切结论……敢于评判,敢于说不。”认为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培养、熏陶出“心智健康、人格独立、精神明亮的学生”,“引导学生大胆地对教材质疑”等。在这种舆论影响下,对中国古代很好的一篇神话《愚公移山》从根本上加以曲解,说什么“愚公移山是不对的,是不合理的”等。所以,有人严正指出这样质疑包括国家课程(教材)在内“基本是失败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的要注重引导学生质疑,使其富有个性地学习,却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改为强调要“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探索精神、坚持真理的态度。”可以说敢于说“不”与积极的探索精神是有距离的。大胆质疑并不等于积极的探索精神;积极的探索精神绝不是简单的大胆质疑。毛泽东同志认为:读书既要有大胆怀疑和寻根究底的勇气和意志,又要保护一切正确的东西,同做其他事情一样,既要勇敢,也要谨慎。鲁迅说:怀疑并不是缺点。总是疑,而并不下断语,这就是缺点。无疑要有疑,有疑要无疑,两者任何偏废都会有害于培养学生积极的探索精神和坚持真理的态度。

2.国家课程活化为校本课程与创造性实施国家课程

不可否认,国家课程目标都是比较抽象的,需要通过教师的多次分解才能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之中。况且,它所规定的目标的合适性程度、可行性程度、学生的接受程度等都需要通过教师创造性实践才能加以体现。照本宣科、教材搬家等行为是绝对没有出息的,是不可能实现教学目标的。所以,国家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强调:学校教师要“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也就是要根据学校学生的不同特点,对新课程做出科学的、必要的调适,使国家课程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但笔者认为,国家课程活化为校本课程的倡导者有违上述之意,甚至有违创造性实施之规。

(1)学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对其教学目标进行调整,但倡导者没有强调这种调整不能有损国家课程的大目标或另树与国家课程大目标无关的非补充性的他目标等。

(2)学校教师可以按符合学生、学校和社区特点及需要组织实施学校课程标准,但倡导者没有强调应以高中课程基础较高的统一要求的实现为前提。因为不这样,在国家课程活化为校本课程过程中将难保全体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难保每一个学生共同需要的实现。

(3)国家课程所坚持的学生共同需要与学生个别化需要的关系是复杂的:既有两者需要是一致的,或者是相应的,两者需要之间部分一致,部分不一致(对立);也有个别化需要与共同需要没有直接关系,这就要有将个别化需要转化为共同需要的允许因素。但倡导者没有细化学生需要的合理性、合情性程度加以区别对待,而是一概强调根据学生需要与学校需要而进行国家课程活化,这就难免使活化的结果既有对共同需要的补充、丰富或支持的可能,也有对共同需要的破坏和否定的可能。

(4)假如必须坚持将国家课程活化为校本课程,那也应是因校、因本、因具体内容有别,而不能将普遍的、所有的国家课程都要活化为校本课程。这既不可能,也无必要。这与其说是“活化”,而不如说是“扼杀”,这一点,倡导者根本没有强调。

(5)倡导者只重视通过教材变更、重组、改造等方式将国家课程活化为校本课程,但他们没有强调“活化”行为首先要“充分体现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精神,要把课程方案钻研深透,方案包含很丰富的内容。”

这样,在无明确、全面而坚定的思想指导下的国家课程在活化过程中就难免被异化。因为:由教育理论家、课程专家、学科专家、教学法专家等研究制订的,着眼于国内全体学生共同需要的课堂教学目标能由教材内容推知的这种确定性、共同性、规范性优势,将被转化为校本课程所强调的根据学生行为表现而制订的不确定性、非共同性、不完全规范性;将国家颁布的课时决定的全体学生大体同进度、同课始、同课终的有序管理将转化为校本课程所倡导的根据学生个人的实际而制订的进度非统一性,随时可以跳跃或重复的随机管理,须知,现实的课堂管理,既不要完全刚性的有序管理,也不要完全弹性的随机管理,而是两者结合取其长的管理;将教师现阶段的职责主要还应是依据设计好的课程方案基本“忠实取向”转为校本课程所倡导的基于学生表现而对教材进行修正设计的调适取向,这虽有方向上的可取性,但现阶段难以普遍实行。总之,不加区别地将国家课程活化为校本课程,必将使不应失去的国家课程传统优势渐渐消失,不应淡化的学生共同需要渐渐转淡,由于校本课程的补充地位发起冲击而使国家课程核心地位不保。所以,先期实验者强调校本课程范围限定在选修Ⅱ、综合实践活动领域、其他七大学习领域中相关科目或模块及其具体内容,这是很值得重视的。

四、提高国家课程执行力的其他问题

提高国家课程执行力,关键在于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为此,必须在围绕打好共同基础上狠下功夫。因为,共同基础是基本的、必要的。共同基础是多种要素的有机整合,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本素养,不单纯是知识和技能。所以,大多数的国家课程的这种共同必修课在整个高中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例规定在60%左右。只有在基础较高的统一要求大体落实的前提下,提供丰富多彩的选择机会以利于学生个性发展才不至于流于形式。其实,学校的办学目标、发展规划、学生群体实际以及当地社区发展等均不能脱离国家对所有学生提出的共同要求及其认真的落实。忽视教学的普遍的统一要求,与忽视学生多样的具体的个性发展都是有违国家课程的改革精神。所以,提高国家课程执行力,既要强调需要的共同基础与统一要求的落实,也要在校本课程自身范围内更加强调个性发展的个体合理需要的多样性满足。

此外,提高国家课程执行力更要关注教师专业能力能否支撑这一现实的决定要素。我们知道,现在很多学校中年骨干教师比例明显偏少,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很多教师依然处于彷徨、迷失状态,一些灌输式培训能够唤醒教师的内在动力也还是一个疑问,教师的教育理念能否适切地发生质的变化,谁也说不好。在这种背景或已有条件下,要求教师具备国家课程活化为校本课程,或要求教师马上具备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的种种能力,即要求教师从课程的“消费者”转为“生产者”,从教书匠转为“研究员”,从是学生“点菜者”转为是学生“菜单提供者”,从“施教者”转为“指导者”,从“独奏者”转为“协奏者”,从“执行者”转为“决策者”等,谈何容易。更何况教师目前在惰性心理、逆反心理、求全心理、观望心理的支配下,对提高国家课程执行力这个全新的概念,既缺乏应有的心理认知,也缺乏实际的参与愿望,并且这也不是专家们一研究就马上能解决的问题。所以,提高国家课程执行力是一个过程,只能在执行中提高,在提高中执行;执行是现实的问题,提高是愿望的问题,并且这个问题的最终解决,任何外在力量都是代替不了的,只有靠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提高才行。

幼儿教师课程执行力 第5篇

我从以下两方面说说:

一、以提高教学有效性为抓手,提升教师的课程执行力

1.有效的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 众所周知,要上好课,首先要备好课。而传统的备课重点是备教师的 “教”,忽略了学生的“学”,是从教师讲的角度,而不是从幼儿学的角度 来考虑备课。这也是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备课时首先 要考虑这节课准备安排几个环节,每个环节怎么安排;其次要考虑在环节 中教师怎样指导,怎样与幼儿互动;第三要考虑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可能 出现或遇到哪些问题,教师怎样进行调控,怎样评价等;然后把以上安排 写出来,作为教师课堂上临场发挥,随机应变的一个基础准备。即使如此, 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意想不到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教 师课后进行教学反思,再进行补充备课,写出自己执教的体会和疏漏失误, 记下幼儿学习活动中的闪光点或困惑。这样的备课才是有效教学的保证, 是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

2.良好的教学效果取决于建立民主、平等、轻松、愉快的师生关系 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 激励、唤醒、鼓舞。”轻松和谐的气氛能唤起幼儿学习的热情,愉快的情 感体验会使人精神焕发、思维活跃。活动中,教师的一个手势、一个眼神、 一个微笑、一句话,都可能在师生间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可以使活动的 氛围既轻松又和谐。

在一次结构游戏活动中,教师让几个幼儿合作搭一艘船,教师没有去 干涉他们,只是和其他幼儿在合作构造其他东西,活动结束时,我们惊奇 地发现:在没有教师帮助的条件下,几个孩子共同合作搭了一艘非常漂亮 的轮船。从甲板到驾驶室,从船舱到娱乐设备,一应俱全,在这里孩子的 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体现。又一次结构游戏活动中,教师 一而再,再而三地叮嘱这几个搭船的孩子:“一定要搭出来,要和上次一 样漂亮!”孩子开始动工了,这一次,教师对他们的工作给予了特别的关 注,每每看到幼儿停在那儿,或是搭的不合教师心意的,就催促、干涉甚 至让幼儿重来。活动结束了,一艘船也没搭成。两个鲜明的事实,我们不 难看出,幼儿在游戏时,应当让他们自己去思考,过多的干预会限制他们, 太高的期望会造成幼儿的压力,使得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发挥失常。 因此,教师应明确自己的角色,教师在幼儿的游戏过程中不是领导, 也不是权威,而是幼儿的帮手和支持者。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尊重 幼儿的兴趣、爱好,不因幼儿的年幼,而忽视幼儿的需要,也不把教师的 意志强加于幼儿,而是要与幼儿建立民主、平等、轻松、愉快的师生关系。

只有在这种安全、平等的环境中,幼儿才能自然、真实地表现自己。 3.善于把握挖掘教材,突出教学重点 教学活动中的重难点犹如一出戏的戏眼,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学活动 中,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体会,一个活动下来,或面面俱到流于形式,或 云里雾里不知所云,究其原因,关键是教师对教学重点的把握有所偏颇, 对教学难点的突破流于表面,那么,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采用怎样的方 法来突破重难点呢? 由于学前期幼儿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还处于萌芽状 态,因此对于一些需要经过多层次分析推理的事情,是他们力所不能及的。

以故事教学为例,如果在故事教学前,仅仅是按常规设计教案,那么有些 故事内容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生活经验还不太丰富的幼儿来说,是 难以接受和理解的。这时,就不妨采取难点前置法,将难点放在教学之前, 通过某些辅助手段引导幼儿主动去发现、去探索、去交流。让幼儿明白故 事中的道理,达到启发幼儿思维,开发智力的目的,同时难点也迎刃而解 了。

如《我身边的轨道交通》是“我们的城市”主题下的一个关于轨道交 通的综合活动,活动目标为:一是初步了解轨道交通的特征、功能,体验 轨道交通的发展为城市生活带来的便捷;二是结合自身经验巩固乘坐轨道 交通的文明礼仪与安全意识。

教学活动中,了解轨道交通的特征、功能和 乘坐礼仪是整个活动的难点。于是活动开始之前就让幼儿拍一些有关乘坐 轨道交通的花絮、收集附近轨道交通的资料,帮助孩子更直观地分享经验。 通过这样的难点前置,让幼儿亲身感受,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体验轨道交 通的特征、功能。 也可以遵循规律,小步子递进。把大目标分解为阶段性小目标,使个 体很快地从目标导向行为转入目标行为,尽快实现目标,满足需要,同时 在目标导向过程中当目标能力增加时教师及时提供一个可使儿童实现高 目标的条件,引导他们走向实现更高的目标。

如在大班体育活动“挑战飞 人”时,教师考虑到活动重点是让幼儿掌握助跑跨跳的动作,便以模仿奥 运冠军刘翔吸引幼儿投入活动,引领幼儿尝试练习跨栏动作。教师在材料 的投放数量及运用上体现了“小步子递进”。如教师将跨栏高度从低到高 分为三种,让幼儿分别尝试,从第一次练习时的一道跨栏,到第二次练习时的两道跨栏,再到第三次竞赛时的三道跨栏,使幼儿不断地接受新的挑 战,体验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快乐,避免因反复练习而感到枯燥乏味。 二、尊重幼儿,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课程的执行力

1.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不轻率地对幼儿进行相互比较 相同教育工作者只有认清幼儿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措施,才能激励、 引导幼儿健康成长。如我曾带过的一名幼儿淼淼在上幼儿园前只吃流质: 牛奶或薄粥。上了幼儿园后只要听到保育员阿姨推餐车的声音,就开始哭 了。为了提高他的就餐自理能力,班里教师达成共识,从不催促其吃饭, 刚开始时,其他小朋友吃完饭收拾好餐具后,他就开始哭了,我们也不强 迫他,还帮他收拾餐具,慢慢地我们开始教他吃饭时要用大牙咬,一边咬 一边咽。渐渐地淼淼开始自己收拾餐具,其实大家心里都知道收拾餐具不 是目的,只是借此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锻炼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所以,教育者要认清幼儿发展水平的差异,为幼儿设置恰当的奋斗目 标,取长补短,健康发展。

2.关注各年龄段特点,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生成 一般来说,幼儿期的孩子生成活动由他们的兴趣所致,当然孩子的经 验基础不同,对新事物或某些现象的关注点也会有所不同。又因为幼儿之 间存在个体差异及年龄特征的不同,所呈现的生成活动状态和持续性也就 不同,因此不同年龄段的生成策略和生成方式也应该有所不同。如小班幼 儿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生活经验不丰富。冬天里,小班幼儿对玻璃 窗上出现的水蒸气很感兴趣,用手指画出各种图案,但是过了一会儿兴趣 就消失了。

好教师应该具备执行力 第6篇

作为教师,过硬的执行力,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前提,也是必备的素质之一。镇中心学校朱玉会校长结合夏馆镇各学校的实际情况,从科学、落实、创新的角度,总结了中层领导的456工作法:“四”即找准四个角色定位:相对于校长,做好配角;相对于部门,做好主角;相对于同僚,做好朋友;相对于教师,做成导师。“五”即提升五项核心能力:执行力;领导力;影响力;亲和力;创新力。“六”是处理好六方面关系:处理好责任与权力的关系;处理好与校级领导的关系;处理好对校长负责与对师生负责的关系;处理好会上与会下、当面与背后的关系;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

朱校长在讲座中,配合课件,适时列举了大量关注教师成长、关怀教师生活、关爱教师工作、关心教师健康等方面的真实、鲜活具体事例,让与会人员对“有人性、有温度”的管理有了新的认识。最后,朱校长告诉大家:无论做什么事要有一颗坚定的心,只有心不累,人才不会盲目;做人要多学习,多看书,开阔眼界;做什么事,失败了,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办法;做人要积善行德,存好心、做好事、说好话、恭敬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这样,我们才会快乐。

我们常说,一个企业成功与否,是三分战略,七分执行。实际上,这种观点,在教育界尤其是学校也同样适用,每个优秀的学校、每个优秀的教师都非常重视执行力的问题。提高执行力能够加强学校竞争力,是学校超越对手、保证持久性的重要优势,同样也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竞争能力。

对于学校来说,教师是学校取得发展的关键,在很大程度上,学校的执行力水平取决于教师执行力的高低,教师执行力高就可以促使学校快速发展,反之,学校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如果没有执行力,我们所说的发展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都只是一句空话。因此,教师必须要重视提高自身的执行力,要能从各个方面来确保自己掌握各方面的执行力,最终圆满地完成工作,使教育教学质量获得提高。

通过学习,我认为所谓的执行力就是贯彻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意图,按质按量、不折不扣地完成工作,达到预期目标。对待工作不找任何借口,时时刻刻体现出诚实、负责、敬业的精神。我认为一个好教师应该具备下列执行力:一是深入学习,掌握制度执行力;二是目标明确,具备课程执行力;三是不断创新,学习管理执行力;四是端正态度,提高课堂执行力;五是以身作则,贯彻话语执行力;六是不断充电,强化自我执行力

浅谈教师执行力

“执行力”是现在大家都在谈论的一个热门话题。那么,什么是执行力?执行力就是按质按量地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就是部门和个人理解、贯彻、落实、执行决策的能力。它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是把企业战略、规划转化成为效益、成果的关键。事实上,一个学校成功与否,可以说是三分战略,七分执行。优秀的学校都非常重视执行力的问题。提高执行力可以加强学校竞争力,是学校超越对手、保证持久性的重要优势,提高教师自身的竞争力。

对于学校而言,执行力就是将长期发展目标一步步落到实处。根据我校的办学实际,我认为提高教师个人执行力,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提高决策者的水平。西方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头狮子领着的一群羊,可以打败一头羊领着的一群狮子”。在学校中校长为首的管理团队的决策水平是影响执行力的重要先决条件。必须科学制定正确的学校发展规划,把学校发展与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同步提升。

其次,不断修订、完善富有“人文精神”的管理制度。制度是提高执行力的保障。刚性的制度里体现“人文精神”可以更好地消除教师的消极情绪和抵触情绪,使其更易自觉接受纪律的约束。

第三,加强培训,不断提升团队素质。“木桶效应”已说明,最短的木板决定容量。一个团体,必须紧密结合,不让每一个人掉队,只有团结起来共同进步才能出成绩。

第四,创造注重细节的工作氛围。《细节决定成败》一书给我们教育工作者一个启示,学校管理无小事,必须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

第五,教师要加强自身学习,提高素质,树立积极正确的工作态度。个人执行力的强弱态度是关键。所以,教师要通过加强学习,认识到“差不多”就是“差很多”。“不要问学校能为你做什么,应该问你能为学校做什么”。如果你想要做一件事情,你会有一百个理由去做,如果你不愿做一件事情时,你同样会有一百个借口不去做。

第六,要提升效能。必须强化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立即行动、马上就办”。克服工作懒散、办事拖拉的恶习。每项工作都要立足一个“早”字,落实一个“快”字,不断创新,善于思考。

任何事只有做,才会有结果。如果只停留在计划和想的层面,永远也实现不了突破。执行力,是推进事物进展的关键,是实现由质变到量变的飞跃。管理学家德鲁克曾说,“我们应该将行动纳入决策当中,否则就是纸上谈兵。”执行力是一种行动意识,是主动发展的反应。如果时间还充足,我们常常是拖延,并不是先将事情办好,然后优化质量。到了必须得干的时候,然后再不得不做,整个过程的心理负担都会很大。与其那样,真不如早点将事情办好。上级领导交待的事情,我们要第一时间完成,这就好比编辑约稿,早点完成大家都省心,更何况早完成对于后期改进有回还、修正的余地。性急的人容易锻造成具有执行力的人,但一定要克服“不思考”,要三思而后行。将时间安排得有条不紊,就可以变性急为执行力。性稳的人,也要有提前意识,要为后期完善争取时间。

搭好和谐班子 凝聚团结力量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是什么?指的就是团结。毛泽东同志也说过:“不但要团结和自己意见相同的人,而且要善于团结那些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还要善于团结那些反对自己并且已被实践证明是犯了错误的人。”团结和谐的氛围能激发干事热情,衍生众志成城的力量。一个单位的班子团结了,就有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就能把单位建设带上去,就会出政绩、出干部、出经验。反之就会生出很多弊端。概括起来说,即:事业是基础,感情是纽带、原则是保证、一把手是核心。这些方法是一个整体,只要全面掌握,综合运用,真心诚意,就一定能够搞好班子的团结。

一、讲团结,提升凝聚力

领导班子是否具有凝聚力决定了一个团队合力的强弱。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是做好工作的保证。没有团结的领导班子,也就不会有一支勤奋、进取的教师队伍,也就办不好学校,更谈不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共同的事业、共同的目标、共同的责任是班子成员和谐相处、和谐共事的基础。只要学校领导班子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办法总会比困难多。

一个班子不是成员间简单的相加,而是一个有机有序的组合,个体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在大局中找好自己的位置,给自己定好位。每位领导正视了自己,摆正了位置,了解了他人,加深了理解,才能促进工作,才能在群众中产生了极大的凝聚力,也使广大师生产生无限的向心力。

二、讲正气,提升影响力

讲正气,要求领导干部要光明磊落,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摒弃私欲,要形成带头讲实话,做实事的作风。要有勤奋、务实、进取的精神。要有坦荡的胸怀,宽以待人的品格,坦诚厚道——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讲正气,实际就是要识大体,讲民主,极大地提高班子成员的影响力,使领导静心、广大教师安心、人民群众放心。讲正气,就是要做到公正无私,广大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和积极向上的正气自然而然地盛行。

三、讲学习,提升综合能力

一个不注重学习的领导,如果在同一个岗位上呆得过久了,往往会产生惰性和思维定势,他所领导的组织也容易产生学习智障。学习是提升自我的手段,日有所进,才能与时俱进。在实施文化立校的过程中,领导班子成员首先要做文化人,心里想着文化,眼睛盯着文化。“学校首先是书”,校长们应该像魏书生、李镇西一样,是书的崇拜者,是师生读书的榜样。

事实充分证明,事业成就干部,干部成就事业。校长应该是一校之“魂”,正是因为这个“魂”,学校才显出了生命的蓬勃生机。但校长不是“神”,光凭校长一个人的智慧和思想还远远不够,更多的要依靠学校领导集体和全体师生共同谋划,共同努力,才能办好一所学校,才能使学校在原有基础上快速发展。打造团结、务实、高效的领导班子才是办好一所学校的关键。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发言搞 教师素质与执行力 第7篇

叶唯华书记关于《志高存远,脚踏实地,在实践中成长》的报告以及赵国章老师关于《学校领导工作艺术谈》的讲座使我们在工作中如何准确地定位自己,以及中青年骨干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素质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我认为中青年骨干教师应具备以下的素质:

1.坚定的政治立场

必须具备树立远大理想及献身教育的人生观念和通过参与教育的改革事业,实现奉献自我的价值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应该首先成为具有优良思想品德素质的人。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教师政治立场坚定的主要标志,要求教师:第一,坚持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树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的远大理想。第二,在教育工作中自觉地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学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和人生,努力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三,拥护和坚持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促进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不断自我完善。2.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爱岗、爱生、敬业是教师爱国主义精神在其职业活动中的具体表现,要求教师:第一,教师要把爱国之情,体现在热爱学生,献身教育事业,为祖国多培养“四有”人才上。第二,珍视和弘扬祖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做祖国优秀文化的传播者。第三,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育人的全过程,渗透到教育教学中,体现在日常与学生交往中,培养为祖国富强而献身的一代新人。3.高尚的职业道德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要求教师:第一,献身教育,甘为人梯。第二,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第三,教书育人,循循善诱。第四,要勤奋学习,不断钻研业务。第五,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第六,团结协作,共同进步。4.扎实的专业知识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学生能力的开发者,教师的这种社会角色特征决定了他必须拥有丰富的知识和实践经验。要求教师:第一,专业知识要深。专任教师首先应该取得专任学科的合格资格,具有精深的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动手能力强。第二,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要通。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是向学生传授的知识,而要把这种知识内化到学生的心理结构中去,赋予他们以新的品质,还有助于教师劳动的特殊工具--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要了解学生的心理,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第三,教师必须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第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还应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5.较强的工作能力

教师的工作能力是顺利完成教育教学活动的本领,是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关键性因素。教师应具备的能力是:第一,组织能力。教师的组织能力主要包括组织教学的能力;组织并运用集体力量的能力;组织课外、校外活动的能力;协调校内外各方面教育力量的能力等。第二,表达能力。⑴语言表达能力。⑵非语言表达能力。⑶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第三,交往能力。教师应当掌握人际交往和师生沟通的技能技巧,成为“人际关系的艺术家”。第四,创造能力。教师的创造能力,主要是指教师解决某一教学课题的求异性、新颖性和高效性。教学创新能力 注重学生主动获取、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培育开拓、创新、合作、奉献、负责精神。

因为许多中青年骨干教师 在学校还兼任中层干部,因此中层干部除了应具备上述的素质外,还应具备以下的素质。1.岗位认知能力。学校中层干部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角色定位要准。每一个中层干部就像足球场上的运动员一样,要十分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是“后卫”,还是“前锋”?自己这个位置活动范围有多大?自己在这个活动范围内要完成哪些任务?什么时候不能“越位”?什么时候需要“补位”?什么时候加入“助攻”?这些,都要求运动员保持清醒的头脑。一个足球运动员,心中装着集体的目标,真正进入竞技状态,场上跑动积极,注意用“大脑”踢球,讲究和同伴相互配合,才能赢得整个球队的胜利。

2.政策领悟能力。学校中层领导对校长、副校长负责,又要主持处、室的工作,他们既是执行者,又是领导者,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中层干部要认真学习国家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政策法规,掌握其精神实质,做到执行时以法治教。另一方面,要吃透校长的决策,真正领悟校长的决策意图、决策过程、决策内容、决策效果,并以此作为目标来把握做事的方向,做到执行时不片面,不偏向,不走样。草率行事,不仅不会达到目的,有时还会适得其反。

3.计划条理能力。中层干部对校长决策意图的理解,具体体现在制定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中。每学期,各个部门、处室都要根据学校整体工作计划制定详细的部门计划,围绕学校的总体思路,结合部门特点,落实可行的措施。重大活动、重点工作还要有具体的实施方案,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拿出时间表。要保证部门与学校工作的整体性、一致性、连贯性。在制定计划、方案的过程,多请教师参与,多听取采纳教师的意见、建议,把部门的要求变成教师的自觉认同。

4.组织实施能力。这是中层领导干部最重要的能力,是把可能变成现实、蓝图变成行动的过程。其核心是指挥得当、调控有力、激励有方。学校中层干部要能通过优化组合,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个教师的潜能,实现管理决策层的用心、中层的上进心、教师的责任心“三心”最佳组合。对全体成员进行考核,通过目标管理方式实现教职员工的自我管理。采用必要的物质奖励和有效的精神嘉奖相结合的方式,让教职员工产生归属感。在检查、激励、反馈的过程中,完成组织目标、任务。

5独挡一面的管理能力

即指独立地完成自己所分管的一个方面的工作能力,包括计划能力和多谋善断的能力。同时在管理工作中要多谋善断,所谓善断,就是指能够从多种主意中选择出最好的主意来,能从多种办法中选择出最佳的办法来,并坚持果断地去实行它。高等学校行政管理工作,门类众多,任务繁重,各部门、各岗位的行政管理干部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人人能到独挡一面的作用,才能做好全校的行政管理工作,以达到提高整个学校行政管理质量的目的。6.全面协调能力。事物总是在矛盾中发展起来的。作为学校中层干部,起的是桥梁、纽带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协调就是沟通,就是及时上传下达,倾听“民心”,反映“民意”,解读校长之声,是共识协调;学校中层干部直面教职员工,碰到的现实问题要多一些,协调就是理顺,创设人与人、人与事、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交往环境,是关系协调。最好的协调原则就是实现共赢。就是指善于处理上下左右、校内校外,各部门之间等各种关系的能力。一个学校上下左右,校内校外,各部门之间相互都有一定的联系。行政管理干部应具有较强的协调能力,合理协调好校内校外、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努力为本校、本部门的各项工作创造一个宽松的外部工作环境,以实现高等学校教育目标的总要求。7.深刻洞察能力。这是一种判断思维能力。学校中层干部虽然不是学校的决策者,但是应该义不容辞地为校长决策提供事实依据。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认真分析事情的来龙去脉和因果关系,提炼出真实的信息,供校长决策参考。对教职员工中出现的苗头 3 性问题或改革中的一丝曙光,能洞察先机,及时予以抑止或张扬。未雨绸缪,是有洞察力的表现。

7.大胆创新能力。中层干部应该时时、事事都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执行不是简单复制领导的命令,不是机械地照搬教条,应该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在制定计划、实施方案的过程,要有中层干部自己的智慧,不断地在工作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向创新迈进的过程。这样,校长的决策在执行的过程中,就能不断完善、科学,创新也在执行过程中成为组织解决问题的文化。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告诉我们,事物都是联系的、发展的、变化的。一个行政管理干部的管理工作中要有开拓创新的精神,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这就要求行政管理干部对事物的观察要敏锐、思考问题要周密,善于发现问题,积极创造条件解决问题;善于结合自己的工作不断提出改革措施;有克服困难为实现工作目标不断进取的能力。8.自我控制能力

它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对于行政管理干部来说,正确处理好各方面的人际关系是不可缺少的能力。它要求行政管理干部在日常工作中要沉着、宽容、耐心、头脑冷静、豁达大度,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冲动,学会共处,和善地与人共事。遇事能冷静、客观地分析问题,正确地处理好工作中的各种矛盾。

执行能力就是把计划、方案变成现实操作的能力,是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它不是单一的素质,而是多种素质、能力的结合与表现,它体现为总揽部门全局、深谋远虑的洞察力;一种不拘一格的突破性思维方式;一种派兵遣将的指挥调控能力;一种“设定目标、坚定不移”的态度;一种雷厉风行、快速行动的管理风格;一种勇挑重担、敢于创新的工作作风。用通俗的话讲,就是做事并将事情做好。要将事情做好,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执行力是学校竞争力的核心,是把办学理念、发展规划、学校计划、学校决策转化成为学校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学生理想放飞的关键。执行力,就个人而言,就是把想干的事干成功的能力;对于学校,则是将长期战略一步步落到实处的能力。中层干部执行力的高低,既可以促使学校快速发展,也可以使学校停滞不前。可见学校中层领导的执行力对学校的重要性。得力的中层干部是校长施政的左膀右臂,是校长决策的参谋智囊。校长的决策要通过学校中层干部严格执行和组织实施,才能得到教师的认可。

中层管理者在学校处于“兵头将尾”的位置,除了要履行上传下达的管理职能外,还要不遗余力地落实组织计划、激励员工执行,对基层进行规范化、具体化管理。“领会上头,教会下头,摆平外头”,中层管理者是校长与教师之间的纽带和桥梁,是增强工作执行力的关键所在。如果中层管理者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会给学校的管理和决策的执行带来很大的阻碍。加强中层领导干部的执行力建设已经成为学校发展建设中的紧迫任务。

1)加强执行力建设,首先要求中层领导者加强学习,提升领导力。要善于学习,大胆思维,勇于创新,创新行政管理流程,创新激励管理机制。

2)加强执行力建设,就要求中层领导者坚决贯彻执行学校的战略决策部署。结合目前学校的发展形势和任务,就是要广泛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加强执行力建设,就要求中层领导者加速推进学校发展建设的中心任务。

4)加强执行力建设,就要求中层领导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依靠科学的管理方式、方法和手段,树立人性化的管理观念,妥善处理好计划执行过程中的细节问题,从细节着手,从工作的具体环节抓起,以具体求深入,以具体促落实,以具体求实效。5)加强执行力建设,就要求中层领导者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因此执行力就是学校工作力度与绩效的体现,品牌特色是做出来的,不是吹出来的。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决策、执行、操作,在不同的层面围绕一个中心展开,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宏伟蓝图就在一个个目标的达成过程中实现。如果执行力缺失,再好的设想都是海市蜃楼,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及。而且,执行效率一旦打了折扣,再多的补救,也不一定形成理想的效果。中国常把这种现象形象地比喻成做饭,一旦做成了夹生饭,怎么补救都难以令人下咽。

教师执行力 第8篇

课程建设到一定程度,可以称之为文化。课程文化建设是引领学校发展的主轴。教学质量的好坏、育人气质的呈现、管理水平的高低、教师队伍专业化程度的体现等,都会在课程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得到相应的关照。

课程是一座桥梁,连接师生、连接教育教学、连接学校与社会、连接当下与未来。课程更是一座价值宝库,道德的、智慧的、性格的、体质的、生存技能的等,都可以通过对课程的阅读来获取。所以,学校工作的核心,着力点牢固在课程实施上是大道正途。

如果说,课程文化建设是一面旗的话,那么,课程执行力就是擎旗之杆了。教师的至高行动,就是挖掘课程蕴含的重要价值,并将这些价值转化为学生成长需要的营养。从学校管理实践看,完善课程管理的“五要”模型,是助提教师课程执行力的有效途径。

一要帮助教师建立对课程的完整的认知结构。

课程的定义,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科书。课程的价值只有综合把握住了这三方面才有可能体现充分,因此要形成一个课程观。这个课程观概括起来叫双体系,思想体系、知识体系,二者的关系是思想体系支配知识体系,知识体系照亮学生。

二要给教师提供一个形成执行力的操作路径。

即对教材的解构与整合,由此把课程的功能充分挖掘出来。我们的做法就是请专家解读各学科教学大纲,再由学科组依靠集体教研的方式整合教材,以初中段为一个大的单元,按照“适合”的整合原则,首先适合本校学生学习,其次适合教师教学。其实这个路径就是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具体实践,是一项大的工程,就是学校的一篇大文章。

三要建立学校层面的管理机制。

我们侧重在四个方面下了工夫:

第一是集体备课模式。每周1次,每次四课时。课堂上师生共用一个导学案。备课组组长到学科教师逐级分层对学情基本情况、课程标准的解读、教材的系统性、教法学法的点拨等方面进行研讨和培训,形成最优的导学方案。

第二是体现导学原则的“问题———解决”课堂教学评价模式。这个模式具备四个基本框架,即预习指导、问题精讲、反馈训练、联想变通。总的特点是三个突出,即突出预习、突出问题、突出落实。该模式的功能在于让课程的程序产生叠加的效果,而不是相互掣肘,也就是说这个评价模式成为课堂展开的轨道。

第三是捆绑式评价模式。我们对教师业绩考核采取项目捆绑与人员捆绑的综合评价方式,该模式将集体教研、导学案编制及使用、组内听评课、作业批阅检查、质量检测、举办讲座、做公开课竞赛课、论文发表、课题立项等综合设置评价标准,以制度形式激励和约束教师的课程实施。

第四是教学组织模式。我们总结出两个方面经验:一是教学大循环机制。学生的学习是一个连续的渐进过程,根据初中三个年级教学特征、学情状况,结合教师的个人成长因素,遵循学生与教育规律,实行三年一贯制队伍组合。二是质量分析会。同学科纵向三个学段教师对比研讨分析,本年级横向全面分析,点面结合,纵横统筹。这样的分析会,明线是质量,暗线是课程的实施。

四要有可行的评价体系。

课程执行力需要度量,度量工具既是一种手段,也是课程实施的项目之一。我们在研究探索由教学成绩、课堂标准、学生评价办法、学科校本化教学资源资料四部分构成的衡量课程执行力的评价体系。

五要有校长的示范力。

上一篇:2022年高考材料作文指导训练及下一篇:酒店开业典礼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