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音乐的翅膀飞翔作文

2024-06-08

乘着音乐的翅膀飞翔作文(精选14篇)

乘着音乐的翅膀飞翔作文 第1篇

戴上耳机,听着抒情的音乐,我想这应该是现在最享受的时刻,歌声总是让人陶醉,忘乎一切,在这个世界中,似乎可以摆脱一切的烦恼,毕竟,开启人类智慧的第三把钥匙,叫做音符,就像陶渊明远离世俗,在田间耕作的闲情雅致一样,这种乐趣,也许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崇高境界吧。

在五彩缤纷的音乐世界中,那种感情的释放,总是会勾起人们脑海中的一幅幅画面,快乐、痛苦、幸福、执着、向往迈克尔杰克逊,他的音乐之所以备受欢迎,是因为他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了音乐之中,这种感情在歌声中得到升华,趋向完美,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一种旋律,更多的是心中的那一份感触。周杰伦的歌曲总会掀起狂潮,是因为他的生活被音乐占据着多半吧,所以他对音乐的理解会更深层,更全面,更懂得在音乐中怎样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得到听众的共鸣

生活中的交集情感,都能在音乐中得到舒缓,使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用音乐来了解生活,感受悲欢离合;用音乐来表达热情,诉说喜怒哀乐,用音乐来感染旁人,发现生活的美好,感悟生命的真谛。

生活就像是一曲音乐,跳动的音符,完美的篇章,独特的演奏,构成了我们多彩的人生,音乐的世界令人向往,因为它的魅力吸引着每一位听众。学习的氛围总是紧张的,它没有音乐的活力、舒畅与坦然,在忙碌之中,我们需要音乐来慰劳疲惫的自己,我要乘着音乐的翅膀飞向属于我的深蓝天空,在这里尽情的挥洒,尽情的遨游,尽情的释放

城厢中心中学初三:邢菲

乘着音乐的翅膀飞翔作文 第2篇

每个人都有梦想。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意识到。既不是幻想,也不是梦想。昨天的梦想是今天的现实,今天的梦想是明天的希望。如果你有梦想,你应该用你的行动来实现它。

看完《开学第一课》,心中升起了深深的敬意:神舟十号女航天员——王亚萍来到现场。有一次,她给我们上了一堂有趣的太空物理课。现在,她给全国的中小学生做了生动的讲座。她用坚定的语气和铿锵的语气告诉我们,只有有了动力,我们才能实现梦想。

有一个人在汶川地震中失去了女儿和双腿。经过长期治疗,她终于从死神手里被拉了回来。她在庐山地震中成为一名志愿者。她是廖智的廖小姐,电话——。在失去双腿之前,她非常热爱舞蹈,但是没有双腿,她不得不拥有假肢来继续她的追梦生涯。她一比普通人坚持几倍,就开始练轮椅舞。几年后,她成功了!她又一次回到了她梦想的舞台。也许,她的执着精神不值得努力学习?就因为她坚持不放弃,她创造了自己美好的生活

在遥远的黑龙江省,有一位可敬可爱的母亲,她的儿子在四岁时被诊断出智力低下,患有严重的自闭症。医生劝她放弃孩子的治疗,母亲没有,送儿子去学钢琴。然而,没有取得任何进展。钢琴老师劝她放弃孩子,但她还是坚持自己练习。因为,她有一个梦想——,就是把儿子培养成一个正常人。这个信念让她努力了十一年,终于让儿子恢复了正常。这种精神就是我们的榜样!

乘着快乐的翅膀飞翔 第3篇

关键词:数学,学习兴趣,学习方式,教学设计,教学媒介

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卢姆曾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 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对于人的学习是多么重要, 尤其是小学生, 学习的大部分动力是来自于兴趣的。数学相对来说是一门较枯燥的学科, 若不能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 那么他们的学习之路将会越走越窄。如何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笔者认为, 得从以下方面进行突破。

一、要从学习方式入手

从书中学, 找到学习的乐趣。这个书主要是指教材与课本。现在的教材, 在内容编排上基本上都做到了图文并茂、清晰易懂, 更多地体现了以学为主的教改理念, 所以指导学生学会看教材, 教会学生读教材, 是打开兴趣之门的第一把钥匙。教会学生常去接触教材, 以轻松的姿态去感受知识, 并进行阶段性的读教材交流会, 让学生谈谈, 从书中发现了什么, 可以是知识性的, 但更多的要引导学生谈谈应用性的,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找到了生活的结合点, 自然而然地, 也就会使得学生有种想进一步探究、想去解决更多实际问题的目的, 这样兴趣也就上来了。随意读教材, 自然找兴趣。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 在开篇之前, 都安排有“编者的话”, 以漫画的形式对教材的主要知识进行提示, 这为学生从书中找到学习的乐趣, 提供了纲要性的依据。

在做中学, 体验学习的兴趣。知行统一, 才能学以致用, 这是我们学习数学知识的目的。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太多了, 为学习数学提供了广阔的实践舞台。实践出真知, 尤其是小学生, 动脑的意识强了, 动手兴趣就更浓了, 也就为学习准备了基础。从做中学, 符合小学生认知的特点。例如:在教学“平均分”这个数学概念时, 可以引导学生这样思考:要把自己手中的8根小棒分成两份, 你会如何分呢?然后就布置学生自己动手试试看, 看谁的分法多, 这样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要检查时问:怎么分才能算公平, 同样多?学生肯定会马上得出答案, 于是教师就可以及时把“平均分”这个数学概念告诉学生, 理解起来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这也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分数打下了一个直观的基础。在课中, 还可穿插一些操作性的练习, 比如, 把一群人平均分成两部分或是几部分。学生有了分小棒的基础, 做起来也就不费什么周折了。从做中学, 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就感, 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对于学生在做中学, 培养学习的兴趣, 有待于教师的合理引导, 创造条件,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发现矛盾、发现真知, 要更多地强调合作。这样, 学生在学习上的畏难情绪, 也就会化解, 真正把注意力集中到了求知上, 也就会慢慢地把学习当成一件快乐的事, 兴趣也就来了。

到“游”中学, 提升学习兴趣。游, 指参观、访问、旅行等活动。通过“游”, 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启迪智慧、增长学生的知识, 使学生加深和巩固课内外基础知识, 做到学习与生活结合。我们这儿指的游, 更多的是有目的的小范围游, 由教师安排的针对学习而设的游。

二、从教师自身角度出发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和谐美好的师生关系才能让教与学无障碍。“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作为一个好的数学教师, 一定要明白,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 必须互相尊重, 把学生放在一个合理的位置上, 以平视的目光去看学生。要看到学生眼中的渴望, 看到学生心中的期盼。教师那充满爱意的眼神和微笑, 那热情洋溢的鼓励与赞扬, 都能激活课堂气氛, 带给学生以学习的力量。对于小学生来说, 再丰富的抽象说教, 都抵不过生动的描述与肯定。

精心设计的课堂提问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文似看山不喜平”, 对于一堂课来说也是如此, 尤其是对于略显抽象的数学课来说。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设置悬念。例如在学习关于认识“时分秒”这节内容时, 可以先让学生看一句古诗“夜半钟声到客船”, 问:“夜半是什么时候?”从古人的诗中, 引出要讲的知识。这样, 就比一开始就说“我们今天来学习认识时间”要引人入胜得多了。二是可以从知识的有趣之处入手。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让知识直观起来、动起来、响起来, 什么能做到?那就是现在应用非常广泛的多媒体了。它可以把书本知识, 通过视听手段变得有声有色、动静结合。如三年级下册学习《统计》知识时, 可以将在课堂上最费时费力的统计表制作用多媒体展示出来, 能让学生对知识一目了然, 同时又节约了授课时间, 增加了对各式各样条形统计图的生动感知。

当作文乘着音乐的翅膀飞翔 第4篇

其实,音乐和文学本来就是同源的。

它们都是描绘社会的。《十里埋伏》突出的是垓下之战(楚汉战争中最后决战)刘邦取得胜利的过程。其列营、吹打、点将、排队、走队、埋伏、鸡鸣山小战、九里山大战、项王败阵、乌江自刎、众军奏凯、诸将争功、得胜回营等十三个段目,谁能说不是在向听者讲述着楚汉之争那特定社会背景下的风云变幻呢?一如文学。

它们都是勾画人生的。一曲《命运交响曲》,向我们传达的是贝多芬在饱尝人生磨难、忍受身体与心灵双重伤害后,向命运发出的挑战与呐喊,它是孤独的诉说,是病痛的呻吟,是愤懑的宣泄,是对人生多舛的拷问。更是与命运的决战与超越。一如文学。

它们都是表达情感的。《二泉映月》的音符如泉眼汩汩洇漫。我们知道那流淌着的该是一种无奈;《病中吟》的曲调和泪水缓缓流出,我们_知道那表达的分明是一种悲凉;《良宵》的节拍如思念浓浓笼罩。我们知道传达的更是一种彻骨的沧桑……一如文学。

……

正因为此,我们看到,创作音乐往往也是在创作文学,填词实质上是在写诗,而似歌似乐的文字,会兼具音乐的韵味、情味,从而更灵动多变,摇曳多姿。

下面我们将走人经典文本之中,去倾听文字中流淌出的音乐之声,感悟音乐带给文字的美好。

经典引路

在最初水一般的流韵里,仿佛有一古装少女从笛声中走出来;步步生莲,扇扇似月,在暮春三月,群莺乱飞的时节,婆娑起舞,时抑时扬,像风那样飘忽。

音符如花,一朵谢了,马上又有一朵开了。

我们似乎到了渔村,红滴滴的枫叶下,传来渔船的晚唱;隔岸的灯火忽明忽暗,闪动在碧绿的水波上。

一朵花开了,另一朵花接着谢了。秋风乍起,花叶纷飞,飘舞在梧桐院落里。雕龙的檐下,有鹦鹉在叫着,叫着:秋风起了,秋风起了。

冷清的月光,照在冷清的院落里。西风古道,细雨孤骑,流泻着月光。在卷起的珠帘下。有一个悲凄的声音,细而动人,似乎来自水云深处。

然后是西风古道,细雨孤骑;然后是泪弹琵琶,回首千山,悲笳时动,紫塞已远;然后所有的花朵一起开了,刹那间,又一朵一朵地凋谢下来……

掌声,掌声,掌声。幕落下。

我看向窗外,在没有逝去的笛声的余韵里,看到风前的花叶,颤抖抖地落下来,一片,一片,又一片……在西风里,在笛声里。

——选自吴宏一《笛声》

赏析聆听笛声,作者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又一幅美丽的图画:婆娑起舞的古装少女、缤纷开谢的花朵、纷飞飘舞的花叶,渔村枫叶下的渔舟唱晚、忽明忽暗的隔岸灯火,冷清的月光、冷清的院落、西风古道、细雨孤骑、泪弹琵琶……作者将抽象化为具体,将无形化为有形,行云流水般的笔调写尽了行云流水般的曲调,将读者带入凄美的意境中。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歌喉,不同的乐器有不同的音色,不同的曲目描绘不同的意境。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腔调,音乐带给人们不同的听觉感受,音乐的万千风貌给文学以万千启发。

说老实话,我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水准并不怎么样。我不会演奏任何一样乐器,不会拿起五线谱试唱。不知道许多大音乐家的姓名与代表作。但我确实喜爱音乐,能够沉浸在我所能够欣赏的声音世界中,并从中有所发现,有所获得,有所超越、排解、升华、了悟。进入了声音的世界,我的身心如鱼得水。莫扎特使我觉得左右逢源,俯拾即是,行云流水。柴可夫斯基给我以深沉、忧郁而又翩翩潇洒的美。贝多芬则以他的严谨、雍容、博大、丰赡使我五体投地得喘不过气来。肖邦的钢琴协奏曲如春潮,如月华,如鲜花灿烂,如水银泻地。听了他的作品我会觉得自己更年轻,更聪明,更自信。所有他们的作品都给我一种神圣。一种清明,一种灵魂沐浴的通畅爽洁,一种对于人生价值包括人生的一切困扰和痛苦的代价的理解和肯定。听他们的作品,是我能够健康地活着、继续健康地活下去,战胜一切邪恶和干扰、工作下去写作下去的保证和力量的源泉。

——选自王蒙《在声音的世界里》

赏析对音乐的感悟实际上也是对人生的感悟。文段通过对莫扎特、柴可夫斯基、贝多芬、肖邦等音乐大家作品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音乐、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和澎湃情潮。

不懂音乐,故我一般也不为此走火入魔,但有一个歌手的歌却会让我把音响开得大大的,一连几个小时地听下去,且听得眼角湿润,如痴如醉。这个歌手,就是刘欢。

在再一次“如痴如醉”之后,我突然醒悟:这是因为在刘欢的歌声中,有一种生命的悲怆感。换句话说,我是为这种悲怆所陶醉。

生命旅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遗憾、缺陷、失败、打击……做学生,就会有“马失前蹄”考砸了的时候;做工人,就会有别人还在上班自己却被“判”下岗的时候;做科技人员,就会有他人的研究成果超于自己的尴尬之时。如果宽泛地定义这一切,这就是我们最忌讳的“悲”——悲哀、悲伤、悲苦、悲痛。

人们一般都不喜欢悲。但是,悲怆和悲哀、悲伤、悲苦、悲痛等不同,悲怆中隐含着一种力量。悲怆,是正视“悲”的现实。又不被“悲”所压倒;悲怆,是经历“悲”之后不放弃努力和奋争;悲怆,是体验了自我的渺小脆弱又勇敢地超越自我。可以说,当你学会将悲哀、悲伤、悲苦、悲痛转化为悲怆时,你就会发现,悲中有喜,悲中有美。

因此,我陶醉于刘欢的歌。因为,这不仅是一个生命在低吟浅唱,在引吭高歌,在一抒胸臆,而且更因为,在他带有悲怆感的歌声中有一种壮美的余音在我耳旁不散。所以,他的歌声会感染我,感动我,甚至能——激励我。

——选自苏牧羊《悲怆,引发生命之张力》

赏析刘欢的歌让作者感到生命的悲怆感,给他以无限的人生启示,从而受到感染和激励。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选自《列子·汤问》

赏析这段文字叙述了俞伯牙与钟子期知音相交的历史传说。有道是“千古知音最难觅”,世界这么大,但并非人人都能觅到知音。何其幸运,俞伯牙与钟子期觅到了他们的知音。从而迎来了他们人生中最快乐最值得怀念的时光;何其不幸,钟子期却离俞伯牙而去,留下永远的遗憾,当然也留给后人一段绵长的思念。

方法指津

大多数同学喜欢音乐,哼歌听音乐已是大多数人的习惯,但在当前的中考作文中,写音乐

的或写与音乐有关的文章却很少,可以说这是一片尚未开垦的处女地。抒写文章的音乐美,从题材上讲,我们的文章就已经有了新意,同时音乐也会以其高雅的艺术气质为我们的文章增添无尽的诗意。那么,如何抒写作文的音乐美呢?方法思路很多,下面列举几种,以供参考:

1、改编歌曲。如琼瑶曾改编《蒹葭》为《在水一方》: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绿草萋萋,白雾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方向。却见依稀仿佛,她在水的中央。/我愿逆流而上,与她轻言细语。无奈前有险滩,道路曲折无已。/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足迹。却见仿佛依稀。她在水中伫立。/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这首歌唱遍大江南北,成了琼瑶的歌。

中考作文文体一般不宜选择诗歌,故用这种方法创作出来的诗歌,大多适宜插在文中,成为散文(或记叙文)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用以增加文章的诗意或达到某种特别效果。

2、再现音乐的意境。如例一。笔者认为这种文章特有灵气,这种方法也颇值得提倡。音乐诉诸我们的听觉,撩逗我们的内心情感,在我们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又一幅的图画,将这些画描绘出来,也就成了音乐,成了散文,成了诗。古今中外的音乐为各种主题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若平时注意搜集积累,即可信手拈来,何乐而不为?

3、在文中直接引用歌词。或用作开头,或用作结尾,或用在中间。用以渲染感情、阐明道理、升华主题等。如周华健演唱的《真心英雄》:“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的歌词经常被用以励志:黄家驹演唱的《真的爱你》:“春风化雨暖透我的心,一生眷顾无言地送赠。是你多么温馨的目光,教我坚毅望着前路。叮嘱我跌倒不应放弃……”的歌词经常被用以言情;张含韵演唱的《想唱就唱》:“想唱就唱,要唱的响亮,就算没人为我鼓掌,至少我还能勇敢的自我欣赏……”的歌词经常被用以表现个性。

4、抒写对音乐的向往、沉醉、感受或感悟。如例二。

5、选择某个音乐人,以其某一方面的特征“写深写透”,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如例三。每一个或成功或失败的音乐人总有其独特的个性。其背后亦总有一段故事,这些个性或故事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面貌给予我们不同的启发。作文时若丢弃这些活生生的生活素材,实在太可惜,何不充分利用呢?

6、用文学的笔调描写与音乐有关的故事。如例四。

以上几种方式可根据需要灵活运用。

例文展示

音乐的魅力

程璐

钢琴声轻轻软软地从耳际滑过,丝丝的暖流霎时从头顶扩散到身体的各个罅隙。适才在题海中挣扎的疲惫忽然间烟消云散,只留得一抹浅浅的欣喜停驻在心头。

我不解音律,却爱欣赏音律。我总是如饥似渴地搜寻着种种乐曲,然后在或激昂或婉转的乐音中迷倒。

听!《命运交响曲》正在奏响。那几个刚健有力的短音毫不拖泥带水,让我似乎看到了双耳失聪的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决心。

听!《故宫的记忆》正在播放。那一声声沉稳厚重的强音犹如故宫庄严的步伐,让我似乎看到了那高耸着的太和殿里曾经的辉煌。

听!《无垠地平线》正在奏出,那一连串清丽的钢琴声,一下子把我引向了无边的天际。

音乐就这样轻轻地摇动了一下裙摆,就已经将我的魂魄全然勾走。

那一个个跳跃着的音符仿若天边的流苏,轻易地牵住了我的心,那些似乎被赋予了生命的章节,像极了那绚烂多姿的大自然,让我流连忘返。

钢琴声珠圆玉滑,叮叮咚咚地叩击心门。

琵琶声冰肌玉骨,轻回婉转地浸漫全身的毛孔。

吉他声低沉浑厚,干脆而充满神韵地渗透五脏肺腑。

二胡声咿咿呀呀,摇曳着、充斥着我的胸腔。

呵!音乐就这样俘虏了我。

从此,我便沉醉其中。再也没有刺耳的笛鸣,再也没有尖利的喊叫,有的,只是那纤尘不染的音符和那空灵缥缈的世界。仿若来自天外天的乐章突然破空而来,我,早已醉倒其中。

乘着梦想的翅膀飞翔作文 第5篇

乘着梦想的翅膀飞翔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曾经,我有一个梦想:当一名主持人。但我公开自己的梦想时,却遭到了好友们的不堪一击,我失去了实现梦想的信心和动力,决心从此放弃它。但不知是我跟它有缘,还是它跟我有情,我怎么也忘不了它――我的梦想。

当开学第一天的下午,我在观看《开学第一课》时,我才明白原来梦想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那位在舞台上翩翩起舞的廖智老师,她曾有一个舞蹈梦想,但在5月12日,这个舞蹈梦想伴随着汶川大地震毁掉了。面对残酷的.现实,廖智老师不甘心自己的梦想就这样毁掉了,于是她忍着疼痛穿上假肢练习跳舞,终于在短短一个月后,廖智老师又可以继续实现她的舞蹈梦想了。

看到这里,我的眼里出现了一层“雾”,没想到有人会在自己梦想要毁掉之时勇敢地去抵抗。而我却只是因为好友的嘲笑就放弃自己的梦想,真是不应该呀,看完《开学第一课》后,我决定要像廖智老师一样,继续勇敢的去实现梦想。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与挫折,我都要为了梦想努力,为了梦想前进。

一颗种子,它有了梦想就会努力去实现,最终成为一颗苍天大树;一朵花苞,它有了梦想就会努力去实现,最终绽放出最美的花瓣;一只毛毛虫,它有了梦想就会努力去实现,最终变成一只艳丽的蝴蝶。它们的心中都有一个同样的信念:为了梦想努力、前进、奋斗。

乘着梦想的翅膀飞翔作文700字 第6篇

梦想是什么?梦想是一个人做事、前进的动力。梦想虽说是很遥远的,但是只要坚持朝着梦想的目标努力奋斗就一定会有所收获,有所成就的。

梦想说远不远,说近不近。在你全心全意的想成就它时,便就是唾手可得的,但是如果你只会想,但却不会朝着你的目标而去努力、去奋斗的话梦想就会离你越来越远。追求梦想,重要的是过程而不是最终的结果。不管结果如何,我们都可以毫无遗憾的告诉自己至少曾将为了梦想而苦苦奋斗过。在梦想的旅程中,会有很多很多的绊脚石和艰难险阻,大多数人会因为那些艰难而放弃自己向往的殿堂,只有少数人能够有勇气临危不惧地面对困难。

也许你在梦想的.道路上你失去了很多,但是你只要坚持不懈地一直走下去,你也会发现其实你也收获可很多。在梦想的路上不要气馁,你在这条艰难的路上总会遇到艰险,甚至数不胜数,但你要知道你越过一个艰难的这也代表你也在成长,你也在进步。梦想只有少数人会成就,但你有坚定而不屈服的信念。只要知道,你行,你能行!要对自己有足够的的自信。梦想往往会有两条路,第一跳是那种不懂得珍惜不懂得坚持的人选择的路这是大部分人会选着的路,因为这不需要任何的思考。第二跳是极少数人会选择的路,这是跳艰难的路,只有意志坚定的人才会去选择的路,但这跳路总会有人去走完。

梦想不像数学的奥数,再难再复杂的一道奥数都会有一个精准的答案,但梦想不同,在总会给人以意想不到的惊喜。有的人甚至一步便可与自己原有的人生擦肩而过。梦想的结果总是枝繁叶茂,让人看到自己最美的一面。

乘着梦想的翅膀飞翔 第7篇

那时候在上中专二年级,开始上成考高考的预科班,但是也许是年轻,那时候并不以为然,始终认为还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挥霍,那时候说得最多的就是无聊这个词语。班上很多人都认为上学真无聊,想尽办法让自己快乐,上课的时候传纸条,吃零食,看闲书,那是学生时代的人们几乎都干过的。后来很多人开始撒谎生病不来上课。我也干过,当然年少轻狂没什么对错。只是现在想来那时候浪费了很多的时间,以至于今天,的确觉得可惜,但可惜过后更多的是要弥补。还好现在也不算晚,人生有很多起点,只是自己能否放下,放下了,身子也轻了,也豁达了,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像是生活在自己的小壳里,对外物不闻不问,只关心自己的切身利益,而且还无法挣脱生活的束缚,把生命用在了小我,而把大我抛在脑后,殊不知完善小我首先要有海纳百川的肚量才行。

那时候在想在上成考专科的时候,继续学习自考的本科。两者都不耽误,2年内专本一起结业。计划总也赶不上变化,人的惰性和一些莫名其妙的心态,使我这个美好的愿望就这样破灭了,一切缘于自身。我想我算是最好的反面教材!那时候每周晚上去上专科的课程,老师龙飞凤舞的在黑板上写着笔记,一边口若悬河的讲解她的教案,底下的同学有70%在开小差,看闲书的、闲聊的、心不在焉的。有为数不多的同学在记着笔记认真听讲。后来的几次还有在后面打扑克的。我开始质疑这种学习的氛围,或许成考的课堂就是这样,大家的目的不是学知识,而是拿文凭,拿那块敲门砖,有的为了职称,有的为了就业,有的被逼来上学,还有的为了可以接本,因为这是最简单的途径。而在我的心里一直渴望那种大家可以有独到见解,海阔天空的聊天,而且氛围融洽的校园读书,想的和现实毕竟是两码事。后来上了半学期的便毅然决然的退学了。就如韩寒那样放弃了校园生活,但并不等于放弃学习。趋于现实的无奈我必须要取得学历,所以我选择了自考,在进行专科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自学,这是最大的收获,逐渐学会了自己总结读书笔记,归纳重点,同时发现很多不懂的问题,知道自己了解的太少。

在学习的过程中,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自考365的一班朋友,有些或许记不住姓名,确切的说是网名,但在心中却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感受到身边还有那么多选择自考的人,有那么多同专业的同路人,彼此支持鼓励,没有歧视没有压迫,大家平等。在看到网友们互相鼓励的时候,虽然只是简单的几个字,但那却是强大的力量,也是一直坚持走下来没有放弃的动力,尽管现在我通过的科目并不多,但我学会了包容、坚韧、坚持、思考、奋斗、团结、友爱等等很多做人的品质。365的网友们来自五湖四海,有各自的生活,或许很多是由于各种原因没能上大学,现如今也都一个一个的毕业了,在职场上与统招生共同打出一片天地。尽管社会中对于自考生的支持还不够,有些还会歧视,比如招聘条件中注明只招收统招生。但自考生有着坚强的毅力,相信中间很多人都深悟生活的艰辛,体验过生活的困苦,但始终坚持奋斗,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并取得成功。这将是我们自考生最辉煌的一页。在将来也会成为最独特的风景与资历。只要我们坚持不放弃,遭更多白眼也不怕,我们虚心,我们敢于接受好的,批判坏的,敢于挑战生活,直面人生。

我们有着强大的团队,在365的论坛中我们分享心情,分享资料,谈天说地,互相友爱。自考生是善良的,也是内心最脆弱的。因为我们曾经历太多失败的考验,但庆幸的是我们一次又一次的站了起来。在自考人生中的确学到了很多,尽管我们是无声的支持,但在内心中却激起千层波浪,成为最深刻的记忆,自考生,是最可爱的人!

另外,再说一点自己的学习体会。我是学汉语言专业的,研究汉语非易事,最怵头的要说文言文,一篇课文常常要看将近半小时,初学者大约都是这样,就像看天数一样,很多时候都想放弃,因为看不懂便没了兴趣。就像学英文要知道语法和词语的意思才能连成一句话。学古文更是如此,我们的前辈们大约都是这么一字一句的抠出来的,这么想着也有了动力。总觉得看书本的内容并不能全面理解,在学习的过程中,强烈建议大家每学一片课文把问题罗列出来,或者有时间有能力的可以写读书笔记,在每篇文章上面作注解,思考文章的中心思想,自己先写一遍再和课后提示作参照看看差了多少。因为我发现每次看完一篇文章之后都特别明白,但合上书就好像什么都没记住,后来发现是因为自己习惯于接受别人的东西,而少了自己的见解,每次看完文章习惯先看一遍课后提示而不自己思考在先,这样东西还是别人的而不能融入自己的头脑中,因此记忆只是短暂的。我想这用在什么地方都一样。

有些人不需要做同步练习最后也能通过考试,这因人而异,如果要加深记忆作同步练习很重要,可以多见一些题型,多知道一些提问的方式,考试的时候就可以轻车熟路,运用自如了。熟读百遍,其义自见。看书是最重要的环节,理解更重要。把书囫囵吞枣式的看一遍,事倍功半,是什么也记不住的,很容易忘记。对书中的知识点理解背诵是很重要的,不然无法成为你的知识,光靠理解不背诵也不行,很容易忘记,永远也不会成为你的知识,不可能每次用的时候都去翻书找。

还有就是多观察多实践,但凡理论的诞生都是基于实践基础上得来的,不是胡诌,不是写科幻小说靠编的。因此在学习的时候不懂的知识点可以拿出来观察周边的生活,用一些活生生的例子使自己深刻记忆,在实践中学习理论,生动形象,易于掌握。我认为这是很好的办法。

让文化乘着语用的翅膀飞翔 第8篇

一、讲故事,练复述,水到渠成传承文化

历史故事类属于故事体裁,这种体裁以全盘展现事件描述的整个过程为主要内容,侧重故事情节发展的形象性、连贯性,是培养学生进行文本复述和口头表达能力的极佳载体。因此,教师在初步整体感知环节中,就应该着力于对文本故事情节的梳理与整合,为学生口头复述奠定基础。《祁黄羊》这个故事已经成为中华灿烂文明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炎黄子孙文化血脉的源头。可分为“举荐祁午、举荐解狐”两大内容,感知这两大板块中的异同内容,建立框架结构,并通过“荐人物、遭质疑、说理由”的逻辑顺序,为学生复述课文搭建认知的平台,高效完成故事的表达与复述。

经典传统文化故事已经超越了其作为故事的价值,而是承载和传播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一种载体和形式,引导着整个社会基本价值的形成。从这个视角来看,讲好一个故事就等于是在传播与悦纳一种文化。

二、悟语言,品形象,立竿见影促进认知

经典的历史故事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不仅仅因为其有着跌宕起伏、耐人寻味的故事情节,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故事其实蕴藏着丰富而积极的传统文化因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紧扣文本中的核心语言,强化对人物内在品质的思辨,从中汲取有助于学生内在成长的人文营养,重新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中,教师从“发愤”入手,引导学生感受司马迁人生的巨变,随后顺势出示司马迁对人生哲思的语句,共同走进文本中的核心内容,走进司马迁的内心世界,从而提升学生内在的坚定与执着。教师引领学生从介绍《史记》的“52万字”“13年”等较为抽象的数字,体会司马迁为实现自己的目标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经历了如此辨析体悟的过程,司马迁的形象特征才能在学生的内在意识中鲜活起来、沉淀下来。学生也自然在感知体验的过程中,将司马迁内在的精神品质视为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榜样,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寻类似,促对比,举一反三深化感悟

历史故事原本是一种普通的文本,但一旦进入教材之后,便生发出独有的“编者意志”,为学生言语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为自身生命的成长提供了智慧。事实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中的人物之间也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彰显出必然的认知规律。深度找寻这些必然规律,可以从人物内在本性出发,可以从历史背景的情境出发,也可以从言语特色的相似性出发。针对《推敲》一文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课前预习王安石修改“绿”字的故事,感知人物特点,形成基础性认知。而在引导学生感悟韩愈对“推”“敲”两个字形成不同的效果时,教师也可以顺势引导学生对王安石诗句中的“绿”字进行改写,并鼓励学生说说自己的理由,借助相类似的文本为学生提供扎实有效的展示平台。当学生们提出自己种种观点后,教师则直接告诉学生,你们如此斟酌用字的过程,正是王安石所经历的,这与课文中贾岛苦苦吟诵也是一样的。

让语文乘着音乐的翅膀飞翔 第9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实效

【中图分类号】:G633.3

一、用音乐吸引注意,引入课题

任何课文课题的引入首先是一个难点,也是让许多语文教师棘手的问题。难就难在要创设一种恰如其分的情境和氛围,从而自然引入课题。这其实也是一个很考验语文教师基本功的环节。语文老师们往往靠单纯的语言情境,效果并不明显。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在新课开始时,先播放一段有关的乐曲或歌曲,创设教学氛围,让音乐将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之中,让学生充分感受课文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感情。如我在教学《失街亭》一课时,就首先播放了《三国演义》的主题歌,那深沉、浑厚的乐曲将学生带入万马奔腾、惊心动魄的战争气氛之中,战争的激烈、紧张、惊险,各军事集团间斗智斗勇的情形以及主要人物诸葛亮羽扇纶巾、运筹帷幄的鲜活的人物形象也历历在目,栩栩如生。这样,歌曲带领学生感受雄厚的历史,使学生顺利进入课文情境。其实,很多课文都可以通过悦耳动听的旋律来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等名著,白居易的《望江南》、温庭筠的《菩萨蛮》等名词,大都可以使学生在音乐的熏陶和感染下去掀开书页。再如《一个也不能少》《泰坦尼克号》等课文,通过音乐与画面的完美结合,即使教师只字未提,学生早已进入那情那景,兴趣自然浓厚了起来。

二、用音乐渲染情感,创设情境

人们常说“文章不是无情物”,古人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章实则是作者充沛感情的自然流露。任何一篇作品都包含着作者的丰富感情。由于音乐长于表达感情,也最容易触发听者的情感,在音乐欣赏中很容易引起欣赏者感情上的共鸣。人的情感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于一定的情境,学生更是如此。课文是以语言文字塑造形象的媒介和手段的,因而在阅读过程中需要读者有一定的理解力,才能在想象中构造起作者所描绘的艺术形象、艺术情境。语言文字的抽象性往往使学生一时难以想象文字描述的情景,也难以体验文字描写的情感。而音乐轻重缓急的曲调,明快的节奏,“未成曲调先有情”,能给他们更为直接、更为生动、更为丰富的感受,它所唤起的联想是从情感激发中自由展开的,能帮助学生克服语言文字的抽象性所带来的困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学生都非常熟悉,因此,在教学《失街亭》、《林黛玉进贾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以及《杨修之死》、《智取生辰纲》、《香菱学诗》时,我就先播放相关歌曲。当学生熟悉的音乐响起时,学生热情高涨,眼前仿佛浮现出《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及一群红男绿女学诗作画的情景,学习课文时,兴趣自然浓厚,效果自然很好。

音乐与画面的结合则能更快地帮助学生架起想象、联想的桥梁,顺利将学生带入情景。在《白杨礼赞》的教学中配以《我爱小白杨》烘托白杨树的伟岸挺拔的形象,收到了震撼心灵、引发激情的理想效果。析读时,让学生挑选自己喜爱的段落,用音乐作伴读。平日平淡的语调在优美的音乐的带动下变得舒缓、圆润而深情。音乐像美妙的甘霖,滋润着学生们那灵敏的审美触觉,使他们兴奋、激动起来,情不自禁地把身心投入课堂。

三、用音乐意会言传,突破难点

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认为,“音乐是一种抒情性极强的艺术形式,它通过乐曲中力度的强弱、旋律的起伏变化、以及节奏的抑扬顿挫,用直感的形式,使人获得比其它艺术更为直接、更为生动、更为丰富的感受。”有些课文中老师讲不清、道不明的東西,完全可以借助音乐传达给学生。

教学《月光曲》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贝多芬即兴创作的《月光曲》的艺术感染力,我找来贝多芬的钢琴独奏曲《月光奏鸣曲》,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联想,感受穷苦兄妹俩的思想感情。听着优雅的音乐,领悟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同情,体会社会的坎坷和生活的曲折。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爱到美的教育。

除古典乐曲外,现代歌曲对理解课文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如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时,我就播放王菲的同名歌曲,让学生在那天籁之音中去感受词人对天上人间的向往和对亲人的美好祝愿;学习《愚公移山》时,我播放江涛的同名歌曲,让学生在气势如虹的音乐氛围中自然会领悟到愚公坚忍不拔的意志和不同凡响的气概。在课堂上适当引入音乐,让音乐流动的触角去拨弄他们灵感的琴弦,不仅让学生感受了作品,突破了教学难点,而且也使他们的人格得到了陶冶和升华。

四、用音乐促进感悟,指导朗读

中学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要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悟、朗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指导学生感悟和有感情地朗读这方面,音乐有不容置疑的作用。好的音乐可以填上词,好的文章可以谱上曲。文章有叙事的,有抒情的;音乐有叙事曲,有抒情曲。好的音乐,只有用耳、用心去听,才能真正感觉其美妙;好的文章,只有用口、用心去读,才能真正领悟其真谛。音乐的节奏、曲调能为感悟的主体——学生营造氛围,提供契机,调动学生的知识、生活积累,让学生在自身与课文文字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他们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帮助学生真正有所“悟”。所“悟”之后配上音乐朗读,学生在文与乐的海洋中畅游,这时,他们朗读的语速、语调回相应地与音乐保持一致,达到理想的效果。即使较难读出感情的课文,其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杜牧的《阿房宫赋》中“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等简单得无法再简单的看似平淡的三字句,不懂音乐的人是感悟不出其非凡气势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的人,是无法向他人讲述命运之神是如何来敲门的,英雄与命运经过了一番怎样的决战,并最终取得胜利的,而诸如贝多芬《第五交响曲》这样的音乐就可以弥补这一缺憾。在上《荔枝蜜》一课时,我用轻柔、舒缓的现代音乐。学生自读时,让音乐响起,文中美丽的景致,流动的情绪渐渐地浸入学生的心田,使他们仿佛置身于荔枝林,与作者一起经历那惊喜、探寻与感动的场景,仿佛看得到作者那欣喜而激动的面庞。

乘着梦想的翅膀飞翔 第10篇

——《开学第一课2013》观后感

五、4班马欣雨

2013年9月1日晚我跟爸爸观看了CCTV-2频道播出的由教育部、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2013》,今年的主题是:我的梦﹒中国梦,通过“我的梦”、“坚持梦想”、“探索梦想”、“中国梦”四个主题班会课,以现场课堂的形式,讲述个人与国家的梦想。

《开学第一课》在八达岭长城隆重开讲,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其文化内涵中饱含着中国人民“勤劳、朴实、坚韧、向上”的精神和“友谊、和平”的梦想。开学第一课告诉我们,坚强、努力,从长城出发,实现梦想,从长城到中国,从我的梦到中国梦,梦想就是希望。班会课上影视明星李连杰、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试飞英雄李中华、影视明星章子怡分别用演讲的方式向孩子们讲述梦想成真的心路历程;而作为辅导老师的庞清、佟健、房祖名、张静初、陈然、韩庚、王心凌等人,则以课间操、游戏和表演与孩子们融为一体。《开学第一课》,就是想要告诫我们要仰望天空,要有梦想。有了梦想,才有创新进取的人生,才有健康向上的美好心灵。

梦想是一盏照亮前进方向的灯。从西南旱灾到玉树地震,从28省区市的水灾到舟曲泥石流,我们失去了很多,但梦想不曾失去。失去双臂的刘伟的一曲钢琴曲让我们看到的是常人难以想

象的坚强和毅力,给了我们更多的感动。来自舟曲遇难女孩父亲和校长的讲述让人们更加珍视生命的含义和学习的梦想。我似乎看到了活着就是人生的幸福,就要有所追求,就要努力学习,就要好好的活,有价值有意义的活。梦想的故事还在传递……开学第一课,难忘的第一课!

乘着梦想的翅膀飞翔 第11篇

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了一口的苹果,或许你没有美丽的外表,或许你没有天籁般的嗓音,或许你没有聪明的智慧,但我们都有一个五彩缤纷的梦想,因有梦想,没有翅膀的我们同样也能够飞翔。

那一个个动听且遥远的神话故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祖先对梦想地追求,对飞翔的渴望。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的故事都把它展现得淋漓尽致。吉法尔曾驾驶着由蒸汽机驱动飞艇由巴黎出发到达了特拉普斯,整个路程仅有28公里。虽然这段路程较短,但是这是迈出梦想的第一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后来的人们沿着前人脚步去探索,去发现。1903年12月,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这又是一项伟大的创举。聪颖的人类将流逝的时间化为力量,将渴望化为荣耀。因有梦想,人类得以凌空飞翔。

薄薄的天暮再也挡不住人类超越极限梦想的翅膀。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成功飞天,让中国再一次被世人瞩目。9月27日16点43分24秒,翟志刚开始出舱进入太空。16点45分17秒,翟志刚在太空中迈出了第一步。这一刻成为了激动人心时刻,多少人的心都纠结在一起,希望共同见证这历史的一幕。这成功的背后凝聚着多少挫折、心酸、泪水。但梦想终究会实现,她是自信、勤奋、执著的缩影。

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天使,天使不但保护它的主人,还替主人保管着梦想的翅膀。朋友们,不要让天使永远保管着翅膀。因为它是属于你的翅膀。不要对我说,梦想的翅膀你不会拥有。不要灰心,梦想的翅膀对待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就像上天对待每一个人一样。只要你努力拼搏,梦想就会实现。

张彩 乘着飞翔的翅膀 第12篇

——谈音乐活动对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

堂二里镇幼儿园 张彩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人已成为现代教育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更应该是现代学前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我们作为新型的科研型的幼儿教师,肩负着民族希望的重任,必须在一点一滴的工作中注意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音乐教育活动本身就需要丰富的想象及创造能力,对幼儿来说,音乐在促进幼儿想象、形象思维、创造性思维上更有其特殊的作用。我有意识地运用各种音乐活动来培养、激发、鼓励幼儿的想象、创造力,让幼儿在“玩”中、“无意识”中获得自主发展。

唱歌是音乐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唱歌活动中对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首先应尽量启发幼儿联系已有的感性经验,随歌曲的歌词、曲调所表达的意思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如我在秋季教大、中班幼儿学习《小树叶》时,让孩子们观察树叶飞舞的样子,想象小树叶“离开妈妈”和“打扮妈妈”的情形,从而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用歌声表现出第一段的“悲伤”和第二段的“乐观”的情感。

边唱边动作是幼儿在唱歌活动中的特点。他们不但用歌声来表达感情,更喜欢用动作来加以补充。如果歌词很具体,易于用动作来表现的话,幼儿一般能主动地用一些动作来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如小班《我们大家做得好》,孩子们会主动随音乐做拍手、点头、叉腰、踏步、转圈等动作。学习《小猪睡觉》时,“小猪吃得饱”一句,孩子们就把两只小手放在嘴边,快速地向嘴里填东西,那样子真像没出息的猪八戒吃东西,又可笑、又可爱;“小尾巴在摇”一句,孩子们翘着小屁股左右摇晃,真好像后面长了一条细细的小尾巴。中班学习《苹果》时,最后一句“身体健康真快活”,我表演时只用竖起大拇指来表示了一下,可孩子却用双臂屈肘用力震动来表现,就像一个个大力士在炫耀他们健壮的体魄。《捏拢放开》、《小牙刷》、《漱口》、《洗手》、《跷跷板》、《好朋友》、《学做解放军》、《这是小兵》等歌曲,都很适合幼儿自己用动作来表现。可能从成人的眼光看这些动作都非常简单、幼稚,可这些都是三、五岁的幼儿自己想出来的,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孩子们特定的感情。我作为老师积极地为幼儿创设机会,让幼儿自己为歌曲配动作。

让幼儿为歌曲配动作,我一方面多让幼儿直接观察自然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从中得到启发,另一方面給幼儿示范一些动作,让幼儿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加以创造。如大班学习《快乐的小牧民》之前,我先在日常活动中通过故事、图片、光盘等,让幼儿对蒙古民族有初步的了解,然后欣赏一些蒙古民族的音乐,学习踏步、马步、勒马、扬鞭、抖肩、挤奶等动作,学会了歌曲以后,我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舞蹈形象和舞步,表现小牧民的生活,从而提高了幼儿对动作的想象力和表现力,丰富了幼儿的情感体验和感受。中班学习《蝴蝶花》,我引导幼儿先复习了一些基本的舞蹈动作,如蝴蝶飞、耸肩、小碎步、后踢步等,然后让幼儿尝试用动作来表现歌曲,而不必需要老师把每个动作都设计得好好的让幼儿跟着做。

让幼儿给熟悉的歌曲增编新的歌词或改变部分歌词,既能提高幼儿唱歌的兴趣,也有利于幼儿创造力的培养。《我爱我的小动物》、《在农场里》、《小朋友想一想》等歌曲只需要换一下小动物的名称,《打电话.、《火车开啦》等只需要换一换地点就可以给幼儿新的感受。《两只老虎》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熟悉的一首儿歌,孩子们通过改变动物名称和改变身体部位名称创编了许多段歌词,就连中午在幼儿园吃包子也唱着“再来一个,再来一个,真好吃,真好吃,你吃一个,我吃一个,吃没了,吃没了”。孩子们唱着自己编的歌得意极了。孩子们在为《苹果》创编歌词时,开始只把苹果改为各种蔬菜、水果,唱着唱着,有的小朋友说,西瓜、草莓不是长在树上,应该把“树上”改为“地上”,葡萄是长在葡萄架上的,香蕉不是一个一个摘下来的,是一大把一大把用刀砍下来的。孩子们太了不起了!

在唱歌活动中,我还注意通过让幼儿创编故事情节来训练幼儿的发散思维,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如中班学习《鸭妈妈和鸡阿姨》时,我先给孩子们讲了鸭妈妈、鸡阿姨河边相遇,鸡阿姨想过河但不会游泳的故事,让小朋友帮鸡阿姨想办法。有的说在河上架一座桥,但马上有人说太费力;有人说拿一块长木板从河这边搭到对岸;有的说锯一棵大树造一只船,但太费时间;有的说用一小块木板当船划过去;有的说让老鹰或乌龟或鳄鱼驼过去;有的说打电话定一架飞机来,孩子们七嘴八舌,办法一个接一个。歌曲《蚂蚁》也是先以故事形式出现,让幼儿帮小蚂蚁想办法运豆子,促使幼儿积极思维。《李小多分果果》、《拉拉勾》等歌曲都可以通过让幼儿创编故事情节获得锻炼。

具有一定情节、角色的歌曲,如上面提到的《鸭妈妈和鸡阿姨》、《蚂蚁》,还有我们熟悉的《拔萝卜》、《小兔乖乖》、《迷路的小花鸭》、《小熊掰棒子》、《猪小弟》等,我就让孩子们“说说”、“唱唱”、“跳跳”,把他们创编成童话歌舞剧。我和孩子们共同设计语言、动作、场地、服装、道具等,我只是“场记”,他们才是真正的“导演”。《小熊掰棒子》需要一片玉米地的场景,而元旦时演出又无法弄到真实的道具。玩具架上放着孩子们用皱纹纸做的手花,一群孩子把彩色的手花戴在头上,长长的纸条向下展着,盖住了他们的脸,这就是他们的一片玉米。孩子们的智慧无法想象,他们对这样的活动非常有兴趣,人人积极参加。

艺术是相通的。有些歌曲是可以用其它艺术形式来表现的。《欢乐颂》的活动中,孩子们根据歌词创作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我们还共同制作了一面《欢乐颂》的主题墙饰。《春雨沙沙》的活动中,我们把歌词当儿歌,举办了一场诗歌朗诵会。

有些幼儿喜欢唱自编的歌曲,虽然不完美,或许似曾相识,但我都给他们以热情的赞扬。自编歌曲对激发幼儿的想象、创造的热情,让幼儿学会用表达自己的情感及发展音乐能力等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给幼儿发挥创造的机会,激发其创造热情,培养其创造能力应贯穿在全部幼儿音乐教育之中。不仅在唱歌教学中这样做,在韵律活动中、倾听音乐及进行各种音乐游戏中、打击乐的活动中都应有所体现,让幼儿有创造性地学。如小班律动《拍手点头》,开始时我只教了拍手点头,拍手叉腰,拍手拍腿三个动作,在幼儿熟练后我启发幼儿想“我们还可以做什么”,幼儿讲出具体内容后,大家就做他们自己提出来的动作。学习了《小鸡叫、小猫叫、小鸭叫》之后,孩子们又把小狗、小羊、小猪、青蛙等动物也加了上去。大班音乐欣赏《狮王进行曲》,我启发幼儿讨论音乐表现了狮王怎样的形态,鼓励幼儿根据自己对音乐的想象,边听音乐边做自由律动动作,感受和表现音乐的情绪。音乐游戏《我们邀请一个人》,开始我只把幼儿平均分成了甲乙两队,玩了两次之后,有的小朋友说:“老师,应该找一个裁判。”于是游戏变成了“小猫”队和“小兔”队在“小狗”裁判的哨声中进行。节奏训练时我鼓励幼儿说说拍拍,虽然简单,却也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创造积极性。

幼儿时期是人生成长中的重要时期,更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时期。身为幼儿教师的我们应该在各种活动中努力创造条件、机会,使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最好、最快的发展。有时大人们只有在孩子的带领下,才能步入他们所仰望的境界。每个孩子都是一幅精彩的画卷,每个幼儿都是一篇生动的乐章。“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愿所有的孩子都在歌声中“乘着飞翔的翅膀”。

堂二里镇幼儿园 张彩

2009.7

乘着飞翔的翅膀

——谈音乐活动对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

堂二里镇幼儿园 张彩

乘着音乐的翅膀飞翔作文 第13篇

变声, 是人从少年向成人发育成长过程中表现在发声器官上的生理现象, 呈现这种生理现象, 就意味着该少年已步入青春期。所谓变声期, 就是发声器官发音、变化、成长的全过程。以科学的眼光看, “变声期”应当包括歌唱声音变化的一年半至三年, 而不是仅限于普通说话声音变化的六个月或一年。由此可见, 在音乐教学中如何正确对变声期少年的唱歌卫生、方法及心态加以引导是一个长期的、需要坚持的过程。

一、由少年变声期的生理原因而引发的教学问题

12岁以前, 喉头的大小男女基本相同, 他们的发音器官非常脆弱、柔嫩, 发出的声音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别, 都是清脆、明亮的, 这时都叫“童声”, 所以我们经常听到的童声合唱往往男女音色是基本一致的。随着年龄的增长, 进入青春期的少年, 其躯体及各生理器官都开始迅速地发育成长。表现在发声器官上则是喉头、声带急剧的变化。这种变化, 男孩子要比女孩子更为显著。由此, 男女声立即显示出各自的特色。而这种变化的开始, 就是“变声”期的开始。女孩大约从12岁开始, 男孩约从14岁开始。女孩的变声期一般要比男孩来得早些, 变声过程也较短, 生理变化较为缓和。相反, 男孩的变声期比女孩来得晚, 变声过程也比较长, 其表现是:喉头增大, 喉结突出, 咽部及声带增大、加厚。

整个变声期可分为变声初期、变声中期 (即变声的旺盛期) 和变声后期三个阶段。

变声初期的少年, 生理变化尚不太明显, 但声带已有了轻度的充血现象。主要表现为发声的持久性差, 容易疲劳, 声音不太稳定, 唱歌时感到很费力。男生在这个时期喉部及甲状软骨没有明显的变化, 声音仍为童声, 只是有些沙哑、粗糙。女生在变声初期往往会感到声音涩滞, 大约1-3个月以后, 声音才逐渐变得丰满, 假声也逐渐明显。

变声中期的少年, 生理变化十分明显, 声带呈弥漫性充血及水肿状态。声带后端闭合不全, 故发声不易控制, 音色也变暗变哑, 歌唱时容易产生嘶哑和破音, 甚至出现失声现象。所以这时期特别要注意歌唱的用嗓卫生。男生在这个时期喉头迅速增大, 声带增长 (约比女生声带长出近三分之一) 、变厚, 胸声增多, 声音也逐渐变得低沉。女生在这个时期由变声所引起的症状虽然没有男生明显, 但声带、口鼻、咽腔黏膜均有分泌物, 也应细心照顾, 尽量消除其变声的障碍。

变声后期的少年, 生理变化趋于缓和, 声带充血等一系列症状逐步消失并基本定型, 其声音已基本上接近成人的声音, 男女之间的音色差别很大, 通常表现为八度距离, 声部的特点也非常明显。此时喉部组织结构的发育逐渐完成, 男生的喉结明显突出。

了解上述变声的过程与特点后, 就可以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对象开展唱歌教学了。

(一) 教师在歌唱教学中应选用合适的声乐教材。

歌曲的音域不能过宽, 一般来说最好控制在八度以内。音量和力度也不宜过大, 曲调要流畅优美, 切忌“大跳”, 以免学生叫喊。另外, 要根据儿童的变声情况, 选用适当的曲调确定歌曲的音高。如果遇到与此相悖而又必须教唱的教材, 就务必在教学方法上采取适当的措施。总之, 一切以能顺利地歌唱为前提。

(二) 在唱歌教学中应讲究科学的训练方法, 教会学生正确地使用气息支持歌唱。

平时练唱时尽可能用轻声, 这样既能保护嗓子, 又能使学生在轻声演唱时用心感受音乐旋律的动人之处及其丰富的内涵, 使学生的音乐修养逐渐得以提高。此外, 教师应注意循序渐进, 不可急于求成。可先让学生从合适的、容易发声的自然音区练起。可多以练唱“哼鸣”为主, 也可男女生分组练习, 以适应各自的声部特点。女生在变声后期练声时, 可适当引入假声, 进行混合训练, 这对于女生今后声音的发展将十分有利。

二、由少年变声期的心理原因而引发的教学问题

变声期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 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及对社会了解的加深, 其心理活动的成熟性逐步增强。通过十多年的初中音乐教学, 我总结了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由于变声期少年的自主性逐日增强, 他们都认为自己长大了, 不应该盲从, 而应该有自己独立的见解。

在对待老师的态度上, 也不像小学生那样完全依从了。他们开始逐渐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 对于老师所讲的道理也不轻易相信。因此, 教师必须摆正自己在教学中的位置, 明确自己的作用, 钻研教学, 勤恳地工作, 形成尊师爱生的教学环境, 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因此, 学生学习唱歌有无兴趣是关键, 一种是从小对唱歌就有兴趣;一种是经过与歌唱活动的多方面的接触的启发产生了兴趣:一种是由于声乐教师的良好指导后逐步产生兴趣的。而无兴趣者, 无论如何都是学不好的。一种良好的心理条件则是通过声乐教师的正确声乐观念, 良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形成的。学生能在发音观念上得到良好的发声条件反射, 这也是至关重要的心理条件。

总之, 由少年变声而引发的问题, 不仅有教学上的, 还有教育上的。引发问题的原因有生理上的, 也有心理上的, 还有许多因素。可以说, 这确实是错综复杂的问题, 要正确解决它, 老师必须有科学的认识、正确的态度和妥善的方法, 排除各方面的不利因素, 克服万难, 使广大青少年能够健康顺利地渡过变声期这一难关, 不仅有一副健康的身躯, 更有一颗坚强自信的心灵, 从而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明天更严峻的挑战。

参考文献

[1]程淑安.声乐与教学.

[2]徐小懿.声乐演唱与教学.

乘着语言的翅膀飞翔 第14篇

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了几种具体的语法教学方法与大家探讨。

一、 善设情景,使语法教学更生动

情景法是使用图片、多媒体和实物等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一个真实生动的情景,这可有效地防止语法教学的枯燥性和单一性,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其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比如:在一般现在时的教学中,以每天的作息活动为情景,给出提示动词:get up—have breakfast—go to school—have lessons—have lunch—have lessons—go home—do homework—go to bed,同时利用道具钟,进行问答。在生生间问答前,先做师生间的问答,并板书主要句型:What do you do...? What does she/ he do...? Do you...?

以“get up”为例,可这样设计:学生A问What do you do at 6 a.m. every day? 学生B边做动作边答:I get up at 6 a.m. every day. 学生A再问其他学生:What does he/she do at 6 a.m. every day? 其他同学再做答:He/She gets up at 6 a.m. every day. 学生A再提问学生C问题:Do you get up at 6 a.m. every day? 学生C按实际情形作答。

其他的情景,可变换练习方式,如4人小组练习,小组到台上表演情景等。这样,在整个问答中,辅以时间、动作,并且联系实际地创设了合理的情景,同时,把一般现在时的第三人称单数以及非第三人稱单数,陈述句、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都练到了位,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这一语法点。

二、 巧设话题,为语法学习添活力

〖JP4〗在语法教学中巧妙设计话题,可使学生“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了就用”。

仍以上面的一般现在时的教学为例,借助刚才的情景教学,学生对一般现在时在口头表达上已掌握得相当不错了,但是写作上涉及甚少。可设计话题:What do you do every day? What does your friend do every day? Can you write a short passage to tell me about your daily life? 借助教师给出的提示词以及刚才的问答,学生两人一组,把自己和朋友一天的生活都写出来。这样的写作,学生会觉得轻松自如,也会注意到不同人称中动词的变化。

三、 善设任务,使语法学习更真实

在语法教学中,教师也可设计一些趣味任务,让学生在任务活动中运用语法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体会和领悟语言形式的表意功能、内化语言规则、有效提高其语言运用能力。

如:在问路的语法教学中,我结合课本,设计了一个有系列任务的寻宝情景,共5个任务:第一个是关于问路指路中表示方位的生词学习和匹配练习,第二个是根据指路用语找到正确的图片,第三个是听指示找出正确的地图和路线,第四个是为地图和路线写出正确的指路用语,第五个是根据路线图给要参加生日派对的同学留便条写出路线。学生每完成一个任务,就可以得到如何走到宝藏所在地的一个提示,完成五个任务后,就知道了宝藏所在地,得到“宝藏”。

这样的设计,使学生每完成一项任务就有一种成就感,同时又有了挑战更高更难任务的信心和兴趣。

四、善用归纳,使语法学习趋完整

归纳法即教师先向学生逐步渗透具体的语言现象,然后让学生观察分析并找出规律,归纳和总结出语法规则,这是我们在语法教学时较常用的方法。

如,在时态教学中,先列举大量的例句,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并进行归纳,这样学生很容易就能归纳出时态结构公式,如:现在进行时am/is/are doing、一般将来时will do、现在完成时have/has done等等。

总之,用归纳法进行教学,学生通过接触具体生动的语言实例,积极参与寻找某些规律,容易理解并记住某些结构以及他们的用法。

以上是我对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一些尝试和总结。我相信,在语法教学中,只要我们教师采取多种方法、多种手段进行教学,就一定可以使单调乏味的语法教学变得妙趣横生,使学生易于且乐于接受和掌握语法知识,并有效地提高初中生运用语言综合能力。

上一篇:金融信息服务信息披露下一篇:视频监控系统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