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翻译范文

2024-06-01

文学翻译范文(精选12篇)

文学翻译 第1篇

关键词:非文学翻译,文学翻译,区别

“非文学翻译强调的是事实, 文学翻译强调的是价值; 非文学翻译强调信息的清晰性, 文学翻译强调风格。”但翻译研究长期以来都更重视文学翻译, 用文学翻译的标准来衡量和指导一切翻译活动, 一味的追求忠实造成许多非文学类文本译文质量低下的问题。要改变这一现象就需要认识到二者之间的区别。

一、翻译对象

非文学作品是客观事物的反映, 强调准确性、严谨性和目的性, 注重逻辑思维, 而文学作品是一种语言的艺术, 与非文学作品相比, 文学作品更注重形象思维、和艺术感。从翻译实践来说, 非文学翻译和文学翻译的对象有一点被人们忽视了, 即作品质量, 文学翻译的对象大多数都是经典作品, 基本不存在语言质量或逻辑思维的问题, 译者需要尽可能做到内容和形式上的忠实。而非文学翻译文本在很多情况下存在语言不规范, 表达意义不明确, 逻辑错误等问题。因此不能盲从忠实原则。

二、翻译目的及译文读者

汉斯·弗米尔 ( Hans Vermeer) 提出并探讨了目的论。将翻译视为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和有结果的行为。

文学翻译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译作的文学功能, 再现原作的文学效果。希望读者能够从译本中体验外来文化, 并从中获得艺术的享受, 有时还能对读者起到激励作用, 如“五四”时期苏联文学作品的译介就极大鼓舞了当时中国的进步青年。

而非文学翻译的目的则是为了实现简洁和有效的交流。其目的性更具体, 如旅游文本是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 金融商务文本是为了招商引资、扩大业务等;此外非文学翻译往往是一个独立的商业翻译项目, 除作者和译者外, 还包括项目委托人, 译者可与委托人就文本进行交流。

文学翻译的译文往往面向大众, 其读者群是模糊而不确定的, 译者的预期目标与读者的实际反应有时未必一致。而非文学翻译的读者则更为明确, 如合同翻译就是面向合同相关方, 因此翻译目的是否实现往往可以从相关反馈明确得知。

三、操作模式和翻译策略

非文学翻译项目的信息量大且交付时间短, 译者一个人很可能难以按时保质完成, 因此必须成为一种集体式工作, 除译者外, 还需要项目管理人和译审。项目管理人根据项目特点, 统筹译者资源, 与委托人进行交流, 译者们在完成译文的同时互相校对, 最后由译审对译文质量进行把关。但这种模式却不适合文学翻译, 因为文学作品的风格是统一的, 多人参与势必带来多种风格。

就翻译策略来说, 非文学翻译更为灵活。文学翻译就总体而言是偏向原作和源语文化的, 在对原作负责的前提下照顾译语文化的读者。而非文学翻译文本参差不齐的质量和明确的翻译目标则给翻译策略的选择留有较大的余地, 译者主要对项目委托人和译文读者负责, 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对原文进行变通以及优化。比如, 上海机场 ( 集团) 有限公司的简介中有一段话列出了历年殊荣:

“上海机场已顺利实现了第9个安全年, 其中, 虹桥机场已连续实现了21个安全年。上海机场连续多年在全国民航“旅客话民航”评价活动中获得第一名, 成为国内唯一获此殊荣的机场。2006年和2007年浦东机场和虹桥机场分别荣获中国内地机场安全保障最高奖———金鼎杯。浦东机场获得‘国际卫生机场’称号, 虹桥机场获得国家民航总局命名的‘全国文明机场’称号。上海航空港荣获‘上海市文明行业’称号, 两场多次被命名为‘上海市文明示范标志区域’, 旅客满意率基本稳定在92%以上。2009年6月, 浦东机场以99.21的高分通过了由民航局组织的民航安保审计。”

为简洁有效的传达信息, 参考译文对结构进行调整, 使译文变得清晰明了:

1. The SAA airports have maintained a zero - accident record for 9 years, ofwhich the Hongqiao Airport has kept the record for 21 years.

2. The SAA airports have ranked top for several consecutive years in the National Airport Customer Satisfaction Survey.

3. Pudong Airport and Hongqiao Airport won the top prize of the NationalAirport Safety Award respectively in 2006 and 2007.

4. In June 2009, Pudong Airport passed the CAAC safety and security inspection with a score of 99. 21 ( 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部分08级研究生译) .

非文学翻译项目往往具有历史性和连贯性, 译者需要注意术语表达在项目里的统一性。比如说, “monitor”“regulate”“implementation”“consideration”“prepare”“review”等看似简单的词, 在联合国文件都有固定的译法, 译者需要随时保持整个项目的统一性, 不能轻易改动。反观文学翻译, 讲求的是语言的艺术美, 无需固守一成不变的表达方式。

四、结语

非文学翻译强调的是事实、信息的清晰性和交流的有效性, 其读者和交际目的明确而具体, 必要时需对写作质量较差的文本进行优化和变通, 可采用工作坊式的集体工作;而文学翻译强调的是价值、风格、美学和艺术的传递, 讲求的是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进行的艺术再创造, 目的在于实现译作的文学功能, 再现原作的文学效果, 以期读者通过译作可以领略异域的不同风情, 促进文化交流。只有充分认识到二者之间的区别, 才能够进一步深化对翻译的理解, 提高翻译质量。

参考文献

[1]李长栓.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从翻译美学角度看中国古代文学翻译 第2篇

一、陶渊明与《桃花源记》

陶渊明是东晋著名诗人,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魏晋南北朝时期,战火不断,社会十分黑暗。

在这种社会环境下,陶渊明创作了《桃花源记》,以这个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寄托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时生活在战乱中的人民的同情。《桃花源记》中的语言质朴自然,精炼,文笔简洁优美。

二、审美主体翻译家方重与林语堂

方重是我国著名文学家、翻译家,译有《乔叟文集》、《理查三世》及《陶渊明诗文选译》等。林语堂是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他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到海外,有意于将中国的古典文学、传统文化乃至中国式的生活理念介绍到国外,为西方人士认识中国搭建起一道桥梁。

三、《桃花源记》英译评析及其美学意义再现

就审美客体而言,刘宓庆将其分为形式系统即审美符号集和非形式系统即审美模糊集两大部分。其中审美符号集包括语音、文字、词语层和句段中的审美信息,而审美模糊集则包括“情”与“志”和&ldqu;意”与“象”的两部分审美信息。就《桃花源记》的翻译而言,文章将选取审美符号集的词语层和审美模糊集中的“意”与“象”部分进行两个译本的研究,评析其审美的再现途径。

1.词语层。“有审美价值的用词显然是经过原语作者精心选择的,通常符合以下标准,也是我们的审美依据,即准、美、精。“准”是指用词表达了原意和适应了语境,“美”指用词能给人身心以很大愉悦的品质,“精”指翻译时用词应该精练,无拖沓”。《桃花源记》中有一段对桃花林的描述,原文如下: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方重和林语堂的译文如下:

方译:All of a sudden he came upon a peach grove.For hundreds of paces along both banks of the stream,the peach-trees were in full bloom.No other trees were to be seen in the whole grove.The soft grass looked fresh and beautiful.Here and there falling blossoms were dancing gracefully in a thousand hues.

林译:he suddenly came upon a peach grove which extended along the bank for about a hundred yards.He noticed with surprise that the grove had a magic effect,so singularly free from the usual mingling of brushwood,while the beautifully grassy ground was covered with its rose petals.

此段中原文的“忽”字凸显了桃花林的出现不仅出乎渔人的意料,也出乎读者意料。方译中短语“All of a sudden”被置于句首,进行了强调,林译中副词“suddenly”被置于主语后,也是强调,据此,两译者均体现了用词的“准”,适应语境的需要,即后文的“渔人甚异之”。两位译者对于“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翻译处理侧重不同。在方译中,译者详细刻画,通过“fresh and beautiful”形容芳草,“dancing gracefully”,和“in a thousand hues”来描述桃花,为读者展示了一幅动态美景,突出了“美”,即用词“能给人身心以很大愉悦的品质”。林译则突出“精”,即精练,无拖沓,一句“the beautifully grassy ground was covered with its rose petals。”简洁明了地道出桃林的全景。

在字词微观方面,两位译者均向目标读者展示了《桃花源记》中蕴含的美学因素,一个强调动态美,一个展示简洁美。

2.“意”与“象”。“意象、意境运用是中国艺术的独特的创作手法,因此翻译审美绝对不可以忽略”。“意象”指作家主观情志和外在物象(物,景,境)的结合,或“情”之于“文”的“赋形”。“意象”蕴涵着“情”与“景”及作者的“意”与“志”,是审美的高级阶段,而“象”也指象征手法,审美者需根据“象”来理解作者的“意”,即其要表达的概念。作为译者,领悟原文中的“象”至关重要,因为“意象”反映的是作者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独特的审美情感,因此,译者在翻译时要了解意象的文化所指。《桃花源记》文末提到: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方译:A good scholar of Nanyang,on learning of it,was anxious to rediscover the place. Nor did he succeed,and died soon of illness.

林译:Liu Tsechi of Nanyang was a great idealist. He heard of this story,and planned to go and find it,but was taken ill and died before he could fulfill his wish.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的文末提到刘子骥,实际上是在寄托自我情怀,要借其隐逸之心,抒发自己对世外桃源的向往。同时也突出了“世外桃源”并不存在之意。方译中“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译为“A good scholar of Nanyang”,人名被略译,从审美角度来看是译者领略到了原文的“象”,即虚无的桃源,而突出“未果,寻病终”的结局,所以此处弱化了人名的翻译。林译中直接用“idealist”一词来翻译,即“理想主义者或空想家”,也同样表达出了桃源的虚无之意,可以说两位译者是异曲同工,都表达出了原文中的“意”与“象”。

两位翻译大家为读者呈现出不同的桃源之美,都传达出了桃花源的象征意义,给读者带来美感的同时,也让目标语读者领略到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刻内涵。

参考文献:

[1] 方梦之.译学词典[K].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 江华,戴炜华.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翻译的美学思考[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1).

文学翻译 第3篇

文学翻译是语言文学专业及新兴的翻译硕士专业(MTI)一门必修的主干课程。胡显耀和李力主编的《文学翻译》是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系列教材之一。作为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笔译方向必修课教材,全书共十章,分上、下两篇。上篇五章阐述了文学翻译的基本理论,勾勒文学翻译实务;下篇五章系统讨论主要文学文体的基本翻译原则和方法。就文学翻译来说,《文学翻译》教材有许多新的突破,是文学翻译教材编写的新典范。

2.《文学翻译》编撰在理论框架和部分观点上的新尝试

几十年来,我国文学翻译课程的教学形式基本上是案例讲义式教学法。这种方式的好处是授课形式灵活多变,内容丰富,翻译案例可以随时更换,教师个人使用起来驾轻就熟。但是,案例讲义式教学的缺陷同样明显。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本书编者在文学翻译理论方面,系统地、渐进地引入了当代文学翻译理论的最新成果。本书在理论框架和部分观点上做了一些新的尝试。主要有:“全面考虑文学翻译中不可或缺的三大要素——语言、会规范和译者主体性。三者在本书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重新认识文学翻译行为的本质:客观性、社会性和主体性。

重新解释翻译标准“信达雅”。这一标准是文学翻译本质的体现:信是原作客观存在的要求,是翻译的基本伦理;达是翻译社会性的体现;雅是译者的主体抉择。

在文学翻译中引入文本解读理论,系统讨论文学文本的意义和形式解读方法。强调文学文本中意义与形式的不可分割性,同时提出形式在文学翻译中的重要意义及其可译性。

系统分析文学翻译的创造性,提出译本创作应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译作与原作和谐共生、和而不同的原则,译作与原作艺术对等原则,译者主体性及其限度原则。

在具体翻译问题上,提出了“发挥译入语创造力、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译本艺术价值”、“适当归化,保持译本差异性”、“简洁明确,保持文学译本陌生化”等具体方法,并提供大量实例。

3.《文学翻译》是一部翻译职业化教育高要求的实用教材

编者指出:在文学翻译作品的选材方面,我们深知翻译课程的成功与否,最直接的检验就在于学生能否通过学习成功地翻译文学作品。传统的案例式教学在这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所以本书沿袭了这一优良传统。“经典译作”环节选取了30多部(篇)经过时间沉淀的文学翻译作品,涉及散文、小说、戏剧、诗歌、儿童文学等主要文学体裁,英译汉作品约占三分之二,汉译英作品占三分之一。古典作品与当代作品都有收录。每部(篇)作品前都对该译本的背景和特点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之后也有对该选段的翻译技巧、翻译得失的评析。

“翻译练习”部分也收入了数十部重要的文学作品并提供了名家翻译的参考译文。这些练习可满足师生对翻译实际操作的需要。在文学翻译实务方面,本书力图为学生详细介绍翻译行业的实际运作情况。其中涉及了文学翻译的经济(合同)问题、版权问题、法律问题;图书电子资源的利用;翻译辅助软件的使用;译本的修改、审定和出版等等实际问题。我们坚信网络时代和电子时代的文学翻译必然具有前所未有的特征,因而文学翻译教程也必须与时代同步。我们相信本书对翻译实务问题的描述将拉近学生与翻译行业的距离。

4.《文学翻译》提供的经典译作评析精准、详细

译文评析精准、详细是本书对读者学习翻译技巧、提高翻译水平最大的贡献。例如第一章:文学翻译的基本问题。在这一章里,编者提供的经典译作之一是林纾译《记惠斯敏司德大寺》的译文和夏安济的译文:

本书选择了林纾译美国作家华盛顿•欧文(Washington Irving)的著名散文“Westminster Abbey’’。这是一篇写景为主的游记,文笔极为细腻。从林纾的译文里,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原文的改写和增删。为了便于学生从文学翻译经典作品中学习翻译方法,我们也选取了夏济安的现代汉语名译,供大家比较揣摩。

选段(一)0n one of those sober and rather melancholy days,in the latter part of autumn,when the shadows of morning and evening almost mingle together and throw a gloom over the decline of the year,I passed several hours in rambling about Westmlnster Abbey.There was something congenial to the season in the mournful magnificence of the old pile:and as I passed its threshold it seemed like stepping back into the regions of antiquity and losing myself among the shades of former ages•

译文一:一日为萧晨,百卉俱靡,秋人寡欢之时,余在惠斯敏司德寺游憩数钟。当此荒寒寥瑟之境,益以阴沉欲雨之秋天,可云两美合矣!余一入寺门,已似托身于古昔,与地下鬼雄款语。 (林纾译)

译文二:时方晚秋,气象肃穆,略带忧郁,早晨的阴影和黄昏的阴影,几乎连接在一起,不可分别;岁云将暮,终日昏暗,我就在这么一天,到西敏大寺去信步走了几个钟头。古寺巍巍森森然似有鬼气,和阴沉沉的季候正好相符;我跨进大门,觉得自己好像已经置身远古,忘形于昔日的幢幢鬼影之中了。 (夏济安译)

【译文评析】散文开篇介绍游西敏寺之时节。原文以英语常见的复合句开头,细致地交代了晚秋时节的景致,同时点出西敏寺的破旧肃穆与季节恰相呼应。林纾的译文除了个别字句,还是非常忠实于原文的。与夏济安译文相比,林译似乎更为简洁明了。夏译更贴近原文,并使用了四字短语和双音节词(巍巍、森森、沉沉、憧憧)等中文常见的文法,文采华丽,但略显拖沓。

……

选段(三)The sun was pouring down a yellow autumnal ray into the square of the cloisters;beaming upon a scanty plot of grass in the center,and lighting up an angle of the vaulted passage with a kind of dusky splendor.From between the arcades,the eye glanced up to a bit of blue sky or a passing cloud and beheld the sun—gilt pinnacles of the abbey towering into the azure heaven.

譯文一:黄日布地,四围仍阴悄动人,高墉修直,仰望蔚蓝,直类并底观天;而本寺塔尖直上,半在云表。 (林纾译)

译文二: 一道带有秋意的黄色阳光,正从回廊环绕的广场上空倾泻下来;照耀着场中央一块稀疏的草坪,同时把上有拱顶的过道一角抹上一层阴郁的光辉。从拱廊之间向上望去,可以瞥见一抹蓝天,或一朵游云,还有那镀着阳光,伸向碧空的寺顶尖塔,也巍然在目。 (夏济安译)

【译文评析】欧文的原作中景物描写极为细腻。林纾通过口译者来重写译文,限于口译者或林纾本人的文学水平,林译对这些细致的景色描写往往大而化之,略去不译。从翻译的角度来看,现代的标准难以容忍这种译法。夏译则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细腻笔法,准确地再现了原作的景色。夏济安的译文用词精当,语句自然流畅,音韵优美,丝毫没有牵强附会的“翻译腔",是初学文学翻译者的优秀典范。本书提供了大量的经典译作。学习者如能仔细研读原文,比较译文,揣摩评析,定能学到翻译的技巧,提高翻译能力。此外,本书配备了精选的翻译练习。这些翻译练习量大,内容丰富,体裁多样,篇幅适中,有利于学员独立完成。配上名家翻译的参考译文,学员学有榜样,便于及时比较对照,找出优缺点,学习译技,提高译能。

5.结语

正如庄绎传教授所说:学习翻译不外乎是在翻译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别人的译文,再自己动手翻译。《文学翻译》梳理了文学翻译理论,提供了大量的经典译作与评析,配足了“自己动手翻译”的练习,勾勒了文学翻译实务,拉近了教学与实务的距离。这样特色鲜明的教材,无疑是翻译职业化时代好教材的典范。

参考文献

[1]胡显耀,李 力主编.文学翻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03

[2]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大纲.外文出版社.2007.03

科技翻译与文学翻译的差异 第4篇

科技翻译与文学翻译存在着区别, 首先表现在翻译的对象上。前者面对的是科技论文与信息等方面的科技文本, 科技文本大致分为科学著作、科普读物、技术性文本等, 其具有客观性、正确性、严密性、逻辑性等特性。而文学翻译面对的是文学作品, 如诗歌、散文、戏剧和小说等, 其具有形象、抒情、含蓄、讽刺性、象征性和韵律感等特点。

科技翻译与文学翻译的目的也不相同。科技翻译的目的是传递信息, 交流经验, 诉之于人的理智, 以知识充实人;而文学翻译的目的是传递原文作者抒发的感情, 诉之于人的心灵, 以情动人。

二.翻译性质的差异

任何翻译过程通常是科学性和艺术性交错融合, 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同样科技翻译和文学翻译分别都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 只是各有偏重而已。科技翻译重在科学性, 文学翻译重在艺术性。正如刘宓庆先生说的, “非艺术作品”与“艺术作品”的翻译, 都是科学运作和艺术运作相统一的语际转换过程:二者“并无高低之分, 只有层级之别”———这“层级”只应是“强弱多少”之义, 而决无“高低层次”之意。

科技翻译不像文学翻译那样虚幻多变, 它注重实效稳定, 往往有比较固定的模式。可以整理出归纳和演绎的一整套具体操作方式, 从而确切地转换概念, 无误地传达信息。从总体上看, 科技翻译以语言分析和逻辑思维为主, 译者绝不可抛开原文严密的逻辑性而任意想象或为了所谓传神的表达而随意运笔, 不折不扣传递原文的信息是科技翻译的最根本要求。在此意义上, 科技翻译很大程度上注重于科学性。但是作者对原始资料的积累和表述有一个过程, 从信息被感知, 经过大脑过滤并组织, 直到信息被阐释, 作者并非没有一点主观意念或感情色彩。

由于文学作品自身的艺术性特点, 文学翻译也就具有语言艺术美学的固有特征。文学翻译不但要传达原文的意, 更要传达原文的情, 使译文具有和原作一样的审美功能和感人力量。简单的双语转换是难以完成这一任务的。所以说, 文学翻译要达到神似化境既保持原作的风味, 必然少不了译者对原文词语、语意、句法修辞及文体风格等等的分析、梳理和对应重组等, 更少不了译者的艺术审美和主观创造。再现原作的艺术性是文学翻译应该把握的关键。文学作品的艺术性所在, 是要求译文能够达意传神, 处处贴切, 能把原文的艺术境界传达出来, 从而达到艺术创造的境地, 而不是说译文和原文机械对等, 也不是说译文可以脱离原文, 任意增删。因为译者的创造毕竟是基于原文这一静态逻辑语符的。如果忽视了对原文的信度, 以及翻译的科学性, 翻译活动就会失去它应有的意义和作用。

三.翻译的标准与要求不同

人们对翻译标准的表述各异, 侧重点也不尽相同, 但是共同点在于:都主张忠实于原文的内容, 译文通顺流畅、合乎译语规范, 都强调原语与译语行文风格应保持—致。科技翻译与文学翻译的标准大体相同, 但是达到标准的具体要求却是大不相同。

科技翻译的客体就是科学技术文本, 科技文本要求在表达方面力求准确, 语言使用要严密, 层次分明, 逻辑性强, 以避免产生歧义, 所以科技文本中一般很少使用带感情色彩的语言手段和形象性词汇。刘宓庆先生曾经指出:科技文本“总是力求少用或不用描述性形容词以及具有抒情作用的副词、感叹词及疑问词。……尽力避免使用旨在加强语言感染力和宣传效果的各种修辞格, 忌用夸张、借喻、讥讽、反诘、双关及押韵等等修辞手段, 以免使读者产生行文浮华、内容虚饰之感。”

对于科技翻译的标准, 人们主要持有两大类观点:一种是:信、达、雅;另一种是:忠实, 通顺。“信”与“达”是科技翻译的基本准则。“信”就是要求译者严格按照原文的内容表达, 做到翻译准确, 而“达”就是诸如“清晰、流畅、简洁”等的具体阐述。科技翻译中相对译文的准确性, 对文采的要求相对要低。笔者认为科技翻译应达到以下五个具体标准: (1) 准确:就是要理解并准确地表达科技内容科技概念、选字遣词、语言形式、句型结构、逻辑关系、符号公式、图表数字等准确无误。 (2) 客观:就是要多用正式词、庄重词, 不用俚语、俗语;多用具体词, 不用抽象模糊的词语;多用朴实词, 不用带感情色彩的词, 更少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段。 (3) 简洁:就是用词、造句、行文等表达方式要简洁明了, 直截了当, 精炼通顺。 (4) 规范就是语言、文字、术语、简称、符号、公式、语体、文章体例、计量单位等都要规范统一并符合国家和国际标准。 (5) 逻辑:就是要求在因果、条件、递进、并列、转折、对比等关系上有很强的逻辑性, 甚至语篇之间必须重点突出, 逻辑关系清楚明白, 从而做到表达清晰, 以便读者理解。

关于文学翻译, 张今教授的论述非常精辟, 他认为“文学翻译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寻找主客观统一的过程。一定的社会生活的印象和作家的形象都是客观地存在于原作之中的, 但是, 这些客观的东西, 只有经过译者头脑的加工制作, 只有经过译者主观能动性的创造作用, 才能在译文中重新客观化和物质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一部文学翻译作品不但是作者精神活动的产物, 而且也是译者精神活动的产物。”文学翻译者们对于译品的评价除了“信”和“达”之外, 还不可缺“雅”, “雅”是意境的升华, 即讲究文采与审美, 是文学翻译最传神和难于表达的境界。

所以就文学翻译的标准而言, 笔者认为:首先, 要忠实于原作, 就是要深入到作品的内涵, 词语的选择要尽量考虑到它的联想意义。再次, 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在形式与内容上与原作者保持一致, 还要追踪作者的心迹, 揣摩语义, 尽量再现作者的感悟。由于时代、心境等因素的影响, 译者很难在译文中完全表达原作者的意境。因此, 在保持原意的情况下免不了进行再创造。另外, 译者还要注意原作风格笔调的表达, 再现原作者的行文风格, 在文体风格上要力图接近原作, 再现原作的精神与面貌。

总之, 由于科技翻译与文学翻译的翻译对象不同, 决定了二者的翻译性质也不尽相同。自然, 二者的翻译标准也存在很大差异。通过对科技翻译与文学翻译进行比较研究, 有益于提高该两种翻译的翻译质量, 并为其它类型的翻译提供一定的参考。

摘要:科技翻译与文学翻译作为不同类型的翻译拥有不同的特征, 科技翻译重在科学性, 文学翻译重在艺术性。由于翻译的根本性质, 翻译要遵循的一些规范性标准和原则。

关键词:科技翻译,文学翻译,科学性,艺术性,翻译的标准

参考文献

[1]杨寿康.2003.《论科技英语与科技翻译》[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2]刘宓庆.1995.《翻译美学导论》[M].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

[3]刘宓庆.1998.《文体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传记文学的翻译策略 第5篇

关键词:传记文学 翻译策略 文化差异

一、词汇的直译与意译

直译和意译是翻译最基本的两种方法。在翻译过程中,直译强调译文与原文在形式上和内容上的一致性。对于约定俗成的译名,应遵循规范性和历史性要求,找出其替代词语;如果是纯外来词,没有明确的性质类别,可适当采用音译。广义上讲,音译也是一种直译。

意译强调“神似”,要求灵活地表达原文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形式将源语言形式进行阐释性说明。当原文在词汇意义、句法结构、文体风格上与译文有较大差异时,就不能拘泥于原文,应当采用意译的方法,正确地表达出原文的思想、主旨。如:

译文:他对对外传教事业的不懈努力为他赢得了荣誉,为了纪念他,人们在这栋建筑1915年落成时,以他的名字将其命名为思裴堂。

分析:此句中,顺序上与汉语表达习惯有较大出入,如果直译效果会相差甚远,翻译时必须打破其原有的顺序,灵活地处理每一个字词,按照汉语表达习惯进行优化处理,才能达到形神兼备。比如将“be honored”翻译为 “为了纪念他”,翻译时适当采用增词法,把原文中隐含的词在译文中补上去,以便更清楚完整地表达原文的意思。

分析:“pursue this”在此句中采用转性翻译法,根据译文的语言习惯将动词结构转换为名词性结构,意译为 “进行深入的了解”,便一目了然,言简意赅地表达出原文意思。

译文:在每个港口她都会受到以前主日学校学生们和传教士朋友的迎接,被称赞为“船上美女”。

分析:在英文中,“belle”是美女的代称,翻译时不能从字面意义上翻译为“船上的贝尔”,而应根据上下文的风格,译为“船上的美女”。这样既能表达出长相的漂亮,又从客观意义上赞扬其传教事业的崇高之美;同时带有其航行所到之处给当地带来了美好之意。

直译有助于保持原文格调,带有“洋味儿”,而意译则要符合译入语的语法规范和表达习惯,调和原文与译文在形式上的矛盾,使译文更加流畅自然。“直译不是死译或硬译,不是生搬硬套、逐字照译。直译强调‘留其形’而‘达其意’,意译不是任意增删,不是胡译乱译。意译强调‘传其神’,不需要‘留其形’。两者要求不同,又相互依赖,不可分割”(黄成洲,刘丽芸,2008:29)。在传记文学中,本文语言形式较为随意,再加上原语文化与译语文化差异较大,译者不能自始至终坚持直译,应根据需要灵活采用意译法,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翻译效果。

二、句子结构对译文的影响

英语作为一种形合语言,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倾向于外显;而汉语作为意合语言,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则在更多情况下是隐含的(杨林,2007:序言)。分句法与合句法、正译法与反译法、从句译法与长句译法等翻译手段对句子与句子之间关系的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句子结构对译文的影响意义在于更好地指导翻译实践。

译文:她做针线活儿时总是在祈求着什么;她努力地工作,恳求能实现自己祷告中的愿望。

翻译的前提是要准确、深入地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灵活地处理上下文的关系,适当地改变句子结构,尊重原作的语言特点和汉语的表达习惯,才能活灵活现地展现原文的美感。

三、文体风格的塑造

翻译的基本任务就是忠实地再现原文,所以译者对原作风格的追求是必需的且必要的。做到风格表现上的对应,译者需要对原作中的风格标记进行分析和鉴别。原文文本含有民族语言特色及历史典故和宗教信仰,因此带有文化的差异性,翻译时要相应地体现原文的风格,有针对性地进行优化处理,以实现风格的再创造,从而适应目的语的交流。

译文:他理解话语具有的力量和真实感:“如果点亮每盏灯,让它们排列着稳稳地燃烧发光,哦,那将会是多么闪耀的一条腰带,整个世界都将被照亮。”

分析:从原文中我们不难看出引用的句子带有古雅的韵味,通过圣经式的语言来表达祈祷的内容。中西方民族文化的差异使得我们很难通过文字形象地表达出原宗教信仰的内涵,但可以遵循原文的风格特色,进行对应式转换,从结构上保证译文与原文的适应性。

译文:“你要专心仰赖耶和华,不可倚靠自己的聪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认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我将于2009年4月出发去中国上海,将亲临思裴堂,缅怀先知,将这上帝之光传递至世界四方。

分析:原文带有浓厚的宗教文化内容,朴实中带有虔诚的信仰,句句流露出对传教事业的热情与激情。翻译时既要表现出传教精神,又要优化语句风格,适当进行异化处理,把读者带到原文的文化背景中,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这份虔诚,从而明白作者的创作意图。

文体风格的塑造,关键在于与原语风格的适应性。采用适当的翻译方法,深刻理解原文的文化背景,巧妙地对原文风格进行适应性转换,才能将原文的风格意义再现于目的语中,更好地体现其神韵与意境。

琐谈文学翻译 第6篇

既然是“琐谈”,我只能谈谈我个人的阅读感受。老实说,我对于译文一直不太放心,往往是一边阅读,一边去想着译文的语感啊,句式啊,节奏啊,韵味啊,有时候还会给译文重新断句,或根据上下文意思,添减一两个词汇。因为我相信,每一个有独特个性的外国作家,特别是已经公认的文学大师,都必定有自己的语言体系,就像余华、莫言、苏童、马原、韩东、朱文、残雪、王小波、贾平凹、汪曾祺等人的文学语言,其独特的个性符号都是相当鲜明的,可以说,都形成了自己的语言体系,形成了自己的叙事风格。那么,我们的翻译家,如何把风格各异的外国文学作品鲜枝活灵地呈现给读者呢?我有时会天真地想,一个好的翻译家,只能译好一个作家的作品,比如一个成功翻译了《傲慢与偏见》的译者,很可能译不好《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个能翻译好莎士比亚的译者,未见得能把卡佛的作品译好。我相信译者必须也要有自己擅长的语言风格,而这种风格一旦被“固化”,是很难有突破的,就像我们要求莫言的文学语言要像汪曾祺那样。同理,翻译家的语言风格是不太可能随着原著的变化而变化的(即便努力变化了,那译出的作品也难以准确达到原著的风貌)。现成的例子就是,周克希把《追忆似水年华》(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多人译本),译成《追寻逝去的时光》,仅从书名上看,不分伯仲,但我首先不赞成把一部七卷本的巨制,分由十五个人来翻译。普鲁斯特的文字、语言和叙事风格肯定是一以贯之的,我们十五个译者如何统一?就像一个作者,说能在不同时期写出余华、莫言、苏童、马原、汪曾祺式的小说一样,这可能吗?周克希先生是当年这十五个翻译者之一,他翻译福楼拜的小说非常成功,几乎成了范本。他想独立重译这部巨制,一定有他非常充分的理由。但就像周克希这样有鲜明个性风格的翻译家,也没有能力把《追寻逝去的时光》译完,只译出了第一卷《在斯万家那边》、第二卷《在少女们身旁》和第五卷《女囚》,共110万字,他给出翻译不下去的理由是,太难了(句子太难,语言风格太难)。我个人的理解,所谓太难,是没有真正走进普鲁斯特的内心世界,没有切身体会普鲁斯特的语言世界。据他个人接受采访时说,在他弄不懂一个段落和一个句式时,试图找来英译本参考一下,可惜最好的英译本也把这一段跳过去了——知难而退。还有就是2014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莫迪亚诺。很多年前,我读过译林出版社的一本《暗铺街》,被译者精美的语言所感动,后来又有人译成《暗店街》,一字之差,哪个更好些呢?仅从书名上是看不出来的。但也说明译者对法语的理解存在差异。想想吧,一个书名都有差异,何况整本书呢?《暗铺街》的开头是这样说的:“我什么也不是,这天晚上,我只是咖啡店露天座上的一个淡淡的身影。这场大雨是于特离开我时开始下的。”《暗店街》的开头是这样的:“那天晚上,在一家咖啡馆的露天座位上,我只不过是一个模糊的影子而已。当时,我正在等着雨停,——那场雨很大,它从我同于特分手的那个时候起,就倾泻下来了。”从我个人的阅读习惯上,我更喜欢前者那样的译法,更简洁、明快。而后者的语感有些拖泥带水。但两种译文都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所以当我又陆续购买了莫迪亚诺的《缓刑》、《地平线》和《青春咖啡馆》三本书之后,发现三本书是三个不同的译者。在阅读这三本小书时,我有意注意了三个译者的文风。当然,阅读的感受也是大相径庭的。与此类似的阅读经验还有《洛丽塔》。关于这本书,现在通行的译本是2000年译林出版社出版的于晓丹的译本,但我第一次阅读,却是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5年出版的译本,译者刘励志。如果仅从个人的喜好上来讲,我更喜欢刘励志的译本(当然,也都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为了朋友们方便赏析和比较,我继续摘录两个译本的开头两段:

罗丽塔,照亮我生命的光,点燃我情欲的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罗—丽—塔:舌尖顶到上腭做一次三段旅行。罗。丽。塔。

早晨叫她罗。就简单一个字。当她只穿一只袜子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穿便服时,我叫她罗拉。学校里,人们叫她朵莉,表格的虚线上填的是朵莉雷斯。可是在我的怀抱里,她永远叫罗丽塔。

——《罗丽塔》刘励志译,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5年10月第一版。

洛丽塔,我生命之光,我欲念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洛—丽—塔:舌尖向上,分三步,从上腭往下轻轻落在牙齿上。洛。丽。塔。

在早晨,她就是洛。普普通通的洛,只穿一只袜子,身高四尺十英寸。穿宽松裤时,她是洛拉。在学校里她是多丽。正式签名时她是多洛雷斯。可在我的怀里,她永远叫洛丽塔。

——《洛丽塔》于晓丹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3月第一版。

仅凭我个人的阅读经验,可能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对译文的质量人们可以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来一笔带过。所以,这些年来,翻译仍然是一笔糊涂账,尤其是评论界,几乎没有人愿意对译文进行分析、研究和批评。而那些公认的权威的译本,其语言、语感、句式、意韵等都值得商榷。能不能把不同的译本,加以比较,然后合二为一呢?比如《洛丽塔》的两段译文,都分别存在一些问题。可不可以经过整合,变成第三种译本呢?我试着整合如下:

洛丽塔,照亮我生命的光,点燃我情欲的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洛—丽—塔:舌尖向上,顶到上腭,做一次三段旅行。洛。麗。塔。

早晨叫她洛。就简单一个字。当她只穿一只袜子时,还是个稚气未脱的少女。穿便装时,我叫她洛拉。学校里,人们叫她朵莉,表格上的正式签名是朵莉雷斯。可是在我的怀抱里,她永远叫洛丽塔。

当然,这样“比较翻译”的尝试也会存在许多问题,比如版权,比如署名,弄不好还会成为大杂烩,两边不讨好。但话又说回来,外国文学名著都有自己的风格和语言特点,因为译者的气质和修养不同(很难和原著者对应),或汉语言文学的功力不足,达不到原著的水准,译文自然也就“不三不四”了。最显著的一个例子,是草婴翻译的《安娜·卡列妮娜》,这是早就被定论为权威的译本了。但我每次翻读第一句时,就会对整本书的译文产生不信任感。因为开头这一句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格言了,而在草婴的笔下,竟然是这样的:“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各不同。”事实上,我们后来熟悉的句式是这样的:“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既然第一句的语感和句式(甚至氛围)相差这么大,如何让读者对整本书都信任呢?

nlc202309032137

不久前,和朋友去拜訪著名翻译家江枫先生,他谈到弗罗斯特的诗歌翻译问题,谈到也翻译了弗罗斯特诗歌的曹明伦先生。江枫对曹明伦的翻译有着不同的看法。为了“比较阅读”,我找出了二人翻译的同一首诗《未来之路》(江枫是《一条没有走的路》),抄录译诗的第一节,比较如下:

未走之路 (曹明伦译)

金色的树林中有两条岔路,

可惜我不能沿着两条路行走;

我久久地站在那分岔的地方,

极目眺望其中一条路的尽头,

直到它转弯,消失在树林深处。

一条没有走的路(江枫译)

金黄色林中有两条路各奔一方,

可惜,我是一个人独自旅行

不能两条都走,我站在岔道上

向其中一条,长时间凝神眺望

直到它弯进灌木丛失去踪影。

第一节的原文我也找到了: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

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

And be one traveler, long I stood

And looked down one as far as I could

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

对于诗歌我更是外行,不敢对江译和曹译做更多的评论,立此存照,供对译诗有爱好的读者和诗人们欣赏。但在刚刚收到的《星星》诗刊上,看到了希梅内斯的诗选,我又生发了感想。在收录的十五首诗中,共有六位翻译者。我反复阅读这十五首诗,感觉基本风格虽然大体一致,但由于出自不同的译者,细微的差别还是有的,特别是在用词和转韵中。仅从六人翻译的十五首诗中,我不知道哪一位译者的气质、修养和语言风格更贴近或接近希梅内斯,或者至少是内心里更喜欢希梅内斯,如果这十五首诗出自其一人之手,我倒是更欣赏的。

“不放心”的阅读依然是许多外国文学爱好者普遍担心的问题。翻看近些年大量新出版的外国文学,译文的语言依然比较粗糙,经不起琢磨和推敲,更读不出外国评论界对其评价的氛围和意境。许多经典作品的重译或新译,更有明显的误译和错译的地方。我有时会极端地想,如果译者不是小说家,他不会译得好小说的。如果译者不是诗人,他更译不好诗。即便译者是小说家、诗人,最好是译他欣赏或风格相近、趣味相投的外国作家的作品。

文学翻译 第7篇

一、文学翻译特别是诗歌翻译, 要达到从语言对等到意象对等的思维转变

在谈文学翻译本质之前, 先来一个译例:

两人回头一看, 正是鲍小姐走向这儿来, 手里拿一块糖, 远远地逗着那孩子。

———《围城》

参考译文:The two women looked around and saw that it was none other than Miss Bao coming toward them, waving a piece of candy at the child from a distance.

学生在翻译这个译例时, 对于“逗”字的翻译可谓五花八门, 有的译为“tease”“make jokes of ”, 有的译为“attract”“tempt”“play with”“amuse”等, 鲜有将其形象化 (Vivification) 译为wave这个词的, wave的译法, 字虽殊, 意却真。由此可见, 学生在翻译时, 只是进行字面意思的对应 (Word-for-word) , 而缺乏对其深层内涵的思考, 所以才会做出这样的表层对等 (Superficial equivalence) 。而资深翻译人员则会绕开表层直接对应, 深入其背后, 找到一个更适于原文的字眼及表述方式。从这一点来讲, 文学翻译中, 译者更像是在下棋, 高手往往能前瞻几步, 而初学者则只看到眼前的简单一步, 这样便造成了“貌合神离”与“不似之似”两种境界。深藏于字后的, 除了语言因素外, 则更多的是文化因素 (Cultural facts) , 文学系统的内在要求, 以及译者个人情感的诉求。意象对等的寻求与获得并非易事, 意象对等即译文与原文并不是一看即明白的直接语义对等, 而是一种“似与不似”的状态, 即译文与原文之间, 呈现一种非透明状态, 是需要读者与评论家经过思索后会“莞尔一笑”的状态, 或说“曲中通幽”的状态。此状态得来并非易事, 往往会“旬月踟蹰”或“推敲偶得”。

二、文学翻译特别是诗歌翻译, 实际上是受制于内部规则与外部规则的“文字游戏”

如下是笔者翻译仓央嘉措情诗的一个译例:

心头影事幻重重, 化作佳人绝代容。

恰似东山山上月, 轻轻走出最高峰。

The things haunted gleamingly over my mind,

Are melting into the flowerish face of the my beloved.

She is just as lovely as the parish lantern,

Strolling airily out of the peak of the East Mountain.

在翻译此诗的过程中, 笔者按照许渊冲 (1979) 提出的“三美” (意美, 音美, 形美) 诗歌翻译理论, 在保证原诗情意再现的前提下, 采用英诗AABB的格律, 四句中前两句和后两句分押不同的韵, 在韵的选取上, 为了谐韵, 第三句笔者对月亮做了改写, 采用英语方言中的parish lantern来指代。一来使其意隐、变异, 符合文学语言的含蓄隐含特点;二来与第四句谐韵。同时“, 轻轻”两字笔者亦未简单处理为gently或lightly, 而是用了更加形象化的airily一词描摹佳人的动作意象。“三美”就是文学翻译的“内部规则”, 另外, 译者在语言的选取上未采用古英语与原诗形式对应, 而采用现代英语的词汇及表达方式, 以韵文的方式与原文对应, 是基于读者群的考虑, 是“外部规则”使然。由是观之, 文学翻译特别是诗歌翻译, 是一种“戴着镣铐而跳舞”的语言再现, 意象再现艺术, 同时, 说到底是一种“文字游戏”, 有其内在的规律和格律要求, 非一般科技翻译所能及。当然, 此种游戏规则如能嫁接于科技翻译, 定会使文章增色不少, 摆脱单调乏味的套式语言表现形式, 黄忠廉 (1996) 在其《论科技翻译中的形象思维》中亦有论述, 此不赘言。

三、文学翻译是一种利用整合、分散的语篇重组手段而进行的创造性改写

如下是严又陵翻译《天演论》第一段中的句子:

It may be safely assumed that, two thousand years ago, before Caesar set foot in southern Britain, the whole country-side visible from the windows of the room in which I write, was in what is called“the state of nature”.Except, it may be, by raising a few sepulchral mounds, such as those which still, here and there, break the flowing contours of the downs, man’s hands had made no mark upon it;and the thin veil of vegetation which overspread the broad-backed heights and the shelving sides of the coombs was unaffected by his industry.

赫胥黎独处一室之中, 在英伦之南, 背山而面野。槛外诸境, 历历如在几下。乃悬想二千年前, 当罗马列大将恺彻未到时, 此间有何景物。计惟有天造草昧, 人功未施, 其借征人境者, 不过几处荒坟, 散见坡陀起伏间。而灌木丛林, 蒙茸山麓, 未经删治如今日者, 则无疑也。怒生之草, 交加之藤, 势如争长相雄, 各据一壤土。

译者跳出句群表面的组织结构, 按照其内在逻辑、译入语行文习惯格式, 采取整合、拆分的方法, 重新组造, 读来仿若阅读原作, 而非译作, 译者隐身 (invisible) , 给人行云流水般的快感。由此可见, 文学翻译这一游戏的完美实现, 除了需要译者对母语及外语有很强的理解外, 还需要译者有高超的语篇组织编排能力, 整合拆分艺术。在此过程中, 还需译者具备形象化思维的能力, 能在众多的字义选项中找出一个与原文最佳的匹配词汇及表述方式。同时, 这种最佳表述方式需要译者先对原文形成一种“格式塔意象” (Gestalt) , 进行自上而下 (Top-down) 的思考, 然后发挥其主动性, 进行创作性的改写。这种改写一是译者主动做出的改写, 严氏即是为了通过作品改良其目的读者“士大夫”阶层的阅读方便而采取的主动改写;另一则是由于外部规范的需要, 如客户、翻译公司、政治原因等, 译者不得不做被动改写。

从图1 可以看出, 文学翻译是一个复杂的互动游戏 (Interactive play) 过程, 以文学文本为出发点, 以译者与原文的互动参与为枢纽, 结束于目标读者或翻译批评家。在这个过程中, 译者这个变量与各种变量, 如内部和外部的规范相互参照, 相互影响, 最终形成基于译者个人不同理解认知和不同风格的译文。

结束语

从以上对几个译例的分析总结可以看出, 文学翻译其实就是一种“文字游戏” (Word play) , 高手往往能透过语言表层形式, 深入其背后的文化层面, 进行创造性的改写 (Creative rewriting) 和意象再现 (Image representation) 。在这个游戏中, 译者是游戏的主体, 原文是游戏的客体, 译者将其感情纳入原文文本, 进行主观性的理解, 从而形成具有译者自身特点的译文。译文是游戏的结果, 译文的读者或译文的发起人 (Initiator) 、评论家 (Critics) 是这个游戏结果好坏的裁判员, 游戏的形式是语言为外在表现形式的跨文化交际。或者说是以不同语言形式掩盖下的人类所共有的“所指” (Signified) 或叫“纯语言” (Pure language) (Benjamin 2000) 。译者的使命就是揭开罩在原文外的面纱, 提示其背后隐藏的“纯语言”或者人类共同的“所指”。游戏中译者遵从多种规则 (Norms) , 既包括内部游戏规则 (Internal norms) , 也包括外部规则 (External norms) 。同时, 译者也在改变着这种规则, 影响着这种规则的创新与发展。译者参与这个游戏依赖的是其个人生活经历、审美取向以及内在的和外部的规则, 因此, 译文这一游戏结果必然会造成一种游戏结果 (译文) 开放性的特质 (Openness) 。因此, 对于文学翻译的译文应持一种宽容、理性的批评态度, 要善于从译者的角度来思考译者为什么会如此译, 这样译的好处是什么, 是得大于失, 还是失大于得, 而不是仅做主观臆测性的感想式、随机性批评。

参考文献

崔永禄.2001.翻译的斡旋过程及影响这一过程的诸种因素[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 .

黄忠廉.1996.论科技翻译中的形象思维[J].中国科技翻译, (4) .

黄忠廉.2000.翻译本质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许渊冲.1979.如何译毛主席诗词[J].外语教学与研究, (2) .

Gentzler, E.2001.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M].2nd edition.London:Routledge.

Munday, J.2001.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M].London:Routledge.

Steiner, G.1992.After Babel-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翻译文学对当代文学发展的意义 第8篇

一、翻译文学的历史回顾

新中国成立初期, 翻译文学曾经出现了短暂的热潮。五四时期, 郭沫若就曾把文学创作和翻译比作“嫁女”和“媒婆”的关系。当然, 这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是一种形象的比喻。虽然由此也产生了激烈的争论, 不过无庸置疑, 翻译文学的地位已经引起了学者的重视。所以在二十世纪的三四十年代, 翻译文学往往被文学史家列入到文学史的框架当中, 例如王哲甫的《中国新文学运动史》, 陈子展的《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 都持这样一种观点。但是热潮过后, 翻译文学却渐渐受到了冷落, 淡出人们的视线, 以至于翻译文学仅仅在一些专门的翻译文学史和比较文学史中被提及, 其他多数关于文学史的著作中都难觅翻译文学的影子。

事实上, 翻译文学在中国文学、思想乃至文化的发展史上都是功不可没的。沈雁冰就曾在《新文学研究者的责任与努力》中明确指出:“介绍西洋文学的目的, 一半是欲介绍他们的文学艺术来, 一半也为的是欲介绍世界的现代思想--而且这应是更注意些的目的。”中国新文学的产生和发展, 民主思想的发展, 先进文化的引入, 都是在翻译文学的引领下步入历史舞台, 构成了新中国多元文化的根基。

二、翻译文学对当代文学发展的意义

历史的回顾不禁让我们警醒, 翻译文学用默默无闻的贡献以及顽强的生命力, 在文化历史的长河中不断书写出新的篇章。时至今日, 翻译文学虽不能获得广泛的关注, 但“幕后英雄”的角色却丝毫没有受到动摇。互联网的发展加速了人们对信息的获取, 文学传播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虚拟的网上书店方便了读者对于文学图书的阅读和挑选, 卓越亚马逊, 当当网等等, 都为读者提供了图文并茂的说明。细细观察不难发现, 文学热门图书当中, 米兰·昆德拉著;蔡若明翻译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胡赛尼著, 李继宏翻译的《追风筝的人》和《灿烂千阳》, 帕克丝特著, 何致和翻译的《巴别塔之犬》, 桑德拉·希斯内罗丝著, 潘帕翻译的《芒果街上的小屋》……这些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作品无一不是来源于翻译文学。在这样一种开放的氛围当中, 人们需要时刻呼吸新的文学气息, 需要来自四面八方的文学灵感, 需要捕捉前沿的文学动态, 等等这些, 如果缺少了翻译文学, 当代文学就丧失了力量和源泉, 不过是井底之作。

三、翻译文学发展的推动

鉴于翻译文学对当代文学的重要意义, 更让我们反思一个新的问题, 那就是如何再度推动翻译文学的发展。依笔者来看, 以下一些推动措施是比较可行的:第一, 在各级基础教育当中增设关于翻译文学的教学内容。除初中和高中的概述性介绍外, 在大学以及研究生教育阶段增设专门的翻译文学课程。通过课程的设立, 使源源不断的学生都能够领会翻译文学的内涵和作用, 为翻译文学日后的发展积蓄力量。第二, 明确翻译文学在文学史中的地位。要在文学史等相关的著作当中载明翻译文学的历史作用、发展历程等内容, 并通过一定的激励机制鼓励翻译文学领域的研究, 加深人们对翻译文学的认识和重视。第三, 运用互联网中的虚拟书店、文学论坛等渠道, 加强对翻译文学的宣传, 例如在当当网开设翻译文学图书栏目, 作为读者集中选书的一个方向指引。借助日常的浏览, 使翻译文学在当代文学中的意义被越来越多的读者所感悟, 真正从读者的内心深处树立翻译文学的稳固地位。

总结

新时期的当代文学, 是一种多元化的文学, 它融合了世界各地的文化气息, 正在以蓬勃之势迅速发展。而翻译文学好比是文学的使者, 游走于世界不同的文学圣地, 将各方信息采集而来, 映入国人的眼帘, 流入国人的脑海。相信未来翻译文学会呈现出新的精彩画面。

参考文献

[1]廖蓓辉、范晓燕:《翻译文学在中国近代文学多元系统中的地位演变》[J].求索, 2007, (03) .[1]廖蓓辉、范晓燕:《翻译文学在中国近代文学多元系统中的地位演变》[J].求索, 2007, (03) .

[2]孙会军、孙致礼:《中国新时期对英语意识流小说的译介》[J].中国翻译, 2006, (02) .[2]孙会军、孙致礼:《中国新时期对英语意识流小说的译介》[J].中国翻译, 2006, (02) .

冰心外国文学翻译成就与翻译观 第9篇

冰心一生以文学为伴, 但在冰心文学道路上, 她却一直没有离开过翻译, 可以这样断定, 冰心的一生也是对外国文学作品翻译的一生[1]13。细数其外国文学翻译成就, 1931年, 冰心翻译著名的纪伯伦散文诗集———《先知》, 在翻译《先知》的过程中, 冰心运用了多种修辞技巧, 如叠字、儿化音等, 以不断提高自己的译文效果, 使得《先知》译本更加接近作者的风格, 遵循原文的基本韵律[2]24。1955年至1965年十年期间, 冰心一共翻译了五十多部外国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来自八个国家, 包括散文、诗歌、小说、民间故事、书信等多种文学形式, 其中最多涉及的是泰戈尔的作品, 这些翻译作品的完成, 奠定了冰心在外国文学翻译上的巨大成就。

二、冰心外国文学翻译观

1. 翻译选材。

仔细分析冰心的外国文学翻译作品, 发现其题材多样, 范围较广, 并不仅仅局限于诗歌、小说、散文、故事这几类传统的文学作品, 冰心还对具有文学价值的书信进行了翻译, 从这可以看出冰心在文学选材方面的不拘一格。在广泛的文学题材中, 冰心偏爱翻译较为有文学哲理的作品, 比如在谈及为何要翻译纪伯伦散文诗集《先知》时, 冰心认为其“实在有翻译价值, 充满着东方气息的美妙的哲理”[3]38。那么具体来讲, 冰心在翻译选材方面坚持了以下几点。

(1) 早期坚持与自身审美标准一致的原则。冰心在翻译过程中, 在选材时践行了此点原则。比如在翻译《先知》时, 冰心曾说:“译来觉得又容易又顺利, 又往往会不自由自主地落下眼泪”[4]65, 从这可以看出, 冰心之所以翻译《先知》, 是因为《先知》所表达出来的思想, 引起了冰心的共鸣, 在审美标准上, 冰心与纪伯伦有一定的共性, 所以才会选择翻译该作品。除此之外, 在冰心翻译的外国文学作品中, 泰戈尔的作品占据了很大部分, 之所以冰心翻译如此之多泰戈尔的作品, 源于泰戈尔在文学作品的感情表达上, 与冰心有着天然的契合。对此, 冰心阐述道:“泰戈尔是我心仪已久的诗人, 在翻译他的诗集时, 我没有感受到辛苦, 只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同样, 在谈及晚年翻译布蒂吉格的散文诗集《燃灯者》时, 冰心解释她之所以翻译了很久, 原因就在于她缺乏与原作一样的审美体验, 不了解作者背景与感情, 因而有很多翻译的障碍。

(2) 后期突出爱国主义题材。到了后期, 冰心在选材上有了一定变化, 其表现在对于爱国主义题材的偏爱, 比如在谈及为何翻译《泰戈尔诗选》时, 她说道:“这本诗集融入了泰戈尔的爱国主义。”随后, 冰心翻译了一系列为国际斗争服务的作品。在冰心已经八十高龄的时候, 翻译了《燃灯者》, 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版马耳他作品, 其目的在于促进中国与马耳他的文化交流。

2. 注重读者的体会。

冰心在外国文学翻译过程中, 非常重视读者的体会, 这可以说是冰心翻译思想的核心。为了更好地让中国读者阅读真实的外国文学作品, 冰心在翻译时也从以下几个方面力求做到此点。

(1) 坚持用简洁、通俗的白话文来表达。冰心认为“翻译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参入己意”, 据此, 翻译应正确传达原文的内容, 但在表达上应用通俗的白话。如在翻译”Leave all thy burdens on his hands who can bear all, and never look behind in regret.”一句时, 冰心用了较为简洁的白话文:“把你的负担卸在那双能担当一切的手中罢, 永远不要惋惜地回顾。”

(2) 坚持流畅、连贯的译文风格。为了使得翻译的外国文学作品更加流畅和连贯, 冰心在增词、上下句的调整过程中遵循中文的表达习惯, 实现上下文的连贯。在冰心看来, 翻译首先要达到的境界就是“顺”, 她指出, 译文不顺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打断读者的兴头和锐气。与此同时, 针对当时翻译中比较盛行在译文中掺杂外国字的现象, 冰心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译本无疑会“破坏全文的连贯”。

(3) 坚持认真的态度。冰心却认为, 只要每位译者切实做到“以读者为中心”, 处处从读者的角度出发, 自然就会坚持认真的态度。在《译书之我见》一文中, 冰心提到在面临难字的处理方式:“尽可用括号将原字圈起来, 附在下面, 以备参考。”在面临难字时, 不要简单地跳过去不译, 而是要根据客观实际情况, 结合上下文内容的含义, 用与之含义最相近的汉字表达出来。从这可以看出冰心翻译时认真的态度。除此之外, 冰心还会在翻译每一篇外国文学作品之前, 专门写一篇介绍性的短文, 使得读者在阅读时, 能够快速抓住作者的主要思想。这也充分体现了冰心在外文作品翻译过程中, 切实为读者服务的思想。

(4) 坚决反对重译。在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的过程中, 冰心坚持按照原文翻译, 对此, 她这样说道:“我翻译的作品一是我自己喜爱的, 二是必须是作家用英文写的。”[4]78从这可以看出, 冰心翻译遵循原文的原则。冰心总是担心自己的外文翻译不能忠实于原作, 但与此同时, 冰心对于自己翻译的文学作品, 也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比如在谈及纪伯伦《沙与沫》的翻译时说道:“我翻译起来在‘信’字上, 我可以负责。”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冰心在翻译时要遵循原文, 而不是采取重译, 其根本原因就在对译本负责, 避免欺骗读者。

3. 利用多样化的语言表达形式。

在冰心看来, 在翻译外国文学作品时, 特别是在面对比较有意境的散文和诗歌的翻译时, 仅仅做到“信”是不够的, 还需要注意把握散文和诗歌在语言表现形式上的特殊性。她指出:“语言形式就好比人的衣裳”[5]45, 多样化的语言形式才能给阅读者留下深刻、直观的印象。冰心翻译的泰戈尔诗集《吉檀迦利》, 被后世给予很高的评价, 将其当做外国文学翻译中的杰出之作, 根本原因就在于语言形式很美。《吉檀迦利》原著是用孟加拉语写成的, 具有很强的韵律感, 泰戈尔在用英文对其翻译时, 使用了散文的体例, 同时运用了韵律诗重复与音节相同的原则, 使用大量的排比、反复的句子, 使得最终的英文译本很有节奏感。冰心在翻译成中文时, 大量使用了排比、重复这两种语言表达形式, 使得在内容表现形式上与原文一致。

除了使用这两种语言形式, 冰心还创新地将我国古代诗歌中的对比型成语、叠字型成语、对偶等语言形式运用到了《吉檀迦利》翻译过程之中, 这些语言形式具有归化倾向, 但正是通过这些修辞手法, 对于突出该诗歌集的节奏感、韵律感都起到了关键作用, 对仗式的成语使得翻译的诗歌行为整齐, 如在翻译“Days and nights pass and ages bloom and fade like flower.”时, 冰心将之译为:“夜去明来, 时代像花开花落。”通过以上的语言表达形式, 冰心让译文实现了真与美的统一, 读者阅读之后, 印象极为深刻。

但需要注意的是, 冰心强调在外国文学作品翻译的过程中, 成语的使用应在遵循原文含义的基础上进行, 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不能滥用, 不能把中国的习惯语滥用在译文之中, 比如类似“福如东海, 寿比南山”这类成语, 是典型的中国特色成语, 显然与外国社会背景不符, 使用在译文中就会让阅读者产生不信任的感觉。因此, 使用成语应准确、因地制宜, 不能脱离原文的“真”。

4. 双语水平是保障。

冰心认为, 要翻译出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 必须具备相当的本国母语水平和外文水平。对此, 冰心谈道:“我觉得要译好外国文学作品, 必须比较丰富地掌握一些本国的文学词汇。”[6]28冰心从小在较为优越的家庭条件下, 接受了文学熏陶, 在几岁时都已经阅读《三国志》、《水浒传》以及《聊斋志异》等古代经典文学作品, 通过阅读这些作品, 冰心积累了丰富的文学词汇。冰心还很谦虚地认为自己“不能算是一个翻译家, 又只懂得一种语言———英语”, 这句话其实也说明另外一个事实, 冰心之所以能够在外国文学翻译领域有如此之多的成就, 跟她的英语水平密切相关, 冰心在教会学校就读, 这对于增强她的英语水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也为翻译英文文学水平提供了必要条件。因此可以判断, 在冰心的翻译观里, 双语水平是保障, 也正是因为具备较高的中英文水平, 才使得她能够翻译大量的优秀英文著作, 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三、冰心翻译成就与翻译观的启示

冰心在外国文学领域的翻译成就与翻译观为当前翻译界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不仅仅其外国文学译著对于我国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而且其翻译思想更是对翻译领域具有重大启示。反思当前的翻译领域, 为了获取经济利益, 大量粗制滥造的译本出现, 不仅仅没有遵从原文, 有些更是对原文著作的歪曲, 缺乏基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更是脱离译本的“真”与“美”。冰心的外国文学翻译思想启示我们:一是作为一名翻译者要有基本的翻译道德, 要严格坚守“信”, 敢于对原著作者负责, 对读者负责, 为读者提供贴近原文的译本, 尽量做到“真”;二是翻译者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翻译功底。作为一名译者, 要不断提升双语水平, 做到国内语言表达词汇储备充分, 国外社会背景把握精准, 不翻译自身不熟悉的领域, 将多样化的语言表达形式运用到翻译过程之中, 做到翻译的“美”。

摘要:梳理冰心外国文学翻译成就, 发现其不仅仅数量多, 而且涉及多方面题材。更为重要的是, 冰心在外国文学翻译实践中形成的翻译观, 对当前翻译界具有重大启示。

关键词:冰心,外国文学,翻译成就,翻译观

参考文献

[1]林佩璇.冰心的翻译与翻译观[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2001 (2) .

[2]张白桦“.弃儿”的辛酸——被忽略的翻译家冰心[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 2007 (1) .

[3]冰心.我和外国文学[J].外国文学评论, 1990 (3) .

[4]陈恕.冰心译文集[M].南京:译林出版社, 1998.

[5]冰心.冰心自传[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5.

翻译诗学操纵下的文学翻译研究 第10篇

一、理论背景

诗学的概念来源于亚里士多德《诗学》一书, 英国学者Mona Baker, 美国学者William Barnstone, Stenier, 法国学者Henri Mschonnic在著作中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翻译诗学的理论概念。 随着翻译理论的文化转向, 翻译的文化学派对此有了深入的研究, 其中, Lefevere的翻译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思考的新思路。

被称为操纵学派代表的Lefevere, 在其提出的改写理论中, 创新而又系统地分析了翻译活动中的三大影响因素: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 (Lefevere, 1992) 。 Lefevere的诗学翻译观将“诗学”解释为“文学观念”的别称, 包括两大部分:一是文学手法、文体、主题、原型人物、情景与象征;二是文学在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作用 (Lefevere, 2004) 。 由此可见, 翻译诗学包括微观和宏观两大层面, 译者在进行文学作品翻译时, 往往受到社会和自身因素的影响, 因此, 社会的主流诗学和译者的个体诗学共同作用, 在这两大层面上对翻译行为进行了操纵。

二、主流诗学对文学翻译的操纵

文学作品的翻译离不开社会和翻译背景的影响, 通过对译入语主流诗学的分析, 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在社会的不同时期, 同一文学作品的翻译有不同的版本。 此外, 文学系统一直处于一个动态发展变化的状态, 故而文学作品的翻译会随着主流诗学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本文从翻译材料的选择、翻译语言及翻译策略三个方面讨论主流诗学操纵下的文学翻译。

1.主流诗学操纵下的翻译材料选择

不同时期的主流诗学对文学翻译材料的选择倾向是不同的。 从汉代到宋代这一时期, 由于佛教的盛行, 翻译材料主要为佛学典籍; 明清两代主要表现为对西方自然科学书籍的翻译。 20世纪的中国迎来了学术名著与文学翻译时期, 西方的小说、戏剧及诗歌等经过翻译, 开启了国人对世界的新认识;新中国成立前的文学译介主要以宣传革命斗争为主, 而在21世纪的现在, 文学材料的选择则更注重文学价值和艺术性。 可见, 在不同的主流诗学的影响下, 译者对文学材料的选择是不同的。

2.主流诗学操纵下的翻译语言

在翻译语言这方面, 20世纪初, 新文化运动兴起, 白话文逐渐代替文言文成为正宗的语言, 文学翻译中的语言形式也随之而变。 我国早期的翻译家伍光建就是用白话翻译外国作品的开创者之一。 然而, 随着时代的发展, 白话也经历了大发展, 对同一文学作品的翻译, 对比后来的译者和伍光建的译作, 我们就可以看到明显的历史差异。

霍桑的小说《教长的黑面纱》, 至今已经有很多复译本, 我们举个例子说明不同历史时期的翻译语言。

Mr Hooper had the reputation of a good preacher, but not an energetic one:the mild, persuasive influences, rather than to drive them thither by the thunders of the Wold.

伍译: 胡普尔原有讲经好手的名誉, 却不以演讲有力闻名;他努力用和平婉劝的潜力赢得他的听众向天上走, 不肯用《圣经 》的雷电般的话领导他们。

聿译:胡波牧师布道称职, 为人所公认, 但他并不擅长辞令。 他力求通过温和的感化作用引导人们朝向天堂, 而不是用奔雷般的言辞, 鞭策他们前往。

对比两个版本, 在语言这方面, 显然后者要比前者流畅、自然。 可见, 翻译语言也带有深深的时间烙印。

3.主流诗学操纵下的翻译策略

在翻译的具体手法方面, 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倡译者忠实于原著精神、风格的直译。 在随后的历史时期, 翻译理论逐渐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 译者的翻译手法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对比以上两种翻译, 我们可以看到, 伍译将“reputation”直译为“名誉”和“闻名”;而后者以直意相结合的方式翻译。

随着翻译理论的多元化, 翻译的策略已经逐渐跳出了“忠实”“对等”的框架, 尤其是翻译“文化转向”的兴起, 更是为翻译提供了多种翻译方法。

三、译者个体诗学操纵下的文学翻译

翻译诗学认为, 翻译不是复制, 而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在这种再创作的过程中, 译者被赋予了充分的自由, 译者的主体性在一定程度上操纵了文学的翻译。 在这部分, 笔者主要从译者的翻译企图、 译者的个体翻译诗学观和翻译审美心理机制三个方面探讨译者的个体诗学对文学翻译的操控。

1.译者的翻译企图对文学翻译的操纵

翻译的目的论认为, 翻译都是有目的性的, 翻译是建立在原文文本基础之上有意图的跨文化交际。 译者的翻译企图是多样性的, 而且在翻译过程中要兼顾多方面的因素, 以便达到特定目的的成功翻译。

例如, 译者在将莎士比亚的戏剧《麦克白》翻译成粤剧《英雄叛国》上演时, 改动了故事情节, 删减了角色独白, 处理了价值观主题, 以便于该戏剧符合粤剧的需要及观众的期待。 再如, 郁达夫在翻译美国小说《拜金艺术》时, 将原作者反映一些美国社会时事的部分全部删去不译, 因为该部分不符合中国国情, 也没有多大趣味。

由此可见, 不同的翻译目的会产生文本翻译的差异, 达到对文学翻译的操纵。

2.译者的个体诗学观对翻译的操纵

译者不同的个体诗学观使得他们对待文学作品时有自己的翻译理念, 不同的个体诗学观外化出来的翻译原则也是不相同的。 西方译论中, 有我们熟悉的“翻译三原则”、“动态对等”;国内有我们熟悉的“信达雅”、“神似”、“化境”等翻译的标准;翻译“文化转向”之前, 翻译一直遵循“忠实”的原则, 而转向之后, 译者提出了“创造性叛逆”的理论, 使得翻译摆脱了“忠实”“对等”的枷锁, 为翻译理论与实践注入了新的血液。

例如, 《尤利西斯》 的两个中译本, 金褆的翻译忠实于原文, 以等效为主要目标, 即使目标语读者获得与源语读者相同的阅读感受;而另一译者萧乾则在翻译中着重于易读, 使译文尽可能流畅、口语化。

在不同的个体诗学观面前, 即使同一个文学文本, 也会出现风格迥异的译本,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译者的个体翻译诗学观对文学翻译的操纵。

3.译者审美心理机制对翻译的操纵

在文学翻译中, 译者是主体, 审美对象是原作和作者。 译者根据自己对审美对象产生的审美心理机制, 将自己的审美感受用译语表达出来。 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必须充分调动自己的审美心理机制, 包括感知、情感、想象和联想等, 深刻感受和体会原作, 继而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尽可能忠实地表达原作。

例如, 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的《竹枝词》, 诗人从民歌中提取了题材和生活内容, 幽默而又韵味深厚地形成了独特的诗歌意境;著名的翻译家许渊冲先生在《人生与翻译》中也谈到, 他翻译李煜、白居易有着自己的情感体验。 李煜为宋朝的阶下囚, 许渊冲所在的时代也是战火连绵, 国破家亡, 因此共同的遭遇引起了译者强烈的情感共鸣, 在翻译时融入了自己深沉真挚的情感。

四、翻译诗学操纵下的文学翻译启示

加拿大女性主义批评家Sherry将“翻译诗学”看做是文化层面的, 认为翻译诗学诗属于文化多元主义的审美实现, 采用与当代社会身体相似的方法。 Douglas Robinson提出了“翻译身体学”的概念, 即翻译的对等不是原文和译文之间的对等, 而是以个体的身体反应作为标准。 翻译诗学通过对文学翻译的操纵, 体现了译者自身的意识形态和诗学目的, 以此达到翻译的等值。 此外, 翻译诗学对翻译的“可译”与“不可译”也作出了历史性的回答。 翻译诗学对文学翻译的操纵更加印证了翻译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 文学翻译应该注重文学作品艺术生命在目标语中的延展。 雪莱提到, 给了适当的气候、土壤, 种子总是会发芽开花的, 哪怕开出来的不是同一种紫罗兰 (袁筱一, 许均, 1995) 。 所以, 在文学翻译中不存在“不可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Lefevere A.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M].New York:Routledge, 1992:26.

[2]Robinson.D.The Translator’s turn[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21-22.

广告翻译和文学作品翻译的比较研究 第11篇

而文学作品翻译是对各个国家的作家所写的文学作品进行翻译,除了要传达作品本身的“思维”外,还着重强调了“风格特色”。文学翻译要求译者具有作家的文学修养和表现力,以便在深刻理解原作、把握原作精神实质的基础上,把原作的内容和艺术魅力在译作中传达出来。本文将两种不同的翻译文本进行比较研究。

商业广告文本和文学作品文本

商业广告文本

广告的定义:著名的美国市场营销协会给广告下的定义是:广告是由特定的广告主通常以付费的方式通过各种传播媒体对产品、劳务或观念等信息的非人员介绍及推广。

广告具有以下五个显著特征:①针对特定的一群人;②除了少数公益广告,广告通常是由某些广告主付费给特定的媒体以获取时间及空间来传达信息的;③大多数广告旨在说服顾客购买商品或服务,亦或让公众了解某组织的价值理念;④广告起着通知、说服、提醒、影响、改变观念甚至改变情感态度的作用;⑤广告通过各种媒介进行传播。

广告的分类:广告有以下两种主要的分类:1)按媒介可分为报纸广告、杂志广告、电视广告、广播广告、邮件广告、户外广告以及传真广告等。2)按目的可分为以盈利性广告和非盈利性广告。前者又叫商业广告,包括产品广告、服务广告及理念广告等。

广告的功能和目的:徐百益在《简明汉语广告词典》中把广告功能归纳为:①报道功能。②需要唤起功能。③说服功能。④促使行动功能。⑤扶植信用功能。

广告文本的目的在于吸引顾客注意力并成功推销产品及服务。一个成功的商业广告必须能够吸引注意力,引人入胜,能够激发目标群体的购买欲,给其留下深刻印象并促使其前去购买。

广告文本的主要特征

1.广告文本的词汇学特征

为招揽更多顾客,提升销量及削减开销,广告通常以最少的版面,最精炼的语言,传递出最多的信息。因此,广告文本多采用单音节词或简短的词语,如go,make,take,buy,taste等。广告文本也常使用新造词语,以显得更别致。例如,What could be delisher than Fisher?(还有什么比钓鱼更有味?)撰稿人巧妙地将delicious改造为delisher,与最后的fisher押韵,吸引观众眼球。这样使得广告给人深刻印象,更具说服力。

2.广告文本的语法特征

1)多使用简单句来代替复合句。例如,Coco- Cola is it.(这就是可口可乐。)用简短有力的语言,加深人们的记忆,以突出品牌名称,富有号召力。

2)多使用省略句。例如,Safe,Easy,Quick &with Fun.(安全、简单、快速、有趣。)某家用食品加工器广告,省略了主语和系动词,以突出其功能特点。

3.广告文本的修辞

广告英语的修辞是基于词、句功能上的一种表达技巧,修辞手段的使用往往决定着广告的创意与效果。广告英语的修辞特点主要有如下几种。

1)拟人。把物写成人,使之有生命力,个性和情感。例如,The world smiles with Reader's Digest.(《读者文摘》给世人带来欢乐。)世界因《读者文摘》而欢笑,可见该杂志给人们带来欢快。

2)比喻。能使广告语言生动形象,增强读者的形象思维。例如,The born leader.(天生的领导者。)此句暗示产品生来居领导地位,当然是优秀产品。

3)对偶。能突出所强调的内容,增强语言气势和音韵的优美。例如,A contemporary classic.A timeless timepiece.(当代经典产品,永久计时装置。)结构对称,且巧妙运用了修饰词与被修饰词的意义成分中的矛盾,令人回味无穷。

4)排比。排比句能层层递进,加强语势。例如,

Designed with a computer.Silenced by a laser.Built by a robot(电脑设计,激光消音,机器人制造。)整齐的书面形式,有规则的节奏,看来醒目,听来悦耳。

文学文本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它有以下特性:忠实,想象,优美。文学是社会现实的反映。作者的个人经历通过文学作品影响读者。文学文本的翻译必须和原著一样充满感情。否则不能收到同样的读者感情反馈。译者想要翻译出一本好的文学作品,必须具备优秀的文学素养。

1.文学文本的语言学特征

首先,文学文本的句法复杂多变。一部文学作品可以是诗歌,散文,小说,也可以是话剧。不同的作者有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技巧。文学文本的句法特征随着文学文本分类及作者而变化。

其次,文学文本的词汇涵盖各个不同的层次:白话语言,常用语言,正式语言,文学语言。在小说、话剧等文学文本中,不同的人物扮演不同行业的人物,说着不同类型的语言。

最后,文学文本多修辞。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本生动形象,更具表现力。在文学作品翻译中,要尽量使用原文的修辞手法。要灵活善变,切忌生搬硬套。

2.文学文本的民族特征和时代特征

每一个民族都各有特色,这一点在文学作品中也很突出。例如,中国人偏向含蓄,不喜直接表达看法。因此中国文学作品多采用寓意的方法。在翻译中国文学作品时,语言风格也应有所保留。

古时的文学作品与当代文学作品在读音、拼写、词汇及风格上迥异。例如,莎士比亚和海明威写作完全不同,他们代表了各自不同的时代。

3.文学作品的目的和功能

文学作品问世的动机多种多样。相较非文学作品的问世,一位文学作家的动机通常并不是描述现实世界,而是通过描述一个假想的世界来引导人们认清现实世界。这也解释了文学作品通常被等同于小说的原因。

翻译规范理论视角下的英美文学翻译 第12篇

一、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视角下的英美文学翻译

图里是一名以色列的翻译研究教授,在描述性翻译学派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图里对描述翻译研究,理论翻译研究,应用翻译研究这三个翻译研究的分支的关系进行了就进一步的探讨,并且着重强调了描述性翻译对于翻译活动的重要意义,将社会学中的“规范”引入翻译活动中,明确的提出翻译是一种受规范制约的行为,他认为翻译作为社会文化活动的一类,应该受到社会文化对其的约束。在这样的认知下,图里将翻译规范分为预规范,元规范和操作规范三类,所谓的预规范就是指在进行翻译前翻译者对翻译作品的选择,元规范是指翻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而操作规范是指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具体作法。下面就以具体翻译作品为例进行探讨。

20世纪美国著名的小说家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在出版后引起很大的反响,曾被认为是“近乎完美无缺”的作品。小说讲述了出身贫穷的盖茨比因为无法忘掉曾经抛弃他的嫌贫爱富女友,经过一番刻苦努力成为十分了不起的富翁后,苦苦追求女友最终悲惨丧命的故事。这部小说引入中国后广受读者的喜爱和追捧,国内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翻译,最受喜爱的当属2003年的姚乃强译本,他的翻译对《了不起的盖茨比》在中国的传播有巨大的推动作用。2003年,刚刚步入20世纪,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知识水平的提升,对于西方文化也有了更深的认识,不再是简单的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名称,而是更关注人物的性格魅力,故事的文化内涵等等,所以随着读者阅读需求的变化人们对于这部小说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新的译本的出现。而且当时中国社会因为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上发生某些现象与小说中的描写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广受读者的喜爱,并且引起许多学者的研究和评论,根据上面提到的图里翻译规范理论中的预规范,知道翻译者选择作品时要考虑是否迎合当时社会的意识形态,是否符合读者的阅读喜好,所以这些原因对于姚乃强选择重新翻译这部作品起着重要作用。

图里的翻译理论中的操作规范是指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具体作法,既包括宏观上的篇章结构布局,段落的增减,也包括微观上单词短语的选择等。姚乃强的译本基本保留了原著的篇章布局,没有对篇章和段落进行删减,而在语言方面姚乃强也尽量保持原著流畅灵动的文风。文中有一句“he wears a pink suit”,直译过来就是“他穿一套粉红色的衣服”,但是这句话是汤姆所说,是他对乔丹说的盖茨比是牛津大学毕业的反驳,汤姆的话不仅仅是对盖茨比教育背景的否定,同时也是对盖茨比的嘲讽,所以姚乃强将其译为“看他穿的那套粉红色的衣服!”则很好的将汤姆自大,刻薄的嘴脸表现的淋漓尽致。此外,在翻译作品时,姚乃强会使用许多四字格的短语,不仅能够使文章言简意赅,生动灵活,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也迎合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通过这些可以看到姚乃强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遵循翻译理论的同时也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采用灵活的翻译方法尽量的将原著的风采展现给中国读者。

中国著名的学者孙大雨先生,作为“清华四子”之一,不仅是一位诗人,同时也是一代翻译家,曾翻译了许多莎士比亚的著作和英语诗歌,他的《英诗选择集》在翻译过程中遵循了一定的翻译规范。孙大雨在翻译过程中十分注重内容的传达,但是由于文化间的差异,读者无法安全理解原诗的内容,为了让读者更好地接受,孙大雨采用“民族化”的接受性翻译策略,他的诗歌翻译展现的是中国化的东西,从而便于读者接受,易于读者产生共鸣。他的整部《英诗选择集》在元规范的指导下,选择了“民族化”的接受性翻译策略使其新诗更好的被读者接受。

二、切斯特曼翻译理论视角下的英美文学翻译

在对翻译规范理论的见解中,切斯特曼的翻译理论是比较突出的。切斯特曼在对图里的理论基础上对翻译规范理论进行更具体的探讨,并且将图里忽略的制约翻译因素--读者的期待,纳入自己的探讨中,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翻译规范理论。切斯特曼将生物学中术语的“文化基因”引入翻译规范理论中,认为规范是由“文化基因”演变来的,将翻译规范分为“译品规范或期待规范”和“过程规范或专业规范”两类。下面就以具体翻译作品为例进行探讨。

英国19世纪有一位著名的博物学家托马斯·亨利·赫胥黎,是达尔文进化论最杰出的代表,自称为“达尔文的斗犬”。赫胥黎有本著作名为《进化论与伦理学》,这本书对科学,哲学以及军事等领域都产生了深远广泛的影响,清朝末年的学者严复就将《进化论与伦理学》的一部份译为《天演论》,将西方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介绍给国人。

《天演论》是严复的第一部译作,它的出版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对当时的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翻译一定是在某一时期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进行的,那么它一定会受到当时文化规范的制约,清朝末年的中国文化形态丰富,不仅有中国的封建文化,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文化和帝国主义文化也随着外国的入侵而传入中国。严复翻译《天演论》时,将读者群定位“多读中国古书之人”即清朝的士大夫们,他们深受中国封建文化的影响,如果想让他们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那就先要让他们容易接受。

首先,严复《天演论》中的选词造句在很大程度上模仿先秦时期的书面语言,具有桐城派“清真雅正”的特点,而根据上面提到的切斯特曼的“期待规范”是指读者对于翻译作品的有什么样子的期待,当时的社会文化,话语习俗,经济以及意识形态等都对期待规范产生影响。桐城古文派是清朝文坛的第一大散文流派,在清朝末年虽不如其强盛时期,但是桐城派古文仍十分流行,深受士大夫的喜爱,《天演论》中字词,句法的使用就十分符合读者的文体期待。此外,在严复的翻译手稿中有许多不符合国情的句子,但是在出版后的《天演论》中却完全找不到,这是因为当时的读者并不具备先进的文化基础,相反,深受中国封建的伦理道德规范的束缚,所以想让读者接受《天演论》那就必须将不符合当时社会伦理规范的内容删除,这样才能迎合当时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讲述的是出身贫苦的少女苔丝的悲惨故事,这本书不仅是英国小说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同时在世界文学上也占有重要地位。这本小说的中文译本具有20多部,在这么多的译本中张谷若先生的译本是最受喜爱的译本之一。在《德伯家的苔丝》中有这样一段描写“Tess hoped for some accident that might favor…….And after--death,they were the same.”张谷若先生将其译为“苔丝心里想,顶好能遇见什么顺利的事儿,帮一帮自己的忙……,都完全一样”,可以看到张先生虽没有按原著中句子的结构来进行翻译,但是他保留了原文的大意并且将它翻译的更为传神,“顶好”,“帮一帮”,“顺利的事儿”等都是生活中常常使用的词语,上面提到的切斯特曼的“专业规范”分为责任规范,交际规范,关系规范三种类型,其中关系规范是指语言的规范,关注的是原文与译文之间的关系,这种规范要求原文与译文之间保留并建立一种合适的相关类似性。张谷若先生的翻译将作者的意图,原文的文化内涵最大程度的展现出来,并且融合了读者的阅读习惯,建立了“相关类似性”的要求。

切斯特曼的交际规范指的是一种社会规范,大意是指翻译者要根据各方面的要求将作品中传达出的意思最大化的表达。众所周知,托马斯·哈代十分注重意境的表现,而且擅长用环境的描写来展现人物性格,丰富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所以对托马斯·哈代作品中环境描写的翻译对于作品的传意具有重要作用。《德伯家的苔丝》中有这样一段环境描写“on those lonely hill and dales her quiescent glide……were formulae of bitterreproach”。张谷若先生将其译为“在这些旷山之上和空谷之中,她那悄悄冥冥的凌虚细步……对她苦苦责问”。张谷若将“lonely hill and dales”译为旷山和空谷,一个“旷”字,一个“空”字就将苔丝寂寞,孤独的处境表现出来,而将“her quiescent glide”译为“悄悄冥冥的凌虚细步”不仅仅能够描写出苔丝走路时的美丽的姿态,同时也描写出苔丝的虚弱,进一步展现了苔丝的悲惨境遇,张谷若将原著中作者对苔丝的同情与悲悯淋漓尽致的诠释出来。

通过以上的探讨可以发现,图里和切斯特曼的翻译规范理论涵盖了整个翻译过程,对于翻译活动的整体指导和作品的整体描述具有很大的帮助,为读者带来了更好的阅读体验。

参考文献

[1]李小霞.图里规范理论下葛浩文译介活动研究[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2014,(3):17--18

[2]韩江洪.切斯特曼翻译规范论介绍[J].外语研究,2004,(02):24

上一篇:高新企业财务管理下一篇:女生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