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翻译中的异化翻译

2024-06-02

文学翻译中的异化翻译(精选12篇)

文学翻译中的异化翻译 第1篇

一、文学翻译审美等效

在市场翻译标准不断多元化发展的今天, 文学翻译审美等效最初由尤金·达耐提出, 他的翻译主张在翻译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他在理论著作中提出, 翻译者的翻译之作应该与原著作者所要表达的信息处在一个基本相同的基础之上。文学翻译审美等效理论将讨论的中心从文本对比转移到了阅读者的阅读感受对应上, 事实上, 文本的阅读效果存在着流动性, 但是基本属性是具有相应的稳定性。而一般文本翻译功能是为了突出文本的审美属性, 翻译家在翻译的过程中应该将译作的综合效果作为文本翻译的首要目的, 将文学翻译审美等效作为译作最终的目的 (张欣2013) 。

许多学者认为, 文学翻译审美等效翻译理论需要保持一个严谨的态度, 他们认为文学翻译审美等效论对文字信息表情达意的准确度需要提高一定的标准, 倘若其信息准确度无法得到保障, 可能会引发大量的“误译”和“误读”的现象发生, “一千个读者心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翻译家本身作为原著的第一间接读者, 在他们心中同样会有一个以自己动态思维想象塑造的“哈姆雷特”, 阅读的直观性感受与动态想象一定程度上会给翻译家在翻译作品时带来一定困扰。而在读者的反馈中, 这种阅读感受的多元化体验通常是译文审美价值的反应。文学翻译审美等效理论中所提到的“对等”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并不是传统意义上所理解的需要译作与原著之间保持绝对的统一性。金堤曾在他的书籍《等效翻译论探索》中这样提出, 事实上, 一些优秀的文学译文通常会最大程度的减小翻译者的主观动态意思, 译者作为原文的第一阅读者, 其承担的责任远远高于普通读者, 在进行文学翻译时更应该试图将文学作品中作者的思想以及审美效果最大程度地为读者表现出来 (张欣2014) 。

二、文学翻译审美归化与异化

在数百年世界殖民化统治的时代, 欧美一些经济发展走在时代前列的国家对亚非拉一些发展较为落后的国家进行了殖民统治, 对他们的文化也进行了殖民侵略。其中最鲜为人知的就是强势国家与落后国家在通过翻译进行语言沟通与文化交流时, 强势文化国家采取归化的翻译方法, 在翻译时, 随意对翻译的内容进行删减、改动, 使翻译的内容归于对其发展或主权的宣誓有利的语言。除此之外, 翻译者还对原文中的文化意蕴与历史底蕴用符合强势国家翻译时所习惯的翻译方式, 与在翻译时所习惯的翻译文字对他们的语言、历史、文学作品进行翻译。在这一时期, 翻译者的翻译意图通常被流畅的译文所掩盖, 翻译者的实际意图被逐步弱化, 而两国文化之间的差异性逐渐被削弱, 强势国家的殖民意图与主流文化的价值取代了翻译者语言文化价值观, 许多著作与本国文化之间的差异感和特殊性被淡化。从文化的角度来说, 一味地进行归化翻译会使原文中的文化价值以及附属的历史感被淡化或逐渐消失, 文化翻译本身就是为了传播文化、汲取精华、为其所用, 使不同国家的文化进行碰撞与交流, 归化的翻译使原文的风格与思想发生变形, 文学翻译中的文学价值通常难以体现 (田小勇2013) 。

翻译作为一种语言交流活动, 在文化传播交流的过程中拥有关键性的作用, 它不仅仅局限于文化传播, 同时还涉及了许多非文化的因素, 作为文化传播的纽带, 往往带有一定的主流文化符号。所以, 在进行文学翻译时, 翻译家需要考虑语言的差异、政治背景的差异、社会现状的差异, 切忌存有用本国文化去同化之的想法。同时, 应该保留的将其保留, 这对两国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传播具有重要作用。而异化翻译就是通过增加译入语读者对异域文化的了解去促进两国文化进行更好的交流。异化翻译更有利于汉语的丰富与发展。所谓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翻译的目的不仅是要吸收外国的文化, 同时也要从外国文学作品内寻找一些能丰富我国语言文字文化的精华。回顾我国的文学发展史, 通常可以发现, 汉语由文言文发展到如今的白话文, 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外国文学翻译的影响, 白话文的发展从国外翻译文学中吸收了很多养分, 其中包含着一些新词汇、新的物品名称等, 中文中常常会有一些有趣且又生动的语言表达方式, 英文翻译同样也有许多有趣的现象。如中文“沙发”一词, 就是从英文sofa演变过来的, 发展延续至今, 仍被人所津津乐道。中国文化向来博大精深, 如:出自《后汉书·班超传》中的一句文言文: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英文有几种翻译方式, 译法一:Without risk there is no reward. 译法二:If you venture nothing, you will have nothing. 近代著名学者严复在翻译作品时, 首先会对英文大意进行阅读, 并对其大意进行一次大致的了解, 然后通过汉语的表达方式进行翻译, 并将其表达出来, 在当时的社会, 这对于那些刚刚接触西洋文学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大便利, 对当时的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但是在当今社会, 21 世纪的大多数人都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 拥有一定的外语基础和对外国文化背景的了解, 读者们对外文翻译著作要求越来越高, 他们开始不满足于通过顺畅的译文对著作进行解读, 他们希望著作能满足他们对异域风情能有更多的了解, 并且从中有所借鉴的需求, 而不是仅仅解读那些被翻译者用略带考究的文字解说的译作 (李小蓓2013) 。

结束语

优秀的文学作品译作需要去迎合放置环境以及读者阅读习惯, 在特定的环境下, 文学作品翻译审美等效以及归化或者异化不存在任何客观或者是一成不变的特定形式, 归化与异化的选择需要在翻译者充分考察和理解读者实际需求的情况下去把握一定的比度, 文字翻译的审美等效不仅仅表现在翻译者向读者传达原著是解析出来的文字意义, 更在于读者在阅读时能否更好地以译作为基础去体会作者的表情达意之举, 以翻译者之眼, 解读者阅读之惑。笔者认为, 不论选择何种策略, 都应该在思量译作翻译目的、文本类型、作者意图、译文读者的选择等情况后再进行作品的翻译工作。

摘要:文学翻译审美等效理论为文学翻译中的归化异化尺度的把持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支撑。文学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一直都是翻译者不断讨论的问题, 采取归化与异化是能否拓宽著作与译作之间双语共性的关键。为使读者将翻译的文章与原文保持一定的一致性, 文学翻译需要弱化翻译个体的动态想象去帮助读者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度。为此, 就文学翻译审美等效与归化异化尺度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文学翻译,审美等效,归化,异化

参考文献

李小蓓.2013.萧乾文学翻译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田小勇.2013.文学翻译模糊取向之数字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

张欣.2013.文学翻译审美等效与归化异化尺度[J].疯狂英语 (教师版) , (4) .

翻译中的博弈:归化和异化 第2篇

翻译是跨文化交流中的一座桥梁,同时翻译也是一种博弈.翻译策略中文化和语言差异所带来的.困惑对归化和异化翻译手段提出了要求.一方面,归化和异化这对矛盾统一体成为翻译博弈论中关注的焦点;另一方面,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纳什均衡”和“帕累托最优”也揭示了翻译过程中归化和异化的辩证关系.

作 者:樊军 郑志军 FAN Jun ZHENG Zhi-jun  作者单位:樊军,FAN Jun(宜宾学院,外语系,四川,宜宾,644000)

郑志军,ZHENG Zhi-jun(湛江师范学院,广东,湛江,524000)

刊 名:宜宾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YIBIN UNIVERSITY 年,卷(期): 7(10) 分类号:H315.9 关键词:翻译   博弈论   归化   异化   辨证统一  

文学翻译中的异化翻译 第3篇

摘 要:译者是翻译工作的主体,具有译者主体性。译者本身会因为对翻译目的的不同认识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或翻译原则。本文主要浅谈不同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对异化(直译)、归化(意译)翻译策略的运用。

关键词:译者;异化;归化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3)08-0211-3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3.03.054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及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翻译作为一种传播文化的有效手段,越来越凸显出自身的重要性。受人类认识发展的一般辩证规律的支配:只要翻译实践进行到一定的程度,必然会随之产生翻译理论(陈福康,2011)。所有的翻译理论都是译者在漫长艰辛的翻译实践中得出的,这些理论反过来又会指导后来的翻译实践。而译者是翻译工作的主体,具有译者主体性。译者本身会因为对翻译目的的不同认识采用不同的翻译理论或翻译策略。本文主要浅谈不同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对异化、归化翻译策略的运用。

在过去的文学翻译(汉英)中,对中国文化的处理主要有两种手法:以源语文化为认同的异化(foreignization)原则和目标语为归宿的归化(domestication)翻译原则(金惠康,2003: 89)。也就是说异化和归化是一对矛盾,异化要求忠实原文作者,而归化要求贴近读者,迁就读者,尽可能地把源语行为模式纳入译文读者的文化范畴。还有学者认为:在结构主义翻译理论中,“异化”“归化”分别取代了“直译”“意译”(董明,2011: 114)。译者是翻译主体,应该根据翻译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做出判断,是要忠实于作者还是要靠近读者,从而决定采用异化策略还是归化策略。

以下这段文字摘自季羡林《游唐大招提寺》,主要讲述中国唐代和尚鉴真不辞劳苦,东渡日本传播佛经的故事。笔者和参考译文译者分别采用了不同的翻译原则。笔者主要运用了归化翻译原则,以读者为归宿;而参考译文译者钱炜1、林珍珍2主要采用了异化翻译原则,以贴近源语作者为归宿。但个别句子也倾向于归化或意译。

①鉴真爱不爱日本人民呢?②他当然是爱的。③他怀着满腔炽热的感情爱日本,爱日本人民。④他同中国人民一样,深深地体会到中日两国人民的亲密关系,决心为日本人民牺牲自己的一切,把他认为能济世度人的佛法传到日本去。⑤为了日本人民的幸福,他毅然决然离开了自己的祖国。⑥在当时想到日本去,简直难于上青天。⑦今天讲一衣带水,形容两国邻近,非常轻松,非常惬意。⑧然而海中波涛滚滚,龙蛇飞舞,用木头造的船横渡,其艰险决非今日所能想象。⑨鉴真尝试过几次,都失败了,最后终于九死一生,到了日本。⑩如果对日本人民不抱有最深沉的爱,能做到这一步吗?

笔者译文:①Did Jianzhen love Japanese people? ②Of course he did. ③He harbored passionate feelings for Japan and Japanese people.④Like other Chinese, he felt, from the bottom of his heart, the intim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and Japanese and was determined to devote himself heart and soul to spreading to Japan the Buddha tenets which he believed would relieve the people of Japan. ⑤Therefore, for the happiness of Japanese people, he left China for Japan resolutely, ⑥which was thought to be almost impossible at that time.⑦Today, when talking about “the narrow strip of water”, we refer to the easy access to a close neighbor. ⑧But the sea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was roaring with rolling waves. Even today we cant imagine how hard and dangerous it was for Jianzhen to cross the sea in a wooden boat. ⑨He tried several times and arrived in Japan finally with a narrow escape. ⑩How could he have made it without the deep love for Japanese people?

参考译文:①Did Monk Jianzhen love the Japanese people? ②Of course, he did. ③He loved Japan and the Japanese people passionately. ④Like the Chinese people, he was deeply aware of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peoples. That was why he made up his mind to sacrifice himself to spread life-and-world-saving Buddhism to Japan.⑤To promote the happiness of the Japanese people, he bid goodbye to his motherland determinedly. ⑥It was by no means easy to go to Japan from China in Jianzhens time. It was, indeed, more difficult than flying into the blue sky. ⑦While it is easy enough for us today to describ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as close as two pieces of land separated by a mere strip of water, ⑧sailing in a wooden boat across the often stormy sea from one country to the other was exceedingly difficult, involving untold hardships and risks. ⑨Monk Jianzhen tried many times and failed just as many. Finally he made it to Japan, having survived untold hazards. ⑩If he hadnt had the most profound love for the Japanese people, how could he have displayed so much courage and stamina?

在第④句中,“决心为日本人民牺牲自己的一切”,笔者翻译为“to devote himself heart and soul”;钱、林译为“to sacrifice himself”。联系上下文,笔者认为,鉴真和尚决心为了日本人民的幸福传播佛经到日本,哪怕牺牲自己的性命也在所不惜。但是如果他既能安全到达日本,又能全心全力传播佛经,当然是最好的结局,没有人愿意作无谓的牺牲。而钱、林把牺牲自己的一切译成了目的状语,给人的感觉是鉴真和尚传播佛经是为了牺牲自己或必须牺牲自己才把佛经传到日本。根据季羡林先生接下来的记叙,最后鉴真和尚的确九死一生到达日本,成功地向日本人民传播了佛法而没有在途中牺牲。很明显,笔者是意译或归化,钱、林是直译或异化,忠实于原作者。

第⑥、⑧句中的:“难于上青天”和“海中龙蛇飞舞”,笔者译为“almost impossible”和“The sea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was roaring with rolling waves.”参考译文译者分别译为“more difficult than flying into the blue sky”和“stormy sea”。在对以上两句的处理中,笔者和钱、林都使用了归化或意译的处理方法。一方面,在西方文化中,龙和蛇都是邪恶的动物,采用异化或直译的方法很难使读者在感情上对鉴真和尚面临的险恶环境产生共鸣或同情。另一方面,由于中西方人思维方式的不同,采用异化或直译的方法很难使人想象到海上波涛汹涌的情景。

第⑦句“今天讲一衣带水,形容两国邻近,非常轻松,非常惬意”。此句中出现了一个成语:“一衣带水”,它的本来意思是:一条衣带那样狭窄的水域。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笔者译为:“Today, when talking about ‘the narrow strip of water, we refer to the easy access to a close neighbor.”钱、林译为:“While it is easy enough for us today to describ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as close as two pieces of land separated by a mere strip of water...”不难看出参考译文还是在力求忠实于原文作者。但是此句中,在对“非常惬意,非常轻松”作处理时,笔者和参考译文译者产生了分歧。钱、林认为以上两个形容词是用来描述两国地理位置时很容易用“一衣带水”这个成语来形容。故参考译文用了“it is easy enough...”这一结构。而笔者认为:以上两个形容词应该是用来描述两国地理位置临近,交通便利。其一:找一个词来形容两国临近,只要具备一定汉语知识,应该不是很难的事,没有必要特别强调非常轻松,非常惬意。其二:今天我们要到日本,不管坐飞机或是坐轮船,交通都非常便利。而在古代,交通是阻碍两国交流的最主要因素,文中已经描述了,鉴真和尚乘着木船东渡日本时,条件非常恶劣。所以笔者认为“非常惬意,非常轻松”两个形容词是在两国地理位置很近的情况下,用来形容到达邻国交通容易程度的。故用了“easy access”一词。

结语: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译者也越来越认识到向西方社会传播中国文化的必要性。所以以源语言为归宿的异化或直译翻译原则可能会受到大多数译者的青睐。因为传播语言文化的信息,以源语言为归宿,才能更好地弘扬源语言文化,也才能更好地体现源语文化的多样性。但是,译者应该清醒认识到翻译工作的目的及任务,根据不同的翻译对象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做好翻译工作,力求准确、贴切地传达原文意思, 使目标语读者能够有效地接受源语信息,为中西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董明.翻译学的哲学视野[M].国防工作出版社,2011.

刘宓庆.翻译与语言哲学(修订本)[M].中国对外出版公司,2007.

文学翻译中异化法和归化法的应用 第4篇

关键词:文学翻译,异化法,归化法,应用

0 引言

受落后的封建社会的影响, 我国的文学翻译在19世纪70年代才慢慢开始, 较晚的起步使得我国的文学翻译落后于世界其他各国一大截。之后的一百多年来, 经过一代又一代的翻译学者们不断地努力探索, 才逐渐使得我国文学翻译在世界上的地位得以提升, 在外国文学翻译方面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就。孙致礼教授曾经在他自己的文章《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中提到, 中国的文学翻译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到20世纪70年代的发展进程中, 翻译家们普遍运用的翻译策略都是偏向归化法的;在邓小平上台之后实行改革开放的二十年期间, 归化法与异化法形成了大致平等的地位;根据翻译现状来看, 将来中国的文学翻译将会趋向于异化法为主导的情况。除此之外, 孙致礼教授还提到, 即使异化法在将来会在中国的文学翻译中占主导地位, 但是归化法也不是完全被排斥的, 同时异化法在应用过程中也不能太过于“翻译腔”。[1]下面我们就孙教授的这种说法从原因到发展来作具体探讨。

1 异化法和归化法的形成与发展

文学翻译中异化法和归化法的由来归根结底还要提到十九世纪上半叶德国著名的古典语言学家兼翻译理论家莱斯尔马赫。在1913年, 莱斯尔马赫曾在自己的著作《论翻译的方法》中阐释了两种翻译途径, 一种是译者不改变作者的原意, 让读者去体会并靠近原作者;另一种是不干扰读者的思想, 让原作者去靠近读者。当时的莱斯尔马赫并没有给这两种文学翻译的途径下定义, 也没有取名字。在1955年, 在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的著作《在译者的隐身》一书中, 明确将莱斯尔马赫提出的两种文学翻译途径分别命名为异化法和归化法。异化法就是要求翻译者要向原作者靠拢, 将原作者的意思一丝不差地表现出来, 归化法就是要求翻译者向读者群众靠拢, 将读者的理解和意愿注入到翻译过程中去, 让读者能够在自己身临其境的前提下享受原著中的文学精华[2]。具体来讲, 归化法可以明确地体现在文学翻译的人名、地名、文章结构、记叙顺序中, 甚至包括文章的褒贬基调和体裁表现上。换一种角度来说, 可以将异化法归结为直译, 将归化法归结为意译。

2 归化法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和流行原因

西方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大量涌入中国市场, 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鸦片战争的爆发, 中国的国门从此打开了。在此期间, 外国文学作品大量涌入, 翻译家林纾曾经翻译了近一百八十多部西方文学著作。在林纾的翻译作品中, 大多是以文言文翻译为主, 归化法在他的文学翻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虽然林纾的作品拥有不少的读者, 但是在他的译文中出现过不少的笑话, 例如, 他曾把莎士比亚的戏剧翻译成记叙性古文, 从而受到了胡适称其为“莎士比亚的大罪人”的责骂。随着1919年五四运动的展开, 新文化席卷了大半个中国, 其中鲁迅提出的“宁信而不顺”的翻译主张使得异化法又得到了兴起, 但是毋庸讳言, 异化法也带来了当时的翻译过于“硬化”的问题。这就引起了三四十年代时, 部分翻译家对归化法重回翻译界的要求。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更加趋向自由民主, 在此期间, 一些有见识的翻译家们提出“翻译所求不在形似而在神似”“艺术创造性的翻译”等主张, 使得归化法又得到了青睐[3]。

那么关于近百年来归化法盛行于翻译界的原因, 我们可以拿典型案例稍作分析。例如, 刘英凯曾在《归化——翻译的歧途》中提出, 归化法是译者努力将作品向读者方向靠拢的翻译方法, 翻译后的文章让读者读起来能够有一种亲切、熟悉、顺畅的感觉, 不会出现由于作者与读者之间存在语言差异而使得作品的真正意义被读者忽略、不理解的情况。对于长期闭关锁国的中国来说, 让国民一下子接受完全新鲜的外来文化, 势必不会有好的效果。换句话说, 读者的阅读欣赏水平对文学的翻译内容有着很大的制约[4]。

翻译者的身份和背景也影响着归化法作用的发挥。作为长期持有“天朝上国”思想的中国民众, 不遗余力地汉化是照顾国民的重要体现。但是具体汉化到什么程度, 还要看译者本身的身份地位以及背景出身。中国早期的译者没有些许的文学功底是不能作为翻译的。因此, 对于他们来说, 译作就是另一种程度上的文学创作, 当然归化也就体现得淋漓尽致。

归化法受到青睐的第三个原因可以归结为缺少科学而正确的翻译理论指导。当时中国的翻译事业刚刚起步, 并没有前人宝贵的经验来做指导, 因此初入翻译界的学者们只能依靠自己的想法来摸索, 在当时的背景下, 将文学翻译成积极向上的、有利于中国国情发展的内容当然是最好的选择。因此, 翻译家们只能翻译出迎合中国大众的合口味版本。

3 异化法将成为未来翻译主导的原因

文化发展的变化引发的接受潮流。改革开放后, 大量西方文学作品被中国译者翻译, 随着文学作品的传入, 一些西方的翻译理论也逐渐传入, 越来越多的译者意识到归化法自身的不足之处。又随着中外来往的增加, 国人逐渐了解了西方文化, 西方许多哲学观点、文艺作品以及思想上的先进观念都一点一点被中国人所吸收和运用, 也不再过于排斥, 因此, 对西方文学著作的翻译更加趋向于原汁原味[5]。

经济全球化发展潮流的推动。经济全球化是全球范围内的一种发展态势, 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带来文化的发展, 从这一点来说, 各国之间不断地往来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 难免会涉及到文化的交流, 从人与人之间的语言交流, 到思想上的火花撞击, 再到行为上的指引, 西方文化从各个方面改变着中国社会。随着全球化的发展, 这也成为了各国文化发展进程中的必然趋势。因此, 表现在翻译手法中就是异化法的不断流行。

归化法的不足越发显露, 再加上对异化法的了解不断更新, 这些认识上升到理论高度就加速推动了我国文学翻译的发展, 甚至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翻译作品。国人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不断增强, 使得异化法在文学翻译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但是异化法始终只能是未来文学翻译的主导, 而不是完全包揽文学翻译市场。

4 归化法和异化法的相互结合与补充

在西方学者的眼中, 文学翻译中使用的归化法和异化法是完全相对立的, 这与西方的政治意识形态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二者代表着处在话语权力的两大极端, 而这是无法相互结合并且相互补充的。这与我们讨论的归化法和异化法有着很大的区别。我们认为二者是可以相互补充, 协调发展的。在文学翻译中能够使用异化法的地方都很多, 例如人名、地名可以充分保持原汁原味, 原作的题材也不要过分加以改动, 以免使原作面目全非, 翻译原作时尽量避免牵强使用四字成语或者俗语等中国的固有语言, 要保持译作的情感基调与原作者的情感相符。某些以讽刺而闻名天下的作品, 如果翻译家没有淋漓尽致地用语言体现出来, 那么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就会大打折扣。

关于异化法与归化法的互相补充, 可以总结为一句话, 异化法并不是处处都好, 归化法也并不一无是处。对于那些异化过来却让国人仍旧不能很好理解的生疏语言, 可以适当使用归化法来帮助读者理解。不管是异化法或是归化法, 译出精品就是好译法。

参考文献

[1]李家元.从归化到异化:从清末民初翻译看文化语境对文学翻译策略的影响[J].大众商务, 2009 (16) .

[2]罗菲.浅析文学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J].科技信息, 2010 (26) .

[3]汪庆华.认知语言学视角下文学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J].河池学院学报, 2009 (3) .

[4]于杰.民族文化传播的归化异化之争——以《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概览》的英译为例[J].作家, 2011 (12) .

文学翻译中的唯美追求 第5篇

文学翻译中的唯美追求

音乐美和意象美是文学作品的基本要素,在丈学翻译中对美的再现也主要依靠音乐美和意象美得以实现.因此以语言和文化视角分析在翻译汉语的一些散文、诗歌、小说时,译者在英译本中如何达到音乐美和意象美的`意境对于创作与翻译有很高的借鉴意义.

作 者:常青 作者单位:鞍山师范学院,外语系,辽宁,鞍山,114005刊 名: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ECONOMIC MANAGEMENT CADRE INSTITUTE,JOURNAL OF LIAONING ECONOMIC VOCATIONAL TECHNOLOGICAL INSTITUTE年,卷(期):39(3)分类号:H059关键词:文学翻译 音乐美 意象美

论英汉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 第6篇

关键词:语言;翻译;归化;异化

翻译的最基本任务不是语言的转换而是信息和内容的传达,它是不同民族沟通思想、交流文化的行为。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因此文学翻译更要将中西文化结合起来,离开文化背景去翻译,不可能达到两种语言之间的真正交流。

语言与文化关系紧密,美国现代著名语言学家爱德华•萨丕尔(Edward Sapir)指出:“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各种做法和信念”。虽然人类的共性是人类交际的基础,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地域、民族、历史、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形成了文化的异质性,从而使翻译过程充满了矛盾,出现了“文化缺省”、“文化冲突”的现象。例如西方人形容人多拥挤时说 “It is packed like sardines.”(塞得像沙丁鱼罐头)。没见过沙丁鱼罐头的中国人未必会有同感。同样,中国人形容游泳池里人多水脏,用“简直像芝麻酱煮饺子”的比喻,对这一比喻西方人不一定理解。又如一个简单的例子:在你帮助了一位外国朋友之后,她会对你说:“Thank you.” 而你的回答自然便是:“这是我应该做的”。如果将此译为 “It’s my duty to do so.” 那就会使外国朋友产生误解,会使她感到受到了冷待。原因是,汉文化中“这是我应该做的”。只是一句客套语,表示很高兴提供帮助。然而,照字面直译,不仅不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而且还失去了其作为客套语“表示受谢者很高兴提供帮助”的语用功能。因此,译文应是 “It’s my pleasure.” 这一和汉文化中“这是我应该做的”。具有相同语用功能的表达法。因此,翻译的最大困难在于:一种文化里不言而喻的东西,在另一种文化里却要费很大力加以理解。

源语文化与译语文化的冲突无疑给翻译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正是解决这一矛盾的两种主要手段。“归化”是指翻译过程中主要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反对引入新的表达法,使语言本土化归化,它在理论上是把语言看作交际工具在实践上,强调通俗易懂,避免多义或歧义。所谓“异化”翻译主要是指在翻译过程中,保留原文中语言的方式,保留原语言隐含的文化因子,输入新的表达法。

归化采用民族中心主义态度,反映一种外语文本符合译语的文化价值观,把原作者带入译语文化。在强势文化中较多采用这种方法。比如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的翻译理论中注重强调译者的创造。他最有影响的译作《中国》不能严格的当作翻译作品来看待,因为译文中没能充分的传达中国的文化。蒲伯译荷马史诗《伊利亚特》时也大胆采用了归化的手法,应用了英国读者所熟悉的英雄双韵体,和18世纪英诗中常见的词汇。鉴于东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必要的语序上的归化是很必要的。比如:“History on Modern American Literature” 就要作必要的归化而译为“美国现代文学史”;同样中国俗语“情人眼里出西施”英译时就要调整语序以符合西语习俗,译成 “Beauty is in the eye of the beholder.” 归化是用与源语词语有相同使用频度、但一般都带有某些译语文化色彩的词语来翻译源语词语,其长处是能使译文读起来比较地道和生动。

与归化相比,在中国当代翻译中异化的手法更加常见。异化在文化价值观的偏离主义的压力下,接受外语文本的语言及文化差异,把读者带入外国情境。异化的性质决定了在处理原文中带有明显文化特征的因素,其翻译的结果必然是带来一些不同于母语的新的表现形式以及所附载的文化内涵。随着各国、各民族之间交流的日益加深,当今各种语言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丰富,而异化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汉语中的“因特网”(internet)、“基因”(gene)、“克隆”(clone)、“象牙塔”(ivory tower)、“伊甸园”(the garden of Eden),英语中的 “kowtow”(叩头)、“kongfu”(功夫)、“typhoon”(台风)、“tao”(道)、“yin yang”(阴阳)等,这些词汇原本并不存在于汉语和英语的语言系统中,译者通过异化的方式,使一大批带有异国文化风情的词语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并在大众文化中得以广泛传播和运用。由于国际间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广泛交流,各国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全球化正成为世界发展的趋势,对于外部世界的熟悉了解更加变成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文化融合的大背景下,“异化”翻译作为缓和文化冲突的手段之一,不仅有益于向外国介绍本国历史文化,也让本国读者有机会熟悉了解异域风情,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综上所述,归化大都表现在语言的层面上,为了跨越语言理解的障碍,在文化传达上,为了让读者充分理解西方文化,译者大都采用异化策略。很显然,归化和异化都各有道理,各有各的用武之地,不能绝对的摈弃任何一方。但是,说到底在文化传达问题上的异化是为了最终使得读者在文学作品的欣赏中做到真正的归化,也就是说使读者把原语经译者所传达的异域视野经自身的文化视野过滤、对比、沉淀而后引起视野的从新定位,在对比中做到对自身文化和原语文化的再认识,即在文化意义上的完成真正的归化。

参考文献

[1] 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2]韩子满.“文化是很语文学翻译” [J].中国翻译,2000,(4).

文学翻译中的异化翻译 第7篇

关键词:归化,异化

一、理论依据

翻译的归化/异化, 这一术语直接来源于德国学者Schleiermacher, 他着重探讨了翻译与理解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 指出翻译有两种情况:译者可以“不打扰原作者而将读者移近作者”, 又或者“尽量不打扰读者而将作者移近读者”。

1、归化理论

归化派以美国翻译理论家E.A.奈达为代表, 他提出了“所谓翻译, 是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首先是意义, 其次是文体的“动态对等”观念, 其目的是为了达到译文对译文接受者所起的作用 (Nida and Taber, 1969) 。

2、异化理论

异化派主要以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学家劳伦斯·文努提 (Lawrence Venuti) 为代表, 他提出一种反对译文通顺的翻译理论和实践, 认为翻译可以是研究和实现差异的场所, 并恢复和修订被遗忘了的译文, 以建立一种新的翻译传统 (郭建中, 2000) 。

二、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

1、归化法

归化法强调在翻译中“要用译语文化替代原语文化”即要求译者向目的语读者靠拢, 采取读者所习惯的目的语表达方式, 来传达原文的内容。请看例句:

Mr.Brown is a very white man.He was looking rather green the other day.He has been feeling blue lately.When I saw him he was in a brown study.Ihope he’ll soon be in the pink again.

布朗先生是个非常忠实可靠的人。那天, 他脸上颇有病容。近来他闷闷不乐, 我看到他时他在沉思之中。希望他早日恢复健康。

汉英语言中都有异常丰富的颜色词语。这些词语不仅反映着颜色的物理属性, 同时也折射着汉英两民族的文化特征。由于汉英两民族在文化上的差异较大, 汉英颜色词语所表达的文化内涵也不尽相同, 如上例中的颜色词就无法通过直译来达意。

2、异化法

异化法主张在翻译中可在一定程度上保留源语的民族色彩, 译语读者能多接触并逐步去接纳源语的文化特色。笔者认为:文化空缺部分, 应用异化翻译。把源语中的文化信息移植到译语中去。

下面是《红楼梦》第三回中的一个句子。两种译本分别选自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 (Hawkes) :心较比干多一窍, 病如西子胜三分。

杨译:

She looked more sensitive than Pi Kan, (1) more delicate than His Shih. (2)

注: (1) A prince noted for his great intelligence at the end of the Shang Dynasty. (2) A famous beauty of the ancient Kingdom of Yueh.

霍译:

She had more chambers in her heart than the martyred Bi Gan;And suffered a tithe more pain in it than the beautiful Xi Shi.

“比干”、“西施”分别是中国历史上智慧和美的化身, 这里都采用异化手段。杨译直译加注, 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 让英语读者更好地了解“比干”、“西施”人物传说的文化内涵;霍译则更多地考虑了西方读者的接受程度, 采取简单的增译。

结束语

随着“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和各民族之间了解的加深, 各种文化之间的借鉴与融合日趋明显。作为两种翻译策略, 异化和归化是对立统一, 相辅相成的, 各自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我们只有合理、适度地使用异化法和归化法, 才有利于中英文化的顺畅交流。

参考文献

[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年。

[2]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 《外国语》, 1998年2月。

[3]郭建中:《文化与翻译》,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年。

[4]郑海凌:《译语的异化与优化》, 《中国翻译》, 2001年3月。

[5]陆宇萍、张云珊:《文化融合视角中翻译的异化和同化》, 《苏州大学报》, 2004年2期。

[6]Venuti Lawrence.The Translation Invisibility.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5.

归化与异化在翻译中的运用 第8篇

归化这一理论来自十七世纪的英国, 异化则来自十九世纪的德国。①向原作者靠拢的译文为异化的译文, 相应的翻译策略为异化的翻译策略;相反, 向译文读者靠拢的译文为归化的译文, 而相应的翻译策略为归化的翻译策略。然而有很多人容易将这一组概念与翻译界的另一组概念——意译与直译混为一谈。对原文的字词句, 亦步亦趋的译文为“直译”的译文, 产生这样译文的翻译方法被称为“直译法”。相反, 以传达原文意义为主的译文为“意译”的译文, 相应的翻译方法就被称为“意译法”。②只看定义, 也许很容易将两组概念混淆——很多人认为归化就是意译, 异化就是直译。这是因为我们往往被局限在语言的角度在分析。既然如此, 先从语言的角度举例说明事实并非如此。比如谚语或熟语。日语中有惯用句“路頭に迷う”以及“首を長くする”。翻译成中文便是“流落街头”和“翘首以盼”。逐字逐句翻译起来便是“迷失在街头”和“拉长脖子 (等待) ”。稍作润色便是“流落街头”和“翘首以盼”。这样的译法可以说是直译, 但我们并不能说它是异化的翻译。因为在中文里“流落街头”和“翘首以盼”早已是家喻户晓的表达了, 即这种表达是极其靠近读者的表达了。再看日语中的谚语“鬼に金棒”和“餅は餅屋”, 若丝毫不加工处理, 逐字逐句翻译或添译就变成“给鬼棒子”和“年糕还是得在年糕店买”。这样翻译意思还不够清晰。若将前者稍加意译, 就变成“给本来就很强大的人以强大的武器 (他就所向无敌了) ”。进一步, 更好的翻译是“如虎添翼”和“各行都有行家”。可见我们所常用的翻译“如虎添翼”和“各行都有行家”是贴近中国读者的翻译, 使用的是归化法, 同样也是意译法。通过这两组例子, 只站在语言本身的角度, 便可以得出, “归化不一定是意译, 异化不一定是直译”, 这一结论。

总之, 笔者认为, 直译和意译属于翻译方法的范畴, 即译者用何种手段把原文翻译成目的语;而异化和归化属于翻译方向的范畴。向原作者还是读者靠拢, 从字面意思便可看出有方向的概念包含其中。所谓向原作者靠拢, 就是尽可能将译文的语感和氛围和原作者的表达保持一致。这样一来, 受原作者风格的影响, 就可能出现译文生涩难懂的情况。而向读者靠拢, 便是尽可能把原文翻译成流畅易懂的形式。

2 出现异化与归化这一对概念的原因

上文从语言的角度分析了异化与归化和直译与意译的区别, 接着就从更广泛的以下两个角度分析。以下两个角度也正是异化与归化存在的必要之所在。

首先, 异化和归化与直译与意译不同, 是个历史的概念——不仅关乎时间的流逝, 也与翻译对象语所在民族的文化和目的语所在民族的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好比流行语, 2010年中国的流行语有“神马都是浮云”, “我爸是李刚”等等, 但现在我们就很少听到它们了, 因为它们已经“过气”了。语言就是如此, 同样一个词汇或表达,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地位不同, 甚至含义都会改变。本国的语言是如此, 翻译引进的也不例外。“有些生硬的洋话, 也渐渐变得自然了。三十年前特异的说法因为一再为人采用, 已经成了‘土产’, 再过一两代也许给人视为陈腐。”③有些词或概念在最初通过翻译引进时可能是异化的,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变成了归化。比如日语中的“写真”, “弁当”, “人気”和“菓子”, 意思分别是“照片”, “盒饭”, “受欢迎”和“日式点心”。然而现在我们在表达时直接使用“写真”, “便当”, “人气”和“和 (‘和’表示日本) 果子”的情况远比直译或意译版本的情况多。笔者认为, 这是因为例如“便当”和“写真”比“盒饭”和“照片”说起来听起来更时髦, 所以很容易被大家接受;“人气”既能解释“受欢迎”含义, 而且更简单, 所以也被大家认可;而像“和果子”是只有日本才有的日式点心, 直接选用基本对应的汉字翻译, 能保持日本民族独有的风情, 这和比起将饺子翻译成英语中的”dumpling”, 翻译成“Jiao zi”感觉更原汁原味一样。这样一来, 随着时间的流逝, 原本翻译的异化现象也渐渐变成归化现象了。

其次, 归化与异化这组概念有存在的必要的另一个原因在于, 由于内容的不同, 阅读群体的不同, 对翻译的要求也有所不同。譬如在翻译诗歌的时候, 就应当对诗歌有个基本的把握——它不同于大白话, 诗歌本身就有一种古典美的氛围。诗歌语言最忌讳的就是使用一些失去新鲜感和陌生感的陈词滥调, 因此翻译诗歌是保存原文语言中的鲜活性和陌生性的, 谋求诗性、再现诗性的过程。举个简单的例子——节选宫泽贤治的诗歌“雨にも負けず”。

雨にも負けず不惧迅雨

風にも負けず不畏疾风

雪にも夏の暑さにも負けぬ不避严冬酷暑

丈夫な体を持ち日日身强气盛

慾はなく決して瞋らず不思贪恋, 不动火性

いつも静かに笑っている时时乐天闲情

一日に玄米四合と习餐粗米, 日食半升

味噌と少しの野菜を食べ佐以豆酱, 少许菜梗

あらゆることを面对事实, 直抒人生

自分を勘定に入れずに置己度外, 其乐融融

よく見聞きし分かり细心观察

そして忘れず铭记心中

这首诗, 日语原文有其特有的歌体或诗体, 但译成中文, 就需要译者不仅把意思传达给读者, 而且在形式上也要有诗的样子。但由于读者是中国人, 那么所谓诗的样子, 就大致是以用词简练, 对仗工整, 神形兼备为要求了。诗句中“雨にも負けず”译成“不惧迅雨”属于直译;“忘れず”原意为“不要忘记”, 译成“铭记心中”便是意译。原文用直译或意译是灵活的, 都是为了将原诗翻译成有诗意有文采的中文而服务的。而翻译成有诗意的中文, 是翻译的方向的范畴——表意上像原作者靠拢, 用了异化法;而形式上向中国读者靠拢, 体现了归化法。由此也可以发现, 异化与归化的范围比直译与意译的范围要更为宽广, 意义更为深远。

又如翻译商业广告或产品商标, 要求又别有特色了。商业广告的目的在于夺人眼球以获得商业利益。但也无法因此断定商业广告或产品商标的翻译都运用向受众靠拢的归化法。笔者认为中国的进口产品商标的翻译十分倾向于使用归化法, 虽不是绝大多数, 但能观察出这样的一种意图。比如我们常见的牙膏品牌“Colgate”的对应中文是“高露洁”, 洗发水品牌“Rejoice”的对应中文是“飘柔”, 超市品牌“Carrefour”的对应中文是“家乐福”, 服装品牌“UNIQLO”的对应中文是“优衣库”, 商场品牌“AEON”的对应中文是“永旺”。其中“高露洁”和“家乐福”的发音可能和原本发音有些相像, 但“飘柔”和“Rejoice”就完全无法对应了。但我们不难理解这种现象, 因为牙膏是清洁用的产品, 有“洁”在其中比较“应景”;我们使用洗发水都希望头发变柔顺飘逸, 因此“飘柔”不失为一个好翻译;去超市都是买居家用品为多, 超市让家庭生活更和谐, 于是有了“家乐福”;“UNIQLO”欲打着物美价廉的旗号吸引顾客, 所以这个店子叫“优衣库”;至于“AEON”, 做生意都希望红红火火, “永旺”是个再接地气不过的名字了。这些翻译既向消费者靠拢又向经营者靠拢, 充分体现了归化法的艺术。但同样是做广告, 日本人似乎更倾向于使用异化法。日语里不仅有日本汉字, 还有平假名和片假名, 其中片假名多用于外来语, 因此注音片假名也是新潮流行的象征。因此日本的商业广告, 产品商标, 都被“片假名大军”占领。

综上所述, 无论是要经历时间检验的角度, 还是两种语言文化背景的角度, 或是被翻译的内容的角度, 都不是单纯的翻译方法所能涵盖的——它们中诞生的问题都需要异化和归化这一更广泛更抽象的概念去解决。这便是异化与归化存在的意义。

3 异化与归化这一概念在翻译和日语学习中的合理运用

说到异化与归化在翻译中的运用, 翻译家孙致礼指出异化与归化并非水火不相容, 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必须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善于兼用异化和归化两种方法。“异化与归化, 说到底也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④

那么, 如何将这一概念运用到翻译中呢?笔者认为, 首先要明确怎样的作品才是好的翻译作品。笔者认为, 判定翻译作品的优劣没有固定的标准, 但有一个原则, 即一定要有适应人群, 并被适应人群所认可。翻译的成果是给人看的, 人又分不同的人群。最常见的便是按年龄划分人群, 有青少年、成年和中老年。所以名著常常有青少版和普通版。为了适应不同年龄层的人的理解力, 让他们都能流畅地阅读并充分理解作者的意思, 翻译也要向不同的人群“归化”。若只面向一种人群, 翻译的成果也会因为译者本身的不同风格而各有特色。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而译者本身也是在阅读并理解了原文的基础上进行翻译的。对于仁者见仁的东西, 自然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所以我们对于流行的各种风格的译本, 可以言好恶, 而不应言优劣。即使原文的一种译本叫卖, 另一种译本销量不尽如人意, 也不能因此断言孰好孰坏。总之, 译者的译文有靠拢的对象, 并且读者也能认可译者的成果并形成共鸣, 这样的译本就是合格的译本。

既然翻译作品的评判具有通融性和开放性, 那么对于怎样译出合格的作品, 笔者也用一句话来概括:自身语言运用能力的修炼比对外界声音的关注更重要。具体来说, 第一, 必须要通晓两种语言, 即外语和母语。对一个事物, 只有自己理解了, 才能做到清晰明了地向别人介绍。同样的道理, 只有对两种语言了若指掌, 翻译起来才游刃有余, 翻译出的作品才会行云流水。第二, 译文首先应该是异化的, 是要向原作者靠拢的。那么就应做到牢牢把握原作者的初心, 并把这一态度贯穿翻译过程的始终。笔者认为, 翻译的全过程应有三个步骤:译者理解原作;译者根据自己的理解, 调用自身的语言能力翻译原作;原作者的初衷, 或至少译者表达的意思被读者理解。翻译的目的就是为了传递思想, 促进文化交流。若译者理解到的意思并没有被读者理解, 翻译的目的就没有达到, 那么翻译的过程也就没有完成。所以译者在翻译的初步处理时, 切忌放纵自己的理解而抛弃原著, 切记时时抓住原著的主旨。首先向原著靠拢, 再根据读者的不同向该类读者的需求靠拢, 将异化与归化相结合, 这样才能产生既不失真, 又满足读者需求的翻译作品。第三, 虽说自身修炼是第一位的, 但外界的声音同样不能忽视。时刻接受读者的建议和检验, 才能促进翻译水平的提高。

作为日语专业的现役大学生, 虽然在此讨论的是翻译界翻译工作者的话题, 但笔者认为现阶段以归化为目标练习, 会对翻译的学习很有帮助。比如在日译中时, 应做到向归化靠拢。一段外国语原文, 乍一看能懂原文的意思, 但实际翻译成母语的时候会发现很难做到语序与逻辑的兼顾, 以至于翻译出的语句生涩奇怪, 一点也不符合母语的日常表达。作为外国语的学习者, 以上情况似乎是大家曾今的烦恼或正在面对的问题。所以在翻译练习时, 应致力于翻译出符合母语表达的, 通顺易懂的句子。在中译日时也不例外。我们学习日语时, 多少会受母语的影响。比如数词的摆放位置:中文说“桌上有三个苹果”, 对应的日语可以是“机の上に三つのリンゴがある。”也可以是“机の上にリンゴが三つある。”无疑这两种翻译都是对的, 但日本人习惯把数词放在动词前直接修饰动词。又如被动句“在拥挤的电车里脚被人踩了”, 对应的日语应该是“混んだ電車の中で足を踏まれた。”但很多中国学生容易翻译成“混んだ電車の中で、私の足が踏まれた。”两种翻译语法上都是正确的, 但是由于日本人使用被动句就是为了把动作对人的影响彰显化, 强调受害的意思, 而后者中国学生的表达将动作翻译成了一种无关痛痒的描述, 所以是几乎不被使用的、不地道的日语。我们作为日语学习者, 目标就是掌握地道的日语, 所以我们在翻译时也要尽可能用日本人的思维方式思考和表达, 即把归化投入到学习实践之中。

4 结语

从以上的分析, 我们不难看出, 异化与归化不仅是个有着重要意义的存在, 而且灵活运用这两种方法是对翻译工作者的巨大考验。笔者相信, 这一对概念会陪伴着语言学习者, 并贯穿从外国语的学习到翻译实践的过程的始终——翻译本身也是没有尽头的修炼。因此笔者希望自身, 以及所有的外国语学习者能够接受修炼, 努力创造合格的翻译作品, 为实现翻译的价值尽绵薄之力。

摘要:归化与异化, 意译和直译, 这两对概念是翻译领域的两对重要的概念, 彼此有相似之处, 更有不同之处。笔者认为, 直译与意译是翻译方法的问题, 而异化与归化是翻译方向的问题。针对异化与归化的现象的存在原因, 笔者也进行了分析。虽然日语专业大学生的翻译经验与翻译工作者尚不可相提并论, 但是笔者认为, 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理论, 在日常日语学习中是很有实践意义的。能做到因地制宜地使用归化法和异化法的作品, 才称得上是好的翻译作品。

关键词:归化,异化,意译,直译,合理运用

注释

11王荣.异化和归化在翻译过程中的合理运用[J], 文教资料, 2010 (9) .

22 孙会军.归化与异化——两个动态的概念.外语研究, 2003.4.

33 思果.功夫在诗外[M].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1996.

文学翻译中的异化翻译 第9篇

1“归化”与“异化”的概念

归化和异化这对翻译术语是由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学家劳伦斯韦努蒂 (Lawrence Venuti) 于1995年在《译者的隐身》中提出来的。

“归化”是指要把源语本土化, 以目标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 采取目标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归化翻译要求译者向目的语的读者靠拢, 译者必须像本国作者那样说话, 原作者要想和读者直接对话, 译作必须变成地道的本国语言。归化翻译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 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和欣赏性。

“异化是指“译者尽可能不去打扰作者, 让读者向作者靠拢”。在翻译上就是迁就外来文化的语言特点, 吸纳外语表达方式, 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 采取相应于作者所使用的源语表达方式, 来传达原文的内容, 即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使用异化策略的目的在于考虑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保存和反映异域民族特征和语言风格特色, 为译文读者保留异国情调。

2“归化”“异化”与直译意译的区别

从历史上看, “归化”和“异化”可以视为直译和意译的概念延伸, 但又不完全等同于直译和意译。直译和意译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语言层面处理形式和意义, 而“异化”和“归化”则突破了语言因素的局限, 将视野扩展到语言、文化和美学等因素。按韦努蒂 (Venuti) 的说法, 归化法是“把原作者带入译入语文化”, 而异化法则是“接受外语文本的语言及文化差异, 把读者带入外国情景”。由此可见, 直译和意译主要是局限于语言层面的价值取向, “异化”和“归化”则是立足于文化大语境下的价值取向, 两者之间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 不能混为一谈。根据著名翻译学家奈达翻译理论, 直译和意译着重于语言层面上的技术处理问题, 称之为翻译的方法, 是从语言层面即指称意义和言内意义来说的。“异化”和“归化”称之为翻译的策略, 都有一个化字, 是从文化层面上来说的, 强调跨文化交际的问题。

3“归化”与“异化”在翻译实践中的运用

3.1“归化”与翻译实践。

翻译中的“归化”是指在翻译过程中把原文文化特色尽量转换到译入语的语言和文化中去。尤金·奈达认为, “翻译即是交流, 这个过程要看人们在听、说、读译文时所获得的是什么。判断一个译文的效用不宜拘于相应的词汇意义、语法类别和修辞手段的对比, 重要的是考察接受者正确理解和欣赏译语文本的程度归化翻译能使读者更好的理解原文, 避免文化冲突, 从而达到交流的目的”。所以在翻译实践中, 原文的诸多表达手段向译入语文化靠拢乃至融为一体, 才能跨越语言的鸿沟, 在译文中实现文化转化, 特别是具有国俗语义的专有名称、成语典故等等。从以下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归化翻译策略的翻译效果。

例一;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 后台封上戏箱, 要等年初一开戏。

在这个例子中, 源语言中的“灶王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 主要掌管厨房。但是在西方文化中没有中国式的灶台自然也就没有“灶王爷”一次的说法。所以在翻译实践中, 我们就要考虑译入语的文化概念。西方虽然没有“灶王爷”但是在西方文化中却也有着各种各样的神, 水神、花神等等, 所以在翻译实践中如果译者采用归化的翻译方法, 把“灶王爷”转化为Kitchen God, 就比较易于西方读者的理解, 虽然名称变了, 但是两者之中所传递的文化内涵却没有改变。

例二:spend money like water

例二是英语中的一个语。文化离不开一定的地理环境, 中国是一个内陆国, 中华民族发源于黄河流域, 远离大海, 自古中华民族都是以农耕为主。土地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与中国不同, 英国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 海洋自然在其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所以在这个谚语中英语用流水来比喻花钱大手大脚, 但是在中国文化中, 我们采用归化法把它转化为“挥金如土”更符合中国文化, 也更易于中国读者的理解。

3.2“异化”与翻译实践。

鲁迅先生是异化翻译的倡导者, 他认为翻译应该保留译入语的文化特征, 不应该因为看不惯其“高鼻子, 蓝眼睛”就对其削鼻挖眼。异化强调仅可能地保留了源语的语言表达和异域文化, 使译语读者生动地感受到了“洋腔洋调”, 从而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随着各国、各民族之间交流的日益加深, 当今各种语言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丰富, 而异化翻译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异化”翻译在丰富中文词语中成果卓著, 如唐朝翻译佛经是留下来的外来词就数不胜数, 比如金刚、菩萨、罗汉、因缘等等。圣经中的异化翻译也为汉语带来大量生动的语言, 比如上帝、天使、乐园、撒旦等等。现代汉语中的“因特网” (internet) 、, 英语中的“kong fu” (功夫) 等, 原本都不存在于汉语或英语的语言系统中, 它们都是译者通过异化翻译, 在大众文化中得以广泛传播和运用。语言是个开放的系统, 异化翻译吸收了外语中的新元素, 后又加入到传统语言文化中成为新的成员, 促进了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 增强语言的生命力。

总而言之,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 具有明显的文化特征。“归化”和“异化”是辩证统一的概念, 两者相辅相成。在翻译实践中, 译者应该充分考虑源语言和译入语言的文化特征, 并在翻译中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手段, 从而做到更加准确有效的传递语言中的信息。

摘要:语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价值, 而文化的差异为翻译带来了不少的障碍和难题。为了尽可能达到翻译的等值, 在翻译实践中, 采用“归化”与“异化”这两种翻译策略, 可以有效的传递语言文化的信息, 达到更好的翻译效果。

关键词:“归化”,“异化”,翻译

参考文献

[1]王东风.归化与异化:矛与盾的交锋[J].中国翻译, 2002 (5)

[2]苏小河.英汉习语的文化及翻译等值研究[J].疯狂英语教师版, 2007 (9)

浅论英汉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 第10篇

关键词:归化,异化,英汉翻译

人们对翻译的不同理解和看法导致了不同的翻译标准。译者所处时代背景、文化修养、译语功底及翻译策略等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译文的表达效果。现在越来越多人认为,翻译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是译者根据原著创造了一个新的“语言现实”;但同时翻译又是一种根据原文而带有依从性的创造活动,好比“带着镣铐跳舞”。本文在比较阅读了许国璋,以及何兆武、李约瑟先生对罗素《西方哲学史》(节选)的不同译文后,简要阐述英汉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

归化与异化这对概念始见于德国学者施莱尔马赫1813年宣读的一篇论文。施莱尔马赫指出翻译的两种情况:一种是让作者靠近读者,另一种是让读者靠近作者。在此基础上,美国学者文努迪(Lawrence Venuti)于1995年明确了这一对概念,指出:“归化”是指译文脱离原文的异国风采,用译文读者较熟悉和易理解的语言进行翻译,是向译文读者靠近;而“异化”则是指尽可能多地保留原文异国色彩,以原文语言特点向译文读者介绍异国他乡的人文风情。基于此,许国璋先生的译文较好反映了汉语讲究文采和节律的优秀传统,“重神似不重形似”,文气畅通、和谐优美、用词精炼,对四字格的运用更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汉语的语言规律,充分发挥了译语优势,有时甚至补充加入解释性话语(如对Savonarola和Leonardo的身份进行补充),可视之为以归化翻译为主。相比之下,何兆武、李约瑟先生的译文则更多保留了源语文本的风貌,通篇用典范的现代白话文写就,较为忠实地向译文读者反映了源语的文化内涵,可视之为以异化翻译为主。两篇译作各有其所长,各有其读者群。

然而,归化与异化在各有其合理性的同时,又都存在着各自的局限性。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转换意味着从一种思维到另一种思维的转换,绝对的忠实是不可能的。归化翻译在翻译中不可避免。但过度归化易导致译者放弃对“忠于原文”的追求,甚至随心所欲地“二度”创作,而在归化翻译与二度创作间本就很难找出一条明确界线。在我看来,许国璋先生的译文虽充分发挥了汉语的精炼与文气,有一种亲和力,使读者仿佛在读一篇母语写就的作品,但为保持文气畅通及行文的对仗工整,译文对原文些许原意的表达有时也不免偏颇,原文的文化特征已消失不见。

如,许国璋先生将“The long centuries of asceticism wereforgotten in a riot of art and poetry and pleasure.”译为“雕刻绘事,诗歌词章,赏心悦目,奔进汹涌,美不胜数。几百年中绝欲弃智、攻苦食淡之说教,已置脑后。”我认为就对原文改动过大,发挥过多,虽文采斐然但有欠忠实。而何兆武、李约瑟先生的译句:“历经数世纪之久的禁欲主义被遗忘于艺术、诗歌,和快乐的喧嚣中。”则采用了相应于译出语作者使用的表达方式,较好再现了译出语的内容与译质因素,显得更平实、明了,对原意的表达更贴切、适度。

此外,过度归化还易导致我们对源语言产生一种征服心理,这是一种语言歧视,是不可取的。

当然,过度异化也会导致所谓“硬译”,这不仅不会译介外来文化,反会误导读者;不仅不会丰富目的语,反会扰乱目的语现有的表达体系;不仅不会为作者赢得读者,反会侵犯作者的利益。因此,异化翻译在最大可能保留原文所蕴含的异域文化特色的同时,还须尽可能保证译文最大的可读性。有必要指出的是,以上所谈归化与异化的局限并非针对许国璋先生和何兆武、李约瑟先生的译文,实际上,这两篇译作在归化与异化“度”的把握上都是做得比较好的。

此外,归化与异化是两种动态的翻译策略,在两者中择其一绝非是在两个极端中而是在一种连续体或一种连续的数值中做出抉择的问题。从前的许多译作对当时的读者来说可能“归化感”非常明显,而对现在的读者来说却很可能已经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异化感”。如,许国璋先生的译文出版于1983年,当时的读者或许比较习惯和欣赏这种半文言风格;但于从小接触现代白话文的我们而言,往往就觉得何兆武、李约瑟先生的译文更加平实亲切;对许国璋先生的译文叹其深厚的中文功底和大家风范,感到“可望而不可即”,反而有了一定的疏离感。

翻译不是静态的,而是不同文化间的一种交流。归化原则与异化原则也并不矛盾,在对立中有统一,且互为补充。总体说来,归化多表现于语言层面,是为了使读者跨越语言理解的障碍。而在文化传达上,为使读者充分理解西方文化,译者又大多采用异化策略。归根结底,在文化传达问题上的异化是为了最终使读者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做到真正的归化,即读者接触了译者所传达的异域视野,经过自身文化视野的过渡、对比、沉淀之后对自身文化和源语文化进行再认识,引起视野上的重新定位,并对源语文化的特殊产物加以吸收,在文化意义上完成真正的归化,从而达到丰富自身语言和文化的目的。

文学翻译中的异化翻译 第11篇

关键词:翻译;文化取向;归化与异化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1)08—0194—02

一、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在跨文化交流中翻译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活动。通过翻译,我们能够了解其他国家及其文化,也向他们展示了我们的文化。在当今社会,人与人的交流不仅仅局限在本文化范围内,大规模的跨文化交往已成为趋势。但是自古以来,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性一直存在,这给翻译带来了困难。根据语言的复杂程度,可以将这种差异分为:生活词汇方面,日常用语方面和纯文学作品方面。其中文学作品上文化的差异给翻译造成的困难最难以解决。

1.生活词汇方面。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在日常生活中会有许多源语言词汇不能直接用翻译语言来表达。这是一种词义的空缺,这些空缺词汇是文化交流中具有重要价值的部分,例如,中国的元宵、炕、粽子等等。英语中也有难以直接翻译的词汇,例如,uptown,marimba等等。造成对应词汇缺失现象的原因十分复杂,这与每个民族不同的历史、生活习惯以及思维方式等因素都有关。对于译者来说,掌握相关的背景知识,并通过译文将缺失的文化传达给读者是一件十分重要而又不易的事情。

除了词汇的空缺以外,还有词义的移置,即相同的词汇隐含了不同的深层含义。中文“狗”与英文dog字面意义完全一致,但在各自文化背景下却有不同的引申义和感情色彩。中文的“狗”虽包含了忠诚的意思,但更多地带有贬义和侮辱。而在英语环境中,狗并无贬义,它象征了是忠诚、亲密。再者,中国人用老鼠来表示一个人胆小,如“胆小如鼠”。英国人却用鸡或兔子表示胆小,如as timid as a chicken,as timid as a rabbit。这要求译者在翻译时不能拘泥于表层形式,而应关注深层含义,并将其准确地传达给读者。

2.日常用语方面。日常用语是建立在生活词汇上,相比较生活词汇,它的差异性更大。很多日常用语的词汇构成虽然简单,但包含的意思却让很多人迷惑不解。如dog day,并不表示“狗日子”,而是“大热天”。Every dog has his day.表示的意思是“凡人皆有得意日”。It makes my day.这一句的意思是“这使我很高兴”。词组keep one’s chin up不是“保持下巴向上”或“傲慢”的意思,而是指“保持乐观”。这些日常用语的意思已经与字面意思大相径庭,翻译的时候必须将其真实意义表达出来。

3.纯文学作品方面。这里的纯文学作品是相对生活语而言的,是翻译中最为困难的。一句希腊谚语道出了文学翻译的本质:要么忠实而丑,要么不忠实而美。要想保持作品的文学性同时又不破坏其真意是非常困难的,有时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中,译者不仅在翻译原著,也在某种形式上进行了创新。例如,在《芒果树的小屋》(The House on Mongo Street)中的一段童谣:

The waitress with big fat hips/who pays the rent with taxi tips…/says nobody in town will kiss her lips/because…/because she looks like Christophor Columbus!/Yes,no,maybe so.Yes,no,maybe so.

译文:女招待呀长着肥肥的屁股,她用那的士小费付她的房租……她说这城里没有人吻她的唇部,因为……因为她长得像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是也不是也许是,是也不是也许是。

在译文中不仅要把这首童谣的意思表达出来,还要保持它的文学性,不能将童谣翻译成其他形式的文本。这个译文不仅保持了作为童谣的流畅性,节奏也十分押韵优美,做到了形式和意义的完美结合。

二、异化与归化

归化与异化是翻译研究中非常重要的策略。翻译的归化和异化是在1995年由美国学者韦努蒂所提出的。在两种语言转换过程中,人们对两种语言转换中的文化差异做出不同的处理,从而形成了归化和异化。归化是指将译后的语言文化纳入读者的知识范围,将原来的作品进行本土化处理,使用本土语言表达源语言。归化要求英译汉时要将之汉化,汉译英时则将之英化。异化是指在翻译中保留原文语言文化的特异之处,将读者引向作者。异化翻译所采用的办法包括音译、半音译、直译、在直译的译文后加注释等形式,采取相当于源语言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特指精神财富。翻译无疑受到文化的影响,归化与异化代表了翻译中不同的文化倾向。奈达曾经指出:“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个主要难题是:在很多情况下共享信息的数量和性质存在巨大差异。”翻译要促进文化的交流,就必须弥合信息在数量和性质上的差异。归化和异化因此成为翻译中必然存在的两种手段,它们的不同点在于文化倾向不同。韦努蒂明确指出:“异化是对文化价值观的一种民族偏离主义的压力,接受外语文本的语言和文化差异,把读者带入外国情调……归化即采取民族中心主义的态度,使外语文本符合译入语言的文化价值观,把原作者带进译入语文化。”

《红楼梦》是中国的古典名著,多次被翻译成英文。在众多《红楼梦》翻译版本中,影响比较大的是杨宪益和戴乃迭翻译的The Dream of Red Mansion和大卫·霍克斯翻译的The Story of the Stone。以下就从文化取向角度出发,观察两个版本中同一首诗歌的翻译,分析其文化取向。《红楼梦》中诗歌共一百七十多首,是该书中璀璨的文化艺术。笔者选取了第二十七回的“黛玉葬花 ”的原诗和两个译本的前八句,从文化取向角度对其进行分析。

1.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

2.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3.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处诉。

4.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

5.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6.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

7.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

8.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杨译:

1.As blossoms fade and fly across the sky,Who pities the faded red,the scent that has been?

2.Softly the gossamer floats over spring pavilions,Gently the willow fluff wafts to the embroidered screen.

3.A girl in her chambermourns the passingof spring,No relief from anxiety herpoor heart knows.

4.Hoe in hand she steps through her portal,Loath to tread on the blossom as she comes and goes.

5.Willows and elms,fresh and verdant,Care not ifpeach and plum blossom drift away.

6.Next year the peach and plum blossom will bloom again,but her chamber may stand empty on that day.

7.By the thirdmonth the scented nests are built,But the swallows on the beam are heartless all!

8.Next year,though once again you may peck the buds,from the beam of an empty room your nestwill fall.

霍译:

1.The blossoms fade and falling fill the air,of fragrance and bright hues bereft and bare.

2.Floss drifts and flutters round the Maiden!s bower,or softly strikes against her curtained door.

3.TheMaid,grieved by these signs of spring!s decease,seeking somemeans her sorrow to express.

4.Has rake in hand into the garden gone,before the fallen flowers are trampled on ?

5.Elm pods and willow - floss are fragrant too,why care,Maid,where the fallen flowers blew?

6.Next year,when peach and plum tree bloom again,which of your sweet companions will remain ?

7.This spring the heartless swallow built,his nest beneath the eaves ofmudwith flowers compressed.

8.Next year the flowerswill bloom as before,but swallow,nest,andMaidwill be no more.

由于不同的文化取向,两篇译文中译者分别采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从形式来看,杨译本采取了松散的押韵,基本是隔行押韵。相比之下,杨宪益夫妇的译本虽不是十分流畅,但几乎完全保留了中文的语序和语义,属于异化。杨宪益夫妇翻译的目的是把《红楼梦》介绍到西方,包括它的历史和文学价值,让更多的人能欣赏到这部不朽的文学著作,因此更忠实于原文。牛津大学教授大卫·霍克思为翻译《红楼梦》不惜辞去职务,专心埋首于该书全部的英译工作中。他的译文也是不可多得的精品。形式上,霍译本采用了英雄体的押韵方式,每两行押韵。他的译笔功力深邃,翻译的文本读来更加流畅,能够让英国读者读懂故事,属于归化。

参考文献:

[1]曹雪芹,高鹗.A Dream of RedMansions[M].杨宪益,戴乃迭,译.北京:外文出版社,1995.

[2]David Hawkes.The Story of the Stone[M].Penguin Group,1973.

[3]Nida,Eugene.A.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1.111.

[4]Venuti.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M].London$New York:Loutledge,1995:20.

Cultural Tropism in English Translation and Domestication-Foreignization

YANG Xiang

(Taizhou Teacher’s College,Taizhou 225300,China)

Abstract: Different societies and races own different cultures.English language translation doesn’t only refers to the language itself,but slso refers to translator’s cultural tropism.Translation should convey the information to readers as well as pay attention to both the form of translation and its cultural tropism.Different cultural tropism results in different translational strageties—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This article takes two different versions of translation of classic novel A Dream ofRed Masion for example to discuss cultural tropism in literature translation.

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 第12篇

1995年,美国语言学者韦努地提出归化和异化概念。而这两个概念又来自于1813年德国学者Scheiermacher的一篇著作。Scheiermacher认为,翻译可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让一种是让读者靠近作者,即异化;第二种是让作者靠近读者,即归化。异化翻译让读者感受到异国风味,归化则是一种本土化的翻译,目的是让读者易于理解接受。例如凡是英语爱好者都熟知的谚语: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我们如果采用异化方法翻译,则应该让读者感受到异国情调,应译为: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而当采用归化法,按照中国习俗习惯,可对应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那么在跨文化交际中什么情况应归化策略,什么情况下因异化方法?首先我们应该仔细了解对比这两个概念。

归化(domesticating),翻译学者认为有两种,一种是忠实的归化,另一种是非忠实的归化,前者总体是规定性,后者为描述性。前者关注语言层面的,注重其翻译的艺术效果,是一种翻译的方法。后者是文化层面的,关心翻译的意识形态,是一种翻译的策略。无论哪种,归化的目的跟作用在于使译文读起来比较地道和生动。归化的着眼点是读者更容易接受跟理解。例如英语中的成语Talk of the devil and he will appear如果我们在翻译中采用的是归化策略,那就不能翻译成谈到魔鬼然后他就真的出现了,这样的翻译只能使读者一头雾水,而应该翻译成“说曹操曹操到”。这么以来,读者一看便能快速准确理解其真正含义。再比如:if others let me alone,I’ll let them alone.可以才用归化策略,译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再比如在中外商务交流中,很多中国商标被对应译为英语,希望可以产生跟中国读者相同的反应,可是往往达不到效果。比如白象牌。如果就这样译为“white elephant”在国外就达不到跟中国读者相似的美好感觉。因为在中国,大象是吉祥之物,白象往往使中国读者想到美好的事物,可是在国外却并非如此。象在西方文化中像是巨大而无用的东西,所以翻译成“silver elephant”或许更好。

在跨文化交流中,异化(foreignizing)方法则更多的用来缓和文化冲突。各国交流加强,地球村以及全球化正成为世界发展的趋势。在各国的交流中,文化交流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所以对于外部世界的熟悉了解更变成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这样的背景下,异化翻译就很有用。异化翻译的优点跟作用在于向外国读者介绍本国历史文化,也让本国读者有机会熟悉了解国外不同的饿文化知识,为实现跨文化交际的做好准备。随着国际交往的越来越频繁,异化翻译手段越来越被更多的译者使用。这样的例子在翻译实践中比比皆是。例如:internet因特网gene基因blueprint蓝图sour grapes酸葡萄,ivory Tower象牙塔,wash hands洗手间,crocodile tears鳄鱼的眼泪。这样的翻译让读者最大限度接触到了外国文化。

反过来把汉语异化为英语的例子也很多。随着跨文化交际交流的加深,国际间的接触也越加频繁。很多的汉语词汇逐渐被大多数英语国家人接受并把其作为他们母语外来部分。比如中国文化所特有的如qi gong气功,taiji quan太极拳,kong fu功夫,typhoon台风,tou fu豆腐,tao道,yin yang阴阳。这些内容吸引了很大一部分对外国朋友。

另外在翻译时应该特别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翻译都这样用汉语来替代。2008年的奥运吉祥物福娃的翻译是个很好的例子。在起初,福娃被按照起发音,翻译为Friendliess。后来兰州大学的李博士提出质疑,经过奥组委审查后,重新更名为Fuwa。这种更改是从归化翻译改为了异化翻译,使得“福娃”这一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词汇为世界所知。

从上面可以看出译文归化和异化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在跨文化翻译实践中,这两种方法都是相辅相成,对立而又统一的。当前我国把文化发展战略放在重要地位,那么寻求思想沟通,促进文化交流,促进各国的文化融合和发展。这时跨文化交际中的归化与异化能够缩短两种语言文化间的距离,以尊重各民族文化多样性为出发点,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对待各自文化,清除由于缺乏理解,甚至误解而造成的阻碍,促进文化交流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从而达到本土文化和异国文化的和谐。

摘要:当今社会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不是独自进行的,都是需要国与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才可以圆满完成。翻译,其实质就是一项跨文化交际交流活动,促进了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发展。语言翻译其实不仅仅涉及语音,词汇,句法等方面,更多差异体现在文化层面。在解决文化差异问题上,归化与异化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文化,归化,异化

参考文献

[1]、曲映春.归化还是异化[J].考试周刊,2009,(2).

[2]、张蕾,姜秀俭.跨文化交际中的异化与归化与和谐环境关系[J].文化论苑.

[3]、陈贇,李晓燕.跨文化交际中的归化和异化翻译现象[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4]、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142-144.

[5]、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6]、王东风.归化与异化:矛盾的交锋[J].中国翻译,2002, (5):24-26.

[7]、葛校琴.当前归化/异化策略讨论的后殖民视阀[J].中国翻译,2002,(5):27-31

上一篇:家庭教育议论文下一篇:嵌入式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