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研究范文

2024-05-10

营造研究范文(精选12篇)

营造研究 第1篇

1 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

1.1营造林管理方法缺乏科学性

营造林在管理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重视对林业树木的种植但是忽略管理。创建营造林以后, 不能进行有效的看护和管理, 树木密度过大或过小都不能使林木很好的生长;树木的病虫害问题也是阻碍林业发展的因素;放牧行为得不到有效遏制, 尤其在山区, 农户的牛羊对树木的啃食会给营造林造成较大的破坏。农民对营造林认识的落后。在一些地区, 出现林业套种粮食作物的现象, 甚至会把本来属于林木种植的场地改成粮食或经济作物的种植场地, 国家呼吁的退耕还林政策并没有真正落实。一些农户为了节约用地, 在林间播种玉米、大豆等, 这样造成了一大批林业树木的死亡。营造林工程结束以后, 没有对坏苗进行及时的补种, 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 这样树木能够存活的有效率非常低, 树木生长参差不齐的情况经常发生, 最后导致林业标准下降, 土地被破坏[1]。

1.2营造林技术人员专业素质偏低

营造林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专业技术人员为之作出巨大努力, 全面的对种植地区的土壤、环境、水文等情况进行细致分析, 按照现有的地理情况及技术手段选择适宜的树种。但是目前缺少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营造林的建设, 并且在管理上缺少基层人员对树木进行管护。技术人员的专业性不强, 队伍组织能力差, 这些因素都是影响营造林质量和影响营造林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问题。

1.3不规范的营造林作业设计

营造林建设需要进行多样化的准备才能开始进行树木的栽种。前期工作是后期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因此需要技术人员对种植情况进行全方位的了解, 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进行预估, 并及时制定紧急事件预警机制。但是不规范的营造林作业设计阻碍了工程质量, 对工程作业进行盲目的施工, 遇到紧急情况无所适从,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营造林的质量。

2 营造林工作有效开展的思路

2.1科学合理的筹备工作

营造林工作开始之前应该进行总体的筹划。制定计划方针, 有步骤的完成各项营造林工作。要对该地区的地质情况进行全面的考察和分析。营造林工程的选址应位于地势较高的地带。选择产品附加值高、具有较为广阔的市场价值、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在水土保持上有较高效能的树种。在营造林工程结束后进行科学化管理, 对树木的树龄、种植密度、防虫害管理、树木的排水灌溉、防火措施等等方面进行分析, 提升营造林工程的质量。

2.2栽培环节的质量把握

对栽培全过程的管理要设定基层林业管理人员, 对这些人员进行技术和职业素养的培训。管理部门要对营造林的管理工作设定具体详细的计划, 按照每日每周每月进行任务安排, 把好每一步的质量关。还要对营造林作业进行优化设计, 关于种苗标准、造林标准和抚育标准进行一一落实。坚持适宜法则。要按照不同的土地质量种植不同的种苗, 不能只考虑经济效益而忽视树木质量。在栽培和管理过程中若发现质量问题, 需要及时纠正, 以免造成资源和成本的浪费, 降低营造林建设施工质量。

2.3提升营造林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 规范林业设计

在提升营造林技术人员专业素质方面, 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大资金投入, 改善营造林建设的工作环境, 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到此就业, 加大工资补贴力度同时给予工作人员更多的关心和照顾, 以此提升营造林工作人员在管理、护林和建设方面的积极性。强化林业建设队伍, 加强技术掌握的力度。定制合理的工作责任制, 去高校招收更多的技术人才。培养工作人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营造林建设, 改变传统的单纯劳作现象, 用现代知识和信息手段武装工作人员的头脑, 提高工作效率。在规范林业设计方面, 首先做好林业设计工作, 把具体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工作部门中。依照以前的林业设计作业对工程设计进行重新规划, 同时学会使用林业图标, 对工程项目进行细化。向先进林区学习经验, 还可以聘请有资质的单位亲临现场对本区营造林建设进行指导, 以此优化林业设计工作, 促进林业质量的提升。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林业的支持。基于此, 要不断提高人们对营造林建设的重视程度, 发展林业种植减少自然灾害, 增加经济效益;要不断对营造林工程进行合理规划, 科学分析, 提升林业树木质量, 落实国家政策;要不断强化林业部门的科学管理, 明确责任, 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 环境问题却日益严重。空气质量下降、土壤沙化和水土流失的现象已非常严峻。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大量植树造林, 减少水土流失, 提升空气质量和环境质量。本文对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印度及营造林工作的开展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营造林,质量,工作,开展思路

参考文献

文化营造推进新农村社区治理研究 第2篇

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的农村社会正经历着历史性变革。在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强力推动下,传统农村社会的“乡土性”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原本的农村行政化主导的治理方式不能满足现代化社会发展要求,实现农村社区治理的现代化是大势所趋。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强调:“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农村社区创新治理有利于激活农村活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是新时期解决我国城乡二元发展困境、实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对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创新农村社会治理的过程中,乡村文化在凝聚村民力量、增加村民的认同感、提升居民参与融入度和构建社区共同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弱化的文化引领与农村社区治理困境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在内外力量的冲击下,农村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级政府为推进美丽乡村的建设对新时代农村社区的治理方式在不断寻找新思路、新模式,努力完善共建共享的农村社区治理机制,推动农村社区全面发展。但是,在这样一个融合多种文化的居民聚集的农村社区,以满足人民多样化需求的文化建设却滞后于农村社区经济、制度建设,并未形成具有独特性的文化理念意识来引领农村社区治理。

(一)居民对社区活动的参与度不高

陈宗章提到:“良性的社区参与,能够增强邻里互动,融洽邻里关系,提高社区居民的幸福指数,从而提升自我认知,强烈地意识到自己的‘社区人’身份;能够有效地协调社区中各类利益群体的关系,摆脱现代性极端发展的‘紧箍’,培育社区居民的公共精神;能够促进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作用的发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遵循基本的行为准则。”的确,居民对社区活动的参与度是衡量一个社区的综合治理水平和成果展示的重要指标。然而,目前在农村社区治理中由于管理者对村内文化建设的忽视,缺乏对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引导,同时,村民对整体的文化认同感较弱,导致农村社区治理存在一个普遍性问题,即居民的社区各项活动参与度不高。其次,在每次的社区活动中参与人员的数量有限,参与人员较为固定,活动的波及范围较为狭窄,居民参与率较低;再次,参与人员的结构不够合理,以老年人为主,中青年人较少,女同志占多数,男同志占少数,对于儿童与青少年的活动以小学以下儿童和婴幼儿为主;最后,志愿活动参与人员较少,自愿参与意识较弱,对于社区公益建设的愿望不强。

(二)社区文化共同体的意识较弱

伴随城镇化的发展,农村人口快速流动,农村居民身份形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乡土性较强的农村社区,具有高度封闭性、同质性的“熟人型社会”的架构被打破,体现文化共同体凝聚力和黏合力的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团结互助意识不断弱化,逐步演变为开放性、流动性、异质性较强“弱熟人型社会”。曾经对乡村治理、凝聚村民力量、促进团结互助发挥重要作用的家族宗族治理体系完全被取代,构建农村社区文化共同体的传统民俗、礼仪日渐没落,使得社区的文化共同体意识缺乏一定的生成基础,居民对于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融入性都较为薄弱。社区,对于居民而言,只是一个家庭“居住性的场所”,而没有“共有”和“共同”的意识,并没有真正地融入社区,缺乏主人翁意识,没有将自己作为社区治理的主人来真正参与到社区的治理和建设过程中。居民之间逐渐趋于孤独和冷漠而原子化,在日常的生活中较多地表现出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和处事方法,他们内心深处并未认识到:“这是我的社区,我的家园,在这里发生的所有事情都与我有关,我有责任和义务去参与、去关心”“社区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居民间应当互帮互助、守望相助”。同时,长期在外的农村当地居民受多元文化的冲击影响,多样化的文化选择引起其家乡地域文化的淡化,使其文化共同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断弱化。

(三)居民对社区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不强

在传统的农村基层治理中,村委会作为最基层的政府管理组织,担负着整个村的行政、服务、经济、管理等各种职能,协调多种利益主体,化解社会矛盾与利益冲突,维护社会公正和社会秩序,几乎村内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会由村委会来决策和管理解决。村委会的角色严重错位,从一个基层自治组织变为一个行政性组织,村委会与居民之间形成一种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居民在这种体制下,作为一个被管理者的角色,对村委会在社区事务上的各类决策和管理一般都是服从态度,形成对村委会的一种依赖,其结果导致了村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受挫。随着农业税的取消,政府逐步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努力打造“多元共治”的乡村治理格局,提倡农村社区多元主体的参与性。然而,村委会长期的行政化单中心的治理模式,对其居民自我管理、自主参与社区自治的意识和能力缺乏必要的培养和引导。在农村发展过程中,提高居民整体文化素质的教育事业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建设,对村内文化建设基础设施投入不足,致使居民自身尚未形成有序参与社区治理、充分行使居民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意识和能力,严重地抑制着村民主体性的充分发挥。这些都致使现在农村居民没有充分意识到居民才是社区治理的主体,缺乏主动参与意识,未能积极承担参与社区治理的责任,对社区内的事务漠不关心,除非事关自身利益。

二、文化冲突与共同体组织被解构

文化引领的弱化导致居民认同感、归属感不强,不能主动参与社区治理,而其深层次原因是农村社区在变迁过程中面临多元文化的冲突,现代性的张扬使私人空间日益膨胀,共同体组织面临被解构的危机,文化建设滞后发展。

(二)农村社区的变迁与多元文化的冲突

传统的农村以血缘、地缘为基础村民聚集而形成,从事以农业为主的生产经营活动,关系亲密、守望相助有着家族共同体的特性。每一个宗族(或家族)内部都有着一整套基于其自有的传统文化和道德伦理体系之上的宗族管理体制,承担着整个家族的自我治理功能,对家族内部成员和事物进行有效的管理,成员都必须遵守并以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并对集体具有高度认同感,是一种典型的“熟人社会”。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在内外力量的冲击下,农村社区封闭的大门被打开。严格的户籍制度被取消,乡村社会的封闭性被打破向开放式发展,第二三产业也逐步在农村得到良好的发展,农村居民的身份、职业向各阶层分化,人口社会高速率流动,传统农村走向现代城镇化。农村打破了原先宗族式的形态,原本延续了几千年的“熟人社会”逐渐经历着“半熟人社会”和“弱熟人社会”的转型发展。

在这样一种高速的发展和流变下,农村固有的传统文化也在不断变迁。農民接受到的来自各地的思想文化的交汇,使得农村文化领域出现各种多元文化相互冲突的现象。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农村文化不可避免地会遭受来自城市文化的碰撞和冲击。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城市,注重时间、效率和创新,呈现的是一种快节奏的竞争式形态,知识更新快,独立进取,创新意识强。而原先农民的勤劳本分、生活安逸、思想保守,家族文化共同体认同感较强,时间和效率观念较弱,创新创业意识不强,这些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广大农村也被卷入全球化的大潮,城乡一体化又相当程度上加速了农村社会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进程。西方文化中的民主、平等、竞争和一些“拜金主义”等利益至上的观念都在逐步浸染着农村。传统的家族共同体观念被逐步瓦解,村民追求平等、民主的发展,“重义轻利”的传统转变为追逐个人利益。

(二)现代社会文化的理性化发展

曾经“熟人社会”的农村,在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开放发展的过程中,传统的家族共同体文化与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的理性思想所碰撞,致使维系传统农村社区的文化资源流失。在传统的农村社区中,人们生活在一种以血缘、地缘和亲缘为基础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稳定的熟人型社会结构中,村与村之间有严格的地域性划分,城乡间人员的流动性不足,村民之间关系亲近、彼此熟悉,也就伴随着高度的信任感。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现代化、工业化的迅速发展,现代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呈现出现代西方资本主义所有的个人主义、多元化、开放性和法治化的理性原则。

在现代社会,工业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使得相互间紧密的亲缘关系被打破,人与人之间的有机团结也不断弱化,使得人们渐渐走向疏远、走向陌生化。人们更注重“个体主义”,强调身份的平等,公私分明,更加关注的是个人的切身利益与权益,而并不是农村社区整体的公共利益。社区应是在私人空间的基础上形成的共同的公共空间,但现代性所张扬的主体性,却促使现代人的私人空间以膨胀的态势挤占了公共领域和空间,形成一种对抗性的冲突和矛盾[3]。所以,在这样一种现代性理念的支配下,基于情感与合作而形成的共同体组织被解构,居民之间逐渐趋于孤立、冷漠和陌生,相互间的熟悉度和信任感逐渐降低,家族共同体的认同感不断退化。现代理性的发展致使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社区生活中,居民的主动参与精神和责任意识比较淡漠。

(三)农村文化建设的滞后性

1923年,美国社会学家W.F.奥格本在《社会变迁》一书中首先提出“文化堕距”概念。奥格本认为,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物质文化与科学技术的变迁速度往往是很快的,而制度与观念等部分的变化则较慢,这就产生了一种迟延现象,由这种迟延产生的差距即文化堕距。奥格本所讲的文化堕距现象在我国农村地区广泛存在。在不断追求经济物质的发展进程中,农村村民的人均消费水平和人均GDP都显著提高,农民的吃、穿、住、用和行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然而,在农村经济建设的大步前进下,整体文化建设与发展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较为缺乏,体系不健全,切实满足村民生产需要的技术、法律等题材的教育培训较少,群众缺乏参与文化活动的氛围,一些封建迷信的落后文化活动盛行等现象普遍存在。

而导致农村文化堕距现象长期存留的原因大概有以下3个方面,一是国家治理倾向于经济建设。1987年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的颁布也都较多地围绕农村经济建设而展开,而文化建设却并没有得到与经济建设同样的国家政策倾向。二是县、乡、村各级领导的忽略。虽然近年来国家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等多部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文件,但在农村的实际发展建设中并没有按照上级党委、政府部门的要求将文化建设真正纳入新农村建设体系。不少县、乡、村领导狠抓经济建设而轻视甚至忽视文化建设,并未真正意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思想认识不到位,出现社会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主的偏差认知,导致对于文化建设事业的财政投入不足,发展滞后。三是专业人才的缺乏。各乡镇都应设有文化宣传站,定期为村民组织开展文化活动,挖掘培育农民文化骨干。然而,不少乡镇的文化站形同虚设。专业工作人员较少甚至没有专业人才,有时工作人员还需负责非文化管理业务,无法全身心地投入文化事业,并没有真正发挥农村艺人文化骨干的作用,没有切实地组织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对于农村的文艺人员和团队,大都是自学成才、自娱自乐,缺乏专业人才的指导和培训。

三、文化营造与推进新农村社区治理

文化营造是新农村社区文化的培育过程,通过文化培育提升居民的受教育水平,引导居民参与到社区治理中,通过社区公共精神的培育,提升社区内社群社会资本,凝聚和团结社区力量,共同行动,达到推进新农村社会治理的目的。

(一)加大对农村社区文化教育的投入

真正调动农村居民参与到社区基层治理,实现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需要促进农村居民思想观念的转化和农村居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彻底改变村民之前对于村委会管理的依赖和“等靠要”的错误想法。农村社区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和文化知识水平普遍低于城市社区居民,要想让农村居民转变思想观念,有序地参与农村社区治理,必须加大对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

国家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育事业的资金投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宣传力度,改善农村教育的基础设施配备,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鼓励有志于发展教育事业的教师和企事业单位在农村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提高九年义务教育的质量的同时逐步普及高中教育,使更多的农村青少年儿童能够接受到良好的文化素质教育,提高农村下一代整体的文化水平和素质。同时,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需求的成年居民,提供各式教育,扩大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和远程教育的范围。多途径开展全面提升农村居民的各年龄段人群的受教育水平,让他们更好地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增长见识、开阔视野,逐步转变其旧有的、落后的、保守的思想观念。村委会等基层自治组织要适当简政放权,确立正确的角色定位,在日常的管理中注重对农村居民主人翁意识和有序参与治理素养的培育,有意识地引导广大居民的参与性行为,促使村民迫切希望参与社区管理。农村居民文化水平的提高,村民的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也逐渐得到提高和培养,能够更加积极地主动参与农村社区基层治理,为农村的发展献计献策,共同推进社会的发展。

(二)以文化力量凝聚居民,重建农村社区共同体

共同体的形成基于一种对社区的治理、生活行为、风俗习惯等方面的认同,而文化具有凝聚、融入、协调社区居民的心理和行为的功能,恰恰是共同体重建和维系的纽带。重建社区文化,就要建设一种具有公共性的能够得到广大居民认同的社区公共文化。这种公共性文化可以是农村传统文化的升华,也可以是注入新时代的价值观,即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弘扬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1.要充分挖掘农村社区的传统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对于户籍人口的凝聚力较强,而对于外来人口能够让他们进一步了解社区传统文化,增加对社区的认同感。所以,挖掘弘扬传统文化,有利于充分发挥文化的聚合力,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村庄的伦理价值,维护村庄道德秩序,推动共同体的重建与维系。社区要加强对农村公共性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为居民提供文化活动的公共领域,促进居民间的沟通交流,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和亲密度,共同培育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具有凝聚力和认同感的社区特色文化。社区要恰当地利用传统文化节日,通过庆祝传统节假日的各种活动,调动社区居民的参与性,有力地将社区居民融入到社区。

2.要大力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增强居民的凝聚力。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为基础,为社区的共同思想基础注入新的时代元素,提升社区认同感和凝聚力。通过传播、教育和渗透等多重有效途径,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深入地被居民所认可、接受,并逐渐转化为一种信仰,形成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共同体意识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社区家园意识。通过开展一些如“家风家训”“最美志愿者”“十大文明杰出模范”等活动,充分调动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居民对社区文化、社区治理、社区建设的认同;发动建立各行业自律规范、村规民约、社区公约、学生守则等道德自律规范,推进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为主要目的的道德实践,以共建诚信的方式增加社会信任资本。

(三)组织开展各类文明创建和文化娱乐活动

要想构建农村社区共同体,提升居民的融入感,增强居民间的信任度,促使居民真正参与到社区治理中,组织开展各类社区文化活动是最直接的有效途径。利用信息化建设,通过对社区居民的走访调查居民的基本信息、需求意愿、兴趣爱好,建立社区大数据实现智能化治理。在此基础上,组建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社会团体组织或者俱乐部的形式,以趣缘凝聚社区居民,使原本陌生的居民以趣缘相识,加强彼此间的交流沟通,建立亲密和谐的邻里关系。其次,在对大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开展各种类型的文艺表演、课堂学习、评比赛事活动、外出活动和志愿活动等,满足社区居民对精神文化建设的多样性需求,使居民的尊重感、认同感得到提升,以此逐渐增强“社区人”和“社区家园”的意识,主动地融入社区。同时,社区在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时,要做好宣传动员工作,改变社区活动参与人员有限和结构不合理的现象。通过在社区公众平台发布消息、楼道街道粘贴通知、动员村民组长和楼道组长告知居民等多种途径,让更多的居民知晓社区活动,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扩大社区活动的覆盖人群。

营造快乐英语课堂的策略研究 第3篇

关键词:快乐英语课堂;内涵;要求;策略;成功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編号:1992-7711(2016)18-095-01

0

著名教育理论专家叶澜教授在她的《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一文中提出: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才有真正的生命力。只有智情并重,才能营造快乐英语课堂。英语教师要努力追求洋溢情感、弥漫想象、体现互动的英语课堂。让学生在充满美感和智慧的环境氛围与自己的情感产生共鸣,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那么,如何营造快乐英语课堂,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呢?以下是我个人的看法:

一、营造快乐英语课堂的基本要求

一)理解快乐英语课堂的内涵

快乐课堂,就是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学生要能够听得明白、学得轻松,尽情投入到教学中。把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合作机制融入课堂教学。通过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交流的过程,让每个学生都有求知的欲望、发现的满足和展示的欢乐。

二)教师要有一颗爱心

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得好:“教育中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情感是教学的催化剂,爱是教育的原动力。从理论上讲,学生对老师的情感和态度在学习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营造快乐英语课堂的教学策略

师生双方共同发掘创新的潜能,舒展生命的灵性,让英语课堂溢满生命的激情,充满愉悦,绽放出绚丽的个性之花。营造快乐英语课堂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在游戏中拓展特色教学艺术

在英语教学中,常设计游戏吸引学生。一次次的游戏让学生带着乐趣学到知识,使得单调的知识变得活泼生动起来。如在外研版九年级Module 2 Public holidays 的Game time速度接龙比赛中,全班同学分成4组;每个同学需以最快速度读完规定内容;一个同学读完后,下一个同学立刻接上,用时最短的组获胜;如有读错应立即改正,不改正者结束后将在小组用时上另加3秒以作处罚。

二)让故事闪闪发光

故事教学法,在英语学科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学习Cartoon stories这个模块时,学生已经对这个卡通故事有了了解,老师通过给各组不同的任务,让学生重新编排故事,并针对部分情节进行富有想象力的自创。学生们的想象力丰富,创编了很多剧情。富有想象力的情节加上幽默诙谐的动作,使整堂课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三)创设讨论、解决问题的情境

讨论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要注意创设讨论、解决问题的情境,让学生有话可说、有题可议,变“静态的集体背景”为“动态的集体合力”。课前,可根据教学内容,由教师用英语讲一个幽默笑话,一则谚语,或由学生进行课前三分钟英语会话练习,自由演讲,集体唱一首英语歌曲。从而活跃气氛,完成教学前的预热活动。英语有一则谚语说,“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了一半。”(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导入新课要讲究艺术。根据教学内容你可设置一个悬念吸引学生;也可提出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抓住学生;也可从直观教具和演示开始。语言总是和情景连在一起的,有了情景学生才印象深刻、声形意有机结合,学得才有趣,掌握才准确。要变讲为提问,学生大量的时间是参与而不是旁观者,学中用,用中学。如:在学习外研版九年级Module 4 HOME ALONE时,首先让学生Enjoy a song Be What You Wanna Be.然后展示图片提问:

Do you know this little boy?

Do you think he is happy?

What happened to him?

接着说:“”Lets enjoy a piece of video about it.”

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Have you been left alone at home?

Remember your parents contact telephone number.

Know how to call the police, fire service or hospital.

Dont answer the door to strangers.

Dont touch dangerous things.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这个话题非常感兴趣。因为在实践中满足学生的“成功欲”,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问题和语言材料,要由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践。这样,每个学生都可品尝成功的喜悦和成就,而且懂得处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重视评价,增强学生自信心

教师在课堂上把握评价的时机,充分利用评价语言的魅力。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和兴趣,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适时对学生大加赞赏,也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励学生的学习激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中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应以正面评价为主。

五)让创新伴随孩子快乐成长

教师要力求创设一个轻松平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处在一个充满想象、充满乐趣的课堂环境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最大的发展。为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层层激趣,提高创新欲望;2、求新求异,培养创新意识;3、质疑问难,提高创新能力。

六)情感态度与德育融汇其中

教师要充分开掘课程资源中的德育素材,对学生“细水长流”地实施德育渗透,使学生在学习外语的同时收获人生成长的非智力因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活动,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的语言交际场景。在这些模拟的语言情景的交际活动中,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在学习与他人的合作和交往。这种学习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关心他人,互助友爱,文明礼貌等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的形成。

三、体验成功,快乐主动学习

由此可见,如果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如“变对话”“变练习”“变方法”,看似枯燥的英语课因“变”而灵动。教师智情并重,为英语教学注入生机和活力,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快乐中走进英语课堂,快乐地学习英语。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营造和谐的审计环境研究 第4篇

一、树立中国审计文化理念

审计文化简而言之就是在审计活动中所产生的审计理念和审计价值观的总和。当代中国审计文化的建设包括了三个层面, 即制度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物质文化建设。

(1) 制度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是审计文化形成的基础, 同时也是审计文化的关键。它包括在审计活动中所运用到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审计准则的建立和完善, 也包括职业道德的培养和树立。审计文化建设从制度文化的建立上来说, 其所包括的体系、组织条文、法律法规是由政府直接制订和管理的, 在推广上具有强制性。规范了制度文化, 不同的审计组织在制度上的差异就会减少, 从而为当前我国整个审计文化体系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精神文化建设。在精神文化建设的层面上, 推行像制度文化建设的那种规范和统一是不现实的, 精神层面的审计文化差异始终存在。我们要做的, 是通过借鉴、创新与互补, 发扬积极的文化, 抛弃消积的精神文化。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审计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 其目标是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因此, 在进行精神文化建设时, 要考虑到二者的共性和个性, 综合整体与各层次的不同因素, 对现今的审计文化进一步的创新和发展。

(3) 物质文化建设。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都不一样, 审计文化在物质层面上有着较大的差异。物质是精神的基础, 离开了物质保障, 一切精神文化建设都会成为空谈。审计精神文化的建设和发展需要由物质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来推动。因此, 审计物质文化的建设首先必须缩小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 从而减少当前物质层面上存在的差异现状。以促进整个审计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

二、构建和谐审计

无论是制度文化建设, 还是精神、物质文化建设, 作为一个系统的工程, 中国审计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目标都是为社会主义国家审计构建一个和谐的审计环境。

1.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方向

(1) 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要不断加强审计人员的思想政治素养,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作为理论基础,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构建和谐社会为最终目的, 全面提升审计人员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同时, 还要加强审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的培训, 帮助审计人员树立正确的权益观, 在对每一单业务进行审计时始终坚持廉洁和公正的原则, 为审计活动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审计人员要通过定期的继续教育, 不断地吸收新知识、新理论。一方面通过学习新理论对过去的审计活动进行反思, 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加强对政策、法规和准则的理解,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审计方式方法的创新。只有这样, 国家审计事业才能获得整体的发展。

(2) 塑造良好审计形象。良好的审计形象的塑造, 要求审计事业要坚持为人民服务, 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工作目标, 努力提高服务效率。一方面要改进审计人员的工作作风, 增强服务人民群众的意识, 提高审计质量和审计水平;另一方面要大力提倡党风廉政建设, 完善反腐机制, 做好审计监督工作。从切实维护群众的利益出发, 加强监管力度, 确保审计工作的务实为民和高效, 真正做到让人民群众满意。

2.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

(1) 我国传统的审计所采用的方式和方法都相对落后, 要构建一个和谐的审计环境, 必须树立起建设性的审计新理念, 着重强调审计工作对制度的依赖, 把审计的效率和审计的价值作为建设的中心。建设性审计是以被审计单位的发展和经济效益为基础, 对被审计单位存在的缺陷提出合理、科学的意见, 使被审计单位的活动能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并有序的运行。对于被审计单位来说, 审计不仅能整合单位的各种资源使其得到更有效的配置, 同时又有利于被审计单位管理水平的提高。在实际工作中, 最能体现的是效益审计。无论标的物是否合法, 通过对标的物的审计, 可以客观评价政府制度的安排和政策的制订所产生的效益如何, 为政策完善和调整经济政策和经济行为提供参考。

(2) 倡导人性化的审计方式。社会主义审计文化的宗旨是坚持为人民服务, 这也就决定了审计的一切工作应以人为本。人性化审计, 不仅有助于审计人员树立良好的形象, 对审计结果的客观和准确性也有一定的提高, 确保审计取得应有的效果。在实际审计活动中, 一些审计事项不可避免地会牵涉到个人的权利, 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调查或表达审计意见时, 应杜绝使用接近敌对的工作方式, 对人权予以充分的尊重, 使被审计对象能够行使自己的陈述、申辩等行政权利。我国的行政法规对此也有明确的规定。审计工作的权威在于审计方法的科学、审计人员的廉洁、审计方式的公正、审计结果的客观, 而不是靠严厉的工作态度和敌对的工作方式。但是提倡人性化的审计方式, 并非对个人意见或条件的一味顺从, 而是对人权的尊重。

3.树立新型审计文化观

树立一个新型的审计文化观,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增强服务意识, 改进工作作风;确保审计机构的超然独立, 不受外来不良因素的干扰, 使审计结果更加客观、公正;审计人员始终保持谨慎的工作态度, 依法审计;加强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培养, 使审计活动处于一个廉洁、高效的环境中;审计人员对政策理解透彻, 审计结果有理有法可依。

在新时期国家审计的变革时代, 建立全新的审计文化是审计事业发展的基础。在时代予以的机遇和挑战面前, 审计事业要想获得健康稳定的发展, 只有迎接挑战、抓住机遇, 适应时代的需求, 不断地丰富审计文化。

参考文献

[1].戚红.完善审计监督与构建和谐社会.山东社会科学, 2011 (12) .

[2].何雨.审计精神是审计文化的精髓.理论学习, 2008 (04) .

营造研究 第5篇

一、实验目的、意义及现实背景

“营造书香校园计划”发起人朱永新教授指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为了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大有必要在我们的校园大力倡导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实践家霍姆林斯基认为,没有那种占据学生的全部理智和心灵的真正阅读,学生就没有学习的愿望,他们的精神世界就会变得狭窄和贫乏。他建议我们:“请不必害怕把学校教学的整块时间用在让学生读书上面去!你不必害怕让学生在花一整天的时间到‘书籍的海洋’里去遨游。让书籍以欢乐的激情去充实年轻的心灵吧!”

作为一所百年老校,我校一直本着“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不断加大科研力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办学品位在逐年提高。我们认识到要使学校拥有不竭的发展动力,离不开丰富的人文积淀,“营造书香校园新教育实验”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巨大的隐性资源库,它将为学校、为教师、为学生送上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我们确立了参与新教育实验,在新教育实验中提高学校内涵这一目标,希望借此课题把石浦小学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发展阶层。

二、指导思想:

以“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新教育实验为契机,努力营造内涵丰富的“书香校园”,加强学校特色建设,进一步发展师生的人文素养,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通过“营造书香校园”的新教育实验,为学生创建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为教师搭建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为学校构建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努力把我校建成一所特色鲜明、教师队伍充满活力、学生素质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学校。

三、实验主要内容:

1、营造书香校园:开展读书活动,师生同建书香校园;通过阅读,使教师、学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使他们从书籍中得到心灵的慰藉,从书籍中寻找到生活的榜样,从书籍中荡涤自己的心灵,从书籍中享受教与学的乐趣,从书籍中找寻理想的栖息地。

2、师生共写随笔:倡导参加实验的师生积极写随笔,包括教后感,读书笔记等等,建议每周至少写一篇,以后随着实验的进展再逐步增加写作量。在写随笔的过程中,体验生活,反思自己,超越自我。让随笔成为师生生活的一部分,让随笔成为师生精神家园。

3、聆听窗外声音:学校将通过一定的渠道定期请一些各行业的专家来学校举办讲座,也鼓励年级、班级聘请各行各业的杰出人才与学生交流,打开学生的视野,引导他们关心社会,形成多元的价值

观。

四、活动内容及措施: ㈠、教师读书系列

1、阅读教育经典,开展“同读一本好书”--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和“我读我爱的书”活动。通过学习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使广大教师拓宽知识视野,进一步把专业知识转化为专业能力,提升教育的理想和信念。

2、构建教师读书网络平台。在校园网上开辟“读书俱乐部”专栏,以下设子栏目:精品书屋、读书笔记、读书活动、推荐文章、新书介绍,为教师阅读交流提供便利。

3、每位教师每学期根据自己的爱好与需求选择2本以上有关教育书籍进行自学。在读书的基础上,要求养成随笔习惯,并积极将

所写的随笔上传于校园网上。

4、开展与学生“同读一本书”“同背一首诗”“同过一个节”(读书节)活动。每位语文教师利用晨会课、读书课为学生朗读经典书籍每学期1—2本。

5、建立“师生读书日”制度,一学期集中半天时间,开展“师生读书日”活动,全校师生静静地读书,大力营造校园读书氛围,奏出校园最美的乐章。㈡、学生读书系列

1、继续建立班、校书库,让学生有书可读。要求各个班级小书库天天开放,并专门配备1—2名学生作为班级兼职图书管理员,负责图书的出借、登记、归还等服务工作。提倡班级与班级之间建立“好书交换站”,定期举行“好书换着看”活动。

2、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本》诵读活动。一、二年级:熟读背诵比较简单、易理解的诗词60首; 三、四年级:熟读背诵经典诗词60首; 五、六年级:熟读背诵 有一定难度的经典古诗文60首;

3、根据新教育文库的推荐书目,开展“大阅读”活动。一、二年级:每生每学期必读学校推荐书目3本; 三、四年级:每生每学期必读学校推荐书目5本; 五、六年级:每生每学期必读学校推荐书目10本;

4、开展“每天一诗”诵读活动,每天的语文课利用二分钟背诵一首古诗。

5、建立学生“读书成长册”,将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心得体会以及每学期制定的读书计划书,参加读书实践活动的作品,获奖情况等记录下来。每学期开展一次学生“读书成长册”展示评比活动。

6、校、年段、班级积极开展关于学生读书活动的各类竞赛与交流(如经典诵读展示、赏诗会、诵读比赛、读书笔记评比、读书小报评比等系列活动),以增强学生读书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7、开展“书香教室”的申报、验收和表彰工作。凡获得“书香教室”荣誉称号的班级予以表彰。

8、学校定期举办读书节活动,学期末评选“校十佳博览之星”。

五、实验的重点

(一)让学生好读书、乐读书、勤读书

1、领学生参观图书馆,感受图书馆的氛围,让学生练习在图书馆中查找资料,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

2、让所有的教室成为阅览室。

3、尽可能地加大学校图书馆的投入,加强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的建设,建立开放式读书广场。

4、在校园里增设“阅读板”,让课余读报成为习惯。

5、每月请“读书老人”给不同年级的学生讲读书的故事。

6、通过组建各种儿童读书社、诗社等团体,让学生在团体中互相提高、促进,为他们的特长搭建展示的舞台。

7、每学期建立固定的图书节。

8、给学生提供固定的“图书跳蚤市场”,给学生提供交换、互借图书的场所。

9、鼓励学生把零用钱攒起来去书店买书。

10、采取鼓励性的比赛,每月评选和推荐一批爱读书的“小书虫”进行奖励和赠书活动。

11、开展亲子共读一本书的活动。

12、倡导学生捐献曾经“最感动我的一本书”活动。

(二)让学生读好书、活读书、会读书

1、进行专门阅读课的学习。

2、把阅读纳入所有学科教学的研究内容。不光是语文课,其他学科也要指导学生进行相关领域的阅读,任课教师负责该学科专业图书的借阅和推荐,为培养学生不同学科的兴趣,扩展学生的专业知识打好基础。

3、每学期固定请一些作家作与图书、写作有关的报告。

4、组织“小书虫”介绍读书的方法。

5、学生组织读书笔记的评比和展览。

6、构建跨班、跨年级合作的阅读和交流的平台。

7、介绍我家的阅读活动。

8、举办学生演讲会、辩论会、故事会、汇报读书成长故事、采访体验等活动。

(三)让教师勤读书、善思考、多记录

1、要求课题组的老师,每月参加一次读书沙龙,每学期参加一次读书汇报。

2、经常写读书笔记,写教育随笔,在“校园网站”上发表。

3、鼓励教师互相推荐自己喜爱的教育理论书籍,加深教师的理论功底。六.实验时间安排

第一步:准备阶段(2006年3月至2006年4月)

1、搞好课题论证研讨。

2、组建、培训、落实实验人员,建立实验队伍。

3、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

4、做好先期调查研究工作。第二步:初步实施阶段(2006年5月至2006年9月)

1、开好开题会,明确实验任务要求。

2、开展子课题基本理论体系框架的构建以及实践模式的搜集积累工作。第三步:深化实验研究阶段(2006年10月至2007年12月)

1、检验、落实、完善“营造书香理论体系框架”任务。

2、发现、培养典型,召开有关会议,推广先进经验。

3、组织研讨交流活动,展示交流实践模式,促进整体水平提高。

4、请有关领导、专家给予咨询、指导。第四步:阶段总结阶段(2008年1月至2008年3月)

1、完成阶段课题成果总结及实践报告任务。

文化创意与街区营造的互动发展研究 第6篇

关键词:文化创意;街区营造;互动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现代化与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带动着我国城市街区文化建设进程加快。人们的精神消费需求的不断扩大,推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迅速发展。2009年,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出台,文化创意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性产业,成为未来经济的新增长点。目前,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文化建设地位的上升加大了研究街区营造的实践家和理论家们对街区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1 文创与街区营造的发展理论分析

文化创意是以文化为元素、融合多元文化、整理相关学科、利用不同载体而构建的再造与创新的文化现象,是指文化创新的成果。代表性的文章有:2014年施玮撰写了《基于地方文化特色下研究创意街区的发展模式研究》其文章以地方特色文化为基础,构建基于地方特色文化的创意街区发展模式,充分发挥文化资源在创意街区发展中的独特作用;2015年王衍宇,王秉安撰写了《文化创意社区模型构建研究-马尾船政文化创意街区进行实证分析》,其文章主要是提炼出船政文化的主要元素,将它融入街区建设当中。代表性的书籍有:王文革撰写了《文化创意十五讲》,主要讲解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在于文化创意,而文化创意的核心又在于文化创意人才。文化创意人才的数量与质量成为决定文化创意产业兴衰的

关键。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可以看出,创意街区营造的规划与实施大多是在台湾地区进行,营造理念多以城市规划建设为主最后发展成为创意园区或者创意商业街,没有考虑多方面受众在街区营造的建设当中的作用,我国主要是以经验借鉴为主,没有固定的营造理念和实施步骤。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更新转型期,全国各地都在进行新的城市建设,但对于一些传统旧街区的改造我们应该保持其精华,将新的思想融入传统旧街区的新规划中,引导它的自我更新,使它展现新的面貌,实现社会的共同繁荣。这则是本课题所关注的重点问题。

从研究方法上来看,台湾街区营造多以实地调研和实际访谈为主,以某一街区为例进行深入探讨,目前,大陆地区的街区营造理论和实践还仅停留在效仿国外和盲目跟风阶段,多以经验借鉴为主,现在日本和台湾有太多成功的案例,例如日本古川町街区营造;台湾中南投县桃米村街区营造;台湾妖怪村等等,但是这些街区的营造都是以传统故事的提炼-目标市场选择-个性定位-发展文化产业(小吃,礼品……)-文化商圈的建立(开办特色民居,销售文创产品……),最后再进行街区化营造,而这样的营造方法最后只会让街区变得更加商业化,本文的切入点主要是:用逆向思维来营造街区环境,以现有的文创进行街区营造,立足再居民角度,统一考虑街区,居民,商家,游客四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味地打造文化商业圈,将街区品牌化与文创相结合,进行服务设计。

2 文创与街区发展的相互影响

设计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文化活化街区资源;创意推动街区的转型,所以文化创意与街区营造的跨界融合是社会多元化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创意街区是由艺术、文化产业和创意经济组成的,它的建立可能是为了城市休闲旅游的需要或者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有政府的支持和规划,由文化创意产业资源带动它的发展,最后获得的是更多的经济价值。时代发展到今天,追求经济价值并不是人们的最终理想,街区建设和街区发展控制着城市重建的过程。如今我国街区营造存在的几个弊端:

第一,社会快速发展,新旧街区更替,传统意识逐渐丢失。

第二,没有统一考虑影响街区发展的各个牵制因素。

第三,街区形象没有统一的视觉系统。

第四,街区环境恶化及邻里关系淡漠。

第五,街区营造没有理念支撑建设。

本文主要是针对现阶段我国街区营造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在文创的驱动下,街区营造在中国本身就具有较好的社群主义基础,通过不同层面人群的眼光去发展街区的特点,并加以规划设计形成一个全新的面貌,赋予它全新的意义,以创造一个舒适,整洁,有趣的活力品牌街区为目标,在原有的历史建筑物不拆除的情况下进行合理的再设计,使整个环境焕然一新。从我国的发展现状可以看出,文创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文化建设地位的上升加大了研究街区营造的实践家和理论家们对街区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文创推动街区营造也是当下的热点话题,在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将文创引入街区建设,符合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街区是社会的细胞,利用文创来进行我们的城市建设与环境美化,这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因此,以文创来带动街区营造既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也符合受众对环境文化性的诉求。

3 文创与街区的互动关系

本文主要研究文创与街区营造之间的相互关系,试图构建在文创的背景下街区营造模式的发展理论,全面的分析影响街区建设的各种因素,为我国在之后的街区营造中提供有效的理论基础和构建模型。立足于各个不同的的角度,考虑各种因素的相互牵制作用。针对于现实生活中具体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设对策,在现有的条件和少量资金投入的情况下对街区进行再设计,以获得最大化的实际效益,最终目的就是利用文创为街区创造利益,从而营造一个以人为本,和谐友爱,创新有趣的文化街区。促进社会共同繁荣。街区发展融入文创精神,这正是社会创新之道,和谐之道,繁荣之道。对维护整个社会的稳定具有一定的意义。

4 结语

社区营造在每个城市都是当下最热点的话题,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街区只是社区中的一部分,文章并没有将建设规划建筑物纳入设计范围中,目的是为了该设计实施的可能性。文章主要是基于文创背景下去进行街区的营造,立足于社区不同的角度扩大各个层面的参与感与认同感,以创造一个舒适,整洁,有趣的活力品牌街区为目的,在原有的历史建筑物不拆除的情况下进行合理的视觉设计,使整个环境焕然一新,赋予它更多的意义。文章主要是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研究方法以保证它的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社区营造在中国本身就具有较好的社群主义基础,通过不同层面人群的眼光去发展社区的特点,并加以规划设计形成一个全新的面貌,赋予它全新的意义,为城市的发展增添一道亮丽的彩虹,这也是我们研究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李智敏.台湾文创型街区营造经验及启示[J].福州大学学报,2015.

[2]胡沂佳.从创意园区到创意街区——山水杭州的创意之道[J].时代建筑,2010.

[3]韦信宽.地方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研究[J].三明学院学报,2011.

关中地区湿地公园景观营造研究 第7篇

关键词:湿地公园,关中地区,可行性,景观营造

一、湿地公园

湿地公园是在一定规模和范围的基础上, 以湿地景观为主体, 对湿地生态系统和生态功能进行充分的保护和合理开发。需满足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展示、科普教育以及一定的文化和没学价值, 以供人们进行科学研究和生态旅游。它作为一个湿地与公园的复合体, 兼具物种栖息地保护及生态旅游与教育的功能。

湿地公园相对于自然湿地而言受人为干扰因素较大, 且具有地域特色。在湿地公园的景观营造中湿地的生态恢复是较为重要的方面, 其次是在平衡场地中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力流动基础上, 有效地改善湿地生态环境, 并且适度满足一定的游憩科普的功能。因此将湿地公园与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景观营造相结合, 不仅为城市空间环境增加了生态景观系统, 更是对城市景观在生态方面、经济方面、人文方面等社会价值最大化的提升, 促进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健康发展。

二、关中地区湿地公园

1.关中地区环境特征

关中地区位于我国西部经济发展大省的陕西省。自然条件属半干旱半湿润气候, 春夏冬少雨, 秋季多雨, 年降水量550-700mm。该地区有泾、渭、灞河等构成的“八水绕长安”。然而如今河流由于污染严重、水位下降明显, 水资源生态环境得不到合理保护和利用。经济方面, 近几年国家在相关政策上给予支持, 接连建立起很多的经济活动圈。在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 城市整体环境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将成为城市生态建设制约性问题。地域人文方面, 关中地区文化历史悠久, 依托陕西浓厚的社会文化底蕴, 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地域文化积淀, 使得关中地区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

2.关中地区湿地公园建设可行性与必要性

上文中对关中地区的自然地理、经济文化等方面做了简要概述, 可以看到这些条件因素的叠加就促使城市应该向一个健康、生态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大力提倡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同时, 陕西省也为加大绿色建设, 将流经的部分河道、河滩两侧一公里内的湿地景观纳入保护范围。因此, 在这种绿色建设的趋势下, 合理的景观营造是保护和改善关中地区城市环境的重要途径。

结合关中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城市发展需求、湿地公园景观的建立条件、区域规划等综合因素, 湿地公园景观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关中地区的自然环境压力, 为多样性生物提供更加稳定健康的栖息场所。不仅如此, 也将提高该区域的景观生态价值, 为周边的市民提供自然的休闲游憩场所。总体来说湿地公园的建设可起到完善生态系统、保护水源、保护动植物资源、促进生态旅游业发展、维护民俗文化等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作用, 对整个区域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三、关中地区湿地公园景观营造

1.关中地区湿地公园景观设计

(1) 关中地区湿地公园资源分析

湿地公园设计初期, 需要掌握详细的场地建设条件。对于关中地区湿地公园自然地理条件如地质地貌、水文资源、气候条件等;旅游资源条件如区域内湿地景观、水文等;社会经济条件如该地区人口、发展建设史、土地利用现状等;基础设施条件如场地及周边内外交通等, 以及存在的问题等各方面资源信息进行系统的分析与整合, 构建一个适宜性的前期建设体系。

(2) 关中地区湿地公园空间功能布局

根据关中湿地公园资源特征及分布情况, 依据规划对象的属性、特征和管理需求, 按照自然、人文相对独立又互相依存的原则, 划分一定的空间范围, 形成不同的功能分区。湿地公园最为基础的空间布局划分应该为湿地保护区、缓冲区、功能活动区。若按照功能分区, 则可以分为保护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管理服务区。

(3) 关中地区湿地公园景观建设

湿地公园景观建设主要分为水体景观、植被景观、人文景观这三个主体建设。其中水体景观的边坡宜采用当地常见的材料作为自然或生态的护岸措施。植被景观建设则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满足游客观赏需求的植物的配置与管理为目的。应考虑植物种类和景观的多样性以及水体净化等生态功能的需求, 所用的植物物种应采用本地种如宽叶香蒲、芦苇、萱草、梭鱼草、浮萍、水葫芦等。人文景观建设则是各种源于湿地的具有文化内涵的景观建设。应与周边湿地自然景观相协调, 体现地域特色。应优先采用生态材料和工艺。基本原则是需要景观元素的完整性、尺度大小的协调性、易辨识性以及文化元素的体现性。

2.关中地区湿地景观设计原则

(1) 自然环境与景观美学的融合

湿地作为多样性生物圈的载体, 为各类物种的和谐共生提供稳定的场所。而关中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稳定的生态环境建设相当迫切。因此湿地公园景观的营造中应回归自然模式, 充分发挥环境的生态功能。在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中, 规划和引导人们合理科学地进行景观营造, 通过对原有场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减少对湿地的二次伤害。例如关中地区大部分为黄土, 表层土壤营养丰富, 为植物提供主要生存的养料, 在营造湿地景观时应保护场地原本的自然土壤层意见对土壤层结构营养的破坏。其次, 植物、水体作为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重要元素, 也应科学合理的利用地域性的植物群落地形地貌等的自然资源。

(2) 城市发展与湿地景观的融合

湿地公园的建设与该地区的城市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城市的发展与湿地景观应随着时间的改变而相互融合。这便要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前期对该区域城市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有详细的调研,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湿地公园建设要根据湿地保护和区域经济发展等进行统筹规划, 根据湿地的地域特点和保护目标合理布局。

(3) 人文与湿地景观的融合

首先, 人作为环境中的一个主观方面, 是湿地公园景观营造必须要着重考虑的因素。设计中要满足人们对景观环境美感的需求, 并且还需考虑到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域人群等对湿地景观不同功能的需求。其次文化作为景观设计中另一重要元素, 湿地公园建设应重点突出湿地景观, 保留湿地的生态特征, 最大限度维持区域的自然风貌特色, 并结合当地的地域文化特征, 形成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湿地公园景观。

四、总结

湿地景观的建设可以很好地提升该地区的生态、经济、社会等效益, 是城市发展中实现经济与生态效益共赢的良好措施。本文阐述了湿地公园在关中地区建设的可行性与重要性。并且也简要介绍了关中地区湿地公园景观营造的重点内容以及景观营造原则, 通过对关中地区的自然、文化、地域特征以及场地的湿地资源分析和合理利用进行适宜性湿地公园景观设计。

参考文献

[1]但新球, 但维宇.湿地公园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3.

[2]成玉宁.湿地公园合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

[3]胡卿.人工湿地在关中地区的景观营造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

福建土楼营造技艺的保护研究 第8篇

一、福建土楼夯土营造技艺综述

一个地区建筑文化的形成是地方历史文化的沉淀和自然地理环境相互影响、作用的结果。从建筑技艺上讲,传统的土楼构筑技术主要是靠夯土版筑,即通过夯杵等工具将黄土进行夯实并且干燥后来构筑墙体。福建土楼的土楼外墙使用的土配方非常的复杂考究,不仅是建筑材料,其营造技术还特别注意夯筑的工序,除非土质非常好或者天气好,否则夯筑的过程必须坚持一天只行墙一周的原则,等到夯好的土楼质量达标才能进行第二圈的夯筑,每一圈行墙之间的连接处要一定要保证密闭性,必须使用泥刀、竹片进行修正。

从文化意义上讲,土楼围屋建筑的向心性、对称性特点及聚族而居的特征,可谓是儒家文化和宗族精神的缩影。所以说,土楼营造技艺的建造与延续,不单单是出于生存、防御的需要,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对理想精神家园的追求与渴望。钱程、尹培如(2014)提出,夯土技术在新时代发展过程中创新的思维和方向。根据保护的不同等级的要求,在原始复原、改良维护、保护探索三个层面进行研究。刘托(2012)指出,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提速,我国文化遗产的存续受到猛烈冲击,包括营造技艺在内的一些依靠言传身教进行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迅速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传统建筑营造技艺面临现代建筑思想和建造方式的巨大冲击而目益萎缩,已至濒临失传的境地,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刻不容缓。

二、福建土楼营造技艺保护现状

(一)保护现状

据一些建筑土楼的老师傅介绍:土楼的选址有以下几个主要的参照标准:一是要选择向阳避风,靠近水路地方,从而有利于生活、生产和出行。二是要按照“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传统风水文化,实际来看就是左侧有流水,右边有山坡,前方有开阔,后方坚实的外部环境,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这样的地势不但能避开凛冽的北风,同时能获得最佳的光照、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及开阔的视野。三是要根据山势的高低、坡度的缓急来选择楼址,使土楼与山体,山势相呼应,配比适当,和谐统一。

历史的经验证明,做好土楼的保护规划,最为根本的一条就是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努力留住原住民。只有留住原住民,方能保护好土楼,保护好土楼的历史文化。此外,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土楼的文化研究、强化对土楼和土楼群周边的环境保护,确定土楼保护的有效技术措施,做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制定激发土楼原住民保护热情和资金投入的政策措施,编制土楼保护与新区建设的规划设计等。

(二)相关影响因素

福建土楼申遗成功,更引起国内外众多游客的兴趣,土楼的旅游观光热潮正在兴起。按照《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有关规定,珍贵的文化遗产有着向公众进行展示的要求。因此,利用土楼开发旅游产业,也就成为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土楼保护的有效途径。

1.地理因素。福建属多雨、潮湿、温热地区且多白蚁,土木结构的建筑由于缺乏妥善维修保护,会出现老化、腐烂,如何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维护已迫在眉睫。土楼没有垂直的排水系统,只在一层地面有排水沟槽,卫生、洗澡和厕所的问题无法解决。许多原汁原味的土楼客栈因为这个问题而失去了接待游客的竞争力。

2.旅游业发展因素。土楼旅游虽然吸引游客,由于景区交通及服务等问题,令人遗憾的是,众多旅游者来去匆匆,尚未能做到留住来客和招揽回头客,因此也就尚未能发挥土楼应有的作用。为此,在土楼的旅游产业开发中,为避免粗放型的无序发展和超容量开发,应根据土楼保护优先的原则,做好开发富有创意性土楼文化特色的旅游产业规划。

三、基于保护原则的福建土楼营造技术思考

(一)原始原貌恢复

我们上文探索了福建土楼详细的营造技艺,在核心保护区要完全地按照传统的方式对进行修旧如旧,严格地逐一进行标记。邀请当地善于传统建筑的工匠参与到文物保护当中,对土楼的修复尽量使用传统技艺。

(二)改良研究传统的工艺

要求对原有的土墙进行保护,对于风化现象较为严重的墙体要根据传统的方式进行修补。在缓冲地带的维护中没有必要严格的按照传统的营造技艺,可以对传统的营造技艺进行一定的改良,主要的目的是真实地还原建筑的风貌。主要的改良方向有以下几点:强化墙体的耐久性;适当使用现代机械,减少人力投入;适当增加土墙的渗水性避免脱落;在墙体外侧增加一定的色彩和质感变化,保持艺术性的前提下做到美观。

(三)保护性探索和研究

周边的环境协调区可以基于保护性原则进行适当的研究和改造,一般有两种思路:第一种是不改变土质的原料,也就是说,在原材料不断的情况下对其加工的过程进行探索和创新,例如利用泥土装袋化、统一配料、标准施工等多种方法提高土质的加工过程,将传统的土材料的加工变成现代化的加工运作方式,并且严格控制泥土生产的温度、湿度等条件,运用统一装配的方法来建造生土建筑,极大地提高了土墙建筑的效率。第二种思路是保持其外形的情况下,对泥土生产的过程进行改良。这个形是保持其风貌的关键所在,由于周边的环境协调区的保护原则没有那么严格,因此在保证其原始风貌的前提下对内部的材料和结构进行大胆的创新。考虑到保护区是不允许出现于原始建筑风格相差很大的建筑的,而且为了旅游以及文物展示的需要,必须要在其原始的外观下对建筑的内部进行创新。

华侨大学的研究生团队对福建省土楼建筑区中周边环境保护区新建建筑进行了研究,经过试验和调查发现这些可以量化生产的面砖能够在非常好地还原原始风貌的情况下保持建筑的坚固性和耐用性,而且其表面的土质纹理也非常的逼真,并且这种技术也在后来经过了加工和改良,这种探索的成果也逐渐转化成了实际的工程应用,将普通居民建筑或者店铺建筑的外部做成了非常好的土质感,并与保护区内部的土楼建筑形成视觉上的统一。

(四)传承的载体

有调查发现,目前拥有土楼营造技艺的能工巧匠屈指可数。土楼维修之以所工匠难寻,一是因为会修土楼的人少之又少;二是因为这个维修活危险系数大;三是因为报酬低。目前懂得土楼营造技艺,掌握了核心技术的人数少且年龄又大,最小的都已近60 岁。老师傅曾带过的几十个年轻徒弟这几年也都转了行。如果个人无法承接工程,土楼营造技艺也就没了传承的载体。这些“祖先留下的珍贵财富”虽然历经百年风雨屹立不倒,但是如果没有日常维护保养,也易损易坏,这就需要培养一批能工巧匠去维护它、修缮它。所以,还需要政府或企业牵头,集中老匠人,成立项目部。只要有工程,土楼营造技艺也就有了传承的载体,那么,无论是师傅还是徒弟,参与土楼维修也就有了报酬,这才有可持续发展性。古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中存在着各种障碍,通过建设实训基地、开展技能鉴定、培训和专业建设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也是古建筑营造技艺的保护方法,立法保护、书面传承将是更进一步的探索。

四、结语

2015 的第十个文化遗产日,主题是“保护成果全民共享”,旨在宣传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就,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惠及民生的实践,提高全民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福建客家土楼建筑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不仅如此,其营造技术也体现着当地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我国传统建筑的典型代表,土楼建筑蕴含着天人合一的思想集合居住、方位、生产生活等各种需要为一体,其营造技艺的继承和发扬工作非常的重要。本文详细地分析了传统的福建土楼营造工艺,并且以保护性为原则分析了营造技术的传承和改良思考,对此类传统建筑的保护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张.土楼建筑与文化[J].中外建筑,2006,(6).

[2]李俊杰.永定土楼世遗地景观中客家文化的保护与传承[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3]刘托.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整体保护[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2,(4).

[4]韩洁.谈建筑遗产保护与开发中的环境价值认知——以“福建南靖土楼”为例[J].中外建筑,2008,(5).

[5]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6]卢丽华.永定客家土圆楼“和谐”美学特征研究[D].成都: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7]严富青.陕南地区生土建筑营造技术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中国乡土建筑营造体系研究范畴初探 第9篇

在中国辽阔的国土中分布有类型丰富的乡土建筑,它们虽无专业建筑师设计,属于“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却反映了精湛、独特的民间建造技艺,是传统社会中最适合当地气候、地理环境、生活方式的建筑。目前已有大量关于民居、 地域建筑、营造技术的研究成果,但关于乡土建筑研究的理论架构仍未成形。本文正是从营造体系的角度梳理技术史领域中乡土建筑的研究对象与范畴。

1乡土建筑的概念与特点

1.1地域性营造体系的特点

各地区民间建筑数量众多、类型丰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探究造成这些地域差异的原因,一方面建筑结构与构造需要与各地独特的自然气候、地理环境相适应,另一方面建筑形制需要满足不同地域生活方式、社会活动的要求。各地区民间建筑的地域特征,需要从形制、样式、 工艺、设计方法、观念意识、审美趣味等多个方面展开分析;但从营造体系角度审视,某个地域的民间建筑表现出以下两个特点:一、无城乡差异。城镇、乡村建筑的建造活动是在地域性营造体系下完成的,在城镇和乡村从事营造活动的在地工匠秉承着相同的技艺,这些技艺包括构件加工方法、构架搭建方式、尺度计算原则等; 二、无类型差异。尽管同一地区内民间建筑类型丰富,包括庙宇、祠堂、书院、住宅、戏台、牌坊、亭榭、栈道、桥梁等,但是这些不同类型建筑的差异表现在形制与功能上,建造这些建筑的工匠、工具与技艺却属于同一营造体系。

可见,地域性营造体系的独特性是造成民间建筑差异性与丰富性的直接原因。地域性营造体系是适宜当地气候、地理环境,可以满足区域社会生产生活的要求,由在地工匠在长期的营造实践活动中总结形成,并在当地延续传承的传统营造技术体系;包括选材制材、加工工艺、尺度设计、技艺传承等多方面内容。在同一地区内,同一套营造体系可以应对不同职能建筑的各种形制要求,建造带有斗栱、藻井、月梁、插栱的高等级建筑,与建造民间居住建筑所使用的工具、工艺十分相近。

1.2乡土建筑概念辨析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于1999年10月第12次大会通过了《乡土建筑宪章》(以下简称《宪章》),成为继《威尼斯宪章》之后阐述乡土建筑保护的专业性文件。《宪章》中为识别乡土建筑提出六条标准:(1)一个群体共享的建筑方式;(2)一种与环境相呼应的可识别的地方或地区特色;(3)风格、形式与外观的连贯性, 或者对传统建筑类型的使用之间的统一;(4)通过非正式途径传承的设计与建造传统工艺;(5) 因地制宜,对功能和社会的限制所做出的有效反应;(6)对传统建造系统与工艺的有效应用。 总结《宪章》中阐述的乡土建筑特点,可以解读为:与广大居民日常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受当地自然条件限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使用当地传承的传统营造技术和工艺;由在地工匠使用当地传统的技术建造。并不关注城乡或是类型的差异,而是关注遗产对象的地域独特性,以及造成和影响地域独特性形成的物质技术和意识观念。可见,地域性是乡土建筑的天然属性。

国际上乡土建筑遗产的识别标准与前述民间传统建筑地域性营造体系独特性相契合,都是强调建筑样式、营造技术、工匠是当地生长的,建筑结构适应于当地的自然条件,建筑形制能满足当地人群的社会生活需要。因此,笔者认为在当代对民间传统建筑的研究,使用乡土建筑的概念更为准确。以营造体系为研究对象的乡土建筑, 就可以涵盖同一种营造体系下分布在城镇、乡村的各种建筑类型;研究也不仅限于建筑形制和样式,还包括营造技术、传统工艺和修缮技术,以及与之相伴的文化习俗、传统。

1.3乡土建筑研究理论建构

早期乡土建筑研究限于民居范畴,是对以官式建筑、寺观建筑为主要内容的建筑史研究框架的反对和补充;《穴居杂考》、《云南一颗印》、《中国住宅概说》、《浙江民居调查》等研究成果,均是以乡土建筑中的居住类建筑作为研究对象。

近年来,乡土建筑研究的关注对象、观察视角、论述方法逐渐丰富化、多元化,研究对象早已突破民居的局限,开始关注乡土聚落形态、在地人群与建筑环境、多种乡土建筑形式、民间建造技艺、乡土建筑的保存等。但是只有从营造技术层面审视,才能完善乡土建筑范畴的界定;只有以地域性营造体系作为技术史领域内中国乡土建筑研究的理论基础,才能建立现代理论构架;只有具有现代性与科学性的理论建构,才能推进乡土建筑研究不断深入发展。

2乡土建筑营造体系

2.1两套营造体系——官式建筑与乡土建筑

总体来说,中国古代建筑营造体系分为官式建筑体系和乡土建筑体系两种。官式建筑是由文明中心地区与周边其他地域的建筑体系之间互相融合形成的,是一种兼容了多种建造技术和结构形式,并且具有完备管理制度的营造体系。官式建筑依照工程营造部门颁布的官方建筑样式作法建造,用于营造皇家宫殿、陵墓和敕建祠庙等高规格建筑,由于其建造蓝本为国家颁布的标准样式(一般为王朝都城所在地区的大式建筑样式),所以各地官式建筑大多具有统一的样式作法,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营造体系。梁思成先生正是以宋《营造法式》与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 这两部官式建筑术书作为文法课本,对大式建筑展开研究。

不同于官式建筑,乡土建筑体系是指使用地方工艺建造的具有本地样式特点的地域性建筑, 其形制、工艺、材料和设计方法是基于该地域的自然条件、社会状况和文化传统,在不断的建造实践活动中形成,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营造体系。

相对于具有多元性的官式建筑,乡土建筑的建造更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乡土建筑的设计、 营造方法是本地自生的,其形制、构造、结构、 工艺、工具、建造风俗共同构成一套完整的地域性营造体系。(图1)

2.2乡土建筑的多元—融合程度

乡土建筑具有各自地域特征和发展不平衡性。文明中心区域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便于汇聚周边地区的多种营造技术融合成为新的营造体系,容易形成新的、更丰富、更成熟的形制、样式;边缘地区则受外来技术、文化影响很小,传统的技术得以一直传承下来,建筑呈现较为原始的面貌。官式建筑可以认为是多元—融合程度很高的一种营造体系。中国古代政权中心大多数时期位于长安至北京一线,因此,华北、中原、 关中地区的乡土建筑和官式建筑营造体系相互影响,造成这些地区的乡土建筑与官式建筑的形制、样式具有很多相似的特征。江南环太湖地区经济富庶,自宋代以来逐渐成为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又由于地理上水网交错、交通便利,便于各种文化的交流,所以在该地域内融合南北方各种建筑技术,逐渐形成了统一的、较成熟的建筑形制和样式。而浙南地区受到外来建造技术的影响很小,得以保存江南地区乡土建筑较为原始的样式作法。

2.3乡土建筑营造体系的构成

乡土建筑营造体系的构成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形制与功能:民居、祠庙、廊桥、牌坊、 亭榭等不同功能的建筑,具有不同的建筑形制; 形制也与等级相关,例如祠堂、牌坊建筑上常用斗栱,在民居建筑上则不被允许。2结构与构造:木构建筑的形制与结构密切相关,形制的差异主要是通过结构和构造的差异表现出来的; 祠堂建筑的建造规模会远大于民居,常选用民居建筑中很少出现的月梁、斗栱等复杂而精美的构造;而廊桥和牌坊这样特殊功能的建筑,建筑结构也非常独特。3材料与技术:乡土建筑建造材料常就地取材,不同地域建造材料差异极大,也呈现出丰富多样的面貌;例如,川西地区民居形制接近,但不同地区工匠会考虑当地自然环境与适宜的材料,选择夯土墙、片石墙、木井干墙等多种承重墙作法。4工匠与工艺:乡土营建活动的延续主要是依靠掌握传统工艺的匠师;传统工艺包括技术和工具两个方面;不同的匠师流派传承的技艺也是各具特色的。正是这四方面要素的独特性,构成了乡土建筑的地域差异,是研究的基本方面与切入点。

3乡土建筑营造体系研究问题

以下以笔者正在进行的浙南地区乡土建筑研究为例进行阐述。浙南被称为台温处地区,主要包括台州、温州、丽水(古称处州)三个地级市。该地区历史上的大部分时间都远离中央王朝统治中心;山系的阻隔又使得该地域的文化特征、建筑形态与浙北杭嘉湖平原、浙东北宁绍平原、浙中金衢严盆地等地有较大不同;复杂的地理环境造成对外交流的不便,使该地域内乡土建筑发展保持较强的独立性,同时与周边其它地域相比有一定的滞后性。但与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相比,浙南地区的乡土建筑还处于汉族文化主导的区域内,虽然有大量畲族聚居,但该地区已汉化程度较高,其建筑样式、建造工艺基本反映了汉文化特征。因此,浙南地区乡土建筑是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独立发育的汉地建筑文化系统, 作为研究样本具有典型性和价值。(图2)主要讨论四方面问题:1浙南地区乡土建筑地域性的形成:通过历史地理学、建筑史学分析,讨论浙南地区乡土建筑分布的地域范围;与闽北、浙中等周边地区进行比较,总结其独特的地域特征;研究周边地域建筑技术在浙南地区的传播与演变。 2建筑形制与结构类型学分析:通过对形制与结构的比较,分析本地建筑演变的规律;分析民居、祠庙等不同功能建筑的形制、建造技术、建筑装饰等方面的差异;分析该地域留存的一些早期木构作法,如斜撑式上昂、梭柱、皿板斗等。 3传统营造工艺研究:通过实地调查,详细记录该地域内若干处建筑的建造过程(包括选材、制材、绘制图样、测量、立架、上梁等),对至今仍保留和延续的传统作法进行研究;总结榫卯技术、斗栱技术等构造作法;研究该地域内建筑木构加工工具的使用方法,如凿、刨、墨盒、鲁班尺、曲尺等。4匠师谱系与传统民俗研究:调查、整理这一地域内传统工匠分布状况与工匠行会习俗;研究该地域内与建筑营造活动相关的民间信仰和民俗活动。(图3)

结语

地域性的营造体系是乡土建筑存在的根本条件,也是乡土建筑区别于官式建筑和其他地域建筑的重要特征。虽然很多地区仍然在进行着乡土建筑营造活动,但在现代的建筑形式和建筑技术的冲击下,传统建筑建造量减少、传统工匠群体减小、大量的传统建造技术濒临失传,乡土建筑营造体系正在逐渐解体。乡土建筑营造体系研究正是笔者的着力之处,努力发掘和整理《营造法式》与《工程做法则例》以外的地域性文法课本。

摘要:地域性的营造体系是技术史领域乡土建筑研究的核心问题,建筑结构、材料、技术工艺的地域性差异造成了不同地域乡土建筑的差异。本文是针对乡土建筑营造体系的概念和研究对象展开讨论,旨在探讨乡土建筑理论建构的基础问题。

现代殡仪馆场所精神营造研究 第10篇

一、现代殡仪馆场所精神体现及其意义

1. 殡仪馆场所精神体现

随着设计理念的不断发展, 现代殡仪馆空间不论在布局、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日渐丰富。一般而言, 现代殡仪馆的场所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美学效果

随着人们素质的普遍提高, 对美的追求也日渐成熟。在这样的背景下, 从建筑设计角度来讲, 殡仪馆的美学效果融入周边建筑环境的形式美之中。但是众所周知, 形式美是客观的。所以, 殡仪馆的场所精神是这种形式美的折射。

(2) 社会功能

从本质上讲, 现代殡仪馆兴建于我国殡葬改革制度之中, 这也就决定了殡仪馆的社会功能。其必须在反对封建迷信、病除陋习的基础上, 为广大社会群众提供服务, 促进社会不断进步。

(3) 与地域文化相融合

总的来说, 地理、区域位置特征, 人们的文化背景以及生活方式、传统习俗等构成了当地的地域文化。因此, 殡仪馆场所精神亦体现在地域文化当中。在与全国范围内大背景相融合的前提下, 体现当地特色与个性。另外, 当地特有的传统文化和信仰也需要体现在殡仪馆的场所精神中, 成为独有的、不可分割的社会文化。

(4) 殡仪馆使用者行为心理效应

场所精神的营造, 不仅需要考虑地域文化特征、空间布局等方面, 还需要考虑到使用者在缅怀死者的心理、精神感应等方面。

2. 殡仪馆场所精神意义

基本而言, 现代殡仪馆就是为埋葬死者以及缅怀先人。因此, 生者在殡仪馆内难免悲痛、沉重。殡仪馆的设计既需要考虑其功能, 还要考虑人们精神寄托的需要。综合来说, 殡仪馆场所精神与当地人民群众息息相关, 现代殡仪馆的场所精神营造必须综合地域文化特种、人们生活习惯以及传统风俗等。只有这样, 才能使人们对这类建筑有认同感与归属管。进而在缅怀死者时, 情感得到充分的宣泄, 内心得到安抚。所以, 现代殡仪馆场所精神的营造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二、现代殡仪馆场所精神影响因素分析

1. 环境因素

对于环境因素来说, 可以从自然环境、人造环境、场所边界等几个方面分析。首先, 是环境因素。因为殡仪馆主要建在城市外围, 因此自然环境的选择就尤为重要。所以, 建造场地中的气候、植被、空气等都会影响殡仪馆建筑布局, 进而影响场所精神。其次, 是人造环境。它是人们的现实生活与自然交互作用的产物, 所以它所涉及到的精神层面更加深入。最后, 是场所边界。对于边界的确定, 可以决定殡仪馆周边环境的特征。从而赋予其内容以及含义的特征, 影响人们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2. 地域文化

基本而言, 地域文化在影响殡仪馆场所精神的营造上起到重要的作用。不论是当地人们的传统文化、习俗、生活习惯等, 都会影响到丧葬习俗。而殡仪馆场所精神的营造又必须充分考虑丧葬习俗, 所以完全无法隔断地域文化对场所精神营造的影响。

3. 建筑主体

包括空间、尺度、色彩、质感等几个方面, 殡仪馆空间的设计将会影响到人们的心理以及行为。人体的尺度跟殡仪馆场所空间的尺度是息息相关的, 尺度的不同将会影响人们的感受。场所精神的营造离不开对色彩的把握, 色彩与殡仪馆的场所精神紧密结合。殡仪馆内的建筑物展现出来的质感, 给予人们最直观的感受。

4. 人本需求

人本需求对殡仪馆场所精神的营造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对于殡仪馆场所精神的营造, 不仅取决于前面提到的几个因素, 还会因为使用群体特征的不同产生不同的场所精神。因此, 在殡仪馆场所精神的营造方面, 还要充分考虑人本需求。所以, 要从死者、缅怀者以及殡仪馆职工三方面进行综合充分的考虑。

三、现代殡仪馆场所精神营造方法措施

1. 殡仪馆空间的合理布局

首先, 是位置的选择。我国自古至今重视风水理论, 因此殡仪馆位置的选择不能不考虑人们这方面的心理期待。其次, 在空间结构方面, 需要合理规划, 使各空间之间因功能不同保持相对独立, 又要从整体上保持一定的联系, 从而形成一个有序的主体。此外, 还需要考虑空间的层次性与多样性。应该根据使用者不同需要设计不同的空间类型, 并且做到大小不同、相互渗透。最后, 对于殡仪馆空间尺度的把握, 需要综合考虑殡仪馆的整体空间特征与尺度。并做到与室外景观、建筑等协调一致, 从而置身其中的人们有一定的亲切感。

2. 自然因素的合理导入

从自然环境来说, 现代殡仪馆建筑设计要充分考虑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互融合, 没有违和感, 从而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此外, 对于殡仪馆场所中的园艺景观的设计, 不但考虑当地城市的主要特点, 还要具有殡葬建筑场所的特征, 使人们具有归属感与认同感。最后, 也需要与常见的自然元素相结合, 如光与水等。

3. 与地域特征结合

可以结合当地的地域材料, 把握住这些材料的纹理与质感, 从而体现出殡仪馆场所的场所精神。另外, 还要综合考虑当地传统的、主要的地域色彩。

4. 殡仪馆场所活动的引导

尽管殡仪馆场所精神离不开空间布局、自然因素以及地域特征文化等, 但是如果没有人的参与的话, 那么即便营造的场所精神再贴切也是一纸空谈。因此, 作为殡仪馆内举行的活动, 就成为将上述空间、自然、地域文化等方式综合。并一举引发出来, 是给人们以强烈的精神冲击、心理感受的渠道和桥梁。因此, 馆内活动至关重要。所以, 殡仪馆内的活动需要继承传统的丧葬习俗, 并从中向人们展示诸如尊老爱幼, 忠孝礼仪等观念与精神。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 我国的丧葬活动可能会有所遗失。通过对丧葬活动的引导, 既可以使人们通过这些传统活动缅怀死者, 也可以保留这类丧葬习俗文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 导致人们往往只注重物质体验而忽略了精神感受。而现代建筑不仅仅需要满足人们在功能方面的需求, 还应该起到唤起人们心中感受、影响人们精神世界的重要功能。作为一种特殊建筑, 殡仪馆的场所精神营造则更为重要, 是联系生者与死者之间的媒介与桥梁。只有充分把握其场所精神的重要性、理清营造该类建筑的场所精神的重要策略以及方法, 才能使现代殡仪馆建筑更好的为人们服务, 这也是现代建筑设计趋向人文关怀的重要体现。

摘要:殡仪馆作为埋葬死者以及后辈缅怀先人的重要建筑物, 是现代公共建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殡仪馆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 不仅在功能上要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还需要从精神营造上, 为人们提供心灵上的慰藉。

关键词:现代殡葬建筑,殡仪馆,场所精神,策略

参考文献

[1]戴志中, 夏志伟.现代殡葬建筑之意境营构——以重庆市石桥铺殡仪馆改造规划设计方案为例[J].华中建筑, 2010 (04) .

民族民间舞意境的营造和表现研究 第11篇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意境

0 前言

在我国民族民间舞的具体表演中,空间、音乐、道具等都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这些组成部分对于民族民间舞意境的营造与表现,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民族民间舞意境的表达,对民族民间舞意境的营造和表现进行具体研究,就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民族民间舞意境的概念

在我国民族民间舞的表演中,由于其自身对于美的塑造,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一种专属于自身的意境。而这种意境对于民族民间舞本身来说,起着锦上添花的作用。具体来说,在民族民间舞的表演中,情景交融与虚实相生的艺术形象会引发出审美的想象空间,这种想象空间本身就能够起到衬托民族民间舞表演的作用。在具体的民族民间舞意境中,心态意境、生态意境、情态意境三种意境形式是民族民间舞意境的主要构成部分,而在具体的民族民间舞的表演中,意境能够对民族民间舞本身所表达的主题思想进行强调,深化民族民间舞本身的情感内涵,扩展民族民间舞的现象空间。这样,民族民间舞舞蹈的表现力就能够得到快速的提升,同时更好地对自身的民族风格进行阐释。[1]

2 民族民间舞意境的营造

上文中分析了我国民族民间舞意境的概念,在下文中笔者将结合自身经验与相关资料,对我国民族民间舞意境的营造进行具体论述,希望对推动我国民族民间舞的发展提供借鉴。

2.1 通过动作进行民族民间舞的意境营造

在舞蹈的组成中,动作编排称得上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这点在民族民间舞中自然也不例外。所以,为了进行民族民间舞较好的意境营造,相关的创作者可以通过有着一定民族民间舞的风格与韵律的歌曲进行具体的动作编排,为民族民间舞意境的营造打好基础。具体来说,想要进行民族民间舞的意境营造,相关民族民间舞的创作者就需要在自身的动作编排工作中融入民族民间舞的风格,使相关动作具有民族民间舞的风格性特点。这里的风格性特点是指一种鲜明的动作方面的艺术特点,其本身与具体的民族民间舞的种类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例如,在民族民间舞蒙古族舞蹈的《草原汉子》中,该舞蹈创作者结合实际的蒙古式生活,在《草原汉子》这一舞蹈中设计了策马扬鞭与仰望苍穹等动作,使人能够在具体的舞蹈欣赏中联想到蒙古族同胞骑着骏马在大草原上驰骋的景象,这种风格性的舞蹈动作设计,切实地实现了民族民间舞的意境营造。在民族民间舞的意境营造中,相关舞蹈的创作者在动作编排中所体现的韵律性同样能够较好的进行民族民间舞意境的营造。具体来说,在不同的民族民间舞中,其一般都会存在不同的韵律表现,这种韵律同样是民族民间舞的意境营造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例如,在傣族舞蹈的《水》中,舞蹈创作者将戏水、洗发、晾发、挽发进行组合,同时配合傣族舞蹈中常见的三道弯与踢步的旋律,很好地完成了对“傣族少女”这一意境的表达。在民族民间舞意境营造中,动作的合理编排能够打好民族民间舞意境营造的基础。[2]

2.2 利用空间进行民族民间舞的意境营造

在民族民间舞的意境营造中,结合民族民间舞的主题,对舞台进行一定布置,就能够很好地起到民族民间舞意境营造的作用。我们知道,在舞台中的中前、左前与右前是其核心区域,而舞台的后方则属于其距离观众较远的区域,这就使得在舞蹈表演中,舞台的中心区域主要负责表演,而距离观众较远的舞台后方则主要负责背景的营造,而在具体的民族民间舞表演中,对舞台进行较好的背景布置,就能够有效地进行民族民间舞的意境营造。在具体的民族民间舞意境营造中,其需要相关舞台设计者的配合。例如,在蒙古族舞蹈的《东归英雄》表演中,在作品将近结束时,舞台的左前方是一名身披盔甲的战士,舞台的中部是一位白发苍苍的母亲,而舞台的后方则由布景组成了浩浩荡荡的行军队伍,这种民族民间舞舞台的空间构成,有效完成了民族民间舞的意境营造。[3]

2.3 利用音乐进行民族民间舞的意境营造

在舞蹈中,音乐是必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能够较好地运用音乐,就能够有效的帮助民族民间舞进行意境营造。在具体的音乐使用中,好的音乐能够在民族民间舞的表演中发挥画龙点睛的作用,由此可见音乐在民族民间舞中的重要性。在傣族舞蹈的《傣族少女》中,该舞蹈的创作者在进行创作时,采用了傣族(音乐作品)中著名的《月光下的凤尾竹》这一乐曲,在乐曲的配合下,傣族少女妙曼的舞姿使观众在脑海中拍构建出在凤尾竹林中舞动的傣族少女形象,这一形象的出现就是通过音乐进行民族民间舞意境营造的最好表现。总的来说,民族民间舞属于一种视觉艺术,而音乐则属于听觉艺术,所以在民族民间舞中采用较好的音乐,就能够实现受众听觉与视觉的双重享受,在这种享受之下,民族民间舞的意境自然能成功营造。[4]

2.4 利用道具进行民族民间舞的意境营造

运用道具同样能够进行较好的民族民间舞意境营造,特别是对一些民族民间舞来说,很多道具都是其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藏族舞蹈中的哈达、维族舞蹈中的小碟子等,其本身包含着相关民族的文化内涵,所以在具体的民族民间舞中自然能够起到较好的意境营造作用。例如,在彝族舞蹈《阿诗玛》中,白色绸带作为这一舞蹈中的重要道具,贯穿着整个舞蹈的始终,而在具体的舞蹈中,白色绸带时而化作祥云、时而化作舞动的绸带,并在最后绸带带着阿哥的热情逐渐消失,使人自然地领略到《阿诗玛》这一彝族舞蹈所带来的美好意境,令人回味无穷。由此可见,在民族民间舞中,道具的合理运用能够起到较好的民族民间舞的意境营造作用。[5]

2.5 利用新技术进行民族民间舞的意境营造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几点外,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民族民间舞的意境营造中,新技术能够发挥的作用正逐渐提升,各种新式灯光、舞美、布景技术的使用,使得我国民族民间舞的意境营造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发展,而这种发展则为我国观众带来了更为丰盛的视听盛宴。在具体的新技术运用中,春晚舞台往往会通过新技术进行民族民间舞的意境营造,而巨型屏幕、全息投影等技术形式的应用,早已是春晚舞台中常用的民族民间舞意境营造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我国民族民间舞的情感内涵能够变得更加丰富,而观众的感受也会变得更加自然与真实。

3 结语

在我国文化构成中,民族民间舞是我国舞蹈界的瑰宝,而意境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在民族民间舞的表演中,通过意境塑造可以带给观众更好的审美体验,使民族民间舞的魅力得到更为有效的发挥。这也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马斌.民族民间舞意境的营造和表现[J].大舞台,2015(01):213-214.

[2]白雪.民族民间舞蹈作品之意境创造探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

[3]刘艺扬. CCTV电视舞蹈大赛“技巧化”现象之导向性的分析与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

[4]徐珊珊.民族舞演员(本科)技术技巧教材适用范围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

济南中心城区湿地生态景观营造研究 第12篇

湿地是水陆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 目前依存的众多野生动物大部分栖息在多样的湿地环境中, 作为地球主宰的人类也把湿地当做了休憩、娱乐及科普活动的场所。作为人类重要生存环境的湿地生态系统生产力巨大, 它为人们单调的城市生活注入了新的乡野活力。湿地生态景观作为城市、自然、人三者的共同载体, 承载着一个城市的品位和特色, 其景观研究是目前国家生态战略研究的重要支柱之一。

1.1 济南中心城区湿地状况

目前济南湿地面积48.7万亩, 占全市土地总面积3.9%, 济南中心城区指济南的“一城两区”。“一城”为主城区, “两区”为西部城区和东部城区。中心城区比较有代表性的湿地为以卧虎山水库、锦绣川水库为主的水源涵养湿地, 黄河河滩湿地, 济西玉清湖湿地、大明湖湿地等。目前尚有多处湿地公园处于在建状态, 如国家级湿地公园—山东济西国家湿地公园, 省级湿地公园—济南澄波湖省级湿地公园, 市级湿地公园—天桥鹊山龙湖市级湿地公园等。

1.2 存在问题

1.2.1 缺乏与湿地景观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

我国在城市湿地的保护和利用方面未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处理与之有关的问题时, 缺乏相关部门制定的引导和规划依据, 处罚缺少力度, 往往以说服教育为主。同时当湿地保护与周边农牧民发生矛盾时, 政府部门应给予受害者多少生态补偿, 以何种形式补偿, 未形成严格的条例制度, 导致最能影响湿地生态环境的农民参与湿地保护建设的积极性不高。

1.2.2 缺乏科学合理的湿地管理机制

目前我国对湿地的管理部门有林业、文物、住建及地方政府等多级部门, 当湿地产生效益时, 每个部门都插手争取自己应得的利益, 当湿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时, 又多方推诿, 存在多头管理而无人监督的状况。现有湿地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 应借鉴发达国家对湿地的管理模式, 建立健全的城市湿地管理机制。

1.2.3 片面追求景观的视觉效果, 盲目引进外来物种, 造成生物入侵

湿地景观设计师和决策者在湿地营造时会忽视湿地动、植物的生存特性, 片面的理解动、植物景观在整个湿地景观环境中的作用, 导致湿地动、植物景观在观赏和功能上的折扣;有时为片面追求景观的视觉效果, 盲目引进外来物种, 打破了原有生态群落的和谐, 甚至导致原有物种的灭绝。

1.2.4 湿地景观营造资金投入不足

济南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 现阶段由于城市人工湿地的保护及景观营造的资金来源多为国家和政府拨款, 湿地所产生的直接旅游收入较少, 国家和政府拨款相对薄弱, 城市湿地的恢复与保护受到限制。同时, 湿地营造起步较晚, 与湿地营造相关的调查、监测及研究人员缺乏, 湿地景观的保护和开发难以得到科学实施, 延缓了湿地景观营造的步伐。

2 济南中心城区湿地生态景观营造元素

2.1 湿地生态场所

场所环境有其相应的材质、形状、机理和色彩, 其所体现的场所精神也会随实体特性的演变而发生转换。湿地的自然基地、场地及生态环境构成因子差异很大, 导致很多景观因外在或内在的问题, 其固有的场所特质逐渐流失, 认同感和归属感消失, 致使场所的精神没有被延续和传承。

2.2 湿地生态植物

植物是湿地生态系统景观构成的基础因子, 它为栖息在湿地里的众多野生动物提供了基本能量。湿地中的植物造景与城市公园有很大区别, 一般采用当地乡土植物中的乔木、灌木、花卉及其他地被植物等素材, 利用生态学及美学原理, 发挥植物素材的形体、线条、色彩等美学机理, 模仿大自然的造景手法, 创作具有地域特色的植物景观。

2.3 湿地生态景观艺术小品及建筑物

人工湿地景观中的艺术小品是展现人工湿地景观功能的集中体现。在湿地公园中景观艺术小品及构筑物种类多、分布广, 具有较强的装饰性。

2.4 湿地生态水元素

水是湿地系统的命脉和根本, 水质的好坏决定着湿地的生态景观效果, 设计师在湿地景观营造规划时应把水体恢复的生态理念放在首位, 科学的考虑水体的自净功能与污染控制能力, 最大限度的将水体的污染程度控制在自净范围之内, 保证湿地内水体景观的可持续性发展。

3 济南中心城区湿地生态景观营造目标

湿地的生态景观由景观的自然环境、生态植被绿化、游客行为心理三部分组成。自然环境是景观营造的基础, 在保护的基础上, 运用美学规律, 采用框景、障景等空间处理手法构建优美的自然景观。生态植被绿化应根据植物学、生态学原理, 科学的选取当地乡土树种, 采用丛植、对植、孤植、片植等多种栽植手法, 因地因时制宜的构造当地植被生态系统, 在保持最大绿量的基础上, 满足游客的视觉盛宴。游客行为心理则要从游客的构成及来源出发, 研究游客的心理感受及行为心理, 通过场地构成及其历史文脉的引导, 创造健康的、愉悦的正能量精神环境。

景观的自然环境、生态植被绿化、游客行为心理三者的有机协调、完善从而构成了湿地生态景观营造目标。

4 济南中心城区湿地生态景观营造构思初探

4.1 景观行为体验

游客在湿地中的生活态度及具象的生活方式表达构成了湿地景观的行为。景观行为权重与湿地生态系统的干扰度和破坏度密切相关, 为保证湿地生态景观的完善, 必须制定游客的行为规范, 使游客的正行为比重与湿地生态系统的被干扰比重和破坏度达到完美平衡, 让游客与湿地生物处于相对独立状态, 尽量保护湿地价值并科学增加湿地生产值。常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4.1.1 完全分隔

在湿地核心区域设立禁止游客任何游憩行为的“一级保护区”, 在游客与一级保护区间保持适当的距离, 设置缓冲区, 完全隔离游客与湿地生态系统内保护对象。完全分隔形式对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湿地景观价值的提升有很大帮助。济南南部水源涵养地、北部黄河湿地、大明湖局部区域可采取此种形式。

4.1.2远距离的视线碰触

湿地为濒危鸟类及其他野生动物提供了最后的栖息繁殖地, 湿地生态环境给人类展现了其秀丽的自然面貌, 湿地的服务群体是人和动物。在不惊扰生物的休养生息、不破坏保护地价值的前提下, 可以采用远距离的视线碰触的方式, 为游客提供一种心理满足, 保证湿地中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这种模式在中心区域绝大部分湿地均可运用, 包括以卧虎山水库、锦绣川水库为主的水源涵养湿地, 黄河河滩湿地, 济西玉清湖湿地、大明湖湿地等。

4.1.3 视线交织体验

对于湿地生态系统而言, 人类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是在湿地景观现状中, 人无限扩大了自己的行为。优秀的景观设计师应将游客的行为活动和强度控制在湿地的自然承载力之内, 在保护的基础上, 构建点状或线状的视觉交织, 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在济南中心城区开发部分均可采用此模式。

4.2 流动的线式体验

人对环境的感受是在空间、时间多维交叉状态下的连续展现。在一些不宜停留和汇集的区域, 对人们的行为方向具有指引和导向的往往是线状空间。据科学研究:人在湿地中连续的序列活动和过程是人们感知自然的行为, 在此行为下, 人与环境是在多种感官的带动下形成的多元化的复合关系。运动的流动和延续、人的感觉和认知构成了人对湿地空间的认知构架及层次。在济南中心城区湿地游览区域均可采用此模式。

4.3 融合与视觉感知

城市湿地不仅具有湿地的生物、土壤和水文等特征, 同时又给城市居民提供了休憩、娱乐及科普教育的场所。人在湿地生态景观中的多元运动, 湿地环境自身所具备的生态优势及其展现的秀丽风姿, 使得人与湿地的关系更加亲密。

人们对城市湿地的视觉感知因其植物群落的复杂程度、鸟类的种类、昆虫的数量而更加丰富, 使身处喧嚣的城市居民得到心灵的宁静。对融合与视觉感知的研究与设计,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济南中心城区湿地游览区域均应注意融合与视觉感知的设计。

4.4 心单感知

时间的流逝是基于心单感知的。当人们身处城市湿地静谧的环境中时, 由于特殊的场所与氛围, 人们对时间的感知会变得缓慢, 安全、放松、身心愉悦的气场围绕在人体的四周。人们的心情是舒缓的, 这种心情反作用于自然, 产生良好的共鸣, 让人们产生冥想, 心理得到升华。心单感知是近年来生态景观设计中一直强调的重点,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 焦虑、自闭、多疑现象越来越普遍, 而对心单感知的研究正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5 结论

湿地生态是21世纪研究的重点课题, 在湿地分类中, 城市中心城区湿地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距离最近。在中心城区湿地生态景观营造中, 人、湿地动物之间的资源分配, 保护与开发之间的比例一直是景观营造者重点强调解决的问题。本文尝试从人的行为感知、空间及心理等方面对济南中心城区湿地生态景观营造进行了探讨, 希望找出人与湿地动物之间的完美平衡, 不足之处请指正。

摘要:湿地、森林、海洋并列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湿地既是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 又为人们提供了休憩、娱乐及科普活动的场所。其中中心城区湿地与人类的距离最近, 关系最密切。本文尝试从人的行为感知、空间及心理等方面对济南中心城区湿地生态景观营造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湿地,生态景观,景观营造

参考文献

[1]乔丽芳, 张毅川, 郑树景.景观的生态设计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5 (12) .

上一篇:博弈系统下一篇:数据制作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