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教学的几点尝试

2024-06-07

古诗词教学的几点尝试(精选12篇)

古诗词教学的几点尝试 第1篇

[案例1]用“平行”助阵“倒数”——“认识倒数”教学案例.

[教材简析]本课以分数乘法为基础,通过计算认识“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这一概念,接着教学求倒数的方法,练习十通过一系列的练习,进一步巩固倒数的概念及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教学重点我放在倒数的意义与求法上.教学难点定位在理解“互为”的意义,明确倒数只是表示两个数间的关系,而不能单独的说某个数是倒数.

[难点设计]关于理解“互为”,我设计了一个课前环节.这个环节主要是回顾对于平行的已有认知.

画两条平行的直线a与b,请判断:

1. 直线a是平行线.()生答:错.

2. 直线b是平行线.()生答:错.

问:错在哪?

生曰:直线a是直线b的平行线;直线b是直线a的平行线.

总结:那也就是说,直线a和b互为平行线,这里的“互为”很重要.(板书)你注意了吗?好,开始我们这节课的学习.上课!

[课后反思]倒数是数学中的一个工具数,为什么叫它工具数?因为它是由于分数除法计算的需要而产生的一个中间数.同时,它也是一个依存数,如同倍数、因数一样,倒数都是成对出现的,是两个成对数相互的关系.

学生在学习之前,对倒数已经有了一些表象的认识,如学生知道将分数的分子与分母颠倒位置,就成了原分数的倒数,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认识起点,但是,也正是有了这样的认识,在倒数的学习中学生也产生了一些学习障碍,如独立的一个数是不能成为倒数的,必须是两者互为,也就是如上阐述的是一个依存概念.

有了如上的对于依存关系的简单感知,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理解“互为”的意义)就被突破了,效果很好!

二、借助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有效化解教学重难点

[案例2]世上本没有圆一一“生活与数学”小论文引发的思考.

按照学校安排,我带领孩子解读了2009年“生活与数学”的活动要求.六年级的学生不如以前中低年级那么简单,画一张画已经不能表示孩子的真实想法与能力.

首先,我将数学实践、数学实验和小论文分别做了细致的要求.收上来的小论文真是让我收获颇丰.我一个个认真批阅,将孩子模糊的想法变成一个个可行可实践的数学小课题.

其中,有个同学的论文题目是“三点共圆”,是基于自己对“任意三个不在一条直线上的点都可以画出一个三角形”的理解.经过她自己的有效推理和想象,她想研究一下是否“经过任意三个点都能画出一个圆”,也就是说这个圆是不是肯定能包含这三个点.她的预设结论是可以的.

这时,一名同学站起来反驳到:“老师,她说任意三个点我不同意.如果这三个点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不能画出一个圆的.”

一语即出,引出一片质疑声.

就在质疑声中,另外一名同学说:“也不能这么说,如果这个圆非常大,这三个点是可以在一条直线上的.比如,地球是个很大的标准圆,而我们所看到的地面也是直的呀.也就是说,可以画一个很大很大的圆让这三个点共在一个圆上.”

同学们再次被征服,看来偶然间峰回路转了.

生3:“老师,按照他的想法,这个世界上不是没有圆了.”

我质疑,为什么呀?

“你想想,所有的圆的边都可以是一段段小小的线段组成,那且不是n多边形了.”

我补充道:“对,你思考得很对,那么这个n是个非常大的数字,大到我们无法想象.而这些小小的线段可以小到接近一个点.”

这时候,发现一些孩子已经无心在听同学发言,一可能是因为听不懂,二可能是因为太难以想象了.

其实就关于圆的定义,也是有很多不同的角度的.角度不同,定义不同.

几何说: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做圆.定点称为圆心,定长称为半径.

轨迹说:平面上一动点以一定点为中心,一定长为距离运动一周的轨迹称为圆周,简称圆.

集合说: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做圆.

呵呵……今天真是好好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活教材.

其实孩子的原始思维是非常棒的,他们基本上能够将圆从现实中抽象出来,实际上也就是抽象意义上的圆.所以,孩子说“这个世界上不是没有圆了”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的世界上就是指现实生活中,他说的圆是指抽象后的圆,那当然没有了!

摘要:什么样的课堂效果才是好的?这是很多老师都在询问或追求的.作为在实践中的一线教师,学生没有兴趣的课堂不存在高效课堂,要看这堂课中学生是否有学习兴趣,学生思维是否活跃,老师目中是否有“人”.也就是说,学生感兴趣的课堂、学生思维活跃的课堂、老师目中有“人”并关注“人”的教育的课堂,即“活起来”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那么,怎样提高课堂效率?实践经验告诉我,要学会借助外力.下面就谈谈我的几个借力教学案例.

古诗词教学的几点尝试 第2篇

【内容提要】传统的古诗词教学往往重翻译分析、背诵默写,忽视了古诗语言精练,节奏明快,音乐感强,形象思维丰富,感情色彩浓厚的特点,以致放松了对诗的意境教学,影响了学生对古诗艺术真谛的感受,束缚了学生的审美鉴赏和创造力,致使古诗词的文化底蕴流失殆尽。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我大胆尝试,利用配乐歌唱,编谱乐调,情境感染,更改字词,变换文体,联想类比,编排情景剧,丹青描绘等多种方式,形象、生动、完美地展示了古诗的艺术魅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深刻地领悟古诗的意境,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生赏析古诗的能力。【关键词】古诗词 意境 欣赏 体验

诗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体验,是人类精神园地里永不老去的童心梦幻,是艺术审美金字塔的顶端。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学生能“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这一目标可以说突出了“欣赏”和“体验”,强调了“积累”和“运用”。但是传统的古诗词教学中行为主义教学仍很有市场。强调“刺激——反应”,把学习者看做是对外部刺激作被动反应,即作为知识灌输的对象,它认为知识是客观的,教师只需要通过“刺激——反应——强化”的模式把客观世界的知识传递给学生。因此传统课堂上强调古诗词的内容的讲解,忽视了对诗歌意境的体验和欣赏。诗词的语言美、感觉美、意象美、意境美以及教育任务则被置于脑后,一切丰富多彩、蕴含复杂的艺术形象被抽象化、理性化了,凝聚了五千年华夏文明精粹、活跃着一个个鲜活生命的最纯粹的文学样式被异化为通过考试博取功名的敲门砖。因此我们应积极构建一个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丰富的语文课外活动和良好的语文环境为两翼的崭新的诗词教学体系。这个体系是对重个体轻合作、重接受轻探究、重结果轻过程、重认识轻体验的行为主义学习方式的否定和扬弃,以“立人”为中心,强化语文活动,优化语文环境,沟通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变封闭的语文教学为开放的语文教学,让学生通过品读诗词去认识社会、感悟人生、塑造自己。为此,笔者在古诗词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创新,效果颇佳。

一、反复吟咏,创造激励探究问题的热情

钱理群说:“中国传统文化根本上是一种感悟的文化,而不同于偏于分析的西方文化。”用方块字连缀而成的中国古典诗词,一直洋溢着一种独具魅力、生生不息的灵性风韵。灵性是古典诗词的一种鲜活气脉,故非吟诵不足以入其境、得其神、品其韵。“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深乎义。”因此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自主体会,让学生带着自己对文本的体会声情并茂地去读,毕竟老师的朗读代替不了学生的感悟,在学生的初读的基础上教师进行点拨指导,然后再范读或让学生听录音。这样学生在教师指 导下口诵心惟,咀嚼体悟,共鸣感奋,润养身心,化育灵魂,铸造人格的支柱,积蓄精神的原动力。古典诗词教学需要激情,需要陶醉,需要发现。吟诵涵咏创造了令人陶醉、充满激情的学习情境,促使主体与主导、作品与读者进行深刻对话,激励学生探索的热情和责任感。

二、配乐歌唱,再现古诗词节奏魅力,音乐是流动的画面,悦耳的诗篇。古诗词在很长一段时间是用来演唱的。

《毛诗序》云:“诗言志,言之不足,则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和谐的音韵,鲜明的节奏,是诗歌特有的气息,它所具有的音乐气息是其它体裁文学无法比拟的,诗是最富音乐性的语言艺术。因此声情并茂的诵读还不足以真正展现古诗词节奏魅力,而给古诗词的配乐演唱则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再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使诗词欣赏真正成为文声并茂的整体。如在教学苏轼《水调歌头》时,配上邓丽君演唱的歌曲《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轻轻哼唱,一边体味诗词的意境。另外还让学生自己为古诗词编调或者利用现有的乐调填古诗词,让现成曲谱与古诗词“联姻”。使学生在唱中背诵、积累古诗词,在唱中体会古诗词的节奏美、音乐美,领会古诗词穿越时空的魅力。这不仅增强了学生积累的速度,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学生为古诗词谱曲的过程就是理解诗意,体悟诗情,融入情感,进入情境,产生共鸣的过程,这也为欣赏诗词打下了良好的感情基础。

当然教学中邓丽君的《淡情幽幽》专辑、杨小林的《绿蓑衣》专辑、林红的《欲去又依依》、《中华少儿古诗歌曲集160首》等都可以作为古诗词教学的音乐手段实施的经典资源。

三、情景感染,为理解诗意打下基础

古诗很讲究意境及其韵味,而古诗词的意境美是一种不可言明、只可意会的感觉,能让人的心灵在一瞬间穿越千百年时光与当年作者的心境重合,“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豪迈,“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悲壮,“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宏阔······诗人笔下一个个平凡的汉字舞动起来,成为鲜活的画面,这是一种无言的感动。但由于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对诗歌中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等均感到陌生疏远,老师就是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往往还是略知皮毛而不得要领。为发展学生想象能力,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真切地去感受人的情感,古诗词教学的应注重情景的创设,化抽象为形象。而多媒体集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具有声情并茂、视听交融、动静交错、感染力强的特点,为学生拓宽视野,提供生动活泼、具体形象的思维材料。如在教《清平乐·明月别枝惊鹊》时,我先把一组配有音乐的图景展示给学生:皎洁的月光,广阔的田野,美丽的村庄,静静的树林,惊飞的鸟雀,千啭的蝉鸣,不绝的蛙叫。再让学生看图片描绘情境,此时学生思维像打开了的闸,尽情的叙写,描绘出一片田间丰收时的景象。更有甚者还想像到自己身临其境的 2 情境。接着我让学生为本图片配上一首诗词或写一段画外音,学生自然而然就想到了《清平乐·明月别枝惊鹊》,也自然而然地感悟到诗人当时的心情,体悟到了本文优美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四、更换字词,深层次体味诗词的意境

诗是语言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用字,力求达到一字传神的效果。在教学中如果我们抓住关键的诗词加以启发、点拨,那么就能促使学生作更深更广的思考、联想,从而快速体会诗词营造的意境之美。而教学中有时让学生直接体味这些字词时学生的一下难以理解,而采取变换、更替字词的方法就会打开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从多角度更深层次的领悟其意境。如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把“怒号”改为“猛烈”,说“八月秋高风猛烈”,学生会觉得改成“猛烈”不好,因为“怒号”这个词既写出了风的猛烈,又让我们听到了风的声音,更形象一些。还有,“怒号”这个词中的“怒”字用得特别精彩,它用拟人的方式写出了风大。如把“卷”字改为“刮”学生认为“刮”太一般化,什么风也可以说是“刮”、而“卷”字就写出了风是猛烈的。再教龚自珍《己亥杂诗》时把“浩荡离愁白日斜”中的“白日”改成“红日”让学生去体味。学生会想到白日则给人的是凄凉,惆怅之感,而红日给人的是朝气蓬勃的景象,这与本文意境不相符。

五、变换文体,进行文本与生命灵魂的对话

中国古典诗词言约意丰,贵在含蓄,时空跌宕,跳跃腾挪,非联想、想象不能领悟其意境、意趣。“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春意闹”“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字风流,境界全出。老师就要启发学生通过联想、想象,再现春江碧透、柳绿桃红、蜂蝶翩跹、莺飞鸟鸣或者月影姗姗、风来花动、含羞逗影的情景,才能领会诗句深邃的意蕴和含蓄的感情,获得阅读欣赏的愉悦和二次创造的满足。古诗词浸润着汉民族的审美意趣,多借景抒情、体物写志、咏史寄兴、即事感怀,又多用映衬渲染、虚实相生、动静互见、拟人比喻等表现手法,这些更需要也更能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读者只有放眼广袤的天地,想象漫天飘雪、千山皆白的寥廓凄清的背景烘托下的一叶孤舟、一竿鱼钓和一孤苦老头,才能走进一个在宦海中虽几遭打击几度浮沉仍痴守节操、孤寂愤怨的灵魂深处,实现跨越千年的灵魂对话。而教学中老师的讲析代替不了学生的联想、想象,学生也不可能通过老师的联想和想象走进诗词的意境、诗人的世界。学生只有在教师启发下进行联想想象才能实现读者与文本的对话,最终实现意义的建构。而联想和想象在诗词学习的重要形式——改写或扩写文本。因此教学时我不是进行简单的翻译而是把更多的时间是花在指导学生,让学生发挥想象,对古诗词进行体裁的改变,把诗词中所描写的东西串成优美的散文、剧本、现代诗等。通过对改变后的文章体会,再对照原诗进行对照品读,对其进行再赏析。学生也就能突破狭窄的诗词意空间,得到另一番美的享受、美的熏陶。如在《教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就让学生发挥想像描绘诗人送别武判官时的情境,学生想到了边塞大漠冬天早到,大雪纷飞的奇异风光,也描写了将士生活的艰苦,更体会到了好友离别时的惆怅。再如学习杜甫《春望》时,就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扩写,学生联想到安史之乱的情境和作者赤忱的爱国之情以第 一人称的形式把本文扩写成一篇故事完整的记叙文,逼真而又丰富地展现了作者的颠沛流离的悲苦和感时伤怀的心情。

扩写诗词还可以部分扩写,即抓住诗词中的经典句子,发挥想象,创造出新的内容来。比如抓住《木兰诗》中“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想象出花木兰在奔赴战场途中的见闻,表现其赴沙场杀敌的急切心情和爱国主义精神。

联类比照――联想和想像的另一重要方法。

古诗词鉴赏虽然重在诗歌本身,但不囿于一首,推及其他,联类比照,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可温故而知新,可映衬对比,加深认识,可扩大阅读和拓宽视野。以诗教诗,以诗学诗,对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是大有裨益的。笔者在教学《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在学生感悟“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时就让学生根据情境联想与此意境相同的诗句,学生就会想到“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地流”,进一步体会到了诗的空旷意境和诗人惆怅的心情。

六、拓展学习空间,让诗词走进生活走进心灵。

语文素养是存在于每个学生内部的文化心理结构,它是不可传递的,只能靠学生自身的实践活动才能养成。因此,我们要拓展诗词学习的渠道和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为他们提供在具体环境中开展言语实践的机会。

1、表演情景剧,逼真再现古诗。如在教《石壕吏》时让学生先课外熟读文本改写成情境剧,然后把他拍成话剧。通过学生的深刻领会,精心策划,积极配合,深情表演,把夜深人静,老翁匆忙逃离,老妪悲伤哭诉,妇女胆怯躲藏,官吏凶狠及家中贫困的情境表现的淋漓尽致。学生通过表演再现了诗中的言外之意,象外之象,也跨越时空与诗人进行了一次心灵的对悟。

2、动手画画,生动描绘图景。

常言“诗如画”。“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幅多么清幽静谧、另人遐想的美景!诗情画意,尽在其中。根据古诗词的这一大特点,我在教学中也常让学生画画,让他们根据理解,发挥想象,把自己认为最好的图景用他们的笔表现出来。此时,学生们都会异常的兴奋,异常的投入。在画《次北固山下》一诗时,学生用绿粉笔画下了青山、绿水,用红粉笔画出了一轮从海面升起的红日,绿水中,一只挂帆小舟顺风飘行,诗人站立船头,仰望北归的大雁„„通过画画,画中描绘的是景,融入的是情,是感悟,也是创造。同时学生根据所画的画进行背诵,并且效果奇好,真是一举多得。

当然除了以上所说的几种方法,教师还可根据学生水平的差异,兴趣的不同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灵活有趣地让学生学古诗词,品味古诗词,陶冶身心,提高素养。真正达到新课标中提出的积累与运用,欣赏与体验。如(1)开展诗词朗诵欣赏,使诗词从远古走进现实生活、走进心灵,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实现诗人、作品与读者的精神交汇(2)、学生自己动手,利用板报、墙报、学习园地、多媒体、校园文化节等赏析名篇名句。(3)、引导学生指物诵诗、感怀吟诗、即景背诗。(4)、分门别类编辑古诗词。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课分门别类的收集一些古诗,并给它们编上醒目的小 标题。

生活需要诗情、诗意、诗韵。只有把诗词融进日常的学习和生活,让学生满眼诗意、满怀诗情、满口诗香,在生活中品诗,在品诗中生活,诗词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毕生的精神追求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雅斯尔说:“教育意味着„„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古诗词教学就应着眼于激发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兴趣、欲望,鼓励学生真正参与到对话的进程中来,一起探索,一起发现,一起分享,让学生在诗品、诗意、诗情、诗格、诗韵汇成的大海中遨游,那么“这些融合在古诗词中的智慧、风骨、操守、人生态度将内化为学生人生信念的永恒资源”。主要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朱幕菊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文教学的几点尝试 第3篇

激发兴趣 学会积累 导之得法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中一直存在着学生怕写作文的“恐惧症”和教师愁教作文的“焦虑症”。学生在作文课上“皱眉头”“咬笔杆”“挤牙膏”,是因为“没的写”“不会写”所以才“不愿写”,把写作文当成一种负担,如何让学生由“没的写”为“有的写”,变“不会写”为“我会写”,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在十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采取读与写相结合、校内课堂与校外课堂相结合、基础作文与应用作文相结合等方法,有效地克服了学生害怕作文的畏难情绪,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真正学会用手写我口,用手写我心。

一、激发兴趣,心有所写

兴趣是入门的向导,激发兴趣是启发思维、激活内因的手段。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兴趣之火。”学生作文也是如此,如果对作文没有兴趣,就必然导致学生厌恶作文,怕作文。我的做法是:

1.先听后说法。学生作文最常见的困难是“没的写”,为此,将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听后激发他们谁能把这个故事完整地写下来?学生一听,个个急不可待,互不示弱,拿起笔一鼓作气,就将故事完整地写出来了。并且多数学生写得都很具体、生动,甚至有些学生还增加了一些情节。

2.先做后写法。有些活动学生没有亲自参加,不可能写出真情实感。如写做饭、洗衣、除草、拔河等活动时,先让学生亲自实践,通过学生了解这些活动的过程,目睹了当时的人物表情、动作,体会到了人物的心理,再让学生动笔写。这样,学生育之有物,言之有序,有情可抒,兴趣盎然。

3.先说后写法。有时,学生面对眼前的景物不知怎样描述,可组织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大胆想像,共同讨论。在老师引导下,用具体、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景物各部分的特点,并把学生说的优美词句、重点词语写在黑板上,再让学生写。学生有了说的基础和黑板上一些词语的引导,眼前的景物很快就跃然纸上。

二、学会积累,言之有物

无话可说,言之无物是小学生作文的通病。要想把文章写得有血有肉,文情并茂,关键在于从内容入手,让学生拥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和生活积累。因而提倡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因此,课堂教学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就如语言积累,它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课堂的识字、释词、阅读、背诵。大家知道:语言材料只要积累到一定程度,便会复活,便会转化为自己的语感能力,就能恰如其分地应用语言。一个人语言功底的深浅直接影响写作水平的高低。因为语言材料就像盖房子的水泥沙石混合物,有了水泥沙浆灌注,才能把一块块砖、一根根钢筋紧密牢固地结合在一起,否则,再好的建筑材料也难成高楼大厦。最好的写作材料也难成一篇脍炙人口的文章,所以阅读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当然,生活积累少,整天囿于闭门造车,或观察能力薄弱,走马观花,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或视之不识其形,听之不辨其声,也无法把文章写具体。因而,生活积累至关重要。

走向社会,积累生活,需要教师根据儿童心理特征精心设计,周密组织各种小型多样、生动活泼、趣味性强、难易适度的活动。如学生在赏心悦目的“寻找春天的足迹”“秋游”中领略大自然的风韵;在激烈而紧张的“运动比赛”中开发智力,锻炼意志;在趣味盎然的游戏中养成动手动脑,礼貌待人的好习惯;在活动中,展开想象的双翼,树立远大的理想。这些丰富多彩、小型多样的课外活动,既改变了独生子女唯我独尊,孤芳自赏的待人态度,建立起互相关怀,帮助同学的情谊,又能使复杂的心情得到净化,让紧张的思绪变得从容。从而,拾遗补缺,自我完善。在社会的大课堂中领略到人生的真谛,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三、导之得法,写之得心

学生有了语言积累和生活积累,还需要掌握各种文体的写法,才能妙笔生花。

1.以听导说,让学生畅所欲言,培养口头表述能力。作文有口头和书面两种,而口头作文是书面作文的基础。利用课文录音,以听导说,充分发挥语言交际功能的作用。让学生在听、说中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加深理解,产生浓厚的兴趣,便会发自内心表述自己的心声。久而久之,就能出口成章。

2.以形导思,诱发学生合理想像,培养思维能力。借助照片、影像资料等让其重温比赛、活动情景,再现参观、劳动场面,提供想象依据,激发想象兴趣,开拓想象思路,想象合情合理,文风生动活泼。

3.以读导写,读写结合。阅读教学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前提。我们必须根据新课标,把握教材,狠抓双基训练。要每单元的讲读课文中,把审题、文章结构、作者写作意图,写法等化整为零,节节渗透,一课一得,分步训练,形成课堂里教学方法、实地用方法、写时验方法和读写格局。学用结合,学生就能较快地掌握其方法。若长期坚持多看多练,就会熟能生巧,运用自如。

4.以实导虚,应用作文与课堂作文相结合。从写作的形式来说,应用文是实用文体,教师应重视应用文的指导。如利用黑板、广播,辅导学生办手抄报、写板报稿、广播稿;在手拉手,一帮一活动中,鼓励学生书信往来,交流经验;在购物推销等实践活动中,练习开具发票证明;在班级、宿舍等集体生活中,学习制定有关制度、公约、计划;在班队主题会时,学写会议记录等。实践证明,应用文不仅能满足社会需要,而且还能促进作文水平的提高。

作文教学的几点尝试 第4篇

一、创设写作情境, 激发写作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 一旦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 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 而是勤奋的探索和执著的追求。常言道:“情动于衷而行于外。”情感是思维的翅膀, 认知的催化剂。作文一定要有感而发, 不能无病呻吟。这就要求学生要善于抒发自己的感情。那么, 教师要在写作训练中, 善于捕捉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鼓励他们写成作文并及时指导。如进行作文片段训练人物描写时, 可以要求学生写本班的同学中的一位, 然后让他把作文念给全班同学听, 如果他能抓住这位同学的特点进行描写, 同学们一定能猜出他是谁。在这个游戏训练中, 课堂气氛活跃了, 孩子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这样的练笔, 不仅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事物的习惯, 丰富了写作素材,

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就如源泉, 文章犹如溪水, 源泉丰富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停。”叶老的话精辟地道出了写作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一、在生活中学会做人

作文即做人, 很多先贤圣哲都这样说, 作文不是技巧的组合, 而是心态的自然流露, 这就是说, 一个学写作文的人首先的学会做人。当代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要写严肃认真的文, 得做严肃认真的人, 要写正直无私文, 做正直无私的人。襟怀开阔, 理想远大的人, 才写的出教人开阔, 教人有理想的文;诚实善良, 乐于助人的人才写得出教人诚实善良, 引人乐于助人的文。”作为中学生, 中学阶段的我们要有意识地塑造自己的人格。一个大气、宽容的中学生才能受人欢迎。严格地要求自己, 宽容地对待别人, 平静地接受成功和挫折———这都是一个中学生应该具有的良好品性。自信、谦虚、坦诚、勤奋、顽强、好学, 是一个中学生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你的大气, 你的作品呈现大气, 因为你的宽容, 你的笔下呈现宽容。无论你有多么高明的技巧, 这些本质的东西是你永远也无法编出来的。作为我们中学生, 从这一阶段就应该注意自己的修养, 他不仅给你的作文带来用之不尽的源泉, 而且能给你其他方面也带来很多的好处。

二、从生活中获取素材

这里不能不说的就是读书, 有选择地多读书, 读好书。从书中全方位地获得写作知识, 汲取营养, 会使自己受益无穷。那么, 什么样的书才算是本好书呢?一本好书总是写得十分讲究, 十分用心, 有学问, 有才情, 书卷气很浓, 这种书在规模上气度上都很大, 作者关怀事物的深度和广度都让人经久难忘, 作者的思路不是一般的新颖和别致, 而是奇特到了深邃。这种书出自一些真正的大师, 他们是作家中的星斗。这种书决不仅仅给予你一点修养和知识, 而是给你探索的勇气, 给你一种生存的决心和意志。或许这样的书可以全部的改变你, 带你走一条与众不同的路。

除了读书, 我们还可以借助电视。借助电视我们可以知道国家元首和明星们挥手的姿势;借助电视, 我们可以感受巴黎的浪漫、埃及的久远;借助电视, 我们可以感受世界的动荡;借助电视, 我们可以用笔描绘我们从来没有见过的动物;借助电视, 我们可以用笔倾诉我们从未有过的情感。我们可以借助音乐, 中学生喜爱流行音乐, 而一首好的流行曲就是一首好诗, 它的结构、用词也是很美的。借鉴流行曲

日子。在这个多元的学习环境中, 学生们会体验到复杂而有序的生活真谛。这样多元开放的学习环境, 变狭小的课堂为广阔的学习场所, 变脱离实际的凭空想象为活生生的起亲身经历。从这种环境中, 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清晰、自然, 可谓水到渠成。

三、作文离不开阅读, 阅读是写作的基石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所以要让学生广泛地阅读, 不断增加词汇量, 并在积累中有所发现, 有所创新。正如罗丹所说:“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 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因此, 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到生活的大课堂中学习生活的语言。把家庭中发生的事积累下来, 学校中老师和学生之间, 学生与学生之间, 班级与班级之间发生的事积累下来。“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还要让学生随时摘录, 写感受, 有意识地背诵。小学阶段让学生多记住一些东西, 对于他们一生都大有益处, 学生头脑中储存的材料与日俱增就不再对作文“望而却步”, 从而也激发了学生对作文的兴趣, 也就不在怕写当中的有益的东西会让你受益不少。轻音乐、交响乐也讲究起、承、转、合, 也讲究和谐, 这种内在的东西当然不可能一下子心领神会, 而听得多了, 你内在的气质得到熏陶, 它自然就会表现在你的文章里。生活中我们可以借助的东西很多很多, 无论是什么东西, 他都需要我们有一双自己的眼睛, 用带有鲜明个性特色的眼睛去观察生活, 感受生活。女作家张洁说:“人和人的眼睛是不同的, 每个人的瞳仁实际上是长在自己的心灵上, 他们只能看见各自的心灵上所给予他们的那个界限之内的东西。”这样就是说, 我们在观察生活的时候要特别注重心灵的感受。如果说在写作与生活之间, 观察是桥梁, 那么感受与体验则是这桥梁的基石。反之满足于表层的看得见摸得着的观察肯定不够, 如果观察外物特征时, 又能观察自己内心感受特征, 在发掘生活的同时又能发掘自我, 那么这种观察才是充满了灵性的。

三、让学生习作凸现个性风采

传统作文教学中一个突出的问题, 是将最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创新实践活动变成机械、枯燥、虚假的训练, 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因此, 针对传统作文中过分强调共性, 压抑学生个性的倾向, 在生活化作文实践中, 我十分重视个性化作文方法的指导和训练, 吸收共性, 发挥个性。

1. 营造自由开放的生活环境。

让作文教学面向生活, 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 鼓励学生参加兴趣活动, 充实学生的个人生活。利用节日、队日组织各种形式的主题活动, 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并经常带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让学生拥有自己的见闻、感受, 为写出富有个性色彩的作文打好基础。

2. 鼓励述写个性化的生活经历。

在传统的作文指导中, 教师常常采用“求同思维”的模式, 引导学生沿着一个固定的方向去思考。习作要体现个性化, 首要问题是让学生写个性化的生活经历。如写反映家庭生活的习作, 许多学生都是选取亲身经历的事, 写真实的感受, 没有了编造和拼凑, 那一份份童真、童趣发挥得淋漓尽致, 读来令人感动。

总之, 构建生活作文教学的大课堂, 就要让学生参与生活、体验生活、表达生活, 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爱上作文, 会写作文, 写出贴近生活和充满真情的习作来。

(大城县第二中学)

作了。

四、注意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

“文章不厌百回改”。修改作文是提高作文质量和写作能力的重要环节。正确、认真、细致地修改作文是好作文诞生的基础, 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呢?

首先, 要向学生说明修改作文的重要性。要让学生明白每修改一次, 都是一个进步, 都是一次提高。这时不妨给他们讲讲古今中外名家修改文章的故事。例如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 明月何时照我还”, 诗中的“绿”是作者多次修改后才选定的。正是因为修改得好, 才得以流传千古。明白这个道理, 学生自然愿意花力气去修改作文, 久而久之, 认真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便形成了, 其次, 要加强修改作文环节的教学, 对于作文的评改, 还可以采用多种形式, 在修改作文过程中, 不仅学会了修改的思路和方法, 还学会了欣赏美、鉴赏美, 从而完善了自己的人格。

小学写字教学的几点尝试 第5篇

写字是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是巩固识字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是识字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个环节。

在平时的写字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存在许多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对汉字的基本笔画书写不规范,看是而非是。

1、结构不合理,经常出现多笔少画的现象。

3、布局不合理,不是顶天立地,就是左右碰壁,或是格大字小。

由于汉字字型复杂,结构多样,笔画变化多端,仅靠学生反复机械地抄写,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我在语文写字教学中大胆尝试,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现与同行们探讨、交流。

一、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范字

根据学龄儿童的生理特点及汉字的特点,在教学中,我严格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字的笔画和结构,清楚地感知字形;通过分析、比较,准确地认知字形;注意字形特点,牢固地记忆字形。当学生记清字形之后,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范字。看清字的笔画笔顺、布局、间架结构。在仔细观察了范字后,引导学生在范字上用手指描写。

二、引导学生描摹

在学生记清字形后充分观察之后,我让学生按笔顺规则描摹范字。描时要认真、仔细,力争做到手写心记,通过三四遍的描摹,学生基本熟记了字的间架结构,为后面的仿写奠定了基础。

三、引导学生仿写

引导仿写时,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看准字的结构,不随便下笔。一旦下笔,力争一次就把字写正确,写端正,写整洁。在学生仿写时,教师要注意随时矫正学生的写字姿势、握笔方法、运笔情况等。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

四、引导学生评字

评字是写字教学中最重要的一步,它能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展自评、互评、点评,建立良好的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

首先是自评,当写好一个字后,随时和范字对照,找出不足之处,以便在写下一个字以前加以改进,以此增强学生敢于发现自己缺点和不足的勇气。

其次是互评,在学生自评后积极组织学生互相评议。评议时,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评价的标准及原则。如“书写是否正确,结构是否合理,主要的笔画是否突出,字面是否整洁等。”当学生有了评价的标准之后,评价就能有的放矢。同时,在互评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对照自己的书写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学习借鉴,以便改进。

最后是点评,要求教师的点评要恰当准确,要善于捕捉孩子的闪光点,对于学生写得不足的地方,可以委婉地指出,帮助其改进。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写好字的信念。

通过评字,学生对字从整体结构到笔画,有了初步的感知,强化了识记,提高了识字的准确性。

五、引导学生及时改字

在学生评字之后,应及时让学生改字。一个字一个字,一笔一画地再发现、再改进,把写字达到理想境界。

初中作文教学的几点尝试 第6篇

一、阅读中渗透写作的指导,坚持读写结合

教材中选编的课文都是值得咀嚼品味的“营养品”,能弥补学生精神文化匮乏的“症结”。怎样在学习中让学生去吸收这些营养的精华,并使其转化为自身创作的一种能量是有效教学的关键,也是教者在备课与授课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的问题。

首先,教者要彻底吃透教材,发现文中值得吸收的精华所在。仔细品味、探究作者的创作方法,品味其成功之处,然后在教学中教师要以生动的语言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对作品的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进行自主探究。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关键句段的分析,引领学生感知文学语言表达的魅力。最后,在教学之余要让学生对文本中的经典句段进行背诵、仿写,以弥补积累和训练的不足。让每一节语文课都渗透发展学生作文能力的指导思想,读思写相结合,使学生随时与作文保持联系,改变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

二、坚持练笔,厚积薄发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过程,而作文则是将这种长期积累转化为精准的、有深度、有广度的语言表达过程,因此要想有好的作文在方法指导与训练之前应拓展学生的积累。因此在学生入学起,我就让他们写三种笔记:第一种是读书笔记。读书笔记要求学生从手中的书籍入手,向外拓展多读书、读好书,把书文中的精彩语段摘抄、背诵、模仿,逐渐使之成为分析、欣赏、和由感而发的读书体会。第二种是观察笔记。现代中学生缺乏生活,更缺乏对生活的感知,因此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写观察日记,观察景物、动物、人物,逐渐发展成为对事件的观察,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会注意细节,避免作文中没有生动的细节描写以及叙事环节脱节的现象,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事件的关注点,引发学生对社会现状与民众关注话题的注意,使学生学会选择作文的主题,并且主题有一定的深度。第三种是情感日记。让孩子们关注自己的喜怒哀乐,提高自己的情商。要想写出好的作文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只有感情丰富的人才愿意用优美细腻的文字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学生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后,才会用自己的情感去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三、“授之以渔”,注重方法指导与形式训练

学生作文质量的高低还直接取决于学生是否掌握一定的作文技法。在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作文技法,必须对学生进行一系列技法的讲授和指导,包括如何根据文题确立主题与选材,怎样使文章构思新巧立意别致,如何让细节描写更生动传神,如何巧妙利用主流文体与非主流文体等等。

全方位的方法指导和规定的形式的训练中学生的作品未必是出色的,但经过这样的形式训练,初见效果的是学生作品形式丰富,构思不落俗套,中心明确突出。学生只有会作文,才敢作文,最后到爱作文。从这一点看,这些方法指导和形式上的训练必不可少。

四、创建展示平台,体会成功的喜悦

阅读教学的几点尝试 第7篇

一、新旧联系, 巧妙切入

阅读教学作为文本解读活动, 它是一场多向度的对话, 即通过读者对语言文字的确认, 以及对单词意义和音像视图的解码, 然后进行意义重构和综合, 使读者与文本之间相互作用。这一互动过程激活了读者的社会知识、先前经验、期望以及直觉, 使其与文本进行交流、碰撞和对话, 并理解文本, 从而获得精神参与的愉悦。然而, 在我们的阅读教学活动中, 学生似乎很少产生这种愉悦。这是因为长期以来, 阅读教学忽视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经历, 把阅读教学局限在课堂、课文和各类语文知识点上。其实,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当作重要的课程资源, 尽可能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切入点, 使学生产生阅读期待, 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究的兴趣, 更有效地促进学生新知识的建构。例如, 教学《背影》之前, 我先让学生回忆自己的感受亲情的经历, 回想在自己的体验中对父母的态度与认识。然后水到渠成地引发学生:“我们怎样把这样的真情描绘出来呢?”

这样在教学的起始阶段密切联系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 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与探索新知的兴趣, 较好地体现了利用原有知识、经验的迁移促进新知识建构的教学策略。

二、尊重个性阅读, 适时介入深化

传统的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追求共性, 忽视个性, 强调统一, 回避差异, 出现了教参为教师导读, 教师为学生导读, 基本上把教参视为唯一标准的现象。所以, 要使语文新课程阅读理念付之于教学实践, 必须营造师生平等、民主、开放的课堂气氛, 淡化教参、教师的权威意识, 尊重学生独立思考的结果, 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分享彼此思考体验观念、实现教学相长的互动过程。

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在提问设计上要有开放的意识。我们往往发现, 在上课之初, 大多教师习惯于设计一两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其实,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思维的差异, 设计具有开放性的提问, 给学生更多表达自己看法的机会和更自由的思维空间。例如在蒲松龄的《狼》的教学中提问: (1) 课文的主人公究竟是“屠户”还是“狼”? (2) 你从“屠户”“狼”身上得到什么启发?其次, 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介入, 注意问题的引领、深化及提升。民主、开放的课堂, 并不等于课堂是放任自由的, 是天马行空的, 甚至是一盘散沙的。一堂课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放与收的尺度的把握。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懂得在细心聆听学生对文本的感受与见解的同时要及时介入, 善于评价、总结、拓展、补充、提升, 不能整节课都让学生说了算, 因为虽然学生对文本有自己的感受、体会, 但对文本的理解是不同层次的, 甚至是肤浅的。例如在《散文家谈散文》一课教学中, 进入感悟阶段 (课堂片断如下) :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交流, 我们了解到散文家晓雪对散文《白鹭》的评价为“柔婉清丽、秀美含蓄”, 同时大家从这篇文章中也可以总结出评论的一些基本写法, 试试看。

生1:写评论就像写议论文一样, 要有观点有依据, 在发表自己观点的时候, 可以引用原文。

生2:我认为引用不能随意, 要精当, 最重要的是要紧扣观点。

生3:评论的观点一定要鲜明, 也就是独特, 不能人云亦云。

师:大家说的非常有道理。评论必须观点鲜明、有理有据, 最重要的是要独立思考, 甚至敢于批判。《白鹭》作为一篇文质兼佳的美文, 我相信同学们阅读后一定也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评价。同学们, 请拿起手中的笔, 尝试挑战散文家, 写下你的独特评论。十分钟能写好吗?

生 (众) :能。

(八分钟左右, 学生陆续举手。)

生4:我评论的标题叫《一首满含意境美的诗》。郭沫若的散文《白鹭》真可谓是一首满含意境美的诗, 全文都洋溢着诗意的美。请看, “在清水田里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 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风景画”, 闲适悠然的白鹭, 静静地徜徉在清澈开阔的清水田间, 多像悄然而至的垂钓者, 在一方清水田里静静等待鱼儿, 好一幅‘清田垂钓’图。

师:哪位同学评价一下生4同学的评论?

生5:我觉得生4同学的评论避免了晓雪评论的不足, 为自己的评论起了个很有诗意的标题, 我觉得这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并且她的评论能紧扣标题, 内容也充满诗意。

生6:我也非常赞成生5同学的观点, 生4同学的评论将观点寓于标题, 文字也符合郭沫若《白鹭》的意境美的特点。我来补充生4同学的评论。大家看第8段,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 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 而且具有生命力。”一湾水田, 在夕阳斜晖里脉脉闪光;几枝芦花, 在晚风轻拂下悄然绽放;伴着袅袅炊烟, 一行白鹭从水田上方悠然而过, 飞向小桥流水人家。我也为它起了个名字, 叫《低飞的白鹭》。

师:很精当的评价, 很有韵味的描绘, 你们的智慧让老师动容。并且, 你们敢于指出晓雪评论的不足, 你们的勇气尤其让老师钦佩!

生7:我补充, 第7段同样很有意境美, 我给它起了个很简单的名字, 就叫《瞭望》。清晨, 几颗星星还在天际闪烁, 白鹭已孤独地立于树梢枝头。它, 是在思考?还是在瞭望?

师:同学们的评价真是给了老师极大地享受, 你们真是深邃而善于思考的小诗人, 你们的文字就是一首首优美可感的散文诗。

生8:刚才几位同学主要是从意境美的角度评价本文的, 你们的描绘正好帮我表达了我的看法, 我就不重复读了。我觉得这篇散文还满含绘画美, 评论的标题就叫《如画, 如诗》。

生 (众) 笑。

师:好样的, 集众人所长, 是学习的非常重要的方法。同学们要向他学习。

生9:我的评论主要是从主题思想方面谈的。标题是《一切景语皆情语》。本文写于解放战争时期, 战火纷飞, 人们生活不定。郭沫若先生用含蓄隽永、富有诗意的语言, 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的同时, 也表达了对安宁、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师:真是个善于思考的女孩子, 你主要是从文章主旨方面评论的。老师稍稍纠正一下, 本文写于1942年, 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

生10:我觉得这篇文章还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 就是形散神不散, 因此我的评论的标题就叫《一首韵在骨子里的诗》。这篇文章篇幅短小, 初读时觉得语言、意境极佳, 越细致读, 越发觉用笔极妙绝。文章首尾以两个相似的句子呼应, 全文行云流水就是一首诗, 内容上更是紧扣‘诗’含蓄的特点, 为我们描绘了白鹭“因常见而被人忘却的美”, 表达了作者的独特感受。

生11:作者用优美含蓄的文字描绘了白鹭“因常见而被人忘却的美”, 让我想起了一句诗“若待上林花似锦, 出门俱是看花人”, 这句诗从写作角度理解, 要善于发现, 不能人云亦云。郭沫若却能在平常中看到不平常, 这不正是对“生活中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最好的诠释吗?因此我们写作时也可以借鉴这样的构思。

师:你说得太好了!从作家的文章中总结出有利于自身写作的方法, 你思考问题的角度很特别, 对大家都很有借鉴意义, 谢谢你!

从案例中不难看出, 在学生发表自己的阅读感受时, 由于教师适时的介入、引导, 深化、提升了学生对“心声”的更深理解。

三、开发课程资源, 适当拓展延伸

教材本身就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利用教材中的学习资源, 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学习价值。教师应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内容, 把其变为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发展的内容。例如, 为了让学生掌握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可以对教材内容作如下筛选、整合:

材料一: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嫩嫩的, 绿绿的。园子里, 田野里, 瞧去, 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 躺着, 打两个滚, 踢几脚球, 赛几趟跑, 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 草软绵绵的。 (《春》)

材料二:桃树、杏树、梨树, 你不让我, 我不让你, 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 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

(《春》)

材料三:那航船, 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 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 (《社戏》)

首先让学生分小组从修辞、表现手法等角度赏析并讨论这些材料, 教师作出适当点评、小结后, 让学生选取春、夏、秋、冬的任一季节, 作一段景物描写, 尽可能抓住该季节的景物特点, 写出新意。这样把教材中相对零散的学习资源进行优化组合, 使之更具有系统性和针对性, 对学生学习、积累语言, 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另外, 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课内外学习资源的有机结合, 实现由课内到课外、由书本到生活、由学习到实践的拓展与延伸。如以一些课文为基点, 向课外相关文章拓展。如教学余光中的《乡愁》、冰心的《纸船》, 可分别将其与席慕容的《乡愁》、泰戈尔的《纸船》作对比阅读。也可与某位作家的某一作品为基点, 向该作家的其他作品拓展。从而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 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

作文教学的几点尝试 第8篇

孔子说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写好作文莫过于让他们乐于作文。常言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他们才会真心地拿起笔。平时, 我让学生通过数码相机、手机视频等技术手段采集素材, 记录下他们生活经历的点点滴滴, 使学生对自己的生活有充分的看法, 这才能形成真正的作文根基。正是基于这一点, 我作出了大胆的尝试, 与他们互动学习, 和他们一起深入生活, 了解生活, 探讨生活, 一起写作, 通过多媒体平台的展示, 形成心与心的交流, 不仅让我们成为了朋友, 还提高了他们对写作的兴趣, 提高了写作水平。下面就是我的一些做法。

首先, 在学习教材的基础上, 增加网络优秀文章、电子教材等的课外阅读, 在名篇的熏陶下, 在好文章的潜移默化下, 让学生的写作技巧得到极大提高。

教材的每篇课文, 大都具有较强的示范性。因此每堂课, 我都精心备课, 努力制作电子课件, 通过媒体展现与情景融合, 优化课堂教学, 充分展示每篇课文固有的魅力, 让学生成为那为美陶醉的“花下人”。而且, 我会理清每单元作文训练的要求, 并找准这一要求在课文中的吻合点, 让学生在课堂上注意这一吻合点, 在课件中进行了重点提出, 才能在写作中运用到这一技巧。如初中语文第四册第一单元作文训练的要求是:在记叙中穿插议论。本单元《藤野先生》一文中便有很好的吻合点。在媒体的展现中, 我把文章末尾倒数第二段, 用议论“在我所认为我师之中, 他是最使我感激, 给我鼓励的一个”直接抒发对藤野先生的怀念感激之情, 让学生一目了然。其中在《我的母亲》、《我的第一本书》等文章中, 还有更好的吻合点, 我也进行了重点的展示, 提醒学生平时应注意挖掘。总之, 在点拨中要做到“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让学生在从视觉到感知的过渡中, 不知不觉地掌握写作技巧。除了课堂上的教学, 我以为写好作文的前提是阅读, 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写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因此, 我经常鼓励学生增加课外的阅读量, 介绍一些名篇给他们, 让他们写读书笔记, 心得, 感悟名家的语言, 情感, 有条件的家庭, 通过写一些微博、电子邮件, 不断提升学生们的写作技能。此外, 我还介绍《微型小说选刊》、《故事会》等短小精悍的文章和网络中一些优秀的电子图书给他们, 让他们感受那些琅琅上口、形象生动的故事语言。

其次, 与学生互动学习, 共同完成写作任务。

教就是为了用, 接下来当然就是训练了。训练需要方式方法, 为了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我在班上宣布, “每次写作老师都与你们一起完成, 比比谁写得好。”我不批改他们的作文, 而是通过扫描仪、数码相机, 把他们的作文制成电子文档, 通过多媒体平台的展示, 在班上共同批改, 一起探讨。共同修改写完作文后, 打印张贴在教室后墙, 先让同学阅读, 然后推举十篇写得好的, 在作文课上读出来, 大家一起分析写得好的地方, 有什么值得改正的地方, 这样在交流中, 学生就可以知道我的作文在什么地方有优势, 我为什么写得不好, 我的作文应该怎么写, 在这样的比较中, 激发学生的好胜心, 让他们想尽办法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有的周末, 有条件的, 我会带上他们进行郊游, 拍摄下他们最纯真的一面和最灿烂的笑脸。回来后让他们写上一篇游记, 把他们的感受写出来, 在进行全班评价时, 把每个同学的短片整理出来, 再次让他们真正地感受到自己在描述时的不足, 经过修改后, 将会变成一篇好的作文。有一次, 爬山回来, 有一个同学这样写道:这次爬山好累人!但这是我过得最快乐的一天。在同学的帮助下, 我还是完成了我的第一次爬山。我爱死我的同学了!!原来他的身体很弱, 爬到半山腰就很累了, 然后班长和体育委员就相互搀扶着他, 一同上山, 最后终于到达山顶。在这样的活动中, 我不仅让他们写出他们的真情, 还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到友情的珍贵, 感受到助人的乐趣。我想那位得到帮助的同学, 他这一生也会很乐于助人的。这不正是语文教学的潜移默化吗?不是“润物细无声”吗?

除了平时的训练外, 每个月, 每个学期班上都举行作文比赛, 评出一、二、三名, 进行奖励, 激发同学提高写作水平的热情。要想让每一个同学都积极主动地爱写、乐写作文, 我觉得只有引进竞争机制, 进行比赛。学生在比赛中踊跃参赛, 才能写出不少的好文章, 我把这些好文章结成一个小册子, 自己出资印刷出来, 学生人手一册, 而且我还把自己认为很优秀的文章推荐到刊物, 并且得到发表, 这些活动不仅给同学们的中学时代留下了美好的礼物, 而且大大鼓舞了他们的写作热情, 也使他们的写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师生的互动, 不仅让学生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提高了作文水平, 还增进了师生的感情。教师留出空间给学生, 教师重在引导, 而不是给出答案, 让学生自己去寻找, 在寻找的过程中获得知识, 有很大的成就感, 这样他们才会有兴趣。

当然, 产生了兴趣只是第一步, 重要的是学生怎么去积累素材, 这才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新课标》要求作文指导要从内容入手, 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鼓励学生写想象的事物。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 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

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 一定要强调平时积累的重要性。写作文, 学生觉得最难的就是无事可写, 无话可说。有的文章真的是“满纸荒唐言”, 胡言乱语, 不知所以。这就是因为平时素材积累不够造成的。而素材的积累和学生平时对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的观察是分不开的, 因此我建议学生要写观察日记, 告诉他们把一天有意思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下来, 因为这是他们对生活的观察, 是用他自个的心看这个世界, 记录他自身的生活, 是他生活的真实反映, 是他观感的真情流露。所谓集腋成裘, 平时的日记经过一点一滴地积累自然而然为日后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友情, 亲情, 欢乐, 悲痛……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信息传递快捷全面, 多媒体资源丰富, 能为学生提供精彩纷呈的生活画卷和生动活泼的知识长廊, 能拓展学生的视野, 丰富学生的素材。在作文教学中, 我比较注重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通过指导学生剪辑有关报章杂志上的图片、文字, 自己拍摄的照片, 网上下载等, 搜集积累自己喜闻乐见的文字、图片、声像资料, 按照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想象、应用等分类整理, 让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 学生可凭自己的慧眼自主地去获得感知, 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 提取大量的先学知识, 通过发散思维, 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为酝酿一篇作文做好准备。

语文教育家黄光硕先生曾说:“学生的语文学得怎样, 作文为衡量的主要尺度;学生的语文能力不过关, 作文也是一个重要标志。”由此可见让学生乐于作文的必要性。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 我们应不断求实创新, 不断进行尝试, 寻求学生乐于作文的新路子。

摘要:作文教学对于语文教学, 是重中之重, 但学生对写作却有着惧怕的心理。作者基于几年对作文教学的尝试, 找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现代化手段, 解除学生的这个疙瘩, 很好地完成作文教学的任务, 让学生乐于作文, 善于作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整合,作文教学,互动学习,收集素材

参考文献

[1]人教版《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2]黄光硕《中学语文教材改革探索》

作文有效教学的几点尝试 第9篇

一、贴近生活, 自主作文

以前在进行作文教学时, 我每次都是按照语文课本上各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要求, 布置学生作文。尽管每次作文前都有思路点拨, 但每每作文时, 还是会听到学生的叫苦连连。大部分学生都在为写什么、怎么写、写多少字苦恼。写作文成了不得不应付的苦差事, 这样写出来的作文, 既没个性, 也没什么创造性。在学习了新的《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教学建议——“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后, 我改变了作法, 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来布置作文题。我想让学生明白, 作文就是交流思想, 就是告诉别人你的生活方式, 你的思想和情感体验。

我从每周一次的小作文入手, 每次布置一个主题, 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周围的事物, 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有时会布置学生去调查自己居住地名称的来历, 然后用故事的形式展示出来。学生通过询问家长和熟人, 既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 又增长了见识。比如我所在的农村中学, 有个地名叫做将军庙, 起初有的学生只是把它当做一个熟悉的地名的标志, 通过写日志, 学生不仅知道了这个地方曾经出过一个勇猛的将军, 了解了他的感人事迹, 而且激发了作为将军后代的自豪感。有时我会根据社会的热点新闻, 让学生通过多媒体了解事件经过, 然后做出是非的评判。例如, 我让学生了解去年湖北荆州长江大学“10·24”学生群体救人事件的经过, 在班上开展题为“三个大学生救出两个中学生, 值不值得?”的辩论会, 让学生先畅所欲言, 然后就这个辩论会写出一篇作文, 文体不限, 字数不限。结果, 学生写出了让人惊喜的文章:有的活灵活现地描写了辩论双方的语言和神态, 生动再现了辩论实景;有的冷静客观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对舍己救人的行为给予了肯定;有的模仿颁奖词形式, 写下了短小精悍的颂歌……

由于作文题贴近学生生活, 学生意识到写作文不是差事, 而是写出自己的所见所想, 他们下笔不再那么艰涩了, 平常也知道观察生活了, 有时还会主动问我:“老师, 我们学校这个星期举行的歌咏比赛是不是要写写呢?”他们已经学会了关注生活, 关心周围的人。我想, 作文的生命力就在这里吧, 真实的场景、真实的感受是最动人的。

二、量“体”裁衣, 抒发真情

作文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 决定了作文的不同体裁。面对不同的体裁, 采取何种教学方法, 我也在不断探索。

写景的文章, 向来是中学作文的一个难点。对这样类型的文章, 学生往往因为缺乏生活的积累, 只能用华丽的语言来凑成一幅色彩绚丽而情感苍白的拼图。记得刚学完《湖心亭看雪》, 正好一场大雪不期而至, 学生发出阵阵惊叹。我索性开窗, 让学生与初雪亲密接触, 让他们看雪、触摸雪, 获得感性的认识。漫天飞舞的雪花激发了学生活泼的天性。下雪的第二天, 我让学生写写这场大雪, 学生很积极地动笔, 有位同学竟然模仿《湖心亭看雪》的形式写了一篇现代版的《校园观雪》:“大雪一日, 校园中鸟声绝, 人声沸, 余团一雪球, 携左参右相, 齐往花坛雪战……”半文半白的语言, 融情于景的手法, 使文章妙趣横生。有范本, 有素材, 最难写的作文, 谈笑间轻轻挥就。这给我一种启示:写景作文, 最好的方法也许就是情境教学。后来在多媒体教室上作文课, 我有意识地引入相关的图片和视频, 引发学生的联想, 然后下发相关资料, 让学生模仿。学生笔下的文章, 果然文采飞扬、气韵流动。

叙事文章是初中作文的重点, 让学生写出一两件跟主题有关的事件并不难, 难的是让学生找出最典型的材料, 通过取舍剪裁, 写出能够感动自己、也能感动读者的有生活气息的文章。我曾经教过一个很聪明的学生, 他的作文基本功并不差, 语言流畅、叙事清楚, 可是写出来的叙事文章总像抒情诗一样, 词语过于华丽而显得内容空洞。后来我了解到, 他一直跟着爸爸住校, 没有多少社会生活的素材, 学校生活千篇一律, 让他感到无事可写, 就从作文书上摘抄句子充字数。我让他写一个跟爸爸相处的小片段, 就写事件, 舍弃那些华丽的辞藻, 同时提醒他注意, 叙事不是简单地记录事件, 而是要通过一个事件展现人物的性格和表达情感。结果, 他写了爸爸看电视的动作、语言, 抓住了爸爸跟他说着话不觉就打鼾的细节, 展现了爸爸的辛劳。学生写叙事作文之前, 我都让他们回想自己经历过哪些跟主题相关的事件, 然后挑选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事件来叙述, 特别强调人物动作语言的特性。经过相关训练, 学生基本能够做到不跑题, 抓住人物的特征。

三、评议及时, 调动热情

作文是学生辛勤劳动的结晶, 大多数学生很期待自己的成果得到肯定。所以, 老师能否及时认真地批改作文, 以及在作文批语中表现的态度情感, 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我在批改作文时尽量多写评语, 越是作文写得差、写得少的, 我的评语越长, 让学生知道老师很重视他和他的作文。每次作文等级的标准我也相应作些调整, 让学生感觉自己在进步。每次讲评作文, 我先是肯定一批在立意、构思、选材等方面有闪光点的作文 (这是针对作文水平较高的同学) ;然后在作文水平一般的同学作文中挑出一些精彩片段共同欣赏;对作文能力较差的同学, 哪怕是一个词语、一个句子, 只要用得好, 我也会把它们拿出来在全班评议, 及时给予表扬。这样, 各个层面学生的热情都会得到激发, 每个学生的内心都能涌动一种成就感, 学生的写作信心与兴趣自然就会增加。

另外, 作文讲评课上共同欣赏、评议学生习作中优美的词语、句子、段落和文章, 对平时作文中的抄袭之风也有所遏制, 因为精彩的片段或文章一旦不是原创的, 马上会有同学指出并引来其他同学的讪笑。

初中作文教学的几点尝试 第10篇

关键词:作文教学,阅读,积累,观察

一、指导学生阅读, 学会积累

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 不少学生在写作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写作时搜肠刮肚, 下笔艰难。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 主要是由于平时阅读量不足, 知识面太窄, 因而写作时才无话可说。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只有书读得多, 才能博古通今, 写起文章来才能如有神助。

中华民族的文学宝库里有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杰作。如《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等, 它们语言华丽, 情节生动, 内容深遂, 意义深远, 因此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教师要有意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引导学生多看适合他们年龄、社会阅历的各种书籍。阅读的内容和范围可不作限制, 越广泛越好。同时要指导学生随时积累写作素材, 把名言佳句摘录下来。只有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 写作时才能有话可说, 有内容可写。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认为:“学生的最好刺激, 乃是对所学对象的兴趣, 兴趣是获得知识的动力。”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首先, 必须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 并引导他们有目的地进行观察。例如, 指导学生观察小草时, 先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写草的优美诗文, 如白居易的名句“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朱自清《春》中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嫩嫩的, 绿绿的”, 这样学生就会对这随处可见、毫不惹人注目的小草有新的发现, 并会产生独特的感受。如有一位学生通过观察雨后的小草发现:“瘦弱的小草被雨打得歪歪斜斜, 有的茎已折断, 身上溅满了泥浆, 谁知经过一夜露水的滋润, 第二天太阳一出来, 它竟又慢慢地挺直了腰, 我感到震撼———对小草顽强生命力的震撼。”其次, 要让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和顺序。要想观察细致得当, 必须讲究方法。再次,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要获得写作的第一手材料,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勤于观察, 善于观察。

三、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农村学生的表达能力普遍较差。记得有次我让学生写《难忘的麦收》, 不少学生只会写“热死了”“累死了”, 就再也写不出什么感受, 语言苍白, 心里话表达不出来, 所以,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十分重要。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要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决不能忽视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所以首先要培养学生说话的信心。其次, 每学一篇课文我都让学生复述。再次, 我还坚持每周上一次“口头作文课”,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独立组织材料的能力, 又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的写作能力也随之有了明显的提高。

四、认识生活, 感受生活

农村学生的生活十分丰富, 他们从小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 对丰富多彩的田野风光、四季景色的变化以及千姿百态的动植物都特别熟悉, 但不少学生一遇到作文就发愁, 感到没什么可写。因此, 在作文教学中, 我尽量引导学生到广阔的生活中去, 使学生认识生活、感受生活、热爱生活。美学告诉我们, 用热情的眼光和积极的态度来观察现实生活, 观察周围景物, 能使观察更仔细、更持久、更深入。人的情感植根于外在客观现实, 学生沉浸在物我交流的愉悦中, 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加深了, 能感受到平日里没有感受到的美好情感, 在司空见惯的平凡之处看到动人的美, 认识到生活真谛。这样, 学生就会更加热爱生活, 生活便成了学生写作的源泉。

五、指导学生求异, 学会反思

所谓求异, 就是指思维的逆向发散, 从问题的相反方向进行探索, 形成新的认识。

中学诗歌教学的几点尝试 第11篇

一般情况下,教师都是让学生诵读背诵,然后讲讲大意主旨即可。学生很难留下深刻印象,所以诗歌教学就成了背诵课。而我每回教诗歌看到学生全神贯注的情态、理解与满足的笑脸,我就感到很欣慰。在此,想谈几点诗歌教学的尝试。

1.尝试通过捕捉意象来理解诗歌主旨

理解诗歌其实很容易很简单,在了解背景的情况下,不用教学参考书也能猜出八九成来。首先要理解几个概念。诗歌的主旨是什么?诗言志,歌抒情,诗歌的主旨就是言志抒情。志与情在人认识事物的概念中属于理性的内容。人类认识事物有哪些规律?人类认识事物离不开以下规律:由易到难、由表面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等等。诗歌要表达理性的主旨,必须先要通过感性的(表面的、个别的、具体的)事物,也就是诗歌中的意象(能听到或看到或感受到的形象)。因此,捕捉意象是理解诗歌的第一步。

有的诗歌中的意象以个体出现,例如李贺的《南园》,其中“关山五十州”“凌烟阁”“万户侯”都是意象,学生都能找出来。有的诗歌中的意象能够成一幅图画,例如陶渊明的《饮酒》,第一、三、四句分别构成三幅不同的画面,这些学生也能感受到。现代诗歌也一样,例如臧克家的《有的人》,其中“骑”“ 啊,我多伟大”“俯”“做牛马”是意象,学生都能找出来。

2.尝试通过意象理解作者的志与情

理解诗歌最关键的一步是如何通过意象理解作者的志与情。这个问题也很简单,不过先要有这么个概念:诗歌中的意象意义绝对不是它的本意。一个词一般有它的三重意思,就是词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这是诗歌之所以含蓄,之所以意蕴深长、耐人寻味的主要原因所在。沿着这个思路引导学生透过意象这个表面的(个别的、具体的、感性的)去推测本质的(一般化的、抽象化的、理性的)情志,也就是让学生去想:在当时的背景下,这个意象的引申意义或比喻意义可能是什么?学生不难根据李贺的《南园》诗中的意象作出如下推测:吴钩——武器,关山五十州——国土,凌烟阁——建功立业,万户侯——国家栋梁之才;作者拿起武器,收复失地,为国立功,做国家栋梁之才。这个主旨就显而易见了。学生也不难根据陶渊明的《饮酒》中的意象图作如下推测:结庐图——僻静,采菊图——悠闲,飞鸟图——自由。再让学生说出“真意”的含义是什么就易如反掌。

3.尝试在诗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诗歌教学不仅仅是陶冶学生的情操,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让他们写出的东西有诗情画意,让他们说出的话含蓄、耐人寻味,够得上文明、够得上有水平。如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其中“沉舟”“千帆”“病树”“万木”是意象,都应取它们的比喻意义进行推测理解:沉舟——沉沦不前的人,千帆——众人竞争向上的局面,病树——受挫折萎靡不振,万木——众多的人;这句话揭示了社会上个体与整体之间相反的两个面——你沉沦、萎靡不振,社会却仍然是相互竞争、向前发展的。所以,沉沦与萎靡不振,并不能抵挡社会向前发展的步伐,只能有害于自己的发展,最终被社会所淘汰。作者在诗中回顾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似乎在嗟叹自己,勉励自己,也在劝勉朋友。可引导学生造句:把改革开放比作“千帆”“万木”,把自己比作“沉舟”“病树”。基础好的学生能造出如下类似的句子:如果改革开放是千帆竞渡,我决不会做沉舟;如果改革开放是万木争春,我决不会做病树。

改革英语教学的几点尝试 第12篇

新教材是一套图文并茂, 寓思想性, 知识性, 操作性于一体的好教材, 具有明显的科学性, 实用性, 艺术性。如何创造性地使用它, 把课堂上成令人欢欣鼓舞的课堂, 把兴趣带进课堂, 给学生以鲜活的, 绿色的英语课?必须以智慧启过智慧, 以爱心点拨爱心, 以勤奋培育勤奋。结合我校实际, 我采用了“画、演、唱、玩”四步教学法, 寓教于乐, 以趣引趣, 一改过去“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的四平八稳, 增强了教与学的力量, 注入了新的活力。

“画”可以省略从言语表达到意会的中间“译解”过程, 促进学生对语言教材的感知作用, 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活学生的学习兴奋点。方法:1.边画边呈现。2.边画边操练。3.边听边画。4.利用书上的图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

“唱”英语歌曲能很好地活跃课堂气氛, 通过唱过促进记忆, 激发兴趣。具体方法:1.换词套唱。如学了“Good moming to you”歌后, 可套唱“Good afternoon to Jack”“Goodbye to may”“Happy New year to Mary”“Happy Birthday zhang Hua”以扩大词汇量的记忆。2.学唱英语歌曲大比拼活动。通过这一活动的发展, 学生除了快速学会老师所教学的英语歌曲之外, 还能自编套唱很多歌曲, 并自学了很多老师推荐的流行优美的英文歌曲。如:Big big world“Take me to your heart”“Yesterday once more”“Rivers of Babylon”“scarborough fair”等等, 这一活动, 使整个班上盛行英文歌曲之风, 学生以唱得多唱得准唱得好而自豪, 在唱英文可惜“知之者, 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生的学习劲头, 班上的英语学习氛围, 自然大大地得到提高。

“演”表演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活动, 在这一过程, 老师是组织者是导演。具体方法:1.学生扮演角色, 在全班同学面前示范性地表演上的对话;2.根据所学的语言点, 自编自导对话, 强化所学的知识, 提高学生真正运用语言的能力。3.灵活处理活动, 教材内容, 课堂结构。如“Pairwork”, 我常采用前后两人、左右两人、交叉两人、下位任意找另一人。4.让学生描述一个指定的场景, 同学们会有自己的语言, 不同的说法, 这样可以把新旧知识融会贯通。5.培养小英语教师。抽一定的时间让同学们轮流当老师, 让他们准备好与该堂有关的内容, 这个办法能培养他们自觉复习和预习的好习惯。通过“演”这一教学活动, 锻炼学生的胆量,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能让学生较多品尝到积极参与, 并获得成功的喜悦。

上一篇:小学数学教师队伍建设下一篇:休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