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前状态范文

2024-05-08

血栓前状态范文(精选9篇)

血栓前状态 第1篇

关键词:血栓前状态,前体蛋白,血栓

笔者选择患有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通过测定血浆中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g)、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 PA)、DD二聚体(DDimer)、血栓前体蛋白的浓度(Tp P),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目的在于探讨血栓前体蛋白指标在心脑疾病防治中的意义,为相应的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住院的82例冠心病患者(男50例,女32例),经心肌酶检查及动态心电图确诊;脑血管病变患者78例(男45例,女33例),经头颅CT检查及多普勒检查确诊。正常对照组选择健康体检人群210例(男102例,女108例)。使用东亚血凝仪CA-1500型全自动血凝仪及配套试剂和北京艾普公司提供的酶标仪。

1.2 检测方法

空腹静息状态下抽静脉血,经枸橼酸钠抗凝,3000 r/min离心10 min,立即检测PT、APTT和Fg,然后分离收集血浆置于-50℃冰箱保存待测。采用ELISA法检测v WF、DDimer、t PA、PAI、Tp P。

1.3 观察指标

通过测定正常人与心、脑疾病患者的PT、APTT和Fg、v WF、PAI、t PA、DDimer、Tp P的浓度,以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来评价各项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心血管病组和脑血管病组中,Fg、vWF、PAI、tPA、DDimer、TpP的检测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除tPA减少之外),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 PT、APTT在心、脑血栓形成前后浓度无显著性变化(P>0.05),见表2。

2.3 各项指标在血栓前状态中的敏感度和准确性各有不同。其中血栓前体蛋白敏感度和阳性率、特异性更优于其他指标。见表3。

3 讨论

血栓前状态是指血液有形成分和无形成分的化学和流变学发生某些变化、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小板激活、抗凝血和纤溶系统有关因子发生变化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凝血增强,纤溶、抗凝功能减弱,血液粘度增高,有血栓形成倾向但尚未形成血栓或者形成少量血栓正处于溶解状态。

以往检测血栓形成的指标一般有PT和APTT,但这些指标对诊断血栓前状态没有特异性[1]。

PAI和t PA是纤溶系统中的重要生理活性物质,t-PA通过激活纤溶酶原而促进纤维蛋白溶解,使血流中的微小血栓及时溶解,而PAI通过抑制t-PA的作用而抑制纤溶系统作用,两者的生理平衡对维持血流通畅十分重要[2]。

v WF是内皮细胞和巨核细胞分泌的一种多聚体糖蛋白,储存在内皮细胞Weibel Palade小体中,通过特异的血小板膜受体街道血小板与内皮下层的黏附,被认为是反映内皮损伤的敏感标志物[3]。

D-Dimer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D-Dimer增高反映了纤溶系统活性增强和凝血酶生成增多[4]。本实验中心脑疾病组均比正常组明显升高,说明D-Dimer的检测对判断血栓前状态具有一定作用[5]。

Tp P是血栓中不溶性纤维蛋白的直接前体,其水平升高提示有急性血栓形成的危险,因其对急性血栓具有较高的诊断特异性而受到重视。Tp P的检测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特点,因此检测血浆中的Tp P,对明确人体内血栓形成情况比其他指标更具临床意义[6]。

综上所述,Tp P对血栓性疾病的检测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特点,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结合常规项目,增加此类项目来过筛血栓性疾病,防止梗死发生或者梗死面积的继续扩大,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参考文献

[1]朱忠勇.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标准化[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8,21(5):308-312.

[2]王新德.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3]孙坚,胡伸江,王国彬,等.心绞痛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和内皮素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的改变[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3,19(8):477-478.

[4]赵建荣,黄宇玮,茆亦一,等.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脂关系研究[J].实用全科医学,2007,5(1):5-6.

[5]张金玉.腔隙性脑梗死与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多态性的关系[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5,41(3):229-231.

中考前心理状态调整方法 第2篇

1、静思颐养操

用一种你认为最舒适的体姿坐在高度适中的椅子上,让家人缓缓地按摩你的肩、颈部肌肉。其间,做均匀的深呼吸,并轻微地转动头部。注意:此时你注意力必须全部集中到放松的感觉上来,时间一般以15分钟左右为宜。可缓解学习时注意力不能很好地集中,思维凌乱等心理障碍。

2、耳部按摩操

选择一种舒服的体姿平躺或静坐,然后闭上双眼,用拇指和食指夹住耳朵。拇指在后,食指在前,自耳朵上部向下部来回轻轻捏揉约10分钟左右。可改善记忆力减退的状况。

3、提腿摸膝操

两脚开立与肩同宽。先平抬左腿,用右手摸左膝;再抬起右腿,换左手摸右膝,如此交叉反复练习3分钟。然后改做平行练习,即抬左腿,以左手够左膝;再抬右腿,以左手够左膝;再抬右腿,以右膝够右膝,持续练习3分钟。动作要舒缓、有韵律,眼睛保持平视,全身自然放松,类似于做广播体操的“整理运动”。由于大脑两半球对躯体功能实施对侧控制,即右半球控制躯体左侧,左半球监管躯体右侧。该练习可以促进两半球协调工作的能力,缓解单侧用脑过度而引发的身心疲劳症状。

4、想象放松操

选择舒适的姿态让自己倚靠或平躺下来,然后闭上双眼,努力想象:自己正坐在或躺在一叶泊于港湾的小舟上,小船随着湛蓝的海水泛起的轻波荡漾着,天空中几朵浮云在自由地徜徉……你尽情地享用这一切。当然,也可以想象自己躺在绿茵如织的草坪上,总之,怎么美怎么想,练习时间每次为10分钟。

脑梗死高危人群血栓前状态的检测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高血压组:选择35岁以上原发性高血压病人40例, 符合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 (1999 WHO/ISH指南) , 常规检测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糖尿病, 且肝肾功能正常者, 年龄 (35~70) 岁, 平均52.5岁, 其中男22例, 女18例。另设正常对照组25名, 为我院健康体检者, 男13名, 女12名, 年龄 (35~65) 岁, 平均50岁, 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肝肾疾病及血栓性疾病。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及体重指数基本接近。排除标准:近2周有严重感染史、手术史及创伤史者, 血液病、结缔组织病、脑出血及其他系统自发性出血者, 伴发严重的心、肝、肾疾病及恶性肿瘤, 近两周有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抗凝及影响纤溶活性药物者。

1.2 方法

所有病例抽取肘静脉血2.7 mL, 缓慢注入备有109 mmol/L枸橼酸钠0.3 mL的抗凝管中, 小心混匀, 采血后离心分离血浆 (3 000 r/min离心, 10 min) , 分离血浆后置-20 ℃冰箱保存, 监测时置于37 ℃水浴箱中解冻。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 (GMP-140)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PA)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PAI-1) 均采用酶联免疫法 (ELISA) 。纤维蛋白原 (Fg) 采用凝固法。上述药盒均购自上海太阳生物技术公司, 酶标仪为美国保特公司EXL—800型, 测定波长为370 nm, 操作过程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两组间比较用 t 检验。

2 结 果 (见表1)

3 讨 论

血栓前状态是指机体的促凝和天然抗凝机制平衡失调, 是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凝血系统、纤溶系统等发生改变所引起有利于血栓形成的病理状态[2], 这些因素在血栓形成之前已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因此, 通过有关检测有可能判定血栓前状态, 这对及时处理、防止血栓性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 高血压病人GMP-140浓度增高, 说明血小板活化。GMP-140通过调节血小板与内皮细胞和白细胞相互作用, 使其膜花生四烯酸代谢发生变化, 产生血栓素A2, 激活血小板, 成为目前最为特异的血小板活化分子标志物, 它还作为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受体, 通过钙离子的参与来调节细胞黏附过程[3], 因此, 在激活和扩大血栓形成中具有重要意义。其次还发现高血压组t-PA活性降低、PAI-1活性升高, 说明纤溶功能障碍。在生理情况下, 两者的动态平衡是防止血栓形成的重要条件。t-PA主要是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贮存并释放的一种丝氨酸蛋白酶, 是纤溶系统主要的生理性激活剂, 当循环中一旦出现纤维蛋白时, t-PA分泌增多, 在纤维蛋白凝块上高效地激活纤溶酶原生成纤溶酶, 后者使纤维蛋白快速降解。而PAI-1是人血浆主要的生理性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抑制物, PAI-1在血小板中十分丰富, 活化的血小板中释放的成分可刺激内皮细胞释放PAI-1, PAI-1与t-PA快速结合形成复合物, 特异性抑制t-PA, 在纤溶系统中起调节作用。另外, 高血压组Fg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 Fg在凝血酶的作用下成为纤维蛋白, 纤维蛋白可与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Ⅱ b/Iα结合, 导致血小板黏附与聚集, 使血浆和全血黏度增高。

高血压病人GMP-140增高, 说明高血压病人确实存在血小板活化。高血压的血小板活化程度增高和花生四烯酸代谢异常是其易患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临床实践也发现, 抗高血压治疗的同时加用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可使高血压病病人主要的心脑血管事件降低15%[4], 提示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不仅要降压, 而且要用抗血小板活性药物, t-PA活性下降, PAI-1活性上升, 说明高血压病人还存在内源性纤溶功能低下, 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有助于血栓形成和发展, Fg对红细胞、血小板的聚集起桥梁作用, 使血黏度增加, 从而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因此降压的同时应给予抗凝、降低血液黏稠度等综合措施。现已认识到非药物干预和某些药物治疗高血压虽可满意控制血压, 但并未显著减少心脏事件和卒中的发生率, 可能与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高凝状态未得到纠正有一定的关系, 因此抗高血压药物若能同时改善高凝状态, 可望进一步降低其血栓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改善其预后。

参考文献

[1]Lip GYH.Target organ damage and the prothombotic state in hyper-tension[J].Hypertension, 2000, 36 (6) :975-977.

[2]Bauer KA, Rosenberg RD.The pathophysiology of the prethrombotic state in humans:Insights gained fromstudies using markers of hemo-static systemactivation[J].Blood, 1987, 70 (2) :343.

[3] Larsen E, Cili A, Gilbert GE, et al.PADGEM protein: A receptor that mediates the interaction of activated platelets with neutrophils and monocytles[J].Cell, 1989, 59:305.

高考前如何调整好心理状态 第4篇

高考的脚步越来越近了,不少考生因难以承受这股压力,纷纷出现焦虑、失眠、疲惫等考前综合症。考前心理如何调整?考前是否需要加餐?考前睡眠如何保证……面对一系列问题,为了让高考学生及时恢复高考状态,特邀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吴柏茜及带过近10届高三毕业班的班主任王茂清老师对症下药,为考生精心烹饪了一碗能祛除“考前百病”的“心灵鸡汤”。

如果说学习成绩和复习水平是“硬件”,那么“软件”则是考生的应考心理。不良的应考心理和情绪,将是削弱考生战斗力的主要因素。高考前几天,考生最容易产生心理波动,可能因一道题没有做好,心里就没有了着落,茫然失措;也可能因忘记一个知识点,开始手忙脚乱,怀疑自己。距离高考还剩最后3天,考生们想要从知识结构上有所突破基本算是枉然,最好的方法就是调整好状态,争取超常发挥。

案例 1

因没统考好而失眠心理专家:考前学会放松

由于高考的意义重大,几乎所有考生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紧张与失眠,一些考生因过度焦虑而引起失眠,最后急哭。王伊涵(化名)是达州某重点中学高三学生,5月底班上一次统考,她最拿手的数学成绩从正常的120多分下滑到了及格边缘,当天晚上她满脑子都是做错的数学题。平时躺在床上就睡着了,可最近几个晚上,她却在床上辗转反侧几个小时都睡不着,有时几乎一晚上没睡着。为此她十分着急,担心自己这样下去会无法考出应有的水平,因而急得在家哭泣起来。

据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吴柏茜介绍,每到考试前都会有家长咨询类似的问题,而考前焦虑失眠的学生大都是学习成绩比较好,家庭要求比较严,而且学生自身性格比较要强,他们常常会因一两次月考成绩突然下滑而失去信心,接连几天睡不着。这种情况最好让考生自我放松,其次心理疏导、系统脱敏、饮食调节。

据了解,一般失眠的学生都是由焦虑引起的。随着高考的逼近,这种焦虑会有所加重,加之突然一次成绩下滑,给她造成心理打击,造成交感神经紧张。如果是一天睡不着很正常,如果是接连几天睡不着,肯定会影响考试状态。吴老师建议考生在考前一定要学会自我放松,必要时可以咨询心理医生。

案例 2

马虎粗心答错题高三老师:减少过失性失误

对于高三学子而言考出好成绩,除了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良好的备考心态,还需要有一颗细致的心。据达县中学带过近10届高三毕业班的.王茂清老师介绍,高考只剩最后3天,想在分数上扭转乾坤,希望十分渺茫。但如果考生能减少不必要的过失性失分,就算是最大的成功。

每届高考,王老师都会遇到考生因麻痹大意丢分的情况,如题干没有读完就开始答题,结果答非所问;还有单位忘记换算、小数点没看清楚,结果答题方法正确,答案完全错误;更有甚者,试卷只答了一面,另外一面没有看到。“本来会做的题,结果丢了分这是最气愤的事。”王老师称,如果是做不来的题,丢分无话可说,但这样过失性丢分就该挨板子,所以我们老师经常提醒学生,答题结束一定要仔细检查一遍,减少过失性失误带来的损失。

案例 3

山珍海味加餐考前饮食:最好像平常一样

高考临近,考生也是最忙碌和疲惫的阶段,大脑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身体能量消耗大,许多考生家长觉得孩子辛苦,便开始为考生疯狂加餐,什么保健药品、口服液、山珍海味一齐上阵,结果孩子不但没有补好身体,反倒出现不消化拉肚子的状况。

王茂清老师称,高考前几天,最忌讳给孩子大吃大喝,因为大鱼大肉常常伴随高油脂。考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待在课桌前做题,运动时间很少,所以突如其来的山珍海味很容易造成考生消化不良、拉肚子。王老师建议,高考前,考生饮食最好和平常一样,最好以清淡的为主,“高中3年的粗茶淡饭都吃过来了,还会因为这几天不吃大鱼大肉而营养不良?”王老师笑道。

案例 4

考前放假休息刻意补瞌睡:谨防打乱生物钟

“大考大耍、小考小耍、不考不耍”在学校一直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到底考前该不该耍,该如何耍,一直颇受争议。

据了解,在达州不少学校都会在高考前放假,让考生自己回家调整状态。一些考生觉得高三这一年就没有睡过安稳觉,提前放假正好可以放松一下补补瞌睡,结果作息时间打乱了,造成生物钟紊乱,考试不在状态。

王老师建议,高考前,学生也要保持自己的正常作息状态,坚持到最后几天,更不要做“猫头鹰式”选手,晚上精神很好,到了白天就犯困。另外,考生的休息时间也要尽量正常化,除了保证每天夜间7小时的基本睡眠时间外,中午最好也能休息半小时,做到劳逸结合,事半功倍。

血栓前状态 第5篇

1定义及基本病理改变

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凝血、抗凝血及纤溶系统多因素综合作用下引起的病理性血液凝固度增高,是发生血栓前状态或导致血液流变学异常 的病理基础[4,5]。 这种血栓前状态并非均发生血栓性疾病 ,但不排除会选择性地影响子宫胎盘循环而导致胎盘的微血栓形成[6],导致微循环障碍,引起胎盘灌注量的下降[2], 进而引起胎盘组织缺血性损害,导致绒毛梗死及蜕膜血管纤维素样坏死[7],调节了胎儿和母体间的物质交换,从而引起不良妊娠的风险性改变[8,9]。 因此研究血栓前状态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有利于其尽早进行治疗和预防。

2血栓前状态的病因分类

根据其病因的不同,可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类。 前者是因为机体凝血和纤溶相关基因突变造成,如人活化的蛋白C抵抗、凝血因子V突变(factor V Leiden, FVL)、凝血酶原基因突变 、蛋白S缺乏 、蛋白C缺乏等;后者主要是机体免疫等系统异常导致各种抗体及细胞因子产生,主要是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同时不除外存在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骨髓增生性疾病、获得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恶性肿瘤等。

2.1遗传性血栓前状态

2.1.1活化蛋白C抵抗和凝血因子V基因突变人活化蛋白C抵抗素(human activated protein C resistance, APCR)是体内的一种丝氨酸蛋白酶,能生理性抑制凝血因子Ⅴa及Ⅷa。 活化的蛋白C由于无法正常地水解、灭活,使体内凝血酶原复合物、凝血酶生成增加, 造成高凝状态[10]。 APCR主要由FVL产生,另外FⅧ基因的突变、蛋白S或蛋白C异常产生、血栓调节蛋白 (TM)异常、凝血酶原异常、APC抑制物活性的改变等均会导致APCR的产生。

凝血因子V基因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定位于1号染色体长臂21~25区带[11]。目前经典的凝血因子Ⅴ突变称为FVL。 研究发现,90%以上的APCR是由FV上第1691位碱基发生突变, 进而导致氨基酸序列506位点的精氨酸(Arg)被谷氨酰胺(Gin)置换,导致基因异常转录[10]。 突变后的FVa不仅能继续表达促凝活性,同时又对APC裂解能力下降,从而产生APCR,表现为血栓容易生成,即高凝状态。 在FVL杂合子人群中,发生血液高凝风险为正常人群的5~ 10倍,而纯合子人群中高达80倍。 FVL在高加索人群中被首次发现的(欧洲人、犹太人、阿拉伯人和印第安人为5%~8%),在白种人中发生率为2%~15%[12],其中美国发生率为3%~7%[13]。 最近的一项Meta分析显示,FVL的突变增加了早期流产和早期胎死宫内的风险[14]。 但Sedano-Balbs等[15]研究认为携带FVL基因孕产妇早期流产发生率与正常妊娠相比并无显著提高。 2.1.2凝血酶原基因突变凝血酶原的生物合成有赖于维生素K的参与,是因为其谷氨酸残基的 γ-羧基化需要维生素K的存在。 凝血酶原基因突变分类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构成了形成血栓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1996年,Poort等[16]的研究显示凝血酶原基因的3’端非翻译区第20210位核苷酸的G-A转变可使机体血浆凝血酶原水平增高,进而引起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 携带此基因的杂合子的凝血酶原水平高于正常人群30%[17]。 其发生率在不良妊娠结局妇女中约为10%[14,15], 较正常妊娠期妇女高3倍[14,18], 与原因不明反复性流早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pregnancy loss, URPL)[19]、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 胎盘早剥和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的发生密切相关[15,20,21,22], 在非高加索人群中罕见。

2.1.3蛋白C缺乏和蛋白S缺乏两者均可判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蛋白C是一种维生素K依赖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 生理状态下,蛋白C与凝血酶结合后,裂解为活化蛋白C,其可通过灭活FVa和FⅧ发挥抗凝活性,当机体蛋白C缺乏时导致机体抗凝系统异常,导致机体血栓形成。 蛋白S是辅助活化蛋白C抗凝的重要因子,通过提高活化蛋白C的活性,加速因子Ⅴa、Ⅷa的灭活,起到抗凝作用,故蛋白S缺乏同样增加血栓形成风险。 当蛋白S或者蛋白C缺乏时,胎盘血栓形成风险增大[23]。

2.1.4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 基因突变同型半胱氨酸 (homocysteine,HCY) 是人体内的一种含硫氨基酸,是甲硫氨酸(methionine,MET) 的主要代谢产物。 血浆中的结合型HCY占70%~80%,其余均为游离型。 血清HCY水平过高,对胚胎有直接毒性作用,同时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伤,影响多种凝血因子,形成促凝血的环境。 MTHFR能调节体内的同型半胱氨酸。 MTHFR功能异常或缺乏,可损伤血管内皮、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导致体内凝血和纤溶失衡,引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使体内脂质代谢受到影响,形成血栓前状态。 荟萃分析显示 ,MTHFR 677TT表型者比MTHFR 677CC表型者形成静脉血栓的危险性升高20%[24]。

2.1.5抗凝血酶缺陷抗凝血酶在抑制血栓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其不仅抑制凝血酶,还抑制Ⅸa、Ⅹa、Ⅺa、Ⅻa及Ⅶa等凝血因子以及与组织因子结合的因子VKa。 肝素使机体抗凝血酶与丝氨酸蛋白酶复合物的形成加快。 血栓性疾病人群中有1.1%具有抗凝血酶缺陷, 其导致血栓栓塞的风险是一般人群的5倍。

2.2获得性血栓前状态

1抗磷脂综合征 :抗磷脂抗体 (antiphospholipid antibodies,APL)主要包含狼疮抗凝物和抗心磷脂抗体。 APL可独立存在 ,亦可存在于多种免疫系统疾病中 ,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患者其血栓的发生率为30%~ 40%,动脉或静脉均可发生,多数发生在静脉。 APL结合 β2糖化蛋白I(β2GP I)干扰其抗凝功能 、使前列环素合成受阻、血小板活性因子合成增加、蛋白C的活性受到抑制、纤溶酶原激活剂的释放受阻等形成血栓。2获得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食物中缺乏叶酸、 维生素B6或维生素B12等同型半胱氨酸代谢中必需的辅助因子导致血浆HCY浓度增高。3获得性APCR: 妊娠状态、激素替代治疗、感染、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肿瘤患者的化疗均可产生。

3血栓前状态对母儿的影响

3.1妊娠期血栓前状态对母体的影响

3.1.1复发性流产及胎儿丢失学者建议将连续2次及2次以上自然流产定义为复发性流产,发生的孕龄多相似。 获得性血栓前状态通过形成胎盘血管内微血栓,减少胎盘灌注,减少胚胎的血液供应,影响胎盘着床,限制了胚胎的发育,最终导致胚胎流产。 复发性流产患者中约70%存在血栓形成倾向。不少荟萃分析指出,早期和/或晚期胎儿流产与遗传性易栓症有着明确关系[25]。 不良的妊娠结局与获得性血栓前状态息息相关,导致流产的原因有胎儿染色体异常、夫妻染色体异常及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PLS),但仍有半数以上的复发性流产患者无明确原因。

3.1.2子痫前期及子痫子痫前期的发生与血管及内皮损伤及异常细胞因子分泌导致的血液凝集相关。 有研究提示[26,27],发生了子痫前期的孕妇40%~72%存在1项或以上血栓前状态的危险因素 ,而没有发生子痫前期的孕妇仅8%~2O%。 研究均表明,遗传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子痫前期风险升高4~5倍[26]。 多态的MTHFR基因是升高子痫前期孕妇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其中一个高危因素。

3.1.3胎盘早剥胎盘剥离处的子宫蜕膜组织及胎盘绒毛组织释放出促凝因子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大量消耗机体凝血因子,导致纤维蛋白大量沉积,在血管内形成微血栓,最终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胎盘早剥的孕妇中70%存在1项或以上血栓形成倾向的危险因素,而没有发生胎盘早剥的孕妇仅2O%存在以上危险因素。

3.1.4妊娠期静脉血栓当患者同时存在两种或以上危险因素时,血栓的发病率将急剧上升。 临床上以下肢深静脉血栓为主,其中以下肢深静脉血栓、脑栓塞和肺栓塞等的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危害最大。 肺栓塞是欧美国家导致孕产妇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28]。 孕期以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常见 ,常始于腓静脉或髂、股静脉段,可导致脑栓塞及颅内静脉窦血栓的发生,出现头痛、头晕、视物模糊、偏瘫甚至昏迷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可导致死亡。

3.2对胎儿的影响

3.2.1胎儿宫内生长受限(FGR) 妊娠期血液呈生理性高凝状态,获得性血栓前状态患者凝血一抗凝及纤溶系统被破坏,大大增加了血液黏稠度,降低胎盘灌注, 故发生FGR。血栓前状态的孕妇较正常孕妇更易发生FGR[28,29], 且血栓形成倾向见于60%~70% 有FGR史的孕妇,而仅见于13%~18%正常孕妇。 APCR是目前已知的引起凝血系统失衡,导致静脉血栓的最主要原因,故FGR与血栓前状态关联密切。

3.2.2羊水过少羊水过少与胎盘功能降低密切相关, 而与胎儿畸形关系并不密切。羊水指数(AFI)为5~8 cm, 可引起FGR,AFI小于5 cm,能发生胎儿肺发育不良、 骨骼畸形甚至死胎。 在羊水过少的治疗过程中,孕妇无明显胎儿畸形,经低分子肝素(1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抗凝及增加微循环血供 、氨基酸加强营养支持治疗后,可使脐血流的S/D比值和羊水指数明显改善,胎儿预后好转。

4治疗

4.1预防血栓前状态发生

对于血栓栓塞的高危人群,预防性进行抗凝治疗的目标是在一般情况下是将国际标准化比率(INR) 控制在2~3[29,30]。 有静脉血栓栓塞病史、家族血栓栓塞病史的无症状血栓前状态患者处于易发血栓的状态时,如手术、创伤、石膏固定或长期卧床等,可预防性地进行短期的抗凝治疗。 而遗传性血栓前状态患者, 如血栓栓塞事件在家族中未曾发生,则一般不需要行预防性抗凝治疗。

4.2血栓前状态的妊娠期处理

抗凝治疗是公认的对于血栓前状态有效的治疗方法,包括LMWH、华法林、阿司匹林及中成药等。 有研究发现,LMWH可改善孕妇血液高凝状态,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胎盘的血流灌注,促进胎儿生长发育, 且低分子肝素不能通过胎盘屏障,对胎儿不会产生致畸影响[31,32,33]。 在产科,肝素可用于多种妊娠合并症 、并发症的治疗。 LMWH具有抗凝、抗栓的作用,其作用的发挥主要通过抑制凝血酶Ⅱa和凝血因子Ⅹa的活性来实现。 LMWH不能消融已形成的血管内血栓,但能通过对抗机体的凝血系统,对血栓的继续产生和复发有预防作用,同时能加速血栓的早期自溶[34]。 此外, 患者应用LMWH治疗后, 纤溶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作用机制可能是LMWH通过抑制凝血系统的活化, 防止纤溶酶原消耗性下降及FDP、D-二聚体的上升。

4.2.1疗程围生期LMWH的治疗时机常开始于孕早期。 治疗过程中考虑停药的指征是胎儿发育良好,与孕龄基本相符,凝血-纤溶指标正常。停药后均需每月定期进行复查凝血-纤溶指标及监测胎儿发育情况, 发现异常时则需重新用药,必要时可持续用药至终止妊娠前24 h。 英国有研究推荐,在产后3~5 d尤其是剖宫产分娩者,继续使用LMWH[26],而在美国 ,LMWH推荐用法是到产后6周,与产褥期活动减少及高蛋白饮食及机体凝血系统调整有关,产褥期发生深静脉血栓并没有因为胎儿的出生而降低[18],仍另有部分学者认为产褥期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风险极低,无需继续使用LMWH[2]。 故目前产褥期LMWH的使用仍存在不少争议。

4.2.2监测在使用LMWH过程中,进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如出血、血小板减少及过敏反应等的监测是必要的。 在注射预防量LMWH 3 h后监测抗Xa一般需维持在0.2~0.6 U/m L。 监测血常规或血小板计数,用药初期每隔1~2周1次,稳定4次后可改为每隔1~2个月1次。

4.2.3不良反应目前研究证据显示,LMWH在孕期使用对于母胎都是比较安全的[1,2,31,32,33]。 LMWH为妊娠期FDA分类B类药物。 LMWH治疗过程中对母体的不良反应主要是出血倾向、血小板减少、变态反应及骨质疏松等,部分报告指出LMWH可能导致肝损害,但此不良反应发生率极低[34,35,36,37]。 目前未发现肝素对胎儿有特殊影响,未发现明显致畸作用,LMWH不通过胎盘,不分泌于乳汁中,不增加胎儿出血的发生率,因此LMWH在妊娠期及哺乳期使用均是安全的。

总之,孕妇的血栓前状态引起了许多的病理改变,血栓前状态的基础研究和探索意义深远,特别是对于复发性流产、胎盘功能障碍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故仍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及大样本统计,来确定妊娠期抗凝治疗的具体方案和疗程。 同时APS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其并发症影响着妊娠结局,深入研究其发病机制,及时诊断和治疗十分必要。更多特异性的实验技术及器械的研发,前瞻性研究的开展势在必行。

摘要:血栓前状态是指因血液系统持续高血凝状态而导致的机体处于易栓状态,是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凝血系统、抗凝系统、纤溶系统以及血液流变学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发生的凝血和抗凝系统失调的一种病理过程,同时也是机体过渡为血栓病理状态的病理过程。研究血栓前状态的病理生理过程,是预防血栓性疾病的重要基础。许多妊娠不良结局的妇女均具有血栓形成倾向,抗凝治疗被公认为对于血栓前状态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研究血栓前状态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有利于其尽早进行治疗和预防。

血栓前状态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所收治的进行手术治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 即为观察组, 年龄20~72岁, 平均年龄43岁, 术前检查中均为出现肝功能、血小板数量异常等现象, 这说明患者在接受手术前均处于未被感染状态。在这40例患者中所患的恶性肿瘤的类型有一定的差异, 其中患有子宫内膜癌14例, 是研究总人数的35%, 患有宫颈癌16例, 是总研究人数的40%, 患有外阴癌4例, 是研究总人数的10%, 其余的6例患者均患有卵巢癌, 占总研究人数的15%。对照组40例, 平均年龄42岁, 参与研究的对照组成员均不处于孕期等特殊时期。所有对照组以及研究者成员在进行调查之前肝、肾功能均正常, 并且所有参与研究的人员半年之内均未服用过避孕药等药物。两组成员在年龄以及其他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2,3]。

1.2 方法

1.2.1 血标本的采集以及处理方法

所有参与研究的成员在血样采集时均抽取静脉血, 抽取的量均为4 m L。在血样抽取完成之后, 加以抗凝物质, 然后在对样本进行离心处理, 在血浆产生分离现象之后把血样放到零下20℃的环境下进行保存。

1.2.2 检测方法

对于不同物质的检测所采用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譬如在对血液中的血友病因子进行检测时就需要用相关的试剂盒对其进行测定, 另外需要在试剂盒上进行测定的物质还有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除此之外, 其余需要被检测的物质均可利用相关的自动血凝仪上进行检测。

1.3 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的采集以及分析均采用软件SPSS 11.0进行分析, 对两组人员的相关检测结果进行对比时所采用的方法为SNK方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之间抗凝功能、GMP-140以及v WF的检测结果对比

通过相关人员的对于检测结果的分析, 可以发现患有妇科恶性肿瘤的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之前, 其在v WF以及GMP-14数值上明显比对照组的正常妇女相关数值高, 当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之后, 患者的相关数值的升高迹象更加明显,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两组之间纤溶系统功能测定结果

在相关人员对于两组人员相关物质进行检测对比之后, 发现患有妇科恶性肿瘤的患者在手术前许多指标都是高于对照组正常妇女的, 像PLG、PIL指标等, 这种偏高的迹象在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之后更加明显,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据国内外相关研究以及文献表明, 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后出现深静脉血栓的几率是非常高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 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当患者出现癌瘤组织坏死现象之后很有可能会产生凝血活酶, 根据这种活酶产生类型的不同可以把其分为内源性以及外源性, 就已有的研究来看, 这种活酶是诱发恶性肿瘤患者出现术后血栓的最重要的因素[4,5]。由于妇科恶性肿瘤的患者群多为中年妇女, 一般情况下她们的体型多为肥胖, 当对她们进行手术治疗时需要对患者进行麻醉处理, 在对其进行麻醉后会导致患者的BI血管产生扩张现象, 在加上患者在手术之后一般很少会有恰当的锻炼, 从而导致血流不顺畅, 这也是导致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在手术后产生血栓的最为主要的条件之一。除此之外, 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手术时对于患者进行手术的整体范围比较大, 而且当对患者的淋巴结进行处理时容易对患者的血管造成损伤, 从而诱发患术后血栓的形成。因此通过本研究可以发现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在手术治疗之后产生静脉血栓的几率还是非常高的, 相关医疗机构必须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及时的采取相关的预防性措施, 把患者出现术后血栓的几率降到最低, 从而最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生存率, 为患者的治疗以及康复创造条件。

摘要:目的 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在进行手术后产生血栓的机制以及血栓产生后患者体内各种生物因子含量的变化进行探究, 为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所收治的患有妇科恶性肿瘤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 即为观察组, 为了准确的对患有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各项指标进行掌控, 在研究进行时选用40例正常妇女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抗凝血酶、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等多种组织酶以及血友病因子、血小板颗粒膜蛋白等进行检测以及对比。结果 通过对两组人员相关检测结果的分析, 可以发现患有妇科恶性肿瘤的患者在手术进行前就有血栓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手术进行后更加明显。结论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后, 很有可能会出现血栓现象, 加强对患者的相关指标的检测, 对于相关医疗措施的采取以及患者康复过程的顺利进行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关医疗结构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

关键词:妇科恶性肿瘤,血栓,前状态,临床检验

参考文献

[1]徐成康, 梅卓贤.妇科肿瘤手术及介入化学治疗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附20例报告[J].新医学, 2012, 33 (4) :217-218.

[2]王红英, 李东峰, 李玉珍, 等.妇科肿瘤术后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24例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3, 19 (2) :108-109.

[3]闭雄杰, 林发全.恶性肿瘤与血栓形成关系的研究进展[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2, 28 (1) :10.

[4]金力, 沈铿, 郎景和, 等.妇科肿瘸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诊治与预防[J].中华妇科杂志, 2013, 34 (8) :488-490.

肺心病血栓前状态及抗凝干预疗效 第7篇

资料与方法

2010 年2 月-2015 年2 月收治肺心病患者100 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肺心病的诊断标准[2]。将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常规组各50 例。试验组男23 例, 女27 例;年龄23 ~ 83 岁, 平均 (52.5±4.5) 岁;体重50 ~ 76 kg, 平均 (58.2±4.3) kg。常规组男29 例, 女21 例;年龄21 ~ 82 岁, 平均 (50.1±3.6) 岁;体重51~77 kg, 平均体重 (57.9±4.6) kg。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体重等一般资料上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具有可比性。排除智力障碍及精神类疾病患者, 所有患者均知悉本组研究目的与具体研究过程,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方法:常规组予以常规治疗:①进行常规性检查;②给予常规吸氧、抗感染、化痰、解痉、平喘等治疗, 促使患者的水、电解质正常;③向患者强调良好的心理状况对病情恢复的影响。由于老年病具有恢复缓慢的特点, 与患者希望在短时间内能看见治疗效果的愿望相悖, 因此, 患者不免会产生一定的焦虑, 医师应该根据患者的心理情况向患者详细地告知疾病信息及治疗措施, 消除内心疑虑。试验组加强抗凝干预治疗:采用奥扎格雷注射液80 mg与9.0% 的氯化钠溶液250 m L进行静脉滴注, 1 次/d, 持续10 d。

观察指标:①血浆凝血酶片段、纤维蛋白原、D- 二聚体。② PaCO2、PaO2。

疗效判定标准:①有效:患者生命体征正常, 临床症状消失;②一般:患者生命体征基本恢复正常, 临床症状基本消失;③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变化或恶化, 术后引发严重的并发症, 影响患者后期康复。总有效率= ( 有效例数+一般例数) / 总例数 ×100%。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19.0 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计数资料采取率 (%) 表示, 组间率对比采取 χ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 (±s) 表示, 以P < 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血浆凝血酶片段、纤维蛋白原、D- 二聚体比较:试验组血浆凝血酶片段、纤维蛋白原、D- 二聚体, 明显低于常规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见表1。

两组患者Pa CO2、Pa O2比较:试验组明显优于常规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见表2。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见表3。

讨论

肺源性心脏病具有多项特点, 从疾病的缓急与病程的角度来看, 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包括支气管、肺疾病, 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 肺血管疾病[3]。此类疾病的临床症状包括慢性咳嗽、咳痰、活动性心悸;呼吸声音减弱、下肢出现轻微水肿;肺动脉出现高压, 三尖瓣区出现不规律的收缩[4]。

本组研究中, 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 试验组加强抗凝干预治疗, 结果显示, 试验组患者血浆凝血酶片段、纤维蛋白原、D- 二聚体明显低于常规组;试验组患者血气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0%, 明显高于常规组。与洪荣梅的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5]。因而, 本组研究可进一步证实, 对肺心病患者加强抗凝干预治疗, 能有效恢复患者凝血参数, 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 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极具临床推广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肺心病血栓前状态及抗凝干预疗效。方法:收治肺心病患者100例, 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常规组各5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 试验组加强抗凝干预治疗。结果:试验组血浆凝血酶片段、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明显低于常规组 (P<0.05) ;试验组PaCO2、PaO2、总效率明显优于常规组 (P<0.05) 。结论:对肺心病患者加强抗凝干预治疗能有效恢复患者的凝血参数, 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 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关键词:肺心病,血栓前状态,抗凝干预治疗,常规治疗

参考文献

[1]张继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血栓前状态及抗凝干预疗效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 2013, 121 (10) :21.

[2]宋雅君.老年COPD合并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抗凝治疗[J].临床肺科杂志, 2011, 16 (10) :1500-1501.

[3]史捷.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前列腺素E1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干预作用[J].临床荟萃, 2013, 28 (10) :1164-1166.

[4]宫凤云.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期血栓前状态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 (11) :35-36.

血栓前状态 第8篇

关键词:肺心病,血栓,抗凝干预

肺心病, 全称为肺源性心脏病, 是心内科临床上的一种比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血栓前状态是肺心病患者常见的临床并发症, 它主要指的是患者因二氧化碳潴留以及低氧血症等因素, 导致血液出现高凝状态, 极容易发展形成血栓, 从而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1]。本文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39例肺心病血栓前状态患者的临床资料情况。

资料与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5月收治肺心病患者39例作为观察组, 年龄43~74岁, 平均 (60.5±3.8) 岁;其中女15例, 男24例。患者均存在血栓前状态, 且均无曾使用抗凝药物。同时, 抽选同期健康体检人员39例作为对照组。

方法:①血栓前状态检测:对两组患者进行凝血分子标记物常规检测, 即:采用单抗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Fg (纤维蛋白原) 、F1+2 (血浆凝血酶原片段) 、VWF (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D-D (D-二聚体) 以及GMP-140 (血小板颗粒膜蛋白) 指标进行临床检测。②临床治疗:给予观察组抗凝干预, 具体方法:给予患者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进行皮下注射治疗, 0.4 m L/次, 2次/d, 连续治疗10 d。

统计学分析: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选用t检验。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的凝血指标情况分析:经统计, 观察组在Fg、F1+2、VWF、D-D以及GMP-140指标上的平均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偏高, 组间各项对比结果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观察组诊疗前后的指标情况分析:经过抗凝治疗后, 观察组的Fg、F1+2、VWF、D-D、GMP-140以及Pa CO2指标水平较诊治前显著降低, Pa O2指标水平较诊治前显著升高, 前后对比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讨论

血栓前状态是肺心病患者在急性加重期的一种较为常见的临床病理表现, 它的主要特征是Fg、F1+2、VWF、D-D以及GMP-140等凝血参数指标水平显著升高, 患者的纤溶功能下降[2]。抗凝干预是目前临床上用于血栓治疗的一种常用方法, 其常用抗凝药物主要有低分子肝素、普通肝素、华法林、磺达肝素钠等[3]。临床研究显示, 本次抽取的肺心病患者经过血栓前凝血参数检查后, 其Fg、F1+2、VWF、DD、GMP-140以及Pa CO2指标水平较健康体检人员的指标水平明显偏高, 各项对比,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经过临床抗凝干预治疗后, 其各项凝血指标水平均有显著下降, 血气指标中Pa O2指标显著升高, Pa CO2指标显著降低, 前后比较,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近些年来, 国内外诸多医疗机构也研究证实, 对肺心病血栓前状态患者进行抗凝干预治疗, 能够有效降低各凝血分子标志物水平, 从而改善肺心病加重期患者的临床预后[5]。这就说明, 在肺心病血栓前状态患者的临床诊治当中, 给予其抗凝干预治疗, 能够更好地降低患者各凝血分子标志物的指标水平, 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从而更好地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促进患者恢复, 进而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张继友, 张潭军.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血栓前状态及抗凝干预疗效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 2013, 8 (10) :21.

[2]王琦筠.血塞通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期血栓前状态的疗效观察[J].临床荟萃, 2009, 24 (3) :248-249.

血栓前状态 第9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HIE组:入选对象为2008年8月~2012年7月, 在山东省交通医院儿科住院的HIE患儿。HIE的诊断标准及临床分度按2004年11月长沙会议修订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标准》[2]。其中, 男27例, 女23例;平均胎龄 (38.3±1.3) 周, 平均日龄 (1.2±0.5) d。HIE轻度组25例, 平均胎龄 (38.2±1.5) 周, 平均日龄 (1.0±0.5) d;中度组17例, 平均胎龄 (37.9±1.4) 周, 平均日龄 (1.1±0.6) d;重度组8例, 平均胎龄 (37.5±1.7) 周, 平均日龄 (1.3±0.8) d。全部病例中, 33例有宫内窘迫;29例经产道出生 (63%) , 21例行剖腹产 (37%) 。有严重感染性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畸形, 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排除在外。所有患儿入院后均未使用任何影响凝血、纤溶的药物。

对照组:选择同期在本院产科住院的30例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其中, 男17例, 女13例, 均无围产期窒息史、无宫内发育迟缓及感染性疾病。其母孕期健康。经统计学分析, 该组新生儿在胎龄、日龄、出生体质量、性别等组成上与HIE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研究方法

50例HIE患儿均于急性期 (生后0~3 d) 及恢复期 (生后10 d) 经股静脉采血1.8 m L注入含0.2 m L20 g/L EDTA-Na2塑料管中, 30例对照组于生后1~3 d及10 d左右采血, 所有标本1 h内3 000 r/min离心10 min, 取血浆分装于EP管内, -80℃保存, 用于检测血浆P-sel及TM的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ELISA) 检测血浆P-sel及TM水平。血浆P-sel和TM ELISA试剂盒由深圳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具体操作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经孵育、洗板、酶标、再洗板、显色、酶标仪测定等步骤得出结果。

1.3 统计学方法

全部资料均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实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不同程度HIE急性期及恢复期与对照组各组间均数的两两比较用SNK法, 急性期与恢复期的比较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急性期、恢复期HIE各组与对照组血浆P-sel与TM检测结果见附表。

统计结果显示, 对于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浆P-sel, 轻度组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急性期及恢复期中度及重度组血浆P-sel与对照组及轻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中度组血浆P-sel与重度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 (P<0.05) 。TM:急性期及恢复期轻度、中度及重度组血浆TM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中度及重度HIE组血浆TM与轻度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中度HIE组血浆TM与重度组比较, 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轻度HIE组恢复期血浆P-sel水平与急性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87, P>0.05) 。中、重度HIE组恢复期血浆P-sel水平与急性期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5.15, P<0.05;t=11.36, P<0.05) , 且均较急性期下降。轻度HIE组恢复期血浆TM水平与急性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2.64, P>0.05) 。中、重度HIE组恢复期血浆TM水平与急性期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6.28, P<0.05;t=10.54, P<0.05) , 且均较急性期下降。

3 讨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多由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生后窒息所致, 轻症预后好, 严重者在新生儿早期死亡或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3]。所以早期诊断及干预可以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提高生存质量。

血栓前状态是多种因素引起的止血、凝血和抗凝系统失调的一种病理过程。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工作表明, 血栓形成是在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凝血、抗凝、纤溶系统以及血液流变学等多种因素改变的综合作用下发生的[1]。大量研究已证明, 血栓前状态颇为常见, 各种血液及非血液疾病时均可见到, 如糖尿病、肾病综合征、多颗粒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心房颤动及恶性肿瘤等[4,5,6,7,8,9]。国内外[10,11,12]有人研究发现新生儿窒息复苏后存在凝血亢进、微血栓形成和纤溶系统活化状态, 实际上是以高凝为主的早期DIC。因此, 通过有关检测有可能识别HIE血栓前状态, 这对及时给予干预措施, 防止其病情进展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血栓调节蛋白 (TM) 是存在于血管内皮细胞膜表面的一种糖蛋白[13]。在体内血管内皮细胞 (VEC) 损伤时, TM从VEC表面脱落入血引起血浆TM水平增加, 血浆TM的浓度增加是VEC损伤的可靠标志物[14]。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时活化的白细胞可引起大量毒性氧自由基和蛋白水解酶和其他效应分子的释放, 这些因子对内皮细胞有直接损伤作用, 继而内皮细胞表面的TM释放入血增多而致TM含量增高。BOUMA等[15]研究发现, TM水平与内皮细胞损伤的程度成正比。检测TM已经作为反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敏感而可靠的指标。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程度的HIE患儿TM均高于对照组, 与病情严重程度一致。

P-选择素是选择素家族主要成员之一, 当组织发生炎症或受其他损伤时, 血小板的α颗粒和内皮细胞的Weibel-Palade小体迅速与质膜融合而使P-选择素在血小板和内皮细胞表面表达, 发挥作用后或再进入胞内, 或脱落进入血浆[16]。静止的血小板和内皮细胞表面不存在P-选择素, 但活化的血小板可持续表达P-选择素。因此P-选择素可作为内皮细胞和血小板活化的特异性标志[17]。HIE时由于组织缺血及其后的再灌注损害产生大量氧自由基, 造成内皮下胶原暴露激活血小板, 促进其表达。研究表明[18], P-选择素参与了脑组织缺血损伤病理过程的早期阶段。SUZUKI等[19]在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中证实, P-选择素在持续缺血及缺血再灌注2 h即开始在缺血侧脑组织微血管内皮细胞表达, 8~24 h达高峰, 并持续3~5 d。笔者利用此原理测定了50例HIE患儿血浆P-选择素水平, 结果发现中度、重度HIE患儿血浆P-选择素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组及对照组, 间接反映了中、重度HIE时血小板活化情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 血浆P-sel和TM在中、重度HIE患儿中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新生儿, 并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 提示中、重度HIE患儿体内同时存在着血小板活化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即存在血栓前状态。血浆P-sel和TM水平, 可作为HIE病情严重度及预后判定的指标。但由于溶栓疗法的功效与新生儿使用血栓溶解剂的出血风险之间的关系还不十分清楚, 中、重度HIE患儿临床是否尝试早期给予抗凝治疗及其用法、用量等有待进一步明确。

摘要:目的 通过检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 患儿血浆P选择素 (P-sel) 、血栓调节蛋白 (TM) 水平变化, 探讨其是否存在血栓前状态, 以及对HIE病情评估的意义。方法 选取HIE患儿50例作为HIE组, 其中轻、中、重度HIE患儿分别为25、17和8例, 另选正常新生儿3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分别测定两组患儿血浆P-sel和TM水平。结果 中、重度HIE患儿急性期、恢复期血清P-sel、TM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组及正常对照组 (P<0.05) , 其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中、重度HIE患儿急性期血清P-sel、TM水平明显高于恢复期水平 (P<0.05) 。结论 中、重度HIE患儿体内存在血栓前状态, 检测血浆P-sel和TM水平能及时发现HIE患儿血栓前状态, 并且对HIE的病情分析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上一篇:货币需求函数下一篇:同种异体骨条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