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鼻息肉范文

2024-06-05

老年鼻息肉范文(精选7篇)

老年鼻息肉 第1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行内镜下高频电切除结直肠息肉术老年患者98例,其中男63例,女35例,年龄(72.15±10.15)岁。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由同一治疗小组对所有患者进行病史询问调查、体检及实验室检查,排除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2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2组均由同一小组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循证护理。具体操作如下。

1.2.1循证护理方法

1.2.1.1提出临床问题:老年结直肠息肉治疗患者比青壮年结直肠息肉治疗患者更需家人及医护人员的关心,老年结直肠息肉治疗患者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直接影响手术的成败和有无并发症。提出以下临床问题:(1)如何鉴别肠道准备完成情况?(2)老年人肠息肉患者的心理特点?(3)术后护理要点?

1.2.1.2证据检索:(1)检索策略:电子检索途径包括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Baidu及Google搜索等途径检索相关文献。(2)文献的分析与评价:应用科学的评价方法[4],综合客观的分析资料是否真实、可靠和实用,对老年结直肠息肉患者的护理问题进行分析,根据所观察的结果,找出根本性因素,合理有效地指导临床护理措施的实施。

1.2.2循证护理实践

1.2.2.1术前护理:(1)注意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对所有患者进行病史询问调查及体检,特别是有高血压症状的患者,一定要做降压治疗,高血压是影响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5],而且提醒患者禁烟禁酒,多食膳食纤维多的食品,同时在术前注意休息和睡眠[6]。(2)心理护理:向患者发放手术健康宣教图册,介绍结直肠息肉切除术的相关知识,并耐心解释结直肠息肉切除的目的、意义及步骤,介绍内镜下高频电切除结直肠息肉术的配合要点及有可能发生的不适的处置。并聆听术后康复期患者的现身说法,分享其亲身感受与经验,以消除顾虑,配合手术[7]。(3)配合医师签订内镜下治疗相关知情同意书。(4)向患者及其家属展示内镜室图片,介绍内镜室的设施及工作人员,并讲解手术的全过程。(5)饮食护理,术前2d进少渣半流质饮食,如线面、稀饭等,禁蔬菜等高纤维食物,嘱咐患者术前勿食用乳制品和豆制品,以免产生爆炸性气体[8]。术前1d,晚上20∶00后禁食,术日晨起,进行肠道准备,督促鼓励患者起床活动。由责任护士跟踪观察肠道准备情况,必要时进行灌肠检查,要观察患者有无不适症状。(6)肠道准备完成后由责任护士护送患者至肠镜室,家属陪护手术全过程。

1.2.2.2术后护理:(1)由责任护士接患者回病房,责任护士需观察患者有无腹痛、排鲜血便等症状[7],定时监测患者的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主治医师。(2)饮食护理:通常手术后应禁食2h,息肉大且术中出血多的患者根据医嘱延长禁食时间,尽可能卧床休息4h,禁食结束后如无异常可进温凉的流食,忌刺激性食物。(3)遵医嘱予以适当补液,告知患者2周内减少体力活动。(4)出院指导:注意观察大便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到医院就诊,保持生活规律,避免刺激性食物,定期复查。

1.3观察指标对比2组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试验组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高于/低于/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老年鼻息肉 第2篇

关键词:结肠镜息肉切除术,腹胀,穴位按摩,腹部按摩

肠息肉是一种常见且多发的消化道肠黏膜病变,临床上常把直径大于0.5cm~2.0cm的息肉切除,本院采用在无痛电子结肠镜检查时发现息肉即行高频电切除术,由于在操作过程中需要大量注气、注水来充分扩张肠腔,术后病人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胀[1],给病人带来一定的痛苦,尤其是老年病人生理功能低下,体弱多病,适应能力下降,因而更容易出现并发症[2]。为此笔者采用穴位按摩配合腹部按摩来缓解结肠镜息肉切除术后引起的腹胀,效果良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本院行结肠镜息肉切除术的老年病人。共纳入84例,将84例病人按1∶1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60岁~79岁(66.00岁±5.23岁);单发息肉29例,多发性息肉13例。观察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66岁~79岁(68岁±4.89岁);单发息肉27例,多发性息肉15例。两组病人年龄、性别、腹胀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年龄60岁~89岁;结肠镜息肉切除术后出现中度腹胀的病人;意识清楚,具有判断能力,能配合结肠镜检查;术后肠道内无活动性出血及其他并发症。

1.3 排除标准严重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体质虚弱的病人。

1.4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腹部按摩方法处理,即出现腹胀时予以顺时针方向按摩下腹部。观察组采用穴位按摩配合腹部按摩的护理方法。具体方法:①选穴:选取足三里穴、合谷穴。②定位:以病人的手指为标准来定取穴位即“手指同身寸取穴法”。足三里位于屈膝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缘旁开一横指处;合谷位于手背第一掌骨、第二掌骨之间,第二掌骨桡侧中点稍偏食指处[3]。③按摩手法:用手指螺纹面吸定于足三里穴位上以肘部为支点,前臂带动腕和指作轻柔缓和回旋运动,用力由轻到重,按压到达机体组织的深层停留片刻,再由重到轻旋回,按摩50次。再用手掌心放于病人手背侧,大拇指着力于合谷穴位上来回环摩,左右手各50次,按摩合谷穴时朝小指方向用力。按摩足三里和合谷穴后,再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取仰卧位双手掌重叠以肚脐为圆心在中腹下腹部沿着顺时针方向摩动2分钟,以腹内产生热感为宜。

1.5 观察评估指标

①每分钟肠鸣音次数:观察口服泻药前、检查术前和手术结束时、术后0.5h、术后1h、术后2h每分钟肠鸣音次数。②腹胀程度分为4级评估方法[4]:分别于手术结束时、术后0.5h、术后1h、术后2h进行观察并记录评分。Ⅰ为无腹胀(0分);Ⅱ为轻度腹胀,腹部隐胀(1分),Ⅲ为中度腹胀,轻度躁动不安,腹胀感明显(2分);Ⅳ为重度腹胀,腹部膨隆,躁动不安,腹痛难忍(3分)。以病人腹胀程度减轻≥1个级别为有效,未缓解为无效。有效率等于有效的例数除以总例数×100%。③肛门首次排气时间(min)。④腹胀完全缓解时间:病人结肠镜息肉切除术结束至腹胀完全缓解时间(min)。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min

3 讨论

大肠息肉在消化道息肉中最为常见[5],息肉不论大小、部位均有恶变的可能,应积极治疗大肠息肉。目前在结肠镜下切除息肉较为普及和成熟,已成为消化道息肉的首选治疗方法[6]。因操作时间较长,术中为了充分暴露肠腔而注入较多空气,术后易引起腹部胀气,且老年病人随着年龄的增加,整体机能减退,多数病人多种疾病,胃肠功能差,检查手术后更易出现腹胀,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来缓解病人的腹胀,以减轻病人痛苦。经络学说认为,穴位与经络密切相关,穴位归于经络,经络属于脏腑,穴位与脏腑脉气相通。在穴位中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亦是治疗胃肠道疾病的常用穴位[7],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为大肠经元气所输注之处,故可调节胃肠功能。《难经》所论,元气代表原穴,元穴是脏腑元气留止之处,脏腑发生疾病时,就会相应地反映到原穴上来,《灵枢·九针十二原》说:“五脏有疾也,当取之十二原”。足三里穴和合谷穴均有治疗腹胀的作用,刺激两穴能够使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促进胃肠功能恢复[8]。表1中可以看出,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人在口服泻药前、检查手术前、手术结束时每分钟肠鸣音次数比较无差异,而在术后0.5h、1h、2h观察组每分钟肠鸣音次数显著多于对照组。肠鸣音次数明显增加,就说明肠蠕动已经开始恢复。足三里穴和合谷穴还具有和胃降气之功效[8]。随着肠管蠕动的恢复,出现肛门排气,是胃肠功能恢复的表现。表3显示,观察组病人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腹胀完全缓解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表示本研究采用按摩刺激穴位的方法通过气血经络的运行,增加了经络循行路线所至之处的器官功能,故可增强肠蠕动,使肠内积存的气体尽快排出,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减短病人腹胀持续的时间。此外,中医认为人体组织器官受到损伤后易伤人体正气,且经络气血凝滞不得宣通,或循行不畅,影响到脏腑不和。由于病人经结肠镜息肉切除术后已伤及人体正气,使胃肠蠕动受到抑制,加上术中注气、注水,术后常引起腹胀,常规多采用按摩腹部方法来缓解腹胀,但起效慢,效果往往不佳。本研究观察组病人通过对足三里穴和合谷穴按摩刺激激发胃阳明经及大肠经的元气,可以使机体血气通畅,调动体内正气,发挥其维护正气抗御病邪的作用,配合适当的腹部按摩帮助病人清除肠内积存的气体,作用于整个大肠达到增强肠蠕动,尽快恢复胃肠功能。从表2看,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人腹胀程度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而术后0.5h观察组病人腹胀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腹胀程度就比对照组有所改善,术后1h、2h观察组腹胀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腹胀程度明显缓解,有效率达80.9%,表明观察组病人采用的方法,显著优于对照组。总之,按摩足三里穴和合谷穴配合腹部按摩方法对改善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后腹胀的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病人的腹胀,操作简便,护士易于掌握,病人容易接受,尤为适用于老年病人。

参考文献

[1]蔡文智,智发朝.消化内镜护理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460-461.

[2]刘纯艳.社区护理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37-138.

[3]孙秋华.中医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05.

[4]王琳,熊丽娟,林婉婷,等.穴位指压配合腹部轻推缓解结肠镜检查后中重度腹胀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25):3268-3269.

[5]刘运祥,黄留业.实用消化道内镜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6-72.

[6]严士玲.老年病人内镜下胃肠道息肉切除术护理干预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四川医学,2013,34(1):176-177.

[7]侯东梅.按压足三里穴位缓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腹胀效果的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3):82.

老年鼻息肉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39例, 男26例, 女13例, 年龄61~86岁, 平均72.6岁。病程最长14年, 最短1个月。临床症状以腹痛、胀气、便秘及黏液血便最多见, 共20例。脓血便、里急后重感12例。腹痛、腹泻7例。气钡双对比灌肠造影33例, 低张气钡双对比灌肠造影6例。诊断依据手术切除病理证实28例, 内镜取活检8例, 典型X线表现3例。

2 结果

2.1 部位

直肠13例, 乙状结肠14例, 左半结肠10例, 左半结肠加横结肠1例, 所有大肠均累及者1例。大小:<1.1cm者6例, 1.1~2.0cm18例, 其中早期癌3例。2.1~3.0cm者12例, 早期癌4例。>3.1cm3例, 早期癌1例。

2.2 形态

(1) 弥漫型6例, X线表现为0.7~2.1cm, 小串珠样大小不等的环形弥漫性病灶, 密集分布于所有大肠者1例, 左半结肠、横结肠1例, 左半结肠4例, 病变之间看不到正常黏膜相隔, 肠壁呈花边样改变。 (2) 散在型28例, X线表现为0.9~2.9 cm环形阴影, 病变之间可见正常黏膜。 (3) 单发型5例, X线表现2.1~3.0 cm的孤立环形影, 主要分布在乙状结肠4例, 直肠1例。

2.3 轮廓

轮廓光滑者24例, 轮廓毛糙12例, 不规则分叶3例。这种分叶, 实际上是肿瘤表面大小不一的小结节状或粗颗粒状突起所引起的。

2.4 基底

带蒂者7例, 息肉直径在1.3~1.8cm, 双对比造影中表现为可活动的类圆形的线样环形影, 轮廓光滑, 改变体位和显示较好时, 可见粗线样长蒂与肠壁相连。窄基型10例, 息肉直径在1.7~3.0cm, 双对比造影中表现为类圆形环形影或同心圆形影, 转动体位在切线位上可见基底宽径小于息肉宽径。1例轮廓呈不规则分叶, 9例轮廓光滑。宽基型22例, 息肉直径在0.7~3.1cm, 双对比造影中表现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充盈缺损型。8例轮廓光滑, 2例不规则分叶, 12例轮廓毛糙, 其中2例可见“靶环征”。

3 讨论

3.1 检查方法的探讨

肠道准备是造影成功的关键, 故检查前1d的少渣饮食。大量饮水十分必要。甘露醇口服不吸收, 在肠道内起高渗脱水作用, 清洁肠道作用良好。但甘露醇清洁肠道会产生大量气体, 因此, 疑有肠道梗阻者慎用或禁用。对老年人来说, 彻底清洁灌肠是最安全有效的肠道准备方法。良好的黏膜相和气钡双重造影是灌肠检查显示息肉的有效步骤, 检查过程中必须多体位流动观察摄片, 便肠道钡剂与肠黏膜、肠道充分接触, 肠腔充分扩张, 方可显示较小病变, 而所摄部经昼放在高处, 便多余钡剂流向低处, 形成良好双对比。结肠肝曲、脾曲的重叠折曲部位, 要转动至最佳展开体位。直肠为病变多发部位, 摄片前要拔出导管, 取头低脚高俯卧位, 将钡剂充分排至乙状结肠近端后, 反复转动患者, 使气泡和粪块移动分解, 这样才能不至于混淆遗漏病变。

3.2 息肉轮廓、大小与癌变的关系

息肉与癌变的关素一直是人们最关注的问题。一般认为息肉越大越容易癌变, 多发性息肉较单发性息肉发生癌变机会多[1], 而轮廓光整的息肉良性病变居多。本组2.0cm以上息肉轮廓光整的大部份为良性息肉。其轮廓毛糙, 边界不规则或是“靶环征”改变的, 恶性息肉居多。本组恶性息肉5例, 炎性息肉合并溃疡2例。有2例直径<1.5cm, 其轮廓光滑、无分叶, 病检为恶性息肉。虽然息肉的大小, 轮廓是判断良性的重要标志, 但笔者认为就小的大肠息肉而言, 切不能单凭其小的及轮廓光整就诊断为良性, 应以其他X线征象和 (或) 其他检查手段进行定性, 尤其是息肉恶变的指征不仅可以从息肉大小、形态特点来诊断, 还可以从随访观察息肉增长速度等方面考虑。带蒂的大肠息肉, 若息肉和蒂均显示轮廓光整的, 则恶性可能性较小, 良性可能性大。但宽基底的大肠息肉, 即使轮廓光滑, 也可以有恶性的改变[2]。本组直径>2.5cm的大肠息肉, 病变基底部肠壁切迹样凹入及顶部出现溃疡者均为恶性息肉。虽然凭轮廓光滑与否来区分良恶性是比较可靠, 但消化道双对比造影毕竟不能直实地反映黏膜的组织学改变, 对诊断息肉的早期恶变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因此, 消化道双对比造影发现有分叶状和基底不规则的较大息肉。无论其良性或恶性, 应一律肠镜取活检或手术摘除, 以减少大肠癌的发生。

3.3 主要病变分析及随访

大肠息肉为老年人常见病, 具有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率上升的特点。6例直肠、乙状结肠息肉手术摘除术后4~5年随访, 左半结肠可见息肉再发, 3例乙状结肠息肉镜下摘除术后2~3年后, 原部位复发, 1例乙状结肠多发息肉患者拒绝手术, 随访4年原部位息肉大小无明显变化, 直肠、降结肠又发生新生息肉。据不完全随访提示, 老年人的大肠息肉不仅有发生率高的特点, 且再发率也高, 而复发率的高低则多取决于治疗是否彻底, 也不排除与老年人大肠息肉的特点有关联。

关键词:大肠息肉,对比造影

参考文献

[1]Revathy B, Panl M, Ronelle A, at al.Imaging in the diagnosis, Staging and follow-up of colorectal cancer[J].AJR, 2002, 179 (1) :3-13.

老年鼻息肉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收集2013年5月~2014年9月我院内镜下肠息肉切除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分为两组, 各60例。研究组平均年龄 (67.2±4.1) 岁, 男34例, 女26例;对照组平均年龄 (68.9±5.2) 岁, 男35例, 女25例;两组人员性别, 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术前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生化指标, 了解患者一般情况及手术耐受度。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如是否出现腹痛、肠鸣音亢进, 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1.2.2 研究组:

在普通护理基础上接受围术期护理干预, 具体如下: (1) 手术评估, 老年患者基础疾病众多, 除术前进行必要的检查外, 还要了解具体化验值的意义, 提前筛选脏器功能不全及凝血异常的手术禁忌者, 进行必要干预。 (2) 老年便秘情况普遍, 可能饮食中会添加粗纤维食物, 但术后应选择软质食物, 避免粗硬食物损伤创面, 诱发出血, 此外还要戒烟禁酒, 培养良好生活习惯。 (3) 护士在患者入院时要做好心理评估, 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减轻其紧张情绪。帮助患者了解手术过程、术前、术后注意事项, 及时消除患者心中疑问。有条件时, 让成功接受手术的病人向新病人介绍经验, 增强其手术信心。

1.3 评价方法:

护理满意度问卷[1], 总分100分, 分值越高, 护理满意度越好。

1.4 统计分析方法:

将资料录入Econometrics Views6.0统计软件, 计量资料采用 (±s) 描述, 使用t检验。两样本率用χ2检验法, 当P<0.05时, 判断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出血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出血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3 讨论

本次研究发现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早期出血及迟发性出血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可以看出良好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能明显减少术后出血发生率, 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有研究[1]指出老年患者心功能代偿能力差, 术中不宜大量补液, 对有高血压的患者, 术前还要平稳控制血压水平, 防止应激性血压升高, 导致手术出血控制不良。此外老年患者术前精神紧张, 害怕手术意外, 因此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对患者耐心讲解手术过程, 卸下心理包袱, 安全度过围术期。另外护士也要教会患者自己判断病情, 有无大便次数增多、鲜血便、心率增快。做到及早发现, 及早干预[2]。

参考文献

[1]常青, 胡素芳, 叶克风, 等.经电子肠镜下高频电切息肉354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 5 (8) :40-42.

老年鼻息肉 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老年肠息肉患者100例 (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 , 这100例老年肠息肉患者均已经确诊, 随机将这100例老年肠息肉患者分为2组, 实验组 (50例) 和对照组 (50例) 。

实验组年龄在61~82岁, 平均年龄为 (73.21±2.58) 岁, 其中女性患者占38% (19例) , 男性患者占62% (31例) , 患者的肠息肉类型为:升结肠息肉患者10例、乙状结肠息肉患者占12例、直肠息肉患者占20例、横结肠息肉患者占8例。对照组年龄在60~83岁, 平均年龄为 (73.54±2.41) 岁, 其中女性患者占36% (18例) , 男性患者占64% (32例) , 患者的肠息肉类型为:升结肠息肉患者11例、乙状结肠息肉患者占13例、直肠息肉患者占19例、横结肠息肉患者占7例。2组老年肠息肉患者的基本资料 (年龄、性别、病情等) 相比, 不存在明显的差异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老年肠息肉患者接受常规的护理, 主要为:护理人员给予患者常规的检查, 包括血糖监测、肝肾功能、胸透、心电图、凝血时间等, 同时护理人员询问患者的疾病史、告知患者肠息肉治疗的过程以及注意事项。实验组老年肠息肉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详情如下:

1.2.1 术前护理:

护理人员详细的告知患者内镜下息肉切除术的具体过程、时间、注意事项以及治疗成功率, 多与患者交流, 鼓励老年肠息肉患者说出内心的想法, 并根据患者的想法, 给予老年肠息肉患者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告知老年肠息肉患者在手术前做好肠道准备, 即术前2 d食用半流质食物, 术前1 d食用流食, 并在手术前一晚服用番泻叶 (10 g+1500 m L温开水) , 于1 h内服用完毕。老年肠息肉患者在手术治疗当天禁食, 可服用灌肠散 (30 g+3000 m L温开水) , 于1 h内服用完毕。

1.2.2 术中护理:

护理人员指导老年肠息肉患者取左侧卧位, 并对患者手术中的生命体征以及神志进行观察。

1.2.3 术后护理:

老年肠息肉患者在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后, 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临床症状进行密切的观察, 包括患者的脉搏、血压、大便次数、大便色泽、有无腹痛、有无肠穿孔等。护理人员告知老年肠息肉患者, 其大便应保持通畅, 若患者存在便秘的情况, 护理人员可适当的给予患者腹泻剂治疗, 这样可以防止老年肠息肉患者因排便用力而出现出血的情况。

1.2.4 饮食护理:

患者的肠息肉直径在0.5 cm以下, 肠息肉数量在5颗以下, 患者经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治疗的创伤比较小, 患者则可在术后6 h食用流质食物。若患者的肠息肉直径>1 cm, 且患者肠息肉数量在3颗以上, 则患者可在术后24 h后实用流质食物。患者的肠息肉直径在2 cm以上, 则在术后36 h后食用流质食物, 之后逐渐过渡为半流质食物。所有老年肠息肉患者在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后的2周内, 不可食用刺激、生硬、胀气的食物。

1.2.5 出院指导:

护理人员指导老年肠息肉患者正确的饮食, 对大便性状密切的观察, 定时来院复查。

1.3 观察指标:

对2组老年肠息肉患者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后的并发症情况观察分析, 包括溃疡、穿孔、出血等[2]。同时, 对2组老年肠息肉患者术后愈合的情况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研究数据均严格录入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时, 统计学具有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老年肠息肉患者经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患者的愈合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 (P<0.05) , 同时, 实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 (溃疡、穿孔、出血等) 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老年肠息肉患者治疗的首选方法为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 但是, 老年患者的心肺功能较差, 这样对手术治疗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 在老年肠息肉患者内镜下肠息肉切除围手术期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十分必要。

内镜下息肉切除术中最常用的方法为高频电凝切除法, 其主要是通过高频电流所产生的热效应使患者的病变组织坏死[3], 从而达到切除息肉的目的。高频电流切除术不会对老年肠息肉患者的心肌产生影响, 且具有费用少、对患者损伤小、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等优点, 可以明显提高老年肠息肉患者治疗的效果。但是, 在为老年肠息肉患者实施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的过程中, 若患者没有接受有效的治疗, 则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穿孔、出血、溃疡等并发症。

护理人员在老年肠息肉患者手术治疗之前, 给予患者全面的检查, 这样可以对老年肠息肉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告知老年肠息肉患者具体的手术过程、手术时间、治疗成功率, 可以增加患者对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的了解, 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 (紧张、抑郁等) , 使患者保持较好的状态接受治疗[4]。术中给予老年肠息肉患者护理干预, 可以对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临床症状密切的观测, 防止患者出现不良事件。术后给予老年肠息肉患者护理干预 (临床症状观察等) , 可以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提高内镜下肠息肉治疗的效果。饮食护理可促进老年肠息肉患者术后的恢复, 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出院指导可以对老年肠息肉患者术后恢复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解, 根据老年肠息肉患者具体恢复情况, 给予患者相应的健康指导, 可以提高老年肠息肉患者的生存质量[5]。综上所述, 老年肠息肉患者在内镜下肠息肉切除围术期接受有效的护理干预, 可以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提高老年肠息肉患者治疗的效果, 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严士玲.老年患者内镜下胃肠道息肉切除术护理干预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四川医学, 2013, 34 (1) :176-177.

[2]曾凡娟, 谷静.老年患者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的护理体会[J].安徽医学, 2014, 42 (12) :1735-1737.

[3]苏秀.老年患者内镜下肠息肉切除围手术期的护理[J].心理医生 (下半月版) , 2012, 18 (12) :21-22.

[4]陈萍, 王继红.综合护理干预老年患者经肠镜切除结直肠息肉并发出血的效果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4, 1 (5) :795-796.

老年鼻息肉 第6篇

关键词:循证护理,老年胃肠息肉患者,护理效果,满意度

引发胃肠息肉的主要原因是人体胃黏膜上皮细胞出现增生, 主要发生在结肠、直肠中。临床治疗中, 为避免胃肠息肉呈恶性发展, 一旦诊断为胃肠息肉, 多使用手术摘除治疗, 因患者对手术治疗的原则、方法以及对胃肠息肉疾病的专业知识了解较少, 容易在治疗中出现不良反应, 所以, 选取科学方式进行护理干预非常必要[1]。为观察循证护理对老年胃肠息肉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满意度, 2014 年6 月-2015 年6 月收治老年胃肠息肉患者116 例, 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4 年6 月-2015 年6 月收治老年胃肠息肉患者116 例, 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58例。其中男64例, 女52例, 年龄61~85 岁, 平均 (70.67±5.18) 岁。所有患者均经过胃镜检查后确诊为胃肠息肉。患者经过长期检查后均排除严重心脏、肾脏、肺脏类疾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等方面,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有可比性。

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 包括用药护理、保证无菌手术、术后观察生命指标及预防并发症等。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方式进行护理, 包括建立循证护理小组、循证护理运用。①建立循证护理小组:由护理经验丰富的护士长及高级护士组成, 小组成员8~10 人, 所有人员均接受循证护理培训, 全面掌握循证护理的方式。②循证护理运用:a.术前护理:患者入院后向患者发放健康图册, 因老年患者理解能力较差, 所以护理人员要细致、耐心地向患者解释切除胃肠息肉的目的、必要性和意义, 介绍主刀医生、手术优势及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向患者家属介绍手术室环境, 根据患者心理状态缓解其不良情绪, 从而把患者的顾虑全面消除, 使其积极接受手术治疗;术前引导患者完成各项常规检查, 如患者存在基础疾病, 应等待其疾病得到治疗、稳定后再行手术治疗。告知患者术前3 d饮食为半流质食物, 术前1 d晚禁食。b.术中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后, 护理人员及时调整手术室的温度、保证光线柔和。充分保护患者隐私, 引导患者左侧卧位。护理人员协助主刀医生进镜并寻找到病灶, 按照息肉的大小、有无结蒂确定手术方式。随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现象,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退镜前, 把患者肠腔内所有气体吸尽, 从而使患者腹胀有效减轻。c.术后护理:术后等待患者生命体征恢复后, 护送其回到病房中,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如有异常现象, 及时告知医生。术后6 h后, 患者无异常现象, 则引导患者进食少量流质食物, 严禁生硬、纤维以及辛辣类食物。对术后有出血倾向的患者使用止血剂, 对胃肠息肉较大的患者, 嘱咐患者卧床休养3 d, 身体恢复期间避免体力活动。

观察指标:观察不同方式护理的两组患者息肉切除效果, 分为完全摘除、不完全摘除、失败。观察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尚可、不满意[2]。判定标准为我科室自制满意率调查表, 满分100 分。≥92 分, 非常满意;78~91 分, 满意;60~77 分, 尚可;≤59分, 不满意。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6.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治疗成功率比较:观察组的手术治疗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对护理人员满意度98%, 对照组8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讨论

循证护理干预属于临床上的新型护理方式, 不仅重视护理人员的职业行为, 还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加强护理[3]。这要求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要与患者实际情况相联系, 使用最可靠、最新的科学理论作为根据, 提出问题, 并制定更加完整、科学的处理方案, 从而减少护理工作的盲目性, 使护理效果全面改善。

老年胃肠息肉患者因身体素质、年龄等不可逆因素的限制, 加上手术操作, 通常治疗时间以及恢复时间较长, 容易出现并发症, 所以, 选取有效方式护理干预非常必要。我院在充分了解到老年胃肠息肉患者的发病机制基础上实施积极护理干预,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 按照患者实际病情以及意愿等制定完善的护理方法, 全面评估患者病情[4]。临床护理工作中, 对老年胃肠息肉患者使用循证护理干预还要求护理人员经验丰富、耐心细致, 从而使患者护理的依从性全面提升。

本次研究发现, 观察组的手术成功率100%、对照组8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与尹梦欣学者研究所得结果基本一致[5]。这说明对老年胃肠息肉患者使用循证护理方式干预可使手术成功率有效提高, 为患者及时恢复健康奠定了基础。本研究说明循证护理干预可加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依从性, 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严士玲.老年患者内镜下胃肠道息肉切除术护理干预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四川医学, 2013, 34 (1) :176-177.

[2]冯爱兰.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肠息肉摘除术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 2014, (14) :92-94.

[3]陈芸.31例老年患者胃肠息肉摘除术后并发低血糖原因分析及护理[J].浙江医学, 2015, 34 (6) :527-529.

[4]谭庆红.循证护理在胃肠息肉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探究[J].中外医学研究, 2014, (26) :98-99.

老年鼻息肉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2~12月在本院消化内科检查的118例结肠息肉患者,其中,男69例,女49例,年龄65~78岁,平均年龄(69.2±7.8)岁。所有患者排除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57例)与对照组(61例)。所有患者接受检查和治疗前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肠道内容物清除方法

观察组接受肠镜检查的所有患者手术前日午餐后禁食,术后3 h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舒泰清:取舒泰清A、B两剂各1包,同溶于125 ml温水中成溶液。24袋舒泰清溶于3000 ml温开水,2 h内服完。250 ml/次,每隔10~15 ml服用一次,直至排出水样清便),清除肠道内容物。对照组手术前日口服硫酸镁(50 g硫酸镁溶于100 ml温开水,服完后,服2000 ml水)清除肠道内容物。由于老年人胃肠蠕动较慢,所有液体服用时应减慢速度,边服药,边观察。

1.2.2 麻醉方法

无痛肠镜患者,操作前开放上肢静脉,复方林格氏液500 ml静脉滴注,静脉注射阿托品0.3 mg/kg,常规监测血压、心率、呼吸和血氧饱和度等基础指标。面罩吸氧,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2 mg/kg,枸橼酸芬太尼0.5μg/kg,丙泊酚2.0 mg/kg。检查过程中根据患者反应,追加异丙酚20 mg/kg,以维持麻醉深度。

1.2.3 手术方法

结肠镜切除息肉采用高频电凝圈套切除术、退镜为序的方法。根据息肉直径的大小,采用不同的切除办法。对于直径<0.5 cm或基底,蒂部较小的息肉,采用电热活检钳电凝切除;对于直径0.5~2.0 cm的息肉,采用高频电凝圈套切除术效果最好;对于直径>2.0 cm或带蒂或较大的息肉,选择套圈器高频电凝切除息肉,圈套蒂部时要小心,切勿直接接触侧肠壁灼伤肠壁;对于较大息肉,直径>10.0 cm的息肉则要考虑手术切除,术中出现出血,应及时止血。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结肠息肉切除的成功率、肠镜操作时间、住院时间、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以及术后出现并发症等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结肠息肉病理结果

118例结肠息肉患者,共发现息肉312枚,观察组166枚,对照组146枚,切除息肉303枚。所有切除的息肉经病理诊断,其中炎性息肉81枚(26.7%),增生性息肉85枚(28.1%),腺瘤性息肉137枚(45.2%);除此之外,有3枚恶性病变,属腺瘤性息肉。横结肠息肉36枚,降结肠息肉46枚,乙状结肠息肉94枚,升结肠息肉29枚,直肠息肉87枚,回盲部息肉11枚。

2.2 治疗效果

观察组57例老年患者均在无痛肠镜手术前日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下,采用高频电凝切除息肉,共切除166枚息肉,息肉切除率为100.0%。对照组61例老年患者在无痛肠镜手术前日口服硫酸镁,术后共切除137枚息肉,息肉切除率为93.8%。观察组肠镜操作时间(20.5±5.5)min短于对照组(46.2±7.2)min(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4.8±2.3)d短于对照组(6.4±6.6)d(P<0.05),观察组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96.5%(55/57)高于对照组的73.8%(45/61)(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未见迟发性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对照组患者出现3例迟发性出血,1例肠壁穿孔,并发症发生率为6.6%,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结肠息肉多数不具有恶变能力,但是仍有一小部分存在恶变可能,尤其在老年患者中更多见[4]。因此,老年患者早期发现结肠息肉,早期切除有助于身体健康。但是,老年患者由于体质较弱,心理恐惧感较重,对于给予肠镜检查很难接受,同时,肠镜易造成腹痛、呕吐等反应,老年患者在应激情况下,出现心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的风险也大大提高[5]。

老年患者属于特殊人群,肠道的生理结构和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在接受无痛肠镜检查和手术时,视野的影响会影响手术息肉的切除情况。本文在无痛肠镜术前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清除肠道内容物,较口服硫酸镁相比,手术视野更清晰,操作更简便、安全,无痛肠镜与外科手术切除相比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

综上所述,无痛肠镜术前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清除肠道内容物,手术术野清晰,痛苦小,更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Lim TR,Mahesh V,Singh S,et al.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of colorectal polyps in typical UK hospitals.World J Gastroenterol,2010,16(42):5324-5328.

[2]宋誉民,张桃凤,习洪涛,等.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结肠息肉260例临床分析.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1):159.

[3]张轶群,姚礼庆,周平红,等.异丙酚在肠镜中的应用价值.中国内镜杂志,2003,9(3):49-56.

[4]陈德坚,陈剑锋,陈磊.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用于老年人纤维结肠镜检查的临床观察.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26(7):906-907.

上一篇:税收筹划的管理下一篇:冠心病治疗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