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学校美育工作的思考

2024-07-02

关于对学校美育工作的思考(精选6篇)

关于对学校美育工作的思考 第1篇

关于对学校美育工作的思考

人类自古以来就一直追求着“真、善、美”。美育就是通过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

一、学校实施美育的意义

1.美育是培养“四有”新人的重要举措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也指出:“美育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要提高认识,充分发挥美育在教学中的作用,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不同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美育活动。”由此可见,美育既是培养学生素质、又是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常言道,“乌美在羽毛,人美在学问。”“花美在外,人美在内。”人的美,不仅表现在美的形体上,还表现在美的性格等方面。全面表现人的整体美,主要是看人的性格美。教育伴随人的成长,人的成长也离不开美育。王国维说过:“美育者,一面使人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此教育者不可不留意也。”这充分说明了美育的重要性。人的性格美主要通过人的活动即语言、行动来揭示,“言为心声”、“行为关键”就意味着语言是思想的外衣,行动是灵魂的外现。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说过:“一个美人的雕塑,如果缺乏内在的性格,它就会令人想起尸体来。”可以说,性格美是人的美的核心,是人的美的关键。

实施美育教育,是真正体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 质教育、培养“四有”新人的重要举措。

2.美育是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

美育是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是造就人才的原动力,同时也是强化德育工作的有力手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美育不仅能够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分为左半球和右半球,它们各司其职,一部分管理运动,另一部分管理思维活动。美育既需要学生运用思维活动感受美,同时还需要学生运用肢体语言感受美并创造美。智力是智慧和能力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感受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等,而以思维力和创造力为核心。美育过程,同样渗透于发展和提高各种认知力、形成完整的智力结构的过程之中。美育对开发学生智力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1)美育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美的欣赏和创造,以形象思维活动为主。在学校美育中,无论是引导学生观赏美景、欣赏歌舞,还是指导学生朗诵诗词、阅读散文、赏析小说,都需要通过形象思维体味其中的意境,领略其中的志趣,把握其中的主旨,获取美的感受和享受。发展学生智力的最终目的,是学生创造精神的培养,而美育则通过人们新颖活泼的独创精神的契机,给予学生美的熏陶,激发学生创造美、感受美的兴趣。

(2)美育有益于开发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思维力、促进创造力。郭沫若说过,人的根本改造,应当从儿童情感教育、审美教育 入手。因此,有远见的教师,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美育观念,并以此开发学生智力为教育的主导意识。许多杰出的科学家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都与他们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注重审美能力的不断提高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著名数学家苏步青说:“我的成就来源于音乐。”爱因斯坦也是一支乐队的第一提琴手。

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美育对开发人的智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学校教育中加强美育,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美育来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教育行为。

(3)美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人的审美观念往往与人的道德观念、道德习惯相结合,形成一定的道德情操,从而转化为行为。我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认为:“所以美育者,与智育相辅相成,以图德育之完成也。”合理、适时地实施美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美育为通过说服、监督、褒扬等方式帮助学生确立信念的德育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它通过形象的魅力,潜移默化地诱发、感染、陶冶学生的情操,从而树立高尚的审美理想,为学生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的后继学习、生活作好先驱奠基。

(4)美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实施美育,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的作用。这正如周扬所指出,“审美活动,可以使人们情绪饱满,积极向上,对促进人们身心的健康和智力的发展都有着很大的益处。

现在有些学校把美育仅仅当作艺术特长或技能技术教育来施行,这是认识上的误区,既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又违背了美育自 身的规律和宗旨。下面谈谈笔者的浅见。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美育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的明确了,这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意义重大。为什么美育应该受到如此重视呢?这与美育的根本宗旨有关。美育的目标,不仅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而且是要美化人自身,即帮助学生树立美的理想,发展美的品格,培育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因而,美育的根本宗旨是培育学生的人格和心灵。无疑这是提高受教育者全面素质的重要方面。近人王国维认为,教育应分心育与体育两大领域,心育应包括智育、德育、美育3个方面。他说:“真者知力之理想,美者感情之理想,善者意志之理想也。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备真善美之三德,欲达此理想,于是教育之事起。教育之事亦分三部,智育、德育、美育是也。”在我们看来,真善美不仅相互区分,而且还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智育、德育和美育处于对立统一之中。所以,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美育不仅与智育、德育、体育相辅而行,而且还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规律,在整个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曾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认为树人育人的初始和终极,都是美育的用武之地。换言之,美育,包括艺术教育,不但是人格修养的入门途径,而且能使它达到成熟的、高级的境界。孔子对弟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就是在实施美育。今天,我们的学校教育,只有从培养“备真善美之三德”的“完全之人物”的高度来认识美育的根本宗旨,才能充分尊重美育的规律,从而正确地施行学校美育。但是,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们学校只重知识传授,忽视了育人的大目标。美育没有地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美育。因为,美育尤其不能是整齐划

一、呆板凝滞的,尤其不能由教师单向灌输,更不能惟一以考试分数来检验成果。所以,若要实施真正的美育,就必须从应试教育的习惯中脱离出来,坚决地向素质教育转变。目前,之所以有的学校把美育搞成了特长教育、技术教育,其原因是:首先,观念上还没有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以至把美育变成了只针对少数学生的天才教育,或者仅仅停留于知识技能的传授上。其次,是对美育的宗旨缺乏认识,不够自觉。诚然,进行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但是,仅仅停留于技能的传授和特长的培养上,忘记了美育的宗旨,就达不到美育对受教育者进行人格培育和心灵建设的目的。再次,对美育的特点、规律和功能缺乏正确的了解,因而在实践中也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地实施美育。

美育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它的情感教育的作用与功能。蔡元培曾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陶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养的作用,叫做美育”。王国维也认为,美育“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美育“即情育”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意义呢?

美育的过程,一方面是教育者用美的对象来教育人,另一方面是受教育者对美的感知或感动的过程。也就是说,在美育的过程中,受教育者伴随着强烈的感情活动,处于美感的激情状态。这与其他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如,歌曲《黄河大合唱》表现了滚滚黄河雷霆万钧、一泻千里的雄伟气势,以及它所孕育的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伟大性格。师生在教学过程中,都是动情的。因为,歌曲崇尚的美使学生始终处于美感的激情之中,甚至于课后,那澎湃的激发仍要长久地留在同学心中。梁启超也曾说过:“人之读一小说也,往往既终卷后数日或数旬不 能释然,读《红楼》竟者,必有余恋有余悲,读《水浒》竟者,必有余快有余怒”。可见,美育引起强烈的感情活动,使人处于美感的激情之中。正是这一特点,使美育的情感教育作用得以发生。

现在有些低劣、卑俗甚或色情的文艺作品,给人以丑恶低级的感官刺激或颓废变态的迷乱情感,这对青少年的心灵具有很坏的腐蚀作用。对于这种情感腐蚀,我们要坚决加以抵制。同时,我们更要用美的事物去浸润青少年的心灵,使他们不断地、长久地被美的情感所陶醉、所滋养,从而“将情感善的美的方面尽量发挥,把那恶的丑的方面渐渐压伏淘汰下去”,以实现情感教育的目的。

美育的规律,基本上就是对美欣赏的规律。它的奥秘即在人们欣赏美时所发生的美感之中。

我们认为,中小学实施美育必须尊重美育的特点和规律。第一、要在引导学生倾心赏美上下功夫。美育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这种自我教育能否发生,是否有效,都取决于学生是否发生情感。美感不能强加于人,却可以引导。引导学生发生美感是学校美育工作的重点。首先,帮助学生感知对象的美。例如,帮助学生欣赏《红楼梦》,就需要介绍有关的社会历史知识和文学艺 术知识,还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进步的道德观念和历史观念,否则,学生是不可能真正进入《红楼梦》的艺术境界和欣赏心理的。又如,欣赏齐白石的国画,也需要让学生了解齐白石以及他生活的时代。了解国画的有关知识,包括流派和技巧,否则,他们也很难感受到作品的艺术美。其次,培养和发展学生对于美的观察力、感悟力、理解力、理解力和想象力。这里也涉及某些知识的传授。例如,美术中关于色彩的知识,水墨画以墨代色的知识等。但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运用这些知识去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这些能力。正如马克思说的那样:“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音乐对他来说不是对象”。再次,要从多方面帮助学生进入欣赏心理。例如,根据美的对象的特点,创造适当的环境等,就有积极的意义。当学生进入美感心理之后,也可以采取一些方法帮助他们深化美感。如,介绍前人的经验,同学之间互相启发等,都是有益的。不过,要充分尊重美感的个性差异性,不要简单地推广美感的样板,更不要搞强加于人或强求一律。对美感教育效果的期望和检验,要长远一些,开放一些,切忌短视、呆板和狭隘。应当相信,只要学生发生了美感,他们倾心赏美,即是在乐心受教。至于受教的程度,只要美育持之以恒,一定会获丰收。

第二,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有计划、有步骤、有系统地实施美育。前面说过,美育的对象应当是美的,才可能产生美感。同时,还要注意美的对象情况复杂。例如,《红楼梦》中既有艺术的美,也杂有糟粕。对于这一类美的对象的欣赏,就需要有较高的辨别力和较多的知 识了。所以,欣赏《红楼梦》对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学生比较适宜。因此,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做出适当的计划。学生的特点,依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的不同而不同。在实施过程中,都需要认真研究。

第三,要把美育融入整个教育活动之中,实施多种多样多层次的美育。艺术教育不仅仅是在课堂上教音乐、美术课,还可以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课余文娱活动。把美育与德育很好地结合起来,同样是学校美育的重要形式。还应该把美育融入智育和体育之中。虽然美育与智育相互区别,但它们也是相互联系的。美育可以发展人们的观察力、感悟力、理解力,特别是想象力及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但是美育的实施,想象力的发挥,都必须凭借一定的知识,而知识的把握与发展,也都需要想象力的帮助。从这里,我们可以找到把美育融入智育的具体途径。至于美育和体育的结合,如健美操、远足郊游等,都是例子。还有,学校的环境、校风建设等,也是实施美育的具体途径。总之,中小学实施美育的天地相当广阔,只要我们不断探索,会有很多好办法。

美育是综合的育人活动,是对人的整体性教育,关注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既提高审美能力,陶冶道德情操,也开启心智之门。美育可以说是在追求真善美和谐统一上的人格教育。教育立美,就是按照教育规律和“美的规律”实践地创造教育自身的美,使教育从校长、教师到教材教学、学校管理、校园环境等一切都是美的,“把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使走进教育的人同时走进美,让我们的师生在美感愉悦、自由、快乐中教与学,生活与成长。

关于对学校美育工作的思考 第2篇

各教研组、年级组、部室:

现将《镇坪县初级中学关于加强学校体育美育工作的几点措施》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

镇坪县初级中学

2013年11月21日

镇坪县初级中学

关于加强学校体育美育工作的几点措施

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学校要“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和体魄强健。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了贯彻十八大三中全会关于加强体育美育工作的相关精神,全面落实双高双普关于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意见,现结合我校实际,制订加强学校体育美育工作的几项措施:

一、单设体育教研组、美育教研组

1、将原体音美教研组剥离,分设体育教研组、美育教研组;

2、药林任体育教研组长,全面负责学校体育教学教研、体育活动组织实施、体育特长生发掘培养工作,力争打造出我校的体育特色教育;

3、丁娜任美育教研组组长,全面负责学校美术、音乐教学教研、负责兴趣小组的组建与辅导,负责定期举行学校美育成果展示汇演,全力打造我校美育特色教育;

二、体育教研组工作

1、实行早操进课表

每日早操按照正常上课要求进入课表。早操教师由体育教研组学期初安排专人负责,并在学期初上报教务处进入课表。

(1)、上课要求:早操时专任体育教师要精心组织早操课堂,做到教师哨音响亮、学生跑步整齐、做操规范;

(2)、课时核算:若因天气或考试原因,体育教师可以不上操,当天工作量不计;若非天气或考试原因,体育教师必须到校组织上早操,学校给早操教师每人每天按1课时计入工作量。学期工作总量以学校领导检查记录为准;

(3)、考勤管理:早操教师的考勤管理与其他科任教师等同。有事须按照相关要求提前履行请假手续,不得迟到、早退、旷课,若有迟到、早退、旷课现象将按照学校相关考核办法与其它科目科任教师同等处理;

2、强化体育课堂纪律

(1)强化体育课堂纪律,杜绝放羊式的体育课堂。体育教研组长要在学年初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出科学规范的分年级的学年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各体育教师要按照体育学年学期计划制定课时教学方案,并根据教学方案实施课堂教学,学校值周领导应加大体育课堂检查力度;

(2)体育教研组每学期可组织一次听评课活动,同时也欢迎学校管理人员进入体育课堂听评课。

3、强化体育课外活动

(1)体育教研组要强化体育常规活动的组织开展: 第一学期开学第八周(10月下旬)举办广播体操比赛,元旦组织班级男女混合接力赛;

第二学期召开春季达标运动会(4月份),春蕾杯篮球赛(5月份);

(2)组建体育兴趣小组,强化集训:体育教研组要负责学校体育兴趣小组的组建、负责学生运动员的选拔培训、学生

体质健康档案的测量与建立。

三、美育教研组工作

1、抓好常规教学,发掘学生潜能

音乐美术教学要以提高学生审美素养为核心,挖掘学生的艺术潜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操。

(1)更新观念,提高课堂效益。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平台,激发学生兴趣,能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让学生感受艺术、欣赏艺术;

(2)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特长。在教学中注重发现特长学生,并注重鼓励培养,帮他们升华提高,让他们在活动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2、积极开辟第二课堂,课外活动进课表

(1)每学期开学初由美音教研组负责组建音乐(舞蹈),美术(绘画、书法)兴趣小组,并固定在星期一至星期四课外活动时间开展活动;

(2)由美育教研组长将音美兴趣小组辅导活动安排上报教务处,由教务处安排进学校课表,学校将对兴趣小组及教师辅导情况按照正常上课要求进行管理。

关于对学校艺术鉴赏教育的思考 第3篇

一、艺术鉴赏是实施美育的必要途径

很多学校和教育者都认为技能的教育是学生学习中最重要的东西, 如何学好技能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较看重学习的实用性, 因此导致美育和艺术鉴赏教育普遍被轻视、不易接受。这种陈旧的思想严重阻碍着21世纪审美素质的提高。

一些有卓见的专家学者称, 艺术美育的产业将成为21世纪的产业主流之一, 适应新时代发展必须要从教育抓起, 要从根本上给学生施以美育和鉴赏的教育, 要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为目标,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升华学生的艺术修养, 从而以此去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仅小学生需要加强艺术鉴赏的教育, 就连学习压力紧迫的高中也不应完全忽视对艺术课程的重视力度, 学生认识美和创造美才是提升全面艺术涵养的基础和目的。

二、艺术欣赏可以使人认识世界

在画展或者博物馆, 或者一些其他的艺术品展馆, 学生的感官接触到艺术产物后, 所得到的心灵陶冶, 人文思考便是艺术欣赏的指引方向, 即能够使学生认识世界。学生品位在历史的悠久文化宝藏中流连忘返, 感受到来自世界的广阔力量, 认识各种文化成果的价值。让学生明白, 任何一件艺术作品的产生背后都有它特定的历史环境和渊源, 这样, 学生不仅从直观上体会到艺术作品的魅力, 还能够了解历史, 认识世界, 更深层加强了学生全面的修养。让学生能够随着艺术的牵引, 认识来自一个国家, 一段历史, 一个时代的文化陶冶, 从而走入文明, 进行思考和感慨。

三、艺术欣赏最重要的是情感介入

科学与艺术是紧密相连的, 因此, 艺术对科学的造就力也是显然易见的。经过科学家的研究发现, 人的创造力是在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统一的基础上才得以建立的, 艺术能给人直观的感受, 比如视觉的震撼, 灵魂的洗涤, 思维的感触等, 这些综合起来就能够积累人的潜力, 慢慢转化为创造力, 在科学技术上的以创新, 这往往能够长期不断的激发人的创造冲动, 能使人不断拥有科学的灵感, 因此, 艺术的陶冶可以对科学起着决定性作用。

在当今世界, 艺术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 不断地新陈代谢, 不断有各种新的艺术火花在碰撞, 所以为了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成果, 就要用感情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术可以不断更新, 但是, 人的思想和激情永远是新鲜的, 以此去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加强对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 就是为艺术教育输送新鲜血液, 这对学生以后的成长和事业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艺术欣赏的评价标准是个体感受

提升全民的整体素质是21世纪发展的目标之一, 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提高整体的审美水平, 如果单指学生群体, 我们就要求学生要热爱生活和美, 要有着积极向上的心态以及不断发现美、洞察美的眼睛。还要有创新的精神和不断创造美的能力, 审美水平的上升要带动着整体对美的认识的提高, 除此之外还要增加必要的文化修养, 对于艺术, 我们应该以和而不同的态度去面对, 要懂得涵盖和吸收不同的思想, 所谓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 就是说, 有论点。有争鸣的学术才有思想碰撞的火花, 才能够真正体现人类的精神。因此, 在对于学生的艺术鉴赏教育这方面, 也应因地制宜, 广泛吸收和分析, 对每个学生的实践结果都能认可并加以评价。

此外, 艺术教育上还应尊重学生的思想和心态, 要不断积极鼓励学生, 让学生能感觉到他们在艺术学习上所走的每一步都是受关注的, 都是有人知道的, 不会在有问题时落单, 不会再陷入思想困境时不得救援。

教师的博爱深深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要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 不能够过于拘泥于自己的思想, 要给与学生发展和自由言论的平台。这才能使学生积极投身入学习中, 提高教与学的双重效率。

总而言之, 艺术欣赏教育是新时代留给我们的刚性课题, 我们要为之不断努力,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适应新时代、有艺术涵养、有审美能力, 成为未来世界的后备力量。

摘要: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来进一步去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是当今学校创新化教学的方向之一, 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去开展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成为我们需要深入讨论的话题, 要采取措施去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就要跟得上时代发展所更新的艺术研究范围, 要有高度的审美情怀和艺术造诣, 要推进展开适合于校园发展, 适合于学生领会的艺术教育方式。

关键词:学校,艺术,鉴赏,审美

参考文献

[1].《中国文学的历史与艺术美的塑造与欣赏》.冷成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上海古籍出版社.

对学校美育基本途径的认识 第4篇

环境熏陶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首先,学校是美育实施的主要阵地。学校环境是育人背景,这个背景直接影响着师生工作和学习的效果。学校环境具有导向、约束、凝聚、同化等方面的作用。学校的物态环境指校舍建筑、体育设施、室内外布置、绿化美化等方面。具体说来,它包括房屋设计、校园布局、屋内装修、颜色选择、名言张贴、旗杆设置、树种取舍、花草点缀、绿化配套等。学校领导在校园物态环境建设方面,精心布置,使教学区、生活区、公共活动区、娱乐休闲区等的分布,符合审美规律和教学单位的特点,使校园成为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是“一部主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让学校的墙壁也说话”。其次,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和睦温馨的家庭是美育的前提条件。家长在家庭中应倡导情趣高雅、行为端庄、为人谦和、言语得体,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第三,社会是一个大课堂。社区居委会必须强化社会环境管理,借助社会各种美育设施和各类有益活动、人文景观进行活泼多样的立体美育熏陶。

二、习惯养成

自从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提出著名的情感智商理论后,人们已深刻地认识到个体事业成功无不与EQ(情商)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一般都认为,成功与否70%以上取决于EQ(情商)的高低,而EQ中主要一点就是习惯的培养。美育的顺利进行有赖于习惯养成,而习惯养成又是美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习惯是个体在长时间的学习、生活、工作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所以说,青蛙即使坐在金椅上也要往水里跳。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应该是他们必须养成的习惯,而核心则是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课内和课外的学习习惯相互关联,互为映衬,形成一个整体,而尤以课外学习习惯的养成为重要,因为它是学生学习的内存素养和主观能动性的重要表现及主要内容。同时,良好的课外学习习惯将十分有助于优化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提高课堂学习效果。知识是会遗忘的,可良好的学习习惯一经养成,尤其是良好的课外学习习惯的一经形成,会使其终身受益。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学习习惯是一件“功在眼前,利在一生”的事情。笔者所在学校在习惯养成教育工作中,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校园是我家,人人爱护她”,要求学生先从爱护校园开始,进而推及爱父母家人、同学老师、街坊邻居以及他人。这些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处事接物习惯的养成,都对优化学生外在条件和内在素养,并掌握客观规律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而且,这些良好的习惯,又正是学生圆熟地处理人际关系,使自己能以审美的眼光看待社会、自然的必要条件。

三、情感渗透

教育工作者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风尚,应该多借助言传身教的方法来进行情感渗透。所谓渗透,即是“和风细雨”,“润物细无声”,点点滴滴出内心,丝丝缕缕总关情。

古人云:“言传身教”,即是指语言教育和良好的各种行为规范教育。首先,“言传”主要通过语言教育人,多以正面说理、宣传、启发、诱导,辅之反面警醒。通过在班集体或校内营造出正确的舆论导向,使学生树立起美好的人生观。教师以语言美、行为美、仪表美、心灵美来要求自己,做到话暖、心诚、情真。其次,“身教”就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教导学生,使学生从教师的典范行动中辨别是非之道,真正起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作用。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喜欢模仿,所以,教育工作者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往往起到说教起不到的作用。这样教师的模范言行就能长期而有效地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之中。第三,通过表情渗透,人的表情变化是微妙丰富的,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美好而又适时的表情显露,会对教育的效果起很大作用。真诚的笑意、温情的眼光、赞许的脸色、鼓励的手势……教师这些美好情感的表露,无不使学生如坐春风,如沐春雨,教学教育的效果肯定会事半功倍。

四、艺术培养

中学艺术培养历来被人们看重。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相当部分的人认为,艺术培养无非就是唱歌、跳舞、画图画,外加逢节日搞一台晚会而已。其实,正如前所述,美育的外延是非常宽泛的,艺术培养即是美育的一个分支,又是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培养是指在艺术基础知识、艺术基本技能、艺术鉴赏、审美情趣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的启发、熏陶和培训。它的外延远远大于古人推崇的“琴棋书画”和今人热衷的手工制作之类。至于其准确的外延,似乎很难尽列其详,但也能根据艺术培养的主要形式来进行大概的分类:1.课内,主要有专门教学课、娱乐活动课;2.课外,主要有兴趣小组、系列讲座、相关的排练及表演等。这正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能体现如下十大特点:思想性、艺术性、群众性、教育性、娱乐性、主动性、参与性、现实性、协作精神、责任感。这十大特点的一一体现和有机统一,又是对过去长期形成的以课堂纯知识传授为主的教育方法的一种开放式的补充,并且,能与校风学风建设相互孕育、相互激励。◆(作者单位:江西省万安县第二中学)

关于对学校美育工作的思考 第5篇

摘要 岗位设置工作是深化中等职业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学校用人机制、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人力资源管理的一般原理出发,对中等职业学校实行岗位设置的意义、岗位设置的难点以及在实施岗位设置工作中必须把握的原则等进行理论阐述,寻求建立人与岗位和谐匹配的中等职业学校岗位设置管理途径。

关键词 中等职业 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岗位 设置管理

为贯彻落实国人部发[2006]87号《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做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根据新党办发[2007]40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全区各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岗位设置管理关系到中等职业学校所有教职工的切身利益,是中等职业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一次重大变化。所以中等职业学校的领导应该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充分意识到这项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对上级下达的相关的指导性文件,一定要认真学习,充分理解其中的精神,并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使广大的教职工能够充分了解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必要性,以及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步骤,从而达到领导与教职工在认识上的共识,为岗位设置管理提供良好的实施环境以及实施氛围。

岗位设置管理的基本程序。首先,学校应根据文件规定对全校的岗位进行调查,并根据学校的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岗位设置方案,之后按程序上报主管部门审核批准。第二,在全校范围内实行全解全聘,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在全校范围内实施竞聘上岗、按岗聘用。第三,对工作岗位的等级、工作职责进行明确,签订相应的聘用合同。第四,上级主管部门对上述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认定验收。最后,按照认定的工作岗位,对应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进行岗位工资变更,报上级部门批准,兑现工资待遇。

一、中等职业学校实行岗位设置管理的意义

在中等职业学校实行岗位设置,是深化中等职业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重大举措,也是当前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的一项重大、紧迫而又复杂的任务。中等职业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在中等职业学校人事制度改革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健全中等职业学校用人机制,建立一支充满活力、高质量、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中等职业学校实行岗位设置管理的最终目的。

1.实行岗位设置管理是深化中等职业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中等职业学校结合自身特点和情况,设置相应的岗位,将传统的身份管理转变成岗位管理,这样不仅调动了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实现了用人的新机制。

2.实行岗位设置管理是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的迫切需要。要实现学校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就必须实施岗位绩效工资制,而这一制度的实施必须在完成岗位设置之后,才能根据具体岗位的岗位职能来确定相应的岗位工资待遇,只有这样才能在完成聘用后,按岗位兑现相应的待遇,最终实现劳动与收入的相互对应。

二、中等职业学校实行岗位设置的难点

1.学校职能部门较多,各部门工作人员又相对较少,评价标准难以统一。

2.学校专业技术人员从事的专业多样化,有教师、实验、图书、会计、经济等多个系列,工作内容、性质、条件、成果均存在明显的差异,各专业技术人员结构中又存在资历不均衡、业绩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很难形成统一的评价标准,难以达到专业技术人员之间岗位的均衡。

3.教学人员相对较多,人员结构复杂,特别是专业技术同一级别高等次职数的较少,而符合条件的教师较多,矛盾相对突出。

4.学校的党政管理人员大多是从教学一线选拔出来的优秀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相对较高,而学校实施岗位设置管理后,又不能把那些高职务、高档次的岗位都定在这些党政管理岗位,以免影响工作在教学一线教师的积极性,这样势必会造成目前工作在这些岗位的教职工不安心工作或今后就难以选拔到优秀的教师从事这些管理工作的后果。

三、中等职业学校在实施岗位设置工作中必须把握的原则1.学校应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科建设的需要,用发展的眼光,做好人员配置情况的分析。岗位设置必须遵循“因事设岗”原则,以事为中心按需设置岗位,将对“事”的需求转化为对“人”的需求,从而实现人和事的和谐统一。按需设岗包括职能的需求、工作的需求、实际的需求,而设置的原则来源于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的各项职能。2.明确学校的岗位数量及要求。按照上级主管部门核准的岗位职数,结合学校的现状,对学校核准的岗位要采取用足用好的原则,对各等级的岗位数量和其间将要退休或因其他原因将要退出岗位的人员做出预测,为今后引进人才和教师的晋升留足发展空间。

3.进行认真的岗位分析,建立全校各个岗位标准的岗位说明书。中等职业学校的岗位基本分为三类:专业技术岗位、党政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有些岗位的工作难以量化,而且对全校各类人员也不能采取统一的衡量标准。因此,学校在进行岗位设置时,对岗位进行分析就显得非常重要。岗位分析的最终结果将形成岗位说明书,岗位说明书要包括岗位描述和岗位规范两大部分。岗位描述应明确岗位的名称、工作任务、工作责任、工作环境、工作时间、聘用条件等内容,其中聘用条件中应明确这个岗位的工资福利待遇、晋升的条件、提高的机会等;岗位规范应明确这个岗位要求员工应当具备的年龄、性别、学历、工作经验、健康状况、领导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兴趣爱好、协作精神等内容。一个好的岗位分析能够使学校在岗位设置和人员配备上既能满足上级要求,又能促使教职工将自身需求与学校发展需求统一起来,实现岗位与工作人员的最佳配合。

4.做到全过程的透明操作。岗位设置过程一定要做到全过程的透明操作,让所有的教职工充分发挥自己的参与权、知情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5.精心组织全校的岗位聘任。岗位聘任是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是专业技术人员履行岗位职责、享受相应工资待遇的依据。每个岗位的任职条件,必须以贡献和能力为导向,兼顾任职经历,坚持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原则,采取竞聘或选聘的聘任方式。竞聘上岗的全过程必须要体现出公平、公开、公正、竞争、择优、双向选择的原则。应该采用以下程序和方法:(1)公布岗位:学校可以通过召开全校教职工大会,将竞聘上岗的方案予以公布。(2)公开报名:符合聘用条件的教职工均可申报将要竞聘的岗位。也可以采取个人自荐、群众推荐和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参加竞聘。(3)资格审查和公布:对每个岗位的报名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并将资格审查结果向全体教职工公示。(4)实施竞聘:按照学校职工代表大会通过的竞聘上岗程序和方法组织竞聘,竞聘可采取考试、考核、竞聘上岗演讲等多种方式进行,确定拟聘人员。(5)民主测评:对已确定的拟聘人员,不管是采取何种方式竞聘,都要进行民主测评。原则上同一岗位必须有两名以上竞聘者,拟聘人员应获得50%以上的信任票,对同一岗位只有一名应聘者时,应获得全校教职工60%以上的信任票。(6)聘前公示:根据竞聘结果,确定聘用人员。由学校聘用工作领导小组对决定聘用的人员,在全校进行公示。(7)签订聘用合同:公示结束后,学校应在平等、自愿、协商的前提下与受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关于对学校美育工作的思考 第6篇

摘要:中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进军,不仅要提升科技创新水平,还应该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业劳动大军的整体素质,其中包括目前还没有被充分重视的劳动者的美学素质。职业学校作为培养和造就中国制造业劳动大军的主力,对劳动者的美育养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在职业教育中大力开展美育教育。

关键词:职业学校;美育教育;校园文化

,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排名第二,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但是,中国的产品在国际上的总体形象还是劣质低价。中国要由制造业大国成为制造业强国,不仅要提升科技创新这一核心竞争力,还应该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业劳动大军的整体素质,包括目前还没有被充分重视的劳动者的美学素质。20世纪80年代,美国一家公司设计了一种飞艇,但在实验过程中总是存在质量不过关的问题,设计师对此无能为力。后来,别人推荐了一个美术家修改设计,美术家看了设计图,在图纸上进行了简单的改动,结果制造出的飞艇,竟然再也没有出现质量问题。大家向美术家请教其中的奥秘,美术家说:“我不懂自然科学,也不明白飞艇的飞行原理,我只是用美学的眼光去欣赏它。因为我相信,好的设计必须是美的,这是大自然中最普遍的规律。”美的定义多种多样,但所有美的通性应是能够引起人们感官愉快和精神愉悦。美不具有实用性,没有功利性。但实用的、功利的东西也可以是美的,美从实用性、功利性发展而来,又高于实用性、功利性。大量的商品交换实践活动说明,实用而又精美的商品极易推销,实用但形式不美的商品不易推销,不实用又不美的商品无法推销。为了更好地增强商品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在实现商品的“美”的环节上多下工夫。职业学校作为培养和造就中国制造业劳动大军的主力,对于劳动者审美价值的培养、审美观念的形成、审美情趣的提升和审美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须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职业教育中的美育对提高未来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意义,大力提升职业学校的美育水平。本文就如何开展美育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一、实施美育实践,实现美的创造

发现美、审视美虽说是一种心灵体验,但过渡到创造美就需要有一定的切身实践和体会。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寻找美、描述美、体验美、制造美的活动。例如,利用周日学生逛街的机会,让学生观察商店的物品、装修、服务、设计,举行诸如“美在某某产品之视觉美”“美在墙体广告之营销美”的主题征文或者讨论活动,让学生增强创造美的欲望。还可以让学生布置教室、宿舍,举行手工比赛等制造美的活动,增强学生创造美的意识。针对营销、物流专业的学生,要多讲一些创意产业的典型案例,例如《牡丹汽车为中国女足喝彩》,厂商审时度势制造轰动效应而为牡丹汽车打开了市场之门;《复旦管理学院的品牌形象传播》,以“视有界,思无界”表现了复旦的博大人文、胸怀世界的学术追求。这些案例非常值得品味和学习。

二、组织社团活动,提高审美能力

学校可通过组织活动,提高学生对文学、绘画、技艺、歌舞、影视、摄影、着装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寻找、发现身边美的行为,获得美的体验,把对美的感性认识转化为对道德的理性认识和责任意识。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参加文学、艺术、书法、写作、棋类、体育等社团组织和兴趣活动小组。通过这些有益的活动,使学生认识自己的能力,增强自信心,完善人格,全面提高整体素质。还可以结合热点时事,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学习长征精神、为烈士扫墓、听先进人物的演讲等,通过这些使学生们明白什么是真善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利用校园文化,营造美的氛围

上一篇:高二英语教案10下一篇:文员顶岗实习报告优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