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的范围教学设计

2024-07-03

观察的范围教学设计(精选6篇)

观察的范围教学设计 第1篇

本节课属于空间与图形的领域,是在学生已学习了“从上面、正面、左面观察物体,由远到近、由低到高观察物体”的基础上展开的。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模拟等探索活动中,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相关的现象。

上这节课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每个教学环节都是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的,因此,每个教学环节都很好地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特别是在解释路灯下影子长短的成因的问题,这在教学上是一个难点,学生不容易用数学知识来解释这一现象。但由于前面的每个环节都学得比较扎实,因此学生都能用前面探索出的规律加以合理的解释,并且表述很清晰:“离杆越远,照到的范围就越小,照不到的.范围就越大,影子就越长,反之亦然。”

课后觉得有两处还可以改进一下。1、课前的小游戏引入,可以改成在讲台上放比较大的阻挡物和实物让学生从各个方向来观察,来猜测。学生对观察范围的大小与观察的视角有关的感知就会更加强烈。2、学生都已掌握了路灯下影子长短的成因后,就没必要课件展示了。花时间多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更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并提高课堂效率。

观察的范围教学设计 第2篇

《观察的范围》这一节课跟学生的生活联系比较密切,是从熟悉的有趣的生活背景中让学生感受观察范围的变化,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整节课围绕不同的观察点看到不同的范围,让学生画一画、试一试。最后引用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得出结论:站得高,望得远,看到的范围大,东西多。在学习过程中,强调学生要注意观察点通过障碍物的观察范围,体会到障碍物的高低也影响着观察范围的大小。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发现,学生理解较为简单,学习兴趣较浓。课后让学生站在班级前面的走廊,观察靠近走廊和远离走廊可以看到的范围,让学生把知识和实际联系起来,在实际中探索,更为深刻。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发现要多关注学习中知识和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得更轻松。

观察的范围教学设计 第3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给合生活实际, 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 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 并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过程与方法 从熟悉的、有趣的生活背景中让学生感受观察范围的变化, 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情感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 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 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品读古诗

1.课件出示配图古诗《登鹳鹊楼》, 学生齐声朗读。

2.提出问题, 引发思考。

师:诗人说“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是什么意思呢?你想从数学的角度来探究其中的道理吗?

生回答。

3.揭示课题。

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学习观察来共同探究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我们都知道兴趣是学好数学最好的动力,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本节课的开始, 我即出示《登鹳鹊楼》的诗与图片, 让学生初步理解“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的意思。知道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观看图片, 初步感受“站得高望的远”的道理。

二、自主探究、画一画

1.出示情境图:桃树下落了一地桃子, 有只小猴它在墙外的树上向里张望。

2.画视线、找范围。如果小猴继续向上爬, 爬到A点时它的视线最近会落到哪儿?看到的范围有多大? (学生答后) 要想准确地找出看到的范围怎么办? (画线:从眼睛——墙——地面) 观察时的位置叫做“观察点”, 墙叫做“障碍物”。独立思考, 同桌交流。

学生充分发言后 (边说边在图上标注出来)

老师介绍小猴在树上A处时, 它能看到墙内离墙最近的点为A。

3.如果小猴继续往上爬, 爬到B处或者更高的C处, 我们看到的桃子的范围有什么变化?先想一想, 再翻开书画一画, 然后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你的画法和想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自实践,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看到的现象, 并将知识点与情境相结合, 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通过亲手做一做、画一画、试一试的学习过程, 体会观察点的变化, 观察范围也在变化。

师总结板书:观察范围随着观察点的变化而改变。

在哪点看到的的范围大呀?为什么?教师课件演示。

反馈:找一名学生在实物投影上边指边讲给大家听。 (视线最近到哪儿?范围多大?)

问题:小猴观察范围的大小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 (观察点的高、低) 教师课件演示。

4.小结

说一说:观察点的变化对观察范围的影响有什么规律吗? (观察点越高视线落在地上的点距墙越近, 观察范围就越大;相反, 观察点越低视线落在地上的点距墙越远, 观察范围就越小。)

将小猴的眼睛看作数学中的“点”。确定遮挡物的“有效点”。将视线看作数学中的“线”。将观察的范围看作数学中的“区域”。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

现在你明白诗人为什么要说“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了吗?

【设计意图】小学生的思维过程是从初步感知-形成表象-具体感知的过程。在小猴子看桃的情景里, 我出示课件, 让学生直观、形象的理解是如何确定观察范围的。将小猴的眼睛看作数学中的“点”。确定遮挡物的“有效点”。将视线看作数学中的“线”。将观察的范围看作数学中的“区域”。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同时课件演示能吸引孩子的持久的注意力, 较好的解决了重点和难点。

三、实践活动、巩固提升

活动一:画出夜晚路灯下杆子的影子。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画的?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反馈, 教师演示。

活动二:如图 (略) , 有一辆客车在平坦的大路上行驶, 前方有两座建筑物。

(1) 客车行驶到某一位置时 (如位置 (1) ) , 司机能够看到建筑物B的一部分, 如果客车继续向前行驶, 那么他所能看到B的部分是如何变化的?

(2) 客车行驶到位置 (2) 时, 司机还能看到建筑物B吗?为什么?

学生自主绘图, 教师指导学困, 课件演示。

活动三:小猫在残墙前, 小老鼠在残墙的后面活动, 又怕小猫看到, 请你在图2中画出小老鼠可以活动的区域。

学生自主绘图, 教师指导学困, 课件演示。

观察的范围教学设计 第4篇

【摘要】目的:通过不同剂型中药口服后肠道清洁效果情况的观察,对比分析后得出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较理想方法。方法:选择患者300例观察。将300例结肠镜检查患者在肠道准备前,随机分为试验组——口服中药免煎剂组(A组100例),对照组——口服健胃清肠合剂组(B组100例)和番泻叶冲服组(C组100例)。拟定采用单盲,随机抽样对300(n=300)例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患者,分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临床观察。结果:A、B两组肠道清洁范围和清洁程度均较理想,肠道清洁范围的满意-比较满意率(I+Ⅱ:95.0%),显著高于C组(88.33%;P<0.01);其肠道清洁程度的满意-比较满意率(3度+4度:91.0%)也显著高于C组(70.0%;P<0.05)。A、B两组与C组相比,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口服中药免煎剂和口服健胃清肠合剂,两者在全结肠镜检查中清洁程度和清洁范围效果均较理想。

【关键词】肠道清洁;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156-01

近年来我们对住院部和门诊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共800余例分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了临床反复观察[2],随机抽取检前患者,试验组用自制中药健胃清肠合剂口服,对照组分两组:分别为清洁灌肠组和口服甘露醇组,各观察270余例对照,结论:健胃清肠合剂口服用于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从清洁程度和清洁范围均优于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我们将中药免煎剂加入观察组对照,通过不同药物口服进一步扩大观察领域和范围,给患者提供更多选择。

1 观察对象

通渭县人民医院和甘肃省中医院2012年7月至2012年12月门诊和住院患者中,需要做结肠镜检查的无禁忌症患者。适应症:所有不明原因腹痛、腹泻、黑便患者,触诊有腹部包块患者[1]。禁忌症:不全肠梗阻、严重高血压、冠心病、贫血、心肺功能不全、年老体衰患者[1]。

2 一般资料

门诊和住院结肠镜检查患者300例,随机分为3组。A组100例,男63例,女37例;年龄15~76岁,平均50.3岁。B组100例,男56例,女44例;年龄18~70岁,平均52.5岁。C组100例,男62例,女28例;年龄19~75岁,平均52.0岁。各组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均无显著性差异。

3 观察方法

3.1分组

根据统计学方法随机化分组,采用单盲,按检查先后顺序随机抽号,划分为A、B、C组,选择我院门诊和住院的拟进行结肠内镜检查的病人300例的病人,分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和临床观察。试验组A组,对照组:B组和C组,各100例,依据肠道清洁效果的判定标准[2]:进行肠道清洁程度和清洁范围对照,最后得出结论。

3.2肠道清洁方法

所有病人检查前一天清淡饮食,检查当天空腹饮水。

A组(试验组):口服中药免煎剂组。结肠镜检查前一天,晚饭后3小时,口服大承气汤组方免煎剂开水500ml冲服;检查当天晨起床后在前晚用药基础上加芒硝15克冲服,1小时后饮水,控制在2000 ml。免煎剂携带、冲服非常方便。

B组(对照组):口服健胃清肠合剂组[2]。结肠镜检查前一天,晚饭后3小时,口服健胃清肠合剂250ml;检查当天晨起床后再次口服健胃清肠合剂250ml,1小时后饮水,控制在2000 ml。

C组(对照组):番泻叶冲服组[3 ][4] [6] [8]。结肠镜检查前一天,晚饭后3小时,将番泻叶30克开水500ml冲泡后频服;检查当天晨起床后再次将番泻叶30克开水500ml冲泡后频服,1小时后饮水,控制在2000 ml。

3.3 肠道清洁效果的判定标准[2]

为了评价肠道准备的效果,我们将肠道准备按清洁程度分度,按清洁的部位和范围分级,参照西安张宏博的效果判定标准。

肠道清洁范围分度标准Ⅰ级:肠道准备满意:肠腔无粪便残渣,无粪水潴留,肠液清亮,操作顺利及观察良好;Ⅱ级:肠道准备比较满意:肠腔无粪便残渣,肠腔有污浊粪水,操作比较顺利及观察基本清晰;Ⅲ级:肠道准备不满意:肠腔有粪便残渣或粪块,操作不顺利,甚至因肠道准备不足检查被迫终止。其中Ⅰ级+Ⅱ级为肠道准备符合要求。

3.4 统计学分析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各组清洁效果比较[2]

3组清洁效果比较见下表,试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与对照组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口服中药免煎剂组和健胃清肠合剂口服组用于结肠镜检查前准备清洁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C组

A组、B组和C组相比,P<0.05差异有显著性。据结肠镜检查中肠道清洁程度(I-Ⅲ级)和清洁范围(0-4度)评价肠道整体清洁效果。结果1:A、B两组肠道清洁范围和清洁程度均较理想,其肠道清洁范围满意-比较满意率(I+Ⅱ:98.0%)显著高于C组(86.0%;P<0.04;结果2:A、B两组肠道清洁程度也较理想,其肠道清洁程度满意-比较满意率(3度+4度:89.0%)显著高于C组(63.0%;P<0.05)。

從而得出结果:口服中药免煎剂组与口服健胃清洁合剂在全结肠的清洁范围和清洁程度均较理想,是不同患者可以选择的较理想的肠道清洁方法 [5] [7]。

参考文献

[1]尤黎明. 内科护理【M】.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观察的范围教学设计 第5篇

首先,从课前游戏开始,让学生感受观察点的高度的变化,观察的范围也会有相应的变化,然后解释课题,并且让学生感受生活当中有数学,处处留心皆学问。

其次,我设计了小猴子爬墙看桃的情境,小猴子在不同的观察点看到不同观察范围,让学生经历了大量的猜想、画一画、试一试环节,其中证明:站得高,望得远,看到的范围大,东西多。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我引导学生认识观察点、阻碍点、观察范围,然后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经历了观察、画视线、合作研究、说理辨析等活动。之后,我创设了影子、客车、老鼠和猫几个情境,使学生体会到影响着观察范围的大小的两个因素:观察点、阻碍点。这一过程我是通过学生比划、课件演示学习的。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发现,学生在探索中感悟,在感悟中发现,在发现中创新,整个环节学习主动,学习氛围浓厚。

再次,这节课我用亲切的语言鼓励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进来,营造一个没有压力,没有权威的课堂氛围,学生轻松愉快的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获取了知识,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又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想象里的思维的灵活性,它能让学生真正成为主动探索者,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了“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当然,这堂课也存在着不足,比如:

1、画图的标准要给学生讲清楚,老师可以展示正确的画图方法

2、影子的变化可以让学生独立画一画

3、阻碍点、观察点以及观察的最大范围再加固一下

4、老鼠和猫这一环节,要给学生区分好两个阻碍点时的情况,可以借助于两个长直尺

观察的范围教学设计 第6篇

根据教学设计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要求。

欣赏古诗、小游戏导入,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引导学生动手画一画、观察找到规律。猴子观察到的桃子的范围,将眼睛、视线与观察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并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发展了学生的抽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不同的练习:电灯下的影子,汽车由远及近行驶时,猫和老鼠等学生熟悉的、有趣的情境,这些情境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促进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进行思维训练,发展学生智力。

上一篇:17年年夜饭主持词下一篇:农忙季节施工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