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人群范文

2024-05-22

亚健康人群范文(精选12篇)

亚健康人群 第1篇

1 开展社区护理的必要性及意义

从健康到疾病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 亚健康状态作为处于健康和疾病中的一种状态, 具有双向转化的特点, 在亚健康状态出现早期加强干预则可向健康方向发展, 否则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如心脑血管疾病等。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其他综合性医疗单位相比, 其在亚健康人群的管理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而现行的疾病控制工作仍以预防生物因素所致疾病为主, 更多地关注已病人群的控制处理, 对亚健康问题尚未予以应有的重视, 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亚健康人群卫生需求的关注。依托社区这一基层卫生服务体系, 有意识地开展针对亚健康人群的卫生服务, 不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而且进一步拓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和项目, 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也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2 社区护理措施

现有的证据表明, 亚健康状态并不是由单一的因素, 而是由生物、心理、社会、行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3]。因此对亚健康人群应该采取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

2.1 完善亚健康人群监测体系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居民健康体检的基础上, 排除患病人群后, 应用亚健康状态量表筛选出亚健康人群, 并建立健康档案, 并将信息录入居民健康管理系统。逐步形成居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三级亚健康人群网络监测体系, 使亚健康状态的监测管理系统化、网络化、自动化和科学化。

2.2 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

在社区中设立健康教育咨询机构, 采用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制作板报或宣传栏、举办亚健康状态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 向居民介绍亚健康的病因、特点、预后和可能出现的危害、预防等相关知识, 全面提高社区居民对亚健康状态知识的认识程度。引导居民树立新的健康观念, 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主动采取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2.3 注重社区心理干预

亚健康的形成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密切关系, 正确评价自我、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维持愉快稳定的情绪是防治亚健康状态的关键之一[4]。因此, 应加强社区心理干预工作, 指导居民在面对各种压力时, 主动寻求社会支持, 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 学会自我解压, 可选用暗示、宣泄、疏导、自我松弛等多种方法缓解心理上的紧张状态。

2.4 加强生活方式干预

2.4.1 合理膳食

引导居民按时进餐, 遵循早餐吃好、中餐吃饱、晚餐吃好的原则。食物要多样化, 选择合理的膳食结构, 谷物为主, 有荤有素, 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常吃奶类、豆类和豆制品, 经常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少吃咸食、高脂肪食物、甜食、熏烤食品。

2.4.2 适当运动

体育锻炼是防治亚健康的良方。适当的运动可使人放松心情, 消除紧张情绪;同时运动可促进人体各个组织器官机能达到良好状态, 提高机体免疫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有利于身心健康。体育锻炼应遵循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 应达到每周3 次以上, 每次持续30 min以上;运动项目以有氧运动为主, 如太极拳、慢跑、游泳、跳舞、瑜伽等。

2.4.3 按时作息

睡眠是维系人体正常功能的重要生理过程, 其保证了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各器官的功能, 与提高免疫力、抵抗疾病的能力有关系。此外异相睡眠可以减轻、缓解精神压力, 对于精神和情绪的平衡非常重要。因此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应劳逸结合, 避免经常熬夜, 保证充足睡眠。

关键词:亚健康,社区护理,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6:5-10.

[2]Afari N, Buchwald D.Chronic fatigue syndrome:A review[J].AmJ Psychiatry, 2003, 160 (2) :221-236.

[3]Hempel S, Chambers D, Bagnall AM, et al.Risk factors for chronicfatigue syndrome/myalgic encephalomyelitis:A systematic scopingreview of multiple predictor studies[J].Psychol Med, 2008, 38 (7) :915-926.

重点人群健康教育 第2篇

社区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是根据社区居民不同的年龄、性别、职业特点,将其划分成相应的重点人群,再根据不同人群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活动。认真抓好社区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是实现社区健康促进的有效途径。

一、妇女健康教育

妇女的卫生知识水平与卫生行为习惯,直接影响到家庭乃至社区人群的健康状况;她们的健康水平和保健能力更直接影响到下一代的身心健康。因此,做好妇女,特别是家庭主妇的健康教育,是社区健康教育的重中之重。

(一)妇女健康教育内容的选择

妇女健康教育要根据女性生理和心理的特点,重点选择与妇女生活、工作密切相关的卫生保健知识进行教育。

1、妇女重要时期的保健教育

月经期 主要内容有:月经的生理知识;月经期可能出现的心理情绪变化;经期的卫生保健常识及营养、睡眠和劳动注意事项等问题;经前期紧张症及一些月经病的防治知识等。

妊娠期和围产期

主要内容有:孕前准备;妊娠的生理卫生知识;妊娠期母体的变化;妊娠期劳动、休息、营养等保健知识;孕期用药及性生活注意事项;孕期的自我监护和胎教等。围产期的生理和心理卫生知识;分娩的先兆;临产、分娩的过程;无痛分娩的配合;产褥期的卫生保健常识;产后常见病的预防、早期发现及简易处理知识及技能;新生儿的保健常识。

更年期 主要内容是更年期的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知识,尤其是心理卫生教育。因为更年期妇女心理发生变化,会出现敏感多疑、焦虑、恐惧等问题,情绪不稳定,易于激动烦躁、喜怒无常,需要家人、同事、邻里的谅解、体贴和关心。正确的心理教育能帮助妇女平稳在渡过更年期。

2、婚前教育

男女生殖系统的解剖、生理知识;有关男女性生理、性心理和性生活的卫生常识;婚前检查的意义;受孕原理及计划生育,优生、优育、优教的知识;婚后的心理卫生知识,都应在婚前得到教育,以利于婚后过上健康的婚姻生活。

3、科学育儿知识的健康教育

科学育儿知识包括:认识母乳喂养的意义及有关母乳喂养知识,添加辅食的正确方法;婴幼儿生理、心理发育特点;婴幼儿保健知识;对婴幼儿发育的监测方法;婴幼儿正常生理和异常生理的区别;孩子出现异常情况的处理原则;儿童心理、语言发育特点及情感意志的发展特点;实施早期教育,开发婴幼儿的感官知觉、动作、语言能力的方法;计划免疫和预防常见病知识;培养孩子良好卫生习惯的内容和方法等。

4、妇女常见疾病的防治知识

一些常见的妇科疾病严重影响着女性的健康和生活。如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等月经病;外阴炎、阴道炎、子宫颈炎、输卵管炎等生殖系统炎症;乳腺增生、乳腺肿瘤、子宫颈癌、卵巢肿瘤、子宫肌瘤等生殖系统肿瘤;以及淋病、梅毒、尖锐湿疣、软下疳、艾滋病等性病。将这些妇科病的防治知识传授给妇女,有利于妇女进行自我防护,无病早防,有病早治。如让妇女掌握乳腺癌的自我检查方法,以利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让妇女认识定期普查对防治妇科病及妇科肿瘤的重要意义;性病、艾滋病的传播感染途径及防治知识等。

5、家庭卫生保健知识

让妇女掌握必要的家庭卫生保健知识和技能,对家庭成员的卫生习惯和健康观念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妇女家庭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家庭的饮食卫生,如食品的保管和贮藏,饮食构成和营养知识,科学烹调知识。家庭中常用的食具消毒方法,肉、鱼、蛋等类食品质量的鉴别,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防治知识等;家庭环境卫生知识,如居室采光、通风、及装饰对健康的影响等;家庭除四害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家庭用药及护理知识,如家庭用药的原则和注意事项,急性烧、烫伤、刺伤、鼻衄等的处理原则和简易急救方法;家庭心理卫生知识,如家庭人际关系的处理,家庭成员的心理疏导等。

6、美容保健知识教育

指导女性正确选择使用化妆品,让女性掌握常用的美容知识及美容技巧,正确选择美容院及美容医院,美容手术应注意的事项,以及健康的美容观念等,也应成为妇女健康教育的内容。

(二)妇女健康教育的组织实施

由于社区妇女职业各异,作息时间也不一致,健康教育的组织实施工作有一定的难度,必须依靠社区党政组织、妇联等机构,根据女性个体、群体的特点和需求,结合本地区实际,采取不同的形式、方法来实施。

1、依靠社区党政组织和妇女基层组织

社区的街道办事处、居委会是社区的行政组织,健康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动员社区领导,把健康教育纳入他们工作的议事日程。由他们出面,承担健康教育的组织工作,才能有效地组织健康教育对象。

妇女健康教育还可依靠妇女基层组织、卫生院、计划生育委员会、厂矿、机关、学校等基层组织。这些基层组织与基层妇女有着最广泛、最密切的接触和联系,动员这些组织参与健康教育,也是组织实施社区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2、利用婚前培训

婚前是开展健康教育的良好时机,与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合作,在婚前培训班开展健康教育,如性教育;妊娠、分娩、育儿知识的教育;婚姻家庭心理辅导等。

3、利用计划生育年审

计划生育部门每年都开展独生子女证的年审工作,与计划生育部门合作,在独生子女证年审时开展妇科病普查工作及妇科病的防治知识教育,可取得较好效果。

4、利用各种活动日及评比活动

在“三八”妇女节、各个卫生活动日如无烟日、艾滋病日、食品卫生法周年纪念等活动日中,街道办事处、医院、卫生院等会开展一些相关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插进妇女健康教育内容,讲述一下相关的健康问题,容易引起妇女的兴趣。

而配合一些“五好家庭”评比,美化环境检查、评比等活动,开展相关的妇女健康教育活动,往往会得到社区领导的支持,取得良好的效果。

5、举办知识讲座 选择女性关心、感兴趣的健康问题,邀请有关专家,或与医院、卫生院合作举办讲座。如各种美容讲座、妇女常见肿瘤的自我诊断、更年期妇女的心理保健、儿童早熟症的预防、青春期健康问题讲座等。

二、青少年健康教育

搞好青少年的健康教育,不仅关系到一代新人的健康成长问题,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兴旺发达。

青少年时期是人的生理、心理走向成熟的阶段,身心健康方面的问题最多,最需要关心和教育。青少年求知欲高、模仿性强、可塑性大,在这一时期加强对他们的健康教育,不仅容易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而且可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对青少年实施健康教育是一项投资少,收效大,具有战略意义的卫生保健措施。

(一)青少年健康教育的内容选择

青少年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关健时期,面临的身心健康方面的问题较多,健康教育的内容也比较广泛。在开展青少年健康教育时,要瞄准目标,根据具体对象来选择相应的内容。

1、生理、心理卫生知识教育

主要内容有:人体的构造、人体各系统、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和特点;青少年生长发育的特点;什么是青春发育期;青春期的生理变化;青春发育期的特点和卫生问题。结合青春期的健康教育,从正面讲解有关性的卫生知识,如男、女生殖器官的构造、功能;男女在体格发育上的差异;男女第二性征出现的时间和次序;什么是月经;什么是遗精;月经期怎样做好卫生保健;女性乳房的发育及怎样保护乳房。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卫生教育,对生长发育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如好奇、羞涩、胆怯、渴望独立,以及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性心理、恋爱心理等进行认识和疏导。教导女性如何克服紧张、不安、羞涩、恐惧的心理;教导男性如何对待手淫;怎样正确对待男女同学间的交往;怎样正确认识和对待友谊;如何对待早恋;如何抵制异性的不良诱惑;如何克服学习、友谊、爱情中的矛盾和困扰等。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心理素质,克服不良的心理倾向。

2、生活卫生知识 主要内容有:按时作息的好处和怎样做到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早晚刷牙的好处和正确的刷牙方法;定时定量进餐的好处,不吃早餐对健康的影响;饭前便后洗手、饭后漱口、吃饭时细嚼慢吞与健康的关系;偏食、挑食、吃零食、暴饮暴食对身体的危害;如何预防食物中毒和食源性传染病;养成勤洗澡、勤理发、勤剪指甲、勤洗换衣服的卫生习惯;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等。

3、学习卫生与保护视力知识

主要内容有:看书写字的正确姿势;参加课间活动和课外活动的好处;保护视力的重要性,预防近视的主要方法,坚持做眼睛保健操的好处和正确的做操方法;如何处理好学习与休息和体育锻炼的关系;怎样对待学习中的压力和挫折等。

4、青少年防病知识

主要内容有: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等传染病的防治知识;蛔虫、蛲虫等寄生虫病的防治知识;近视、沙眼、龋齿、脊柱弯曲等常见病的防治知识等。对青春期少年还应进行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教育,对少女进行青春期妇科病的防治教育。

5、安全教育及拒绝毒品知识

亚健康人群的保健护理分析 第3篇

【关键词】 亚健康人群;保健护理;分析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34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474-01

处在疾病和健康间的“第三状态”,就是所谓的亚健康状态。据报道,目前大约有百分之五十的人正处于亚健康状态当中,同时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症状,比如:注意力不集中、心绪不宁、健忘、食欲不振、头痛等[1]。如果人们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中,就会严重影响其身体与心理的健康,从而引发各种心理和生理的疾病,甚至会引发代谢性疾病、恶性肿瘤病症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等。所以,针对亚健康人群进行有效的保健护理,有助于帮助人们形成合理的生活方式与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其他疾病的出现,进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针对亚健康人群的保健护理分析,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有关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64例亚健康患者,其中有34例男,34例女,年龄在30-5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8±7.8岁,主要的临床表现症状:健忘、失眠、头痛、精神萎靡以及食欲不振等。

1.2 方法 主要通过生理、心理与行为等方面进行给予患者保健护理,并分析患者进行保健护理之后发生症状的变化情况。

2 结 果

64例亚健康患者通过行为、心理以及生理等全方位保健护理后,其出现的临床症状均有所减弱,甚至是消失。

3 讨 论

亚健康人群保健护理分析。

对于亚健康人群的保健护理,首先需要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与方式。在正常的工作与生活中,需要正确看待压力,将它视为正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于有效的减压措施,把握合理,确保具备良好的身心健康。此外,在日常的生活与工作当中,注意劳逸结合,确保足够的睡眠,及时调整具备规律性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2]。一般情况下,需要确保在2-3d之内进行更换鞋子,尽量将脚部的舒适感进行提高,防止鞋子出现变形现象,将脚步的保健方法进行进一步加强。注意保持卫生,尤其是手部的卫生,需要经常洗手,维持手部时刻干净。同时,需要保持适量的户外体育锻炼,但是不能剧烈运动或者过度运动。

其次是关于充足的营养保健护理。给予患者合理的日常饮食,保证补充丰富的营养,每天的膳食注意均衡。在人体正常运转当中,必须具备的营养元素就是维生素以及矿物质,则其中的维生素A,可以将人体糖蛋白的合成与释放速度进行加快,而细胞膜表面蛋白中的重要构成物质就是指糖蛋白,以此同时,它也是人体最重要的免疫球蛋白类型[3]。针对维生素c、B族维生素以及铁等维生素与矿物质,在人体内是没有办法自然合成,所以需要采取口服维生素片的方法进行补充。此外,對于各种不同的微量元素,比如:维生素B2、B1、锌、硒等,在某一程度上会直接影响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对于长期面对电脑工作的人群,极易产生电脑综合症,比如:精神不振、视力模糊等等,因此需要加强补充维生素A,这维生素A在人体营养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这是由于维生素A在人体新陈代谢当中产生相对比较大的消耗量,很容易将人体内的营养导致失衡,因此,患者必须保持口服维生素A,1粒/d。

最后就是大量饮水,通常情况下,患者每天的饮水量不能少于三杯[4]。由于茶水具备醒脑提神、解渴利尿、润肺生津等的作用,所以人们在进行午睡之后,应该先饮一杯清淡的茶水;由于白开水具有改善排泄、增强人体的免疫能力、解毒能力以及促消化、促进循环等的作用,人们在睡觉之前进行饮一杯白开水,不仅如此,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也需要适当的饮用白开水,从而将人体内的疾病抵抗能力进行提高。

矫正患者不良行为也是亚健康人群的保健护理中有效方法之一。主要的矫正内容有限制、加强、自我监测等。其中的限制就是将某些导致人们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不良行为进行限制,比如:生活无规律、酗酒、吸烟等,通过限制的方式进行矫正。而加强就是将人们的行为给予优化改造,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不断加强。自我监测就是把自己的行为通过记载和报告的形式,从中寻找不良的行为,并及时纠正。

心理调节保健护理法,也可以有效防止亚健康状态的出现。在产生疾病的过程中,患者的情绪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的好坏直接影响亚健康状态的正常转归。在现代生活当中,最常遇见的消极情绪有紧张、郁闷以及压抑等。如何才能有效解除压抑,需要树立良好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持着积极的心态面对现实。而紧张就是造成亚健康疾病的产生,只有通过心理学的方法进行调节。首先分析引起不良情绪的原因,通常有工作性质、社会环境、人际关系以及人格特征、家庭等方面的因素,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方法进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改变环境等,才能有效调整心理产生的紧张现象。此外,需要及时预防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刺激,其中导致心理刺激的因素也有很多,比如:工作发展不顺利,家庭不和睦以及朋友、同事之间产生矛盾等[5]。需要人们保持良好的心态进行对待这些不利的因素,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将以下四个良好做好:劳动实践良好、自我意识良好、社会适应能力良、人际关系良好等,这样就会有效的进行预防心理刺激,让这些不利的因素逐步演变成有利的因素,作为努力奋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丁言浩.大学生亚健康的预防措施[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1(03):67-70.

[2] 罗蓝芳.现代亚健康的保健预防[J].中国医药指南,2012,4(27):13-17.

[3] 闫萍,赵光禄.亚健康状态对大学生的危害及护理干预[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6(08):54-60.

[4] 魏毅.对亚健康人群运动康复的实验性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2(12):34-48.

高校亚健康人群健康管理模式研究 第4篇

根据健康评估的综合判断可将健康分为第一状态 (健康状态) 、第二状态 (疾病状态) 和第三状态 (亚健康状态) 。通过“MDI健康评估”对世界性的普查得出, 疾病状态人群占20%, 健康状态人群仅占5%, 剩下75%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1]。这就不得不引起我们对亚健康的重视和思考, 亚健康是一种介于健康和疾病的中间状态, 按照医学标准, 这类人群虽然没有疾病, 但是却有虚弱、不适以及自身无法发现的器官功能下降等现象, 如果不加以控制和干预, 很有可能过渡为疾病状态。研究发现影响健康的后天因素当中, 个人的生活方式占到很大比例, 例如缺乏运动、久坐、熬夜、饮食不规律等。高校人群以运用脑力为主, 体力活动的不足使得高校教师学生常常处于亚健康状态, 这类亚健康高危人群与其工作性质是分不开的[2]。因此, 探讨亚健康人群健康管理模式, 尤其是研究高校人群的亚健康状态是极具潜力的。

2 健康管理概述

2.1 健康管理的概念

健康管理是指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的监测、分析、评估, 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整个过程的核心是:健康管理是动态的、循环往复的, 并没有一个终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个过程对于个体或群体来说是终身受用的。

2.2 健康管理的发展

健康管理最早源自于美国, 1978年密歇根大学成立了健康管理研究中心, 之后健康管理在美国发展迅速, 已经成为了医疗服务体系中的很重要的部分, 通过健康管理计划, 受益的美国人越来越多, 同时大大缓解了整个国家的医疗负担。相比美国, 我国的健康管理发展较为缓慢, 我国虽然早在2005年就设置了“健康管理师”职业, 但是对于我国来说, 目前的医疗条件仅能满足人们的最基本医疗需求, 对患病者进行诊断、治疗。但当个体或群体处于亚健康状态时, 很难有专门机构及充足的“健康管理师”来进行健康管理规划, 因此诊断亚健康、治胃病, 防止亚健康向疾病过渡是今后健康管理发展的重心。如何将健康的意识渗透至每个人、对健康进行科学的管理还需要人们健康素质的不断提升和健康管理模式不断的完善。

2.3 健康管理的一般流程及模式

健康管理的一般流程, 从第1~4步始终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健康管理的模式应密切围绕健康管理的一般流程, 从管理者、管理手段、目的和管理方式入手, 结合自身的优势保证健康管理的实施。 (如图1)

3 高校健康管理模式探讨

3.1 高校优势

立足高校, 尤其是高校体育院系进行健康管理, 有下面四方面优势。

(1) 高校体育院系每年都会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学生体质监测, 为每位测试者建立相应的数据库, 这套相似的流程和程序可以为高校健康管理提供资源共享, 交流经验, 保证健康管理顺利进行。

(2) 高校拥有国家及省市财政的支持, 可以引进一系列亚健康测试设备, 例如:国民体质检测仪 (包括身高测试仪、体重测试仪、肺活量测试仪、握力测试仪、反应时测试仪、坐位体前屈测试仪、闭眼单足站立测试仪、纵跳测试仪、俯卧撑测试仪、仰卧起坐测试仪、台阶测试仪等) 、人体成分分析仪、骨密度分析仪、心肺功能测试系统、动脉硬化检测仪、亚健康仪、腹部脂肪测量仪、脊柱测量仪等。这些仪器并不是医疗系统诊治疾病常用仪器, 而且与医院的诊断方式也不同, 主要从人体的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灵敏素质、柔韧素质和运动心血管系统出发, 评价人体的健康水平。

(3) 高校体育院系拥有相关专家和教授, 这些专家和教授多年从事于亚健康、保健康复、运动处方的研究, 他们通过测试的结果, 从运动的角度, 以运动处方的形式为相关测试人群进行量身计划制定, 这对缺乏运动的高校脑力工作者来说很有必要。

(4) 高校体育院系运动人体科学的本科生及研究生也将在健康管理当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在专家和教授的带领下, 学生既能把所学应用于实践, 又能指导测试人群怎样去适量运动, 这也为健康管理过程中提供了专业的人力资源。

3.2 高校健康管理模式的实施

3.2.1 高校体育院系建立亚健康人群测试中心

中心可容纳面积在150m2左右, 从体育院系教师队伍中选取1~2名专家和教授作为负责人, 另有2~3名青年教师加入健康管理, 同时从运动人体科学研究生或本科生中选取10人。仪器设备全部联入系统, 由主机最终打印亚健康测试报告。

3.2.2 测试过程

测试前进行人员培训, 负责人对整个测试进行把握, 青年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测试。测试前需要受试者填写有关自身状况、日常生活和行为方式的问卷, 若遇年龄较大、不适宜做运动的患病受试者, 则由负责人决定取消部分测试项目 (例如:原地纵跳、心肺功能测试等) , 其他受试者依次进行项目测试, 测试完毕之后, 根据最终打印亚健康测试报告。负责人带领专业教师及学生, 结合受试者的问卷情况, 分析亚健康测试报告, 制定相关的运动处方, 然后由专人通知受试者, 并指导受试者进行运动, 之后定期再次进行反馈测试, 与首次测试进行比较, 重新进行亚健康评价, 然后依据评价修改运动处方, 这样一直进行下去建立永久的健康管理数据库, 作为受试者的电子档案, 并做好受试者资料的保密工作。

3.2.3 测试的范围逐步扩大, 与企事业单位合作

模式的实施成熟之后, 可增加测试的样本量, 通过测试公务员、工人、农民工等鲜明个体和群体的健康水平, 可以做进一步比较、研究, 为更加科学的进行健康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健康长寿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重视健康也与国家的文明发展程度息息相关, 对亚健康人群的健康管理模式进行积极的探索和深入的研究, 有利于提高我国人口的健康水平, 有利于减轻国家的医疗和财政负担, 使人们生活更加安居乐业, 为社会创造更大的财富, 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为子子孙孙造福。另外, 亚健康人群的健康管理模式在高校、中小学等企事业单位的应用也不尽相同, 探讨适合自身的健康管理模式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探讨高校亚健康人群健康管理模式。旨在提出一种新思路, 使得高校体育院系在亚健康人群健康管理中占有主体地位, 建立永久的健康管理数据库, 更好的服务于高校亚健康人群, 乃至整个社会的不同人群。

关键词:高校,亚健康,健康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赵斌.体育保健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17-21.

电力防辐射服保护人群健康 第5篇

电力防辐射服保护人群健康

科技的发展及应用,改善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由通讯、广播及高压输电线路等不同频段用电设备增加所产生的环境电磁辐射污染可能存在的健康危害却越来越多的引起了人们的忧虑和关注。国内外已有大量文献报导,不同频段的低强度电磁辐射长期暴露可能与癌症、神经行为改变、记忆力丧失、帕金森氏和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及其它一些疾病有关。2000 年6 月,国际癌症研究所(IARC)将极低频电磁场(工频电磁场)列为可疑致癌物。

亚健康人群 第6篇

【关键词】体检护理;健康;亚健康;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2-0171-02

近些年来,伴随社会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在生活质量方面的要求也逐渐提高,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问题[1]。人们通常会定期到医院进行健康体检,从而更加清楚了解自己的健康情况。在健康体检期间,实施积极的护理干预可以使体检人员感受到工作人员的关心,进一步配合体检工作顺利进行[2]。本院探讨了健康体检护理在健康和亚健康人群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12月间体检人员90例,男性49例,女性51例,年龄17-66岁,平均年龄(43.7±4.5)岁。其中65例健康者,25例亚健康者。所有人员均接受抽血、胸片、B 超、尿常规、内外科及心电图检查等。

1.2 方法

在2013年再次对这批人员进行健康体检,体检项目与第一次均相同,包括抽血、胸片、B超、尿常规、内外科及心电图检查等。二次体检实施了健康体检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1 体检前护理

将第一次体检中亚健康群体出现的疾病整理成册发放给所有体检人员,讲解常见疾病的致病机理,症状及预防措施。介绍体检基本流程及其注意事项如体检前3天不可饮酒,饮食清淡等。尽可能消除体检者紧张焦虑状态。

1.2.2 体检中护理

护理工作人员首先需要了解体检者尤其是亚健康者的健康需求,借助专业技能与礼仪,微笑面对所有体检者,提高服务意识,加强护患间沟通,促进工作顺利进行[3]。另外可以在体检中心增设书籍报刊、电视,播放轻音乐缓解体检者紧张的心情。

1.2.3 体检后护理

在饮食方面要控制患者以清淡为主,忌食过咸、辛辣食物。禁止暴饮暴食,每餐七八分饱为宜,减轻胃肠负担。禁饮咖啡、浓茶等,鼓励多喝水,均衡膳食,确保身体营养。戒烟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规律作息时间。指导体检者特别是亚健康人员合理用药,讲解用药注意事项与不良反应症状。建立体检人员个人健康档案,长期跟踪信息。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次体检过程中抽血、胸片、B超、尿常规、内外科及心电图等检查时间,向90例体检人员每人发放一份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回收90份,有效率100%。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对体检环境,体检流程,医院表示的清楚度,导医的服务态度,接诊护士的护理技术,体检人员、超声人员及放射人员的服务效率、医生交代相关注意事项是否清楚等的综合评价,每项1-5分,30-35分为十分满意,20-30分为满意,低于20分为不满意,分值越高说明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通过SPSS19.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表示数据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次体检各项检查所用时间的比较

二次检查中抽血、胸片、B超、尿常规、内外科及心电图等检查时间较第一次均明显缩短,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次体检中服务满意度的比较

二次体检中43人比较满意我院的护理干预,满意度为95.6%明显高于一次体检,数据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伴随生活条件的改善,生活压力的加大使得大多数人均处在一种亚健康状态[4]。亚健康是一种处在健康与疾病间的临界态,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阶段,若不及时处理便会引起一系列严重疾病,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进行定期体检显得尤为重要,有利于主动熟悉自身健康状况,有目的的预防及治疗疾病[5]。时代在不断进步,医学模式同样也在不断转化,现代医学已经慢慢转变成“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要求医务人员在为病人诊治身体疾病时,也要关注其社会与心理状态,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康复效果。体检能够使人们及时掌握自身状态,可以预防发生早期疾病[6]。在体检前护理中,护理人员应按照体检人员的文化水平、工作环境等给予不同的疾病教育措施,使得体检者对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在体检过程的护理中,严格管理医护人员礼仪着装,有利于得到体检者信任以及心理上愉悦,从而提高体检工作效率。过于严肃的医疗环境会使体检者产生恐惧、反感,容易因为体检的不良情绪而干扰体检过程。在体检中心增设书籍报刊、电视,播放轻音乐可以有效愉悦体检者情绪,尤其在排队体检期间,可以避免体检者发生急躁情绪,维护体检秩序。体检后对于饮食、生活习惯方面的护理十分重要,通过调节饮食、睡眠,能有效使疾病转良[7]。结束体检后,医院建立体检人员个人档案,使体检者下次体检更加方便,有利于拉近体检人员同医院间的联系,使体检工作呈良性发展趋势。这样也有利于体检者自身实时查询身体健康情况,保持合理生活习惯,保障生活质量。

本院研究结果指出,二次检查中抽血、胸片、B超、尿常规、内外科及心电图等检查时间较第一次均明显缩短,二次体检满意度明显高于一次体检。由此可知,健康体检护理护理在健康与亚健康体检中优势显著,是当代医学模式的发展趋势,给予体检者生理、心理及精神方面的关怀,提高了体检效率与服务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谢月琴. 临床护理路径在健康体检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2012,9(35):88-89.

[2] 刘翠珠. 人性化护理在健康与亚健康人群体检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8):316-317.

[3] 岳玉桃,郑自安,邵永春,等. 1065例公务员健康体检结果与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150-151.

[4] 孙立辉,张颖彬,任海英,等. 健康管理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医药,2012,7(7):272-273.

[5] 魏洪莲. 對体检女性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价值[J]. 中国医学创新,2012,9(20):140-141.

[6] 丁晓月. 人性化护理在健康与亚健康人群体检中的应用效果[J]. 家庭护士,2010,31(6):351-353.

男女亚健康人群血液生化指标的分析 第7篇

关键词:中年男女,亚健康,血液生化指标,对比研究

健康的概念是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 而不再是单纯的没有疾病或病弱。它不仅涉及到人的生理, 而且精神心理方面的问题, 即健康要达到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而亚健康是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临界状态, 虽然不能作为疾病, 但它也可以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而且与健康人群相比, 处于亚健康的人更容易发展为疾病。其成因复杂, 环境、心理、等方面的刺激, 均可使机体发生相应的代偿反应。长期以来通过检测血液生化指标, 是评价人体器官功能、物质代谢和健康状态主要手段之一[1,2,3]。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来我院进行体检者的血液生化指标, 对其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为疾病的预测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共600例, 按照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对亚健康状态的诊断标准分为亚健康人组和健康人组, 亚健康人组共460例, 均符合男250例, 女210例, 年龄42~53岁, 平均44岁;健康人组140例, 男80例, 女60例, 年龄43-57岁, 平均45岁。两组年龄、性别构成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向所有研究对象解释了本次研究目的和方法, 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同时要求研究对象于采血前一周内适当控制饮食, 所有研究对象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5ml。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液分血糖 (GLU) 、总胆固醇 (TC) 、三酰甘油 (TG)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低密度脂蛋白固醇 (LDL-C) 的测定。检测由专业的检验医师进行, 仪器和试剂使用均按说明书进行[4]。

1.3 统计学方法

统计处理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比较分析, 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亚健康人组男性TC、TG、LDL-C均显著高于同组女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亚健康人组男性HDL-C显著低于两组女性, 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均P<0.05) 。亚健康人组男性GLU与同组女性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健康人组比较男性与女性的各血液指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亚健康人组男、女性TC、TG、HDL-C、LDL-C均高于同性别健康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

注:与女性比较, *P<0.05;与同性别健康人组比较, #P<0.05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量明显增高, 在氧供充足条件下, 脂肪酸可分解为乙酰COA, 彻底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大量能量, 身体的大多数组织均能氧化脂肪酸, 但脑组织例外, 因为脂肪酸不能通过血脑屏障。而随着社会工业化的程度不断加深, 体力劳动大大减少, 而脑力劳动随之提高, 这一结果导致了身体内的脂肪不断增高, 增加了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 进一步发展可能导致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因此, 通过早期检测血脂, 可以及早发现血脂异常, 力求在血脂可逆阶段, 采取积极的措施对血脂进行控制, 阻断亚健康状态向疾病的转化, 提高人群生命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5,6,7]。本研究结果显示, 亚健康人组与健康人组比较, TC、TG、LDL-C均明显增高, 这一结果导致血液粘度增高, 降低了血液的氧气供给能力, 可见血液相关指标的升高是导致出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与国内付娟等[8]报道的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结果还显示, 亚健康男性的血脂水平显著高于女性, 这可能与男性长期的不健康饮食、吸烟、饮酒、社会压力较大等因素有关。这一结果也进一步提示我们亚健康男性可能存在较高的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综上所述, 亚健康状态人群尚未发展为疾病, 这一阶段往往是一个可逆的状态, 可以通过合理膳食, 保持营养均衡, 尽早戒除不良生活习惯, 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来改善身体的亚健康状态。

参考文献

[1]张改云.老年人血液生化指标特点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 4 (18) :96.

[2]赵志宏.血液生化指标CRP的临床检测意义探讨[J].医学信息:上旬刊, 2010, 23 (24) :4902-4903.

[3]左玲.荆门市医务人员血液生化指标监测综合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 2010, 17 (24) :169-170.

[4]England JM, Rowan RM, VanAssendelft OW, et al.Protocolfor evaluation of automated blood cell counters Iwtemationalcommittee for standardization in haematology (ICSH) [J].ClinHaematol, 1984, 6 (1) :69-84.

[5]仉慧敏, 孙淑华, 胡晓燕, 等.无菌大鼠血液学及血液生化指标正常参考值的测定[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1, 21 (5) :26-31.

[6]林太杰, 陈玮, 高海兵, 等.不同膜分离器对血浆置换后血液生化指标及凝血功能影响的比较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 2011, 33 (4) :86-88.

[7]林婉媚, 彭成丰.血液生化指标CRP在临床上的检测意义[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2010 (20) :181.

浅谈亚健康人群的自我保健指导 第8篇

1 引起亚健康的原因

1.1 生物学因素

1.1.1 环境因素

科技发展、车辆人口增加使很多居住在城市的人群生存空间狭小, 再加上房间长期封闭, 导致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降低[2];噪声污染、大气污染等对人体的心血管和神经系统都会产生不良影响[3]。

1.1.2 个体因素

我们自身的某些不足和遗憾, 往往成为自我折磨的理由;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和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不健康的运动方式和生活习惯都会导致亚健康的发生。

1.2 心理学因素

1.2.1 压力对身心的影响

长期的紧张、压力对身体、心理都是有负面影响的。社会发展至今已进入了一个“信息爆炸”的信息社会, 人们希望跟上时代的步伐, 想在竞争中获胜, 就要努力学习, 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养, 所以给自己很大的压力, 从而出现亚健康状态。

1.2.2 个性对身心的影响

不同的价值观、性格以及追求什么等因素起着相当大的作用。也许你周围的事物, 也无法决定你能拥有什么, 然而, 在遭遇面前你可以决定反应的方式[3]。

1.3 社会学因素

1.3.1 社会紧张性刺激过度

伴随着社会转型而出现的一定程度的社会失范, 是社会成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适应上的困难[3]。

1.3.2 社会支持不足

工作单位不断的进行裁员, 从而导致单位的支持系统瓦解;现行的医疗条件难以提供有效的支持;激烈的竞争导致同事之间同学之间缺少情感交流, 削弱了来自同学以及同事的支持。

2 亚健康的特点

2.1 临床表现

所谓的亚健康状态, 虽然无临床症状或症状感觉轻微, 但已有潜在病理信息存在。在不同的地区和环境中, 亚健康状态的表现形式也有鲜明特征。亚健康的临床表现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几类: (1) 心病不安, 惊悸少眠。 (2) 汗出津津, 经常感冒。 (3) 舌赤苔垢, 口苦便燥。 (4) 面色有滞, 目围灰暗。 (5) 四肢发胀, 目下卧蚕。 (6) 指甲成像, 变化异常。 (7) 潮前胸胀, 乳生结节。 (8) 口吐黏物, 呃逆胀满。 (9) 体温异常, 倦怠无力。 (10) 视力模糊, 头胀头痛[2]。

2.2 好发人群

调查显示, 我国亚健康人群发生年龄主要在35~60岁之间。中年知识分子和从事脑力劳动为主的白领人士、领导干部、企业家、影视明星是亚健康高分的人群[4]。有敏感、内向、多疑性格特征的人出现亚健康的频率较高, 且女性多于男性, 尤以中老年为甚。同时据调查显示, 沿海城市明显高于内地城市[2]。

2.3 分类

以WHO四位一体的健康新概念为依据, 亚健康可划分为: (1) 躯体亚健康: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的体力疲劳、虚弱、性功能下降、食欲不振、月经周期紊乱等。 (2) 心理亚健康:主要表现为精神不振、情绪低落、思维紊乱、紧张、焦虑、情绪易躁易怒等。 (3) 社会适应性亚健康:突出表现为对工作、学习、生活等环境难以适应, 对人际关系难以协调等。 (4) 道德方面的亚健康:主要表现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存在着明显的损人害己的偏差[1,4]。

3 亚健康人群的自我保健指南

3.1 运动锻炼疗法

3.1.1 运动疗法

运动可以增强身体各系统的功能, 同时可以缓解压力, 还可以美容, 从而增加个人的信心、增强自我尊重和成就感。亚健康人群可以在工作及学习之余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来使身心放松, 比如骑自行车、跑步、爬山、划船等。

3.2 精神心理疗法

3.2.1 自我放松疗法

放松法是通过暗示和改变肌肉的紧张度, 从而导致肌肉放松, 并使自主神经系统机能得到调节[3]。亚健康人群可以通过张弛训练, 比如深呼吸、缩肩耸肩、握拳、收腹、绷腿等来达到放松状态。

3.2.2 家庭疗法

努力追求积极思想的效果的人, 只需要把他们的目光投向他们的家庭和他们的亲友[5]。家庭的理解关怀可以降低亚健康的发病率, 提倡发扬中华民族的美德, 关心亲人, 相互了解, 相互尊重, 正确处理家庭、邻里关系。

3.3 中医调治

3.3.1 艾灸法

把艾条或药条点燃后, 熏烤患处或穴位、经脉, 通过温热和药物的渗透力来刺激穴位、经脉、患处, 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1]。

3.3.2 足底按摩

足底按摩是一种方便、易行, 既科学又实用的保健按摩方法, 对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尤为适用。经常进行足底按摩, 可调节机体的神经反射, 有利于机体血液循环、调节内分泌、增强免疫系统、通经活络等[3]。

3.4 饮食保健

3.4.1 饮食有节

饮食要有规律, 定时定量, 不过饥过饱, 无过冷过热, 食物的种类要广泛、不偏食。

3.4.2 食物多样, 谷类为主

平衡膳食必须由多种食物组成, 才能满足人体各种营养需要, 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目的, 因而提倡人们要广泛食用多种食物, 另外要注意粗细搭配, 经常吃一些粗粮、杂粮等。

3.4.3 切莫酗酒

适量饮酒有益于身心健康, 如长期过量饮酒则百害而无一益。长期过量饮酒可使人早衰, 精神不振, 思维迟钝, 行为失控, 对健康极为不利[3]。

参考文献

[1]于智敏.走出亚健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1) :1.

[2]李慧珠, 勇国良.亚健康检测与防治[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3 (1) :8.

[3]陈复平, 李强.透视亚健康——多学科视角下的亚健康[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 (1) :1.

[4]朱复融.亚健康自然疗法全书[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 2007 (1) :9.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亚健康人群的影响 第9篇

关键词:体育锻炼,大学生亚健康人群

1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亚健康人群的现状及成因

亚健康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非健康状态, 也有称之为慢性疲劳综合症。处在高度紧张工作、学习状态下的大学生亚健康人群已经成为一个上升趋势。亚健康症状表现繁多, 还可因地区、职业、生活习境, 不同人群导致该症状的出现。亚健康率存在的一些差异, 不同职业人群亚健康率有异, 如沿海城市高于内地城市, 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 中年人高于青年人等。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素质不能完全适应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 最欠缺的是心理素质, 具体表现为意志薄弱, 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 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 缺乏自信心, 依赖性强等。在这一人群中, 有人因自我否定、自我拒绝而几乎失去从事一切行动的愿望和信心;有人因考试失败或恋爱受挫而产生轻生念头或自毁行为;大量资料调查表明, 目前我国大学生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已成为大学生群体的主要疾病;具体表现为恐怖、焦虑、强迫、抑郁和情感危机、神经衰弱等。

2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亚健康人群体的功能及影响

体育锻炼作为增强身心健康的方法已经被大学生们所熟知;它可以促进思维敏捷、改善呼吸系统、提高身心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控制体重与改变形体这是体育锻炼的基本功能。

2.1 增强体质、改善身体“亚健康”状态

体育活动特殊的“规则效应”可以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自律和自控。从事体育运动能提高人体应变能力, 使人善于应付各种复杂多变的环境。因为经常锻炼, 大脑皮层对各种刺激的分析综合能力加强, 感觉敏锐, 视野开阔, 判断空间、时间和体位能力增强, 因而能判断准确, 反映灵敏。同时由于在不同气候、环境中运动, 可以增强机体免疫能力, 经常运动可使白血球数量增加, 活性增强, 增强机体免疫能力, 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在体育活动中各种身体练习的成功, 及他人对自己取得成功后的鼓励和赞许, 都会给练习者带来成功的情绪体验, 能使参与者的自信心得以强化和确立。体育活动可以引导学生向困难、挫折挑战, 锻炼学生的意志, 使得他们在不断的磨练中, 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现实、战胜挫折。

2.2 体育锻炼改善情感“亚健康”状态

由于参加体育锻炼的个体是主动参与, 并在自己的闲暇的时间进行, 因而个体的情绪状态通常是积极、稳定的, 或是为了达到积极的状态, 改善不稳定的状态而进行的体育锻炼。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以提高人对同伴、集体和社会的适应能力, 使人具有团结合作的精神、豁达合群的性格、愉快乐观的情绪, 从而适应各种人际关系, 胜任各种社会角色。在严寒、酷暑、高山、高空等环境条件下进行体育运动, 还能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在这一空间中, 人的心理和身体、人的主体与周围环境、人与周围的人能够充分地交融在一起, 从而促进主体对环境的适应、改善人际关系, 使人达到身心平衡, 获得身心健康。

2.3 体育锻炼对忧郁、焦虑、紧张情绪的改善

根据Ryan (1983) 对1750名医生的调查, 有60%的人认为应将身体活动作为治疗焦虑症的手段;80%的人认为身体活动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Lobitz等人的研究指出, 进行7周的焦虑控制训练在降低焦虑状态方面与有氧练习一样有效, 但是身体练习组比焦虑控制组在生理上显著获益, 如收缩压和心率降低。1992年, 拉方丹等人对1985年至1990年涉及有氧训练和焦虑、抑郁之间的关系 (实验控制十分严格的研究) 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有氧练习可以降低焦虑、抑郁程度越高受益于体育锻炼的程度越大;体育锻炼后, 即使心血管功能没有提高, 焦虑、抑郁程度也可能下降。

2.4 体育锻炼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的产生

尽管目前对一些心理疾病的病因以及体育活动为什么有助于心理疾病的减缓和消除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但是体育活动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手段在国外已得到广泛应用。临床研究表明, 慢跑、散步等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 对治疗抑郁和抗抑郁效果十分显著, 能减轻症状, 增强自信心。因为, 抑郁是以压抑为主导的消极情绪状态, 而运动是以兴奋和充满活力为特点的积极情绪状态。因此, 抑郁者参与运动显然能产生积极的效应。体育活动还可以为存积的各种消极情绪提供一个发泄的机会, 使遭受挫折后的冲动通过运动的方式得以转移或升华, 避免心理障碍的产生。

3 大学生亚健康人群自我检测

大学生亚健康人群在很大程度上还无法对自我的健康状况进行及时的检测和评估。 (1) 身体成长亚健康:学生营养过剩和营养失衡同时存在。 (2) 心理素质亚健康:来自家庭、学校的压力, 引发的逆反心理、反复心理、自卑心理、厌学心理等, 抗挫折能力较差。 (3) 情感亚健康:本应关心社会, 对生活充满热情, 但实际上他们对很多事情都很冷漠, 使自己的“心理领空”越来越狭小。 (4) 思想亚健康:思想表面化, 脆弱、不坚定, 容易接受外界刺激并改变自我。 (5) 行为亚健康:表现为行为上的程式化, 时间长了容易产生行为上的偏激。亚健康的成因十分复杂, 有生理的、心理的、精神的等等各方面的因素;在大多数学生在对自身健康状况不乐观的情况下, 由于对亚健康状态不了解, 所以对自身是否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情况不能给予正确地判定。这种情况导致的结果是, 即便学生自身己经处于亚健康状态, 由于不了解相关知识, 所以不能很好地给予治疗和防范, 最终导致亚健康状态的不断加深, 甚至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各高校应该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 重视体育锻炼的开展, 通过体育锻炼, 增强体质、促进人际交往、培养合作精神、正确认知自我, 增强活力远离亚健康。

4 结论与建议

(1) 深入宣传体育锻炼的意义:强调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功能, 培养团队意识、缓解压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提高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

(2) 根据校情针对性地开展体育运动项目:通过开展选修课、课外活动等方式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 在体验、感悟体育锻炼的同时, 充分发挥体育在娱乐、健身、健心等方面的作用。

(3) 充分利用体育场地设施:提高场馆资源利用率, 应切实改善学校的体育配套设施, 为大学生人群创造良好的体育运动环境。

(4) 教师参与引导:利用体育老师在专项科目中的业务能力或优势, 对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提供科学的理论和技术指导;丰富体育锻炼内容, 优化训练手段, 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

参考文献

[1]罗亦可.运动与健康[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

[2]贾勇.谢冬等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M].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10.7

[3]唐晓彤.大学生体育锻炼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内江科技, 2011.11

[4]刘永峰, 章要在.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表现及体育运动的影响[J].体育师友, 2003.3

[5]王锐, 朱壮志.当代大学生的亚健康状态与对策[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04.18 (2)

[6]何珍泉.体育与健康[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5

[7]李国泰, 夏思永.大学体育教程[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4

亚健康人群 第10篇

1 人群亚健康现状与健康需求

亚健康状态是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健康低质量状态及其体验, 是各种疾病的重要起源和基础[1]。据“2006北京国际健康论坛”的调查:我国人口中15%属于健康, 15%属于疾病, 70%属于亚健康, 亚健康人口已超过9亿。全国16个省、直辖市区内百万人口以上城市的调查也发现, 城市人口亚健康的平均发生率是64%, 其中北京75.31%, 上海73.49%, 广东是73.41%。亚健康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劳动生产力的下降、慢性病的增加和医疗费用的增长, 这不仅是个人与社会经济和健康资源的损失, 更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

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健康观也发生了改变。健康体检作为现代人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已逐渐被认可和重视。健康体检的兴起使医院的服务对象从病人涵盖到健康与亚健康人群, 服务范围也由医疗延伸到预防和保健领域, 这充分体现了现代医学思想不仅只是研究如何解决疾病的问题, 更强调未病先防, 有病防变, 预防为主的新思路。根据本院近三年来的体检数字统计, 亚健康人群约占体检总人数的60%左右, 他们是健康体检最主要的构成人群。越来越多的亚健康人群在解决温饱之后, 保健意识日益增加, 对健康服务的需求也与日俱增, 长期形成的“生病就医”的医疗模式逐渐被打破。关注健康、重视生活行为方式的保健和预防疾病的健康新思维正在逐步形成, 医疗保健服务正面临适应健康新需求的多种挑战。

2 健康管理的认识

健康管理最早源于美国, 近20年来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已经成为西方医疗服务体系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美国, 中等规模以上的企业, 普遍接受了健康管理的专业化服务, 并由此带来远远超过健康管理投入的实际效益。在中国, 健康管理是近年来引入的一门全新的学科和行业, 整体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但在当前社会老龄化, 慢性病发生率不断增高以及由此造成医疗费用持续上涨, 人们寻求控制医疗费用并保障个人健康权益的呼声渐高的形势推动下, 健康管理需求和发展潜力巨大, 是提高全民健康素质的最有效途径[2]。

健康管理目前在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在卫生部2006年关于健康管理师的职业培训教材中, 将健康管理定义为:对个体或人群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 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 其目的是调动个体、群体及整个社会的积极性, 有效地利用各种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3]。

健康体检是实施健康管理非常重要的第一步, 是健康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前提, 目的是有效地发现健康危险因素, 评价和预测健康发展趋势, 及早发现亚健康状态和早期、潜在的疾病人群, 通过定期的健康监测和干预, 预防和控制慢性生活方式疾病和重大疾病的发生发展[4]。健康管理使健康体检功能与健康促进紧密结合, 进一步提升了体检工作的内涵和服务。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影响人类健康和寿命的因素中, 60%是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17%是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因素, 15%为遗传因素, 而8%是医疗服务因素, 更进一步说明了健康管理的作用和地位。

3 亚健康人群实施健康管理的基本模式

现代人关注健康的意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烈, 但对于如何正确饮食和健身, 如何科学养生, 使自己的身心更加健康, 大多数人并不真正懂得。健康管理主要针对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和“慢性病”人群。亚健康是一个动态转化不间断的过程, 是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 受健康危险因素影响最大的中间状态, 容易向疾病状态转化, 在人群中所占比例最大, 因此健康管理的重点人群是亚健康人群[2]。

慢性生活方式疾病的自然进程是健康危险因素作用的长期积累、叠加、协同的过程。发现和控制亚健康, 早筛检, 早干预, 早诊治, 防止亚健康演变成疾病是预防慢性病的关键[4]。传统体检的目的往往停留在“有病赶紧治, 没病求安心”的水平上, 只是简单地将各种检查结果罗列给客户, 当处于亚健康状态时, 实验室检查指标可能完全正常, 亚健康这一预防疾病的最佳切入点就容易被忽视。健康管理的实施改变了以往健康体检缺乏后续服务的状况, 是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结合, 是真正以人为中心、以健康为中心的一种全新服务模式。结合健康体检与临床预防工作的实践和做法, 认为对亚健康人群实施健康管理的基本模式和步骤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亚健康的检测:

亚健康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和体征, 因此目前临床上还没有特殊的检测手段, 健康体检结合问卷调查是了解亚健康人群健康状况的最佳途径和方法。通过个性化的体检套餐、调查问卷和咨询可以全面了解包括个人医学史、行为及生活方式、心理因素等在内的健康信息, 全面正确地获取健康信息是对亚健康人群实施健康管理的重要基础。

(2) 建立电子健康档案, 实现健康数据的信息化管理:

详细记录个人健康信息、体检结果、治疗措施等资料, 利用计算机、体检软件等先进技术进行健康信息管理, 方便查询和追踪监测, 同时确保信息的连续性、完整性和预见性。

(3) 亚健康状况的评估:

综合个人生活行为、生理心理社会因素, 根据体检结果对健康状况进行前瞻性、个体化分析, 包括慢性病风险、饮食营养状况、衰老状况、心理、免疫状况等评估。按照疾病状态、亚健康状态和健康状态进行分类, 找出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 为制定健康维护计划提供科学依据。筛选高危人群, 了解亚健康的成因, 及早发现亚健康状态和早期潜在的病患人群, 预测健康发展趋势。对单位体检客户作群体评估, 找出主要问题进行群体干预。

(4) 提供综合性亚健康干预方案, 制定健康目标和改善计划:

在对亚健康状态进行全面评估的基础上, 主检医师、临床医师和营养师及健康管理师全力配合, 运用预防医学、临床医学、计算机信息处理等手段针对危险因素、自觉症状、体检结果设计个性化亚健康管理计划, 内容包括饮食、运动、心理、药物、生活方式干预措施、中医养生保健等。通过对亚健康人群实施分层维护和全方位的健康指导与相关健康知识教育, 在疾病尚未发生或未发展成不可逆转之前及时预防和延缓演变进程, 实现健康体检的真正目的。

(5) 坚持长期而连续的后续服务:

通过建立客户长期联络机制, 保证健康服务的连贯性, 提供日常健康指导、健康教育、免疫接种等服务, 定期追踪督导, 动态监测管理, 及时进行信息再收集和再评估, 不断调整健康计划, 确保健康管理计划得到长期有效的落实, 促使亚健康状态得到改善或逐渐过渡到健康状态。

亚健康人群的健康管理始终以控制健康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为核心, 一、二级预防并举。通过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手段, 对亚健康人群的心理、行为、社会、生物可控制的危险因素进行综合一级预防, 特别是对生活行为方式和重点指标, 如体重指数、腰围、血糖、血脂等进行针对性干预, 逐步改善健康状况, 减少重大疾病与慢性病的发生, 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规范化管理的二级预防目标。

通过健康体检, 结合临床进行疾病的预防是一项行之有效的预防保健措施。目前, 三甲医院体检中心依托医院的综合医疗实力和强大的技术背景, 面向社会个人和单位团体, 更为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医疗资源, 以定期体检的形式, 建立新型的医患关系, 将医疗服务的面扩大到健康、亚健康人群, 提供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和健康促进为一体的高效、优质的健康管理服务, 是新的医学发展形势下医学服务形式的有益探索。

摘要:以健康体检为基础, 对人群亚健康现状与亚健康人群健康需求进行分析, 提出正确认识健康管理, 提升健康体检内涵。针对亚健康人群实施健康管理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结合健康体检与临床预防的实际工作探讨了亚健康人群健康管理的基本模式和实施操作, 为新形势下医学服务形式的扩展提出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健康管理,亚健康,健康体检

参考文献

[1]董玉整.亚健康及其产生的三个主要原因.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3, 24 (9) :758-759.

[2]白书忠.在第三届中国健康产业论坛上的讲话.北京, 2006, 5.

[3]黄建始, 陈君石.健康管理在中国的历史、现状和挑战.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07, 6 (1) :45-47.

不同人群如何从汤里喝出健康来 第11篇

要理清思路,先要从汤说起。广义的汤,包括用餐前后和用餐过程中喝进去的一切液体食物,包括甜汤、咸汤,包括清汤、奶汤,包括鱼肉海鲜汤、粥汤,也包括淡茶水和白水。

汤里的内容,因汤的不同而异。它们的共性,就是含有大量的水分,能在胃里占用很大的体积。甜汤里有大量的糖;咸汤里的盐分十分可观;去掉油的清汤,含有可溶性多肽、氨基酸、肌酸、嘌呤等容易吸收的含氮物;有浮油的汤,是脂肪的来源;乳白色的汤,是脂肪和蛋白质发生乳化作用的结果,也是脂肪的来源;粥汤里含有少量容易吸收的淀粉,淡茶水含有钾和少量多酚类物质;白水则只有水分子。

明白了汤的内容,也就容易理解各类人应当怎样喝汤了。

胃肠不好者如何喝汤?

在很多年前,用动物性食品煮成的汤是令人向往的滋补品。那时候,人们严重缺乏蛋白质和脂肪,凡是有动物蛋白质的食物,都被奉为补品。而对于那些胃肠消化功能低下,甚至身体极度衰弱而又营养不良的人来说,鸡汤肉汤里含有最容易快速吸收的含氮物,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让体能感觉振作一点,它们受到推崇是可以理解的事情。含有这些可溶性含氮物的汤能够刺激消化液的分泌,对于胃肠不好、食欲不振的人来说,用餐时先喝一小碗汤,的确是有益的做法。但因为这些人通常脂肪消化能力也比较弱,所以喝鸡汤、肉汤时宜去掉大部分浮油。

除了鸡汤之外,粥汤也有类似的效果。它们虽然含氮物少一点,但是含有可溶性的淀粉,以及淀粉的碎片糊精,这些成分也有刺激胃酸分泌的效果。所以,胃肠功能低下的人用餐前先喝一小碗热乎乎的粥汤,也是个不错的建议。

只是,由于汤会占用胃的一部分容积,而体弱者和消化不良者通常胃动力不足,如果一次喝汤太多,也会妨碍后面固体食物的摄入。所以,每次喝汤以一小碗(大约100~200毫升)为宜。

饭中间喝很多汤,或者饭后再大量喝汤,对于胃下垂的人是不适宜的,因为这会让胃部更为沉重。同时,这样做对胃液分泌不足的人也不合适,因为会导致胃酸稀释的问题。

三高患者如何喝汤?

对高血压患者来说,要想喝汤养生,仅限于喝没有油没有盐的汤。咸汤所带来的只有麻烦,因为用餐喝汤可能会加剧食盐摄入过量的问题,非常不利于血压的控制。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一个人每日摄入的食盐量不应超过5克,我国的推荐量是不超过6克。按照多数餐馆的烹调咸度,汤的含盐量在0.5%~1.0%之间。如果在菜肴之外,每餐加喝一碗汤(约200毫升),按较低含盐量0.5%计算,每日喝两碗汤,就等于多摄入食盐2克。同时,汤中往往还会加入鸡精和味精,其中钠含量大概相当于盐的一半,总的钠含量就会更高。

所以,高血压病人更适合喝没有咸味的粥汤,比如小米粥汤,玉米片汤,其中含有较为丰富的钾,对于血压控制有利。喝淡绿茶、菊花茶等,是更好的用餐选择。

对高血脂患者来说,含脂肪的汤也不是好选择。乳白色的汤是可溶性蛋白质和脂肪微滴形成的。如今的人们不缺脂肪,也不缺这点儿可溶性蛋白质,当然更不会缺盐。所以,高血脂者最好和高血压患者一样,用餐时选择喝白水、粥汤和淡茶。

对糖尿病人来说,除了一样需要控制油和盐之外,还要考虑到汤的血糖反应。粥汤并非绝对不可以喝,但只能是很稀的品种,最好不是大米粥。因为较浓的粥汤中含有极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会快速升高血糖。

痛风病人如何喝汤?

除了需要控制脂肪之外,痛风病人还要考虑到控制膳食中的嘌呤含量,而鱼汤、肉汤、海鲜汤中含有相当高的核苷酸类物质。在烹调的时候,餐馆厨师多会添加鸡精,鸡精中含有核苷酸的钠盐。对于痛风病人来说,显然这些都是需要顾虑的食物。

同时,各种甜味饮料和甜汤也不适合痛风病人,因为糖会促进内源性尿酸的生成。所以,痛风病人最好直接喝淡茶、稀粥汤和白水,远离各种咸味鲜汤和甜汤甜饮料。

此外,关于喝汤,还有很多老生常谈。

比如说,不要喝太烫的汤,因为人体蛋白质在60℃以上会发生变性,变成“熟肉”一样的状态,天天喝滚烫的汤会烫伤口腔黏膜和食道黏膜。

又比如说,不要经常吃汤泡饭。汤泡饭并没什么毒性,唯一的麻烦是它容易造成饭粒没有嚼烂就吞下去的效果,而我们的胃里是没有牙齿的,要把这些整粒的饭揉碎并消化掉,是一件极为辛苦的工作,胃功能不够强大的人往往会不堪重负。

韩国有种说法,大意为用餐开始直到饭后1小时之内不能喝水喝汤,说这样做能够让人变得更强壮。这种说法对于胃下垂患者和身体瘦弱消化不良者来说是有意义的。这是因为用餐不喝汤,就必须更仔细地咀嚼食物,而且胃的负担较小。但这并不是人人必须遵守的铁律。

亚健康人群 第12篇

近年来, 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 已经成为威胁全球人类健康与生命的头号杀手, 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极大的伤害。而亚健康状态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 有研究显示, 亚健康人群的应激水平与血压、血糖、血脂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存在相关关系, 即亚健康人群比健康人群可能具有更高的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 亚健康状态可能是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等慢性病的早期阶段[2]。所以, 在亚健康人群中, 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并对心血管疾病进行早期筛查, 可作为心血管疾病预防、诊断的一个侧重点, 以提高一级预防的效果, 降低远期死亡率。

1 亚健康

目前对于亚健康的诊断尚未有明确的定义, 在国际上基本达成共识的是人体感觉身体和精神不适, 但医学检查却未发现任何器质性病变, 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第三状态。《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中对亚健康的诊断进行了时间上的界定, 认为如果存在目前医学上不能解释的症状表现, 且持续3个月或以上者, 可判定为亚健康, 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3]。

亚健康、亚健康状态及亚健康人群的健康管理在近些年来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我国人口众多, 人口基数大, 随着生活模式的改变和生活压力的递增, 我国亚健康人群数量也逐年呈上升趋势。但是, 当人们处于亚健康状态时, 我国的社会医疗保险并不能提供任何解决方案, 再加上自我预防意识不强, 很大一部分人不可避免地会引起心血管病变。

亚健康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 工作压力、人际关系、职业竞争、紧张、久坐等不良的生活状态是引起亚健康的主要因素, 而这些同时也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4]。宋素景[5]等对亚健康人群的血液流变学、微循环学和S-100β蛋白进行了检测, 结果亚健康组与正常组比较, 全血粘度值、血浆粘度值、红细胞压积、高切还原粘度、S-100β蛋白等均有明显增高, 说明亚健康人群存在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这是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基础。除此以外, 闫宇翔[2]等对亚健康状态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关系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在亚健康组中, 收缩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以及血清皮质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亚健康人群应激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存在相关性。以上研究均表明, 与健康人群相比, 亚健康人群更容易发生心血管损害, 继而引起器质性病变, 而心血管疾病被认为是威胁人类健康、引起死亡的“第一杀手”, 全球每年有1720万人死于心脏病和卒中[6]。因此, 亚健康人群中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及筛查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2 亚健康人群中心血管疾病的预防

不良生活方式、肥胖、高血压、血糖异常、高血脂等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由此导致的心血管事件包括大血管事件 (如冠心病、脑卒中) 和微血管事件 (如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眼病等) , 在我国疾病负担中占有很大比例。亚健康状态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早期阶段, 虽然亚健康状态时, 血压、血糖、血脂、肝肾功等指标尚在正常范围内, 但较健康人群已有明显升高, 有些指标甚至呈边缘性升高趋势, 如任其发展, 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在所难免[7]。所以在亚健康人群中, 及早对心血管疾病进行预防,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1 改善不良生活方式

亚健康与心血管疾病在不良生活方式方面有着共同的病因基础, 如吸烟、不健康饮食、久坐、缺乏体育锻炼、工作环境不佳、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等。事实上, 在健康的环境中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最简单、最合理、最持久的一级预防方法。

2.1.1 戒烟

戒烟是预防心血管疾病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研究表明, 吸烟者冠心病的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3.5倍, 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2~6倍, 而终止吸烟3年内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可降至不吸烟水平, 心肌梗死后戒烟, 再次梗死和死亡的危险性可降低约50%[8]。另外, 吸入二手烟所带来的危害并不亚于直接吸烟, 因此, 避免在公共场合吸烟是对他人的尊重和保护, 不吸烟者应避免吸入二手烟, 政府及相关部门也应加大控烟工作, 建立无烟环境。

2.1.2 低盐、合理饮食

高盐饮食是导致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主要原因,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盐摄入量应保持在5g/d。合理饮食提倡平衡膳食, 素食为主, 荤素搭配得当, 多吃海鱼、鱼油、豆制品等富含维生素及蛋白质的食品, 多吃洋葱、大蒜、香菇、木耳、芹菜等具有降脂功能的食品。每日饮食规律、不宜过饱。

2.1.3 控制体重及适当运动

研究表明, 肥胖与心血管疾病危险的相关性在生命早期就已存在, 尤其是腹型肥胖者更容易发生心血管损害[9]。肥胖者心脏病、高血压、2型糖尿病、动脉硬化的发病率是正常体重者的2~3倍。因此, 控制体重对预防和减少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有重要意义。体重控制目标为BMI在l8.5~24.9 kg/m2之间, 腰围女80cm以下, 男94cm以下。肥胖者饮食方面要求限制高热量、高脂肪类食品摄入。除此以外, 适当的运动对体重控制及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也极为重要, 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如条件允许, 每周的运动总量应相当于步行10公里~20公里, 运动强度为运动时稍出汗, 呼吸轻度加快, 不影响对话, 运动时间一般为10~30min, 频率一般为每周锻炼3次~5次。

2.1.4 其他

不良情绪、持续的压力对健康及心血管系统也有一定的危害, 因此, 适时调节情绪、缓解压力可减轻对健康的损害, 必要时可咨询心理卫生科, 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调节。此外, 感染可加重对心血管的损害, 在日常生活中, 应防止感冒, 加强自身免疫力。

2.2 药物预防

药物预防并不是心血管疾病预防的绝对措施, 只有在存在高血压、高血脂、血糖异常等危险因素的前提下, 才选择药物预防。他汀类药物是预防的首选药物, 能减少冠心病事件、脑卒中病死率, 并且能降低新发糖尿病的发生率。有研究显示, 在糖尿病患者中, 接受他汀类药物的患者, 血清脂质相关指标明显降低, 继发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明显减少, 并且联合使用小剂量的拜阿司匹林效果优于单用他汀类的药物[10]。另外, 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血栓形成关系密切, 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变异性心绞痛等最终发生致残、致死后果的关键是血栓形成, 可以口服阿司匹林予以预防。此外, 复合维生素也可在心血管疾病预防中起积极作用。

3 亚健康人群中心血管疾病的早期筛查

3.1 生物标志物的应用

生物标志物检测是疾病诊断的一个重要方法, 亚健康人群中, 临床上常用的心血管疾病诊断指标并不一定会明显升高, 所以应致力于寻找那些在亚临床时期就出现变化的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 (hs CRP) 是近些年来研究比较多的指标之一, hs CRP不仅可以用来评估未来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而且还是首次发生心血管疾病危险性的非常有效的预测指标。2003年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 (CDC) 与美国心脏协会 (AHA) 联合发表“炎症标志物与心血管疾病”指南, 推荐应用hs CRP作为冠心病的一个危险标志物, 并推荐根据hs CRP的水平对患者进行心血管病危险分类:即<1.0mg/L为相对低度危险, 1.0-3.0 mg/L为中度危险, >3.0mg/L为高度危险, 如果hs CRP>10.0 mg/L, 建议2周后复查, 以排除因感染或损伤所致的升高[11]。

另外, su PAR是近年来发现的与心血管疾病危险性相关的指标, su PAR水平升高与普通人群肿瘤、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及死亡率风险升高有关[12], 这意味着在亚健康人群中检测su PAR水平, 可预测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

3.2 微量白蛋白尿的检测

微量白蛋白尿是指尿中白蛋白排出量在24h内为30~300 mg, 即已超出正常上限 (24h30mg) 但尚未达到临床蛋白尿水平的中间阶段。微量白蛋白尿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 是预测心血管事件及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13]。在一般人群中, 微量白蛋白尿与全因死亡危险性增加相关, 在一项队列研究中发现, 尿白蛋白水平每升高2倍, 心血管死亡的危险性增加1.29倍[14]。除此以外, 微量白蛋白尿检测的敏感性要远远高于尿常规尿白蛋白的试带法, 且容易排除干扰因素如尿p H和内分泌物的影响。虽然尿液中白蛋白排泄量波动很大, 使得微量白蛋白尿在心血管疾病的早期筛查中有一定的局限性, 但是由于其检测简单、方便、无创, 可以在亚健康人群心血管疾病筛查中得到应用, 建议亚健康人群每年应至少检测一次。

3.3 其他

此外, X线片、CT、B超等影像学检查及踝臂指数计算也是亚健康人群心血管疾病早期筛查的手段。但是由于亚健康状态时, 影像学及血压尚不会出现明显变化, 可能这些检查不具有有效筛查意义, 所以不做为首要选择。

4 结束语

上一篇:养老进行时下一篇:复方泛影葡胺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