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学生思维范文

2024-05-27

发展学生思维范文(精选12篇)

发展学生思维 第1篇

一、引爆学生思维活力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得到了充分体现,学习兴趣才能更为高亢,阅读实践思维质量才会真正得到提高。但从我们平时的教学实践看,初中学生还没有完全跳出应试教育的藩篱。语文阅读教学中对课文的感悟都要求得相对统一,这就存有剥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意识之嫌。学生虽然在参与学习的活动,但思维活力并未爆发。倘若这样的局面得不到根本性的扭转,那么学生的思维是根本不可能呈现出活力来的。作为语文教学,要想引爆学生思维活力,必须努力创造条件去让全体学生都真正参与到语文学习的活动中来。譬如教学柯岩的《周总理,你在哪里》,这是一则讴歌共和国第一任总理的不朽诗篇,我们应通过什么去牵动我们学生的心?一是可以让学生听这首诗的配乐朗诵,诵读声和音乐声的高度融合形成了强大的艺术魅力,学生由此便可产生强烈的共鸣:共和国总理之所以得到全国人民这样深情的呼唤,是因为他在共和国的土地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全国人民衷心爱戴他。二是让学生领悟作品细腻的笔触,诗中的拟人、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运用都是十分细腻的,感悟作品在表达作者强烈思想感情上的独特魅力。

二、引爆学生思维活力需要学生灵活探究阅读

平时的阅读教学虽然注意了探究性的实践,但还没有真正达成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实效。原因之一是学生在单个进行探究时,往往因为自己的不能探究或者说探究不出什么名堂而感到十分的苦恼。二是我们学生在合作探究时,看上去是比较热闹,但实际效果却不是很显著,学生的探究缺乏灵活性。要调动学生探究的灵活性应当利用一定的手段在学生进行探究时让他们感到探究是一件十分愉快的事儿。笔者曾听过一位教师的语文课,该教师执教的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作者所处的朝代政治腐败,苛捐杂税繁多,贪官污吏横征暴敛,人民陷于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悲惨境地。这样的境遇是我们任何一个学生都没有见过的,所以该教者运用了多媒体技术剪辑了相关的影视资料,将学生带进作品所描述的年代。学生看到那些惨不忍睹的情景,同情之心油然而生,这就为学生探究作者的思想感情埋下了比较好的伏笔。学生探究时将多媒体呈现的资源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链接,再和同伴进行切磋,从而不但憎恶封建社会的残酷,而且也加深了对当今社会的热爱。

三、引爆学生思维活力需要学生乐于呼朋引伴

高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第2篇

形式逻辑思维,是指在感情认识的基础上对事物本质联系的抽象同一的反映。它所反映的是事物的相对静止和不同的事物之间的确定界限。在形式逻辑思维活动中,人总是先撇开事物的个别性、差异性和运动性,而孤立地、静止地、抽象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某一方面。辩证思维,是指对客观现实的本质联系的对立统一的反映。它既反映事物之间的相互区别,又反映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既反映事物的相对静止,又反映它们的绝对运动。它承认事物自身的同一性,但认定这种同一性只存在于差异和对立之中。所以,无论在反映内容还是反映方式上,这两种思维都有明显的不同。

全国青少年心理研究协作组的研究结果表明,形式逻辑思维在初一即开始占优势,在解答形式逻辑思维的试题时得分为55.5分;高二学生的形式逻辑思维已趋于基本成熟,在解答同一套试题时得分接近75分。这个协作组还对国内23个省市在校青少年的辩证思维的发展做过大规模的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中学生辩证思维发展的速度是较迅速的(初一得分37.94分,初三为45.28分,高二为53.38分)。有关统计数据还显示了他们掌握辩证逻辑思维的概念、判断和推理这三种形式的不平衡性;在每一年级中,辩证概念和辩证判断的发展几乎处于同一发展水平,而辩证推理的发展,则远远落后于前两者,高二时,其得分也只有37.10分。可见,中学阶段只是辩证思维出现、形成和较快发展逐渐占优势的阶段,而不是其成熟阶段。

辩证逻辑思维是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在中学生的思维活动中,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是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的。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发展。前者的发展为后者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后者的发展可以促进前者进一步发展。因此,就这一年龄阶段的思维训练的任务来说,应着重发展中学生的形式逻辑思维,同时也应培养他们的辩证逻辑思维。

二、创造性思维同再生思维同步发展

思维活动总是同解决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根据思维所要解决问题的性质的不同,可把思维活动区分为再生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再生性思维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人类认识已经解决的,但对于问题解决者来说,它可能是新颖的。创造性思维所要解决的问题,则是人类认识未解决的,并且是具有社会价值的,这两种思维方式虽然不同,但却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中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是继承人类认识已经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由此而决定,他们

的思维活动基本上是属于再生性思维。但是,中学生再生性思维发展的同时,创造性思维也要有较明显的发展。这是中学生年龄段思维训练的又一任务。

三、“双基”要求与创造能力的关系

注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样要加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

首先,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并非臆想,而是要建立在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基础之上,按照科学规律去想。所以,发展创造性思维更要求加强“双基”训练,不能丢掉“双基”要求,单纯讲创造性思维。

其次,是应当明确中小学教育属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的基本目标就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这个基本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创造性思维只是基本素质的一个小部分。不要人为地夸大其作用,不适当地抬高其地位。中小学教育仍要以基础训练为主。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打破思维定势 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思维 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向来是离不开思维训练的,思维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是学生智能结构的核心。思维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的认识活动的过程。苏联著名教育学家心理学家赞可夫曾说过:“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可见,可以看出思维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一、对比启发,推动学生思维活动的深入

对比启发就是根据对比所具有的揭露矛盾、显示对立的独特功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一种启发。语文教学中常用人物对比、景物对比、细节对比等方法来启发学生思维。如笔者在教学《卧薪尝胆》一课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课文写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之后,“来到吴国,穿上了粗布衣,住进了石头房,给吴王养马驾车,舂米推磨,受尽了屈辱”。“回国以后白天亲自下田耕种;晚上,就睡在柴草上。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先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为什么越王勾践要卧柴薪尝苦胆?现在我们在学习上、生活上遇到一点儿困难与挫折就心灰意冷、垂头丧气。通过一正一反的鲜明对比,使学生很快领悟到越王勾践之所以能转败为胜,是因为他具备了败不馁、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励志图强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向越王勾践学习,勇敢面对困难与挫折,自强不息,励志奋进。

二、启发想象,诱发学生创新思维

发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想象是创造的翅膀,是创新的原动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小学生正处在由无意想象向有意想象过渡,由再造想象往创造想象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接受能力强、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蕴含着极大的创新潜力,所以是培养创造力的最好时机。如在教《海底世界》一课中,我运用音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想象;边放课文录音,边放一曲有海浪、海鸟、海底动物叫声的自然音乐,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茫茫大海中,看到了五彩斑斓的景色,摸到了形状各异的矿石,之后,再让学生把自己的所闻所感写下来。如教学《鞋匠的儿子》时,本单元课文主题是“名人风采”,前两篇课文是《詹天佑》和《钱学森》,为什么本课不以《林肯》为题呢?这样的训练可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充分训练,想象能力逐步提高,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启发立体思考,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教师要培养学生纵串横联、立体思考,从事物的方方面面的联系上去发现问题和发现与问题相关的各种关系。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一个学习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发散思维从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进行分析判断,找出纵、横系列和他们相交叉而形成的立体系列,使学生的学习既有深度又有广度.以点燃学生创新的思想火花。如:在教学《马背上的小红军》这一课时,我以陈赓和小红军的对话为学习这篇文章的切人点。直人课文重点段,问:“小红军是怎样拒绝陈赓的帮助的?”学生从陈赓和小红军的对话中知道了小红军四次拒绝了陈赓的帮助。然后我引导学生联上带下、立体思考:“小红军真的不需要陳赓的帮助吗?请你结合上下文关于对小红军的描写谈谈你的看法。”学生马上联系到第一段中小红军饥寒交迫、疲惫不堪的艰难处境和第三段小红军昏倒在草地的绝境。并进而发现小红军言与行的前后矛盾.体会到小红军虽身处绝境但仍拒绝陈赓的帮助,其真实用意在于表现他在生与死的严峻考验面前.宁可牺牲自己.也不能拖累别人的高尚品质,学到这里,小红军的高大形象已树立在学生面前。

四、鼓励质疑。培养的独立性思维

独立性是创造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它要求在解决问题时,与众人、前人不同;独具卓识,有新的见解、新的发现,从而具有一定意义的首创性、科学性。而这种独立性的特点往往体现在思维中的怀疑因子:对司空见惯的置疑,对完美无缺的置疑,对教材的置疑,对教师的置疑……怀疑,常常是创新的开始。教学中要让学生做到不唯书不唯上,敢于怀疑己成为定论的东西。当然,发现疑难,提出问题,对小学生来讲,有一个培养、训练的过程。要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首先要转变观念,端正教学思想,打消那种怕学生提出的问题回答不了、有失威信或怕挤占课堂教学时间、打乱教学计划的顾虑。实际上,只要教师实事求是,有地放矢,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问,敢于不断提出问题又能不断地解决问题。要指导学生从文章语言因素、表达形式、篇章结构、思想感情等方面去发现问题,避免脱离教材内容和语文教材特点的不着边际的滥问。

五、打破定势,培养思维的多向性

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潜力品质之一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多种因素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动态结构过程,它包括知、情、意在内的各种心理活动在最高水平上的综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必须按照知识——能力——创造这样一个程序进行,还必须考虑学生的年龄阶段和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由于知识经验的局限,他们的思维还很肤浅,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都在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不断加强教师只有抓住小学思维发展的这个“过渡”时期.认真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会为他们将来成为创造性、开拓性人才奠定基础。如教学《刻舟求剑》时,设计了一个“你能替那个人想想办法把剑捞上来吗?”的问题让学生讨论。此时,当学生认为该把船开到当时掉剑的河面上去,然后让会游泳的人潜入河底寻找、打捞,但有两个学生的办法却颇具新意:或把一块大吸铁石栓在绳子上.然后放入水中把剑吸住拉上来:或再有学生让为设法让河水改道,使剑自己露出来。这些办法也有许多毛病可挑,但对于小学生来说。我们不能不承认这其中闪耀着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允许他们“别出心裁”,用前所未有的角度去观察事物之闻的差异.大胆提出不同的见解.是培养思维独特性的有效方法对于能从新异的角度思考问题、敢于大胆发表自己见鳃的学生.应给予肯定和赞扬。

参考文献:

[1] 李亚娜.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J]. 吉林教育

增大课堂思维容量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第4篇

1.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是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 所以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始终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从学生已有的思维起点出发, 设置问题情境, 通过认知冲突, 扩充思维容量, 以此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一位青年教师教学“指数函数”时, 讲到例题3, 比较下列各题中两个值的大小: (1) 1.72.5, 1.73; (2) 0.8-0.1, 0.8-0.2。这位青年教师叫学生作简短思考后, 见学生反应不是太热烈, 便开始讲解:结合指数函数的性质, 要考察指数函数y=1.7 x, 然后根据函数单调性得出1.72.5<1.73。但是到了学生自己在下课后练习时, 却只有少数学生能构造指数函数再应用函数单调性来解决问题。

对于学生的这些解题思路, 教师可以一一评析:解法 (1) , 是最直接简单快捷的方法, 但无助于对今天新知识的掌握;解法 (2) (3) , 其实质还是归结为指数式的比较, 通过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 利用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这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解法 (4) 最能从理论上说明问题 (它从理论上解决了1.7和1.70.5以及1.70.5和1之间的大小比较, 而不是靠直觉) , 并且是我们今天所学知识的应用, 所以我们应该要尝试并加以运用。1.72.5和1.73的比较本质上是两个数字的比较, 所以可以看成是两个特定自变量时的函数值的比较, 从函数的单调性可以知道, 通过比较它们的自变量的大小可以进行函数值的比较。

这样对这一例题的教学设计, 与教材上写的内容相比较, 内容增多了。不增加这些内容, 学生也许也会解题, 但我们的目标远不是单纯地为了让学生知道有这样一种方法, 而是通过这一方法的学习, 由大量的思维活动来发展学生的智力, 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2.多角度开展教学设计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该从多角度启发学生思维起点, 加强思维横、纵联想, 探索化归途径, 最大限度地利用、验证思维直觉等几方面来加大课堂思维容量。

例如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一课的教学过程中, 因为教材中错位相减法给出比较突然, 在思路上有些难以接受, 所以教师在此设计从多个角度来看待求和问题。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顿悟点”, 合理地整合教材内容, 多角度设计自己的教学方案, 使学生的探索、研究和思维发展向纵深推进。

3.通过数学活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数学活动是以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过程为主要特征的获得数学知识的认识活动。它注重的是学生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和再现创造性的做法来获得知识、体验成功, 包括外显的行为活动和内隐的心理活动, 数学课堂实际上就是一个探索的课堂。

增大学生思维量的教学效果在于从上课开始就进入经过精心设计的最近发展区, 为学生铺设认知道路, 紧张的大量的思维活动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新知识领域, 明确自己在探索解决什么问题, 如何解决, 从而发生兴趣, 产生欲望。又由于整个教学情境是一个完整的发展思维的过程, 学生通过这个过程不但获得新知, 而且思维品质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提高。

摘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 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主战场在课堂, 其有效途径之一应当是适当增大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量。文章从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设计、数学活动等三个方面来探讨学生思维的发展。

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心得体会 第5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本蕴藏着丰富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内容。教材每一单元,每一节的教学内容都是教师培养何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载体。我们要认真学习教材,理解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智力因素,自觉地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在教材“十几减九”中,安排了4道例题。例1要求教师直观演示讲解,例2要求学生动手摆一摆,算一算,例3要求学生看图想一想,算一算,例4要求学生看算式想一想,算一算。4道例题,编者设计了四种不同的处理方法,明显第体现了四个不同的教学层次,这恰恰是教师在进行知识教学中,逐渐地培养学生思维,由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过渡的发展过程。教师只有理解到这点,把握教材,才能把自己置身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高度,才能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培养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教师既要重视直观演示,又要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

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性的学科,一年级学生年龄小,他们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从直观入手,儿童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更重要的一方面是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摆一摆,看一看,想一想,也就是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去感知事物,去获取感性知识,去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出事物的本质,得出概念,法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第二册中的例3:学校里养了12只白兔,7只黑兔。白兔比黑兔多几只?

这类“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数量关系学生不容易理解,这是教学的难点。教学时教师除了直观演示讲解外,还必须让学生动手操作。先摆12只白兔(用代替),再摆7只黑兔,(要和白兔一一对应)如图:

白兔:

黑兔:

学生通过动手摆,亲身感知并加深理解到:1。要求白兔比黑兔多几只,白兔可以分两部分,一部分是何黑兔同样多的7只,另一部分是比黑兔多的只数。从12只里去掉何黑兔同样多的7只白兔(学生边分析边摆),剩下的就是白兔比黑兔多的只数。根据减法意义,学生就能选择用减法来解答。这样,动手操作不但有助于学生理解数量关系,寻找解题思路,选择解题方法,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分析,推理何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三、重视“想一想”更重视“说一说”

大纲指出:“逐步培养学生能够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思考。比较完成地叙述思考过程。”

思考,即想一想。实质就是把外部的物质操作活动转化为大脑的认知活动,这时内化的思维活动。所以教师每每让学生“摆”、“看”的同时就要学生想一想,这时非常重要的。然而每个学生是否开动了大脑——这个思考的机器,思考得是否正确,想得是否有条理,有根据,还要靠思维的工具——“语言”来检验,靠“说一说”来训练,因此重视“想一想”,更要重视“说一说”。教师要多让学生说,让每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你又是怎样想的”,“说说这样做的道理”等等。总之,让学生用语言尽可能完整地叙述获取知识的过程。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即会想,又会说;即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何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第6篇

关键词:发展;数学思维;动起来

苏霍姆林斯基说:“思维是花,它逐渐地积累生命的汁液,只要我们用这种汁液浇灌他们的根,让它受到阳光的直射,它的花朵就会绽放。”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要以知识为载体,把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贯穿在教学的始终,功夫要下在课内,立足于课堂,灵活地把它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中,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上,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有些教师只注重生动活泼的“形式”,追求课堂气氛的“热闹”,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真正的发展。那么,如何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呢?

一、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动脑思考

人们普遍认为人的智能结构一般是由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力、想象力、语言表达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构成,而其中思维能力则是智能活动的核心,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是人特有的认识活动。所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是使学生“动”起来的第一要素。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可以首先着眼于“三个联系”,即联系旧知识、联系已有的生活体验、联系社会热点设计思考题以激活他们的思维。如在一年级找规律教学中,可以设计猜一猜盒子里下一个球是什么颜色的情境导入,出示盒子 (把这串球放在盒子中) ,然后一点一点的拉出来,让学生继续猜,学生一开始是乱猜,到后来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初步感知规律的存在,很快就能猜出下一个。再出示一条规律让学生猜,最后出示一条没有规律的纸条,提出质疑,为什么第一条和第二条这么容易就猜出来了,第三条都猜不准呢?这时学生的思维就得到了碰撞。就能很快想出前面两条是有规律的,第三条是没有规律的。

二、引导学生思维,让学生有序思考

只有教给学生正确思考的方法,才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思考有根据,过程有条理”,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就能不断形成。学生的思维就会不断地被激发而“动”起来。

教学时,要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如低段学生由于年龄小、数学思维能力弱和数学知识结构独特等特征,因此,要引导学生有序思考之路。

例如:你能用2.5.8三张数字卡片摆出哪些两位数?学生拿到这道题目时,思维是无序的,不能一个不漏的写出所有的两位数。这时就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怎样才能一个不漏的写出所有两位数呢?我们可以先把数位表写下来,先把一个数固定在十位上,比如先把2固定在十位上,这时个位上可以分别放5和8,就组成了25和28,接着引导学生从左往右,这时可以把哪个数固定在十位上了(如5),就组成了52、58,最后还可以把谁固定在十位上?(如8),就组成82和85。通过这样的有序引导,学生的思维马上“动”起来。数学思想方法也得到了迁移。

三、注重引导学生提出质疑问题

学生能积极提出质疑问题的过程就是他思维思考的过程,往往他们思考问题是单一的,需要教师在关键时刻把学生的思维向更高层次引导。要使学生学会提问题,教师的指导必不可少,还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教师还要教给学生质疑问题的方法。一是引导学生在观察中质疑。如:“车轮为什么是圆的而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呢”,“屋顶为什么是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可以吗?”。数学知识是和我们生活紧密联系的,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并提出问题。二是学生能针对教师设计的问题质疑。教师要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质疑的质量,引导学生针对问题提几个“是什么”、“怎么样”和“为什么”,“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数学信息里面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看谁提的想的跟别人不一样?”、“看谁的问题大家最感兴趣”,这样日积月累学生就会由敢提问题变为会提问题了。

四、注重在训练中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

思维与解题过程是密切联系着的。恰到好处的训练不仅能巩固知识,形成技能,而且能启发思維,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克服学生思维的局限性。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精心巧设有指导性的课堂练习,是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训练中,教师要选择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的题型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例如:复习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的时候,就可以设计如下题目:要求利用墙的一边,用40米长的篱笆围成一个长方形,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这是一道答案不唯一的开放题,就要求学生针对同一条件,联想多种结论,改变思维的角度,要考虑到长和宽的特殊性,以及长和宽不同取法就有不同结论。多训练这类题,可以给学生最大思维空间,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探索数量间的相互关系,并能从不同的解法中找出最简捷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五、注重实现“内化”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和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因此注重学生思维“内化”过程,正如郑毓信教授所言:如果我们始终停留于实际操作的层面,而未能很好地实践活动的“内化”,包括思维中的必要重构,就根本不可以发展任何真正的数学思维。那么,如何很好地去实践活动的“内化”?

1.问题启迪。例如,在教学“退位减法”时,引导学生解读图意后,学生列出算式50-26。到底该如何算,安排学生进行学具操作并让学生说说操作过程。生1:我在计数器十位上拨上5颗算珠,表示50,然后拨去2颗,再拨去1颗算珠换成个位上的10颗算珠,最后在个位上拨去6颗算珠,结果是24。生2:(摆小棒)我先摆了5捆小棒(1捆10根),然后拿掉2捆,又把1捆小棒换成10根,从10根里面拿掉6根,最后剩24根小棒。从后面的教学中,会发现不同的方法会带来迥异的教学效果。教法一:面对竖式提问:应该从哪一位算起?生:“从个位算起。”讲解:“个位上0减6不够减,需向十位退1作10……”教法二:在学生操作后用问题去启迪学生积极思维:两个同学用的学具不一样,但他们在操作时有一步却是相同的,你发现了吗?(学生发现两次操作都有一个换的动作,并说明如何“换”。)为什么都要换呢?(引起学生对退“1”的原因作理性思考。)观察竖式并思考:你认为在笔算50-26的时候,需要像我们在操作时那样‘换’吗?怎样“换”?在上例中,学生的操作是同样的,区别在于操作后是否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领悟算理、启迪思维。方法一 ——学生动手操作与领悟算理之间脱节,学生思维也未得到发展;方法二——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把操作中积累的经验迁移到笔算中,促使学生把直观的、外在的操作活动向内在的思维活动转化,从而顺利实现了“退1作10”的数学模型建构,学生的思维经历了由感性到理性的提升过程。

2.适时想像。教学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时,常常是先让学生用多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不同的长方体,然后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的长、宽、高与体积之间的关系(填表),最终得出体积公式。这样教学,从表面看学生似乎也经历了“操作——探究——讨论——概括结论”这一过程,但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有效思维明显不足。如果在学生用多个小正方体摆成不同长方体的基础上适时增加一个想像环节:还是用这些小正方体(如12个),请摆出比12立方厘米大的你想像中的长方体,并说出其体积。何以如此?我们知道,学生的活动一般要经历“动作操作——表象操作——符号操作”三个过程,表象操作是连接动作和符号操作的“桥梁”,这一想像环节把学生从动手摆物体上升到脑中想物体的半具体、半抽象水平,外部的动作不仅内化为头脑中的表象,还强化了学生的思考,学生自然地实现了从具体到抽象的数学建构。反之,缺少这一环节,直接把动作操作上升到符号操作,学生的认识很难上升到抽象的符号水平,思维受阻就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总之,教学就是教给学生能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维活动。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他们有着自己的潜在性和主动性的发展需要。新课标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就要采取学生乐于接受的灵活的思维方法,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虽然学生年龄小,经验少,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但他们敢于发现,敢于创新,敢说,敢做……其实他们的思维发展空间无限,潜力无限。如果你认真倾听他们的每一句话,细心观察他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你就会欣喜地发现他们所蕴涵的无限魅力。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袁中学主编:小学数学教育[J].辽宁教育杂志社

[3]《数学课程标准解读》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陈永华主编:教学月刊[J]

[5]孔企平, 胡松林:《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发展学生思维 第7篇

一、设疑激趣, 激发思维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 疑问和好奇最容易激发学生产生认识世界的精神动力.全国特级教师于漪谈自己的教学经验时说:“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有意识地使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在此循环往复、步步推进的过程中, 学生掌握了知识, 获得了能力.”我们利用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 用“设疑”的方法去“钓”他们的学习“胃口”.使他们在学海中具有“海阔凭鱼跃”那种良好的“竞技状态”.使学生有信心, 有毅力, 有旺盛的学习热情和求战情绪, 斗志昂扬地去攻占学习道路上的一座座难关.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编制问题时多动脑筋, 尽量编得生动有趣, 吸引学生, 使学生一听到问题, 就想一试锋芒.

1. 授前设疑, 促发思维

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和求知欲望, 是能否积极思维的重要的动机因素.要引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授前设疑, 能引起学生对数学知识本身的兴趣, 诱发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如, 我在讲授“一元一次不等式”时, 进入新课前在黑板上板书了一首顺口溜:“学生若干房若干, 分配住房作了难.每间房子住4人, 还有8人在外面;每间房子住8人, 还有1间住不满.动动脑筋算一算, 学生多少房几间?”学生看后, 群情激奋, 满以为不用吹灰之力, 列一元一次方程就可以解出来的, 结果一试, 不行!于是我就很顺利地导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新课, 大家听起来格外起劲, 注意力特别集中.

2. 课中设疑, 引发思维

课中设疑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单独提问, 活跃课堂气氛, 调动学生的情感和积极性, 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 也使一节课波澜起伏, 跌宕有致, “文似看山不喜平”!编的问题也应略高于课堂上讲授的内容, 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学生通过自己的能力解决了这个问题, 领略到成功的愉悦, 对自己的能力就有了充分的信心.别林斯基说:“教学方法应该使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 使他们发展积极的思维.”让学生自己去寻求问题的正确解答, 这对他们领会知识和掌握技巧及对他们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当他们尝到成功的乐趣后, 对学习的热爱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3. 课后设疑, 发展思维

课后设疑一般难度应大一点, 但要使学生通过自学又能够解决.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 “有经验的生物、物理、化学、数学教师, 在讲课的时候, 好像是微微打开一个通往一望无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 而把某些东西有意地留下来不讲”, 就是这个道理.

例如, 在教学完《等比数列》的巩固环节, 设计这样一道题:已知a1, a2, a3, a4为非零实数, 且满足: (a12+a22) a42-2a2a4 (a1+a3) +a22+a32=0.求证:a1, a2, a3成等比数列.

题目一出来, 学生就觉得很困惑, 觉得利用所学的知识不能解答.我鼓励学生不要急着用以往的方法去计算求证, 而是先观察题目的特点, 以a4为未知数, 你会发现什么?经这么一点拨, 有的学生就想到了解题的方法 (利用二次函数根的判别式, 方程有解, 有Δ≥0) , 有的中下生还是不能突破常规的思维方法, 想不出解题方法, 后来我通过让学生同伴间进行交流, 最后大部分学生都能解答出来, 顿时豁然开朗, 而且能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 一定要紧扣课题, 不要故弄玄虚, 离题太远.衡量问题情境设计好坏的标准, 一是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二是要直接有利于当时所研究的课题的解决.

二、启发引导, 持续思维

在合适的问题情境中, 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那么怎样才能保持这种积极性, 使其持续下去而不至于中断呢?

1. 保证充分的学生思考时间

数学学习是通过思考进行的, 没有学生的思考就不是真正的数学学习, 而思考问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值得研究的是, 教师提出问题后, 应该给学生多少思考时间?这个“思考时间”, 称为“等待时间”, 有人称为“间歇时间”.实验表明, 思考时间若非常短, 学生的回答通常也很简短;但若把思考时间延长到5秒或更长一些时间, 学生就会更加全面和较为完整地回答问题, 这样合乎要求和正确的回答率就会提高.当然, 思考时间的长短, 是与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密切相关的.

在课堂学习中, 往往是教师提出问题后, 不给思考时间, 要求学生立刻回答.当学生不能立刻回答时, 便不断重复他的问题, 或者另外提出一些问题来弥补这个“冷场”其实, 这是在干扰学生的思考, “冷场”往往是学生正在思考, 表面冷静, 实际上思维活动却很活跃.

2. 启发要与学生的思维同步

教师提出问题后, 一般要让学生先作一番思考, 必要时教师可作适当的启发引导.教师的启发要遵循学生思维的规律, 因势利导, 步步释疑, 切不可不顾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维状态, 超前引路, 也不可强制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方法和途径去思考问题, 越俎代庖.

例如, 教学“三角形相似的判定”的例题:已知BE和CF是△ABC的中线, 它们相交于G, 求证:

有的教师没有认真揣摩学生的思路, 径直提出连接EF (如图) , 强行让学生证明△EFG∽△BCG, 这样教师就可能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有经验的教师在备课时, 认真揣摩学生心理, 估计学生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 先将不正确的思路排除, 再将学生引入正途.对于这道例题, 学生可能会去证明△BGF和△CGE相似, 教师要让学生议论, 先说明这两个三角形不一定相似, 即使相似, 也不符合求证的要求, 这就为学生释去了疑虑.这时学生不但能接受教师的启发, 甚至教师不必启发, 学生也会利用E, F分别为AC, AB的中点的条件, 想到连接EF, 因为这已经成为水到渠成的事了.

3. 要不断向学生提出新的数学问题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数学问题是数学思维的动力, 并为思维指明了方向;数学思维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 在数学课堂学习中, 教师要不断地向学生提出新的数学问题, 为更深入的数学思维活动提供动力和规划方向, 使数学思维活动持续不断地向前发展.

合适的数学问题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第一, 问题要有导向性.这是指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 要使学生的思维趋向于某一确定的方向, 有利于解决当前研究的问题.

例如, 在引入“等比数列”时,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如下几个数列:

问学生:这些数列有什么特征?无疑, 教师是希望学生发现“后一项与前一项之比是个常数”, 从而引出等比数列的概念.然而, 这一问题极不明确, 也许有的学生想起了“无穷”, 有的学生发现首项均为“1”, 等等.显然, 这一问题缺乏导向性, 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如果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已经学过等差数列, 试问数列 (1) (2) (3) (4) 是否为等差数列?学生很快作出回答.那么, 这些数列的后项与前项之间又存在着怎样的共同特征呢?这样, 学生便能从后项与前项的关系入手, 从“差”联想到“比”, 思维方向相对集中, 就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第二, 问题的难易要集中.要有一定的梯度和层次, 问题之间要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和逻辑性, 要紧紧围绕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重点、难度进行问题的设计, 问题不宜太难和太易, 难易之间要有一定的坡度.

第三, 问题要有启发性.有的教师往往把启发式误认为提问式, 认为问题提得越多越好.其实, 问题并不在多少, 而在于是否具有启发性, 是否是关键性的问题, 是否能够触及问题的本质, 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例如, 推导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时, 教师可以设计如下的一组问题, 引导学生思维: (1) 怎样求长方体的体积? (2) 圆柱的底面是个什么几何图形? (3) 前面我们学习过把圆转化成近似长方形, 那么, 能不能利用这个方法把圆柱体也转化成我们学习过的什么几何体 (长方体) 呢? (4) 怎样转化? (5) 这个近似的长方体底面积, 实际上是圆柱体的哪个部位? (6) 你能推导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吗?

启发性的问题, 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好所学的知识内容, 而且有利于引发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欲望.学生通过逐步对以上问题的回答, 学生之间得到相互启发、相互补充, 对知识的理解不断地完善, 思维能力也就不断地得到提高.

三、优化教学, 延伸思维

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 而且要教给学生获得这些知识的方法和过程, 即不仅要“教知识”, 而且要“教思考”, “教猜想”.从而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思维能力, 逐步形成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有以下几点方法:

1. 在数学概念教学中, 可先提出旧知识不能解决的问题, 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获得新知识

由旧知识引入新知识, 引导学生运用旧知识进行类推, 掌握新公式, 是学生获取知识思维过程的一种重要途径.

例如, 在引入零指数、负整数指数时, 可先复习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am÷an=am-n (a≠0, m, n都是正整数, 且m>n) .让学生讨论: (1) m=n, (2) m

2. 在数学法则、方法等教学中可通过复习旧知识由浅入深地创造解决问题的方法、法则

3. 让学生来解课堂上的例题,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有些较典型的问题加深理解

4. 对有些数学问题, 提出一题多解, 或问题链,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总之,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只要教师有意识地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 优化数学教学过程, 就能使学生在全面正确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 获得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和提高, 同时丰富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 对实施素质教育, 推动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起着极大的作用.

摘要:学生学习数学, 不仅要掌握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数学知识、技能和能力, 而且要掌握数学思维的方法, 促进思维的发展.由于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的特点, 所以, 中学数学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思维,能力,发展,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林全, 林国泰.中学数学思想方法概论.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0.

[2]任樟辉.数学思维论.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

[3]朱智贤.思维发展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发展学生思维 第8篇

本项目研究目标包括: (1) 通过实验研究, 探索应用可视化思维工具, 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作用和机制。 (2) 通过实验研究, 探索有效提升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发现优秀教学案例, 宣传推广, 促进教学改革。 (3) 通过实验, 对中日两国、城市区域之间小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特点和促进教学模式与方法进行比较研究。本项目研究实施步骤如下。

●思维能力培养的目标

本项目的研究目标之一就是通过应用可视化思维工具进行的主题教学活动, 促进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加深对主题知识的理解。包括:观察能力, 即通过感官迅速认识事物的基本特征的能力。想象能力, 即通过感官观察事物后, 能在心里创造各种形象的能力。概括能力, 即对某种复杂事物, 去粗取精, 化繁为简, 把唯一本质的东西找出来的能力。比较能力, 即能对比不同事物, 从性质、功能或结构上找到相似或差异点的能力。构造能力, 即能把事物分解成不同的分层结构的能力。综合能力, 即能使用各种帮助思维的工具得出结论, 能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事物进行思考的能力。转化能力, 即能使用新的思维技巧, 得到新的发现, 形成基本结构图, 并能制出模型的能力。模型化能力, 即能将复杂的事物简化成一个模型表示, 找到或创立新方法, 对事物理出头绪, 纳入规范的能力。

思维能力包含许多方面的能力, 很多教师都在尝试去提升学生各方面的思维能力, 但问题是: (1) 思维是一个抽象的过程, 如何知道学生在想什么? (2) 如何引导学生更深入地进行思考, 提升其高阶思维能力? (3)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升?应用可视化思维工具进行主体教学实践是一个比较有效的途径。

●常用的可视化思维工具

可视化思维工具, 是指图形化的思考工具和利用计算机构建思维导图的创作工具。常用的图形化思考工具的基本图形是箭头与框图, 他们包括如下几种常用形式, 各自发挥不同的作用。 (1) 韦恩图 (又称文氏图) (见下页图A) , 用于提升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它是由两个交叉圆圈组成, 用于比较两类不同的事物 (A和B) 。在两个圆圈中重叠的领域表示A和B共同的特征, 两个分开非重叠领域各自代表着只关于A的特征和只关于B的特征。韦恩图还可以扩展为三个相交的圆圈组成。 (2) Y/X/W线图 (见下页图B) , 用于提升学生事物分类能力。它是利用Y/X/W线图所形成的空间来对事物进行分类, 或者从不同角度对事物进行特征描述, 如看起来像什么, 感觉像什么、想到什么, 等等。也可以用来表达感官感知的结果 (如视觉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触摸到的感觉等) 。Y线图让学生对主题从三个方面来描述;X线图让学生从主题的四个方面来描述;W线图让学生从主题的五个方面来描述。具体选用哪种线图取决于要让学生考虑几个方面, 并且要根据学习的目的和内容以及学生的发展水平而定。 (3) 鱼骨图 (见图C) , 用于提升学生因果分析能力。在“鱼头”位置表达一个总观点, 鱼身将分别表达多种“理由”, 每个“理由”又有多项事实所支持。 (4) 思维导图 (概念地图) (见图D) , 用于提升学生建立和分析事物关系的能力。它由一个思考中心, 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许多个关节点组成, 每一个关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 而每一个连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 再向外发散出许多的关节点, 呈现出放射性立体结构, 而通过这些关节的连结可以了解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 (5) 金字塔图 (见图E) , 用于提升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 促进知识的结构化。应用金字塔图论述观点必须符合三个原则, 即从上而下, 每一层次的思想观点必须是低一层次思想观点的概括或归纳或总结;每一组的思想观点必须在逻辑上属于同一范畴 (类别) ;每一组的思想观点必须符合逻辑顺序。利用金字塔阐述问题有两种结构, 演绎结构和归纳结构, 演绎结构即论证式说明, 从上而下, 最顶层是建议方案或观点结论, 下一层是行动步骤或理由, 最低层是铺列事实。归纳式结构即组合式说明, 它是从下而上, 底层是分析陈述事实, 上一层是分析原因, 推导结论, 最顶层是建议方案。金字塔的层次组织可以思想方法进行演绎推理。也可以按因果关系、时间顺序、组织结构顺序、重要性顺序进行组织推理。 (6) 蝴蝶图 (见图F) , 用于提升学生表达不同程度的正反面意见的能力。它由正反两个部分组成, 即非常赞成、赞成和强烈反对与反对的意见及理由组成。 (7) PMI反思表格, 这是在每次教学活动后, 要求每个学生利用可视化方法进行学习反思的工具。通过它了解学生通过主题教学活动是否已学到知识, 本次学习有哪些收获。了解学生还有哪些未能理解的知识或本次学习有哪些不足。了解学生还感兴趣的知识和对今后学习的期望, 有助于教师以后的教学。

本项目就是应用上述各种可视化思维工具开展主题教学活动, 在主题教学活动中, 师生共同利用上述可视化思维工具进行思考、学习、表达, 学习评价, 让这些思维工具发挥不同的作用: (1) 对教师、学生思考的问题、想法和信息进行整理, 并以可视化形式呈现出来。 (2) 通过应用可视化思维工具把已学知识之间的关系联接起来, 使知识点的联系可视化。 (3) 通过对可视化的知识及其联系的分析, 形成新的观点, 建立新的联系, 创造新的知识。 (4) 通过可视化知识的展示, 实现信息分享, 也便于学生之间表达评价意见, 容易获得反馈信息。

●主题教学实验活动的设计

本项目的主题教学实验活动的内容包括如下几个基本组成部分:

1.选定教学活动的主题

可以是综合实践课的主题;或语文科课本中的某篇文章阅读, 数学科中的某个知识点, 或时政主题, 或多学科综合, 等等。

2.明确主题活动的教学目标

通过活动, 促进学生对主题学习内容有较深入的认知;让学生掌握一些思维工具的使用;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探索精神;形成一组学生作品作为共享交流。

3.教学资源的准备

包括提供相关网站网址、多媒体资源 (图片、视频、声音……) 、文本资源 (书本、报纸、杂志……) 。

4.组织主题教学活动的实施

主题教学活动包含如下五个基本环节组成: (1) 提出学习问题和任务, 建立思维空间。教师要围绕学习主题, 通过提出思考问题或学习任务, 帮助学生头脑建立思维的空间。 (2) 提供学习资源, 利用资源思考问题。教师围绕学习专题, 提供帮助解决问题的相关资源, 包括相关网络资源、多媒体资源、图书资料和照片等供学生学习使用, 学生利用资源, 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形成观点。 (3) 小组合作学习, 利用思维工具创作作品。教师介绍与问题解答相关的几种工具, 让学生选择使用。小组成员, 分工合作, 利用图形化思维工具, 共同完成一个利用可视化思维工具来回答问题或解决问题的图形化作品。 (4) 展示作品, 交叉观摩提问。 (5) 利用PMI反思表格 (如下表) , 进行学习反思。 (6) 整理加工作品, 丰富学习资源。

在主题学习活动过程, 信息技术在不同的环节中发挥作用, 如用于多媒体资源的展示和利用, 网络资源的浏览, PPT的编制, 思维导图工具的利用, 在专题网站中发表意见和进行讨论、对作品进行评价, 等等。

●主题教学实验活动的效果评价

对应用可视化思维工具进行的主题教学活动效果的评价有多种途径, 包括: (1) 对学生作品内容分析。即对利用可图形化思维工具所完成的作品进行分析, 看是否能对事物的比较、分类、联系、层次结构、观点论证等方面有清晰的表述和深刻的理解。 (2) 对PMI反思表格进行内容分析。通过PMI表格的内容分析可以看到学生掌握了哪些知识, 对哪些知识还未能掌握, 学生还对哪些知识感兴趣等, 为教师下一阶段教学提供可视化的依据。 (3) 设计简单问卷进行调查。围绕学习专题知识内容, 学习获得环节, 设计简单问卷, 既对基本知识进行评测, 也对教学基本环节收集反馈意见。 (4) 教学过程录像资料观摩分析。本项目研究中, 每次主题教学实践活动都对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活动进行多方位全程录像, 录像资料将作为教学观摩交流, 也作为教学过程研究的内容分析依据。 (5) 对教师和部分学生进行访谈。研究工作者将对访谈记录进行内容分析, 通过分析, 可以深入了解教师和学生对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学习效果的看法和意见。

丰富感性世界发展学生思维 第9篇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在教学上,它有着自身独特的强大优势,远比单调的教学更有吸引力,但它不能代替学生的操作思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该由学生操作的应由学生操作,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实际操作、理解,还原知识的经历过程,理解算理,发展学生思维。作为教育者,要把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发展学生的思维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方法,积累感性材料,丰富学生的认知世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能力,促使学生的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都能获得正常、健康、和谐的发展。因此,教师应提供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感性材料,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发展学生思维。

一、合理利用教具,直观演示,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我国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人身两个宝,双手与大脑。”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概括能力差,有意意识弱,注意力不集中,但学生易动、活泼、反应灵敏,接受能力较强。根据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具,直观演示,进行组织教学,既学习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

小学数学配有教具,教师挖掘教材,合理利用教具,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迪思维,开发智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孕育新知的教学,增强学生的有意注意力;丰富学生的直观印象,发展想象力;帮助学生分析和理解数量关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兴趣中学,变得乐学、易学。例如,在教学“减法的意义”时,笔者是这样设计的:让两个小朋友演示,聪聪有8朵花,送给亮亮3朵,聪聪还剩几朵?你是怎样理解聪聪还剩几朵的?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列式,但并没有真正理解,不会用语言表达。因此,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让学生动手摆。用0代替花。在桌上摆8个0,送给亮亮3个,应怎样做?有学生开始从8个0中拿走3个。紧接着老师再让学生操作一遍,有更多的学生动起来,也就是从8里面去掉3,算式是8-3,用减法。通过操作、直接感知,更多的学生用语言表达出了减法的意义,即: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学生的做转化成了说,理解了知识,调动学习积极性,促进了思维的发展。

二、恰当使用彩色笔,启迪思维,提高素质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兴趣,才会主动获取知识,在大脑中形成兴奋点,促使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的状态,从而产生最佳心理准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教材中挖掘数学的魅力,设计出新颖、别致的教学方案,创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意境。儿童对色彩比较感兴趣,如果适当地将知识要点用彩色笔勾出,会刺激学生的感官,引起注意。在教学“加法运算定律”和“乘法运算定律”时,笔者把能体现规律的地方,恰当地换用彩色笔标记,能够起到画龙点睛、提纲挈领的作用。例如,加法交换律,124用黄色,235用红色,124+235=235+124,因有颜色在起着暗示作用,学生就能观察出两个加数的特点:交换加数的位置,并得出规律,抓住了知识的要点。乘法分配律是教学的难点,(5+3)×4=5×4+3×4,把4换用红色,引起学生的注意,通过引导、分析左右两个算式的意义,分配性质被学生理解,化解了知识的难点。

利用色彩刺激感官,促使学生产生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总结规律,水到渠成,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发展了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了情操。

三、学生动手制作教具,渗透思维原理

学生在获取知识时,如果身临其境,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就会使抽象的算理具体化,从而使学生在理解上有物可想,有理可查。俗话说:“眼看百遍,不如操作一遍。”在教学中,精心设计安排,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找出所需的感性材料,通过找一找,制一制,调动眼、口、手、脑、耳多种器官参与认知活动,在大脑中形成表象。例如,在教学“求圆柱的表面积”时,让学生制作大小不同的圆柱,在制作过程中充分感知以下几点:侧面展开是长方形;上下是两个面积大小相等的圆;长方形的长是圆的周长;长方形的宽是圆柱的高。通过操作,学生还原了知识的原理,对求圆柱的面积作了铺垫。上课时,教师引导学生,从讨论中逐步概括出圆柱的面积公式,也就是把学生感知的内容系统化、具体化。通过操作,学生再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操作能力,渗透了原理,更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以阅读促学生思维发展 第10篇

一、趣味性阅读激励思维

阅读时应以教材为资源,努力挖掘教材中潜在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励学生积极思维,从而获得学习语文的乐趣,这是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

如《燕子》一文重点描写了燕子的体形和它在明媚的春天里飞行、栖息的情景,语言流畅,内容生动有趣,不失为一篇雅俗共赏的美文。为了让阅读富有魅力,使学习过程生动活泼、引人入胜,教师要从营造富有情趣的课堂入手。首先,要求学生阅读后用不同的方式来概述对燕子的印象,学生沉思片刻,一句句惟妙惟肖的描述从他们的嘴里蹦了出来。有的说:“燕子是一位演讲者,一天到晚叽叽喳喳叫个不停。”也有的把燕子比作“穿着燕尾服的乐队指挥家”,还有的根据课文的描述勾画出体态轻盈、活泼可爱的小燕子的肖像画,甚至有的学生情不自禁地哼唱“小燕子,穿花衣……”的歌曲。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在学生初步感知文本后,教师趁热打铁,再让学生反复阅读,用心体会小燕子成为春的使者的意境。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敏捷。学生们好奇的目光盯在“五线谱”与“音符”这些关键词上,品味这些词语与小燕子紧密联系的美妙,感叹作者抒发感情的自然真切。这样,从课文文字描写的生动到图画描绘的传神,再到歌声的优美,不仅把惹人喜爱的小燕子形象深深地印在学生的心里,而且充分地激发了学生热爱自然、向往春天的兴趣。学生了解了作者的意图,文章的脉络,阅读有了“主心骨”,思维进入“快车道”,课堂成为精神乐园,学生成为快乐天使。

二、创意性阅读拓展思维

学生阅读不是对文本的被动接纳,而是阅读主体主动参与的构建过程,也是在阅读中融入阅读主体的体验、情感、想象、感悟等心理主动发展的过程。教材中的优美课文都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耐人寻味。学生阅读时,往往对课文中作者的构思,文章的结构,材料的联系等有许多颇感兴趣的地方,这种对现状不满足的心理,反映了学生具有较强的主动创新意识。因此,遵循新课程理念“应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有创意的阅读,即强调读出个体的感受。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

在学习《再见了,亲人》一文时,有学生发现:课文只重点描写了志愿军单方面的话别与心情,而只字未提朝鲜人民的语言、心情。这反映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思考:在志愿军与朝鲜亲人分别时,老大娘、小金花和大嫂各自的神态、语言、心情是怎样的。这样给学生开辟了广阔的思维空间,鼓励、点拨学生进行求异创新的思维活动和另辟蹊径的丰富联想。拓展文本,感受异同,同学们跃跃欲试,通过斟词酌句的认真琢磨,合情合理的拓展想象,“心愤愤,口悱悱”。同学们说:志愿军要老大娘停住送别的脚步回家休息时,大娘连连“摇头”,她怎么舍得这些可爱的战士离开自己呢?她用颤抖的声音说:“孩子们,你们为我们舍生忘死,个个是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临别时,请你们再尝尝大娘做的‘打糕’吧!”小金花呜咽着叫道:“叔叔!叔叔!你们走了,咱们什么时候才能见面呀!”架着双拐背着孩子的大嫂艰难地来到列车旁,喘着粗气说:“兄弟,你们前仆后继、出生入死,朝鲜人民永远忘不了你们。”就连大嫂背着的那个小孩也不时地挥动小手,发出喃喃的声音,好像在说:“叔叔,再见!”……这样让学生填补“潜台词”,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领学生进入学习佳境,扬起思维的风帆,实现感悟的外延,满足与生俱来的求知欲,让宝贵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闪烁得更加绚丽。

三、探究性阅读深化思维

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没有问题就没有探究,也就没有创新。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指出的“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体现了综合性学习阶段目标中乐于探究这一要素。因此,教师要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来组织教学,将学生认识的偏差作为探究的契机,不以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鼓励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探究文本,让学生通过自己观察和思考去认识事物,深化思维。

如教学《船长》一文,怎样使学生走近文本,与作者产生默契,这里就有一个认识逐步深化的过程。学生阅读后质疑:“当旅客安全撤离沉船之后,为什么船长哈尔威不马上逃生呢?”这一问题的提出发人深省,教师不可轻易下结论,需要让学生充分阅读探究,鼓励求异,最后求出正确答案。通过一番深入探究,有的学生动情地说:哈尔威船长不但一直严以律己,而且要求大家坚守岗位,因而关键时刻他怎么能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呢?也有的学生感慨道:虽然“诺曼底”轮船沉没了,但作为一名船长,为了忠于职守,甘愿与“诺曼底”号轮船同生死、共存亡。还有的学生抓住文中的一些关键话语深刻体会哈尔威船长对“诺曼底”号轮船的情深意笃。船长把船视作生命,尽管轮船已坏,但他怎能愿意放弃它呢?这样,学生就事论理,感悟文本的深刻内涵,达到了苏霍姆林斯基所主张的知识“应让自己找出来”的要求,实现了由情入理、探文悟道的思维迁移,提高了阅读教学质量。

发展学生思维 提高数学素养 第11篇

关键词 创设情景 比较辨析 操作实践 分层练习 发展思维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成长动机说”认为,每个人都潜藏着“自我实现的创造力”,良好的思维是成才的重要心理品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主动创设数学情景,启迪思维;善于抓住时机比较辨析,训练思维;在富有挑战性的操作实践中,深化思维;在层层递进的练习中,拓展思维。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数学素养。

一、创设情景,启迪思维

古人云:“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兴趣,及时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其进入到较为理想的求知和思维状态,并经历从无疑到有疑,再到释疑的心理过程。数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迪学生的思维。

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可分两步创设数学情境使学生生疑,第一步出示算式“516÷3”,学生通过笔算知道516能被3整除之后,教师变换各个数字的位置将516变为561,156,165,615,651,让学生一一将它们分别除以3,学生会发现,不管怎样变都能被3整除。第二步,教师让学生列举很多自然数,老师不用计算就能知道它能否被3整除,学生越发感到惊奇,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其中的奥秘。此时教师可以抓住时机,展开这一课题的教学也就水到渠成了。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应用知识,让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放飞思维,充分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比較辨析,训练思维

比较辨析是探求事物间联系的思维过程,包括求同和求异两种类型。小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发展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刚开始比较,容易发现事物的相异点,并逐步从比较明显的差异发展到比较细微的差异,然后才能发现事物的相同点或相似点。起初只能直观地区分具体事物的异同,还不善于判断本质的差别,渐渐地才会区分抽象事物的异同,区分简单事物的本质差异。可以说,培养学生的比较辨析能力是训练思维深刻性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恰当地运用比较的思维方法,通过求同和求异的判断,帮助学生辨析概念,分清方法优劣,找出事物间的区别与联系。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式,提高思维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促进学生不断完善认知结构,提升思维的深刻性。

教学中充分利用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创设新颖别致的辩论环节,不仅使认识得以深化,还充分展示了学生的思维过程。面对一个个新问题,学生领略了问题情境的冲突性与挑战性,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他们始终沉浸在思考的乐趣之中。通过辩论,澄清是非,并初步学习“防止被表面现象所迷惑”“透过现象看本质”等思想方法,使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得到训练,不但达到了认知技能领域的目标,更为可贵的是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操作实践,深化思维

思维往往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而实践操作最易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使学习变成学生的精神追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他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他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手和脑的这种关系就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实践机会,让学生通过摸一摸、剪一剪、拼一拼、数一数、比一比等实践活动,逐步内化操作的本质,促进思维的发展。

操作的要义不仅在于动手活动,更在于探究明理。只有带着思辨去操作,才会真正触及学生的认知情感,增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提升。而设计有挑战性的操作活动,关键是让学生产生认知失衡,形成问题意识,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教师要多设计能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从现有的材料入手去积极思维,寻找到思维的支点,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在好奇、不服输的心态下,在富有挑战性的操作体验中获得思维的有效发展。

四、分层练习,拓展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一个个阶梯走向认识。”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根据小学生由浅入深、由直观到抽象、循序渐进地认知规律,引导学生主动沿“阶”而上,这对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是很有意义的。练习是数学学习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它既是检查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载体,也是反馈教师教学效果的最直接的途径。练习设计是否科学有效,影响的不仅是知识的掌握情况,更重要的还影响着学生思维的深化程度。因此,在教学中练习的设计应该从基本训练开始,进行阶梯训练,环环相扣,层层递进,逐步提高。

课堂练习无论是内容的选取还是形式的呈现,都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和探索的空间,从而促进思维的不断深化。

培养阅读意识,发展学生思维 第12篇

一、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语文教学的第一要务是“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阅读教学的第一要务是培养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教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一是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引导他们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例如,第一学段的学生可以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儿歌、童谣、古诗等。第二学段的学生可以阅读文质兼美的叙事性作品及优秀诗文。第三学段的学生除了继续阅读有关叙事性作品外,还可以适当读一些文学作品、科技作品、简单的议论文和浅显的文言文。这样便于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读懂作品,能读懂就有收获,有收获就有成功的乐趣。二是要拓展自由阅读的空间,倡导学生自由阅读,学生想读什么就读什么,想怎么读就怎么读。三是要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如读书演讲会朗读擂台赛读书笔记展览会等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提高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看报的习惯。

二、让学生自主参与,培养阅读能力

语文教学过程,应成为学生获得充分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课堂教学不仅要讲授语文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毫无疑问,培养阅读能力是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语文课程标准》中,第7条总目标一开始就明确要求“具有独立阅读能力。”阅读能力的主要标志就是理解。换言之,学生要能读懂。衡量阅读能力的重要标志是学生能独立地读。就阅读教学来说还有一条,就是学生必须能够从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感情来体会书面语言的运用,才算读懂了。要想让学生读懂,教师必须结合阅读教学,有目的地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让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自主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独立阅读能力是一个大概念,理解能力包含在独立阅读能力之中。过去一提起阅读能力,教师们就会想到读懂词语、读懂句子、读懂段、读懂篇,就会想到朗读、默读和背诵,以为训练这些也就是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这是对阅读能力的误解。读懂并不错,问题是阅读能力不仅仅是读懂。《语文课程标准》就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他们机械地割裂开来。此外,在阅读的类型和方式上,教师要注重把自主性阅读与合作探究性阅读、接受性阅读与创造性阅读、欣赏性阅读与理解性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丰富语言积累,形成良好语感

丰富积累、培养语感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成功的阅读教学实践表明,在丰富的积累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那么如何丰富学生积累,培养语感呢?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首先,教师要扩展学生的阅读视野,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看报的习惯。学生应走出“课本是世界”的小天地,走进“世界是课本”的崭新天地。其次,教师要花大力气研究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背诵积累量和课外阅读量如何得到有效的落实。例如,阅读的材料从哪里来,如何确保学生的阅读时间,对学生的背诵积累量和课外阅读量如何进行科学的评价。这些问题,正是我们在实施语文课程标准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将会成为一句空话。

四、让学生亲身体验,敢于提出问题

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从本质上讲,问题是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每个学生的问题都要认真倾听,给予亲切的肯定。学生敢于大胆地提出问题,来自民主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来源于教师两个方面的悉心培养,一是问题来自认真读书,学生只有读进去了,才能提出问题。二是教师要用评价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我们要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让学生在多元解读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

上一篇:地学分析下一篇:跨组织物流成本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