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语用梳理

2024-06-18

小学语文语用梳理(精选6篇)

小学语文语用梳理 第1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普罗米修斯》知识点

一、多音字?

脏zāng(肮脏)zàng(肝脏)?

给gěi(送给)jǐ?(给予)?

磨m?ó?(折磨)m?ò(石磨)

恶?è?(凶恶)w?ù?(厌恶)?

二、近义词?

悲惨--悲苦?驱赶--驱逐?立即--即刻?

饶恕--宽恕?违抗--违背?坚决--坚定

三、反义词?

危险--安全?惩罚--奖励?错误--正确??

坚定--动摇?痛苦--快乐?屈服--抗争??

违抗--顺从?

四、理解词语?

悲惨:处境或遭遇极其痛苦,令人伤心。本课指人类没有火的时候生活很痛苦。

驱赶:驱逐赶走。本课指用火驱逐赶走危害人类安全的猛兽。?

惩罚:处罚。本课指宙斯对普罗米修斯采取残忍的手段,作为对他的处罚。?

领袖:国家、政治团体、群众组织等的领导人。本课指宙斯是众神的领导人。

吩咐:口头指派或命令;嘱咐。本课指宙斯命令火神惩罚普罗米修斯。

敬佩:敬重佩服。本课指火神佩服普罗米修斯。?

饶恕:免予责罚。本课指火神劝告普罗米修斯,只要认错,就请求宙斯对他免予责罚。?

屈服:对外来的压力妥协让步,放弃斗争。?

气急败坏: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形容十分慌张或恼怒。本课用来形容宙斯十分恼怒。

愤愤不平:心中不服,感到气愤。本课指大力神对宙斯惩罚普罗米修斯感到很生气。愤愤,很生气的样子。

五、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天神普罗米修斯冒着生命危险拿取火种给人类。?

第二部分(第3-8自然段)写宙斯严厉地惩罚普罗米修斯,使他受尽折磨。?

第三部分(第9自然段)写普罗米修斯被大力神赫拉克勒斯所救,重获自由。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盘古开天地》知识点

一、多音字:

1、倒 dǎo 摔倒 东倒西歪;dào 倒茶 倒背如流

2、中 zhōng 中间; zhòng 中奖

3、抡 lūn 抡大斧 lún 抡材(挑选材料)

4、劈 pī 猛劈;pǐ 劈叉

5、降 jiàng 升降;xiáng 投降

6、血 xuè 血液;xiě出血了

7、创 chuàng 创造;chuāng 创伤

二、近义词:

辽阔—广阔 茂盛—旺盛、茂密 混沌—模糊 黑暗—昏暗

漆黑—黑暗 滋 润—滋养、润泽 奔流不息—奔腾不息 缓缓—慢慢

周围—四周

三、反义词:

漆黑—明亮 上升—下降 辽阔—狭窄 茂盛—稀疏 枯萎

重—轻 清—浊 黑暗—光明 滋润—干燥 缓缓—迅速

四、词语解释:

1、宇宙:包括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

2、混沌:我国传说中指宇宙形 成以前模糊一团的景象。

3、奔流不息:指水急速地流动而不停息。

4、茂盛:生长得多而茁壮。

5、滋润:增添水分,使不干枯。

6、创造:做出了新的成绩或东西。

7、抡:用力挥动。

8、黑暗:光 线不足。

9、猛劈:使劲用刀斧由纵面破开。

10、缓缓:迟,慢。

11、浊:浑浊

12、降:落下。

13、逐渐:渐渐

14、祖宗:一个家族的上辈,多指较早的。也指民族的祖先。

15、气息:呼吸时出入 的气。

五、词语辨析:

1、辽阔 广阔:都有宽广、宽阔的意思。

区别在于:辽阔还含有空旷的意思,多 用来形容海洋、土地、草原等;广阔多用来形容视野、天地等,有时可以换用。

例句:那是一片 辽阔的沙漠。

中国广阔的市场充满着机遇。

2、逐渐 渐渐:二者都有表示缓慢的变化之意。

渐 渐着重指一点一点无阶段性的变化,使用范围广,除用于人们的意识的过程、较长的活动外,还 可用于自然事物的变化;而逐渐则着重指一步一步有明显阶段性的变化,使用范围较窄。

例:天 气渐渐冷了,他的工作也逐渐步入正轨。

六、词语听写:

宇宙 黑暗 上升 下降 气息 四肢 肌肤 辽阔 血液

茂盛 滋润 创造 奔流不息 精卫填海 夸父逐日 鸡犬不宁

后羿射日 叶公好龙 好娲补 天 八仙过海 开天辟地

七、隆隆的雷 飘动的云 辽阔的大地 奔流不息的江河 滋润万物的雨露 美丽的宇宙

八、中国的神话人物:

盘古—开天辟地 精卫—填海 夸父—射日 女娲—造人、补天

后羿— 射日 仓颉—造字 神农氏—尝百草 燧人氏—钻木取火

愚公移山 哪吒闹海 嫦娥奔月 娥皇女英 共工怒触不周山

大禹治水 牛郎织女 巨灵擘山 八仙过海

百鸟朝凤 杜鹃啼血 刑天舞干戚 孟姜女哭长城 鲤鱼跳龙门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蝴蝶的家》知识点

一、多音字

嚷:rǎng叫嚷 rāng嚷嚷

雀:qiǎo家雀儿 què雀跃

二、词语解释

躲避:离开对自己不利的事物。

震撼:震动;摇撼。

喧嚷:(好些人)大声地叫或说。造句:千万不要把这件事喧嚷出去啊。

轻盈:形容身材苗条,动作轻快。

素洁:素净洁白。

确信:坚定地相信;坚信。造句:我们确信这一崇高理想一定能实现。

三、反义词

轻盈——笨重 柔弱——坚强

确信——怀疑 高兴——痛苦

鲜艳——暗淡 密集——稀疏

四、近义词

躲避——躲藏 震撼——摇撼

喧嚷——喧哗 轻盈——轻快

素洁——素净 柔弱——软弱

猛烈——激烈 确信——坚信

确定——肯定 高兴——兴奋

五、词语拓展

ABB式:黑压压 水淋淋 湿漉漉 沉甸甸

金灿灿 笑吟吟 水灵灵 好端端 美滋滋

六、课文主题

本文以问题和思索为主线,以雨天为蝴蝶躲藏在哪里而着急的情感贯串首尾,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幼小生灵的关爱之情。

小学语文语用梳理 第2篇

为了更好的让教研组的各位老师更好的理解本教材,特组织了各位老师共同探讨研究了人教版小学语文三下教材的梳理工作,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三下年级教材分析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教材的基本结构;

2、教材的特点;

3、教学特点及注意的问题。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有32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后面还有8篇选学课文。生字表1——不要求会写;生字表2——要求会写;词语表——要求会认、会写、大部分会用,了解这些词的意思。

二、教材的特点:

继续围绕专题组织单元,进一步加强教材的整合性。继续安排综合性学习。(2、5单元),大量更新课文,安排精读和略读课文。精读课文要求仔细研读,咬文嚼字,吸取各方面的营养,要下大力气,学会习作方法、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略读课文粗枝大叶即可,能把学到的方法迁移到略读课文上即可,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略读课文学习的三步式:①提出要求②学生带着要求自己理解阅读③检查阅读效果,必要时加以引导,补充的8篇选学课文也可穿插与中间学习。

三、教学特点及注意的问题。(注意三年级的年龄特征。)

1、由无意识记为主向有意识记为主转化。

2、观察的目的性、精确性、深刻性与低年级相比,有较大的提高。

3、书面语言逐渐发展,逐渐赶上口头语言。

4、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5、感情的稳定性、可控性、丰富性、深刻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四、识字教学:

培养学生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低年级——不提独立;中年级——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高年级——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本册要求学生认200个字、写300个字。识字是下限,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通过语文课本以外的其他渠道,增加识字量。鼓励同学之间交流识字的方法、经验和感受,初步培养学生具有独立的识字能力。

随着学生识字、写字量的增加,识字量的巩固是识字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最主要的方法是让学生多接触、多见面,特别是在阅读中多见面。根据中年级特点,还可以在小练笔和习作中,在具体的运用中来巩固,也就是在读写的过程中积累和巩固所学的字。另外,也可以采取一些归类复习的方法,适当的时候让学生做一些归类整理,教材在这方面的安排不多,但是老师可以从这样的安排中受到启示,这一类的练习可以让学生做一做。

要继续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在指导写字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板书示范,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容易写错的笔顺,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为避免学生的疲劳,一节课写的字不要太多,可以分散到每一节课中去。在写字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把握,不是字写得越多越好,而是要注意写字的质量。

五、阅读教学:

1、要指导学生理解内容,掌握语言规律、语言的表现形式、遣词造句、写作方法、语文知识„„要重视默读,低年级开始学习,中年级初步学会,高年级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速度。

2、体会关键词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初步把握文章的内容。

4、体会文章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培养美好的、细腻的、细致入微的感情)

六、作文教学

1、正确认识作文教学的性质:基础性、综合性、阶段性、连续性、实践性

2、中年级是作文的起始阶段,学生初始乍练,要求不高:文从字顺、过程清楚即可,不讲修辞,把话说清楚,比较言之有物,比较言之有理即可,不要以成人眼光或小学生优秀作文的标准看待。

3、培养作文的兴趣。

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让他们乐于表达。中年级不受文体束缚,也不受篇章束缚,自由表达,大胆放手,不要怕不合规矩,只要是学生自己的话,在老师看来也许是幼稚可笑的,也是珍贵的。鼓励有创意的表达,不管是哪一方面,只要有创意都应该鼓励。在教学中可以更放开一些,对教材的安排可以更灵活地处理,从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如果有更适合学生练习表达的内容范围,完全可以修改教材里习作的安排。爱护学生想说想写、敢说敢写的热情、冲动和愿望,不要有过多的条条框框,让他们放开手脚去写,消除习作的畏难情绪。教师要提供和创造更多的习作机会,多用肯定和激励的方法,多组织展示和交流。

本册的八次习作训练分别为:

1、家乡的景物;○

2、环境保护;○

3、自我介绍;○

4、学会一个本领中的趣事和体会;

5、父母的爱;○

6、想象作文——未来的XX;○

7、自由习作;○

8、想象作文——神话

七、口语交际

全册共安排八次口语交际。分别是:“介绍家乡景物”“我们能做点什么”“说说我自己”“教你学一招”“谈谈爸爸、妈妈对我的爱”“我想发明的机器人”“丰富多彩的世界”“神话、传说故事会”。口语交际的内容安排,有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和“习作”一起成为“综合性学习”的有机部分。如,语文园地二中的“我们能做点什么”和语文园地五中的“谈谈爸爸、妈妈对我的爱”两个口语交际,都是以相应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为依托,使学生有话要说、有话可说。另一种是既结合专题内容又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的话题,让学生交际得起来。口语交际教学要注意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听的方面,在低年级“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基础上,提出“认真听,可以提问,可以补充”。说的方面,在低年级“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的基础上,提出“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尽量说得生动一些”“讲的时候要有感情,使听的人受到感染”等年段性要求。

八、我的发现:

由引导学生发现识字的规律与方法,发展到发现词和句子的规律与现象。

1、了解由相反的语素构成的合成词;

2、认识比喻句;

3、了解陈述句和反问句的句型;

4、辨析同音字;

5、了解一词多义的现象;

6、辨析多音字的意思;

7、了解成语前面两个字重叠的形式;

8、辨析形近字。这些都是从本单元或课文中生发出来的,主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九、日积月累,共编有三部分内容

1、“读读背背”系统编排了古诗、古诗中的名句、成语、名言警句、农谚等内容。园地一安排的是描写大自然景物的成语,园地二是描写动物的古诗佳句,园地三是涉及思想方法的谚语,园地四是关于勤奋、专心等内容的成语;园地五是古诗《游子吟》,园地六是关于天气变化的谚语,园地七是描写关爱、友谊等内容的古诗名句,园地八是歇后语。这些内容,无论对于学生学习语言、学做人都是十分有益的。教学时,教师不必做过多讲解。学生能理解就理解,不能理解也没有关系,主要是鼓励学生熟读成诵,多积累。

2、“读读认认”和“连连认认”。语文园地二、五、六、七中安排了四次集中识字的内容,园地二是反义词,园地五是关于植物的儿歌,园地六是关于调料的俗语,园地七是形近字组词。这四组识字的安排,充分考虑汉字本身的构字规律,采用熟字去偏旁识字、归类识字、熟字加偏旁识字、形声字的构字规律等方式引导学生集中识一些字。到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这部分教学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要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识字方法来识字,如熟字减偏旁、熟字加偏旁、归类识字、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教学中可以设计多种活动,如,字词游戏、字谜、竞赛等活动,增强学生识字的乐趣。

3、“我会填”和“读读记记”。为了加强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教材在语文园地一、三、四、八分别安排了词句训练方面的题目。园地一是量词填空;园地三是比喻句练习;园地四是定状补词语填空;园地八是不同形式的成语。这部分内容是对学生语文基本功的一个检测,也是对词句现象的一些规律性总结。主要是让学生多接触一些语言现象,读一读,记一记,有的可以做一做。不要求归纳出语法点。

十、继续编排趣味语文、成语故事等新的栏目。

在语文园地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宽带网”“展示台”这4项内容分别交叉安排两次。

1、“趣味语文”,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一些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活动中学语文。教材在语文园地四安排了看图说成语,在语文园地七安排了词的趣话“说言”。教学时应以学生的交流活动为主。可事先布置学生准备相关的内容,还可以创设一些生动有趣的学习形式,增强趣味性。

2、“成语故事”,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许多民族文化的信息。教材共安排两个成语故事,《买椟还珠》是寓言故事,《画龙点睛》是传说故事,分别安排在语文园地三和语文园地八。它们既是结合本组课文的拓展阅读,同时又能让学生得到中华优秀文化的熏陶。教学时应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老师可组织学生进行适当的交流。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或者说说自己的感受及受到的启发。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提出来大家讨论。

3、“宽带网”,主要是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时空,加强课内外的联系。如,语文园地一结合本组观察大自然景物这一专题,列举了一些中外名家关于大自然的精彩描写,要求随手记录、做成卡片;语文园地六要求关心科技新闻,把有用的资料做成剪报和卡片。这样的安排,将有限的课堂学习延伸到无限的生活空间,加强了课内外的沟通。宽带网一般有“资料补充”和“拓展活动”两个方面的内容。从教学的角度看,“资料补充”部分只需学生阅读就可以了,“拓展活动”部分则体现了一定的弹性,可以先布置资料收集,再交流收集所得。因“宽带网”的内容与单元的专题相关,所以资料的收集可以结合单元中课文的学习先行提出。“宽带网”教学主要是进行资料的交流。也可以在单元学习结束之后,根据教材中提示的活动内容,深入开展一些收集资料、课外阅读、交流展示的活动。

4、“展示台”,是结合两次综合性学习而安排的。园地二展示了保护环境的标语牌、建议书、手抄报;园地五展示了给妈妈做的贺卡、和爸爸一起做的航模、全家的照片和写的小诗。展示台既为学生提供一个不断展示课内外语文学习成果的舞台,又是一种提倡、引导、激励学生自觉地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不断提高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注意的是,教材中的内容只是例子,教师应结合当时当地的实际,展示相应的内容。要给学生提供表现自己、与同学交流学习成果的机会,让全体学生都能感受到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快乐。

每单元教学说明 第一单元

《燕子》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赶集似的聚拢来”的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体会燕子的外形特点和活泼可爱,激发学生对充满活力的春天的向往和热爱的感情;二是学习作者细致观察、丰富的想象及一些表达方法。引导学生体会燕子的可爱以及作者细致观察和描写生动的方法,是这篇课文教学的重点。

《古诗二首》这篇精读课文由两首脍炙人口的古诗组成,描写和赞美了春天的景色。《咏柳》前两句用比喻的手法,描绘了静态中的柳树,却使人感到柳树内在的生命力。后两句用自问自答的形式,赋予巧妙的想象,把对柳树的赞美,引向对春天的赞美。这是这首诗的主要特点。《春日》诗题的意思是在春天里。全诗讲的是作者在春日里游览,看到无限的春光,从中有所体悟,阐发了自己的哲理思考。《荷

花》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在读文章,想画面中,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同时,让学生感悟描写的细腻以及语言表达的生动形象,并积累语言;二是让学生在欣赏美丽的荷花中,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是教学的重点。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等语句是教学的难点。《珍珠泉》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在自读自悟中,了解珍珠泉的美丽景色,感受作者对大自然和家乡的热爱之情;二是了解叙述顺序,积累课文优美语言。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第二单元

《翠鸟》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二是培养学生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教学难点是体会翠鸟的外形特点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燕子专列》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二是领会人们为保护燕子所表现出来的博大的爱心。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难点是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二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为建设和拥有一个绿色的家园做出自己的努力。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学习难点是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路旁的橡树》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环保意识、爱护自然界里的一草一木;二是通过具体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心情。

学习这篇课文的重点是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而体现出的一颗高尚的心,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作出自己的努力。第三单元

《寓言两则》这篇精读课文包括两则寓言故事,一个是《亡羊补牢》,一个是《南辕北辙》。这两则寓言都出自《战国策》。这两则寓言,内容通俗易懂,故事情节简明有趣,但寓意深刻。教学中要在学生感受寓言揭示的形象、了解寓言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这是学习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惊弓之鸟》这篇课文是一个成语故事。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乐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兴趣和习惯。教学的重点是联系上文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要把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理解、体验更羸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上。这也是教学的难点。,《画杨桃》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主要讲的是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教学这篇课文应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其中的深刻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应该实事求是;坚持这种科学的思想方法,就能终生受益。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

《想别人没想到的》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在学习课文中加深体会,明白要勇于开拓创新、勤动脑、多思考,才能想到别人所想不到的,才能有新的收获。第四单元

《和时间赛跑》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让学生明白了为什么要珍惜时间;并在和时间赛跑的经历中,体会到了应该怎样珍惜时间。课文给我们以深深的启示,使学生在阅读时获得启示,引导他们对这一问题有所感悟,是本文学习的重点。由于时间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对时间概念也比较模糊,因此,引导学生感受珍惜时间的意义,是本文学习的难点。在阅读时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经历加深体验,是突破难点的重要途径。

《检阅》课文洋溢着浓浓的现代意识和人文关怀:要自尊、自强,要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平等权利,使学生在阅读时初步感受到这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本课编写的目的

课文的语言描写很有特色。从文中几个人物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他们鲜明的个性特点,人物形象比较丰满。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心理的变化,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本课语文学习的重点。体会关键语句“这个孩子真棒”“这些孩子真棒”的深层含义是学习本课的难点。

《争吵》本课意图是告诉我们朋友之间要相互谅解、彼此宽容。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主人公的心理变化。教学时,可以联系上下文让学生体会“我”吵架后的心情。课文讲述的这种情况,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是每个学生在生活中都有可能遇到的。引导学生认真体会,不但可以使学生感到课文写得真实具体,而且可以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学生交流讨论的着力点应放在揣摩和体会文中人物的这些心理变化。这一点,同《检阅》一课有相似之处。

《绝招》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让学生懂得只要勤学苦练,就能练就一身好本领;要练,就练对自己未来发展有用的本领。这是对科学知识、对刻苦求知的一种价值认同,对学生很有启发。注意阅读课文不用面面俱到,抓住主要展开教学。如小柱子的“绝招”引来了大家的赞叹,这个绝招是怎样练成的呢?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的相关段落,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从中体会小柱子勤学苦练的精神和争强好胜的性格。第五单元

《可贵的沉默》这篇精读课文课文以课堂教学进程为线索,以师生对话交流为主要形式,以孩子们的情绪变化为描写的主要内容:由兴奋、快乐到沉默,又从沉默渐渐回到热闹。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细致、生动地描述从而再现场景,是本课一个突出的特点。理解孩子们的情绪变化,懂得关心别人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体会沉默的可贵是本课的教学难点。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在深入领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受到要关心父母、回报父母之爱的教育,学会关心别人;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培养语感;同时为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她是我的朋友》这篇精读课文写的是战争时期的一个故事。孤儿院的孤儿阮恒,误以为献血会死,但为了抢救受了重伤的同伴,还是毅然献出了自己的鲜血。当问他为什么要献血时,他只是说“她是我的朋友”。课文通过对阮恒献血时神情、动作的细致描述,生动地展现了他为救朋友而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让学生在学课文的过程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感受朋友之间真挚的友谊,树立正确的友情观;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

《七颗钻石》这篇精读课文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在于,读关于爱心的神奇故事,体会爱心对别人乃至对社会的意义,懂得关心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

《妈妈的帐单》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切入角度独特,把母爱的无声、无私和无价表现得极为动人。看到儿子开出的账单,妈妈什么话也没有说,而是按照儿子的要求,把儿子索要的报酬如数放在他的餐盘旁,同时给儿子留了一份总额为零,却满载着母爱的账单。母亲用自己无声的行动告诉孩子:如果你觉得帮妈妈做事需要得到报酬,妈妈会满足你;同时,妈妈提醒你,妈妈一直全心爱着你,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向你索取报酬。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难点是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学习课文,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配合综合性学习,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第六单元 《太阳》这是一篇科普短文,文章采用了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介绍了和太阳相关的一些知识,说明太阳和人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选编本课的意图是为了让学生在课文学习中增长自然知识,学习用联系的眼光看待自然界,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同时接触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了解太阳的特点,体会课文怎样运用举例和数字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特点的。《月球之谜》这是一篇非常有趣的介绍月球知识的文章。通过本文的学习,了解与月球相关的知识,展示月球神秘的魅力,激发学生探索月球和宇宙奥秘的兴趣;同时积累一些描写月亮的古诗句。教学本课的重点是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难点是利用资料交流、古诗句积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公路”》课文描写了“我”的一次上网经历,让我们在领略网络魅力的同时,了解网络的特点和作用,真切感受现代科技带给人们的便利。文章写的是上网经历,语言亲切。编本课的意图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互联网的基本知识,引起对网络和现代科技的兴趣,同时体会文中描写情绪的词语的表达效果。教学的重点是初步认识网络的用处,体会网络的神奇。

《果园机器人》这是一篇能体现电脑神奇的文章,所写的内容极为有趣。文章中的机器人服务于丰收的果园中,它们能把成熟的果子从树上摘下来,整齐地装箱,运到指定的地方。有趣的是,这些机器人只捡掉在地上的水果“吃”,自我充电,不停地工作。第七单元

《太阳是大家的》诗歌描绘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鲜花上撒满了太阳的金光,小树在太阳的照耀下生长,小朋友们在温暖的阳光下快乐游戏。诗人从“太阳普照全球”这一自然现象中提炼出诗意,把太阳当做所有国家的朋友,她从西山落下,走向别的国家,给全世界的小朋友带去了快乐和希望。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体会只有全世界人民和睦共处,加强信任和理解,人类才有更美好的明天;二是体会诗歌拟人化的写法。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朗读、背诵诗歌。难点是理解诗歌的含义。

《 一面五星红旗》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国际理解”的内涵,即国与国之间要互相尊重,人民要友好往来。“国际理解”并不是放弃民族自尊,只有热爱自己祖国的人才能赢得外国人的尊重;二是学习一些刻画心理活动的方法。

本课的重点是理解面包店老板态度的变化,难点是学习用外在动作表达内心情感的写法。

《卖木雕的少年》本课叙述详略得当,作者对美丽的大瀑布风光一带而过,而是围绕课文重点,将笔墨放在选木雕、放弃买木雕、送木雕等内容上。课文还准确而得体地运用了许多四字词组,要注意让学生积累并学会使用。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一是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国人民的友谊;二是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三是积累一些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地运用。这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本课是从另一个角度诠释“国际理解”的内涵,即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也积极地参与国际事务,尽力帮助其他国家。本课采用的是通讯报道的常用写法,按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安排材料,叙述清楚,并有适当的议论。文章先写阿尔及利亚人民对中国救援队的感激(新闻文体一般要求先介绍最重要的信息),再回溯整个事件的过程。在整个事件的报道中,既有救援工作的总体介绍,又有细节的描写,如搜索犬救出男孩的事。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感受中国人民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和友谊,体会理解和帮助是双方的;二是继续培养独立阅读能力。第八单元

《西门豹》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学习运用抓住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体会人物品质;二是使学生受到破除迷信、尊重科学的教育。学习重点是理解西门豹是如何巧妙破除迷信的,难点是理解西门豹办法妙在哪里。

《女娲补天》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二是体会女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的精神。

课文的学习重点是了解女娲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难点是在阅读中体会女娲的勇敢精神和乐于助人的高尚品德,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

小学语文语用梳理 第3篇

一、梳理:让语文教学走向“语用”

(一) 语文教学, 应从“意思本位”解放出来, 去关注“意图本位”

我们在实际语文教学时, 首先应引导学生去关注文本“写什么”的话题, 并在“写什么”这一层面上反复推敲。诚然文本中的“写什么”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事, 但它绝不是我们教学的全部, 更不是教学的归宿点, 要知道“教材只不过是个例子”, 它是我们学习的范本, 而不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结点。因此, 我们应借助教材中的文本, 引导学生从“意思本位”解放出来, 去关注“文本是怎样写的?”、“文本中有什么值得我学习和质疑的地方?”等问题, 以此激发学生明白自己的学习目的、学习内容, 从而实现向“意图本位”的转化。例如, 在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时, 教师在学生充分了解文本“写什么”的话题后, 应把关注点确定为:一是作者如何表现“彭德怀爱大黑骡”的?二是作者如何呈现“彭德怀更爱战士”的情感?这样学生就会从“写什么”的话题中跳出来, 去关注文本语言的描写艺术, 从整个文本中寻找到彭德怀的“不耐烦”———“怒吼”———“发火”带有显著特征的情感变化, 进而让学生很好地感受到人物心理变化的表现手段, 为学生的语用提供技术上的支撑。

(二) 语文教学, 应从“集体语用”解放出来, 去尝试“个性语用”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言语体系, 这种言语体系是“最本真、最活跃、最积极的”。然而在“班级授课制”的统驭下, 我们的行为与评判标准渐渐走向“同质化”, 这种“同质化”的倾向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言语生成与运用。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应从“集体语用”解放出来, 去尝试“个性语用”, 让学生主动地发表个性见解, 不断唤醒学生的个性意识, 帮助他们形成个人的价值。例如,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中有很多关于彭德怀“说”的词语———“念叨”、“回答”、“请求”、“轻轻絮语”、“吼道”, 同为“说”的意思, 为何用这么多的“表述方法”呢?此时, 教师引导学生从自己感受最深的情景入手, 不断去“说”, 使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与“说的方法”完美结合起来。

(三) 语文教学, 应从“单一语能”解放出来, 去扩容“综合语能”

“支离破碎”这个词常常被用来形容语文教学,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呢?主要是因为我们将目光局限于教学中的一个点, 而忽略了语文教学是一条线、一张网。对此, 我们的教学应从“单一语能”解放出来, 不断扩容“综合语能”, 为学生建构一整套的语言运用培养体系, 形成以“思”为内核、以“听”“读”“视”为基础、以“说”“写”“评”为指向的综合训练框架, 具体到一篇课文时, 我们不仅要让课文成为“阅读的材料”, 更要让课文成为学生“思考、活动、表达”的平台。例如, 我们可以借助文本来开展“仿写、改写、续写”等教学, 也可以借助文本进行“演说、辩论、表演”等训练, 还可以借助文本开展“欣赏、交流”等指导。

二、定调:让语文教学践行“语用”

(一) 定“教学内容”, 让语文教学行之有效

“教材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教材上的内容, 我们不可以不教;教材上没有的内容, 我们要适当地教, 这是我们必须厘清的一个概念, 所以我们在初读文本时就必须将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与学生的学情结合起来, 确立相关的言语实践点, 然后确定“教学内容”, 这样的教学, 才能真正地走进学生, 帮助学生接触语言、吸纳语言。例如, 低年级的教学, 教材中呈现了一篇篇优美的文本, 而教学的重点是识字写字方面, 以及引导学生从文本的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并以此形成良好的习惯。

(二) 定“学习活动”, 让语文教学行之有路

俗话说:“拳不离手, 曲不离口。”任何技能的获得都离不开具体的实践。学生言语能力的获得也是一样的, 也需要大量切实可行的实践活动。对此, 我们的语文教学要确定好学生的“学习活动”, 创设学生“亲历”和“历练”的空间, 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言语实践时间”和“言语表现机会”, 从而让学生的言语生成行之有路。

(三) 定“课程资源”, 让语文教学行之有为

任何人的言语体系的形成, 都需要经历大量“接纳、反刍、建构、成型”的过程, 这种情形就决定着我们的教学不能局限于“一本书”, 而应该将学生带到更广阔的天地去阅读、去感悟、去撷取, 从而形成自己的言语体系。对此, 我们也要从“一本书”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 与学生一道去寻找那些适合儿童成长的精神食粮, 形成整个年级段的阅读资源, 从而帮助学生习得更丰富的言语素养。

在梳理文脉中培养语用能力 第4篇

[关键词]阅读教学 语用角度 梳理文脉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1-059

语用能力简单来说就是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阅读教学要让学生明确文章的内容大意,这就要让学生掌握文脉梳理的方法,在理清文章层次的过程中,领悟语言文字的运用技巧,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

一、因势利导,增强摄取信息的能力

学生语文阅读的基本能力集中于一点就是有效摄取信息的能力。学生面对一篇文章,想要概括出文章的内容,就必须梳理文章的段落层次,掌握文脉的发展顺序。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帮助,比如给出几个有效的问题,让学生循问题找答案。

如苏教版五年级《黄山奇松》一课,从题目就可以明确文章的内容是围绕黄山的“奇松”来写的。但是到底描写了奇松的哪些特点呢?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就要有意识地概括出来。但是小学生的认知以感性为主,在摄取信息时能力强的学生还可以总结出来,能力低一些的学生就需要教师进行指导。读完一遍课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归纳每一段的内容,然后连在一起就是整篇文章的意思。《黄山奇松》第一段讲的是人们对黄山奇松的钟情。第二段描绘了黄山三大名松的姿态。第三段写奇松使黄山更加秀美。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阅读第二段重点的地方,理清黄山奇松有哪些“奇”的姿态,整篇文章的重要信息就被抽取出来了。

摄取信息的能力是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必须具备的技能,教师要引导学生遵循文脉层次,逐层解读文章的大意,从而概括出文章的内容和主题。

二、深入文本,提高赏析感悟的能力

语文教材中都是文质兼美的例文,语言精练,意义颇丰,结构严谨,独具匠心。学生在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以后更要对文章的写作技巧进行分析品味,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

如在学习苏教版五年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一课时,教师要让学生领会诗歌的语言优美,节奏明快,朗朗上口的特点。诗中运用最多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拟人手法在描写中的作用,如文中的花草、动物能够与我们对话,可以让学生体会这种对话的生动之处。如:“青山说:攀登吧,饱揽无限的风光,满怀少年的豪情!绿水说:前进吧,奔向浩瀚的大海,显示少年的胸襟!”要让学生体会出青山有情,绿水有爱,万事万物都有情感的倾向。

教师在教学生赏析语言时,要多指导方法的运用。比如先找角度,一般小学生赏析句子时多是从修辞的角度切入。有时候学生也能够明白好在哪里,但是表达上还欠妥。教师就要教给学生具体的表达方法,如上文所述运用的拟人的修辞手法,赏析时可以用比较固定的模式:本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青山、绿水人的感情,生动形象地表达出大自然教给少年的道理,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赏析时运用修辞手法的通用作用,再结合语境,加上作者所表达的感情,就能形成比较丰满的答案。

三、迁移训练,提升语言驾驭的能力

写作能力是语用能力的集中体现,无论学生的阅读量有多大,积累的语言点有多少,这都是语言的“输入”过程。只有学生经过内心的整合和优化,并恰到好处地表达出来,才能实现语言文字的“输出”。学生在表达时,也需要条理清晰,所以学生可以一边感悟一边进行写作练习。小学生的写作训练,最初可以进行仿写,模仿名家篇章中的结构安排和语言的运用,在整合优化的过程中提高语用能力。

如学习《黄果树瀑布》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领悟这篇文章描写的美,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同时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迁移训练。课堂上,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句子:(1)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 ,最后像 。(2)透过树的缝隙,便看见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就像 。补充句子的过程就是拓展延伸的过程,就是在情境中迁移自身感受的过程。这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课后,教师还可以布置学生根据本课所学习的描写景物的方法,写一处自己认为比较美的景物,并借景抒情。

因为要进行写作实践,所以在解读文本时,学生就很注意文脉层次的安排,有意识地学习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技巧,这有利于他们语文素养的提升。

语文阅读教学要以语用能力的提高为最终目的。首先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摄取信息的能力,注重文脉的层次梳理。教师可結合“任务驱动”的方式给予提示,让学生循序渐进掌握概括文章内容的技巧。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赏析语言文字深处蕴涵的语用智慧,学习构思行文的技巧,结合自己的感悟,实现语言文字的“输出”,从而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

小学语文高段教学活动梳理 第5篇

——鲲鹏小语2013暑期“高段教学”课例观摩与研究

主持人:常新涛

资料整理:常新涛

龙华

闫晓枫

活动背景:

此次活动以 7月15日~7月20日“鲲鹏小语暑期高段教学共十一节课例观摩活动”为依托,以新涛、龙华、闫晓枫三位主持人的思考为主,在认真听取与会教师的意见之后达成的共识。

此外,鲲鹏小语群在暑期进行了“专家讲座”、“课例观摩”、“习作教学研究”等活动之后,为进一步促进群活动为一线教师服务,开始进行“微课程”研究:13日——小语高段教学梳理;14日——特级教师张祖庆“我的班级写作计划”讲座;15日——名师朱煜引领全体教师对《梅花魂》进行文本解读和教学设计。三次活动分别涉及“年段教学”、“习作教学”和“阅读教学”三个方面的研讨,希望能从小语教学的各个细节入手,诱发一线教师对自身教学的思考,从而提高教师素质,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

活动过程:

主持人:“小语高段教学梳理”是我们在观摩了第九届阅读教学大赛中11节高段教学课例之后,进行的总结。虽然今天的活动尽力关注到“年段教学”,研究范围明显缩小,但对于整个高段教学来说,仍然包罗万象,涉及到方方面面。

同时,由于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高段教学又涵盖了方方面面的内容,今天的梳理可能为大家呈现的“思考点”很多,却很难延展、深入。所以,我们今天的活动绝非“讲座”,而是研讨,我所能做的也只是“抛砖引玉”而已!

今天,我将围绕“教学准备”、“阅读教学”、“习作教学”、“课外阅读”四个方面,尽力还原高段教学形成的过程。

小语高段教学梳理:

第一部分:教学准备

一、课标意识、课标解读。课程标准,始终都是我们进行教学的根本依据——它不仅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目标,也体现了国家意志。为此,研读课标,解读课标,明确各个学段的“学段目标”,进而将年段目标逐步分解为:年级目标——单元目标——文本目标——课时目标,在逐步分解与细化的过程中,提升教师自身的课标解读能力,加强课标与教学之间的联系,使得课堂教学目标更细化,措施更得力,效果更明显。

二、文本解读能力。(直面文本、沉入词语、还原场景、发现秘妙等等)“一本教参、一套课本”就能教学的思想意识是不负责任的!也是教师职业惰性的具体表现之一。对于任何一位小语教师来说,文本解读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王崧舟老师在《如何进行文本细读》讲座中提到:任何一位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首先需要做的不是去查看教参,而是要“直面文本”——阅读文本、感悟文本,读出自己的真实体悟。在“直面文本”过程中,我们需要“沉入词语”,需要“咬文嚼字”,需要“还原场景”,从而发现文本独特的教学价值——文本秘妙。而教参只是“教学的参考”(它为全国教师呈现了统一的教学分析、教学建议,甚至是教学设计。如果每一位教师都按照教参去教学,那全国的小语课堂就是一样的,培养出来的孩子也都是一样的,那将是一件极其可怕的事情!),我们不能完全按照教参进行授课,抛却自己对文本的见解,抛却学生的实际情况!

三、学情分析。(兴趣点、原知点、疑惑点)

教学因何而精彩?因学生的不同,因课堂的生成而精彩!我们对学情分析往往停留在“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的程度,却忽视了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前几天吉春亚老师到鲲鹏小语呱呱房间进行了讲座,其中提到:为了“顺学而导”对于学生的学情分析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原知点和疑惑点。

四、教学方法。(由晓枫老师提供)

1、教学要整合,用教学主问题切入教学—— 如:《姥姥的剪纸》教学中“怎么写出姥姥的剪纸技艺高超的?”)

2、听说读写相互配合,实现工具、人文统一。

3、实现知识“类化”。(读法类化;写法类化)(1)读法归类:

①借助背景资料读人:詹天佑在怎样的背景下接受任务? 伽利略在怎样的背景下敢于公开试验? 五壮士在什么情况下接受任务?

②借助人物表现(神态、语言、动作、心理)——对人物的直接刻画; ③借助文中的侧面描写。如,地震中的父与子,描写父亲挖掘时,很多人来劝阻,完全可以一笔带过,为什么要展开写?

再如,写伽利略公开试验,还写了人们的反映,为什么写?体会对主要人物烘托的作用。

(2)写法归类:

如,①布局谋篇:游记移步换景的写法,事件+启示的写法,详略安排(《落花生》)等;

②表现手法:借事抒情(《梅花魂 》)借景抒情(《小桥流水人家 》)借物喻理(《落花生》)托物言志 ③句段修辞运用:略

4、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如何“以学定教”?有的老师提出“在课堂教学之前,给学生20分钟左右的预习时间”,而在预习过程中,教师给出学生的预习任务,并参与学生预习。之后,以检测的方式,完成对学生学情的分析。然后,以此为基础,灵活改动教学设计,并在教学中依据学生的兴趣点和疑惑点展开教学,完成“顺学而导”。

这需要教师较高的课堂驾驭能力,并以尽可能翔实的文本解读为依托。为什么大家总是觉得“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只是一种理想,而很难实现呢?其主要原因就是——教师习惯以教参为依据进行教学,导致教师自己对文本没有深刻理解和感悟,从而不敢,也无法实现这一教育理念!

第二部分:阅读教学

一、识字写字教学: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2、书写工整、美观、有一定速度。

3、能用毛笔字书写楷书。

4、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从课例中不难看出,“识字写字教学”依旧是高段语文教学的基础和重点。只不过比低、中段小语教学的要求更高一些,方法更灵活一些。高年级识字写字教学一般采用“随文识字”、“结合上下文理解”、“指导书写”、“学生练写”等方法,并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很少以单独的教学环节来呈现。

二、听和读:

1、倾听的能力。(不在说教,在于吸引)

倾听能力也是学生必备的一种能力——孩子们在倾听中学习其他人的想法,思考自己的理解,从而提升自身对文本的认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已经不能以简单的“组织教学”来完成,更多的还是需要教师自己精心设计教学,以灵动的语言,飞扬的思维,以及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来吸引学生。

2、培养默读的速度;学习浏览;突出有感情朗读;培养吟诵。默读速度和浏览都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具体方法的指导,而不是教师的简单要求;有感情朗读和吟诵需要指导,需要过程,需要活动的锤炼,需要展示的激励!

3、在读中体会表达效果。

引导孩子们读出语气,读出情感,思考文字表达,交流表达效果,是学习语言,领悟表达效果的有效方法。例如赵昭老师执教的《匆匆》一课中的“头涔涔而泪潸潸了”;刘广祥老师执教的《姥姥的剪纸》中“剪猫像猫,剪虎像虎„„”这种句式运用的好处,都是在读中完成思考的。

4、在读中认知表达顺序。(例:《我的舞台》):老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提出:你能看到“我的舞台”都在哪里吗?当学生发现了这些舞台,展示在黑板上的时候,文章的表达顺序也就很自然地呈现了出来。

三、说和写:

表达,既包括说,也包括写,它们直接指向语言文字运用!文本教学中,我们需要引领孩子们“得意、得言、得法、得能”——

得意:从文章整体来说,就是让学生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表达的情感,领悟文章的主旨。具体来说,就是让学生读懂文中每一个词、每一句话、每一个标点、每一个段落乃至整篇课文的意思。让学生在“得意”中享受文本的情感滋养、人文的熏陶,培养学生的理解力,是阅读教学最基本的目标和任务。

得言:“得言”就是指学生在品词析句,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内化积累语言,懂得课文是如何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即让学生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学习运用语言的技艺。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就要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表现形式,就要让学生在“得意”的过程中“得言”,从而实现“言意”兼得。

得法:学贵有法,课堂中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比获取知识更重要。就语文学科而言,要通过课堂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识字、写字、理解词句、把握课文内容、领悟文章中心的方法,要让学生学会怎样倾听,怎样阅读,怎样说话,怎样习作的方法。

得能:能力是指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指人能胜任、能完成某项任务的自身条件(包括生理和心理条件)。语文能力包括阅读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组织语言与表达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能力等,概括说就是“听说读写”的能力。语文教学就要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1、说:说理解、说感悟、说生活、仿说等。

2、写:

补白型练笔(《姥姥的剪纸》)模仿型练笔(《匆匆》)

续写型练笔(结合课文所学方法、合理想象)……

四、阅读教学过程:

崔峦理事长在全国第九届阅读教学大赛讲话中提出:课堂教学要呈现学生学习过程——要让学生真读、真思、真议、真练,让学生经历真实的学习过程。这需要教师教学意识的进步,需要学生表达意识的增强,需要教学设计的精心策划,需要教师真正将学习还给学生!

第三部分:习作教学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兴趣、说真话,抒真情)如何让学生知道“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似乎我们的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是沉闷的,是无趣的,是不愿也无法写好作文的。与管键刚老师的习作教学进行对比,我们不难发现:我们在习作教学中,为学生呈现的是枯燥的“任务”,不让孩子们说自己喜欢说的话,甚至在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说假话,套作文格式。如此的习作教学,毫无兴趣可言,我们让孩子们说什么?又怎么说呢?因此,既然是学生的作文,就应该符合学生自己的言语特点,说出他们想说的话,并在与同伴的交流中逐步完善自己的言语能力。

2、留心观察。(教师引领)很多老师认为:现在的孩子由于种种原因失去了太多感受生活的机会。其实,孩子们的生活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枯燥,也不是一点写作素材没有——教室里、学校里、街道上、家里,等等地方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故事,孩子们有他自己的一个世界。可为什么孩子们不愿说,不能写呢?原因很简单——他们没有养成观察的习惯,老师们的引领没有跟上。

朱君英老师在博客中详细介绍了他引到孩子们“观察——交流——习作——评价”的过程,引领孩子们逐步养成观察的习惯,开拓自己的观察视角,并在交流中弥补自己观察的不足。

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简单的”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在思考:我们为了应试中取得好的作文分数,是不是将孩子们习作的要求拔高了?课标修订版明确指出:只要求孩子们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就好。

4、修改习作。(自评、同学互评、师评)采取多样的评价方式,不仅能从多角度来评价自己的作文,赏析别人的作文,还能让孩子们明白:写作是为了与同伴交流。

第四部分:课外阅读

崔峦理事长强调:要千方百计把儿童阅读的指导、展示、交流、激励挤进课堂,抓出实效。

激励孩子阅读,与学生一起阅读——开展阅读交流活动,展示优秀阅读,指导普通阅读——为学生阅读感悟提供展示的机会。如此推进课外阅读,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断提高,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知识,感受语言文字运用,涵养自己的内心。

思路梳理:

一、高年级就是“句段篇”的训练。

二、高段阅读教学,我们至少应培养学生这几个能力:(龙华老师提供)

1、概括能力(抓住关键词、合并段意)

2、质疑能力(比如《维也纳生活圆舞曲》中学生依据题目进行质疑,从而获得文本主要信息。)

3、想象画面能力(抓住关键词想象,可以像《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中,出示提示语,让学生想象)

4、运用文本写作方法进行写的能力(比如赵昭老师执教的《匆匆》中出现了这样的设计——利用课文第三自然段的“

的时候,日子从

中过去”句式进行仿说,而后连成小诗。)

5、批注的能力(《维也纳生活圆舞曲》这一课体现的最为充分。)

6、读的有感情的能力。(比如强晓娇老师执教的《献你一束花》引导学生读出“沮丧”的情感,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悟人物当时的内心活动。)

三、对高段教学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1、备课与课标修订版结合起来,拥有课标意识,找准文本教学的“语言训练点”、“方法习得点”和“能力培养点”。也就是说,我们教师在全面把握课标之后,需要具备“文本解读”的专业能力。

2、高年级应该尝试“自学在前,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方法。那么,教师的作用在哪里呢?营造氛围、引导方向、及时点拨、适当小结、必要示范、恰当评价。

苏教版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梳理 第6篇

青铜峡市瞿靖中心小学 雷志琴

小学语文教材的梳理我主要介绍的是《课程标准》中的五大板块中“口语交际”的内容,在这里我将以演示文稿的形式呈现给大家,逐步展开,进行梳理。梳理中突出了《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内容和要求.我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精心阐述 :

一、纵横之间,清晰把握教材的设计内核

苏教版“口语交际”教学每课教材都由3个部分组成:即话题、情境图、教学要求提示。

1.关于“话题”:每册内容它包括以下五个系列(1)“学会”系列:

包括:一年级下册《学会道歉》《学会做客》;二年级上册《学会祝贺》《学会请求》《学会待客》;二年级下册《学会劝阻》《学会转述》;三年级上册《学会求救》;三年级下册《学会商量》;四年级上册《学会感谢》《学会赞美》;四年级下册《学会安慰》《学会鼓励》;五年级上册《学会请教》《学会拒绝》;六年级上册《学会采访》《学会申诉》《学会解释》。

(2)“交往”系列:

包括:一年级上册《打电话》《借铅笔》;二年级上册《问路》《买文具》《看望生病的同学》;二年级下册《说话要注意姿势》;三年级上册《当有人敲门的时候》;三年级下册《约请》;四年级上册《帮他出主意》;五年级下册《请你帮个忙》;六年级下册《与(市长、校长、村长„„)对话》(3)“交流”系列

包括:一年级下册《春天来啦》《说说我的家》《我在六 一这一天》二年级上册《我长大了做„„》、《我打算这样过寒假》);二年级下册《教你玩游戏》;三年级上册《小小读书交流会》《介绍我的小制作》《说笑话》《小小展销会》;三年级下册《聊聊春节》《关于春游的建议》《说说广告》《我家的一张照片》;四年级上册《介绍我的朋友》《说漫画》;五年级上册《小小新闻发布会》《健康小顾问》;五年级下册《畅想未来》《介绍世界名城》《影视剧评说》《七嘴八舌话环保》;六年级上册《介绍我国的一个民族》《我最喜欢的电视栏目》《我喜欢的一句名言》《推荐一本书》;六年级下册《聊聊当前的热点话题》《离别赠言》。

(4)“讨论”系列

如:一年级《我们讨论》;二年级上册《大家来讨论(看书的姿势是否正确)》;四年级上册《小小讨论会-----用好压岁钱》;四年级下册《讨论班级公约》;五年级下册《选择话题说想法》;六年级下册《小小辩论会》。(5)“讲述”系列:

如:一年级《听故事讲故事》;二年级上册《小苹果树请医生》;二年级下册《讲童话故事》;四年级下册《乌鸦受骗以后》;五年级上册《水浒传故事擂台赛》;六年级下册《漫话三国英雄》。

1.关于“话题”:特点:

(1)生活性。比如教学《问路》《买文具》《学会待客》等内容时,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学生交际时就非常的得心应手,有交际的兴趣。(2)实践性。如教学六年级下册《于市长、校长、村长对话》《小小展销会》等内容,这些内容的教学都是通过学生亲自去实践进而和别人进行交流。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表达和实践能力。

(3)时代性。比如教学《我喜欢的电视栏目》、《聊聊当前的热点话题》等,这些话题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学生通过观看、讨论来进行评价,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从而达到了口语交际的目的

2、关于“情景图”

情境图具有引领、想象的作用,他的目的在于:第一,较具体地交待口语交际的对象、目的、时间、场合、过程等,虚拟一个与实际生活相似、相近的交际情境; 第二,告诉学生,图画中所描绘的都是自己在生活中见到过、经历过、体验过的“自己的事”,有利于他们在口语交际学习时,唤醒生活积累,将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与要学习的内容建立起新的联系,产生参加口语交际的愿望与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3、关于“教学提示”

特点:第一,引领性。他让学生通过看提示,经过短暂的思考后,知道如何去说,继续说。

第二,自主性。教学时学生能通过话题自由的去想象发挥,不受时空的限制。第三,目标性。

二、百啭千声,让口语交际成为学生的精神盛宴。

1、明确目标,细化目标梯度。

第一学段的关注要素有:学讲普通话、复述、讨论、交谈态度、表达信心,对听的要求是:“能听懂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听故事、看影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第二学段的关注的要素有:交谈、倾听、请教、商讨、转述、讲述等。对听的要求是:“听别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第三学段关注的要素有:尊重、理解、讨论、倾听、条理(语气、语调)、即兴发言等,对听的要求是:“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复述。”

2、创设情景,丰富互动形式,形成交际场。因此,我们日常的口语交际课,绝不能上成老师或个别好学生的“独角戏”,要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其中,都能或多或少地与同学、与老师进行应答交流,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

3、适时引导,巧妙应对,促进语言素养的全面推进。学生在表达交流中,常出现用词不当、语句颠倒重复、语句不完整、表达不够准确,不够清楚、不够条理等现象,教师在教学中应敏锐关注,并引导学生倾听、发现、修正,还“口语交际课”的本真目的。

4、充分利用评价激励的功能,进一步开发学生交际的潜能。(1)在激励中树立学生口语交际的信心。(2)在多元评价中推进学生口语交际的发展。

首先,要使学生明了标准,成为评价的主题。

其次,应该调动多方人员参与评价的过程。

最后,评价的内容也应该多元化。

5、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不断拓宽口语交际训练的渠道。(1)融口语交际于语文课堂教学之中。(2)在社会实践中锻炼提高。(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上一篇:室内设计毕业生个人简历表格下一篇:从2010天津语文高考反思高三语文总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