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题材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

2024-06-04

历史题材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精选10篇)

历史题材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 第1篇

历史题材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3篇

《南京!南京!》是一部历史题材的电影,由陆川执导,刘烨、高圆圆、范伟、秦岚、中泉英雄等主演。影片通过一名普通日本士兵和一名普通中国士兵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的经历,揭示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

南京南京观后感(一)

有人说《南京南京》缺少主题和主线,充满了写意的段落,我承认导演是用着一些符号化的人物和断裂的叙事手段拼凑着整部影片,但不能说没有主题,因为历史是唯一的主题,哪怕他把所有发生过事情都在影片里走过一遍,也同样是展示了曾经的那一段历史,在这么有限的时间里我们不能苛求影片能把所有的情节完美的还原,使每个段落都那么的有层次感,更不要以欣赏着艺术片的视角去对待它,就如同我们看着历史书上的记录是那么的浮浅,但那丝毫代表不了历史的厚重感。

也许是出于内心的作祟,终归逃不出思想的束缚,我也终是不能把日本士兵角川看得那么人性,虽然他贯穿影片始终,可对他的印象丝毫没有多余的改观,在我眼中他仍旧是杀我同胞的日本鬼子,再怎么良心发现更让我从侧面体会着那段不忍的历史,尽管不会再有那么的仇恨,但是依然存有隔阂,他的形象依然是模糊的;至于陆剑雄上文也已经说过了,也许换个普通演员,让导演放开了刻画一下,应该效果更好一些;饰演拉贝的秘书范伟我倒是觉得是比较成功的人物,唐先生似乎是一个善于求得生存的人,紧贴拉贝这个靠山,利用懂点日语的伎俩迎合日本人,而为了保护家人又教他们日语,让女人们剪发穿男人衣服,后来为了苟全性命竟然又做了汉奸的行径,他原以为可以用自己的行动换取日军的信任让家人幸免于难,可最终也不免女儿被摔死,小妹被日军抓去强奸后疯掉了而被日本兵枪毙,再后来又翻然悔悟,把生的机会让给了别人,值得一提的是唐先生拿命去换的人真实身份是个中国军官,这信息是在拉贝离开前的那段字幕里揭示出来的,难怪有人说对唐先生的自我牺牲有些莫名其妙,可能是没注意到那些字幕内容,所以可以说唐先生是影片当中最具曲折性和深度刻画了的角色;高圆圆饰演的江淑云是被看好的一个人物,似乎也获得了些许好评,可我认为只是江淑云这个角色成就了高圆圆而不是高圆圆演活江淑云,她的出演始终不愠不火的,尤其是翻译拉贝宣布要拿100名妇女去当慰安妇来换取其他人的生存时,总觉得她说话的那股劲太没震撼力,假假的,太欠火候了,整部影片中一点深刻的印象都没给我留下;相比较之下秦岚饰演的唐太太倒是把上海的那种小女人劲阐释得还可以,悲难之际竟然还能在混乱的环境中打麻将,真可谓“商女不知亡国恨”,当然了演技是到位了,但是不是符合影片的主题又是另一码事了,在这不堪回首的历史大背景下怎能出现这么多不知愁的气氛,如果是一篇作文的话的陆川同学有点跑题,似不该描绘的这般具体现实,尽管可能是有这么回事,但是放在这大背景下太不搭调了;还有一个人物就是妓女小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让她剪发时的那句台词“你去人家还不要你呢!”总觉得放在整部影片里有点不伦不类的,这应该是商业片里的台词,但是在最后她又是第一举手站出来自愿去当慰安妇的,说心里话,有点佩服陆川了,不知道是出自于讽刺还是对一种爱国情感的另一类表达,反正让人心里有一种强烈的复杂且又深刻的情绪在酝酿;最后还有那希望的象征的小豆子,同时他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有人说整部影片里只有一个日本兵贯穿了始终,其实这个小豆子也才是真正贯穿了始终的,但就是被忽视了,因为小豆子经历开始的抵抗、投降后被俘、屠戮中幸存、难民所保命、目睹日军强奸的暴行等等。

除了这些符号化的人物,就是那些被称之为断裂的故事情节了,在这些批评的声音当中我不敢苟同,相反我看的一些细节的刻画是有其独到之处的:当日军进城搜捕中国士兵的过程中,几个士兵在一所教堂里发现了数以万计的中国军民,正当他们战战兢兢的目视这些军民的时候,突然一个老者首先木讷地举起了双手,紧接着是一批一批的人举起了双手,镜头还特意的给了一个流泪的士兵和他举起的枪,还有一个不知所然的小女孩环顾四周,学着大人们举起了手,可这时日本兵们还是不敢相信,一军官轻声的让角川速去叫人手过来,这边是害怕的中国百姓的诺诺微微,那边也有日本兵的惊慌喊叫支援,同样有恐慌有害怕,面对如此多的中国军民日本兵也许在想:他们为什么如此怯懦,即使一人一口唾沫都会淹死自己啊!但是害怕之余,他们开始镇定,看到这里我开始悲愤,为什么总会有这样的镜头出现?为什么总会有这样的表示方式?为什么非要把国人当时的那种委曲求全展示出来?为什么就是不能大义凛然地和日本人来上一仗?为什么就是这样呆呆地坐以待毙?又想起历史书上说道日军侵华时几个日本浪人打着日本国旗就可以占取一座县城,怎么会有如此的事情发生呢?屈辱、气愤、无奈、悲痛,瞬间糅合在了一起,使我在思考电影本身时又不能不思考电影之外!

其二,当被俘的中国士兵大义凛然踏赴刑场的时候,看见刑场上不堪入目的惨状,陆剑雄用手挡住了小豆子的双眼,当要被集体枪杀之前突然有人大喊:“中国万岁,中国不会亡”进而集体呐喊,只有在这一刻让人感到热血沸腾,让人看到民族的血性和希望,还有那雄浑的配乐,这是极少能让人热泪盈眶的场景之一。

其三,日军要求要难民营送出100名女士充当慰安妇才能换取其他人的安全和生存,当宣布完这一通知后,妓女小江于无声之时现惊雷,自愿第一个举手并走到了前面,然后有第二个举手,走到近前两个人紧紧的握在了一起,然后看到一个个举起的手出现在荧屏上,眼眶又开始湿润,这些人不知名不知姓,就这么默默的牺牲了自己,展示的是自愿,可在当时的境况下,这能够是自愿的嘛?尤其是小江临走时回头望了江淑云的那一舜,无法不让人感动!

其四,在唐先生放弃自己离开的机会,手轻轻抚摸老婆的肚子和她告别,寓意尤深,在到他上刑场对日军强调了两次:我老婆又怀孕了!可谓是整部影片里最深刻的地方了,这种细节的刻画绝不是不经意间的,总会让人意犹未尽,似乎又是一种希望,经历了苦难后中国的希望,因为有了延续,这种民族的延续军国主义无法虐杀!

不管别人再怎么批评陆川,去指责与史不符,责骂汉奸电影,但我认为这些情节的刻画还是可以给我们以启示,感动、感慨直至力挺影片。

南京南京观后感(二)

记忆中看《可可西里》已经是许多年前的事情了。情节记得不多了,画面记得不多了,台词更是记得不多了。只记住了一个人,叫陆川。知道这是一个真正拿电影当艺术去拍的导演,这样的人总是被争议所围绕,但归根结蒂我认为他是个好导演,起码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追求,或许其受众范围有所局限,但电影这玩意儿,宣传永远战胜不了口碑。

抱着对陆川个人的喜爱,下午去看了《南京!南京!》,两个多小时的电影结束后,后排不出意料地响起了阵阵掌声,而我却似乎被什么东西死死地固定在了原位,一动不动。恍惚许久之后我才悄然发觉,陆川这厮又得逞了。

镜头:黑色的血液更让人触目惊心

现在搞艺术的人或者装模作样搞艺术的人谈电影时都爱谈谈这一点。其实同样一个镜头不同的人看了想法肯定不小差异。故而所谓的艺术其实没什么标准,怎么说都有理。《南京南京》的镜头在我看来有些顾长卫,联想到后者掌镜的另一部和鬼子有关的电影《鬼子来了》,相似的特写镜头和黑白画面,只不过一个重写实,一个重叙事。我觉得用黑白色调来拍类似题材确实是种“新颖”的手法。单一色调的画面在增加时代厚重感的同时让观众的眼睛死死盯向剧情,不会半点分心,而更可怕的是黑色的血液似乎比红色更让人触目惊心。

震撼:思维都不敢运转

这或许是大多人看完都能感受到的一种气息。其实从一开始它就无处不在。刘烨与众人死守城门时坚定的眼神、成千上万老百姓被机枪扫射时瞬间倒下的大广角、小鬼子在庆祝南京攻陷时跳的群舞,还有那一个个恐惧到极限后变得漠然的特写面孔,都让人从心底深深被震撼。有人说这是一种折磨,我有些同意。这种精神上的折磨在摧残你的同时也使你不由自主地陷入其中,无法自拔。看电影的同时身边有两位女性观众一直在擦眼泪,我虽然哭不出来,但也已经目光呆滞,甚至连思维都不敢运转,怕一思考,会联想到其他种种更揪心的东西。

强奸:无耻的慰安妇“使用规定”

没料到全片近三分之二都在演这个东西。据说之前高圆圆还以为一段强奸戏险些崩溃。而我个人觉得陆川最“毒”的地方在于他恰恰要把角川与妓女百合子的畸形恋爱作为这个主题的铺垫,一种无比强烈的反差对比狠狠地将观众刻骨铭心了一把。其间有这样一个细节,带头的鬼子宣读慰安所“使用规定”,说是日本女人五元一次,中国女人两元一次。这短短一句话令我深深触动,原来日货到了这种地步依然比中国货值钱。而在这之后,角川拿着新年礼物去探望百合子,后者在惊喜笑纳之后的一系列举动,让我下意识感觉日本侵略者太不是东西了。我说了我是下意识,所以这应该不属于盲目爱国主义式的偏激。而能让我一瞬间有此感受,陆川这厮依然功不可没。

都说电影这东西终究是一门艺术,所以如果你一味拿它传达情感就变了味,就演变成了主旋律。陆川没有让自己的电影走形说明他坚持了自己,一部真正好的电影每一个镜头都是一幅画,且又都会说话。不管是意会还是言传,它都能把你的情感紧握其中。我料想陆川做到了这一点,电影结束后高亢的掌声已予以证实。电影临近结束屏幕上出现了一条白花花的字幕:活着比死还艰难。一句残酷到血淋淋的话,让人貌似有所感悟其实已然彻底崩溃。

一个数次被翻拍的题材,一段亿万国人不应遗忘的历史,《南京!南京!》的出现让那个年代发生的故事从艺术层面上被烙上新的印记。沉默是我看完之后持续很久的状态,不是因为被麻木,而是由于太震撼。

#p#分页标题#e# 南京南京观后感(三)

最近心情比较乱,选择了一部历史题材的电影《南京!南京》来抚慰下自己的心灵,因为人总是不知道满足的动物,永远都有永无休止的欲望!

选择这部片子,是因为我记得在北京军事博物馆内我永远记得那个被惨遭杀害的中国人民的头颅骨,那天冷冷清清,我一个人衣服单薄,面对城市的喧嚣,我选择去铭记历史,一个人穿梭在展览馆的陈列窗前,当我拿着笔一一记下历史的印记,我太想知道到底是怎样的惨痛经历才使一个民族站了起来,我想找到答案,望着那一件件陈列的物品我不禁肃然起敬,其实我更想看的是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因为在小的时候731部队的电影给了我幼小的心里以震撼,可是来到那个展区的时候我不禁有些失望,一个中华民族最不应该遗忘的历史教训,一次屠杀30万人的事实,却区区一个小小的展位,我还记得我望着那代表三十万死者的唯一的头颅骨,出神的凝望,鼻子酸酸的,眼泪在眼睛里打转,视线模糊……高大空旷的博物馆人很少,加上室内阴凉,我瑟瑟的发抖,不知道是心灵上还是身体上的颤抖。

刚刚看完这部片子,被开头晃来晃去的镜头弄的头晕,视线找不到一个落脚点,黑白的片子叫人的心感觉苍白无力,终于看到刘烨那棱角分明,帅气俊朗的侧脸,与敌人周旋,但是最后还是成为俘虏,即使他高大伟岸的身躯站在那里是那么的威武,但是我知道无论怎样,凭他一个人也是无法撑起中华民族的脊梁,当我看到眼泪滑过他的脸颊的时候,我真的想为他擦拭那滴泪,那滴为祖国,为人民的惋惜之泪,流进了每个人的心中,酸遍了我的全身。

刘烨的死只是一个刚刚开始的铺垫,这个故事开始拉开帷幕,接着是那群女人,被拉去做慰安妇,她们在那样的世界里,变得没有地位,甚至活得不如死去的人幸福,当上百名妇女举手自愿牺牲自己做慰安妇,为安全区的民众换取过冬的物资那个震撼人心的场面。每一只上扬的手,都像一支灼灼扑动的火炬,放射出民族尊严的光辉。每一个举手的妇女,燃烧自我,救助他人,令70多年后的我们动容、惊心、泪流满面。我有感于那位美丽的江小姐,是她第一个举手,也就是她反对剪掉头发,是的她要做一个女人,一个美丽的女人,她不要被剥夺美的权利,当我看到一个女人为捍卫自己容颜而如此的坚决的时候,我不禁为她折服。她是最美的!这里还有一位女人,姜淑云,她为了多救一些人,而被抓,那我听到那句坚决的“杀了我”我知道她是一位早就蔑视死亡的英雄。

这部影片同时塑造了,德国人和他的秘书唐先生一家,他们都上演了悲剧,不管这部影片把这些外国人的地位塑造的很低,我感觉有些不可理解,但是当我看到那个德国老头回国的一幕时,还是差点掉下了眼泪,那个胡子花白的老先生,在离开了这片不属于他的土地时,很多人感觉失去了唯一的精神支柱,又在一次的在那死气沉沉麻木不仁的脸上显示出了久违的波澜情绪,他们似乎经历了太久的悲伤,但是这一次触动了他们,他们撕心裂肺的阻止老人的离去,这位老人再即将上车的时候,竟然双膝下跪……此时我再想,真正对不起这群老百姓的,真正应该下跪的应该是谁呢?当唐先生与太太的手紧紧抓在一起,又被唐先生毅然松开的一瞬间,我顿时明白,其实他是放弃了生的机会,或许他残存着一点对于生命的唾弃,或者他想试图挽救一个生命,代价是惨重的生死离别,或许是对亲人小妹的一丝牵挂?在他那样的文人死的时候却似乎又显示出了大义凛然的风范,是的,由于亲眼目睹女儿的死,他惊醒了,不再对日本人在有一丝的侥幸,他只说了一句“我老婆怀孕了”是的,即使他死了,他的孩子,孩子的孩子还活着!

结尾处以一个日本人角川的自杀终结,其实全影片都是他贯穿始终的,那忧郁的眼神或许很少让人联想到他是一名屠杀者,但是与这眼神不对称的是他自己的言行,没有捍卫他自己眼神影射出来的灵魂,除了最后亲手杀了姜淑云之外,在死前放走两个中国人,他没有做过什么对得起中国人的事,但是导演还是塑造了这样一个在战争中挣扎在崩溃边缘的日本人,或许是为了突出那句主题“活着比死更加艰难吧”,他也是战争的牺牲品,我除了对他那双忧郁的眼睛产生同情之外,没有太多感受,或许他所做的一切仅仅没有丧尽天良吧,或许他还是个重感情的男人吧。从他的哭泣和那声枪响中,还是换回了好多人的同情。

在对于死难者的悲惨的经历同情和对于遭遇的气氛产生的同时,影片最后设计了一点阳光的味道,那个可爱的小豆子,那个两个小虎牙的小男孩活了下来,和他一个的憨厚男人,受了角川的帮助,那个看着死人不会眨一下眼睛的不足一米高的孩子,看到了整个屠杀的经过,也成为了历史的见证人,是的,他还活着。这样繁重的精神压力下他重获生命,他的生命显得那么珍贵,那么来之不易。南京,南京,反复的句式,起了强调的作用!导演到底在强调什么那?慢慢感悟……

[历史题材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3篇]

历史题材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 第2篇

这部电影最亮点的是女人们的命运。

为了让自己的亲人能熬过冬天,她们勇敢地站出来,站到了受辱、死亡的前线。这是以前比较少表达的角度。她们是芳龄的女子,却也是从营房里退推出的一车一车的裸露僵硬的尸体。唐先生的妹妹也是自告奋勇去的,她本是唱着戏的古典可爱的女孩子,在枪响下香消玉殒。也许,死了是种解脱呢,这样的女子总是会让人心疼的。活着,比死了更艰难。

记忆最深的一段,是描述这些女人们悲惨遭遇的一段对白。大意是:日本的,一次五元;中国、朝鲜的,一次两元。一次十五分钟。

无奈与悲痛并存。

侵略,受害者不只是我们,而是双方共同的灾难。

角川,一个日本军官。他有点书卷气,也向往单纯美好的爱情。他真心对待的女子,要娶为妻子的女子,却被折磨得苍白、憔悴,直至只能从裸体的尸体脚腕上的红绳辨认出她已经死去。逝者已矣,生者何堪。这一幕,辛酸得让人忘记了流泪,只能不断地默念太惨了。她毕竟成了牺牲品,牺牲了青春,牺牲了自己。角川最后在不忍心看姜老师受苦击毙她,放了两个中国人之后自杀。他这个极其矛盾,不乏同情心和爱心的人,代表了侵略中尚有人性的同样痛苦的日本人民。

所以,战争是对双方的折磨与痛苦。

我们如何保证和平共处呢?只有保证各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军事实力对等,不会出现极大的差距,也就不会被政治野心家所利用,发动战争了。

历史题材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 第3篇

设计者:彦沛记建筑事务所——黄檀甫

初始设计及建造年代:1931年

(一) 首都大戏院设计团队

20世纪20-30年代, 随着中国第一批自海外归来的建筑师在中国大地上开始崭露头角, 中国建筑本土化迎来了一股热潮;本建筑的设计团队——彦沛记建筑事务所, 同时也是中山陵的设计团队, 是其中较为出色的重要代表。1922年, 吕彦直与黄檀甫创办“真裕公司”;1925年, 获得中山陵墓图案设计第一名;

其后, 宣布成立彦记建筑事务所;1929年, 吕彦直去世, 李锦沛加入团队, 更名彦沛记建筑事务所;1931年, 设计首都大戏院 (后更名为解放电影院) ;1934年, 设计新都大戏院。

图2丨街景设计

(二) 首都大戏院的创立背景及其成就

1. 民国时期的剧场

20世纪20年代初, 姚家巷、夫子庙、健康路一带分别成立中央大戏院、美华大戏院等剧场。但是这些剧场多为砖木结构, 设施简陋, 空间跨度小, 容纳人数少。1947年《电影与播音月刊》第五卷第十期己卯的《首都电影院事业概况报告》一文中记载:来自各地的筹备国父安葬事务的工作人员, 认为南京娱乐事业异常落后, 仅在夫子庙一带有旧剧、清唱、茶室及临时露天场所, 设备简陋, 缺少高档的娱乐例如电影、戏院等, 于是有人提议创设影院, 一呼百应, 得到社会各界的纷纷响应, 然后开始筹集股本。先后建立了民国首都四剧场:民国18年 (1929) 国民大戏院, 民国20年 (1931) 首都大戏院, 民国23年 (1934) 新都大戏院, 民国25年 (1936) 大华大戏院, 这四大剧场空间大, 跨度大, 设备先进, 设施齐全, 民国首都娱乐业从此繁荣。

2. 首都大戏院的历史地位

首都大戏院是四大影院中第二个建立的影院, 是较早的将传统观演场所搬进室内的影院。作为当时的四大影院之一, 其影厅具有如下特征:1.为扩大观众容量, 设计有大跨度挑台楼座;2.镜框式舞台;3.先进的声光电设备, 同时它还是四家影院中第一轮实现影片放映的戏院。因此, 首都大戏院是从低端娱乐剧场向高端剧场转折的历史见证。

二.价值评估——保留与保护

(一) 历史价值

首都大戏院是南京著名的电影院和民国建筑, 始建于1931年。它见证了南京80多年来变化中的面貌, 作为南京曾经最豪华的影院, 有着非常高的历史价值;1.南京民国时期四大影院之一, 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影院。2.南京观演建筑从低端娱乐剧场转向高端剧场的见证。3.第一轮实现影片放映的影院。4.较早应用大跨度挑台楼座的影院。

(二) 文化价值

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制定的”首都计划”强调:首都南京的建筑以”中国固有之形式为宜, 而公署及公共建筑尤当尽量采用”。在这一时期, 中国的一部分建筑师看到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与西方现代建筑技术、现代建筑功能相结合的矛盾, 同时考虑到宫殿式建筑造价昂贵, 费时费工, 以及建筑格局呆板, 于是探索着将中西方建筑有机地融合。首都大戏院就是这类建筑的典型实例。

1.建筑设计手法及特点

(1) 造型典雅, 体现时代特征:

整座建筑造型近看典雅细致, 远观庄重大方。平面设计和立面构图均采用西方现代建筑设计手法, 但在装饰处理上却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元素, 反映了建筑的时代特征。

(2) 细部精美, 仪态庄重:

首都大戏院整体造型简洁明了, 颇具领潮流之先的现代感。但内部分割与装饰却又赋予浓郁的民族风格, 采用了中西合璧的艺术处理手法, 在精致优美的西式古典曲线中将中式的纹样巧妙结合。处处透漏出粉黛典雅的氛围。

2.建造工艺

建筑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钢筋采用民国时期特有的方钢 (又称竹节钢) , 形式明显区别于现代钢筋。二楼看台尽端的大跨钢桁梁造型美观, 连接方式采用铆钉连接, 有别于现代的焊接或高强螺栓连接形式, 具有明显的民国特征。

(三) 社会价值

首都大戏院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具有代表性的设计手法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首都大戏院曾是众多南京老市民活动城市历史记忆场所之一。首都大戏院承载了几代城市市民的记忆, 也上演过很多的快乐。所以, 人们会经常怀念也会津津乐道于那些老电影院。尽管大众文化娱乐生活已经越来越丰富, 看电影也不再像过去那样是件多么奢侈的事情, 但是, 对于那些存在于记忆中的电影院, 人们都怀有一种特殊的情结, 这是文化层面也是精神层面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 见证了城市文明和技术发展的首都大戏院对于城市及市民而言具有不可或缺的社会历史价值。

三.建筑设计起点——历史的重置

如此重要的历史建筑也禁不起岁月的侵蚀, 首都大戏院历经近一个世纪的风雨沧桑, 如今以凋零不堪。1.戏院的门厅虽被基本保留, 但是外部形象被商业广告, 空调设备等破坏严重;2.观众厅底层看台被拆除, 以北部分几乎全部被改造, 被不同居民住户自行改造, 搭建。3.观众厅屋顶几乎完全破损, 绝大多数屋面瓦已缺失, 木构件均暴露于外。房间漏雨现象严重, 墙面起皮、破损。同时, 观众厅结构改造过大, 改造中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把舞台隔成上下两部分, 面貌全非, 部分梁柱构件的人为损坏很严重。4.外墙墙面上的空调管道、空调机等毫无遮掩, 严重破坏了建筑原有风格。5.更为严重的是, 建筑的主体结构出现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 部分混凝土土构件出现明显的混凝土剥落和钢筋露筋现象, 严重影响到结构安全。

如何真实的面对历史, 除了追溯它的过去, 更要正视它的现在, 如何将历史的演变过程真实的呈现在后人的面前,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对历史进行逐层梳理进而客观清晰的得以表达——我们称之为重置, 这将是设计的起点, 也是解放电影院重生的起点。

四.建筑设计概念——历史的重生

民国时期在江南贡院旧址上建设的“首都大戏院”,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解放电影院”。

由于设施陈旧, 经营不善, 解放电影院在十几年前已停止电影业务。电影院被分割成大小不等的商业空间, 出租给不同商户, 建筑空间破坏严重, 原来精致的门厅被货物及住户充满, 安全隐患众多, 急待处理解决。

“解放电影院”目前尚未列入保护建筑名单, 但考虑其历史及现状, 新的建筑设计方案保留了原解放电影院最精彩的部分——建筑门脸及门厅, 并予以修复和保护, 使之成为南京城市文化遗产的一个部分。原观众厅由于体量巨大, 严重破坏江南贡院文物环境, 并且建筑结构具有安全隐患, 考虑予以拆除。

在未来的新解放电影院中, 保留的老门厅将作为“主题电影博物馆”, 面向公众, 全面系统的讲述民国时期电影发展的故事, 人物, 历史。当然, 老门厅本身便是最大的展品, 那段历史的活的见证, 人们可以更好的体验当时当地的情景氛围。这便是我们定义的历史的重生, 不但表明了不同时期的立场, 同时真实的历史也满足了今人的需求。

新的解放电影院观众厅部分将结合街区整治, 在提高设施、设备与环境品质的前提下, 与“主题电影博物馆”相结合, 最大程度的满足整个夫子庙街区未来高端观演的需求。

五.方案设计

(一) 在保持前厅部分原状不变的前提下, 按照现代多功能电影厅的要求并结合中国科举博物馆周边文化娱乐配套设施的规划对观众厅部分进行改建。

(二) 原有建筑未充分利用地下空间, 结合本次改造, 充分挖掘地下空间, 解决科举博物馆周边配套设施的需求 (如低下车库等) 。

(三) 现代化电影城通常需具备以下几种功能:大小不等的电影厅, 使其能够满足不同时间段, 不同观众数量以及多部电影同步循环放映的要求;其次, 现代化电影城要求娱乐、休闲、餐饮、文化类购物等综合性功能, 与“主题电影博物馆”相结合, 相得益彰。

(四) 保留门厅部分和新建观众厅部分可以通过恰当平稳的空间连接, 实现很好的新旧对比, 使新解放电影院的特色更加鲜明, 具备品牌效应。

(五) 新建的观众厅无论从体量, 高度, 形态, 材质等各个方面, 都将遵循中国科举博物馆周边文化配套设施的整体风貌要求, 力求尺度宜人, 色彩古朴, 努力表达江南文化意向, 与保留门厅和谐相处, 共同营造博物馆周边地区浓浓的文化氛围。

总结

历史题材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 第4篇

南京大屠杀的记忆通过电影的形式不仅仅是人们对惨痛的民族苦难史的缅怀,更是在新的话语语境下对民族历史的反思与再书写。本文以《南京!南京!》(2009)、《拉贝日记》和(2009)《金陵十三钗》(2011)这三部具有新世纪特色的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作为分析对象。从构图、剪辑、摄像机位等角度,进一步通过对南京大屠杀事件中出现的日军屠城这个主题场景进行分析,并以此探究在新世纪电影拍摄技术技巧大幅提升和表现主题多元化背景下,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中对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呈现方式和叙事主题。希冀能够总结探究南京大屠杀电影的表现规律,为今后的同类型电影提供参考。

一、 南京大屠杀中日军屠城场景分析

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属于严肃题材,除了有严谨的历史档案记录还有少数人幸存者仍健在,所以一直以来南京大屠杀题材的电影呈现出强烈的记实性和现实主义风格。但在新历史语境下,《南京!南京!》(2009)、《拉贝日记》(2009)和《金陵十三钗》(2011)这三部电影在表现南京大屠杀题材呈现出新历史主义与现实主义交织的银幕书写。就像新历史主义所标榜的名言“重要的不是故事讲述的年代,而是讲述故事的年代”,所以,分析新时期这几部影片如何运用电影语言对南京大屠杀事件中常出现的日军屠城场景呈现手法是十分必要的。

在南京大屠杀事件的荧幕书写中,最常见和最鲜明的就是日军屠城场景。一般的电影在表现这一主题时经常采用特写镜头,一种是对日军屠杀时残暴表情、民众被杀时无辜表情进行人物特写,运用对比的方式表现日军的残暴;另一种是对刺刀、子弹、机关枪、活埋的铁锹、泥土等物体的特写,这种非正面的特写镜头使影片减少了大屠杀时的强烈的视觉冲击,但却更加含蓄的表现日军的凶残,同时有这种模糊的表现更能引起观众对战争的思考。有的电影也以这种手法为后面表现中国人顽强的生命的或熊熊的革命火种作了情节上了伏笔。电影《南京!南京!》《拉贝日记》和《金陵十三钗》中都也多次运用过这种表现手法,但这三部电影在这个主题的银幕呈现上又有新的创新。

《南京!南京!》是以日本士兵角川为视点,在日本兵发现安全区后,影片采用全景镜头表现安全区里难民数量之多,又通过对小女孩的特写镜头,她看到无数双手举起投降后带着不解的神情也不明就里举起了手,以此表现民众无辜和迷茫。由此对应的是日本兵的镜头,有些晃动的镜头和快速的面部特写的剪辑,表现了日军在面对人数众多的平民时心中的震惊、害怕和紧张之感。在影片中出现的对天空鸣枪恐吓平民并不是常识中认为的炫耀武力,而是影片中日本兵为害怕的自己壮胆之举。在角川等士兵在某处巡视受到一群中年妇女的推搡阻拦时,角川对着一个告解室扫射,目的是阻止混乱,却没想到告解室门打开后鱼贯而出被打死的很多女子尸体,那些阻挡的妇女趴在她们身上痛哭。导演采用两组正反打镜头,突显角川的惊讶的神情和妇女的悲伤哭喊,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同时也消解了以往的日本人屠杀中国人的目的和动机。《南京!南京!》用这种巧合屠杀的历史叙事颠覆了观众的历史认知,消解了日军在大屠杀事件中的刻板的凶残形象,从而提醒观众从更多元而不是以刻板的视角去评价南京大屠杀事件。

《拉贝日记》电影对于日军大屠杀并没有正面的描绘,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手法来交代屠杀事件。第一种是在彩色影片中插入黑白的战争场景,影片讲述了纳粹党员约翰·拉贝在南京建立难民营保护南京平民的故事。影片中日军屠城的场景采用了历史上真实纪录片剪辑而成。黑白的色调和颗粒状不清晰的画面一方面巧妙的让影片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另一方面纪录片场景的加入使影片更加具有历史的真实性。同时影片的这种手法带有强烈的对比性的隐喻:黑白的屠城画面与拉贝救助中国人的彩色画面形成鲜明的对比,这象征着在日军入侵后的南京市黑暗的命运和在拉贝帮助下的南京有了希望的色彩。另一种表现手法是用拉贝的视点来表现日军屠城的残忍。拉贝的司机因为没有听懂日语留在车上,被送到日军的刑场。拉贝来解救司机时,电影采用拉贝的视点,透过门上的缝隙看到司机被杀的场景,画面多数被木板挡住只留下狭窄的一块长方形画框,狭小的空间和大部分黑色的栏杆对视线的阻挡,营造了恐怖和紧张的气氛。司机背对着摄像机,挣扎然后被砍头,然后接拉贝门外的中景镜头表现他着急却无奈的心情。在拉贝进入刑场时,同样也采用他的视点捕捉了日本军官杀人军事竞赛和无数等待被杀的中国俘虏。以及最后挑选拯救士兵时看到自己司机的头颅的镜头特写,突出的表现了南京大屠杀时日军的残暴。由于影片采用的是拉贝的视点,他即非施暴者,又非受害者,所以这样的手法使电影有了一种更加客观的视角看待和评价南京大屠杀事件。跳脱了以往站在受害者角度拍摄电影中出现刻意丑化扭曲日军形象和以受害者形象夸大表现受害场景的主观视角。

《金陵十三钗》同《拉贝日记》在表现日军屠城上既有相同也有差异。二者同样都是以外国人的客观视点来表现这一主题,《金陵十三钗》采用的是美国人约翰·米勒的视点,但与《拉贝日记》不同的是《金陵十三钗》同时也穿插了中国女学生书娟的视角点。从影片开始,画面以灰色调为主,在弥漫的大雾人物轮廓逐渐显现,同时加上带画外音“炸了20多天,南京到底被日本军队攻破了”使观众如同亲历现场一般增加的影片的真实感。影片采用慢动作的手法拍摄书娟等女学生奔跑的场景,晃动的镜头和喘息声以及灰色调的画面,增加了电影的紧张气氛,为后面表现日军的凶残提前做了铺垫。电影采用书娟和约翰两种视点,使影片从不同角度对日军屠城这一事件进行描绘,使影片有了更加丰富的表现力。

二、 新世纪对大屠杀的新表现形式

(一)人物刻画的平民化、圆形化趋势

在以往的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中,几乎都会出现带有“高大全”性质的英雄形象和符号性的凶残日军形象。但进入新世纪以来的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少了一些守卫南京的“高大全”式的民族英雄的政治的符号,更多刻画的是大屠杀中有血有肉的生命个体,这既包括了受害民众也有日本人的形象再塑造。例如《金陵十三钗》这部影片中将被社会排斥的边缘人物——妓女作为影片的主体来表现,而且对妓女在南京大屠杀事件中其英勇就义的行为大加褒奖和歌颂。南京大屠杀的叙事主体已经不再是那些所谓的抗日英雄,也不是“高大全”式的民族楷模,影片开始关注一些在大屠杀实践中在具有生命力但身处社会边缘的普通生命个体。

在此前的电影中,一般创作者都站在受害者的立场为突显大屠杀事件的悲壮往往将日本侵略者符号化和脸谱化。在《小说面面观》中福斯特指出:“扁形人物又被称作类型人物或漫画人物。他们最单纯的形式,就是按照一个简单的意念或特型而被创造出来的。”[1]以往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中的日军形象一般被贴上凶狠、残暴的标签,但在新世纪的影片则呈现出日军形象圆形化趋势,在塑造日军方面更多的加入了对人性和对战争的思考。例如《南京!南京!》中的日本士兵角川因为无力阻止大屠杀、无力挽救更多无辜平民而谢罪自杀。《金陵十三钗》长谷川大佐塑造为受高等教育,懂音乐有教养的日本军官,并作出善待对教堂女学生的举动。这样圆形的日军形象消解了以前符号化的日军形象,以另一种角度挖掘这类人物人性的一面,使观众能够更加客观地对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进行评价和反思。

(二)战场表现快节奏剪辑和多元化趋势

在以往表现南京大屠杀题材的屠城场景通常手法也比较简单,往往是固定好摄影机位置,然后用特写的镜头纪录日军开枪的画面,接着再切换到无辜民众惨死的表现,通常就是喷火的枪口以及一些烟火,最后通过尸横遍野的全景镜头和日本人胜利高呼的镜头对比,一场小型屠杀场面就表现出来了。

影片《金陵十三钗》由美国团队制作,所以受好莱坞战争片强调逼真性、震撼性影响,抛弃了以往写意性的屠杀场面,注重屠城场景的逼真再现,还原了战争的残酷性。为达到这样一个效果,影片投资近6亿,不论是画面呈现和音乐编配都有极强的视听震撼。

为了吸引观众和抓在观众眼球《南京!南京!》《金陵十三钗》《拉贝日记》电影节奏很快,镜头比较多,多采用正反打的镜头剪辑,生动形象地表现日军屠城和平民受害,一反以前南京大屠杀电影中的采用全景镜头表现尸横遍野的场景和教科书展示式的剪辑受害者被残害的镜头。这三部电影的视点也有新突破,抛弃了以前常用全知全能的“上帝”视点,采用了日本人角川、德国人卡贝、美国人约翰和书娟结合的视点。这样不仅使影片更容易表现人物情感和对屠杀的反省,也从使电影从不同维度、不同文化角度表现对大屠杀的思考。

三、 探索中的不足与未来发展趋势

《南京!南京!》《金陵十三钗》《拉贝日记》这三部电影在表现南京大屠杀题材虽然从不同角度对南京大屠杀事件在电影表现上进行了探索,但影片还是有很多的不足。《金陵十三钗》在美国票房惨淡,《南京!南京!》中中日对立不再鲜明,但是在日本人们依然拒绝接受,在中国也是反对呼声为多。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出现了在规模特效技术上偏向好莱坞趋势,但由于欠缺投资额度达不到预期效果。在电影中的动作设计上,多数模仿香港电影枪战方式,一味追求感官刺激却破坏了真正战争中的实感。对比表现屠杀犹太人的《辛德勒的名单》,中国的南京大屠杀题材的电影还是需要进一步的深耕细作和创新。

面对这样的现实,未来南京大屠杀题材的电影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挖掘和再创作:一方面是深入挖掘史料,另一方面是选取大屠杀事件中表现中国民族性格和普世价值的地方加以展现和深化。

2015年10月9日,《南京大屠杀史档案》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由此可见,史料是电影创作的一个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的宝藏。电影剧本和情节的设计需要再次回到史料中细致研究,会挖掘出很多值得电影表现的史料。在历史上的南京经过了惨绝人寰的屠杀,其中不论是平民的逃亡、军人的战斗还是西方人道主义救助,这些事件综合起来所蕴藏的战斗力、智慧和情感都十分具有艺术表现价值。而且很多细节在现在的南京大屠杀题材的电影中还没有涉及到,所以而真正回归到历史中去深挖细节是这类电影创新之路之一。

南京大屠杀事件距现在已有些许年代,让大屠杀这类电影能够引起当下观众的喜好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影片要包含与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透过历史能够与当下人群找到精神契合。同时还要注重挖掘南京大屠杀事件中的普世价值,更能帮助中国的南京大屠杀题材的电影走向世界,启发人们反思战争和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

参考文献:

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 第5篇

84年前的12月13日,日军攻陷我国的历史名城南京,并在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大规模抢掠、强奸、对大量平民及战俘进行屠杀,死亡人数超过300000,把这里变成了人间的地狱……。84年后我观看了电影《南京南京》,让我身临其境般地目睹这场惨无人道的大屠杀,那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浩劫,南京的城尸堆如山,血流成河,大街小巷里,房子里,处处都有中国人的尸体,我内心受到了很大的震撼。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不能改变也不能忘却这一铁证如山的历史,也不能让他们被淡化被扭曲,我们要让这历史时刻被铭记,才能有我们的民族责任心。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中国人,我们必须去体会那段交错的时空,因为南京的灾难并不只是南京人民的灾难,而是中华民族的灾难。

我们记住南京大屠杀这段悲痛的历史,不是为了记住仇恨,而是为了记住: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强大。我们唯有时刻睁大警惕的眼睛,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领导,听党指挥,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高度的民族自爱心、自尊心、自信心,自觉把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行,努力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现在,我们虽然已经强大了起来,我们仍要记得这段耻辱的历史,因为痛苦比喜悦更容易让人成长,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蓦然回首,让我们反思,让我们铭记国耻;放眼远望,让我们畅想,让我们继续开创。新世纪赋予我们神圣的使命——勿忘国耻,珍爱

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 第6篇

本片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讲述了日军惨绝人寰的屠杀行为。

印象最深的一处就是在一波手无搏鸡之力的战士快要被日军用机枪扫射时,他们喊出了民族的尊严,也是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心愿:祖国万岁!中国不会亡!其中不乏刚刚的逃兵,因为在枪口之下,他们的心灵被唤醒了。

望着那含冤而死的一个个生命,我的心灵被震憾了。他们是多么想看到明日的太阳呀!生机勃勃的春天已与他们无缘,满天的白雪盖住他们无助的身体已经算是对他们的尉藉。

南京,这昔日的首都,已被魔鬼占领,变成难京。难民们的`栖息地只剩下一个拉贝开展的难民区。拉贝以纳粹之名作为掩护,终于一次又一次地躲过了日本人的屠杀。当他临走时跪下的那一刻,我真的无法将他和其他的法西斯主义者联想在一起。

最后,我想以张自忠将军的几句话做结束语:国家到了如此之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本此决心,我们的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致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同学们,我想问,大家觉得抗战这十几年的历史能被忘记吗?

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 第7篇

不知道南京南京在这边是什么时候上映的,但是我昨天去看了,电影《南京南京》。

作为年轻人,我也觉得成天在网上发泄反日情绪并没有什么用。毕竟国际上永远只相信实力而不是弱者的血泪控诉,国际政治永远不会温情脉脉,只有赤裸裸的利益关系。为我们的后代不再遭受外敌入侵的折磨,只有拼命壮大我们的实力。只有祖国的强大才是我们幸福生活的保障!

历史就是历史,真实地还原是对历史的尊重,我们厌恶战争,不代表我们就能遗忘战争给我们带来的痛苦,对于七十二年前南京的那场浩劫,更是每个中国人民心底永久的伤痛!黑白的影像、地道的方言一下子拉进了我们与那段历史的距离,残垣断壁、灰尘夹杂着炮火带来的硝烟让这座六朝古都成了现实版的“人间地狱”,而安全区真的能成为一把能为难民遮风挡雨的保护伞吗?不是!什么人道主义、国际舆论丝毫没能阻挡日军侵略的铁蹄。

角色需要塑造,而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我相信这些深入人心的.角色是被还原出来的,从日本兵角川到誓死保卫南京的陆剑雄,从唐先生到姜老师,甚至是当时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女小江,无一不在彰显着人性的光辉。

影片以一个日本兵的视角拉开了序幕,角川的眼神和歇斯底里的呐喊告诉了我们,他痛恨这种惨无人道的杀戮,可又不得不成为历史唾骂的对象,挣扎、彷徨、无奈从他卷入这场战争开始就一直伴随着他,人生中的第一次与最后一次都被这场劫难放大了,当他无意中射杀了躲藏在门中的妇女时,一句“我不是故意的”饱含忏悔,足具震撼力,而影片结尾角川在放走了即将被执行枪决的两个中国人后,内心的压抑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再以难以承受,将枪口对准了自己,结束了......那么快就结束了,也许在他死的那一刻,他希望这一枪是罪恶的终止符。

唐先生?我该怎么去说这样一个人呢?虽说范伟以前所扮演的大都是一些喜剧角色,而这一次你很难把他跟喜剧一词联系起来,作为拉贝的秘书,身份是一般百姓所不能及的,也许正是这一点他过分地相信了自己对家人的保护能力,当他亲眼所见日军的暴行后,他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而作为一个父亲,面对女儿被活生生地扔下楼去,绝望的眼神与呐喊怎能让我们不为之动容呢?出卖了安全区里的伤员换来的是什么?舍大家保小家换来的又是什么?只是一张废纸!而面对跟随拉贝离开地狱的机会,却又义无反顾地放弃机会,走上刑场,留给日军一句“我的太太又怀孕了!”发人深省......生命还在接力!

小江和姜老师可以说是片中的女性代表,小江不愿剪发让人联想到《泊秦淮》中的那句商女不知亡国恨,当日军索要慰安妇,为了保证安全区的片刻安宁,她举起手,踏上那段耻辱的不归路......那时我们看到的是人性的光辉的顶峰。姜老师为了解救更多的壮丁,一次又一次充当家属,被发现后依然不屈直至庄严地倒下。

电影只是缩影,两个多小时的片长经历了导演四年的磨砺,承载的是一段不堪回首又不能忘却的往事。

历史题材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 第8篇

关键词:中国市场,电影发展,南京南京

在改革开放下, 中国的电影业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电影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 与其他产业不同, 其本身具有独特的特征, 且影响范围较广。但随着国外影片的排挤以及国产影片的信誉危机, 使得国产影片的销量持续下降。而由陆川导演的《南京!南京!》却再一次为国产影片赢得了新的转机。

一、人性的真实刻画

由陆川导演编排的《南京!南京!》虽然在票房业绩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但是也一直备受争议。该片以一个日本人的视角描绘了当年南京大屠杀的震撼场面, 因此引起了中国舆论的哗然。一些人高度赞扬了这种“人性高度”的描绘, 对此大加赞赏。而也有一些人则激烈的贬斥该部影片的“人性”诉说。这些群众认为日本的残酷侵略为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不可能真正忏悔。笔者认为, 《南京!南京!》之所以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与其他以南京大屠杀题材的电影不同就是“人性”的描绘。以往的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影片都是以中国人的视角进行描绘, 而陆川的《南京!南京!》则恰恰相反, “日本视角”的南京大屠杀更重要的是反思战争, 反思人性[1]。

在中国电影市场中, 很多影片被符号化, 譬如有关战争的历史, 都是极力描绘战争的残酷, 中国群众的痛苦, 而敌国都是“妖魔鬼怪”, 毫无“人性”可言。几乎所有的国产电影都是“千篇一律”, 而观众也早就失去了观看的兴趣。但是《南京!南京!》的上映, 反转了以往的描绘视角, 更多的是还原历史, 反思人性。该片以“角川正雄”这个特殊的角色, 在日本进攻中国南京部队十六师团中的一名普通士兵的视角还原了当年的灾难和杀戮。角川也从未想过攻陷南京之旅也成为了他的地狱之旅。这种“人性”的真实刻画, 值得褒奖。

二、不仅仅是商业大片

目前的中国电影市场日渐萧条, 很多投资商们过分追求利益, 而完全忽略了影片的质量, 国产影片普遍面临信誉危机。观众对国产影片极为不满, 很多影片甚至为了提高票房成绩而歪曲历史事实。很多故事情节矫揉造作, 缺乏真实性, 这对于中国影迷来说也是一件令人反感的事。而《南京!南京!》该部影片不仅仅是商业大作, 更重要的是清晰、完整的还原了当年的历史真相, 且救赎的主题较为突出。

对于南京大屠杀的这场灾难和杀戮, 导演陆川本身就有一定的见解和思考, 他不仅仅局限与战争的灾难和杀戮, 同时也表达了各个角色的心理状态以及不同人性的反思。在影片中, 由范伟出演的唐先生这个形象塑造的就很成功。对于日本的侵略, 对于无力抵抗的中国群众来说, 他选择了“投降”, 为日本人办事, 他以为他能够庇佑一家人不受侵害, 但现实的残酷使得他精神崩溃, 当他失去一切, 他愤然决心反抗[2]。

在影片的拍摄过程中, 为了达到真实的历史效果, 在长春斥资3000多万, 还原了当年南京的废墟城池, 现场很多道具也都是根据文物仿制的, 导演陆川也在拍摄之前大量阅读了很多的日军日记, 影片很多细节也都是根据日记的叙说还原了当年的情景。可以说, 陆川导演的这种求真、求知的敬业状态值得人们学习。影片《南京!南京!》不同与以往在课本中学到的那样, 也不只是战争和杀戮, 其人性的反思, 救赎的议题也极为明显, 这对于青年一代也有着特殊的教育意义。

三、宣传力度较大

《南京!南京!》在上映以后, 不但轻松实现了首日700余万的票房成绩, 更是在首周以5300余万的票房成绩稳居前茅。为了拓展影片市场, 除了主办方的积极推广, 其各大院线也在不断的宣传, 其宣传力度较大。

该部影片极富教育意义以及社会价值, 同时也获得了较高的商业利益, 在国产影片中有着不小的影响。其空前的成功与片方的积极宣传以及各大影院的紧密配合不可分离。很多影院将《南京!南京!》列为院线的重点影片, 并且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手段进行强势宣传。有的影院通过制作观众留言提高互动氛围, 让观众主动参与评价, 提高公众的认知度, 同时影院还推出多种优惠, 让更多的人走进电影院观赏该部震撼的影片[3]。

在影片的推广期间, 由各大主演高圆圆、秦岚等多位明星也分别在北京、长春等各大万达国际电影城举行见面会, 通过明星效益来加大宣传力度。南京大屠杀题材的电影本就容易受中国观众的关注, 在加上主办方和各大影院的积极推广, 其关注效果更为明显。南京影城还在首映当日邀请了当年的幸存者及家属参与了互动环节, 描绘了当年的壮观场面, 更是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影片不仅吊足了观众的胃口, 而且强大的明星阵容以及真实的历史情境使得影片的票房成绩稳居不下。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在当前萧条的中国电影市场中, 《南京!南京!》取得的空前成功与导演本身的敬业精神以及主办方的积极宣传密不可分。陆川的该部影片不仅掀起了中国电影市场的热潮, 打破了沉寂的中国电影市场, 同时影片所阐述的救赎、反思以及倡导和平的议题也有着特殊的教育意义。尤其对当前的80、90后来说, 该种纪录片式的电影对青年一代也有着较大的影响。《南京!南京!》开了一个好头, 我们有理由相信, 今后一定会有更多真实、高质量的电影作品出现。

参考文献

[1]邓婷.战争背后的反思——试论电影《南京!南京!》杂糅的艺术风格[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6:60-61.

[2]孟方, 陈墨.观众爱看什么样的电影一重读中国电影史中的若干热门影片[J].电影艺术, 2012, 8:33-34.

历史题材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 第9篇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新历史影视剧就层出不穷,不断受到市场和民众的追捧,掀起一浪高过一浪的影视复古热潮。这些电影要么指向遥远的历史深处,叙述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的丰功伟绩与人生感悟,要么将目光投向普通个体,书写他们在坚硬历史境遇中的苦难、挣扎和期许。这些新历史影视剧对历史真实和规律性持怀疑态度,采取历史叙事的民间立场和边缘视角,试图对主流历史进行补充或颠覆,其中历史事件和人物可以真实可查,但情节更多为虚构想象。陆川导演的电影《南京!南京!》试图从人性的角度表现战争的苦难与残暴,展现个体与历史的关系,主体的自我救赎等特征。

一、主体与历史的关系

福柯在研究世界与主体关系问题时的一番话,对我们理解历史与个体的关系有诸多启示,他说:“世界在我们的生活中立即向我们呈现的方式,是一种考验。这一点必须从两个意义上来理解。一是体验意义上的考验,即世界被认为是我们得以体验自身的东西,是我们得以认识我们自己的东西,是我们得以发现我们自己的东西,是我们得以揭示我们自己的东西。而且,在此意义上,这个世界,这个bios(生活),也是一种训练,即根据它,通过它,由于它,我们将会培养自己、改变自己,迈向一个目标或一个目的,直至完美的境界。”[1]对主体与自我问题的关注,是20世纪一个重要的哲学课题,福柯让我们意识到作为主体的个人在世界(即生活或历史)中所遭受的权力规范抑制着作为自由主体的形成,然而,认识自我要从认识世界与他人开始,主体的觉醒与建构要在与世界(即生活或历史)的不断相遇中进行,这种相遇如同训练,完美的自我主体性将在这种训练中完成。格林布拉特的自我塑型理论与此相通,他反对那种普遍性的超然主体的存在,而更乐意突出主体的不稳定性、可塑性(fashioning)、历史性和协商性(negotiation)。在格林布拉特看来,主体的产生绝不是自觉、自动的完全自我塑造过程,而是文化、权力和意识形态合力的产物。或者说,自我的产生纯粹是一个历史事件,它在丰富多样的历史语境中会有无数种可能,它是发展变化的,总是趋于主体之间不断的敞开与遮蔽、不断被驯服与颠覆、不断被他者及自我影响和塑造之中。因此,在新历史主义视域下,个体与历史的关系就如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在这一过程中,个体往往被坚硬如磐石的历史撞得头破血流,然而对于自我塑造的完美境界的追寻,却成为稍有良知的现代人坚守的立场和理想。如果我们从这个视角去理解饱受争议,却仍旧给人心灵震撼的电影《南京!南京!》,也许会有新的体会。

影片主角角川一开始就被战争拉扯着显得神情恍惚,在猛烈的日光照耀下睁开疲惫而茫然的双目,他仿佛听到有人在叫唤,双腿便不假思索而迟钝地循声而往,显然他是一个被动的战争参与者和暴力的执行者,他并没有多少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抉择生死的权力,他始终像一个局外人一样游离在战争的边缘。这时角川的主体意识并没有觉醒,他被战争或历史这部机器拖曳着漫无目的地往前走,个体与历史的关系完全处于屈从、驯服阶段。这个阶段的角川表现出的只是一个睁大惊恐的双眼,麻木而机械地执行命令的战争工具,主体是历史的奴仆,主体的建构和塑型还未开始。随着影片情节的推进,角川在巨大的恐惧和自我保护的本能中开枪打死了数个躲在门后的无辜女孩,瞪着眼前成堆的年轻尸体,他那被遮盖的良知和人性第一次显露出来,他语无伦次地说着“我不是故意的”,并试图用金钱来弥补自己的过失。这是他那被战争摧残的麻木人性的第一次觉醒,但已经分明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恐惧、矛盾和焦虑的主体。如果抛开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我们看到角川并不是十恶不赦的战争罪犯,他是一个象征符号,代表着每一个人性未泯的现代主体如何在坚硬的历史存在面前艰难自处。回到新历史主义的自我塑型理论,格林布拉特说:“新历史主义的中心点就是对主体性的质疑和历史化”[2]“……放弃自我塑型就是放弃对自由的渴望,就是放弃对自我的固执守护(尽管这个自我有可能是虚构的),就是死亡……我觉得完全有必要保持这种幻想,即自我还是我自己的主要建构者。”[3]人类主体一开始就显得不自由和顾虑重重,总是要受到历史、他者、权力关系、意识形态的制约和束缚,更不用说战争、杀戮、罪恶对自由与完美主体的戕害和摧残。这似乎要引领着我们走入绝望的深渊,然而在死亡与仇恨之外,还有活着的喜悦、关爱的温暖、生命的尊严和自我救赎。在主体与历史的博弈中,不应放弃努力和希望。影片中的角川便是一步步从人性的麻木走向觉醒,最后以结束生命获得灵魂的自我救赎。

二、主体的自我救赎

随着影片的继续推进,主体面临的考验越来越残酷。在角川灰色的视界里只有满目疮痍、尸横遍野的街道,倒悬的头颅、裸露的尸体,茫然而绝望的世界。看到那些在眼前消失的生命,角川的眼睛里分明有着些许同情和疑惑。这种同情和疑惑在同样是战争受害者的随军妓女百合子那里得到不断的强化,百合子让他想起了远方的家乡,并成为他获得温暖与慰藉的暂时港湾。当他看到与百合子长相相似的江香君被强暴至死时,他的心灵再次遭受震撼,埋藏在心底深处那丝不灭的人性也再次流露。变疯了的少女周晓梅被他的同乡上级无情枪杀时,角川先表示无比震惊,继而似乎觉悟般地说出了“她这样活着还不如死去!”令他自己都无法置信的话。周晓梅的死无疑再次呼唤起他心底的同情与怜悯,更激发起他对死亡的思考,他驻足不前,想着死亡并不是件坏事,起码是一种解脱。

角川对死亡的看法也随着影片的发展而变化。当为了多救出几条人命,不断蒙上头巾去冒领“丈夫”,最后平静而从容赴死的姜老师请求他杀死自己时,角川果断地开枪了。姜老师的死给他上了一堂无比沉重的道德课,他曾要求姜老师把代表仁慈与救赎的十字架送给自己,而最后他却不得不用杀死她的方式去拯救她,这无疑让他切身感受到了“死的伟大”和“生的耻辱”。如果说他当初拿起十字架是想要获得上帝的谅解和怜悯,为自己及同伴的罪行找到支撑的话,此刻的角川已经意识到他们已被牢牢钉在了死亡的十字架上。在战争中,人为了生存不得不杀戮,而杀戮又剥夺了人生存下去的权利。面对战争,个体显得如此渺小和柔弱,然而又如此凶残和暴戾,战争使人性变得扭曲,变得异化。

影片最后庄严的祭祀典礼是导演安排给角川的一次对所有在战争中失去生命的人的祭奠,当然包括他自己,他压抑而狂乱的情绪发展到顶点——“活着比死更艰难吧!”是他心境最好的表述。角川陷入难以自拔的自我矛盾与纠结中,一方面,人性的觉醒已无法让他继续面对战争和杀戮,另一方面,作为军人的职责与无法抗拒的命运只会让他再次举起枪来,这时惟有死亡才能结束这一切,惟有死亡才是自我救赎最好的方式。他无可回避地将枪对准了自己,尽管难以压制痛苦与恐惧的泪水,他还是选择在杀死自己的同时获得灵魂的救赎与安宁。影片至此已经完成一次对复杂和充满悖论的人性窥视,特别是在战争的极端历史境况下,人如何自我救赎。

三、从人性立场超越民族悲情

一个有着太多苦难记忆的民族,当这种苦难太过沉重、太过惨痛,我们宁愿不去触碰它。选择遗忘并不是真的要遗忘,而是为了战斗,为了重生,为了暂时告别恐惧,去点燃希望的火焰。就如张颐武所说:“由于20世纪中国的历史太过于沉重,中国人在自己的民族悲情还没有得到真正的化解,中国还处在贫弱状态下和面临严峻的挑战的时刻,往往并不刻意地揭开历史的伤痛,而是将自身的大无畏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作为自身文化的主题。”[4]可是说80年代以前的中国抗战片所宣扬的便是这样一种文化立场:歌颂人民英雄的伟大,控诉帝国主义的残暴,揭露卖国贼的卑鄙和无耻,诸如此类成为战争题材影片的永恒主题,而影片的最后革命必定取得辉煌的胜利,敌人得到应有的惩罚,观众随同影片主角一道高高扬起革命乐观主义的旗帜,心灵获得极大的宽慰与满足。一方面,这是经历过长期深沉的苦难折磨而取得革命胜利后,人们发自内心的情感喷发;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还没有足够的勇气和自信来抚平伤痛,还难以做到直面血淋淋的历史。

“南京大屠杀”是其中最令人不堪回首的苦难记忆,正因为这场由日本帝国主义一手造成的人类浩劫如此惨绝人寰,对它哪怕是丁点的叙述都牵扯到整个民族脆弱的神经,考验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因此,当影片《南京!南京!》提出要“提供一个与以往的历史叙述完全不同的南京”,力图颠覆一直以来抗战题材的影片叙述模式,加入导演对历史的自我理解时,引起舆论一片哗然。也许导演是想通过“换位思考”来客观展现一段历史,却不免有人要怀疑这种转换的可信度,就如有学者言及:“当你进入敌人的内心时,你凭借什么相信自己是在批判而不至于转而认同对方呢?当陆川想以宽阔的心胸包容敌对的他者时,这个‘他者’在多大程度上是真实的?角川到底是一个历史中的真正的日本兵,还是仅仅是70年后中国导演一厢情愿的自我投射所幻化的影子?”[5]显然这种质疑有其合理之处,然而这也是影片的与众不同之处,它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改变以往大家心目中的中国人的“哭诉”形象和日本人的“妖魔”形象。

此外,影片的市场效应和国际影响力也是导演要考虑的对象,导演选择人性的视角是站在一个国际交流的立场考虑问题,并试图让世界听到来自中国的声音。运用这样一个比较客观的人人都可接受的视角去反映这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无疑能被世界,特别是被西方世界和日本的年轻一代所接受,因为他们并不知晓其中的过程和它的残酷程度。根据影片后来在国际上屡获大奖的情形,说明陆川的这一目的确实达到了。

结语

影片《南京!南京!》不仅关于战争、屠杀,更主要的是关乎人、人性、人的命运与自我救赎历程,而战争只是导演要展现人性的复杂和人性救赎等主题的有效背景。中国当代的新历史影视剧试图突破传统宏大历史视角,转而从普通人性的角度来表现战争的苦难与残暴,甚至通过敌对一方的视角重新审视过往,以一种特别的方式达成主体与历史的和解。历史也同时脱去了冷硬的外表,变得更为灵动和温情起来。

[1](法)米歇尔•福柯.主体解释学[M].余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505.

[2]生安锋.透视文化、重构历史:新历史主义的缔造者——斯蒂芬•格林布拉特教授访谈录[J].当代外语研究,2010(3):1-4.

[3]Stephen Greenblatt.The Improvisation of Power.In The New Historicism Reader[M].H.Aram Veeser ed.London:Routledge,1994:76.

[4]张颐武.直面惨痛的历史记忆[N].北京青年报,2009-05-09.

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 第10篇

教堂里挤满了没来得及逃出的难民与中国士兵,他们眼里充满无限的恐慌,双腿向后退,缓缓地举起了双手,画面定格在一个孩子身上,她左右看看周围的大人,也将双手举了起来,甚至还微微露笑,这笑流露出一个孩子的幼稚与天真。其实几千号人就全冲上去,也可将日本兵压死。此时日本兵也很紧张,他们根本不知道面前的中国人会做出什么,但中国人却放过了这唯一的机会,心中不由为当时祖国的软弱无能而感到心酸。

日本兵叫来了大部队,将教堂里的中国士兵抓去与街上抵抗日军最终被俘的中国士兵集中在了一起,一同押到郊外。在即将被屠杀之际,中国军人的脸上见不着一丝惶恐,只有当代军人的沉着。面对眼前先走一步的弟兄们,看看这座即将让自己献出生命的城市,突然,他们都大喊:“中国万岁!中国不会亡!”“哒哒哒”机枪声响了,先辈们倒下了,嘴巴却仍张着,想多喊几句。

那一声声呐喊在我心中回荡。这呐喊是他们对已踏鹤西去弟兄们的哀悼;是对还充满活力后生们的激励;是对一个还未完全灭亡民族的期待。我想流泪,却又想起郭沫若的《屈原》:“哭,哭有什么用?眼泪,眼泪有什么用?”

是啊!哭确实没用,在那个时代没用,这个时代也没用。如今,祖国强大了,从两弹一星到太空漫步;从唐山到汶川的顽强拼搏,再到第29届奥运会的成功召开,都表明中国在逐渐强大,世界上的地位越来越高。

回想整部影片,整理脑中的近代史资料,我们如今能做的,就是时刻将祖国放在心中,勿忘国耻,要有知耻而后勇的精神。

让我们一同从历史的河流中吸取经验。通过自己的努力,奋发,把祖国建设的更强大,更美好,让她站在世界地位之巅上。

观《南京南京》有感

刚开场的时候,被枪声、炮声吓怕了。惨不忍睹的杀戮,血流成河,生灵涂炭。南京城成了一个死城,这个,深深震撼了我。但是,身为一个女性,更令我震撼的是……

我想改编莎士比亚的名句:举手,还是不举手?这是个问题。这里说的举手,不是指对南京侵略者日本人的投降,而是在这部历史灾难大片《南京!南京!》里上百名妇女举手自愿牺牲自己做慰安妇,为安全区的民众换取过冬的物资那个震撼人心的场面。每一只上扬的手,都像一支灼灼扑动的火炬,放射出民族尊严的光辉。每一个举手的妇女,燃烧自我,救助他人,令70多年后的我们动容、惊心、泪流满面。她们的牺牲与毅然走入刑场、高喊“中国不会亡”的中国士兵的牺牲一般高贵而沉重,像两记重锤捶打在历史的鼓面,动人心魄,回音荡荡。教堂妇女举手一幕是《南京!南京!》继中国军人江边就义后的第二个高潮。令这部灾难电影,回肠荡气,渐入佳境。

很多人跟我有同样的质疑:姜淑云居然没有举手?尽管她声音颤抖,泪落双颊,但是如果她也能举手,是不是能和妓女小江一起携手走进那片神圣的光辉里去?是不是能给角色一个更加完美的收场?举手,还是不举手?牺牲,还是苟活?电影继续在进行。我的问题也终于有了答案。在教堂百名妇女举手时,姜淑云已经做出了选择。在我们的文化里,更容易被牺牲的壮烈感染,而对“理性的拯救”感到陌生。在教堂小江等妇女选择“牺牲拯救”时,姜淑云选择的是另一种“拯救”,尽管她最后的牺牲同样令人黯然神伤。我们应该感谢电影《南京!南京!》,她让我们对历史的解读了一种可能。

我不会再去看第二次,不是不想,而是不忍。《南京!南京!》里透露死亡讯息的场景之多,尤其黑白画面的处理更让每一种形式的死亡都让人身临其境,这种真实的氛围已经让你觉得内心超出了对残酷的负荷,因为每个中国人都曾看过那些触目惊心的老照片。但最可怕的还是那些没有直观画面的死亡讯息。女儿被日本鬼子从窗口扔下去,观众看到的只有唐先生奔去窗口的崩溃呼喊,还有一车车从军营运出去的女子裸体。日本士兵杀人时的表情,走向死亡的人群的眼神,在黑白不见血的银幕上,你只能读到两个字,绝望——这是地狱最底层的绝望。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个穿长褂戴瓜帽的男人被推到土坑活埋的那一刻,他紧紧闭着眼睛,没有反抗,也没有歇斯底里。如果看过那些老照片,你会相信这就是真实的地狱。

唐先生一句:“我老婆怀孕了!我老婆又怀孕了!”之后,英勇就义了。这句话,透露了生命的气息,还让那些侵略者知道“中国人杀不尽!中过国人的生命是顽强的!”我深深感动了!

铭记国耻很重要,比铭记国耻更重要地是认识你自己。最后我还想说,它就是一部电影,因为只有电影才会以那样的方式结尾,留一点阳光与希望,并且浓妆重彩地将小豆子的照片放那么大,题注下他还活着。这静止的画面远比那句中国不会亡来得更有力量。

上一篇:宝贝6岁生日祝福语有哪些下一篇:观看牛玉儒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