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迁子女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研究

2024-05-14

随迁子女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研究(精选7篇)

随迁子女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研究 第1篇

随迁子女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研究

1.前言 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方面。学校体育教育是一个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过程;是对人体进行培育和塑造的过程;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要充分利用体育这种方式,真正发挥体育的作用,促进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合,增强他们的归属感。

2.随迁子女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研究

2.1教学目标情况

体育教师认为不管是随迁子女还是本地学生都应该在体育教学中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方法和技能,提高自我健身、体育欣赏及创新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体育教师认为随迁子女和本地学生都应该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全面发展,提高健康水平和适应环境的能力。这说明体育教师仍然把增强学生体质和让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培养运动兴趣爱好、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作为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这与上海市“二期课改”的体育教学目标相一致,同时也可以说这两个目标是体育教学的最根本最直接目标。

2.2教材适应性情况

体育教材是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的重要媒介。体育教材是体育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至关重要的纽带。体育课程改革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体育教材(又称“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教材使用情况的好坏直接反映了体育课程实施的优劣,更反映了该校对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贯彻和实施情况的。

现在上海全部使用的是上海市二期课改教材,二期课改教材内容新颖多样,教师的教法灵活多变,课堂的教学氛围十分灵活,而且特别注重师生间的互动和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和创新精神,这对随迁子女主动学习能力和团结精神有很大的帮助,也有力地促进了他们和整个班集体的凝聚。

2.3交流语言情况

根据文化结构的“洋葱头”理论,文化可分为表层、中层和深层。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也是人与人交往的最直接的工具,它属于文化结构中的表层方面。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由于家庭、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在刚刚进入公办学校就读时往往或多或少带有乡音。这就给随迁子女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影响,严重的会产生沟通障碍。

透过表层机构中的语言,往更深层次探究,语言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文化,作为随迁子女,从另外一个城市来到上海,他所要面临的是从外到内都要与这个城市融合起来,要从内到外与这个城市产生交集。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上海话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一种文化的积淀,传承着这个城市的传统,可以说是上海的精髓,如果对随迁子女增加上海话的教学,必定会增加同学之间的亲密感,促进他们更快更好地融入到上海这个城市和所在学校中去。

2.4着装、出勤、课堂纪律等课堂常规情况

衣着作为无声的语言,在诠释着主人的家境、消费品位和地域特色[1],它也是表层结构中的内容。现实中来自农村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由于衣着上与城市的本地子女存在的不同或者卫生状况相对较差,往往会被城市的本地学生嘲笑、讥讽,同样会使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产生自卑心理,影响他们的学习以及与同学的沟通与交流。

但是之前曾有报道上海宝山区高境三中,歧视农民工子女,将其与本地生隔离,在对本地学和随迁子女发放不同的校服,并且在作息制度、教学设备、评比表彰、教材使用和教师配备等方面均将随迁子女和本地学生区别对待,这种以貌取人的行为严重伤害了随迁子女的自尊心,给随迁子女设置了一堵不可逾越的“围墙”。

出勤代表着学生对课的重视程度和喜爱程度,同时也能衡量出学生本身的素质和对自我约束能力。课堂的纪律直接反映学生对课的重视和喜爱程度,也直接反映出学生的素质和对知识的渴望程度。

2.5教学内容方面情况

体育教学内容有基本内容和拓展内容,内容排列方式有直线排列、螺旋排列、混合排列,教学方法也是多种多样。

虽然是随迁子女来到上海,但是他们曾经所喜爱的地方有一些自己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这些项目也充满了乐趣,本地的学生也对这些农村体育项目充满了好奇与渴望。这些项目主要包括:舞龙舞狮、龙舟、花毽、荡秋千、打沙包、踢毽子、跳竹竿、斗鸡、扭秧歌、踩高跷等。从图4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荡秋千、打沙包、踢毽子、荡秋千、打沙包、踢毽子,但从教师的角度来讲,这些项目有开展条件的依次为踢毽子、打沙包、跳竹竿、斗鸡、花毽,从这些项目可以看出,他们都是对场地和器材要求都很简单,并且简单易学,没有什么危险性,所以这些项目容易开展,像龙舟、踩高跷这样的项目在中小学开展还是不切实际的。

如前文所述:学习习惯、教育方式的冲突是影响社会融合的中层文化冲突,而公办学校的体育课教学中的教学内容缺少随迁子女喜闻乐见的项目,内容的排列上未充分考虑到随迁子女的基础以及体育技能掌握的程度,这些影响了随迁子女对体育的学习热情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2.6随迁子女分班情况

体育课教学如何编班是影响随迁子女能否融入到学校和本地学生中去的首要方面,如果刻意将随迁子女与本地学生分开教学,不仅未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社会功能,而且会产生人为设置的一堵分割随迁子女与本地子女的“墙”。要完成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学生的上课情况至关重要。学生是课的主体和灵魂,只有学生课上的好,教师的教学才会得到实在的成果。本文认为:要想利用体育的这种方式达到对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合的促进,重要的前提就是要关注随迁子女上课的情况。

3.结论

上海市公办学校的体育教学目标主要为让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体全面发展,提高健康水平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超过半数的体育教师认为有必要将教学目标跟据进随迁子女的实际情况具体化、明确化,这将促进随迁子女的学校融合和社会融合。上海市公办学校全部使用的是上海市二期课改教材,且大多数公办学校都有自己的校本教材(课程)。在语言的运用上,所有体育教师、本地学生和随迁子女表现较好。体育教学内容虽然较多,但是具有农村特色的项目较少。(作者单位: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院)

随迁子女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研究 第2篇

体育教学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参与体育课学习时的一系列表现及取得的成绩进行综合的评判,是促进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课程评价也不断得到完善,本文对新老评价体系进行了比较,认识、选择并对新评价体系的运用进行了研究.

作 者:范志达 李慧楠 作者单位:范志达(宜兴市东坡中学,江苏,宜兴,214221)

李慧楠(吴江同里中学,江苏,吴江,215217)

随迁子女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研究 第3篇

一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选取4所接收农民工子女的城市初中, 在任课教师的帮助下, 对500名在校初中生进行当场问卷调查。共收回464份有效问卷, 其中随迁农民工子女322人, 当地初中生142人。322名随迁农民工子女中, 男生156人, 女生166人;独生子女85人, 非独生子女237人;初一140人, 初二93人, 初三89人。

2.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周步成教授于1991年编制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 (MHT) 。该问卷由8个内容量表和1个效度量表, 共计100道题组成。要求被试根据各条目是否符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选“是”计1分, “否”计0分。效度量表得分高于7分, 表明测试结果不可信, 应予以删除;各内容量表得分高于8分、总量表得分高于65分, 表明被试存在相应的心理问题。研究表明, 该问卷信效度良好, 可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工具。研究结果采用SPSS 15.0进行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

将城市初中随迁农民工子女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上的得分人数与正态分布下的理论频次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显示, 城市初中随迁农民工子女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和恐惧倾向6个分量表和总量表上的问题检出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 但在另外2个分量表上的问题检出率则与普通人群没有显著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 城市初中随迁农民工子女与当地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这6个分量表和总量表上均具有显著差异, 而在另2个维度上则差异不明显。

为进一步了解城市初中随迁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 对城市初中随迁农民工子女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上的得分进行群体内人口学变量的差异分析。结果显示, 在性别变量上, 女生在“对人焦虑”和“身体症状”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 但在另外6个分量表和总量表上的得分差异不显著。在独生与否变量上, 随迁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不显著。在年级变量上,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 不同年级的随迁农民工子女仅在“身体症状”维度上存在差异 (初三显著高于初一) , 而在其他维度上差异不显著。

三讨论

1. 结果分析

通常认为, 在普通人群中, 心理健康状况呈正态分布。本调查显示, 城市初中随迁农民工子女除孤独倾向和冲动倾向维度外, 其余各维度的问题检出人数均显著高于常态下普通人群的问题检出人数。进一步分析发现, 其心理健康状况除孤独倾向和冲动倾向2个维度外, 其余各维度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当地初中生。这表明城市初中随迁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普遍较差, 与国内多数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说明随迁过程中的环境变迁及其作为弱势群体的社会认知对其心理健康具有明显的负面作用。对城市初中随迁农民工子女群体内各人口学变量的统计分析显示, 其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在人口学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仅在少数维度上具有人口学变量的差异。这进一步说明城市初中随迁农民工子女的心理问题不是少数的个别现象, 也不是某一部分群体的少数现象, 而是这一群体的整体特征。这种状况与个体的内部心理因素 (如预期的歧视、应对方式、自我效能、随迁前的心理准备等) 和外界环境因素 (如亲子关系、社会支持、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等) 密切相关。为此, 对这一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必要。

2. 对策与建议

第一, 家庭方面。家庭对个体身心的健康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家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家庭沟通的缺乏和家庭关爱的缺失是导致城市初中随迁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此, 父母需转变观念, 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 注意观察孩子随迁后的变化, 了解孩子随迁后的想法, 与其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 给予孩子更多关爱, 以降低环境变迁给孩子心理健康带来的冲击。当孩子对迁入地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不适时, 父母应给予必要的指导, 积极鼓励, 以消除其自卑、自责、封闭、焦虑等心理问题, 引导他们尽快适应迁入地的生活, 健康成长。同时, 父母也应在孩子面前树立良好的榜样。当家长遇到挫折和困难时, 要抱有积极乐观的心态, 避免在孩子面前呈现消极负面的心态, 以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建立。

第二, 学校方面。学校对个体身心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为此, 学校应尽可能地创造有利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确保其健康成长。首先, 学校应强化对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普查, 掌握其心理健康的发展状况。其次, 学校应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不仅要设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还应将心理健康教育观念渗透到各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立体网络。努力培养随迁农民工子女的抗挫力、适应力和自我调节与矫正能力。再次, 学校应根据实际制定出相应的帮扶措施和激励机制, 有针对性地对随迁农民工子女进行学习辅导, 以激发其学习热情, 使其尽快融入校园生活。最后, 学校应鼓励当地学生积极主动地与随迁农民工子女进行交往, 鼓励随迁农民工子女积极参与各种课外兴趣小组, 使其在与当地同学的交往中不断找到学习和生活的乐趣, 以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第三, 社会方面。社会对个体身心的健康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此, 社会各界要努力为随迁农民工子女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首先, 社会各界应加强对农民工租住地的环境建设和管理, 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 努力消除不良因素的影响, 为随迁农民工子女的健康成长提供积极的正能量。其次, 社会各界应更加关心和爱护农民工子女, 消除其不平等的社会认知, 使其感受到社会的友爱和温暖。最后, 要建立健全各级各类社会心理辅导服务体系,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 大力宣传心理健康保健的有关知识, 以促进随迁农民工子女的健康成长。

摘要:本文选取322名城市初中随迁农民工子女, 运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 (MHT) 进行问卷调查, 探讨其心理健康现状, 为城市初中随迁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实证依据。调查结果表明, 中国城市初中随迁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需大力强化对城市初中随迁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关键词:城市初中,随迁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熊猛、叶一舵.中国城市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 2011 (12)

[2]蔺秀云、方晓义、刘杨等.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及其心理机制[J].心理学报, 2009 (10)

随迁子女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研究 第4篇

摘 要 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以公办学校为主接收农民工随迁子女就学的格局,农民工随迁子女进入城市公办学校后的文化冲突问题逐渐凸显。因此,在流入地公办学校开展农民工随迁子女文化融合教育尤为必要。但目前农民工随迁子女文化融合教育面临诸多困境:政府政策导向尚未明确,城市公办学校未予以足够重视,文化的自我保护机制固化了偏见,家庭经济资本的差异加深了隔阂。对此,政府、学校、大众传媒、社区应携手增进农民工及其随迁子女与城市居民及其子女之间的文化认同与融合,协力塑造一种开放包容的城市新文化。

关键词 农民工随迁子女 城市居民子女 文化融合教育 城市公办学校

一、农民工随迁子女文化融合教育的提出

目前,对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方针主要是“两为主”: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城市公办学校为主。据教育部统计,2014年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学比例超80%,由此可见,我国已形成以公办学校为主接收随迁子女就学的格局[1]。然而,农民工随迁子女进入城市公办学校后面临文化冲突的问题值得关注。

有研究表明,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公办学校普遍面临文化冲突,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其一,表层文化冲突,主要指衣着、卫生、语言及饮食习惯等方面。农民工随迁子女相对来说衣着“土气”些、卫生差一些、普通话带有严重的地方口音。其二,中层文化冲突,主要指学习习惯、生活规范和家庭教育方式等方面。农民工随迁子女普遍存在完不成作业、不遵守课堂纪律等不良学习习惯,行为相对粗放、处事简单,易与师生发生冲突。在家庭教育方式方面,农民工随迁子女家长多采取打骂等粗暴方式,甚至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完全推给学校。其三,深层文化冲突,主要指身份意识、学习价值认识等方面。城市居民子女的优越感使农民工随迁子女对自己的身份较为敏感,易因身份问题与城市居民子女产生冲突。另外,农民工在观念上普遍有重男轻女思想,与城市教师所持有的男女平等思想存在冲突[2]。

农民工随迁子女就读城市公办学校面临的诸多文化冲突,本质上反映了我国当前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之间的矛盾,若不能有效应对,将会衍生诸多问题。从学校层面看,会影响生生关系、师生关系、教师与家长的关系,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不利于其社会化;从国家发展层面看,不利于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市民化,延缓我国城市化进程;从社会层面看,文化冲突或将被激化进而发展成群体性事件,成为社会和谐的隐患。

二、农民工随迁子女文化融合教育困境探析

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文化融合问题已初现端倪,此类群体难以融入流入地的学校教育,面临着学习困难、心理失衡、社交障碍等诸多困扰,若放任不管,将导致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学业失败,损及教育公平。

1.政府政策导向尚未明确

解决城市里的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若仅停留在“两为主”上,那仅是架构了政府基本的公共服务框架,只有把教育放大到文化融合的高度,才是研究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根本和今后推进工作的重点[3]。有的城市已经看到这一趋势,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曾开展了对江浙沪三省农民工随迁子女进入城市公办学校后文化差异和文化融合问题的研究,发现在政府和有关教育部门的带动下,江浙沪三省不少城市公办学校,尤其是杭州、上海等地纷纷开始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文化融合问题,并取得了较大成效[4]。

由此可见,政府政策导向是统合政府、学校、社会各界携手推进农民工随迁子女文化融合教育的关键。然而,总体来看,现有政策仅局限于少数几个城市“碎片化”的经验,政策导向不够明晰,亟待各流入地政府及相关教育部门加大关注力度、开展政策试点、总结改革经验、发挥中坚力量。

2.城市公办学校未予以足够重视

城市公办学校是实施农民工随迁子女文化融合教育的主场地,其作用不言而喻。调查显示,近几年,杭州、武汉、上海等地某些公办中小学陆续展开了对农民工随迁子女文化融合教育的有益探索。如上海普陀区的陆家宅小学就将“构建城市公办小学新学生文化”列为学校教育科研的重点之一,并将之细化到学校课堂教学、活动策划、环境建设、制度设计当中。陆家宅小学敢于正视问题并积极应对的行为令人欣慰,然而目前大多数城市公办学校对于这一问题仍采取放任态度,尚未涉及文化融合内容。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两为主”政策仅要求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入学问题,并未规定入学后校方的培养目标,再加上受当前教育体制按户籍所在地升学办法的影响,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成绩并不会划入流入地城市公办学校的总成绩进而影响到学校的排名,因此学校并未对其予以应有的关注。另一方面,文化本身具有高度复杂性,文化融合考察维度难把握,再加上文化融合教育作为当前教育领域的新命题,可借鉴经验少,校本课程开发有难度。

3.文化的自我保护机制固化了偏见

每一种文化都有其自我保护机制,体现为人们在观念上对所属文化的认同和对他文化的排斥。同一事物在农村文化和城市文化范畴内或有着截然不同的理解。例如,对于泥土的认识,农民工随迁子女从小跟泥土打交道,对于泥土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对满身泥土多不以为然,然而这却是城市教师和学生所不能容忍的。

对于农民工随迁子女和城市居民子女来说,突破自身的文化壁垒,加强交流、消除偏见,是文化融合教育的关键。然而,对农民工片面、负面的报道,使得文化自我保护机制固化了偏见。不少城市居民对农民工随迁子女心存芥蒂,认为他们“脏、傻、俗、野蛮”,和他们交往自己的孩子会被带坏[5]。某课题组对上海、南京、杭州、苏州和常州5市17所学校的调查显示,在城市学生家长中,有17.8%的人不赞成公办学校招收农民工子女,有43.6%的人表示如果有机会就会让自己的孩子转学[2]。受父母观念的影响,部分城市居民子女也表现出对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歧视,不和他们说话,拒绝与之同桌甚至同班。相应的,一些农民工随迁子女对城市居民子女也存在非理性认知,觉得他们“势利、冷漠、精明”,甚至对其产生敌意。这种彼此间的对抗情绪,为文化融合教育设下了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

4.家庭经济资本的差异加深了隔阂

家庭经济资本影响人的消费观、价值观甚至人生观,决定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而影响人们的兴趣爱好和生活品味,是人际交往的重要衔接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699元,农村居民则为5554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83[6]。值得注意的是,农民工流出地多为甘肃、贵州、四川等贫困地区的农村,而流入地多为上海、广东、长江三角洲等发达地区。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上海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664元,而同期甘肃省农村居民仅为2985元,二者同比倍差8.93[7]。

显然,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经济资本有限,自然形成一种崇尚节俭的生存文化。相比之下,城市居民子女拥有更多资源,自然形成一种崇尚品质的生活文化。尽管农民工随迁子女极力想适应城市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但受有限家庭经济资本的制约,渴望只能变成奢望、困惑和尴尬,给他们造成了巨大的心理负担,在与城市居民子女的交往中表现出自卑和退缩心理。与此同时,城市居民子女往往也因没有共同话题而失去与农民工随迁子女交往的兴趣。家庭经济资本的巨大差异加深了农民工随迁子女和城市居民子女的隔阂,成为开展文化融合教育的障碍。

三、破解农民工随迁子女文化融合教育困境的对策

破解当前农民工随迁子女文化融合教育的困境,需要中央和各流入地城市政府、城市公办学校、大众传媒、社区、家长及学生自身的合力协作。

1.政府应积极推进相关制度改革

出台融合教育政策,建立考核指标。中央应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尽早出台政策或纲领性文件,将农民工随迁子女文化融合教育列为政府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一。各流入地城市政府应因地制宜,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文化融合教育成果考核指标,重点考核随迁子女的入学率与巩固率、活动开展的参与率、学业成绩的合格率与优秀率、家长会的参与度及学生家长的满意度等[8]。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消除身份差异。中央和各流入地城市政府应加快推进户籍、异地升学等制度改革,消除身份差异,使农民工随迁子女享有城市居民子女同等待遇,以平等的身份实现就近入学、平等就学、合理升学,实现农民工随迁子女和城市居民子女“同参与、同管理、同教育、同服务”[9]。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缩小收入差距。中央和各流入地城市政府应提高一次分配中劳力劳动者的工资水平,扩大二次分配中农民工家庭的惠及面,开展农民工就业培训等,切实提高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的可支配收入。

2.学校应营造文化融合的育人环境

营造多元融合、开放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的一草一木、一言一语都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可以通过告示牌、宣传栏、校歌等媒介,组织“最美方言”、“别样乡俗文化”等活动,营造多元融合、开放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校园融合文化建设。

开发文化融合教育校本课程。学校应利用好城乡文化差异这一宝贵资源,开设突出乡村文化特色的文化融合教育校本课程。一方面,介绍城市社会文化,帮助农民工随迁子女熟悉学校和城市的文化特质与基本要求;另一方面,介绍各地区农村独特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让城市学生与教师了解城乡文化差异并吸纳农村文化中的优秀成分[10]。

施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采用混合编班制,混合编班体现了校域内的教育公平,有利于城乡学生的互动,在互动中促进文化的融合。转变教师角色定位,教师除教书育人之外,还应扮演好“融合者”的角色,尊重并接纳城乡文化差异,鼓励、提倡多元文化在同一个班级中的交流与互动[11]。

加强“家校”、“家家”互动。加强“家校”互动,使家长明确学校开展文化融合教育的方针、策略、目标和过程,增强家长对学校文化融合教育价值的认同。增进“家家”互动,学校活动应注重加强随迁子女家长和城市子女家长间的交流,结成“农民工子女家庭+城市子女家庭”的联合互助模式。

3.大众传媒应坚持正面舆论导向

加强对农民工及其随迁子女的正面报道。网络、报纸、电视等大众传媒应在全社会传播“尊重、平等、融合、共享”的理念,加强对农民工及其随迁子女的正面报道,展示他们勤劳、朴实、忠厚、坚韧等优秀性格品质[9],引导城市居民及其子女消除偏见,正确对待、认同并接纳农民工及其随迁子女。

加大对我国优秀传统农村文化的宣传。优秀传统农村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和发展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现如今,城市受固有文化的影响和西方极端个人主义文化的冲击,中华文明的“忠孝仁义”逐渐被“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所取代,人际关系冷漠,邻里老死不相往来。大众传媒应加大对我国优秀传统农村文化精神内涵的宣传和弘扬,引导人们对城乡文化进行再认知,最终形成一种多元融合的城市新文化。

4.社区应打造新型城乡融合核心文化

社区是人们从事多种社会活动所构成的社会区域生活共同体,社区要素包含地域、人口、文化和组织,此外还涉及共同的心理归属,是协助推进农民工随迁子女文化融合教育的重要场域[12]。一方面,加强社区城乡一体物质文化建设,如修建图书馆、文化馆等,加强人们的社区参与度,增进农民工及其随迁子女与城市居民间的交流。其次,加强社区城乡一体精神文化建设,如邀请专家学者开展社区讲座、定期举办家庭联谊活动、成立农民工家庭帮扶社区公益小组等,打造有凝聚力的新型城乡融合社区核心文化。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新闻中心.教育部:2014年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学比例超80%[EB/OL].URL:http://,2015-03-02.[2] 汤林春.农民工子女就读城市公办学校的文化冲突与融合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9(10).[3]傅禄建.融合不仅是包容更是文化重建[N].中国教育报,2010-01-06(3).[4] 叶琳.农民工子女如何融入城市学校[N].中国教育报,2010-01-06(3).[5] 吴新慧,刘成斌.接纳?排斥?――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的社会空间[J].中国青年研究,2007(7).[6]国家统计局.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缓中趋稳[EB/OL].URL:http://2015-07-15.[7]关逸民.29省份公布上半年居民可支配收入[N].中国信息报,2015-08-05(004).[8] 湛卫清.融合教育: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的新策略[J].人民教育,2009(11).[9] 黄兆信,潘旦,万荣根.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概念、内涵及实施路径[J].社会科学在线,2010(8).[10]李红婷.城区学校农民工子女文化适应的人类学阐释[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2).[11] 翁细金,万荣根.融合教育的教师角色与使命[J].教育评论,2010(4).[12]涂启锋.“四位一体”:融合教育的实施机制――以武汉市德才中学为中心的考察[D].武汉:湖北大学,2007.[作者:刘宗顺(1988-),女,山东菏泽人,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随迁子女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研究 第5篇

提要本文以西安市为样本,在大量抽样调查和数据统计的基础上,对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

近年来,农民工外出务工举家迁移渐成趋势,夫妇携子女在流入地居住、生活已成为当前流动人口的主要特点,其随迁子女教育问题也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西安市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基本情况

(一)西安市暂住人口分布及农民工基本情况。截至7月9日,西安实有暂住人口700,225人,其中男性416,110人,女性284,115人。居住在主城区的暂住人口有661,944人,占总数的94.53%。从暂住人口流出地分布来看:来自省内377,396人,占全部暂住人口的53.9%;省外322,829人,占全部暂住人口的46.1%。目前居住在西安市的暂住人口以从事服务行业、务工、学习培训、经商为主,分别占到总数的39%、35%、12.3%、8.5%。根据暂住人口就业分布,我们测算农民工大约为611,111人,占暂住总数的87.27%。

(二)随迁子女入学情况。截至203月,西安市共有中小学2,167所,其中小学1,685所,中学482所。统计数据显示,西安市城六区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为41.42万人,随迁子女人数为14.21万人,占城六区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的34%;其中,小学10.27万人,占城六区小学在校学生72.3%,初中3.94万人,占城六区初中在校学生27.8%。随迁子女人数占暂住总人口的比例为20.29%。~年西安市随迁子女呈逐年递增趋势,由138,011人增加到142,116人,在西安市义务教育段学生总数中的占比也逐年增高,虽然2010年随迁子女入学增长率有所下降,但绝对数增加了0.78万人。(表1)

二、农民工家庭主要特征

(一)来源就近化,居住长期化。在西安市的农民工家庭42.6%来自陕西,24%来自河南,7%来自甘肃,居住呈长期化趋势,平均在西安市停留时间为7年,35.1%的家庭超过10年,44.4%超过5年,只有18.5%最近3年才来西安市。

(二)个体经营,租房为主。在西安市的随迁子女家庭中,从事个体经营的占64.8%,建筑行业占13%,餐饮行业占11%,其他行业占8.3%。个体经营是随迁子女家庭的主要就业领域。随迁子女家庭自行租赁私人产权房屋占96%,自购房占4%。

(三)收入少,文化程度低,重视子女教育。抽样显示,农民工家庭中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占38.8%,1,000~1,500元的占25.9%,1,500~2,000元的占20.3%,2,000元以上的占9.3%。其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占12%,初中文化程度的占63%,高中文化程度及以上的占22%。正因为自身处境艰难,所以农民工家庭普遍重视子女教育。而且这部分家庭中,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占比大。年龄在6岁以下随迁子女占24%,7~14岁占50%,14~16岁占16.6%,随迁子女数占义务教育阶段66.6%。

三、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中的主要问题

(一)西安市随迁子女在全省所占比重大,全省配套资金不足,供求矛盾突出

1、随迁子女所占比例与全省支持资金比例失衡。西安市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人数共计84.80万人(表2),占全省在校学生18.8%。西安市随迁子女人数占到全省随迁子女总数的1/3以上。同期,陕西省教育经费支出达335.51亿元,给予西安市的.教育专项经费补助仅为6.33亿元,其中对城市学校的专项补助仅有3.82亿元,西安市教育经费支出在全省教育经费支出中仅占11.7%,其中基础教育所占比重不到10%。

2、城区学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近几年,西安市教育经费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20教育经费支出39.24亿元,增长19.26%,财政性教育经费占生产总值比例为1.44%,但仍低于全国同类城市。其中,基础教育支出26.25亿元,增长23.13%,重点保证农村义务教育,对于城区学校的投入比重相对较低。年全市教育专项经费支出增长6.32%,其中用于城市学校的专项支出仅增长3.94%。城市化进程加快、随迁子女快速增长给城区学校造成巨大压力,急需加大城区学校基础教育投资,增加学位,改善办学条件。

3、学位数提供与随迁子女需求、城市与农村补助标准失衡。多年来,西安市中小学布局和规模都根据常住人口确定,学校根据本学区各年度出生的人口数量安排招生,政府也据此确定办学投资规模。以西安市雁塔区为例,在公办中、小学中,随迁子女分别占到在校总人数的38.4%和45.5%,公办学校接纳了绝大部分随迁子女,多数公办学校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城市学校的运行成本高于农村学校,然而补助标准却明显低于农村。西安对城市学生补助标准为每年小学260元/生、初中320元/生;农村学生补助标准为每年小学350元/生、初中550元/生。低标准的公用经费无法保证学校正常办学需要,影响学校主动接收随迁子女的积极性。

(二)管理难度加大。由于随迁子女就学流动性大、随意性强,学校方面仅为其建立临时学籍,很多随迁子女转学时又不履行任何手续,给教学管理特别是学籍管理带来困难。调查中还发现,随迁子女择校现象增加,他们不愿将子女送到指定公办学校读书,而是千方百计让自己孩子进入教学质量相对较好的学校,使得教育部门安排学位时难度加大。

(三)家庭教育问题凸现。农民工父母自身文化素质较低,家庭教育方法比较简单,教育子女的能力较弱,因此,他们往往重视学校教育而忽视家庭教育。另外,家庭教育的经费无保障,宣传家庭教育工作方面的力度不够。全国有22个省设有家庭教育专项经费,每年投入超过6,000万元,陕西省每年拨款30万元用于家庭教育经费,而西安市则无此专项经费,仅有市妇联自行筹措经费,工作开展困难重重。作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仅有妇联牵头、相关单位配合,很难使家庭教育事业达到可持续发展。

(四)随迁子女动态变化,政策制定滞后。目前,公安部门只要求16~48周岁的外来流动人口办理暂住证,并未对随迁的16周岁以下的子女进行登记,加之其本身流动性大造成的数量难以统计,因而无法准确掌握随迁子女就学的需求量,在调整学校布局、学校规模以及分配教育教学资金时缺乏有效依据。

四、改善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现状的措施建议

(一)全盘统筹,加大对教育的财政转移支付。我们预测,到,西安市随迁子女将达22.885万人,其中小学生16.541万人,占全部小学生的60%;初中生6.344万人,占全部初中生的45.1%。随迁子女将大量挤用现有教育资源,对现有教育设施造成巨大压力。

随迁子女教育所需经费主要包括生均经费、新建校舍经费、新增校舍的设备购置经费等。生均经费方面,以2010年西安市城市学生生均公用经费为标准,以20测算随迁子女数作为核算基数,教育费用全部由西安市承担,需要支付6.4亿元。新建校舍经费方面,按国家建设标准实施新建和改扩建、生均9平方米、建设206万平方米、综合单价2,500元/m2的标准计算,未来5年需投入51.5亿元。新增新校舍的教学设备购置费用方面,按基本建设10%配套教育设施设备计算,需投入5.1亿元。根据《陕西省实施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陕编发65号)有关规定,如果每年义务段新增1.42万学生,按18个教学班810名学生规模需增设18个中小学校标准,共需增加806名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并配备相应师资。因此,解决随迁子女教育问题财政投入压力非常大。

改革和完善现行的教育投资体制,建立健全政府教育公共投资制度。首先,要提高中央和省级政府对教育公共投资和财政的供给水平,增加国家对教育的公共投资。其次,要改变当前中、省两级政府在教育公共投资中比例过低的状况。近年来,中、省、市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例约为6∶2∶2,因此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经费支出的承担比例也建议为60%、20%、20%,中、省应按80%比例转移支付。全省也可建立规范的基础教育转移支付制度,根据随迁子女就学的数量和规模,提供义务教育经费专项转移支付。免除学杂费补助标准由以前的农村高城市低,转变为城市和农村并举或向城市扶持的机制。

(二)超前规划,合理布局。西安市在制定和实施学校布局调整规划时要有超前性,应充分考虑随迁子女的需要,对随迁子女比较集中的地段,适当扩大办学规模。同时,还应重视西安主城区在人口、社会资源等方面的承载能力,通过超前规划城市教育布局,引导随迁子女向主城区有序流动。区县也应做好相关应对工作,缓解随迁子女向城区集中带来的教育压力。

(三)建立全省学生电子学籍管理系统。目前缺乏对随迁子女有效的统计渠道,在底数不清的情况下,政府的相关规划和预算很难做到准确。因此,在全省建立电子学籍管理系统可以对包括随迁子女在内的学生进行统一动态学籍管理,掌握省内各地随迁子女的数量,并通过对其年龄、流出地区、家庭状况、就学等信息进行采集和登记,为政策制定实施提供依据。当出现随迁子女在省内范围转学时,只要提供相关的信息和父母工作变动证明,就可以在全省内部顺利就学,从而降低管理成本。

随迁子女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研究 第6篇

儿童少年的营养改善和健康支持是一种最有价值的人力资本投资,也是防止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我国流动人口家庭的子女有留守子女和随迁子女之分,普遍存在父母因忙于外出务工而无法提供充足有效的健康照料现象,其成长必然受到家庭和社区环境变化的影响。作为我国转型时期出现的规模近亿的特殊儿童少年群体,需要通过调查研究对当前流动人口子女健康发展的主要特征、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和概括,需要特别强调该群体的营养改善和健康支持 工作。众所周知,我国留守儿童少年多来自农村地区,寄宿制率较高,尽管农村学生营养健康状况近年来明显改善,但营养仍存在诸多问题。同时,目前居住在城镇的随迁儿童少年逐渐开始“长期不流动”,由于其学校和家庭环境、行为与生活方式、卫生服务利用等方面的风险因素可能高于户籍学生,他们的健康状况同样不乐观。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问卷调查反映流动人口初中生子女的饮食行为特征和健康支持情况,充分考虑随迁子女和留守子女的内部差异性,以及流动人口子女与非流动家庭中儿童少年的多群体比较,对可能存在的健康梯度进行判断,为进一步改善流动人口子女的体质及营养状况提供科学依据,为当前的政策措施及未来开展针对性的干预工作提供参考。调查获得 1300 个来自北京市、安徽省、江苏省的初中生样本,686 名男生,614 名女生。其中初一学生占 43.3%,初二占 39.2%,初三占 17.5%。城市地区的非流动学生占 17.5%,流动学生占 37.3%;农村地区的非留守学生占 16.1%,留守学生占 29.1%。流动学生中 80.2% 是随父母流动,5.6% 随父流动,14.2%随母流动;68%的留守学生是双亲外出,父亲和母亲单独外出的分别占27.8%和4.2%。样本学生中农业户口者居多(73.4%),四成的家庭有一个18周岁以下的兄弟姐妹,还有17.1%的家庭有两个及以上。

二、迁移对饮食的“量”和“质”的影响平衡的膳食、规律的进食,是保障未成年人体格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重要因素。营养不良还可导致患病风险的增加,而充足的营养摄取必须以良好的饮食行为为前提。饮食行为作为健康相关行为的重要部分是在青少年时期建立并发展起来的,它不仅保证了个体良好的营养状态,而且会持续至成人期并产生深刻的影响。本研究调查了初中生常见的膳食结构及摄取频率,包括每天正常吃饭情况,饭后、上下午放学前的饥饱感,早餐,吃猪肉、牛肉、羊肉、鸡肉、鸭肉、鱼肉、肝等肉类,吃鸡蛋、鸭蛋、鹅蛋等蛋类,喝牛奶、酸奶、奶粉等奶制品,吃豆腐、豆芽、豆浆、豆粉、豆奶等豆制品,吃蔬菜和水果等情况。

1.日常饮食的“量”

(1)留守学生饱腹感欠佳城市地区的非流动和流动学生基本可以保证一日三餐,但是有 12.5% 的随母流动学生每日只吃两顿饭。非留守和留守学生中 11.54%、12.53% 每天进食不到 3 次,后者还有 1.6% 的学生每天只进餐一次。具体地看,留守学生的每个类别都出现了每天只吃一顿饭的极端情况,母亲外出者的比例最高为 6.25%,31.25% 的学生也只能保证每日两餐。70.85% 的非流动学生、62% 左右的流动和非留守学生表示每顿饭都能吃饱,44.4% 的留守学生则无法在每次饭后有明显的饱腹感,且各留守类别之间并无差异。

(2)父母迁移、家庭经济、进食规律影响学生 饥饱当用饥饱感得分(总分 15 分)反映日常饮食摄入的“量”时(见图 1),结果也显示非流动学生的情况最好,其次是流动学生和非留守学生,留守学生稍差,饥饿感明显且频繁。回归分析过程中控制其他变量后,也可再现父母迁移情况对学生饥饱感得分的显著影响,流动学生和非留守学生比非流动学生低0.683 分和 0.732 分,留守学生则降低得最多为 1.154分。家庭经济条件的影响非常明显,富裕程度每增加一个等级,学生饥饱感得分即提高 1.4 分左右

2.日常饮食的“质”

(1)半数农村学生无法保证每日早餐早餐对未成年人的生长发育、学习成绩、身体耐力都很重要。不吃早餐而引起的全天能量和营养素摄入不足无法通过其他的餐次得以弥补,所以经常不吃早餐的学生易出现营养不良的状况。本次调查中约13% 的农村学生基本不吃早餐,该数据明显高于城市学生(4.9%)。七成左右的非流动学生和随父母流动的学生可以保证每日的早餐,但随单亲流动者这个比例下降到约60%。一半的农村学生不能每日吃早餐,尤其是母亲外出的留守学生,仅 31.25% 可以每天都吃早餐,18.75%则基本不吃。

(2)各类学生膳食结构差距较大饮食结构方面,城市学生摄入肉类的情况好于农村学生,非流动和流动学生差异不大,其中随父流动者差一些,22.22% 的学生基本不吃肉类;非留守学生吃肉类情况又好于留守者,17.02% 的留守学生基本不吃肉类。城市学生摄入蛋类情况好于农村学生,不过仍然是随父流动者差一些,18.52% 的学生基本不吃蛋类。留守学生中仅父亲外出者吃蛋类情况与非留守学生相当,均强过父母都外出和仅母亲外出的学生,即三成以上母亲不在身边的孩子基本不吃蛋类食品。本次调查中农村学生摄入奶制品的情况与城市学生差距非常大。超过半数的流动学生与非流动学生每天都能吃到牛奶、酸奶等,仍然有近两成的随父流动学生的情况稍差。29.81% 的非留守和 52.25% 的留守学生基本不吃奶制品,尤其是父母都外出和仅母亲外出的学生,情况明显差于非留守学生和仅父亲外出的留守学生。除外随父流动的学生,城市学生摄入豆制品情况普遍稍好于农村学生,其内部各类型学生差异不大。64.04% 的非流动学生、53.2% 的流动学生、24.76% 的非留守学生、10.9% 的留守学生每天能吃到水果,基本不吃水果的留守学生最多(22.62%),其中父母均外出的学生情况最不理想。本次调查未发现样本学生在蔬菜摄入方面的差别。

(3)饮食摄入的差异来源于父母迁移、家庭经济、父母教育程度、饮食规律当用饮食行为得分(总分 35 分)反映饮食摄入的“质”(见图 1),非流动和随父母流动学生的状况最好,两者基本无差别,随父流动的学生饮食行为得分低于随母流动的学生。农村学生的得分明显差于以上城市学生,其中非留守学生饮食行为情况稍好,其次是父亲外出者,再次是父母均外出和母亲外出的学生。膳食照料不周以及挑食偏食等不合理的饮食结构行为,必将会导致能量和营养素摄入的不均衡,进而影响未成年人的生长发育。通过统计模型的分析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变量后,饮食行为得分的差异来源于父母迁移、家庭经济情况、父母教育程度、饮食规律等。总体上,流动学生与非流动学生无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非留守学生的饮食行为得分会降低2.084分,留守学生会降低3.641分。不同经济条件家庭的学生,除外特别富裕家庭的学生在得分上会提高 3.002 分,其他学生并无显著差异。父母教育程度关乎子女良好饮食行为的养成,同小学及以下相比,父母教育程度越高,学生饮食行为得分越高,增加1~1.7分。此外,进餐的规律性也有影响,无法保证每日三餐的学生,得分则会降低 2.858 分;饥饱感得分越高,饮食行为得分也相应增加,学生进食的“量”显著地影响营养摄取的“质”。

三、迁移对健康行为的影响除膳食摄入之外,未成年人的日常作息、卫生习惯和健康知识等相关因素也会深刻地影响其健康 状况。

1.学生睡眠达标较低,农村学生校园体育活动稍差为确保青少年的休息睡眠时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教育部《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中均对学生的睡眠时间提出了明确要求:小学生每天睡眠 10 小时,初中学生9小时,高中学生8小时。从本次调查结果看,初中生的睡眠时间平均接近8个小时,低于相应标准,仅四分之一的学生睡眠时间达标;睡眠时间欠佳是普遍现象,各类型学生并无显著差异,不过城市学生的达标率略低。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可以适应与满足儿童健康成长的需要:发展他们的认知能力、情绪情感、社会性及自主性;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2011 年,教育部专门制定了《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本次调查中农村学生的平均校内体育活动时间低于 1 小时,92% 的达标率也低于城市学生(97%),留守学生还略低(90%)。而校外体力活动时间则无明显差异,这表明对儿童体质和思维发展至关重要的动态活动差距主要来自于校园内,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城乡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和体育工作方面的差距。据此可以认为,迁移的发生将带来流动人口子女睡眠时间的相对稳定、校园体育活动时间的 增加。

2.城市学生可获得更好的健康支持卫生行为方面,九成多的学生都有良好的洗手习惯,可以做到饭前便后洗手,流动学生稍差(86.9%)。但不同类型学生对口腔卫生的重视程度不一,差异很大。80.26% 的非流动、75.42% 的流动学生能够早晚刷牙,而仅 52.22% 的非留守、48.62% 的留守学生能够每天刷牙两次。此外,城乡学校在饮用水的提供上非常不同,八成多城市学生能够享受学校提供的饮用水,而七成左右农村学生还需要自行准备日常饮用水,部分学生甚至在校期间基本不喝水。综合考虑各种在校饮水情况后发现,正常饮水者的比例在城市学生中最高(98%),留守学生中最低(94%)。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饮食卫生习惯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还需要不断地学习相关知识。本次调查显示,电视广播、父母家人、课本是初中生饮食营养和健康知识的三种最主要的获取途径(比例均超过 50%),并且不因学生类型的不同而有明显差异。

这个调查结果表明,随迁学生没有因为流动父母的忙碌,留守学生也没有因为外出父母的缺位在家庭健康教育方面受到比其他学生更多的负面影响。城市学生中,选择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报刊了解健康知识的比例要高于农村学生,其中留守学生的比例最低。可见,城市学生有更多机会通过多种媒介获取营养健康知识。随后的意愿调查结果显示,他们也非常认可这些丰富的健康知识来源。对于全体样本学生而言,同辈群体、专家讲座和校园宣传及教学成为客观上最后的选择,尤其是本次调查中的农村学生,仅一成多表示可以通过专家讲座、学校宣传或课堂教学学习相关的营养健康知识。而主观上,35% 左右的全体学生希望有专家到学校进行专业的科学营养、卫生安全等健康教育,四成的城市学生、三成的农村学生愿意寻求校园宣传或课堂教学的帮助。

四、迁移对健康水平的影响

1.学生健康水平

留守学生健康状况最不乐观,流动学生已接近非流动学生父母迁移行为到底对子女的健康有什么样的影响?本研究将流动人口子女的健康状况操作化为患病率,医疗服务利用情况操作化为就诊率。此次调查显示,尽管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医疗条件设施有所改善,医疗保险项目不断推广普及,农村学生3个月内患病率仍然明显高于城市学生。随迁到城市地区的流动学生与户籍学生基本无差异,但其中少部分随单亲流动的孩子患病率较高。那些和单亲一起在城市生活的流动学生,父亲或母亲承担生计活动的客观事实必定挤压了本应投放在子女日常监护的时间和精力,这是一种人力支持的缺乏,并且没有可转移照料责任的其他家庭成员。

五、结论与讨论

1.流动人口子女的健康梯度

以上数据结果为综合判断不同类型学生之间的健康梯度奠定了基础。未成年人的营养健康与早餐行为、膳食结构及摄取频率关系密切,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摄入不足可导致营养不良的发生,尤其是挑食偏食、不吃早餐和奶豆类食品,以及少吃动物类和蔬果类食品等不合理的饮食行为。综合调查中初中生饥饱感、饮食行为的分析结果,部分学生面临易导致营养贫困的风险。非流动和随父母流动学生的日常饮食照料情况最佳;其次是随单亲流动者;非留守次之;留守学生当中父亲外出者往往与其母亲一起生活,母亲在未成年人照料方面的重要角色使这部分学生的饮食营养健康状况相对较好;而父母均外出和母亲外出的学生在日常饮食摄入的量和质方面都不尽如人意。健康支持行为上,包括留守学生在内的农村学生的校园体育活动达标率、卫生习惯的培养、饮用水的提供、营养健康知识的获取途径等都不及城市非流动和流动学生,这些差距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城乡学校体育工作的差距、学校营养健康知识教育的差距、学校基本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差距。而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学校应当积极开展疾病预防、科学营养、卫生安全、禁毒控烟等青少年健康教育,保证必要的健康教育时间,并积极应对学生寻求专家讲座、校园宣传和课堂教学学习营养健康知识的愿望。具体健康状况方面,总体上留守学生的健康水平和卫生服务利用均差于流动学生,且患病率和就诊率之间的差异较大:有七成的留守学生患病但仅四成会选择就医。而流动学生中随单亲流动者、留守学生中的母亲外出者值得特别关注,他们往往处于最不利的境况。

2.迁移有助于降低健康不平等无论是流动学生还是留守学生,父母的迁移均导致健康照料关系中的主体与对象发生变化,因此流动人口家庭的子女在健康照料方面往往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当照料主体把责任转移至其他家庭成员后,这种转移的结果有相对较好的,也有比较失败的,未成年人因与谁一起生活而拥有不同的健康照料和支持,于是出现了上文不同类型学生的健康梯度。本次调查的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而言迁移能够改善这种状况 :父母迁移行为的发生将使子女饥饱感和饮食行为得分明显提高,校园体育活动时间有所增加,更好的卫生习惯和饮用水供应,更多机会获取丰富的健康知识,患病率和就诊率会有最大程度的改善。可见,迁移有利于流动人口子女的健康发展,尤其是随父母双方同时流动时。家庭和父母的迁移对消除城乡儿童少年健康不平等的作用是中和性质的。城乡未成年人群体之间的健康梯度问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实证研究以厘清,不过由于迁移至城市生活的这部分“中介”儿童群体的健康水平有所提高,流动则间接地有助于降低此种健康不平等现象。

3.健康发展过程中的风险机制通过探讨父母迁移情况和一系列健康相关行为与初中生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发现,流动人口子女健康发展过程中的风险和保护因素主要是人力支持和经济支持。当学生类型为留守时,分析样本的营养和健康状况就会明显降低;同时,当学生家庭经济条件有所提升时,其营养和健康状况便会显著改善。人口流动使得随单亲流动和留守在家乡的儿童少年缺乏合适的人力支持以维持之前的健康照料,这种照料责任的转移极有可能降低对其健康的时间和物质投入,从而给流动人口子女的健康状况带来负面影响。而父母外出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可能会获得更高的收入,为子女健康照料及卫生服务利用提供更多的经济支持,这种资金转移将改变家庭成员的生活方式,提高抵御健康风险的能力,促进子女健康状况的改进。

随迁子女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研究 第7篇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以下简称随迁子女) 作为一个独特的群体, 从农村到城市, 既有别于农村孩子, 又有别于城市儿童, 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 他们的行为方式和内心都经历了一个起落的过程。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其身心正处在一种非平衡状态, 对于外界事物的转换更加敏感, 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与干扰。通过心理的冲击反映到行为的失范, 长此以往, 又会反作用于心理, 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心理缺失, 从而更容易发生严重的缺陷和偏差。我们在调研中发现近年来随迁子女的心理状况有了很大改观, 但心理健康问题仍普遍存在, 主要表现在难以消除的自卑感与失范行为多发两个方面。

1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凸显的心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自卑是一种性格上的缺陷, 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评价过低, 同时伴有一些特殊的情绪体现, 诸如害羞、不安、内疚、忧郁、失望等。体现在: (1) 社交方面处于被动。在与城市学生的交往中, 随迁子女的自卑感与被动表现得尤为明显。不少随迁子女认为自身的经济条件差, 社会地位低, 不愿意与城市学生进行深层次的交往。虽然调查数据显示接近30%的随迁子女都有城市身份的朋友, 但是访谈发现许多随迁子女在与城市学生的交往中心理压力偏大, 敏感程度偏高, 在某些方面过于小心谨慎, 以免遭到城市学生的耻笑。因此, 较多随迁子女的交往大多仍局限在随迁子女群体之间, 试图在同样遭遇的群体中寻找慰藉, 与城市学生只限于浅层次的交往。与城市学生良性交往的缺乏, 使得随迁子女很难在新环境中培养开朗的性格、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无法拥有广泛的交际圈。消极影响进而反作用到心理与学习上, 形成恶性循环, 使随迁子女的社交被动处境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 自卑心理难以克服。 (2) 敏感不自信, 自我评价偏低。基于对自我身份认知的不明朗以及对家庭条件的不自信, 随迁子女对自身的评价也呈现出偏低的态势。有老师表示成绩较好的随迁子女学生在许多方面过于谦虚, 不够自信, 较之城市学生, 他们争取展现自我的机会的积极程度偏低。同时, 有些心理过于敏感的随迁子女学生会将老师善意的批评和同学的玩笑理解为对其的讽刺嘲笑, 从而对周围的同学与老师产生敌意, 走进心理困扰的怪圈。

特殊的生活环境与身份地位使得随迁子女在主观幸福感、情绪调控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都与当地学生有一定的差异。随之产生的失范行为较之城市学生也较多, 发生的前提与原因主要凸显在两个大方面上:客观环境造就下的体现与学生自发性行为的主观体现。

客观环境造就下的体现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 心理承受能力脆弱, 性格呈现孤僻内向。调查发现, 对孩子的物质满足与安全是近乎50%以上的父母重点关心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 重养轻教, 重身体、轻心理, 成为这些家庭普遍存在的真实写照。孩子的诉求, 得不到父母的倾听, 新环境下的抑郁、烦闷无法通过与父辈的谈话得到劝导和解决, 与父母心理上距离感的拉大, 孤独等负面情感开始产生, 从而对突发性事件的处理产生慌乱, 对于挫折等问题, 带给随迁子女学生的打击被放大, 心理承受能力较之未到城市之前更加脆弱。同时, 社会媒体的过分炒作、宣传也使他们产生一定的被歧视感, 内向的性格逐步塑成; (2) 学习上多敷衍了事, 遇事心浮气躁。进城务工人员工作以及住所的不稳定性易导致其子女受教育的不连续性, 频繁的转学使他们很难拥有固定的学习环境, 不断地适应新的社交环境逐渐造成他们对学习的厌倦与回避心理, 正常有序的学习生活难以展开。城市新环境下的学习逆境给他们的日常学习带来了多方面压力, 包括考试内容、考试成绩、成绩变化和考试发挥等。在被调查的学生中, 有近25%的随迁子女表示, 因为看到父母本身文化水平不高, 依旧可以出外打工挣钱, 所以认为不上学一样可以挣钱, 这种观念导致了部分学生学习态度开始不端正, 学习心态更加浮躁, 对学习兴趣缺缺、敷衍了事, 学习无用论的思想在这些学生中普遍传开。进而导致了他们消极生活态度的产生, 若不加以及时引导, 他们很可能会因此陷入“坏孩子”的深渊无法自拔。

学生自发性行为失范的体现则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对物质的需求更加急切, 攀比心渐长, 嫉妒等失衡心理普遍存在。从农村转入城市, 物质上对随迁子女的冲击无疑是最大的。正值青春期的学生, 对于自身的外表美更加看重, 有些甚至不仅局限于外表的衣饰, 文具、饮食、随身电子产品、配饰等也成为这一时期学生间攀比的对象。而这一类群体大部分家庭经济状况不允许其有众多额外的物质请求, 在加剧孩子与父母因为物质能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家庭矛盾后, 更会引起学生的自卑感或者仇视行动, 甚至出现因为嫉妒等原因发生的偷盗行为。一方面是爱美期的虚荣心得不到有效缓解和引导, 一方面是攀比心等失衡心理丛生, 这两种情况都会误导青春期随迁子女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使之产生心理与行为的失范。

(2) 突发性校园暴力增多, 青春期性行为不当问题凸显。调查发现, 少部分随迁子女在学校有打架斗殴、酗酒惹事、聚众参与社会不良活动等暴力行为。伴随男女两性身体形态的变化和第二性征的迅速发育, 随迁子女的独立意识、性意识和性情感开始萌发, 他们渴望与异性交往, 希望了解性知识, 但又唯恐被别人发现或讥嘲。

2 关于解决随迁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设想与对策

(1) 政府应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真正消除农村户口与城市户口的差距, 完善针对随迁子女的教育制度, 从根本上消除进城务工人员及其随迁子女的心理自卑感。由户籍差异造成的政策性的歧视使随迁子女产生一种孤立感、被剥离感、自卑感与不信任感, 从而在心理上抵制、排斥城市中的生活及群体, 造成孤独自卑与人格障碍, 归属感与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目前, 我国各省市都出台了针对随迁子女入学问题的相关政策, 使随迁子女入学难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缓解。如从2004年开始, 西安市明确要求:各公办小学、初中按照“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 在容量许可的条件下, 无条件接受学区内有暂住证明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除了每学期开学时检查入学情况, 教育部门还对日常教育进行跟踪管理, 保证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享受与当地学生相同的公平教育等等。但是这一系列的规定只是方便了随迁子女的入学, 并没有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与户籍问题带给他们的不公平与歧视以及他们因尴尬身份而产生的自卑感。因此, 各级政府应着力改善进城务工人员的工作与生活环境, 加强务工人员生活聚集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减少安全隐患, 为随迁子女及其家人的休闲娱乐活动提供场所保障。

(2) 学校要针对随迁子女的教育教学与心理辅导问题建立专门的机制、制定合理的策略, 引导其身心健康发展。学校教师, 尤其是直接教育随迁子女的教师应该一视同仁, 注意沟通方式, 避免偏袒、讽刺、为难随迁子女或任何其他伤害其自尊的行为;尊重和关爱随迁子女, 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使他们乐于接受老师的帮助。其次, 要建立学校、学生、家长三位一体的定期交流平台。学校要注重与家长保持联系与交流, 定期开展有效地亲子活动, 借助学校平台, 增进随迁子女与父母之间的交流;举办相对专业的心理健康讲座, 并邀请家长与学生一起参加;定期召开家长会, 及时将孩子的学习与生活情况反馈给家长;将家访制度化, 通过家访的形式, 建立起学校和家庭对随迁子女共同呵护的培养模式。最后要创新生理心理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与方法, 使生理教育课程真正达到其教学目的。

(3) 随迁子女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 从态度与方法上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对孩子的评价会对孩子产生深刻的影响, 负面评价会严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 父母不能轻率地贬低他们的能力或品质, 要多给予赞赏和鼓励。一方面, 进城务工人员作为家长, 不能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 给孩子造成过大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 进城务工人员要转变自身观念, 正确面对自己的职业与工作, 帮助孩子培养自信, 克服自卑。另外, 要多花些时间与孩子在一起, 尽可能的多陪伴孩子, 减少孩子的孤独感, 为孩子在新环境中能够尽早适应, 身心健康发展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与氛围。

参考文献

[1]田慧生, 吴霓.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基于12城市调研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0.2.

[2]殷世东, 王守恒.城市流动学生行为失范及其应对策略——基于安徽省阜阳市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学术交流, 2009 (12) :238-241.

[3]杨雄.青春期与性——中国大城市青少年性意识性行为跟踪研究[D].上海大学, 2006.1.

上一篇:壳中乐教案中班体育反思下一篇:小学五年级春天的故事作文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