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语文课堂,诊治生成性教学症疾

2024-05-17

“把脉”语文课堂,诊治生成性教学症疾(精选8篇)

“把脉”语文课堂,诊治生成性教学症疾 第1篇

“把脉”语文课堂,诊治生成性教学症疾

肖堰中学彭华清

摘要:课堂生成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学情的变化,对目标、内容、方法的适时调整,以及由于教师的教学机智和合理调控,产生有价值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然而,有些语文课堂在追求动态生成时,貌似“生成”,实则偏离了课改的轨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本文拟对语文课堂生成性教学中的不良症状进行分析并开出几张“处方”, 以保证新课程改革的正常航道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课堂生成生成性教学不良症状处方

课堂生成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学情的变化,对目标、内容、方法的适时调整,以及由于教师的教学机智和合理调控,产生有价值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1]关注课堂生成就是为学生搭建舞台,放飞学生自主的个性,绽放生命的活力,同时也为教师发挥聪明才智提供机遇。然而,有些语文课堂在追求动态生成时,貌似“生成”,实则偏离了课改的轨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本文拟对语文课堂生成性教学中的不良症状进行分析并开出几张“处方”,供广大同仁商讨。

【症状一】过分强调“主体”,忽略“主导”

有的教师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放手让学生提问,一节课提出三、四十个问题,教师不加归类、筛选,结果导致教学环节散乱、重难点不突出、效果不理想;有的过分强调“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想学哪部分就学哪部分”、“想和谁合作就跟谁合作”等现象,结果一节课被闹得支离破碎。在课堂上,学生随心朗读,自由讨论,自由表达,随意解读,轮番登场,热闹非凡,但却没有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教师“领学生学”的责任消失了。

【把脉】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教学中就出现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弱化“教师的主导作用”的误解。语文课程确立了语文教育要以学生为主的新理念,教学重心由以教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正是因为教学重心的转移,还没来得及准确领悟“主体”与“主导”二者间关系实质的教师,为了使自己的教育思想与时俱进,急于“照葫芦画瓢”,而且“画瓢”者众。一些语文课堂的“生成”割裂了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主导性的关系。

【处方】在重视学生自己的理解、珍视学生的劳动成果的同时,教师自己这个“主导”作用要充分发挥。不容置疑,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相信他们的智慧,是融洽师生关系、激发其学习兴趣,以获取最佳学习效果的关键。从前那种“满堂灌”的“师霸”行为和“围

着老师的问题转”的“服从式”学风,确实偏离了“人本”,阻碍了“主体”的发展。但我们不能顾此失彼。教师如何发挥好自身的主导作用呢?教育家袁容的语文教学告诉我们:在培养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教师要密切注意他们表情的变化,捕捉其思想动态,或“旁敲侧击”,或指点迷津,当鼓励时就鼓励,该讲解处理直气壮地讲,尤其是学生的未知领域。学生主体发展得如何,教师“主导”是关键。只注重“我(学生)能行”,而不要“我(教师)怎么教(学生)能行”的思想是违背教学规则的,更是错误的。

【症状二】过度“独特体验”,弱化“主题价值”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些老师为了所谓的“学生的独特体验”,即使面对学生片面的感悟理解以及错误的观点,也不置可否,却还赏识激励。如,学完《孔乙己》一课后,续写:孔乙己的最终命运如何?请发挥合理想象写一段话。有个同学竟然写成孔乙己开了一家书店,帮人代笔文书,生意兴隆,俨然成了一个大老板。教师的评价为:想象丰富,创意独特。这样解读主人公的命运,不仅有悖于鲁迅先生塑造人物形象的初衷,而且与文本抨击科举制度罪恶的主题大相径庭,未免太离谱了。又如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一位教师教师提出问题:“作者旨在告诉我们一个什么主题?大家可以随便谈谈。”学生们纷纷发言:“社会上的小人物对命运的无赖”,“资本主义社会人情冷漠”,等等。回答完毕后,教师以“同学们回答得很好”来加以肯定,而后开始了下面的教程。

【把脉】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于是就出现了学生“爱怎么理解就怎么理解、爱怎么说就怎么说”的过度张扬个性,弱化文本的主旨和价值观的误解。我们知道,阅读会因学生家庭背景、知识水平、性格特点的不同,导致他们“同阅一卷书,各自领其奥”,出现理解上的多元化和认识上的偏差不足为怪。但作为教者,我们对游离于文本语境之外天马行空式的“独特体验”无原则地赞赏,是异化文本教学主题的表现。这种梦呓般的“生成”,是学生缺乏理性思维的表现,不应“赏识”,而应把学生引入思维的深处。尽管“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个性化”阅读不能走极端,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是必需的;创造性的、个性化的解读不可以任意超越文本所不能及的地方。

【处方】多元解读,注重文本价值的回归。中学语文教学文本解读的多解性,目的是为学生造就一种自由状态下的阅读,然而,这种自由必须是有度的“开而不放”的自由。教学中教师的无度拓展和对价值取向的无端认同,会造成生成游离于文本。语文阅读教学,既要提倡学生个性化的“多元解读”,也需要尊重和还原作者创作意图的“一元解读”,不要为了追求多元解读,让阅读课成为学生思想的“跑马场”,把学生的思想意识引向不确定的模糊

境地。多元解读要求教师要充分备课,对文本有足够的理解,而且在产生不同理解时有娴熟的课堂驾驭能力,如此课堂才不会散乱,阅读才会读出深意,才能把握住文本的主题价值,生成多姿多彩的个性化阅读。但由于种种原因,阅读者必然会产生不同于作者和其他读者的理解,甚至存在着偏差与误读,不能理所当然地将其当作开拓思维的成果,更不能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曲解。[2]

【症状三】重赏识激励,轻科学评价

新课程课堂鼓励学生要有创新精神和奇思妙想,但有些教师课堂评价的尺度出现了随意放大的现象。课堂驾驭能力差,对于课堂生成的问题处理不恰当,甚至有些教师被学生生成的问题所牵制,偏离了课堂的学习目标,如学习《月亮上的足迹》一课,“登月舱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将它带回地球是不合算的。于是,它被甩在太空”。有个同学提出:宇航员这样做是不对的,它会产生大量的太空垃圾„„学生们的思路因此而转移,由太空垃圾联想到生活垃圾,又畅谈了如何环保„„这种生成显然是游离了文本主题。

【把脉】新课标标准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由于对文本多元化的分析和个性化的解读,出现答案的多元性和主观性,却忽视了答案的科学性。有些教师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不敢直面学生错误,而是无原则的赏识表扬,不辨是非的激励。这样不仅会滋长了学生的骄傲情绪,而且还会在对问题的认识上误导学生。

【处方】最优秀的教师能从最困难的学生身上发现最美好的东西,这是我们教育教学上倍受推崇的赏识教育。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每一个孩子都抬起头走路。但赏识是具体的、真实的,不要言过其实、不讲原则。我们鼓励学生、尊重学生并不等于要放弃实事求是,在鼓励赞赏的同时,教师要注意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及时对学生给予客观的评价指正,使学生在挫折中吸取教训,明确努力的方向。欣赏、激励可以带来创造力,但它也不是万能的。评价中既要有激励与欣赏,同时要有真诚的、客观的、讲究策略的批评与指正,这对学生也是一种尊重和保护。

【症状四】重自主学习,轻课堂实效

“动态生成”的课堂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主动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但一些教师认为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讨论,于是无论该不该讨论的问题,一股脑儿全搬出来;然后教室里马上就会出现一片热烈的讨论,有的小组两三个人同时抢着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不听谁的,或是偏离主题的聊天,或是照搬资料的现成答案,很难有对知识的分析、归纳、总结,对问题的深入探究,最后小组始终只有一两个人发言,其他人一言不发,只有心

不在焉地坐着,静当“忠实”听众。还有一些教师认为自主学习便是“上课叫学生自己看书,没有指导,没有提示,没有反馈,由学生一看到底,满堂看,有人称之为傻读,有的教师一味强调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提(喜欢哪一段就读哪一段),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己选(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这是典型‘自流式’而非真正的‘自主’。”[3]

【把脉】上述两种“自主”学习现象均不可取:合作学习变成了“合坐”,“自主”学习变成了“自流”,这样的语文课堂看似充满活力,实则是对生成的误解,教学价值将无法实现。学者庞维国将“自主学习”概括为: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4]但因为按其标准实施起来难度很大,学生自主性学习不能够达到上述水平,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切实加强自主学习指导,将自主学习落到实处。

【处方】有效指导,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落到实处。钱梦龙先生在《为语文教学招“魂”》一文中说:“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是教师的专业地位赋予他的一种职责”[5]。首先教师要恰到好处地选择话题,灵活有效地拓展空间,适时适度地进行点拨。其次要面向全体,唤醒中等生和学困生的学习欲望,让他们也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不再是“个别精英”的独角戏。最后,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作为’,这也是教师主导性发挥的具体表现。对上述《月亮上的足迹》一课生成问题的处理,不如教师先肯定学生的见解:“同学们能够十分重视环境保护,老师感到很欣慰”;再因势利导启发学生:“但宇航员在当时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那我们看一下三位宇航员是如何顺利返航的?”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又被拉了回来。所以,对于动态生成的问题,该搁浅的搁浅,该深化的深化,要灵活多变,切实提高自主学习的有效性。

身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务必要克服形式主义,务本求实,以保证新课程改革的正常航道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叶 澜.新基础教育[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3.[2]金坤荣.警惕语文课堂中几种不良倾向[N].中国教育报,2010.7.28.[3] 余文森.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教学改革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3,(11).[4]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7).[5]钱梦龙.为语文教学招“魂”[J].中学语文教学,2004,(2).

语文课堂教学生成性刍议 第2篇

一、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成主体

生成不是无中生有, 而是由一种潜藏性的存在转化成一种现实性的存在, 由一种隐藏性的存在转化成一种显现性的存在。生成是一种过程, 是一个实践性过程。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是一个师生“共同体”, 是在教师与学生的协作与交流、沟通与对话、言语与实践中产生的。叶澜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 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 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的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独具慧眼, 不拘泥于预设教案, 善于捕捉并及时纳入临场设计之中, 在动态生成中完成, 这才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精髓。

1. 教师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理论生成者。

所谓理论生成者, 有两重含义:一是指一个语文教师在进行具体的教学任务或教学内容的操作时, 他 (她) 以前 (主要是大学或业余学习) 所学习的东西 (主要是知识体系或经验积累) 都是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论基础或客观前提。也就是说, 这些教学内容语文教师在整体上已生成一遍, 这是生成的存在性。二是指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前的各种备课准备, 教师如何备课、备什么呢?其实就是如何把教材内容转化为一种教学价值, 也就是“温故而知新”。教师要将这些已有的知识或经验想方设法传授给学生, 教师要为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成服务, 这是生成的预备性。教师只是桥梁, 教师的生成是为了学生的生成而存在, 最终的生成对象应是学生, 教师只是一个理论生成者。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设置“选修课程”, 如要进行“唐诗选读”课程建设, 那么教师必须对唐代不同时期 (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重要诗歌流派和诗人的代表作“了然于心”, 能“知人论世”, 能“以意逆志”, 通俗意义上讲, 那就是要“熟读唐诗三百首”。教师只是形式上的实施者, 理论意义上的生成者。在进行唐诗专题性阅读时, 教师要具备“奇文共欣赏, 疑义相与析”的胸襟, 要求学生能“熟读”唐诗三百首, 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唐诗, 从而走近唐诗, 乃至走进唐诗。

2. 学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生成者。

所谓实践生成者, 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 是说学生是生成主体, 即生成行为的承担者, 学生必须亲历生成过程。第二个意思, 是说学生是生成实体, 即生成结果的拥有者, 生成是学生自己的成果。“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吟诗也会吟”, 由读到熟读, 从一首到三百首, 学生一定得亲身经历, 慢慢积累;从不会吟诗到会吟, 学生必须得由积累到感悟, 由感悟到应用, 最后成为一个唐诗的“玉米”和“粉丝”。

二、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成差异

叶澜曾经评价, “这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 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的、能力的投入, 有互动的过程, 气氛相当活跃。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 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生成不是无中生有, 生成也不是反映, 生成是一种建构。只有建构才是生成的, 建构是语文课堂教学生成性的本质特征和基本途径。建构民主和谐、平等参与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教师必须具备敏感性和灵活性, 针对课堂教学状态, 灵活处理以下一些矛盾:

1. 教学容量与教学时间的矛盾。

固定的课堂时间与变化的教学容量存在矛盾, 采用探究式、开放式学习方式会使课堂中出现许多不可控因素, 导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很难把握时间。多数情况是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八仙过海, 各显其能”, 他们提出的内容和方法往往纷繁复杂, 层出不穷。这种势头固然可喜, 但是却在无形中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容量。教师往往因此或完不成教学任务, 或拖堂;或教学过程虎头蛇尾;或肯定正确思路、选择最优, 从而迅速点出本课重点, 但好象又打击了另一部分学生的热情。因此, 教师要“断其一指”而不“伤其十指”, 以解决过程教学与恒定教学时间的矛盾。教学的主要矛盾实际上属于学生认识过程的矛盾, 是认识主体与其客体之间的矛盾, 学生的活动是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活动。

2. 课堂混乱与教学严谨的矛盾。

课堂教学内容的精彩应与教学过程中的严谨相辅相成。严谨是一种简约, 更是一种精彩, 语文课堂教学应在预设与生成的融合中精彩。在大力提倡“开放性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的今天, 讨论和分组自然成为使用频率较高的教学方法。课堂上的热热闹闹, 课堂教学被贴上“创新型”、“学生为主体”、“研究性学习”等时髦标签, 根本不考虑讨论的质量和效果, 只管让学生漫无边际讨论, 导致这种讨论、分组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成了“没王的蜂, 乱嗡嗡”, 成了“放羊式”的讨论。课堂实质上是混乱一片, 或信马由缰, 或华而不实, 这都与严谨的教学风格相违背。

3. 教学进程与面向全体的矛盾。

课堂的结构可以不完整, 但学生的人格发展要完整;课堂教学的脉络可以不够清晰, 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在老师的脑海里应该清晰;课堂气氛不一定要堂堂火爆, 但一定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喜欢教师的课。

4. 教材内容与根植现实的矛盾。

联系实际、贴近生活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生活即课堂, 课堂即生活。有时, 虽然某一教学环节偏离了教学目标, 但是教给了学生在生活中获取信息的方法和途径, 满足或弥补了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因此, 预设时不应再对课堂情境进行面面俱到的描述, 而要给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出现留下足够的空间, 并把这些动态生成的事件作为课堂进一步展开的契机, 让课堂因此而精彩。

要到达生成, 就要正确而合理地处理以上一些关系, 恰如韩军先生所言:“语文教学是下围棋, 不是做广播操。”围棋“圣手”总是“胸有大局”, 不拘泥“一子一格”的得失, 总是根据“盘面”的具体情形, 随时灵活调整每个棋子的落子方位。

三、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成策略

新课改明确指出:“课堂教学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系统, 也不应该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开放式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 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 超越目标的预订要求。”这里的“即兴创造”, 是在一种偶然出现的复杂微妙的情境中迅速生成的教学事件, 既是一种独特的课程资源, 也是课堂教学生成的重要契机。叶澜教授说:“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 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 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段话说明, 课堂教学不应该是教师按照预设的教学轨道机械、僵化地沿着预定路线传授知识的的过程, 而应是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 不断调整, 动态发展的过程。在日常教学实践中, 要注重语文教学过程的容量, 也要注重语文教学过程的品质。

1.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语文学习最终的成功, 还在于学生在生活中能够灵活运用语文求生存、谋发展。学生在学习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的同时, 教师还应引领学生的灵魂沉潜往复于其间, 仰望屈原、喟叹杜甫、欣赏苏东坡, 接触钱钟书、靠拢沈从文、走向余秋雨……感悟人生、寄情山水、醉心文化、启迪智慧、滋补精神。要让学生跳出语文课程学语文, 跳出语文课本学语文, 跳出时空环境学语文。生成不是目的, 它只是手段, 是为师生提供一个宽松自由的空间, 富于挑战性的话题, 来达到解放学生身心, 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那么, 就不能牵强地、虚假地制造生成, 只能是提供某些机会, 在自然“愤悱”的状态下产生生成, 这才是具有真实意义的生成。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真正接触社会, 深入生活, 学会掌握生存的本领, 学会懂得生命的要义, 学会理解生活的真谛。

2. 语文的本质在于创造。

语文时时在创造, 处处在创造, 语文使人人去创造。例如, 朗诵是一种创造。当学生聆听李默然朗诵《雷电颂》时, 也许激情澎湃, 热血沸腾;当他们听见蹩脚的朗诵者得意忘形地朗诵“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也许会开怀大笑。阅读也是一种创造。从阅读 (检阅性读) 到乐读 (音乐性读) 再到悦读 (愉悦性读) 的过程, 实际上是一种自我创造、自我陶醉的过程, 是一种独特的享受。“少年读书, 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 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 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在读书过程中, 由人与月的游戏感悟人生的沧桑变化, 体验着个人的生命律动。阅读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精神的升华, 使自己内在的生命本质获得一种更高层次的新的形式, 究其实质是个人的一种生命律动。写作是一种创造, 通过图状摹貌, 遣词造句, 谋篇布局, 必然会创造出新的语言、新的形象、新的境界、新的观点甚至新的表现形式和新的思维方式。总之, 语文学习就是一种创造。语文课堂教学就应鼓励这种创造, 语文教学就在于不断创造, 创造永无止境。

教学过程是动态生成的, 每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在课的进行过程中会生成一些即发的、非预期的教育性因素, 激发生成, 践行创新, 实行创造。究其原因有三:一是个体的独特性。教学活动中, 每一位教师和学生都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背景, 带着自己的独特感受, 带着自己的思维方式、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 从而使课堂呈现出丰富性、复杂性和多变性。二是文本解读的多元性。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文学是一种经验形式, 存在于读者的阅读活动当中。处于不同时代的读者由于历史背景的差别, 会对同一作品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就是同一历史时期的读者, 由于个人生活经验的不同, 也会对作品的理解和解释存在差异。因此, 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三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对话”的现场性。在课堂对话情境中, 对话并不是拟定好的, 教学并不会完全沿着事先设定的程序运行, 常会因为某种意想不到的原因使教学活动或停顿、或迂回、或反复、或跳跃……

授人以“鱼”利有限, 授人以“渔”益终身, 授人以“欲”意无穷。课堂上少一些机械“灌输”, 多一些引导“发现”;少一些“标准答案”, 多一些“标新立异”, 让学生敢想、敢说、爱想、爱说, 让学生去读书、去思考、去动笔、去实践, 让师生平等、民主、充满爱心、双向互动, “教学相长”, 共同生成、共同享受、共同发展。最后, 套用一句话来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生成性的价值:没有生成的语文课堂, 不能成为真正的课堂;没有生成的语文, 不能成为真正的语文。

摘要:实践语文课程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新时期语文教学的要求。语文教师要关注课堂教学的生成性, 只有生成性才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灵魂所在。要体现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成性, 必须明了谁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成主体, 掌握语文课堂教学生成差异问题, 洞悉语文课堂教学生成性的策略。

生成性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 第3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指出:“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只有走进新课堂,才能掌握素质教育的主动权,才能实现新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作为典型的人文学科课程的语文,在这场新课程改革中显示了突出的先锋意义。因而,如何建设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激发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生动和谐的语文课堂,成为当前语文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的生成,不是漫无目的、毫无章法的随意生成。它是需要一定策略的。

一、创设对话氛围,营造生成环境

在中学语文课堂学习活动中,如何引领师生有效对话,乃至整个课堂的发展,这对广大语文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营造对话氛围,必须要创设民主平等的对话情境.在民主、平等、和谐、友好的教育氛围中,师生才能敞开心扉、交流体会、切磋论辩,共同提升思想,共享课堂精神之旅。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所以,只有建立了民主的活动平台,师生亲近了,气氛融洽了,地位平等了,学生才会敢于发言,敢于对话,敢于辩解,“生成”才可以真正实现。

二、鼓励学生质疑,激发生成动机

作为教师不能仅满足于“传道、授业、解惑”,而要做到“激趣、启思、导疑”。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而问题则是学习的动力和起点。黄宗羲说:“读书始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这种无疑、多疑、解疑的过程就是主动地、积极地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疑”是个关键的环节。然而,要使学生“有疑”,首先必须令其愿疑、敢疑,而愿疑、敢疑是有疑的前提。因此,教师要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敢问。为此教师要营造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去标新立异、异想天开。

三、抓住情境契机,捕捉生成火花

课堂教学不是一个机械执行教案的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不断生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涌现出许多新的想法,出现许多新的问题,暴露许多新的思维。教师要用“心”施教,紧紧抓住这些教学契机,捕捉生成火花。但是教学契机往往稍纵即逝,对于难得的教学契机,教师四两拨千斤,就会产生好的教学效果。紧紧抓住课堂生成的契机,把它转化为新的教学资源,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这是教师教学经验的体现,也是教师教学机智的显现。如果教师能在众多信息中通过比较、判断、选择出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教学的新契机,课堂必将走进“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

1.教师要善于抓住偶然情境,巧妙生成

一位教师在导入新课后,刚要板书课题《济南的冬天》,发现粉笔盒里的白粉笔用完了,只剩下几支彩色的粉笔,他灵机一动,微笑着与学生展开了下面的对话。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通过预习,你们认为题目应该用哪种颜色写最能表现济南冬天的特征呢?”一石激起千层浪,面对这即兴的提问,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答案也是层出不穷,富有个性。

生:“我认为应该用红色。因为红色给人温暖的感觉,而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很温暖;山上的雪也是粉红的。”

生:“我喜欢用蓝色,因为冬天济南从天上到地下,自上而下全是蓝汪汪的,像蓝水晶。”

生:“我觉得要用绿色,因为冬天济南的水是绿色的,生机勃勃的。水藻也是绿色的,把终年贮蓄的绿全拿出来了。”

这位教师对于课堂上没有了白粉笔的突发的教学契机没有忽视,而是及时巧妙地捕捉并开发为隐形动态的课堂课程资源,让学生依据自己的需要和感悟来选择颜色,把学生的兴趣提升到了至高点,出现了“春色满园关不住”的可喜景象。这正是教师明察秋毫的教学敏感和见机行事的教学智慧为生成动态的课程资源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也为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拓展了学生鲜活的心灵,赋予了学生自身发展的足够自信。[1]

2.教师要善于抓住尴尬瞬间,灵活生成

有位老师在批改学生的随笔中发现一篇构思精巧、立意新颖的美文,就决定利用作文评讲课让全班分享。当他刚把文章读完,就有同学站起来说是抄来的。顿时全班哗然,这位同学低着头。面对她的错误,老师也语塞了,不过,老师很快就将话题转到评价该文好在哪里上,当同学们评价结束后,老师问大家:“今天大家能欣赏到这样的好作文,应该谢谢谁呢?”这时同学们似乎一下子明白了老师的用意,一起为她送上了掌声,这时老师趁热打铁,要求班里同学每周轮流推荐一篇美文在班里共享。这样对待学生错误的方式不仅让这样的学生免受伤害,而且在以后的教学生活中开阔了同学的阅读视野,还会有效遏制作文抄袭现象的再次发生,可谓一箭三雕。

3.教师要善于抓住错误答案,机智生成

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认知和心智发展的过程,它是允许学生犯错的。学生在课堂上出错是正常的,否则还要老师做什么呢。可是,我们有些教师视错误为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或“快刀斩乱麻”,以一个“错”字堵上学生的嘴,接二连三提问学生,直至得出“正确答案”;或亲自“上阵”,把答案“双手奉上”。或“堵”或“送”,都是置学生的实际于不顾。可以想到,不拨“乱”反“正”,不让学生经历实践获得体验,阻住了学生迈向“错”的脚步,也就阻断了他迈向成功的道路。实际上学生暴露出来的错误,恰恰是教师了解学生的突破口。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顺应”他们的认知,掌握其错误思想运行的轨迹,摸清其错误源头,然后对“症”下药,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作为教师,不能把目光仅仅盯在学生的正确答案上,因为“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布鲁纳语),错误,也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要抓住这宝贵的教学资源,以自己满腔的热忱,肯定学生的创新能力,然后以自己耐心的等待和巧妙的疏导,引领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向纵深方向发展。这种“点”而不“破”,“引”而不“发”,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错误、改正错误的过程,使得教师与学生形成心与心的碰撞,以生命为载体的动态性课程资源已悄然而生。

4.教师要善于听取不同声音,多元生成。

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往往是多元的。教师不能被教参左右,而应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独特理解。当学生对课文的主题从多角度去开拓挖掘时,富有创造性的火花就迸射出来了。这种“大胆”“标新立异”“另辟蹊径”无疑给课堂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也提升了文章的内涵与深度;教师则在电光火石的一瞬间,以自己敏锐的目光、丰富的学识、科学艺术的应对,捕捉和促成了动态资源的生成并加以充分的利用。而在此过程中,不仅对学生学习中产生的独特体验有了充分的关注,更为学生创造性思维注入了新的血液。请看这个课例:

在教学《孔乙己》这篇课文时,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出现了不同的看法:有的说,从孔乙己的结局来看,他的人生是悲哀的,小说就是要表现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孔乙己的人生悲剧,以达到控诉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的目的;有的补充说,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作者对封建制度的否定,揭示了封建制度的必然崩溃;有的说,孔乙己本身根本没意识到他已被封建制度所奴役,他思想保守,毫无觉悟,像这样的人必然被社会所淘汰;有的说,从当时的一般民众的角度来看,人们之间的关系也太冷漠了,对别人的不幸麻木不仁甚至挖苦取笑,充分说明了封建社会世态的炎凉,作者要批判的是这些麻木、无聊的看客……这位聪明的教师放弃了原有的预设,站在一旁细致倾听,并适时肯定了学生的理解,对本文主题的多重认识作出说明,使学生明白从不同的角度欣赏文章,可以得到不同的体会,鼓励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努力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在这个教学课例中,教师不再死抱“预设”,而是以智启智,善于抓住契机,及时关注课堂的“生成”资源,对来自学生中的课程资源巧妙利用加以整合,促进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资源共享。

总之,动态的课堂不仅是“教师”“学生”“教材”之间信息的传递场所,更是师生知识共享、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的画面。动态的课堂面对无数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关注学生的发散思维,捕捉学生灵感的火花,使学生的潜能得以绽放,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创造奇迹的场所,从而使课堂在不可预约的精彩中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注释:

[1]周惠娟.不曾预约的精彩[J].语文教学之友,2006,(12).

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成性资源 第4篇

那么, 如何开发和利用这种隐性的生成性课程资源呢?“课程改革的核心在课堂, 课程实施的关键在教师。”教师在课堂前中后要有以下四种意识:

一.教师要有对话意识—————营造教学环境的平等点

目前教学中, 仍有不少老师强调接受学习, 主要表现在课堂教学中, 繁琐的提问, 学生死记硬背;老师全面灌输, 学生被动接受;老师居高临下, 维护着“师道尊严”, 学生唯命是从。由此师生关系成为一种讲授与听讲, 主动与被动的关系, 学生很少有自主权, 自我意识不强。

例如我听的一堂公开课, 一位男教师在上《安塞腰鼓》这篇课文时, 以读带文, 通过五种不同形式的读引领学生逐步体会北方汉子的豪迈。该教师嗓音圆润, 课堂前20分钟学生对文本的诵读热情高涨, 而后半堂课学生对文本的兴趣明显消退。究其原因, 其一是教师在指导学生诵读时的要求过高, 引发了学生的挫败感。老师要求学生读出安塞腰鼓那种坚定、豪迈的语气, 那是一般学生都做不到的。或许只有朗读水平很高的学生才能读出这种味道。所以我觉得指导时能让学生说出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就行了, 能不能读出那要看缘分了。并且老师的指导是空对空的, 语气是很难把握的, 但语速与轻重是可感可控的, 这倒可以让学生操练一下, 或许能收到一定的效果, 可惜老师只字未提。在简单的重复无效操练中学生的兴趣明显消退。

要营造师生间平等对话的教学氛围, 最重要的就是教师要用真诚给予学生中肯积极的评价。语文作为一门文科类学科, 评价上往往更具主观性, 文科类学科的想法观点注重“自圆其说”, 只要学生在课堂中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说出较充分而合理的理由, 作为掌握课堂评价话语权的就应该给予他们肯定积极的评价。我在执教《第一次真好》一文时, 让学生讲述自己痛苦或失败的“第一次”。显然学生不太愿意讲自己不光彩的事情, 我环视一圈也不见学生发言。这时候一位平时调皮捣蛋的学生突然举手, 结结巴巴的讲述了自己第一次参加接力赛的经历。该生语言表达能力不佳, 普通话中夹杂着方言, 可想而知他的发言引起了全班的哄堂大笑。我评价道:“你第一次参加接力赛虽然失败了, 但你在赛场上拼搏的斗志令人敬佩。同样今天你是第一个发言的, 和其他同学相比你是个敢于面对失败的勇者。”其他学生听到我给出如此高的评价, 纷纷都举手回答。学生的回答各有见地, 他们与老师真诚的沟通, 交流意见和看法, 使两者收获颇丰。

二.教师要有留白意识—————预设教学内容的生成点

人教版的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属于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的特点在于形象体系仅仅构成了一个模糊的图示框架, 中间有许多的空白有待遇读者通过创造性形象去填补、充实、丰富、深化甚至“重建”。这种有意义的不确定性与空白构成的文本结构对读者的“再生产”有一种刺激与召唤作用, 被称之为“召唤结构”。“召唤结构”在教学活动中实质上就是文本一项结构中存在着的各种方向、层次的空白与模糊。学生要完成文本的鉴赏, 必须独立地填补和链接这些空白, 是模糊不定的意象在自己头脑中明晰、确定起来。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并灵活运用教材中的空白。

如我在讲授杜甫的《石壕吏》一课时发现《石壕吏》是一首相对完整的叙事诗, 却也在行文中留下了大量的空白。如从石壕吏敲响门一霎那老妇人“急应河阳役”, 这之间老妇人的心理活动是空白:牺牲自己保全老头?挺身而出救儿媳孙子?可能会与战场上的儿子相逢了……这些不都是作为妻子、作为母亲的情怀吗?引导学生对老妇人心理活动的想象可以看见人类最伟大的人性美。

三.教师要有关注意识—————关注教学对象的兴趣点

学生是一个“平凡人”, 我们应该降低“门槛”, 在平常生活中切入、展开、提升, 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道路上、在亲切的生活情景中攀登高峰。最好是能找出学生的兴趣点、兴奋点, 比如, 初中学生由于年龄的原因, 对爱情方面的内容有着浓厚的兴趣。也许很多时候和课堂教学并不密切, 但是如果能审时度势, 抓住它们, 因势利导, 与语文学习联系起来, 生成相应的教学环节, 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利用好学生的兴趣点和教学内容的生成点, 就能很好形成教学兴趣点。有了这个教学兴趣点, 我们在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几率就高很多。

例如《竹影》一课, 我们是选择以儿童故事为特征的《竹影》进行教学, 还是选择以“绘画”艺术启蒙为特征的《竹影》进行教学呢?如果选择后者只会让学生“屋里看竹”, 摸不着头脑。因为后者已经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 脱离了学生的实际, 学生兴趣不高。所以我选择了前者, 把“童真、童趣”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 这样也比较符合学情, 从而实现杜威所说的“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

但是“门槛”的降低应有度, 如果对文本的内容的解读过浅, 往往也勾不起学生的探索欲望。《夸父逐日》是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但有些地方在小学三年级就收录了这篇文章。可见读懂这篇神话的意思只要小学三年级就可以了。那我们七年级的学生对这篇神话他们的需求就要多得多, 不仅是读懂意思, 还要读透、读深。因此在这课的教学设计上我引入了很多资料, 对文本的含义进行了挖掘和拓展。例如我抓住了“化”这个字, 让学生想想神话故事中哪些内容是和“化”有关的。神话题材的课文因富于神奇的想象而充满魅力。这魅力, 一方面有赖于想象, 另一方面, 则有赖于语言的“诗性”和“灵性”。“化”这个字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有着生命得以延续的浪漫色彩。抓这个词就可以体会到神话浪漫的特点。学生通过讨论, 合作发现了中国古代神话中很多都与“化”有关, 如“梁祝化蝶”、“羽化登仙”。学生通过探究会发现这种境界, 悄然无声, 总是在浮躁过后, 有一种莫名的感动, 是一种妙不可言的欲语难罢的表达。于此而来, 我们从“化”可以感受到夸父的生命并没有终结, 而是以另一种形式得到了延续。

四.教师要有捕捉意识—————捕捉教学过程的突转点

著名教授叶澜先生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 随时都有可能出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 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因此, 面对课堂上意想不到的小插曲, 教师要善于捕捉教学过程的突转点并及时纳入临场设计, 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

如我教学叶圣陶《苏州园林》一课, 初读课文毕, 就出现一个我根本无法预设的情景。一个学生表示对课文的结尾不满意, 我顺势要求学生重写一个结尾作为今天的作业。

课后我查找资料了解到这篇文章是为将要出版的《苏州园林》作的序文, 并且写道“病后心思体力还差, 因而不再多写了”。1979年经叶老同意, 发表在《百科知识》第4期上。删去了最后的几句话。后来收入我们的课本时, 仅删去了第一段。由此我推测, 课文中的这个让学生很不满意的结尾也许是编者意图, 也许是弄巧成拙。

作业交上来后发现同学们的思路很新, 很有创意, 也很有价值, 这种积极思辩的学习品质是非常可贵的。

准备的教学是把预设的劳动成果分阶段地展示出来。但是精彩的预设未必有精彩的生成, “一山放出一山拦”, 真实的教学是在不断产生问题又不断解决问题中推进的。只有培养了以上四种意识, 才能使真实的教学恰似源头活水, 学生在课堂中灵感的火花一闪现, 一呼百应, 创新的激流就会在课堂尽情流淌。

摘要: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 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权利, 重视学生个性张扬和发展。语文教师在课堂前中后要有以下四种意识:教师要有对话意识, 营造教学环境的平等点;教师要有留白意识, 预设教学内容的生成点;教师要有关注意识, 关注教学对象的兴趣点;教师要有捕捉意识, 捕捉教学过程的突转点。只有养成这些意识, 才能促进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的培养, 才能让新课程走向成熟。

关键词:生成性资源,对话意识,留白意识,关注意识,捕捉意识

参考文献

[1] 、《浅谈语文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常熟市唐市中学李惠珍

[2] 、《“学情”:不该遗忘的教学资源》周一贯《语文教学通讯》2003/16

“把脉”语文课堂,诊治生成性教学症疾 第5篇

一、构建动态生成的课堂环境

创设动态生成的课堂环境是构建生成性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生成需要一定的情境,在适宜的情境之下,学生会很自然地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来。情境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热情。情境本质上是一种问题情境,老师和学生都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问题一定要适当,不可过难或者过易,而且问题要有生成的空间,一定不要只有一个标准答案的问题。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大致可以分成事实的问题和思考的问题两大类。事实的问题强调的是对具体的事实或信息的回忆,事实的问题不能够形成知识间的组织和知识的结构化,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养成主动动脑的习惯,不存在探究价值;思考的问题则包括想象、判断、评价、推理等复杂的心理过程以及知识的重新组合等,涉及文本的深层,是学生学习文本的目标价值所在,尤其值得深入学习,作出有效的探究。

二、加强师生交往互动,促进课堂动态生成

生成是一个动态的可持续的发展过程,生成的可持续性取决于生成的动力,生成的动力来源于师生间以及生生间的交往互动。这种交往互动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教师要注意营造平等交流的氛围。平等包括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平等,不仅有人格上还有行为上的平等。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师生才能共同发展。二是教师要注意与学生之间的反馈。教师通过获得学生的反馈信息能更清楚地掌握学生的情况,在获得来自学生的信息的同时,向学生提供自己的看法、意见等。三是教师要注意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反馈。学生与学生之间由于年龄相近,心理发展程度相仿,并且同处于同龄团体所特有的文化之中,在交流时会产生与教师交流不同的效果。因此,教师决不能忽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互动的形式方面,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这样既有利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生成,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性角色以及情感等。

三、发挥教学机智,充分利用生成性课堂教学资源

生成性课堂教学资源是在课堂教学中偶遇的、随机的现象和时机,而这些时机和现象被老师灵活机智地加以激活、捕捉和运用,生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资源。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强调课文只是一个载体,而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语文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师必须凭借教材提供的信息和内容,引导学生有机地扩充延伸,最大限度地丰富学生知识,增长学生见识。教师应拥有宽阔的课程视野,要对可能的“生成”层面作出精心的预设,敏锐捕捉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并加以充分利用,有机地放大,适当地提升,努力建构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美]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魏国栋,吕达.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郜凤.我们如何应对生成性教学资源[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5,(8).

[5]林润生.着眼于生成 着力于设计——谈小学语文生成性教学设计[J].福建教育,2004,(6).

语文教学中如何使课堂具有生成性 第6篇

一、认真备课是课堂具有生成性的前提条件

备课不但要备教材, 还要备学生, 不但要备教参, 还要努力扩充与教材相关的知识, 还要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 有教师自己的理解。在传统的教学中, 一个优秀的教师对教材、教参的熟悉, 可以说倒背如流, 教学设计详尽无比, 具体到每一分钟该做什么都已经预设好, 教学内容呈现顺序和各个教学环节的安排上都有明确的规定。课堂就是按部就班地开展教学。这种刚性的教学设计影响了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弹性生成。这样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会对课堂中的生成资源视而不见或不能及时处理, 不能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组织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与拓展生成。教师很容易在备课中忽视学科知识与学生经验的有机结合, 忽视学生的整体感受与主观能动性, 忽视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因此, 忽视了学生的意义生成。在新课程理念下, 教师在备课中就应考虑到学生, 要把学生当成重要生成性资源来对待, 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 心理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 这也是有效实施生成性课堂的前提。学生所处环境不同, 他们的理解就会大不一样。只有在备课中考虑到了我们的学生, 才能让我们的课堂灵动起来, 课堂才能具有生成性。

要想让课堂具有生成性, 在备课时我们还要多想几个意外, 学生会在课堂中想到哪些问题, 我们教师如何来应对。要想很好地应对这些意外, 就要求教师对教材的熟悉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本和教参上, 要深究教材之意, 必须走到教材之外, 给我们在课堂上留有更多的余地。例如, 在讲授《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 如果教师对《红楼梦》不熟悉, 就很难应对课堂的变化, 很难促进问题的生成, 也难以给学生带来兴趣, 这种情况下课堂也就没有了生机。有时学生会问:林黛玉总是哭哭啼啼, 贾宝玉为什么还要喜欢她?诸如此类的问题, 有时候会让我们的老师措手不及, 不熟悉原著的, 就只能回避。如果教师有了充分的准备, 会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探讨人物, 把对人物的理解放置在整本小说中, 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人物了解会更深入, 或依据学生的问题来设计新的问题, 让学生在探讨中提升对文章的理解, 课堂的气氛就能活跃起来。

二、设计问题是课堂具有生成性的基础

要想让课堂成为一个具有生成性的课堂, 课堂就要成为一个问题连连的课堂, 成为一个研究性的课堂。在新课程理念下要求我们的课堂要有变化, 要活跃, 教师们都努力向着这个方向发展, 要把一言堂改为多言堂, 努力从演员向导演转变, 变成导演也就盘活了课堂, 在课堂上尽量安排很多学河北卢龙●孟玉萍

生发言, 但有时也容易落入自己的老套。所有的问题都是老师设计好的, 只不过有了明确的分工, 或是变换了各种方式让学生活跃了起来。表面上热热闹闹, 其实骨子里还是死板的, 没有为课堂的意外预留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课堂上不单要有教师提前预设的问题, 还应有生成性的问题。随着同学讨论而生发的新问题, 在课堂上, 有时更有意义, 能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例如, 教师在讲李清照的《醉花阴》时, 教师在分析“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时, 讲到“瘦”体现了词人之情, 尤用黄花比喻得好。有同学喊到用豆芽比怎么样, 针对学生的这一想法, 教师就让学生展开了讨论, 用豆芽和黄花的区别, 在讨论中学生总结出几点: (1) 黄花比豆芽雅, 豆芽太俗, 只能在口头上说一说。 (2) 黄花与词意相合, 词人在前面就写到了东篱把酒黄昏后, 这里自然想到黄花。 (3) 黄花在古诗中就作为愁的意象。而豆芽只能说是瘦, 写不出愁来, 黄花既能写出瘦又能写出愁, 有诗歌的意境, 有诗歌的艺术之美。

我们要让课堂成为一个生成性的课堂, 不只是老师的探究, 更是学生对问题的探讨, 在讨论中、研究中来深化我们对课文的理解。例如, 在讲《荆轲刺秦王》一文时, 很多学生会质疑既然秦武阳那么胆小, 荆轲为什么不向太子丹说明情况, 把自己的朋友等来呢?这样刺杀不就更有把握了吗?可就这个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讨论, 学生会从多个方面去讨论, 有各种看法, 在讨论中教师加以恰当的引导, 学生会对秦武阳、荆轲、太子丹有一个更深层的认识, 对人物把握得更为准确。这样课堂也活跃了, 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热情, 通过参与探讨、研究解决了问题, 让学生能体会到参与的乐趣、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同样也活跃了他们的思维。这样的生成性资源是很有意义的, 把握得好, 能让学生变换视角理解文章, 教师也会有很大的收获。

三、民主平等是课堂具有生成性的保证

要让语文课堂具有生成性, 教师民主平等的作风是必不可少的。在语文课堂上, 老师会设计一些比较灵活的, 而又具有很大争议的问题, 学生回答时会见仁见智, 但也有学生故意出丑, 也有借题发挥说一些奇谈怪论, 面对这样一种情况, 教师应如何来做呢?如果我们一棒子打死, 很可能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今后他们不再愿意发言。很多时候他们是被课堂活跃的气氛所感染, 口无遮拦;有时也是他们的思维跳跃性太大, 对课文引发了这样的联想。教师有时也不妨把它看成是一种独特的视角, 教师也可以借题发挥, 甚至设置成相反的观点让学生争论, 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样, 不但解决了问题, 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一定要利用好这一生成资源。因此, 教师要在课堂上努力营造一种宽松、民主的学习背景和情感氛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

总之, 要想使语文课堂具有生成性, 教师在做好前面的几个方面外, 仍要探究更有效的办法, 让我们的语文课更具新课程理念的气息。

“把脉”语文课堂,诊治生成性教学症疾 第7篇

一、认真备课是课堂具有生成性的前提条件

备课不但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不但备教参,还要努力扩充与教材相关的知识,还要对教材深入的挖掘,有教师自己的理解。在传统的教学中,一个优秀的教师对教材、教参的熟悉,可以说倒背如流,教学设计详尽无比,具体到每一分钟该做什么都已经预设好,教学内容呈现顺序和各个教学环节的安排上都有明确的规定。课堂就是按部就班的开展教学。这种刚性的教学设计影响了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弹性生成。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会对课堂中的生成资源视而不见或不能及时处理,不能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组织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与拓展生成。并且教师很容易在备课中忽视学科知识与学生经验的有机结合,忽视学生的整体感受与主观能动性,忽视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因此,忽视了学生意义生成。在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师在备课中就应考虑到学生,要把学生当成重要生成性资源来对待,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心理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这也是有效实施生成性课堂的前提。学生所处环境不同,他们的理解就会大不一样。例如在教授《边城》一文,如何让城市的孩子理解文中所谈到的自然美、风俗美、人性美,就是一个难点,如果教师只按照教参的理解,不考虑他们的体验,学生很难深入理解,我们可以从城市生活的环境入手,从身边人际关系入手来引导学生进行理解,这样就可以化解时代相隔而造成的难题了。只有在备课中考虑到了我们的学生,才能让我们的课堂灵动起来,课堂才能有生成性。

要想让课堂具有生成性,在备课时我们还要多想几个意外,学生会在课堂中想到那些问题,我们教师如何来应对。要想很好的应对这些意外,就要求教师对教材的熟悉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本和教参,要深究教材之意,必须走到教材之外,给我们在课堂上留有更多的余地。

二、设计问题是课堂具有生成性的基础

要想让课堂成为一个生成性的课堂,课堂就要成为一个问题连连的课堂,成为一个研究性的课堂。在新课程理念下要求我们的课堂要有变化,要活跃,教师们都努力向着这个方向发展,要把一言堂改为多言堂,努力从演员向导演转变,变成导演也就盘活了课堂,在课堂尽量安排很多学生发言,但有时也容易落入自己的老套。所有的问题都是老师设计好的,只不过有了明确的分工,或是变换了各种方式让学生活跃了起来。表面上热热闹闹,其实骨子里还是死板的,没有为课堂的意外预留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课堂上不单要有教师提前预设的问题,还应有生成性的问题。随着同学讨论而生发的新问题,在课堂上,有时更有意义,能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重视学生的问题,就能利用好课堂的生成性资源,同样也引发了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使课堂具有活力。

我们要让课堂成为一个生成性的课堂,不只是老师的探究,更是学生对问题的探讨,在讨论中、研究中来深化我们对课文的理解。这样课堂也活跃了,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热情,通过参与探讨、研究解决了问题,让学生能体会到参与的乐趣、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同样也活跃了他们的思维。这样的生成性资源是很有意义的,把握的好,能使学生变换视角理解文章,教师也会有很大的收获。

三、民主平等是课堂具有生成性的保证

要让语文课堂具有生成性,教师民主平等的作风是必不可少的。在课堂上教师要有一顆容忍之心,宽容之心。只有包容,才能接纳他人,才会允许有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意见,也才能丰富我们。在语文课堂上,老师会设计一些比较灵活的,而又具有很大争议的问题,学生回答时会见仁见智,但也有学生故意出丑,也有借题发挥说一些奇谈怪论,面对这样一种情况,教师应如何来做呢?如果我们一棒子打死,很可能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今后他们不在愿意发言。很多时候他们是被课堂活跃的气氛所感染,口无遮拦;有时也是他们的思维跳跃性太大,又课文引发了这样的联想。教师有时也不妨把它看成是一种独特的视角,教师也可以借题发挥,甚至设置成相反的观点让学生争论,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但解决了问题,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一定要利用好这一生成资源。这样课堂气氛就会活跃起来,同时也给他们信心,让他们思考,自己去解决问题。教师如果一味的指责,也不给学生一个理由,会让他们感到索然无味,课堂上,我们要有一种民主平等的作风,包容学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努力营造一种宽松、民主的学习背景和情感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成性 第8篇

一、当前小学语文生成性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一) 生成性教学的相关概念模糊不清

对有关生成性教学方面的概念模糊不清, 是造成教学实践中认识泛化的重要原因。在对“生成”认识的理解上, 有的人是从教学意义上来理解“生成”, 有的人是从心理层面来认识“生成”, 还有的人是立足于生命的高度来谈人的“生成”。又如, 从教学资源的角度来看, 有的人认为, “生成”是基于个体内部的思维活动;有的人认为, “生成”是源自师生、生生对话与交流中;也有的人甚至把外部环境的意外“干扰”当作是“生成”性因素, 如此“生成”导致课堂教学中只注重形式上的互动, 而不注意互动的内涵和效果;只注重形式上的花哨, 而不顾基本内容是否被学生接纳, 甚至大刀阔斧, 肆意删节文本, 置文本于不顾。总之, 对“生成”本质的认识含混不清, 缺乏明晰一致的看法, 会导致教学实践中认识的“泛化”。

(二) 为生成而迷失教案

“只有通过学生思考的真实性, 才能证实教师思考的真实性。教师不能替学生思考, 也不能把自己的思考强加给学生。”因而只有激发学生的思维, 使其思维的智慧之花尽情绽放, 才能在课堂上诞生出有意义的正确观念。然而, 在许多课堂教学中, 教师为讨论而讨论, 或者讨论流于形式, 或者有讨论而没有结论, 或者有结论而没有评价, 或者有评价但评价单一, 结果导致一堂课结束之后, 学生根本不清楚这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这种迷失目标、迷失文本的课堂交往与互动在表面上看似繁荣, 实际上是教师有条不紊地问, 学生亦步亦趋地答, 教师的思维代替甚至压制了学生的思维。

(三) 语文学科的特点淡化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 就出现了这样那样的偏差:老师被“生成”牵着鼻子在走, 语文教学没有了边界, 语文课没有了“语文味”。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关键在于立足文本, 可见若不能真正把握新课标的精髓, 语文生成性教学也只能是走过场, 搞形式主义了。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动态生成的策略

(一) 设计开放、生成性的教学框架

1. 目标的发展性

教学目标是由课程标准决定的, 而具有生成性的语文教学不仅要完成课程标准所决定的教学目标, 还应充分体现时代发展的特征, 体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因此, 教学目标还应体现多元性、实践性、个体性。

2. 设计的生成性

学习是丰富多采的, 课堂是瞬息万变的, 教师只能从学生的现状中作出复杂的假设, 拟定一个大致的框架、轮廓或者学习的最佳路径, 以供学生选择, 并在运用中随时得到调整。框架设计体系的生成性, 内容的生成性, 更能体现弹性、空间和发展。

(1) 设计体系的开放

语文课程的开放性是针对传统的语文教学的弊端提出来的, 它的思路是寻找语文与现代生活系统的连接点, 力求把语文教学建立在相互联系的两个系统上, 综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 设计内容的开放

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对内容的确定应以目标为基本依据, 一方面使学生掌握规定的知识与技能, 另一方面要丰富所学的体系, 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在教学设计时, 必须“跳出语文学语文”“跳出学科看教学”“跳出教材用教材”。

(二) 教学过程中创设有利于“动态生成”的外部条件

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 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舒展的心灵、思考的大脑, 然后让感情融汇感情, 让思想碰撞思想, 这是课堂中来自学生的信息生成的先决条件。因此教师要努力创设平等、互动的学习氛围, 以促使信息的动态生成。

1. 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和动情的语言氛围

让学生在学习时入情入境, 身临其境, 就能使其更好地掌握所学的内容。学生犹如置身事中, 就能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具有个性特征的观点, 悟出具有个性色彩的感受。教师要根据课文的不同感情基调, 进行恰如其分的教学情境的创设。通过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的调控, 引领孩子进入文本的角色和情感

2. 适度开放教学时空, 为生成留出空间

时空不仅是物质的, 它还有特定的社会文化意义。时空的开放包括: (1) 教学时间的开放。课堂教学时间要向学生开放, 为学生留出充足的自学时间、思考时间、操练时间和闲余时间。 (2) 教学空间的开放。拓宽学习空间, 使学生从狭小的空间地带走向广阔的发展天地, 营造宽松、多样、立体的学习氛围。 (3) 思维空间的开放。思维从问题开始, 要创设质疑问难的情境, 挖掘教学内容中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问题, 在语文教学中要更多地提倡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和直觉思维。

(三) 突出小学语文教学特色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随意生成, 盲目生成的现象普遍, 而语文课本身的学习被忽视, 语文课没有了“语文味”, 仔细思考,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没有深刻理解语文新课标的精髓。《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的“课程性质与地位”中明确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 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什么是语文素养?笔者认为, 语文素养, 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至少包括他的语文能力、语言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识能力、人文素养等。

(四) 教学中注重生成的有效性

1. 诱导质疑, 引导学生探究

课文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学习知识、体验情感的过程, 更是追求真实、探求真知、献身真理的过程。在教学中, 我们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引导学生在难点处、重点处、易错处质疑, 引导学生在质疑中思考探究, 生成个性化感悟, 这是语文教学的真谛。教师在关键处一个开放式的质疑, 就好像“一石激起千层浪”, 把学生的自主能动性都调动起来了, 不必老师教, 自能读书, 不必老师讲, 自主感悟, 这样的课堂充分体现了生成的有效性。

2. 尊重个性, 鼓励不同创见

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要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尽可能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说出自己的不同体会和感悟, 让思维在交流中融汇, 让思想在交流中激荡, 让个性在争鸣中张扬。我们还要积极引导并肯定学生对专家和教材质疑, 培养独立思考精神和批判意识。

上一篇:小学五年级说明文作文下一篇:(幼儿园)经典诵读推荐篇目